新华网 正文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成为中国金融双向开放高地
2020-07-21 19:43:5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网上海7月21日电(记者姚玉洁 桑彤 王默玲)今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交卷之年,也是科创板顺利推出一周年。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具备哪些特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下一站,上海继续“进位增能”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资本市场如何进一步破局?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期间,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的见证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今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作为一名重要的见证者,您认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未来进一步发展路在何方?

    方星海:论坛组织方希望参会嘉宾踊跃接受采访,所以我想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谈点个人看法。其实当年设立陆家嘴论坛,主要就是为了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过近30年的努力,目前上海集聚了大量国内外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和产品类别齐全,融资方面不仅面向国内的机构,也通过“熊猫债”等方式向国外机构融资,与此同时,“沪伦通”等渠道被打通,已有上海上市企业在伦敦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未来也会有伦敦和欧洲企业来上海融资。不久前,国际权威机构做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把上海排在第四位,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上海金融发展的鲜明特征是金融市场齐备、市场规模较大、对外开放度较高。综合来看,上海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各项要素,应该说已经实现了2009年提出的“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当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的道路还很长,需要一个新的十年规划。

    如果要探讨今后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该去往何处,上海首先要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能级,特别在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其次要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更大的服务作用。而如何实现刘鹤副总理在本届陆家嘴论坛致辞中提出的成为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高地,将是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开放会带动境外金融机构和资金进一步参与中国市场,会使得境内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也会促使上海金融市场更加法治化,人才也会更加聚集上海。

    从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方面,金融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让市场参与者感受到可预期性。例如,实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创板注册制,就让市场主体对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的程度比较有把握,他们对监管部门关心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回答到什么程度,心里有数。所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以来,不少市场人士都感受到市场可预期性在大大增加,一家公司能不能在科创板上市,多长时间能上市,它自己心里大致有数,用不着到证监会和交易所通关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市场的可预期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这还不仅限于证券发行的审核注册,金融司法、资金出入境等也需要有更多的可预期性。

    另一方面,金融固然要服务好实体经济,但同时金融相对于实体经济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因为很多时候企业对于自己的金融诉求并不是都清楚,金融行业可以主动创新、引导实体企业利用好金融工具,从而使自己发展得更好。以期货市场为例,我们国家很多中小企业其实存在很大的风险管理需求,比如一家中小型电缆加工企业可能会因为铜价波动而处于生死线上,但是如果贸然地让这些企业去炒期货,很可能会越炒越亏。近年来证监会鼓励期货公司下设风险管理子公司,一对一地给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场外风险管理服务,使得双方都能得益。这个例子说明要把服务意识和引领意识结合起来,一方面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另一方面金融又要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实体经济起到引领作用。当然,发挥引领作用的前提是金融不搞自娱自乐、徒增风险的东西。引领作用是今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注重的方面。

    问:英国智库Z/Yen集团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上海首次晋级全球第四位,您觉得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体现在哪里?

    方星海:展望下一个十年,上海从第4位升到第3位不是一件难事,但是面对伦敦和纽约,可能还会有一些差距,但不代表没有接近和部分超越的可能性。特别是随着法律基础的完善,金融产品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上海在若干方面突破、形成竞争优势是完全可能的。

    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至今的40年,中国的制造业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未来的20年,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业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从中国经济总量、发展韧性和金融市场规模来看,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的发展潜质不言而喻。但所谓的超越并不仅是在规模上超越其他金融中心,而是中国的金融业把自己的实体经济服务好,把全球的经济服务好,把金融创新做好,这样客观上就改变了全球的经济金融格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有改变全球金融格局的雄心,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

    问:近年来逆全球化抬头,也让我们看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一些波折,您认为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进一步深化改革,去突破这些瓶颈?

    方星海:一方面,近年来得益于外资股比限制的取消,以及境外资金通过“沪港通”、QFII、RQFII等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程度的提高,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一直在持续快速推进。与此同时,上海金融市场的人民币产品也进一步对外开放。比如全球的投资机构都可以购买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再比如,不少人民币计价的商品期货,境外投资者现在也可以来购买。未来进一步开放是要通过金融市场的更大开放,让全球的投资者都很容易购买到各类人民币金融产品。随着机构、产品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自然而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会得到推进。

    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管理、储蓄投资平衡和参与国际竞争来看,我国需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长期处于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状态。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对我们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至关重要,对推进经济全球化、稳定全球金融体系也很重要。

    因为人民币不能一下子就实现完全可兑换,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要做一些离岸业务。离岸业务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可兑换的重要一步。等到人民币完全实现了可兑换,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就能互相打通。从纽约、伦敦来看,就无所谓离岸、在岸业务了。上海以后也会朝这个方向走,但还需要一个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围绕畅通资金进出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这恐怕是当前上海成为金融双向开放高地的突破点。

    问:您觉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方星海:我们要重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观念。金融既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对实体经济起到引领作用,“金融搞好了,一招棋活,满盘皆活”。而历史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此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战略任务,国务院后来专门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布文件并做出系统部署,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又重申要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都表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绝不仅是上海发展自身经济的战略。当前国际形势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不骄不躁,加大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样的前提认识之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具备了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纠错】 责任编辑: 文星月
加载更多
三门峡水库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三门峡水库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高校暖心毕业“寄”
高校暖心毕业“寄”
雨荷
雨荷
夏日林周风光美
夏日林周风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9229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