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本鹿警備道路特色植物選介-台東蘇鐵發現始末

1. 臺灣蘇鐵的初次發現及新種的發表

臺灣蘇鐵是由英國植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William Carruthers(1830-1922)於1893年所發表的新種,他所依據的是存放在亨利·漢斯(Henry F. Hance,18441886年間擔任中國的英國領事官員)植物標本館中的一份標本,此標本包含一部份的葉片及三片雌毬果的大孢子葉。發表的期刊是:

Carruthers, William. 1893. On Cycas Taiwaniana, sp.nov., and C. Seemanni A.Br.Journal of Botany, British and Foreign 31(1): 1-3, pl. 331.

這標本的採集者是另一位英國領事官員羅伯特·斯文豪(Robert Swinhoe,郇和),他於1867年將標本寄給漢斯,後來被大英博物館(BM)所收購。標本上的附註是採自福爾摩沙,沒有詳細地點,但筆跡非出自斯文豪,可能是漢斯。斯文豪也有寄數份標本至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Kew)的第二任園長Joseph Dalton Hooker。

台灣蘇鐵 (Cycas Taiwaniana) 新種發表時的附圖

包括部分葉片及一片大孢子葉,柄的上部一邊各有二顆胚珠。

資料出處:British and Foreign 31(1): 1-3, pl. 331, 1893.

之後英國皇家植物園第三任園長William Turner Thiselton-Dyer(1843-1928)質疑該標本的來源問題,也提及大英帝國駐打狗領事George Phillips及汕頭領事曾嘗試去尋找斯文豪所發現的蘇鐵植物,最後於1883年在離汕頭60英里的山丘找到,但是打狗領事卻未在臺灣發現任何植株。但自此之後,凡採集自臺灣的蘇鐵標本全部被認為是台灣蘇鐵,同時此一種植物也分佈於中國的廣東、福建一帶,這個看法被沿用了超過一百年。

2. 台灣原生蘇鐵的發現過程

1906年松村任三(Jinzo Matsumura)與早田文藏(Bunzo Hayata)在發表的『Enumeratio Plantarum Formosanarum』(臺灣植物名錄)中,依據 William Carruthers1893年的文獻,直接將臺灣蘇鐵納入,但未記載產地。早田文藏(1874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教授,並兼任東大附屬植物園園長)在1911年出版的『Materials for Flora of Formosa』(臺灣植物資料)中記載產地是中國,又註明"在香港的植物標本館見到採自廣東羅浮山的標本,類似蘇鐵(Cycas revoluta),但未見到臺灣的標本"。

大正5年(1916年)傳聞臺東卑南大溪沿岸的一個部落附近發現了蘇鐵植物,田代安定(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技師)等曾親往地探查,並將種子攜往屏東的來社(來義)苗圃繁殖,預備加以推廣至全臺灣。1920年5月22日及1925年2月25日佐佐木舜一(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技手)也曾到此地採集多份標本,目前收藏於林業試驗所的標本館。山本由松(中央研究所林業部囑託)於1927年6月,初次到稱為"トホール"(Tohoru;卑南鄉山里村)的部落調查,蘇鐵是生長在溪流右岸的丘陵地上,散生在雜木林間。

1928年內本鹿地區東側的地圖,底圖為三十萬分一臺灣全圖(1924年)

蘇鐵的產地以"X"表示,最初發現地是トホール部落(Tohoru;現卑南鄉山里村),位於卑南溪畔。

但依據台東廳的竹內警部之說,這蘇鐵在初糸關(北絲鬮)溪上游地區有更廣的分布。於是昭和三年(1928年)12月27日起三天,當時已就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助教授的山本由松特地進入北絲鬮溪的內本鹿警備道,前往松山駐在所沿途調查。在溫泉(紅葉)-清水駐在所間的バランライガス部落附近的斷崖,蘇鐵開始出現,散生在五節芒之間。由清水駐在所上行一公里多蘇鐵再度出現,再走二公里的斷崖附近則到處散生(圖3335)。此處正介於清水~松山兩駐在所中間,海拔約740公尺。再往前行至松山駐在所(海拔640公尺),沿途即無蘇鐵生長。

分佈於パランライガス(Barlunraigas)社附近斷崖上的臺灣蘇鐵,生長在五節芒之間。

資料出處:植物研究雜誌 7(4): 118, 1929(山本由松攝於昭和3年2月28日)。

清水松山駐在所之間的臺灣蘇鐵,散生在草生地及斷崖上

此處位於法範山東南稜的末端。左邊是從優男山向東延下浪速溪的前後兩條稜線,右上角遠處是從法範山朝向正西延伸的側稜。

資料出處:植物研究雜誌 7(4): 118, 1929(山本由松攝於昭和3年2月28日)。

清水松山駐在所之間的臺灣蘇鐵,位於法範山東南稜的末端,散生在芒草地及斷崖上。

資料出處:植物研究雜誌 7(4): 120, 1929(山本由松攝於昭和3年2月28日)。

清水松山駐在所之間的臺灣蘇鐵植株

資料出處:植物研究雜誌 7(4): 121, 1929(山本由松攝於昭和3年2月28日)。

3. 臺東蘇鐵的發表

1994年,臺灣的沈中稃博士、中央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的鄒稚華副研究員、澳洲新南威爾斯國家標本館的Kenneth D.Hill博士與中國科學院的陳家瑞博士共同研究採自內本鹿道路清水段的蘇鐵,初步結果發現產於臺東的蘇鐵與產於中國廣東的臺灣蘇鐵在形態上其實有相當的差異。於是決定需重新檢視大英博物館所典藏的1893年William Carruthers發表臺灣蘇鐵時所依據的那份模式標本。結果發現該份標本的特徵,與產於廣東的蘇鐵完全符合,而與產於台灣的蘇鐵不同。如此臺灣產的蘇鐵就變成從未發表過的新種,於是就將產於臺灣的蘇鐵以其原生地命名為「台東蘇鐵」。依據國際命名法規的優先律原則,不能再用"臺灣",因此導致「臺灣蘇鐵」只產於中國福建及廣東沿海,而不產於臺灣的奇特現象。

臺東蘇鐵發表的文獻:

C.F. Shen, K.D. Hill, C.H. Tsou & C.J. Chen, sp. nov.台東蘇鐵,1994. Cycas taitungensis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35(2): 135. 1994. (中央硏究院植物學彙刊),Fig.1 。TYPE: Taiwan, Taitung Hsien (台東縣),Yenping (延平),elev. ca. 500 m, in the Cycad Reserve, 28 Jun 1993, Chih-Hua Tsou 825 (holotype: HAST; isotypes: A, BM, IBSC, K, NSW, NY, P, PE, TAI).C. F. Shen, K. D. Hill, C. H. Tsou & C. J. Chen.,

正模式標本只有一份,存放在中央硏究院的植物標本館(HAST)。其他還有多分複模式標本贈送給歐、美、日、中各大標本館,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也有保有四份。

臺東蘇鐵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只有一份,存放在中央硏究院的植物標本館(HAST)。

資料出處:http://gissrv1.sinica.edu.tw/plant/bin/show.pl

臺東蘇鐵的複模式標本(isotype),有多份,分別贈送給歐、美、日、中各大標本館,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也有保有四份。

資料出處:http://tai2.ntu.edu.tw/specimen/specimen.php?taiid=234224

4. 台東蘇鐵的特徵

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4.5公尺。莖單一,稀分枝,主幹密被葉柄脫落殘留之葉痕。葉為羽狀複葉,叢生於莖頂,長約2公尺;小葉細長,水平排列,小葉14-16 cm × 5-7 mm,葉緣扁平或略反捲,葉背無絨毛。雌雄異株,雄毬果長圓柱形,由多數螺旋狀排列的盾形小孢子葉組成;雌毬果呈卵圓形,長20-30 cm,由多數大孢子葉包覆排列而成;大孢子葉上部羽裂,下方柄狀邊緣有2-6個胚珠。種子核果狀,狹倒卵形,長約4-5 cm,橘紅色。

臺東蘇鐵產於台東紅葉村之山區,清水及海岸山脈東側近泰源之山地,生長於崩塌地及溪流兩岸,族群數量稀少。是優良的庭栽觀賞及行道樹。

台東蘇鐵的長圓柱形雄毬果

資料出處:胡哲明。

台東蘇鐵的雌毬果,由多數大孢子葉包覆排列而成。

資料出處:呂碧鳳。

台東蘇鐵的種子。還具有絨毛,成橙紅色至朱紅色。

資料出處:呂碧鳳。

臺灣蘇鐵(Cycas taiwaniana)與臺東蘇鐵(Cycas taitungensis)的差異。

臺灣蘇鐵(Cycas taiwaniana Carruthers)

小葉較大,18-25 cm × 8-12 mm;雌孢子葉上半部闊卵形;胚珠無毛;種子寬橢圓形至圓形,長2.8-3.3 cm,淡黃色。

資料出處:http://www.efloras.org/object_page.aspx?object_id=1202&flora_id=2

臺東蘇鐵(Cycas taitungensis C. F. Shen et al.)

小葉較小,14-16 mm × 5-7 mm;雌孢子葉上半部近圓形;胚珠密被淺褐色絨毛;種子狹倒卵形,長4-5 cm,朱紅色。

資料出處:Bot. Bull. Acad. Sin. 35: 133-140. 1994.

蘇鐵俗稱鐵樹,是中生代留下來的一種古老孓遺種,發育至今約一億四千多萬,極為珍稀。目前全球約有有92種,由於蘇鐵在世界各處的生育地均受到威脅,幾乎所有物種都列入了IUCN 的紅皮書名錄。因此林務局於1980年也將鹿野溪下游地區設置為「台灣蘇鐵保護區」,再於1986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臺東紅葉村臺灣蘇鐵自然保留區」,隸屬於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延平事業區第19、23及40林班。該地位處鹿野溪沿岸陡峭的山壁上,海拔高度300–900公尺,東西狹長7公里,面積共290.46公頃。

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

設置於1986年06月27日,包括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境內延平事業區第19、23 及40林班,面積290.46公頃。

資料出處: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EN/0000120#lg=1&slide=1

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的範圍

資料出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