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i]
汉语文字
收藏
0有用+1
0
鼐,汉语二级 [4],读作鼐(nài),本义大鼎。特指:大鼎、头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最多可用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 [1]
中文名
拼    音
nài
部    首
丿
字    码
U+9F10
仓    颉
NSBUL
本    义
大鼎
笔    画
14
注    音
ㄋㄞˋ
出    处
鲁诗
部外笔画
13
五笔86
EHNN
五笔98
BHNN
笔顺编号
53251115132125
四角号码
17227
UniCode
CJK
英    译
incense tripod [1]

基本字义

播报
编辑
● 鼐
◎ 大鼎。

详细字义

播报
编辑
府拔拘愚旬◎ 府婚签鼐
〈多白寒名几才格拔〉
形声。字从鼎,从乃,乃亦声。“乃”义为“重复”、“再记体旋度”,引申为“一系列”。“乃”与“鼎”联合起来表示“同一系列的青铜鼎”。
本碑担妹义:列鼎。
特指:大鼎整寻、头鼎。
说明: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这些鼎往往形制、花纹相似而大小不同,它们的尺寸依次递减,排列起来,就是所谓“列鼎”。这套用鼎礼制被称作“列鼎制度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奴代切《集韵》《韵会》乃代切,𠀤音耐。《说文》鼎之绝大者。《广雅》鼎绝大谓之鼐。《诗·周颂》鼐鼎及鼒。
广韵》奴亥切《集韵》《韵会》《正韵》曩亥切,𠀤音乃。义同。
集韵》宁邓切,能去声。大鼎也。 [2]

说文解字

【卷七】【鼎部】鼐
鼎之绝大者。从鼎乃声。《鲁诗》说:鼐,小鼎。奴代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