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痛上背痛的症狀、病因、治療,以及緊繃痠痛處理

摘要

中醫所稱的膏肓痛即是西醫所稱的上背痛,臨床表現為上背部兩肩胛骨間疼痛,還可能牽連到同側頸部與上肢。症狀有隱隱作痛、悶痛或刺痛,也可能有灼燒感。嚴重時可能劇烈疼痛、鈍痛、灼痛、麻痛,甚至睡到一半容易痛到醒過來。病因有拉傷、外傷、椎間盤突出、脊椎病變、神經感染。物理治療證實對上背肌筋膜疼痛有效,但針灸與泰式按摩也被證實同樣有效。長時間工作、固定姿勢,則會引發上背疲勞緊繃痠痛,要接受按摩放鬆,才能有效解決疲勞緊繃造成的痠痛問題。

引用本文:
李侑青,”膏肓痛上背痛的症狀、病因、治療,以及緊繃痠痛處理”,Dr. 李侑青的樂活養生教室,2021年8月6日,https://drleeclass.com/2021/08/upper-back-pain/。

按此聯絡我

大綱

膏肓痛上背痛的症狀

中醫所稱的膏肓痛即是西醫所稱的上背痛 (upper back pain),疼痛的位置在膏肓穴附近,如置頂圖紅色部位所示,約在兩肩胛骨之間 [1]。在解剖學上,上背部是頸椎(頸部)以下和腰椎(腰部)以上的區域。上背部對應於胸椎部位,它是脊柱中最穩定的部分。口語裡,上背一詞可能會讓人聯想到的部位不只兩肩胛骨之間,為求用語精準,故本文以下皆使用中醫的膏肓痛來代表上背痛。

膏肓痛的臨床表現不僅為上背部兩肩胛骨間疼痛,還可能牽連到同側頸部與上肢,相當於斜方肌所涵蓋的範圍,如圖一紅色部位所示 [2]。症狀輕者可能只在某些姿勢時感受隱隱作痛、悶痛或刺痛,也可能有灼燒感。症狀嚴重時,可能稍微觸動就產生劇烈疼痛、鈍痛、灼痛、麻痛,並且當患者舉手、轉身、咳嗽、甚至深呼吸都可能加重疼痛感。疼痛感可能牽連至同側的頸部與上肢,以至於無法旋轉頸部與背部。更嚴重的症狀,患者可能在夜間睡眠時,由患側背部影響至上肢,導致手臂及掌指有麻痺、疼痛或觸電感,繼而導致失眠或睡到一半容易痛到醒過來。

膏肓痛的發生率大約在 9% ~ 17%。法國調查 20~59 歲共 3710 位工人的上背痛狀況,女性的患病率為 17% 高於男性的 9% [3]。芬蘭隨機調查 600 名 35 至 70 歲的男性,在 1 年內罹患上背痛的比率為 17.0% [4]。

圖一、膏肓痛的區域可能涵蓋斜方肌的範圍

膏肓痛上背痛的病因

膏肓痛的病因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指的是膏肓部位本身的疾病造成膏肓痛,繼發性指的是其他部位的疾病造成膏肓痛。

原發性的病因有:

  1. 拉傷。例如棒球投手經常需要做快速背部收縮與伸展的動作,反覆的使用相同部位增加局部肌肉拉傷的風險。也有可能在暖身不足時瞬間用力過猛,造成菱形肌、斜方肌急性肌肉拉傷。拉傷後會有肌肉發炎的紅腫熱痛症狀。
  2. 外傷。各種創傷、滑倒、車禍、燒燙傷,若受傷部位在上背部,當然會直接造成膏肓痛。外傷會有傷口發炎的紅腫熱痛症狀。
  3.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由水痘病毒感染神經組織所導致的疾病。如果感染的部位在上背部,就會直接造成膏肓痛。帶狀皰疹會有皮膚出疹的特殊表現。
  4. 胸椎椎間盤突出。由於胸椎與肋骨相連,再透過肋骨與前胸胸骨相連而形成胸腔,因此胸椎的活動範圍非常狹窄。所以胸椎椎間盤突出是非常罕見的疾病 [5]。
  5. 上背部肌筋膜綜合症。肌筋膜綜合症 (myofascial syndrome) 是由肌筋膜激痛點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所引發的一系列症狀。肌筋膜激痛點由局部肌肉的微傷害微發炎所導致 [6]。

繼發性的病因有:

  1. 頸椎神經壓迫。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變、頸椎骨質增生,都可能造成頸椎壓迫第五節頸神經根,繼而產生膏肓痛上背痛的感覺。
  2. 頸神經病變。頸神經受到感染、自體免疫攻擊、頸神經發炎,也可能產生膏肓痛上背痛的感覺。
  3. 癌症。肺癌、肝癌,都可能因腫瘤壓迫上背部神經,導致膏肓痛上背痛。
  4. 胸椎關節炎。胸椎病變、胸椎感染,都可能引發膏肓痛上背痛。如圖二核磁共振造影所示,紅色箭頭指向病變的胸椎,呈現較暗沉的亮度 [7]。

許多人以為膏肓痛就是上背疲勞緊繃痠痛,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膏肓痛是受傷、發炎的疾病,上背疲勞緊繃痠痛是健康的正常感覺,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一項涵蓋 8,517 名病患,年齡在 17 至 65 歲之間的前瞻性研究分析顯示,重複性工作和社會心理因素,對上背痛的就診沒有任何統計學上的顯著影響 [8]。所以,如果你的上背疼痛與生活型態、工作習慣、運動姿勢無關,你需要找醫師診斷治療如果你的上背不舒服與生活型態、工作習慣、運動姿勢有關,且外觀上沒有紅腫熱的發炎症狀,你可能不是罹患膏肓痛疾病,而是健康正常的上背疲勞緊繃痠痛感覺,請找專業按摩師判斷處理。

圖二、病變的胸椎可能導致膏肓痛上背痛

膏肓痛上背痛的治療

如果膏肓痛上背痛的病因來自於癌症、感染、或神經病變,需要找內科醫師或中醫師以藥物治療。病症不同,處方用藥就不同,請找中醫專家辨證論治。對於帶狀皰疹,台灣青草藥界常用臭川芎、串鼻龍或六神花外敷治療,如圖三、圖四、圖五所示;西醫則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佐以維他命 B 群幫助受損的神經修復。

對於脊椎炎或神經壓迫,你可能會被建議施予增生療法,也就是在超音波導引下,將葡萄糖液 (一次幾千元) 或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 (一次上萬元) 注射入患處,宣稱能促進骨質修復,使其恢復強健並穩定椎體,進而解除神經壓迫。然而,目前缺乏研究數據佐證增生療法對於脊椎炎或神經壓迫導致膏肓痛的療效。所以病患被醫師推薦增生療法,要懷疑是醫療產品推銷。

外傷、拉傷或肌筋膜疼痛綜合症,皆屬於受傷、發炎的疼痛症。急症的當下以冰敷、休息為主,避免活動造成二次傷害。如果無法及時就醫,亦可以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 暫時消炎止痛,降低不適感,趁早就醫治療傷痛。受傷與發炎可以使用物理治療方式促進組織修復,例如徒手治療 (醫療按摩)、電療。一項針對上背肌筋膜疼痛綜合症的研究,比較電療治療與非醫療操作 (熱敷、非醫療按摩、運動) 的療效,結果顯示電療治療的療效較佳 [9]。這一研究也可做為佐證:肌筋膜激痛是受傷發炎,不是疲勞緊繃痠痛

圖三、臭川芎
圖四、串鼻龍

民眾也可選擇中醫治療膏肓痛。實驗將上背痛患者分為兩組,比較電療與針灸治療的效果,兩組在麥吉爾疼痛簡表和纖維肌痛影響問卷的評分沒有明顯差異,皆獲得改善疼痛的效果 [10]。中醫師除了針灸治療,還可以使用中藥治療。研究顯示,服用紫草在減輕急性背痛方面表現出顯著有效和臨床相關的效果 [11]。

此外,相對於徒手治療是醫療按摩 (一切醫療行為皆有高風險,甚至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損傷、癱瘓或死亡,故需執照方可執行醫療行為),雖然在台灣的法律上非醫療按摩不得宣稱療效,但在科學研究上,非醫療按摩 (安全,非醫療行為),例如泰式按摩,被證實對於膏肓痛上背痛有療效  [12]。

假如你接受了藥物治療、注射治療、儀器治療、徒手治療等醫療行為皆無法治癒你的膏肓痛上背痛,並且你照鏡子發現背部並無明顯紅腫熱的發炎跡象,且時間上若超過兩周亦可推斷拉傷已癒合,那麼,你可以合理懷疑自己或許不是罹患發炎疾病損傷的膏肓痛疾病,而是健康的疲勞緊繃痠痛。因此,醫療行為當然無法治療健康的疲勞緊繃痠痛現象。這時候,請嘗試接受專業按摩來解決上背不舒服的問題,專業按摩不是醫療按摩,目的不是治療疾病而是放鬆疲勞緊繃的軟組織,所以既安全又能有效解決疲勞緊繃所帶來的痠痛問題。

圖五、六神花

膏肓痛上背痛的預防

膏肓痛的病因很多,可能無法預防膏肓痛的所有原因。但我們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來減少罹患膏肓痛的風險。

  • 避免抽菸、喝酒可以降低罹患肺癌、肝癌造成膏肓痛的機率。
  • 避免熬夜、過勞,可以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避免罹患帶狀皰疹造成膏肓痛。
  • 避免背著沉重的背包,減少長期對頸椎和脊柱的壓迫。
  • 搬運重物時應避免用背部扭轉或抬起,以免長期強大的扭力造成胸椎病變。
  • 在進行任何活動之前,花幾分鐘拉伸肌肉或熱身,避免拉傷。
  • 定期休息減少過勞,時常伸展與活動背部肌肉群,使肌肉保持鬆弛和強壯,避免受傷。

上背疲勞緊繃痠痛的感覺

上背部疲勞緊繃痠痛可以在背部單側或雙側,痠痛一般可向上蔓延至肩部、頸項部,使整個肩、頸、上背部同時感覺緊繃不舒服。當疲勞、熬夜、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工作、天氣變冷或下雨潮濕,常會誘發並加重疲勞緊繃痠痛。嚴重時可能不只局部痠痛,背部甚至緊繃到片面感覺沉重麻木。

如果在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或過勞後感覺上背部不舒服,外觀上沒有紅腫熱等發炎症狀,背部肌肉觸感緊繃或有局部條索狀,則非常可能不是罹患膏肓痛疾病,而是健康的疲勞緊繃痠痛正常感覺。由於膏肓痛的盛行率過高,將近 20% 的人在過去一年內罹患膏肓痛,這過高的數據令人懷疑其實被調查者不是罹患膏肓痛疾病,而是健康正常的上背部疲勞緊繃痠痛,被納入膏肓痛的統計內。按摩臨床上,我遇到太多客人跑遍各醫院、診所沒被治療痊癒,但當我使用體感按摩幫助客人消除疲勞解除軟組織緊繃後,他們痠痛的不舒服問題就解決了。所以,強烈懷疑有許多個案誤以為自己是罹患膏肓痛疾病,但其實只是疲勞緊繃痠痛,所以醫療行為無法治癒健康的人,但非醫療的按摩就確實解決了疲勞緊繃帶來的痠痛不適。

圖六、上背疲勞緊繃痠痛

上背疲勞緊繃痠痛的成因

上背疲勞緊繃痠痛,顧名思義,就是由長時間固定姿勢、或反覆動作、或負荷超出目前體能、或活動後缺乏適當緩和運動收操就直接休息、或工作過多欠缺休息,導致疲勞累積過多、造成上背部軟組織緊繃,因此引發痠痛不適感。疲勞緊繃痠痛並非疾病,而是健康的正常感覺,就像熬夜會感覺疲倦想睡、在廚房工作會感覺來自鍋爐的熱、跑步會喘會累,這些都是正常的、健康的感覺。不要因為上背部的疲勞緊繃痠痛不舒服,就誤以為自己是罹患膏肓痛疾病。

上背部痠痛牽涉的肌肉過多,包含但不限於斜方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闊背肌、大圓肌、腸骨肋肌、後上鋸肌、後下鋸肌、棘下肌、頸夾肌、最長肌、棘肌、提肋肌,如圖七所示 [13]。所以不要用醫療解剖學來看待上背疲勞緊繃痠痛,而是要將背部視為一個整體,用手觸摸尋找緊繃的軟組織,才能精細地抓到哪塊肌肉的哪條肌束的哪段肌節緊繃,予以按摩解除痠痛問題。

圖七、解剖上背部痠痛相關肌肉群

上背疲勞緊繃痠痛的處理

如果膏肓痛一直治不好,很可能不是罹患膏肓痛上背痛,而是健康正常的痠痛感覺。上背疲勞緊繃痠痛,由於不是疾病,所以醫療行為無法治療健康的正常感覺。對疲勞緊繃痠痛最有效的處理方式,是透過按摩來消除疲勞、放鬆緊繃的軟組織,藉此解決痠痛的問題。體感按摩判定上背痠痛與整個背部相關,因此要按摩放鬆整個背部,如圖八所示。

運用體感按摩的時候,不必思考肌肉的名稱,因為肌肉的稱呼方式不會讓肌肉有不同的表現。你該注意的是按摩與被按摩的體感。按摩者與被按摩者保持即時互動,確認按摩的位置與按摩的效果,皆符合雙方的體感認知。按摩者要摸到每個緊繃的軟組織,予以按摩放鬆。被按摩者要感受緊繃的軟組織被按摩時的痠痛感,以及緊繃的軟組織被放鬆後痠痛感消失。如果緊繃仍在,緊繃帶來的痠痛就不會消失。所以可以用緊繃的軟組織是否被放鬆,做為判斷節束按摩操作的準則。只要緊繃的軟組織被放鬆,也許當下痠痛感不會消失,但軟組織將進入恢復狀態,休息幾天,就能消除疲勞、解除痠痛。

圖八、上背緊繃痠痛按摩處理位置

上背疲勞緊繃痠痛的預防

坐辦公桌工作者,每一小時可以抽個幾分鐘做伸展活動,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造成身體僵硬不適。向上伸展背部,如圖九所示。抱頭下彎,伸展上背部,如圖十所示。埋首入膝,伸展下背部,如圖十一所示。以及左右轉體,左右伸展背部,如圖十二所示。

圖九、向上伸展背
圖十、彎上背
圖十一、彎下背
圖十二、左右轉背

在進行任何活動之後,花幾分鐘時間收操與伸展肌肉,避免累積疲勞。定期休息減少過勞,時常伸展與活動背部肌肉群,使肌肉保持鬆弛和強壯,增加疲勞的恢復力。建議定期按摩保養,幫助消除軟組織的疲勞緊繃。

圖十三、上背部按摩保養

即時獲取本站最新消息與 Dr. 李侑青交流互動,請按讚追蹤粉絲頁喔 ➝ 

參考文獻

[1] 置頂圖片,來自 Upper back pain,作者為 Injurymap,依 CC BY 2.0 授權使用。
[2] 圖一,來自 travail personnel,作者為 Berichard,依 CC BY-SA 3.0 授權使用。
[3] N. Fouquet, J. Bodin, A. Descatha, A. Petit, A. Ramond, C. Ha, Y. Roquelaure, “Prevalence of thoracic spine pain in a surveillance network,” Occupational Medicine, vol. 65:2, pp. 122-125, 2015.
[4] R. Niemeläinen, T. Videman, M. C. Battié,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or mid-back pain in Finnish me,” Spine,  vol. 31(16), pp. 1846-1849, 2006.
[5] C. Court, E. Mansour, and C. Bouthors, “Thoracic disc herniation: Surgical treatment,” Orthopaedics & Traumatology: Surgery & Research, vol. 104(1S), pp. S31-S40, 2018.
[6] D. Kostopoulos and K. Rizopoulos, The manual of trigger point and myofascial therapy, Slack, 2001. 
[7] 圖二,修改自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soriatic arthriti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 2006, 8:207,作者為 Fiona McQueen, Marissa Lassere and Mikkel Østergaard,依 CC BY 2.0 授權使用。
[8] J. C. Jensen, J. P. Haahr, P. Frost, J. H. Andersen, “Do work-related factors affect care-seeking in general practice for back pain or upper extremity pain?”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vol. 86(7):799-808, 2013.
[9] T. D. Dissanayaka, R. W. Pallegama, H. J. Suraweera, M. I. Johnson, A. P. Kariyawasam,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Interferential Therapy on the Upper Trapezius in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vol. 95(9), pp. 663-672, 2016.
[10] S. Ozen, S. N. Saracgil Cosar, M. T. Cabioglu, N. Cetin, “A Comparison of Physical Therapy Modalities Versus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vol. 25(3), pp. 296-304, 2019.
[11] B. M. Giannetti, C. Staiger, M. Bulitta, H. G. Prede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frey root extract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upper or lower back pain: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vol. 44(9), pp. 637-641, 2010.
[12] V. Buttagat, T. Narktro, K. Onsrira, C. Pobsamai, “Short-term effects of traditional Thai massage on electromyogram, muscle tension and pain among patients with upper back pain associated with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vol. 28, pp. 8-12, 2016.
[13] 圖七,來自 Release note of BodyParts3D ver.2.0,作者為 DBCLS,依 CC BY-SA 2.1 JP 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