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LEAN
台灣美食故事》鐵路便當的由來

台灣美食故事》鐵路便當的由來

Jul 14. 2020

《撰文/AUTOCLEAN 自清》


 

「扁東~扁東~」列車服務人員親切的叫賣聲穿梭車廂,掀開便當蓋,吃一口熱騰騰的米飯,咬一口滷排骨,兩種滋味在嘴巴裡融合,配著火車窗外的風景,絕佳的享受,也許是懷著旅行的興奮感,覺得便當更美味了!鐵路便當是火車旅行不可或缺的回憶,先讓我們聊聊距今超過130年的鐵路便當由來,也歡迎大家一起分享鐵路便當的回憶。

 

「便當」的起源

「便當」的日文「弁当」(bento)

 

說文解字時間:便當就是「帶著走的餐點」,這種外帶食物的文化風行全球,日本人將便當發揚光大,如果要追溯到最早的外帶飲食文化,考古學家在日本公元前300年到250年的彌生時代遺跡中發現,捏成三角形狀的碳化米團,原來在遠古時代日本人就開始製作飯糰。

 

到了17世紀的江戶時代,開始有比較多關於便當的文獻記載,人們有吃三餐的習慣後,便當也在民間普及,通常是工作時的午餐,到了19世紀,便當已經有了非常多種類,人們在賞花、郊遊時也會吃便當,也就是這時候開始有鐵路便當。

 

130年前的「鐵路便當」

1885年由白木屋推出的「駅弁」模型。

 

1902年日本鐵路便當販售的景象。

 

日本在1872 年第一條鐵道通車後,1885年 7 月 16 日栃木縣「宇都宮駅」(宇都宮車站)通車,開始販售「駅弁」(Ekiben,鐵路便當)。當時,將飯糰與醃製後的黃蘿蔔包裹於竹葉中,並在車站裡販售,從今以後每年的 7 月 16 日就是「駅弁記念日」(鐵路便當紀念日)。

 

日本「東京車站」內的「駅弁屋 祭」更是販售了超過200種以上,來自日本各地的人氣鐵路便當,每天可以賣出1萬5千份,可見日本對於鐵路便當的熱愛程度!

 

懷舊台鐵便當

至於台灣的鐵路便當文化則是從日本殖民時代,大約是1899年開始,比日本晚了很多,而日本的鐵路便當大部分是「冷便當」,台灣人喜歡吃「熱便當」,所以菜色的演變也相當不同。

 

1949年台灣戰後時期,台鐵在高雄、臺南、臺中、臺北、松山五個車站的鐵道餐廳生產鐵路便當,之後再運到車廂上以餐車形式販賣。

 

當時民眾普遍經濟條件不佳,能夠吃的起便當的人並不多,剛開始只是販售一般菜飯便當,也沒那麼注重包裝,之後才研發出特製的排骨菜飯便當,到了1970年開始,包裝從木片便當盒改用鋁盒,直到鋁製品經醫學研究證實有毒物溶出,不適合做為食物容器,台鐵馬上改用不鏽鋼便當盒。

 

以不鏽鋼便當盒裝著熱騰騰的飯菜,那股溫暖懷舊的美味,至今仍是我們大部分人記憶中的鐵路便當。那為什麼現在不用不鏽鋼便當盒了呢?因為有很多旅客吃完便當後,就順手把不鏽鋼便當盒當作紀念品帶走,造成了台鐵不少損失,才又改回木片盒。

 

每秒賣8個的「便當事業」

有趣的是,台鐵在2016年前本業年年虧損,不過台鐵便當卻是越賣越好,菜色越來越豐富,2010年至2016年銷售量將近翻倍,2016年突破千萬銷量,達1,048萬個,2017年為1,018萬個,2018年達1,053萬個,為台鐵帶來超過7.4億的收入,從車廂餐車到便利商店都能買到,台鐵甚至打算將便當在飛機上販售,現在台鐵便當演變出在地特色的菜,選用在地食材來做成獨家便當,這份便當事業做很大,所以網友戲稱「台灣鐵路管理局」為「便當局」,完全無違和。

 

便當菜色好不好吃,每個人口味不同感受就不同,但是過去那段「鐵路旅行必吃鐵路便當」的記憶是所有人共有的,吃著便當,就喚起旅行當下的美好記憶。

photo sources: wikipedia, udn, 嘉義縣觀光局

 

 

 


JUDY HUANG
在說好故事的路上前進。

 

 

我想看更多

懶人料理食譜大全

台灣美食故事》枝仔冰的由來

台灣美食故事》雞蛋糕的由來

台日抗菌雙認證・99.9999%抗菌環保餐具,守護全家美味食刻


 

 

抗菌食器 食刻安心

AUTOCLEAN 堅持全製程台灣製造
結合在地老篩工藝
創造令人安心的高品質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