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專訪 〉 袁瓊瓊

無框架文學地母

袁瓊瓊

文:白樵 攝影:本刊編輯部

袁瓊瓊自上世紀七零年代發跡,以「朱陵」為筆名撰新詩,同時在朱天文,朱天心等人所創的《三三集刊》寫第一份專欄「清平樂」。八零年代更因聯合報文學獎小說首獎〈自己的天空〉與時報文學獎小說首獎〈滄桑〉飲譽文壇,素有臺灣女性主義作家拓先河者之稱。
對於學者將她列入三三派,袁瓊瓊不同意:「寫專欄被劃分為三三,但我不覺得是。管管跟他們極熟,我開始以朱陵筆名寫詩,訪朱西甯家時,他都叫我大妹子。他認了我的筆名。這樣稱呼下,朱家小孩遂喚我阿姨。」

「三三草創時,把能寫的自己人都拉進來,包括天文淡江文學社團那批人。他們那時有群小集合,包括丁亞民,去聽胡蘭成講課。真正的三三每週聚,好幾人甚至住朱家,像仙枝。討論課,讀書會,聽講,這些我通通未介入。我是結了婚的人,在家帶孩子,單純每月交稿。或因此被歸類為三三,但我們沒那般密集接觸。」

對女性主義作家一詞,袁瓊瓊也自有詮釋,以為早期女性主義,可分兩面:一是創作面,女性作家,而另外就是純學院的理論面。袁瓊瓊認為同期創作者,包括她 、朱天文 、朱天心 、李昂 、蘇偉貞 、廖輝英等其實並無強烈女性意識,而採傳統方式寫作,沿襲上一輩作家貫寫的題材,處理家庭,情感。但當作品成型後,被拿到學院裡,就被框上女性主義。

「很有趣的一點,從來沒人覺得張愛玲是女性主義。但某程度來說,我們這代作家,創作初期正逢張愛玲走紅巔峰,所寫的東西多少沾張腔,甚至思想面都想模仿她:要帶點尖苛,帶點冷冽。很奇妙,我們都在學她,但張愛玲並不是女性主義者,我們卻被冠上了這名號。」袁瓊瓊笑言。

對張愛玲作品有深度研究的她,認為張學論及全人類狀態,或許多數讀者看到小情小愛,但其實張愛玲格局大,非單指涉女性處境。《傳奇》 、《第一爐香》 、《紅玫瑰與白玫瑰》皆有男性觀點,從全人類視角切入。袁瓊瓊認為創作本應如此,不以單一「主義」存在。

「我個人對任何主義都不理睬,標籤化沒意思。像現在流行IP,只是把品牌名稱拼出來。我不喜歡任何定位。若不小心被認作女性主義作家,只因學院裡有人如此研究,從那角度來談我的東西。」她爽快地說。

本文選自《生活潮藝文誌》第十二期,值得對電影、藝文有興趣的年輕人關注,各大網路書店現正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