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獸醫必解蛋雞中醫五行剖析

產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考貝




【雞五行總論】
古人根據五行將動物分成五類,雞在五獸之中為“羽”獸(鳳為羽之首),五行屬火。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雞的品種越來越多,自然五行的定位與雞的體質都發生了變化,就需要辯證的去看待當前具體的事物。











動物因其所出生的地方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體質,也具有不同的五行,比如在北方生長的品種多歸為水,在南方生存的品種多歸為火,在中原一帶生長的品種多歸為土。

食品類動物當用於人類保健型食品時,多因其飼養方式的改變,其性味也具有了區別。比如,柴公雞性熱,屬陽,歸心、腎經;老母雞性溫,屬陰,歸肝、脾、腎經;閹雞性平,歸脾經。

使用不同的飼料,其性味也會改變。以黑豆粕和玉米、棉籽粕為主要飼料的雞產品,屬水,歸腎、肝、脾經。以黃大豆粕和玉米為主要飼料的雞產品,歸脾經、腎經。

【蛋雞五行論述】
商品蛋雞、蛋種雞,為“火”中“木”,此類雞最容易病從心臟、肝臟受邪開始,所以在平時注意保護心臟、肝臟,提高體質。引起肝受損的疾病排列為:脂肪肝、產蛋疲勞綜合症、馬立克病、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禽霍亂、黴菌性肝炎等。引起心臟的疾病有新城疫、流感、霍亂、沙門氏菌病等。

雛雞在5日齡內,需要健脾、提氣、防風、禦瀉等(西醫講究補充維生素C、葡萄糖、複合維生素B等),以提升肝臟、脾臟和肺臟的功能,保證卵黃的正常吸收,減少類黃疸或低血糖表現。青年雞要使用護肝、理氣、健脾等藥物。蛋雞進入籠養後,容易出現氣血虧虛,尤其是初夏易出現頑固型腹瀉,需要使用提氣、除寒、止瀉的中藥防治。
人們在生產中通常將蛋雞分為育雛期(0-6週齡),育成期(7-14週齡,15-20週齡),產蛋期(21週齡-淘汰)。

1育雛期:從中醫角度分析,育雛期為稚陰稚陽體質,主要表現在脾經、胃經、大腸經的虛弱,此時雛雞的消化系統不健全,很容易患消化不良,需要在飼料上提起注意,儘量杜絕發黴飼料或玉米的使用。此時從中醫保健上說,需要健脾除濕、抗黴解毒、理氣促食、除寒止瀉等。

2育成期:青年雞多為陽盛陰虛體質。主要表現為心肺兩經易生火或受寒,體質較瘦。此時期比較容易發生呼吸型(或腸型、神經型)新城疫、鼻炎、支原體等疾病。呼吸型新城疫在中醫上就可以認為心肺兩經火旺,治療當以清心瀉火、潤肺止咳、通達經絡為主。

3產蛋期:多分為三個階段:產蛋前期、產蛋高峰期、產蛋後期。
3.1產蛋前期(產蛋率低於80%且產蛋在上升過程中),多見陽虛而陰不勝,常常出現產蛋疲勞、頑固型腹瀉等。

產蛋疲勞綜合症:(1)、氣血虛弱 無力促蛋外出,故常陣痛而癱臥;陽氣衰微,氣虛不攝,血虛不能上榮而造成雞冠蒼白。(2)、氣滯血瘀 氣血運行受阻,蛋欲出而難行,常常閉在肛門內,雞輾轉不安,久產不下;氣血凝滯,氣機不暢,升降失司,常冠面暗淡或紫黑,有時可以見到舌暗紅有淤血點。單純使用西藥消炎,常常無效。此時曬太陽,以增陽活血,可以減輕此病症狀。

初夏頑固型腹瀉:多寒邪入腎,此時正逢脾腎陽虛(或寒邪長期停滯在臟腑導致的脾腎陽虛),寒凝而難退,泄瀉不止。單純使用止瀉藥物,常常是短時有些效果,停藥後又開始腹瀉。

3.2產蛋高峰期(產蛋率已經到達90%以上),多見陽虛、不抗病(有時可見陰盛陽虛),很容易感染病毒性流感、風寒型感冒等疾病。一旦發病,常常出現死亡率高、採食下降幅度大、難治癒、恢復慢等特點。要想在此時少發病或不發病,就必須提氣助陽、調理氣血。如果有臉部潮紅、蛋殼蒼白者,還要清除虛火。

3.3產蛋後期(產蛋率正常回落到85%以下),此時體質多肥胖多脂肪沉積,多見陰盛而陽虛,常常發生脂肪肝、輸卵管炎症、沙殼蛋(西醫認為是老年型缺鈣)等疾病。此時需要護肝祛黃、健脾除濕、益腎助陽等。

近年來,蛋雞多發肌腺胃炎,本人認為多與蛋雞感受寒邪而寒入五臟有關,當然偶有體質遺傳因素的存在。建議在雛雞9-13日齡進行肌腺胃炎病的防治,可以有效減少雛雞的傷亡,提升總體效益。患有肌腺胃炎時,若寒毒入肝,必然傷害肝臟的解毒功能,引發黴菌性肝炎(或肝癌)、口瘡、皮膚囊腫、黴菌型氣囊炎等。防治實踐經驗表明,在蛋雞全程加強中藥護肝抗黴防治,有積極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