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98.108
  • 期刊

一九八七年的逃亡-論朱天心小說中的朝聖之旅

摘要


一九八七年,是朱天心小說改變的關鍵點。對某個族群而言,台灣解嚴,從此獲得新生;但是對朱天心而言,卻可能是另一個族群向歷史逃亡的開始。朱天心流亡失根的焦慮,從《我記得…》到《漫遊者》,不僅沒有消褪,反倒更趨強烈,並最終以「漫遊」作為遠遊之志的註腳。本論文便從討論朱天心小說中的「老靈魂」著手,指出其所觸發的文學「現代性」這一重要課題,由此窺見她與張愛玲之間的承繼關係。進而藉助班雅明「歷史的天使」概念,分析朱天心如何以文明的廢墟,推翻台灣社會及文學的進化史觀,並透過小說召喚「我輩」,營造一「想像的共同體」,點出外省族群在中國/台灣歷史的夾縫中,集體遭受犧牲、放逐的宿命。薩伊德提出的知識份子的流亡處境,最能妥切說明朱天心書寫的邊緣位置,及所呈現出來的「雙重視角」,於是就在今/昔、年老/青春、墮落/美好的二元對立中,朱天心塑造了一批一九八七年後的新「臺北人」,他們被故鄉-台灣與中國-雙重流放,只有朝向青春美好記憶去逃亡,故《漫遊者》中的「朝聖之旅」,正是向昔日青春朝聖的重要象徵。

被引用紀錄


黃真美(2010)。眷村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5813
林曉亭(2012)。後遺民寫作:記憶、傷逝與悼亡——以朱天心、駱以軍為考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168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