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獎委員會

簡介

楊士琪紀念獎委員簡介

王童 電影導演、美術設計

曾任中影製片廠廠長、台北電影節主席、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系主任。在任中影製片廠廠長期間,建立台灣電影高科技後製中心,增加同步錄音攝影機、燈光設備、及電腦剪接中心,建置台灣第一座杜比錄音室。

電影代表作包括「台灣三部曲」《稻草人》、《無言的山丘》、《香蕉天堂》,《策馬入林》、《看海的日子》、《紅柿子》等,多次獲金馬獎,並於2019年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近十餘年與白先勇先生復興崑曲文化,為崑曲打造新視覺美學。

王耿瑜 影展策展人、製片

80年代參與蘭陵劇坊及台灣新電影的拍攝。

90年代製作新台語歌謠並在多個雜誌及報紙撰文。

2000年之後,擔任金馬影展、紀錄片雙年展及兒童影展的策展人。並持續主持果實、DocDoc、短片實驗室等工作坊的教育工作。也監製《練習曲》、《他們在島嶼寫作》、《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等影片。

王師 電影發行

2003年投入電影發行產業。2011年與李烈、馬天宗共同創立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行銷作品包括《翻滾吧!阿信》、《刺客聶隱娘》、《總舖師》、《看見台灣》、《行者》、《後勁:王建民》、《親愛的房客》等。監製作品包括《美力台灣3D》、《千年一問》、《怪胎》,並曾擔任《返校》共同策劃。

石靜文 資深新聞工作者

曾任職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及網路;兼寫舞台劇及影、視劇本;曾任台中市新聞局長,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暨世界女記者作家協會理事長。創辦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學苑影展等活動。

在台中市新聞局長任內完成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台中協拍,揚名國際;制定台中電影相關政策及創建台中電影中心及攝製基地,目前為自由撰稿。

李遠(小野) 作家、編劇

著有《蛹之生》、《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等100多本小說、散文、童話故事及電影劇本《恐怖份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等30部。

曾任中央電影公司製片企劃部副理兼企劃組長、台視節目部經理、華視總經理。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及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專注於文化、敎育及生態保育。

李幼新(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 影評人、短片創作者

是台灣影展的一道風景,曾任金馬影展選片策畫人。短片作品《生活像電影-關於奧黛麗˙赫本的二三事》、《鵪鶉在鸚鵡頭上唱歌》等。

長年在各雜誌報刊寫影評,筆耕不輟,著作:<威尼斯影展、坎城影展>、<關於雷奈/費里尼/電影的二三事>、<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鄭秉泓編),編撰:<港台六大導演>、<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2011得到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

近年來擔任『破』週報與『放映週報』的專欄影評作家,活躍於台灣的藝文界,2020改名為「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

杜篤之 電影錄音師、音效師

以中影錄音室助理踏入影壇,參加中影第一期「電影技術訓練班」受訓,超過40年的電影錄音工作,與台灣新電影ㄧ起成長,不斷為台灣錄音技術立下里程碑。曾榮獲12座金馬獎最佳錄音、最佳音效,以及坎城影展技術大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

創立聲色盒子有限公司,致力於華語電影聲音的提昇與培養新生代人才,與國際大導演楊德昌、侯孝賢、蔡明亮、王家衛、趙德胤數度合作完成多部經典作品。

吳長生 資深媒體人

國際新聞編譯,曾經在中央日報編譯組、民族晚報編譯組、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中央社國際新聞中心等單位任職。

生平第一份工作是世界電影雜誌編輯,在那個沒有電腦的時代,中英文片名都在腦中存檔,當時有電影活字典之譽。與楊士琪亦師亦友,結縭十年,對她有至死不渝的懷念。

林添榮 電影器材供應

只有開南初中機工系一年級的學歷,由電工燈光師做起,卻創辦了唯一跨兩岸的電影器材公司--阿榮企業有限公司,因為不計成本,以高規格國際水準的器材支援台灣電影拍攝,1990年得到第三屆楊士琪紀念獎,2008年獲得金馬執委會特頒「騎士勳章」(此為空前絕後的特別獎,另一位獲騎士勳章者為終身為影視奉獻演出的影人張美瑤)。

他在台灣引進歐美電影設備技術,並成為跨足大陸影視產業發展的第一家民間公司,引進歐洲大廠ARRI電影攝影燈光設備,是培育華語電影攝影燈光技術人才的最大推手。

投資麥大傑導演「國四英雄傳」、張作驥導演「忠仔」、黃玉珊導演「牡丹鳥」,不計虧損,給予新導演創作機會。弟弟林添貴秉持理念,2008年以阿榮片廠投資魏德聖導演「海角七號」,創下台灣電影在台最高票房紀錄,點燃台片復興火種。

林文淇 學者

曾擔任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現在是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學士班與英文系教授兼院長。他除了教電影課,還在學校蓋了107藝術電影院放映電影,發行過《放映週報》,讓很多學生看了很多電影,寫電影,畢業後做了電影相關的工作。

柯一正 電影、電視、舞台、廣告導演

1981年因實驗電影《迷林》獲金穗奬,受宋存壽之邀參與張艾嘉製作的《十一個女人的故事》,執導《快樂的單身女郎》、《去年夏天》。

1982年適逢台灣新電影興起,參與導演《光陰的故事》第三段《跳蛙》。代表作包括《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們的天空》、《藍月》等電影。迷你劇集《逆女》、《煤球》等電視劇。並以「藍月」為名成立廣告製作公司。

1991年組紙風車劇團和綠光劇團(因喜歡侯麥,以片名「綠光」作為團名),近年以舞台表演為工作重心。

胡幼鳳 資深媒體人

不是在看電影,就是在準備前往看電影的路上。

在民生報、聯合報影視新聞版工作近三十年,曾任金馬獎秘書長、台北電影節總監、數位新媒體3D協會理事長,現任教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對於電影新科技始終好奇,對於真誠創作的電影人非常崇敬。致力於優秀國片推廣與傳承,是國片永遠的義工,現為自由撰稿人。

陳坤厚 導演、攝影、監製

一輩子都在24格影像滾動中討生活。

一輩子最喜歡的就是當一個攝影師。

民國51年入行,幹了一甲子的影像工作。

為將近一百部電影工作過⋯攝影助理、攝影師、攝影指導、剪接、藝術顧問、策劃、監製、製作人、導演。

作品: 《小畢的故事)、《桂花巷》、《結婚》、《最想念的季節》............。

監製、導演過一千個小時的電視劇。

一輩子只會做一件事情--拍電影。

夏漢英  影視工作者
在中影技術訓練班,以紀錄片劇本中選,派任中影聖哲先賢蠟像館館長,調任總經理秘書後,参與十餘屆金馬影展、亞太影展會務。其後轉職大成報廣告企劃、宏鑫國際公司電視製作人等職。
三十載電影、電視、報業的媒體生涯,享受工作亦是工作享受!

黃建業 電影學者

專事電影歷史研究及評論 ,現任教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及戲劇研究所。

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長、北藝大戲劇學院研究所所長及主任、與好友知交創議及推動金馬國際影展、台北電影節及紀錄片雙年展等。並曾擔任多個舞台劇導演。

著有楊德昌電影研究、人文電影的追尋、編彙「電影詞典」、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等書。

萬仁 電影、電視導演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運動成員之一,作品關注台灣本土歷史社會議題。

代表作品《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油麻菜籽》、《霧社事件~風中緋櫻》、《超級大國民》等。

張光斗 作家、電視製作人

出生在彰化縣北斗鎮。出生時因天剛亮,其父期望他要照亮北斗鎮,故名光斗。

曾任電視台劇務、報社記者、駐日特派員、編劇、報紙專欄作者、電視節目製作人..。目前製作的常態節目為「點燈~人生好風景」(大愛電視台)。

「點燈」自1994年製播迄今,27年來已照亮了很多人的生命。

詹宏志 媒體人、作家、製片、創業家

多年的編輯、出版工作,曾先後在聯合、中時兩大報系工作,創辦逾四十種雜誌,並策劃主編逾千種圖書,由報導者、倡議者到參與者,不但是穿針引線的推手,也是新電影創作者的堅強後盾,他的敏思捷才及國際視野備受倚重,起草「台灣電影宣言」,成為台灣電影史不可或缺的一頁。

感於台灣新電影創作者的真誠,他不計代價,曾擔任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吳念真的《多桑》等片的監製,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成功地為他們規劃國際行銷。2017年獲台北電影節頒發楊士琪卓越貢獻獎。

現為PChome網家集團董事長,是台灣網路產業的主要推動者。

廖慶松 剪接師、導演、監製

熱愛剪接工作,1973年進入中影製片廠服務,經歷台灣新電影年代和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等導演合作,擔任過剪接、編劇、後製作經理,製片、導演、監製、老師各種職位,感覺電影是一輩子兢兢業業不斷自我學習精進的過程,希望自己能為華人電影盡一分棉薄之力。

被譽為華語片第一把剪刀手,協助許多年輕新導演找出自己作品的路線,曾獲國家文藝獎、金馬獎頒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特別貢獻獎。

藍祖蔚 電影愛好者、書寫者

曾在聯合報和自由時報影視版工作,亦曾短暫擔任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並在公共電視、台北愛樂和教育電台製作主持電影音樂節目,亦與國家交響樂團、灣聲樂團合辦主持電影音樂會,現職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