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的味覺地圖
大江南北菜 拼出團圓飯

 

六歲時,詹宏志從基隆搬到草屯,離省政府所在地中興新村不遠。不久後,他的兩位阿姨也嫁進了中興新村。現在回想起來,一九四九所帶來的文化差異與融合,詹宏志是在童年的餐桌上慢慢察覺的。

作家、出版人詹宏志的父母都是本省人,父親是礦坑工程師,工作之故認識不少外省朋友。詹宏志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帶板鴨、臘肉等外省食物回來,母親卻不知道該怎麼弄,「難吃得不得了」。一直到三姨丈、四姨丈出現,他才發現外省食物的美味。

詹宏志有六位阿姨,婚事都由他的母親一手操辦。詹媽媽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在本省、外省通婚還得面對社會壓力的年代,為兩個妹妹安排相親對象時,特意挑了在省政府擔任公務員的外省人。

詹宏志說,母親認為這些外省人「知書達禮,安分守己」;他們孑然一身來台,沒有公婆親戚的家累,又「特別珍惜婚姻」。事實證明,阿姨婚姻非常幸福。

兩位外省姨丈的加入,擴張了詹家餐桌的「版圖」。多年單身,他們燒了一手好菜,一位是山東人長於麵食、一是河北人善於組合大江南北菜。母親、阿姨也在餐桌上較勁,「過年時,各種好吃的東西一起出爐」。

詹宏志記得,三姨丈手勁大,自己揉麵做的饅頭「紮實飽滿又清甜耐嚼」;四姨丈則發明三色水餃,用胡蘿蔔、韭菜和白菜做餡。

詹宏志原本習慣吃油麵,開始學姨丈吃白麵條;母親搞不定的臘肉,也變成香噴噴的「蒜苗炒臘肉」。兩種文化在餐桌上的碰撞、交流,在他的回憶中一直是「很歡樂的事」。

詹宏志常到中興新村找表弟妹玩。他發現他們家,不像本省人「一進去就是公媽廳」,而是沙發、客廳,「祖先牌位要到過年時才用毛筆寫好」。

中興新村「沒有商店、招牌,沒有當地人帶路,什麼東西都買不到」;它跟台灣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像是一個憑空長出來的城市」。

中興新村是一九四九之後,國民政府專門為省府員工打造,融辦公、住宅為一爐的集合式住宅。詹宏志認為它是台灣少見「自給自足、社會主義形態的建築」,也是標誌著一九四九的一道凝固的記憶,必須妥善保存。

 

【2009-04-08/聯合報/A3版/1949一甲子裂變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