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ing your free trial? Only 9 days left! Upgrade Now
Brand-New
Dashboard lnterface
ln the Making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at we are developing a fresh new dashboard interfac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We invite you to preview our new dashboard and have a try. Some features will become unavailable, but they will be added in the future.
Don't hesitate to try it out as it's easy to switch back to the interface you're used to.
No, try later
Go to new dashboard
Like
Share
Download
Create a Flipbook Now
Read more
《新亞生活》周刊(2002-03)New Asia Life Monthly Magazine (2002-03) Read More
Home Explore 《新亞生活》周刊(2002-03)New Asia Life Monthly Magazine (2002-03)
Publications:
Followers:
Follow
Publications
Read Text Version
More from New Asia College, CUHK
P:01

第九屆香港及兩岸大學生互訪活動

‘ 资 4 約

m

K7新亞書院)

-1.新亞生活30:1 (2002年9月

黃乃正院長勉勵新同學刻苦求

(5449)

f

/

(編按:本文為本院院長黃乃正教授於二零零

年九月六日在邵逸夫堂舉行的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

二零零二至零三年度新生入sf子典禮的講辭。)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今天各位新同學第一次參加由書院主辦的

動:新生入學典禮。我也是第一次以院長身份主持

學典禮,因此我和各位新同學一樣,都有一個新的

始、新的學習

新亞書院是中文大學四所成員書院中歷史最

久的書院’於一九四九年由錢穆教授及一群來自內

的學者所興辦。新亞創立的目的在於發揚中國傳統

化,致力於現代學術的研究,使同學除了對中國傳

文化加深了解外’也具有應付現代社會所需的知識

技能

我一九七三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 。

學系’對中國文史哲等學問,涉獵不深,但對新亞

院幾位已故的大學間家如錢穆、唐君毅、牟宗三等

生的學問風骨,十分敬佩。現在也盼能以戰戰競競

心情,與各位同事、各位同學一起推動新亞書院的

展,使之更续完善,以免有愧於諸位前賢建立的優

文化傳統

各位同學,從今天開始,大家都是新亞人,

. 書

f

广 ^ f I.

.

: f

^

% fh

t .

”;、暴

新亞生活月

刊 一零零

一 一年九月六

日 第三十卷第一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奎曰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一九五八年五月。一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

P:02

本期要目

黃乃正院長勉勵新同學刻苦求學

梁秉中教授榮獲銀紫荊星獎

趙達榮校友榮獲日本授勳

本院五十三周年校慶節目一覽

惜別離任院長及歡迎候任院長晚宴

梁秉中

書訊/本院大事記

第九屆香港及兩岸大學生互訪活動

七天六夜的領袖訓練營 林文傑

回憶山上的日子 郭路路

張王介教授魂歸故里 宋敘五

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研修會

中華傳統文化研修會及中華美德教育行動

在新亞一一報告及雜思 劉國強

20普通話生活營剪影 胡麗華

21我在北京的日子 徐緯

22「嬰」之哭與「生」之謎 鄭炳堅

2 3 書 訊

24新亞校友會第37屆會員大會暨座談會 盧達生

25任重道遠的校友會 葉漢秋

26本院2002-03年度院務委員會暨各附屬委員會

28 English Summer Camp 2002 Kei Siu-kuen

29 Our London Trip Kei Siu-kuen

30新亞書院學系聯絡人(2002/2003)

《新亞生活》月刊

主編: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2樓

電話:2 6 0

9

-

7 6 3

4 傳真:2603-5418

電郵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網址 internet address :

http://naweb. na. cuhk edu. hk/life/NALi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五千份

歡迎投稿

-2. 新亞生活30: 1 (2002 年 9 月

(5450) 此對新亞書院的特色:r新亞精神」’都應有基本

認識。我們如何認識r新亞精神」呢?可從新亞

訓、新亞校歌及新亞學規中加以了解

我們的校訓:誠明。「誠」是德性方面的’我

必須誠實不虛,不欺詐、不虚偽.’而「、明」則是知

方面的,我們對天地萬物的事理、一切世事人情及歷.

史文化都要明明白,白

對每位新亞舊人來說,新亞校歌都耳熟能詳

我們在雙周會上唱’在節日慶典上唱,在同學聚會

唱。它是對我們精神的感召,它勉勵我們堅持理想

不怕艱辛、彼此關懷。我們在俯仰大地,觀察山河

時,會產生一種廣大的胸襟,體驗心的靈明。我們

手空空無一物的情況下’也可挑起弘揚歷史文化的

斤重擔

r新亞學規」是新亞精神的具體說明,我們可

從刊於將來派發的《新亞書院概覽》的

一 一十四條學

中了解與學習如何處世做人

做學問永遠是艱苦和孤寂的’同學必須以「

亞精神」——刻苦求學的精神——來完成學習。錢

教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學者當年在物質生活非常艱

的條件下為中國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他們

精神生活卻是非常充實的

今天各位同學是在優越的環境中追求學識,

大家都要有心理準備,做學問仍要腳踏實地’刻苦

我數月前到柬浦寨吳哥旅行時拍下一張照片

照片上方是一間古時的圖書館,道路崎嘔難行,大

可以看到做學問的道路,實在是非常艱苦的

我讀書的年代是r火紅年代」,許多同期同學

努力認識中國,關心社會。這一代許多青年人都將

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中的一對對聯當作座右銘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

我謹抄錄此聯,與各位同學共勉

P:03

u

Ju

梁秉中教授、文直良博士及校友等出席頒授儀式祝賀趙達榮校友

(5451)

-3.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月

m

城(遠東)有限公司任職近三十年,以總經理之要

退休後,目前為和東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

寶來有限公司的主席,仍然與日本保持緊密商貿

除了和日本有密切商貿聯繫外,趙達榮先生

業於日本著名學府早稻田大學並取得碩士學位’他

香港多個與曰本有關的團體中參與創會工作並擔任

職。一九七四年,趙校董與數位留學生合力創立了

港留日學友會,並出作為首位會長.’與此同時,趙

生也是位活躍於香港日本文化協會的卓越會員。一

八八年,他更獲選為日本文化協會的主席,並一直

色擔任此要職至今。

祝賀本院前院長梁秉中教

榮獲銀紫荊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六月三十曰憲報公佈

一 一

零零

1 一年授勳名單。本年獲行政長官授勳及嘉獎共

一 一

百九十四人

本院前院長榮獲銀紫荊星章’以表揚梁教授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良多貢獻及致力推動香港中

發展的優異成績

祝賀本院校友趙達榮先

榮獲日本授

本院校友趙達榮先生於七月

一 一十六日在日本

港總領事,榮獲日皇欽定頒授r勳五等雙光旭

章」,藉以表彰他在發展日本與香港之間的關係及

進兩地的友好親善上所作出的貢獻

r趙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對擴大及發展日

間的貿易建樹良多,他在精工表東亞獨家總代理’

本院?;^周年院慶節目

> 覽

九月十

:(12:30

- 1:301)

.知行及志文樓宿舍大廳(10:0

0 - 11:0

0 p.m.)

(星期三) .學思、知行樓宿舍及樂群館前空地(7:00

- 11:0

0 p.r

二±1百(星期

I )

高桌晚宴•.雲起軒或大學賓館(6:3

0 - 9:0

0 p.m.)

九月

I 1+四日(星期

I I)

特賣場

• •樂群館(11:0

0 a.m

. - 8:0

0 p.m.)

糖水會••學思及紫霞樓宿舍大廳(10:0

0 - 11:0

0 p.m.)

九月

I 一+五日及

I I十六日(星期三及四)

特賣場•.樂群館(11:0

0 a.m

. - 8:0

0 p

_ )

九月

I I十七日(星期五)

特賣場:樂群館(11:0

0 pm

. - 3:0

0 p.m.)

院慶茶會:雲起軒(3:3

0 p.m.)

千人宴及晚會:圓形廣場及新亞校巴站(6:30

- 10:3

0 p.m.)

九月三十日(星期

I )

歷任院長否師生

一、橋牌:雲起軒(6:00

- 9:3

0 p.m.)

一 一、壁球:中大壁球場(6:00-7:4

5 p.m.)

十月

I I日(星期三)

歷任院長盃師生

.雲起軒(6:00-10:00p.m.)

•中大網球場(6:00-8:00p.m.)

(星期五)

歷任院長盃師生

足球..夏鼎基運動場(6:

8 -8:0

0 p.m.)

十月七日(星期

I )

歷任院長盃師生

十月八日(星期二

歷任院長盃師生

兵丘、球及羽毛球•.

薪 亞體育館(6:00-7:3

0 p.r

(7:45-8:151

十月十

I I日(星期六)

健步跑(9:3

0 a.m

. - 12:0

0 noon)

十月

I I十五日(星期五)

活動回顧:邵逸夫堂(11:3

0 a.m.

P:04

-4.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5452) 振鐸十春播芳千里 .

——惜別離任院長梁秉中教授及歡迎候任院長黃乃正教授晚宴

由本院校董會、新亞書院校友會及本院教職員

聯誼會合辦的惜別離任院長梁秉中教授及歡迎候任院

長黃乃正教授晚宴,於本年六月十三日星期四在香港

金鐘港麗酒店大禮堂舉行。當晚筵開十五席’出席的

嘉賓有中文大學副校長金耀基教授伉儷、饒宗頤教

授、林聰標夫人及校董一 一十多人。晚宴前在禮堂前舉

行酒會,各嘉賓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暢談甚歡。

晚宴在八時開始’司儀由麥美娟校友擔任。首

先由校董會主席周文軒博士,校友會會長黃建平先生

及教職員聯誼會主席朱嘉濠教授分別致辭’他們對梁

院長過去十年對新亞的貢獻表示讚揚,朱教授更圖文

並茂地一 一介紹梁院長的建樹,使在座嘉賓無不表示

敬佩。校董會主席周博士代表董事會致贈梁院長由饒

宗頤教授題署的條幅,

題為:「振鐸十春,播

芳千里」.,又校友會及

聯誼會也分別送上了紀

念品。梁院長隨後在會

上講了 一番語重心長的

話,談他過去十年擔任

院長的感受

文)。梁院長在演講完

畢後,為候任院長黃乃

正教授戴上寫著r新

亞」名字的名牌

把院長職務交與黃教

%

i

授,梁院長更送上維他命丸’祝福黃教授健康快樂。

黃教授隨後作了 一個簡短的講話,表示會秉承新亞書

院的傳統,弘揚中國文化,積極ji?育人才。

晚宴最動人的一刻是嘉賓自由發言。他們對梁

院長推動書院的驚人魄力’致力教研的不倦精神,以

及為內地貧困殘疾人士提供治療的仁愛情懷表示由衷

的敬佩。黃教授的同學在宴會上稱譽黃教授努力不懈

的學習精神。梁院長為了感謝書院同事過去的協助,

•也分別送給他們紀念品。

; 十年轉眼過去了,而大家也依依不捨的結束了

P:05

-5.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5453)

年窗

-梁秉中教授在惜別離任院長及歡迎候任院長晚宴上

的 4

-

c

r

-

f

p

1

1

口 m

i 口

各位前輩、校董、校友、同事、朋友

感謝各位的隆情厚意,給落任院長送行,給

任院長歡迎。若不說幾句話’純屬不敬。十年不是

時間,多年的經驗,老實說,著實也有些話想說

十年前,當林院長召見我,談及院長需要

任,要我考慮之時,我嚇

了 一跳。當新亞書院院長

我既不能講流利國語’也沒有台海關係,又不屬於

史哲學科,只不過屬於江湖郎中之類’自己都吃驚

措,可想新亞元老、忠僕之反應

.C. LEUNG AND TO W

HEHRY N.(

% %

我要求充分的時間’好作出適當的了解和

因此’我誠心求教新亞元老。其一說:儒子

以一試;其

一 一說:您應該擔當;其三說:您快作

準備。我嚇得不斷冒汗。最後向林院長請辭’誰

他說:您還是當吧!這樣,院長的差事,一當便

十年

我戰戰競競、誠惶誠恐,希望以一些金石 。

言,作為我的座右銘、作為日後處事的準則。一

作家老朋友給我選了四句張載的名言:「為天地

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既可滿足我對儒家精神的追求,又可符合現今

會的需要

這個座右銘,十年以來,I直端端正正的緊

在我辦公桌旁書架的左側。服務十載,莫論功過

畢竟還是倚賴張載名言的指引,得以無愧於心

若謂r為天地立心」,其實不算艱難。不少

教狂熱分子,為教聖立心,如極端的「法輪功」

子,如阿蓋達恐怖分子,都可以「立心」。我少

在基督教學校求學,尚未為耶和華立心,現在侍

新亞,卻決立心於儒聖之天地’做點新亞先賢認

欣賞的事

r為生民立命」’對行醫者而言,這是理所當

的事,全心為病人謀求回天之術,利民不倦。誰

我任新亞院長後’書院為我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間

更深入做好為生民立命的工作。一些校友鼓勵我

到中國偏遠地方扶貧,為貧困病患者治療。我要

香港醫生樹立實幹的形象,不要仿效外國專家,

救世主,前往落後地區,為少數人服務’事情一

便鬧哄哄的離開。我們要為偏遠落後地區培訓醫

P:06

(5454)

左起:陳新安教投、何培斌教授

梁院長及朱嘉滚教授

梁秉中院長與院務室及輔導

-6.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人才’發展當地未有的康復服務,把新理念和新技

帶進去,請適當的醫護人員來港受訓。「關懷行動

成立了義務工作醫療隊’到國內偏遠貧窮地區去,

過密集服務,提供診症、手術、護理、理療訓練、

復用具示範等等,至今已為一萬五千多人診症,二

多人作手術治療,及為數千人提供康復訓練。在內

開設的偏遠地區醫療服務點,每年都有義務工作隊

心照顧。如果不是加入了新亞書院’相信沒有這樣

空間和機緣開始此項工作

「為往聖繼絕學」’今天要開展確不容易。有

於「絕學」者,數目不會多。青少年都熱衷於科學

業,莫說孔孟,就是傳統文化,也日益疏離、輕視

服務新亞之始’曾細思可行的辦法’去喚醒同學的

知’使同學在新亞的傳統中潛移默化。孔子像的

立,一小部分同學開始的時候對此頗有意見,認為

浪費資源,可到今天,大家爭相拍照留念,希望一

孔子之澤,倒也證明這些文化訊息,竟能收到意想

到的效果

下一個校園的項目,是為緬懷建校國學宗師

穆先生而建的r合一亭」。藍本已由建築系教授精

造出’捐款人已應吹支持建築費。r合一亭」他曰

成後,新亞校園又多一景。r合一亭」將使用簡單

築’配合自然優美的環境,表達錢夫子的「天人合

論」的精要思想;在亭之內,也將會展示r天人合

論」全文,實行環境與文字的配合,使處身其中者

靈得到陶冶

新亞的文化傳統’還有它特殊的作用,促使

我推動其他與「絕學」相關的活動•.校方委我負責

校的「通識教育」的策劃’以及協調中醫中藥的研

和發展,也都是與絕學有關的工作

還有’通過錢穆先生的公子錢遜教授的肯定

書院得到難得的機會,與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合

「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包括為國肉老師辦講習班

在香港為他們講課,在內地為他們準備教材,開設

驗點、模範單位等

新亞過去給予我很多機會,以不同的方式

「絕學」努力。書院的校友、還有中文大學的校友

竟有機會聯同在一起,組織

了 一個關心中國文化的

伍,設立

了 一個在互聯網上傳播中華文化的r網上

華」

r為萬世開太平」,若能溝通海峽兩岸,豈非 。

幸?但過去的新亞或許有那能力’可是今天,我們

台灣關係薄弱,難以推動了。海峽兩岸都背太平

馳,讀書人還是拋掉幻想’回到學府好了

我曾向前院長余英時教授表示:深怕書院遠

傳統文化,不能保持創辦人的苦心。余教授向來對

照顧有加,他寄來短簡一封,引用了梁任公的名句

世界無窮願無

海天突>闊立多

我千百次面對著這一名句’感到有點不甘心

總有點衝動要改它一下。也許,引用錢夫子的「天

合一論」可以改之,也不見得不敬,反能引為自勉

世界無窮願無

天人一合志永

在新亞的十年歲月中,自問尚算努力,遺憾

是有的。我未能盡量發揮新亞的潛力,但得來的鼓

和機會卻不少。我欠下書院不少,欠下同事的情誼

多’在此落任之時,容許我向他們一一道謝。十年

下,學得不少,要做的事情仍有很多

P:07

(5455)

本院大事記

(2001年6月-8月 )

6 月 9 - 7月7日本院五十位同學由輔導處霍偉基先 生

率領前往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參加普通話研習班。

6月13日本院校董會、校友會及教職員聯誼會假金鐘

港麗酒店舉行惜別離任院長梁秉中教授及歡迎候任院

長黃乃正教授晚宴。

6月13日本院校董會舉行本年度第一次會議,通過下

列人士出任本院校董,任期三年,由本年八月一曰

起:(連任)香樹輝先生、黃建平先生、周文軒博

士、周君廉博士、瑪昇先生、林耀明先生、廖烈文先

生及湯恩佳博士 ;(新任)緣亮先生及朱嘉濠教授。

,董會並通過香樹輝先生代表出席大學校董會,任期

三年,以及伍秉堅先生代表出席大學校園計劃及建設

委員會。

6月1 7 - 22曰本院院長梁秉中教授隨香港區全國人大

代表團赴遼寧視察。期間由通識教育主任黃榮春教授

署理院長職務。

6月2 0 - 8月23日本院三位同學獲選到新加坡世界 科

技出版有限公司及星加坡金融管理局作暑期實習生。

6月28日教職員聯誼會舉行「西貢釣墨魚之旅」 。

6月29日-7月27日本院二十二位同學由翻譯系何 元

建教授率領前往英國倫敦西敏寺大學研習英語。

7月1 3 - 21日本年度的香港及兩岸大學生互訪活動 以

「華人社會中的傳媒文化」為主題°台灣政治大學及

北京師範大學師生蓝臨本院訪問。

7月1 5 - 18曰本院院長梁秉中教授訪問牛津Cochran e

Institute及威爾斯大學Singleton Campus,商討輔助

醫療教學情況。期間由通識教育主任黃榮春教授署理

院長職務。

本院辦公室遷回誠明館

本院誠明館裝修接近完竣,各辦公室已遷回誠

明館。敬請留意。

7月1 8 - 25日由香港國際象棋總會主辦的 [2002 年 全

國青少年國際象棋比賽」假本院舉行。

7月2 3 - 31日一由本院協辦的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研修

會於本院舉行。四十多位來自內地及台灣地區的中學

老師參與這次研修會。

8月1日中大化學講座教授黃乃正博士接任本院院長,

任期四年。

8月1曰郭婉鳳女士獲大學委任為紫霞樓榮譽舍監,任

期兩年,由本年八月一曰開始。

8月2-10日由本院與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合辦首屆的

「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在本院舉行。四十多位來自內

地的中、小學老師參與一連串有關「中華美德,的講

座。

8月21-24日舉行書院迎新營,主題為「新一 Sun

2002年全國青少年國際象棋比赛

-7.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月

《懿範千秋

—I唐君毅夫人謝廷

女史遺稿暨紀念集

本院成員、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

劉國強博士與譚志基先生及梁谈倫先生編著

《鬆範千秋——唐君毅夫人謝廷光女史遺稿暨

念集》,最近由本院出版

本書共分為三編——第一編:追悼;第

編:遺稿;第三編:紀念。梁秉中教授在序言

寫道:「方回夫人(唐君毅夫人)單是訴說唐

生外訪時的離情,用了不少篇幅,訴說當時夫

的相掛念和無奈,其實等於給予當時中國的文

學者,一段段簡樸的描總。才華出眾的方回

人,在唐先生生活中甘願擔當陪襯角色’極度

遜的思想和行為,正面地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倫

特色。

本院教職員及校友可到院務室免費索取

P:08

麥何鄭 楊

婉冠婉 慧

宜聰君 珊

林陳楊方楊 吳

佳雨孟 二 .....

韻汝潔勇舒 香

(5456)

新亞生活30:1 (200 9月

新聞

) 湯俊章(新聞)黃馨儀(新

新聞

) 徐芯韻(新聞)侯少偉(廣

廣告

) 李繼新(廣告)曹雪卿(新

新聞

) 謝慧螢(新聞)林依蓉(新

新聞

) 周慶安(廣電)劉家興(廣

廣電)

(人類)

(中文)

領隊:梁偉賢教

團員

梁兆豪(電子工程)吳慧玲(經濟)

陳啟儀(新傳

) 周若绮(人類)

張凱詩(人類

) 錢慧欣(政政)

解蔚桓(政政

) 吳建偉(社會)

曾嘉敏(政政)

校,開展了第二階

的活動。本院院長

秉中教授在致兩岸

學的《院長的話

中,指出兩岸三地

媒文化的不同:「

港傳媒的力量很大’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對社會民

的取向都有極大的影響。尤其是流行文化、娱樂

訊、紳商名流私生活的報導’蓋過了許多傳統文化

社會資訊。台灣方面,雖然仍然報導嚴肅,但也朝

同樣的方向傾斜。同樣的華人社會,中國内地的傳

文化又截然不同,強調社會效應與政治取向,反面

導需小心,正面報導也需考慮大的方向。追尋,有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團

第九屆香港及雨岸大學生互訪活

由本院主辦的第九屆香港及兩岸大學生互訪

動已圓滿結束。今年的活動以r華人社會中的傳

文化」為主題。活動分兩階段進行。首先原由新亞

院派遣兩團學生分別前往北京師範大學及台灣國立

治大學訪問,然後由本院邀請兩校各派一團學生同

外的對象;揭發’有不同的目標。」同時也鼓勵同

「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暢所欲言。把自由主義、社

貴任等好好分析;把娱樂資訊與文化使命好好比較

我們渴望看到你們的研討結論。更希望大家把美好

印象帶回家鄉。

笛校訪問。但遺憾

是今年暑假北京流

病毒蔓延’新亞同

因為健康理由,取

了北京之行;而台

之行則由新聞傳播

院梁偉賢教授帶領

三位同學前往

兩岸三十多位

生於七月十三日

北京師範大學團

領隊:祝文燕部

團員

劉曉佳(教育

) 蔣建輝(体育)高萌(

劉寧(教育

) 唐曉芸(心理)盧晨(I

聶晶(經濟

) 張一奇(信息)胡婉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團

領隊••彭家發教

離開香港的日

北京師範大學張一

惜別時的情景,香港、台灣同學那一張張煤

的笑臉至今還浮現在我的眼前。此刻,我坐在北京

家裏’回想起那難忘的九天,似乎覺得那就是昨天

生的事情

初到香

Thi

s i

s m

y firs

t tim

e t

o Hon

g Kong!懷著對深

河南面那個世界的好奇,懷著就要來到「動感之都

的興奮,還有剛考完試志志不安的心情,我和同學

還有老師一起踏上了奔赴香港的旅程。

一 一十幾個小

的火車到廣州,大家已略顯疲憑’直到登上開往九

的直通車,我們意識到就要進入香港了,又提起了

神。「快看,已經到香港了!」我身邊的同學不僅

了起來。望車窗外面看去,景象和以前大不相同:

輛都靠左行駛,貨車廂上、路邊店鋪上標牌的文字

從簡體變成了繁體,公路兩邊、遠處的山上都被鬱

蔥蔥的樹木覆蓋。列車在疾馳,這些清晰的景象轉

間又在頭腦中模糊起來。下了車,過了海關,只見

位穿著統一的學生迎上前來,「你們是北京來的北

大的同學嗎?」聽著有「香港特色」的普通話,我

報以一個微笑的同時,伸出了手。rOK,Alef

s go!

目的地:中文大學

。 \\ Eybu

r快點’歡迎會就要開始了!我在一樓等著

們!」老師在催促著我們。我們三個男生略收拾

了 一

下,就趕緊跑向了電梯。(r乙樓,second

P:09

(5457)

-9.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floor!」這聲電梯的提示聲音我到現在還學得上來)

r這個G是什麼意思?」我指著按鈕問。「別

它,能到一樓不就得了!」旁邊的哥們兒按

1」,r真快,到了!」(我們從二樓到了一樓)

一個箭步躐了出去。r嗨!」我們都傻了眼,這不

r 一樓」大堂呀’老師也沒有在那兒等著我們。r

了吧’是不是坐過了?上去看看!」我們順著樓梯

到了上一層,r這不是我們住的那一層嗎?」「怎

回事?這個玩笑開大了!」「再下去看看!」我們

敢再坐電梯’順著樓梯又往下跑了兩層’「哎呀,

這兒呢!」我們終於看到了熟悉的

r 一樓」大堂。

師也覺得奇怪,r你們沒坐電梯?」r我們按了那

『1』,在『一樓』下去了。」「哎呀,這裏

『G』是咱們說的『一樓』,這是英國英語的用法

你們的英文老師沒跟你們講過嗎?我得再上去跟女

說一下,省得她們一會兒也錯了!」我們三個冒失

互相擠了擠眼睛,吐

了 一下舌頭,笑了

參觀、旅遊、購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華人社會中的傳媒

化」,雖然和我所學的專業有些距離,但從中還是

到一些收穫。在做完硏討會後’餘下的幾天,我們

了 一些香港的傳媒機構。在無線電視臺、香港

臺、《蘋果日報》報社及《讀者文摘》雜誌社,我

雖然只是停留片刻,但也可以對香港的傳媒有一個

致的瞭解:很發達,影響力很大,報道深入到社會

方方面面和百姓生活。但似乎流行文化、娱樂消遣

社會明星的私生活等等佔據了大部分版面。不過仍

很多地方值得內地學習,比如寫作手法、風格和報

的立場、觀點等。限於體制和意識形態的不同,這

改觀實現起來又有些困難0但相信只要做,就一定

回報。參觀大學也是活動的一項內容,無論是中大

科大還是浸會大學,給我們的感覺都是校園環境

美,最大的不同是沒有「圍牆」,使校園和自然融

1體,學校給予學生的學習、住宿條件十分優越。

室裏設備齊全’學生參與教學’互動性很強。我們

中大住的就是學生宿舍,還參觀別的學校的宿舍,

想想師大的西西、西北樓’這裏簡直是r天堂」

r無敵海景」是我們流連忘返。看來,內地的高校

趕快加強在這方面的建設。旅遊是我們的最愛,在

多利亞灣,當面對著會展中心、中銀大廈,以前只

在電視上看到的情景如今就真的在眼前了,我們興

的舉起相機拍個不停。海洋公園的一天讓我們玩了

痛快,遊覽山頂、赤柱及淺水灣也使我們難忘。在

過了不同地域的佳餚後

’ LetS g

o shopping!「動

之都」在此體現得淋璃盡致。繁華的市面使我們只

儘快的融入其中,但囊中羞溫又讓我們對那些琳琅

滿

目的商品望而卻步。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也許

是相對的,這裏的生活水平高,消費水平也相應的

北京要高。好不容易遇到了便宜貨,一摸觉,銀兩

夠,「唉,算了吧,下次再說!

香港同

香港同學很活潑,整天嘻嘻哈哈的,說不了

句話就開始笑,雖然聽不懂他們說的廣東話,但聽

出來他們總是在說有趣兒的事’和我們也總是開著

笑。當然,也有嚴肅的時候,做研討會,無論主持

還是在下面聽講的,大家各有分工,井然有序。香

同學很熱心,樂於助人,研討會前一天晚上’我們

軟體字體轉換不過來,幾位香港同學陪著我們一直

P:10

-10.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5458) 凌晨,把一切辦妥才回到宿舍休息,而且總在說「

用謝」。香港同學很認真,每天晚上我們都休息了

他們還要在夜裏開會,商量第

一 一天的行程,自己其

很累,但也要把這些事安排好。第

一 一天出發’在車

他們都要先介紹今天的行程,雖然普通話不是很

光’經常被笑聲打斷,但還要堅持說完。說到普

話’我覺得現在香港正在大力推廣,昏1同學也有

多人專程到北京學習普通話。作為北京人’我覺得

們似乎對北京話更有興趣。北京話裏「兒話音」

多,像「門兒」、「哪兒」、「玩兒」……他們

常互相提醒,也提醒我:「要捲舌的丨.

台灣同

由於海峽兩岸的關係,又聽說他們來自r國

政治大學」,「呀!『政治』」,我們嘀枯著,「

他們是不是很難相處?」台灣同學比我們晚到香港

當大隊人馬風塵僕僕的趕到歡迎會,安坐下來,聊

幾句,氣氛就變得很融洽了。更讓我高興的是’

灣同學的普通話沒有問題,就連我這樣的被香港同

稱為r說話最難聽懂」的北京人,也不用把話說得

慢,就能和他們輕鬆交流。我的同屋就是一位台灣

學,我們並沒有太多的顧忌,很快聊了起來。談到

感話題,我們也沒有刻意迴避,和平是保持兩岸社

穩定的前提’只要我們都不要首先指責對方,其他

問題都可以談

. 一點感

都是些小事。香港和北京一樣’很多道路、

屋也都在修繕、建設,但從外面卻看不出來這裏在

工程。我注意到,一段馬路需要翻修,在路周圍都

安裝很多保護措施和警示裝置’車輛、行人到此不

過多停留就可通過’這樣就把對環境、交通、人們

活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也不會弄的烏煙瘴氣、塵土

揚。反觀北京’北京的風沙天氣一半都是由於這些

程不加以更多的保護措施’而弄得城市裏黃沙滿天

一段馬路要翻修,最多圍個護欄,掛幾蓋紅燈(有

還不這樣做),白天機器轟鳴,堵塞交通,製造

音;晚上,車輛、行人看不清,又多有事故發生。

想這一點北京以及內地以後搞建設應該從中吸取一

經驗

香港的樓房大都依山而建’而且都建得很高 。

一 一層小樓也許只有在別墅區才能見到。山上地勢

平,又要建那麼高的樓,r會不會倒下來?」每當

看到那些樓時總這麼想。我在驚罸、疑惑的同時’

不禁欽佩港人的智慧,幾十年、一百年來就是如此

搶海桑田,香港從一個漁村變成了繁華的都市,

「香港故事」中’我領略到只有595平方公里的

港的歷史竟也如此的豐富

我們的汽車忽而走在盤山公路,忽而向下

衝,忽而向上爬坡,很少見到走平路(市區除外)

但司機師傅對此遊刃有餘,也很少見到堵車,一方

是駕駛技術高超,另一方面也是路況甚佳。我覺得

先是道路設計的合理,大家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後就是遵守交通規則’懂得禮讓。港人做事情

規矩’也很有道理。而北京’道路建設到現在

是一團糟’不合理就是其中重要原因。2008

就要舉辦奧運會’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再緊握的雙手

要鬆開。離別總是讓人感到傷感,只怪我們「

太軟」,都是r容易受傷的人」。但是我想,

在的這個世界這麼小,我們總會有再見面的

天。去了一趟香港,才知道那邊的世界和我們

同,但更多的是和我們相同而且能相通的地方

有機會一定再來

在離開香港的日子裏’讓我們祈福:香港

明天會更好

P:11

r

L t

(5459)

_ Hi

台灣國立政大同學致送紀念旗予本院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11.

專業,當個「新傳人」,與當地學生一同探討了「

人社會中的傳媒文化」

在台北期間,當然少不了把我們硏究的報告

當地學生分享討論,並且為台灣的同學介紹一下香

的傳媒發展。另外’我們又獲得邀請,與政大的同

一同上課,並參觀了他們的傳播學院。他們的設備

常完善’而它們的學院則分為新聞、廣電及廣告三

部分。此外’它們的校園電台極具規模,有意參加

外系同學均要通過考試才能成為校員電台的一分子

並予以訓練,非常專業。其實台灣不少大學也有傳

的學科’但各有特色。政治大學此次就特地為我們

排了到台灣其他地區的大學訪問去,如嘉義的中山

學及花蓮的慈濟大學。嘉義中山大學的傳播學系加

了商業管理的概念,側重網絡上的傳媒發展;慈濟

華人社會中

傳媒文化——台

中大新亞書院張凱

r不過數片葉’滿紙混是節,萬物要見根,非

觀半截,風雨不能搖,雪霜頗能涉,紙愛更相尋,

雲天上闕。」這是清代著名詩人鄭板橋的一首五言

詩,今年參加了兩岸三地互訪的香港同學,特地請

把這首詩寫成書法,送給台灣政治大學作為交流活

的見面禮。這首詩的內容是指萬物就如竹一般’有

內在與外在的兩重性,而每件事情亦有其真實與虛

的兩面,希望台灣政治大學的傳播學院同學均能像

板橋詩中謹直的竹樹一樣,在採訪報導的時候能以

事求是的態度去追求真實,堅持真理,做到不偏

倚。說到這裡,別以為我們是很專業的傳理系學生

其實我們是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學系的r新亞人」

已,這次有幸參加了書院的兩岸三地大學生互訪

動’我們探訪了台灣政治大學’並且拋開平時學科

學極具佛教的背景,而且又以濟世為懷為宗旨,教

方面多與醫療事業扯上關係0另外,中山大學臨近

濱、風景開濶;而慈濟大學的建築及教室又充滿中

的古典味道,真是令人留連忘返,而且地靈人潔,

實是學子讀書的好地方

除了參觀校園及台灣的傳播媒體外,政治大

還很細心地為我們安排

了 一次環島遊’好讓我們認

一下台灣各地的風土人情。而令我最難忘的地方是

丁及太魯閣。墾丁位處台灣的最南方,充滿了陽光

海灘,到那兒度假的人很多’而且大家也會穿上幻

的襯衣短褲,好像夏威夷的度假區一般,另外,那

還有一個極具規模的海洋生物博物館’保護了很多

洋生物。至於太魯閣,那是在台東的一個很大的自

保護公園,公園內到處都是自然風光’公路都是開

在山壁之間,兩旁則是峭壁

峽、高山流水,蔚為壯觀

這次來到台灣,獲益良多

特別是對於台灣的傳媒文化熟

多了,由於台灣的地域比香

大,很多傳播媒體比香港的競

還要激烈。總體而言,是次旅

是令人滿意的。不過遺憾的是

由於我們到訪的時候正值政治

學的同學的考試期,故此我們

聚的時間不是很多。不過,能

到台灣的不同地方,與不同人

接觸,那也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驗。希望台灣的同學來到香

後,我們可以再作一次真誠的

流,彌補此次訪問的不足

P:12

(5460)

12

- 新亞生活30:

1 (20

0

9

月華人社會中的

傳媒文化——香港

中大新亞書院張飢詩

台灣的九天交流活動結束後,香谨的同學一回

來,便趕著為台灣及北京兩地的同學七月訪港進行籌

備工作。為了保證此次的交流活動成功,同學們都努

力不懈地作好一切準備工作。七月十三日,內地及

台灣兩地的同學來臨了。香港的同學對台灣同學一點

也不陌生’因為我們曾到台灣訪問他們;但是對於北

京的同學’很遺憾地,因為今年北京流行性感冒肆

虐,香港的同學為了健康原因,取消了到北京師範大

學的訪問,我們只有在香港與北京的同學會面’完成

交流的使命。

今年新亞書院及兩岸大學生互訪的題目為r華

人社會中的傳媒文化」。兩岸三地的同學既然這麼難

得地聚首一堂’當然要為這個題目嚴肅地討論一番,

大家在到港前都各自準備了 一篇論文’等待在香港舉

行的研討會上發表。兩岸同學都非常認真,論文深入

且廣泛’使我們對兩地傳媒文化的發展有概括的認

識。除了研討會外,我們曾到過香港的各大傳媒機構

參觀,例如香港無線電視台、香港電台、《讀者文

摘》雜誌社及電影資料館等,加深了兩岸同學對香港

傳媒的認識’而大家都對這些機構甚感興趣,不時提

問。特別是台灣的同學’他們對香港的傳媒已有一定

的認識,因為自香港的壹傳媒登陸台灣後’掀起不少

風波。今次他們能有機會前往《蘋果日報》報社參

觀,大家都感到收獲豐富。當然,香港的同學有幸能

1起前往參觀,也是非常難得的。

內地和台灣的同學都不是書呆子,他們都很活

躍,並且很主動跟我們交流。無論在甚麼時間,甚麼

地方,他們都很喜歡跟我們聊天,並交流三地文化及

生活習慣的不同;三地同學都對彼此不同的方言很感

興趣’香港的同學不斷向台灣的同學學習台語,也向

北京的同學請教怎樣才能說好r北京腔調」的官話.’

而台灣及北京的同學又很努力向我們學習廣東話,還

r即學即用」,在購物的時候向售貨員討價還價。我

們三地的同學不但在傳媒的知識上’還能在語言以至

生活上互相交流學習,增加了不少學識,都有很大的

兩地同學在港的九天行程中,香港的

同學當然一盡地主之K,帶他們到處遊

覽,台灣及北京的同學對香港的印象都很

好’又認為香港的大學設備完善’是一個

讀書的好地方’對我們非常羨慕。在這短

短的交流活動中,三地的同學都建立了很

深厚的友誼,我們還交換了聯絡的電話、

地址及icq。他們依依不捨地離去的當

晚’我們已急不及待以email互相問候及

聯絡。由於我和大部分台灣的同學都是應

屆畢業生,這次交流活動除了增加對兩岸

三地的文化的認識及增進友誼外’可說是

別具意義,因為這是我們在大學生涯中最

後的活動,而大家竟在最後的一刻有緣相

聚’感到異常的難能可貴。

P:13

(5461)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13.

七天六夜的領袖訓練

營 林文

參加Outward Boun

d ’不是辛苦,而是鍛鍊;

是浪費金錢,而是物有所值。在這七天六夜裡,大

不但建立了珍貴的友誼’更充分體現了團體合作的

要性,將令人一生受用

還記得入營的第一天,我們互不認識,只知

組內有很多「賤」人Engineer,老實講’我也有點

心和他們合不來。之後,我們認識了「Eric仔」I

我們的導師。他那獨特的教學模式’跟其他導師完

不同,起初令我們有點失望。再加上那天晚上的狂

驟雨,什麼心情都沒有了,真是有點想

r逃走」。

過,後來仔細一想,人生也是這樣充滿不如意事

r逃走」根本不是一個理想的應付辦法,唯有積極

對,才是真正處理問題的正確態度,所以’當晚我

下心志,一定要在七天六夜的Outwar

d Bound勇往

第二天,我們都被安排參與一些團體活動,

每一個的活動裡,我們其中一位組員就會被安排成

「組長」,負責帶領大家完成該活動的目標。而我

在一個名為

r過橋抽板」的活動中充當組長的角色

我們有些組員是

r身體健全」,有些是「眼盲」的

更有些是

r眼盲口61」的。一接到任務,我第一時

就將任務的內容講解給大家聽,讓大家都可一起

與,不過,由於我忽略了那些身體有「缺憾」的

員,致使他們好像被隔離

了 一樣,事後回想,我覺

這是自己的責任,亦意識到在這個社會裡,其實有

多身體心靈上有殘缺的人,也想貢獻自己的一點

量,為他們身邊的朋友分擔一點點辛勞和困難,我

這班健全的人是應該給他們機會的

第四、五天,我們有一次遠足營的機會,這

我第一次露營,心情理應是興奮萬分’可是,在第

天晚上下

了 一場大雨(紅色暴雨)’所以,我的心

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天公作美,早上起來的時候

天氣突然變得晴朗’給人一種世事無常的感覺,於

我們每人背著11十公斤重的背囊出發了。一路上我

翻山越嶺,曾經迷過路,到了筋疲力盡的時候,有

位組員中了暑。那時候,我們徬徨極了,不過,Eric

仔馬上作出了最英明的決定和安排。事後,他對我

說 :

r 一個也不能少」

還有很多難得的經歷都令人

I生難忘,比如

上露營時突然下雨’整個晚上

r水浸」,又比如流

荒島,而身邊只有少許的乾糧和一些竹竿跟膠桶,

得不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發揮眾人的合作精神,

木茂爬回營地’等等。當然,每一次經驗都給我一

啟發,這些都不是從學校可以學到的,但又非常

用,所以,可以說,能夠參加這次Outwar

d Boun

d ’

我是賺了很多

P:14

(5462)

-14.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回憶山上的日

子 郭璐

回憶在新亞的曰子其實並非易事。四年這麼

時間說起來畢竟有些握脑’不長不短的。雖然不是

回憶錄,卻在心裡分明有一份寫回億錄的摸糊和

亂。這並不表示在那美麗安靜的山頂上的日子於我

有印象’而是,因為幾乎每時每刻的相處,現在已

很難把它剝離自己。寫它就像寫自我介紹’雖然再

悉不過,卻不知從何開始

新亞的環境是很美的。也許因為夾雜了個人

情,評價會有失客觀,但我的確堅信它是四個書院

景致最好的。光是那份親切溫和的感覺就讓人百看

厭。南方的天空遠不如北方的高廣,卻因此在落雨

時節可以享受雲中漫步的奇妙。記得雨季時候,山

上雲霧繚繞’乳白色的雲氣從眼前成絲成縷或者大

大片地游過’整個山尖鑽進了雲裡,仙境似的。這

的天氣裡,打傘是無用的’出去走一圈,定要惹得

身潮濕。

的時候在

後望向海

面的馬

山,山上

一草一木

清亮的空

裡似乎華

可辨。深

不一的

色,扯著

山腰上棉

一樣的

雲,仿佛

手可及。

然也有晴天,溫暖的或是涼的。那種日子裡便總

希望可以和好友一起去東籬。雖然不喜歡裡面神秘

彩極重的音樂,但在露台的陽光裡看一本哪怕是不

所言的書’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上次有壯觀流星雨的那個晚上’我在外面嘈

的人聲中早早爬進被子,腦中還在默背第

一 一天一早

要去面試的公司名字。於是,現在可以回憶的’有

夜晚的,就是中秋節望月。第一年來的時候’興奮

未過,只記得喜滋滋地收到輔導處細心準備的月餅

心裡感動不已。至於那晚的月圓月缺,倒完全沒有

印象。兩年之後’再到中秋節,我們幾個好朋友,

上人文館傾斜的屋頂,並排坐著抬頭欣賞那輪飽滿

淡黃色的月亮。古詞道..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

環,昔昔都成块。月之陰晴圓缺,正如人之悲歡

合。如今再憶起那晚潔淨的月光,和耳邊吐露港的

陣濤聲,已經有種難辨真偽的感覺了。想必這輪滿

與去年的前年的定不相同。就像我們眼看著下面

學弟學妹一屆一屆地來來往往’照理說應該是在走

1條我們當初同樣走過的路’可是從他們身上卻完

找不到自己那時候的蹤跡。想一想也很正常’畢竟

們是處於r拓荒者」名下的一批。卻也正因為如此

這個史無前例的地位使我們享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而我們對於這些支持與幫助,是喜出望外的。我的

個朋友要離開香港了,她在尚未到達北京的列車上

已經開始如數家珍地回憶起在香港的生活,當然,

於中大,關於新亞。離開的時候固然早已對這個地

沒有了新鮮感和興奮感,外面的世界又如此絢爛

姿’奔向它的時候,我們的心裡卻滿滿瑞著對於這

小山尖的溫暖回憶

在結尾之前絕不能不提的是宿舍。學思並

大,雖然對於到今年暑假前才剛剛可以使用電梯我

有些「耿耿於懷」,但回想起來關於學思的事情,

樓梯的痛苦似乎早就被自動摒除在外。甚至,連假

前後搬運行李的苦難都成了大家樂此不疲的談資。

年前第一次踏進宿舍的時候,對於那些從未經歷過

宿生活的學生來說,面對半間簡單緊湊的屋子,是

些失望的。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在高中時候擠過八人

的學生’這無疑是住宿生活的一個躍進。如今宿舍

已是嶄新的傢俱’強勁的冷氣,還有一張白色的大

字檯任你培養凌亂的生活習慣。除了有個認真負責

非常和善的舍監之外,讓我欣慰的就是我可愛的同

們。她們有的熱情友好,有的風趣幽默’到大四的

個交換生同屋,更是一個精力充沛,一個善解人意

我們相處得很愉快,沒有爭吵,更沒有國際衝突。

第一個同屋回去美國之後,更是反復在信裡提到,

很想念在香港的生活,想念在中大裡跑上跑下的

子。無疑,學思樓是我在中大裡逗留時間最久的建

物。即使一天不出樓,我在樓內的行程也是可觀的

我們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成日穿梭在各個宿舍間。

水夜話也好,生日派對也好,到後來,那間小小的

宿

舍’變成了我們無盡的天堂

最後一次登上學思的樓頂’是臨行前去天台

拾衣服。當時天空飄著零星的雨。我肌在牆沿邊向

的方向眺望。海洋正在一點一點縮小

’ 土地在機械

中不斷向藍色的地域拓展。雲在遠處暗青色的山間

動’把山的輪廓塗抹得模糊不清。最遠處海天的交

很難辨識。就是那裡’我們曾很多次伸出手指向

裡,憧憬著海那邊的景象。四年來’我知道我們其

是不斷在向著那個出海口的方向前行的。我自己曾

數次幻想那海平線上的奇跡,而如今才發現,其實

己已經朝那方向航驗了相當一段距離。現在回望

處’即使雲霧迷濛,山頂上

灰色水塔卻依舊隱約可見…

P:15

(5463)

新亞生活30:

2 (2002年10月

) -15

.

張不一介教授魂歸故里 宋敍五

本院創辦之一,張不一介教授’前於一九七零年在

香港逝世,卜葬於签灣華人永遠墳場。三年之後,一

九七三年,師母亦逝世。卜葬於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張先生及師母相繼逝世後’新亞同學孫南、杜

明義、張德武等,遵照遺囑,管理遺產,除在新亞書

院設立張不一介教授紀念獎學金外’又在張先生故里山

東省臨清縣(按..艾寨原屬館陶縣,現劃歸臨清縣)

艾寨成立不一介學校,藉以完成張先生熱心教育’關懷

桑梓之遺志。由張先生裔孫張善相出任該校名譽校

長。

一 一零零一 一年五月,張先生裔孫張善相、外孫許

鋒芝、許懷元等來港,向香港政府依法取回張先生及

師母之骨灰運返故里,安葬於不一介學校墓園。今後,

張氏子孫親族,可依時拜祭,藉慰孺思。而先生魂魄

歸於故里,長眠於不一介學校墓園,日夕聽聞學子弦歌

之聲,先生關懷故里,熱心教育之遺志可無憾矣!

張先生逝世後,徐復觀先生為撰墓誌銘,牟潤

孫先生為撰墓表。今將墓誌銘及墓表附於本文之後。

附錄I :張不I介教授墓誌銘

張君不一介,山東館陶縣人。父光閭公’任教第

一 一武訓義校。君三歲時’隨父入校受讀’迄士 一歲,

升學縣城高小始離去。故武訓精神,沾概於君之一生

者,至深且鉅。民十八’赴德留學於弗萊堡大學。一 一

十四年,獲經濟學博士以歸。歷任南通學院、西北農

學院、政治大學、貴州大學教授、系主任、院長等

職。課餘與友人設中國地政研究所,君實負籌劃推行

之責。後十餘年,台灣有土地改革之舉,其基實奠自

君等。三十八年來香港,予與君編印《民主評論半月

刊》。君則偕錢賓四、唐君毅兩先生胁辦新亞書院,

君兼任總務長,時學校日在艱窘之中,以君力得困而

不絕。新亞前期學生,多來自大陸之流落青年,君視

之如子弟,諸生亦視君如父兄,以迄君之殘。君雖專

攻經濟,而常欲賦經濟學於人文學之精神,使經濟與

人文能相持而長,故亦旁及於哲學、文學。著作十餘

種,皆傳於世。君資性剛毅,峻立風暴中,無所畏

懼。與予交三十餘年’意有不合,未嘗不持義以爭,

愈爭而情義愈篤,蓋真能以肝膽相照者也。君生於民

前七年八月十一百,卒於五十九年五月一 一十八曰。葬

於九龍签灣墓地。銘曰:墾石田於窮海兮’石田則既

有嘉禾。瘗骨於荃灣之一角兮’魂歸繞乎泰山之阿。

嗚呼死而不亡兮其奈君何。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六月湖北涛水徐復拜撰。

附錄二 :張不一介博士墓表

民國五I九年歲次庚戌,夏曆四月廿四曰,吾

友張不一介博士遽歸道山。舉殯之日,潤孫往书其喪,

涕泗縱橫,悲不能自已。猶憶甲午歲,潤孫來香港,

就聘新亞書院,納交於君,未知重其人也。時新亞甫

成立五年,適得耶魯協會資助,用度較裕於前矣。君

稍久,校中員生為潤孫備言草胁艱苦’漸佩君之卓

偉。初,君偕錢穆’唐君毅諸君子鳩集流亡青年三五

十人,建校於九龍桂林街,僅恃當軸者月腫港幣四千

元,賃陋室數楹,聊蔽風雨’講學寢饋,悉在其中,

宛同窮鄉私塾。及門者日謀升斗猶難’遑言束修,雖

朝夕拮据,而終未至於傾覆’多賴君支撐其間。

君課餘兼主總務,建工讀制’選生徒司筆札簿

領,視其勞役之豐儉,為免費等第’或賡予以薄酬。

省薪給以供膏火’沾溉幾遍全校。師生相率飲水臥

薪’安貧而樂道,上下翕然,密合無間。處飄搖吼陧

之局,終能堅忍吃立而日趨於廣大光明,即肇基於斯

也。既而香港政府通令私立學校以商業登記,新亞斷

然拒之。依英律,違令者可遭封閉,或危言聳聽,君

持之益堅,無變易意。挽大律師趙冰出任董事長,以

非牟利註冊高等法院,事始獲已。比耶魯協會遣人來

香港’聞其事,倍增敬重’援新亞之議遂決。嗚呼!

得道者多助,前賢豈欺我哉!

君性明敏果決,遇疑難,未嘗稍有所瞻循。於

延教員,訂章程、審嚴書刊文稿諸務,恪謹厥事,促

促主公義,潤孫與聯袂共席,於君所言,每贊同之。

相處十餘年,愈欽服其人’交誼彌篤。雖君之議未獲

盡用,而其持論則皆出諸正大,且見及深遠,以故,

新亞能樹立矩镬於其初。

(轉下頁)

P:16

(5464)

-16.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

欲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應先從加強傳統文

的教育開始。有鑑於中學文、史科的老師在其一生

長的教學專業中,將不斷春風化雨’作育英才,

此,為加強及進一步改善中學文、史科老師對中華

統文化的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修會、全國高級中學校長委

會、台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港新亞中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新

書院遂聯合舉辦r中華傳統文

硏修會」。希望通過一系列的

座、座談及討論’激勵老師教

學生愛護我國固有傳統文化及

內在意義和價值,並冀能繼續

揚光大

該研修會的第一屆及第

故於

一 一零零

一 一年再度假新亞書院舉辦第三次會議。

加的學員為兩岸及港澳地區的中學老師,計有來自

灣者共四人,中國內地者共三十三人,澳門四人。

本港老師出席此次會議各個講座者更不計其數。除

書樓文教基金會錢胡美琦教授

持講座外,著名學者陳志明

授、劉國強教授、錢遜教授、

意雲教授等’慨然應允主講有

中華傳統文化之專題講座。r

不孤,必有鄰」,信而有徵。

觀會議期間,各與會學員皆積

投入學習及討論之中,氣氛

烈,堪稱獲益良多。而且海峽

岸的老師濟濟一堂,互相討論

會議分別於過

兩年假香港中

大學新亞書院

行,反應極佳

學心得,亦促

了文化和專業

的交流

一 一院商合組大學時’君力主審慎。云:當

所以維繫新亞精神於不墜之道。其言深切。近數歲

君病日深,行須策杖,與潤孫會晤漸稀:偶相見,

然嘆息,以為新亞應奮發革新,冀能與人共存,蓋

有獨擅之長,庶足以言立己而立大,抑且有以紹述

校之初衷也。自傷衰病,不克終始其事,談次’輒

揭引為深憂

噴!昊天不书,不愁遺一老’君則往矣。二

年來,君既盡瘁其心力於新亞書院,其所成就者,

永垂諸不朽。其貞堅之風義,尤足感人於無形,使

夫廉而11夫立,百世之下有為者猶將景慕興起’规

時變益劇之今日乎?謂其流澤孔長’孰曰不宜

君生於民國前七年,壽六十六。其先自福山

館陶。潤孫本籍福山’追溯上世,蓋與君同里閑。

吧僻在海偶,地堅磽多山,民樸質戆誠,其賢哲

烈,志乘詳之矣。至若王文敏公鬆榮’清季官國子

祭酒’遭庚子之變,闔第狗難’大節藻然千古,僅

室之光歟?嗚呼!君於舉世攘攘趨利之際,狷懋

異’篤志於闢精舍掖後進’而未嘗為其身謀,豈非

於天哉!豈非出於天哉!徐君復觀既述次君之生平

行,為銘以納

壙。潤孫哀臣質

亡’執筆悽惻,

陳所見知者,表

其墓,以告諸來

云爾

中華民國五 。

九年,夏歷五月

卯朔,五日己未

福山牟湖孫頓首

P:17

(5465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17 .

r中華傳統文化研修會」與『中華美德教育行動

在新亞——報吿及雜

思 劉國

兩個活動

I種理

七月

一 一十三日至三十一曰’第三屆「中華傳

文化研修會」在新亞書院舉行,接著八月

一 一曰至

日’第一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也在

亞展開。雖然是兩個活動,由國內不同團體與新亞

院合辦,然而理想與性質都是共通的,都反映了錢

先生、唐君毅先生等創校先賢的理想之持續

r中華傳統文化硏修會」是由全國高級中學校

委員會與台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新亞

院、新亞中學承辦。參加者是來自大陸和台灣的中

教師,去年兩地共有五十多位中學教師參加,今年

灣來的較少,兩地共有四十多位中學教師參加

兩位師母同德懿

去年劉智輝學長來電囑咐筆者為硏修會講一

目,才知道有這個研修會。「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錢穆先生在一九八九年三月在台北創立,創辦基金

由錢先生和錢夫人稿費捐獻,錢先生不幸於翌年八

辭世’遺志便由錢師母獨力承擔。(見《校友繽

錄》,劉智輝〈中華傳統文化與素書樓文教基金會

一文)錢夫人錢師母一直在推動重新排印錢先生的

部著作’並繼續錢先生未竟事業,發揚中國文化推

中國文化的教育

這也使筆者想起唐君毅夫人唐師母,唐先生

世後’經過一段時候心情平伏下來後,唐師母便推

編輯《唐君毅全集》的出版,繼續在新亞研究所教

琴教書法,每過年時也像以往唐先生在生時一樣,

家中接待學生。新亞書院有這樣的兩位師母,露範

秋,也是新亞值得驕傲的地方,

是新亞的獨特之處,在兩位師母

上也就是中華文化優秀成份的具

而微!那樣的深情,那樣的

貞,那樣的默默耕耘

「文化研修會

發問見水

「文化研修會」的首講,由錢

人錢師母主講,她從引論語一些

節’關連於具體經驗及錢先生的

::,講來甚能感動人。會上更以

先生《論語新解》贈送各學員

筆者在去年的「研修會」以「

P:18

(5466)

-18.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化、中國文化、儒家思想」為講題’今年則以r

《論語》中『仁』之概念之意義說儒家核心義理」

題’講後學員皆膜躍發問,筆者發覺,今年學員較

輕’所提之問題較去年的進步,顯示不少學員對儒

經典和相關問題已有一定的認識和基礎。除了筆

外’講者尚有錢邏教授,陳永明教授和台北的辛意

教授,秦照芬教授’國內的林福智校良等。新亞書

的文直良博

士 ’新亞中學劉智輝校監,屈啟秋校長

力統籌

「師資培訓班」加強國內試 。

「中華美德教育」師資培訓班是北京東方道德

究所與新亞書院合辦,學員有三十七位’分別來自

京、黑龍江、山東及河南的不同地區,有中小學

長、教師、地區教育官員

「中華美德教育行動」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與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合作的項目,宗旨是「為

究、弘揚、普及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參與和推動青

年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提升新一代中國人

道德修養水平,為中國乃至人類建設新道德服務」

(見《中華美教育行動》合協議書)

新亞舉行的師資培訓班是r中華美德教育行動

的其中一個活動’學員是來自國內不同地區的中華

德教育試驗點。中華美德教育在國內的試驗,是北

東方道德研究所在北京市、國家教育部立項為「

五」、「九五」科研規劃的重點研究項目’將來能

正式列入課程推行全國,便要看中央政府領導人有

有遠見識見,及試驗的效果

兩位院長鼎力支

筆者是新亞書院負責這活動的學術委員會的

書,故對這個活動由籌備到進行跟進較緊貼。正如

師母所言’沒有梁秉中院長的支持

’ r中華傳統文

硏修會」沒法實現,「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

班的落實,也是梁院長大力支持所致。梁院長很認

其事慎重其事,多次在國內、香港和錢遜教授(錢

子的三公子)、王殿卿教授商談訂定合作協議,合

定下來

了 ’便在新亞成立一個學術委員會,成員除

者外’包括梁秉中(主席)、陳勝長、陳永明、張

明、香樹輝、夏仁山、劉智輝、李木妙、梁崇榆、

元生、謝均才、文直良諸教授先生校長。差不多都

新亞校友。在實際籌備培訓班之過程中,不少時候

梁院長請示要求給與意見,梁院長都很認真和很快

與答覆,使在實務的推行上更為暢順

梁秉中院長當了十年新亞書院院長,八月一

剛落任,梁院長的辛勞,功在新亞,功在中華文化

所以這裏多說兩句。新院長黃乃正教授,從外地

來’時差還沒適應,八月一曰便宴請了r研修會」

師母及各講者’三日又參加

了 r培訓班」的開幕禮

歡迎晚宴,及後來的歡送宴,清晰的表示了對新亞

化教育理想的大力支持

十場講演多次參

培訓班辦了十場講座,首講主題講演很榮幸

得錢穆夫人錢師母主講,錢師母講到錢先生辦新亞

的理想與做事原則,親切而感人。錢遜教授講「儒

倫理與現代化」,反駭一些以儒家倫理為封建糟粕

見解,指出儒家不少倫理原則,今天看來仍然是十

真確的。王殿卿教授講「國內中華美德教育之推行

成效與未來發展」,指出道德是文化之靈魂’中華

化是中國的靈魂,同時指出不少中央領導人對中華

化儒家倫理之重視,以及對國內中華道德教育發展

希望。徐錦堯神父講r香港天主教教會學校之道德

育」,強調他不是要傳教,他說他的道德教育叢書

認為道德教育是最重要教人肯定自己,了解他人,

大自己。謝均才教授講「台灣的公民教育與道德

育」’清楚講述台灣自國民政府遷台後的道德教育

中國傳統到當前多元化發展及去「中國化」的現象

古緯詩女士講「香港小學的道德教育」,指出香港

德教育的多元模式與及小學德育的各種困難。梁元

教授講「車之兩輪I康健與美德」,舉梁秉中院長

r關懷行動」和現在推行「中華美德教育行動」以

身心兩輪並進,雙翼齊飛的重要。筆者講「從人生

P:19

(5467)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19 .

艱難’罪惡的根源說道德教育一新儒家唐君毅的

點」,從唐君毅先生的哲學,指出當人真體驗人生

艱難之普遍性與及罪惡源於人本性之顛倒,便知道

教育重在使人自覺減少人生之艱難與顛倒。陳永明

授講「『禮』

I道德教育」,指出配合時代之發展

人可以體驗和創造新的道德價值。李木妙博士

r『禮』與中華傳統倫理的現代誇釋」,報告「禮」

意義之發展

除了十個講座,還有國內六個單位報告他們

中華美德教育實驗情況,與及香港的資深教師校長

學員座談,探討國內與香港道德教育具體實施上的

難與成效。除安排學員參觀中大校園外,也安排參

中小學各一所,參觀公民教育資料中心,香港中央

書館,廉政公署及聽取介紹報告。也安排了樂施會

告他們的工作,介紹由梁秉中院長和包括一些新亞

友們的香港文教界創設的「網上中華」。整個培訓

的編排是頗緊密的。由於培訓班舉行時間各大會堂

有適合的文藝節目,初時無法安排一個文藝的輕鬆

上,怎料好友黃樹志兄這時候自加拿大返港,他隨

師母及泛川派蔡德允老師習古琴,造詣甚深’且能

製古琴,難得他

一 口答應在八月五日晚上到新亞介

最能表現中華文化特色的樂器一古琴,及當場作示

表演’使培訓班的安排更見理想,可以說是一種

分,天意造美

上下

I心為新亞理想為中

培訓班能順利進行,亦有賴各學術委員或作

演或作主持,出席相關活動項目以示支持。徐神父

演是感動人的,生命的投入,我們就有所不及,是

教之榜樣,教育學院同事謝均才教授,除作講演外

更代聯系樂施會報告。古緯詩女士是教育學院的博

研究生,專攻香港小學道德教育,年輕而有活力。

這裏特別提到他們,是他們雖非新亞人’但亦

應幫忙,可見發揚中華文化,是大家的心願。梁元

兄說他自己是半個新亞人,筆者則視他為大半個新

人’雖然他畢業於崇基,筆者視崇基新亞也是一

親,所以不特別多說謝了。對各講者及願意安排參

的機構我們都表示感激。劉智輝校長,梁崇榆校長

屈啟秋校長’周厚峰校長,都是新亞校友,在安排

觀中小學與及香港教師校長與學員座談上,花了不

工夫

錢遜教授、王殿卿教授在草擬合作協議上, 。

國內遴選安排學員,花了不少時間精神。在八天的

訓班中,國內學員都準時出席各項活動。他們不少

校長,在國內主持的學校有千多至數千學生。他們

才能或一些優點我們也不一定知道’也肯定會有不

他們的地方,然而他們都虛心專注聘聽。在中華文

下’即使遠自黑龍江來的校長老師’他們土樸的

質,使我們感到一份親切,像親人一樣,中華文化

凝聚力是巨大的

不能不提的是新亞院務室的同仁,像文直良

士,陳佩璧小姐等,不少晚晚上八、九點還在校園

忙,我笑問文博士,應該作O

T (加班)計算,他

答是沒有0T的。在我個人的感受,我看到在推動

亞的文化教育理想上,是上下一心’無分彼此的,

身在校外的學長校友們也是熱誠支援。最後我們也

能不感謝我們的校董到尚儉先生的大力捐助

道德教育是困難的,牽涉到理論的問題也是

層面而複雜的,但只要有一顆簡單純粹的心’就是

切於怎樣教好我們中國下一代的青少年’提高他們

素質’中華美德教育不是全部的工作,它顯然是一

主要而不可缺少的部分

。 ‘

深刻的印象美好的回

黑龍江省嫩江縣嫩江農場中學校長張:\\^、

歷時九天的第一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

資培訓班圓滿結束了。我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

離開了這個美麗的香港。此時此刻,我們心潮

動,浮想聯翩

當我們剛剛走下火車,香港中文大學的負

人及工作人員早已等候在那裡,見到我們’他

立即迎了上來,與我們緊緊地握手,親切交談

此時,一股暖流湧遍全身,我們熱淚盈眶

我們乘車很快到了住所。室內寬敞明亮,

靜舒適,給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透過明淨的

口,鳥瞰窗外宜人的景色,令我們心曠神怡。

處有條條繁華的街道,平靜的海灣,遠處有重

疊嶂,真是巍峨壯觀,神秘莫測…

這次師訓,我們共聽了九場報告,參觀了

港中文大學、中小學各一所、公民教育資料中

及香港廉政公署等多個機構。所到之處,都給

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尤其是香港中文大

的專家學者及有關知名人士的報告更是感人

深。他們以深邃的思想、獨到的見解,精闢入

的分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祖國傳統美德教育

目的、意義及其走向,使其後來者對弘揚祖國

統文化所做的努力與貢獻。這一切充分體現了

港人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對祖國人民的

我們雖然離開了香港,但我們的心還是和

港人的心一起跳動,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專家學

們對我們的關懷與教誨,永遠鼓舞著我們

P:20

- H.

• s

M

(5468)

普通話生活營剪影

胡麗華

二零零二年六月三日,我參加了新亞書院舉辦的

「普通話生活營」。那天,天氣晴朗,我們一行六十四

人,懷著愉快的心情,乘旅遊車往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

營出發……

在車上,我們有說有笑

我們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出發前俞驊師兄為我們介紹

的『衣食住行在北京』,一邊憧憬著幾日後的北京之

旅,一邊說學習普通話「基本上沒有問題」,而旅遊車

已穿過蜿蜒的山路,直往西貢驗去。

營中餐餐豐富,我們吃過飽飽

原來俞師兄說的一點也不假^^北京的東西味 兒

美」!就連這個為了預備大伙兒到北京學習普通話的生

活營也餐餐豐富,而且每個菜的味道也頂呱呱。燒烤夜

的蒜泥雞翅、蜜汁猪排;午飯的咖哩薯仔、香炒三鮮,

還有老火湯,味道實在令人欲罷不能,並回味再三。

最難忘圓圓的歌聲

兩天的活動中,令人難以忘懷的當然是「歌唱比

賽」啦!書院特地邀請了資深歌唱教師任永年先生前來

教大家唱歌跟說話的技巧。「長江頌」、「甜蜜蜜」、

「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們都一一唱過了。正當大家唱得

興起之時,任老師還邀請同行的學生事務輔導處主任霍

偉基先生和鄧圓圓小姐為我們高歌一曲。開始的時候,

他們都有一點點的難為情,但是在同學的掌聲鼓勵之

下,霍生和圓圓終於肯為我們「開金口」了。真沒想到

平時一本正經地在辦公室為我們籌辦各大小事務的霍先

生跟鄧小姐,也可以跟我們打成一片的。如果大家想一

睹他們的風采,就一定要把握機會參加書院的活動啦!

這個生活營雖然只是短短兩天,但是卻為我們提供了一

個很好的語言環境去練習普通話。加上各位師兄師姐的

幫忙,真的對我們說普通話的信心增加不少。

二零零二年六月四日’我們吃過午飯後,就懷著依

依不捨的心情,乘旅遊車回去了。那天,天氣依然晴

朗,白雲依然在天空中飄……

擧 f

-20.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月

I

P:21

(5469)

我在北京的曰子

徐瑋

盼望著,盼望著’不消三個小時,鐵鳥已經把我們

帶到了北京。

這次我們一行四十九位新亞書院的同學,在學生事

務助理主任霍偉基先生的帶領下,於六月九日到北京首

都師範大學學習普通話一個月。在這個月中,我們早上

會到學校上課。當地的老師不單教我們如何說普通話,

還會跟我們說一些北京的風俗人情,例如「胡同」這個

名稱是怎樣來的、「黑你一下」是甚麼意思等。

最初我們都很害怕給人笑話,不大敢開口說普通

話。所以當我們四出參觀時往往都會因為語言不通,鬧

出許多笑話。有一次,我們去買票,有同學就把四張票

說成十張票,令到售票員疑惑了半天。幸好學校的老師

總是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教我們發音,又鼓勵我們多

讀、多講、多聽,更常常藉著和我們閒聊時糾正我們的

錯誤。經過一個月,我們都覺得大有進步,起碼不再像

剛到北京時連吃飯叫菜也感到困難。

這次的交流活動,可謂學習與參觀並重。我們早上

上完課後’下午就會到處遊覽。我們一組人為了更了解

北京人的生活,一般都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光顧一些

街頭小吃檔,看看北京的眾生相。我們還參觀了很多名

勝古蹟,如故宮、北海公園、景山公園、恭王府、天

壇、蘆溝橋等等。其中令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萬里

長城°雖然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踏上長城,但我依然為她

的宏偉感到震驚°我們遊覽的八達嶺長城。那天風大得

很,我們迎風而上,一鼓作氣地爬到城樓。只見長城延

綿不絕,層巒疊翠,令人心胸廣闊,煩惱的瑣事頓時煙

消雲散。至於購物聖地如王府井、西單等,更是我們常

到的地方。我們在那裡一逛就是一天,簡直樂而忘返。

到處參觀不但增廣了我們的見聞、擴展了我的眼界’更

重要的是有機會練習學過的普通話,尤其是在講價的時

候。

能夠參加這次活動,我感到相當幸運,因為能這樣

無拘無束地在北京遊學一個月’ 一生中可能就只有這一

次機會°臨別的一刻,我們都流下依依不捨的淚水。在

北京的這一個月’我不止學了普通話’體驗了北京人的

生活’更學會與人相處和照顧自己,實在是一次令人難

忘的旅程。

新亞生活30: 2 (2002年10月) -21.

P:22

(5470)

-22.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嬰」之哭與「生」之

I

-—沙

(

I )成人是已成長的嬰

成人都是個已成長了的「嬰兒」,長江後浪推

浪,世上新嬰換舊嬰。浪浪不息、嬰嬰更替

初生嬰兒與已成長了的嬰兒,都呼吸於方生

未死間,任何人都可說是r活在死亡前」的嬰兒

人「生」涵「死」義,故「人」也是生加死的

合物

初生嬰兒的啼哭,似乎驚異自己是一個「死」 。

的誕r生」

! (

二 )我哭,故我在

初生嬰兒’桂桂地哭,哭出了自己生命「零

突破」的奇蹟,突出了宇宙r無中生有」的奧秘’

哭出生命界r新陳代謝」的無

「哭」也是一場自我r獨白」••「我哭,故

在!」’不哭則呼吸不暢,不能活下去;也像一

r宣言」:r我就是我」!後一個r我」兼具r個性

小我與「共性」大我……

(三)「哭」藏多種天

嬰兒告別母體,有如r失樂園」,卻連忙立即

足「滾滾紅塵」’雖行色匆匆,仍未忘為初到的「

境」奉上一份本能的r見面禮」——r哭」

啊,你真慷慨!但你只慷慨「哭」’卻吝

r笑」。是否「哭」比「笑」更表恭謹?更形珍貴

更具人情?更多意蕴?更富天機

也許各種不同的合理猜測

悖」

鄭炯

堅 行

(四)哭也是生之

人初生的哭,「奇」於有始有終•.初抵塵寰,

兒自己哭;撒手塵寰’其他(正在成長或已經成

的)嬰兒哭死者。「哭」照應前後、照應生死…

究竟隱喻「生之怨」?還是r生之頌」

人r生」:自己哭’以哭敲「生門」,是愛生

貴生.’人r死」••他人哭,以哭表r傷逝」’也是

生、貴生

「哭」是初生嬰兒的特殊語言、特殊節奏、特

學 表現特殊’當有超常涵義。「哭」,

是「生之頌」的超常音符

(五)無字天書與大白

人之初,用赤裸裸的軀體為筆,為宇宙人生

下一本r斯芬克司」(古代獅身人面像的r人學」

話)式的r無字天書」

無數世紀以來,一切大思想家都力求讀出無

之r字」,以求破解「生之謎」

美國大文豪梅爾維爾(H

. Melvill

e 1809-1891)筆

有一本驚世名書,描述一位獨腿怪船長,不惜走遍

涯海角、不惜冒犯難、不惜備嘗苦辛、不惜犧牲

命……都要追捕大海裡的那條稱為r無比敵」(mo

-

b

y Dick)的大白棘。此故事象徵之意義人言人殊。

人認為大白館正好象徵人類夢寐以求解讀「無字

書」的神秘鑰匙,而船長則象徵大思想家.……

(六)驚奇與憂

人是宇宙精華、萬物靈長

「靈」使西哲興起於r驚奇j;「靈」使中哲

動於r憂患」。r靈」更早已在冥冥中把這兩種文

起源的心理樂章,深植於初生嬰兒的潛意識,讓他

面對陌生紅塵,便立即因靈動而哭

初生嬰兒哭於「驚奇」,又同時啟迪出驚奇是

尋知識、法則、豐盛、燥

爛 的根;哭於r

患」,又同時啟迪出憂患是追尋喜悅、和諧、責任

意義……的苗。哭聲又把

一 一者譜成交響樂’演繹

「無言之美」

這哭聲也是前述的神秘鏡匙

(七)宇宙的詭

人不能直接看見自己的面孔,必須通過可反

的r鏡子」(或「清水」)

宇宙也不能直接認識自己的真相,必須通過

學問的r人類」

每個初生嬰兒降臨’宇宙都增多了一個未來

以認識自己或加深認識自己的機會

宇宙,永遠沉默不語,但卻懂得巧施詭計,

作為宇宙一分子的嬰兒誕生及成長,利用他們去硏

自己、思考自己、談論自

己 。

啊,沉默而充滿詭計的宇宙’你真不似沒有

你這「宇宙魂」,會憐愛人類?抑或r天地

仁’以萬物為舞狗」

初生嬰兒啼哭,也象徵催促世人趕快去破解

r生之謎」

P:23

5471)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23.

書訊:《譯道行

本院

員,中大

譯講座教

金聖華博

又一部新

集《譯

行》,已於

年五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文集收錄了有關

譯創作、教學、硏究、社會活動等方面的文字三

餘篇’既有精美的散文,又有嚴謹的學術論文,

附有大量圖片,是金教授數十年翻譯生涯的一個

影,展現

了 一位翻譯家長年累月跋涉譯途的實錄

心跡。該書共分五輯:第一輯r翻譯與語文」收

了作者歷來所撰有關翻譯創作及翻譯教學的文章.

一 一輯「序言與編後」包含了作者為自己的多種

文集和文學翻譯作品撰寫的序言與編後;第三

r傅雷硏究」講述傅雷其人其事,和譯註傅雷的

驗與心得;第四輯「文化活動」所述的是歷年來

加、籌劃、推動或促成的一些重要文化活動;第

輯「人物與其他」記載了文化界知交好友的側寫

影,以及作者個人早年生活的浮光掠影。作者有

於譯途漫漫,其中千難萬險,冷暖自知。相信這

文集的面世,能增進讀者與譯者的交流,並且激

譯道中人勇往直前,不懈求索

又由金聖華教授主編之《春來第

I燕》於香

書展2002獲「名家推介」(香港貿易發展局及香

藝術發展局主辦)為三十本好書之

I 。

(八)尼采與儒道之嬰

初生嬰兒啼r哭」,其形而上學之涵義或隱喻

自古迄今,早有各種不同觀點與角度之看法,不勝

舉。本人所提出之r中國新存在主義」,尚有一特

看法’兹簡述其要

人初生,一旦離開母體’失落了安全感,本

上頓感

一 r存在的危機」,r哭」就是呼叫他人’

其是親人救助之先天代號(希求取最基本之飲食與

顧等),而尚未學懂之語言則只為後天之文化。

r哭」就是人與身外世界之最早的一種連繫或感通

式。r哭」的r表達」是為了要r傳達」,此即表

嬰兒之小心靈’本能地早已知有他「人」先「己」

存在’可作為r己」的突聲傳達的對象(r笑」與r

言」是後起,從略。)此亦即表示嬰兒心中有他r人

(故向人求助)’而又希望他r人」心中有r己」(

己照顧)。故「人」與「己」能否發生感通,是人

存在所要關注的第一要義

初生嬰兒啼r哭」之隱喻,除了要通過r生存

求助而與世界「感通」外’尚有要通過「生活」求

與「自我警惧」之深義。無論此嬰兒他日是「超人

或「凡人」’都必須要振起r生之大勇」或人之存

最內在本質,逐步去面對存在主義所發現之人生六

基本r焦慮」:命運和死亡、空虛和無意義、內疚

有罪。此乃任何一個存在之個體在r生活」中隨時

會遭遇到全部或局部的精神困惑、存在苦境和生之

化。中西大思想家認為面對類似此六大焦慮之事

r凡人」可依「他力」,「超人」可依「自力」試

解救

西方思想家尼采之超人解決方式,是教人要 。

用人的「獸性」,或非理性的「人性」(請參閱拙著

《自我超越與新生》)

第一階段要學「路乾」(喻人要承擔先天與

統’要努力修養及充實自我)•

一 一階段要學敢與巨龍(喻各種焦慮、困境

或不合人道之惡勢力、不合「時中」之負價值之權

等)鬥爭的r猛獅」(喻「超人」,可助世人得到

價值、新價值以謀福樂)

第三階段要學初生「嬰兒」(喻不可以「超人」

小成輕大道、忘至理,當永保嬰兒之「虛心」’不

作價值之重估與重建,要因時制宜’建天國於

地……

無獨有偶,中國儒家聖人亦特重「赤子之心」

)

道家真人亦推尊「嬰兒」’中國民間亦有r十大以

為尊」之俗諺。因為大思想家如能保持r嬰兒」的

神境界,才能實踐荀子提出的r體常而盡變」之

(與尼采r嬰兒」之、J相通)’此即要不斷因時制宜

返本開新,調協自然與人文,為人類謀福利。(請

閱拙著:《荀子文學與美學》)

由現代到後現代,不斷有大思想家提出驚人

使人聽了因而「徬徨」的「响喊」:「上帝死了!

(尼采語)、「人死了!」(福柯語)、r知識分子

了!」(利奧塔德語)……

本人認為「死了」其中包含有不被重視之意,

示很多傳統的舊價值都受到質疑,時代已進入更新

轉形期之交界。但無論如何,說有什麼什麼是「

了」,是否可成定局’暫不宜多論。但「嬰兒」必

誕生,只要「嬰兒」之精神及境界,不要「死了」

人類才有希望與理想,才有摧壤的前途

P:24

(5472)

•24 -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月)

新亞校友會第三十七屆會員大會暨座談

會 盧達

新亞校友會於本年七月

一 一十七日下午三時在

環和記大廈匯豐金融服務(亞洲)有限公司賓廳舉

三十七屆會員大會’出席的嘉賓及校友約五十人

本年的會員大會由會長黃建平主持。會議通

上年度會議記錄後,黃會長報告了過去一年理事會

工作及校友會舉辦的活動。陳儉輝校友負責財政報

及宣讀核數師的報告’指出過去校友會的財政極為

全’惟由於入會的同學減少’所以收入也較去年

色。秘書葉永生草擬一份不設理事上限的會章修訂

議’並請大會表決。與會者同意修章,惟仍須再仔

研究細節。各與會者通過續聘陳茂波會計師事務所

2002-2003年度義務核數師。最後,陳榮波報告幾

校友會聯會的活動,希望校友躁躍參加

今年的座談會邀得五位在不同行業的校友

講’他們分別是:傳播界的黎廷瑤(75/社會)、

律界的孫衛忠(7

7 \\新聞)、資訊界的蔡寶德(7

9 \\

市場)、教育界的周厚峰(8

2 \\歷史)及保險界的

秀貞(9

1 /傳理)

座談會

持的是

友會

r金牌

儀」香

輝校友

他縱橫

行各業

年,閱

豐富’主持一職’•非他莫屬

黎廷瑤校友現職星島日報執行總編輯,他對

前報業的情況發展作了概括的分析。今年是他入行

來最差的一年。現在市場上有十五份報紙,每曰銷

約為一百三十萬份’九十萬由三份報紙壟斷’其餘

十萬由十

一 一份報紙爭奪。由於經濟不景,報紙的總

銷量也下跌了百分之十,而廣告更下跌百分之

一十

大部分的消費廣告都集中在幾份暢銷報紙中。從前

地產廣告為主的報紙也下跌了大約百分之六十至七

的這類廣告。這一年來,報館收益減少,唯有減少

營成本,有個別的報館由一千編採’減少到六百人

因此目前入行相當困難’如果僱用記者,也必須有

驗。目前新聞界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報刊以大量的

力新聞、八卦小道消息吸引讀者。政府現推行問

制,傳媒批評政府可吸引公眾注意。另方面,政府

著重與傳媒的關係,這是好的一面。目前的讀者以

年人士為主’看報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但年輕的

代看報紙的較少。現在有一個可喜的現象是’有些

譁眾取寵起家的報紙,開始走傳統中肯客觀的路

孫衛忠校友現職律政司署中國法律組主任。

指出根據基本法第九條’及推行一國兩制的關係,

英語文都可在法庭使用。目前律師行業雖然沒有從

好’但仍然很好。好的律師現在仍然回報很高’但

般的律師確比從前差了,有些甚至以廣告標榜低廉

費招徠客戶。現在網上法律已相當普及’律政司堅

法律免H;讓人閱讀’所以全部的香港法例可以在網

瀏覽。現在中國法律也可在網上閱讀。最近律政署

律師,申請的人很多’但合格者仍然不足。大部分

不能符合要求,有些申請者中、英文不好,或者常

差,甚至有法律系畢業的申請者也不知道律政司

字。法律必須終身學習,不可停步不前。很多人認

香港的地位不久便被中國其他城市取代,但孫校友

示樂觀。一些上海人認為他們要到第

一 一代才可追到

港’雖然有部分上海人英文很好,但這只佔少數。

港的法律非常開放’內地律師只要符合資格便可來

執業。但我們到內地卻有困難,過去我們曾有十多

考獲內地律師資格’但仍不能執業,在內地仍有很

限制

黃秀頁現職英國保誠保險營業經理。她指出 。

一般人認為保險行業現在已無法有所作為。但事實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每年都有雙位數字的增長。去

雖妖薪的人壽保單只有單位數字的增加,但保費收

卻增加百分之六十五。現在經濟不景,年薪在三十

以上的,都增加了保額。但在經濟繁榮的時候,一

人只願意買保障,對投資保單沒有興趣。現在保險

衣食住行掛钩’尤其女性購買保險儲蓄,市場很大

投教育保險也很多。因此黃校友認為保險前景仍然

蔡寶德校友現職雅虎網站香港區經理。蔡校

希望談談雅虎的商業摸式,他在兩年多前加入雅虎

當時雅虎股價每天上升

一 一十多元美金’曾經上升到

百多美元。當網股熾熱的時候,美國砂谷很多年輕

幾年賺的錢較幾十年辛勤工作的人還要多’有些從

西

岸飛到東岸理髮,甚至有在網上購買機票。互聯網

觸面非常廣,法律、保險、教育及報紙都有。互聯

主要的目標有三方面:1.資訊:如新聞、娛樂及體

等.’2.社群:如電郵、網上俱樂部等;3.電子商貿..

P:25

(5473)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25 .

任重道遠的校友

校友會顧問葉漢

剛於七月下旬舉行的會員大會,雖然沒有重

議題,但出席的校友仍興致勃勃,躁躍發言,氣氛

為熱烈

首先,理事會認為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故向

員大會建議校友會組織章程中的理事會人數作出以

修訂:每屆理事會在任期屆滿前,必須對來屆理事

人數作出檢討並提出建議,交下屆會員大會參考及

行。各與會者原則上贊成此項建議,但具體細節仍

待商榷。例如候任理事會如希望減少理事人數,如

處理仍有待研究

第二’據理事會提交的財政報告顯示,近幾

的財政狀態都保持良好的進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儲蓄存款較定期存款數額為大。理事會答允將餘蓄

款維持在足供校友會運作的水平,餘款撥入定期戶

內’以賺取較高利息,如有較具體及可靠的投資也

作考慮

第三’熱心校友郭麗碧在會上提出

了 一項寶

意見。她認為如要招收新會員,必須加強與校內學

會的聯弊,通過各屬會、系會及其他學生興趣匪體

織的負fa,、同學,與校內同學建立溝通橋樑,{疋期向

同學介紹校友會的工作及宗旨,鼓勵他們曰後加入

友會。同時’加強母校與校友會近年推動的r學長

劃」,盡量建立及鞏固學長與同學的友證,引導他

畢業後加入校友會的大家庭

第四,校友會於一九五四年成立

’ 一九六一

登記為社團組織,其後於一九八三年改組為有限

司,而校友會的組織章程一向以來都只有英文本。

區成立已五年多,而政府也以中文為法定語文,唯

友會的組織章程仍未有中文版本,可說是說不過

了。故校友會在現有資源下,可否借助從事律師行

的校友,成立專責小組’完成校友會組織章程的中

據了解今屆校友會理事會推行的計劃不少,

在未來一屆也要物色繼任人選’如要完成上述各項

議,可說是任重道遠。上述第一、

1 一項建議,校友

完成較為容易’其餘兩項則需假以時日,故在本年

內或未能見其成果。

一 一零零四年為新亞校友會金禧

慶,盼各校友能出謀獻策,使校友會能更臻完善。

對校友會抱有極大期望,也存有極大的信心

如ebay拍賣網站。互聯網利用平台作為媒體,廣

客戶可即時知道效果’可知瀏覽網頁的人有多少,

可知有多少人點擊。雖然全世界的廣告下跌’雅虎

年卻有可觀的增長,例如與傳統食品公司合作,在

廣告之餘,也讓網民下載食譜。至於其他增值服務

例如看相、友緣人及沖印相片反應也不俗。此外

雅虎也增設廣播服務’例如直播財政司梁錦松的財

預算案演辭、遣打馬拉松長跑比賽等。現在香港雅

員工只有三十五人,除了提供資訊外,也為大公司

作網頁。今年暑假雅虎邀請了中大七位實習生’佔

們員工的一個很大的比例

周厚峰現職中大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校長

周校長指出教育界近十年變動很大’教育署署長七

內換了七個,政策延續困難。此外,近年香港出生

低’部分小學已開始縮班,甚至有些小學一年級開

也困難,這種情況將會在數年後延續到中學,因此

畢業的同學入職將會很困難。近年有不少老師由於

班而被裁員,所以將來學校如有空缺,這些人士將

獲優先聘用。至於語文基準試已推行多時,政府可

於明年的中學學校概覽中公佈每所學校達到標準的

數,屆時不能達標的可能遭到淘汰。社會上不少人

為香港教師的質素低,周校長不以為然’他稱由於

及教育,所以整體水平下降了。近年不少中學校長

退

休,而中學老師則人滿為患,故此申請老師職位比

請校長職位還要難。教育署對教學語言的政策向來

擺不定,新的教育局長上任,或許會放鬆此政策。

友會聯會辦的學校以中英語授課,學校的選址非

好,在馬鞍山’可遙望母校,學校邀請了很多中大

學蓝校實習。周校長認為香港教育前途取決於新局

的新思維,但即使富有前瞻性,如果執行不力’仍

失敗

P:26

黃梁gl ] 馮 張

榮偉可明 學

春賢復 明

石盧李何 周

丹乃浩培 文

理桂文斌 林

委 秘 主 f , 席

巨吳許陸李許朱陳文 黃

ET奇正國錫敬嘉新直 乃

一德燊欽文濠安良 正

I _ 蘇陸李金鍾 陳

工^芳潤潤聖志 維

f 淑棠桓華杰 鄂

姚譚麥梁金霍 張

大少松秉耀泰 明

基 輝 遠

黃乃

文直

陳維

麥松

委秘主 六 看璧塞 五

員書席 、 員書席 、

委 秘 主

員 書 席 委秘主 七

員書席 、

(5474

-26.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月榮潤國黃耀

Jones

張學明金耀基李浩

潘偉生董何淑

(一)院務委員

(二)院務委員會附屬委員

_ 、常務委員

出版委員

•麥松

.文直

.院長(當然委員)

張學明劉昌元梁偉賢盧乃桂陸國

潘偉生湯復基雅禮協會代

學生交流委員

.何培斌輔導

•廖倩

.院長(當然委員)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秘書:文直

委員..雅禮協會代表(當然委員)

輔導長(當然委員

) 張明

朱嘉濠金聖華劉可復李錫

陸潤棠麥松威黃榮春石丹

姚大

I I、錢穆講座籌劃委員

瑪明

梁偉

黃耀

陳小章陳新安張學明陳維鄂張明

鄺覺仕劉可復李浩文譚少薇溫有

王卓_黃耀

學生會代表一人學生委員一

學生紀律委員

委秘主 九

員 書 席

.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院務主任(當然委員)陳

良 陳新

霍泰輝劉國強黃榮春石丹理許正

董何淑

貞 榮潤國吳

學生代表二

學生宿舍委員

:陸潤

..游吳慧

: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張明遠周文林劉昌元劉可復廖國

石丹理榮潤

知行樓宿舍主任學思樓宿舍主

志文樓宿舍主任紫霞樓宿舍主

宿生會代表四人(每宿舍一人)

學生會代表

走讀生舍堂代表

主 席.

秘 書.

委 員.

、通識教育委員

黃榮

廖倩

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雅禮協會代表(當然委員)

錢穆圖書館主任(當然委員)

陳新安陳維鄂張學明張明遠瑪明W

劉國強金國慶劉昌元莫家良莫文

吳子斌學生會代表二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

一 一愛x令

一 —零三年度院務委員會

各附屬委g〈會及小組成面〈名。

秘書:文直

委員:張學明周文林金耀基陸潤棠麥松

潘偉生許正

四、明裕基金運用委員金

主席:黃乃

正 張展鴻張學明瑪明剣何偉

呂自成雅禮協會代表學生代表二

新亞\\日本大學交換生計劃委員

.黃耀

•游吳慧

.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陳萬雄張展鴻張學明趙達榮李剛

文直良長原彰

弘 兒島慶

主席:黃乃

秘書:文直

委員:張學明金聖華金耀基蘇芳淑黃耀

三、龔氏訪問學人委員

主席:黃乃

聰 Lynn

e Nak目o

八、獎助學金委員

主席:朱嘉

秘書:游吳慧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P:27

委 秘 主

員 書 席

委 秘 主

員 書 席

委 秘 主

員 書 席

委 秘 主

員 書 席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27 .

5475

主席:李錫

秘書:沈梁鳳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陳志明張明遠張偉傑瑪明S瑪統

林漢明林錫樂李浩文陸潤棠馬金

湯遠

委秘主 + 、餐廳管理委員

劉可

陳佩

院長(當然委員)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知行樓宿舍主

(由各宿舍主任輪流出任一年)

莊太量觀覺仕沈梁鳳蓮梁偉

莫家良敖恒宇錢穆圖書館主

學生委員十四人

四宿生會委任代表各一人(共四人)

四宿生會遴選代表各一人(共四人)

學生會委任代表

十八、中華美德教育委員

主席:梁秉

秘書:劉國強文直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

) 陳勝長陳永

張學明夏仁山香樹輝劉智輝李木

梁崇榆梁元生謝均

)常務委員會附屬委員會/

組成員名

一、學生服務資訊科技委員

主席:張明

秘書:霍偉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錢穆圖書館主任(當然委員)

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王香傳先生(大學電算機服務中心)

新亞學生會兩位學生代

.何培斌輔導

•廖倩

•院長(當然委員)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沈梁鳳蓮教職員聯誼會代表一

校友會代表一人學生會代表

宿生會代表四人(每宿舍一人)

走讀生舍堂代表

餐廳管理委員會代表一

蘇芳

陳育

院長(當然委員)

輔導長(當然委員)

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高美慶李潤桓莫家

黃乃

黃耀

輔導長(當然委員)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金聖華盧乃桂陸潤棠黃榮春蘇鏡

羅黎鳳

.金聖

.文直

•院長(當然委員)

聯誼會主席(當然委員)

金耀基關彩華黎淑儀陸潤棠許正

蘇鑰機童元方蘇芳淑董何淑

宿生會代表四人(每宿舍一人)

新亞微型電算機學會兩位學生代

走讀生舍堂學生代表一

環境委員

.瑪明

.廖倩

.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車鎮濤朱嘉濠李秀端林雲峰楊秀

學生代表二

三、校慶籌備小

書 委

四、雙周會小

主席:何培斌輔導

秘書:霍偉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院務主任(當然委員)

通識教育委員會主席(當然委員)

車鎮濤劉國強劉國英李潤桓梁偉

石丹理譚少藤姚大衛學生代表二

五、新亞月刊諮詢小

主席:張學

秘書:陳佩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輔導長(當然委員)

張展鴻梁偉賢蘇鏡機王卓

學生會遴選代表

走讀生舍堂代表

十六、許讓成藝術交流委員

十七、許氏文化館管理委員

主席:呂振

秘書:文直

委員:院長(當然委員

) 陳育強張展

何培斌李潤桓梁偉賢蘇芳

+二、語文委員

+三、校園文化生活委員金

+四、體育委員

P:28

Indian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a harmonium , a

bambo o flute and

the tabla (Indian

drums). W e were so

curiou s an d

interested in those

musical instruments

that every of us had

a try. Besides, w e

watched part of an

Indian romantic

movie, which was

filled with classical

Indian music. Nath

told us that the

Indians treated their

musical instruments

lives.

Miss Neeraja

S har m a wa s the

Coordinator of the

camp. She helped us

to learn and practice

usin g Englis h

through a serie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a nd games . For

instance, I have

found the colloquial

expressions very

useful if one has to

communicate with

Englis h

;.We also

enjoyed great fun in

these activities. In

ments which express different emotions and opinions. The

actors of the three groups acted in such a lively manner that

split our sides with laughter.

O ur guest speaker, Miss Ivy Ho. brought us some

music is in Indian culture.

This camp w as an enjoyable experience as w e had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practice everyday English that

r our study trip in London.

•28-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月 )

one of the games, w e

were required to

mak e up a short

dialogue and act it

out by using stateas God-given gifts

and would not touch

them with their feet.

So, w e have learned

h o w important

(5476)

English Summer Camp 2002

This year's English Summe r Cam p was held on June

21st and 22nd during which w e all had fun in using English

in a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The camp commenced with the opening speech by

Professor He Yuan-jian. Professor H e welcomed us to the

camp and reminded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our

English by making it

a part of our daily

Ms. Kei Siu-kuen

English songs as well as outdoor games in which w e learned

h ow to give and listen to instructions in English in a rather

stress-free and casual environment.

Another aspect of the camp was a chance to get to know

another culture. In the \"Exchanging Culture\" session, Nath,

Neeraja's husband,

showe d us the

features of Indian

music by playing

som e traditional

ft

_

P:29

(5477)

Our London Trip

Ms. Kei Siu-kuen

W e had a wonderful foreign experience in London this

summe r vacation because w e were enrolled in the Summe r

School of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Twenty-two of us took four different English cours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namely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udies, English Language, Academic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Business. I took the Cultural Studies course.

O u r two class teachers, Miriam and Jacqui, were very nice

and the course was very interactive as well. W e learned about

English culture through videos, songs, small group discussions and games, which were all very enjoyable. Th e

topics were both diverse and absorbing, ranging fro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oyal Family, the English legal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English literature, etc.

O u r courses were mad e even more interesting by the

fact that our classmates cam e from various countries such

as Spain, Switzerland, Russia,

Professor He Yuan-jian with the students

Prof. & Mrs. Henry N.C. Wong visited the students

during their stay in London

classroom was just like a tiny United Nations. This provided

us really a rare opportunity to make lots of friend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Besides, w e have com e to

kno w more about each other's cultures by chatting in the

recess time. A n interesting thing that I learned is that

Switzerland is divided into a German-speaking region and

a French-speaking region.

After school in the afternoon, w e would go out for

sightseeing around London. The Big Ben and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were extremely splendid and gorgeous, while

walking along the River Thame s wa s very refreshing.

Visiting the historical Tower Bridge and the Tower of London

were a special treat as w e got to kno w all the English stori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famous monument s and landmarks.

T he well-known British Museu m had a huge collec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 e also wen t to Greenwic h wher e the Roya l

Observatory was located. Moreover, theatres, churches and

parks were everywhere so w e kne w that the British had a

rather simple and peaceful lifestyle. In addition, w e visited

other cities such as Brighton, Bath and Cambridge. In

Cambridge, w e punted in the beautiful River Ca m and had a

look at the old university campus.

All in all, the mont h in Londo n wa s hectic but

unforgettable to me. It gave m e a chance to experience a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e and use English in daily com -

munication, which is something one cannot gain through

reading textbooks.

-29.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月

P:30

Science

Anthropology

人類學

Architecture

Economics

經濟學

Government &

Public Administration

政治與行政學

Scho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新聞與傳播學院

社會工作

Sociology

Prof. C.H. Cheung

張展鴻教授

Prof. P.P. Ho

何培斌教授

Prof. W丄.Chou

周文林教授

Prof.X.Z. Yu

於興中教授

Prof. Y.K. So

蘇鑰機教授

Prof. H.L. Fung

丨馬可立教授

Prof. H.M. Chan

陳海文教授

Medicine

Prof. L. Chan

陳良教授

Prof. T.S. Lee

李德誠教授

Prof. Z. Zuo

左中教授

Prof. H.L. Lui

呂孝蓮教授

Applied Chemistry with

Management Studies

應用化學與管理學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學

生物

Chemistry

化學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中醫學院

Mathematics

數學

Physics

物理

Statistics

統計

Environmental Science

環境科學

Food & Nutritional Sciences

食品及營養科學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分子生物技術學

Risk Management Science

風險管理科學

Prof. S.L. Lam

林錫樂教授

Prof. T.B. Ng

吳子斌教授

Prof. M.C. Fun^

瑪明糾教授

Prof. S.L. Lam

Prof. C.T. Che

車鎮濤教授

Prof. K.S. Chou

曹啟昇教授

Prof. C.F. Lo

羅志輝教授

Dr. M.G. Gu

顧鳴高博士

Prof. ST. Lee

李秀端教授

Prof. G.S. Guldan

Prof. C.F. Lo

羅志輝教授

Prof. H.M. Lam

林漢明教授

Prof. K.H. Li

李劍鏗教授

Business

Adminis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Prof. S.P. Fan

中國語言及文學 樊善標教授

English Prof. Jane Jackson

Fine Arts Prof. K.T. Tong

藝術 唐錦騰教授

History Prof. M.C. Lai

歷史 黎明糾教授

Philosophy Prof. K.Y. Lau

哲學 劉國英教授

Translation Prof. Y.F. Tung

翻譯 童元方教授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Unit Ms Neeraja Sharma

Japanese Studies

曰本研究

Modem Languages &

Intercultural Studies

現代語言及文化

Prof. Lynne Nakano

Prof. Y.T. Luk

陸潤棠教授

Undergraduate Studies

本科學

School of Accountancy

會計學院

School of Hotel Management

酒店管理學院

Quantitative Finance

計量財務學

Insurance, Financial & Acturial

Analysis保險、財務與精算

Prof. H.S. Chan

陳克先教授

Prof. D.Q. Xu Young

楊許丹青教授

Prof. W.K. Leung

梁偉堅教授

Prof. H. Zhang

張華教授

Prof. L.M. Han

韓麗明教授

Physical Education

體育

Mathmatics Education

數學教育

Sports Science & Physical

Education

體育運動科學

Language Education

語文教育

Mrs. F. L. Leung Sum

沈梁鳳蓮女士

Ms. C.Y. Chui

崔晶盈女士

Prof. Y.L. Hong

洪友廉教授

Ms C.Y. Chui

崔晶盈女士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

Electronic Engineering

電子工程

Informational Engineering

訊息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Management

系統工程及工程管理

Automation &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自動化與計算機輔助工程

Internet Engineering

互聯網工程

Innovation & Design Engineering

創新與設計工程

Prof. Y.L. Wu

吳有亮教授

Prof. K.L. Wu

吳克利教授

Prof. P.C. Wong

黃寶財教授

Prof. C.C. Yang

楊傳智教授

Prof. C.K. Chung

鍾志杰教授

Prof. P.C. Wong

黃寶財教授

Prof. Y. Wang

王煌教授

•30-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月)

^

(5478)

新亞書院學系聯鉻人(2002/2003)

New Asia College Co-ordinators, 2002/2003

Faculty

學院

Department

學系

Coordinator

聯絡人

Faculty

學院

Department

學系

Co-ordinator

目科學

一工商管理學

Edi 教育學

院 工程學

院 文學

P:31

(5479)

CONTENTS

8

13

14

15

Prof. Henry N.C. Wong , Head of the College,

Encourages the Ne w Students to Study Hard

Prof. P.C. Leung Awarded the Silver Bauhinia Star (SBS)

in the 2002 Honours List

Mr. Chiu Tat-wing, Alumnus of the College,

Honoured with ‘‘The Order of the Rising Sun,

Silver Rays\"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21

The Celebrative Activities of the 53rd Anniversary of 22

the College

Farewell the College Head and Welcome the Head- 24

Designate Banquet

T e n Years in the College' by Prof. P.C. Leung

Major Events

Mainland-HK-Taiwan Student Visitation Programme 26

‘The Outward Bound Course’ by Mr. Lam Man-kit 28

‘The Days in the College’ by Ms. Giio Lii-lu 28

‘Prof. Tchang Pi-kai's Bone Returned to His Native 30

Village' by Dr. Sung Shee-wu

The 3rd Seminar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Moral Education' by Prof. K.K.

‘The 3rd Seminar

'The 1st Seminar

Lcni

'Summer Putonghi

'Learning Putongl

i Camp' by Ms. Wu Lai-wah

’ by Ms. Chui Wei

T h e Cry of Babies and the Questions of Life' by Dr. K.

K. Cheng

The 37th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The Alumni

Association of the College

‘The Great Duties of the Alumni Association of the

College' by Mr. H.C. Yip

Lists of the Committee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Summer Cam p 2002' by Ms Kei Siu-kuen

‘Our London Trip' by Ms Kei Siu-kuen

College Co-ordinators for 2002-2003

MAJOR EVENTS

(From 1 St June -31st August, 2002)

June 9 - July 7,Fifty Students of the College led by Mr.

Nixon Fok of the Dean of Students' Office went to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of Beijing to leam Putonghua.

June 13, Banquet to bid farewell to the College Head, Prof.

P.C. Leung and to welcome the Head-Designate, Prof.

Henry N.C. Won g was held at Conrad Hong Kong Hotel,

Admiralty.

June 13, At the 1st Meeting of the College Board of Trustees

(2002), the following persons were re-elected/newlyelected Trustees of the College for a term of 3 years

with effect from Aug. 1, 2002: (re-elected) Mr. Heung

Shu-fai, Mr. Won g Kin-ping, Dr. Chou Wen-hsien, Dr.

Cho w Kwen-Iim, Mr. Fung Shing, Mr. David Y.M. Lam,

Mr. Liu Lit-man, Dr. Tong Yun-kan; (newly-elected) Mr.

Nelson Miu, Prof. Chu Ka-hou.

June 17-22, Prof. P.C. Leung, Head of the College, joined

the tour to visit Liaoning Province 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period, Prof.

Vincent E.C. Ooi was appointed Acting Head of the

College.

June 20 - Aug. 23, Three students are offered the position

as summer trainees in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June 28, The N A College Staff Association organized the

\"Squid Fishing in Sai Kung\".

June 29 - July 27,Twenty-two N e w Asia College students,

led by Prof. H e Yuan-jian, went to University of

Westminister of Central London to leam English.

July 13 - 21,The Hong Kong-Mainland-Taiwan University

Student Visitation Program was held. The theme of this

year's exchange was “Mass Media Culture in Chinese

Society,. The co-organizers were Taiwan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July 15 -18, Prof. P.C. Leung, Head of the College, visited

the Cochrane Institute at Oxford and Suigleton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to discuss about teaching in

alternative medicine. During the period, Prof. Vincent

E.C. Ooi was appointed Acting Head of the College.

July 18 - 25, '2002 National Junior Chess Championships'

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Chess Federation was held

at the College.

July 23 - 31, 'The 3rd Seminar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s held at the College.

• Henry N.C. Won g took the headship of the

,Ms. Kwo k Yuen-fung was appointed Lady Warden

of Daisy Li Hall for a period of two years w.e.f. 1 Aug1,2002.

ig. 2-10’ The 1st Seminar on Moral Education was held

at the College.

g- 21 - 24, The Student Orientation Camp, organized by

the N A Student Union, was held.

-31.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月

3

P:32

(5480)

Ms Chan Wai-han

New Asia College Library

_

New Asia Life

A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6th September,

歡迎新同學加入

新亞書院

3 2 -32. 新亞生活30: 1 (2002年9 月

P:33

先生於一九六九年秋季退休,在退休前曾向筆者說:「你以前給我寫過一篇短文,找出

來,我再告訴你一些資料,補充一下。」又說:「有些話,在沒有退休前,不便說,現在可

以說了。」筆者遂託杜明義學長代爲覓取大學生活合訂本兩卷,擬交先生看,後因先生之

健康及精神時好時壞,一再延遲,竟沒有照原定計劃補充本文,真是最大的憾事。先生病

情轉重,在一九七•年舊曆正月(陽曆二月),之後即失聲,故臨終未留下一句話。照先生

對新亞愛護之深,對學生關懷之切,以及對國家民族文化之熱愛,他必然會有話留下,但

是沒有!這是多麼無可補償的損失呀!

先生逝世後,新亞經濟系畢業同學,爲先生編印《張王介經濟論文集》,於一九七〇年

出版。該書共收錄論文四十六篇’全書六百五十餘頁,五十餘萬字,並由台灣地政硏究所

所長蕭錚先生作序,新亞校長吳俊升先生賜題封面。

先生逝世後,由新亞經濟系畢業同學遵照遺囑保管遺產,除在新亞設置張王介紀念獎

學金外,並於先生故里設立「王介學校」,實現先生關懷故、里之遺志。

十、魂歸故里

先生於一九七〇年逝世時,卜葬於香港签灣華人永遠墳場。新亞同學爲樹墓碑,徐復

觀教授爲撰墓誌銘,牟潤孫教授爲撰墓表。一九七〇年起至二〇〇二年,首尾歷三十二年,

新亞同學春秋二祭無缺。其間偶有某某同學自外地回港,亦時至墓前拜祭。

二〇〇二年五月,先生裔孫張善相、外孫許鋒芝、許懷元等來港,向香港政府依法取

回先生之骨灰運返故里,安葬於王介學校墓園。今後,張氏子孫親族,可依時拜祭,藉慰

孺思。而先生魂魄歸於故里,長眠於王介學校墓園,日夕聽聞學子弦歌之聲,先生關懷故

里,熱心教育之遺志可無憾矣!

後記••本文第一至第八段’寫於一九六一年。並分爲兩期刊登在香港<大學生活月刊〉上。一九七〇年,

先生逝世,<新亞生活〉雙周刊出版<紀念張王介先生專號〉,又再刊出。二〇〇二年五月’先生親族來港

_領取骨灰回里安葬,本文增加第九、十兩段’用以記述事件經過如上。二〇〇二年五月廿一曰受業弟子宋釣

‘五拜撰。

P.11

P:34

一九五四年’新亞與美國雅禮協會合作,經濟情形漸次好轉,一九五五年暑期後,新

亞基礎稍定,人手漸齊,先生乃辭去總務長職,專心教課及硏究著述。五七年,新亞遷入

農圃道新校舍,五九年,接受香港政府津貼。六〇年’增設理學院,同年’天光道新廈落

成。數年之間,校務蒸蒸日上。先生等之心血亦有成果矣。

然先生於擺脫行政職務後,數年之間,專心著述硏究,成績亦大有可觀:五五年中,

撰<粉筆生涯二十年〉。自一九三六年先生受聘於南通學院開始’至一九五五年在新亞,

剛爲二十年矣。五五年十二月,《經濟學講座》問世(該書精簡掘要,爲教授經濟學不可多

得之教本,銷行頗廣,初版後又於五六年九月再版)。同年,譯德國文學名著《茵夢湖、三

色紫羅蘭》,(香港人生出版社出版)五八年,《論經濟自由》問世,給共產主義及社會主義

者當頭棒喝,亦予迷信社會主義可以救治貧富懸殊之弊害者一劑醒神劑。同年秋,重校舊

譯《土地改革論》’交台灣中國地政硏究所出版。五九年譯述宋巴特晚年之社會哲學著作《人

學》,方今西方世界迷於物質,人的問題反被遺忘’中國人亦多效顰者,先生譯此書,蓋冀

國人迷途知返也。六〇年’譯德國大思想家兼經濟學家李斯特之文學傳記《故國怨》,雖云

爲古人譯傳,蓋寓個人故國之思也。

近年以來,先生因感世界人口膨脹趨勢,爲將來人類之嚴重威脅,故悉心硏究人口問

題。廣事搜羅各國有關人口問題之著作。並先後發表:<人口學說——自馬爾薩斯至馬克

思〉(五六),<宋巴特之人口思想〉(五九),<飢餓地理與人口新說〉(六〇)及<中

國人口問題〉(六一)。

先生在大學授課,特點有二:其一爲自由,不願受一本教材之限制喜作廣泛討論,由

學生自動自發’不作硬性灌輸。先生對大學中之考試制度不甚贊同,每屆考試,多令學生

作論文或讀書報告以代之°先生又實行「討論教學法」。其法是不將全部上課時間由教師講

課,而是指導學生去找有關之書籍及資料,自己作硏究,並規定時間由學生口頭報告,大

家討論,先生批評。此方式使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廣泛深入了解,並可引導學生做學問之興

趣。

其二爲個別督導。督導每一學生作自己性之所近的一種進修,並盡先生精力時間之許

可,給予個別之指導°此種指導非但在大學四年過程中,即畢業後之同學,先生亦盡力指

導之°此外,先生對每一學生畢業後之出路,皆甚關懷。在新亞十餘年中,因學生多爲大

陸流亡青年,其中生活艱困的甚多,先生見到的,都予以幫助,使他們能維持生活及繼續

學業:先生平日,自奉甚薄,有餘錢除了幫助貧苦學生外,全部買書。在來港後的十餘年

中,前數年情形甚苦,自新亞接受政府補助後,經濟情形稍好轉。但是先生儉樸的習慣仍

如以前,每日開支亦和以前一樣。十餘年來,家中未請佣人,凡事均親自操作,蓋慮「由

奢返儉」之難也。先生好旅行,且善攝影,周末或假期除偶爾作郊遊外,多以讀書爲樂。

九、1970年逝世於香港

一九七〇年五月二十八日,先生因病逝世於香港。 、

一九六一年之後,先生受柏金遜病之困擾;一九六二年,先生在香港養和醫院接受腦

外科手術°手術還算成功,健康情況一度好轉° 一九六五年先生再到德國講學、放察。在

德期間,固深受彼邦人士之極大歡迎,然奔波於各大城市,風塵僕僕,忘其辛勞,回港之

後,健康即大不如前。

P:35

財產私有制的社會,也必不會有經濟自由。」(《論經濟自由》第一〇三頁)有人認爲有了

私有財產制度才有貧富懸殊,由貧富懸殊造成社會多少罪惡,於是就打主意取消私有制度,

結果就連經濟自由都取消了。先生指出:不要太過看重私有制之弊害,而忽略私有制對個

人人格的保障作用。/祗要有經濟自由存在,人民努力致富的機會是平均的。「不管甚麼樣的

經濟制度,只要減少了自由的成分,便增加了貧困,最無自由之處’便是最貧困的社會。」

「有經濟自由之處,便是富裕,而且財富分配有趨於均平之勢。」(同上書第一二六頁)先

生又引現代各自由國家國民所得之趨勢爲例,證明每一個國家的國民所得都有趨於均平之

勢。

先生既相信在經濟自由制度之下,財富分配有趨於平均之勢,所以他希望今後的社會

不是全體無產,也不是部分有產部分無產’而是人人有產。「人人有產,則人格獨立。個人

自由,社會平等,政治民主,都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和最真實的基礎。」(《經濟學講座》第

二四二頁)而且人人有產,生產力可以活潑進步,物質文明可由社會共同享受。

人人有產’正與我國傳統的「均產思想」相合,而「耕者有其田」亦爲人人有產理想

的一種實現方式。

八、流亡人辦的流亡學校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日,有一件事可能是在中國學術文化歷史上値得紀念的是,香港新

亞書院在這一天開學了!這一間在民族流離患難中創辦的高級學府,負著保育並發揚光大

祖國傳統文化的重任。

先生是這一間學校的創辦人之一 °「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可以寫出諸位先生

創辦新亞書院時的環境與心情。一身之外別無長物,但前路遙遙任重而道遠,保育並發揚

祖國文化之重任在肩頭上不容卸下°學校開辦之初,僅租一家中學的三間校舍在晚間上課,

教授全是義務,並將自己別處得來的薪金或稿費支持學校的生存。(先生當時在「民主評論

半月刊」主筆政)第二年學校改組爲日校,幸有王岳峰董事捐贈臨時校舍一所,正式成立

四系,由錢賓四先生任院長兼文史系主任,唐君毅先生任教務長兼哲教系主任,楊汝梅先

生te會計長兼商學系主任’先生任總務長兼經濟系主任°但學校經費因改組爲日校而更形

困難°自此時起到一九五四年與雅禮協會合作時爲止,新亞師生一直與窮神搏鬥。先生因

兼總務長’ 一切經費籌措及事務執行集於一身。此期間錢先生兩次去台,爲時甚久,其中

一次爲奔走捐款而演講’竟因屋塌受傷,這亦是新亞諸生所應永遠感念的。

除了經濟難關外,更有商業登記之一關。民國四十一年香港政府通令各私立學校一律

重辦商業登記。新亞此時如照章登記,則等於自承爲牟利而辦學,這是新亞師生最不願承

認的。時錢先生在台,函告先生寧停辦絕不認牟利。而董事長趙冰先生正在重病中,但爲

了學校之^存及風格之保持,扶病辦公。當時因學校窮,人手缺乏,大小事務、如奔走、

接洽、起稿、翻譯、打字、寄發文件,皆需先生躬親爲之。奮鬥一年,終於得到最高法院

承認新亞爲非牟利之教育事業。

先生幼年景慕武訓先生,並因此立志終生獻身教育,但在大陸各大學中教書十餘年,

都是設備相當齊備的大學’教授除教課外,對學校之生存與發展不須操心。所以武訓精神

之偉大也就想像不到。今則以一身繫學校之存亡及校格之維持,始能了解當日武訓興學之

艱苦及其精神之可貴。

P.9

P:36

有關土地改革之資料,以及各國土地改革成敗之史實,悉心研究,並與地政學會諸人交換

意見及研究成果。先後發表譯著多種,譯本有德國土地改革同盟主席達馬士克著《土地改

革論》;著作有:《土地經濟學導論》、《土地經濟學》及《墾殖政策》等,皆爲土地問題之

主要教本及參考書。關於教育方面,自民國二十八年起先生一直在政校地政系任教席。民

國三十年春,感於推行土地改革刻不容緩,單憑政校地政系不足以培育較高級之人才,乃

與蕭錚、湯惠蓀等先生創辦中國地政硏究所於重慶。由蕭任所長,先生任祕書長。勝利後

於三十五年遷南京上課,直至大陸失守爲止,前後共七年有奇,造就高級地政工作人員及

理論硏究者不少,其中且多各省市地政機關之主持者,均爲先生對中國地政運動之大貢獻。

地政運動諸人,除硏究與教育方面之貢獻外,並擬定各項法規,建議政府通過施行。

抗戰期間,起草「戰時土地政策大綱」,建議政府,後經政府公佈施行。又代政府起草修正

土地法草案經立法院三十五年通過。然而,土地改革運動亦爲一種社會性運動,除政府有

正確合理之政策及切實可行之方案外,尙須民眾之配合。故地政運動諸人同時展開向社會

宣傳之工作。戰時在重慶,地政學會出版「地政叢書」與「地政叢刊」’並翻譯外國地政方

面之名著多種刊於世,俾國人多了解。又創辦<人與地〉半月刊,由先生主筆政。勝利還

都南京後,先生與地政學會諸人’創立土地改革協會,公開具體主張:「農地農有,市地公

有,富源地國有」。並出版<土地改革月刊〉廣事宣傳。國民政府遷台灣,先生等爲政府土

地改革提出可行之方案,終於完成了台灣土地改革,贏得了民眾愛戴及國際讚譽’先丰等

之心血亦不枉矣。民國四十四年,先生著《明日中國之土地問題》,爲中國土地問題的長遠

規劃,提出意見。

七、經濟自由與人人有產

先生是一位經濟學者。但是如果有人問到先生的中心思想或主張是甚麼?我可以用一

句話,作精要的答覆:先生中心主張是「經濟自由」。先生說:

「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一樣,它們是今後文明所繫的命運關鍵。每一個人都應該

根據自己的認識,去參加這一巨大的命運抉擇。」(《論經濟自由》序言)

又有一次,在新亞書院一次月會上,先生講過幾句關於經濟自由的話: •

「經濟自由時有弊病’但社會科學家要設法解決這些弊病,像一位醫生替人治病

一樣,不能說把病人殺了就沒有病了。有人說,經濟自由有病,乾脆取消了它!這就

等於說:殺了病人,沒有命不就沒有病了嗎?」

人不免於生病,病之大乃至於死;經濟自由不免於弊,弊之最大爲取消經濟自由。有

些人以經濟自由之病爲藉口,欲致經濟自由於死地,爲先生所最反對者。

先生關於經濟自由理論之發揮,見於其所著《論經濟自由》一書。書中首章指出經濟

自由爲人類天性所需,並借用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之名言:「故善者因之,其次

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與之爭。」爲政府經濟政策應循之原則。先生在

該書中指出經濟自由有三大危機:一爲經濟恐慌、一爲獨佔、一爲貧富懸殊。但、上述三種

危機在有政治自由及經濟自由之國度裏,皆可因人類智慧之提高,(一是社會科學之進步,

一是技術之進步)可減低到最低限度0經濟自由之最大敵人爲政治獨裁,因爲政治獨裁徹

底剝奪人民一切之經濟權利與自由,是最大的經濟恐慌’最大的獨佔,最大的貧富懸殊。

先生謂私有財產制度是經濟自由的基礎。「私有財產制度是經濟自由的第一基礎,沒有

P:37

爲教授。先生認爲大學教授非具高深學問與豐富經驗者不足擔當,初回國的博士們或有專

門學問及特長,但多數缺乏教學經驗,冒然聘爲教授,實在有誤青年。更甚者:抬高外國

留學生即等於抬高外國學術,造成大學教育與中國社會脫節之現象。

由於抬高留學生的地位,使非留學的自學成功者大受歧視。一些意志薄弱者,就自暴

自棄,另用一些拉攏人事關係的手法求保飯碗,或者一有機會就轉行,再就是想辦法鑽路

子到外國去,準備過幾年也回來神氣給別人看。以上三種現象,對學術界都是大損失。

第二是一年一聘教授的制度及「學無常師」之弊害。國內一般大學中,都有一年一聘

教授的制度。先生說:到底此制度用意何在,他一直不甚明瞭,但是這制度之弊害,卻明

顯的表現出來。教授們都爲此不能安心教書,生活也不能安定。先生以爲教授應爲終身事

業,然後才能發揮他們平生學問,也才使他們感覺到教育下一代責任之重大及無可逃避。

而一年一聘教授的制度,使他們既以學府爲逆旅,生活既不能安定,更談不到學問之雄心。

有些教授轉行經商或作官,或作其他自由職業者,亦與此有關。因爲他們發覺別的職業反

能有較安定的生活。

由此而來的是受業者「學無常師」,難得長期追隨一個値得敬佩的先生作爲終生立身行

事之榜樣及指導者。有時師生間相處確有較長時期了,但教授不知何時就要走路,學生亦

不知是否明天就換生面孔來,雙方都難作長遠計,於是教授也祗好由薪俸驅使,隨鈐聲上

下,其他不暇顧了。有些學校要教授作學生的導師,是好辦法,但在一年一聘教授的制度

下,也成了空談。

第三、大學中普遍忽視教授們的硏究工作。先生說,大學中多數都不反對教授硏究,

也不缺乏圖書設備,但是仔細考察一下,教授們有著作的祗是少數,而且都是自己特別努

力的結果。學校對教授的硏究既不設法鼓勵,也不設法造成風氣。當然少數著名大學是例

外。通常來說,大學僅把教授看作傳授知識的「教書匠」。於是,有部份教授就拿了自己又

老又熟的講義教上十數年,那講義老到與科學進步脫了節,熟到可以背誦到一字不漏。再

有就一直用外文原書作教本。這都是不鼓勵硏究的結果。如此,我們的大學教育很難躋於

世 f 水 準 。

六、中國地政運動

中國「地政運動」,在大陸未能實行;僅亡羊補牢式的在台灣稍顯成效,但是,這一個

持續了册年,耗蝕了多少學者心血精力的有關國計民生之運動,吾人實不宜忽視。

地政運動,實際上包括了四種努力目標:一是學術性之目標,以中國地政學會爲代表,

其目的在從社會科學立場,去硏究平均地權的理論;二是教育性的目標,以政校的地政學

院及後來的地政系及地政專修科爲代表,其目的在爲推行中國地政而培育幹部人才。三是

行政性的目標,以各級地政機關爲代表,其目的在擬定各種地政法規及實施此法規。四是

社會性的目標,以戰前的中國地政學會及對日抗戰勝利後成立的土地改革協會爲代表,其

目的在普及土地改革思想於社會各階層,以加速平均地權及耕者有其田的實現。

民國廿四年,先生加入設在南京的中國地政學會,爲個人會員,是爲先生參與中國地

政運動之始。中國地政運動既有上述四項目標,則地政運動諸領導人,須將以下兩項重任

置諸肩頭。第一是研究與教育之責’第二是向政府提出建議及向社會宣傳之責。先生對上

述兩項責任行不遺力。關於硏究方面,爲求完成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先生搜羅世界各國

P.7

P:38

學生們,他們不知道將中國傳統學術文化,怎樣和西方近代科學連繫起來,又不知道西方

學術對中國到底有甚麼用。使梁任公所期望的「彼西方美人將爲我育寧聲兒以艽我宗」(見

梁任公《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序言)之希望,永難實現。

很明顯的,中國現代學術是有了一個缺口,而先生就想彌補這缺口。

先生這種努力,從民國廿五年在南通學院執教時開始,至今未曾稍歇。初登大學講壇,

他不甘心像他的同人們一樣照讀原文本。立志獻身教育的人,是不願意誤人子弟的,先生

學的是社會科學,他要社會科學說中國話,治中國病。他當日的心情是這樣:

「經過許久的考慮,我獲得了三項結論:首先,必須把從外國學來的基本知識、

槪念、術語、表達方式,翻譯成我們習用的格式,我稱這種工作爲學術思想的『歸化』。

在這番翻譯之中,自然同時就進行了選擇的功夫。我的標準是:在課堂上不用外國字,

不用生硬的名詞,不採取與我們社會經濟不相干的資料,不講述自己不相信或不明瞭

的東西。更不能引起學生們的錯誤心理,以爲高深科學知識必須求之於外國;我希望

引起他們對學問的興趣,但要大家明白:成佛不必到西天。」(粉筆生涯二十年之

一——濠上一年)

這種決定不僅使先生講課與準備教材之方式與眾不同,而且大大地影響了先生的治學

途徑。他必須用外國的科學方法治中國學問——中國社會經濟諸問題。要治中國社會經濟

方面之學問,必須以中國材料爲基礎或根據。故多少年來,先生用各種方法搜集中國社會

經濟方面之資料。民國廿四至廿五年,先生初回國尙未受聘於南通學院前,曾參加整ii「中

央土地調查委員會」關於全國土地調查報告的資料。據先生自述,參與整理該項資料之工

作,其得益「勝讀十年書」。使先生對中國農村社會經濟問題有深刻之認識。

抗戰期中,先生北上陝甘,南下雲貴,更親見無數的活資料,使先生在中國經濟問題

方面成爲權威。而對於中國農業問題及土地問題更具卓見。

先生更熟讀中國典籍,尤其關於古代經濟與經濟思想之著作。人多謂:中國古人罕言

利、恥言利。先生不以爲然。中國古聖先賢恥言小利(私人之利)而言大利(全國全民之

利)°爲民制產是歷代思想家的企求想望;亦爲歷代有爲的政府之中心政策。歷代思想家之

經濟思想與政策皆極精采,値得後人參考。而且,其思想學說之共通處如農本思想,均產

主義等等,已深植於中國人觀念中牢不可拔,故非求之於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不能了解中

國之國情與民情’不能了解中國社會經濟問題之痛癢處,更不能對中國社會經濟政策置一

言,而先生在大學所授之中國經濟問題,經濟政策,中國經濟名著選讀等課程,每門都必

須具備中國古今知識及西方科學方法,而以二者融會貫通者。先生之努力’使受業者知道

中國傳統學術思想與西方現代科學相連繁,摸到創造世界文化的途徑,也塡補了中國現代

學術之缺口。

五、對中國大學教育制度之看法

先生在國內及海外大學任教,至今二十五年有餘。其所任職務有教授、系主f壬、院長、

研究所導師等。戰時並入教育部爲農業教育委員會委員。在如此長久時間中,先生對中國

大學教育制度之觀察,發覺頗多問題存在。其問題因事過境遷而消逝者兹不贅述,問題尙

在而待改良者,摘要提出,供關心此一問題的人士參放:

第一、厚愛留學生而!^低本國大學生及自學成功的學者。留學生一回國,即多數被聘

P:39

格像武訓那樣才能做得到,但是教育他人子弟,尤其貧苦人家的子弟,連我這樣的人,

也應該做得到。」(同上)

第二個啓發影響先生的人是先生的父親光閭公。

光間公是一位小學教師,初時在河北省境內的一間鄉村小學教書,後由武訓專誠跪請,

而將半生獻給武訓義學。原來武訓辦學,注重最基本之兩點:一是乞討募化而來之學田,

學田之收入可供學校之開支時始開辦義學;一是要有了良好的教師。武訓不識字,但他會

千方百計地打聽人家。他在山東堂邑、臨淸、館陶等縣或至更遠的地方沿途乞討,同時也

沿途打聽,等他知道誰是最好的教師後,他會千方百計地把這先生請來。

武訓請教師,不用金錢,不用榮銜,不用勢力,而是用一片至誠,與無法形容地謙卑。

先生後來敘述這事,還非常感動:

「父親最初教書的地方原在河北,距離故鄉七八十里,有一天武訓跑了去,一見

面就跪下叩頭,非答應他的條件,他不肯起來。他要求父親到義學教書,而且必須答

應他,終身擔任義學的教師。父親嘗於後來告訴我,他那時感動得下淚,自己不知不

覺的向武訓跪下去,滿口應承了他的要求。」(同上)

勢力可以威脅弱者,金錢可以誘惑貪者,唯有至誠才能感動仁者。光閭公來到武訓義

學,用認真嚴肅的教學態度,使武訓的精神得到成果。這種教學態度深深地影響了先生,

這是親身受業於先生者能真實感覺到的。武訓死後,光閒公在義學正廳掛起武訓畫像,曰

夕致敬以紀念這位友人;並且以自己的躬親實踐將武訓精神彰顯出來,使後人有所感受。

其後,楊二庄因遭匪患,光閭公遷義學於艾寨,並將張氏家祠數十間及祠田兩百畝捐贈義

學,並計劃於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五日武訓百年誕辰時,加辦農業職業學校,抗戰一起,

計劃因而攔置。

先生出生於農村,也對先生性格之養成及治學途徑有關:第一、華北各省之農村都是

一樣,沒有美麗的風景,但有醇厚的民風’養成先生平實厚重的性格。第二、先生對農業

經濟問題之興趣,以及後來對土地問題之成就與貢獻,也與出生於農村有關。

‘ 四、中國學術的缺口

中國自淸末輸入西方文化以來,一直就沒有好好地消化過。這其中原因當甚多,筆者

淺學’未敢置評。然以當今實際情形言之:學術界仍然分開一道明顯的界線。作中國學問

的人,多不屑理外國學術,而以傳統文化爲標榜;留學外國的人,又多輕視本國學術文化,

而以新學說之傳播者自命。而近數十年來,中國各大專學校中,既增設社會科學與自然科

學諸課程,這些中國傳統沒有的課程,就只有請留學生來教,而留學生就多數拿外文原本

書照講無誤°書中理論既是外國的,材料亦是外國的。先生初回國執教於南通學院時,就

發現此種情形。他說:

「留學生出身的教授,不論有沒有學位,他們所用的教材,幾乎全屬於留學國家

的現成著作。留英留美的用英文,留日的用日文,留法的用法文。回國時間較短的,

多半拿著一本原文書作教本,有時讀一段原文,再用中文講一遍。」(粉筆生涯二十年

之一——濠上一年)

先生上述爲二十年前事,然衡諸目前情形,卻仍然有如此現象。其他地區筆者不詳。

即就目前香港大專學校中,照讀英文原本而不用中文譯講的數不勝數。於是,就苦了一般

P:40

身臨其境,簡直無法想像。」(同上)

除上述困難,以及技術工具上之難題外,墾區之地理環境,倒是甚合理想°該地四季

如春,常年可以種植,衹因一年之中有雨季旱季之分,雨季水分太多,旱季水分不足’居

民無法耕種。先生首先從水利灌溉方面著手,建好全區排水蓄水系統,旱季可用來灌槪,

而雨季藉以排水。年餘之後,蔓草不生,嘉禾苗長,墾殖可耕之地逾千軟(案:墾區共有

地四萬軟)。若給先生以較多時間,成績會更顯著,對抗戰的貢獻也會更大些。然而日軍在

廿九年秋天侵入安南,迫近墾區,先生不得已乃回陪都重慶。

民國册二年,先生至貴州大學主持農學院,亦有雙重動機:第一、先生在貴大以農學

院長兼農業經濟系主任及農場場長。貴大農場雖不如西北農學院之大,但亦可作實驗之用

了。第二、貴大是戰時誕生的大學,册一年戰事方酣,由戰區湧入後方的青年,在當時搶

救政策之下,紛紛要求升入大學。長江兩岸及兩廣學生退入貴州者,爲數極多。在客觀條

件需要下,而有貴州大學之產生。先生幼年即有獻身教育的意願,尤其貧苦子弟或流亡青

年,更能激起先生之同情心。

總之,抗戰期中,先生不論在前線抑在後方,一切作爲都是爲了抗戰,以及爲了抗戰

勝利後國家長治久安之需要。抗戰時期,先生本來可以在陪都過較安定的教書生涯,但反

而風塵僕僕,北走荒漠,南入不毛。在艱難情形下,主持貴大農學院。先生到貴州大學,

原是貴大向政校借聘一年,但因爲先生不忍離開那些流亡青年們。同時經營日有成績的農

場,亦使先生依戀不忍去,結果在貴大教了兩年。一直到民國册四年,因爲不能再次續約

才回到政校來。兩年時間的勞苦,回重慶後,一些朋友見到,竟像蒼老了二十年。

三、人與地

前節我們曾敘述先生在抗戰期間的一切活動。本節,我們試圖尋找他這種精神之所由

來之淵源,這對觀察一個偉大人格的完成是必須的。

首先,我們看看是甚麼人影響並啓發了他。

第一個影響啓發他的人是武訓。我們看他的自述:

「我不曾親見武訓先生,因爲我生的那一年已經是他逝世的第七年了。(案:武訓

逝於光緒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但是,在我童年的回憶中,至今最深刻而最生動的印

象,卻正是這個爲我所不曾親見的人,而對於我一生影響最深的人,也正是這個奇異的

偉大人格」。(我的母校——武訓義學)

先生三歲,入武訓義學,至十二歲離開,其間共九年。這期間中在學校外面,既熟聞

有關這個乞丐興學的故事,在學校內又整天對著那個衣著濫褸但神采奕奕的武訓畫像默

想。九年中,日夕沉浸在這種思想之中,使先生也像武訓一樣的發了願心:要獻身教育——

讓不能受教育的貧苦青年們受到教育。他曾說:

「我崇敬他(武訓)的心理隨年齡而增加。慢慢地我有了一種感覺:我已整個的

被包圍在武訓的精神之中了。當我在高等小學的時候,國文先生出作文題、,問我們最

敬的古人是誰,我答武訓先生;我在高小畢業後,父親準備我升學時問我願入中學或

師範,我答願入師範,因爲師範畢業後可以教書。如果今天有人問我理想的職業是甚

麼?我想,我的答覆還是教書。儘管我知道每一職業之本身都有其價値,但在我的思

想裏,總有一種潛伏的支配力量,要我首先選擇教書。我知道乞丐興學,只有偉大人

P:41

將近八年的時光,先生是緊張而忙碌的。這是國家民族的存亡絕續之關鍵時期,也是先生

最忙碌的一段。綜計先生在戰時的事業,可分爲三類:第一、在中央政治學校地政系任教,

及創辦中國地政硏究所,以推行中國「地政運動」。第二、在西北農學院及貴大農學院主持

院務及任教。第三、在雲南建水主持華西墾殖公司。以上三事,其實是互有關聯成爲一體

‘的。我中華自古以來以農立國;近代人士雖多以爲現代國家必須工業化,然我大多數同胞

今尙生息於農,而且在可見之將來,亦必如此,則爲無可否認之事。然則講求農業經營方

法及技術之改良,使中國傳統家庭自給式的農業與現代市場經濟相聯繫,進而作爲工業發

展之基礎,是需要而且急需的。先生講求農業經濟及謀改良農業技術其用心在此。我大多

數同胞既以務農爲生,則土地分配之合理化,使耕者有其田而免租佃制度之弊,實所必需。

土地問題爲我國二千餘年來社會經濟之基本問題,則合乎國情有益民生之土地改革,斯爲

解除民困,繁榮社會經濟之善策。先生之所以盡心力於「地政運動」者其動機在此。先生

與中國地政運動之關係甚深,容緩另章詳述。今先述先生在西北農學院、貴大農學院以及

華西墾殖公司之經過。

武功爲我國農藝鼻祖后稷之故鄉,西北農學院選武功爲校址,實饒有深意。設有八系

(農藝、森林、園藝、畜牧、農化、病蟲害、農田水利、農業經濟)。先生以院務委員兼農

業經濟系主任。該校有一萬軟面積之農場,先生所授課程爲土地經濟學與農業政策,所用

教材全是中國的,偏重戰時經濟問題及西北農業問題。在功課進行之中,先生深感將來復

員後土地問題之重要,除與學生討論外,並寫成一篇 < 戰後土地問題 > ’交地政學會出版。

此外’ 一萬軟面積之農場’也使先生大感興趣。對實際農業工作之興趣,爲先生所特

有。先生後來曾回憶道:

「首先我對實際農業工作的興趣,向來最濃,在國外注意的經濟問題,也以農業

經濟方面爲最多。我曾夢想自己經營一個較大的農場,來試驗改良農業經濟之理想,

但回國後一直沒有機會。我到南通學院時,曾計劃開墾學院所有的大片荒地,(案:南

通學院有荒地十一萬軟)因對日戰爭而成泡影……」(粉筆生涯二十年之三——雲貴高

* 原 )

先生曾企圖將西北農學院之萬畝農場,作一試驗。但一年之後,因西北農學院改組,

先生回陪都,此念因而打消。然先生之興趣,愈挫愈濃,故於民國廿八年夏,即先生回陪

都後月餘,與蕭錚、湯惠蓀諸先生自組華西墾殖公司,在雲南建水地方自領墾區,認真的

實驗起來。

先生至建水,除想以農場經營來試驗改良農業之理想外,其另一動機,是爲了使大量

戰區逃出之農民有田可耕並充裕後方之糧食供應。此外,先生更有一長遠之理想,爲創造

自耕農,以實現孫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之理想。

墾區工作之危險艱難,局外人很難想像。地方治安甚壞,縣府號令不出十里,餘皆土

匪勢力範圍。縣長亦常需請匪首飮宴,否則難保首級。另一原因,建水爲漢夷雜處之區,

自來有所謂少數民族問題。當地夷民對漢民皆懷疑忌之心。但先生卻意外地得到了夷民的

信仰。事後先生自述:

「雖然言語不通,生活方式不同,但一經贏得了他們信任之後,工作起來卻十分

認真可靠。免費治病’供給蘇草茶水,按日發給工資,尊重地方習俗信仰,訪問山中

村寨,教給他們漢語和進步工作方法等,都收到了極切實的效果。這工作艱難,若非

P.3

P:42

授課僅六週時,爲先生在大學授課時間最少,自由時間最多,研究最勤奮之一段時間。

自民國廿九年秋,至民國册四年底勝利時爲止,先生執教於中央政治學校地政系先後

五年有奇。此期中,先生曾有兩次離開重慶;第一次是民國冊五年以農林部墾務總局西北

調查團長名義,赴河西走廊調查可墾荒地,爲時半年。於民國册年七月飛蘭州,復以蘭州

爲出發點西至武威、永昌、山丹、張掖、臨澤、高台、酒泉等縣,再出嘉峪關至玉門油礦,

因預定調查時間已滿,乃束裝南歸。至此,先生往來於西北已三次。先生藉此得到豐富之

邊疆知識,除去例行一篇調查報告外,還寫了一篇<河西調查外記〉(未刊),一本《墾殖

政策》(重慶商務,民國册一年版。)

先生第二次離政校是民國册二年。貴州大學爲開辦農學院(貴大成立於民國册一年,

原設文理、法商、農工三院十四系,册二年先生去貴大,分農工學院爲二,由先生長農學

院)向政校借聘先生,爲期兩年(原約爲一年,後又續一年)。先生在貴大除任農學院長外,

並兼農業經濟系主任及農場場長。擔任課程有時多至十七週時,爲先生在大學任教以來最

忙碌之一段時間。

除上述兩次離開陪都之外,先生在重慶於授課於政校之餘,又與蕭錚先生等人創辦中

國地政硏究所。由蕭任所長,先生任秘書長。民國册五年先生回南京,時中央政治學校改

組爲「國立政治大學」,先生仍執教於該校地政系及中國地政研究所,並兼在建國商學院授

課。

民國册八年,內戰轉劇。先生初飛廣州,後至桂林。這兩個南方名城,昔日革命之策

源地,觸目皆失敗悲觀氣氛,毫不見振奮人心的抵抗精神。乃知中華民族之大悲劇行將來

臨,要散播復興種子,還在海外。不得已乃飛香港。

先生來港之初,與友人徐復觀先生等創辦民主評論半月刊,先生主筆政。三十八年十

月十日,與趙冰、錢穆、唐君毅、吳俊升等先生創辦新亞書院,先生任經濟系主任兼總務

長。一九五四年,學校得美國雅禮協會資助,經費稍裕,先生乃於翌年(一九五五)辭總

務長職,專注於教學工作,至一九六九年秋季退休。一九七•年五月逝世。

二、從前線到後方

「七七」的砲聲,震撼了中國和整個世界,它創造了我國八年抗戰的偉績,也給中國

人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每個中國人都爲他改變了生活軌道:有的人是被無情之戰爭所迫而

改變,有的則爲了神聖的抗戰而自動的改變。先生即爲其中之一,他離開了南通學院教授

的尚位’放棄了一切走上前線。他事後回憶起那時的心情,有如下一段敘述:

「『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

和許多人一樣,進行曲的歌聲,沸騰了我的熱血。一個從來沒有準備上火線的人,

這時唯一的要求’就是上火線去和敵人拼死活。我丟下了一切,我的職業和事業,我

多年辛苦搜集的圖書,我喜愛的家庭,當然連一點點私有財物在內。我參加了最前線

的戰鬥。」(粉筆生涯二十年之二——西北去來) ’

接著大局逆轉,先生隨軍撤退到武漢。痛定思痛,發現長期抗戰以爭取民族最後勝利,

既爲舉國上下共有之認識,亦爲政府既定之國策。則無論是在前方後方,都是爲了抗戰而

工作。先生衡量自己條件,在後方反能發揮所長,於是加入流亡中的教育部。

在整個的抗戰期中,先生部分時間住在陪都重慶,而其餘時間則奔走於西南、西北。

P:43

經濟學者張王介先生 宋敘五

\\ 一、生平略述

張王介先生’原籍山東省館陶縣。生於民前七年,家世務農。父光閭公爲第二武訓義

校教師°先生三歲,即隨父親入武訓義學。至十二歲,赴館陶縣城入高級小學。高小畢業

後,因有終生獻身教育之願,入東昌師範學校肄業。在師範先後凡六年,畢業後,適逢民

國十二年至十八年之革命運動,南下加入革命行列。民國十八年,先生廿四歲,獲獎學金

赴德專攻經濟。在德受業於德國社會法制學派殿軍狄爾(Karl Diehl),並曾親胎德國「理

解學派」創建人宋巴特(Werner Sombart)及「新自由主義派」創建人奧伊肯(Walter Encken )

之教。而德國大學之自由風氣及注重硏究之態度,尤予先生以深刻之印象。

民國二十四年在德國弗萊堡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歸國參加東方大港(連雲港)設

計計劃,是爲先生參與政策設計之始’亦爲先生表現其政治智慧之始。其後,政府由於種

種原因,撤銷該東方大港設計計劃,先生乃於民國廿五年受聘於南通學院農科,講授經濟

學及農業經營學,是爲先生初登大學講壇之始。先生從事教育之願至此乃得償。

在南通學院因講授經濟學及農業經營學,著手翻譯狄爾先生著《國民經濟學原理》及

艾雷貝(Fr. Aereboe)著《農業經營學》,並與校中同事合作,出版<濠上〉半月刊。<濠

上〉出版到第八期,南通學院暑期大考剛剛結束。「七七」砲聲一響,先生投筆從戎,轉戰

於京滬蘇昆之間°後隨軍內撤至武漢,參加抗戰中之教育部,隨部入川。在教育部時,先

生任農業教育委員會委員’爲先生明瞭全國教育槪況及其問題之最佳機會。

民國廿七年,北平農學院撤退至陝西武功,與原設於武功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倂爲

國立西北農學院。先生奉教部委任爲院務委員(院長),並兼任訓導長及農業經濟系主任。

先是,先生曾於民國廿五年春,以西北建設協會在西安舉行年會,有陝西之遊,得識我國

現代最偉大之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時,李所設計之關中八渠已完成大部分,其中涇惠、

、!胃惠二渠已經放水0關中本是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漢唐以前,沃野千里;可惜自五代以

後,日漸荒蕪,到今天連文化、經濟皆落在東南諸省之後。李氏設計該項水利工程,即是

想令西北萬里荒涼重變沃土,西北諸省父老,稱他爲今日之大禹王°先生此次得識李氏,

引起對西北開發之甚大興趣。先生從此對西北有了夢想’也有了願心。其後第二次第三次

之西北行,即爲此願心之所驅使。

在西北農學院爲時一年°先生於教課之餘,曾遨遊關中,東出潼關而西至寶鷄,先民

活動之遺蹟,固引人興懷古之思;此外,先生更看出:在這遼闊之空間中,無論地上所載

及地下所藏’皆極豐富°西北既大且富’不但國人未加注意,即政府也無具體而有系統之

政策,坐令貨棄於地,空餘廣大國土引外人覬覦之心。自此更對西北具濃厚與趣。

一年後,西北農學院改組,先生回陪都,於民國廿八年夏加入華西墾殖公司。因爲,

長期抗戰爲既定國策,開墾後方荒地以容納戰區逃出之農民,並增加糧食生產以應軍民之

需要,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因此,先生與蕭錚、湯惠蓀諸先生組織華西墾殖公司,選雲南

建水縣城外册五里之羊街壩爲墾區。由先生來設計主持墾殖工作。

民國廿九年秋,墾區經營成績斐然’而日軍侵入安南,迫近滇邊,先生不得已乃回陪

鄉,任教於中央政治學校地政系。所開課程爲土地經濟學’農業經營學及墾殖政策,每年

P.1

P:44

經濟學者張王介 先 a:

宋敘五

P:45

(5481)

張文光議員

本期要目

張文光議員談不同年代的「新亞精神」

誠明獎領受人(2001-2002年度)讚辭

繼往開來的「新亞人」 黃建平

成就偉大的事業必先有偉大的學業 黃乃正

萬千星輝新亞夜唱出了力量 力臣

歡迎內地本科生及海外交換生晚宴

歡迎新聘同仁午宴

新加坡暑期實習後感 戴姆瑜

書訊

8何培斌教授談新亞同學的現況

8 踏遍千山人未老 葉漢秋

9迎新營事件的啟示 梁秉中

10黃乃正院長談新亞發展的方向

1 1曾克患先生的書法藝術 李、;閏桓

15與友人信談讀閒書 農圃舊係

1 9本院大事記/榮升/榮譽

-45.新亞生活30:1 (2002 年 9 月我想在這裡談談過去在新亞時期及離開大學

的種種體驗。今天我看到在座各位同學,好像看到

輕的自己。很多時我都有以下這首詩的感觸:「去

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

花依舊笑春風。」最後一句當然是指在座各位,不

中大最多的不是桃花,而是杜鵑。往日我們看到杜

的日子都是我們最苦惱的日子,因為是考試的時候

還要交論文,所以我們和杜鵑花一樣悽怨。但是新

本院五十三週年校慶暨獎學金頒獎典

本院校友、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先生致

辭 錄音整理:盧達

不同年代的「新亞精神

給了我一生最美麗的回億’因為我從中得到了知識

經受了锻鍊,並不斷成長。每當我回到母校的時候

我總想到在新亞的歲月,在宿舍「屈蛇」的日子。

們也會r走堂」,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勤力讀書’我

最好的老師是圖書館,大家每天都在圖書館逗留很

的時間,尤其是暑假更是我們讀書的黃金歲月。當

在校園內有很多讀書小組,由同學組織。我們有很

的校園辯論,過去新亞書院的圓形廣場,看不到它

牆’因為牆都貼滿了同學的大字報’有很多政治上

爭論,學生們不同的觀點,各種的意見都貼滿了那

牆,在座有很多我的師兄師姐,他們都是圓形廣場

常客。我也參加了很多的學生運動,在參加的過

中,我建立了很多的信念和理想。我感謝新亞書院

新亞生活月

刊 1 一零零

一 一年十月十五

日 第三十卷第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责曰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一九五八年五月。一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

P:46

- 2 - 新亞生活30: 2

(5482) 因為這是我建立人生理想的地方。今天我來回顧我

1 1十年走過的路,我心中特別溫暖

新亞精神在不同時代的體

我一切的理想,可說是從新亞校歌開始。新

校歌是j個追求理想的故事。歌詞十分好,我離開

校後,到過很多地方’遇見了不少新亞人,都還記

新亞校歌的歌詞’也有不是新亞的人」會引用新亞

歌詞。歌詞最感動的一節是:「手空空’無一物,

遙遙,無止境。亂離中,流浪裡,餓我體膚勞我精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千斤擔子兩肩挑’趁

春,結隊向前行。」這是錢穆先生所寫的校歌,總

了新亞精神最重要的特點。當然那時的環境較現在

劣得多。一九四九年’中共建國’錢穆和內地很多

化人、知識分子流亡海外,在香港承傳中國的文化

而創立了新亞書院。可以這樣說,新亞書院在艱辛

環境下’創立出來一個中國人的天地。但新亞精神

不是凝結不動,我認為一種精神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它應隨著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人去創立、去豐富

去發揚

我記得七十年代的新亞人參加很多很多的社

運動’有保釣運動、反對殖民統治的運動,很多同

由於他們的勇氣、他們的正義感’民族心而走向

會,當時影響了整整的一代人。今天在不同的領

中,有很多出色的人、有很多默默在他們崗位上貢

的人’他們也是在那時代受到了影響而成就了他們

天的事業。其中便有新亞的同學參與。當時我們的

長是余英時,我已經忘記了他教導我們的學問,但

最記得他在一個五四集會上對我們說:「五四精神

甚麼意思呢?五四精神是一個反抗的精神’是一個

抗傳統的精神。I晶時余英時校長的說法鼓舞了很

同學參與了很多社會正義的事情。這也是新亞精神

一個時代的反映。到八十年代’我知道的也有很多

學參加了支持八九民運的活動,有些在支聯會擔任

些很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新亞精神一個時代的體驗。

今天我回到新亞書院,收到兩份資料,一份

程序,另一份是有關迎新營事件的聲明,這次事件

實並不重要。各位同學在成長過程中,有些越位的

況,這是大家成長的現象,是大學自由的體現。這

自由的精神可能比不同價值的是非對錯更加珍貴。

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利用大學這個自由學習的環境

自由的校園塑造自己自由的人格、自由的理想和

念’成為新一代的新亞人’去創立適合你們時代的

亞精神。青年人也不需要走舊路,正如我和你不一

走上一代新亞人走的道路。我們自己去建立我們自

的價值、自己的理想。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也就

和我們校歌的「趁青春,結伴向前行」的情況相若

即憑借我們的青春、觀點、理想而成為社會的守望

力量,新亞精神也就得到了綿延、更新和發展

珍惜自己的信念和理

新亞校歌中不斷重複「珍重」。珍重是一個很

遠的叮®,一個很遙遠的期望和祝福。究竟在未來

年及未來的歲月,可以珍重些甚麼呢?當我重回母

和回顧過去的歲月的時候,有幾點我覺得值得珍重

第一要珍惜讀書的環境,無論你身在何處’讀書都

常重要。我後悔的是沒有好好利用校園建立更加堅

的知識,請容許我在這裡作一個善意的提醒:要有

識,知識是力量。第二,要結交朋友,當然可以是

的男女朋友’樹立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一個人有了

己的信念和理想支撐’才可以使自己的知識成為

量,成為做事的動力’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動力,

為一個知識分子的動力。我們常常說知識分子的

候,我們關注的不是他的知識,而是他的知識是否

用於社會’這是剛才院長所說的「先有偉大的學業

可建立偉大的事業」的意思。這正是文天祥所說

r讀聖賢書所為何事?」的問題。中國有很多的知

分子,平日是讀書和做事’在有需要的時候更願意

他的信念和理想奮鬥。中國有一個大知識分子鄧拓

年輕時有一個信念’追求一個富強的中國。一九四

年’中共建國之後,鄧拓成為《人民曰報》的社長

這是中國掌握意識形態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他是

個知識人,但因為政治的原因給打倒,被迫離開《

民日報》,他寫

了 一首詩,有四句是這樣的:「筆

龍蛇二十年,分明非夢亦非煙,文章滿紙書生累’

雨同舟戰友賢。J*時他被批鬥,文章滿紙書生累

這是寫盡中國知識分子的災難和艱辛。他也寫過一

令人激昂的文字,「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

斑」,事實上鄧拓死的時候,他的確無悔他寫過

話,讀過的書。所以各位同學要讀書,要追求知識

立自己的理想,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這正是

亞校歌「趁青春’結隊向前行」的意思。說到珍重

秋瑾有一首詩’也是令人動容的,

r 一腔熱血勤

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各位同學要珍惜自己,對

己的信念和理想要珍而重之,薪火相傳,才能傳之

各位同學在未來的歲月將會走得很遠。但是

一個人走得如何高如何遠,也總會回頭看看年輕時

的歲月,想想年輕時代的老師和朋友’及年輕時的

念和價值,成為他生命的閃光’成為生命中的溫暖

生命的回顧有如醇酒,越遙遠越芬芳,我祝各位有

個芬芳的回憶’溫暖的回憶,就像今天一樣

P:47

(5483)

-47.新亞生活30:1 (2002 年 9 月

第 • m

K

書 : | 年 丨

尋4*

張文光議員頒獎予謝嘉臣同學

r誠明獎』(2001-2002年度)領受人讃

【「誠明獎」乃本院之最高榮譽獎,得獎人

獎狀及獎牌各一,另現金港帶一萬元。獲獎者須學

成績優異(總平均成績不低於3.3)、品行良好、

傑出之學術表現,以及熱心社會服務或具超卓之領

才能,應屆畢業生獲優先考慮。2001至2002年度

獲獎同學為政治與行政學系謝嘉臣同學。

謝嘉臣同學

• •讀萬卷書行萬里

謝嘉臣

學,政治與行

-

J

M學系甲榮譽畢業

生’天性好學

ffi^sKvl

J ^樂於求知’興

HS^H^⑩luB廣泛,思路敏

.

• l^H捷,領悟力強

入學不久即薪

H^HH^^W^H頭角’為同學中

之佼佼者。三

以後,終能名列前茅’屢獲殊榮。嘉臣於學業上刻

鑽研,孜孜不倦’廣涉獵而有專精,好讀書亦求

解。他寫的論文向以邏輯嚴謹,文字明快見稱

嘉臣為人誠懇,待人有道’處世有方,深得

系師生愛戴。記得他選修我所教授的課程時,曾主

提供建議,溝通師生之間的需求與交流,使課程得

圓滿進行。有學生如此,實在是教師之大幸

課堂之外,嘉臣亦非常活躍。他曾擔任系會

席,熱心公共事業,積極組織各類活動,以豐富在

生活。事實表明他不僅是一位優秀學生,而且是一

具領導才能的組織者。嘉臣也積極參與國際交流,

任本地傑出專上學生服務協會國際秘書一職,曾代

本港及本校訪問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新加坡、

來西亞等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嘉臣

言,應是兩者兼具。在香港,他的學術活動範圍不

於中大,在其他大學的校園裡,也有他的影蹤

由於勤奮努力,品學兼優,嘉臣在校期間曾

十項獎學金及嘉獎,包括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捷

鄭氏基金獎學金、雅禮協會獎學金、陳家樂先生獎

金等。嘉臣現於政治與行政學系攻讀碩士課程,此

獲得「誠明獎」對他的成長意義重大,也為他的本

生生涯畫上完美句號。我在此祝願他再接再厲,貫

「誠明」

一 一字帶出的為學與做人精神,成為一位頂

立地的r新亞人」

(此讚辭由政治與行政學系於興中教授撰寫)

I i l l

P:48

(5484)

-48.新亞生活30:1(2002年 9 月娘柱闹來的「新亞

人 新亞書院校友會會長黃建

很榮幸代表新亞

院校友會出席書院創

五十三周年暨獎學金

授慶典。因連任校友

會長的關係,這已是

第四次登,七禮台,跟

位學弟學妹談校慶

想。每次返回母校,

總有回家的感覺。這

「家」經歷創建時的簡陋,積累前人一點一滴的

血’才有今天的規模.,看著老家不斷地壯大,作為

r新亞人」,我深以為傲

書院今天的物質條件無疑較往昔豐盛,早期

艱辛似乎只是回味的談資,也難引起年輕一輩的

鳴。物換星移’人事流轉,我仍堅信某些東西是歷

彌新的。我所指的是對自己理想和抱負的堅持,在

何艱難環境不離不棄,勇於及樂於承擔的勇氣’並

坐言起行。大學是傳授學問的地方,優美環境、先

成就偉大事業必先有偉大的學業.㈤is

今天是本年度的第一次雙周會,也是慶祝本

五十三周年校慶暨獎學金的頒獎典禮

新亞書院已經歷了半個世紀,我們一向以來

以發揚中國文化’及致力融會中西文化為己任。過

新亞舉辦了很多與中

文化有關的研討會及

動。今年暑假由梁院

推動的兩個大型活動

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

修會及第一屆「中華

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

便在本院舉行。范校

學者有百餘人’他們

別來自中國內地、台

及香港,極一時之盛

對推動中華文化都有很大的好處

還有每年舉辦的兩岸三地大學生互訪活動,

北京學普通話、到英國學英語及今年新增的新加坡

習計劃等暑期學生活動,以及每年與耶魯大學的學

互訪計劃,都大大增加了本院同學對其他地方的文

的認識,及提高同學的兩文三語能力。希望各位同

珍惜這些難得的機會

新亞學規第六條:r先有偉大的學業’纔能

偉大的事業。J4r天社會經濟不景,同學不免追求

利,而忽略了求學的意義。我們追求學問’不僅要

力’還要從學問中尋求其中的樂趣,這樣便不會感

為學困難。學問在日積月累的吸收下,便可成為我

的真學問。我相信今天獲得獎學金的同學’必然獲

求學的真樂趣,必然將會成就他們偉大的學業,為

們未來偉大的事業奠下堅實的基礎

設備及眾多傑出師長為大家的「求知求真,」創造了

天條件。我很鼓勵同學在埋首追求知識的同時’抽

有限的空餘時間參加學生活動、書院活動,甚而踏

校園’認識社會,服務社群。在繁重課業下參與課

活動雖有困難,但並非不可能。一點點的參與也可

豐富個人閱歷,培養獨立能力’更重要者是學會從

人的角度或立場分析事情,補足或實踐書本上的

論。「趁青春’結隊向前行」,一邊求知求真,一

身體力行。今天我們需要的是一群有見識,懂宏觀

考,容己容人的社會領袖。同學如果不養成留意社

發展變化的習慣,恐怕難以應付日後的挑戰

談到活動,我想藉此向同學介紹r學長計劃」

為了加強校友與在校同學的聯繫’我們在

一 一零零零

二零零一學年與書院合辦首屆「學長計劃」。r學

計劃」活動多元化’有學術性/社會性講座、往內

考察、康樂聯誼等。學弟學妹可從中分享「老鬼」

的成長歷程,也可藉此瞭解社會各行各業的新近

展。第三屆「學長計劃」遴選很快就要開始(截止

請日期正是今天)’希望本屆活動一切順利,學長

員同感滿意

新亞書院校友會創於一九五四年,

一 一零零四

將是我們創立的金禧紀念。在座各位學弟學妹是校

會未來的生力軍,若沒有你們的參與和支持,我們

法薪火相傳下去。新亞書院先賢對理想堅持不捨,

社會、文化有極強的使命感。我們後隨的擔子著實

輕’我希望以共同努力負起這「千斤擔子」•,縱使

人的成就不易超越’我們仍無懼無悔,繼往開來’

也是校友會一向抱持的宗旨’謹與各位學弟學妹

勉!在此,我衷心祝願母校繼續長足發展,並代表

體校友跟書院說聲:「生日快樂!」

P:49

(5485)

i l a 年

歌星李克勤先生在晚會上獻唱

In

_

黃乃正院長與校友合影

-49.新亞生活30:1(2002年 9 月

九月

一 一十七日晚上是慶祝新亞書院五十三周年院慶

高潮。本年度的千人宴共有一千六百多位學生、教職員

校友參加,氣氛極為熱烈。院長黃乃正教授在千人宴的

上致辭祝酒(汽水)時,逐一向每檯校友問好,台上台

打成一片,非常融洽。這次千人宴一改以往慣例,改為

圓形廣場舉行’而新亞校巴站,就留作舉辦院慶晚會的

地了

是晚院慶晚會除 。

了 一眾同學的歌、舞表演外,並邀

兩位「唱得」之人為嘉賓,其一的是李克勤先生,李克

歌藝精湛,早已是公認之事。而另一位「唱家班」人物

則是本院校友,歷史系張學明教授了。張教授在當晚自

自唱,在千多位同學、同仁面前,演出毫不怯場。而且

演唱自己填詞的歌曲《唱出了力量》,其歌詞更饒富意義

把人生的悲歡喜樂’比喻作不同的樂章:「歡笑啼哭呼吸

音樂,隨著樂曲高聲唱……」用以勉勵同學不應因一時

挫折及社會不景而氣鞍,反之要積極面對人生,勇闖明天

不少同學在欣賞張教授的表演時,情不自禁地以掌聲打拍

和應。一曲既完,全場

聲雷動,筆者在現場更

I

授到不少Encore之聲’可

f 演出極為成功

I 筆者也謹此祝願各

f 亞同學’學業進步,萬

IE

P:50

新亞教職員

聯盆會主席

朱嘉滚教授致辭

(5486)

新亞生活30 : 10月) 歡迎新騁同仁午宴 新學年伊始,本院與新亞教職員聯誼會於九 月一 一十日在雲起軒舉行歡迎新聘同仁午宴。從本 年一月開始共有一 一十四位新同事加入本院,他們 分屬大學各學系。午宴前,新任院長黃乃正教授 致歡迎詞’同時介紹了各書院負責人與各新同事 認識’也講述他們可享有的書院福利和書院舉辦 的活動,希望他們躁躍參加。教職員聯誼會主席

朱嘉濠教授除表達歡迎外’並表示如各同事希望

參加聯誼會舉辦的活動,必須首先加入聯誼會。

席間,體育部的湯遠明先生為了組織院長盃

的教職員隊與同學比賽,他忙不迭地詢問新同事

是否有興趣參加。當日的午餐美味而豐盛,各同

事享受了 一頓愉快的午「_

宴。 -

黃院長在宴會上致辭

歡迎內地本科生及海外交換生晚宴

本年度本院共有六十八位海內外本科生及交換生,他們分別來

自內地、澳門、菲律賓、澳洲、加拿大、德國、荷蘭、日本、西班牙

及美國等十個地方。書院為了表達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同學的熱烈歡

迎,特於九月一 一十六曰在雲起軒舉行歡迎晚宴,同時借此這個機會,

讓他們認識書院的負

責同事,也增進彼此

的了解。當曰出席晚

宴的有院長黃乃正教

授、本院輔導長何培

斌教授、朱嘉濠教

授、瑪明釗教授、黃

榮春教授、梁偉賢教

授、黃耀壁教授、學

生事務處李陳景華女

士、國內學術交流拓

展處倫熾標博士、學

術交流處的吳偉岸生

及范瑞欣女士,及宿

舍的主任。

當晚出席的海內

外生非常願躍,差不

多全到齊了 ’這是一

個難能可貴的東西文化交流的機會。黃院長在宴會上作了簡短的講

話,除了歡迎他們的到臨,也希望他們將來有一個美好的回憶。這個

晚上,粵語變成了少數的語言,英語及普通話充滿了整個雲起軒,他

們一見如故,娓娓而談。希望這個歡迎晚宴為各位提供一個契機,彼

此建立起珍貴的友誼。

SFrkc

P:51

Scientific

西漢

貨带史

(5487)

-51.新亞生活30:1(2002年 9 月

驗是難能可貴的

由於我們從香港而來,公司後來特別安排我

做有關中文書籍的工作。我們與當地同事一起計劃

售書籍的策略’也協助、編寫和設計宣傳單張等。

過了幾個月的工作,我們不單增進了對市場部的運

及有關銷售書籍的知識,同時也通過與其它部門如

術部、編輯部、印刷部及生產部的合作,對書籍的

版的各項細節也認識不少。還有,我們可以不斷地

習英文和普通話’也結交了很多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朋友

這次的實習增廣了我們的見聞,而從中學到 。

知識更是畢生受用。我希望在此鼓勵同學珍惜在大

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也多參與書院舉辦的活動

最後,我謹代其他兩位同學多謝信和集團有

公司的贊助、前任院長梁秉中教授、新亞輔導長何

斌教授、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和輔導處廖倩儀小姐

悉心安排’希望以後的實習計劃更加有聲有色

我與兩位同學霍浩華和陸頌妍,參加了新亞

院首年舉辦的新加坡暑期實習計劃,於今年六月至

月暑假期間分別前往新加坡兩間公司工作。期間,

們不但在工作方面獲益良多,更對新加坡的社會及

濟各方面了解不少

霍浩華同學獲選到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的銀

審查及監管部當實習生。霍同學在實地考察之IS,

了很多的學習機會。例如他必須閱讀過去的真實

案,通過這樣的訓練,對當地的金融監管條例也增

了認識,同時也被派往當地的銀行做有關監管和審

各類賬目的工作。霍同學除了認識當地銀行的運

外,也掌握了與人分工合作和溝通的技巧

至於我和陸頌妍同學則在世界科技出版有限

司(worl

d Scientifi

c Publishin

g Co

. Pte

. Ltd.)的市場

做實習生。我們與霍同學的工作大為不同。最初的

候’我們的工作主要協助英文書籍推廣,例如聯絡

戶、編輯宣傳

張及小冊子,

據和文字的輸

和處理,以及

上書店資料管

等。我們也會

爾和其他同事

研討會場推銷

籍、雜誌和

刊。對於我這

不是念工商管

的人來說,這

新加坡暑期實習後

感 � st

M 書訊:《西漢貨幣史

本院校友宋敘五博士所著之《西漢貨幣史》

最近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再版發行。這書是極少

將中國貨幣史作斷代研究的著作。西漢貨幣史

中國貨幣史上’有其極重要的地位。西漢是中

社會第一個政治性的統一政府’而且又剛剛碰

中國社會進入「貨幣經濟社會」的關鍵時刻,

以西漢政府首先遇到的一個課題,是必須制訂

個全國性的貨幣制度,以應

r貨幣經濟社會」

需要。這一個課題’在以前的府都沒有遇見過.

而在西漢以後的政府,則有西漢的前例可循。

西漢政府的處境,最為困難。西漢政府,在制

貨幣制度時,非但為當代立法,亦可是為世

西漢貨幣史既然如此重要,故非作斷代專

硏究,無法真正瞭解。本書在史料之蒐集排比

程中,用中國的考證方法;而在分析、解釋史

時,則用現代經濟學、貨幣學的理論’令中國

代史實,饒具現代意義

P:52

(5488)

-52.新亞生活30:1(2002年 9 月新亞校友會午間聚

本院輔導長何培斌教授談新亞同學的現

踏遍千山人未

新亞校友會逢單月第一個星期三舉行的午間

餐,九月由於主持香樹輝校友離港’故延至九月

一日舉行。這次的演講嘉賓為新亞書院輔導長何

斌教授,題目為《新亞新生新面貌》,.當曰報名

原甚為躍躍,香校友在金鐘名都酒樓訂下三席,

幸碰上八號風球,出席的有夏仁山、李金鐘、陳

雄、葉永生及鄧龍威等

一 一十餘位校友,但仍不減

友的熱情暢敘

本年度迎新營,部分同學的不當行為,引起

會人士的極大反響’而題為r新亞桑拿」的海報

更對新亞書院的形像及聲譽造成極大的傷害,惟

查察後,證實此等li報非新亞同學所為。何培斌

授藉著這個機會向在座校友解釋此事件的始末,

時指出這個互相「鬥嘴」是大學迎新營的傳統,

今年部分同學超越了大學生應有的道德規範’這

應予譴責的。大學仍在跟進這件事件。希望同學

吸取這次教訓,將來避免觸犯同樣的錯誤

何教授也談到目前學生一個不健康的學習

度,普遍同學追求容易進修及拿高分的學科,而

略了求學的真正意義:為增進知識而學習。此外

同學也不重視思考,以及閱讀。這是令人憂慮的

雖然如此,何教授

出大學仍不乏優秀人才,

他擔任輔導長兩年多以來

面試了不少申請獎學金的

學’他們的學識及語文

力’都是卓越的

為了擴闊同學的視野

新亞書院正積極開展學生

交流活動,例如選派同學

往西安接受軍訓學習’與

國梨花女子大學交流等。

後’何教授指出新亞在獎

金方面仍然很不足夠,因

他呼籲校友大力捐助,以

勵書院優秀的同學

社會系校友葉漢

假日最宜郊遊,本地旅遊熱點遍佈港、九、

界及離島,實可不假外求。曾有富有經驗的旅遊朋

告知,每年休假出外旅遊人士眾多、,短線首選日

韓、星、馬及東南亞等地,長線以美加、澳洲、紐

西

蘭及歐洲為多,並且以參加旅行團為主,省卻了為

排住宿、膳食及交通等事而煩惱。這位朋友並且

出,香港可供遊覽的地方多不勝數,若不嫌麻煩,

選擇參加本地行山團,既可健康身體,又可沿途欣

美麗的景色,何樂而不為呢

香港有很多行山隊伍,歷史悠久而經驗豐富

「庸社行友」(網址:11二13://\\¥01。

0 1110.10/

yung—sheh—hikers/)成立至今已七十年了。創社以

即風雨不改’從未間斷的為行友服務。該社的義工

心盡力,任勞任怨。每次行程都計劃周詳,並印備

遊資料及地圖派發行友。當值的義工分工細緻,每

均有r先導」(領路者)、r殿後」(在隊伍之後)

另有多位工作人員,配備對講機’沿途照顧行友

全,務使各人感到安全舒暢’無後顧之憂。行山

間,領隊控制全程行走速度適宜,人人都可做到

我年輕的時候酷愛大自然,但求學時餘暇

多’至踏入社會工作’營營役役,轉眼便三十年了

我們從前工作,往往身不由己’七天工作,時間尚

不足。當年r自我增值」及「終身學習」也蔚成風氣

不少人工餘還上夜校進修,做其r苦」學生,以裝

自己’為將來工作升遷而努力

我曾立志將人生分為幾個階段,以

一 一十年為

P:53

(5489)

-53.新亞生活30:1(2002年 9 月

迎新營事件的啟

示 ,梁秉

負責「迎新」的同學,每年都勇於擔當無償的

作,為要給新同學儘快認識書院,認識中大,同時

互相認識。書院對他們的服務精神,非常欣賞,往

特別給委員會很多方便優待,以示鼓勵。可惜近年

學對組織「迎新」的熱情,似有減弱之勢。積極分

的減少,意味著工作量的增加’可能直接影響了組

的嚴謹,削弱了應變的能力

書院和同學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直到傳媒

肆報導中文大學

0 Camp不尊重女同學,標語淫褻

大家才恍然大悟。四院之中’新亞還首當其衝,因

淫褻海報之中,竟以「新亞」為標題。一時間,社

人士極為憤慨,不解以衛道為己任的新亞書院,竟

養出最色情的同學!難怪事件發生之後,書院頻頻

獲查詢’亦有表示憤慨、抗議的熱心人士。校內外

少朋友,也向我表達關心及詢問

我們都不願意看見同學流俗、墮落。這跟書

的期望相差太遠了

這次最r前衛」、最放肆表達色情及低級趣味

同學’其實來自其他書院,部分校友及關心新亞書

的人如釋重負。我仔細思量,仍未能釋放心頭的

問。同學的流俗、放任、低級趣味,無論來自哪一

書院,都反映了大學存在自由放任、欣賞流行文化

認同流俗報刊的同學.,同時我們也未能成功爭取同

認同中文大學的文化理念,或未能認真地給同學們

養那種文化理念。也許我們著意苦幹的,屬於單向

學術追求’而非德育上的發展

部分同事認為,大學生的功課及考試壓力都

常繁重’迎新營難道還要管制?當然’大家都同意

讓他們負責,培養他們的自由紀律。大學新生的迎

營的荒唐,從來如此。我讀書的年代,有高年級的

學強迫新同學跟著大狼狗爬,結果受到停學半年的

分;更有強迫新同學食實驗室的屍肉’都是聳人聽

的荒唐事’有人一笑置之,有人終身遺恨。凡此

種,還要看出發點和動機’是否貪玩、惡意,或

個階段.•言一十年求學問,次

一 一十年服務社會,第

一 一十年是收成期,又再

一 一十年可以隨心所欲,尋

真我

人生苦短’究竟我們可以有多少個 。

一 一十年呢

我認為只要能把握現在,計劃未來,同時不要追求

質的享受,讀一些心愛的書,做一些快慰的事,便

枉此生了。因此,我十分羨慕庸社的行友無憂無慮

旅遊,盡情地親近大自然’自由自在地呼吸清新的

氣,享受美妙的人生。我盼望與庸社的行友「踏遍

山人未老」

這次迎新營事件是貪玩、惡意’或下流呢?

事人可以檢討檢討。為了此事而公開發表道歉信的

學,更應認真覺悟前非,不要只因為壓力而低頭。

由是珍貴的,也是大家所嚮往的。但自由也需尊重

人’需要顧及他人的感受,衡量對大家的影響,對

會的影響

近年社會的普遍風氣,包括傳媒的報導,為

推動自己的的訴求,而偏向於自己的見解,這是屢

不鮮的。強調個人的自由,而忽略同時存在的個人

任。假如迎新營的同學堅守自己的原則:崇尚文化

品味,鄙視流俗。那麼迎新的醜聞,也許不會再出

大學的所有師生、校友,雖然為事件蒙羞,

對同學領袖處理善後的真誠,大為欣賞。期望自此

後,師生能多向合作,課堂之外,還積極加強品德

養。不只以學問令人稱羨,同時以品德優異為港為

爭榮

P:54

(5490

-10. 新亞生活30:1 (2002年 9 月黃乃正院長談新亞發展的方

本院新任院長黃乃正教授在接任院長後’接

了大學多份的刊物的專訪。本刊特綜合各訪問的

點,讓本院的同事、同學及校友進一步了解黃院長

書院發展的看法

黃教授擔任院長的主要抱負是發揚新亞精神

他希望營造最好的研習環境’讓書院的教師和學生

最好的學問。他認為大學師生應珍惜象牙塔的象徵

義,不應受到外界影響,大學的師生應潛心做學問

他更鼓勵同學好好珍惜大學的幾年光陰’因為這是

部分學生一生中讀書條件最好的時期了。黃院長並

認為研究只有好與壞之分,所謂基礎研究及應用研

其實中間沒有甚麼差異

黃院長在訪問中指出’書院的首要任務是維

足夠獎學金,以獎勵勤奮好學的新亞同學。此外’

院將繼續推動書院的通識教育、學長計劃、學生語

改善計劃及交流計劃等.,同時仍會致力推行本院極

特色的「香港及兩岸學生互訪活動」,黃教授更希

藉著他與兩岸學者的良好關係,使此計劃有更好的

新亞書院一向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黃院

計劃聘請著名的學者主持「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

座」’以及開展駐校藝術家或作家等計劃,從而提

校園的學術氣氛。為了

使

新亞的老師多一點溝通

交流,他希望在書院內

舉辦一些午餐及晚餐

談,讓不同科系的老師

不同的角度探討問題,

望這些交流能激發他們

研究新眼界

新亞書院已成立了

十三年了’校友遍佈各

各業,甚至世界各地。

院長很珍惜這個書院的

貴資產。他希望加強與

友的聯繫,凝聚校友的

量,以促進新亞書院的

《江西元明青花瓷展

主辦:江西省博物餘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

日期:9月27曰至二月24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餘西翼展覽

青花是白地藍花的釉下彩

I的通稱,元

以來,中國瓷都景德鎮的青花瓷器,避邇

名。鑑於過去之研究及展覽大多集中在官業

花,民窯青花常被忽略,因而本展覽特以元

兩代民業青花為主題

民窯青花與官業青花風格大異其趣,其

畫內容豐富,線條簡練草率,青花料呈色

穩,倍覺隨意自然。基於民窯青花的廣泛

途,如宗教方面之香爐、淨水碗,墓葬用之

誌、_、碗,專供外銷的大盤、軍持等,民

青花無疑是研究元明兩代社會政治、經濟

技、海外貿易、宗教風俗、藝術演變的第

I

資料

此展覽展出十四世紀後期至十七世紀中 。

景德鎮生產之元明民窯青花瓷器共128項

內中約一半展品選自江西省博物館及江西文

單位,著重於紀年墓葬出土青花瓷。另

I

品則続集香港及海外公私藏品,主要是內銷

間用器及外銷貿易瓷。其中,紀年標本豐富

達三十多件,當為有關學術研究提供珍貴

材。將國內出土標本、田南亞沉船資料及傳

品同場陳列,更是中外歷年青花瓷展的首次

P:55

(5491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 - 11

曾克31先生的書法藝

術 ,李满

(編按:本文原刊於本年四月出版的《香港

覺藝術年鑑2000》,現節錄轉載於後。)

詩人、書法家曾克器先生(1900-197

5 )是福

閩侯人’生於四川,故字履川,號頌橘。族裔為曾

豐先生徙閨支屬,故世代書香。?。‘】上代有以詩

者。先生編纂《曾氏十

一 一世詩略》及《通州范氏十

一 一

世詩略》,並為海內兩大詩世家【i」,以光先德

曾先生始受庭訓,以祖父伯厚公為多。及冠赴京,

學於桐城吳摯甫哲嗣吳闓生(北江)先生之門,

詩、古文辭。與賀培新(孔才)、潘伯鷹(鳧公)

吳兆璜(稚鶴)、方東(障川)等並為高弟。曾先

早以詩、古文著,復從遊於詩壇前輩陳衍(石遺)

陳三立(散原)二先生,以故所獲益深

曾先生既長於詩文’並卒業於北京財政商業

門學校’以次應聘於工商部、實業部、鐵道部、中

銀行秘書處、人事處副處長。【•二】並教授於上海

南大學’國史特約纂修。移居香港後,任教香港新

書院,香港中文大學。享年七十有六

教學香

回顧曾先生書學,除因祖父影響,喜愛草書

及限於當時習尚,始以館閣翰林書風。在北京從學

間’友朋的切磋,如同門潘伯鷹、吳稚鶴等均好書

善書’以故眼界大開’亦受魏碑洗禮,並習漢分、

字。及至在重慶與沈尹默先生相識,更堅定他在書

上的鑽研與探求。有一點可以說明的是沈尹默先生

于右任先生、曾先生他們三位都曾用力在魏碑上(

于兩位應該更多些),而最後結果,沈先生集中在

一 一

王、虞裙、蘇米。于老志在草書,尤醉心於懷素小

《千文》,曾先生因趙山木先生裙書影響而追摹

裙,特別對裙書有更大偏好,草書則是大草懷素《

文》與《自敘》。對於魏碑的粗野一路,他們有意

遠離並且作出修正。似乎有意重建晉唐的遺範,邁

沈戀靈動、雍容典雅的方向

曾先生五十歲來港後,始全力發揮所學。以

古文辭執教新亞書院中文系,自新亞書院創設藝術

修科,及後成立藝術系,先生即肩負書法課程的創

與籌劃。成為最早的大學書法課程。在四年制的學

裡依次序分授隸書、偕書、篆書、草書四體,包括

碑摩崖廟堂、唐碑\\魏碑、金文/小篆、今草/

草,並旁及書法源流,碑帖之介紹。研習範本則較

在《張遷》、《石門》、《禮器》、《乙琪》,《

猛龍》、《鄭文公》、《醴泉銘》、《皇甫府君》

《孔子廟堂碑》、《雁塔聖教序》,《盂鼎》、《

盤》、《毛公鼎》,智永《千文》、孫過庭《書譜》

懷素《自敘》:::等,務使學者有較全面的認識

五 四 三

了解。對於書藝的推介,先生著實不遺餘力。曾公

演講書法藝術’撰寫有關書法藝術文字。其中收

《頌橘廬叢稿》的即有五篇

一、《近代書家述評》【旨0

一 一、《中國的書法》【I

三、《我來談寫字》【帛(

四、《五十年來影印碑帖談》『旨t

五、《真行草墨跡及石刻影印述略

此外,有《記盂鼎》、《裙河南陰符經的真偽

題》:::等’對於近世書壇評述及書藝的意義與

值、學書的方法、碑刻名跡的出版與優劣,都涵括

其中。對於自晚清以來書法藝術的發展給予一個清

的介紹’確實盡了承前啟後的責任。至於曾先生的

法創作,正如他自己所說:r私意植兩宗,篆分為

幹。歛肆極草真,庶幾存一線。」gi特別在楷

和草書方面的發展’寫出了焯約婀娜的虞裙體與縱

多變的大草。這裡我且引述曾先生的一段記述

在四川時,趙先生(趙熙)見了我寫的

體字的時候,便寫信獎許我書法的「

」 我後來又作草書與他通信,他

我的信上面說:「君於藏真,已得其縱,如

其欽,則五百年一人矣」這是何等期許而勉

的話

! f ^

在偕書、草書的成就曾先生是滿意的。一】

今百年間的書壇,曾先生的確建立了自己的書風,

佔一席位。至於篆隸方面,曾先生著力相對較少。

對樸厚的《張遷》特別鍾情,對金文散盤也特別的

好。當然,他還喜愛漢分的《禮器》、《石門》,

文的孟鼎、毛公鼎。至於小篆,因為沒有好的範本

(《鄉讶》太殘’《嶂山》翻刻’李陽冰諸刻多不成

P:56

曾克尚先生錄書

i《張遷碑》(丨%6

(5492)

-12.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I 有 紀 我

民备末 彀

目)所以沒有專注學習’但是在他撰寫的碑額、墓

銘蓋,還是相當「在行」的

五篇討論書法文

在五篇討論書法文字中’(一)《近代書家詭評

1文,就已故書家中’曾先生選擇了

一 一十位合乎

尹默先生所謂的書家,「就是指一般一生對於書法

功’到後來成了家數的人們。」

i 二】其中包括1.

子培(沈曾植)•,2.鄭蘇戡(鄭孝胥).,3.李梅倉(李

瑞清)、曾農髯(曾熙).,4.康長素(康有為).’5.

林宗孟(林長民)陳強庵(陳寶深)、寶瑞

(寶熙).,7.趙山木(趙世駿)、秦宥衡(秦樹聲).

8.顧印伯(顧愚)、趙堯生(趙熙).’9.李星冶

10

. 丁佛言;11.梁節庵(梁鼎芬),共十一節,合

十五人。其中沈子培被譽為融碑入帖,行書最好;

佛言是寫大篆最好的.’康南海腕弱而好作態.,陳寶

侷促如轄下駒;鄭孝胥七寶樓台拆下不成片段,【?I

:•】對他們有相當深入的看法

至於(二)《中國的書法》,曾先生著意的推

r在中國人看來,字不僅是一種藝術’並是代表一

人學問、品節、抱負、氣概的東西」,所以r我們

有傳播文化使命的人,不能不加以提倡。」以為寫

的好處有四點

第一、是為消遣打算,我們應該學字

第二、是為養性打算,我們應該學字

第三、為•謀生打算’我們應該學字

第四、為壽世打算,我們應該學字

至於如何學寫字’曾先生以為有兩條路走

第一條路是為應用而寫字的,先從措書

手,然後再學行書

第二條路是從根本上來學字的,先從漢

入手’然後再學行楷。如果再學高一點的,

只有大策入手

0

不管你走的是那一條路,而所選碑帖的

要標準是要那字體具有

r方」

r直」「樸

「勁」四個條侔。開始寫字,如果不能寫得

筆平直’字字方正,那以後便甚麼都不能

了。底子打好,然後可以多就其性之所近

在《中國的書法》一文,曾先生並反對「鄉愿

的殿體書」及屏斥「流頃型的北魏字」。他的說

是 會見生 统 :

不 东 白

调咬丨I'主

我們知道鼎甲翰林公所寫的「殿體書」

「館閣體」,乃是書壇的矛S賊,在真正書家

看不起這些太史公的書法的。為甚麼叫作館

體呢?就是因為寫得太過工整,太沒有生氣

太不能表現個性,不過一種敲鬥磚的工具

已;不過一種字匠的描摹而已。近幾十年的

學衰敗,多半是中了館閣體的毒。所以一般

上所賣的成親王、黃自元、陸润庠這些翻版

殿

體書的字模’不知害死了多少中國寫字天才

兒童!我上面所引沈尹默先生用十年洗黃自

的話,不是一個剑切的證明麼

因為殿體書的過於整齊沒有生氣,所以

清初有志的書家’想另走一條路來糾正這

病。但如鄭板橋、金冬心這班人自我作古、

隸非楷’也並沒有成了氣候。到了包慎伯和

更生他們更進一步的改進,也想糾正殿體書

改革派的毛病。他們憑藉北碑出

土 一天多似

天的原故,所以包氏便寫

了 一部《藝舟

楫》,康氏也跟著寫

了 一部《廣藝舟雙稗》

提倡北碑’要想打倒唐人字。但他們提倡了

多年,自己也確實用過工夫,但何子貞對包

的批評r他對於橫平暨直,都未曾弄好,知

他是對於北碑未曾得著精意所在的啊!」「

氏的字更是野狐禪,想學《石門銘》的圓筆

而力量太弱,所以弄得十分難看。包氏專門

側鋒在紙上打滾,那裡可以要得!提倡的人

績不過如此,而幾十年來學北碑的人們我敢

膽的說’除了沈寐叟一個人外,簡直沒有一

成功的。不是弄得劍拔努張、面目十分挣獰

便是板滞得像死牛一樣,這還那裡要得。

P:57

(5493)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13.

「本來北碑是由漢分轉為唐措\\個階段,也

於齊梁新體詩’由古體轉到今體一樣的過程

當然有他規變期間的樸茂奇崎的美。但真正

講,還是未成熟的作品。有人公然說像北碑

樣的方整如刀斬斧切一般。這絕對不是寫得

的,而是工人用刀在石上刻的,這也是一個

由。

我可以概括的說’如果字寫得有根柢,

點北碑意味’是可以一新面目的,如何子貞

參《張黑女》;近人如鄭海藏晚年揩書棱角

泥.,趙香宋的措書用趙法而參以二張,便覺

激幽响’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一開始便學

n二十品,那真要變成凶神惡煞了

康先生寫《廣藝舟雙楫》’*於漢隸不

攻擊’而對於唐人字,便有「卑唐」的專篇

他因提倡北碑,所以大力攻擊唐人。殊不知

代的書家,多半從北碑出來。歐字的刀斬斧

的地方,不是北碑是什麼?不過北碑是未成

的,所以寫來東倒西歪,筆劃忽長忽短。而

字卻是成熟的北碑,所以不止用筆鋒利,而

體尤其方整。我們與其學未成熟的北碑’那

不如學已成熟的歐書了。唐代書家是可以輕

被人所卑視的麼?如果真正要卑視的話,卻

有殿體書的學唐人是可卑的。但是一班罵濫

才,是和孔二先生無關的.,罵野和尚是與釋

牟尼無關的啊

此外,曾先生除文房四寶、執筆之外,更重

的提到中國書法除了外表的技巧的美之外,還要表

內部的美,也就是代表個人、性情、意度、品格、

想的內涵。並提出

第一步要有學問:「要多讀書

」 一

個人有了書卷氣在胸中,那他的見解、胸襟

便自超乎流俗。所以他寫出來的字,也便把

胸襟意度寫出

書畫氣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人品人格,

更不是可以偽造的東西。如果一個人是忠臣

士,或高人逸士,因為他們有了忠肝義膽,

節高風,所以在字裡表現出來。在忠臣義士

寫出的字,多半是嚴正鮝勃;幽人崎士所寫

字,多是絕俗超塵;端正的人所寫必純謹

字,縱逸的人所寫必飄i的字,這是字足以

表個性的切實徵驗

t 士 土十九八七六五四 三

在(三)《我來談寫字》一文,曾先生條分縷析

分列了十七小節來闡述

我國唯一無二的美

寫字的經驗和方

要好工具才能產生好藝

執筆的方

學字臨帖摹

應該從那種碑帖入手呢

如從根本學起當學漢

如從簡易學起當學唐

再高一點可以學金

怎樣去買碑

我們寫字人的願

寫字有捷徑嗎

書家是萬能的麼

最好能得良

臨碑與讀

書家與字

創造和拜偶

其中部分和《中國的書法》相同,而敘說更為

理清晰。對學字的人極有幫助

至於(四)及(五)介紹碑刻墨跡的兩篇,正

曾先生在重慶時與沈尹默先生所提出過的願望,也

是《我來談寫字》中的第十一節《我們寫字人的願望

的實現。曾先生提到

記得在重慶時,常常和沈尹默先生來往

沈先生寫字’每曰有曰課的,而勉勵我尤不

餘力。我嘗對他說:當代講究寫字的,你可

是書林祭酒了,你見過的好拓本多’你懂得

的源流正變。將來勝利回京,你何妨把所有

P:58

4

I / 礼 ,

请 硬

意敎家 I

(5494)

-14.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家的碑帖’作一個總結’另寫一本碑帖舉要

把某一代的碑、某一家的帖,那一種最好、

一種是從那裡學來的,原原本本

一 一加以批

介紹,再託書局把所舉的碑帖’分類分家,

頂精的河羅版印出來,這對於一般學字的人

豈不是沾激無盡麼

9 S十四

結果,曾先生自己首先寫出了兩篇

1、《五十年來影印碑帖談》介.紹了從《石

文》到《皇甫轔墓誌》等1§種碑刻。並且對清末

初的出版界作出了握要的闡述,包括了神州國光社

商務印書館、文明書局、有正書局、藝苑真賞社、

光室、古物同欣社、故宮印刷所、中華書局及顧燮

影印本等

1 一、又在《真行草墨跡及石刻影印述略》介紹

《王羲之快雪晴帖》到《宋賢書翰》等晉唐宋法帖

刻共150種

大大

^ ^」

) 加學書者的

V

^

M v^

^ 識,對推動

\" V

v Jy

^ 法有不少的

也獻。現在這

且引述一則

1 i

n 見其概

7镇资宋拓

P)

夕请意::春 湖

Z ^ 宋拓

化閣帖全

很少。前

述說淳化閣帖有正書局影印本,僅第六、

七、第八三卷而已。商務印書餘影印梁啟超

藏宋游相本淳化閣帖十卷並非原刻本,係以

拓肅府本作偽f充原刻本。李春湖所藏全本

在舊拓原刻中是罕見之本。此本筆畫®映而

癡肥,與肅府刻本不同。清宣統元年間,由

春湖後人李翔煌以石影印’印工尚不惡。然

石印終不能傳神。民國二十四年此帖已由李

後人售與某藏家。某藏家乃以珂羅版精印,

帖精神遂大顯露。此外張得天所藏舊拓淳化

帖全本,有正書局曾用石影印,亦不如李氏

本精善。【¥五

這些均為先生目睹、心得之言’極有價值。

十多年前發表兩篇合共250種,也算得上是洋洋大

的創舉了

曾先生曾經自言他對於書法的喜愛是與生俱

的。【_a±a祖父的影響,使他懂得了沈寐叟的鎔碑

帖和醜中的美,當然也開展了他對懷素的喜愛;趙

木的裙體,開啟了曾先生對裙書的追慕.,同門的砥

與前輩的推賞【3+t】,更激發曾先生在書學上的

心。雖然曾先生一次一次的怨艾未能更加努力,但

也寫出了他個人的楷書和草書面目。曾先生的書法

品流傳於友朋、弟子之間,出版的有曾紹杰編印

《頌橘盧手寫近詩》(揩書)及王則滿集藏的《曾履

先生尺牘》(大草),八』可以窺見先生書藝的

斑。曾先生既任教新亞書院’作品亦散見於藝術系

屆年展,藝術系教師作品美國大學巡迴展’亦與朋

易君左、趙戒堂、王世昭等舉行十朋書畫展。曾先

為五十年代初期南來香港的重要詩人、書法家。活

於香港文藝界,對香港的大專書法藝術教育和書壇

具有創建和深遠的影響

九 八 五

見曾克舆:《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三十八,「

欽」稱:如要問我的家世是阶甚麼的?我可以

答一句話是「世代書香」,香港:頌橘廬刊印

196

1 年版’

頁 1510

曾先生編纂有《近代海内兩大詩世家》1964年版

《福州曾氏十二世詩略》1966年出版、《通州范

十二世詩略》1966年出版,三書均為頌橘廬

行,香港印刷

參見曾克离纂:《鶴里曾氏本支世表(一)》’《

氏家學附r家乘」》,香港:頌橘廬刊印

1963,

頁 126

見《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七,頁243-302

見《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十,頁401-422

見《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十

’頁511-53^

見《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十三,頁535-596

見《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二十二,頁761-82

見《答尹默先生》詩

見《近代書家述評》顧印伯(愚)、趙堯生(熙)

條,頁2S

曾先生有印文曰:「書措猪薛能」又有印曰

「小綠天麼」

見《近代書家述評》’頁244-245

同注34,頁301

同注

2

8

’頁525

同注30,頁8M

見《近代書家述評》’頁244

見《頌橘廬叢稿外篇》卷第三十八’《自敛》,

1536及《再答尹默先生叠前均》詩

頌橘廬手寫近詩1970年庚戍,曾紹杰台北印行

曾履川先生尺牘1978年’王則路台北印行,台

華正書局總經銷

P:59

(5495)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 -15 .

某某學兄

日前與胡兄茶敘,提及許久沒有你們的音訊

過不幾天,便收讀尊札,不勝欣慰。電訊發達到

天,我們仍只以筆墨為實,實在少有的了

來信說,閒日打開書本,讀上十頁八頁,眼

即感不適。此苦況我也正在身受。我不是你所想的

有辦法,晚間只可讀字體較大的書’如世界版的《

治通鑑》,其他小字的就要借助放大鏡,但放大鏡

能用久,因為容易頭昏,且鏡框不停移動’又會減

閱讀速度。在日間,如果是陽光滿窗,寫平常信則

所謂,做筆記時間較長,即漸覺視野不清,只得暫

放下,改做別的事情。作長文時’幸有電腦可用,

字體盡量擴大,以節省目力,歷數小時不倦。文稿

東塗西抹’或段落遷移,也是础嗟可辦,彈指間又

新作,全無斑駭痕跡。今天作文而可免謄寫之煩,

有爽心愜意之感者,應拜科技之賜

近來依然騰出部分時光讀些閒書。書之為閒

不閒,不是憑價值決定,而價值亦難作高下大小

分。一本小說是閒書,但如果你決心為它寫一點

論,那小說對你便不再是閒書了。總之,新近讀過

幾本確不致使人眼睛發矇、昏昏欲睡的就是了

〈丙午丁未年紀事

近週大半讀完《楊絳作品集》。楊女士是錢鍾

的夫人,他們伉儷志業同心,著述有聲,歷任北京

國社會科學院教授:丈夫屬文學所,夫人則屬外

所。錢氏更是該院副院長,於一九九八年去世’享

八十八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歲月裡’學人們

受的摧殘與折辱,他們都無法倖免。第一次是在一

六六至六七年間(即舊曆丙午與丁未年),他們在

裡被揪出公審,打上牛鬼蛇神恪印,具體的罪名無

是「資產階級學術權威」,被扣發每月薪金,只留

小額生活費。男的被剃去大半頭髮,留下頂門的小

分,成了個「十」字’被罰在學院內掃地•,女的也

去半邊’成了「陰陽頭」,負責女廁清潔,都反過

受校內廝役的領導,更要受街坊的左派r老女大娘

不分日夜的監聽

作者經過這次公審屈辱與苦工磨鍊,性格漸

養出®勁,愈增加了自信。被指控為「白而專」’

不正是每個學術人士的本分嗎?階級學術權威不是

所當然的r封號」嗎?作者有一句心聲話,就是

「我自巍然不動!」廁間原是骯髒汙穢的,經她負

清理之後,變成閃閃生輝,一塵不染,她閒時還可

農圃舊

估 借故默在裡邊,避過不少麻煩。他們早就看出來了

在這場「革命」裡’極大部分的捱鬥者無非只是陪

的。他們

一 一人一開始就懂得以欣賞、幽默或近乎自

面對各種橫逆。在公審期間,案子很快就判定,她

即為丈夫精心製作掛在胸前的罪名紙牌’還有興緻

相鑑賞。她又寫道:有一次,她在集會中戴上高高

牛鬼蛇神尖頂帽子後,手沒法伸長把紙牌從帽頂掛

膀子去,革命群眾便叫她先掛胸牌,後戴帽子。她

了幾乎失笑起來。你看,他們能以這樣子的從容態

對待逆境’還有甚麼是大不了的呢

〈洗漂

我願意先退回去第一篇〈洗操〉。它佔全書篇

的三分一,是以小說形式的鬧劇紀述一所學術機構

的教職員參加「三反」運動的始末。這個反腐、反

和反官僚運動是新中國發動首個階級思想鬥爭的

型。所謂洗操’是組織方面要機構裡的每個人在與

群眾面前,通過反省’揭露自己平日在思想與行為

至在處理業務上的種種漏弊、落伍與劣根性,好比

清水洗灘身上的汙穩一般。有人要是想遮瞞隱慝的

則有朋友、同事以至旁人出來幫助揭發’當事人的

面那就沒法顧全了。有人或為了保護自己’就要講

戰略’究竟要先發制人或是互相掩護,都是頗費思

的。因此洗操的花式各異其趣。但大前提卻又要「

人過關」,達到「愈臭愈香」、「愈醜愈美」的混

境界,獲得群眾通過,運動才算成功。小說中畢竟

透露一點積極的訊息:是關於機構裡一女孩子和一

有婦之夫在不經意間萌生出的蒙昧愛情,文章末段

理得很讓讀者心裡感到舒服

P:60

(5496

-60.新亞生活30:1(2002年9 月〈幹校六記

繼續要談的是〈幹校六記〉。這篇正面追述作

夫婦在「牛棚」

一 一年來的生活’大部分是講自己的

關於丈夫的則較少。

< 六記〉篇名仿自清朝沈復《

生六記》’但二者所記全然沒相干的

這次是他們第

1 一回接受的r磨鍊」’時當七〇

七二年間。他們先後被流放到河南省一個叫羅山的

一 一人分屬不同連隊’相隔大約

一 時路程的

離。他們在那裡跟隨營友在田間自行建屋、種植,

義上是接受軍隊和工人宣傳隊的「再教育」。錢氏

時年屆六十,眼睛已不太好’獲豁免部分工作,連

定的「看電影」也不必參加,日間則負責往返收發

件’有時卻可藉此與夫人作極短暫的敘會

〈六記〉全不涉當時的政治清查問題’只記

事,是一些絕少牽惹人際是非恩怨的小事。每椿事

的起訖便成

一 r記」,例如一只流落到連裡的初生

兒r小趨」,跟他們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還

享他們僅有的口糧.,營友們在田地上開出

一 口井.,

者有一次開完晚會後’中夜列隊回營時與隊友相失

獨個兒置身在黝黑的曠野,憑天上稀微的星光,依

記憶中的地勢起伏,認定方向,連翻帶滾’最後趕

營房燈火熄滅前,三步兩併的回到自己的房間,還

幸營友不知道自己剛才的S囊經歷。又有一個晚上

作者在黑暗房間的床鋪中央,及時發現一堆血淋淋

身首已分離的死鼠內臟丨顯然是一只貓兒的傑作!

和同伴戰戰競競地花大氣力清洗床單,依然洗不去

1•心血痕。後來錢鍾書知道

了 ’煞有介事的為她

算’認為那事件是她快要回北京的好兆。何以見得

錢說..死鼠內臟和身體分開’象「離」也;鼠字諧

「處J也,於是判說r你快要離開此處。」最後’

人相與大笑作罷

他們稍後從羅山遷到息縣去。作者年紀也接

六十了,但田地上的粗活卻沒有使她倒下去。〈六

記〉不是要訴苦,,生活中的百般艱困都從平淡中

出’無須乎怨歎,對親人的思念也只淡淡地著墨,

不像其他同志’來到寫回憶錄時依然咬牙切齒,或

淚俱下的。就在那大動亂當中,他們唯一女兒阿圓

丈夫名叫得一,碰上就讀的大學清查「五一六」

動,他被左派勒令交出嫌疑人名單,由於受不住誣

和壓逼,遺下年輕的太太,逕自上吊死了。當日作

的丈夫從北一足下放時,尚有女兒和女婿相送;七個

後,來到她自己起程之日,卻已只得阿圓一人。作

提到女兒,對隨後所發生的慘事’只用

一 二句話

代,似乎講說的是別人的家事,但後來終於說’暫

不要把這訊息告訴丈夫。小趨似乎稍可以為營裡的

活帶來點剌激,牠當然是沒有口糧的,收養牠的營

起先用公家的食物韻養牠,自然受到批評,於是小

有時便去吃大糞,成為人們總眼眉的笑話。狗兒終

慢慢長大’對人也懂得依偶。作者一次要走遠路探

丈夫,半途中竟然發覺牠遠遠地跟在後面

作者將六記初稿讓丈夫先看,他便為她補寫

節〈小引

> ’大意認為此篇應共有七記。她漏寫的

後一記’不妨暫名為〈運動記愧〉。運動就是指幹

原來所定下的政治清查目標。營友在這場運動裡受

冤屈的’固然可以寫篇〈記屈〉,其餘大部分人的

現,又少不免可區分作三種型態:第一種是不分

白、充當大旗手、以為在抓大案的;第

1 一種是全不

識假案和錯案,一味做糊塗蟲,胡亂糟蹋好人的;

三種是生性懦怯、缺乏膽色,不敢對冤、錯案挺身

證,只會消極地參加會議的。錢說他自己就是屬於

三種人,又認為運動過後,這三種人在回憶時都應

寫篇〈記愧〉,懺悔先前的所為。他還有一個奇想

說不定有一天,沈氏的《六記》中原缺的最後

一記

現在作者的第七記都會讓考古人十簦掘出來。今天

們讀沈氏《六記》,篇數並無短缺,看來那早被發

及補上去的

一 一記,錢氏認為是膺品’根本不算數吧

他那篇〈小引〉附在《幹校六記》後面一併印行。

者先讀罷六記’正可作橄欖回甘;隨後再讀小引,

又似阻嚼一枚花椒,辛辣得滿頭大汗。實在說,小

不但與前面六記的本色和文氣不相侔’還處處顯現

銳的稜角

〈第一次觀禮

作品集有一篇憶述一九五五年去天安門看

兵。全篇字數不多,重點不在記盛典,主文放在

面,是一篇很別緻的前重後輕的短文。先是,她收

機構送來需要挂在衣襟上用作識別身分的綠條子。

知道條子除綠色的,還有代表最高和次高身分的

色、粉紅和黃色的三種。這是她首次參加的集會,

怎樣子到天安門去,坐什麼車子,下了車後再往那

走,……一些頭緒都沒有。她一面忙於找出赴會

穿的衣服,一面和家人計議:那天坐上專車後’定

暗中死盯住一個也是挂綠條子的人,以便亦步亦趨

盯上的那個人’如果是個男人’則一定要選個醜

的,因為恐怕一旦讓對方發覺

了 ’會以為她看上

他。家人卻又提醒她,愈是醜樣的男人,知道女同

盯著他,愈認為是已看中了他呢

P:61

(5497)

九八零年楊絳和錢鍾書在家裡

新亞生活30:2 (2002年10月 ) -17 .

到了那天,她在專車上幸運地找到一位同挂

條子的女同志,既和藹又友善,願意

一 一人作伴。她

下車後,見前面走著幾個穿上窄窄衣裙的女同志,

上挂的都是紅條子’看來是經常參加這種盛典的。

一 一

人跟在她們後面,聽到她們吱吱喳唷地,又很內行

說,要先去一次廁所,遲了就髒了。她倆也覺得有

理,便跟著一道來到一個公廁。廁裡全薰了香,揩

用的毛巾是雪白族新的。她們正要作點禮讓的表示

紅條子們卻已

一 一話不說,逕直走進廁間裡去,似是

憋得很久了的。等到她兩人離開廁所’才知道那公

是專供嘉賓使用的,紅條子們還一定以為她倆ro

們的光’僭用了嘉賓的公廁呢。文章隨後的一小節

是記述在觀禮臺上看遊行隊伍,好不容易才到曲終

散,作者在人群響徹的口號聲中’偉大和溉少感一

在心內起伏。回到家中,有人問她看到些什麼,她

能說出廁所是香噴噴的,揩手用毛巾是雪白的

作者在這短篇中作皮裡陽秋是明顯的。又當

收到綠條子時,竟然自比作《紅樓夢》裡的小丫頭

紋,還迸出秋紋說過的一句話:「……我只領太

的恩典!」秋紋是大觀園裡的三等丫環,經常跟在

玉房裡的大丫頭晴雯身後。晴雯的大情大性和飛揚

扈’反襯出秋紋的一切隨和與安分。「領恩典」就

十足安分自足者的口吻’也只有秋紋會說。作者幽

地說出這句話,或有讀者認為是用作解嘲’因為她

到的條子不是紅色的。其實她不但熟讀紅樓,還能

隨時從書中所展示的各種人生況味得到啟悟。她這

短文也仿彿就是紅樓裡面劉姥姥

一 一進大觀園章節的

部分

四個類

讀《史記•貨殖列傳》,有巴蜀寡婦清(無

氏),以經營上世遺下的丹穴致富,因而能「用財

衛,不見侵犯」,雄駑如秦始皇,也推許她為貞婦

為之築女懷清臺,藉示表揚。此事似反證古代婦女

位原是極低微不足道的。現代社會中不論男女,能

財自衛者,早已不是新聞,他們甚而還可以用財

人、凌人的!至於今天的文化人、學者,處杌陧

世,橫遭凌辱,他們又怎樣以其學問修為養身安

再講這個千古不遇的十年浩劫吧。應劫者廣

的囊括國內大小官員、幹部以至教育、學術機構裡

有名有姓人士以至學生,以百數十萬計。當神州大

在赤裸裸的暴力控S之下’什麼學術、理論以至

理,都歸於無用,操權柄的人可隨意指鹿為馬’以

為白,被揪鬥者只可以認罪,不容許申辯的。吾國

唐五代的半個世紀裡,中原皇朝篡弒相尋,加上異

侵凌,引致兵匪相繼,廬舍丘墟,命賤如蟻。四朝

相瑪道,面對契丹主質問r天下百姓’如何可救?

回答說:r此時百姓,佛再出救不得’唯皇帝

得。」因為斯時佛祖教化已嫌迂遠’唯皇帝憑當下

念之仁,可以頒令止殺止鬥。後世史家對瑪道這位

樂老人雖無好評’卻又承認中原衣冠其後不至傷夷

實係他和趙延壽等陰護所致

至於現代神州的萬千應劫者’是再沒有皇帝

來講話的了。他們其中一部分已註定為須予徹底

倒、鬥跨、清洗的目標,其餘極大多數則是陪鬥的

是被殃及的「池魚」。有謂革命不是繡花,但鬥爭

樣也不會是和風細雨的。他們應付劫難之道’縱有

差萬別’相信仍可粗略地概括做四類’較《六記》

後〈小引〉的分類還多一個類型。〈小引〉作者所

的,全出自親見親歷,眼明如鏡,思清似水,且屬

不同形式的鬥爭.,下面的歸納只憑不完整的資料閱

所得,草率在所不免

第一類型就以一位現已去世多年、壽臻耄耋

學究作代表。在六六年中間,他首次面對橫眉怒目

破門而入的小伙子紅衛兵,在震撼驚駭中,給抄

家,捱了打,大半生所藏的祖物、字畫和書籍都遭

奪一空,連借自別人的一兩部字典都保不住。他與

人一度被濟到家中的一間什物小室裡過活,在一空

傍之下,仍然寫作不休。第

一 一次衝擊是當七四年

「批林批孔」狂潮。在學術界一面倒的咒罵孔丘

P:62

-18. 新亞生活30:1 (2002年9 月

(5498) 中’他堅持己見’說r批林可以,批孔不可以。」

來,在退無可退的情勢下,他終於高聲喊出:

n

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一體現了自由人的尊嚴,

見證了他自己的學術。亂平後的十多年裡’他的

術方向大致沒有歪曲、歧出,成就一個真正學人的

型。這典型確然是極至稀有,因為在政治暴力控

下,芸芸萬千手無寸鐵的文化人要以直道相抗,是

付出不菲代價的。如果幕後主鬥人懷挾私嫌宿怨,

鬥者的結局更添慘酷。試借用法國羅蘭夫人在斷頭

上喊出的一句話,總結這個世紀大禍:「自由啊,

許罪惡假汝名義而行!」自由改作革命’則庶幾

屬第11類型的則是最普遍,也佔最大多數的

他們在風暴中很早便知道

了 r風眼」所在’隨後也

艱難地忍受和適應了鬥爭的粗暴手法。在應付逆

V;

中,他們多少都懂得老子的r虛心、實腹、弱志、

骨」道理’以保住生命為第一義。他們對上面來的

縱指示,都能夠像莊生所謂的「虛而委蛇」。這道

如果能體會深微,就是道家虛己應物的最高境界。.

《莊子》是亂世之,書,世亂中人所謀求自存自處

道,多少總與莊書若干思理闇合。正如前面所述’

品集中所載作者當年被揪鬥、羞辱的經歷便是一個

好示例,篇中閃爍著她對應重重折辱的生命智慧

第三類型則不是常人所能為,所願為的了。

運動號角一起,這類型的人經過短暫失措後,便都

上了形勢,認準了風向,毫無保留地俯首認錯,把

己泛斥得像地上的塵埃;以前有過著作出版的,更

誓要把它燒個乾淨,聽指示從頭做人。他們中間有

還不止此’等到重新站穩腳步後’更要趕在群眾

入’好得將功贖罪。此種態度當然

可說是r順應」,與上面第

1

一類

有點近似,分別則在於順應與退

是否定有底線,如果底線模糊,

就如魚目之於明珠了。等到局勢

定,這類型中人也有滿懷痛悔

時,宣稱要重尋故轍,回到學術

正路’至於成績如何,得到讀者

怎樣看待,那就很難一概而論了

第四類型的應劫人士,對第

和第二類型者的取態固然心知

向,但不一定做得來。他們看

透,卻忍不過——差別就在這

點上。但他們決不會也不屑依從

三類型者所為。那怎麼辨呢?風

一來,他們只好任憑稟賦的氣性

理自己的命運,就是所謂「任氣而行」。也可以這

說:他們是屬於超第一類型的;而第一類型在抗爭

途要是出

了 一點亂子,也就要歸入第四類型中去。

品集中追記的一對翻譯名家夫婦就是這個榜樣,但

述僅及事發前而止。他們11人在這場劫難中,一開

就拒受凌辱,在家中雙雙自溢,同赴黃泉!再近一

例子就是作者前面提到她女婿的結局。屬於這類

者,也決不在少數,此所以堪稱r世紀浩劫」也。

人有詩咏《烈女傳》裡狗夫的息偽夫人,句云:r

古艱難唯一死,」亂世中確有比死事更難堪的。或

這類型應劫者中,有自覺是求仁得仁的,那自然是

1個說法’但客觀地看,畢竟是一場千古悲劇

説三道

我說的閒書就是上面的一種。但作者寫作時

心境決不會是閒逸、輕鬆的。以閒適心情讀她的書

實在有點罪過。書中無論是長篇或短篇’它們的背

總多少帶有對國族、文化的終極關懷,由孕育而至

版,好比一棵幼苗,從文化坭士裡經歷了大小風雨

頂承石縫岩隙的逼迫和重壓、從幽暗中掙脫、伸展

往陽光處笛長’終成

了 一棵樹。以論承擔與經歷,

述這種傷痛文學的作者們都一一承擔、經歷過了;

們當年的虛己與退讓’現在都有了交代。在這方面

今天的你和我,至多僅是個旁觀者,為他們歎息或

頌’可能都是搔癢式的、不切實際的,甚而根本就

一番風涼話丨我們其實不配r說三道四」的。好

了 ’

那就不再多寫了吧

帛某某敬

(註:全文是以原信細意加密伸展而成,亦

部分刪節。)

P:63

(5499)

本院大事記

(2002 年 9 月)

2 - 5日院長黃乃正教授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

室邀請,赴北京出席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 會

2002年度評審會議。期間,由輔導長何培斌教授署

理院長職務。

6曰本學年書院新生入學典禮於下午三時三十分在 邵

逸夫堂舉行。

16 -18日院長黃乃正教授赴上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

化學研究所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導研究生及

處理行政事務。期間,由輔導長何培斌教授署理院

長職務。

16曰-10月12日本院創校五十三周年院慶暨孔子 誕

舉行慶祝活動。

20日本院與新亞教職員聯誼會於下午十二時四十 五

分在雲起軒舉行歡迎新聘同仁午宴。

23曰-10月12日人類學系假本院許氏文化館舉 行

「砂勞越文化體驗」展覽。

24曰本院水運會2002於下午六時至九時三十分在 大

學游泳池舉行。

26日本學年第一次院務委員會會議於下午三時三 十

分在本院會議廳舉行。

27曰本學年第一次雙周會在邵逸夫堂舉行,是次 雙

周會為本院五十三周年院慶暨獎學金頒獎典禮。

榮譽

本院醫學院本科生三年級學生何沛盈同學獲 頒

2002 年度 Goldman Sachs Global Leaders 獎項,並獲獎

金二千美元。這獎項的得獎者須於學術及領導才能方面

有卓越的表現。本年度共有一百位來自十七個不同國家

的同學獲此獎項,何沛盈同學為香港區六個得獎者之

0

榮升

本院下列同仁由本年八月一日起榮獲晉升:

※解剖學系陳良教授及陳新安教授晉升為教授 。

※生物系碼明釗教授晉升為教授 。

※外科學系賴寶山教授晉升為副教授(高級 講

師)°

※社區及家庭學系李大拔教授晉升為副教授(高 級

講師)。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呂自成教授晉升為教授 。

※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吳少琼教授晉升為副教 授

(高級講師)。

※生物化學系王.酸教授晉升為教授。

※兒科學系黃永堅教授晉升為副教授(高級 講

師)。

※電子工程學系許建斌教授晉升為教授 。

本院同仁,謹致賀忱!

學長計劃成立典禮

第三屆學長計劃成立典禮將於十月十八日(星期

五)’晚上七時半假中環美國銀行中心一樓香港中文大

學中區教學中心舉行,以歡迎本年度各學長及學弟學

妹。

陸運會

今年千人妥一I:义以任广例,改在圓形廣場舉行'

本年度之陸運會將於十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下午

六時假夏鼎基運動場舉行。查詢請致電新亞體育 部

(電話:2609-7695) °

新亞生活30: 2 (2002年10月 ) -19.

P:64

Ms Chan Wai-han

New Asia College Library

(5500)

New Asia Life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October 2002

CONTENTS

The Hon. Mr. Cheung Man-kwong Delivered a Speech on

\"The Spirit of Ne w Asia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Recipient of 2001- 2002 Cheng Ming Awards

‘Alumni of Ne w Asia' by Mr. Wong Kin-ping, President of

The Alumni Associ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re Comes Magnificent Studies First, Then Follows

Magnificent Careers' by Prof. Henry N.C. Wong, Head of

'The Ne w Asia Night' by Nixon

Welcome Dinner for Mainland Undergraduates and

Overseas Exchange Students

Welcome Luncheon for Ne w Teaching Staff of the College

,by Miss Dai Ting-yu

11

'Job Attachment i

Book News

Prof. Ho Puay-peng Spoke (

'Hike in the Country' by Mr. H.C. Ip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0’ Camp Issue' by Prof. P.C.

Leung

Prof. Henry N.C. Wong Talk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The Art of the Calligraphy of Mr. Tseng Ke-tuan\" by Prof.

Lee Yun-woon

23 'Talking with Friends ( arm Fellow

MAJOR EVENTS

(September 2002)

Sept 2-5, Prof. Henry N.C. Wong, Head of the College, was

invited to Beij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 for assessmen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Awards. During the

Puay-peng, Dean of Students of the

,served as Acting Head of the College.

Sept 6, The Commencement Ceremony for the Freshmen (2002-

2003) was held at Sir Run Run Shaw Hall.

Sept. 16 - 18, Prof. Henry N.C. Wong, Head of the College,

went to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hanghai to

supervise graduate students and performed administrative

duties at the Shanghai - Hong Kong Joint Laboratory in

Chemical Synthesis, Shanghai Institute

Chemistry. During the period, Prof. Ho Puayof Students of the College, served as Acting Head of the

Sept. 16 - Oct. 12, The 53th Anniversary Activities were held.

Sept 20, A luncheon gathering to welcome new teaching staff

of the College was held at Yun Chi Hsien.

Sept. 23 - Oct. 12, A n exhibition on \"Experencing Cultural

Life in Szrawak\" organiz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was held at the Hui Gallery.

Sept 24, The Ne w Asia Swimming Gala was held at the

University Swimming Pool. .

Sept 26. The 1st (2002/2003) Meeting of the Assembly of

Fellows was held.

Sept 27, The 1st Biweekly Assembly of this academic year was

held in Sir Run Run Shaw Hall. The (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53rd Founders'

College and the Scholarships Presentation Ceremony.

《新亞生活》月 刊

主 編 :張學 明 執行編輯 :盧達 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3-5418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 份

新亞生活30: 2 (2002年10月 )

P:65

-\"^OT T

保安局葉劉淑儀局長

本期要目

人本教育的重要 葉劉淑儀

‘ 爽朗健談的葉局 長 霍偉基

‘《壺中墨妙——誦先芬室藏內畫鼻煙產》展覽

’ _百豪校董榮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銜

‘ 本年度「學長計劃」成立典 禮

;一年一度的盛事「健步跑」

0 本院周年水運會 / 第 3 9 屆陸運 會

2 歷任院長盃師生 賽

3 新亞書院周年陸運會 / 水運會比賽成績紀 錄

5 首屆「新亞宿舍夜」暨競技大 賽

6 有機種植動土儀式及工作坊 /Boo k New s

7 第二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 獎

8香港青少年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會員書畫作品展

8 石家豪作品展 / 本院藝術系楊宇靈校友榮獲設計 獎

9 智慧可以恩賜的嗎 ? 農圃舊係

2 0 新亞的創校精神與傳 承 龐樂琳潘智華譚家榮

2 3 本院大事 記

新亞生活30: 2 (2002 年 3 月 ) -19 . 黃院長、何教授、各位同學

我很高興今日有機會獲得邀請,參加貴校五

三周年院慶的活動。剛才看到同學活動的片斷,使

感到在新亞讀書是很快樂的。今天我不想和大家談

常保安工作的問題,我想講一些我對教育的體會,

的講題是「人本教育的重要」。我要強調我不是教

家,我只是一位受過教育的人,也是一位家長,我

的只是我對教育的一點看法

過去我曾接觸很多不同背景的人’他們對教

^ ^ ^ fl

一 I零零11年十

I月十五

曰 第三十卷第三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

I九五八年五月。

I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保安局葉劉淑儀局長於本院第四四一次雙周會上致

辭 人本教育的重

要 錄音整理:盧達

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在職訓練是最重要的。

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訓練一個人學習謀生的

能,從事某一行業•,亦有人認為教育要實用,要配

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因此,教育的重點應配合市場

需要’例如社會經濟要轉向高科技發展,大學教育

便

要作出配合,增加一些實用課程,例如電腦、電子

程、生物科技等科目。換一句話說,有些人認為教

最重要是實用和學以致用。這一種看法,無論香港

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非常普及的,就是認為大學的

使

命最重要是培養學生以配合社會的發展

我曾讀過三所大學,對史丹福大學印象最為

刻。我讀香港大學的時候,因為家居較近校園,享

不到宿舍生活,我和住在宿舍的同學的感受便很

P:66

新亞生活30:

4 (2002

年 11月 同。我在蘇格蘭讀書的時候,住了 一年宿舍’同宿的 都是不同學系的本科生。我在史丹福大學讀書的那一 年,都是住在宿舍。美國和英國的大學不同,美國的 較為有組織,無論是本科的教學課程,或者是碩士學

位的教學課程,都差不多強制所有國外學生參加本地

的生活,而且非常有組織,所以我對美國的校園生活

很有印象。現在讓我向大家談談史丹福大學創辦的過

程。史丹福大學的創校校長Lcland Stanford憑著興建

鐵路賺了很多錢’他興建的鐵路由東岸到西岸。史丹

福和他的太太很大年紀才生了 一個兒子,當然寄予厚

望,但不幸,他的兒子十六、七歲在土耳其旅行時,

.染病死了,他倆非常傷心。後來’他們想如何可以遺

愛人間,於是便捐錢在西岸興建一所大學。當時西岸

的發展比不上東岸,名校都在東岸,西岸很需要一所

好的大學。

史丹福大學在創辦的時候以提供「實用教育」

(practical education)為主,它的使命是培育學生成為

有文化修養及有用的市民(cultured and useful

citizens)。史丹福夫婦很快便發覺單是提供實用和

專業的訓練是不足夠的,要培育一流的大學生,大學

還須培育學生有廣闊的胸襟及遠大的目光。如果你瀏

覽史丹福大學的網頁,你可以看到史丹福夫婦在創校

初期對大學教育的看法:

\"I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general literature for

t he enlargement of the mind and for giving business

cap>acity. I think: I have noticed that technically educated

boys do not nial<e the most successful businessmen. The

imagination needs to be cultivated and develop>ed to assure

success in life. A man will never construct anything he

snnot conceive. 二

這幾句說話很有時代色彩。第一,他們只提到

Uxhnically educated boys ,當時教育並不普及,女孩

接受教育比較少。今天如果一位領袖在美國只提男孩

而不提女孩’我想一定給人責罵不平等。第二,如果

培養商人,也不能不教文學、不教想像力的。如果商

人沒有想像力’ he cannot conceive ideas,他沒有意

念,便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跟著也說:

\" to qualify students for personal success and direct

usefulness in life; and to p>roniotc the pmblic welfare by

cxcrcising an influence on behalf of hunianity and

civilization, teaching the blessings of liberty regulated by

law, and inculcating love and revercncc for the great

p>rinciplcs of government as derived from the inalienable

rights of man to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這幾句說話也很有趣,可以說是有政治色彩

的。它提到我們要重新訂立價值觀’最後一句可說是

美國憲法的獨立宣言,每個人都有不可分割的權利’

t he rights to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

這是美國人所堅持的信念。由此可見,他說到教育’

就是指成功的教育’不只是令我們的個人生活成功,

也要對社會有用。因此我們教導學生,除了希望他們

專業成功,也希望他們的個人家庭生活成功,每個人

都可以快快樂樂,並做到他們喜歡的工作。除此以

外’也要教導他們有良好的價值觀。一方面他們可以

成才’另一方面對社會、人類、文明和文化都有貢

獻,我們也要教他們有價值觀。換句話來說,史丹福

的教育觀不是單教學識’也培育學生有良好的價值

觀,使他們有遠大的理想,除了個人成功外,也要對

社會的文明有貢獻。這都是史丹福大學的目標。

基於上述的考慮,史丹福夫婦最終決定他們建

立的大學,不應只著重專業技能的訓練或實用的學

科,還應建立一個提供通才的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大學。所以今天的史丹福大學,也像中

.文大學一樣,不只教一些實用的科目’例如醫科、法

律享負盛名外,其他一些人文科目,例如文學、歷

史、政治、社會學或基本科目(例如物理學)都很有

聲望

我認為以上的教育觀,對今日面對經濟轉型

全球經濟一體化挑戰的香港社會’尤其重要。史丹福

大學的成功秘訣,就是掌握到要培育學生對社會有直

接的貢獻,僅學習一項技能是不足夠的。要應付瞬息

萬變的社會,一定要培育學生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

修養、良好的價值觀及堅強的意志,願意不斷鍛鍊自

己,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並克服困難,戰勝挑

戰。我相信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鋼鐵般的意志’並有克

服困難的決心,那麼’香港整體渡過目前的經濟難

關,實非難事。

大家都知道,現時香港經濟低迷’許多人都承

受著失業、負資產及通縮所帶來的痛苦,政府也面對

財赤的問題,社會上瀰漫著不少悲觀的情緒。但我們

不應被這些情況所嚇怕。事實上,香港過去也經歷不

少動a,例如戰爭的躁躪,韓戰或石油價格急升帶來

的經濟衰退,但香港人過往都能憑著克勤克儉、堅毅

不屈、鍥而不捨的精神,克服困難。過去香港人做得

到的事,有什麼理由今天的香港人做不到呢?難道今

天的香港人已喪失了過往的拼搏精神?我認為這個看

法是不對的,沒有理由認為現時的香港人不及過去的

香港人。其實今日的香港在物質上比以前改善很多,

大學的資源一定較從前充裕。我回到自己的母校聖士

提反女校,發覺它在硬件方面必定較我當年讀書的時

P:67

(55U3 )

左起:黃乃正院長、葉劉淑儀局長及何培斌輔導長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 1 0月)

黃院長:剛才葉局長的一番話,我也有一點

受,我們現在也在談論如何可以成為一所一流的

學,要合併還是不合併。葉局長提到史丹福大學,

家都沒有異議,史丹福是一流的大學。葉局長剛才

說的一流大學也與新亞的精神相當吻合,人文精神

新亞書院所堅持的。作為一所一流的大學很不容易

我們真的要思考何謂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學。現在開

同學與葉局長的對話

建築系一年級林達:葉局長剛才説到讀過幾

大學,每一所大學都有它們的風格,中大和科大將

或者會合併,這兩所大學很明顯都有不同的風格和

統,如果合併後,無可厚非會成為一所出色的大學

我想問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重要,還是保存它的傳

重要呢

候進步得多。我們環顧今日的社會,實在不乏有拼

精神,及憑堅強意志取得成功的例子。就以最近舉

的亞運為例’運動員表現的拼搏精神實在令人欽佩

例如風帆好手李麗珊小姐頑強抵抗病魔,在比賽項

中取得金牌.,最令人佩服就是她在穩得金牌後仍參

比賽直至體力不支為止,貫徹她的體育精神。兵兵

手在直落數盤處於下風的情況下,轉敗為勝;桌球

在隊際比賽中表現的團結精神.,以及壁球手’亦是

大學的校友趙詠賢小姐,在多年的苦戰和鑽研對

下,取得金牌的成績。甚至一些沒有取得獎牌的運

員’他們也透過參與比賽,鍛鍊自己及提升自己的

力,他們的精神也是可嘉的。我們大家都知道,運

員在訓練過程很痛苦,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會身

受傷,而在物質上的報酬,並不一定很多。我想能

動他們向前是他們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除了在賽事

取得進步及勝利的滿足感外,最重要是他們很滿意

夠超越自己的水平及挑戰自己的決心。香港參加亞

健兒的表現’正好提醒我們,香港人仍然充滿拼搏

神,可以克服困難,我相信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只要我們緊守岗位,共同努力,我相信香港一定可

克服目前的經濟困境,重新振興經濟,並給香港人

個信心。多謝各位

局丧、善:院表與

同學的真情對話

葉局長:首先我強裯我不是教育局長,任何

見都是我個人的意見。我沒有和李局長談過。首先

我認為大學的排名不是這樣重要,例如外國的雜

Busines

s Week每年都有最佳的商學院排名一Th

e Ten

Bes

t Busines

s School

s

做 Cove

r Story。它們有很多

準,其中一個標準是哪個商學院的學生賺錢最多,

聘的工資也視為一個標準。史丹福大學曾排名第一

Harvard也曾排名第一。有人訪問史丹福大學的商

院院長,他説排名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做好我們

事。雖然每一個人都有虛榮心,包括我自己在内,

個父母都希望送他們的子女到名牌的學校。我認為

名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内涵。我也同意不

的大學有不同的傳統和文化,例如我認識的同學曾

史丹福大學讀書,然後慕名到哈佛大學讀書,但結

不喜歡哈佛,其中一個原因是天氣太冷,另外是太

肅,沒有了史丹福的悠閒,讀書不愉快。很明顯,

一所大學都有各自的歷史、文化、地理和氣候,例

美國的夏威夷大學便很不同了。我不敢評論合併是

或壞事,但我認為合併後的大學也應有它自己的獨

風格、創意和使命,長遠才可以成功,這是我的個

看法

訊息工程學系三年級陳景柏:我想問葉局長 。

關學科的問題。因為我讀的是工程學的,是一些比

實用的學科,而葉局長是文科出身,剛才你説過學

應有全面的思想,但是一位專長工科的同學,他們

習文學的能力比較差。那麼如何可以兩者都兼顧,

時在三年短暫的大學生涯中,如何使他們可以在有

時間學到最好的東西呢

葉局長.•當然理想是一個人文理皆能,但歷

上這樣的通才很少。很明顯的例子是Leonard

o cia

P:68

(5504)

.68.新亞生活30:2 (2002 年 1 0 月Vinci,他是雕刻家、又是畫家、又做科學研究,

上是很少這些人。我自己對語文很有興趣,但計數

較差,數學是剛好合格。我讀的是英式中學,中學

年級已分科,因為我喜歡語文,所以不化太多時間

計算方面,但後來覺得這樣會餘底。中文大學較似

國的大學的學科,比較廣博,例如工科的學生,也

選一些文科的科目,一些基本的思想家的言論也必

有認識,希望達到通才的目的。如果你每天讀的都

一些實用的科目,例如理學、訊息工程學等,但又

求你讀一本巨著,當然有困難。我想不要對自己要

太高,只要凡事看闊一點,理工科的同學在空餘的

間,也可以讀一點名箸,或者可以看一些有藝術價

的電影,這些電影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文化的訊息

甚至我們出國旅行,也可參觀一些文物古績,都是

有價值的。日常我們也可多留意報章、雜訪的一些

嚴肅及有資訊性的文章,慢慢培養我們的興趣和

W 0

黃院長:剛才的同學說讀工科沒有時間兼顧

學,但我可以舉一些例子’大家都知道楊振寧教授

中文根柢非常深厚’丘成桐教授也懂寫詩,我們新

書院數學系的曹啟昇教授以詩與丘教授唱酬,寫的

有平厌押韻的舊體詩。所以如果做學問做得好’不

哪個學科,都應涉獵其他學科的學問,這是我們全

教育應該做到的

自動化工程三年李學斌:我剛才聽到葉局長

李局長沒有溝通,覺得有點驚奇,董特首也辦過集

會。如果葉局長能與李局長談談人本教育,也許這

對大學教育也很有幫助。葉局長説到人本教育如此

要,我們對大學的人本教育的認識,除了大學的通

教育外,我們也知道大學生對社會有很大的關懷。

年有很多大學生參加了中文運動,爭取中文成為法

語言,這些運動無可避免地與政府的政策有所抵觸

現在的大學生憑著這點人本關懷就繼續運動,例如

們的嗎家強同學最近參加

了 一個運動觸犯了公安法

葉局長管理的範圍很廣,我們不知道為甚麼沒有《

本法》第23條的白紙草案的諮詢。這是以國内的

治歷史建構,限制了我們的知識生活空間,我們無

是講公安法,第23條又好,對我們傲學術的,只

著人本教育的關懷去看社會的時候,隨時也像冯同

一樣给檢控。如果政府以這些來箝制我們的學術或

人本教育的空間,請問葉局長我們這些既是學生,

是市民如何面對這個局面

葉局長:我完全同意學生應該關懷社會,很

改革社會的運動都是由大學生帶頭,例如中國的五

運動,學生扮演過很重要的角色。香港的學生素來

關懷社會,例如中文運動、保釣運動,港大也有很

國粹的運動。關懷社會是應該的,但這種表達對

會、政治的意見,和一個社會有沒有《公安條例》

有抵觸的。其實《公安條例》的内涵不是無理打壓

論的自由。瑪同學和一些示威人士對通知警察的要

也不滿意,香港每日平均有六、七宗的遊行集會,

些小規模,有些大規模的。有些示威人士從九龍駕

到中環慢駛示威抗議,有些遊行人士則從中環到灣

途中在電車路上坐下阻礙行人,這些行使個人自由

行動都影響了他人。國際的人權公約中所指的言論

由並非絕對的,言論自由是不可影響他人的合法

益,一個社會必須有若干的秩序。《公安條例》精

是請示威人士在七日前通知警方參與的人數、路線

哪一位是負貴組織安排的,讓警方可以協助。有些

學,我知道他很執箸,通知也不願意做。其實我也

明白為何他們不肯通知警方,法例只要求通知這

步,在表達意見時,也要顧及他人。我們的檢控政

也説過很多次,我們在立法局多次提及,警方也出

.很多次通告,希望遊行示威人士尊重條例。司法女

是蒙著雙眼的,不論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

我們只是按事實和法律處理的。剛才同學表示對23

條關注,任何法例都可能影響個人的自由,例如立

通過乘車必需綁安全帶,公共場所不可吸煙等對很

人都有影響,但都必須有多少限制。如果對第23

有甚麼顧慮,我希望同學具體的提出來。我必須澄

我們絕對不是把内地的國家安全條例引進香港。完

是以現在香港已有的法例,現在已有法例,制裁叛

及煽動等條例,我只是利用現有的條例,修改和

充,全面落實《基本法》

新亞語文教育四年級許瀚賢.•有一個教授和

談過一些外國人説過香港的優勢有三方面:第一、

個很好的不干預的自由營商環境,可惜已給政府打

了;第二,好好的自治精神也给梁司長打破了;

三,我們的言論自由不知是否在落實第23條法

後,也給葉局長打破。我想請問這三個優勢是否已

不存在呢?你對香港的整體環境怎樣看呢

葉局長:這三個優勢,第一個是經濟自由的

題,我不想評論了,因為這並非我的專長。至於高

自治和言論自由,我看不到這些自由有減退,以

23條為例,它的精神是要求香港保護國家的安全

除了香港外,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公安法。可能是

們做了殖民地百多年,沒有國家民族的觀念,雖然

歸五年好

了 一點。我們必須盡我們的義務,不能只

個人的自由。香港部分人説到第23條便以為沒有

自由,但外國不是這樣,一些保護國家的條例通過

P:69

新亞生活30:3 (2002年11月 ) -5 -

很快,甚至美國在獨立後的憲法,在草擬憲法的

候,已懲處叛國的人,叛國在美國是一個很嚴重的

行。不知道我們是否過去生活在殖民地的環境,使

們沒有想我們的貴任,去保護國家的安全。第二,

們第23條立法的方針,是完全體驗高度自治。你

法國,或者西班牙等國家,他們全國性的保護

家安全的條例都是全國性執行的。香港便不是,因

有《基本法》,一國兩制,所以内地保護國家的那

套不引申到香港。《基本法》已説明香港自行立法

國家保護你,你也應該保護國家。香港的制度不同

香港自己討諭,特區政府提出建議,由、一^法會考慮

通過,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各位同學可以研究中

的刑法第105條,它保護國家安全的條例很簡單,

非把它引進香港。我們是基於現有的普通法法制,

了百多年的條例,怎樣去懲處叛國、爐動和保護官

機密。保護官方機密條列,《官方機密條例》在香

已有五十多年歷史。我們以現在的條例去現代化,

應化,和全面落實基本法,加入目前尚未有的罪行

我們希望在保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個人自由取得平衡

其實有很多限制的範圍已經有了。很多人説言論

由,但言論自由現在也不是絕對的。一個人發表言

也必須負貴任的,你要負民事的貴任。如果你以言

誹詩人,可能有人以民事向你訴訟。如果你以言論

動人犯法,這在普通法中是incitemen

t ,也是有塌

罪的。我們的建議相信不會增加現有的限制的

計算機工程系一年級蕭朗然•.香港有很多人

認同中國的現有政權,不大想保護,請問局長有什

辦法使港人認清這個分別。身為局長不免與市民有

多衝突,究竟當局長有什麼難處

葉局長:你第一個觀點很多人都有提及,特

西方傳媒,因為他們對中國的政制不滿,他們提過

為甚麼要保護國家安全,國家是獨裁統治,不應該

護。我覺得這種看法是將兩個概念混淆了。一個是

制,一個是國家,政制和國家是兩回事,一個國家

不同的年代可以有不同的政制,政制的發展是受一

客觀的條件所影響。如果你要一人一票普選,只有

理想政制才支持,那麼中國幾千年也不合格。堯舜

只是襌讓,也不是普選。如果你説人權記錄,每一

國家也有改善的餘地。例如美國標榜民主,也有國

對政府很不滿。1995年美國有兩個青年爆炸

City的\\憤政府樓宇,死了二百多人,

段和恐怖分子一樣,他們不滿意美國聯邦政府在93

年攻擊大衛教派,死了八十多人,認為政府極權,

犯人權,所以要報仇。每個地方都有人對自己的國

的政制和人權不滿。但你對政制不滿,不代表沒有

家。當然每一個地方都有改善的餘地,我們每一個

都要努力0我們拿的是國家的特區護照,每一個口

政府都提供服務,在外國遇事,我們也可得到中國

使館的保護及協助,我們國家的健兒在奥運會獲獎

也會感到榮譽,分享作為中國人的一份喜悦。所以

非你認為不需要有國家,否則仍然需要有保護國家

全的重要。至於作為保安局局長的感受,我的紀律

隊中,消防在民意、調查中常列榜首,他們的工作是

火救人,比較討好而且表現也很出色。警察每天接

很多市民,自然投訴的人也比較多,他們的工作也

免限制市民一些行動。我想每個人都喜歡給人讚賞

但如果是職貴上要限制一些自由以維護社會整體性

安定,我們也必須要做的。每位同事也不可計較個

的榮辱,自己個人在民意調查榜的排名,而只做一

膚淺討好的工作,不切實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不

的。所以,有時工作不討好,但在盡忠職守的大前

下,每個人都要努力去做

黃院長:本院第五任校長余英時教授曾經說

r五四精神是反叛精神」。我是鼓勵反叛精神的,

也有所堅持。我們必須堅持反叛精神背後有充足而

謹的理據,在這前提下,大家對第23條可以表示

持或反對。今日葉局長是有備而來的,對同學的提

作了詳細解釋’也可以看到作為一位問責局長是多

不容易。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多謝葉局長在百忙中

P:70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 月爽朗健談的營局

丧 霍偉

葉局長,身為小組秘書的筆

在本年五月

書院雙周會小組

老師及學生委員

致議決邀請特區

府保安局葉劉淑

局長擔任雙周會

主講嘉賓,並責

小組秘書負責聯

_那時頓覺暗暗心

紀律部隊人員,公務繁忙,如何請她抽空呢?而且

——葉局長手館特區保安局長兵符,統領六萬三千多 一

向對葉局長的印象,都是覺得她處事剛毅果斷,性

看起來是硬繃繃的,請她來跟新亞同學真情對話,

講保安政策’反而要大談「問責局長生涯」(後來

題作了修改),看來葉局長答允的機會不大。但職

所在,筆者只好從公共電話號碼查詢服務(58

3 )

取得了保安局的電話,硬著頭皮致電葉局長的秘書

但當時心中已盤算一旦葉局長婉拒邀請,則應物色

人來講這個題目呢?但出乎意料之外,不旋踵葉局

的新聞秘書陳小姐已主動回覆筆者,在詳細詢問雙

會的程序後,陳小姐表示葉局長將儘快答覆…

快!真是十分爽快,陳小姐於稍後即來電’表示葉

長答允擔任雙周會主講嘉賓

是次雙周會非常成功,葉局長援引中外例子

說明人本教育的重要,更與本院同學真情對話’勉

同學應效法參與亞運會的香港運動員一樣,發揮拼

精神’克服困難。雖面對現時的經濟低迷,仍不應

緩。在雙周會結束後,院長黃乃正教授及十多位書

同仁、同學於雲起軒貴賓房內與葉局長一起共晉

膳。可能是由於葉太曾當過教師’她對現今的大學

是非常關心的。在席間暢談之際,葉太對中大同學

學習、就業及心理輔、营等多個課題’皆詢之甚詳。

指出大學生應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消閒及娱樂

的刊物以外,應多閱讀較為嚴肅及思考性的讀物。

且要儘可能多看外國的著名報章、雜誌,此舉既可

助改進英文能力,又可擴闊眼界,是課堂以外另一

要的學習途徑

在談及大學生的精神文明方面,葉太強調同

應重視的’並非是個人的物質享受,而是心裡及精

上的豐盛。葉太表示在她年輕時,家裡的生活不甚

裕’連電視機也沒有’除了閱讀之外,唯一的娱樂

是聽收音機廣播。葉太還記得那時最喜愛的電台

目,並不是歐西流行曲的環節,而是由鍾偉明、胡

剑等播音界前輩以說書形式所講述的「空中武俠

說」,其中尤以金庸名著《書劍恩仇錄》,最為葉

鍾愛。r空中播放的武俠小說,讓聽眾有想像的

地,就好像聽眾自己看小說一樣。如果把故事拍成

視劇,形象化起來,觀眾缺乏了天馬行空的想像

間,反而失真……」葉太娓娓道來

葉太為人爽朗健談,時有雋語’且博聞強識

對世界時事、中外歷史,瞭如指掌。她認為大學教

除了應用科學的培育外,基礎科學的研究亦是不容

缺的。現今美國手執世界科研的牛耳,究其原因,

大程度是建基於其堅實的基礎科研成果上的。在座

教授,皆對葉太的看法,表示深有同感。一小時多

午膳聚會,轉瞬就在主客的熱烈暢談中結束了

黃乃正院長陪同葉太步出雲起軒,只見萬里

雲、晴空一片,八仙嶺臨海聳峙、吐露港波光帆影

新亞書院的秋色,真美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

《壺中墨妙——誦先芬室

內畫鼻煙壹》展

I

K) §

K)

5n

展覽地點:文物館東翼展覽

廳 、

鼻煙自明末傳入中國以來,有清一代,吸

鼻煙的嗜好遍及全國,用以盛載鼻煙的小瓶I!

鼻煙壺應運而生,其選材廣、造型多、工藝精

論者均以為清代工藝品的縮影。嘉道以後,清

國力衰微,但內畫鼻煙壺異軍突起,將工藝技

與傳統書畫藝術巧妙融為一體’使鼻煙壶由純

的實用盛器’昇華成為另一種微型工藝品種’

今仍閃耀燦爛光輝

《壶中墨妙》展覽全面介紹十九至

一 一十世紀

期之內畫鼻煙壺藝術’包括甘烜文、周樂元、

少宣、葉仲三、丁二仲等31位名家佳作,共156

個鼻煙壶。傳統中國繪畫藝術之不同題材,包

山水、人物

花鳥等,及

種寓意吉祥

圖像’將透

各畫家之精

繪工,在鼻

壶裡呈現,

面體現晚清

近代這個特

工藝類別的

P:71

71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5507)

劃」成立典

本年度的「學長計劃」成立典禮於十月十八日

上七時三十分,假中環美國銀行中心的香港中文大

中區教學中心舉行。這個新的安排對在商業中心區

作的學長方便多了,所以出席的學長非常躁躍’有

一 一

十六人,而出席的學弟妹們也有一百零一人。院長

乃正教授在典禮上致辭’感謝各位學長過去兩年的

力支持,使計劃能順利舉行,盼望今年再接再厲,

多同學獲益。校友會會長黃建平先生則鼓勵同學積

參與,並多向各位學長學習,擴展視野,相信各同

在離校後當有很大的幫助。致辭完畢後,負責這個

劃的輔導處廖倩儀小姐逐一介紹各位學長與各位同

認識

出席的同學在典禮完畢後,分別與他們的學 。

聚談,增加了相互的了解。盼望這個聚會使彼此間

能從中獲益,同學可增長知識’而學長也可多了解

今年輕一代對事物的看法

\\

院長黃乃正教

本年度「學長

香漆公闹大學頒

榮譽大學院士

本院校董關百豪先生於十一月六日榮獲香

公開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銜,以表揚其熱心

育工作。關校董義務擔任該校的金融財經課程

問,並贊助多項學術活動和獎學金計劃

關百豪校董現為時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

及行政總裁。關氏畢業於本院,其後在澳洲柏

梅鐸大學深造取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是英國財

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香港証券學院及香港市

學會會員。關校董現身兼南京大學名譽校董、

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名譽顧問等,並獲美國哈

大學頒授大學院士榮銜

P:72

(5508)

72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原來我也不i

現代語言及文化一梁淑美

從新亞書院到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全長7,500

米’對於完成3,000米長跑比賽都甚感吃力的我,這

不是一項低難度的挑戰。究竟能否跑完,我其實一點

信心也沒有。

十月十一 一日那天,太陽早早升起,幾天來的陰

涼的天氣沒有持續,我不知道氣溫多少,但坐在圓形

廣場,熱氣由地面不斷上升,我想在烤箱裡的感覺也

不過如此吧。我近來休息不足,四肢疲累,真的想逃

之夭夭’後悔是我當時唯一的感覺。

好不容易等到開跑’站在起跑點上,看著別人

興奮的拍照,我實在拿不出任何熱情了。當我跨下躲

避陽光的時候,看見邀我一起練跑的同學’還有她的

新跑鞋。原來她猶豫了好久之後,還是為這次比賽買

下了新鞋。比較之下’我要放棄的念頭顯得太懦弱

了。我想,至少我也該努力完成全程吧。

雖然沒有多大的激昂鬥志,但也總算有個目

標,起跑後順利的跑出了中大,但是因為下坡的衝

力’小腿也開始疼痛了,儘管如此,理智告訴我,如

果停下來,這場比賽便完成不了。我開始想一些瑣

事,希望分散一些注意力。我想到一點有趣的事,差

一點忘了形笑了出來,幸好沒給人發現。我想這辦法

倒奏效了,身體協調了,呼吸也暢順了,我竟然在

50分鐘內衝線了,比預期的還要好。跑到終點前,

工作人員告訴我跑了第27名’那一刻,鬆了 一口氣

的舒暢感覺,我現在還記得。原來我也可以跑完

7,500米,真是不可思議。

我沒有留下觀看頒獎禮,與同學一起乘坐校巴

回校,一路上懷著小小的滿足感而不禁沾沾自喜。

我一起練跑的同學,聽說在途中曾經休克,但

最終還是拿了第一 一名。我真的為她高興,也佩服她的

毅力。我想我也不差,就容許我自我陶醉一番,畢竟

我是happy run完比賽,而不是happy walk。

也許’我來年也可以訂立一個更高的目標吧!

盼、适優、艮风氣可持績下去

體育運動科學系四譚健成

十月十1 一日(星期六)上午,新亞圓形廣場充滿

了活力的健兒,四百多位參加了健步跑(happy mn)的

老師、同學及校友在此摩拳擦掌,準備跑完長達7.5

本院第二年舉辦的「健步跑」於十月十二日(星

期六)舉行。比赛的起點為新亞圓形廣場,终點為沙

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全場七千五百米。報名參加的健

兒共有五百多人,而跑畢全程的師生及校友逾四百

人,創了歷年參與本院同一項運動的最.\\。询人數。這項

極富挑戰性的體育活動,已廣為同學所歡迎,不少同

學在比赛前已積極練習,形成了 一個健康校園的風

氣。

比赛後隨即舉行頒獎禮,由院長黃乃正教授、

醫學院副院長霍泰輝教授、化學系麥松威教授及陳子

樂教授任頒獎嘉賓,頒發「最高蓦款獎」、個人及

團體赛等獎項。

年一度的盛事

P:73

陳子樂教授與女子隊制冠軍同學 参松威教投與男子隊制冠軍同學

^ �

麥松威教授與男子隊制亞軍同學 陳子樂教授與女子隊制亞軍同學

五十周卑院慶健步跑成i責

名次

冠軍

冠軍

亞軍

季軍

張慶鴻

羅仲康

王靜嫻

嚴瑞芳

27'26\"

27'46\"

27'53\"

子組

36'17\"

36'51\"

37’18,,

學系/校友

運動科學1

運動科學1

校友

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亞軍

男子隊制

FRESH

徐沈沈

女子隊制

划哈哈

M A P

VAP

13

46

70

21

98

161

73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

(5509)

公里的路程,目的地是威爾斯親王醫院。運動健兒

整裝待發,有秩序地輪候領取號碼布,寄存隨身

李。大約九時許,整個圓形廣場已坐滿了人,也有

少人在場邊做伸展運動’而工作人員都在忙碌地進

比賽前的準備工作,體育部的老師也在宣佈一些特

的安排,例如水站在哪裡,還細心地提醒大家在過

路時要留意車輛,起步後下坡時不要走動太快,以

後勁不繼及使關節受傷

在拍過大合照後’男子組在院長的發號施

下,開始了比賽。由於人數委實太多,女子組在十

分鐘後才出發

當日風和日麗,城門河兩岸景色怡人,確是

個緩步跑的好日子和好地方。第一名的優勝者花了

一 一

十多鐘便完成了賽事,差不多與乘車的工作人員一

到達,速度驚人。其後,不斷有參賽者到達。對於

日沒有練跑的同學來說,7.5公里確是很具挑戰性

每位衝線的同學都展露勝利的笑容

這個活動意義很大,因為跑步是發益身心的

動,既可鍛練心肺功能和耐力,也可磨鍊人的意志

今年參加者極為躍躍,場面熱鬧,氣氛熱烈,實在

一項既健康又好玩的活動。我們非常感謝書院的大

支持’安排旅遊車接送同學返回中大,贈送紀念T

shirt並安排豐富和美味的三文治和飲品。我們也感

所有協助籌辦的人’包括體育部的老師、校友和學

工作人員等等。他們盡心盡力地為這次活動工作,

使

各位運動員能安全地完成賽事,這項活動得以順利

我希望這項有意義的活動能每年舉辦下去,

相信它會越來越受歡迎。我也希望所有健兒保持運

的習慣’像在健步跑前的多個晚上,在新亞及聯合

校園裡’都有很多同學在練習跑步,盼望這個優良

氣可以持續下去

最高t壽款獎得主:徐沛之同

P:74

1

0 -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5510)

¥

本年的水運會在九月一 一十四日舉行。參加的同

學較去年躁躍,尤其新秀賽,吸引了不少同學參加。

比賽當曰,天氣暖和’極適宜作游泳活動。各項比賽

爭持也很激烈,其中女子組有一項破了大會紀錄,而

男子組更有兩項,成績美滿。 • •

新任院長黃乃正教授對這項活動極為支持,他

在場內留到了最後一刻,給各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很

大的鼓勵。

新务赛必镇娘持

體育科學系四譚健成

今年的新亞水運會已於九月一 一十四日舉行,我

是上一屆和今屆的水運會籌委’也參加了三年的比

賽,畢業在即,對這個活動也感受良多。

新亞水運會的參與人數每年都有增加,反應熱

烈’除了體育部老師積極鼓勵同學參與外,籌委的努

力也功不可沒。

今屆的籌委在迎新營、新生入學禮、雙周會都

以不同的手法宣傳,再加上海報、水運網頁、宣傳橫

額和直接到各宿舍作宣傳,工作量實在不少,幸好同

學的反應不俗,我們沒有白費功夫。

不過,我個人認為有些地方是值得檢討的•首

先是競技遊戲,它的目的本是讓一些不太會游泳的同

學也可參加,但據我這幾年的觀察,參加的人實在不

多’而遊戲也無新意,每年都是接力運載東西,游泳

技術好的自然得勝,和一般的競賽項目是沒有分別

的。因此我提議,如果沒有新的遊戲,或可取銷了這

環節,可能更令競技更一氣呵成,氣氛更好,整體活

動也進行得更為流暢。

當然’水運會中有些地方是做得很好的。我認

為水運會是提倡健康運動的活動,當然是越多人參與

越好,但據我所知,有些同學雖然懂得游泳,但礙於

游得不快便放棄參加。水運會中的新秀組競賽鼓勵他

們挑戰自己。今屆的新秀組反應尤其熱烈,每項都需

要分為十多個組去比赛。我認為游泳不甚了得的同學

為數不少,如能增加獎勵,例如每位參加者都可得到

一個紀念章(紀念®f較毛巾為好),我相信必定可吸

引更多同學參加。雖然正式的競技比赛固然重要’但

只是少數同學有能力參與。所以,為了提倡整體的運

動的風氣,新秀組這個制度必須維持的。

我希望水運會有更多同學參與,可以像嘉年華

會的活動,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歡樂。此外,書院

的老師也可參與,例如組成師生接力隊參加比賽,以

增進友誚。

我盼望以上提出的意見能受到同學及老師們的

關注,加以討論和研究,並予以落K。

同時,我也希望下一屆的籌委能精益求精,把

不完善的地方改好’務求使水運會更受歡迎,進行得

更順利,更令人愉快。

P:75

新亞生活30:4 (2002年12月) -11 -

(5511)

我们低了弟三十九

周卑陸速令參與者的人

數 籌委會主席陳君

十月

一 一十五日晚’第三十九屆新亞陸運會在

個令人興奮的氣氛下結束了

陸運會前幾天也在下著雨,我們也擔心比賽

到影響。幸而天公造美,到了

一 一十五日卻天氣轉晴

我們的運動員可大顯身手了

今年的陸運會特別有意義,因為夏鼎基運動

在本年暑假重修後開放,各運動會可享用全新的跑

和草地。在各籌委會成員努力下,今年陸運會吸引

三百五十六位運動員參加,較去年多一百人,在網

報名的也有一百個,這個紀錄實在令人興奮!處身

看台上的觀眾,也能感受到熱烈的氣氛

在熱

惜我們低

了參與熱

賽的人數

部分跑畢

程的沒有

毛巾贈送

真是抱歉

今屆有兩個新記錄誕生’分別是女子跳遠和

4 X 100接力,而男子

4 X 100更打破

了 28年前

工商管理系所創下的記錄

最觸目的賽事可是5X400系制接力,今年參

的隊伍有十隊,八條跑道也不夠用,結果大家要

800米的起跑線起跑。十隊支持者擠在跑道上大聲

采,打氣,團隊精神表露無遺

精彩的比賽使我們的黃院長留至最後一刻。

屆籌委們、新亞體育部、各位老師及各工作人員均

力以赴,才取得這這樣美滿成績。當然各位新亞同

的躁躍參與才是最重要的

黃院長鼓勵同學爭取好成

今年的陸運會可謂別具意義,因為這是夏

基運動場重新維修後首次舉行的運動會。在全

的跑道上競賽,肯定是別具感受。我熱切地期

新紀錄的誕生。新亞同學’有很多在運動方面

是很傑出的。在剛結朿的多項四院比賽中,新

健兒在足球、女排和女子游泳都獲得亞軍榮譽

可見新亞學生除了學業成績優良外,運動成績

驕人的。我很希望各位健兒今晚能拼盡全力’

取理想成績,同時透過比賽和其他選手建立寶

的友誼。最後希望各位能夠充份發揮體育精神

勝不•,敗不緩,盡情享受今晚的陸運會

雖跌條了,我仍

為我系爭瑕$成

運動科學二何俊

隨著一場緊張刺激的5X400米接力結束後,

年度的週年書院陸運也在一片歡樂聲中結束

今年的書院陸運會可謂與別不同,因為參賽

數突破三百五十人次,是歷屆之冠。六時還未到,

鼎基運動場已濟滿了工作人員和運動健兒’場面非

鬧。開幕典禮後,便是400米熱身賽,接近400位

動員及工作人員與院長、輔導長一起熱身,有邊跑

談的、有悉力以赴的,但都一一完成了整個賽程。

畢全程的,都獲贈一條毛巾作紀念。運動會也隨即

運動會舉行期間,看台上的歡呼聲此起彼落

陣容鼎盛的NABA啦啦隊不停在看台打氣,而運

員也傾盡全力,爭取錦標。我參加的110米高欄

賽,共有六位健兒參加,當我看到那些比小孩還要

的高欄’便心怯了,我只有硬著頭皮,一個個欄的

過去,但到了第十個我終於不支把欄踢跌了,並失

平衡滾在地上,扭傷了手腕,而且感到很痛。幸好

過在場的聖約翰救傷隊的治療,傷勢並無大礙,真

感謝他們

時間過得很快,運動會進入了尾聲,新亞書

獨有的1

0 X 400米接力也將要展開。我也準備在休

過後’參加這場賽事。今年的接力賽共有十一隊

加’即共有1�0位健兒參加比賽,場面非常壯觀。

代表體育運動科學系跑第一棒。比賽開始,十一位

動員爭相爭奪有利的位置,而其餘I百位隊員也開

P:76

(55T2)

輔導長何培斌教授(右一

沈梁鳳蓮女士(左一)

教職員兵兵球隊隊員

Prof. Hans-Giinther Schmalg,

Uni versity of Cologne, Germany

與得獎同學

12 -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歷秘院長

i師生

隨著兵兵球及羽毛球賽於十月八日在本院體

館舉行後,本屆的院長盃宣佈圓滿結束。這項比賽

九月三十日開始,首先拉開戰幔的是橋牌、壁球,

而是象棋、網球、足球、籃球、兵兵球及羽毛球。

屆的比賽最為人談論的是足球賽,學生隊竟以十對

的比數戰勝老師隊,相信打破了過往的紀錄了;

外,籃球、羽毛球及兵丘、球都爭持非常激烈’老師

能以小比數勝出。其餘比賽,雙方都傾力以赴,可

是雖敗尤榮。結果本年度的院長盃由老師奪得

目 歷任院長

羽毛

兵兵

總冠

金耀基院長

吳俊升院長

全漢昇院長

余英時院長

林聰標院長

沈亦珍院長

梅貽寶院長

梁秉中院長

錢穆院長

比賽成

獲勝隊

不斷為各自的隊員打氣。幾經辛苦,我終在最後50

米取得領先的位置,並將棒交與隊友手上,我拖著

憊的身軀繼續在場邊為隊友打氣。我們的學系派r

名女運動員出賽’因此在初段落後大約200米,幸

其後在男隊員努力下,收復失地,且奪得冠軍。陸

會也在一片歡樂聲中結束

。 、

今年陸運會真令人難忘’同學的躁躍參加和

烈支持,籌委們大力宣傳,認真工作都是陸運會成

的原因。希望各位同學在未來一年也多多支持書院

活動罷

P:77

(5513)

新亞書院周年陸運會比賽成績紀錄(2002年10月25曰)

編號 項目 名次 男子組 大會紀 錄 女子組 大會紀錄

一 二 三

大會紀

一 二 三

大會紀錄

1 100M 姓名 洪力恒 鍾敬祥 古樂霖 羅敬彬 2001 施昕 蘇珮椅 黃惶障 彭正菁 1996

單位 MED BBA BBA 運動科學 PAC PAC ENS 運動科學

成績 11 \"06 12\"02 12\"50 10\"87 15\"25 15\"53 15\"61 13,,62

2 200M 姓名 洪力恒 鍾敬祥 梁洛笛 陳德義 1978 李盈戀 龍冬敏 莫雅媛 黃美琦 1987

單位 MED BBA ECO 數學 PHY SPE SPE 新聞學

成績 24\"20 25\"31 25\"88 22’,81 29,77 30,75 31\"75 28\"87

3 400M 姓名 羅敬彬 陳錦明 邱和友 李柏棠 1975 龍冬敏 黎珮恩 陳寶瑜 黃美椅 1987

單位 SPE ANT SPE 經濟 SPE MED BBA 新聞學

成績 54”21 55\"62 roo\"8i 54,’02 1,13,,40 1’17”36 1'19\"88 1'05\"79

4 800M 姓名 沈孟衍 雷俊佳 文建平 陸仲良 1985 嚴瑞芳 鍾敏儀 黎珮恩 朱穎暉 1984

單位 BCM SPE SPE 生物 FAA CHM MED 醫學

成績 2,21”67 2'21\"96 2,28,,20 2”09”10 2'58\"16 2,59,,36 3,12,,64 2'43'77

5 1,500M 姓名 沈顏 沈孟衍 徐沛之 黃建平 1989 嚴瑞芳 鄭玉立 劉嘉琦 朱穎暉 1984

單位 BBA BCM FAA 化學 FAA SPE SPE 醫學

成績 5'04\"02 5'oni 5,11”36 4,31,,28 6'12\"06 6,17,,74 6,39,,08 5'54\"40

6 5,000M 姓名

單位

徐沛之

FAA

陳業強

PAC

關鎮豪

QFN

黃建平

化學

1988

成績 19'32\"17 21'55\"14 23'00\"68 17,,45”95

7 llOM 男 姓名 古樂霖 蔡崇界 何俊邦 邱沃文 1983 吳昕宇 施昕 姚嘉莉 何淑莉 1976

lOOM 女 單位

成靖

BBA

19,'97

CHI

21 '06

SPE

21 '43

經濟

17,,10

FNS

20\"53

PAC

21 \"09

SPE

21 \"64

社工

18,,90

8

400M 姓名 羅敬彬 蔡崇界 邱禾口友 部子銘 1997

中攔 單位 SPE CHI SPE 運動科學

成績 r06\"56 1’09”91 1,10”15 ror'io

9 跳高 姓名 雷俊佳 文建平 邱文麒 朱琦昌 1995 陳麗媚 蘇佩倚 覃莉君 林宛筠 1989

單位 SPE SPE BBA 醫科 A N T PAC CMS 地理

成績 1.65M 1.65M 1.55M 1.9M 1.25M 1.25M 1.20M 1.53M

10 跳遠 姓名 洪力恒 邱和友 魏永康 潘健侶 1987 李盈慧 龍冬敏 黃潔宜 陳淑琴 1984

單位 MED SPE FAA 歷史 PHY SPE FAA 市國

成績 5.45M 5.12M 5.03M 6.36M 4.78M 3.92M 3.70M 4.72M

11 三級跳遠 姓名

D D A

雷俊佳 羅敬佳

Q D C

潘健侶

蘇由

1987

成績

D D A

12.18M

o r b

11.81M

ore

11.71M 13.89M

12 鉛球 姓名 陳建會 謝志豪 陳家鋒 梁漢釗 1988 姚嘉莉 葉詩雅 陸蔚芯 謝少玲 1986

單位 EEE CMS HMG 生物 SPE BBA SOC 企人

成績 9.34M 8.70M 8.57M 10.41M M M M 9.61M

13 鐵餅 姓名 陳建會 何梓傑 何俊邦 陳建會 1988 劉嘉倚 李靜雯 陳倩瑜 吳蒙璧 2000

單位 EEE SWK SPE 電子工程 SPE CH1 PAC 建築

成績 29.55iM 20.30M 20.25M 32.09M 18.60M 18.15M 15.41M 23.72M

14 標槍 姓名 陳家鋒 譚健成 黃文勇 平滔 1987 劉嘉琦 黃FG儀 陳翠雯 謝少玲 1986

單位 HiMG SPE ENS 亞洲文化 1 SPE IEE ENS 企人

成績 32.13M 28.14M 27.77M 46.32M i| 20.99M 17.73M 16.55M 27.66M

15 撐竿跳高 姓名 童俊傑 譚偉文 1985 ;‘

單位 CSC 生物 ’1

成績 1.86M 3.1M

16 4x100M

培ti

單位

成锖

運動科學

46,,80

工商管理

48,,19

電子工程 工商管理

47”

1985 工商管理 1 'oyod 運動科學

1,04,,14

:藝術 運動科學 2000

17

TMJJ

10x400M

接力

單位

成績

運動科學

10'48\"90

經濟

11,06,,48

工商管理

1 R06\"13

經濟

10,08\"

1974

1 UZ UH 1 U— i H- 1 I U Z0 1 UU

18

J>CY J

10x200M

接力

單位.

成績

i| mm

!‘ 6'09\"91

i|

工商管理

6,12”08

!統計

6,42,,02

社會學

5'41\"40

1974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13 -

P:78

陳君泰

SPE

40\"08

邱和友

SPE

57,,76

雷俊佳

SPE

57\"01

陳展康

RMS

40\" 15

顏碩賢

PHY

35\"78

梁承業

MSC

44\"02

邱和友

;PE

,51”11

STA

,'32\"

STA

3'19\"68

陳余澤

STA

1,29,,35

邱和友

SPE

43\"26

文建平

SPE

1,03”49

文建平

SPE

40,,36

黃俊彥

PAC

'52\"68

3,23, ’60

黎志忠

CSC

2,47,,34

陳達灝

陳達灝

運動科學

29\"19

J. Lumkong

LA.S.P.

系工

28\"67

鄧子銘

運動科學

36\"90

陳達灝

運動科學

59”64

李思朗

工商管理

1'13\"04

梁志和

2'19\"21

李思朗

工商管理

藝術

\"60

藝術

2’35,,32

梁志和

'12\"57

1986

;陳倩瑜

:PAC

32”01

I羅秀•

:MED

MED

36\"26

I陳倩瑜

jPAC

• 40\"68

i吳芊芊

!石碧祺

'CHI

ENG

1’19,,64

i陳倩瑜

梁泠璋

ENG

2,50,,98

:黎珮恩

:MED

4'01\"14

1986

1986

丁詩博劉嘉 绮

SPE

41”53

黎佩思

2,53”18

:梁泠潭

ENG

1'25\"47

傅小帆

ENG

3,11”74

潘嘉琪

47”

BIO

龍冬敏

SPE

2'16\"73

SPE

32\"14

梁冷漳

英文

34” 11

張蔑萍

32\"76

張慈萍

社會工作

趙宜

醫學

49,,34

張蓉萍

社會工竹

1’07”18

陳倩瑜

曾慧琦

•學

12

13

50M

自由式

50M

蝶式

50M

背式

50M

蛙式

50M

自由式

(新秀)

50M

蛙式

(新秀)

100M

自由式

蛙式

自由式

200M

蛙式

4x50M

自由式

系際

200M

四式

背式

新亞書院周年水運會比賽成績紀錄(2002年9月24日) ism

名次 大會紀錄

新亞書院周年水運會

冠軍 亞軍

全場 運動科學

男子團體 運動科學統 計

女子團體 醫學運動科 學

男子個人(全場) 陳達灝(運動科學四 )

許智豐(運動科學一)

女子個人(全場) 陳倩瑜(會計二 )

新亞書院周年陸運會

季軍 冠軍 亞軍

全場 運動科學工商管 理

工商管理 男子團體 運動科學f商管 理

英文 女子團體 運動科學工商管 理

季軍

計算機科學

會計學院

男子個人(全場)

女子個人(全場)

洪力怪

劉嘉琦(運動科學14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2 月

單 名位

績 姓單

姓名

單位

成績 名位

績 姓單

成 名位

績 姓單

P:79

新亞生活30:4 (2002年12月) -1 5 -

f届「新亞、滿舍灰」暨號技大

自本學年開始’本院新建的第四座宿舍「紫

樓」正式投入服務,為同學多提供三百個宿位,使

常熱鬧的校園更添熱鬧。為了_結宿生,提高舍堂

氛,書院與各宿舍宿生會、宿舍主任、導師等自暑

開始籌劃「宿舍夜」活動,經過數月的籌備,r宿

夜」終於十月三十日微風細雨下登場

雖然當日天公不造美,r宿舍夜」的活動需移

到樂群館及知行樓大廳舉行,同學參加的熱情仍

減。當晚出席開幕禮的嘉賓有黃乃正院長、輔導長

培斌教授、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學生宿舍委員會

席陸潤棠教授、新聞傳播學院梁偉賢教授及新亞四

宿舍的主任。院長及輔導長於開幕禮先後致辭’隨

由院長主持舞獅點睛及切燒豬儀式,新亞國術會更

在場來賓表演了精彩的武術

開幕禮完成後,四所宿舍齊集代表,進行多

競技比賽’「扯大纜」熱身賽揭開戰幔,响喊打氣S

此起彼落,充滿整個新亞體育館。這邊廂是競技

賽,那邊廂知行樓大廳也人聲鼎沸

’ 一片熱哄哄的

氛。那裡共有

一 一十一個攤位,有賣自製食品、飾物

也有問答遊戲(是輔導處特設攤位,目的在考考

宿

生對書院的認識。)’可說是目不暇給。其中交換

賣「萬聖節」糖果,內地生自製家

;^甜品、日本學生以傳統服飾拍照等

J位尤見特色,甚受同學的歡迎。

後不可不提當晚的兩個獎項

舍際競技比賽的總冠軍由紫霞樓

得,而最踏躍參與獎得主為知行樓

院長的

新亞書院自本學年起

I有第四座宿舍紫霞樓,新

了三百個宿位予同學,使

G巧、

1 院宿位達至1,166,接近

^

^

H半的同學可享有入宿機會

K

— I

; 對同學來説是可喜的

我在大學時代也曾入住宿舍,當年的生活

滴至今仍令我回味再三!宿舍生活不單可培養個

的自主獨立精神,還可訓練與人相處之道。我希

同學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利用宿舍各項設施,積

參加舍際活動,才不抂這數年的黃金歲月

「宿舍夜」是本年宿舍活動的新增活動,目

為唤起舍堂氣氛、團結宿生,這活動由「零」

始,當中籌辦幸獲各宿舍舍監、導師、宿生會

各同學支持,我在此感謝他們的辛勞。希望今

各項活動可順利進行,各宿生努力加油,在「

宿競技總冠軍,多謝各位

tt第一、比赛第二」的友好競爭下,勇奪首屆四

P:80

( 5 W

\\

News: Advances in

Social Welfare in Hong Kong

A book entitled 'Advances in Social Welfare in Hong

Kong' edited by Prof. Daniel T.L. Shek, membe r of the

College, with Prof. La m Mong-chow, Prof. A u Chor-fai

and Prof. JJ. Lee recently published by the College.

In the new millennium, social welfare workers in Hong

Kon g are confronted with rapid changes: the changing

subvention mode, greater emphasis on service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nd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lient groups. They have to adjust themselves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To address to these challenges and to commemo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Ne w Asia College, a symposium

entitled \"Entering a Ne w Millennium: Advances in Social

Welfare in Hon g Kong \" wa s

organized. The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were edited in

the present volume.

Papers on both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and research are

included and topics cover family,

youth, elderly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self-help groups and

their supervision, social security,

social welfare administ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etc.

This book is a valuable textbook for social work

students and a useful reference for social workers and

scholars researchers on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in Hong

Kong.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丨1月)有機種植動土儀式及工作

由本院環境委員會主辦的有機種植活動於十月十五

晚上在校園內舉行。這個活動邀得本院生物系校友、

r誠明獎」得主,現任職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駱偉成先生

主禮嘉賓

。 :

當天晚上,首先在錢穆圖書館後草地舉行有機種植

土儀式。由委員會主席瑪明糾教授及駱偉成先生簡介有

種植的方法和利弊。這次參與種植的共有六組:知行樓

紫霞園、志文樓、老師組、豐盛之園及Manifest

Destiny。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在儀式上致贈紀念品予

先生。其後,駱先生及瑪教授在紫霞樓宿舍大廳舉行

了 一

個有機種植工作坊’同學的反應也很熱烈,在講座中提

了很多有關有機種植的問題

P:81

(5517)

左起:籌委會主席金聖華教授、中大文學院院長羅柄良

教授及上屆得獎者之一黃燕萍小姐(中大畢業生)

新亞生活30:4 (2002年12月) -1 7 -

1 一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於

一 一千年主辦的第一

「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在全球華人社會

關注和支持下已圓滿結束’各地文學團體、學術機

及社會人士皆給予極高評價。得獎文集《春來第

燕》更獲選為

一 一零零

一 一年度香港書展三十本好書

是次成功經驗,令本院深受鼓舞,相信「新

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的確有助於提高世界各地

人社群對華文文學的興趣,並可為愛好文學的華族

年,提供一個聚首、學習、切磋的機會,故此,本

決定再接再厲,主辦第

一 一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

文學獎」,期望藉此推動華文文學的發展,並為中

文化帶來新氣象

一 一屆r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乃香港

文大學四十周年校慶的重點活動,加以上屆成績令

矚目,故主辦單位在各方面皆獲得大力支持,而

審、協辦和贊助的陣容亦更為鼎盛。本屆文學獎邀

王葛鳴博士出任名譽贊助人,劉尚儉先生擔任榮譽

助人,及多位熱心人士及機構躍躍加入贊助行列

中文大學文學院不但獲得上屆協辦單位繼續

助,更積極邀請國內外其他素負盛名的大專院校及

術團體參與協辦,並得到熱烈響應。本屆文學獎協

單位多達三十三個,遍及全球華人聚居地

所有參賽作品先由主辦單位初審及複審,再

決審團評閱,訂定名次。決審團成員由文壇及譯壇

家出任,計有:余光中、林文月、董橋(散文組).

王蒙、白先勇、劉以圏(短篇小說組)及高克毅、

鏡禧、楊憲益(文學翻譯組)

文學獎分散文(以八千字為限)、短篇小說(

一 一萬字為限)及文學翻譯(外文中譯’原稿由大會

供)三種文類。每種文類組別設冠、亞、季軍各

名,另一等優秀獎三名、

1 一等優秀獎七名及鼓勵獎

名。冠亞季軍分別獲獎金港幣

一 一萬五千元、一萬五

元及一萬元正’另有豐富獎品以資鼓勵。評審結果

獲獎名單將於

一 一零零三年九月公佈,各組冠、亞、

軍及一等優秀獎得主將獲邀出席同年十

一 一月於香港

行的頒獎典禮,屆時文壇名家及得獎新秀將雲集

江,參加三年一度華文文學之盛會

徵文細則如下:凡

1 一零零

一 一年九月一日至

零三年六月三十日為全日制在籍大專院校本科學生

有參賽資格。參賽作品必須未經發表,每位參賽者

參加一種以上的文類組別,惟每種文類組別限投

稿。稿件以電腦打字為佳,亦可以稿紙繕寫清楚。

有稿件須附下列資料..真實姓名、身份證明文件

本、詳細地址、電話、傳真(如有)、在學院校、

系及年級,並附上在籍學校證明文件.,海外參賽者

須提供英文姓名及英文地址。稿件(一式兩份)須

同參加表格一併於截稿日期前寄達「香港新界沙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委

會」;逾期恕不受理。稿件恕不退回,參賽者請自

底稿

徵稿曰期由即日起至二零零三年三月十五 。

止,詳情請參閱宣傳海報或有關網頁(http://ihomc.

Cuhk.cdu.hk/〜bl02355/litcrary-award.htnl)。為共建

一 一

十一世紀全球華文文學網絡,請®躍參加

P:82

(5518)

香港青少年中華文化,【〗扎,廣妾員售

香港青少年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送贈畫作一幅予本院留念

18 -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香港青少年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委員

會 •真書畫作爲

本院許氏文館已於十月十八至

一 一十六曰舉行香港青少年中華文化藝術

廣委員會會員書畫作品展。這次展覽由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王鳳超先生

教科部部長初志農先生及台務部部長邢魁山先生、本院院長黃乃正教授、

匯報社長張國良先生、大公報總編輯楊祖坤先生、香港商報社長吳松營

生、香港美術研究會永遠會長趙世光先生及香港書法愛好者協會會長余寄

先生主持剪綵開幕典禮

香港青少年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於2001年2月成立,旨在弘揚中

文化,推動民眾和青少年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同時促進香港書

界與中國內地和台灣、澳門文化藝術交流

在慶祝祖國成立五十三周年之際’該委員會特舉辦會員、顧問書畫作

展,共有60幅書畫佳作展出。這次展覽獲得了不少熱愛藝術人士蒗臨觀賞

尋芳逐月•石式懷古——石家豪作品

1

暴 響

.i

本院藝術碩士生石家豪

本年十月九至二十六日,假

環「嘉圖現代藝術」公司舉

個人作品展

歐陽憲在這次展覽的畫

前言中指出:「石家豪的

品,跟中國傳統畫派一致。

採用的水墨、線條和絹本都

傳統中取材。畫中的題材’

飾以及人物的姿態全是跟畫

所處身的環境和所見的人和

有關連。石家豪採用傳統工

畫技法描書一中的人物,以其來表達他對當今時事的各種觀點與角度。僅僅三十

歲的他已是當今香港藝術界的中堅分子。他能把一個既古老和瀕於絕滅的傳統

技加以復修和翻新,這可說是真正把中國綺畫現代法,而不是貿貿然的西

法。

祝賀本院藝術系楊宇靈校

榮獲本年太平地fe設計比賽第-一

太平地酕有限公司已第六年舉辦地魅設計比賽。這項比賽旨在推動本港

生對設計的興趣及提供機會讓有天份的設計人才參與比賽。本院藝術系校友楊

靈從一百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第11名

這次比賽由六位世界級設計大師評選作品’而得獎作品將於本港及上海

出。得獎者獲得的獎品包括:前往曼谷機票及住宿’參觀太平地酕在當地的設

及生產線、得獎作品將製成地酕乙張,及可獲在該公司設計部三個月暑期工作

機會

P:83

83-新亞生活30:3 (2002年11月)

智慧可以恩賜的嗎

? 農圃舊

香港天主教的新任主教陳日君上月和傳媒

話,不諱言對特區若干施政表示失望,且評及一些

體項目。陳主教又在電視上宣稱,如果將來本地法

有不合理的,他會作公民抗命,即使為此而坐牢,

在所不惜。他更指稱政壇裡已出現「奉承文化」

象;又in記者,他每日為教宗祈福之餘,還祈求天

賜智慧予董特首,使他有更好的施政。主教的一番

發表後,竟引來一些人士的抨擊’有指主教明謂特

缺乏足夠治港智慧,亦有說祈福論無異是對特首表

輕蔑

筆者不知道特首是否為教中人,但相信以陳 。

教的修為,祈福是完全基於他對教理的篤信’故祈

是有效的;以他的身分,他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不

當。所以外間的抨擊毋乃近乎淺薄,甚而是惡意的

撥’企圖從中引出多一點花邊新聞。就算董特首不

天主教徒,對陳主教所表示的善意也應知感激。如

他既是個虔誠信徒,卻又不以為天主可以賜福,則

異示人以信道不堅’或對全能天主的察瀆

陳主教提及的治港智慧,當然就是智慧表現

一端。究竟智慧是些什麼東西?吾國古書到了孟子

代,才偶一出現這兩字的連詞,在此前的春秋時代

大概只有「知」字,如《論語》中的:知之為知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者不惑;知之者不如好

者;知仁勇;知我者其天乎

丨 《孟子》七

中’始有句如:r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又云

「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

人 」「……

智之端也。」這許多「知」字,不管後來的註疏家

讀音作r去聲」或「平聲」’多解說為知曉(動詞)

或知識(名詞)義,就算間中有近乎今人所說的

慧含義,似仍未能以之提升至其他德行之上,或作

立運用,作為統會諸種德行之首,或眾多知識之首

來到道家的莊子,才有很大的不同。莊子書雖也罕

智慧用字,但內七篇

從 < 逍遙

游 >

至 < 應帝

王 >

是盛論人心知的各種靈活運用,此即是聖人、至人

真人以至天人所賦具的最高等智慧的表現。道家很

楚地重智(慧)而輕知(識)的。老子說「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1 吊人為學所增益的是一般客觀知識;

道則力求摒除此種種令人目盲耳聾、神智外馳的

識,還要r損之又損’」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佛書

以智慧分言,有以一切俗諦屬於智,能照明真諦者

稱作慧——這是題外話了

今日香港人講增值講了許多年,目的是要與

俱進,令自己掌握多一點知識’使職業和生活更有

障。不過’照陳主教意見去推論’多知識不一定就

智慧。現在特區有十多位飽學深識的局長’位尊

祿

厚,助手祕書如雲,一呼百諾的,但都不一定保證

以成功施政,登斯民於衽席;仍需有一位深具智慧

能叙眾長、統攬全局的首領,才足以濟事

筆者不屬於任何宗教的信徒,但聽過陳主教

一番話,一直以來都陷入了思想糾葛。邇日’於茶

睡足之候’捜遍書櫥裡的幾套書籍,要從中找尋可

梳理思緒的篇章’解決幾個疑竇:知識和智慧的分

何在、人怎樣表現其智慧,人心靈怎樣培養出智慧

早至1961年,唐君毅先生有鴻文發表於《新

書院學術年刊》,專論智慧與道德,全文分11部分

總計約七萬言。前部論說智慧的性質,文章中用一

具體故事為例,步步開展思路,曲折紆迴,配合他

別組織的長句子和運思、表意的方式,帶領讀者,

從平地走過九彎十曲,來到山窮水複的境地,好教

開始惶急’這才來到一個新村落’暫時歇腳.,然後

從平地層層攀升,直上重霄’下臨無地,令人生起

慄之感。此部分佔去

一 一萬字’最後證成智慧的十

性質或涵義。筆者當年仍屬壯歲’強按住浮動心性

手與眼並用,以手指句硬啃,分日讀畢全文’自以

已探得驪珠。四十年後的今天,重讀先生遺文,卻

有一番體會。現不自量力’試以較淺易的文字和最

濟的語句,寫出所能理解的智慧十11種性質

一方

重新振刷自己的思想,亦希望以此供有興趣的年輕

友、同學做參考。如果認為拙文未達原文要旨,他

可直接尋閱唐先生原作(收入《唐君毅全集》卷三)

莊生云:「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在至理當前,

者常自覺是一只河邊小偃鼠:今天雖只喝得

口,

天、後天還可以再喝多喝的。無論怎樣,打開書卷

是有益的吧

先讓筆者在此標出唐先生文章的主旨:智慧

人心靈活動的表現,是直覺的,具體的。因為一切

示智慧的行動都是從無中而生’所以是有創發性的

又由於人心靈的活動可以運用知識’因此’智慧乃

別於知識’而居於一切知識之上的

唐先生論智慧文,係以小學生都知道的故事

始(故事的真確性不一定是重要的)。那就是關於

宋歷史家司馬光在少年時以石塊擊破大水缸挽救缸

受溺的小同伴性命的事件。所證成的智慧十

1

一種

質,文中有兩個事例是筆者按文意補足的

一、智慧能使人用抽象的知識於一具體情況’以解

一具體問題

例:少年司馬光能有救友行動,必先已知

「石塊能擊破水缸」、「缸破則水流出」及「水出

人不致溺敝死」三項知識。但最要緊的是.這三項知

必須都要當機體現,缺一不可。即是説,司馬光如

一猶疑或畏缩,則缸水雖流出,人或已溺楚。又,

行動必須是原創的,也是前所未有過的。如司馬光

前已見過同類事件,則他此時雖仍有救友之功,這

P:84

20 -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 )動卻不能説是智慧的表現

一 一、智慧必須以知識自同一方向綜合地運用,以達

行動的目的

例:缸中的小孩必須迅速出水;石塊打擊水

的位置高低與缸水流出的速度快慢有關係;如缸破

位置過高,可能達不到拯救行動的目的

三、智慧能使人配合當前情景而決定運用或不運用

一項知識

例:使用較小石塊,未必能迅速打破水缸.,

較大石塊或較易擊破水缸,但石塊過大或不易移動

四、智慧有「觀反一的作用

例:人能於禍中知福,於害中知利。如老子

云:「祸今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五、智慧有逆復思維歷程

例:當人發現其知識、思維或觀念是錯讓、

幻時,會立刻予以摒除。譬如,人「改弦易轍」

行動可表現一智慧

六、智慧能縮減推理歷程’可以不經思維即表現

例••如例一,迅速的救友行動並無任何推理

程,所以是智慧的至佳表現

七、智慧有直覺義

例:前例救友的智慧全是直覺的,一成即成

如中間曾嘗試徒手擊缸或以木棍擊缸而失敗,或曾

遠處的成人呼援而無回應

, 則其後的拯友行

不得稱作智慧表現

A、人能將所得的知識互相配合、互相規定和約制

而不必經過曲折思維運用,即可以用於解決問

的,即表示一高智慧

例:人於猜謎語時,即須有此種種知識的

合。人揭開謎底所經歷的時間愈短,即證明其對

合、配合、互相約制、規定的各種知識的能力愈強

此中即表現一智慧

九、智慧的活動有以具體事物做比喻的趨向

例:我國《易經》以卦象説明各赴、义含義,

是人能以具體事物表示抽象義理的智慧

十、智慧有「觀物」義

例:人面對滔滔流水,因而興有「逝者如

乎?」的唱歎,又從「觀雞雛而知(天地之)仁,

此中即表現智慧

十一、智慧能經常以新觀點形成新的觀景

例:依物質之理形成觀景以觀萬物,乃成唯

論哲學;依猿猴與人類相似以觀人類所自來,乃有

化論

一 一、智慧有虛涵背景義

例.•畫家能以寥寥三數彩筆勾畫出特定的人

形象,維肖維妙,乃由於畫家在績形時,其心靈虛

及其他人的形象,以之形成一背景作為對照。此畫

在這方面即顯出為別人所無的智慧

智慧的十

一 一種特性或涵義已略作說明如上。

理論,像少年司馬光的救友行動,並非司馬光所

有。他當時那種靈光乍現的原創性行動,和他後來

力學而達致的史學家造詣也是完全不相干的。人都

試作猜謎語而迅速揭開謎底;也可以做一位成功的

像畫家,但這種種工作所需的智慧’何時才可以

現,那就沒法保證了。陳主教說天主可以賜福予

徒,這決然不是一句空話或大話!我們當然不致天

到作這樣推想:獲得賜福的人,一朝醒來,頓如脫

換骨’成為一個新人。一位虔敬的教徒能夠獲得神

眷顧和賜福,必將全心歸向他的主,心靈因而得到

大的清靜與寧論’擺脫身外無窮的煩擾、各種名言

氣的縛束’從此消減了俗世間的情欲及對私利的

較,以至人際間的各樣詐虞測度。人心靈得到徹底

放之後’在接應世務時’自能從更高、更超脫的位

著眼,可以縱攬全局,行於所行’止於所當止,碰

視一時間的個人毀譽。他比其他人更清楚自己的職

所在,明白大我和小我的意義,不再有徘徊瞻顧,

藉莫決,決而不行,或半途而廢等積習:::。此

種表現’無一不是具創造性的’無一不是獨特的,

也就是人心靈彰顯高度智慧的表徵,相信陳主教要

特首祈求智慧,用意就在這裡

至於芸芸異教徒或非教徒如筆者I般的’對

恩自難有所希冀,只宜自求多福。不過,按照唐先

大文第

一 一部分所論智慧的表現與道德實踐的關係,

於智慧在人心靈上的表現的諸種特性,智慧之道至

是可憑學而致的。所謂學’不是只指對客觀知識的

受,而是學與德兼修,此即是r智慧的可學與可

性」。這部分理論的開展與深入,較前部分專論智

的性質更見深微、曲折。讀者如忍耐力不足或稍感

厭’對綿密思理即無法貫注’因而亦無法收功。本

則到此而止。關於人心靈的開拓,除可以借重宗教

量外,中國儒、道

一 一家的論列當然各有勝義,吾人

可向文學、美術以至音樂等尋求奧援。本文只擬節

唐文有關的一段做結束,它對一般容易過分沈酣於

個理境的人是有點暮鼓晨鐘的警惧作用的..

在一般所謂宗教生活中,人可由將心靈向上

起,以歸著於神,以導致一心之虛靈明覺之呈現。

一般之藝術文學之形成一超拔之理想境意境時,人

可由注目於此理想境意境,而自對現實世界一般之

驗及知識超拔,而亦現起此心之虚靈明覺。故吾人

可以宗教、文學、藝術之生活,辅助人心之虛靈明

之呈現。然此效用,亦可因人之謂神及理想境、

境,在此心之虛靈明覺之外,而沉溺於對之之想像

之中,則此又可轉此而導致此心之虛靈明覺之泥沒

是亦不可不知

P:85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 2

1

-

新亞的創校精神與傳承 應樂琳潘智華

(編按:本文為本院同學的通識教育「新亞精神

與新亞先賢的文化教育理想」小組研討報告,反映了

本院同學對新亞精神的體會。)

1 别二 II 口

我們的討論小組曾以r新亞精神與新亞先賢的

文化教育理想」這題目作一番討論。因為新亞精神所

牽涉的面太廣,無法在幾次的討論中將每一方面都作

深入的剖析,最後我們將討論的範圍縮窄為r新亞的

創校精祌」。

前院長梁秉中教授教授曾說過,新亞精神是創

辦新亞書院的哲學家提出來的,因此必須從歷史的角

度去講,也必須從事態的轉變去講。現代的意義就變

成了 一種分析,一種interpretation (解釋),可能十

個人有十種interpretation,歷史方面就比較統一。我

們也贊同梁教授的說法,因為新亞精神這個名稱隨新

亞書院的成立’到現在已有五十年。在這五十年間,

新亞精神也在隨時代而改變,到現在變成甚麼樣子’

可能誰也說不清楚,但對於新亞的創校精神,大家的

分歧應該較少。我們便以新亞創校時的新亞精神是甚

麼這題目作討論,並向新亞同學對新亞精神及其傳承

問題的看法作一問卷調查。

新亞的創校精神

在討論中,我們發現大家對新亞精神的理解非

常相似,但各自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龐樂琳同學認為精神應是看不見、摸不到的’

因此難以具體而確切地說出甚麼是精神,而我們只能

以內心去感應。錢穆先生指出精神應是針對某種物質

而說的’應是依著某種物質去指其控制、運用和期望

有某種表現和到達某種理想,即是那憑藉現實來運用

而有所作為的經過和表現。憑以上解說,我們可以理

解甚麼是新亞精神;雖然新亞的資源非常困乏,設備

非常簡陋,規模非常狹小,一切的物質條件都非常不

成體統’但是我們卻憑藉這貧乏的物質條件來表現出

我們對教育文化的理想’這就是我們的新亞精神了。

但是新亞精神不僅是吃苦奮鬥這麼簡單,我們更

要深入一層地瞭解創校的宗旨與目的,反省加入新亞

書院的動機和理想’然後不斷努力地求上進。除了錢

穆先生所說的,我們都應瞭解唐君毅先生對新亞書院

之創校精神的看法。新亞書院的創辦是要在中國的國

情與世界學術文化的潮流問,嘗試建立一教育文化的

理想並加以實踐。新亞的精神,新亞的教育文化理想

是希望以r日新又新」的精神賦予一切有價值者,然

後再求與世界其他一切新知新學相配合來貢獻于新亞

洲;也就是宣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要對民族、國家有

責任感,相信這些就是新亞精神了。

雖然原來的新亞精神是這樣,但是對於我們這一

輩的新亞同學又怎樣呢?新亞精神還存在嗎?我們為

甚麼會來到新亞書院求學呢?大多數同學未有瞭解便

加入了新亞書院。因此’如沒有選修這科目,便以為

書院只是負責學生宿舍及一些書院比賽。現在的同學

與往日困苦的學生努力考入新亞書院的情況截然不

同’抱負自然也有很大的分別。現在的同學求學的觀

念和態度已大不如前,很少會自發地探求新亞精神,

除了少數的如新亞學生會的同學,其餘大部分對新亞

精神都只有膚淺的認識。同學很多時聽到甚麼是新亞

精神,但很少認真地研究及傳承新亞精神。

潘智華同學在選修這個課程前,對「新亞精神」

一點概念也沒有,他以為書院只是提供學生住宿、飲

食、體育設施及通識教育的一個組織,這樣的組織可

有甚麼精神呢?但當潘同學聽了劉國強教授的幾節課

後,便認識到錢穆先生的教學理想’也感受到錢先生

創校時的經濟困境以及新亞在桂林街時代的學習氣

氛’於是開始領略到甚麼是r新亞精神」。

潘同學認識到新亞的創校精神原是由錢穆和唐

君毅兩位主要創辦人的散導。首先,新亞一 一字即是新

亞洲。亞洲的範圍比世界小而比中國大。亞洲的概念

是世界與中國間之一中間的概念。而新亞書院的創校

精神,一方面要因應中國的國情,另方面也要順應世

界學術文化的潮流。新亞書院的創立,也就是要在中

國的國情與世界學術文化潮流之間,嘗試建立一教育

文化的理想而加以實踐。

其次,在窮困中刻苦求學也是新亞創校精神的

一種體驗。新亞創校初期經濟較困難’教師及課室不

足,設施也較簡陋。而且當時經濟環境不理想,大多

數的學生都是家境窮困’因此教師與學生都在這困難

的環境下苦鬥。而在這艱困的情況下,對新亞精神更

有深刻的體會。

另外,新亞創校的另一精神是尊重並發揚中國

傳統文化。錢穆先生意識到中國從1842年開始的鴉

片戰爭、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五四運

動,到1949年共產黨統治中國’中國文化節節敗

退,中國人開始懷疑並排斥自己的傳統文化,故錢穆

先生創校精神之一,就是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重建中

國人對自身傳統文化的信心。

此外,有一新亞創校初期體驗出來的精神,就

是融洽的師生關係。由於創校初期規模比較小,學生

與教師的人數又較少’因此彼此間的關係比較親密,

相處十分和睦,有時午後,教師會與學生一同下棋。

P:86

(5522)

• 22 - 新亞生活30: 3 (2002年11月新亞的創校背景和精神與中國近百年歷史頗為相似

新亞創校初期非常艱苦,經過了很多人的努力才有

天較平穩的局面。近代中國也是如此。中國在辛亥

命後開始解放,但其後四十年都很動蕩,軍閥割據

八年抗戰、國共內戰都使中國人備嘗艱辛,即使共

黨統一中國後,中國依然經歷了三十年貧窮落後的

子,直至八十年代才有好轉。中國人在這幾十年吃

奮鬥,努力不懈,其精神與新亞創校精;^並無

1

一致

譚家榮同學認為新亞創校精神就是創校初期

現的一種精神。「新亞精神」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

們的校歌’很快就在書院內廣泛傳揚。當時人人都

講新亞精神,也愛寫新亞精神。那時候新亞書院是

所很特別的學校’它不僅講中國傳統宋明理學思想

還樣合了西方制度文化’並融入教育理想中.,雖然

亞資源極度困乏,但一直在艱苦中奮鬥,力求上進

每一位來到新亞書院的同學’都會感覺到一種特別

精神面貌,但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名稱來稱呼它。

錢穆先生第一次從校歌中提出r新亞精神」的時候

大家都覺得用「新亞精神」來形容書院精神面貌就

貼切不過了

新亞精神源自困乏,但就不止於困乏’正如錢

穆先生所講,「吃苦奮鬥,在我們的精神確是有的

但我們的精神,卻並非吃苦奮鬥一項便能包括了。

根據前新亞校長吳俊升先生所講,新亞精神有以下

個特徵

我們新亞的精神,是一種艱難創造的精神

我們尊重我們固有的文化傳統

我們對於社會、國家、人群有一種貴任感

我們師生的親密關係,就如一個大家庭

由此可以看出新亞精神是在書院的辦學理想

學校的實際狀況兩方面表現出來的。學校的環境是

度困苦,但師生對教育與學習的熱情並未因此而

退,反而因持著同一信念,師生的關係更親密融洽

這是當年新亞書院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況。當然,如

只有這些,並不足以營造出一種新亞精神,新亞精

最主要來自新亞的辦學理想,師生的實際表現就是

這種理想的堅持。新亞的辦學理想就是其教育宗

「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采西歐大學導師制度

以人文主義之教育宗旨,溝通世界中西文化,為人

和平社會幸福謀前途。」因此,新亞書院縱使艱苦

再,只要辦學的理念不變,新亞精神依然是存在的

新亞同學對新亞創校精神的看

與新亞創校精神今日之傳

我們就新亞的創校精神作

了 一次問卷調查,

題六條’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首三條是希望瞭解同

對校訓、校歌及學規的認知程度,從而知道新亞創

精神到今日的傳承情況。第四及第六條是直接詢問

學甚麼是新亞創校精神及其今日的傳承情況。第五

詢問同學書院改制對新亞創校精神傳承的影響的

我們成功訪問了三十一位同學。大部分同學

知道新亞的校訓是「誠明」,但其意義卻不是全部

解。「誠明」是誠實明白的意思。r誠」是德性行

方面的’而「明」是屬於知識瞭解方面的。至於

歌,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只會在雙周會上唱,有四

一的同學甚至對歌詞不熟悉。校歌是書院的特色

一,他們不重視校歌,可見同學對新亞的歸屬感

薄。校歌的歌詞包含了新亞的創校精神。「手空空

無一物。……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艱險

奮進……」反映了當時新亞師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新亞同學對《新亞學規》的認識更淺。瞭解部

內容的同學不足五成’熟悉全部的更是沒有。有些

聽過這個名稱,甚至有沒有聽過的。《新亞學規》

出,「凡屬新亞書院的學生,必先深切瞭解新亞書

的精神。下面列舉綱宗,以供本院諸生隨時誦覽,

事研究。」因此如要瞭解新亞精神’必需瞭解《新

學規》。由此知道新亞同學對新亞精神不太瞭解

從問卷調查得知,大部分同學知道「新亞精神

是尊重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刻苦中求學和擔負

國家民族的責任

• ’小部分的同學知道融洽的師生關

也是新亞精神,但也有同學不知道新亞精神是甚麼

大部分同學認為新亞精神只保存了一小部分,小部

同學更認為新亞精神只是一個歷史名稱。這證明了

亞創校精神的傳承並不太理想

書院改制對新亞精神的傳承有甚麼影響呢?

部同學認為改制只會加速淡化新亞精神。我們也認

新亞精神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其教育理想,當書院失

了大部分的自主權,教育理想又如何實踐呢

雖然同學普遍對新亞精神認識不深,但是否

存在,甚至已經死亡了呢?我們認為這不一定,因

精神隨時間、環境、人物等因素而有所改變及創造

錢穆先生也說過:「精神不比物質可以長期擁有,

過十年、

一 一十年、三十年不朽壞;精神則待日新

造’今天精神好’明天可能不好。」故此從新亞初

的窮困時代到現在物質條件較好的時代,其精神當

有所轉變•,而大學改制雖然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學生

書院的歸屬感,但新亞精神並沒有因此而死亡’錢

先生在新亞書院加入中文大學時說過•.「今天以後

新亞,將走上一條新的道路,亦將是另外的一個新

了。」可見新亞精神只是精神是在轉變,並沒有

亡。雖然新亞同學不需要像桂林街時代在艱苦環境

求學’但同學仍有另一些新的精神創造出來’只是

P:87

本院大事記

(2002 年 10 月)

5曰中六預科生輔導日。書院除於樂群館及百萬大

道設置書院展板外,並開放書院設施及教學單位

予到訪預科生參觀。

11曰第440次雙周會假逸夫堂舉行。此次雙周會

為學生活動匯報,包括:「到倫敦學英語」、「香

港及兩岸大學生互訪」、「學生領袖培訓計劃」、

「新亞/耶魯大學學生交流」、「日本創價暑期語

言研習班」、「到北京學普通話」及「新加坡暑期

實習計劃」等。

12曰為慶祝書院五十三周年院慶,特舉辦健 步

跑,起點為本院圓形廣場,終點為沙田威爾斯親

王醫院,全長7,650米。

18曰第三屆學長計劃成立典禮於晚上七時半假中

環美國銀行中心一樓香港中文大學中區教學中心

「許氏文化館」展覽

11月25日-12月3日藝術系碩士生畢業展:「 憧

憬——何思博給畫」。開幕典禮於11月25日下午

6時舉行。

榮升

本院下列同仁最近榮獲晉升:

X 物 理 系湯兆昇博士 由本年 8 月 1 日起晉升為高 級

講師。

散生理學系姚蹺強教授由本年8月1日起晉升為教

授。

※教育心理學 系趙明明教授 於本年8月18日起 晉

升為副教授。

18 - 26日由香港國際青年文化交流中心主辦之「會

員書畫作品展」。開幕典禮將於十月十八日下午

五時四十五分於「許氏文化館」舉行。

25曰本年度之陸運會於下午六時假夏鼎基運動場

舉行。

25曰本院第441次雙周會假邵逸夫堂舉行。主 講

嘉賓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 女

士,講題為「人本教育的重要」。

社會服務

X市場學系董 何淑貞教授獲 香港愛滋病顧問局 委

任為委員。任期三年,由2002年8月1日起。

※兒科學系霍泰輝教授獲衛生福利食物局委任為

醫療服務研究基金委員會委員。任期由2002年

9月9日至2003年8月19日 。

※内科及藥物治療學 系陳恩強教授 獲香港醫務 委

員會執照組委任為委員。任期三年,由11月11

曰起°

X新雅中國語文研習 所盧譚飛燕女士獲香 港 藝 術

發展局續邀任為審枇員(戲曲界別)。任期由

2002年10月1日至2003年9月30日 ° 盧 女 士

自1999年5月即為藝展局服務。

出版著作及榮譽職務

本院成員、體育運動科學系洪友廉教授編著的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Sports Biomechanics” (國

際運動生物力學研究)最近由倫敦Routledge出版社

於倫敦及紐約同時出版。又洪教授獲成立於1798年

的 Taylor & Francis 出版社聘任為 Icsmrch in Sports

Medicine: An International Joimml” 季干!j主編,為期

三年,由2003年1月1日開始。

署理職務

院長黃乃正教授於十月份出席下列活動:

10-11日赴深圳出席中國科學院與香港地區聯 合

實驗室主任研討會。

26曰赴青島出席第二屆亞洲名校大學生男子籃球

邀請賽,並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男子籃球隊團長。

28曰赴上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滬港化

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導硏究生及處理行政事務。

29 - 30日赴福州出席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金屬 有

機化學學術討論會。

在上述期間,邀請辅導長何培斌教授任署理院長。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23 -

P:88

Ms Chan Wai-han

New Asia College Library

(5524)

w

New Asia Life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November 2002

CONTENTS

Mrs. Ip Lau Suk-yee, Rcgina, J.P., Secretary for Security,

Delivered a Speech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Humanorientated Education\".

'Mrs. Rcgina Ip Lau Suk-yee, A Pleasant and Expressive

Secretary for Security' by Mr. Nixon Fok

An Exhibition on inkplay in Microcosm: Chinese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The Humphrey K.F. Hui Collection'

The Annual 'Happy Run' of the College

The Swimming Gala and The 39th Athletic Meet of the

12 The Heads' Cup of the College for the Competi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13 The Records of the Swimming Gala and the Athletic Meet

of the College

5 The 1st Hostels' Night of the College

6 The Ceremony for the Organic Planting / Book News

7 The Second Global Youth Chinese Literary Award for the

N e w Century

8 An Exhibition on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8 An Exhibition on 'Wilson Shieh: An Alternative Antiquity'/

M s Li Yin-kwan, Alumna of the College, awarded the 2nd

Prize of the Tai Ping Carpets 2002 Design Competition.

19 ‘Can Wisdom be Granted?' by Old Farm Fellow

20 'The Spirit of College and Its Heritage,by the General

Education Students of the College

23 The Major Events of the College

MAJOR EVENTS

(October 2002)

t. 5, Orientation Day for 6th Formers.

t. 11, The 440th Biweekly Assembly was held in Sir Run

Run Shaw Hall. The occasion was being the reports of

various of student activities.

t. 12, The College Happy Run was held. The Run started

from the Ne w Asia Concourse and ended at the Prince of

Wales Hospital in 7,650 meters.

t. 18,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Mentorship

Programme of the College was held at the Teaching Cent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F, Bank of

America Tower in Central.

1.18-26, An exhibition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Youth Cultural Exchange Association

was held in Hui Gallery of the College.

Oct. 25, The 39th Athletic Meet of the College was held at Sir

Philip Hadden-Cave Sports Field at 6:00 p.m.

Oct. 11, The 441st Biweekly Assembly was held in Sir Run

Run Shaw Hall. Mrs. Ip Lau Suk-yee, Regina, J.P., Secretary

for Security, Delivered a Speech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Human-orientated Education,,.

《新亞生活》月 刊

主編:張學 明 執行編輯:盧達 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3-5418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 份

歡迎投稿

.24. 新亞生活30: 2 (2002年10 月

P:89

18

39

本期要目

第五十一屆畢業典禮

美滿人生從提高文化素質開始 黃乃正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杜淳基

教師題字、題辭

新亞書院二零零二年畢業生名單

陶傑談香港特區政府何去何從

自強不息 鄭烟堅

新亞書院國樂會四十周年音樂會

黃紹永、黃錦輝談香港創新科技的商業應用

新界古迹行 曾展嫻

辜信傑談反恐世界下的保險業

千人宴後 葉漢秋

同學文章選刊

本院大事記

新亞書院二零零二年畢業生照片

第五 一 —‘— ‘ 屆畢業典禮

香港大學校長

徐立之教授主禮

新亞生活30: 2 (2002 年 1 2 月 ) -19 .

%

M I I零零

I

一年

士 I月五

曰 第三十卷第四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堂曰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

I九五八年五月

。I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本院

一 一零零

1 一年(第五十一屆)畢業典禮於十

1 一

月五日下午一時十五分假大學廣場舉行。本年度共

百七十

一 一名同學畢業,出席典禮的有五百多位同學

一 一千多位嘉賓及親友范臨觀禮。這次的主禮嘉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

徐立之教授在出任香港大學校長前,原任多

多病童醫院(the

Hospita

l fo

r Siclc

^ ^

^ children)研究

^ ^ 1

.广

, ..心遺傳學及基

_

Ih

/ 生物工程計劃

.义, 首席遺傳學家

^

M

m

^ / .他同時是多倫

大學的大學教

及H.E. Sellers囊狀纖維症學的教授。徐教授亦是

究人類基因工程的國際性科學家組織HUGO的上

會長

徐教授生於上海,長於香港’並在香港中文 。

學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一九七九年,他負签美國

兹堡大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徐教授於Oa

k Ridge

國家實驗室生物學組接受短期培訓後,加入了病童

院的遺傳學部

一九八九年,徐教授成功斷定導致囊狀纖維

的缺陷基因「即囊狀纖維症橫隔膜調節基

(CFTR)」,是人類遺傳學上的重要突破

多年來,徐教授獲頒多個獎項及榮譽,包括

拿大醫學研究局傑出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及加拿

多所著名大學頒授榮譽學位等

P:90

新亞生活30:12 (2002 年 1 0 月 )

(55抓 美^|人生從後者沟、又化素纳4闹始院長黃乃

大學三年的生活,甚麼東西留給您最深刻的

象呢?相信各位畢業同學都有不同的體會,但有多

同學認為大學的校園學習氣氛令人印象難忘呢?各

在本科專業以外’個人的文化素質三年來又提升了

少呢?這個問題可能不少同學都忽略

了 _,或者不予

重視

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的大學都極為著重文化 。

質教育。中國教育部在一九九五年開始,在全國五

一 一所高等院校推行素質教育,實施三年之後’證明

為成功。清華大學為了推動這項政策,規定每一位

生都必須修讀素質教育,他們更製作

了 一張光碟’

I 1十種有關中國文化、中國文學、外國文化及

國文學的經典名著,方便同學可以隨時閱覽。中文

學一向以來,都很著重通識教育。人文素質教育也

是通識教育,其中很多課程對提升個人素質都很有

助。例如書院通識教育課程中的r西方文化的

質」、r美國文化與歷史」、r科學與現代社會」

「藝術欣賞」等都極富趣味性’也對個人的文化素

有很大的影響

四五十年代由清華、北大及南開三所大學合

的西南聯大,培養了不少著名學者,楊振寧、李政

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西南聯大的時候’物質條

非常差,但學習風氣卻非常好,他們除了應付繁重

物理功課外,還抽出部分時間,認真學習文學、歷

及哲學的課程。所以他們發表的有關中西文化的文

與他們的研究同樣出類拔萃。農圃道時期的新亞

院,它的設施尤如一所中學,但正如畢業於新亞,

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的總編輯陳萬雄校友所言,那時

新亞是「學校小,氣象大」。當年的畢業生,印象

深刻的是那座圓亭及它周圍的草地,從早到晚,那

都躺著人,有閒聊的,有論辯的,錢穆、唐君毅及

宗二奪國學大師也經常與同學在那裡與同學議論,

種文化氣息彌漫整個校園,所以這時期的新亞畢業

學都有極高的文化素質

我們如何界定一個一流的人才?他必須有很

的文化素質,具科學的頭腦,且處事客觀,很好的

通能力和組織能力。大學如果希望培養這樣的一流

才,也必須朝著融合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方向

進,中國數千年的優良傳統文化才可以通過人文素

教育來弘揚和繼承

各位畢業同學離開校園,是否意味著學習告

段落,或者是學習劃上句號呢?過去我們輕輕的錯

了通識教育,或者是馬馬虎虎的應付了,是否又無

補救呢?大學生涯只是人生一個較密集學習的階段

我們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現今社會很多大的機構

他們要求的僱員,不是只需有一技之長,而是有全

的知識,以應付競爭激烈,而日益繁複的社會環境

今年書院送給各位畢業同學的一份小小的紀

書刊《舊鄉與新路——新亞諸師論中國文化》,

說是「物質輕,價值大」,這是新亞對你們的一點

望,也可說是新亞對你們的一點關懷。究竟中國傳

政治是否乏善足陳呢?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是甚

呢?希望同學抽空細讀’加深你們的文化素養,或

開啟你們進入文化殿堂之門

最後謹祝各位畢業同學在提高文化素質之餘

有一個美滿的人生

圑結校

凝聚力

關心母

服務社

與應屆畢業同學共

新亞書院校友

合日長苦(建

©

P:91

新亞生活30: 4 (2002 年 1 2 月

(5527)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

——畢業生代表杜潭基於本院第五十一屆畢業禮上致辭

徐立之校長、黃乃正院長、各位來賓、各位教授、

位家長、各位畢業生

今天非常榮幸’能有機會代表應屆新亞畢

生,與大家分享此刻作為畢業生的心情和感受

回想起初次踏足這廣闊的中大校園’面對種

新的事物和制度,不免有些彷徨。幸好當時參加了

新營,得到師兄師姐的引領,心情才安定下來。在

後的日子裏,我們一邊學習課堂上的知識,一邊參

課外活動,擴展自己的視野和生活圈子。一些住得

遠的同學’更會選擇入住新亞書院的宿舍,開始嘗

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在這一過程中,各位同

結交了不少朋友與知己’付出了許多汗與淚,經過

許多苦與樂。直至今年

一 一月大家拍畢業照,才頓時

到時間的飛逝。畢業了。三年的大學生活快完了

老實說,這三年對我們在座的畢業生來說實

是太短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學習的内容有時

也模糊了。往往,剛剛認識

了 一個同學的名字,卻

有時間建立友情。有時候想舉辦一些持久的活動,

如長期的老人服務等,也沒有機會。最可怕的,還

剛剛擺脫人學時的彷徨,就要面對走向社會的焦慮

壓力。喚!三年可真是太短了

在這短短的三年時間,我們一起見證了新亞

院的種種變化。由第一日迎新營品嚐到

S廳的

r獎糊班塊」及

r榮光咖喱雞」

到三年後馳名的蒜蓉雞翼及特大下午

餐。由沒有空調的三座宿舍,變成現今的四座空_宿

舍。最近’就連人文館也增建

了 一部升降機。這些

變,實有賴新亞書院的前任院長梁秉中教授,以及

有輔導處的工作人員的努力。在此,我謹代表應屆

.畢業生向他們表示謝意,多謝他們一直以來的努力

使我們的學習環境大為改善

雖然我們這幾年見證了這麼多的轉變,但有

樣東西是所有在座畢業生和家長所渴望見到的,就

在圓形廣場的金屬板塊上,看見自己或者子女的

字’正式成為新亞的畢業生。相信這個刻在金屬板

的名字,就是我們日後回到新亞校園時回憶的憑證

我也相信這幾年新亞生活的回憶,種種人,種種事

無論是苦是樂,是悲是喜,都會像這個刻在金屬板

名字一樣,經久不滅,歷久常新

大家都說目前香港經濟低迷,人們對政府、

經濟、對前途都失去了信心。但我認為,大家都不

放棄自己的理想。有理想有目標,自然感到生活有

值;沒有理想與目標,生活自然乏味,人也自然頹

起來。雖然理想不可能在短

間實現,但我深信’只要肯

苦努力,理想終有一天會變

現實

最後,容我引用一句新 。

校歌的歌詞作為總結:「艱

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希

大家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

斷奮進,衝破種種難關。這

是我們的新亞精神。多謝

P:92

中文系副教授黃耀堃博士

.4. 新亞生活30: 2 (2002 年 1 0 月

(5528)

J

不墜青雲之志

何培斌博士

輔導主任及建築學系教授 ^

醫學院畢業班同

鵬程萬

精神科學系副教授李德誠博

J*

6

命Ky^有迻則

1

5

P:93

(5529)

李潤桓先生

藝術系副教授

新亞生活30:

3 (2002 年11月

) -93

-

大工有立德

其次骨-ti言

新敌辜f阁學共愁

载次姜斤革戚控取書

贈新亞數學系應屆畢業同學

人生聚散亦尋常

待到臨岐卻自傷

喜見鷹雛爭展翅

漫天風雨任翱翔

數學系教授曹啟昇博士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中庸•第十九章》

與I I千零I I年畢業同學共勉

化學系助理教授林錫樂博士

-一零零二年•冬

P:94

(5530)

On behalf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I would like to

congratulate all New Asia graduates. This is an exciting and

important time for all of you. Savor the moment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ies. Best wishes in your future studies and

My hearty congratulations to all of you!

Dr. Jane Jackso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glish

」 」 L^ -

I

I There are four steps to accomplishment:

1 • Plan purposefully,

Prepare prayerfully,

Proceed positively,and

Pursue persistently 4.

Dr. Kenneth W. Y. Leung

Professor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n behalf of the staff and teachers of the Department of

Japanese Studies,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congratulations

to you on your graduation. We are happy for your success in your

studies both in Japan and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I hope you

will take with you fond memories of friends, teachers and learning

in both places. We wish you all the best!

Dr. Lynne Nakano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Japanese Studies

新亞生活30:3 (2002 年11 月

P:95

(5531)

Wish the New Asia Graduates

making positive impact to the society!

Dr. Chung Chi-kit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Give without remembering,

Take without forgetting•,,

「施恩莫望報,

但受人恩惠切要銘|已在</^ !」

與應屆畢業同學共 勉

歷史系副教授張學明博士

4 l U

給新亞畢業同學

過了三年或四年大學生活,有沒有想過要為自己來一次總結(起碼是暫時

的)?有沒有反問自己:在認識世界\\了解自己\\體會人生方面開竅了沒有?但

何謂「開竅」?以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話來説,「開戴」就是「啟蒙」:

「啟蒙是人之超脱於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未成年狀態是無他人的指導

便無法使用自己的理智的那種無能。如果未成年狀態的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

在於缺乏不靠他人的指導去使用理智的決心和勇氣,這種未成年狀態便是自己招

致的。」

願以康德此段説話與應屆新亞畢業同學共勉之。

哲學系副教授劉國英博士

新亞生活30: 4 (2002 年 1 2 月 ) -95 -

P:96

5532)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 1 2月)新亞書院

1 一零零

一 一年畢業生名

本院二零零

一 一年畢業生獲授學士學位者共六

七十二名。其中文學院一零四名、工商管理學院一

四十七名、教育學院十名、工程學院九十七名、醫

院六十四名、理學院一百三十七名、社备日科學院一

一十三名

。 •

兹將本院獲授學士學位之畢業同學姓名分列

後(姓名下有*號為獲一等榮譽者)

(甲)獲文學士學位者

梁詠璇*陳金藤鄭鍾愛朱秀儀江志

江靜宜郭鳳珊劉麗欣李健恩梁頌

李筱麗羅瑋琳羅綺雯顏婉璧潘靜

樺 謝難芳鄢翠文王

遂 王翠

黃櫻子楊詠萱惲元

(以上廿111名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

羅嘉琳*黃婉君*陳詠琴鍾嘉琪何露

熊莉莉羅嘉盈羅燕茵李嘉敏廖飢

蕭佩雯蕭偉發杜爾晴曾慶鈐余凯

楊雪兒嚴德飢余亮

(以上十八名主修英文)

林巧玲*黃昭敏*邱嘉坟*鄭淑頁曹小

鍾蕾琳高薛琪林東鵬梁靜雯梁孝

梁詠欣盧居樂馬智恆吳玉溶白雙

鄧紹南屈穎妍黃卓健吳舒

(以上十九名主修藝術)

許難霞*梁冠霆*陳敬陽張藝議蔡家

鄒海達周國昌朱家恆霍豪傑郭家

宇 顏傲

胡志

何啟雅*陳詩

蕭詠然饒文

曾瑞明*張政

李卓賢李經

楊麗

翁碧霞*陳浩

梁淑萍羅綺

司徒汝傑謝錦昌胡凱

(以上十六名主修歷史)

望 蔡淑坟陸韻

(以上七名主修日本研究)

林曉倫羅建德梁韻

馬凱茜蘇禮華黃

(以上十

I名主修哲學)

莊若枬林韵香梁海

麥婉宜蘇昌華譚曉

(以上十名主修翻譯)

(乙)獲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王穎*

陳浩

卓顧

朱韻

方雅

何穎

郭詩

林秀

劉淑

李思

李曼

黃思美*翟文

陳嘉敏陳穎

張詠

莊敏

郭璐

許欣

郭丁

劉欣

李銜

凌沛

麥文

飄坤

莊德

侯映

洪小

林怡

林慧

羅偉

梁錦

廖永

吳嘉

陳志

鄭立

曹梓

崔潔;5

何佳

熊德

林萱

劉曉

李鎮

梁銘

吳穎

鄭綺

蔡雯

鍾慧

何善

郭傑

林蔓

劉嘉

李嘉

梁子

倫慧

柯云

彭麗停彭思詠彭

超 鈐木弘美施泰

戴美芳談思齊譚慧雅鄧穎芬唐詠

溫雅兒王麗紅王英達黃靖霖黃可

黃家傑黃錦芬王曼姿王微威黃

曦 飄錦燕殷惠玲廣雅儀楊正

楊利華葉偉鵬姚志

勇 &穎謙余巧

袁國

(以上九十一名主修工商管理)

瑪屬媚*李月鳳*鄧耀雄*陳靖怡陳妙

陳穎慧陳尚文陳苑玲張詠賢朱嘉

范昌輝關禮文戴啟

劉寶芬羅惠

李妙藍麥浩

伍兆廉彭可

謝慧頓黃鳳

黃鑤珊鄢柏

范秋

林視

李韻

吳祝

石詩

黃美

楊漢

李志

萬穎

龐樂

黃敏

胡靜

陳美

梁穎

鄧美

何瑞

林小

梁嘉

吳佩

曾文

黃佩

楊詠

(以上四十

I I名主修專業會計)

陳珮茵鄭漢文程

征 鄺筑

盧逸蓮蕭佩芝譚曉湄鄧可

徐達之黃媚媚王冬

(以上十四名主修酒店管理)

(丙)獲教育學士學位者

陳靜網陳麗興張以元趙麗娟方崇

瑪寶琳林秋鶯潘美怡王潔璧余卓

(以上十名主修語文教育)

(丁)獲工程學士學位者

許鷹健*陳君平張志強張耀基

P:97

5533

新亞生活30: 4 (2002 年 1 2 月 ) -9 -

許耀東林嘉惟劉冠忠梁健宗李俊

蕭仲康王俊燊黃世豪楊立賢葉敏

余志

(以上十六名主修計算機工程)

李肇華*區俊傑陳曄翔陳冬筠周偉

張振楊范慧安霍美寶方日彬何子

郭俊祥林家傑梁景軒梁汝添李綺

路肇輝呂逸傑吳瀚威鄧綺雯曾傑

黃冠華黃純霖黃永

(以上

I 一十三名主修電子工程)

張敏康*古麗虹*潘小儀*譚偉傑*陳國

陳子豐鄭祖榮鍾偉健范思諾何子

何欣昕關智豪郭啟賢林樹強劉振

劉可璧李志鵬李頌華彭達鴻蘇穎

譚世華譚兆璋蔡俊峰黃惠虹楊文

(以上

I 一十五名主修訊息工程)

陳鴻鈞*陳立彥周家傑蔡奕鋒傅建

李嘉輝徐潔瑜段夏鷹黃仲謙黃繼

(以上十名主修機械與自動化工程)

陳興响陳達進陳婉君鄭冬燕范俊

匡 何珮琪瞿姬波黎嘉華劉翠

割珮君羅麗珊李翠瑩李偉邦李振

廖子豪麥善靈鄧晞照曾兆霖黃梓

黃玉燕葉志雄葉國

(以上

I I十三名主修系統工程)

(戊)獲醫學科學學士學位

溫美

(以上一名主修醫學科學)

(己)獲護理學士學位

周嘉儀*陳君麗鄭潔璧張凱欣范詩

何新蕾簡詠雪關燕英林雲濤李明

梁志偉李嘉敏李穎芯吳凱欣謝

黃祖莉黃詠諼黃苑輝胡藹

(以上十九名主修護理學)

何新蕾簡詠

梁志偉李嘉

黃祖莉黃詠

(庚)獲藥劑學學士學位

何亦欣*郭靜芝李智文譚啟然曾淑

曾璧英黃藻悠黃嘉

(以上八名主修藥劑學)

(辛)獲理學學士學位者

鄧自寅*陳科琪陳耀邦周寒立周月

何家齊許

雨 劉家泳劉子傑劉宇

李全斌梁立賢盧慧賢文浩洋吳正

伍岳偉黃婉冰余詠

(以上十八名主修生物學)

陳榮健*莫詠雯*黃蕴賢*張振揚傅婉

林婉珊李敏儀李佩華鄧碧霞鄧詠

曾慶芬黃申而楊日

(以上十三名主修化學)

黃智榮*黃云揚*陳智恆陳志豪陳栢

陳克燕張家良張珮瓊周致揚周家

江卓堯賴碧怡劉永良梁佑緯梁志

劉雲揩盧駿業麥文強吳劍勛石麗

陶少柔溫國豪黃安明黃永成胡瑋

(以上二十五名主修計算機科學)

黃楚雯*陳

珊 鄭綺雲李雅詩梁智

盧文耀葉寶

(以上七名主修環境科學)

張民健林欣欣梁詠珊李梓楊謝

(以上六名主修食品及營養科學)

陳志廣陳晶杭關紹君鄺辑慧麥玉

謝智

(以上六名主修材料科學)

蘇偉堅*陳文樂瑪家亮黎潔晴李家

盧詩韻衞靜

(以上七名主修分子生物技術學)

鄭家俊鄭國基張啟聰張詠怡方靜

方靜怡葉潔雯梁子俊麥永然吳偉

沈灝源鄧凯文溫佩珊黃小

(以上十四名主修物理)

馬家俊*陳俊傑周淑芬林道涵劉妙

吳少瑩潘百祥鄧曲遲鄧洛霖黃景

黃雪芝胡柏恒楊國雄容曉暉翁逸

(以上十五名主修數學)

朱禮湘*梁鎮邦*郭慧詩陸文揚吳詠

丘策文楊永

(以上七名主修計量財務學)

張英樂*蔡子弘*姚子

(以上三名主修風險管理科學)

葉程德*陳詠希張淑燕周啟容鍾俊

鍾嘉媛封難苑梁柏

音 •慧芳施萍

謝雅活尹妙欣黃紫薇郞立賢英慧

袁見

(以上十六名主修統計學)

P:98

錢穆(賓四)先生所撰校歌手稿

新亞生活30:4 (2002年12月) (壬)獲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者

吳偉怡*陳美琪陳柏雯陳司

張凱詩趙嘉

何幸瑤梁立

瑪善祺林君

李朗思李少

蔡敏玲楊雲

周諾蕴瑪智美瑪慧

姿

梁寶璋蘇婉雯鄧康

(以上十五名主修人類學)

林沛芝林詩琪林穎

麥景民文少峯戴震

(以上十

I 一名主修建築學)

李慧儀*黃偉康*葉慧忠*陳景平陳妙

周靜雯趙玉停蔡嘉儀封敏芝奚佩

李佩琪廖嘉骐盧fi

成偉航蘇重斌鄧展

黃貝盈楊偉強袁偉

郭歡鑫林家

麥家豪莫浩

曾愷婷蔡俊

(以上

I I十六名主修經濟)

\"丞I一

. ^ttA,天,、幻明.

.

To

陳宇輝*謝嘉臣*周思中侯遠池廖敬

潘懷陽戴娉瑜曾嘉敏曾蘭花黃

黃任

(以上十一名主修政治與行政學)

黎綺靜*陳fi停鄭a楚張wg穎趙淑

侯遲谷何啟明何惠雅許潔儀簡依

林德深羅翠欣李鳳智梁穎嘉梁詠

李秀亮戴佩玲杜淳基蔡運華胡美

(以上11十名主修新聞與傳播學)

陳尚德李秀萍路安怡吳建

鄧思敏鄧穎茵尹偉程黃才

黃海倫黃錦雯黃和平飄曉

潘 綺

陳麗娥

g

黃富

飄偉

(以上十六名主修社會學)

華珊

* 周美欣禮偉強羅小禎梁玉

馬玉玲彭

頁 施緯欣謝穎思黃敏

黃茂停葉家雯葉穗

(以上十三名主修社會工作學)

(癸)獲內外全科醫學士學

陳嘉賢陳敏欣陳永崇張騎

鄭吟吟張慧賢戚嘉

傅正敏傅飽婷許月

關卓倫郭志明郭麗

萍 關卓

劉慶

梁穎

溫明

楊應

李家

王家

戚嘉

許月

享一1|^

李海

李梓

周志

葉玲

郭純

李柏

黃慧

張穎

范慧

甘孝

黎思

梁偉

曾志

任俊

2002年新亞書院畢業生代表會幹

主席:杜淳基(新聞與傳播)

副主席:黃鳳連(會計)

財政:黃永泰(會計)

文書:盧詩韻(分子生物技術)

梁淑萍(翻譯)

聯络:黃海倫(社會)鍾嘉琪(英文)

宣傳:劉家泳(生物)鄧碧霞(化學)

周淑芬(數學)

聯络•

. 梁柏音(統計)鄺騫(酒店管理)

庶務:梁智穎(環境科學)郭啟賢(訊息工程

畢業班代表會成員包括.

(英文)

楊麗和(哲學)

蔡雯雅(工商管理)

黃鳳連(會計)

余卓琳(語文教育)

:(訊息工程)

(以上三十六名主修內外全科)

黃櫻子(中文)

邱嘉坟(藝術)

陳詩雅(曰本研究)

梁淑萍(翻譯)

鄺筑騫(酒店管理)

邱策文(計量財務)

張耀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

黃永泰(電子工程

)

陳源鈞(機械與自動化工程)

廖子豪(系統工程

) 許月吟(醫學)

溫美心(醫學科學)

關燕英(護理

) 李智文(藥劑)

劉家泳(生物

) 鄧碧霞(化學)

陳党燕(計算機科學)梁智穎(環境科學)

李嘉琳(食品及營養)陳志廣(材料科學)

衛靜雯(分子生物技術)張啟聰(物理)

蔡子弘(風險管理科學)周淑芬(數學)

梁柏音(統計

) 趙嘉文(人類)

林君敏(建築

) 麥家豪(經濟)

周思中(政治與行政)杜淳基(新聞與傳播)

黃海倫(社會

) 華珊(社會工作)

P:99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 11 -

(5535)

十一月一曰

晚在雲起軒舉

了本年度第一

的文化晚餐

談,主講嘉賓

著名專欄作家

傑先生,講題

「香港特區政府

去何從」。陶先

稱香港在回歸後,不少人不滿意現況,主要原因

在回歸後的五年多,香港經濟每下愈況。造成這

局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陶先生認為管理者必需是一位對

史、對人性都有認識的知識家。如果掌握這方面

知識,則管理任何地方都可事半功倍。因為人性

弱點,古今中外都是一樣:貪婪、互相排斥、陰

權術等,無論是曹操或者Macbeth都做同一樣

事。而特區政府則欠缺這方面的人才

一 一、特區政府一方面自信心不夠,另方

又自信心「爆棚」。過去政府提出很多藍圖遠景

但缺乏具體內容

第三、香港人素質下降’就如從的電視

集及歌曲,普遍都是勵志的,但今天卻流於低

此外,從前香港經濟發達,市民對前景有

心,情況就如今天的北京及上海,雖然當地人的

息不及香港人,但他們有一個主觀願望

明天會更好。當地人對明天有信心’消

意欲提高推動本土市場,經濟也自然

勃,很多營商機會便應運而生

雖然香港目前經濟困難,但仍有

的優越條件’例如普通法、法治精神、

約精神等等。同時在香港營運生意,可

完全掌握預算’但在內地必須經過很多

門申請’而且很多費用的支出都不容易

境 握陶先生認為只要改善香港的營商

外商投資自然來,增加香港人就業

稅收也會自然增多

陶傑談香港特區政府何去何從

, 自強不

鄭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

士 一去兮不

還 !

荆軻剌秦王,「外因」是報答太子丹知

深恩、±為知己者死、鋤強(強暴之秦)

弱(六

_ )之正

義 較鮮為人知之「

因」,是他多年懷才不遇、虛度韶光,凌

壯志’化為啃骨嚙心內疾之良知:愧對

地、父母生養大德!雖命不佐才,仍不甘

碌了此餘生,與莫木同腐,毅然鼓起士當

一 一不朽大業獻身的氣概(刺秦主要以「立功

為鶴的),r寧為玉碎、不作瓦全」。r

血染汗*^」是他最後、最高、最自甘與最

奈交織之「自強」

「為了永別的敘會」,燕太子丹與隨從

易水灘穿白衣相送,既有無限的醋然神傷

復有無限的切齒寄望。荆輕此去,不是「

成功便成仁」,而是「不成功必成仁」、r

成功亦難免成仁」。訣別時荆軻並不回首

只是策馬勇往直前!從此荊輕絕塵永去,

為千秋萬世r自強不息」的「不歸者」,

下沉重的啼喊

(轉下頁)

P:100

1 2-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 月

斩f??{言院國樂令四十周卑音樂

十一月三曰晚,新亞書院國樂會四十周

音樂會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的陣陣掌聲中圓

滿

結束了。我們很榮幸地邀請了黃乃正院長出

並致辭

0 :

今年的音樂會特別有意義,因為適逢國

會成立四十年,為慶祝這項盛事揭開了序幕

我們有幸邀得八一年度主席鄭學仁先生擔任

揮,亦有香港中樂團笛子助理首席朱文昌先

友情演出,當然少不了住會指揮汪熾華先生

更令我們驚喜的是六六、六七年度主席張梓

先生也到了場,令音樂會生色不少

音樂會的節目相當豐富。在聲樂方面,

有 有

I Avi^

身1

f

零y

男聲獨唱《新亞校歌》,有女聲獨唱《倚門望

(歌劇《竇娥冤》插曲);在器樂方面,獨奏

合奏的樂器包含了中國傳統樂器四大類,管

(笛子)、彈撥(三弦及古箏)、拉弦(板胡)

及打擊樂(雲鑼)。除了大合奏之外,我們還

演了極具歷史意義的小組合奏曲《櫻花贊》,

曲由鄭學仁先生在一九八五年改編,國樂會

年以此曲參加第三十七屆校際音樂節亞洲器

組公開組比賽,並獲得了冠軍

參與演出的不但有新亞同學’更有其他

院及其它大專院校的同學。這場音樂會的目

不僅是慶祝國樂會成立四十周年,亦希望借

機會與其他中樂團體進行交流,

推廣國樂。要推動國樂在新亞書

的發展,需要各位同學的積極

與。對於場刊上有任何錯漏的

方,我們深表歉意

最後,這次音樂會能夠完滿

束,實有賴新亞書院輔導處對國

會的不斷支援。在音樂會結束

後’國樂會將會出版紀念特刊,

中有介紹國樂會歷史的文字與

片,還有關於國樂的文章’請大

密切留意

(接上頁)

「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生只有一次,

乎能掌握自由意志,作自我主宰:生命

我,大無畏的價值抉擇亦在我!古今多少

人志士,都因要實踐一個璀壤「理想」而

身,不怕任重道遠、捱窮受苦、冒險犯難

生死不渝……他們都是不自覺地踏上了

似r荆飼之途」

死有「重」於泰山’生有「輕」於鴻毛

自強不息者常會感到r生命中不能承受

輕。」(借用米蘭.昆德拉名言,1987)

際此

一 一十一世紀正旭日初昇,人類對

時代懷抱無窮熱望。希世人藉r思」荊軻

r哀」荆柯、「惜」荊_……進而慎r效

荊輕追求「理想」的積極與大勇,揚棄其

極的負面

! 抱說干 傲

一丨丨丨一丨 、 一 一

等等等 等

識話事 人

《續小兒

P:101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1 3 -

5537

香港創新科技的商業應

用 錄音整理:徐

(編按..本文為本院第四四二次雙周會的講辭

由本院徐瑋同學從現場錄音整理出來。)

黃紹永教授

香港創新科技的發

今天我

高興能參加這

雙周會。我希

授借此機會和大

§討論一下以下

個有關在香港

展創新科技的

題:一,香港

要在創新科技

面發展嗎

? 1 一,我們能在這方面成功嗎?三,香港

技研究院如何在這方面予以幫忙

首先談談第一個問題。我們一般認為,發展

識型經濟不一定要和創新科技拉上關係。十多年來

香港從來沒有在創新科技這方面投資’但也能發展

一個國際大都會。於是,有人就會問:到底我們有

有發展創新科技的必要呢?我認為以後經濟的發展

一定會與高科技r融為一體」的。比如說,我讀書

時候參加集會,H起來的就會和同學筆談。但是我

現在大家都會用SMS代替紙張了。可以肯定,SMS

也會變得落後,以後可能連MP3、錄影也會變得

人化。又比如說,香港要發展物流,這不單要加建

通設施,更要把資訊科技引入到物流管理之中,以

高物流業的效率。可見,以後社會上的競爭,不止

在知識經濟方面’高科技也能增加競爭能力

接著,我們談談第

1 一個問題。如果香港在這

十年來都沒有發展過創新科技’現在會不會太遲呢

我認為要做一件事,都必需要三個條件,即天時、

利、人和。從地利的角度看,香港得天獨厚,鄰近

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中國。再者,香港的基本

施是世界著名的,如香港的飛機場、光纖等。而且

香港的財政資源也很充足,稅制簡單。香港的社會

法治精神,知識產權能得到保護,資訊可以自由

流,而人們也可以自由出入,得以與全世界的客戶

通。我認為這都是香港優勝的地方

在人和方面,香港有多間大學’每年訓練不少

優秀人才。所以我認為人才絕對不是問題。人和這

點,也強調政府的支援。近年來,政府一直投資高

技,創立了創新科技基金、數碼港和應用科技研究

等。這都為香港未來的經濟打下鞏固的基礎

天時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現在世界各地都

濟低迷’那麼這個時候去做創新科技是不是適當呢

我認為絕對是一個適當的時機。因為現在全世界的

司都沒有能力投資高科技,如果香港能把握這個時

投資的話,經濟一旦恢復,我們的競爭能力自然大

提高。高科技的特點是日新月異,今日還是高科技

東西,明天可能已經變得落後了。所以香港若能趁

這個機會發展高科技的話,是完全有機會成功的

現在我想說一說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是怎樣

其他機構配合的0首先,我們希望與各大學建立緊

的關係。大學現在已經有一些有商業價值的科技

究,而我們則會繼續投資,並幫助他們把研究變成

品,推出市場。這件工作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

才。香港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在高科技方面有經驗的

才。所以我們的工作也包括要吸引一些這樣的人才

香港。這個工作已經開始

了 一年,現在已經招攬

了 一

百多人,其中一半是外國有成就的人才,另一半則

本地的畢業生。值得大家自豪的是,我們的工作人

中有八成以上都是本地人’他們在外國吸收了經

後’就回來貢獻香港。我們選擇研究專案時,一般

憑藉香港原有的優勢,如光電子、無線技術、積體

路設計和生物科技等都在香港的大學中做過科研。

中,光電子這個專案,得到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

合作,造作一個Tmnsceiver。其實,現在我們的員

多數都是中文大學的畢業生。所以我認為如果香港

善用其獨有的地理環境、財力和物力,以及眼下的

勢,香港是能創造更多發展和就業機會的

前幾天,我看

了 一部港產片。具體的內容我

經忘記了,不過我記得它的收場白,有一個人問一

小孩子:「你到底能不能做這件事呢?」那個小孩

回答:「我是一個香港人,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此,我希望大家記住這句話,要有信心

’ 一起來為

港的經濟繼續努力。多謝大家

黃錦輝教

中文大學在工程方面的科

大家好!我講的內容與前面不盡相同,但是

為補充。剛才黃教授談了香港整體的高科技發展,

我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們香港中文大學有什麼

P:102

14 - 新亞生活30 : 4 (2002年丨2月

研。在此,

需要先表明

只是代表工

學院,我說

高科技自然

偏重工程

面。我主要

談我們的整

構想究竟是怎樣的

一 ’很多人都會認為高院校所做的研究不

實際。這個不能說不是事實,因為教授一般只是會

自己有興趣的問題做研究,而不會考慮做出來的東

西

能否得到應用。所以在大學中所做的研究一般稱

:prov

c o

f concept

\" ’只是把政府的資源用來做一些

有實際用途的東西。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把學校

研究出來的創新科技,轉移到市場中去。轉移的

程’我們可以分為三段,如果用河流來作比喻,即

r上游」、「中游」和r下游」

「上游」是指大學中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一些高

技的東西.,「下游」則是指商家把那些產品推出

那為甚麼是r中游」呢?其實,大學裏的高科

研究能否成為商品’是要看它的包裝。在此’我舉

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創新科技中心有一間較成功的

門’名為衛科訊業公司。它的工作主要是r剪報」

這裏所指的r剪報」是把客戶有興趣的新聞r剪下」

再用電郵傳送給他們。其實我們當初的科研只是一

「搜索引擎」。這個「搜索引擎」是我們從一九九

年開始研究的’到一九九七年時,我們認為研究的

果可以應用

了 ’就看能不能把它賣出去。這個時候

包裝變得很重要。我去向馬會推銷的時候,我必需

合馬會的需要,解釋我們的產品能夠找到有關馬經

賽馬結果的資料。我們花

了 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包裝

品,在「搜索引擎」中存放馬的資料。後來地鐵公

也對我們的產品有興趣,於是我又在「搜索引擎」

存放有關交通的資料。可惜’最後這兩間機構都沒

買下我們的產品。我剛才所說的就是包裝的功夫,

就是r中游」所要做的事。現在大家聽起來好像覺

這個工夫很容易做’但只要你深一層去想,大學的

究人員對這種工作是毫無興趣的。所以以前在大學

科研是沒有配合包裝的工作的。研究人員只想研究

些理論性的東西,如果你想叫他做一些像我剛才所

的包裝工夫,他是不會做的。基於這種困難,工程

院於是成立了創新科技中心,旨在和工程學院的老

一起探討哪些科研成果有商業價值和應用價值。商

價值和應用價值是如何定義的呢?這就要靠我們去

商家討論,看看他的有怎樣的需求。然後,我們就

為雙方做一個r配對」。剛才我說的工作並不是一

研究的工作,而是市場推廣的工作。這在「中游」

是很重要的’可惜很多教授都不肯在這方面花工夫

認為這是「拋頭露面」、求人、受人氣的工作。所

我認為我們需要一個「中游單位」’以溝通教授和

第二’我想說說大學的架構怎樣幫助我們去

以上所說的工作。這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是在各

院設立一些像創新科技中心的r中游單位」。這不

是我們工程學院才有的,據我所知,中醫學院也有

個類似的機構,專門做包裝和推廣。當我們找到適

的客戶時’我們就會和他們談談合作的形式’譬如

客戶是想買斷我們的產品呢,還是租用。第一個層

的r中游角色」的工作只是r拉攏」,之後,還要

中文大學的商務部、法律部去談一些合約上的問題

為甚麼會這樣麻煩呢?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

了。假設有一位教授發明了錄音科技,他把這個科

賣給了東周刊’用來拍一些三級的影片,這樣就會

辱中文大學的聲譽了。所以就需要學校的律師來幫

們看看這個交易是否恰當

最後,我想說說三個問題。i是先決的條件

一 一是我們的準備,三是我們如何去實踐。首先,我

為做高科技的先決條件是創新。如果大學的科研產

並非創新的話,根本就無辦法與市場現有的產品

爭。比如拿我剛才所舉的「搜索引擎」的例子說。

時我們只能證明它有某些功能,但真正的產品是甚

呢?它能承受多少個用家,它能儲存多少資料,這

問題大學的科研人員是不會考慮的。所以我們唯一

優勝的地方就是創新,這也是大學的宗旨。先決的

件是原創。請大家不要看輕這個問題,如果不是

創,就屬於抄襲’會被人控告侵犯版權。再者,我

為做科研要注意應用的問題’要想想市場的需要,

在甚麼地方用得著。像「搜索引擎」,我們本來是

借它來賣資訊的,但不成功。後來我們就改變方向

從應用、商業的角度去想,決定賣我們的服務。至

我們準備的則是我們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

是保護我們的法例。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

面去看。一是鼓勵大家做研究,保障研究成果不會

盜用。

一 一是作為一種商業工具,可以用來賺錢。我

也要留心櫂責的問題’要清楚與人合作的形式,一

我們只會把應用權賣出去。最後就是估價的問題,

於這一點,我自己不大會做。這是需要專家的,否

的話就會被人不合理地壓價。這是要留意的。當我

去實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碰到管理,尤其是財政

問題。這類錯誤是經常會犯的。這就是我要提醒大

的地方。謝謝

P:103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 1 5 -

(5539

r新界古迹行

曾展

r景物依舊,人面全非。」粉嶺龍躍頭這個鄧

的聚居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遷移,留下來

傳統建築都變成了歷史的遺迹。這裏所保留的傳統

迹相當完整,對於研究歷史的學者或考古學家來說

很高研究的價值。對於我這個門外漢來說,卻是中

文化的知識寶庫

我認為r古迹」與r文化」是息息相關的。當

參加完新亞教職員聯誼會舉辦的「新界古迹行」後

我覺得「古迹」實在有許多令人欣賞和回味的地方

龍躍頭文物徑內的建築外型古樸,結構佈局一流,

頂上的裝飾、橫樑上的雕刻,極具中國傳統文化和

築藝術的特色。古樸的建築在環境的襯托下,令人

禁感慨城市裏不可比擬的寧靜,發出對建築藝術由

的讚歎

參加這次r新界古迹行」活動的大約有

一 一十人

右。十一月九日下午,風和日麗,在新亞教職員聯

會的安排下,我們首先前往粉嶺蓬瀛仙館午膳。仙

的齋菜的確名不虛傳’品嚐之後,朋友們都讚不

口。這座香港著名的道館,建築真是美侖美奥,我

朋友們都被吸引住了。離開前,還一起拍照留念

午膳後,在建築學系何培斌教授的帶領下,

們前往龍躍頭文物徑參觀古迹。沿途風景優美,一

寧靜,偶然也聽到幾聲犬吹,但也沒有打亂我們欣

「古迹」的雅興。我們分別參觀了善述書室、松嶺

公祠、天后宮、老圍、麻筋圍、石盧和崇謙堂等

築。在何教授的詳細講解下,我對中國傳統建築、

居民的生活風俗與

慣等增進了不少

解。例如..建築物

前的空地是不能建

的,據說會影響

水;祠堂內擺放著

先的神主牌,表示

祖先的尊敬;圍牆

村民有防S作用’

這次旅程如此

實,對我來說,真

不枉此行

辜信傑.•反恐世界下的保險

由香樹輝校友主持

單月在金鐘名都酒樓舉行

午間聚餐,十一月十三

(星期三)的聚會邀請了

基校友辜信傑主講:反恐

界下的保險業。這次午餐

引了很多校友出席,可說

高朋滿座

辜校友指出,很多人以為911事件,與我

干?美國與香港相隔幾千里,為何保險費卻大

提高?去年香港飛機幾乎停飛,因為解決不了

險問題。現在我們乘坐飛機,每人都要多付幾

元與反恐有關的保險費。911之前,恐怖襲擊

風險很低,因此保費也包括恐怖襲擊的賠償。911

之後,全部改觀。911事件造成的破壞,雙子

加上49幢大樓的損毀,估計損失在500億美元

上。這是保險業從沒想過的,從前收到的保金

也不足以支付。當時,保險業的股票大跌,現

可幸保險業沒有被拖跨,股票也回升了

此外,保費的增加也與供求有關’因為願

承保的保險公司少

了 ’而需求卻增加了。雖然

港的保險公司並沒有國際性業務,但香港的保

公司也需分散風險,所以必須有國際性集團

持,當然要承擔部份的成本。估計未來一、二

的保費將會維持,不會再上升

這個聚會除了談保險外,王文彥校友也談

首即將公佈救樓市措施是否有效,引來在座嘉

的熱烈討論

P:104

1

6

-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丨2

月千人宴後

又是鬧哄哄的千人宴。校內的同學樂此不疲,

盡情投入。飲宴間有點唱節目助興,在黃乃正院長致

祝辭後,晚宴便開始了,頓時風捲殘雲,迅間杯盤狼

藉,一群群興致勃勃的師弟妹們在場內穿插互相祝

賀,以汽水代酒,好不熱鬧。 :

今年的千人宴甚具特色。剛上任的黃乃正院長

特意到校友席與各位校友握手暢聚。書院的院務主任

文直良博士向我介紹母校的最新建設:圓形廣場上加

設一堵弧形的牆壁’因為鑲有畢業同學名牌的牆已日

漸不敷應用’而這新設的牆剛好與原來的互相呼應,

同時也可供鑲嵌六至七年的畢業同學名牌之用。文博

士又說’今年的千人宴移師到圓形廣場舉行,較已往

在校巴站舉行地方更見寬敞’實屬創舉。

幾位遲來的校友已錯過了兩道菜。他們表示不

是為食而來,但千人宴在六時多入席,時間確早了 一

點,尤其對在港島上班的校友更是困難。這群校友不

辭勞苦,遠道而來,真是熱情可嘉。

新亞校友相信有一 一、三萬人’但出席千人宴的

只有一 一十多人,七一 一及八一 一年畢業的分坐兩席’雖然

互不相識,但寒喧過後’便一見如故。席間,有校友

問有沒有畢業五十或者四十年的校友出席,答案令人

失望。與筆者同席的均為同屆校友,倍覺親切,計有

中文系陳玉蓮、蘇酷霞、彭少•及鄺美霞、經濟系丘

頌云、羅祥國及黃健雄、哲學系陳祖雄、化學系鄭國

雄及生物系葉永生(應屆校友會秘書)。

母校每年都會邀請畢業十、二十、三十、四十

及五十年的校友回校免費聚餐,實施多年,筆者也曾

社會系(72)校友葉漢秋

應邀幾次,且獲熱情接待,真有受寵若驚之感。當年

參加千人宴的校友眾多,但時移世易,今日的校友席

場面冷清,筆者深感可惜,一些學長也表示頗有同

感。

為了鼓勵校友參與千人宴’筆者曾與幾位學長

討論’認為下列十項建議或可作母校參考:

第一、母校應加強與校友的聯繫。如要做好聯

繫工作,必須建立校友完善的資料庫,尤其是校友的

消息及通訊地址’要定期更新及核對。筆者也在此籲

請各位校友如更改通訊地址,應即時通知母校’以便

聯繫

第二、母校邀請畢業十年、二十年、三

年……的校友出席千人宴,可考慮邀請其伴侶一同

參加。同時,在邀請函中以r校友」取代「台端」’

似更見親切。

第三、由於一些校友已畢業數十年,與母校的

感情已日漸疏離。為了加強他們的歸屬感,可否考慮

凡畢業四十年或以上者都在邀請之列。明年中文大學

成立四十周年’母校的千人宴是否更有重大的意義?

第四、母校與校友會合辦的「學長計劃」已具規

模,可否鼓勵學長及參與計劃的同學一起參加千人

宴。

第五、加強與校友會負責千人宴的理事聯繫,

鼓勵校友出席。

第六、院慶各項活動應廣泛宣傳,例如發佈新

聞稿及登錄母校網頁等。同時院慶節目表也應與餐券

1同寄予參加千人宴的校友,引發他們積極參與的興

趣0

第七、院慶的午間茶敘,也應歡迎校友參加,

同時在適當地方設立接待處,使校友有賓至而歸之

感。

第八、母校應向校友派發書院的最新簡介及

《新亞生活》月刊予校友,增強他們對母校的了解及

歸屬感。同時可考慮帶領有意參觀校園的校友到各處

參觀

第九、今年千人宴的音響效果差勁,失真

重,有待改進。

第十、建議在千人宴後向老師、同學及校友徵

詢意見,作為來年改善的參考。

以上的建議都是筆者與幾位資深校友經過深入

討論而提出的,盼望母校能詳加考慮,使母校與校友

間的聯繫更為緊密。

P:105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月 ) - 1 7 -

同學文章選

名詞的展

中文一秦龙

陽光普照,一輛極顯氣派的賓士豪華房車正

進山頂道一所金碧輝煌的房子裡。房子裡,日本東

牌冷氣機正發出陣陣涼風,桌子上堆滿了各式各樣

食物:卡樂B薯片、可口可樂汽水、金莎朱古力、

大利芝士蛋糕等等。新力牌平面癸幕大電視機正播

著無線電視台的籌款節目——《幫助孩子上學去》

大家的口裡塞滿了零食,一雙眼睛只是百般無聊地

在電視機上

隱題诗

5】

二 f

你裝飾了別人的

談懿

你緩緩又輕輕的走到公園的長椅,坐下,

裝在看書、吹著口哨。她,手指上的

飾物反射著強烈的幸福,經

了你的身邊

別轉面

人,緩緩又重

的離開了

夢中,我在長椅上,輕輕又重重的看你經過

街道上,一位小女孩正沒好氣地售賣著公益

慈善獎券。但在一旁的孩子只專注於他手中的Game

Boy遊戲機,玩著射擊的遊戲。另一個孩子正愉快

利用「暴走鞋」滑行。玩具店裡,色比已經過時,

孩們最近都愛上了哈姆太郎

中大社工隊的同學正商討著下一次的服務

象。他們來自不同的學系,有經濟學系的、有地理

資源管理學系的、亦有社會學系的同學等。他們時

把自己所學的理論應用到生活裡

當紅男歌手周杰倫正在台上獻唱著他的新

•《最後的戰役》。他穿戴了今季最流行的時裝:阿

蔡金

楓樹重遇浪

橋下流水也在淌

夜裡,楓樹問浪

泊在我心可以嗎

附唐張繼詩〈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

经..隱題詩即每行第一字合為一句

(編者按:這二首詩為本院同學修

新亞通識科目〈文學欣《員〉的習作。

尼皮夾、Pencil的長褲、BaUy的真皮皮鞋、路易.

威登(LOUI

S vuluon)的手袋,還有Tiffany的項

等。一位女歌迷正手持著一大束鮮花走近台前。台

的歌迷興奮地歡呼著,响喊著’希望能得到偶像

天色昏暗,我慢步走進了一片瘡痍的土地。

這片戰火連天的土地上,房子、戰機的殘骸散落

上。滿目所見的,不是屍骸,便是一雙雙空洞的,

助的眼睛。人們享受著天然牌涼風(風沙撲面會舒

嗎?),吃著新鮮牌樹皮吃得津津有味(樹皮是有

的嗎?),親身觀看著,也經歷著《行過烽火大

的體驗

——戰地女記者遊走邊緣國度的採訪實錄》中女記者 。

他們的手上把玩著AK76,UMP等型號的長

機槍、步槍、手槍(這可以是玩具嗎?

) ’熟悉地

射著溜彈(等如女孩子們熟悉哈姆太郎一樣嗎?)

而且他們早已練成

了 一對「暴走腳」來躲避炮火(

會跟「暴走鞋」一樣好玩嗎?)

他們不知道經濟學中有所謂「資源有限」,他

不懂得地理學中有一個叫「分配不均」的理論,他

亦不明白社會學家口中的「貧富懸殊」。因為,他

作為當事人,只知道這樣子叫「肚餓」,只知道這

切叫「寒冷」

他們的身上穿著「國王的新衣」(他們可曾看

這本外國名著?),又或者是上季Hermes的「樹

衫」(他們知道這已涉嫌抄襲,冒牌嗎?)。這裡

有太陽,這裡也就沒有鮮艱的花。他們仰望著這因

火連連而變得沙塵滾滾的灰色的上空,他們正向著

空發出了深沉的呼喚,响喊(此呼喊可大大不同於

迷們的叫喊啊!)

求主俯聽他們

P:106

( 騎

本院大事記

(2002 年 11 月)

曰-8日許氏文化館舉行「全港中學生給畫、書

法及寫生比賽得獎作品展」一新亞書院藝術系

系會主辦之「中大藝術節」,每年均會舉辦一系

列之書畫比賽。此展覽展出寫生、書法及續畫比

賽中之得獎作品,而頒獎典禮則於十一月四曰

(星期一)下午六時三十分於許氏文化館舉行。

8曰本院第442次雙周會假邵逸夫堂舉行。主講嘉

賓為黃兆永教授及黃錦榮教授,講題為「香港創

新科技的商業應用」。

22曰新亞書院教職員聯誼會周年會員大會於中午

十二時十五分假雲起軒舉行。

25 日-1:

業展

丨3曰許氏文化館舉行藝術系碩士生畢

“憧憬一何思博繪畫」。開幕典禮於11

本院閲讀室於考試期間

全日開放

本院位於錢穆圖書館二樓的閲讀室於考試

期間,由本年十二月一日至二十一日,全曰二

十四小時開放,以方便同學温習書本。

余睢文同學獲祁良神父

教育基金獎學金

本院藝術系余唯文同學最近獲祁良神父教

育基金頒發2002-2003年度獎學金,金額為二

萬港元,以獎勵其學業的優異表現。

29曰本院第443次雙周會假邵逸夫堂舉行。主講

嘉賓為吳昊教授,講題為「香港電影昨發展」。

新亞書院教職員聯誼會周年會員大會

月25日下午6時舉行

18 - 新亞生活30:4 (2002年丨2月

P:107

(5560)

Ms Chan Wai-han

New Asia College Library

New Asia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5th December 2002

CONTENTS

8

11

11

12

The 51st Graduation Ceremony of the College

'Happy Life Begin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Our

Cultural Quality' by Prof. Heniy N.C. Wong, Head of

the College

'Struggle while in Difficulties, Sentimental while in

Poverty' by Mr. To Shun-kei, Representative of

Graduates of2002

Messages from the Teachers to the Class of 2002

Nam e List of the Class of 2002

Mr. To Kit Spoke < the Directions of Hong Kong

S A R Government

‘To Mak e Earnest Effort Uncessantly’ by . K.K.

Cheng

The 40th Anniversary Concert of Chinese Music Club

of the College

Prof. S. Simon Won g and Prof. Won g Kam-fai Spoke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ong Kong

'Visit to Historical Monuments in the Ne w Territories'

by Ms. Grace C.H. Tsang

Mr. Sidney K u Spoke on the Business of Insurance

after 911

'After the Banquet for the Anniversary of the College’

by Mr. H.C. Ip

Selected Students' Articles

Major Events •

Photos of the Class of 2002

MAJOR EVENTS

(November 2002)

Nov. 1-8 , ‘The Exhibition of the Awarded Works of the

Hon g Kon g Secondary Students Calligraphy &

Painting Competition’ was held at the Hui Gallery.

This is one of the Programmes of the CUH K Arts

Festival 2002. Presentation Ceremony was held on

November 4, 2002 at 6:30 p.m.

Nov. 8, The 442nd Bi-weekly Assembly was held at Sir

Run Run Shaw Hall. Prof. S. Simon Won g and Prof.

Won g Kam-fai were the Guest Speakers, the topic of

the talk wa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ong Kong’.

Nov. 22,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Ne w Asia College

Staff Association was held at Yun Chi Hsien.

Nov. 25, ‘The MF A Graduation Exhibition: Aspiration -

Paintings by Mr. H o Sze Pok’ was held at the Hui

Gallery. Opening Ceremony was held on November

25, 2002 at 6:00 p.m. ‘

Nov. 30, The 443rd Bi-weekly Assembly was held at Sir

R un Run Shaw Hall. Prof. W u Hao was the Guest

Speaker, the topic of talk w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n Hong Kong\".

《新亞生活》月 刊

主編: 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3-5418

web-site : http: 7navveb.naxuhkxdu.hk/life/NAli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五千 份

歡迎投稿每月廿曰截稿

•36- 新亞生活30: 4 (2002年12 月

P:108

H I S

T55F1 )

徐立之校長

22

23

本期要目

香港大學徐立之校長在第五十一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金耀基校長與新亞同學談各事

李明逵、任沛校友主講本年度「學長計劃」座談會

吳昊教授談香港電影的發展 、

新亞書院環保週

創價大學生活記 莫子俊

盼深思檢討迎新營事件 梅維寧

本院大事記

第五十一屆畢業典禮

同學文章選刊

同學新詩選

略說唐君毅先生之不可及 劉國強

郭沫若的幾段姻緣 農圃舊係

歐洲Ddta 32基因具黑死病和愛滋病免疫力 王煤

頌橘先生曾師克詣藝文略述 何乃文

新亞生活30:5 (2003年1月

黃院長、校董會主席、各位校董、各位嘉賓

各位同學•.

今日是新亞書院的畢業典禮,也是我畢業新

三十周年的日子。我1972年在新亞取得理學士

位’當時我的心情相信也和在座各位差不多’我很

運地獲得麥繼強老師取錄為研究生’因此我可以相

地有一段較長的穩定時間。現今社會經濟不景,同

不免心情不安,不知所措。今天,黃院長邀請我來

講,題目由我決定,我希望在這裡談談同學與母校

^ ^ ^ ^ II零零三年

I月十五

曰 第三十卷第五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蚩曰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

I九五八年五月

。I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我對新亞精神的體

本院校友、香港大學徐立之校長於畢業禮上的講

關係’這是我很想講,但又沒有甚麼機會談的問題

我是一個較著重感情的人’但我的記憶力較差,我

能對過去的事情記得不大清楚,但對往事仍有很多

慨。所以我說的內容可能是感慨多一點

我1972年在新亞書院畢業,然後再讀兩年研

院。1974年我離開香港到美國匹兹堡大學攻讀博

學位。當我離開香港的時候’感慨良多!相信在座

位同學有些或許和我一樣,第一次離開自己生長的

方,離開自己的父母和朋友,都不免有很大的傷感

我在飛機上,想起了新亞精神,但當時我對新亞精

完全不可以表達出來,只記得新亞校歌。是否新亞

神便是新亞校歌所指的精神呢?我希望在這裡和各

分享這幾十年來我對新亞精神的體會

P:109

!^彳 I

左起:鄭海泉校董、徐立之校長、黃乃正院長、李金鐘校友及梁英偉校董

新亞生活30:5 (2003 年 1 月

(^562 當我離開香港到美國讀書的時候’真的如新

校歌所言’手空空,無一物。那時’身邊只有女朋

也是現在的太太所送的一部收音機’現在仍用得好

的,還有一些舊衣服。我到外國闖世界,感受很

同。我在外國取得的成績,最重要的是我很幸運地

在求學時讀的學科走在時代的前端,所以在研究上

了 一點成就。因此我很感激母校的教育

這次回來當校長,傳媒報導說我在事業上犧

很大。但當我步下飛機重踏足香港的時候’我的感

卻非常大,又使我想起新亞精神。黃乃正院長邀請

來演講,我義不容辭。剛才我行進禮台時,不禁使

想起從前畢業的情景,當年只有

一 一百五十位畢業生

須應用出來。各位同學只要是新亞的畢業生,那麼

永遠也是屬於新亞的一分子’同學間應互相幫助’

時老師也可以提供協助。今天我們遇到的困難,可

都是短暫的。各位同學在不如意時候,可以讀讀新

校歌,或者唱唱新亞校歌來勉勵自己。我們無論在

境好的時候,或者在逆境的時候,也應該互相鼓勵

以及更加努力工作,同時也要本著「活到老’學

老」的精神。各位已找到職業的同學’我為你們

興’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同學’也不要灰心,因為你

過去學到的知識’永遠都是你擁有的。在此我恭祝

位畢業同學不論在事業上或在學業上也同樣成功

與今天比較真的不可同日而語。各位畢業同學今天

能看不到前程,但在學校學到的學問,如果能好好

把握和運用,將來一.定有一番很大的事業。各位從

章上也許知道我讀大學的時候,成績不大好,今天

得一級或

1 一級榮譽的畢業生,我對你們十分敬佩。

,我也希望鼓勵你們’今天是人生新一頁

,或者你們新的一頁已展開,但總的來說,你

已踏進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或者你們可以反省你們

學的、所得到的,如何在工作上、生活上應用

此外,我每天都抽一點時間深思,同時每隔

段時間想想未來五年的計劃。這些計劃不是每五年

一次,而是常常都想未來五年應做甚麼。這可能是

個非常空泛的說法。香港是一個極為繁忙的社會,

果常常都想五年的計劃是甚麼’可能較為困難。我

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坐飛機,所以我可以有充裕的

間在飛機上想想我的五年計劃。雖然我的記憶力不

好’但我的分析能力可能是我成功的因素。各位同

也可利用在坐車的時候或其他空餘時間想想

我的工作也需要和團隊合作,所以很著重團

精神,新亞校歌中的「結隊向前行」也就是團隊

神。希望各位同學在適當的時候’或者在不如意的

候以新亞校歌勉勵自己。大學的師長、同學、或者

何建築物及每一件事情,可能都與你有關係,但外

不能感覺出來。因此新亞精神可能藏在每位同學的

內,各人的感受也不同。我不是讀文學或哲學的,

以未必能很好地表達我對新亞精神的感受

今天是一個很開心的日子,我不應以這樣沉

的心情和大家談。希望剛才所說的’對各位同學有

鼓勵。香港現在正面臨經濟困境’而各位同學也必

面對社會的挑戰,你們從前所學到的知識’今天也

P:110

15553)

CP 事天下夢

:長與你談各事

左起:黃乃正院長、許翰賢同學、金耀基校長

鄭振耀副校長

新亞生活 30: 5 (2003 年 1 月

金耀基校長與新亞同學談各

事 許翰

中大事天下事校長與你談各

學子心平常心弟兄姊妹共關

每年,校長都會到各書院宿舍會見同學

暢談各種話題。十一月廿一日,金耀基校長則蓝臨

亞書院紫霞樓周君廉堂會見新亞同學,同學在大堂

上一副對聯表示歡迎之忱。金校長與新亞書院有著

深的淵源,因他曾任新亞書院1977-1985院長。而

霞樓宿舍的題字亦是金校長的手筆,故金校長當日

便

早早到達,一方面看新亞這十七年來的改變,另一

面也可親自看看紫霞樓題字

當日活動由晚上八時開始。除金校長外,會

同學的還有大學輔導長鄭振耀教授及院長黃乃正

授。開始時校長先向同學講述自己和新亞的淵源以

為紫霞樓題字的事,拉開了夜話的序幕。同學關心

問題各異,而第一個就是有關近期的熱門話題

兩大合併。金校長從他老本行的社會學方面入手,

同學解釋香港為什麼需要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以

兩大合併如何使兩大達雙贏局面,在四十五分鐘的

述中’同學們不但對兩大合併的事有更多的了解,

了 一足本的社會學課

另有中醫學院同學向校長指出中醫同學在廣

實習期間,不但要繳交全數學費’而且要自己負擔

活費’甚感吃力,問中大可否像其他大學一樣給予

助。金校長謂此是學院的內政,但可為同學反映

題,予以協助

同學亦就現今大學生的學習風氣及素質向金

長詢問意見,金校長謂同學應多發問、多探索,不

只埋在象牙塔內讀書,更應放眼世界,面對挑戰

夜話約於晚上九時半結束,院長黃教授代表

亞書院將書院風褸及四宿舍的樓衣贈予金校長。之

同學與金校長共享糖水’其間更有同學請求金校長

其著作上題字簽名’留為紀念

《舊鄉與新路——新亞諸師論中國文文化

由本院編輯的書刊《舊鄉與新路——新亞

師論中國文文化》於上月出版。本書精選新亞

師——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及劉述先——以

說中國文化精神為主題的四篇文章

黃乃正院長在序言中指出:「自鴉片戰爭

來百餘年間’由於中國的積弱不振,中國文化

受質疑。五四以後,國人更視兩千多年裏作為

導的儒家思想為腐朽落後。而新亞諸•位創校

賢,重拾信心,對儒學重新加以闡釋,撥去由

自卑或憤激而對孔孟學說產生的偏見和誤解,

其在現代世界煥發新的生機作出了極大的

獻。J

_鄉_新

路 本院專

M

I新亞諸師論中國文

化 目

務室免費

取一本

P:111

新亞生活30:5 ( 2003 年 1 月從興趣

V t

H I

作 錄音整理:盧達

李明逵、任沛校友主講本年度r學長計劃」座談

十一月

一 一十七日晚’在雲起軒舉行了本年度

一次的「學長計劃」座談會’邀請

了 校友——

李明逵校友及任沛校友II前來主講,講題

「從興趣到工作」。這個活動獲得恒生銀行及新亞

友會的大力支持,主持這次座談會的是本院輔導長

培斌教授。他對兩位校友作

了 一個簡單介紹:「李

逵校友現任警務處副處長,負責行動組。他在體育

動方面非常出色’在讀書的時候,他是中大及新亞

院籃球隊隊員,現在他經常回校打網球’對母校非

支持.,另一位講者任沛校友’現任懲教署監督,在

的時候也喜歡運動,尤其足球。當時的校友在運動

面都很出色,同時他們也兼任很多公職。

李明逵校友在演講中表示’他1972年畢業於

亞歷史系,畢業後即加入警隊任督察。1970年,

加入警察籃球隊’當年加入這個籃球隊不需要是警

成員。李校友笑稱驅使他加入警隊是籃球,像沒有

麼抱負,但三十年來’他感到非常快樂。因為警隊

三十年前的一個貪污腐敗的部門’在警隊成員的共

努力下,發展成為一個專業’受人尊重的部隊

李校友從訓練學校出來後,被派往西營盤

署。過了一段時間後,轉任刑偵,後來獲派往倫敦

察學校接受培訓。回來後被派往沙田警署任署長’

時沙田警署在山上’後來搬到禾輋。在沙田的兩年

間,他經常回到中大,當年的馬臨校長也經常邀請

回校演講,也曾在校舉行警察招募運動’當年加入

隊的中大同學也有不少。在八零年代,他的工作崗

變動很多,曾任警司,也曾在警察公共關係科及投

警察科工作,也曾被借調到政府其他部門。S85

年,他獲保送到英國牛津大學修讀公共行政課程

年。1990年年中,獲派往英國國家警察學院任

官’在那裡工作了兩年,教導當地的總督察。回

後,在灣仔警區任指揮官

’ 1S5年獲升任助理警

處處長,兩年前再獲擢升為警務處副處長

三十年來,李校友遇到不少大學生加入警隊

他認為大學生在警隊最大的挑戰是習慣紀律的生活

在警察訓練學校必須行事規行矩步,要求很嚴格。

隊的紀律很重要’每一個隊員在工作上都需要以自

來規範自己,因為工作上可能遇到很多誘惑’很容

跌入陷讲。香港警隊在培訓方面投放了很多資源’

校友稱他在警隊的訓練,對他個人的成長及事業的

展有很大的幫助。九七回歸後,警隊並沒有改變這

政策’相反更增派隊員前往外國學習。李校友認為

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我們的視野不能太狹窄。除

以外,警隊也派員前往北京的公安大學、廣東的暨

大學、中山大學接受培訓。近年香港與內地的聯繫

活動已越來越頻繁,如果警隊對內地不了解,在工

上一定遇到很多困難。香港的警隊也為內地的公安

排培訓課程,例如為內地一些高級公安舉辦警隊管

的課程。警隊在金鐘有一個招募中心’每年都舉辦

些有關警務工作的講座。近年,警隊招募的人數減

了 ’每年大約招募30位督察及300名警員

任沛校友在1974年加入懲教署。當年紀律部

的地位很低。任校友笑稱他是社會福利署指派到懲

署擔任感化工作的,他的岳母才讓她的女兒嫁給

當時的文化是「好仔不當差」,相信現在的職業排

名次也是如此,但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在自己的

位上發揮所長。任校友稱懲教署多年來不斷的改進

1982年前’懲教署的名稱是監獄署。這個改變的

義在於由管理、控制方面,擴而廣及教導方面任

友表示他們感到最自豪的是’以三年的時間,教導

個只有中一程度的犯人使之完成中學課程’然後參

會考。懲教署除了監禁囚犯外,也給他們很多職業

的訓練,也有一些宗教上的輔導’以及一些大學生

工前來與他們遊戲及唱歌,使他們不會與社會脫節

也使他們感到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懷。任校友表示

們感到最欣慰的是香港的懲教制度也成為內地學習

對象。此外’內地在�997年引入了「無罪推定」

法例’這是普通法的條文,這可說是香港對內地的

個很好的影響。所以香港仍有很多優勢,任校友籲

各位同學不用害怕上海、北京,只要各位不斷努力

便可克服困難

任校友稱他從不了解,以至愛上這個行業。

然過去有很多機會轉職,他在公餘考取了倫敦大學

校外法律學位及北京大學與樹仁學院舉辦的中國法

學位’但他仍然不捨棄這份工作’原因是他看到不

年輕人’從一個身心不健康的青少年’慢慢轉變為

個勤學的年輕人,感到莫大的欣慰。十五年前’寶

山兩個外籍青年遭一群「車房仔」打死。其中兩個

犯隨他讀書’現在已三十多歲,他們的英文程度

高’其中一個由完全不懂英文,在痛下苦功下’現

有大專程度。任校友表示他求學時是一個火紅的

代’新亞同學很關注國是’不斷研習文史哲。他希

P:112

新亞生活30

:

5 (2003 年 1

在座各位同學能將這個優良傳統薪火相傳下去。

何教授表示他在星加坡的時候’曾做軍官,因

此對兩位講者所講的都很有共鳴,也感到很高興。演

講過後’在座的提出了很多問題。

究竟紀律部隊在回歸後有沒有轉變呢?李校友

表示警隊除了名稱沒有皇家兩字及徽號沒有了皇冠

外,甚麼也沒改變。不論是警隊的運作及警政模式都

沒有轉變。回歸後’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繫及情報的交

流,同時也增加了互相的照應。任校友指出懲教署一

項較大的轉變是中文的應用增多了。

兩位學長在事業上都有一番成就,究竟在工作

時抱著甚麼信念?

任校友認為讀書和工作是兩回事,大學只提供

同學分析的能力和自信,同學必須在工作上從新學

習’更要努力工作。不要時常發出怨恨’社會並沒有

齡欠我們,如果懶惰,不求上進’任何人對你都沒有

幫助

李校友稱在英國的訓練學校中,他學到三樣

事的原則:一要有抱負,其次要有信念’也要不可與

你的工作脫節。他的抱負和信念是做V個好警察,警

隊最大的目標是使香港成為一個最安全的地方。李校

友現在主要的工作是負責管理’不需要在前線工作。

但他仍然每月總有一兩次與前線的同事一起討論及工

作。例如最近朱鎔基總理訪港,他與保護要人組人員

巡視車隊的行車路線,如果不親力親為,也不知困難

所在。他說只要抱著這三項原則,你不論從事何種工

作,都會事半功倍。

究竟除了工作外,有沒有其他人生目標呢?

任校友稱他前半生花了很多時間為工會工作,

主要是作為員方與政府高層的一度橋樑,反映員方的

訴求。半年前他從紀律部隊總會退下來’轉而發展另

一項抱負,希望為同僚謀求健康生活,提倡學好中

文,成立了文學會,鼓勵同事在自己的刊物中,發表

文章’甚至詩詞。他認為工作與娱樂必須取得平衡,

要舒緩工作壓力,必須尋求健康的生活。

李校友表示三十年來,他沉醉於工作,錯過了

不少與兒子在童年時相聚的時間,現在已不能追回,

所以他奉勸各位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上必須取得平衡。

他繼續補充說,警隊在中文的運用

上’在九七後也增多了。但他希望提

醒同學,英文的重要性仍然存在。香

港是一個國際城市,英文不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

以警隊提倡的是兩文一 一一語:兩文是中文及英文;三語

是粵語、英語及普通話。

電影中的監獄酷刑是否存在呢?任校友稱1974

年前這情況仍有,但到了八零年代初期,一群有學識

的人士加入懲教署,引入了西方的管理概念,改以勸

導的方式。酷刑在香港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香港有一

條酷刑法例,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因此紀律部隊的

同事不會以身試法。

近年有不少紀律部隊人員自殺,是否由於工作

壓力過大而引致呢?李校友指出這不是紀律部隊獨

有,主要原因是傳媒喜歡報導紀律部隊的負面新聞。

部分紀律人員好賭、生活不檢點,其中一個原因是他

們的上班時間與一般人不同,公餘時間與家人及朋友

不能配合,所以部分以賭博作為娛樂’慢慢成為了習

慣。多年以來,警隊放了很多資源,建立健康生活模

式的計劃,從基本訓練開始,培養他們對運動的興

趣,鼓勵他們進修,使他們在公餘時有一個目標。近

幾年來,已看到了成果。無可否認,仍有少部分的同

事沉迷賭博,但這不是警務人員獨有的問題,李校友

也看過一些大學生不斷「碌咭」’以至不能自拔。

任校友認為這不單是紀律人員的問題,這是每

個人的意志力問題。現在年輕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便看

不開而尋求短見。任校友表示他們的一代從艱苦中成

長,所以意志力堅強,但現今的年輕人缺乏這樣的鍛

鍊’害怕面對逆境。所以必須培養他們堅強意志力。

各位同學都有充實的學識,有正確的人生觀,有自

信、有自尊,這樣一定是無堅不摧。

何教授稱對兩位學長的意見都深有同感,所以

今年暑假準備帶同學前往內地接受軍訓。

P:113

(556b)

新亞生活30:5 (2003 年 1 月香港電影的發

——吳昊教授於本院第443次雙周會的講話

錄音整理:盧達

我今天要講的主題是半個世紀以來香港電影

發展。由於時間所限,我只能概略地談,同時也會

映一些電影片斷,希望引起同學的興趣、

我想從三方面說:第一是電影的工業系統.’

一 一是這個文化市場的需求;第三是電影的藝術性。

將會在介紹每一個時代後放映一些電影片斷’反映

時的時代狀況及文化,以及當時的電影工業制度

香港電影開始於1920年。1950年’香港電影

發展非常蓬勃。1949年大陸解放,很多人來到

港,解放前,香港的人口只有18至150萬人,很

電影製作。1950年後’大量大陸移民來到香港,

口驟增至三百四十萬,社會也蓬勃起來。這時代沒

電視’普遍人喜歡到戲院追求夢想,所以電影事業

常發達。上海在三十年代被稱為r東方荷李活」,

地的電影製作人將電影的工業系統及經驗帶到香港

解放後,中國內地停止拍攝荷李活式電影’而只拍

治性電影,結果東南亞地區只向香港買影片。當時

港最有名氣的是在上海來的邵氏電影公司’由於供

不足,東南亞的電影商來港成立國泰及電懋電影

司,在香港拍攝國語電影,同時也有一間以廣東話

攝為主的光藝公司,捧紅了很多粵語片明星’包括

燕、吳楚帆及謝賢等

電影二定程度上反映社會的生活。六十年代

電影以拍攝勞動階級、草根階層為主’所以多以社

如何壓迫小市民作為題材。我以三齣電影片斷作為

’ 一為《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是吳楚帆演繹

小人物南來香港,沒有謀生技能,又沉迷於麻雀館

博;另一名為《百韻籠》,演的是一樓十四伙’其

1個孝順仔林家聲飾演的中學生,母親要努力替人

衣賺錢才可以攻他讀書,但不幸林受傷入院,母親

有「槌石仔」賺錢給醫藥費;第三齣是上海南來的

產階級的故事’名為《龍翔鳳舞》’內容是選舉日

小姐’選舉後’歌舞連場’和前兩齣是一個強烈的

比,繼續延續上海的摩登觀念。這三套電影反映

1950-1960年香港的情況

香港文學也進入電影中,國泰當年改編了幾

張愛玲的小說’拍成電影。香港從六十年代到八十

代都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早期放映的電影有韓

電影、日本電影、荷李活電影、歐洲電影,甚至是

聯電影,這一代的香港人的觸角已遍及整個世界’

們不限於觀看香港電影。1967年香港暴動,維持

七至八個月,參與暴動的多為青少年,他們對政府

滿。這是香港發展的分水嶺。暴動之後’香港政府

定思痛’認為沒有很好照顧青少年,因此推行多種

策,首先改善居住環境,提供九年的免費教育’建

休憩地方給青少年遊樂。香港電台電視部及教育電

也是由於暴動而催生的。香港無線電視台(TVS

1967年10月成立’標誌著香港邁向視像的年代,

育已不可以只用黑板,電視也開始作為教育的媒介

電影卻剛好相反,走向暴力’這個後暴動期將香港

入一個新的暴力感官世界中,並且「功夫片」也在

時出現。六十年代末’全世界的電影開放,從前的

影受到宗教及社會的壓力,因此沒有這些暴力感官

電影。到1967年’全世界都是學生運動、反戰

威,越戰正如火如荼,暴力成為文化的一個部分。

此進入1970年,香港電影完全改觀。影響最大的

李小龍在1S1年在香港拍攝的暴力電影。雖然政

提供很多福利’但也限制了市民的活動’例如禁制

炮仗及使用槍械。因此「功夫片」此時的出現,表

了民眾的不滿,李小龍在電影中也可以赤手空拳置

於死地。其後邵氏拍攝了很多暴力電影,尤其是張

導演得最多,很受觀眾的歡迎。當年的港產「功

片」共三百多部。邵氏製作了其中一百部。這些電

無可否認帶有群眾意識及價值在內。從ISO-�980

年’大部分都是以打鬥為主

在1978-1982年間,香港新浪潮電影誕生,對

影加以現代化經營,強調攝影好,美術指導好。一

離開TVB的製作人認為電影應反映現實’以實景

攝,反映嚴重的青少年犯罪問題,整個城市正在

淪’香港人也很暴戻。章國明拍的一套《邊緣人》

示的正是暴力問題,一個警察臥底與賊人混在一起

打劫新區一個單位,但給村民發現’引起整個新區

民的歇施底里的憤怒,雖然這個臥底表明自己是

察,但都被群眾打死。這是新浪潮電影對社會悲觀

看法。現在還拍電影的徐克及許鞍華,就是新浪潮

影導演

進入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經濟繁榮,

部分的電影都是以搞笑,吃喝玩樂及追女仔為主。

時的香港人沉醉於炒股票、炒樓’從來不用思考人

問題’認為社會沒有任何問題,在電影中可以完全

映出來。這時期的電影有新藝城,以至王晶拍的追

仔的電影。這時的電影都很賺錢,不同行業的人紛

P:114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

加入電影行業’但他們沒有人生感悟和藝術視野。電

影不可沒有抱負,不可以沒有遠見,不可以沒有夢

想。從1978年到1989年’大部分的香港電影都是如

此。電影落入不知名的人手中,資金也不知從何而

來,或者是從黑社會而來。他們以這種方式作為洗黑

錢及洗底的工具。電影變得沒有前景了。一九八九年

六四之後,香港人開始反省,對這些嘻嘻哈哈的電影

不滿,部分人也移民外國,電影在這樣巧合下’開始

一厥不振,直到現在,甚至有人放棄了電影。

荷李活電影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取諸社會,

用於社會,他們把部分賺取的金錢,用於培養編劇及

所有幕後的工作人員,甚至資助大學對電影的研究。

香港的電影人非常短視’對電影從來沒有作長期投

資’當電影不景氣的時候,他們化整為零,整個行業

便崩潰。香港現在只有寄望政府的投資,但現在香港

政府財赤嚴重,如何可以伸出援手呢。

吳教授在演講完畢後,回答中文,系一位同學有

關中聯電影公司電影與戲曲電影的提問。他表示中聯

電影公司的出現,主要是部分人對六十年代的歌舞昇

平、色情及神怪的電影不滿,於是一些要以社會為重

的電影公司,以公社的形式拍攝電影。中聯創下了 一

個很大的神話,可以說,香港的嚴肅電影都是中聯拍

的。無可否認,它給香港電影很大的鼓舞與剌激。廣

東的大戲電影在早期佔了所有電影的四分之一,反映

了香港在五十年代還是很古老,很傳統的價值觀念。

戲曲中一定是說忠君愛國,雖然其中有神怪故事,都

是圍繞宮闈鬥爭,但是也有好的,例如任劍輝、白雪

仙的電影,把戲曲帶入藝術的境界。也有粗製濫造

的’兩天半便拍完一部電影,導致戲曲片的沒落。

1967年後,新的年輕一代對戲曲片也沒有多大的興

趣。特別當功夫片出現,戲曲片更式微。這也可以說

是文化的一個進程。這兩類電影也對社會的意識形態

都有大的影響,例如中聯的電

影,便是文以載道,是五四精

神,戲曲片則是更為古老的一種

民間精神。

藝術系一位同學提到可否借

助國內的資源,推動香港電影.,

內地及香港的電影是否也應該融

合,共同發展,或者是各自發展

自己的特色。吳教授稱中國人口

佔全球人口五分之一至四分之

一,沒有理由不可以養活電影。

美國人口幾千萬,但它的電影卻

通行全世界。中國一向以來都限

制國外電影入口,直至1994年

才容許每年十部外國電影到內地放映。進入世貿之

後’每年讓一 一十部外國電影入口。香港電影工作者曾

舰數次要求香港的電影可以豁免,不在這一 一十套內,

但直至今天仍不成功,於是香港電影被錄製成VCD

或錄影帶’在內地迷你影院播映,但香港的電影製作

人從沒得到任何益處。目前這種情況仍未有任何放寬

的跡象。如果香港電影能在內地播映是很重要的發

展,但香港電影在內地播映,必須在意識型態上讓

步。雖然現在內地已很開放,但仍有很多方面很執

著。過去東南亞、台灣及南韓放映很多香港電影,尤

其南韓,它的電影也很受香港電影的影響。在七零年

代至八零年代’韓國是香港電影主要的放映場地,但

在1990年後,南韓開始創作自己的民族電影,已不

放映香港電影,這也是香港電影走向衰亡的原因之

1。

人類學的一位同學提到近年本地的小本製作的

電影獲得國際獎項,例如陳果的電影’問這是否香港

電影的發展趨勢。吳教授稱陳果的電影不是獨立的文

化現象,他繼承了 1978-82年香港新浪潮電影,甚至

陳家衛的電影也是。這都是需要有這樣的天才才可得

到這些國際獎項,得益也是他們自己,理論上不會對

整個電影工業有任何幫助。

新聞傳播系的同學提出為何八零年代末’電影

低落時可以有新浪潮電影B起,但現在為何卻沒有另

類電影出現呢?吳教授指出新浪潮電影導演並沒有很

多電影拍攝,嚴浩、章國明都是非常好的導演’但現

在似乎大家都已忘記了他們。電影雖然可以很文化’

但它不一定可以在市場中賺錢。電影可以是商品,也

可以是一件藝術品,當追求藝術的時候,便不一定能

照顧市場的需要。

P:115

(5568)

新亞書院環境委員會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ek, NAC -

Welcoming the Year of Sheep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新亞書院環保週一環保迎羊年

Date & Time

舉行日期及時間

24/ 1/ 2003

11:30am - 1:00pm

Event

Special Lecture at College Biweekly Assembly - \"Modern

Farming in Hong Kong\"

書院雙周會專題講座一香港

現代農業

24/ 1/ 2003

7:00pm - 9:30pm

25/ 1/ 2003

20 - 30/ 1/ 2003

To be confirmed

曰期及時間待定

12/ 2/ 2003

10:00am - l2:(X)nn

17/ 2/ 2003

12:30pm - 2:()0pm

Dinner Talk 丨

文化晚餐一

Venue

舉行地點

Sir Run Run Shaw Hall

大學邵逸夫堂

To be confirmed

曰期及時間待定

1 Marine Park

海下公園

Visit to Marine Park

海下公園實地考察

Used Clothing Collection

Campaign

宿舍衣物回收計劃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ated-

\"Fai Chun\" (Greetings for Chinese

New Year) Logo Design

環保揮舂標語設計

Visit to Produce Green

參觀綠田園

Lunch Talk on \"Environmental

Issue in Ataractic\" by Dr Lcc LokSee

午餐講座一「南極之環保問

題」,由李樂詩博士主講

Visit to Mai Po Nature Reserve

參觀米埔自然保護區

Yun Chi Hsien, N.

新亞書院雲起軒

Xuesi Hall & Daisy Li Hall

學思樓及紫霞樓宿舍

Common Area of the Hostels

宿舍大廳

Yun Chi Hsien, NAC

新亞書院雲起軒

Remarks

備註

.Al l staff and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教職員及學生參加

All staff and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教職員及學生參加

All staff and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教職員及學生參加

All staff and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教職員及學生參加

All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學生參加

All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學生參加

All staff and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教職員及學生參加

All students are welcome

歡迎學生參加

For enquirie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iss Josephine Liu of Dean of Students' Office at: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2609-7612與新亞輔導處廖倩儀小姐聯絡。

新亞生活30:5 ( 2003年1 月

P:116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 月

(5569)

九月十一日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曰子,因

從這天開始,我便暫別香港’前往曰本創價大學,

始為期一年的留學生活

創價大學位於東京八王子市’下機後由成田

場乘巴士往創大,一番折騰,臨近黃昏,方才安頓

可能去年曾參加書院舉辦的創大暑期語文硏

課程吧,我對創大校園設施、宿舍環境等一點也不

生。再次重遊舊地,一樣的宿舍、相同的上課地點

使我的腦海不斷湧現去年跟好友一同在宿舍聊天、

同上課的情景。物是人非’我卻不感啼

S ’因為我

道從當天開始,我又可以結識另一些外國的朋友了

當年認識的日本人朋友知道我來到以後,也特意與

見面,叫我很感動

創價校方對我們很好。我們來到日本後不久

就為我們辦理開設銀行戶口、外國人登錄證及保險

手續,替我們省卻了不少麻煩,還給我們一些零

錢。之後又特意為我們安排歡迎晚會,住在寶友

(寮即宿舍)的日本人亦替我們籌備一個派對。他

主動地認識我們’真令我們有點受寵若驚呢!我

都感到自己忽然搖身一變’成為天皇巨星,到處受

追捧呢

像我一樣在秋季才到來的男性交換留學生全

都住在寶友寮,而跟我住在同一層數的還有來自

非、俄羅斯、意大利及玻利維亞的學生,當然亦有

個日本人的殘寮生(給我們指點日常生活的細節)

除了我之外,今年還來

了 一個香港大學的男生。學

基於我們兩個人都是來自一個地區,於是特意安排

倆入住同一間房間。此外,幾

還有來自大陸、香港和台灣的

費留學生住在我們的樓上樓下

可能大家都講中文吧,他們都

常照料我,給我不少寶貴的

告。於是除了日語外、我亦有

會跟其他人用英文、普通話

通。在跟他們對話當中,別國

情與生活習慣亦能略知二丁

使

我眼界大開。除了住宿的地方

滿

是外國人外,上課的教室亦到

是外國人的足跡。我現在入讀

班別雖然只有十五人,可是除

創價大學生活

記 政治與行政學系三年級#吴子

我是來自香港之外,其他同學的國籍不盡相同•.

國、俄羅斯、以色列、土耳其和尼泊爾等等,還有

我r同聲同氣」的澳門人。我班稱作r小聯合國」

不為過呢

雖然獲得了獎學金,生活上的開支完全不成

題’可是為了省更多的錢,以便在假期當中旅行,

以每天都在廚房中弄飯,解決三餐問題。因每天

習,廚藝不知不覺有了進步。遲些我還打算叫廚藝

湛的日本人教我弄兩三道小菜,明年回港時好讓家

嚐嚐我的廚藝

十一月初有一個叫r創大祭」的活動,是創

大學一年一度的盛事,學生們都會傾盡人力、物力

務必使活動辦得有聲有色。這項盛事,當然少不了

們留學生的參加。我們留學生會按國家地區而分別

屬不同的組別。由於今年澳門的學生只有兩人,於

今年香港和澳門的同學會歸屬同一組別。由於舉行

日子臨近’各組別都密鑼緊鼓地排練具自己國家特

的舞蹈,以及曹;盡心神設計吸引遊客前來光顧的廣

板以及烹調有地區特色的食物。今年我們決定售賣

菜、芝士及豬肉飽料的雲吞,還會以香港流行曲作

景音樂,跳舞慶祝「創大祭」。另外,因為我們全

留學生要表演日本特色的舞蹈,因此近來每天都要

空練習。雖然感到有點勞累’想到有機會跟其他國

的人士表演,仍覺值得

或許在日本的生活每天過得太樂

了 ’我暫時

有懷緬香港生活的感覺,或許思鄉病遲些才「發作

吧。雖然我來到日本只是短短的一個月,可是我可

斷言我會滿載而歸,因為除了吸收書本上的知識外

我亦可認識別國的文化。事實上,想跟當地人生活

接觸外國文化、以及拓展自己的視野’我想留學絕

是最佳的途徑

P:117

1 0-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 月

(5570) 盼深思檢討迎新營事

件 新亞物理(72)梅維

八月初,我與高我三屆的中文大學學長通

郵’問他可記得三四十年前’他帶領一群大學新生

觀新亞書院農圃道的實驗室及圖書館的景?他只

日子過得真快,頊在年紀已不少了,當

I的情景已

糊了。我卻清楚記得在參觀完畢後’所有新生在校

的圓亭教室茶聚,各學系的學長將他們的求學心得

授給新同學。還記得幾位學長向新同學保證「我們

亞沒有『玩新生』這遊戲!」事後有球類、橋牌

简介新:^/校查

黃饽慶校

本院

董會於去

十一月會

通過聘任

偉慶校友

本院校董

任期至2005

年7月31日

黃校友一九五六年畢業於本院歷史系,現

事保險行業,為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地區執

董事(Executive Distric

t Directo

r o

f AIA)

黃校友熱心教育,獲北京魯迅文學院頒予

譽院士

賽,因為同學會要發掘r新秀」,以後每年開學都

類似的活動。到了大四那年,自己也可以當「大

兄」了,帶著學弟學妹們在校園四處逛一圈’這便

我們當年的迎新活動。我還記得三所書院也在沙田

園對面的烏溪沙舉辦迎新營,也不外是營火等活動

七十年代中期是「火紅年代」’雖然我已離校,但

校友處得知,迎新營以「認識祖國、關心社會」為

標’可說是內容嚴肅。雖然不是所有新同學都認同

新營的主旨’但也不曾發生過任何亂子

不久前,中大迎新營發生的

r 口號事件」,我

幾位校友在網上討論。首先’我們各自談談過去的

事,然後便各自發表了對這件事的意見。有校友指.

出’現在香港共有大學七、八間’所以濫收

一批

質差劣的學生,因而主辦的活動也江河日下。我瞭

這些校友對母校的期望,但這講法我卻不敢苟同。

能因為競爭不如以往激烈’也不如以往用功,但大

份是香港中產家庭的子女,在父母愛護下長大,他

不是流坂學生,所以這次事件犯錯的囘學,在各方

責難之下’馬上發表聲明道歉,而且可以感受到他

是誠心認錯的。

我認為年輕人剛進大學,剛脫離父母的管制

玩得忘形,出些亂子是難免的,就像在美國的長春

學府中有兄弟會(fraternity )、姊妹會(sororit

y )

組織’其中酗酒狂歡’發生人命傷亡的事件也偶有

聞,就連我教書的中西部州立大學,學生多來自附

各農業州’資質中平,雖也努力向學,只是每逢校

足球賽,全城沸騰,校方加上警方莫不提心吊膽’

怕鬧出禍事,現在幸好這事只是意識不良,而且發

後,所有主事者立刻認錯改正,所以希望以後不會

犯就可以平靜收場。但有一事至今仍沒有人談過,

甘冒不題,不顧忌得罪人’提出來與大家討論,希

得到有心人士的批評及指正。《三字經》有云:「

不嚴,師之惰。J1年新亞書院有訓導處的設立,

生活動得經訓導處同意及視察’可是很久以前的大

生已經不能r訓」了,現在也可能不容易「輔」。

是「勸」總還是可以的。迎新營有r喊口號」這項

動是多年來的「傳統」,不是今年才發生的,而且

愈演愈烈的趨勢。據報導這兩年來已經有人表示不

滿

其中的口號’但似乎無人留意,所以我想請教大學

負責人可曾想到會出亂子,就算不能禁止,但可以

說或警告。多年前,我曾在臺灣新竹的交通大學

問,得知交大與清華大學每年都有「梅竹賽」的

統’但常會打架鬧事’以至不愉快收場,所以兩大

校長及師長’每逢開賽前就公開諄諄告誡同學謹言

我不知道中大可曾採取類似的措施,而「迎

營事件J^後也不見大學的負責人發表公開聲明,向

長、學生及社會道歉。或者大部分教職人員認為這

學生闖的禍,與學校無關’但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

態度,要知道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不但要有世界

流的師資、設備’出版一流的學術論著’最重要的

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生。否則在每年耗費香港納稅

億萬寶貴資源之餘’如何面對香港大眾及學生家長

所以我希望不要光是譴責學生,大學行政人員及師

也要深思檢討一番

我謹在此表達個人的意見’希望大學的師長

同學批評指正

P:118

金耀基校長與黃文宗女士

黃文宗女士與陳方正博士

黃文宗女士水墨

黃乃正院長頒獎與幸運者

主席杜芸芬

頒獎與幸運者

新亞教職員聯兹會理事(2002-2003)

席 務席主政書

樂 職主副財秘

其他理事

杜芸芬小姐

張學明教授

董何淑貞教授

陳佩瑩小姐

張偉傑先生

梁禮國教授

溫有恒教授

梁關玉玲女士

瑪可立教授

陳國富先生

金國慶教授

譚少激教授

陳育強教授

陳慧嫻小姐

學系/單位

新亞圖書館

歷史系

市場學系

輔導處

體育部

生物化學系

(醫學院)

數學系

院務室

社工系

藝術系

計算機科學

人類學系

藝術系

新亞圖書館

内線

7658

7123

7557

6275-0247

7657

新亞生活30:5 (2003年1月 ) - 11

(5571)

本院大事記

(2002 年 12 月)

5曰本院第五十一屆畢業典禮於下午一時十五分假

大學廣場舉行,主禮嘉賓為本院校友、香港大學

校長徐立之教授。典禮完畢後,院長帶領畢業生

步行至圓形廣場拍團體照及在校園植樹紀念。

6 - 20日由中大文物館與藝術系合辦的「鄭黃文宗

書畫陶塑藝術展覽」假本院許氏文化館舉行。黃

文宗女士為鄭德坤教授的夫人,開幕典禮於十二

月〜日下午四時舉行。

15曰中大教職員會所聯同四所書院的教職員聯誼

會主辦,及由中大校友會聯會協辦的中大教職員

週年舞會於晚上七時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2•曰新亞書院教職員聯誼會舉辦的「冬至暨聖誕

聯歡會」於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在雲起軒舉行。各

會員除享用精美聖誕自助餐外,更參加遊戲及幸

運抽獎。

f

7.

P:119

(5572)

屆)畢業生合照二00二年 十 二 月 五 曰

12 新亞生活30 : 月

畢業生代表杜淳基

在典禮上致辭

第五十一屆畢業典

本院於去年十

一 一月五日下午一時十五分在大學廣場

行第五十一屆畢業典禮。當曰天氣暖和’是舉行盛大典

的大好日子

。 1 ~

今年本院畢業的同學共有六百七十

一 一位,而出席典

的有五百多位’應邀出席的嘉賓及畢業同學的親友也有

餘人,大學廣場的座位全坐滿了

本年畢業典禮的嘉賓為本院校友’現任香港大學校

徐立之教授’他充滿感慨的講話(刊於本期首頁)’吸引

全場觀眾靜心細聽。他細說新亞精神對他的啟導’使他

得今天的成就。他勸勉同學不要為目前的困境而氣餒,

發揮自己的所長,繼續努力學習。徐校友努力不懈’為

學作

了 一個很好的典範

典禮完畢’黃院長率領校董、教職員及畢業生步行

新亞圓形廣場拍團體照。其後,畢業生代表與院長在圖

館旁植樹留念

P:120

(5573)

黃乃正院長與畢業生代表一起植樹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二0 0—至0二年虔

新亞生活30:5 (2003年1 月 13

P:121

1 4-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 月

(5574 同學文•章選

新綠野仙

曾宇

S

整間屋子險些兒震碎了,多洛菲在睡夢中

醒,爬起來時腰還在疼。她揉著眼睛,打開門’頓

怔住了

眼前不再是熟悉的大草原,她又來到

一個

異的國度

這是什麼回事呢?她記起

了 ’又是一場大

暴’把她連人帶屋吹到了另一個世界。可是這趟不

是風光明媚的奧芝國,她來到

了 一個古怪的山頭

多洛菲走出屋子,面前是一條長長的畫滿了

咒的大道’大道兩旁都是錯落的奇形怪狀的像山似

建築物,中間卻種植

了 一些整整齊齊的’又高又瘦

樹木,好像建築物是天然的’反而樹木是人工的。

道盡頭豎立著一個

一 一人打鬥的巨型雕像’後面是一

灰色的宏偉宮殿。頭頂上呢?是一隻特大的飛碟’

碟上又有一個紫紫黃黃的碩大徽章,徽上有頭張牙

爪的大怪獸。什麼東西都是大的

多洛菲心想:「糟了’這裡準住著一班嗜戰

野蠻民族,並且由一個好大喜功的獨裁者統

著……我得儘快離開這裡,這裡會像奧芝國一樣

有偉大的魔術師嗎?找個人問一問吧!

這時剛巧一輛巴士到站,人們紛紛濟下車’

洛菲便打算上前問路.’然而這裡的人走得很急,她

不容易才追上一個,喘著氣問:「老兄,這裡到底

什麼地方?

他一回頭,多洛菲嚇

了 一跳。他的臉上沒眼

口鼻,只有文字’文字一行行的’每一行總有個英

字母在最後,額頭1的字最大,寫著「ELAKH」

她再看看其他路人,才發覺原來這裡的人都是如此

他看見她細讀著他臉上的字時,不知怎的得

洋洋起來,尤其是當多洛菲讀到A字的時侯

「這裡是KHUC呀,是一間鼎鼎大名的世界級

廠!我是一件優質材料’在這裡加工後’便會成為

牌貨品!很高價的啊!」他又再次露出自滿的微笑

「你知道肯薩斯嗎?我是來自那兒的,我應該

樣回去?

r肯薩斯?我從未聽聞過呀!是你記錯了吧,

可是天地通,沒有事我是不曉得的。—一他指著自己

上的A字

「不,不,那是另一個世界的地方……

「小妹妹’說読是不對的’你的父母呢?你迷

路嗎?

r那麼這裡有魔術師嗎?

「哈哈’你看童話故事看多了!這兒魔術師倒

有,自以為魔術師的卻有一個。這間工廠原本是由

個工場組成的,其中一個較古板的工匠常說什麼仁

禮智,說什麼發揚一個叫「呆子」的r愚家」精神

全過時

了 ’得淘汰;幸好後來合併改革’成為了

廠,實際多了!那個呆子真的是痴人說夢,假大空

不切實際,以為自己是魔術師嗎?能改變現實嗎?

在他的雕像還在山頂呢,長滿青苔,路過的人也不

看他一眼!」他下意識的指往遠處的山頭,山頭有

個T字型的塔,像一根釘子釘在山頭上

說罷他便匆匆的走

了 ’不消一秒便消失於人

多洛菲急極了,不知所措,心想既然苦無

緒,總不能坐以待IK;假魔術師也好,也得去碰碰

多洛菲向著路人指的方向,

I著迂迴曲折的

路往山上爬,邊走邊咒罵:「哪個低能兒將工廠建

山上呀?

她走著走著’走進

了 一所建築物。建築物內

空調,舒服多了。走廊兩旁都是房間’她在走廊上

哼著歌邊走,經過一扇門,心生蠱惑,隔著玻璃對

面做鬼臉,可是她看到房內的情況,便玩不下去了

人人都正襟危坐’坐在輸送帶上滿心歡喜的等待機

的加工’有些上進的更會努力依照指示將自己搓圓

平,有的更穿梭各部門,坐上一部機器接一部…

多洛菲越看越心寒,不忍再看下去了。低著

走了幾步,卻停了下來

她倒退了幾步’隔著玻璃望進去

「稻草人!真的是你呀!我很想你呀,你怎會

在這裡?」她猛力推開門,朝著稻草人跑上去

r小妹妹,你是誰呀?你認識我嗎?

多洛菲呆住

了 ’仔細打量眼前這個稻草人,

來只是認錯人。這個稻草人穿的衣服時髦多了,太

鏡、超大碼T恤、板仔褲、氣墊球鞋’身材又比她

好友高一截,更以稻草紮

了 一頭非洲辮,決不是她

好友

「對不起,我認錯人了。我有位朋友跟你 。

像。

「不要緊’每個稻草人長相也差不多,認錯可 」

P:122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月

) - 1

5

(5575)

家常便飯啊丨

r你跟我的朋友一樣友善。」

「謝謝,你不像是這裡的人呀 你要到哪兒

9

「我來自另一個世界,現在想找魔術師呆子,求

他送我回家去。」

r他辦得到嗎?」

「不知道’但看來這裡只有他能助人實現願

望。

r他可以給我一個腦袋嗎?

多洛菲又被嚇了 一跳,然而這次平復得很快;

這年頭怪事太多了,她也見怪不怪了。

「我的朋友也有這個心願’也許所有稻草人也渴

望有一個腦袋吧!」

r腦袋很重要啊,我不希望像他們一樣,一生勞

勞役役’像機械人一樣,到死了也不知道活著為了什

麼,生活有何意義。」他看了看在輸送帶上的同伴,

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我可以跟你一塊兒去

嗎 ?

r求之不得!有你來作伴,咱們路上有個照

啊!」於是他們便結伴同行。多洛菲充滿了希望,命

運給她安排了稻草人作伴,就像上一次一樣;那麼她

最終也會如上次一樣,平安回家吧!

一 一人走著走著,走到了溪邊。有一個閃閃發亮

的東西,坐在橋上,望著流水發愁。多洛菲遠遠望到

了,知道很快便會有多一個伙伴’興奮不已’拉著稻

草人的手,邊跑邊喊:r鐵皮人!J

這個鐵皮人精緻多了,高度大概只到膝蓋高

鐵皮人冷冷的轉過頭來,凝視著她。

美輪美奥,身上的是合金,不是鐵’那當然談不上要

用潤滑油了。鐵皮人是一件高科技玩具,在動畫中他

是英雄,體內有人工智能晶片,功能多多,是小朋友

的摯愛。

「你好’我是多洛菲,他是我的同伴稻草人’我

們正想找魔術師呆子’他能助人實現願望。我想請他

送我回家.,稻草人則想要一個腦袋。你不是也有願望

想實現嗎?跟我們一起出發吧! J

鐵皮人遲疑了一會:「你怎麼知道的?」

稻草人羨慕的看著她的頭腦,口裡呢喃著:

「有腦袋多好……」

「這裡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人人都為了前途

而憂心忡忡,為了私利爾虞我詐,人與人之間沒有半

絲情義,純粹建基於利益關係。你看 」

流水被血染得通紅,屍體在水中飄浮著,從山

上沖到山下。

「他們全都是我的好友,卻成為了競爭下的犧牲

品……我想要一個心,好讓我感受人間的溫暖。」

就這樣,鐵皮人也跟著他們一同上路去。

離那個塔越來越近了,鐵皮人與稻草人都十分

雀躍•,多洛菲卻一路東張西望,心想:「怎麼還未遇

見獅子呢?」

這時四群人從東南西北步操過來,他們各自穿

著不同軍服,旗幟在空中飄揚’ 一副整裝待發的樣

子,在曠野中碰頭了。鼓聲雷動,人們响喊示威,看

來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可是鼓聲過後’他們沒有短兵相接,只是輪流

向對方咒罵。

多洛菲在人群中發現了 一條熟悉的尾巴,她走

上前一扯,笑著說:r你好,獅子先生。J她知道孺

弱的獅子絕不會發怒。

這頭獅子跟奧芝國的差不多,只是瘦了 一點,

以及鬃毛染成了金黃色。

「殊……」獅子將手指放在厚厚的雙唇上’示

意多洛菲安靜點。

多洛菲立時掩著嘴巴。

「I < #&# & ( *」部門領袖大

喊0

獅子沒有喊出聲來,只是無奈地裝著嘴型,臉

有難色。

「怎麼人人公然罵髒話?成何體統?」多洛菲掩

著耳大叫。

稻草人跟鐵皮人倒沒什麼反應,繼續看熱鬧。

不知哪裡來的聲音「你說什麼?你想做反嗎?

你不合群,背叛部門!」接著群眾全都以鄙視的目光

瞪著她,指指點點。有人狂哮:「黑皮鄺那!」話還

沒說完,四個彪形大漢朝她衝了出來。

獅子見狀大驚,慌忙拉著多洛菲逃跑.,稻草人

跟鐵皮人也跟著溜走了。

「這是什麼一回事?」多洛菲喘著氣說。

獅子定一定神:「這是我們的習俗,每逢新年

我們四個部門也會互相競技,原意是培養我們對自己

部門的歸屬感。可是現在全變了質,人們只是藉此機

會狂歡’鬧得也太過份了!髒話不在話下’部門裡也

流行著一些變態玩意兒 」獅子的聲音越來越

小。

r你們不可以反抗嗎?」

「我們這些新人,怎敢抗議呢?若被指為異見人

士,冠以背叛部門的罪名,你便會被人排擠,如何在

P:123

16- 新亞生活30:5 (2003年1 月

(5576) 此立足?『黑皮S那』是『行刑』的土話,我們方

逃過大難啊!」獅子拍拍胸口,替自己定定驚。r

真想擁有一個膽子,能勇於反抗不公的事’不用再

波逐流,朋比為奸。

人 不是,獅子總要有一

傲骨’才得其他動物尊重。

同學新诗

梳髮時落

髮絲縷

那光澤隨

與塵灰歸

要是仔細撿

說不

還可以編成一

白 勺

小評:雜都知道時間一去不回’但只有善感的人

夠在微小處印證時間的不息流逝。把掉下的髮絲編成

根’也就是回顧不斷成長、老化的生命之意。(比爾)

醉 I

「那麼你得跟我們一起去找魔術師呆子

’他

給你一個膽子。」稻草人托一托太陽鏡,很理智

r跟我們一起务吧’朋友!」鐵皮人熱心地說

稻草人跟鐵皮人對望而笑,多洛菲也笑了

我就把梨

瓶子裡的微

小評:r仰」具體地描繞出舉坏一飲而盡的動作。

意是「我」用笑顏來使「你」醉例’卻說成r把梨满讓成

子裡的微醺」’可見文字的魅力。如果「你」「我」二字

位’又有怎樣的感覺呢?(比爾)

空城回

李鳳

拆去隔在中間的

然後建四

圍著

另外四

圈著

城裡人都在城裡說著

哪天哪

說著沉默無

小評:拆牆和建牆、說話和沉默’這兩組對立的事

構成了全詩的骨架。拆牆本來以為是坦誠相見’怎料卻

起更封閉的圍膽。說著沉默無語,可以解作沒有說話,

可以解作說了等於沒說。這就是「我」和「你」的關係了

四人終於浩浩蕩蕩的來到T字塔了,塔下的

有一個像,可是鋪滿了青苔,像一棵仙人掌。四人

力清理呆子像,花了好些時間’呆子像終於從見天

可是呆子像真的太殘破

了 ’領顱砍掉了,身

寫滿「XXX到此一遊」、「

I Lov

e U Forever」等

句,呆子手上的卷子更寫著「playboy」一隻大字

四人跪在呆子像面前’誠心請求呆子幫忙

突然風雲變色,雷電交加’呆子像緩緩移

了!下邊出現

了 一條秘道’又黑又深。獅子不知何

的勇氣,一把勁兒跑下秘道,其他人也尾隨下去

不知走了多久,繞了又繞’他們終於在遠處

門縫看到

了 一絲光。推開大門,入面竟是一個圖

館’藏書極多’汗牛充棟。圖書館的地板上寫了幾

大字:「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牆

上也寫

了 r人之所以異於禽類者幾希’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稻草人、鐵皮人及獅子看了這兩句話,想起

程中不經意地表現了小小的智、仁及勇的場面,如

大智慧。稻草人有了腦袋,鐵皮人有了心靈’獅子

了勇氣。他們明白距離真正的智仁勇還有很遠,但

他們相信懷著這「幾希」的腦袋、心靈及勇氣,回

自己的世界,努力將之發揚光大’最終必能改變其

陋的社會,創建他們理想的國度

他們跟多洛菲道別,躊踏滿志的返回地面•,

於多洛菲呢?她正苦惱著如何回家的時侯’腳下忽

開了個

r呀::」

「怎麼了孩子?」吳姨溫柔地說

多洛菲醒來了,發覺自己躺在吳姨懷中’她

到家了

P:124

新亞生活30:5 (2003年1月 ) - 1 7

(5577

略説唐君毅先生之不可

及 劉國

說來慚

得很’作為

生,筆者在

揚唐先生的

問與人格方

是很不合

的。難的也

是在寫一兩篇關於唐先生的論文,而是唐先生生命

精純,是不可企及也。內在生命的學問道德修養

足’生命精純不夠,講得多,便成了外在化、異化

所以莊子說「為善無近名」是甚有深意的。因此除

紀念文章或為唐先生的學問辨正外,筆者素來也甚

強調是唐先生的學生

’ 一則是因為唐先生的學生

多,筆者是晚期的學生,敬陪末座,親炙師嚴也是

先生最後六、七年的日子,

一 一則是自己的學問與修

未及精純,自己的不足’也不想人家以為是唐先生

不足。個人認為唐先生的學問是應該有更多人去

究,唐先生的書也應該有更多人去讀’筆者希望有

天國內的中學大學的課程也選讀唐先生的一些篇章

所以香港中六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文化篇章

取唐先生的文章是功在學子的

筆者對唐先生推崇,並非出於學生對老師的

目推崇,筆者反對盲目推崇,推崇總要說出個推崇

理由。唐先生現在不在位不在世,只是筆者對唐先

的生命與學問日漸多

了 一點了解,更感到唐先生的

可企及

首先,筆者略能體驗到的,是唐先生的生命

一個大心靈’這是平實的說。像牟宗三先生說唐先

是文化意識宇宙中的巨人,或直說唐先生為一偉大

心靈’也並非過譽。所以說唐先生是一個大心靈,

則是他常能以超越的心境看世事看問題,不像我們

般人,意識總是受時代與潮流所囿限,受個人的

敗、意氣、恩怨之所囿。當然,哲學家總多少有超

的心境的,但弄哲學的人以至有理想的人,也更容

產生理念執障,其蔽也可以是更深的。唐先生在他

著作與講學中,(就算我們在義理細微處不能完全

白)不難看出他對追求通觀的努力,他力圖包涵更

不同的觀點與義理。對理念之層位之不同與方向之

同作同情了解,盡力化解義理的矛盾與衝突,這樣.

方要目光四射’不能只執著一點意念便只顧自我

揮,執一廢百,沾沾自滿。唐先生這種時刻省察自

理念之可能限制以求多方吸納,做到哲理宏攝’是

費心力的。

一 一則是他的著作裏都反映出他是在切實

想哲學問題、文化問題、國家時代問題(雖然不少

是由廣博的閱讀而來)’不是為立論而立論。使人

課的,是他那裏有這麼多時間去想這麼多的問題,

且深入地想,除非他心無旁騖,分秒必爭。三則是

他的德性修養之純,胸襟之廣,與理想之高而見其

靈之大

一 一點不可及處,是辦事與學問兼顧’既能

為儒學宗師大哲學家’著作等身,在文化教育的辦

上的貢獻亦非一般人可及。唐先生是自知自己不宜

政的,唐先生在1948年6月19曰的曰記中寫道:「

為人過於仁柔,處處苦口婆心,用之於教育則宜,

之於辦事則太囉叱,他人不得要領,則無所適

也。」(《全集》,卷廿七’頁5)雖然如此’在唐

生一生中,除了教學研究外’行政工作差不多從不

斷’他32歲回南京中央大學哲學系任教’三年後

上系主任之職。1947年秋’好友程兆熊在江西鉛

縣北十五華里處的鵝湖旁辦鵝湖書院’唐先生在鵝

了 一暑期,為尚在校住宿的師生講課,翌年秋,

便

分心為鵝湖書院籌劃恢復鵝湖書院的講學之風的行

工作。1949年6月7日與錢穆先生同來香港’翌年2

月28日亞洲文商書院改組為新亞書院,自此時起

唐先生即一直任教務長,直至1961年才辭去此職

歷時前後十

1 1年。在此期間還一直兼任哲教系系

任,哲社系系主任之職責。(中大成立前’新亞書

並沒有獨立的哲學系,初為哲教系,後改為哲

系。)1963年中文大學成立’唐先生被委任為第

任文學院院長’並兼任哲學系系務會主席,新亞書

哲學系系主任之職。至1968年,謝幼偉先生才接

新亞哲學系系主任

在新亞書院早期,蓽路藍縷,自1950至1954

年,可以說是桂林街時代,真的「手空空、無

物」,人手有限’教務之計劃,課程之安排,人事

處理,與錢先生分別四出邀友朋講課,教務長工作

繁重,唐先生工作之辛勞,是可以想見。為了發揚

國的文化與教育’自1950至1954年間,每逢星期

黃昏,在當時新亞書院桂林街校址四樓舉辦公開的

化講座’錢先生、唐先生與張不一介先生講得最多外

也請了不少當時的知名學者講演。這是在香港首創

開文化講座。前後139次,唐先生一直都主其事(《

亞書院文化講座錄》’孫鼎宸編,錢穆先生序)。

化講座停辦後,即發起一月一次之「人學」講會,

P:125

(5578)

1 8-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 月周一次之哲學會,達數年之久(《全集》,卷2

9

177)。1962年,唐先生又與牟宗三、謝幼偉、程

熊、王道諸先生,以及新亞書院和香港大學的一些

生’成立東方人文學會,被推出任會長。錢穆先生

使優秀畢業生有深造機會,為中國文化培養高級

才,於1953年創立新亞研究所,錢穆先生任所長

錢先生1967年遷居台北,自1968年開始,研究所

長一職便一直由唐先生擔任’直至他1S8年逝世

止。1973秋年自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退休後

唐先生便一心為新亞研究所的事務操勞,為研究所

募及撙節經費’在他逝世前竟能剩下四百萬元的

金。可見其為研究所作長遠打算的用心’使人感念

19S年,新亞書院自土瓜灣農圃道遷進沙田馬

水,唐先生便與當時的新亞書院校董會的主席李祖

先生籌辦新亞中學,新亞中學的創辦,唐先生是貢

甚多的’新亞中學校歌歌詞為唐先生所作

除此之外,唐先生在抗戰時期曾與李源澄先

同辦《重光月刊》’其後又曾與周輔成先生同

《理想與文化》雜誌。所以,可見唐先生一生辦事

不少,主要在教育與文化之事業,其貢獻也甚多

人是有相當限制的’辦事多了不一定能靜下

來造學問,能造學問的’.不一定能辦事願辦事。唐

生既著作等身又為文教理想辦事不輕’不要以為

辦事自有難處,亦自有學問。人有一點成就

都容易矜功。尤其是理想事業、文化事業,一人

功,人心便易生潰散’稍有才智的人都會離開。唐

生真能忘我無私,是不可及也。只要想一想唐先生

主理新亞研究所作所長的時期,把牟宗三、徐復觀

李橫這些先生都聚合到研究所,是不容易的。不是

因為這些人有大名,而是牟徐李諸先生都是性情

人,而且性格特別強烈,對不喜歡的人與事都從不

以顏色’但都對唐先生十分敬重,推誠無間

唐先生的性格k實不喜歡行政工作,不喜開

與應酬。唐先生

1 一妹唐至中在回憶兄長時謂唐先生

使在成長以後,「在公眾場合仍然常感靦腆」。而

子莫若母’唐先生母親陳太夫人認為是因為兒子自

重視對方之故。(《全集》’卷3

0 ’頁66

7 )唐先

逝世,日本漢學家安岡正篤在東京舉行的追悼會上

言時,懷念唐先生,說與唐先生見面或分別,總使

想起《易經》的r謙卦」。唐先生的謙厚是由真尊

他人,肯定他人的價值,常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來。

先生在新亞雖然默默的實幹’對新亞貢獻很大’卻

不邀功,我們學生從沒聽過唐先生說半句自己怎樣

新亞、為他人,或者自己有甚麼成就,總是聽他說這.

個人不錯,那個人不錯,總推崇人家的優點、人家

功勞。唐先生也不是完全不對人批評’但總是在事

作批評’在新亞書院數學系多年的朱明綸教授,

1978年悼念唐先生的文章中寫道

先生務實,凡事只求有益於學校社會’不

個人名位得失,如創辦數學系,延聘君璞師

持,皆先生全力達成’從不矜功。

(《全集》,

27,

頁 9

1 )

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實辭。若夠細心看看唐先

在50年代時期學校裏活動的照片,四十多歲的人

樣子可比年齡老多了,可想見唐先生的辛勞。唐先

也不是完全不對人批評’但總是在事上作批評,而

也使我了解孔子所說的「仁者其言也訪」的實義

一九五五年一次唐先生致徐復觀的信中說

弟近來之生活實在要不得,上一星期即有

次之開會及酬應等’每次費三時以上。(同上

卷26,頁9

3 )

早年唐先生曾多次向錢先生請辭新亞教務長

職’卻沒有結果。但唐先生心繫中國文化與教育,

覺間便勉力負上了新亞書院十

一 一年、教務長之責

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新亞、崇基

聯合成為三基礎成員書院。1964年,錢先生辭新

書院校長職

’ 1%7年離港定居台灣。張不一介先生

於1970年4月辭世。中文大學籌辦成立之時’錢

子站在中國人的立場,為中國文化與教育之存亡

絕,與殖民地官僚周旋,居功至大。中文大學成

後’錢先生辭校長職,自有功成身退,顯示非為個

謀之大公無私之心胸。無論如何說,在三位主要創

人的其中兩位離去後,對新亞書院的校政’可以說

君毅先生是支撐其間,費心力最多’直至1976

止,唐先生在大力反對中文大學改制破壞成立時之

邦制無效’立法局通過「一九七六年中文大學改制

案」’唐先生與新亞書院董事會其他八位董事一起

職以示抗議

1九七六年,新亞書院以圖書館命名為錢穆

書館,唐先生是時已退休,獲悉後,認為不用錢先

之號而用其名,有欠恭敬,並將此意告知當時的新

書院校長全漢昇,可見唐先生沒有半點矜功爭功

在晚年’唐先生對學生不止一次說過,「在

一個聖賢的工夫上’我給自己打不合格」(同上’

29,頁212),筆者也不止一次聽唐先生說過’「

的一生是有用的’總沒有白費時間」(其中一次是

先生在中大哲學系作退休講演時說,筆者印象深刻

因為筆者當時想為甚麼就只是「沒有白費時間」這

P:126

新亞生活30:5 (2003年丨月) -19.

(5579)

祝賀本院輔導處

廖倩儀小姐于歸之喜

本院輔導處廖倩儀小姐於2002年12月31曰與

陳建佳先生共偕連理。

謹祝一對新人百頭偕老,永結同心。

「許氏文化館j展覽

1月3-10日「在北京一北京畫院暑期進修展覽」。

1月13 - 21日藝術系黃慧妍、林詠珊及杜緯珊同學

作品聯展:「Just Do It」。

1月27日-2月5日藝術系甘麗雲、黃影珊、吳逞

珠、翁凱生同學作品展:「四俾你蹄」。

歡迎參觀

榮升

本院下列同仁於2002年10月1日起榮獲晉升:

※盧乃桂教授 獲晉升為教育行政與政策學講座 教

授。

※中醫學院 車鎮濤教授獲 晉升為教授 。

※物理學系 林海青教授獲 晉升為教授 。

※政治與行政學系 王紹光教授獲 晉升為教授 。

本院同仁,謹致賀忱!

許讓成藝術交渡計劃

訪问學人到訪

藝術家徐文瑞先生應邀於2002年11月20曰至

2003年1月10日,任本院「許讓成藝術交流計劃訪

問學人」。徐先生在港期間,出席公開講座及與本

院藝術系師生交流。

聾氏訪问學人到訪

南京大學雕塑藝術硏究所所長吳為山教授於本年

1月5日至14日訪問本院,任本院「龔氏訪問學人」。

言卜吿

香港中文大學前教務長陳佐舜博士於2002年12

月21日辭世,大學同人深表哀悼。

陳佐舜博士服務中大共十七年,1965至1972年

間任本院院務主任,對本院的發展貢獻至大;1973

至82年任大學教務長,對提升大學課程之學術素

質’厥功至偉。自1982年榮休後,陳博士曾先後任

香港嶺南學院校長及新亞研究所所長。

又崇基學院資深導師陳特教授於2002年12月29

曰辭世,大學同人深表哀悼。

陳特教授1958年畢業於新亞硏究所,1969年力P

入中大哲學系任教,直至1999年榮休,數十年來孜

孜不倦地啟發與輔導青年學子’尤為同人所稱頌;

任內曾肩任大學多項要職’榮休後仍全力匡助崇基

學院發展,並出任資深導師。

簡單而已,為甚麼不是說自己在這方面或那方面

重大貢獻,重大發明。)一次大概是談學問間唐

生對筆者說,r你們的時代較我們的時代將更

難。」筆者的理解,唐先生自是從人之成德及成

之教上說。事實上唐先生這種時常都能超越自己

成就,從人家的設身處地想問題,亦包涵有你們

成就可以比我更大的意思,可見其心胸廣大之不

及。孔子也說過r若聖與仁,吾豈敢」,可見聖賢

物’都有真生命真工夫’都努力在作自我要求’

我完滿。筆者也越來越體驗到年青人有理想’易.

到年老體衰’仍充滿理想希望,熱誠如故,難

另一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唐先生於1966年因

睛視網膜脫離,經治療及到日本動手術’最後只

保存一隻眼的視力’所以自此以後的讀書與寫作

幾本大部頭的《中國哲學原論》、《生命存在與心

境界》的重要著作’都是靠一隻眼睛來完成。唐

生之不可及,是他的學問與生命合一、知行合一

唐君毅先生另一不可及處,一方是因為他的

學可以說是哲理宏攝,綜合的氣魄大;另一方面

不像黑格爾,說自己的哲學是最高階段最後的

學’而是以自己的哲學像橋樑像道路’讓人通過

唐先生認為一切哲學不應成為堡墨山嶽以成封閉

統互相阻隔,而應都是橋樑道路’哲學目的是所

成教’人走過橋樑道路到達目的地,橋樑道路亦

以隱沒而似歸於無。以至自謂自己晚年的鉅著《

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仍為一可讀可不讀之書

(「序言」)所以唐先生教學並無刻意要培養自己的

生,要學生專做自己的門徒弟子,發揚自己的

學,以建立門戶。而是要學子為學與做人宜目光

射’不要蔽於一端,執一而廢百’作往而不返之論

P:127

2 0 - 新亞生活30:5 (2003年1 月

cmw 人生七巧

——郭朱若的幾段姻緣.

農圃舊

大約兩個多月前’本港一份愛國報紙刊載一

關於郭沫若前妻郭安娜的報道’分四日⑶畢,是轉

自國內一份刊物,由郭沬若前祕書王廷东執筆。她

述當年應郭安娜要求安排與郭氏幾次會面的經過。

來他們兩人這段極了色的異國婚姻雖然中斷了數

年,一直都沒做過什麼結論。可惜那份有似紅娘性

的工作’及郭安娜為此由住居地大連來往於北京和

海的幾番践涉’依然收不到預期的效果,最後總是

怏而回。她在一九九四年逝世’終年一百零一歲’

她丈夫晚死十六年

那篇報導至少起

了 一點作用’除了澄清坊間

些刊物對郭氏夫婦關係不盡不實或過分美化的記述

亦透露一些鮮為外人所知的。但一般讀者仍難免有

問:那陳年舊事確有必要到今天還要翻開來並加轉

載 I [1

嗎?報道首次刊出時,郭安娜或已離世;就算仍然

在,這對她的聲望肯定沒有增益,對郭沫若的r身

名」則當然有影響。難道此番動作表示「大氣候」

要轉變嗎?在大半年前’在一家公共圖書館裏見到

本國內人士「談郭」文章的彙集,作者大抵是新派

輕人。他們一旦掙脫了羈勒,懂得自由運思,再配

可以出版的機會,就有這些石破天驚之作。

紅樓夢歌唱越劇到了尾聲的一折’寶

一 一爺夜

瀟湘館,拜祭他的林妹妹。他在黛玉靈前叨叨緒

的,不停哭訴不是自己負心’又向在旁守靈的忠僕

鵑追問:妹妹的詩稿、瑶琴、葬花用的花帚何在’還

有她素日藤養的鶴哥

? 紫鵑對她姑娘心碎

死,早已滿懷悲恨,現在再添上煩厭,一時忘了上

之分’大聲搶白的說:「人已死了,還說個甚

呢!」這句千韵重話’配合突發的幾

急弦’令臺下觀眾像喝了滿瓶「

樂」,胃裡的炭酸氣一下子衝喉而出

極感舒暢。郭氏已死多年,還有人要

他甚麼的呢?不過’既有內地刊物和

地愛國報紙都忘不了他在先’我才根

報道中的資料,再綜合另外兩本有關

的書,湊趣追記幾句讀後話。讀者或

覺得’下面說的志不僅在郭先生一人

郭氏生於一八九二年,可說是

初的成年人。民初人而又熱中於搖筆

的,十九都喜歡趁時髦,在提到自己

家的傳統文化時,總要有一句、沒一句的,痛罵千

年傳下來的封建禮教,例如纏足、以貞節牌坊害苦

女等。但真實情況竟然是這麼諷刺的:那些動輒咒

古老文化的男人,自己居然也有迫害婦女的份兒—

至少就是一個欺負、糟蹋家中好妻子的丈夫丨就

知,這種民初男文士之多’十個指頭還數之不盡,

在只借郭氏做個例子吧了。下面僅提一下他的婚姻

愛情態度’不談其他

根據一本由國內作者_濟民和方仁念編撰、

津人民出版社印行的《郭沬若年譜》’郭氏二十

時,在四川樂山的老家已為他訂了親。次年是民國

年,他從成都的學校回來,與張女士完婚,也洞

房,不似得他後來追隨的一位前輩文豪的冷酷寡

丨丨連他娘子的手指頭終生也沒碰過一次。到了

五天’他才又乘船離家回校。張女士從此一直在夫

奉侍翁姑,和睦妯娌,十年如一曰。直至

一 一十六

後,郭氏攜同比他年輕

一 一十年的第三夫人于女士回

省視老邁父親’才與張女士第

一 一次見面,並當眾以

g躬感謝她多年奉侍雙親的勞績。由於兩位夫人在

齡上有大差距,張女士在妯娌跟前笑說,她帶給她

一個小媳婦。她對第三夫人帶來的初生小兒子也愛

己出,更讓出以前丈夫和她的睡房,房間的佈置仍

如初婚時一般’放著

一 一人的相片,擺設也和原初

樣,整齊不亂的。這一次是他們夫婦罕有的重會。

氏不久後回家奔父喪,自此以後,

一 一人大概不復見

了。張女士於一九八〇年去世,仍比郭氏晚死

一年

應有可能聞悉她自己那位名聞寰宇丈夫後來的死

的。她有過甚麼感想或傷感’似乎沒有什麼紀錄

稽。郭氏曾回憶說,他當初確有念頭要與張女士辦

婚,但一來怕父母傷心’又怕妻子會為此自殺,終

P:128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月 ) - 2 1

(5581

沒有提出來,僅寫給她一封信說:「你只能在我家

1世的客。」對於這位特殊的「客人」’幾十年來

有否盡過一天贍養責任,亦沒有任何文獻可憑。他

有過一次感歎’說一生如果有應該要懺悔的事,這

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郭氏

一 一十三歲赴曰本習醫,

一 一年後,與護士

藤富子認識’富子後來改用中文名字作郭安娜。她

他而私奔,成為他第

一 一個妻子。她為愛情付出的代

是無比慘重的’因為她從此受到家庭的r破門

分」’以後幾十年來遭受的許多坎坷與痛苦,呼援

門’全由自己一力承擔

民國十年前後的國內許多轟烈大事,全沒郭

的份兒。他一直留在日本,到三十歲時,仍然徘徊

轉學

輕學

歧路

他稍

1938年在武漢’郭沐若與于立群合

本去

從此

多次

自或

妻兒

返於

本與主要是上海的兩個地方’與同志組織出版社,

始努力於寫作事業,這才打出一點名堂,但稀薄的

聲總沒法為他提供一家大小的安穩生活。因此他曾

使

郭安娜帶同兒女返回曰本,嘗試自行找生活。有

次,他從國內回到日本,還得了重病,變成妻子的

累。沒有她悉心的護理’他大概沒有後來的多彩事

的。她總共為他養育五個子女,只要想想日本在戰

後期的慘況,就知道她確是一位堅忍而又能刻苦的

妻子!不過最使安娜傷心、失望與苦痛的,還不是

活上的艱難。她那浪漫成性的丈夫據說僅由於一次

荒唐’便從妓女處得了淋病,更將此病傳到她身

來。他寫信請他醫學院的恩師介紹可靠的婦科為她

治。這件骯髒事兒折騰了他們多時才得到解決,這

兩位年譜作者在他們另一本郭氏傳中紀錄下來的(

件仍存在他恩師的女兒手上)。郭氏一生不是沒

知,只是差

了 一點兒吧了。當每次面對著妻子,想

她為家庭、為兒女更為他這個良人所作的無私奉獻

他都知道由衷感激;但背過面後,狂野的心猿又要

動了。這樣子性格的人,是經常需要別人的包容和

恕的;在他以後一段悠長多彩的政治歲月中,黨國

人還是不時要為他搞調停,講好話

一九三七年七月,中日戰爭爆發。一個晚上

他偷背住妻子和兒女,冒險成功回到祖國,這當然

一個很高尚的行動。其實,他妻子對他的決定早已

態不作反對的。她說丄,走是可以的,只是你的性

不定,最足躭心。只要你是認真地在做人,就(算)

有點麻煩,也只好忍受了。」他回國四個月後,即

年十一月’郭氏收到妻子的信,由於他是個出了名

反日份子,他的出走既已通了天,留在曰本的妻兒

時受到拘柙’還遭到虐打。他為此寫

了 一首悲愴

詩,最後兩句是:「兩全家國殊難事,此恨將教萬

綿。」他是否已估許從此和家人再沒相見之期

難以推測。他對家人以後的存亡有否繼續關注’年

與傳記均無一語記載。事實上,這兩本書行文缺漏

暗昧之處不少’尤以年譜為甚,讀者只好以推論所

去填補。據傳記說,在同年十

一 一月’即離開妻兒後

個月,郭氏在香港赴廣州途中,跟年輕

一 一十年的于

群相愛起來。于立群有姊姊立忱,原是國內報紙的

日本記者,與郭氏認識在先,對他的才華傾慕備至

她知他已有妻子,但仍沒法阻止對他的愛意,而郭

當時尚能以禮自持。立忱一直體弱有病,其後竟因

憤家事和國事,自溢死了,此事使郭氏一度苦痛與

咎萬分。傳記說他要將對早逝的立忱的愛情移注於

的妹妹。次年一月,郭、于

一 一人由廣州到武漢公幹

即開始同居。其後,得到周恩來同意,他和于女士

入武漢大學教授宿舍,與周家住所相近,兩家往來

此更加密切,奠定

1 1人往後堅定的交情。在其後的

十年間,于女士就是郭夫人,在郭氏官運亨通,仕

得意的歲月裡,經常連袂出席大小官式場合’或代

黨國出訪。她還先後養育了四個子女——這是無關

後話了

一九四五年八月’戰事結束,中國成了戰

國。到一九四八年’國共鬥爭接近最後階段。為了

全’郭氏與家小先後從國內移居香港,在「華商報

撰寫抗戰回憶錄,竟讓安娜找到了蹤跡,便帶同其

三個兒女經臺灣來港’終於敲上丈夫的家門,兩個

子也就遇上了,一大群不同母親的兒女這才認識

來。憂患夫妻十一年後重會,究竟有沒有如杜甫於

史之亂後與妻兒相逢時所感受r相對如夢寐」的

悅?傳記的文筆實在整腳’在這方面著墨不多。讀

P:129

2 2 - 新亞生活30 : 5 ( 2003年1 月應憑推論得知’驚愕與狼狽可能是有過的,因為在

後的許多個日子裡’三個大人連同那班小大人們,

在焦灼煩惱中煎熬。安娜提出離婚的協議’做丈夫

無法接受’但兩女一夫的局面決然是不可能維持下

的。郭氏雖然經安娜苦苦逼迫,始終拒絕提出任何

決辦法,從這裡亦足察見他的深心!後來終於由當

潛居香港的地下黨幹部瑪乃超出面幹旋“對安娜下

一番安撫說辭,大意是丄—你丈夫目前的握瓰處境

禍首是日本人’是他們發動侵略戰爭所做成的.,你

個兒女的大學教育,將來自有國家安排.,你要求的

額扶養費’他是沒法應允的,但你可以在國內居留

來。」安娜為這番半軟半硬的說話套住

了 ’不得不

受瑪氏的保證’不久便偕同兒女們改用另一個姓名

輪船北上,從此在大連定居,以後正式當了新共和

的公民’卻依然留下一橛婚姻的尾巴

王廷芳的回憶報道便從這裡開始。報道用辭

四平八穩的,熟悉國內官式語文的讀者會知道’所

安排、瞭解、過問、要求體読、顧全大局等’實際

些什麼意思。她為老細上級安排的會面,題目雖說

四次,但統算起來’郭氏自從於一九三七年離日

國,到一九七八年病逝的四十年間,安娜和他會面

數’包括上面她在香港自行找上門的一回,仍只得

次。王女士最先安排的四九年之會,原是安娜預算

上年未竟之會,舊事重提’希望有個乾脆的分手

明,卻萬萬想不到周恩來從旁殺出’勸她考慮r

局」,勿為已甚,因為郭、于的婚姻是經他同意的

據說安娜素來佩服周恩來’既然他要討個面子’自

勢難堅持下去,分手聲明就從此作罷。所以’老夫

此次實在是沒有會面的。五一年那回,亦是安娜自

跑到郭府去,在客廳中癡癡地苦等’決意不見不

的。其後郭、于

1 一人回家,警見了安娜’立刻從旁

去 這樣的便又溜走了十八年悠悠光陰。

六九年那一回’才終於見成了。首先是安娜叫兒子

訴王祕書,說r媽媽要見爸爸。」王祕書先徵得郭

意願’才安排在郭家裡會面。兩夫妻談話一小時多

她談到一個在國內兒子不如意的遭遇’又訴說上海

房的高昂租金問題’都由丈夫示意在旁的王祕書代

解決了。最後’丈夫頻看腕錶’說要出席外事活動

就這樣的結束了此次稀罕的會面,連一頓敘會晚飯

節省了。最後一次是七五年’經安排後,安娜與一

女兒同來。那時郭氏正在老病中,情感難免脆弱

點,大家一起觀看她剛從日本帶回來所攝得當年的

本故居照片。那是

一 一人最後的一次會面’竟然是永

了 ’因為三年後做丈夫的便去世。至於

一 一人這麼

年來的暗中通訊,談說兒女瑣事,相信是會有的’

總不會讓第三夫人知道。安娜前半生獨力撫養五個

女’吃盡了苦頭,後半世長居國內’做個中國人,

直為官方軟哄著’說不出硬話來,卻偏又長壽,是

公對她的補償’或是靠她個人意志力苦撐得來的。

在晚年還得過一個國際傑出女士獎,足以證明她堅

的個性確有過人的地方

說話拖得太長了。總之,有些人在生命中憑

特別的稟賦,在愛情方面先後營造出許多不同的

段,每個片段都各有精采,猶如顏色閃耀、斑爛的

巧板塊。不過,這些板塊只許分開來看;要全盤拚

起來’往往是些不協調的,甚至互相牴觸,成為四

像的醜怪形象’更不要說希望拼湊成一幅和諧悅目

意義圓足的圖畫!郭氏的人生七巧板’也許就是這

子的吧。這些各有姿采的板塊如今就存放在傳記和

譜裡,時光是不會叫它發霉極色的

歐洲Delta32基因

黑死病和愛滋病免疫

王 力 煌

/

十四世紀某日,一艘船停泊意大利熱那亞港

船上屍體狼藉’死者生前經由老鼠跳蚤所帶的病毒

上黑死病’病徵是感到極為口渴’頸項變黑,幾天

便

喪命。黑死病迅即漫延全歐洲、土耳其及北非,奪

了三分一歐洲人性命’而英國伊因村民竟有一半

存。一位主婦痛失丈夫和六個兒女’在頭昏口渴時

飲了大搏猪油,有人認為她倖免於難應歸功於猪油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某些專家懷疑該村流行的是

谊病而非黑死病,因為兩者病徵極為相似。但炭疸

應殺害全部家畜,而據檔案記載,該村的家畜僅死

一半。炭疽病對人類的危害較鼠疫為輕’只因美國

9.11事件後’恐怖分子使它揚名於世

近年生物學家證實鼠疫破壞人類免疫系統,

獨少數歐洲人得天獨厚,擁有Delt

a 32基因,使細

緊閉,免遭黑死病毒入侵。那英國主婦的後裔遺傳

此基因,並知道祖先的律存並非豬油之功。美國三

市某同性戀者雖伴侶因愛滋病而喪命,但他仍得享

壽’也因他的歐洲遠祖擁有Delt

a 32基因。可惜亞

人、非洲人沒有這樣的基因,數以百萬計的愛滋病

者在染病後即失去免疫能力。倘若科學家能製造這

基因’則全人類將可避免染上愛滋病及黑死病,則

德無量了

少數歐洲人如何可以擁有這種優秀基因,難

白種人對病菌的抵抗能力較強?但事實白種人在抵

感冒菌方面較東方人為弱

P:130

(5583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月 ) - 2 3

頌橘先生曾師克31

藝文略

述 何乃

香港中文大學於公元

一 一千零一年十

一 一月六日

一 一千零

一 一年一月三曰’展覽頌橘先生藝文遺作’於

亞書院誠明館許氏文化館。李潤桓教授實主其事,

桓教授固先生學書之高弟也。潤桓教授既令余取所

先生遺墨參展’且謂余曰:「學詩文於先生為時之

者’於今蓋莫子若’於斯會不可以無述。」余曰

「然。」蓋余於四十年前幸獲識頌橘先生,而每來

日於先生寓中聘教誨者且

一 一十年,先生所印行之曾

家學、頌橘廬叢稿,俱命余校對。自惟於文學稍

知,得力於此為多,又烏可以無述乎

先生諱克器,字履川’人稱頌橘先生。籍福

之閩侯。先代十一世俱能詩,冠從桐城吳北江先生

學,治詩古文辭。以詩古文書法有大名於天下

大抵先輩之稱道先生詩文書法之語,及先生

詩文書法之所論述,皆詳見叢稿中,果獲讀《頌橘

叢稿》,則無所用其溺管為也。然先生殂逝已

1

一十

年’遺著世已罕見,則姑就叢稿中語選錄,以告未

讀叢稿者,亦當有所裤益,遂不辭而書之

先輩論先生之書法者’殆無過於榮縣趙熙

生,謂:「真書靈勁’草書則已得藏真之縱,如得

歛,則五百年一人。

先輩論先生之文者,高安彭醇士素庵謂:「

文磅礴鬱勃,原於六經’而不違乎仁義。J

先輩論先生之詩者尤眾。桐城吳闓生北江謂

「瑰才緯氣,凌紙怪發,此才不可一世,並世詩家

足與之儷者。」侯官陳衍石遺謂:「近賢詩,清脆

多’雄俊者少,若履川可以走僵籍湯矣。」義寧陳

立散原謂:r骨力雄強’氣勢縱恣,鍵幽發祕,高

群言’抗蹈杜韓,旁獵皮陸。

先生之書之文之詩’視此可以概見矣

余於書法所入未深,何足以測先生所詣於

一,但知其草書法懷素,大篆寫散盤,偕書學褚遂

薛稷而自成家。所知僅此。潤桓教授篤好書畫,將

專文詳加敘述’未敢越俎而代之矣

先生於文,篤守姚氏曾氏吳氏之說’謂有志

古文者’《古文辭類籑》一書不可以不熟讀而詳

之。又謂:文章最重者獨「敘記」、「議論」兩體

議論談理之作’漢以後不多見’見識不足故也。至

敘記,古文只有翻譯外籍及修史

一 一途’深盼今後古

家能以此

一 一途為鶴的云

先生之詩’從近代范伯子、陳散原而上溯

黃’而杜韓,而陶謝

先生謂范詩之長’在於實大聲宏。其特點

四:氣體沈雄’句律雅馴’狀寫深刻,用筆矯變

謂陳詩之長,在於骨重神寒。其特點亦有四

意境淵微,句法酷鍊,意態激昂,善鑄新詞是也

謂為詩最要者真哀樂。真樸自然,是詩之究

謂大詩家須有下列條件,凡十

一 一,雖不必

有’然不可以全無云。其目如下:大氣包舉,盤空

下’有大篇幅,有大題目,面目多’撐挺而起,有

蓄,變化多’數首一貫,意多詞少,結響高,拙

所望於後之寫詩之人有三事:寫史實,輸

理,用樸語也

謂文與詩非異道。欲為詩者必先學為文,欲

近體詩者必先學為古體詩也

謂入手應從艱難一路,始不病滑熟。是以為

定從昌黎山谷入手也

上述俱余自叢稿中所獲知而拳拳服膺不失者

先生平日所言大率亦是類也

先生晚歲,深感國學之傳責任之重’用發揚

城吳氏父子之教澤,禅益後學。以所藏書鄭重付臺

中華書局印行。蓋先生自謂所學得之吳北江者為多

計吳摯父者三書’為:《諸子集評》、《史記集評》

《古文辭類纂集評》。計吳北江者八書’為《詩義

通》、《左傳微》、《孟子文法讀本》、《周易大義》

《尚書大義》、《桐城吳氏古文法》、《古文範》

《古今詩範》

復以嚴幾道評點之三書:《老子》、《莊子》

《王荊公詩》’及《范伯子詩文全集》,付海軍上

黎公玉璽影印行世

凡上所述之書,惜今不易見矣

一 一十五歲’先生一日於孟氏圖書館講論同

體詩,因是得晤先生,猿承不棄,令每來復日至其

便臣道寓所,指導作詩文法。座中常晤及者為王

猫,翁一鶴’每至卓午飯於市樓乃散。記初識先

時,呈詩為贄。先生謂之曰:「四字成語全用入詩

即非高手。高手只用其

一 一字而已。」先生又嘗寄

誨其以虛字使用法,謂:「古文用虛字最好者’議

文則《孟子》,敘事則《史記》。王引之之《經傳

詞》所解,多半古人用虛字之不當者’苦不可通,

用今義釋之。生今之日,不能沿古人之誤’亦不必

古訓以通今詁也。」言猶在耳,而駒隙易逝’都成

跡,先生不可復見矣。感喟之餘’聊為此文,用誌

忘云爾

公元二千零一年,歲次辛巳’十月二十五日順德何

文寫於樹仁學院

P:131

(5584)

Ms Chan Wai-han

New Asia College Library

New Asia

A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s 15th January 2003

CONTENTS

Prof. Tsui Lap-che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 g Kong, Addressed The 51st

Graduation Ceremony of the College

Prof. Ambrose Y.C. King's, Vice-Chanccllor, Meeting

with the Students of the College

Mr. Lee Ming-kwai and Mr. Yu m Pui, Alumni of the

College, Spoke on the Dinner Party of this Year

Mentorship Programme

Prof. N g Hao Spoke

Kong Films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8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ek, NA C

9 ‘Study Life in Soka University,by Mr. Mok Tsz-chun

10 'Comments on the ‘‘Orientation Cam p Issue'\" by Prof.

22

23

Mei Wai-uiug

Major Events

The 51 St Graduation Ceremony of the College

Selected Students' Articles

Selected Students' Poems

'The High Level of Prof. Tang Junyi' by Prof. Lau

Kwok-keiing

‘Several Marriages of Guo Moruo, by Farm Fellow

'The Immunity Ability of Certain European Gene' by

Prof. Wong Yuk

'The Literature and Arts of Mr. Tseng Ke-tung,by

Mr. Ho Nai-man

MAJOR EVENTS

(December 2002)

Dec. 5, The 51 st Graduation Ceremony of the College was

held at the University Mall at 1:15 p.m. The Guest of

Honour is Prof. Tsui Lap-che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llowing the Ceremony,

the College Head led the graduates to walk up to the

College Concourse for photo-taking and tree-planting.

Dec. 6 - 20, The Exhibition on 'The Art of Mrs. Cheng Huang

Wen-tSLing'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Art Museum and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held in the Hui Gallery of

the College. The Opening Ceremony was held on Dec.

6.

Dec. 15. The 2002 CUH K Staff Ball organized jointly by

the Staff Commo n Roo m and Staff Clubs/Associations

of the four Colleges, and co-organized by Federation

of CUH K Alumni Association was held at 7:00 p.m.

at Hong Kong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

Dec. 20. Ne w Asia College Staff Association organized the

Lunar Solstice and Christmas Party at Yun Chi Hsien.

《新亞生活》月 刊

主編: 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命3-5418

web-site : http://naweb.na.cuhk.edu.hk/life/NAli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 份

歡迎投稿

•24- 新亞生活30 : 5 (2003年1 月

P:132

新亞書院 -n-t \\

0 5 MAR 20C3

(

IRY,

8

11

本期要目

孟旦(Donald J. Munro)教授蒞校主持

第十六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樟木頭之旅 李曉然

吳為山教授任本院「龔氏訪問學人」

徐文瑞先生任本院「許讓成藝術交流計劃訪問學人」

去北足學普通話/ Summer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me

中大羽毛球隊與內地院校球隊比賽交流 湯遠明

朗誦的美妙之處 盧天愛

本院大事記

第三屆新亞書院環保周活動多元 廖倩儀

香港海岸公- 王卓基

香港現代農業 劉善鵬、袁易天

15上海博物館之旅小記 邱嘉改、張藝議

16同學文章選刊

19「充龍有悔」是武學招數嗎? 農圃舊侶

(55 幻)

字新&£雷RTTD拓

淺賓!^ 學術

4 51

H 7 5

nac

Prof. Donald J. Munro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M ^ a^f

l 二零零三年11月十五

曰 第三十卷第六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

I九五八年五月。一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研究員、哲學

東亞系榮休教授孟旦(Donald』.Munro)教授於

五日至十五日蒞臨本院訪問,主持第十六屆錢賓四

生學術文化講座。黃乃正院長於

一 一月六日在雲起軒

宴歡迎孟旦教授

孟旦教授在港期間,已先後主持三個講座:

..Tw

o Kind

s o

f Equalit

y (

2

7 日)•’第二講

:}bject

s o

f Ou

r Affectio

n (2月5曰);第三講

習並獲博士學位。他曾在台灣師從劉敏鑒先生,并

香港中文大學師從唐君毅先生。他是當今世界罕見

將西方哲學訓練與漢籍經典研究結合得相當好的一

哲學家、漢學家和教育家。他的中國哲學研究,達

了 r中國味」和

r哲學味」的水乳交融

孟旦先生自博士畢業後就一直在密西根大學

教,曾獲優秀服務獎,榮任哲學系與東亞系教授,

理學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

和常務委員

孟 旦(Donal

d

J

. Munro)教授筂校主

本院第十六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

T w

o Kind

s of

* Model

s 8

l th

e Valu

e o

f Autonom

y (

2

月 12

日)

孟旦教授早年在哈佛大學哲學系獲學士學位 。

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中國與日本研究系以及哲學系

P:133

(5586)

新亞生活30:

6 (2003 年 2

月本年學長計劃活動之一:樟木頭之旅

一月十九日清晨,陽光明媚,新亞書院三十多

位學長及學員於大學火車站集合,一同前往東堯市樟

木頭,參觀一個龐大的內地屋苑——御景花園,這是

新亞書院本年學長計劃的第一次戶外活.動。

經過海關後’大家坐上了旅遊車,在莞深高速

公路上,大家興致勃勃地欣賞兩旁的建築物和風景,

並讚嘆內地的飛躍發展,與往日比較,直(的不可同日

而語。

中午十一 一時多’大家來到了深圳規模最大的天

和百貨公司,店內掛上了不少大紅燈籠’人聲中混雜

著各地方言’ 一片繁華景象’人在其中,心情也倍感

興奮。

一時半左右’我們來到了目的地——御景花園。

園主——新亞書院校董會副主席梁英偉校友(人稱

「廣東的李嘉誠」)——熱情地邀請我們到中菜廳御

景軒享用午膳。席間有不少精采的歌舞和中國魔術表

演——活鴨變烤鴨,大米變爆米花:::,大家看得

眼花繚亂,目不暇給。

飯後,我們參觀了御景花園的優美園景。印象

最深的是一個名為「海洋」的主題花園,園中心設有

碧藍的噴水池’不斷迸發出r白色的浪花」,魚兒在

兩邊的小池中自得其樂地漫游著……

參觀過後’便是自由活動時間。導遊在附近的

迪斯尼樂園為我們安排了賽車和打高爾夫球。對於從

沒有參與這些活動的人,那真是一、次新鮮刺激的經

歷!一輪賽車下來,有的頭暈眼花,有的一臉興奮,

拿過電腦成績單一看,廖小姐小組排名第1 一,湯太太

大讚「josephinc真係飆車好勁!」

四時左右,大家匯聚於御景軒進行活動總結。

梁校董作了簡短的發言,回顧了創業的艱辛歷程。何

培斌教授和一些學長也有感而發地表達了自己的感

想。在座的同學們亦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北京的李同

學就創業和就業的問題請教了梁校董及學長’前輩們

一致認為「逆境是任何時候都會有」,同學應該堅強

地為自己開拓前路。對於剛畢業的同學在開始找工作

的時候,不要只

著眼於金錢,而

要以吸取經驗為

首要。北上創業

S及就業的機會很

g多,學長勉勵同

^學要勇於嘗試。

^ 五點半左

jg I右,我們已重回

^深圳,準備返

^港。回想一天的

_旅途雖短暫’卻

文獲益良多,也結

識了多位學長和

同學,真是不枉

此行!

P:134

^ ivn長、吳為山及陳育強

(5587)

徐文瑞蒗臨藝術系訪問任本院

許讓成藝術交流計劃訪問學人

國際獨立策展人徐文

瑞先生應本院之邀,任本

院「許讓成藝術交流計劃」

訪問學人。徐先生於一月

初蒞臨藝術系訪問,並分

別舉行了各一次公開講座及工作坊。

工作坊於一月四日及五日舉行,主題為「從作

品到展品一策展人的觀點」。工作坊分兩部份舉

行:第一部份簡介以特定公共地方作為展覽場地及

其發展所需注意之事項;第二部份各同學須以新亞

書院內節公眾地方為模擬展覽場地,提交計劃及所

構思的成果。

公開講座於一月八日舉行,講題為「雙年展奇

觀」。徐先生簡述及分析當今全球盛行藝術雙年展

的發展狀況、趨勢和所衍生的問題;他指出雙年展

中所涉及的不僅有藝術作品、藝術家和策展人,更

直接或間接地牽涉公眾和政治等議題。

本計劃於一九九一年設立,蒙許讓成藝術交流

基金的資助。這次交流計劃乃第一次邀請策展人訪

問藝術系,對同學帶來了不同的視野和啟發,盼交

流計劃為該系帶來更多不同的藝術工作者范臨指導

及講學。

新亞生活30:6 (2003年 2月

南京大學雕塑研究所所長吳為山

授獲邀為

一 一零零三年新亞書院之「龔

訪問學人」。在新亞書院逗留期間,

分別於一月九日及十日主持

了 一次講

及一次示範。吳教授的演講題目為《

國雕塑的發展空間》,概述了中國雕

的發展,特別是近代在西方寫實技術

響下的發展。期間,吳教授援引了自

的作品來印證中國藝術捨形重神的美

觀。如何和西方自然主義的傳統結

I在現代寫實型雕塑取向中投入

寫意的手法

在示範中,他進一步以行動來演示r模糊與傳神」的概念,即席在

術系的空間為同學

塑 吳為山教授為同學塑

像,並講解如何從材

的取捨外得對象的

韻,這種精神和中國

術的精神是一致的

吳教授此次訪問

與書院、藝術系師生

了初步的交流,獲得

很好的效果

吳為山教授落校訪

任本院「襲氏訪問學

P:135

去北京學普通話

2002 - 2003 年度

本院今年暑假繼續舉辦到國內研習普通話

班。今夏仍將會到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學習,

為期四周(六月八日至七月六日),參加者必

須為本院不諳普通話同學。獲選同學約付

$5,900 (包括來回機票、學費、賓館租金、

觀光活動費),餘額由院方津貼。名額有

限,請於三月廿六日前到輔導處報名。

Summer !Engfisfi Language Programme 2003

e w Asia Students are invited to apply for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Summer English School

London

28 June - 26 July 2003

College subsidy available

Please contact M s Tang at Dean of Students' Office

2609-8615 for details and to pick up application forms.

The application deadline is March 26, 2003.

The Summe r School of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has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i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campus is located

in central London and is easily accessible by underground.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study English there and

you will hav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By staying in London for

a month you will be able to immerse yourself in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 thereby improving your English

quickly, and also obtain first hand information about British

culture.

Choice of courses

There are 4 courses on offer and you can choose any

one that suits your major and/or your interest. Whether you

choose a general or specialist course, you will be placed in

a level according to your English proficiency. Please

remember to tick the particular course you wish to study in

the application form.

Course format

All courses last for four weeks during 30 June - 25 July.

Classes are held in the mornings from Monday through to

Friday. Classes are small , so that each student can enjoy

individual attention and have ampl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se

English. Afternoons are free from study and are reserved

for guided city tours. There are also visits to the theatre and

day trips to places outside London during the weekends.

The Hostel

You will stay at Wigram House, which is a 5-minute

walk from Victoria underground station. It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London and close to the major shopping districts

such as Oxford Street. Kitchen facilities are available on

each floor of the hostel. A big supermarket and several fast

food outlets, such as Burger King and Macdonald's are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Tuition fee and Accommodation cost

The tuition fee is £ 525 and there is a 15% discount.

The accommodation cost will be informed as soon as w e

hear from Westminster.

Subsidy

N e w Asia applicants are eligible for a subsidy t

cover tuition and accommodation costs.

I partially

新亞生活30: 6 (2003 年 2 月

P:136

(5589)

新亞生活30:

6 (2003 年2月

以球會友不亦樂乎 ,St

——中文大學教職員羽毛球隊與内地院校球隊比賽交流

•迎戰江門五邑大學

江門五邑大學教職員羽毛球隊一行八人應邀於

1月十八日蒗校訪問,本院院長黃乃正教授率領數位

中大教職員羽毛球隊成員在火車站迎候,並在崇基聯

誼會設宴歡迎各位嘉賓。訪問團於午餐過後前往中大

體育部訪問,兩校體育部主任介紹了各自的工作及作

簡短的交流,訪問團在體育部同人帶領下參觀了中大

體育中心的設施。

訪問團隨後前往中大賓館,一切安頓後便換上

運動服裝前往新亞體育館,與中大教職員羽毛球隊作

友誼比賽。

雖然五邑大學各教職員風塵僕僕,可是在球場

上絕無半點疲態,他們不時飛身扣殺、魚躍救球,其

奮勇精神,殊堪欽佩。中大教職隊以逸待勞,但在兩

小時多的比賽中’並無佔到半點甜頭。回顧大半年前

中大羽毛球隊揚威江門五邑大學,今日主場卻不能獲

勝,主要是五邑大學派出幾位技術高超的球員來港作

賽。賽後,友隊也不諱言是有備而來。

友誼賽後’兩校同人在新亞書院雲起軒共進晚

餐。在品嚐自助餐的同時互相六乂換學術、管理和球技

上的心得,場面十分熱鬧。

•訪問廣州中山大學

一月廿五日,香港中文大學教職員羽毛球隊應

廣州中山大學的邀請,前往羊城進行兩日的交流訪

問,實行以球會友’切磋球技,並交流學術心得。

當中文大學教職員羽毛球隊一行十三人乘坐直

通車抵達廣州時,中山大學已熱情地派員在火車站迎

候,並接送我們到大學體育館。短暫寒暄後,比賽隨

即開始。但見小小羽毛球此起彼落’扣殺聲、歡呼

聲、鼓掌聲’不絕於耳。每局比賽後大家都熱烈握

手,互相讚譽。十多回合下來’互有勝負。本著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在盡情地享受打球

的樂趣的同時,雙方球員都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激烈的友誼賽後,兩校同人共進晚餐。席間大

家仍然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剛才大戰的情景。在熱鬧的

氣氛中,中山大學隊長何淼教授及中文大學隊長任德

盛教授分別致詞和互相祝酒,預祝大家新春愉快!

新年進步!

翌日早餐過後,大家都抓緊時光,先後遍遊中

山大學校園和廣州市中心。希望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盡

量學習和觀光。下午五時册分,大家都拖著疲乏的身

軀,懷著愉快的心情’乘坐直通車回港,結束這次收

穫豐富的行程。

I

P:137

左起:游繼彪先生、黃耀望教授

(5590)

新亞生活30: 6 (2003 年2月 )怎樣的朗誦才能令人印象深刻的印象和令人

生共鳴呢?相信很多同學都會有興趣尋找這個問題

答案,而我也不例外。當我參加了「自然•夢

的認識和了解,這對我日後欣賞朗誦表演起了積極

——朗誦技巧說」這個講座後’我對朗誦有了更深入 的

作用

由新亞書院語文委員會主辦的「自然•夢 。

——朗誦技巧說」一月

一 一十日(星期一)於新亞

院誠明館一樓新亞會議廳舉行。在新亞書院語文委

會秘書黃耀壁教授和中大新雅中國語文研習所陳凡

師的細心策劃、以及新亞書院輔導處霍偉基先生和

圓圓小姐的協助下,這次講座得以順利和圓滿地

行。r自然•夢幻——朗誦技巧說」的講員是游

彪先生,他現任中大新雅中國語文研習所普通話

師,曾做過記者、廣告公司部門經理和配音演員’

生經驗豐富,足跡遍佈全國。這次講座的內容充實

場面十分熱鬧。不斷的提問和回答能夠剌激大家的

維’形成了雙向而互動的氣氛

朗誦不應只被視為是純粹的誦讀’它是I種

問。朗誦者必須要不斷地瑞摩和練習,才能有美滿

成果.,它是一種藝術。

r自然」和「夢幻」是朗誦i ss

術裡其中主要的元素。根據游先生的說法,自然就

美。如表演者能在朗誦

平實地和認真地表達文A

的意思,這才會真情

露,使聽眾能感覺到表

者想傳達的訊息。除了

然之外,朗誦者也要有

幻的感覺。這即是說,

誦者需要感受作品的內

和走進作品的情境中,

使

自己陶醉在作品之中’

動自己才可感動別人。

之,朗誦是一種富有挑

性的活動,r自然」和「

幻」對朗誦者來說是兩

要點

朗誦的美妙之

s

f I盧天

^^「自然•夢幻——朗誦技巧說」聽後

癸未年新春聯歡晚

新亞書院教職員聯誼會與新亞書院校友會將

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五)假香港灣仔大有商場東園

鮮酒家合辦《癸未年新春聯歡晚會》,歡迎校內同

參加’共慶年禧!屆時節目包括燈謎競猜、卡拉OK

及豐富禮品抽獎。會員及其家屬每位餐費

一 一百五

元,非會員餐費三百五十元。欲知詳情或訂購餐券

可留意聯誼會通告或聯絡聯誼會秘書陳佩璧小姐(

話:2609-7601 )

七二年畢業校友茶

為加強校友與母校的聯繫,及讓校友了解書

的過去及未來的發展。謹訂於

一月

一 一十二日(星

六)下午三時三十分在雲起軒舉行r七

一 一年畢業校

茶聚」,歡迎七二年畢業的校友出席。如有查調,

電2609-7608,與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聯絡

中大慈善健步行暨繽紛嘉年

Et為慶祝中文大學成立四

,\"^\"\"^^rn新周年,大學將於二月二十三

E ^ - ^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舉

「中大慈善健步行暨繽紛嘉

華」’起點為崇基學院嶺南

育館。是次活動極具意義,

A A、、行人士所籌得之款項將撥捐

港中文大學醫學院r癌症中心」。本院亦已組織

伍,並邀請各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等參加’請各同

及同學積極支持。有關詳情,可聯絡院隊聯絡人文

良博

士 (電話..2609-7608)

P:138

(5591)

更正啟事

本刊上期刊載的黃偉慶校董簡介,由於編輯上的錯

誤,誤將黃校董於一九五五/五六年肄業於本院文學歷

史系記為畢業於本院歷史系。謹向黃校董致以萬分歉

意。此項錯誤,承香樹輝校友指正,謹致深切謝意。

學術活動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李大拔教授獲中華民國學校

衛生學會邀請出席2002年12月13日至15日舉行之健

康促進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於會上發表演講,講題

為「香港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情形」。

※現代語言及文化系陸潤棠教授獲邀於2003年

1月11日至16日前往美國,出席Haw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 Humanities ’ 並提交論文 “Novels

into Film: Li Yichang's Tete Beche and Wong Kar-wai's In

the Mood for Love:,�

署理職務

黃乃正院長於一月十三至十五日赴上海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導研究

生及處理行政事務。在此期間,邀請何培斌教授為署

理院長。

書訊

童 元 方

水流花靜

科學與詩

本院成員、翻譯系副

教授童元方博士的著作

《水流花靜一科學與詩的

對話》最近由牛津出版社

出版。

這本集子可以說是詩

與科學的對話:有父女的

對話,有師生的對話,有

朋友的對話。因為作者自

己始終是學中國文學的,

永遠站在詩的一邊;而父

親是北京大學學物理的,

的,朋友有學科學的,有

學文學的。涉及的地方,

有香港、台北、英國的劍橋、美國的波士頓、法國的南

特等。談到的古人,是從李白、杜甫,而麥克士韋、愛

因斯坦,而胡適之、錢鍾書,以及今人費孝通、楊振

寧、韓南、宇文所安等。

說到的話題是麥克士韋的詩,不是方程式;是胡適

之的愛戀,不是新文學;是愛因斯坦的少年狂飆,不是

慈祥的靄然長者……。

本院大事記

(2003年 1 月)

3-10日;13-21日及27日至2月5日 本院許氏文化

館先後舉行下列展覽:1.「在北京

期進修展覽J ; 2. \"Just Do it\"

林詠珊及杜環珊同學作品聯展

術系甘麗雲、黃影珊、吳逞珠、

8曰至2月19日第十一屆新亞院長盃在校園內舉行。

本院之院長盃系際球類比賽為全院周年運動比賽項目

之一 ’旨在促進院內學生友誼、團結精神及鼓勵學生

參與院內體育活動。比賽項目包括籃球、排球、足

球、網球、羽毛球及兵兵球。

20日為對本院職工於過去一年的辛勤工作表示謝

意,本院於中午在雲起軒舉行職工新春聚餐,並於會

上舉行幸運大抽獎,以賀佳節。

23曰本學年第二次院務委員會會議,於下午三時三

十分在誠明館新亞會議廳舉行。

24曰下學年第一次雙周會將於邵逸夫堂舉行。是次

雙周會將舉行之主題為:「農業現代化」之講座。此

次講座為環保週開幕之專題講座。

24曰至30日以「環保迎羊年」為主題的環保週展開,

-連串的活動,加深學生與教職員對環境保

活動內容包括:有機種植、雙周會專題講

座、晚餐聚談、海岸公園實地考察、衣物回收、環保

揮春標語設計、午餐聚談、參觀綠田園及米埔自然保

護區。

25曰至2月7日新亞書院/耶魯大學交流活動展開。

本學年交流活動主題為「社會福利」,雅禮協會香港

辦公室主任陳菊雅小姐率領八位新亞同學訪問美國耶

魯大學,與耶魯學生交流兩地社會福利概況,順道遊

覽紐約及波士頓。耶魯大學學生則於三月份回訪本

院。

155-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P:139

(5592)

156-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i

多 廖倩

在此一年將盡之際,新亞書院特別舉辦「第

屆環保周」,並以「環保迎羊年」為主題舉行一連

的活動,希望師生員工在送馬迎羊,去舊迎新的

候,也可學習惜物,以保護環境。

在各項活動中,最有趣的應屬r環保揮春寫

活動」。活動已於一月

一 一十日假知行樓及學思樓大

舉行,在新亞書法大師藝術系李潤桓教授帶領下’

宿舍宿生小心翼翼地開始書寫。儘管宿生的書法水

遠不及李教授’但寫作揮春的興趣倒也不遜色,同

間除了互送傳統的揮春致意外,更自行創作了不

「祝福」內容的揮春相贈,例如「年年有紙」(按:

究生每年也有研究報告出版)、「論文圓滿」、r

科勁過」、「GPA過三」、r越來越瘦」等,令宿

充滿熱鬧的氣氛

環保周另兩項重頭節目,以r海岸公園」為主

的r文化晚餐聚談」’以及實地參觀海下灣海岸

園,分別於一月

一 一十四日及

一 一十五日舉行。文化晚

聚談邀請了漁農自然護理署級海岸公園主任王卓

先生出任講者。席間,王先生分別介紹了香港的海

公園產生的背景、重要性以及未來發展的前景,並

文並茂地簡要介紹了香港四個主要的海岸公園’讓

曾到過海岸公園的教職員及學生都能大開眼界’更

珍惜、也更加理解香港——這個地方雖小但卻蕴

很多世界罕有天然海洋生物品種的地方。(内容請

見本月刊另買)

除了讓參加者從字面及圖片瞭解香港的海岸

園外’委員會還安排

了 一次實地考察,讓大家與大

然貼近,近距離接觸天然植物,與它們一同呼吸,

解他們的生態環境、生長方式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

讓大家更懂得愛護香港獨有的天然資源,不致它們

慢的消失,讓下一代仍可面對面細賞這些罕見的

這次環境委員會還舉辦了很多活動,例如衣服

收、雙周會

題講座、有

種植活動等

還有一些

動,例如由

樂詩博士主

以「南極之

保問題」為

的午餐講座

參觀米埔自

保護區等

未舉行

P:140

157-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5593

香港海岸

公 錄音整理:盧達

王卓基先生主講本院文化晚餐聚

由本院環境委員會舉辦的環保週的一項活動

文化晚餐聚談,邀請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海岸公園

任王卓基先生主講,題為:香港海岸公園,於一月

十四日晚上七時在雲起軒舉行。吸引了不少愛好自

環境的師生出席,以下是王先生演講內容

香港政府近年推動的一項環保計劃——香港

岸公園。我今天概括談談這項計劃,在整個過程中

我們將會做什麼呢?我們如何發展這項計劃

香港是一個臨海的城市,四面環海,它的特

是在西面鄰近珠江河,這一帶的水域在夏季時水

淡,當珠江河口流量比較大的時候,海水接近淡水

而東面主要是海洋性環境,所以在河口和海洋的交

地方,所孕育的海洋生物非常豐富。中華白海膝在

港西面可以看到’東面主要是珊湖分佈的地方,我

沒有大型礁堡,和像馬來西亞及馬爾代夫等亞熱帶

方的大規模礁體系統,但香港的珊湖品種絕對不比

他地方少。最近我們調查發現香港有八十個可造礁

珊湖,可能有一種是全世界新有的品種,現在正由

家鑑定。我們要多謝中大伍澤賡教授為我們做這項

調

查研究。香港的海岸線和水生環境相當美麗,但也

到城市化的威脅,例如填海工程,污水排放,甚至

毒藥、炸藥或拖網的捕魚活動,都會對香港海岸環

直接造成影響

1989年,立法局有一個動議辯論,我們認為

須設立像郊野公園一樣的系統保護海岸環境,於是

始有了海岸公園的概念。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海岸

園根據香港法例第476章進行指定的程序,這條例

1995才通過實行。這個法例分兩層次管理,一個

公園,另一個是為科學研究的保護區。公園是多用

兼用的,可以做自然護理,教育及科研,甚至讓遊

遊玩。在管理上,我們有些行為需要禁止。保護區

制比較嚴謹,相對海岸公園,它的生態價值及研究

值較高,面積較小,沒有康樂用途,全部是自然

理、教育及科研

香港現在有四個海岸公園:印洲塘、海下灣

沙洲及龍鼓洲、東平洲

’ 一個保護區:鶴咀。全

總面積是2430公頃,相當於香港的水面積百分

一點五,十分細小。東平洲在2001年才指定為海

公園

如何選定一個地方成為一個海岸公園或海岸 。

護區呢?我們主要從幾方面考慮:第一、它的環

主題是多樣性的,包括生物及非生物。所謂多樣性

包括它的品種,或者它的海岸線非常美麗,它的石

形狀奇特,很有特色.,第

一 一、有沒有稀有的品種需

保護;第三、那地方是否很自然,沒有受到人工的

壞。我們從這幾方面考慮才決定該地方是否可成為

岸公園或海岸保護區。我希望談談幾個海岸公園的

華地區

印洲塘位於香港的東北面,它的特性是彎彎

曲的海岸線,及有很寧靜及美麗的環境。至於生態

面,公園內的惹枝窝是一個紅樹林,香港八個真紅

品種’這裏佔七種。它的生態價值及物種的多樣性

次於米埔,雖然這地方不是很大’這是一個很重要

生態區。最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這裏的紅樹林價

在香港位列第

一 一,其中一種紅樹——銀葉樹,它的

部像板一樣,世界上較為普通,在香港則為罕見。

枝窩另一樣具有價值的是海草——日本大葉藻,這

一種溫帶植物,在亞熱帶地方生長比較罕有’目前

有東涌及慕枝窩有大面積的這類植物在生長。這裡

葉藻的情況仍然非常良好。至於水生環境就不像其

海岸公園的多樣化,水較濁,珊湖也不多,政府現

推行人工魚礁,高價的食用魚也多

了 ’例如白蠟、

點、星斑

海下灣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北端,形狀像一

袋,相當隱蔽,給香港足夠條件培植美麗及多樣的

湖,本港錄得的八十多個品種’這裡可以看到五十

種。在這裡有一個cora

l beach珊湖灘,這裡的珊

覆蓋面積最大及最多樣化,最近做的普查發現,這

的活珊湖覆蓋率達百分之七十五。這裡有超過十種

同的糊蝶魚,也有小丑魚、海馬、無壳的鍋牛、海

第三個海岸公園是沙洲及龍鼓洲,位於香港

西的空曠水域。在這裡經常出沒的有中華白海膝,

生的白海豚是深黑色的,它會慢慢轉成白色。每年

P:141

E:

左起:王卓基先生、黃乃正院長_ 碼明釗教授、楊秀珠教授及文直良博士

10-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一種只在這裡看到。這

一 一十公頃的水域的價值就在

裡。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研究所便建在這裡進行各方

的海洋生態研究。1們的管理當局每天都在公園

邏’執行法例和其他遊客服務。海岸公園有很多

則,例如不可以垂釣,不可採集海洋植物、不可騷

海洋生物、不可擺帶有害的工具、管制滑水、在保

區內不可游泳;此外,我們也會簽發捕魚許可證予

民,並且向他們調查魚類的情況。我們打擊拖網

魚’這是一種破壞性的作業方式,1999年以後’

海岸公園內採用這種捕魚方式已經很少,因為刑罰

當重0

我們每年都會做珊湖的普查’看看情況如何

近年很多人到海下灣遊覽’普遍遊人都知道自律,

以對當地環境沒有太大的影響。為了提高_巾民對海

公園的認識,我們在宣傳和教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大自然是一個教室,我們鼓勵青少年多一點接近大

然。為了提高管理效率,相關的告示和標誌也很

要,我們設立了很多資料版,使遊人認識甚麼可

做’甚麼不可以做。我們在適當地方設立拋錨區域

自1996年開始,海岸公園共有25萬人次到過海岸

園。我們製作了視像光碟、海報、小冊子、宣傳

張,也利用網頁發放眘(訊,我們也會安排活動給學

及非牟利團體參與管理一部分,以及安排工作坊予

校老師,使他們教育下一代。我們也讓市民參與清

海灣活動,使他們體驗弄污環境是一件嚴重的事。

們也會在公眾地方舉行展覽,同時設立海岸公園遊

聯絡小組’很多的活動都是經由這個小組促

灣的導賞活動也是小組提議而發展出來

安排一些海洋生態講座,也有舉辦一些攝影槍畫

賽。我們在海下灣設立了護理員站崗,現已變成遊

中心

海岸公園只佔香港水域面積百分之一點五, 。

當低。香港的東北面仍有很多地方可以發展為海岸

園,例如吉澳北’但此處與•田港接壤,地的環

可能受到一點影響。第

一 一個是娥眉洲,這裡的珊湖

海下灣的覆蓋率不相伯仲,我們現在考慮中。香港

面的其他水域,我們已委託了香港教育學院為我們

調

查當地的生態。果洲群島的資源相當豐富,白蠟也

香港潛水人士的天堂。我們為這些地方做研究’看

香港其他地方是否可以納入在海岸公園的計劃內,

都是我們工作的未來方向。我們希望這樣美麗的環

可以得到保護及持續地發展下去

四五月踏入繁殖的季節,海隊會互相碰撞,場面

觀’沙洲近來吸引了很多觀賞海膝的活動

第四個海岸公園是位於香港東北的東平洲海

公園,它的岩葉在地質學有很大的教育價值,岩石

形怪狀,很有趣味。東平洲每年有幾天潮水大漲退

時候,它的珊湖都露出水面,品種超過四十種,覆

面積全港最大,差不多1.2平方公里。在島的南面

西面都長滿很多馬尾藻,提供一個很好魚類幼苗生

的地方

海岸保護區比海岸公園的價值更加大。位於

港島南面的鶴阻海岸保護區,總海域面積約20

頃。香港普遍吹東南風,在鶴阻的東南面狗•洲長

受到很大的風浪的沖刷。這是一個高能量的岩岸,

的背後是一個低能量的岩岸,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

海洋生物,有很細小的螺仔,也有各種的珊湖,其

P:142

(5595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 - 11 .

香港現代農

業 }整理:,i生

——劉善鹏、袁易天於本院第444次雙周會上的講話

(編者按

• •本院第444次雙周會,

得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劉善鵬先

及從事有機耕作的袁易天先生主講。

也是環保週重點活動之一。以下演講

容是根據現場錄音整理出來。)

劉善鹏先生:香港政府在農業

產現代化中所扮演的角

關於香港政府在農業生產現代化中所扮演的

色’我將會從下列幾方面來談:1.香港作物業的

料;2.香港政府的農業政策.,3.農業科技的貢獻•

4.香港政府怎樣協助農業的現代化

香港地少人多,可耕面積只佔全部面積百分

七。隨著香港高度城市化,香港的農業只可在香港

邊緣從事耕作,生產規模很小,從事農作的人只佔

動人口百分之零點十七,而貢獻只佔本地生產總值

分之零點零三。雖然香港人的平均收入比較高,農

的收入仍然是比較低的一群。本港的農場屬於精耕

作類型。平均佔地面積大約是三千八百五十平方米

2001年本港的農作物生產總值達到三億六千三百

元。主要的作物是葉菜,例如白菜、生菜、疲菜、

西

洋菜、通菜和花井的種植,以及高價設花,例如

蘭、百合、菊花及桃花等

香港政府的農業政策奉行自由市場運作原則

政府不為農業設定一個生產指標,也不會直接資助

業或者保障農業產品的價格,在農產品的貿易上香

也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全世界任何國家及地方的

產品都可出口到香港,只要符合香港的衛生標準

便

可。而我們的漁農自然護理署通過提供基礎建設、

術支援及低息貸款以協助農業發展,以提高業界的

產力,發展現代化的、注重環保的農業技術,生產

質、安全及高值的農產品

所謂農業科技’就是應用科學的知識、利用

具、儀器、科學的工序及技術來降低生產成本,或

提高農產物的收成’增強它的競爭力。這也包括確

農作物符合食品安全的標準,生產過程符<口環保的

求。為何小農戶需要協助提高他的競爭力呢?由於

般小農戶的生產力較低,所以收入也偏低,不能投

較多的資金于高新科技上,形成生產力不能提升的

性循環。因此政府向小農戶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協

他們獲取知識、技術,以及採用一些因應本地氣候

良的生產及模式,來提高他的生產力及收入。漁護

在執行這些農業政策,採取了以下的措施

1.定立法例管制農藥.

2.推廣合作社的成立

3 .確保有效率的銷售制度.

4.改善農業的基礎設施•

5.提供農業貸款

6.推介改良生產技術.

7.推行農業發展計劃

政府在1991年2月推出除害劑條例,藉以監

這類物質的入口、生產、配製、分銷、售}買及供應

現在只有毒性較低的除害劑可以在港註冊使用,保

消費者及使用者的安全

合作社、蔬菜統營

由於本港農場規模較小,資源有限,所以一

小農戶在生產及運輸方面都有困難,也不能享受大

模銷售的效益,因此漁護署協助農民組織<5口作社,

使

他們以自助及互助的精神,集合資源滿足社員間共

產銷的需要,例如大家集體訂購種好、肥田料、除

劑等,及幫助他們運輸蔬菜,減輕個別農友的成本

P:143

(5596)

1 2-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現在香港共有26個疏菜產銷合作社,合作社除了

助小農戶的生產及運輸外,也方便他們同事以團體

導形式來推廣農業技術。政府也在1946年成立疏

統營處’簡稱菜統處,處長由漁護署署長兼任。它

一個根據香港法例而成立的自負盈躬的非牟利機構

通過設在長沙灣的蔬菜批發市場,為菜農及買家提

1個公平及有效率的交易場地,即時給農友結帳,

提供農藥殘留的檢驗,確保菜市場賣出的農產品符

安全標準。菜統處把歷年累積的盈餘回饋本地的

業,通過農業發展基金’支援農業研究及發展計劃

通過一些資助專案,例如環控溫室的生產’協助農

複耕計劃;也協助農田基礎的改善工程,例如興建

路及改善灌溉系統;還資助農友接受培訓,包括海

考察,增加農業栽種知識。政府也提供低息貸款,

於香港這個規模比較小’沒有成立農業銀行

一般

商業銀行沒有提供農業貸款,因為農業生產的風

高,很容易受到病蟲害及惡劣天氣的影響、農產品

價錢也不穩定’本港農戶的生產規模也小,不能吸

本地商業銀行的興趣,所以不能獲得銀行的貸款。

統處因而成立了貸款基金’由漁護署監管,向農友

供低息的貸款,協助他們的生產營運。現在的貸款

利率由0.005%至5%不等,直至去年十一月三十

日止’累積的總貸款額達到八千四百萬元。在農業

械方面,因為香港的農田耕地小,所以引進

一些

型的自動化工具,例如耕耘機及自動灌溉系統,經

多年的推廣,現已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農戶採用了耕

機,百分之

一 一十的農戶採用了自動的灌溉系統

實驗農

由於香港的市民對優質的蔬菜有很大的需求

所以漁護署也致力於優質蔬果的栽種,滿足市民的

求及擴大本地農戶生產的層面,協助農民爭取高檔

場,提高它的效益。漁護署挑選一些優質農作物

種,在實驗成功後向農民推廣,近年推廣的有金銀

甜栗米,魚趨瓜、彩色甜椒、翠玉瓜、白肉苦瓜、

南瓜、軟甲婉豆、高宦及雪球蘿蔔。市場對這些優

產品也有不錯的反應。在耕種模式方面,我們也致

向農友推廣一些環保的病蟲害的管理技術,例如近

推廣的綜合病毒害防治技術。在園藝技術方面,我

推廣本地農友優良的園藝技術,例如使用保護性的

施’來集體生產蔬菜,節省種好的用量,以便集中

理’也提供健康強壯的幼苗’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護署也推介一些低成本的保護性設施,使農友在惡

的天氣下仍可生產疏菜。另外一項比較特別的環控

室的精耕技術,我們在最近兩年積極加以推廣。由

香港處於亞熱帶,天氣比較高溫多雨’不利生產高

優質作物’所以很多這類作物都從外地進口。我們

考了很多先進國家,例如以色列、西班牙、荷蘭的

控溫室,在2001年便已經改良並發展了適合香港

境的這項技術,以低能量降溫適應本地炎熱多雨的

天,它以防鏡鐵料作為支架,再用膠膜或膠版密封

利用降溫的水簾及抽風的系統,和借光網來調節溫

的微型氣候,包括溫度、濕度、光度等,使環境適

蔬菜的生長。雖然這項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但已有

個農場及投資者以這種技術生產農作物包括有機

菜、靈芝、蘭花及百合等

信譽農場計

自1987年開始,香港不時發生毒菜事件,我

在1994年便開始推廣信譽農場計劃,目的是方便

民分辨出哪些是優質安全的蔬菜,和推動優良種植

術,提高市民對由菜統處批銷蔬菜質量的信心。這

劃是農民自願參與,經過漁護署指導如何正確使用

害劑的方法。農產品在銷售前通過安全的監察。現

香港的信譽農場分佈於本港主要的產地區,例如打

嶺、蕉徑、吳家村、上水、青山、石崗、古洞及

山’在1995年,漁護開始擴展這項計劃到內地提

本港蔬菜的大型農場,這些農場大部分都是本地農

投資的。為了進一步推廣信譽產品,漁護署在1998

年創造了「好農夫」的標記,展開

了 一系列的活動

使市民對這項信譽農場計劃增加認識。直至2002

12月底,共有221個信譽農場,包括有28個在內

的農場,和251個信譽零銷商。農場總生產面積達

1,461公頃,包括內地的1,389公頃,所以香港大

分蔬菜都在內地生產。信譽蔬菜每日供應達到80

近年來,我們積極推廣有機耕作,保留了傳

耕作的智慧’結合了現代化的科學研究,促成

與大自然協調,建基於高知識的耕作模式,例如在

作中,農友採用了綠堆肥,保持耕地的養份,或者

用間作或輪作,減少病蟲害。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

在耕作中,農友不會採用化學合成的肥田料或農藥

物質,也不使用基因改造的種好。在技術支援方面

我們在2000年10月,印製了有機種植守則作為農

的指引,同年12月,我們開展

了 一個有機耕作轉

的計劃,協助有興趣轉型的農友進行有機耕作

香港的農業競爭

通過漁護署的支援’本地農戶的生產力逐步

升,如果以1961年及2001年的資料比較,一年平

可以生產的次數從4.5次增加至7次’平均蔬菜的

量由每公頃42噸增加至90噸,I個人可以料理的

P:144

5597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 1 3 .

地1,510平方米上升至2,930平方米。和其他地區

較,香港的農業競爭力又如何呢?在20§年,香

政府在漁農業的開支大約是一億六千萬元,對本港

產的貢獻,大約是九億

一 一千萬元,兩者的比率大約

5.6,比其他地區為高,這些資料顯示,雖然香港

很多不利的因素,本港漁民及農民仍具有競爭力

最後,我想說說香港農作業的未來展望。目

本港的農業生產受到的限制包括:面對入口產品的

烈競爭,都市化也使農作物的經濟地位相對偏低’

耕地小而不能享受大規模生產的效益,而從事農業

農民也趨於老化,雖然如此,本港的農業生產仍有

勢及商機,香港市民對優質蔬菜有極大的需求,本

菜農仍可以精耕細作,生產優質的蔬菜滿足市民的

求,香港菜農較接近市場,容易掌握市場的訊息,

靈活的生產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香港具備一個有系

的批銷體制,農產品很容易運到消費者的手上。也

來越多市民對綠色蔬菜有訴求,對有機蔬菜的需求

益增加。所以本地菜農雖規模較小,卻仍有競爭力

i

袁易天:香港的有機耕

是否可持續發

傳統上,農業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例如農

棄置未經處置的豬糞及雞糞到河流上。我們一般農

都應用很多農藥及化肥,對生態都有很大的破壞

香港有機耕種的發展歷

香港的有機耕種只有十多年歷史。香港的農

在七十年代非常興盛,漁護署給農友提供了很多

援,那時農民收入較為豐厚。我小時候,如果以四

買一斤菜心,已經是很好的價錢,但現在的農友可

只 賣

一 一元一斤,甚至更低。因此在近

一 一十年來,農

品是跌價的。所以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市民並

不喜歡食菜,而是農作物從外地入口,尤其內地,

錢更便宜。在八十年代,內地取消蔬菜運港的配額

所以蔬菜大量向香港傾銷。香港的人力及土地資源

較內地高,所以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香港人從食

地菜轉為食大陸菜。本地農友將生產技術及銷售模

帶到內地生產,以低廉的生產成本在內地生產’然

運銷香港,可以說本地農業生產給自己農友摧毀。

時候,香港人對環保要求增加。農業是一個污染

業,在1980年,發生了特別多的毒菜事件,香港

間呼籲,我們為何不可以種植有機蔬菜?但當時政

對有機菜抱懷疑態度,所以並不十分支援這項計劃

到了九十年代,政府態度轉變,覺得香港的農業到

穀底。我們無論如何協助本地農友,也不能與內地

較,唯有轉型,生產一些另類產品以符合社會的

求。所以政府才推動有機蔬菜

香港現在面對的另一個危機,就是有機菜仍

在問題。香港不是不可以生產優質的蔬菜,而是不

能與內地在價格與產量上面競爭。有機菜只是一種

產的模式及技術,這技術也可在內地應用,他們可

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資源發展有機菜,也可大量

入香港。在最初幾年,我們還可以生產有機菜,但

過幾年,充斥在市場的都將是從內地而來的有機菜

香港的農民仍然要面對經濟問題。如果這樣推斷,

港的農業沒有前景

我從小跟隨家人種菜,都是非有機的農作物

後來,我發現種有機菜不簡單,有機菜概念涵蓋面

常廣’不單是不用農藥及化肥’如果我們從這個概

出發,便不能把有機菜看成一種商品,可能有其他

價值需要從耕作及銷售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只有從

些附加價值中,才可認識到在香港推動有機農業,

然值得我們去做

有機耕種是國外引進的一種概

有機耕種是國外引進的一種概念。中國傳統

種符合一個很大的原則,就是耕種與周圍環境保持

諧的關係。如果我們不保持這種關係,很快便淘空

圍環境的天然資源’然後我們不會再將大自然需要

i

P:145

-14-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5598) 資源投放回大自然。在這個運作中,農業破壞了大

然,如沙漠化、水土流失。每年中國都會有水患,

都是我們在取用大自然資源時沒有進行環境保育的

果。農業也是如此。泥土中有很多養份,種菜的

候,菜在泥土中吸收養份,收割後,如果不補充一

有機物到泥土中,便會慢慢變得貧瘠。如果我們放

些化學肥料在泥土中’由於它是水溶性因此不能

泥土中保留太久。一下雨’一灌溉,化學肥料會隨

流失。所以,如果我們用化肥越多

’ 土地失去養份

板結、甚至沙漠化的問題就越嚴重。世界各地的有

耕種大多是民間自發的,包括美國、澳洲、歐洲’

有挪威是政府推動有機耕種,他們發現地下水受到

肥嚴重的污染,而他們的食用水來自地下水’這就

發一個很嚴重的國家性的健康問題,所以挪威政府

手從農業改革。其他地方主要從民間發起,八十年

到九十年代,大部分地區都是以工廠的模式生產’

如環控溫室,用很多農業機械將農業生產變成商品

投入多少便收入多少,以這種理路推動農業的時候

發現農業和土地、人、大自然的關係脫離了

在民間自發的有機耕種中’我們在耕種時是

可以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呢?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在

種時考慮如何可以繼續使土地肥沃而不是可持續

錢’這就是所謂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有機耕種的可

續發展的意思是,在土地上所有的生物是否永遠都

以得到他們生活所需的資源,這是很重要的。水土

失了,很難再找到。當城市向外擴展

’ 土地便消失

城市的特色是三An土,它不可能再有泥土的生命了

泥土對農夫很重要,有機耕種是儘量保持泥土的

素,質素越高,產品的質也越高,越健康,不需要

多的肥田料都可以生產它的作物。而工廠式的有機

種’時常生產一些不符合環保要求和食物安全要求

農藥’例如生物農藥,可以毒死昆蟲,

害。但當我們大量用這類農藥的時候’並沒有照顧

態,例如糊蝶’也給這類細菌殺死,我們忽略了_蝶

在生態環境中所擔當的角色。問題是我們只會考慮

己的食物安全,沒有考慮糊蝶的食物安全。在生態

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有機耕種

考慮是儘量保持與大自然和諧的關係

我們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個很錯的觀念,把昆

分為益蟲及害蟲,傳播花粉的便是益蟲,吃我們作

的是害蟲,_蝶幫助我們傳播花粉,但它的幼蟲又

吃去我們的農作物,那麼,我們殺不殺糊蝶呢?如

殺了幼蟲便沒有S蝶。因此我們在農作物生產過

中,不能對我們好的才做’所以在我的角度來說,

顧食物安全的農藥可以用,但不代表我們不考慮_蝶

的生態。有機耕種不是照顧了食物安全便正確。我

了十棵菜’給你兩棵,剩下八棵’養活了自己,不

要處理蟲害的問題。在這原則下,我們不單考慮

己,還要考慮大自然其他生物在耕種時所受到的

響。我們現在聽到很多有關有機菜產品的消息,或

市場的報導,大家覺得有機耕種可以持續發展的

業’商人覺得是一個可持續賺錢的機會

農作物變成商品是一個剝奪的過

民間有一種想法,如果不考慮人、食物和自

的關係,我們只會在大自然吸取資源,最後大自然

沒有可取的東西了。所以有機耕種有兩個很明顯的

別,其一是將有機農作物作為商品,例如中國有很

大型的有機農場,但不是農民自發辦的,其實是由

國、日本及歐洲投資者把他們的生產基地移到中國

生產一些很便宜及成本低的產品,運到世界各地

售,但價錢卻貴了很多。如果他們在本土耕種,成

很貴,其實這個過程是一個剝奪的過程。為何中國

入WTO

放,吸引外地人投資,利用廉價的資源生產高產值

作物,有機耕種的業者很反對這種作法,原因是將

品變成商品運到其他地方,沒有考慮中國農民所面

的問題,為何中國農民所得到的報酬較其他人低呢

有機耕種者考慮消費者是否接受產品的價錢呢?在

售過程中是否剝削了其他人呢?當有機耕種變成投

專案的時候,發覺任何生產成本都可以降低的時候

最後可以降低只有一種——工資,永遠都是在工

項下副除你的生產成本。所以我們不談有機耕種作

的價值,大家吃的蔬菜,都是在內地生產的農產品

其實我們享受的廉價蔬菜’都是在剝奪內地農民應

的報酬。內地的廉價菜相對我的貴價菜’是有一點

道德的。中學時我讀的一篇課文,《槳聲燈裏的秦

河》,俞平伯寫的,他遇到的一次道德困境,在秦

河上遇到歌妓,他覺得他是一位知識份子’聽歌如

嫖妓’但他又想,如果不點唱,她們的生活得不到

障,最後點唱

了 ’在聽歌的時候,懷著哀矜勿喜的

情,不覺得自己很了得’也不覺得是一種享受,在

種環境下,是迫不得已的行為

我覺得在今時今日的社會’除了經濟發展,

有其他價值,所以我們的社會才可持續運作,如果

粹從賺錢上考慮’我們社會將會出現很多人性的

題。我們覺得香港值得自豪的地方,就是有ICAC

如果沒有便很大問題,香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地方

作為商人會不會談這個問題呢?他們覺得經濟問題

重要’但一個社會必需要考慮非經濟因素才可運作

所以如果只論有機耕種的產品是否較貴,是否可繼

賺錢,我覺得香港就不應再提有機耕種。有機耕種

問食物安全不安全’只要安全便可賣錢’可是一旦

生產成本加上環境保育及後代的生活質素,那麼所

0

P:146

(5599)

饒宗頭教授(左三)、莫家良教授(左二)與同學合影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 1 5 .

上海博物館之旅小

記 藝術系邱士蒜、汉張藝

我們藝術系一行八人,當中包括領隊莫家良

授及七位研究生,在

一 一零零

一 一年十一月

一 一十八日前

上海博物館,參觀一個名為「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

的書畫展覽’並出席相關的r千年遺珍國際學術研

會J

為慶祝上海博物館成立五十周年’上海博物 。

特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及遼寧省博物館擺手合辦了這

史無前例的展覽,展出共七十

一 一件自晉到元的國寶

書畫作品。這些書畫均流傳有緒,在中國藝術史上

著重要地位,平日難得一見,更遑論同時展出。展

內全部作品均令我們歎為觀止,書法有東晉王獻之

《行草書鴨頭丸帖卷》、唐代虞世南的《行書摹蘭

序帖卷》、武則天時期飽摹的《萬歲通天帖》;給

方面,則有五代時期董源的三件作品:《瀟湘

卷》、《夏景山口待渡圖卷》及《夏山圖卷》,其

名作更包括唐人閻立本的《步輦圖》(傳)、周昉

《簪花仕女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實不能盡錄。

些以往只能在書本及課堂幻燈投影上看到的名作,

然真實的展現眼前’讓我們再三流連於展覽廳。我

一面用心欣賞作品

’ 一面聽莫教授細心講解,每次

到閉館時才肯離去。這次展覽不但吸引了大批國際

名的學者前來參觀,更有不少上海以至中國各地的

民慕名而來,場面好不熱鬧。由於人數為多,展品

十分珍貴,所以在展覽開幕期間,更可以看到大批

放軍駐守呢

與展覽配合的國際研討會,由

一 一十九曰開始

為期三天。出席的嘉賓,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知名的

術史學者,當中包括我校饒宗頤教授、香港大學藝

學系萬青力教授,大陸及臺灣學者包括傅申、楊

愷、楊新、汪慶正等,外國學者則有方聞及韋陀

等。雖然我們只是一班前來旁聽的香港研究生,但

機會參與這類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真的一個難得

機會。而且有機會見到這麼多有名的藝術史學者的

采,大家都難掩興奮之情

除了上海博物館的國寶展覽以外,恰巧在上

美術館正舉辦第四屆r上海雙年展」及「雙年展國

學生展」作品欣賞,使我們有機會瞭解到國內當代

術的最新面貌。本屆雙年展以「都市營造」為主題

邀請到來自

一 一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十八位元藝術

和學生或組別參加,其中包括了香港藝術家陳幼堅

作品《京都,我的愛人!》。在上海期間,同學們

機四出參觀上海名勝,以及遍佈於各

街窄巷的畫廊,忙個不停。在行程的

聲,我們跟隨由蘇州大學來港就讀藝

史博士課程的毛秋瑾同學,參觀了蘇

大學,又遊覽了蘇州著名江南庭園r

浪亭」,於當地購買絲綢綿納、糕點

信,還品嘗

了 一頓豐富而地道的蘇

雖然行程只有短短六日,但已足

我們回味,有同學更將重達

一 一十多磅

《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覽圖錄》「抬

回家中,足見此次行程收穫之豐

最後,承蒙高美慶教授慷慨贊助

次行程的經費,謹代表各同學致以衷

的感謝

P:147

1 6-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5600) 同學文•章選

哲學系梁潔

水流縱橫,小橋交錯,古井俯拾皆是,一派

鄉風光,周莊正是我的夢。它位於蘇州古城東南三

公里,宋代元佑元年,周迪功於此設莊’遂有此名

這古樸幽雅的古鎮,人家盡枕河。夜闌人靜’沏一

溫熱的碧螺春’我乘舟暢遊,盡覽小橋、流水、

家。穿插於竹樹中,感受著鮮嫩清香的竹香,目光

月光吸引

’ 一時收住了,槳隨水漂流。高門大宅靜

地仔立在夜空圓月之下,月光給簷宇鍍上一層珍珠

的蒼白色,四周環抱著幽暗而柔和的褐色,深綠色

陰影籠罩被竹樹枝覆蓋的屋頂。門前寬闊的地堂也

白晃晃的’閃出煩煩的光輝,彷彿有人施了魔法’

那駒黑的花岗石變戒了胶目的大理石

鐘聲由遠至近。頃刻間,已飄至全福寺。細

鐘聲的共鳴,淡雅而雋永,非筆墨所能形容。似無

有,參證禪理。一蓋盞精緻的花燈細水長流’流經

個幽暗的角落,通向未知的將來。目送最後一道微

的逝去,我忽然想到一段話:「未來有許多名字。

弱的人叫未來為不可能,信心不堅者稱為未知,思

周到的人叫未來為希望。」抬頭凝望者一輪明月,

遭暗淡的星星因它而顯得溉小。但沐浴於希望之光

我從未感覺到比此刻更溫暖的注視

天色漸明,於輕風的細喚下e醒,在周遭陌

的環境包圍下,知道小艇已離開周莊,正往一個不

名的水鄉前進。凝視著眼前的碧螺春,深知我留戀

所在地,是個永恒的樂土,

個只要你願意便可到達的

度0

我願作

哲學系張迪

長輩每教誨說:「向水

做人處事要如水般剛柔

濟。遇到問題’不要硬碰,

不要勉強。過分執著或胡亂

試,只會令問題越弄越糟。

是柔

做事又要有恆心,點滴 。

成江河,可穿頑石。這是剛

一剛一柔,把握得爐火純青,萬事皆可迎刃

解。這就是做人道理。這是真的嗎?做人就是這樣

無疑,水對環境變化適應的能力極強。放諸

成湖’放諸河成河。做人圓滑本無不妥。但對不正

途的曲從,還是應該學習嗎

做人原則是永不放棄的。即使環境如何惡劣

我們都要抱持。面對惡境而隨波逐流’這不是圓潤

而是沒有立場。如此之人,我們還值得學習嗎

至於,水往下流,更不應該學習。做人方向

應如煙如霧,下學而上達。所以’如要學習,我願

雲:可山中繚繞,可岫外卷舒,不屈不燒獨立自在

豈不是更勝於水

我願作雲

人生

哲學系蔡偉

我們走路,如果是漫無目的,胡亂碰撞’則

來是浪費寶貴時間,

一 一來會誤入歧途,迷失方向。

此必須先有目的地

確定了目的地,我們就要想想走哪一條路。

可以走康莊大道,追逐兩旁的繽紛;也可以走崎B

徑’欣賞四周的樹蔭。某一條路也許最平坦’某一

路也許最快捷;但我知道,無論走哪一條路,總不

兩手空空地到達

有時,走著走著,少不免會遇到意外。或許

來前面的路封住了,或許不小心摔

了 一絞,但可不

亂了陣腳’想個辦法,轉個方向,繼續前行

走路如是’人生又何嘗不然

P:148

(5601)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 1 7 .

讀卞之琳

〈斷章〉和〈寂寞

環境科學系林與子

〈斷章

〉 卞之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寂寞

〉 卞之

鄉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頭邊養一隻蟈蟈

長大了在城裏操勞

他買

了 一個夜明錶

小時候他常常難羨

墓草做®蟈的家園

如今他死了三小時

夜明錶還不曾休止

以上兩首新詩是卞之琳先生的作品。卞之琳

中國文壇現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令中國現代

追上世界步伐,與當時西方詩壇同步發展的’端賴

代派諸詩人,而卞之琳正是其中重要的推動者之一

正因如此,他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與胡適

郭沫若、徐志摩、聞一多並列。卞之琳的詩作不會

得別人一看就明白’而多帶象徵意味,留給讀者很

想像的空間。本文將介紹〈斷章〉

和 < 寂寞〉兩篇

品,並比較它們的寫作手法

先說〈斷章〉。全詩只有四句,而按詩的意思

應該是兩句為一組。表面上兩組詩句共沒有直接的

係,第

二 一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

看你」指出當你在看風景時,你也會成為別人眼中

風景.,而第

一 一四句詩r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

了別人的夢」描述一人在窗前望月沉思的景象,但

來自己亦會成為別人想念的對象。這詩的最大特色

它有數個欣賞及解釋的角度,而整首詩背後的含意

要有三種不同闡釋的方法,而三種看法亦迥然相異

第一種看法是一種比較表面的看法,就是認

〈斷章〉是一首情詩。r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中

看風景的人,就是詩中的r我」’在詩中r我」暗

地在樓上偷看在樓下看風景的你。而在詩的另一段

r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之中的別人亦暗指r我」’

示了詩中的「你」欣賞窗前明月的同時,r我」其

亦憧憬著你。全詩都在暗示著喜歡了別人而沒有

口 ’只能將這一種愛慕之情收在心中。如果把「

景」解為對愛的憧憬,把「看」解為對愛的追尋,

詩就會是一首既含蓄又濃例的情詩。把情融於r看

景」,卻不失浪漫,反而把欲語又止的感情表現得

為傳神,顯出那淡淡的情韻

一 一種看法比較少見’亦比較少人接受這一

說法,就是認為這詩反映人性醜惡的一面。第一個

出這說法的人是李健吾先生,他認為全詩的著眼點

於r裝飾」一詞’認為此詞寓有無限的悲哀。人的

有行為都是虛偽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而別人的

在都是為了裝飾自己、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設的

詩中更表達出一種「幢螂捕禪,黃雀在後」的意思

寫出人就是這一種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生物

最後一種,是最多人認同的說法,亦是卞之

先生自己對這詩的解釋。第

二 一句與及第三四句所

說的’是一種「相對」的關係。當你在看風景時,

實自己正成為別人所看的風景的一部分;當你正對

月兒睹物思人時’自己其實也被人想念著。這一種

是誰的風景,誰裝飾誰以及誰被裝飾,都有一種主

和被動,而且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同時飾演這兩種

色,由此造成錯綜複雜的關係。而這又可以衍生出

事都不應該那麼執著的觀點,因為所有事情都是

對,而不是絕對的。三種就法之中以這一種最有

理,也最為配合全詩的內容

〈寂寞〉這一首作品也是分為兩段’不過每段

四句,比〈斷章〉要長;而且兩段詩之間是有關

的。第一段是寫一個鄉下長大的小孩子到了城市

作,第1 一段寫他死亡的事情。從表面看來這是一首

容淺明的詩’描寫一個鄉下小孩的一生;不過詩中

留給讀者許多想像的空間,例如為什麼那小孩要買

隻夜明錶,而不是普通的表呢?而那小孩為什麼死

了?和〈斷章〉一詩一樣,這一首詩也可以從多個

度去欣賞,而不同角度得出來的意義也不一樣。以

是我自己想出的,對這詩的看法

第一種的看法,就正正是這詩的題目:寂寞

詩中寫的寂寞,就是鄉下小孩的寂寞。小孩無論在

下,還是在城裡,都是寂寞的;然而小孩在年少時

長大後排解寂寞的方法卻不一樣,也可以說是在鄉

和在城裡卻不一樣。小時候在鄉下,在枕邊養一隻

蟈螺蟀陪伴,而長大他就買了夜光錶給自己。不論

甚麼時候,詩中小孩覺得寂寞,都是因為夜裡沒人

伴,而需要一些物事慰解。不過在小時候蟈蟈或許

以明白小孩的寂寞’可是夜光錶不可以,看著夜

錶,看著時針分針在轉,最多可以讓自己知道自己

然存在,只是藉著時間的流動而暫時忘掉寂寞而已

一 一種看法的著眼點在於詩中描寫的事背後

P:149

18- 新亞生活30:5 (2003年 1 月

(5602) 含意。詩中的「夜明錶」代表了城市裡的無情與

漠,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感受和

要。在詩中,鄉下的小孩子在城中工作’為了使自

在夜晚有個陪伴,像小時候有蟈蟈一樣,所以他買

夜光錶;不過到最後當他已經死掉了,夜光錶也沒

停止。夜光錶本來是用來陪著詩中的主角,然而在

後還沒有停下的錶正是死了的主角的一大諷剌。這

了 一個寓意:有時候自己很在意或是很依賴的人

其實沒有將自己放進心中•,而在城市裡人和人之間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

《合壁聯珠——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

日期:3月1

日 5月公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展覽

開幕:2月28日(星期五)下午4時30分,

請楊鐡樑择

士 GBM

, JP及香港中文大

偉倫榮譽講座教授饒宗頤教授主禮,

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教授主持

150對楹聯乃精選自樂常在軒之珍藏,樂常在

主人黃仲方先生為著名山水畫家。此展覽亦為誌慶

赌賈

f基錢4

m

M古今

關係就如同詩中的小孩和夜光錶一樣,沒有相互的

通’更加沒有感情,只有那一種買和賣的利益關係

一旦這一種關係完了,就會各不相干。這和第一段

的小孩和蟈蟈的關係不同’他們可以互相慰藉,象

了 一種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來維繫的關係’和下一

小孩和夜光錶的關係更顯出強烈的對比,更加暗示

小孩子比起大人更加著重感情,因為小孩子純真,

隨年月的磨損就會有了大人的功利心和虛榮心,小

候一隻蟈蟈就可以成為小孩的好玩伴’但長大了之

港中文大學四十周年而舉辦。繼香港展出後,展覽

安排於美國巡迴展出

書寫在紙絹上的極聯,講究平K對偶,與

學、金石學、文字學及書法藝術的關係非常密切’

有清一代盛極一時。無論是文人、金石學家、文字

者、書畫家,達官顯宦,以至帝王,均措手其中。

美價值與社會功能集於一身,植聯乃清代書法之

展品共150項,佳構琳鄉,包括書法家鄧石如

伊秉綬、包世臣、何紹基;詩人朱彝尊、張問陶•,

侯顯宦成親王、劉墉;畫家王時敏、金農、鄭板橋

人之作品

展覽圖錄

彩版精印150件展品’每件展品附詳盡中英文

明,由正在就讀美國加州大學及台灣師範大學之研

生撰稿。四篇學術論文分別由美國馬利蘭大學郭繼

教授、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艾朗諾教授、石慢

授、香港中文大學莫家良教授撰寫。展覽圖錄約450

頁,分精裝版及平裝版,以饗不同讀者需求

就追求較為物質的夜光錶,寫的就是人長大後,很

時候反而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

第三個是比較哲理一點的說法。在詩中最重

的一句就是r小時候他常常羨慕,墓草做蟈蟈的

園」’羨慕蟈蟈住在墓草中,可能是因為蟈蟈可以

由自在’但最後詩中的小孩死掉

了 ’回歸到土地裡

這不就是和蟈蟈一樣住在墓草中嗎?但這並不是小

真正想要的’實在是一個諷刺。長大後的小孩要買

只夜明錶排解寂寞,但是事實上這並沒有幫助’小

還是寂寞地死去。而詩中的蟈蟈代表了詩中小孩短

的一生。綜合以上數點’全詩是想說明人生匆匆,

求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是沒有意思的,反倒令

己忘記及失去了人生的真正意義,而我們也不必去

慕他人

以上寫的就是我對〈寂寞〉一詩的不同看法。

自己的意見來說’第一個看法最為簡單及淺顯,不

較為流於表面•’第

二 一個說法則較為抽象而難於理解

不易看出詩的內容與詩中寓意的關係.,而第

一 一個說

合情合理之餘,又可以緊扣詩的全體’比較容易

受。前面已經說過’〈寂寞〉和〈斷章〉的相似之

就是可以從多個角度和層次來剖析詩的意思。兩首

的內容都淺白易解’然而背後的象徵意義就可以隨

同的看法而有所不同,有很多可供想像及猜測的

間,而這可以視為作者與讀者之間透過詩的互動。

兩首詩的不同之處’就是詩的意境。在〈斷章〉中

全詩都以一種較為悠閒恬淡的文筆,寫一些生活中

事情——看風景和對窗觀月;而〈寂寞〉一詩就寫

個鄉下小孩小時候、長大和死亡的事,節奏很快,

是人生的速寫

總的來說,這兩首詩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詩情洋溢之外,

P:150

(5603)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 1 9 .

嗎 農圃舊

關於基本法第

一 一十三條的立法問題,三個月

詢期雖然完結,立法會裏的爭論還沒有止息。上月

章有局內對峙的兩造人爭辯的報導,使社會大眾一

緊繃著的神經沒法鬆弛下來’只間中帶來一點有苦®

味的笑料。代表法律界的一位女議員認為’律政司

司長和保安局葉局長面對部分議員和社會的抨擊

’ 一

直只識得使用武俠小說中的一招二几龍有悔」去

充龍有悔是個什麼招式?不讀武俠書的人自

不知道議員萌蘆裏裝的是什麼藥。說此話的人不可

假定全社會的人都和她一樣是個武俠迷;又即使懂

充龍的來源,那為何不是潛龍或飛龍或見龍?相信

僅是該議員無意識的選擇,是不經意衝口而出的。

之,嚴格的說,議員這次確是失言之極!何以故?

聽我道來

「充龍有悔」當然不是武俠的功夫招數!《易經

乾卦的上九交詞就是這四個字。r有悔」是n几龍

的判詞,而且不是一個好的判詞,但不至於「有咎

或「有吝」,更不是「大凶」那麼嚴重’而只是代

一點小過失,使遼得此卦此交者知所警惕和戒慎

已。n几龍」的一般解釋是說龍處於高危之位。屬

數象派的唐朝人李鼎祥,在他的《周易集解》中,

漢人王肅云:「窮高曰充,知進忘退,故悔也。」

謂此卦第六X乂居一卦之極,所以說是r高」。此處

窮高是到達

了 一個盡境,一個極步。人至此境地應

有戒慎惕懼之意。吾國人是深富歷史教訓的民族,

書所載,凡到了這個境地的人,往往多少都知道戒

的。手邊恰好有一本楊樹達氏輯的《周易古義》,

r上九.丄几龍有悔」條,舉出幾個事例,以下只鈔

其中一事

後漢書陰興傳:帝後召興,欲封之,置印綬

前。興固讓曰:r臣未有先登陷陣之功,而一家數

並蒙爵土,令天下觖望’誠為盈溢。臣蒙陛下、貴

恩澤至厚,富貴已極,不可復加’至誠不願。」帝

興之讓,不奪其志。貴人問其故,興曰:「貴人不

書記邪?『冗龍有悔』。

至於「冗龍有悔」怎樣可以成為武俠高手殺人

退

敵的辣手招式’則「你問我,我去問誰?」事實上

這四字全不顯示任何些微動作的。如果真說它可以

敵致果,則武俠書的作者一直躬欠讀者一個完滿的

釋。相信萬千讀者包括上面那位議員,讀書至此,

只能含糊馬虎了事,這就是r不求甚解」的另一好

釋。他們或許縱容自家的想像力在虛無飄緲之鄉

蕩、湊泊。水準高的讀者’容或較易找到一個妥貼

湊泊處所,然後對自己說:「此招式大概就是這樣

的吧!」記得似乎也是這位武俠書的作者,曾以李

全篇五言古詩〈俠客行〉化成神妙的武功。他筆下

通非通的對詩句的演繹,如果你覺得無法接受’就

好廢書不觀。它確然全不似得傳統的南宗北派等的

功,什麼雙龍出海、金雞獨立、葉底偷挑、玉女穿

等,每一招式都是質實的’而且整套武功都有路數

尋,可以從頭到尾耍弄出來’更可以為我們理知所

受的。可惜如洪熙官三上少林所演出的連場硬橋硬

功夫,雖然有數十年的修為,得來不易,但來到

龍、潛龍和飛龍的世界,至多仍僅屬三等的,其人

經常是高手、宗師們玩弄的對像,而以這種人物組

的故事,在圖書館內一直少人問津

現在,議員說梁、葉

1 一人只識得以一招洪七

的n几龍有悔」抵檔別人對他們的責難。這句話除

是個噱頭,博人一笑之外,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前

年有外國對沖基金經常尋找機會衝擊港元,希望從

攫取厚利。金管局的任局長在緊急關頭時,總是以

地銀行系統加息的手法去應付,於是議員們便揶揄

長為r任一招」。說老實話,這一招卻是可以理

的,可以把握的,因為它有理路可循

議員的那句話’裏面還有一個設喻不倫問題

提話者分明已落於下風,或出於嚴重的失誤。洪七

的降龍掌,只傳與忠義之士,以對付江湖中的奸侯

輩,絕不會傳給資質遠比郭靖上乘,頭腦更為靈巧

慧但心術不正如完顏康之流或歐陽鋒的門徒的。議

說梁、葉能耍出洪七公的降龍掌(姑勿論是僅此一

或全十八式),試問議員置自己於何地?她何以自

至此?依我個人的想法,她倒不如說梁、葉懂得耍

陽峰的蛤蟆功更為恰當。此功夫表演時儘管笨拙

笑,但卻管用。又據書中說,真的只此一式:只須

地上匍旬如蛤蟆,腹中鼓足了「真氣」,在出招時

先是略略數聲,然後舉掌往外打出,掌力所至之處

對方不論多少高手(遑論議員或社會大眾),都立

為之辟易

至於n几」字的讀音,為降、為抗、為岡…

等,實在是無關宏旨。但如果使人們從此轉到辯論

韻學上去’官員與議員從此稍能r棲心玄遠」,多

一點學術氣氛,多一點客觀與客氣,少一點意氣,

是一大美事也

P:151

(5604)

P€riodtCcil ScctioTi―“

United ColLgc Libiaiy 一

Life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hines Universit e 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February 2003

CONTENTS

Prof. Donald J. Munro Delivered the 16th Ch'

Lecture in History and Culture

1 M u

Trip to Mainland China' by Ms. Lee Hiu-yin

Prof. W u Weishan Visited the College as 'Y.S. Chung

Visiting Fellow'

Mr. Hsu Wen-rwei Visited the College as Visiting

Fellow of Y.S. Hiii Exchange Programme in Fine Arts

Putonghua Studying

Language Programme

Beijing/Summer English

‘Badminton Tea m of the University Contest with

Counterparts in Mainland China' by Mr. Tong Yuen6 Th e Wonderful Part of Recitation' by Ms. Lo Tin-oi

7 Major Events

8 The 3r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e k

9 Th e Marine Parks of Hong Kong' by Mr. C.K. Wong

11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by Mr. S.P. Lau &

Mr. Y.T. Yuen ^

15 'Trip to Shanghai Museum ' by Ms. K.M. Yaii &

Mr. N. Y. Cheung

11 Selected Students' Articles

19 ‘Is ''KangLong You Hid” a Mov e of Martial Arts?' by

Farm Fellow

MAJOR EVENTS

(January 2003)

Jan. 3-10, 13-21 & 27 - Feb. 5, The following exhibitions

were held in Hui Gallery respectively: 1. “In BeijingArt Academy Summer Training Programme\"; 2. Joint

Exhibition by Fine Arts students, Doris Wong, Sharon

L a m and Rons To; 3. Joint Exhibition by Fine Arts

Students, Won g Ying-shan, Ka m Lai-wan, Sunny

Yung & Winky Ng.

Jan. 8 - Feb. 19, The Head's Trophy Tournament was held.

This annual event aimed at promoting the fellowship

and team spirits among students and encouraging their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Jan. 20, A Junior Staff Lunar Ne w Year Luncheon Gathering

was held at Yun Chi Hsien.

Jan. 23, The 2nd (2002-03) meeting of the Assembly of

Fellows was held in Ne w Asia Conference Room.

Jan. 24, The 1st Bi-weekly Assembly of the 2nd term was

held in Sir Run Run Shaw Hall. The topic of the talk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Jan. 24 - 30, The programme of the

Protection Wee k was held.

Environmental

Jan. 25 - Feb. 7, Ms. Julia Travers, Director of 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 (Hong Kong Office) led eight Ne w

Asia student representatives to visit Yale University.

《新亞生活》月刊

主編: 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 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63-5418

web-site : http://naweb.na.cuhk.edu.hk/life/NAH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份

歡迎投稿

-20-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P:152

21

22

24

25

本期要目

七二年畢業校友聚首新亞雲起軒

中大慈善健步行暨繽紛嘉年華

本院學生宿舍「紫霞樓」開幕

本院學生宿舍活動中心「周君廉堂」開幕

六七年畢業校友慷慨回應黃院長呼纖

敬謝熱心校友捐贈獎學金及學生活動基金

為中國哲學開生面的孟旦教授

李樂詩主講:南極的環保問題

王春生教授於新亞午餐例會上談運動與健康

第十一屆院長盃系際球類比賽圓滿結束

新亞書院本年歌唱比賽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友作品展

中文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本院大事記

中國書院的發展歷程

校友來函談新亞精神

各學系第52屆(2003)年畢業班同學

何俊邦

瑪振宇

部 洪 波

黃 祖 植

(5605)

piYfsnmnprmnn n

部份重返母校的72年畢業校友與本院院長、輔導長•

院務主任及兩位任本院校董的校友合影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

^

^

^ I I零零三年三月十五

曰 第三十卷第七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蚩曰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

I九五八年五月。

I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七二年畢業校

聚首新亞雲起

為團結校友,本院於二月二十二日(星

六)下午三時三十分在「雲起軒」舉行「七

畢業校友茶聚」,希望借此機會,讓已離校

十年的校友共聚一堂,暢談現在,重溫當年

同時,也可趁此向各位校友介紹大學及書院

這數十年的轉變

當日應邀出席的校友有

一 一十餘位,包括

中文系的連萬里、黃子程及蘇難霞;英文系

鄭純智;歷史系的方文莊、李明逵•,藝術系

瑪燕儀•,工商管理系的王培洲、何偉雄、何

貞、陳金霖、游漢明及葉挺國;生物系的徐

之、何在光、陳維娜、傅振華、黃循萬、葉

生•,化學系的鄭國雄•,經濟系的陳志新•,社

學系的葉漢秋、蔡緯雄及鄧慶年。同時兩位

任本院校董的香樹輝、黃建平校友及校友會

主席譚英士校友也出席了這個聚會。七十年

的校友成就不凡。這次出席的香港大學校長

P:153

(5606)

I -2 - 新亞生活30: 7 (2003 年 3 月 )立之

友及

友港警務

_處副

I長李

^逵校

^當日

t成為傳

i媒追

象,

. 曰的

刊更廣泛報道。他倆更被校友視為新亞書院

r文」一「武」的代表而傳為佳話

這次聚會的另j個重要目的是介紹書院

狀況。黃院長^:^聚會上以電腦視像介紹書院的

-

建設、書院及同學近年的活動,同時指出書

目前經費不足,尤其社會人士對書院的支持

少,書院的獎助學基金及學生活動基金也相

減少’對於家境清貧及品學兼優的同學所面

的困境愛莫能助。因此,黃院長最近致函一

一 一千餘位海內外校友,呼籲他們大力捐助’

立獎助學基金及學生活動基金。黃院長也借

次茶聚,向七

一 一年畢業的校友解釋目前的

況,大家的反應也很熱烈

茶會過後,各位校友在書院同人帶領下

參觀了孔子像、圓形廣場、合一亭及書院的

宿

舍’他們對母校的設施及景致都大為讚賞’

感與他們當

的簡陋環境

可同日而語

最後各

校友重返雲

軒,黃院長

了 一些書

近年出版的

物及書院的

念品贈予

家,也結束

當日的聚會

這次聚會,各人都感到非常愉快,相信對書

及校友都有莫大的益處

P:154

(5607)

Round-tbe-CU

athorfi

rnival m

力S^年為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大學特於

~ f 二月二十三日在崇基嶺南運動場舉行四十周年校

慶活動啟動儀式及「中大慈善健步行暨繽紛嘉年華」,

拉開跨越一年的校慶活動的序幕。

主持這項活動的是大會贊助人林李题如博士、禾IJ漢

糾博士、鄭明訓先生、金耀基校長,以及負責籌備工作

的廖柏偉教授、俞靄敏女士。啟動典禮司儀由兩位中大

校友張宏觀女士及陳敬創先生擔任。

典禮首先出場

的是一條配上中大

校徽的紫色金龍與

由中大四所書院同

學舞動的四只 醒

獅,他們精采的演

出一下子使全場人

士興奮起來。在金

耀基校長及鄭明訓

先生致辭後,四所

成員書院的院歌先後響起,本院師生及校友演唱校歌是

最駕輕就熟的,最後的表演項目是非洲鼓及舞蹈,強勁

的節奏響徹整個運動場。健步行起步禮由工程學院設計

的「騰飛將軍」及各主禮嘉賓主持。

健步行共有三條不同 長

短,環繞校画的路線。本院隊

伍選擇了「輕鬆線」,全長約

2.8公里,需時約45分鐘。健步

行另一目標是籌募善款惠贈醫

學院癌症中心,支持醫護人員

和癌症病人攜手共創治癌新里

程。黃乃正院長為鼓勵本院院

務室及輔導處同人參加,贊助

每位同事五十元。 瞻

繽紛嘉年華以「清新環境與健康生活」為主題,場

內設多種遊戲、民間藝術、小吃及購物攤位,並有香港

和中大歷史乃至香港自然生態圖片展覽。中大有關院系

在場提供健康資訊並作示範,而醫學院師生及校友更為

參加者提供免費體格檢驗服務。當日參與活動的嘉賓、

校友、員生和市民逾六千人。

mam

本院校董韵:

海泉校友

(左

香樹輝校友

(右

穿上整齊運.

動裝的本院

校友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P:155

梁秉中教授、周文軒博士、李胡紫霞博士

金耀基校長、黃乃正院長 ‘

^^:黃乃正院長、梁秉中教授、周文軒博士、金耀基校長

李胡紫渡博士、李國章局長、張玉麟夫人

(5608)

-8- 新亞生治30: 7 (2003 年 3 月 )本院學生宿舍

r紫霞樓」開

本院於二月十四日(星期五)下午三時在中大

亞書院紫霞樓地下大廳隆重舉行學生宿舍「紫霞樓

開幕典禮。主禮嘉賓為李胡紫霞博士、、香港中文大

校長金耀基教授、新亞書院校董會主席周文軒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黃乃正教授及香港中文

學新亞書院前任院長梁秉中教授。教育統籌局局長

香港中文大學前任校長李國章教授、新亞書院校董

嘉賓、大學師生共百餘人蕰臨觀禮

開幕典禮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學金耀基校長致

(講辭見另頁)’然後本院前任院長梁秉中教授介

籌建這座宿舍的始末。這座大樓的興建費為八千

元’四分之三的經費由政府負擔,而四分之一則需

書院籌募。梁教授在演講中表示他在任院長時便因

需要籌這筆龐大經費而顯得鬱鬱寡歡,胡紫霞博士

得悉梁院長的困境後慨允捐助,頓使梁教授展顏。

在演講中指出’紫霞樓建於半山’面臨像一條江的

露港,可以說是「江上建紫霞」,他更說這裡風景

美也許是中大之最。演講完畢後,胡紫霞博士與各

禮嘉賓一同主持紫霞樓的揭幕儀式’紫霞樓宿生代

向胡博士獻上鮮花,表達同學對她的敬意和謝意。

亞國術會隨即進行

了 一場精采的醒獅表演。最後,

主禮嘉賓分別與大學同人及各出席親友拍照留念。

禮完畢,胡博士與嘉賓一同參觀紫霞樓宿舍’他們

宿舍的設施都深感滿意

紫霞樓,樓高八層,座落於新亞書院東面狭

的斜坡上。大樓共有三百個宿位,平均分佈於一至

樓。屋宇平面佈局分為三節,巧成r之」字型,突

窄長且随峭的地段限制,讓更多房間享受到美麗的

露港風光或生機盘然的校園的景致

李胡紫

博士為本港

名慈善家與

會服務界

楚,原籍廣

三水’生長

積善之家,

先翁胡禧堂

生崇襟卓識

碩德槃才,

子女學業殷

垂注,悉心培育,故胡博士自幼即接受良好教育,

香港聖士提反女校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大學,修

社會學,為獻身社會、服務人群的宏願’打下了紮

的基礎

李胡紫霞博士自其先夫李福樹議員在六十年

香港中文大學創校初期出任大學校董後,即與中大

立良好關係及深厚情誼。近年來,李博士更鼎力匡

中大多項發展計劃’曾贊助本院學生活動,今復慷

資助興建宿舍。為表彰李博士多年對大學的支持,

及對本院的厚愛,遂以李胡紫霞博士嘉諱為宿舍大

命名

P:156

-8- 新亞生治30:7 (2003 年 3 月 )

(5609)

香?^中文大學金耀基校表致闹幕

李胡紫

博士、周文

主席、黃

長、梁教授

各位來賓

我非常

興跟各位主

嘉賓一同主

紫霞樓的開

典禮。我對

霞樓有一種

殊的親切感。紫霞樓是新亞書院的第四座宿舍。當

亞書院黃院長、梁秉中教授要我為紫霞樓題字時,

立即答應了,也不管我的字寫得好不好了

中文大學是一間研究型的綜合大學,而中大

是香港唯一的書院制的大學。書院在整個大學中扮

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非形

的教育,提供了具有創意的hidde

n CLirricuki

m (

在課程),是中文大學「全人教育」中一個不可缺

的組成。而書院的功能之所以能發揮得多采多姿,

大的原因是它有宿舍,書院的宿舍不止是學生居息

地方,更是一個培養獨立生活、群體生活的地方,

院宿舍不止是一幢建築,也是一種生活,一種文化

聯合國文教組近年提出一個報告,認為

一 一十一世紀

教育應該注重知識的四個維度,一是learnin

g to

l〈now

一曰

疋 learnin

g t

o do,三曰

疋 learnin

g t

o live

together,四是learnin

g t

o b

e M。宿舍的生活,學生

夠學到這四種知識,尤其是learnin

g t

o liv

e t?gether

learnin

g t

o be。•據我了解,中大的學生’畢業多年

後,最難忘懷的是他們的書院生活,特別是他們的

宿

舍生活。

宿

舍在中大

體教育中

價值由此

年來,中

已取得了

越的成就

無論在研

上、教育

都已贏得

際的聲譽

中大之所

能不斷

展、不斷

升,其中

個很重要

原因,便

香港社會

少熱心人士對中大的積極支持,紫霞樓的落成,便

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回想大學在一九九五至九六年度

獲政府批准,在新亞書院興建第四座宿舍,但政府

款為整座宿舍興建費用的四分之三,書院需另外籌

二千萬,這是一個不少的數目。當時梁院長費盡

力,物色「有心人」贊助這項宿舍發展計劃,中間

歷的曲折實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幸好最後蒙李胡

霞博士及社會人士慷慨資助,這所容納三百宿生,

備齊全的現代化宿舍始能於

一 一零零零年一月動工,

在去年暑期落成

李胡紫霞博士多年來積極參與公益事務,扶

助貧,對培育年青一代更不遺餘力。李氏家族與中

關係源遠流長’情誼深厚。多年來,尤其在李國章

長任內,對中大支持最多最大。李國章教授的太

人,李胡紫霞博士更鼎力匡助中大多項發展計劃’

了資助興建新亞書院宿舍外,也贊助學生活動及獎

金,同學受惠者眾。我借此機會向李胡紫霞博士表

衷心謝意!同時,我要感謝今天以私人身份出席此

會的李國章局長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同學,現在紫霞

已落成

了 ’它座落在美麗的中大的美麗的山

a

’遙

馬鞍山,山勢雄健’俯視吐露港,海色飄•,能住

紫霞樓的新亞同學何其幸福

我期望同學們善用並珍惜紫霞樓各樣設施,

友儕一同學習、

• 一同成長,並發展出紫霞樓的高品

宿舍文化,這樣才不負捐贈人的美意,也不負你們

大學的黃金歲月!多謝各位

P:157

左起:周文軒博士、周君廉博士

黃乃正院長主持「周君廉堂_

金耀基校長及

廉博士、周君(中)在「周君廉堂」前留 影

-8- 新亞生治30:7 (2003年3月)

(5610)

周君廉堂設於學生宿舍r紫霞樓」地下,為宿

的休憩活動中心。大堂一邊為寬闊的大窗,可盡覽

露港風光或校園的綠意盘然的景致。大堂內設有報

雜誌架、舒適座椅、同學處身其中,可潮覽報刊,

與三兩同學交流學習心得,或暢論古今、時局大事

對啟發同學的學習都有很大幫助

周君廉博士為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主席

總裁。周博士多年來除積極參與社區服務之外,對

港高等教育之發展,亦鼎力匡助,極有貢獻。周博

為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遴選委員,並為香港中文

學新亞書院校董,任內熱心支持學生活動’慷慨斥

本院r周君廉堂」開幕典禮於

一 一月十四日(

期五)下午四時在中大新亞書院紫霞樓地下大堂

重舉行。主禮嘉賓為本院校董周君廉博、士、香港中

大學校長金耀基教授、本院校董會主席周文軒博士

院長黃乃正教授及前任院長梁秉中教授。本院校董

嘉賓、大學師生共百餘人筂臨觀禮

典禮開始’先後由周君廉博士及黃乃正院長

辭,他們的講話刊載於後。演講過後,周校董與其

主禮嘉賓一同主持揭幕儀式。紫霞樓宿生會代表在

式後,獻上了由藝術系同學書寫的r心經」法書予

校董,以敬表謝意。新亞國樂會其後更獻上了兩首

國樂曲,他們精采的表演吸引了各嘉賓全神貫注的

賞。最後是拍照的時間,各嘉賓及大學同人

一拍

留念

本院學生宿舍活動中心

r周君廉堂」開

幕 興建學生宿舍’捐設獎學金資助內地優良學生來中

肄業,並致力改善書院語文教育等,樂善好施,惠

大眾。為表彰周博士多年對大學的支持,以及對本

的厚愛,遂以周君廉博士嘉諱為舍大堂命名

闵t^、廉博士在典禮上致

金校長、周主席、黃院長、梁教授、各位來賓

我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開幕典禮。屈指一數

這已是我第三次踏足這所新宿舍。猶記第一次是

零一年九月’那次是主持平頂儀式。當時這所宿舍

具雛形,我踏足水泥地,

r 一步一驚心」地登臨宿

頂層’我們現在身處的大堂仍然是泥濘一片’雖然

此,在場嘉賓、新亞書院上下已非常雀躍,因平頂

成後,距宿舍落成之期已不遠矣

I年後,即去年暑假,我再次踏足這所宿舍

那次偕梁教授、文博士一同前來,他們與我參觀這

敞的宿舍大堂。鞍山窥峨、吐露浩蕩,坐在這大

裏,便可真正領略箇中感受!我想這宿舍大堂應是

大云云同類建築中最美的,尤其是透出如畫般景色

窗戶,委實令人歎為觀止

今天第三次登臨周君廉堂,目睹宿舍落成後

成果,我感到非常欣喜。回想三、四年前梁秉中教

擔任新亞書院院長’向我提及興建新亞第四所宿舍

計劃,當時新亞的宿位僅有八百六十多個,只有三

多學生可享受宿舍生活,其餘的便只好r望宿舍

輕歎」;若可多建一座新宿舍,那便可為接近一半

生提供宿位了。由於資源有限’粱院長當時仍努力

P:158

(5611)

-8- 新亞生

治30:

7 (2003

3

募興建經費。我當時想,自擔任新亞書院校董以來,

我曾資助大學及書院多項計劃,包括國內生獎學金、

暑期研究計劃、出版事務等學術性活動.,若可另助書

院興建宿舍,那受惠的同學當更多,宿舍生活是多面

的’學術、康樂、聯諠等無所不包,想到這裏,我便

爽快地答應了梁院長。

上述種種彷如昨天發生,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經過數年的工程,這所新宿舍終於落成。今天的美滿

成果是梁教授、黃院長、大學各有關單位及新亞書院

上下傾注了無數心力而達成的’我只是略盡綿力

吧 了

我希望各位宿生享受宿舍裏的各樣設備,除

在海景房間埋首苦讀外,走出你的房間,到遊戲室、

茶房、音樂室、露台、當然還有周君廉堂坐坐,細意

品嘗、並欣賞這裏一切,這便是給大學、給書院的最

佳回報!多謝各位。

黃乃正院丧在族禮上致辭

金耀基校長、周

君廉博士、周文

軒博士、梁秉中

教授

今天是新

書院周君廉堂開

幕的日子,歡迎

各位校董、嘉賓、同仁及同學出席開幕典禮。我謹代

表書院同仁及同學對周君廉博士,致以衷心的謝意。

周博士擔任書院校董多年,對大學及書院已作出了很

大的貢獻。正如周博士剛才致辭所指出,周校董無論

是在國內生獎學金、書院出版、或是學生暑期活動,

都作出了慷慨的捐助。現又慷慨資助學生宿舍的興

建,增加了極之需要的宿位,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

活。新亞書院能得到周君廉博士擔任校董,可以說是

深慶得人。

書院是大學的一部份,書院的發展,有賴大學

的支持。但同時亦需要書院校董、社會人士及校友的

大力資助。書院的基金並不豐裕,「手空空,無一

物」’並不是過份的寫照。現在加上政府財赤,減少

了對大學的資助,對書院的預算會有一定的影響。因

此之故,加強外界對書院的支持和捐助’比以前更重

要。我擔任了院長以後,已嘗試盡力開拓不同的途

徑,為書院籌募所需的經費,增加獎學金和資助更多

的學生活動。除了與校董加強聯繫外,更包括了向書

院萬多名校友寫信,向他們解釋書院近年的發展,和

多項新計劃,從而引起了他們對母校的興趣和關注’

及對不同活動的捐助。這次大規模的與校友聯繫,已

有初步的成績。

這個學生大堂位於新宿舍地下,地方寬敞’窗

外遙望馬鞍山’風景優美’是宿生看書閒談的好地

方。現在命名為「周君廉堂」,是適當的表達了書院

對周博士的謝意。希望周博士以後對書院,能繼續大

力指導和支持。祝各位身體健康,同學學業進步,

P:159

- 8 - 新亞生治30:7 (2003 年 3 月 )

(5612) 十五位六七年畢業校友慷慨回應黃院長呼

率先各認捐港幣

I萬元並呼籲同屆同學響

一 一零零三年一月,黃乃正院長為書院發

全人教育、推動多元學生活動、國際性學術

流計劃及獎學金籌款,致函校友。黃院長的

籲很快便得到校友的響應,雖然目前香港經

處於低谷,但仍然不少校友慷慨回應

六七屆校友一九八

一 一年首設以屆別為名

校友獎學金,現即時有以袁慧珠及張錦平等

五位校友聯名倡議,率先各認捐港幣一萬元

並致函同屆同學(信函見下),呼籲響應母

號召,訂定籌款五十萬之目標,積極聯絡散

各地同窗,務求達到籌款目標,以表回饋母

的一點心意

六七屆校友,六三年入讀母校’適值中

成立,在農圃道書院禮堂的開學典禮,都有

得睹錢校長風采,錢校長當日講

r春.王

月」;r鄭伯克段于鄢」•,「六鶴退飛」,聽

. 懂的實在沒多少人’但學者露範,相

依然在同窗腦海縈迴

那年代同學,有幸得親炙生於憂患

一代學者,因之感染亦深。同學多抱

綸世務弘願’「艱苦我奮進,困乏我

情」;「千斤檐子兩肩挑」的精神’潛

這一輩人的心坎

相信黃院長之呼籲,六七屆同學

應,亦必然可以掀動校友捐款之熱情

我們正靜候好音

久違的六七屆新亞同窗

今天相信大家已收到母校新亞書院寄來的

件,轉瞬間今年中文大學已成立四十周年。記

四十年前我們進入剛成立中大之新亞書院,手

空,無一物。但現今各位已事業有成,而且很

成就卓越,貢獻社會

飲水思源,我們早已在畢業十五周年時成

67屆畢業校友獎學基金,且先後蓴款兩次。只

惜當時同學捐款欠缺頭躍,至今數目仍未足港

十萬元,發揮效用當然有限。幸好今天趁母校

積極構思新增獎學金項目籌款活動,我們下列

起人首先響應各人認捐一萬,合共港帶十五

元;在此呼籲各位同窗,再接再厲,鼎力支持

希望籌得款項目標港帶五十萬元,把基金壯大

以作回饋母校培育之恩

支票抬頭請寫「香港中文大學」背後兹明

七屆畢業校友獎學基金。寄新界沙田香港中文

學新亞書院獎助學金委員會秘書,其後母校會

给各位收據作扣税之用

順祝各位羊年行好運,萬事亨通

籌款發起

鏡美絞劉可復張錦平董家池黃國

羅熾昌金濟民周繼正袁慧珠陳煌新敬

瑪潔清陳勝長鄭新梅梁崇榆譚雁

二零零三年二月十七

P:160

會計掘才務

數學

中文

會計厕務

會計

化學

藝術

歷史

2000

500

500

加幣200

500

1,000

300

10,00

10,000

10,000

1,000

10,000

500

10,000

10,000

5,000

10,000

1,000

10,000

5,000

10,000

10,000

300

10,000

10,000

10,000

500

500

10,000

00

中國文學

中文

經濟

藝術

60

61

61

62

62

63

美金

,560

500

-8- 新亞生治30: 7 (2003 年 3 月 )

53

53

500

’ 560

姓名

郭靄儀

學系

歷史

畢業年份

68

捐贈獎學金 捐助學生活通

300

葉堯明 歷史 68 1,000

吳樹聲 經濟 69 1,000

姚大衛 生物 69 1,000

胡雪英 中文

rb古

69 500

丨银撲廷

瑪塘妹

•乂

歷史

494

1,000

鄭佩華 中文 500

方文莊

殺IN

歷史

10,000

1,000

朱明 物理 500

李明逵 歷史 5,000

陳志新 經濟 100,000

黃運康 化學 500

葉永生 生物 10,000

羅祥國 經濟 10,000

方競生 社會 5,000

俞關猷 化學 30,000

傅世亨 藝術 1,000

蕭國強 化學

析與

200

ZL-MICTK

任沛 社會

500

1,000

何汝材 生物 500

吳智勳 中文 1,000

姜國強 經濟 1,000

陳子來 藝術 500

瑪正萍 中文 1,000

關彩華 歷史 1,000

王炳南 經濟 2,000

林榮德 工管 5,000

張慧蓮 中文 1,000

陳柱中 中文 1,()()()

陳英傑 生物 1,000

黃強輝 工管 500

楊永忠 化學 2,000

劉國強 哲學 500

丁偉 社會 500

尹蘭麗 化學 500

吳少翔

紅晋

工管

1,000

1,000

吳柏祺 工管 500

李卡奇

径因恭

數學

蘇由

500

庆As•、举

馬桂順

楊啟超

藝術

財務

500

1,000

1,000

(排名以畢業年份為序,倘有錯滿,敬請指正‘

(5613)

敬謝熱心校友捐贈獎學金及學生活動基金

黃乃正院長為推動本院多元學生活動,及資助家境清貧而品學兼優的本院同學,特於一月初致函一萬二千

多位海內外校友,籲請大家慷慨捐助獎學金及學生活動基金,獲得了不少校友的熱烈響應。72年經濟系畢業陳

志新校友及遠在美國的62年藝術系畢業的梁榮光校友更各捐贈十萬港元及一萬四千美元,成立獎學基金。截至

3月8日止,本院獎學基金共收港幣$453,633、美金$14,000及加幣$400,而學生活動基金共收港幣$105,222。

本院師生同深感激,敬向親愛的熱心校友致以深切謝意。謹將捐款校友芳名刊載於後:

生物

生物

化學

哲社

化學 商商術術文史文社

工工藝藝中歷英哲

- 厕 務

管 文文

中中

歷史

姨f

i _择娟IJj藏唱t份i民慶強榆彬珠新孫平賢源清貞基復光清池歡銓輝昌

平 §金鍵瘦月超壽吉桂繼濟美志崇有慧煌德錦啟惠潔雅鍾可明勸勤_灘»

織 劉呂梅張陳陳裴孫余周金高馬梁梁袁陳區張張許瑪翻撒k•源•講觀__I

植義儀琴榮光銓

廉 祖明潔淑達榮廣

黃杜李洪趙梁莫

P:161

(排名以畢業年份為序,倘有錯漏,敬請指正。

-8- 新亞生治30:

7 (2003

3

化學

會計財務 經濟 物理 中文

陳鏡吾

瑪麗玉

劉潤歡

(5614)

500

500

,000

500

1,000

100

1,000

500

500

加幣200

500

500

500 ;,000

300

204

500

4 9 4 ,000

500

500

500

200

500

500

1,000

500

!,500

500

200

學系

1

\\捐助i

500

000

1,000

500

500

500

,000

,000

500

150

’ 000

200

,000

500

,000

500

,00

0 \\

100 丨

,000

25

0 250

50

0 500

500

100

丨,99

4 ‘

500

,000

,000

,000

300

,000

300

2,000

500

[,000

* 17 4

1,000

500

500

500

1,00

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0

1,000

1,600

1,000

50

0 I

50

0 1

50

0 I

1,00

0 I

88 88

會齊管濟濟傳文理傳史計物傳難企文文學文物•學理管傳史文破a《傲傲I子潜请稱•猜遣膽牧牧红麗禪好禪嫩 _衝|11鞭_紙衬_紙2‘5^謝企國英中哲中生企化物工新歷英政化會會醫新電新會會工中新b工生藝中中社藝哲m數物

名明光安娟強儀方雄蓮華一平儀糾英森雄慈歡成發平基榮權良嬋宗堅青成節驟婦玲兆雄澤行霞淺懷搬 姓經数技•默_雜辭US齡議却穀駒縱越明德浩志秀家錦酷永偉雄文詠嶽偉建光鳳潔力錦仲日丹澤育 雖现衡對隨醒觀鴯聽B彌雕妒謝練翻譚种雕態賺顯光W到李周姜馬、梁梅劉劉謝嚴王何吳李林陳

術史文會計學術史學濟會史文理術傳聞理管務+ 藝歷中社會化藝歷數經社歷英物藝新新物工財+

佳英基美儀姿偉儀平娥其玲儀萍玲勝生華君偉文英勇;^ 兆鳳紹洵倩宏國惠衍環漢妙慧婉小江廣秋惠章凯淑礦 鄭羅尹江吳李邱徐梁許郭陳陳劉羅譚蘇卓卓林唐區張張梁郭

理理 理

管 管 管

務會學濟文文傳史學理物務史業文文業文傳文業文 財社哲經中中新歷化物生財歷企中英企中新英企英

f 珍霖 強帆城祥忠純緯兒儀福德朗基強生男_ 姓少澤金永展全志永家漢倩美安英影國富廣添• 廖蔡謝蘇朱莫鄧姜袁馬陳鍾丘左何李吳洗袁i

P:162

龔美蓮

林偉江

周錦明

瑪明山

00 00 00

工管

00

統計 系工

計量財務 工管 政政

(排名以•業年份為/

新亞生活30:

7 (2003

3

(5615)

,000

5 0 0

5 0 0

5 0 0

20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100

1,00 0

5 0 0

5 0 0

3 0 0

1,000

200

: ,00 0

,000

3 0 0

100

5 0 0

200

5 0 0

5 0 0

1 27

5 0 0

5 0 0

3 0 0

100

,000

200

3 0 0

100

3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3 0 0

5 0 0

200

5 0 0 ,000

2 5 0

5 0 0

敬請指正•

強娟芳玲虹斌華如 銘美難婉麗偉慶真 與楊蕭余李林林崔黃 调偵溯避碟i _ g M 慧敏海禮濤章兒 初當強棋成成燥慧燕梅璧 溜龙陆;子偉婉婉慧文小思碧重偉麗穎文裕自永永永德漢文嘉•駆誕 黃黃鍾尹林張陳陳陳曾黃鍾鍾胡盧盧吳官易胡梁曾臉影斷慰•總•張

,00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600

5 0 0

,000

5 0 0

,000

5 0 0

200

5 0 0

,000

5 0 0

,000

,000

200

3 0 0

5 0 0 ,000

200

7 5 0

5 0 0

5 0 0

,000

5 0 0

,500 , 0 0 0

5 0 0

5 0 0

,000

5 0 0

5 0 0

5 0 0

,00(

,00(

I業年1 88 88 88 88 8 9 8 9 8 9 8 9 8 9 8 9 8 9 8 9 8 9 9 0 9 0 9 0 9 0 9 0 91 91 91 91 91 91 9 2 9 2 9 2 9 2 9 2 9 2 92 9 2 9 2 9 2 9 3 9 3 9 3 9 4 9 4 9 4 9 4 9 4 9 4 9 4 9 4 9 4 9 4 9 4 9 5 9 5

丨系

禪坟搶遣江潘江鳴J纹慠iij 溝物計文子史文文濟管管學濟物管學管學管文理學學管管算學管管學濟計會工文物會工

詳 份 555556666667778888888888889999999900000 ^^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00000

•史管研管會學理史會築學文管計管物術學類學學譯傳文學術文物工文學學文管理文會理學 歷工日工社數物歷社建醫英工統工生藝哲人哲化翻新中醫藝中生化中化數中工護英社物數

名 歡怡愉芬玲峰康基玉蕾午詩莊 美元沛漢惠華長偉如飢炎詠 陳楊楊潘鄭王洪梁曾黃鍾李 隆慧姿施姻田欣橋榮榮玲茵泰琪銘音媛琳靜儀 榮柱思 秋姿_薇宇偉祥輝芬臣 金慧蝶巧詠詩雅綺兆沛祝凯文婉君佳媛美曉敏鏗家國慧宇立盈浩嘉振耀家昌穎嘉 …高郭陳黃黃劉部潘譚吳林張梁陳陳鄭龔吳李李徐梁梁陳劉賴林梁劉蔡謝范鄧謝

00

;00

100

;00

丨00

丨50

100

;00

;00

)00

;00

100

501

201

501 5 4

P:163

左起:金耀基校長、孟旦教授、黃乃正院長、麥松威教授

院第十六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於上月初在

本院舉行,由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研究

員,哲學系與東亞系榮休教授孟旦(Donald 1 Munro)

教授主持。他先後在大學主持了三個講座,獲得了中大

師生的熱烈歡迎。

孟旦教授早年在哈佛大學哲學系獲學士學位,後來

在哥倫比亞大學中國與日本研究系以及哲學系學習並獲

博士學位。他曾在台灣師從劉敏鑒先生、並在香港中文

大學師從唐君毅先生。他是當今世界罕見的將西方哲學

訓練與漢籍經典研究結合得相當好的一位哲學家、漢學

家和教育家。他的中國哲學研究,達到了 “中國味”和

“哲學味”的水乳交融。

孟旦教授的代表作是歷時三十年的關於中國人性論

研究的三部曲:即集中於先秦的中國早期的人性概念

(The Concept of Ma n in Early China),探討二十世紀五十

至七十年代的近代中國的人性概念(The Concept of Ma n

in Contemporary China),以及聚焦於朱熹的中國宋代的

人性概念(Images of Huma n Nature: A Sung Portrait) ° 孟

旦以人性論為中心課題,既有斷代、專人的剖析,又有

自古至今的通論性眼光與規模,既有專題理論研究的結

構,又有歷史的縱向的思考,這樣多角度相交織的綜合

研究在學術界是很少見的。由此也可看到孟旦先生早年

形成的獨到的學術眼光和潛心向學的恆心與定力。

這次演講的講辭及孟教授的相關著作將由本院結集

成書。現將孟教授三次演講內容的摘要刊載於後。

第一丨溝:Two Kinds of Equality

7 February 2003

Confucian thought contains

highly developed claims for the

natural or biological equality of

•‘the sage and I are the

kind\"). Thes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ost recent

findings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bout kin-selection and the

emotion of sympathy. Chinese people have used these

Confucian claims to justify preferential concern for family

members over non-kin. because morality begins in the infantcare-giver relation.. This position differs from the belief in

equality of worth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in the

West became prominent in the mode m age. Equality of worth

has been used to require equal protection under the law

(including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ese two kinds

of equality can and should coexist. This lecture examines

h ow this can occur. Practically, in China, it must include

extend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rural areas.

Theoretically, it is a matter of enriching the idea of equal

worth, so that it draws on three sources. (1) The recent

biological findings, (2) a position first described in the

Mencius, to the effect that almost all people can be assumed

to be or have been the object of someone's love, and (3) the

Western value of individual autonomy, which benefits all

society.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enrichment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owes much to the new glob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

左起:陳方正博士、文直良博士、孟旦教授

-8- 新亞生治30: 7 (2003 年 3 月 )

(5616)

為中國哲學開生面的

孟旦(Donald J. Munro)教授

BS

P:164

(5617)

i/lunro

第二講:Two Objects of Our Affection:

What We Can Learn from Zhu Xi (1125-1200)

10 February 2003

H o w can people resolve the competing claims of

preferential affection for family and neighbors, with the

altruistic caring for others beyond those networks? Here I

will both analyze and evaluate Zh u Xi's approach. M y

method is to study the pictorial images he used to explain

his theories,so the method is relevant to the topic of ho w

people think. For Zhu. the image of light provides the

structure that makes the idea of self-other union intelligible.

The individual closes the gap by getting to know other people

and things, knowing being conceived of as light projected

from the mind (explained as a light source, such as the lamp

or mirror) to the objects. Onto the light source, he adds the

image of the body (ti), incorporated in the idea of knowing

as projecting the self

empathically or with

sympathy into others.

This knowin g (tiren)

involve s persona l

experience by the whole

self. Then, he uses the

plant image as applied to

the individual's mind to

reconcile the two values

of family and universal

love. H e does so by

Prof. Donald J. Mimro & Prof. Kwcm Tze-wan treating the values as

arising at earlier and later stages of the individual's staged

growth, modeled on the plant.

Judging Zh u by historical context, he compiled an

admirable record of compassion to those beyond the family,

in his role as an official, in famine relief, communa l

granaries, and local academies. Man y of his fellow officials

still treated charity as far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preservation

of personal family property. Yet judged by today's standards,

his teaching leaves too muc h to the assumption that altruism

will spontaneously emerge in the cultivated person as part

of a natural process of self-growth.

In Zhu's practical writings, altruism wa s mainly a

concern for a small group of \"parental officials, interested

only in the counties for which they were responsible. Yet

Zhu's ideal of universal altruism remains a powerful motive

for people's action, even whe n imperfectly developed. It

inspired the famous ‘‘Confucian Generals.\"

第三講:Two Kinds of Models and

the Value of Autonomy

12 February 2003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霱院第十六屆 I 二零零三年’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 座

主講者:Professor Donald J. Munro

Prof. Donald J. Munro & Prof. Ambrose Y.C. King, ViceChancellor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 e teach people to be good citizens, and w e teach them

to solve society's technical problems. Over the centuries,

Chinese scholars have advocated using model s as

instructional aids in both cases, because “teaching by

example surpasses teaching by words\" (shenjiao sheng yu

yanjiao). The sages Yao and Shun were early character

models, and the soldier Lei Feng is a more recent one. The

\"well-field (jingtian) system wa s an early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olving model, along with institutions

described in the Zhouli.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nstitute a

more modern technical model. In evaluating this historically

dual role of models, w e should distinguish the premises about

the efficacy of models as they apply to character cultivation,

or, to problem solving. In character cultivation, models have

great benefits for teaching self-discipline and community

order. The West has muc h to learn from China in this regard.

But model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often are not useful.

There is too muc h room for slippage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l and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study. Rather, the

desirable alternative to antecedent technical models is

scientific inquiry which includes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autonomy of judgment. This applies to those concerned with

finding solutions to social or economic problems. This value

began making a powerful appearance in China in the early

1980s. Whe n autonomy has legitimacy, a multitude of

individuals will feel free and motivated to put forth their

o w n hypotheses when they study a problem. Autonom 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variability in hypotheses, leading

to the best ones prevailing, rather than there being a single,

officially approved model.

新亞生活 30: 7 (2003 年 3 月 ) -19.

P:165

-8- 新亞生治30: 7 (2003年3月)

(5618) 本院環保週重點活

李樂詩主講:南極的環保問

新亞書院第三屆環保週

一 一月份的重點活動,

十七日中午於雲起軒由李樂詩博士主講的r南極

李博士曾多次參

極地環保生態工作,

身體力行,不遺餘力

推動這項對全人類都

益的工作,這次講座

引了近百位學生及教

員參加。席間,李博

先播放一段影片,讓

人感受極地的天氣

況。然後她詳述當地

工作、生活情況’以

遇到的困難和未來的

展方向。當地的自然

態,各種動植物的生

及居住環境,也在演講中作了詳盡的介紹’讓各人

開眼界

最後,李博士邀請同學參與由極地博物館基

會主辦的極地探索,讓這重要的課題可繼續推展到

輕的一代

建 個健康運動的生活模

王香生教授於新亞午餐會上談運動與健

由香樹輝校

主持逢單月第一

星期三舉行的新

午餐會,三月五

在金鐘名都酒樓

行的聚會,邀請

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系王香生教授主講,談都市人

何運動。王教授最近出版

了 一本著作《為健康而

動》,他在演講中送給每位出席者每人一本,希望

位校友捐助小扁擔助學活動

王教授稱兩月前看到

樹輝校友在他的專欄中提及

管局提出每天三十分鐘運動

但香先生質疑

一 1 一十分鐘是否

夠。王教授指出,醫管局提

這 個

一 一十分鐘的呼g曾作過

究的,如果持續每天做三十

鐘的運動,可以達到維持身

健康的目的。嚴格來說,這

說法很片面,但為了作有效

宣傳,所以只講每天三十分

運動,但這個要求是最基

的’當然越多運動越好。王

授借此機會介紹體育運動科學系在中大的發展,中

在一九九三年在教育學院成立該系’有別於體育部

體育運動科學系主要是教學及研究的工作,設有四

制的教育學士課程,主要是訓練體育教師,也有碩

及博士的課程。我們的工作有兩個範疇,第一個是

運增光計劃,訓練香港的菁英分子,並開展各類競

運動的理論工作。另一項更重要的工作是全民運動

觀念,向全港市民傳達運動的健康訊息’我們不論

處順境還是逆境,身體的質素都不可以忽略。如果

們身體質素差,直接影響我

的工作’甚至對我們的家人

有影響。王教授呼籲大家應

建立一個健康運動的生活

式,他說每天步行也是一種

好的運動。如果我們提升宣

運動到反吸煙宣傳的層次’

信政府的醫療一定大大減輕

所有人都會得益。香港的老

人有一個很錯誤的觀念,以

養老便不應該走動,老年人

失平衡力的情況很嚴重,因

鼓勵老年人運動,也是很有

P:166

> o �

(5619)

冠 軍 7 分亞軍 5 分季軍 3 分其他名次 1 分棄權 0 分

新亞生活30: 7 (2003 年 3 月 ) -19.

系 別 籃球 足球 排球 網球 羽毛球 兵兵球 總纗分 名次

1 工商管理 3 3 5 1 7 1 2 0 1

2 中醫 1 - - 5 - 1 7 8

3 中國語文 1 1 1 - 1 3 7 1 0

4 化學 1 - - 1 - 2 1 5

5 計算機科學 1 I 1 1 1 1 6 11

6 經濟 1 5 1 7 1 1 1 6 3

7 藝術 1 0 - 5 1 7 8

8 酒店管理

計量財務學

保險、財務與精算

1 1 1 0 1 1 5 1 3

9 訊息工程 1 1 1 3 3 7 1 6 4

1 0 互聯網工程 1 1 1 1 5 1 0 6

11 護理 - - - - 1 1 6

1 2 專業會計 1 1 1 1 6 11

1 3 系統工程 5 1 - 1 9 7

1 4 社會學 1 1 - - 3 1 4

1 5 體育運動科學 7 1 7 1 1 8 2

1 6 統計 1 7 3 1 1 4 5

参赛系別總數 1 5 1 2 1 0 1 0 1 3 1 5

本年度新亞書院「院長盃」賽期長達一個月,

2003年1月18曰開賽至2月19曰閉幕’期間進行

際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兵兵球、網球六項

事,共有18個學系參賽,共有多達760人次參與

過去的一個半月,各位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

盡所能去爭取勝利,場場比賽都非常緊張刺激。經

一番龍爭虎鬥,最終由工商管理學系成功衛冕冠軍

體育運動科學系則再一次屈居亞軍

在閉幕禮前舉行的排球及籃球決賽都非常

工商管理學系與體育運動科學系合演

了 一場排

〈,最終體育系憑較穩定的表現勝出,而籃球比賽

更需作加時賽才能分出勝負。兩場扣人心弦的賽事都_

令到在場的嘉賓、觀眾及啦啦隊看得如癡如醉。賽後

隨即舉行頒獎儀式。盛裝出席的工管同學從院長黃乃_

正教授手上接過獎盃時’難掩興奮的心情

。 系

今年的「院長盃」實在令我獲益良多。除了吸取

了舉辦大型體育活動的寶貴經驗外,也讓我結識

一 I

班熱愛運動的新朋友

。 §

最後,我衷心感謝各位參賽同學對「院長盃」的_

熱烈支援及各位幹事的努力,也多謝新亞體育部各導I

師的指導及協助,令賽事得以順利地完成,並謹此祝

M

願來屆「院長盃」一樣的成功

第十一屆院長盃系際球類比賽圓滿結束.1何俊

3)

P:167

(5620)

-8- 新亞生治30

:

7 (2003年3月

« …、、

-

: j玲、

k

新亞書院本卑歌比赛「拉闹新 馮振宇

一 一零零三年新亞書院歌唱比賽決賽於一 一月十三

日順利舉行。本年度新唱的主題為「拉闊新唱」,

「拉闊」即「live」的意思’希望鼓勵更•多同學參賽時

以樂器伴奏,宣揚歌樂並重的訊息。這次比賽獨唱組

共有八人入圍,合唱有四組入圍,分別有五位獨唱組

參賽者及一個合唱組別以樂器作現場伴奏,佔總入圍

單位數目的半數。

比賽先由樂隊Running Light作勁歌表演揭開序

幕’觀眾對他們的精彩表演反應熱烈,氣氛極佳。其

後各參賽者的演出,不論主唱還是伴奏’都獲得大家

1致好評。比賽中段加插了 NA sc�Team 一個名為

「人、紋、菌」的歌舞劇,輕鬆諧趣的形式令觀眾捧

腹大笑’大呼「Encore」。

今年新唱除了一二位新亞同學Roy、Victor和May

擔任司儀外,更請

得商業電台唱片騎

§師Leo坐鎮,他們

£風趣幽默的對話,

歌令整個比賽生色不

少,惹來陣陣笑

聲。大會為觀眾安排了兩次抽獎,其中一次以「六合

彩」的手法進行,每位入場觀眾均獲派發一張已劃號

碼的六合彩彩券,但竟有極多的觀眾同時中了六個號

碼,使全場嘩然。原來竟是六個號碼也不中的觀眾才

有機會得獎’使得原以為自己得獎、的同學哭笑不得。

節目尾聲由本地著名歌手鄧健a和一 一人組合>t

17獻唱,他們分別表演了「朋友二號」及「The Best

is Yet to come」等歌曲。At 17於頒獎後更回來

Encore助獻,令觀眾驚喜非常’大聲歡呼喝采。

比賽最後請得黃乃正院長為我們頒獎,陳紫瑩

同學贏得獨唱組冠軍,蔡俊鑫同學和潘善柔同學分

別贏得獨唱組亞軍及季軍。合唱組只設冠軍,由潘善

柔同學及胡幸琳同學贏得,潘善柔同學同時取得

r拉闊大獎」,成為今年新唱的「三料歌后」’可謂

實至名歸。

. 11

P:168

新亞生活30 : 7 (2003年3月 ) -19.

(5621)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友作爲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友會於一月四曰至十

一 一

曰假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2002年藝術系系友

品展」。三十四位校友共展出一百件作品。作品中

西

並陳,包括給畫、書法、篆刻、版畫、彫塑及陶

這次展覽由本院院長黃乃正教授主持開幕

式,系友蘇思棣特

「山德海深,地厚天高

法書贈予黃院長,以

紀念

黃乃正院

I今天我很榮幸為

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系

.作品展主持開幕禮’

謹代表新亞書院同仁

參展的系友致以熱烈

祝賀。這個活動原是

年一度的,但實在不能滿足各位系友互相磁礪和對

術追求的渴望,因此今年已是連續第三年舉辦的一

一度的活動,我對各位系友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是完全錶屬新亞書院的

個學系,它在未成立之前,為新亞及香港首個的藝

專修科,成立於1957年’開創了香港藝術教育的

河。�961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藝術系仍屬新亞

院,並且是本港僅有的藝術學系。四十多年來’它

育了不少優秀的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

藝術系系友會成立於1982年,今年是

1 一十周

誌慶,所以今日的展覽更顯得意義重大。系友會的

要工作是團結海內外系友,為弘揚中、西藝術文化

努力。這次的展覽便包括了各個年代校友的作品,

早的有1962年畢業的校友,最近的則有2002年畢

的同學,橫跨四十年,他們亦師亦友,互相交流

習,對他們的藝術創作都有很大的裨益

這次參展系友主要從事教育工作,既有大學

專業美術課程導師、中學教師,也有開設畫苑或從

藝術或其他行業的行政工作的人士,對推動本港的

術發展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今天的展品都是他

業餘時間的創作,都是優秀的作品,令人目不暇給

作品除了表現了他們精湛的藝術修養外,也表現了

們個人的獨特風格

教育應著重學生在德、智、體、群、美方面

培養,但近期的香港文化中心的破壞及大學生迎新

事件,在在反映年輕人在德育方面的缺失。藝術可

陶冶性情,如果政府大力推動青少年學習藝術,加

各位系友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將會大大提高年輕人

品德修養,香港的前景才會變得美好

最後我謹祝展覽成功

多謝各位

。 、

中大文物館徵

下聯及書法優秀

文物精研其樂常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為了配合「合璧聯珠—

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展覽’特別舉辦對聯比賽及

法比賽,藉以提高公眾及學生對極聯及書法的興趣

楹聯的上聯為「文物精研其樂常在」,現徵求下聯

書法優秀者。兩項比賽各設公開組和學生組,各組

設頭獎一名及優異獎五名。比賽由香港中文大學偉

榮譽講座教授饒宗頤教授擔任顧問,並獲安達旅運

限公司贊助部分獎項。截件日期為

一 一零零三年四月

日。比賽細則及參賽表格可於文物館展覽廳索取或

文物館網頁(http://www.cuhk.eclu.hk/ics/amm )下載

(一)頭獎一

書法

公開組:雙人來回北京機票連三晚酒

學生組:雙人來回上海機票連三晚酒

對聯

公開組:雙人來回北京機票連三晚酒

學生组:雙人來回台北機票連三晚酒

(二)優異獎五

各獎《合璧聯珠——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圖

一册及文物館禮品券一千港

P:169

-8- 新亞生

治30:

7 (2003年3月

(5622) 中文作文比賽優勝作口 m

本院每年舉辦的中文作文比赛,S在提高學生

之中文寫作能力及獎勵中文良好的同學。凡新亞書院

學生,不拘系別年級皆可參加,參加者須於兩小時内

即場作文一篇,字數以一千五百字為限。作文題目由

兩位評選老師擬訂。所有參赛文章交評選老師審閱

後,選出冠、亞、季軍各一。冠軍獎金二千五百元,

亞軍獎金一千八百元,季軍獎金一千元。

本學年之「中文寫作比赛」於2003年一月25日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假人文館舉行,共72人報

名,出席比赛的56人,出席率高達78%。評選老師

為歷史系張學明教授及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樊善標教

授。比赛題目為〈假如由我來設立一個新亞書院的獎

學金〉、〈新亞的春天〉,參加同學可任選其一。兩

位評選老師最後議決陳凱琪同學(人類/二)為冠

軍、吳玉若同學(人類/二 )為亞軍、萬明瑜同學

(英文/ 一 )為季軍。現刊載三篇得獎作品與各位讀

新亞的春天

陳飢琪

每天我也會漫步跪過這道連接志文梯與志文樓

四樓的小橋,在路上,同行的學生或教職員都跟我打

招呼,我也友善地停步,回以微笑。

清涼的風輕輕拂來,使我的腳步也活

撥起來。

這是一個陽光照麗的早晨,太

陽的溫暖令我也不願再賴在枕中。我

走到了孔子像前的草地’幸好同學們

上課有上課的去了,其他恐怕也仍在

被窩中。最好給我平靜的地方。草地

上的嫩草剛t出現新芽,已生長了 一段

時間的宿草也不甘示弱,與新綠一起

較勁。我先把弄幾根鮮嫩的草絲,發

現了 一隻細小的甲蟲,牠的身上像塗

了一層牆,在耀目的陽光下反映出我

的臉。我原打算跟牠玩耍,但後來又改變主意了,因

為我想牠也希望靜靜享受這兒的寧諭。於是我滾在另

一邊的草叢裡,小草溫柔地替我播癢,使我也不好意

思大力壓在他們身上。我在草堆上、躺著,眼睛張開,

看見一亮一暗的持續出現,煞是美好。直至我的視線

落在兩位踏入草地的同學上。

一 一人手牽手閒走在木長椅前坐下,從書包掏出

寫滿了文字的筆記。他們看著我,然後我看見她看著

他開朗地笑了,也不只一次明白了自己是如此逗人喜

歡。他倆不作聲色默著筆記,我也只悄悄地偷看。最

愛看這個時候的女生們,因為她們既穿得華麗,也笑

得甜蜜。春天是屬於戀人的季節,而這片綠也是談心

的好地方。女生都懂得打扮,紅橙黃綠青藍紫披上身

上是如此的令人讚詠。由於天氣和暖而非寒涼,單穿

一件襯衣或線織衫已足夠’脫下了冬季厚腫的大衣,

體態與微風或愛情的感覺一般靈巧又輕快。

小情侶不久離開了我的視線。我也離開這片草

地,走到圓形廣場。我跨坐在廣場的正中,你很難想

像那種奧妙。耳邊就像傳來悅耳的交響樂,那不是小

提琴’也非長笛子,當然也不是大鼓的響聲。小鳥們

各自的鳴叫,不約而同地唱和了 一首舒泰的組曲,在

圓中心繁繞。圓形廣場此刻就成了音樂廳,演奏著歌

頌春天的樂章。

鳥兒累了,我也想換換環境,享受一個日光

浴。我選擇了人文館與誠明館中間的小百萬路。這路

旁有小樹’兩座教學樓檔住了烈風,輕浸著涼風。我

躺在誠明館那邊草地的I塊扁石板上,讓陽光照耀在

P:170

新亞生活30:

7 (2003年3月

) -19

.

(5623)

我胖胖的背上,順道消毒一下身上的細菌。我愛這春

天的太陽。善變的太陽,在冬天如此冷酷’在夏天又

如此暴烈。只有舂天才最和藹可親,在這山頂處’我

看得它更清楚,與它的距離也因溫暖而近了許多。

我就在這石塊上懶洋洋了整個下午。同學轉堂

急促的腳步聲與我泰然的心情成了強烈的對比。我不

大喜歡這種強橫的對立,還是走到另一處好了。當我

泛開雙眼,慈祥的太陽已回家了。我也是回家的時候

了,走在大草地前的林蔭大道,明月兒映照出的綠樹

的影子,融在我的身子中。我悠然自得地舉步’不小

心踐傷了 一朵被風打落的杜鵑花。看見零散在地上的

花瓣,我憐惜地吻了她一下’很香甜。再抬頭仰望她

的同伴,發現原來她也並不可憐’因她也有我的憐

愛。樹梢的花兒不一定快樂,只是在這春天的時分,

當莘莘學子正忙著溫習的當兒,她們顯得特別自在

罷了

終於我又回到了出發的地方。在橋上再次碰

今早的面孔,他們一定不知道我今天是那麼的舒服,

那麼的好玩。新亞的春天特別好,空氣在山頂上清新

得多,綠草又被花樣的衣服配襯得明麗,加上陽光的

和照,教人期待每天的來臨。

讓我好好睡一覺’明早起來跟風兒繞新亞書院

來一場競跑。

晚安了 ’赔。

小評• •從猫的角度描寫新亞的春天,特別而有

趣。收筆點破猫的身份,手法巧妙。文筆優美。

假如由我來設立一個

新亞書院的獎學金

人類二吳玉若

「博文約禮」是我校的校訓’可是,在中文大學

就讀的學生,似乎都在有意無意間把這句金石良言遺

忘了,更莫說是實行出來。r博文約禮」’其實極之

符合新亞的儒家精神。故此,若要為新亞書院設立一

個獎學金’推動r博文約禮」的精神必然是其首一

要旨’也是整個獎勵制度的中心所在。

現有的獎學金,主要是為著表揚勤奮好學的學

生,在學業上成績優異的。然而’該學生的品格如

何,實在無從稽考。這也許是切合了現今社會的簡易

原則,因成績似乎是唯一可賴以評核的方式,卻無形

中助長了只顧成績,不理世事,不問自身的歪風。獎

學金原意除了為獎勵以外,也為專心向學的學生提供

學費上的援助,免其後顧之憂。如能資助一些成績不

算突出,但有心鑽研儒學,回饋社會的學生,不是更

好嗎?當中所牽涉的程序可能比只看成績的較繁複,

可意義卻重大得多了。

由於這個獎學金不再單看成績,故此評核方式

亦有異於其他獎學金。有鑑於現時新亞學生對儒家精

神一知半解’甚至敬而遠之,這獎學金應志在加重儒

家精神於現今社會中的角色,以至同學對孔儒學說不

僅有全新的理解,甚或能影響週遭的人對這種「傳統

哲學」有不一樣的看法。這獎學金對申請人的要求,

成績反而是其次,其學習態度、品德才是關鍵。故

此’得獎人必須是一個能夠將儒學融入生活當中,好

思考,對社會存悲天憫人的心、克己復禮的人,方能

貫徹r博文約禮」的精神,並以r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為己任。

為了令儒學得以追上時代步伐,評核方法固然

不能過分理想’可用較有系統的制度令整個過程更公

平、完備。最重要的是,學生不僅是在領受獎學金時

才得益,而是在申請的過程中也有學習。我的計劃是

讓學生自行創作實踐一則為期一年的r習作」,再以

報告形式交與評審團。習作主題是r將儒學推衍至

生活當中」,學生自選形式,比如有學生認為r安貧

樂道」是儒學中一個很首要的做人原則,他可以紀錄

自己或他認為能實踐此信念的人的生活方式’從中獲

得領悟或啟發。又或者有學生認為r惻隱之心」是處

世的良知,他亦可做一關懷社會的工作,及後撰寫當

中的經歷和得著。甚至乎,如果有人認為現今的環保

活動缺乏了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觀念,他大可付

諸行動,以身體力行表達他如何將二者融而為一。總

之,表達手法各異而千變萬化,不但能發揮激發現今

學生的想像力,更能跳出課室’真正面對社會的實

況’以行動證實自己的信念,方是現今大專學生所應

有的處世之道。

這樣一來,儒學不再是落伍的象徵,「博文約

禮」亦不再只是掛在校徽下的空談,而是實實在在,

每一個新亞學生可以正視,處世的態度。所謂

「禮」’便不是受制於人際間表面的恭維’而是真誠

P:171

人\"、、立聨網

廑緯1彀 撞

仏样寺f文( t

-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委員會」暮委會與中學

事務拓展委員會主辦的文學講座,邀請盧緯鑾教授(右)

主講「文心互聯網」,金聖華教授送贈紀念品予盧教授。

-8- 新亞生治30:7 (2003年3月)

(5624)

截稿日期延至四月三十

為配合香港中文大學慶祝四十周年校慶,由

大文學院主辦的

r

一 一屆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

獎」的截稿曰期延至四月三十曰

有關參賽辦法及各項細則請潮覽網頁:http://

ihome.cuhlc.cdu.hk/〜bl02355/literary-award.ht

m 或致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新紀元全球

文青年文學獎委員會’也可以電郵或傳真索取參賽

則及報名表格

新亞的春

英文一萬明

春天,是一年之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

新亞也是一個充滿希冀的地方’院歌中的句子..「

遙遙’無止境。」、「千斤擔子兩肩挑」和

r艱苦

奮進」等時時刻刻鼓勵著新亞人衝破障礙,爭取

步。自去年九月搬進新亞書院的學思樓,開始我的

一年的大學生活’我就不斷地憧憬著這洋溢著春的

息的地方’在二、三月,一年中第一個季節來臨的

候,會是甚麼樣子

記得上學期上通識課的時候,有一位講師

到,在大學的春天能看到濃霧。於是我想,新亞地

為四書院中之最’霧自然也會特別大。早上一起牀

雙眼往窗外一望,看到的將不再是吐露港的平波如

的水面,不再是往來緩航的船隻,不再是秀麗的

巒,而是一團濃得像奶酪的霧。如果我晚上忘了

窗’夢見自己進了神仙洞府。在這樣的一個可愛的

節,我想我會起來晨跑。當然’我會放慢腳步,因

霧太大了,尺之外的事物均羞溫地隱入於霧的懷

中。當我經過走讀生休息室附近的時候,我想我會

見晃動的人影——那是志文樓的舍監和他的太太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主

第二屆新紀元全球華

青年文學

從心發出對身邊的人與事的謙和尊敬。得獎人那種

命的見證,足以成為眾人的榜樣,再非現在那種只

仰慕他人成績的氣候可以比擬

小評•.構思有新意,表達也清楚細缴

額貓。我的心裡會感到一陣溫暖’覺得舂天的氣息

加濃厚了

早上八、九點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到空中。

絲的陽光穿過霧氣,輕輕地灑到地上。隨著溫度的

/

高,霧也會漸漸地由被褥變成楼子,再變成薄薄的

層輕紗,留戀著新亞的花草樹木。在春天的召喚下

新亞路兩旁的植物將會生長得更茂盛。它們在嚴冬

挑戰下沒有屈服,等的就是要在新年之始將自己最

的一面展現出來。路旁的野花穿上它們最喜歡的鑲

滿

珍珠的裙子;樹木吐出青翠的新芽,向上挺直了腰

®蝶、蜜蜂也趕著來趁熱鬧,結伴穿梭於草叢中,

花問柳。舂天也是一個生育的季節,鳥兒自然懂得

握機會,站在樹枝上唱情歌

春天是個讀書天。新亞的同學當然不會放過

個機會。上早課的宿生將如常地於八點鐘到達校

站。這時天氣還有點冷,他們中有的人會不時拉拉

襟,有的人則張目四望,「偵察」哪部停著的校巴

司機會取下「暫停服務」的牌子,換上

r開往火車站

的牌。輕風一吹,女同學的長髮輕輕地飄起來,在

中的縷縷陽光下變成一隻隻活撥的燕子,向空中振

高飛

。 r趁青春,結伴向前行。」院歌時時提醒我們

把握美好時光。環顧四周,我發覺還沒來臨,春的

息卻已經在新亞的空中蕩漾

小評:作者當是一年級學生,全文寫預想中

新亞之春,到末段才與現實缩合,不失為巧妙

收結0

P:172

(5625)

本院大事記

(2003 年 2 月)

美國密西根大學哲學系與東亞系榮休教授Prof.

Munro范校本院,主持第十六屆錢賓四先生學

g術系主辦的展覽「誌取華山」於本院「許氏

‘該展覽展出藝術系同學於暑假期間前往西

安作學術考察及參觀之所見所聞。

14曰本院第四座學生宿舍「紫霞樓」及地下學生活動大堂

「周君廉堂」先後下午三時及四時舉行開幕典禮。

21曰新亞書院教職員聯誼會與新亞書院校友會假香港灣仔

大有商場東園海鮮酒家合辦《癸未年新春聯歡晩會》。

22日本院於下午三時在雲起軒舉行「七二年畢業校友茶

23 3為慶祝中文大學成立四十周年,大學於上午十時三十

分在崇基學院嶺南體育館舉行「中大慈善健步行暨繽紛

第446次雙周會於邵逸夫堂舉行。由王于漸教授及陳

i•思議員主講

癸未年新春聯歡晚會

新^^書院

通括生i冬營(2002-2003)

曰期:2003年6月2日至3日(星期一及二)

地點:香港青年協會赛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

活動包括電影欣賞及討論、歌曲欣賞及隊際歌唱比费、

文化講座等。山富将經驗的卵主持。供膳宿。參加同學須繳

交按金200元,出席後得取回按金。

有興趣的同學請往新亞書院輔導處報名。上述活動詳

怙’可向本院補铅處邵t丨丨_小姐资詢,電話為2609-8615�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English Summer Camp (2002-2003)

Games • Sharing

.Hav e Fun

Sports Fun

•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

.Learn about English culture

.Mak e new friends

.Enjoy free meals and lodging

Time : June 23 & 24 ,2003

(Man 10:00 am to Tiie 2:00pm)

Venue : NAC Hostel

Cost : Free (But $100 deposit required. Students who

attend the camp will get back their deposit).

Applications are available from Ms Y.Y. Tang in the New Asia

College of the Dean of Students' Office. All New Asia College

Students Are Welcome.

學術卖動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李大拔教授獲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邀請,出席2002年12月13日至丨5日舉行之健康促進學

校闽際舉術研討科,並於科上發表演講,講题為「??港

健康促進學校推動情形」。

現代語言及文化系陸潤棠教授於1月1 1至16日前往美

國,出席 Haw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

Humanities,並提交論文 “Novels into Film: Li Yichang's

Tete Beche and Wong Kar-wai's In the Mood for Love °

署裡職務

黃乃正院長於二月期間出席以下活動:

10-11日赴上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濃港化

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導研究生及處理行政事務。

14日赴泰國曼谷Chulabhorn Research Institute發表演講。

25日至3月丨日前往印度Kolkata出席\"Drug Discovery

at Cross Road - Confluence of Chemistry, Bi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國際會議 °

在此期間,本院輔導長何培斌教授任署理院長。

新亞生 活 (200 3 年 2 月) • 2 1

P:173

.22.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5626) 中國書院的發展歷

程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鄧洪

書院之名始於唐代。從地方志中看,它最早

現於開國的唐太宗時代’如大將軍李靖在山東讀書

研習兵法的書院。從官方的文獻記載看,它則始於

期唐玄宗時代開設的東西

一 一都麗正、賢書院。唐

有57所書院,分布在東西

1 一都與全國各風景名勝

地。唐代書院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讀書人自己藏

讀書之所,它類似以往的書齋,但同時又向社會

放,成為公眾活動的場所、儒生、道士、和尚等皆

出入其間,或把酒吟詩、以文會友’或講學論文、

磋學術,更有僧俗知識分子期會書院,討論國家的

途、民族的命運,以致有「寒窗未臥共思量」者。

1 一

是中央的麗正、集賢書院,它由中央管理圖書典籍

乾元殿演變而來,設有學生、直學士、侍講學士、

撰、校理、知書、書直、寫御書、拓書手、裝書直

造筆直等職,集藏書、校書、刊書、講書等於一體

其主要職責《唐六典》記作:

r刊輯古今之經籍,

辨明邦國之大典,而備顧問應對,凡天下圖書之

逸,賢才之隱滯’則承旨而征求焉。」可見’它有

家智囊團的作用。三是教學授受的教育機構,如福

尤溪縣的松洲書院,為當時的縣級

r鄉校」,教授

家經典與禮儀

書院的出現,是隋唐推行新的印刷技術使書

大量流傳於社會之後’中國士人圍繞著書’包括

書、校書、修書、著書、刻書、讀書、教書等進行

化研究、積累、創造、傳播等活動的必然結果,它

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新的文化組織

五代之際,人稱

r天地閉,賢人隱」的離亂黑

時代’但書院仍在兵荒馬亂之中戚戚於民族文化的

承,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一批知識分子在戰火難

的深山絕水處講學’以維斯文於不墮。故錢穆先生

其《五代時之書院》中,盛讚書院承前啟後的文化

效。他說,「五代雖黑暗,社會文化傳統未絕,潛

幽光,尚屬少見’宜乎不久而遂有宋世之復興也。

宋代是書院獲取顯赫聲名並得到較大發展的

期,全國創建書院711所。北宋立國之初,一方面

大科舉名額’一方面利用唐代以來出現的書院,通

賜書、賜額、賜田、召見山長等方式進行扶持,使

替代官學教育之職而運行。普列入宋^^^天下四大

院」的岳麓、白鹿洞、石鼓、嵩陽、應天府、茅山

書院’都是因為其教學有功獲得「御賜」而揚名的

經此一期’書院教育教學功能得到了強化,其聲名

彰顯天下。與此不同,「宋初三先生」中的孫復、

介所辦的泰山書院、徂徠書院’是以研究、講求學

並培養學派傳人為主的書院。而慶歷年間,湖南巴

士人在青草湖中建石鼓書院’則以游宴吟詩、講學

文為事。這些又代表著書院的另一種追求

南宋書院的發達與興盛是公認的,其標誌

二,一是它與理學的一體化,

一 一是書院制度的完全

立。這個時期,書院與理學互為表裡,隱顯同時,

衰共命,書院為各學派的基地。岳麓、白鹿洞、

澤、象山因為張栻、朱熹、呂祖謙、陸九淵的主持

號為「南宋四大書院」’實際上是全國有影響的學

中心。在制度上,它不僅吸取了官學與私學的經驗

訓,而且採納了佛教尤其禪宗叢林、精舍,以及道

宮觀傳法講學的經驗。正因為這樣,它在目的、

用、手法上形成了博取各家長處而又與之相區別的

色,從而完成了制度的確立工作。從此,我國教育

呈官學、書院、私學三軌並行的體制。需要指出

是,書院制度是一種文化制度,它是儒道釋三家文

融合的結果,又為這種新文化的發展服務’其教書

人功能為這種「服務」所派生,屬於傳播文化的功

之一

當宋理宗為朱熹平反,頒行白鹿洞齊院學規 。

天下,扶植程朱理學為官方哲學的時候’元朝統治

也於窩闊台十

一 一年間(1239-124

0 ),創辦太極

院於燕京(今北京),建周敦頤祠’以程顥、程頤

張載、楊時、游酬、朱熹六人配祀,選刻周氏遺書

禮聘江南大儒趙復在那裡講學,.史sr北方知有程

理學,自趙氏講學太極書院始」。在元朝統一全國

前後,忽必烈曾多次頒布法令保護書院和廟學,後

又將書院等視為官學,書院山長也定為學官。因此

元代書院十分發達。《曰下舊聞》講,

r書院之設

莫盛于元,設山長以主之,給廩靝以養之’幾遍

下」。據統計,元代不到百年的時間裡就建復各類

院408所’因此,民族文化之不絕於金戈鐵馬的

代,理學之傳於北方,主要的功勞應當歸於書院

明代以官學結合科舉制度推行程朱理學,而

重視書院。故明初近百年間,雖有若干書院創建修

事例可舉’但從整體上說,書院處在一個發展的

谷,而這時也正是中國學術思想文化的低落期。程

理學長期處於官方學說的地位,使它失去了往日的

取而流於僵化,而八股文的盛行更加重了這種僵化

於是,到了正德、嘉靖年間,以王守仁、湛若水

代表的思想家,就以書院為陣地’發動

了 一場思

解放運動。遠近景從’講會相連,書院再度輝煌

形成鼎盛之勢。據統計,明代共建有書院�,699所

P:174

(5627)

新亞生活30:

6 (2003年2月

) - 2

3

時期興建的。

在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學術思想與書院一體

化的情形及其顯示的E大能量。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嘉靖、萬歷之際,中國書院東植朝鮮半島,形成了幾

乎與李朝相始終的朝鮮書院制度。如同在中國本土 一

樣.,它與學術思想連為一

體,造就了其立國的文化

基礎,所不同的只是本土

盛行王學,而東土則推崇

朱子學。中國書院傳播文

化的功效由此可見一斑。

與程朱之學相比,

王學注重人的悟性,當初

它為打破教條解放思想起

到了較大的作用。但走得

過遠,必失之空疏、無根

等弊端。事實上’到萬曆

末年,它即步入末流。故

龍、瑪從吾、鄭元標等

有識之士如顧憲成、高攀

東林、首善書院為根據

地’重倡理學,圖以救

弊。天啟年間,宦官魏忠

賢專權,使本已腐敗的朝

:綱更加腐敗。書院講學諸

人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

感,從關心學術轉而關注政治,裁量人物,評議朝

政,從而招致大禍’天下書院皆遭禁毀。遭此一劫,

明代書院再未振起。

清初書院承襲明朝遺風,常有千里期會、百人

聚講的事情發生,被統治者視為大忌。故順治皇帝下

令「不許別建書院」。康熙皇帝雖以文韜武略著稱,

但也始終不肯撤銷禁令’而僅僅以頒額、賜書給書院

來引導其發展方向。雍正時代,經過一陣猶疑之後,

終於在十一年(1733 )詔令各省創建書院。此後’禁

令雖已解除’但仍多次下詔以科舉功名規範書院師

生。尤其是乾隆時代’連招生擇師、課業考核、獎懲

辦法等都在詔令中有明確規定。這種從禁止到控制的

文化政策,加上文字獄的影響,迫使書院改變了學術

追求,一種與現實政治較遠而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考

究經典的學風終於形成,此即所謂乾嘉考據之學。禁

令既開,書院得到長足發展,有清一代,全國建有書

院3,868所,基本普及城鄉。雖然,眾多的書院以科

舉為業,對學術發展無多裨益’但藉其遍布城鄉之勢

而產生的普及文化的巨大作用則不可忽視。

雍正七年(1729) ’印度尼西亞華僑創建的明誠

書院為海外第一所華人書院,其後又有明德等書院的

創立的。新加坡華僑也在咸豐四年(1854)建有萃英

書院,而美國舊金山亦在光緒十年(182)建有大清

書院。雖然這些海外華人書院與朝鮮等仿照中國制度

建立的書院有別,但其傳播中華文化於域外,促進世

界文化的交流之功則一,且不可磨滅。

具有同樣意義的是近代中國教會書院的出現。

教會書院的始祖是1818年建於南洋馬六甲的英華書

院(Anglo . Chinese College),1843 年遷至香港。

它是英國倫敦傳道會牧師馬禮遜(Rev. Robert

Morrison )倡議開辦的,第一任院長是米怜牧師

(Rev. William Mime )。除了招生講學、刊印報紙之

外,書院的主要工作是將《聖經》譯成中文’將中國

的「四書」、「五經」等儒家典籍譯成英文,然後刊

印出售。腾片戰爭以後,英、美、法、德、瑞士等國

的傳教士在中國相繼建立了 70餘所書院。它們分布

於各通商口岸,其中以上海、蘇州的中西書院,南

京、北京的匯文書院,福州的鶴齡書院,廣州的格致

書院等最為有名。教會書院是殖民侵略的產物,以服

務傳教為主要目的,但它對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將

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知識傳入中國有積極貢獻。同治以

後,又出現了中國知識分子與傳教士合辦的不以傳教

為目的的書院,如徐壽與傅蘭雅(Fryer John)合作

的上海格致書院,就以融通中西、介紹西方科學技術

為宗旨,開創了古老的書院融匯「新學」的風氣。另

外’日本在上海設立東亞同文書院,招收日本本土學

生,日本台灣總督府與廈門、福州等地設置一些從事

「籍民」教育的書院,此則皆是中國殖民化加深的標

誌與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不協之音。

光緒年間’是書院發展的重要時期。一方面,

由於與r新學」、r西學」的結合,它獲得了新的生

命力,顯示了從古代向近代過渡的信心與能力;另一

方面,這種過渡尚未完成,它就被宣布改制。先是’

戊戌變法中詔令改書院為新式學堂。變法失敗後,慈

禧太后復令改學堂為書院。二十七年(1901),在

「新政」的浪潮中,清政府再次宣布將全國所有的書

院改為大、中、小三級學堂。至此,書院的歷史被人

為地劃上了句號。然而,從事物發展的角度來講,這

次改制,使中國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得以血脈貫通。

因此,我們可以說書院在r改制」中獲得了永生。

參考文獻:

一、鄧洪波、陳谷嘉:《中國書院制度研究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77。

二、部洪波、陳谷嘉:《中國書院史資料(上、

中、下三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1978 0

P:175

•24- 新亞生活30:6 (2003年2月)

(5628) 校友來函談新亞精

神 黃祖

端正兄:又一年伊始了,恭喜恭喜,料想佳

為慰。這幾年來,常見《新亞生活月刊》裡談及新

精神,各有各的見解’有些言不及義、要談新亞

神,大概校歌歌辭最簡明;不過,說來說去都

r手空空,無一物……」那幾句。最近’新亞推

領帶(校吹),那上面還不是那幾句話。但許多

人,不求甚解。帛一時興至,也來說說,不知對也

對,還請吾兄指點指點,依弟看來,新亞精神在愛

國的天地、人民’尊重和發揚中華民族的(除去

粕)優良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不光是「手空空,無

物……」那幾句話

校歌歌辭的第一段:「山巖巖’海深深,地

厚,天高明」在說我國的地理環境,山那麼崇高,

那麼深沉,地那麼廣大宏厚’天那麼高邈明亮

. .货博天々、幻明

f

?,

錢穆 先生手稿

「人之尊,心之靈,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在

從這種環境孕育出尊貴的人民’天賦聰明才智,從

靈中產生廣大宏構的文化(廣義的說,一切非自

的,出自人心的那些發明,生活形式——禮——

及思想,宗教’經濟等等……也即人文),經幾

年逐漸累積為偉大的文化成果。我們新亞的理想,

是要珍重和發揚這份成果

一 一段「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五千

今來古往,一片光明」在說我們的國土那些廣大而

麗,歷史那麼悠久’從古到八「,一代接一代,不管

人或外族統治,不間斷的吸納異族文化,發揚中華

化’溶匯成偉大的成果。

r五萬萬神明子孫,東海

西

海南海北海有聖人。」在說廣大的中華民族的族裔

每一時代,每一地方都產生出類拔萃的人物,留下

富智慧的成果。我們新亞的理想,就是要尊重和發

這份成果

第三段大家最為熟識的

r手空空’無

物……。」在說什麼呢?當

一九四九年’共產黨

大軍’蓆卷大江南北,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革;當我

優良的文化’大部分快要給掃進垃圾堆時。為了保

和發揚我國優良的文化和民族精神’錢、唐、張老

及一班有心人’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真正是「手

空,無一物」。為了這種理想’他們不怕艱辛,埋

苦幹,但卻看不見前途,所以說:

r路遙遙,無

境」。錢先生寫這首歌辭時,大概在

I九五三年夏

一九五

一 一年錢先生在台灣演講,因塌屋頭部受傷,

事吾兄最清楚,疫癒後回港不久之時,住在桂林

新亞的三樓,與唐、張

一 一老師各

一小房。三家六人

起吃飯,每人月薪約港幣

一 一百元、,可是他們並不

緩,還是不斷鑽研、著書、講學。所以說:「亂

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艱險我奮進’困乏

多情。」他們認為責任重大,所以說:

r千斤擔子

肩挑。」這時’他們大約四十多至五十多歲’帶領

一群流浪的青年,所以說:「趁青春,結隊向

行。」為保存和發揚中華優良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們不怕艱辛,努力奮進,這就是我們新亞的精神。

可見錢、唐、張等老師們當時的心境。就在這時。

巧耶魯大學的盧鼎教授來港,新亞才見一線曙光

自一九五五年以來’這種精神逐漸模糊。一

九七年掛上五星旗後,又是一種情狀。至於保存和

揚中華優良文化的責任。真正是

r路遙遙,無

境。」希望新亞同人,中華民族族裔,繼續努力。

先生’他是個真正的愛國者。他愛我們生活的天地

海’他愛我們的族裔,他愛我們幾千年來所累積下

的歷史文化成果,他愛我們整個國家的精神。他的

國,不像那些借愛國之名,謀取自私的權位和利益

借愛國之名,排斥異己的人……說來話長,停筆

罷’吾兄可能嫌弟又在「發_瘋」。一年伊始,

喜恭喜,但願祖國,走上正軌。3而此’並

弟祖植

2003年2月10

P:176

(5629)

UK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

W 新亞書 院

各學系第52屆(2003年)

畢業班同學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25

P:177

(5630)

I think.

我思故我在

Rene Descartes

笛卡兒

哲 學 系

Success is that old A B C — ability

breaks and courage.

Charles Liickman

成功的基本因素是大家熟悉的— —

才能、機會和勇氣。

C.盧克曼

n -1 - - I ! ;

1. J, ‘ ’ I

工商管 理

學士課 程

W h o is wise? H e that leams from everyone.

W h o is powerful? H e that governs his passions.

W h o is rich? H e that is content.

W h o is that? Nobody.

Benjamin Franklin

誰是聰明人?向每人學習的 人

誰是強人?控制自己情感的 人

誰是富人?知足的人 。

誰是那樣的人?沒有那樣的 人

B.富蘭克林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P:178

(5631)

計算財務學課 程

Every great advance in science

has issued from a n e w audacity

of imagination.

John Dewe y

科學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 都

產生於一次新的大膽的 想

象。

J.杜威 體育運動科學 系 語文敎育課 程

f V IL ^ f‘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 系

;is nothing more than

a refinement of everyday thinking.

Albert Einstein

全部科學不過是日常思維的提煉 。

A . 愛因思 坦

電子工程學 系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11.

P:179

(5632)

Science is always simple and

always profound. It is only halftruths that are dangerous.

George Bernard Sha w

科學總是簡明’總是深刻, 只

含片面真理的陳述是危險的。

蕭伯納

To be acceptable as scientific

knowledge a truth must be a

deduction from others truths.

Aristotle

一種真理要被接受為科學 知

識,必須是根據其他真理 作

出的推論。

亞理士多德

系統工程 與

工 程

管理學 系

of avoiding

Thoma s Jefferson

生活的藝術就是避免痛苦的 藝

術。

T .杰斐遜

28 _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P:180

(5633)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29-

P:181

(5634)

Without m y attempts in natural science, I should never

have learned to know mankind such as it is. In nothing

else can w e so closely approach pure contemplation

and thought, so closely observe the errors of the senses

and of the understanding.

Johann Wolfgan von Goethe

假如沒有在自然科學領域裡的嘗試,我就學不會了

解人類本身。在其他任何方面’我們都不t如此接

近純粹的默想和思考,不會如此密切地觀察感覺和

理解的錯讓。

J.W.歌德

材料科學課程

Lose no time; be always employe d in

something useful; cut off all unnecessary

actions.

Benjamin Franklin

不要浪費時間,總是幹些有用的事猜,摒

棄一切不必要的活動。

B.富蘭克林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P:182

(5635)

D o not, for one repulse, forgo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ort.

Shakespeare

不要因一次挫折就放棄你原來決

心達到的目的。

莎士比亞

經濟學 系

Wor k spares us from

boredom, vice and need

evils:

Voltaire

工作使我們免受三大災難:厭煩、墮落

和貧困。

伏爾泰

政治與行政學 系

A learned m a n is an idler w h o kills

time with study.

George Bernard Sha w

學者是以學習消磨時間的閑人。

蕭伯纳

新聞與傳播學 院

新亞生活30:7 (2003年3月 31

P:183

(5636)

Ms Chan Wai-han

New Asia College Library New Asia Life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March 2003

CONTENTS

Gathering at Yun Chi Hsien

Round-the-CU Walkathon & Carnival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Daisy Li Hall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Cho w Kwe n Lim Hall

8 Graduates 67' Response Generously to the Head of

College's Solicitation

9 Acknowledgment of thanks to the Alumni wh o G

Donation to the College

12 Prof. Donald J. Munro's Ch'ien M u Lectures at

14 Dr. Lee Lok-see Spoke 丨

Problems in South Pole

Environmental Protect

14 Prof. Won g Heung-sang Spoke on Sports and Health

15 The Tournament for Various Heads' Cup by Mr. H o

Chun-pong

16 The Singing Contest of the College

17 The Exhibition of the Alumn i of the Fine Arts

Department ofCUH K

18 Winning Articles of the Chinese Composition

21 Major Events of the College

22 Th 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in China\" by Mr. Dang

24 A n Alumnus Talked about the Spirit of Ne w Asia

25 Group Photos of the Graduate Classes of the College of

MAJOR EVENTS

(February 2003)

Feb. 5 - 15, Prof. Donald J. Munro, Prof. Emeritus of

Philosophy and of Chines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visited the College to chair the 16th Ch'ien M u Lecture

in History and Culture.

Feb. 10-19,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organized an

exhibition on the study trip to Xian organized by the

Department last summer in Hui Gallery.

Peb. 14, The opening ceremonies of the Daisy Li Hall and

the Cho w Kwe n Lim Hall were held at 3:00 p.m. and

4:00 p.m. respectively.

Feb . 21, Ne w Asia College Staff Association and Ne w Asia

College Alumni Association jointly organized the

captioned event at the Tung Yuen Seafood Restaurant

in Wanchai.

Feb . 22 , To strengthen the tie between the College and

alumni and to share with them the pas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1972 graduates were invited

to attend a Reception in Yu n Chi Hsien at

3:00 p.m.

\"cb. 23, To mark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versity,

the Round-the-CU Walkathon & Carnival was held in

the Lingnan Stadium at 10:30 a.m.

^eb. 28. The 446th Bi-weekly Assembly was held at Sir

Run Run Shaw Hall. Professor Richard Y. C. Won g

and the Honourable Bernard Chan spoke on the topic of

\"The Economy of Hong Kong - The Futur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新亞生活》月刊

主編•• 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5418

web-site : http://naweb.na.cuhk.edu.hk/life/NAli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五百 份

歡迎投稿

32 新亞生;’ (2003年3月

P:184

Jl

}4

10

12

15

本期要目

預防肺炎人人有責

許耀君先生宴請獎學金得獎同學

本院校友校董捐助獎學金及學生活動經費逾百萬元

路平女士主講:文化地圖與星辰世界

王于漸、陳智思主講:香港的經濟一大學生的前景

本院大事記

學思樓高桌晚宴

本年度與校友網球比賽本院教職員隊取得勝利

《世說新語校養論文集》序 楊勇

「虛而委蛇」故事 農圃舊估

有關《易•鼎卦》短簡一則 農圃舊估

English Essay Writing Competition

T5637 r

i

AS

4 5 1

H 7 5

nac

預防肺炎人人有責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 ^ fl

一 I零零三年四月十五

日 第三十卷第八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

版 非賣

本刊創刊於

I九五八年五月。

I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版

上月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多位醫護人員及病人感染非典型肺炎’並在

區蔓延,不少人因而染病。大學也有多位同學受到感染

大學為了監察非典型肺炎對校園的影響,以及採取有效措施,保障

有教職員及同學的健康,特成立「中大校園SA

R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

專責小組」,由身兼副校長、大學輔導長及中大醫學院教授的鄭振耀教

擔任主席。同時為避免同學在校園互相傳染’大學原決定由三月廿九日

四月六日於沙田校園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停課’後決定將停課期延長至四

十三日,唯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畢業班則於四月七日復課

有關非典型肺炎的資料,可潮覽中大特設網頁http://www.cuhk.eciu.hk/

sar

s 及香港政府網

頁 http://www.info.gov.hk/dh/apc.htm

為使這非典型肺炎問題可早日解決,人人都需要做好防禦措施,也

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P:185

A

許耀君先生、黃乃正院長與得獎同學

t/J k

許耀君先生、何培斌辅導長(左一)與得獎同學

經濟環境欠佳,大學學f丨雖已凍結數年,惟每

^^年學費仍達四萬二千一百元,家境清貧的同學只

好身兼多份補習,以應付學習及生活支出。幸好仍有一

些熱心人士體會同舉的凼難,慷慨捐設獎學金,而

「許讓成先生紀念基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該ffi金本年撥款接近泡彳丨十滋元予本院,設立

兩項獎學金:「許讓成先生紀念獎學金」及「許讓成先

生研究生獎學金」,嘉獎十九名本科生及八名研究生。

得 獎 | | 禪均�A本院,家境清贫的 M 舉。如 禪

保持優異學業成績及經濟情況仍差,將可續獲該基金頒

予獎學金,直至完成本科生/研究生課程為止。

(左起)侯明琳小姐、侯元建先生、文直良博士與兩位同學

許耀君先生與四位應屆畢業同學

「許讓成先生紀念基金」負責人許耀君先生(許讓

成先生之令孫)每年均設宴款待該兩項獎學金得獎同

學’藉此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本年二十多位獎學金得

獎者分別於三月十三日及二十日出席許先生在百樂酒店

舉行的午宴,隨同出席的還有院長黃乃正教授、輔導長

何培斌教授、本院獎助學金委員會主席朱嘉濠教授及院

務主任文直良博士。許耀君先生在席間與各同學暢談甚

歡,對同學的學習及將來事業的發展尤為關 >[::、,更勉勵

同學努力學習,不要氣緩,同學獲益不淺。

「許讓成先生紀念基金」每年除捐贈獎學金外,更

每年撥款支援本院藝術系交流外訪活動,以及資助藝術

系舉辦展覽,本院同仁感銘至深。

「許讓成先生紀念獎學金續獲獎同學(十二名):

蔡秀蠻、郭崇聖、徐家龍、區大釣

李詩穎、陳智傑、黃禧突、雷亞蓉

郭琦琦、陳紫營、趙正偉、李美儀

「許讓成先生紀念獎學金J新獲獎同學(七名)、:

李國威、葉德生、劉嘉慧、黃寶琪

郭素妓、李振昇、邱珮餐

「許讓成研究生獎學金j得獎同_ (八名):

吳浩靜、梁寶建、張穎怕、許鷹健

黃偉康、張藝儀、邱嘉改、黎绪靜

許耀君先生(右一)與得獎同學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5638)

許耀君先生宴請獎學金得獎同學

k

P:186

(5639)

本院校友校董捐助獎學金

及學生活動經費逾百萬元

院長黃乃正教授自一月初致函各位親愛校友,顯請

捐助母校獎學金及學生活動經費,獲得校董、校友及熱

心人士的熱烈響應,共收到逾百萬元的慷慨捐助。截至

四月八日止,本院獎學基金共收港幣$661.733,美金

$15 , 270 及加幣 $40 0 ;而學生活動基金共收港 幣

$240,022及美金1.600。本院師生對各位親愛的校友、

校董及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深為銘感,惟盼大家繼續

鼎力資助,俾各項基金更為壯大,讓在校同學繼續獲得

支持與鼓勵。又於上月中接到七三年物理系畢業的姚錦

江校友及七八年藝術系畢業的黃紀釣(尊子)校友 來

函,他們各捐十萬元作為獎學金及學生活動基金之用’

他們對母校的關懷躍然紙上,謹節錄他們的來鴻及 自

3 月 9 日 至 4 月 8 日的捐款者芳名刊載於後 :

J(兆錦江校友來鴻(節錄)

本人乃新亞書院校友,畢業於 1973 年物理系。 從

事教育生涯三十年的我,將於本年八月後退休。近閱小

兒穎謙與母校的通訊(按:穎謙亦為中大新亞書院 校

友,畢業於 2002 年工商管理學系),得悉母校呼 ® 校

友捐獻獎/助學金,培育後學。念小兒穎謙在中大就 讀

時,亦蒙獲獎學金之助, 2001 年到美國作交流生, 留

學一年,使他開拓視野,認識世界,獲益良多。為支持

母校興學行人宏願,我丨•分願;S從微薄桢蓄屮撥出港幣

十萬元,成立「姚錦江坑儷獎學金」 … …

黃紀釣(尊子)校友來鴻(節錄)

曰前接黃乃正院長函,町I樹校友資助學生活動。弟

有幸於74-78年畢業於新亞藝術系,今遵院長囑,捐出

能力所及區區之數,冋饋母校。隨丨i丨附上十萬元支票一

張,祈能盡我綿力資助同學學習 … …

mmwrnmrnmrnmrnmrnmi 姓名

緣亮 校董 5,000 黃紀鈴 藝術 78 100,000

許濤 文史 57 2,000 黃國文 會計 80 6.000 4,000

陳正如 經濟 59 1,000 陳秀月 經濟 80 美金100

潘正英 中文 62 2,000 唐鳳明 市場 82 1,000

簡瓊珍 哲社 62 500 潘麗霞 生物 82 1,000

葉二華 藝術 62 美金1,500 周瑞 ifi埸 83 1,000

李金鐘 歷史 64 10,000 袁旺枝 會計 83 1.000

黃阈昌 工管 67 10,000 黃碧霞 人堪管现 84 5.000

李志冰 中文 67 1 美金1,000 戴明基 會計 85 300

張洪年 中文 1 67 10,000 區蕙冰 經濟 85 500

陳勝長 中文 67 10,000 張烦聘 中文 86 1,()()()

黃瑞珍 i 中文 67 1,000 丁敏儀 社工 86 500

謝吳兆芳 英文 67 美金200 司徒婉媚i 人類 89 2,000

倫紹銘 新聞 67 10,000 黃建平 91 1 ().()()()

張雪梅 會財 67 500 陳婉冰 工管 92 500

廊新梅 會財 67 10,000 樊倚儀 工管 92 500

饒美蛟 經濟 67 10,000 呂振基 歷史 92 500

張棍如 藝術 67 溫惠炎 經濟 92 500

王錫堯 新聞 69 500 何達權 新聞 92 5{)()

陳明基 生物 美金70 葉啟忠 新聞 92 500

姚錦江 物理 100,000 梁淑貞 歷史 93 1,000

黎樹濠 數學 1,000 張盛基 醫學 93 500

瑪耀輝 經濟 10,000 鍾家雄 物理 94 500

蘇少序 中文 1,000 陳佩珊 中文 97 1.000

鄺秉強 市場 1,000 蔡家蕙 會計 97 500

黃奕鑑 財務 2,500 2,500 張明詩 工管 98 500

李永安 新傳 1,000 李 _ 蓮 經濟 99 100

梁智仁 會計 1,000 (排名以畢業年份為序,倘有錯漏 ,敬請指正。)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P:187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香 触

文As

天,還在台灣一間大學的研究所裏打學生的成績。

起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工作,我是比較喜歡在學

工作的。回到學校,給我一種既輕鬆又親切的感覺

所以我剛才坐在席間’就生出一種「不如歸去」的

法。我現在會向大家短短報告一段’希望起到拋磚

玉的作用

我感到生活中往往有很多限制’而我們卻必

打破生活中的框框架架,要像一隻小鳥,有一雙

膀,隨心所欲地在天空朝翔’才會感到快樂。在

邊’我感到我的翅膀,就是那雙有想像力的翅膀好

黏上了赠一樣,飛不起了。這是一個希臘神話’說

伊卡拉斯(Icarus)給父親用赠做成翅膀,如果飛得

高的話’赠就會融化;如果飛得太低的話,就會掉

海中。這就像我在光華的情況,我明明是有翅膀,

以飛出去的,但這個翅膀卻給蠟黏著’就令人特別

心吊膽。所以我到了學院裡,就立刻感受到飽滿

風,乘著風,我又可以飛起來了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恰好就是我這幾個星期心

的寫照。為甚麼我會選這個題目呢?其實是因為自

我來到香港,幾個星期以來有很多媒體前來訪問’

我對文化,以至政治的一些看法。像問到我

r

三條」,這樣的一個政治問題,我就必須把它放在

化的層面上去講。由於一直被人問及政治問題,於

我自己就想政治的界限是多麼的狹小。反之,當我

打開「文化地圖」,就會發現文化的界限是多麼的

闊’簡直是一個無窮的天地。文化的地圖有山有水

(編者按:本院校園文化生活委員會於二月十

日在雲起軒舉行第二次文化晚餐聚談,邀請光華新

文化中心主任路平女士主講。這篇講辭由本院徐緯

學根據現場錄音整理出來。)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榮幸,能有機會第一次

到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其實,我來之前的兩

文大學親组

本院本學年第-一次文化晚餐聚

談 錄音整理:徐

路平女士主講:文化地圖與星辰世

風清氣朗。有時,我們或者會覺得這樣的地圖看起

有些模糊,好像沒有清楚的邊界,又像缺乏了城市

明的點緣。其實,人類文明的遺跡是值得讓我們記

心上的。這些遺跡是人類智慧結出來的果實,是恆

的,是不能和我們分割的

。 、

這些年來,台灣的政壇十分複雜,而當地的

識分子一直在努力做很多試驗。如果文化是一點力

的話,我相信它是應該超越政治給它的界限的。我

文化界的朋友時相來往,就像這次來到香港,背後

表現出一種深厚的文化力量。這種文化力量在台灣

經開始點點滴滴地累積起來

兩岸三地處於一個特別的歷史位置,使我們

乏像歐洲一樣有時間去累積的文化力量。當文明的

會成長起來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很牢固的階層。

兩岸三地就恰好沒有空間去發展這個階層。這個階

的重要性在於免致社會完完全全被商業吞噬了。資

主義的機器其實是很狹溢的。表面上看來,它好像

我們很多選擇’但這些選擇都是

r被選擇過的

擇」。人的自主性、人的靈魂,就被壓抑了。文化

的責任就是要肯定人存在的意義。所以文化界就需

自由,讓大家不會盲目相信政治可以主宰一切。特

是兩岸三地都經過多難的時期’所以知識分子的負

也特別重’而且常隨著政治改變。就如在台灣,幾

在所有重要的場<口,只要有政治人物在場,那麼總

政治人物走在前面、站在前面。即使是在一個文化

場合中’政治人物也很容易就能站在舞台的中間。

種情況是一個思維的延伸。為甚麼我們會覺得政治

物的影響力高於文化人呢?就是因為從五四以來,

救亡’講圖存,靠的都是政治上的改變。即使是像

迅那樣聰明的人,他對政治也很有激情’希望政治

P:188

本院中文及英文作文、翻譯、

普通話及英語朗誦比賽結果(2002-03年度:

為了加強同學的語文能力,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舉辦語文比赛以獎勵中、英文良好的同學。本院已於一月

月、三月間舉辦了五項比赛,謹將各項比赛結果列後:

t作文

t作文

i話朗誦

評判

張學明教授

冠軍

陳飢琪

亞軍

吳玉若

樊善標教授 (人類二) (人類二)

Ms Neeraja Sharma 關嘉敏 黃莉跨

Ms Ivy M.F. Ho (翻譯一) (會計一)

陳凡老師 本地:鍾興民 本地:丘安娜

(-T ^ - \\

( 丄 & )

内地:丁陽

(工管二)

内地:任思鐶

(新傳二)

Ms Julia M. Travers 謝得言 李慧中

Ms Kati Berroth (醫學五) (醫學二)

童元方敦授

何元建教授

關嘉敏

(翻譯一)

曾可盈

(翻譯一)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5641)

旦改變,民族的靈魂就能趣醒過來。有時這種思維

很容易造成一種「目的熱」,為達目的而用了錯誤

方法。如果文化界的人有這種思想,他們就會以為

治能改變一切,盲目地相信政治

對台灣來說’已經過了政黨政治的時代。政

政治的價值在於令我們看到

了 一些舊的、不合理的

西。這其實為文化的改變奠下了基礎。當然文化界

士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譬如說台北’台北的市長

民選的,有國民黨的,也有民進黨的。可是無論政

人物怎樣變換,文化界人士依然繼續朝著自己的目

n

育三:

英S

英二

努力。文化界的人總有一種反思的能力。所以台北

政府即使可以單方面做很多好事’也還是要靠文化

去監督、去教化。文化界的最終目標其實是要轉變

治主導文化的局面。雖然文化離不開政治機器,但

好的文化卻能讓社會在無論是誰當政的情況下持續

發展下去

其次,作為文化界人士,我們也希望創造一

風氣,讓好的文化像一塊一塊的綠洲

一樣,遍佈

會。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要「由點到線,由線

面」。如果我們的城市都能認識到自己的

r文化

份」,而不只是政治身份,那是何

美好呢!如果這個城市又能用本身

文化力量去感染其他的城市,一個

JT花著一個,這幅世界文化地圖不就連

• _ 來了嗎?這不是在有意無意之間超

k u

r 了政治的界限嗎

^ ^ 知識分子平時很喜歡評論政治

鄉、

P

I 剛才我提到魯迅,這裡我就再以魯

(曾

丨 為例。魯迅給我們的感召在於他指

^ ^ 我們反省的理由,指出知識分子要

J

麟 變世界的路向。在小說{藥》中,他

^ M r 到革命義士被殺頭,愚昧無知的人

h 拿饅頭沾他的血作藥,當時看來就

-

C t 令人激動。不過過了許多年後,我

S

教 在一個讀者的立場,反而更欣賞沈

^

S

权 文先生的小說,他同樣提到殺頭的

M t ^ 面,表面上寫得很平靜’但實際上

更能刺激我們去深思。文化人能在

#

r星辰世界」中發出光芒的,可能

_ 而是當那個作家能和現實世界拉開

些距離。我認為正因為有這種距離,作家才能看到

多的世情

在此,我再舉一個例子。我非常喜歡愛爾蘭

人葉慈,他也作過文學和政治之間的思辨。他處於

革 <叩的時代’當時的知識分子都很慷慨激昂,要

頭顱、灑熱血。葉慈有一首詩叫做《

一九一六復

節》,寫一些愛國志士為國為民,最後卻前仆後繼

上被槍決的命運。他的詩句非常美,寫到最後他有

句詩的意思是這樣的:「是不是有太多的熱情,

迷惑他們,才使得生命這麼快就結束了呢?」葉慈

另外一首詩,說的是選擇,是人的才智。人生中有

多選擇是被逼,那種選擇講的是完美的人生還是完

的作品。我想我們有時也會面臨這樣的選擇,一是

美的人生

’ 一是完美的作品。其實在葉慈的一生中

他對愛有獨特的想法。他的詩中,就是剛才講到

《一九一六復活節》中有一個不能忘情的女人莫

岡,最後也被拋棄了。當然,葉慈有時不能忘記自

年少時的抱負,但他又往往懷疑當一個人太長久地

持某一個信念之後

’ 一顆心會不會從此變成石頭。

慈又說如果當心變成石頭後,我們把它放在水中,

也不能反映出美麗的水色了。我認為他這就是在討

文學和政治之間的關係

如果把我以上說的具體地放在兩岸三地的層

上’我要強調的,仍然是文化界不應太過信仰政治

讓政治阻礙了文化人發揮的餘地。我們總要令自己

持一些生活的空間和從容的心情,像葉慈一樣,用

雙冷眼去看世界、關心世界。我想這就是身在學院

的人最值得自豪的,也是我所羨慕的。所以,我現

雖然不在學院中工作,但我始終覺得學院才是我最

的歸宿。謝謝大家

P:189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5642) 香港的經濟—大學生的前

景 錄音整理:盧達

(編者按:本院第446次雙周會於二月二十八

在邵逸夫堂舉行。主講嘉賓為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

理學院院長王于漸教授及立法局議員、亞洲金融集

常務董事兼副總經理陳智思議員。這篇講辭是根據

場錄音整理出來。)

王于漸:香港應大力發展R&

D

香港目前經濟低迷,很多人認為與1987-97年

經濟蓬勃相距甚遠,當時大學生找工作很容易。我

為香港現在遇到的問題只是經濟周期現象’雖然地

.財政出現結構性問題,但經濟周期是周

,在我們記載的

一 一百多年歷史中,從來沒有

脫這種現象,將來也不能擺脫

香港過去的變化經歷了幾個階段。第

一 一次世

大戰以後,香港的轉變很大,尤其中國在五零年後

行封閉政策,而朝鮮戰爭之後美國及聯合國實施對

禁運,給香港的經濟打擊十分沉重。香港的轉口貿

停頓,經過了十年才回到了以前的水平。這段時期

經濟情況,我們只能從當時的粤語片中了解’因為

港在1961年才開始搜集經濟數據

八零年代,中國實施開放政策,香港的廠家

移’當時的經濟仍然很蓬勃,但這種情況現在已經

結了,因大部分香港廠家已北移,他們在內地不斷

面卻陷於停頓,但今天我們必須要大力推動研究與

創新、研究及發展的投資。香港在八、九十年代這方 發

展(R&D)。如果在內地發展新產品很容易被抄襲

而香港是一個保護知識產權的地方,在這方面有很

的發展前景。香港廠家在內地的投資僱用

一千

人,香港目前的勞動人口330萬,而在全盛時期的

動人口只有九十萬人,因此香港的經濟仍然是很龐

的。我們不可以和內地競爭生產,他們的工資成本

香港低。我們只可做R&D,這不是因為內地沒有

才’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知識產權保障

此外’中國有13億人口,世界其他國家對內

人入境都有限制。新加坡曾讓內地人免簽證入境’

實施幾個月後便取銷,因為中國人口太多。所以香

人較內地人有價值的地方是擁有的護照,可以在世

很多地方自由出入,在貿易、協商及交流各方面都

為方便。假如香港仍然繼續保持知識產權及自由出

的優勢’將會獲得很大益處。雖然台灣的人才多’

本也較香港低’但如果生產在內地而R&D在台灣

展’內地的技術人員前往台灣不容易,這樣台灣

R&D專業人士與內地的技術人員聯繫便困難

此香港便成為

一個理想的發展R&D的地方

香港的經濟較20年前擴大了很多倍,香港廠

在內地僱用

了 1,000萬人,也即是說香港養活了內

一 一、三千萬人,而整個廣東省也只有八千萬人,所

香港經濟龐大,較法國還要大。我建議各位畢業同

應該跑出特區以外,才有發展前景,眼光也應放遠

陳智思:改善經濟首要調整心

香港人目前面對的困難’最大的障礙是自己

心態。香港是否能達到目標’主要是看自己。香港

一 一十年很幸運,我們享受的福利是應有盡有的’

如在羅湖海關,政府保證在三十分鐘內過關’或者

999電話’支援在12分鐘內到。在經濟繁榮的條

下,香港可以承擔這些優良服務,但這都需要成本

香港並不是低稅制,我們在其他消費上,例如買樓

買車等都要付出費用,這也是另一種稅,以補貼政

其他服務。現在地產崩潰’稅收少了,政府資源

了,自然不能聘用大量人手’海關人員為了維持工

效率,也不可隨便離開工作崗位’所以上廁所也要

候,因為沒有多餘的人手頂替。香港百分之九十七

人享受政府的免費醫療服務,而我們的稅率卻很低

加拿大也是全民免費醫療,現在已不是了,他們的

率是百分之五十至六十,而香港的標準稅率是百分

十五。香港300萬勞動人口中

’ 一百萬人給稅,而

有一萬人繳交百分之十五的標準稅,這是很不合

的。我們市民要求的服務是五星級’機場是全世界

流的,但支持這

一切的稅基卻不足。雖然我們還有

政儲備,但我們不能支持太久

P:190

陳智思議員

(5643)

本院本院大事記

(2003 年3 月)

8 22曰八位耶魯大學學生及一位導師訪問本院。這次訪

問為本院與耶魯大學第十屆學生交流活動的一部分。本

年的交流主題為「社會福利」。

10 - 12日院長黃乃正教授赴上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

學研究所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導研究生及處理行

政事務。期間,由輔導長何培斌教授署理院長職務。

13 - 19日藝術系同學楊宇靈、吳家心、劉換寧作品聯

展。

14曰本院第447次雙周會假那逸夫堂舉行。講題為「健

康生活」,由周振中醫生及許麗英小姐主講。

16曰本院教職員網球隊與校友在大學網球場進行友誼網

球比賽。

24 - 29日藝術系同學聯展:「黃瑋埼、曾穎愉一—向西

走•向東走」

新亞書院校吹及校巾

由藝術系老師設計寫上院歌歌詞之本院校汰及校巾已

製成,設計精美,極具特色°歡迎到誠明館一樓本院輔導

處購買。

1.真絲校吹(9.5 c m X 145 c m )

• 一套五款,分別有金色、深藍色、深棗色、灰色

及棘紅色

•每條售價$70

• 一套五款之校攻禮盒售價$330

2.校巾(棉方巾48 cmx4 8 cm )

•每條售價$30

3.校巾(長絲巾50 c m X 48 cm )

•每條售價$30

書訊

乃由戰國以來

讀之書。

《世說新語校箋論文集》

由前中大中文系楊勇教授所著之

《世說新語校箋論文集》最近由正文書

局出版,內收論文十餘篇,約十五萬

言,為讀《世說新語》之重要參放資

料。其中〈論清談之起、原義、語言

特色及其影響〉一文,為近年研究新

作。論證「清談」起自戰國初年,至

魏、晉之「清談老莊」或「人倫S識」,

談嘲繁衍而旁生者也。為文史哲學者所喜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問題是否可以解決呢?我認

,作為政客,當然不贊成加價

香港目前提供的服務很多是免費的,較內地還要社

主義’現在香港人

一旦權益受到削減,便不能接受

這種文化阻礙香港的發展。如果繼續這樣,一定不

以和上海競爭。上海由低做起,每個人都在拼搏,

香港人卻在緬懷過去風光的日子’相信很難走出這

困局。我們每天在爭論哪些事情比較公平,人人都

互相埋怨。這樣永遠不成事

我認為香港的商機仍然存在’但商機不是人

都有,很多人說香港是gatewa

y t

o China,我在外也

不敢這樣說’因為上海、北京、深圳等內地城

h⑴也

是gatewa

y t

o China,所以我們便不能說香港是the

onl

y gatewa

y t

o China。香港人和內地官員見面,

都要比前謙恭’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的「老闆」。八

年代,我們回國指導他們如何工作,但今天全世界

有大公司的主席都前往內地找尋商機,內地官員與

們接觸多了,對於香港人相對地沒有那麼重視。因

我們的心態必須調整,不能認為是在內地做生意或

作,便要求我們的金融業、會計、律師等可隨便融

內地,但在兩制下’我們又不容許內地人才前來

港。這是

一個矛盾。香港將來只有兩類人可以較好

:^存,第一種是精英’另一種是基層人士。至於能

較低的中產可能在香港沒有生存空間。而內地又不

要這方而的人才。所以他們較為困難

我相信香港的經濟困難必定可以解決,最終

們會自覺我們需要的是甚麼。我們不能只有收成而

衬付出’我們的稅基

一定要轉變。我認為銷售稅對

期經濟有障礙’但是最公平。這種稅收成本也較大

但長遠而言,我相信銷售稅是可行的方案

如果經濟改善

是不可能有免費午

P:191

(5644)

新亞生活30:

8 (2003年4月

)本年度與校友網球比賽

本院教職員隊取得勝利

一 1 一月十六日(星期日)天朗氣清,正是運動的大

好時光,也是本年度書院教職員網球隊與校友隊比賽

的日子。教職員與校友進行網球友誼賽已有多年,目

的是增進書院與校友間的聯誼。去年比賽戰情激烈,

校友最後以五比四險勝。本年度比賽校友希望能乘勝

追擊’再奪勝利;教職員也全力以赴,以求重奪冠

軍。

學思樓一年一度的高桌晚宴三月1 一十五日晚上

於雲起軒舉行,同學熬過了 一個又一個的中期測驗,

終於可以輕鬆一下。是次活動反應非常理想,共有六

十多人出席,而知行樓、志文樓及紫霞樓宿生會均有

莊員代表參加,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也應邀出席。

當晚七時正,晚宴正

式開始。首先由學思樓舍

監楊秀珠教授及宿生會主

席杜安琪同學致辭,之後

大家便享用自助餐,食物

相當豐富,有串燒、炒

飯、雞翼、鰻魚、燒味拼

盆、天婦羅等,還有雜果

賓治和糖水’更有新亞餐

廳馳名的芝士火腿卷,眾

人都大快朵頤。

宿生會更邀請了無國

界醫生的代表柏尾純小姐

擔任特別嘉賓,她讓大家

分享了她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體會’人人都聽得相當

投入’答問時間更踴躍發問。之後由宿生會主席致送

紀念品予柏尾純小姐’文直良博士亦代表書院致送了

1條印有院歌歌詞的絲巾予柏尾純小姐,深具紀念意

義。

壓軸更有抽獎環節,氣氛熱鬧非常,晚宴於九

時正圓滿結束,各人都盡興而歸。大約有十多名同學

仍留下圍著柏尾純小姐傾談,看來大家對無國界醫生

的工作相當感興趣。

到場打氣的有院長黃乃正教授及多位教職員與

校友,場面熱鬧。這次比賽戰情激烈,校友隊首先以

二比一領先首輪比賽’教職員奮力反擊’於第一 一輪比

賽全取三盤’反以四比1 一超出。第三輪比賽中,教職

員再取得一 一比一佳績。最後的戰果為六比三,教職員

隊贏得本年度勝利。

院長賽後於雲起軒設宴,歡迎兩隊球員及嘉

賓’出席的校友除球員外’還有梁英偉校友伉儷、香

樹輝校友坑儷、李金鐘校友、游漢明校友、黃建平校

友及譚英士校友多人。

P:192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5645)

《世説新語校箋論文集》》

拙著《世說新語校箋》1969年9月由香港大眾

局出版,出版不久’繼為台灣之宏業、明倫、正文

書局所翻印,銷售量之大,令人驚喜。但書中內容

缺漏’標點之誤植,亦不斷發現.,三十年來,兩岸

究《世說》之風盛甚,碩果繁槩,可增補我書之缺

甚多;間嘗省讀,時有心得,眉批細注’亦有足以

諸於世者。九零年中大退休’急思修訂此書。經通

一過,發現書中嘲調之言最多,將佔全書太半;甚

以「嘲之」、「調之」、

r戲之」之詞示人。此等

言雖不甚莊重,然活撥生動,

K諧有趣,讀後回味

頗能令人發笑者。其辭意典雅者有之,然終是少數

心甚疑之:以為《世說》多錄此等材料,豈當時士

皆如此談話者乎?或此等語言豈即當時人之所謂清

之語言者乎?久不能決,困擾不安。乃尋此時代之

類書讀之。《御覽》、《類聚》、《書鈔》、《廣記》

《金樓子》不見消息’其他文集亦不聞其詞。心情

苦。九七年冬書已改定’乃攜眷至永嘉省母,山居

靜,無以為遣,取《三國志》、《後漢書》以自娱

不意於其正文及注中得其大量資料及重要線索.,尤

在同一性質之資料中’史家給為不同之稱謂,最能

人深省。狂喜不已。如《世說.排調》^^諸葛恪

豫州別駕之嘲談,在《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

則稱謂

r才捷」’在《後漢書•鄭玄傳》中則稱謂「

說」,在〈馬倫傳〉中則稱謂「才辯」、「才義」

在《蜀書•簡雍傳》中則稱

r滑稽」者,恍然大悟

乃知嘲談與「才捷」、

r才說」、

r才辯」、

r才義」

「滑稽」,乃至《宋書•劉義慶傳》中之

r才詞」

實是同義之詞也。至《蜀書•費禕傳》云:

r孫權

既滑稽,嘲啁無方。」則

r滑稽」與「嘲啁」對文

其意一也。由此而知,嘲調之言出自《史記•滑稽

傳》亦毫無疑義矣。至漢獻帝初平元年(so)「清談

一詞出現以後,劉公幹〈贈五官中郎將〉詩云:

r

談同日夜’情盼敘憂勤」.,陶淵

明 < 乞食〉詩直改

「談諧終日夜’觴至輒傾杯」矣。然則「清談」即

「談諧」亦無疑矣。故曰:清談原是談嘲,乃當時

之意向焉

太史公曰:淳于髡者,齊之贅壻也。滑稽

辯,又善於隱語。又曰:楚之優孟與秦之優旃,善

笑語。乃合為之傳。則滑稽者’有諧隱、俳優、談

之性能矣;班固又稱東方朔、郭舍人、枚皋為滑稽

雄。而枚皋為賦多嬡戲。則滑稽者,其內容又添文

之新姿矣。故後人稱清談為

r文辯」、「文談」、「

章」,乃至於「戲」,或以小賦作談具者,其有由

矣。故知「清談」一詞,雖屬後起,其事則早已

之;名雖不

一 ’其實則同

更有言者,此時代士人言談之方式亦可分為

一 一

類:一為積極進取之「諧隱」,一為消極退處之「

言」。故郭璞〈客傲〉曰:「進不為諧隱’退不為

言」(《晉書•本傳》)’是也。諧隱即滑稽、嘲調

出自《史.滑》,已如上述;劉彥和更有〈諧隱篇

之作,敘諧隱之源流得失甚詳,謂「文辭之有諧隱

猶九流之有小說」也’雖小道’其亦有足觀者。《

BL B己滑稽列傳•正義》曰:「談言微中,亦以解

故治一也。」皆得旨趣之實。可恨治清談者鮮

之;而「放言」亦當時之俗言也。《後漢書•陳宴傳

論曰:「漢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故俗遂以遁身

矯絜、放言為高

’ 士有不談此者’則芸夫牧豐已叫

矣 微子

》 「隱居放言」。何晏

及此,故臆說橫生,笑料百出。「諧隱」既是當時

常語’《世語•排調》九及《晉書•陸雲傳》嘗已

〈包注〉曰:

r放’置也;不復言世務。」是也。

孔融與禰衡「跌蕩放言」意。典型之例為「晉文王

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

物。」(《世說•德行》一九)。玄,不僅是談玄,

《周易》、《老》、《莊》等事,更是談空;時人

r坐談空」者,是也。進而至於默,是即玄默;

登是也。遠’是不談切近時事人物,談遠古之事、

古之人,或古人著籍、山川之勝,皆模稜兩可、兩

可之言.’阮籍是也。若嵇康者,則不同矣。

r諧隱

r放言」皆當時之常語’故《世說》中多記錄之

郭景純之言有旨哉

總括言之,夫所謂「清談」者’實即高談也。

高對文,形容複詞。《後漢書.鄭太傳》曰:「孔

緒(悃)清談高論’喊枯吹生。」章懷〈注〉曰:「

者爐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談論有所抑揚也。

《史記•滑稽列傳•索隱》曰:「按滑,亂也.,稽

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

同也。」

一 一者意同’皆是也。故清談,原是談嘲;

自戰國初年之淳于髡,歷楚、秦、漢至東漢末年

魏、晉而大盛。或才說日常,或識囊人倫,或究

《老》、《莊》,皆應時而生也;諧隱放言,又視

處而定也。與名士結為一體。而名士終成六朝社會

重心。為一不可侮之勢力。五百年來江左政權屢見

變,而清談之風始終不息者何也?東方朔曰:「諸

力政爭權,雌雄未決,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談

行焉。」(《漢書•本傳》)其言是矣。雖時代有異

而事理不變。至隋唐考試興起,此風方息。是為序

P:193

10 新亞生活30:8 (:2()03年4 n

(5646) 「虛而委蛇」故

事 農圃霍

我在去年十月《月刊》有一封與友人通信’談

國內萬千學者在六十至七十年代「文化浩劫」遭受

算鬥爭,從他們後來有關追憶文字中讀出,他們多

總能採取闇合莊子〈應帝王〉篇裡講的順應之道,

身安命’渡過逆境。信中提到的「虛而委蛇」,正

道家虛己應物的妙用。由於題旨所限,對此辭意沒

解釋’現試草此文以補不足

〈應帝

王 > 是《莊子》內七篇的末篇’旨在暢

理想帝王虛己應物、順物自然的治國之道。關

r應」字’似有不同讀法。郭象說此篇乃「無心而

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於是有人認為這裡

「應」字宜讀平聲。但郭象在

一總結全節中卻又

「……此明應帝王者無方也,」明以應帝王為一

詞,可解為

r善於應物的帝王。」王夫之《莊子解

釋此篇名云:「應者,物適至而我應之也。」錢賓

先生《莊子纂箋》(以下簡作《纂蓬》)引錢澄之云

r逍遙遊始,應帝王終’

謂之應者,時至則然也。

誠如是,則前後三處的「應」字宜同讀去聲’取

「對應、順應」’始與通篇文義符合

〈應帝

王 > 記載七個故事或事例,其中第五事

鄭國一個名字叫季咸的神巫,能從人的面相預言

死、存亡、夭壽與禍福,中間涉及年月日的準確度

絲毫不差。鄭人為了不想預知自己的死期,見到了

咸,都遠遠躲開去。故事中的列子也就是後起《

子》書的主角’(書中

有 <

帝 > 篇,亦載此故事

字句則有小異。)那時正跟隨有道高人壺子學道。

傾心于季咸的神技,對老師的那一套,開始有點不

滿

足。壺子知道

了 ’便叫他來教訓一番:「你所學的

在還未到家,憑你現在的粗淺功夫,要在季咸面前

演,定會弄巧反拙,倒讓他對你一覽無遺的。你試

他過來,讓他看我的演示吧。」以下就是他們師徒

季咸先後四次會面的經過。為方便做闡釋,莊書原

分五段引述’後人的註文低排

一 一格,以清眉目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

「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吾見

焉’見濕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郭慶蕃《莊子集釋》(以下簡作《集釋》)引

玄英疏(以下簡稱「成疏」)云:子林(案

壺子)示其寂泊之容,季咸謂其將死

濕灰、《南華真經》郭象、註云:至人無感之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

正’是殆見吾杜德機也。

「萌乎不震不正」、《集釋》引俞樾曰:《

子.黃帝》篇作「罪乎不讓不止,」當從之

罪、讀作嚼。説文、山部,作蓽、云山貌

是也。又、像即震之異文。不讓不止者,

不動不止。故以「鄉乎」形容之,言與山

也0

杜德機、郭柱云:德機不發曰杜

案:這是他們三人的首次會面。壺子對季咸

現的相狀,恍如一根枯木,一團死灰,即註家所

「無感」,因此季咸立刻判定他十日之內必死。這

概是很粗淺的鑑貌術,此如今日見人面容枯槁,氣

遊絲

,舉止遲滯’因而推測其健康出了問題之類。

子對哭啼傷心的列子解釋說:「我剛才令季咸看

的,是『地文』,即是一副地土之相。是我特意抑

住生機之故」

(二)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

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

杜權矣。」列子入,以告壶子

王夫之云:杜之中有權,謂閉藏中有活

郭:狂云:權、機也。又云••季咸見其尸居

坐忘,即謂之將死,睹其神動而天隨,因

之有生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

發於踵,是殆見吾善者機也。

王先謙《莊子集解》引宣穎云:善、即生意

案:這是他們的第二次會面。壺子此次開

的’純是天地間的一片萬物生機,氣機自腳鍾而起

盘現於面,全不夾雜後起的人文世界中任何名實

念。這與前次所示現的一片死灰之象’迥然有別。

咸卻說「有瘳矣,」一似將這生發的活機誇耀為他

己所起的作用

(三)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子

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列

入,以告壺子

P:194

211新亞生活30:10(2003年6月

(5647)

耶 成 :夫至人德滿智圓,虛心凝照。本

動靜不殊,其道深玄,豈小巫能

案:這是第三次會面。壶子此次示相,較前

表現萬物向榮、天地生養萬物的氣象,復有不同。

成玄英解說’蓋已示相為

一德智圓滿、玄遠不測的

道之

士 ’已非季咸造詣與識力所能鑒認,只好推說

方的神色不定’要求他日再相。成疏借佛家名相

釋,壺子斯時蓋表現本迹、動靜俱浪的相狀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太沖莫勝,是殆見吾

氣機也。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

淵’淵有九名,此處三焉。

郭、註云..淵者靜默之謂耳。夫水常無心,

順外物。故雖流之與止,锐桓之與龍躍,

淵然自若,未始失其靜默也

成疏云..沖、虛也。莫、無也。夫聖照

凝,與太虛等量,本迹相即,動寂一時,

無優劣,有何勝負哉

「莫勝」一詞,《纂箋》引章柄麟據《列子.

黃帝》篇,作「莫朕」。又古音:「無」

「莫」。錢先生云••太沖至虛至和,無所

勝,即無朕,義可通

衡氣機、向秀云•.無往不平,混而一之

又、《纂箋》引陳壽昌云••親桓之水非靜

動,喻衡氣機;止水靜,喻杜德機;流

動,喻善者機。三者不同,其淵深莫測,

案:太沖就是太虛。壺子向列子明說,他剛

示現的是宇宙的太虛境界。太虛就是本體,是無名

無朕、無形迹的,如以水為喻,則雖由靜而動’終

非靜非動,全無名狀可說,難怪季咸對此無所措辭

(四)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失而走。

子曰:

r追之!」反以報壺子。曰:「已失矣,吾

及已。」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

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因以為波隨

故逃也。

虛而委蛇、郭敌云:無心而隨物化

成疏:委蛇、隨順之貌。又,至人應物

己,忘懷隨順,逗機不執

弟靡二句、郭、註云•.變化額靡,世事波流

無往而不因也。夫至人一耳,應世變而

動,相者無所措其目

案:這是他們的第四次會面。神巫季咸立

定,即反身而逃。原來他素所誇耀的囊貌神術,對

前所見高人的境相,竟一無所施,怎不叫他驚駭、

奪!壶子「示之以未始出吾宗,」此語法與《莊子.

天下篇》以「建之以常無有」表達老子之「大道」

語法相同。「常無有」是表狀老子之道;「未始出

宗」是壺子自說所宗主的大道’為季咸從來所未聞

見的。至人心體(作用)如鏡,物來而鑑’應而

藏,物物而不物於物’永不為物所累。世變紛耘,

象畢羅,要不出壺子宗主之道的範圍之外。郭象復

壺子此句云:「雖變化無常,而常深根冥極,」乃

言壺子所宗主之「道」的功化和性狀。大概壺子向

咸示現的,是一個「既有而非有」、「似無亦非無

的境相,這才叫這位神巫反身逃跑的

(五)

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

其妻爨,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親。雕塚復朴’塊

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一以是終

《釋文》:封哉,崔本作戎,云:封戎、散

案:列子經此役後,才真正了悟老師道深

遠,自己經多年苦學’依然未窺堂奧’乃廢然回家

為妻子做家務,執瑣役’從此去華就

n ’不存貴賤

榮辱與親疏之別,守真反朴,蕭然落拓’以此而

世。列子能有此修為,當然也是一位道家

此章是以實事喻虛理的故事。文章先從人的

知涉及人生命的壽夭禍福說起。人憑心知觀察以斷

禍福、夭壽’及一般人不喜歡由別人預斷自己的

死。這兩事在故事中僅是個引子,不是主題。文章

在閨述一位至人心知(靈)的全體大用。常人之心

難免受熏習及漬染’習染了的心’道家稱之為成心

習染不只指人生活上已成的習氣或積習,尤指思想

有僻執、矜持’或意念上有所閉拒或陷溺,以致推

不開、振拔不起的。成心無異於

一個格局,凡格局

是拘限。人心熏染愈甚愈久,受到的拘限亦愈堅牢

愈不易重新打開或掙脫,好比成了方形的’就不容

成圓形之類。人心一旦套入了定限的格局,表現於

的動定舉止,亦多少呈模式化。人此時如要講求心

择發,定會覺得到處都是窒礙。唐人孟郊有詩:「

齊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

寬。」此數句原是作者訴說生命中的窮愁,我們亦

此見得詩人心靈一時間的枯窘’失去了潤澤。李白

P:195

(5648)

10- 新亞生活30:12 (2003年6月是一位近乎道家形態的人物,常有較舒暢寬廣的

心。他的詩篇:「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

間。」又:「長嘯萬里風,掃清胸中憂,」多有天

行空’全無阻滯之感。以道家觀點來說,至人之心

虛廓的,上面所引的莊書註家,每以靈動、活澄、

拘體貌的「水」喻心體,就是指它不為習氣所熏染

更不會是個成心。又、心體能應物無窮,於是以明

為喻,至人之心如鏡體之明澈,了無纖翳,物來

應,又不滯於物,不流連於境相。清人王闓運(

綺)

r秋醒詞序」有句:「鏡非辭照’真性在不照

間.,川無停流,靜因有不流之體。」詞義雋永’以

之照與不照及水流與不流,喻心之用與體!如成玄

所云:「逗機不執」,亦是指心體能起作用而自身

無沾滯。至人心體既是虛廓的,即可以宛轉順物,

己隨世,而自身則玄冥深遠,教人無從窺測:這是

體作用的另一面。在故事中,壺子即以其流轉、虛

心體示現不同相狀,每次憑虛示相,相相不同,由

灰而善機而衡氣機而至玄遠不測之道的全體,極盡

蛇妙用。神巫在隨後第三、四次會面中,對至人示

的境相,竟然一無所悉,才知道自己的造詣確有所

及,不得不廢然而反

至人心體玄遠,能虛己順物,以此推擴而肆

於世道,就有為後世註家們所共喻的莊子理想中的

王為政哲學。王夫之云:應帝王「不自任以帝王,

獨全其天,以命物之化而使自治’則天下莫能出

宗’而天下無不治。」獨全的天’是指帝王自家的

性;物化的物,是總說天下萬物。帝王治天下er

自任」,意謂帝王恆能德養其自家天性之全,以自

退

自隱於無名、無功、玄遠不測之地’而使萬物、萬

之自治、自化’這就是道家

r無為」之道;萬物、

民能自治自化而各得其所,這就是「無不為」之功

壶子與季咸四度會面,當時面對的雖然只有季咸

人,唯至人「應世變而時動」’固不必問若何人物

其所對,更已忘懷所對的是什麼人或物,甚而人與

相忘,所重的是貴能應時,他所處的是紛耘無封域

人間世界’故壺子說:「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

何 !

上面的故事,藉壺子講說道家生命心靈的體

用,虛而委蛇就是妙用,是道家至人修養的大端。

篇中還有逍遙遊、人間世、大宗師等篇,盛論道家

性心靈的其他方面的表現,此非區區本文所及

附記:道家無為之治’不是徒然一個虛理或

番戲論。大抵世途於大亂之後,每有小休局面。漢

自高帝以後的三數十年間,就有這番景象。據史載

「 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

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户,天下

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植。

吾書至此,復憶及五十年代初,國府退居臺島,胡

氏時已無官守,以在野之身,任政府諍友,藉老總

誕辰之慶,在雜訪上公開建言,籲請效法道家「

為、無智、無功」之道治國,取義蓋如王夫之所

「命物之化,而使自治。」此議一出,官方議論

然,且多挾殺伐之音。出議者是否陳義合時,或過

高遠,當然可以討論,惟異見人士先以對方懷有顛

隆謀立論,殊出常人意表,差幸晉言者身分相當,

至因言得罪。今日,晉言與受言者倶歸道山。在其

半世紀的政治文化發展中,極盡波譎雲說,新當政

初嗜民主甜頭,驟膺大位,驚多於喜,舉動每見

皇,方今更徘徊於茂棄國族大倫的歧路,使胡氏

在,面對如斯變局,恐亦無以為言的了

有關《易•鼎卦》短簡

I

農圃舊

某某學兄

附上《新亞生活月刊》二月號,內有拙文提

《易•乾卦》上九交辭解說。稔知吾兄對易道素

興趣,以此聊博一粲

尚記得「九七」政權移交時刻一件罕有意外否

為萬人注目的巨型金鼎’在廣場安放過程中間,不

傾倒,折斷一足。您我幾乎一致地隐出《易.鼎卦

兩句九四

X乂辭。現在想來’它似乎大致預兆了六年

本港許多大事。弟一度意想凡有個人要務都先作

筮’如出行之類,但^Ipr遇好交不相信’遇壞交則

怕」的顧慮’不敢貿然從事,只好專作理論家。山

此’順

新春大

政躬康

某 謹上月

附 註.

《易•鼎卦》|;| I 二九四•.鼎折足,覆公鰊,其形渥’凶

近人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據王弼本)解説云

鍊、菜湯稀粥;涯、汁液漂地,猶今語水汪汪

义辭言:鼎足折,鼎身側,公鍊傾覆于地,其

汪汪然。此喻人負重責而才力不勝,以致敗公

之事,是凶矣。(據高氏意:如據鄭玄本,「

形遙」作「其刑剧」,則更有刑殺之象。)

象曰:覆公練’信如何也

高氏全引〈繫辭下〉云:(孔)子曰:德薄而

尊,知小而煤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曰:「鼎折足,覆公鍊,其形谨,凶。」言不

其任也

P:196

(5649)

whatever they want to humiliate new freshmen but their

freedom should hot be taken away either. It is very hard to

strike a balance indeed and it is exactly wh y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would assume a significant role during

the organizing and preparatory work.

Orientation camps are a student affair, organized by

students for students. Students must be free to do

what they wish to do at these camps

Ms Man Ming-yu (PED/1)

T he activity 'Orientation Camp', I believe, is not new

to most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Nearly all university

freshmen will participate in at least one orientation camp,

which is organized by different department or their affiliated

colleges. These orientation camps are usually devised and

carried out by those students wh o voluntarily want to help

the freshmen get adapted to the University life. They try

very hard to organize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programmes

to the freshmen. An d in order to make the orientation cam p

less monotonous or tedious, the committee member s will

use all their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to come up with some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activities, such as asking the

freshmen to voice som e slogans to praise their ow n

department so as to create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department.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 y students should be the ones

w h o organize the orientation camps. We , students, are the

ones wh o experience the University life and meet different

challenges or problems in university. So w e know best about

the difficulties the freshmen will face, the needs of the

University freshmen. W e would like our fellow schoolmates

to get familiar with a ne w school life. These are som e

objectives of organizing the orientation camps. Apart from

these, through the camps, our freshmen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ne w school life, create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department and even the University and mak e friends with

other students. In addition, since w e will com e across

different challenges and uncertaint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years of study, man y organizing committee members would

plan som e games and activities, which aims to train the

confidence, courage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freshmen.

Personally, I think the purposes of these activities are good.

A n d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what they wish at

these camps.

However, in these few years, more and more complaints

have been lodged. Students cannot tolerate some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found that they

are tricked by the committee members. Som e of the activities

made them feel embarrassed, angry and being discriminated.

Som e activities are even thought to be a kind of sexual

harassment. The freshmen find it difficult to refuse joining

these activities as they are just new comers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y ma y be looked dow n upon by other schoolmates.

It is reasonable to claim that these activities should be banned

in the orientation camps. Not only do these activities fail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holding orientation camps, but they

also cause harm to man y people. Should w e still organize

some activities and games that can bring benefits to no one?

Som e students regard the ban of the activities as an action

of depriving their freedom and do not recognize the reasons

of banning the activities. O f course, the best state is to let

students do what they wish at the orientation camps and the

freshmen, at the same time, can get benefits from. Just like

a balance, both sides should feel comfortable and agree with

the rules of the games. However, some discrepancies exist

now. Som e freshmen or other students feel the slogans were

offensive and they were being discriminated against. They

cannot get the sense of respect from others and this is the

core issue. Getting respect is the basic right of an individual.

If the basic right of an individual cannot be fulfilled, the

whole society will become immoral. Although one's freedom

should be respected at the same time,but if a person cannot

receive any respect and the society becomes immoral, should

w e mov e to talk about freedom?

Moreover, it is not m y position that any kind of activities

should be banned. I just believe that those acti vities involving

discrimination and insult should be avoided. One's values

and feeling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w e

should not cause harm to others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Actually, there are man y alternatives which can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holding the camps including helping students

to build up confidence and creat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unity amon g students. For instance, when w e speak the

slogans, w e can deliver the message of praising our ow n

departments instead of insulting students from other

departments. Also w e can organize some games which do

not include any elements of discrimination. All these are

some of the suggestions I can think of.

To conclude,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if both the committee

members of the orientation camps and the participants, that

is the freshmen, can develop mutual respect for each other,

all people would feel happy and satisfied since they can have

the choice to do what they wish to do. An d the orientation

camps would be successful and fruitful.

新亞生 活 (200 3 年 4 月)

3

P:197

(5650)

a learned person should behave. D o they hav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Definitely yes. Therefore, as the future

pillars of the society, 0-cam p participants should think

carefully before they ac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ir deeds. Whe n design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camps,

organizers should ask themselves what is the reason for doing

it. Is it beneficial to the newcomers? Or is it merely for fun?

If the answer is the latter one, then F m afraid this activity

should be abandoned. Universities ar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ot entertainment hubs. While campers should

also think before they join the others in certain activities:

'Peer pressure' does not justify wrong deeds.

Its young adults,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not act on

an egocentric and childish way. 0-camps are not supposed

to be merely pleasure-orientated. O'camp organizers should

stick to the objective and meaning of camp s and ask

themselves 'What a m I doing? Is th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Yes,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free to do what they wish, but

they should also respect and ensure the welfare and wish of

others.

T he last thing on earth I'd like to see university students

do is to abuse their rights in the nam e of 'freedom'. I hope

they will bear in mind that they com e to university not only

to obtain a degree but to develop into an all-round person

w h o is of use (or at least, not of harm) to the society.

Orientation camps are a student affair, organized by

students for students. Students must be free to do

what they wish to do at these camps

Ms Wong Lee-yee (ACY/ 1)

Non e of us will ever forget, nor should w e forget the

incident of last year that filled us with sheer shamefulness.

Mass media of any kind, people of all social status flocked

to criticize our orientation cam p as unbelievably ridiculous,

containing pornography to an unpalatable extent. It even

culminated in a controversial debate on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absolute freedom by which they could

organize orientation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ir wishes.

Wha t is freedom indeed? Freedom is what people are

yearning for, cherishing and defending. Yet w e ought to bear

in our minds that w e should never abuse it. Som e students

argued to journalists or whoever that they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complete freedom as they were organizing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but their arguments should be annihilated as

freedom should not be utilized in such a wa y that others

would be harmed, humiliated, or disheartened. Let m e cite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All Hon g Kon g people are given

2002 Orientation Camp

muc h freedom. W e can express our point of view about

certain social affairs of utmost controversy. W e ma y air our

grievances towards the government publicly. This is exactly

the kind of freedom of speech w e are enjoying. Yet w e cannot

say something irresponsibly or to hurt someone deliberately

without concrete evidence. Students should not be given

absolute freedom merely because orientation camp s are

organized for students. They cannot do whatever they like

regardless of the seemingly justifiable reason. ,

Orientation camp s are organized in the nam e of

university indeed. Wha t action or activities they take surely

affect the repu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 u r experience last summe r wa s a lesson. After the

disclosure of people demonstrating slogans virtually all

people in the society got thunderstruck at the news. They

could not believe the news as it ran diametrically opposite

to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the University and its mottos.

Such notoriety harmed the image of university to a

tremendous degree and such degradation in reputation is

surely irretrievable. That's wh y students should not be free

to do whatever they due so zealous to do.

Yet it is also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that students'

creativity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The University should

not supervise their work so closely that they could not apply

novel, brilliant ideas to the camps. I think the University

should collaborate closely with students wh o dedicate

themselves to organizing the camps. They should have

communications. Th e University should provide clear

guidelines to students or form consultation body to act as

an adviser, providing useful, clear and brief instruction to

students.

Orientation camps are students' activities, organized to

the end that freshmen can get accustomed to the cultural

shock. Students cannot have absolute freedom to do

14- 新亞生活30:8 (2003年4月

P:198

(5651)

English Essay Wnting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enhancing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skills. The competition is organized

once a year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New Asia

College by Language Committee. Each participant is

required to write an essay about 800 words in 90 minutes

on a particular topic, which is set by the adjudicators. Cash

prizes of $2,500, $1,800 and $1,000 are awarded to the

winner, 1st runner-up and 2nd runner-up respectively.

This year, the competition was held from 2:30 pm to 4:

00 pm on February 15, 2003 at the Humanities Building. A

total of 84 students registered for the competition and 60

attended as scheduled. The tuni-up rate is 71%. Ms. Neeraja

Sharma and Ms. Ivy Ho, Instructor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Orientation camps are a student affair, organized by

students for students. Students must be free to do

what they wish to do at these camps

Ms Kwcm Kor-mcin, Karen (TRA / 1)

'Declining moral standar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newspaper headlines said. 'Oh! What have they done to our

kids, parents exclaimed. 'Unbearable!’ *Unacceptable!,

‘Outrageou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has been bombarded

with criticism for months over the controversy of the College

orientation camps in August.

During the Orientation Camps, (or '0-camps') students

gathered at the University mall and yelled obscene slogans,

resembling the style of triad activities. There was also a

minority of students wh o played 'indecent' games with

sexual implications. Such behavior was made known to the

public, and consequently stirred up a storm of skepticism.

Yes, I admit that the 'obscene slogan incident, was really

a degrading and inappropriate thing to do. But m y question

is: that incident only lasted for an hour or so, out of the 5-

days-4-nights 0-camps. Wa s it sufficient to be evidence

against students, to judge that they are immoral, obscene

and have bad-taste?

In fact, during the 0-camps, there were many interesting

and healthy activities, such as campus-tours, mass-dance,

etc. Above all, the most meaningful one was that campers

spent half a day to do voluntary work at social center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society. Can you possibly deny all the

good things that the campers as well as the organizers did?

Except for the above-mentioned incidents, I would definitely

consider the 0-camps successful: they definitely help the

Teaching Unit, were the adjudicators. Participants are

required to discuss their views on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1. Orientation camps are a student affair, organized

hy students for students. Students must he free to

do what they wish to do at these camps.

2. The new changes to the university shuttle bus

system are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transport

problem on campus.

Upon considering all the entries, the adjudicators

resolved to award the prizes to the students as follows:

1st prize: Ms Kwcm Kar-man, Karen (TRA / I)

2ndprize: Ms Wong Lee-yee (ACY/1)

3rd prize: Ms Man Ming-yu (PED/1)

newcomers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life style at CU,

helped them make new friends and so on. The 0-camps

undoubtedly contributed in making the campers' transition

from secondary school to university a smooth enjoyable one.

The 0-camp were affairs by students, for students and of

students. In the belief of the ideology of freedom and

autonomy, I advocate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the full

right to be in charge of their 0-camps, in terms of organizing

and executing their ideas.

However, is it true that students must be free to do

whatever they wish at the camps? Well, this is a Caesar-orG od question, I suppose. In dealing with this dilemma, w e

must clarify the concept of ‘freedom,. Freedom is the power

and ease with which a person can do what he/she wish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no other people's interest is

harmed. Whe n someone abuses his/her freedom and violates

the welfare of others, the society would re-evaluate the level

of freedom he/she should be entitled to. This is the way a

society - or even the human race - Functions in harmony.

Whe n you enjoy the right of freedom, you have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ase of the 0-camps, I believe the act of yelling

obscene slogans did draw negative responses from the

society. It shocked the public, it marked a stain on the

University's renowned reputation, generally, it atYected Hong

Kong's image. This was not just a matter of the campers

and organizer's personal choice and freedom, but a matter

of the society's interest.

Everyone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the society. University

students represent the academic and the intellectual layer of

society. The society looks upon them as role-models of how

新亞生 活 (2003 年 4 月) 15

P:199

(5652)

Periodical Section

United College Library New Asia

i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April 2003

CONTENTS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Mr. Y.K. Hui's Lunch Party for the Scholarship

Awardees of the College

Donations of Over Million Dollars to the Scholarships

and Students Activities Received from Trustees, Alumni

of the College

M s Lu Ping, Director of Kwan g Hw a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Center, Spoke on ‘Maping Culture and the

World of Stars'

Prof. Richard Y.C. Won g and the Hon. Bernard Chan

Spoke on the topic of Th e Economy of Hong Kong -

The Futur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7 Major Events of the College

8 The Staff Tennis Team of the College Wo n the Tennis

Matches with the Alumni of the College

9 Foreword of Collection Articles of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by Prof. Yeiing Yung

10 Th e Story of Pretence to have Interest and Sympathy'

by Old Farm Road Fellow

12 ‘A Short Letter on I Ching' by Old Farm Road Fellow

15 English Essay Writing Competition

MAJOR EVENTS

(March 2003)

Mar. 8 - 22, Eight Yale students visited the College for the

10th annual student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institutions. The theme for this year's exchange is 'Social

Welfare'.

Mar. 10 - 12,Prof. Henry N.C. Wong, Head of the College,

visite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hanghai

to supervise graduate students and performed

administrative duties at the Shanghai - Hong Kong Joint

Laborary in Chemical Synthesis,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During the period. Prof. H o Puay

Peng, Dean of Students was appointed Acting College

Head.

Mar. 13 • 19,Joint-exhibition by students of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Yeung Yu-ling, N g Ka-sum and Liu Wun -

ling was held at the Hui Gallery.

Mar. 14, The 447th Bi-weekly Assembly was held at Sir

R un Run Shaw Hall. Dr. Cho w Chun-chung and Ms.

X u Li-ying spoke on the topic of \"Health Living\".

Mar. 16, Tennis Matches 1

and Alumni of the College.

:Staff Tennis Team

ir. 24 - 29. Joint-exhibition by students of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Won g Wai-kei. Vickie and Tsang Wing-yu

was held at the Hui Gallery.

主編:

編輯部

電話:

web-site

發行量

《新亞生活》月刊

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2609-7634 傳真:2 60、3-54 丨 8

http://naweb.na.cuhk.edu.hk/lite/NAlife

本期發行三千份

歡迎投稿

16-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6月

P:20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人 ^ J 己

i^e Comummm

WyEj r JVJ

}Jb]/ J l J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nac

月 年中除七八月外,每月出

新亞生活月

二零零三年五月十五

4 JUL 腿

+

發揮知識力量承擔社

本院大事記/t卜告

敬謝本院校友續捐助獎攀

悼念兩位校友吳家望與孫經:

中大藝術2003

淺談對聯

天人合一亭有感

香港戒毒會石鼓洲康復院親善之旅

對新亞校歌之體驗

讀徐志摩的《偶然》和《歌》

再談鼎卦

中大文物館對聯及書法比賽結果公佈

Story Christina Chan

再見肥胖及Job Stress: Effort-reward Imbalance

本院同學與耶魯大學同學互訪交流

劉秀菁

陶慰農

黎 必 信

(5653)

n锁

近來本港新感染的非典型肺炎個案減少,疫

漸趨穩定’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仍須保持警惧,

重個人衛生,以及保持環境清潔。大學校長金耀基

授在致全校教職員的公開信中表示..

r……(非典型肺炎爆發)期間,大、中、小

曾相繼停課,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經濟

動大幅萎縮,預期失業率會持續上升’財赤問題將

雪上加霜.’市民對病毒性質和傳染途徑仍感到極大

慮,

i會普遍瀰漫不安的情緒。這無疑是四十年來

港面對的最大困厄,亦是政府目前傾力處理的頭號

事。

r 」 過去一個多月來,除了醫學院同人日以繼夜

專志一心地照顧威爾斯親王醫院之病患者,不少科

同人亦不眠不休地鑽研病毒結構和傳播模式,致力

發各種測試、治療和預防方法。多個學院、學系和

友組織更針對炎症舉辦宣傳及教育活動,並為前線

護人員及弱勢社群提供支援和慰撫。也有同人為政

部門及大小工商團體提供專家意見和顧問服務,旨

好困解惑,轉危為機,重建信心。

金校長更籲請中大人合力齊心發揮知識的

量,以非典型的行動,誌記中大立校四十年來一直

香港同步成長,顯示大學對香港社會之承擔

1

5

S 5

7

A 4

H

P:201

(5654)

本院大事記

(2003 年 4 月)

2 - 30日藝術系同學個人展覽「徐沛之墨象」於本院

許氏文化館舉行。

7 - 8及 17 - 23日院長黃乃正教授先後赴上海中國科學

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指導

研究生及處理行政事務,以及訪問武漢大學、華中科

技大學及中南民族大學,並作專題演講。期間,由輔

導長何培斌教授署理院長職務。

榮譽

院長黃乃正教授最近榮獲下列三所大學聘任為:

•中南民族大學名譽教授

•武漢大學兼職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顧問教授

校丧模範教學 獎

本院下列同事獲頒2002年度校長模範教學獎:

•體育部沈梁鳳蓮女士

•兒科學系霍泰輝教授

•生物化學系李秀端教授

頒獎典禮將於五月十五日舉行。本院同人,謹致賀

本院體育部沈梁鳳蓮女士於四月十四日誕下千金

本院同人,謹致賀忱!

之正欲亊

由藝術系老師設計寫上院歌歌詞之本院校吹及校巾

已製成,設計精美,極具特色。真絲校吹一套五款,分

別有金色、深藍色、深棗色、灰色及棘紅色,每條售價

為$70,而一套五款之校吹禮盒售價$330 ;校巾(棉

方巾48 cmx4 8 cm)每條售價$ 30 ;而校巾(長絲巾50

cm X 48 cm)每條售價應為$60 ,而非$30,特此更正。

現各款校吠及校巾仍有存貨,歡迎到誠明館一樓本

院輔導處購買。

言卜吿

本院前中文系系主任

兼文學院院長潘重規先生

於四月二十四日在台灣辭

世,享年九十五歲。本院

同人深表哀悼!

潘重規先生江西人,

生於1908年。1924年考上

國立東南大學(今中央大

學)中文系,從國學大師 ’li& H

黃季剛先生受業。1930年畢業,並成為黃季剛先生

快婿。畢業後,先後任教於中央大學、東北大學、

四川大學、上海暨南大學、國立安徽大學、臺灣師

範學院及新加坡南洋大學。

1960年蒗任本院中文系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

創設「《紅樓夢》研究」課程,創辦《紅樓夢研究》及

《敦煌學研究》雜誌。1973年應法國巴黎第三大學之

聘任博士班客座教授。1974年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

贈「漢學苑蓮獎」。1975年返臺任文化大學中文研

究所所長兼文學院院長。1987年任東吳大學中文研

究所講座教授,師範大學及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1992年獲中國敦煌研究院頒「榮譽院士頭銜」’及

於1995年獲臺灣行政院頒「中華文化獎」。

祝絮藝術系身師反校友獲

香漆番術發展獎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展局)於五月九日在香港禮

賓府舉行「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典禮。獎項包括

「藝術成就獎」、「藝術新進獎」、「藝術推廣獎」及

「藝術贊助獎」。藝術系三位畢業生一張惠儀及管偉

邦(視覺藝術)、楊春江(舞蹈)一分別獲得「藝術

新進獎」。這個獎項為支持及鼓勵年輕和新進藝術工

作者而設。他們除獲頒獎座外,並獲得獎金港幣兩

萬元,作為進行藝術活動、創作或進修計劃之用。

藝展局為配合這頒獎計劃,也舉行了「香港藝

術發展獎座設計比賽」,最後選出劉小康先生的設計

為這次頒獎禮的獎座。劉小康為藝術系的兼任老師。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P:202

(5655)

敬謝本院校友

續捐助獎學金

本院續獲下列校友響應黃院長的呼籲’慷慨捐助本

院獎學金或學生活動基金,謹致深切謝意。

上官汝境i哲學

黃振綱丨哲社

伍起祥

余桂芬

鄭建南

陸澤林

吳火有

阮少卿

黃百連

何志成

曾國添

池展姿

黎偉英

陳麗興

丨化學

中文

丨經濟

i市場

:市場

經濟

中文

英文

社工

生物

工管

社會

醫學

語文敦育

纖 . ItiMolli M 謂

英 #120 丨

丨澳带3,000

1.000 \\

100 丨

1.00 0 ;

962

968

980

980

982

983

985

992

992

995

!,000

1.000

1 .00 0

10,000

1,000

500

500

500

1,000

500

100

2,000

100

500

[,000

1 ,00 0

200

300

100

「非典J肆虐

部份暑期語文活動取銷

兹因近來非典型肺炎肆虐,為防止同學參與書院大

型活動受到感染,以保障同學的身體健康,故院方決定

取消下列暑期學生活動:

1.河北大學短期普通話及軍訓活動

(原定5月3 1日至6月 1 6日舉行)

2.暑期普通話生活營

(原定6月2日至3日舉行)

3.到北京學普通話

(原定6月8曰至7月6曰舉行)

同學如有查詢,可致電本院輔導處與部圓圓小姐聯

絡(電話 2609-8615) °

錢穆圖書館通吿

錢穆圖書館將於本年五月中至八月底進行大規模裝

修,部分藏書需要裝箱儲存而暫停使用’包括期刊合訂

本、閉架書籍、參考書及線裝特藏。其他開架書籍、即

期期刊及流通服務等,則不受影響,歡迎讀者繼續使

用。若因電力工程進行期間而須閉館數天,將另行通

告。

熱心校友及社會人士響應黃院長呼議

捐贈五萬港元作為本院體育活動經費

本院對師生的體育活動一向極為注重,鼓勵同學

在求學之餘,也應锻鍊身體,每年都舉辦多項體育活

動,例如院長盃、陸運會及水運會等,也積極推動與

海內外的院校作體育運動交流。不少畢業校友在離校

後仍熱愛運動。八零年初,部分中大校友及社會人士

組成週末羽毛球會(Weeken d Badminton Club)_,每

逢週末於本院體育館聚會,切礎球技。這項活動得到

了歷任的新亞體育部主任吳思儉先生、羅茂卿先生及

梁鳳蓮女士的鼎力支持,方能持續迄今。

為答謝院方的支持,球會的校友及熱心人士最近

響應黃院長的呼籲,合共捐贈五萬港元,作為本院學

生體育活動經費。捐款者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馬金順先生、 M r . On g Chung-hing 、 M r .

Cheung Kin-wai、M r . Leung King-man、M r .

Won g Kwong-sun、馬金福先生、李志明先生、

譚永明先生、麥鏡新先生、侯大維先生、湯 漢

明先生及吳道貫先生 。

本院同仁謹向上述諸位致以深切謝意。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P:203

(5656)

吳家望校友與孫經文校友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悼念兩位校

吳家望與孫經

本院前歷史系系主任孫國棟先生的長女孫經

及其夫婿吳家望不幸於2003年4月12日在沙田排

村寓所內遇害,夫婦倆均為本院校友’同人等深感

悼!兩位校友的殯葬禮儀經於五月八日在世界殯儀

舉行,出席有本院的老師、他倆任教的中學師生,

生前友好數百人’同祝禱他倆同抵天鄉,得享永生

又據報道疑凶已經落網’並將接受法律制裁

新亞書院黃乃正院長致悼

今天本人帶著沉重心情’代表新亞書院同仁

加這次殯喪儀式。書院同仁對吳家望及孫經文兩位

友不幸辭世,都感到極端哀痛。吳孫兩人自新亞書

歷史系畢業後,均從事教育工作’作育英才,成為

師的典範

大家都了解孫經文一家與新亞書院有長遠的

源。她的父親孫國棟教授追隨錢穆先生治史學,歷

歷史系系主任、書院文學院院長、新亞研究所所長

書院校董、中文大學校董等職務,又協力創辦新亞

孫經文兩位弟弟經武及緯武亦是新亞書院畢

生,緯武畢業於物理系,經武畢業於化學系,更是

的同班同學。經武、緯武學有所成,留美工作,緯

更常訪問中文大學,為本校物理系兼職教授

可以說孫經文校友一家與書院淵緣甚深’對

院貢獻良多

吳家望與孫經文校友均熱愛中國歷史文化,

新亞書院一直以弘揚傳統文化、溝通中西學術為宗

不謀而合。吳孫兩位校友生前繼承新亞書院傳統’

永為新亞人所懷念

吳家望、孫經文生

平 陳健

吳家望與孫經文同籍廣東。家望於1948年6

7日生於陽江’經文7月7日生於番禺,49年前後

均隨父母由內地遷居香港

吳孫

一 一人在金文泰中學是同班同學,後來成

戀人。�966年中學畢業後,雙雙考進香港中文大

新亞書院歷史系,系主任孫國棟先生正是經文的

親。在九龍農圃道校園多采多姿的四年大學生活

間,吳孫

一 一人並肩學習,互相鼓勵”經文是新亞圖

館的常客;家望是大學陸運會的健兒

吳孫二人於1970年以榮譽學位畢業後,都選

獻身中學中國歷史科的教育事業。他們在1972年

為夫婦。他們的兩名兒子,秉熹和秉匡現在均已長

成人,學業有成

吳家望與孫經文是一對恩愛夫妻,工作時間

外,形影不離。他們嚴於律己,待人則真誠而溫厚

一 一人分別執教於保祿六世書院及聖保祿中學凡三

年,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積極,備受同事與學生

尊敬和愛戴;兩人熱愛歷史文化,參加中國歷史教

學會,為爭取中學保留中國歷史科’改革歷史課程

奔走努力。他們自奉儉樸,不慕虛榮;喜歡清幽的

居生活,假期常遊歷中外名山大川,名勝古•,幾

年來一直過著充實健康的生活

吳家望與孫經文夫婦不幸於2003年4月�2日

沙田排頭村寓所內遇害,橫逆之來,親戚朋友都悲

莫名。新亞歷史系同學更在事發當日同遊沙田道

山,

r遽哭其死」’特別感到震驚和難過

父母遭遇不幸,秉熹和秉匡當然十分悲痛,

望他們能夠節哀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相信凶徒不日必

被緝拿,並繩之以法

願兩位安息

P:204

每年五月,中大的象牙塔變得特別熱鬧起來,因為

一群對藝術有抱負和理想的青年人,在校內公開展示

他們的最新創作成果,為香港藝壇帶來清新的氣息。

《中大藝術》是中大藝術系及中大文物館每年的重要活

動,今年除了有藝術系同學的作品展外,更邀請了本港

資深畫家陳餘生先生舉行個人畫展,俾從事藝術創作及

愛好藝術的人士觀摩欣賞。

一、本科生畢業展—「吾•畢業J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綰

本科生畢

業展:「吾.

畢 業 J 總 結 了

二十位同學在

中文大學裡的

藝術訓練和培

養,作品反映

年輕一代對藝

術創作的不同

態度。這次展

覽,中國書畫

媒介與西方藝

術媒介的作品

各半,豐富 而 本科生四年級李天倫同學作xj

多元。「吾•畢業」為他們日後創作道路拉開了序幕。

二、藝術系系展

地點:新亞書院誠明館、人文馆

系展是藝術系同學每年最感興奮的日子,全系同學

努力參與,將工作室變為展覽場地,展出各級本科生及

一年級研究生過去一年的創作。展覽同時舉行本科生各

項比賽,包括西畫、國畫、書法篆刻、平面及立體混合

媒介,而評審則由系內教授及本港資深藝術工作者主

持°

研究生畢業展

:新亞書院誠明館

今年有三位藝

術碩士畢業生:林

慧潔「凝視」以數碼

錄像探討個人的存

在狀態;李國泉的

「烏有鄉」以華麗的

油彩重新呈現流離

失所的青年人流行

玩偶;曾翠藏 的

「景2003」以一個又一

個體理想的心靈空間

誘感II,油彩布本

'個超越了現實的景象,具體呈現

藝術家邀請展一「陳餘生四相展.

地點:新亞書院許氏文化馆

陳餘生,紅色頌歌,塑膠彩布本

陳餘生先生是香港藝壇最重要的畫家之一。自六十

年代開始,他創作不斷,作品中流露了他對單純簡樸的

理想的嚮往,也顯示了他運用給畫語言的才華與智慧。

這次展覽將展出陳先生的塑膠彩槍畫,盡顯他的率真、

樸拙的符號圖象世界。

「中大藝術2003」開幕禮將於五月十七日下午三

時,在中大文物館舉行,由藝術系系主任蘇芳淑教授和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蔡淑娟女士主持。

(5657)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協辦

五月的清新空氣:中大藝術2003

展覽日期:5月16日至6月22 日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P:205

新亞生活30:9 (2003年222月)

(5658) 淺談對

聯 劉秀

中大文物館於三月一日至五月四日舉行的《

璧聯珠:樂常在軒藏清代極聯》展覽,展出

一百

十幅清代對聯。書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名

顯貴成親王、劉墉、曾國藩、李鴻�早等’金石學大

鄧石如、吳大澂,「揚州八怪」中的金農、鄭板

等。大部分都是難得一見的名家墨寶

對聯,也稱楹聯、對子、聯句等’最早起源

五代時後蜀主孟賴的桃符題詞。遠在秦漢以前,民

已有在大門兩側懸掛畫上神像的長方形桃木板來鎮

驅邪習俗’這些桃木板稱為桃符。至後蜀孟挺時才

始在桃符上題聯語。所謂

r炮竹一聲除舊歲,祧符

戶慶新春」,「題桃符」就是後世所說的春聯。北

時,對聯漸發展成園林亭榭、!IS廟店堂的裝飾品,

蘇州清浪亭、拙政園、濟南大明湖皆有對聯刻於極

天人合一亭有

此木元棲

崢嶸臨海

霧濕椒蘭

新亭聊極

陶慰

指彈四十秋

适遞接神州

風微燕雀稠

吾道竟何求

上以點綴風景。至明中後期時,蘇州一帶出現了懸

於文人書齋或專供把玩的對聯書法。自此對聯成為

種獨立的書法形式,,是以欣賞為目的,表達文人情

的藝術創作’與實用的春聯、檔聯拉開了距離。對

書法於清代盛極一時,上至帝王百官’下至文人

客,世庶百姓,多有書寫對聯的雅好

欣賞對聯最直接不過的方法就是視覺分析。

展出的作品中’不難發現除偕、行、草這三種日常

書體外,還有不少以金文、篆、線等遠古文字書寫

對聯。金文是商、周、戰國時青銅器上的銘文,篆

隸分別是秦、漢兩朝的官方書體。這些非實用文字

大量使用是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的。這與清代

考據學、金石學大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清初文人

子興起對經學、古文以至古書體進行考據的風氣,

清人認識、掌握古文字奠下基礎。再加上清代有不

青銅器及古碑刻出

土 ’這不單為古書體的學習提供

本’吉金碑板上留下的歲月洗煉的痕跡,亦深深吸

清代文人’令他們趨之若鶩’紛紛追求在書法上表

「古意」和「金石味」。甲骨、金文、篆、隸等古

字的復興是清代書壇的一大特色

除書體外,箋紙也是對聯藝術其中一個有趣

範疇。對聯的箋紙品種繁多,有染色箋、素面養,

金箋,片金箋,還有描花箋。描花築紙的紋飾多

龍、蝙蝠、石溜、如意云頭等吉祥圖案,全由人手

畫,手工精緻。由箋紙品種的琳瑯滿目可見清代民

手工藝的繁盛

若論對聯中視覺元素以外的魅力,當要數其

格的聲韻規律。同一句內要求平

K聲相間,而上下

間要求在相應位置有平

K對比。此格律源於唐代

詩,能確保句子中的聲調變化

對聯的文義也十分講究。上下聯往往要構成

應或相對的意思。對句時書家或典出於儒家經典,

會集前人文句成聯(尤以唐宋詩詞為主要來源),

品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而對聯的內容主要圍繞文

的世界。聯語會借用清談、讀書、宴飲等活動,梅

竹、風、月等自然景物,或古玩、文房等用具,表

知識階層普遍追求的人文價值及高、雅情操

對聯可謂是一門綜合藝術,將書法、篆刻、

學、聲韻學、甚至民間手工藝共冶一爐,是中華文

獨特的瑰寶。可以一次欣賞到一百多幅清代名家真

的機會不會常有,因此文物館這次展覽真是難能

《神秘風暴SARS——非典型肺炎初探

編箸:梁秉中教授、黃英勇醫

出版••世界科技出版公

本院前院

梁秉中教授最

與新加坡環境

生學院院長黃

秘風暴SARS—

非典型肺炎初探

一書’全面剖析SARS的爆發,包括各地疾病

傳播、政府的反應、社群的應對’以及醫學專

在破解病毒和設計治療方案方面的種種努力。

外,該書還指導個人和機構應該如何減低

r中招

危機,包括專家獨到見解、中醫推薦藥方和世

衛生組織提出的預防措施。梁教授和黃醫生在

中撰文,從多角度提出自己對

S

A

R

S的認識

P:206

(5659)

朱嘉安教

k (左二)正觀察魚池的情

新亞生活30

:

9 (2003年223月

香港戒毒會石鼓洲康復院親善之旅 盧達生

近來非典型肺炎肆虐’前院長梁秉中教授雖忙

於領導中醫中藥研究所中藥防炎公益行動,但仍於四

月一 一十六日(星期六)抽空幾個小時,帶領十多位同

事前往石鼓洲’參觀香港戒毒會石鼓洲康復院,其中

有生物系朱嘉濠教授,希望為該院的飼養水產計劃提

供意見,也有梁教授的學生David Lau,他對中草藥

及種植都有豐富的學識及經驗,還有威爾斯親王醫院

的護士經理,以及從事多年福音戒毒工作的莫文光教

授。他們都本著服務社會的目的,在戒毒工作上,看

是否可以在中醫中藥治療、海產養殖及果園種植方面

提供意見,貢獻一分力量。

下午十一 一時四十五分,一行十餘人從港外線碼

頭出發,前往長洲,然後再轉乘小艇到石鼓洲。這個

小島平日並不開放,這裡山光水色,別有天地。想不

到抵達後,映入眼簾的是畫樑雕棟,一座座的亭台樓

閣矗立在山前。康復院的院長即引領我們到他們的會

議廳,隨即介紹康復院及石鼓洲的情況,他們除了為

有志戒毒人士提供住院式的藥物脫癮治療及康復服務

外,更充分發揮石鼓洲的優良地理環境,為青年提供

I些禁毒及環保教育,領袖訓練等。康復院分為十一 一

個社,康復員在這裡各司其職,有木工、金工、電

工、麵包製作、耕種、園藝、美術、工藝、建築及維

修等’所以這裡可謂自給自足。當天在會議室,他們

為我們提供的精美餅食也是康復員製作的。

近年康復院在山麓上興建了 一層層的水池,目

的是飼養各類的水產,但成績卻不大理想’院長引領

我們到魚池考察,同時也提出了 一些養魚的問題,經

過一番的觀察後,朱教授允諾提供意見,看是否可以

改善這種情況。康復院內也飼養了 一些牛羊,以及一

群孔雀。據院長介紹,院內有一位酷愛雕刻的工作人

員,他為石鼓洲建設了不少雕塑’都是栩栩如生,其

中有一個像羅馬宮殿式的地方,頂部有數十多個不同

的雕塑,極具特色,這也是院內康復員的作品。

我們乘坐車子緩緩的從山下’走到各個院社,

參觀他們的設施,也看到他們一大片耕種的園地,同

樣地’這裡種植的東西也是不如人意,可能是水土問

題,產量不很豐富。這時David便發揮了他的所長,

他對那裡作了細緻的觀察’指出了問題的所在,也提

出了 一些解決的方法。我們的車子緩緩的前進,經過

島上一座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風車,據說這是全港第一

座,但限於這裡的風力不足,所以效率也並不很高。

從山頂可遠眺長洲,海上經常有白海膝在跳

躍,處身其中,真令人心礦神怡,精神倍增,相信這

裡的戒毒者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將可洗縧他們的心

靈,使他們早日脫離沉溺毒海的生涯。

下午三時多,我們又匆匆乘船趕回長洲,趕四

時十五分的船隻回香港。這次親善之旅,我們深深感

到石鼓洲康復院可以開放予青少年,提供戶外學習場

地,讓他們關注社會問題。成功戒除毒癮是一件不容

易的事,如果以針灸和中藥治療,或可作為常規戒毒

的另類選擇,盼可逐步開展。

P:207

(5660)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對新亞校歌之體

驗 中文二黎必

「山巖巖,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如唐端

老師所言’是將人與天地並列為三才【一】,新亞校歌

樣的開頭,境界何其莊嚴宏大。試想新亞精神這四

字’內涵正與山與海的意象同其廣闊。頌揚天地之餘

亦不忘提出人在其間之地位。人之能立於天地之間’

在其有價值意識的自覺’這正是歌中所謂的「心

靈」

校歌的第 。

一 一節,俯仰之間,為我們展示了神州大

的一片錦繡。唐君毅老師曾言:「我們原來的理想是

我們的學校,其中心精神在繼承並發揚中國固有的傳

文化」【

_ J若持之以觀是節,則吾人之新亞精神當為

種對國家文化的承擔。我校的先賢之所以南來創校,

的就是希望在國勢飄搖之際埋下文化的種子。回想

世紀之初’在西洋文化的衝擊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出

了危機’文人學者對以往的儒家傳統深致懷疑。今天

非惟西洋文化’東洋之文化亦正在侵入我國文化之中

放眼四周,東洋之家電、文具比比皆是,年青人沈迷

東洋潮流偶像之際’可曾驚覺自家文化已遭蠶食?錢

老師曾經提過•.新亞書院的宗旨’就在於挽救這一文

的危機,就在於要中國的青年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

而培養起我們所必須有的獨立精神。惟有如此,中國

化才能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被他人所尊重。發揚

國文化,溝通中西文化,以豐富世界文化,這是我們

亞要負起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在於溝通中西文化

而溝通的基礎在於雙方的平等’若一意崇外、忘卻

源’實為不智。作為新亞人,並不是要大家摒棄外來

產品,更不是要鼓吹大家盲目仇外’而是希望大家都

對本身之文化有一份自覺、一份承擔,能努力保存、

使

之曆久而彌新,方不枉先賢們創校的苦心。除了對文

有所傳承外’還要對「五萬萬神明子孫」(當然’現在

是十三億神明子孫了,此處跟從校歌原文)有所承擔,

一份憂懷家國之意識。目下我國雖經濟騰飛、商機

處,但社會之中仍潛伏著不少矛盾,吾人或因權能所

而未能對此有所撥亂反正,但仍應在自己的崗位上對

家、對民族作出貢獻,始不枉對神州大地之神明子孫

試看今天之新亞同學,能對國家政事有所擔憂者又有

人?當然’這種憂國之情或非新亞精神之核心所在,

卻是每位在中國文化教育下的同學所應承擔的義務

校歌之最動人處在其結尾’道盡了建校之初’先

們在「手空空、無一物」之際抱持的一份對中華文化

熱情。他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地走上了保存和恢復中

文化這一無止境的遙遙之路。今天,我們不再手空

物、也不再處於流浪亂離之中,但前路卻仍是遙無

境。非單我國文化事業,即為個人的立身修德,又豈

止境可言?校規中言:

r做人的最高基礎在求學,求

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g』,做人求學,亦貴日益精進

不修己身’難濟天下。要談理想、談事業,修身立德

是第一步,而這第一步’一曰一跨出,即是一條無止境

路。此段中另一打動人處,在於

r艱險我奮進,困乏

多情」數句,校友學兄們均對之體會尤深

i』。我們

在艱難困乏之際努力奮進,這精神,正是我們所一知

解的新亞精神的表現。唐端正老師嘗言

r所謂精神,

我們生命昂揚奮發的一種表現’而所謂的新亞精神,

是我們在艱難困乏的環境下’為求理想的實現而堅持

鬥的一種表現」「,、』。在艱險之際奮力向前,不為

折、阻滯所動搖,既為新亞先賢創校之寫照’亦不失

一互勉的明言。眼下本港經濟低迷,市民在失業的陰

下人心惶惶,處此艱難之際,港人失去了過去創造奇

的毅力,意氣幾消磨殆盡,倘此類奮進精神能廣為

揚,亦不失為一救港良方。或許,這pl^引申得太遠,

單就新亞同學來說,正好教導了我們、在求取學問的路

上遇到困難時所應持有之一種態度。即便將來投身

會,工作上偶有失意,亦可以此自勵。至於「困乏我

情」一句中之所謂「情」,絕對不是指兒女之間的私情

而是指一種兼懷天下之情。困乏之際,人人以自我為

心,事事為己著想,以一己利害為依歸,然而有理想

有抱負、不以一己為念而能兼顧天下的人當不如是。

過’我們亦未嘗不可將「多情」理解作一種樂觀精神

面對困乏亦處之泰然、笑看風雨。兩種「多情」,前

兼濟天下’後者樂觀曠達’其胸襟與氣量,均值得我

效法

張不一介先生嘗言 。

r新亞校歌可視為新亞精神的具

流露,並認為校歌首先創用「新亞精神」一詞,代表

生共同之向往,自我策勵,等於新亞的誓詞」【

t】。

是可見,體驗新亞校歌實為體驗新亞精神的一條門徑

以上學生提出了自己的體驗,並希望與各同學共勉之

一見唐端正老師《新亞校歌與新亞精神》,《新亞生活》

1 一十九卷第八

二見唐君毅老師《對未來教育方針的展望》

三見錢先生《歡迎雅禮協會代表講詞摘要》

四新亞學規第

五新亞五十周年紀念光碟中所受訪的校友包括鄭海泉、李

逵等學長均指出此等數句為校歌之最動人處

六見唐端正老師《我所瞭解的新亞學風與新亞精神》,原

為一九七三年十月十

一 一日新亞第一四四次月會講詞

七見張王介先生《新亞書院誕生的前後》

P:208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5661)

讀徐志摩的《偶然》和《歌

》 醫學院二年級李筆古

(編按:本文是李同學修讀本院通識教

「文學欣賞」的一篇讀書報告。)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詩

也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_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4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

我死了的時候,親愛的

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填上不必安插薔簸

也無須濃薩的柏樹

讓蓋著我的青青的

零著雨,也沾著露珠

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見地面的青薩

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聽不見夜鶯的歌

在黑夜裡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悄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驗.

我也許,也許我記得你

我也許,我也許忘記

徐志

徐士心

在中小學時代,接觸現代詩的機會很有限,

真真正正的去

r讀」現代詩,要算是會考課程中

r新詩三首」了。但那時候的

r讀」就只限於「閱讀」

r背誦」詩文和牢記一些指定的寫作手法與修辭

巧,沒有真正的用心去欣賞和體會,根本稱不上

「文學欣賞」。那時候,那幾首詩甚至已不被看作

文學作品,而是冷冰冰的考試工具了

無論如何,那時首次接觸了徐志摩的現代

——《再別康橋》,這也是我當時在

r新詩三首」中

最為喜歡的——當然那時哪有空去想自己何以喜歡

直至數年前徐志摩的《偶然》被用作為電視劇主題

的歌詞,我再一次接觸到這位作家的詩。也許當時

唱得有點「濫」了,彷彿又使我忘記了它是首

r

詩」,就把它當作流行曲的歌詞看待

今年選修了書院的通識課「文學欣賞」,再一

遇上了《偶然》,但感覺上卻像是自己第一次去讀

首詩,也就為自己喜歡《偶然》找出原因來。以下

——或許因為這次才真正的嘗試用心去品味和解釋一 我

選了徐志摩的《偶然》和《歌》兩首現代詩作一分

和比較

《歌》和《偶然》從內容和格式上大致可分為

節。《偶》詩第一節以「我是天空的一片雲」為始

以「在轉瞬間消滅了縱影」為結;第

一 一節則是從「

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開始一直到詩的結尾;

《歌》的第一節則由「我死了的時候,親愛的」為始

r要是你甘心忘了我」為結;第

一 一節則從

r我再

見地面的青蔭」開始,一直到詩的結尾

首先,《偶然》和《歌》的兩節都分別描寫

r

和「你」之間兩種不同的關係——一種是直線的主

關係’另一種是

r對等」的關係。在《偶然》的第

節提到

r我」(作者)是一片云「投影」到你的心上

r投影」一詞含有主動的意味

’ r云」為主,

r波心

為客.,後來又要求「你」不必謝異’無須驚喜’則

一步表現出「我」的不在乎,更有點像

r我」正處

強勢,操控著兩人之間的感情。在《歌》的第二節

描述

r我」、「不見」、

r聽不見」、「覺不到」

間的一切,雖然沒有明顯「主動」的含意’但表現

一種不問塵世的感覺;最後兩句說到「也許」記

你、「也許」忘記你,

r也許」一詞又表現了在《

然》第一節中的那種不在乎的情感。總括來說,《

然》的第一節跟《歌》的第

一 一節都表達「我」對於

r你」的關係的不著緊,顯出一種瀟灑的態度

至於另一種「對等」的關係則可從《偶》然的

一 一節和《歌》的第

一節中表現出來。《偶》第

1

一節

及「你我相逢」、「互放光亮」,正好表現了你我

人互相接近、互有交流的情況;而《歌》

一詩中的

一節把「你」稱呼為「親愛的」,接著又要囑咐「你

r我」死後該做些甚麼,顯出我對於你的在意

「你」在

r我」心目中的地位是較高的,再不是那

滿不在乎的態度。由此可見,兩首詩都是分開了兩

表現出關係上的轉變

基於這種關係上的不同,詩的每節表現出來

感情也是變化的。《偶然》的一節把

r我」比喻成

片「雲」,有點「來去自如」的風格,又寫

r你不

設異」、「無須歡喜」,似是刻意要「你」忘掉這

關係,顯得「我」的瀟灑和逍遙。這種情感也可以

《歌》的第

1 一節體現出來。正如前面所述,作者把

己寫成脫離了塵世的束縛(無論是

r雨露的甜蜜」

r夜鶯的悲啼」)’繼而寫自己也許記得或是忘

「你」的想法是很關注的

P:209

10-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5662) 就以上的分析看來,徐志摩在詩的兩節似乎

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一種是瀟灑的,一種

在意的。但這樣的分析並不全面,只是從句子本身

意義上來探討。假如嘗試去感受全詩整體表達出來

情感,我認為對於《偶然》和《歌》兩首詩節與節

間的「矛盾」(或說是對照)可以有以下兩種理解

第一種看法是詩的第一、第

一 一節是按照時間

先後順序來寫的。《偶然》第一節描述「我」「投

到你的波心」,可以理解為我主動地開始

了 一段

情’而在這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便向「你」作出

r

告」’希望「你」不要太過認真’也不要留下深刻

記憶。及後在第

一 一節說「你我」在海上相逢’但卻

有方向,這裡可以理解為兩人的關係已經開始

時間,後來由於某些原因而要分離。但作者這次強

調

雙方「互放的光亮」,如前所說’「光亮」給人永

的感覺,表現出雙方均對這段關係留下了深刻的

憶。這種轉變或許就是因為兩人相處久了,建立了

刻的感情,而令「我」由起初的

r不在乎」變成最

r深刻的記憶的保留」

至於《歌》一詩的兩節也可以用時間的順序去

解。第一節描述了作者(「我」與

r你」談到自己

的時候,給予「你」很多囑咐’這是在現實的環境

想像將來「我」死後的事。這裡是從「現在」的時

談到「將來」的事。而第

一 一節提到「我」「看不見」

「聽不到」、

r覺不到」,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理

作者已經投入了自己

r死後」的世界裡。而正是由

這種時間上的轉變,「我」明白到「死後」根本沒

知道世間的事’於是便表現了那種滿不在乎的情感

除了從時間的先後順序去理解兩節所描述的

對性,我們亦可以把自己置身於作者的處境裡,

「我」的角度去理解這種矛盾

我個人認為,雖然詩的兩節似乎在表面上表

出兩種不同的態度,但事實

r我」對於

r你」的感

由始至終是沒有改變的。首先談《偶然》一詩。在

一節中雖然作者似乎給人一種不負責任、不在乎的

象,但

r我」要「你」不必認異、無須驚喜,可以

作是我意識到雙方可能在將來會有分別的一天,於

希望給予對方一點心理準備,以免

r你」到最後過

傷心,這可以說是出於「我」的關懷之情。第

一節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可以用同樣的方式

理解。

r我」一再要你不要過分緊張,似在為

r

設想的行徑。而最後的一句

r互放的光亮」,更

r我」對

r你」的那種深刻回憶和印象進一步表現

出來。假使

r我」真的不在乎,又何以說

r互」放

亮呢?換句話說,

r我」所說的「不必歡喜」、「

好忘掉」,其實是在「假裝瀟灑」,目的是希望

r

不要過分投入而終至傷害。而作者在全詩的最後一

也不得不表現出個人對於這段關係的難忘

讓我們再看看《歌》一詩。《歌》的第

一節把

r

稱作

r親愛的」,又對

r你」談及自己死後的事更

下了吩咐’因此在這裡「我」對

r你」的深情和愛

是毋庸置疑的。至於作者在第

一 一節卻表現出滿不在

的態度——「也許記得」、「也許忘記」,但事實

又是否真的這樣不在乎呢?前面提過第

一 一段是作者

入了死後的世界而寫的。試想想如果

r我」真的

死,連陽光的「升起」和「消_」也不知悉的時候

無論

r我」如何的記掛著

r你」,也是徒然的,而

r我」也無法得知

r你」是否還記得「我」了。這

裡作者詳述了自己如何與世隔絕’其實是表現出自

死後不能得知和感受塵世的事——包括「你」——

那種無奈之情。如果世間真的沒有甚麼要留戀,又

以要在死前吩咐一切’在

r死後」會感受到那種與

隔絕的情景呢?而那種「留戀」,該就是「你」吧

而在第一節最後一句

r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正

現出作者其實是希望「你」記得「我」的。由此可見

r我」在詩的結尾說「也許記得你」、「也許忘記你」

又再一次是假裝出來的瀟灑。而我認為在作者另外I

首現代詩《再別康橋》裡,再三強調

r輕輕的我」

「悄悄的我」也表現出這種裝出來的瀟灑,但在這

不詳論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偶然》和、《歌》兩詩都描

「你」和「我」之間的感情(姑勿論作者是不負責

還是關懷設想),但它們所表現出的作者的主觀情

其實是略有差別的。在起初比較《偶然》和《歌》

首詩時’總是把《偶然》的第一節跟《歌》的第

作比較’反之亦然。這是因為作者在兩詩中「寫」

己的態度轉變的次序是剛好相反的:《偶然》先

「我」的不在乎,後寫

r你」給「我」留下深刻的

憶;而《歌》則先寫

r我」

r你」的在乎,後寫

r

的不在乎。這樣的安排,使人覺得在《偶然》一

中,作者對於

r你」「我」之間的關係有一種永遠

忘的回憶,而且對於這段感情也有較好的掌握。但

《歌》一詩中,則是

r我」對「你」關注之情,以

我對於自己無法控制世事的無奈給讀者留下最深刻

印象。即使「我」對於

r你」有很深的回憶’也因

「我」的死而消失了

由此可見’詩的小節的先後安排對於全詩帶

讀者的感覺產生很大的差別。假若我們把《歌》的

一、

1 一節轉來重讀一遍’那麼全詩帶給讀者的感覺

由原來的

r我」的無奈,變成

了 一種

r溫馨而淒美

的感情

以上我從格式、句子排列、修辭、段落安排

各方面去分析了徐志摩的兩首詩’這是欣賞文學的

種方法,也就是從多方面去理解一首詩(或是任何

學作品)何以能夠帶出詩意和美感。而在文學創

時,我們又得反過來集合這各雪兀素去營造

I種整

的美感來。因此我認為要有良好的文學創作,就必

懂得如何去欣賞文學。試問:未嘗主觀的領略何

」,又怎能創作

P:210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11

(5663)

再談鼎

我在上期本刊中的一短柬提到《易.鼎卦》九

交辭的釋義,一位讀者朋友最近在電話提出質問

「你信裏的幾句話,似是有意和一些人過不去的’

嗎?」我回答說:

r我只是依書直說。」他繼續

問:

r那幾句文字是對交辭的唯一解釋嗎?」我說

「任何策師對卦交辭都可有自己的一套解釋,只要

得圓滿就是了——我引述的是一般通解。

掛上電話後’我再讀一遍那短文。有關卦

X

釋文,是以附註方式錄自〈易.繫辭下傳〉,上下

理的交代當然不夠詳盡。為免引生更多疑問,現另

本文做一點補充,文字是枯燥的,仍希望有關讀友

閱讀興趣。茲先不辭累贅,節鈔鼎卦的幾個交辭

鼎三三:元士口,亨0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任也。聖人

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

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初六:鼎颠1,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颠1,未情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

悔 也 九三:鼎耳

0

.鼎折

•覆公

覆公錄,1

信如何

農圃舊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鼎卦跟隨革卦之後

《易•序卦傳》說:「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王弼(輔嗣)發揮

一 一卦的序次含義云:r『革』

而『鼎』取新。……鼎者’成變之卦也。革既

矣,則制器立法以成之焉。變而無制,亂可待也。

制應時,然後乃吉。賢愚有別,尊卑有序,然後

亨。故先元吉,而後乃亨。」(見《周易注•鼎卦》)

程頤《伊川易傳》(以下簡稱《程傳》)則另有新意

「鼎之為用,所以革物也。變腥而為熟’易堅而

柔,水火不可同處也,能使相合而不相為害(案、

指鼎卦上下兩體的相反而相成的性質)’是能革

也。……」

鼎卦的取象與取義,王註與《程傳》都有恰當

發揮。鼎卦的六個卦畫所合成的形象是一只鼎,這

是易經註家所認同的。底部中斷的陰

X

乂 (稱「初六」)

為鼎足,上面第

一 一、二一、四陽

X乂則構成鼎腹,第五

X乂象兩鼎耳,第六陽

X乂是個鼎蓋

前面錄出四交的交辭’係從鼎足說起,大意

這樣的:「鼎顛趾」是說鼎祉反過來向上,意味鼎

向下’頂足向上(與下文

r鼎折足」的含義全然

同),鼎裏原載著的汙穢全清除出來,卦義當然是

的。跟著是說鼎的作用’鼎裏烹(經文作

r亨」)

的食物,因太太生了病,未能一起分享。第三

X乂是

兩鼎耳鬆脫了,笨重的鼎沒法移動,裏面的美食未

享用’又值天雨’倒霉之至。第四

X乂說鼎的足折

了,供奉公侯享用的珍膳傾蕩滿地,負責人因而受

重罰

。 (大意參考近人高亨氏《周易古經

注》,香港中華書局1973年版、以下簡稱《今注》)

彖辭和象辭是後來的讀易「高人」留傳下來的

或許不全由一人寫成,作者也不一定是同時代的人

至於兩辭與卦交辭的形成年代則相隔更遠了。(易

家多認為兩辭是文王和周公的話語)本卦中的彖辭

是根據構成鼎卦的上下兩體(上離卦,下巽卦)的

義,指出鼎卦的寓意••離為火,巽為木,木上有火

因此有烹飪之象’更由烹飪推衍至祭天地大典中的

祭,並從而引申朝廷以此禮遇對社會有功績的聖賢

進一步更根據上離卦及下巽卦的含義和兩卦中的幾

陰陽

X乂位的呼應關係,發揮鼎卦各

X乂的意義。象辭

分為大象與小象,最先的幾句話是概括全卦的涵義

r大象」,以鼎有「厚重不遷」的性質,比喻一

在位君子賦具的威儀。彖辭和大象都是「推物理以

人事」,從兩辭表達的義理看來,它們大致已從卦

X

以陰陽定吉凶的原始作用推進

了 一大步

各卦

X乂下所繫的象辭’統稱「小象」。小象當

是解釋所關的

X乂辭,但許多時候它本身亦不容易

解’更有對

X乂辭不作全解的,例如上面的初六

X

「得妾以其子」句,小象便沒有解釋。自漢代以降

易學的象數派根據一卦的上、下兩體孕含的卦象,

A 口它們分別代表的多種事物的狀態和性質,輾轉

X乂辭定吉凶的

r真意」。他們甚至從上下兩體衍

一 二個

r互卦」或

r互體」所成的若干卦象求得

卦的靈感。《程傳》是屬於義理派,釋卦不取象數

但對於諸如「得妾」句的

X乂義,為了求解’仍不免

象數的理路有左右依違之處。現代的易學家,對於

解的

X乂辭,如果不循象數派的路數’則採取甚麼態

呢?高亨在他的《今注》中有這樣的說法..遠古的

在占遼時,往往把當日的身邊事件都記入去,後來

然就成了

X乂辭的一部分。例如就「得妾以其子」句

高氏說:「此殆古代故事,蓋有人娶妾,有其先夫

P:211

j a %

殆 得 按 之 t 卩

凶 衡

獨 是 t 卩 魯

:也 不 曰 別 將

:玟 昔 知 鼎 伐

仍 有 其 人 而

推 列 折 何 水 折 筮

也 入 足

;2

丨行

Z

f

m

此 舟

不 1

則 子 用 謂

古 或 足 Z

人 事 敢 凶 子

全 李

人 Z

凡 吉 占 之

卦 辜 占 1: Z

選自育林出版社:《周易古篮改》

12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5664)

中大文物館對聯

書法比賽結果公

中大文物館於上月舉辦的《合璧聯珠:樂

在軒藏清代楹聯——對聯及書法比賽》’反應

為熱烈,對聯組之參賽作品約400項,書法組

品近160項

子從焉。遼遇此交’終歸無咎,故記曰:得妾以

子’無咎。」是則’以「卦中有卦」等方法,千方

計輾轉攀附求出「得妾」句的「真意」,似乎難免

穿as。現代學者處理此類

X乂義’大多不願意採取如

數派的深求態度,他們毋寧要從考據發掘交辭的

解,以下姑舉一例

《聞一多全集》中〈周易義證類纂〉釋鼎卦九

X乂「鼎耳革,其行塞」云

行,讀為街,凡橫木為街,貫鼎兩耳之橫

也,轉聲為I鼎。《説文》:「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

從鼎二聲。」經傳皆作「鬲」,又轉作「錄」。《

文》:「錄、舉鼎具也。」虞氏(案、即象數派之

翻)所謂貫鼎兩耳,是也

聞氏因而證成此

X乂的意義云:

r鼎耳不滑利

其桁阻塞,不能退出,食雖當前,無由染指。」此

似較高氏解更勝

至於第四

X乂「九四:鼎折足,覆公辣,其

渥’凶。」最先引申解義的,就是我們今天仍然可

讀到

的 < 繫辭下

傳 > 記作「子曰」的幾句話。正因

它是聖門的話語,歷來的易註家多樂於遵循,自漢

的董仲舒至三國的王弼、下至北宋程頤等,對這個

義都有所發揮。以

T只節引《程傳》的解說

四(案、指九四文)、大臣之位,任天下之事

也。天下之事豈一人所能獨任,必當求天下之賢智

之協力,得其人則天下之治可不勞而致也;用非

人,則敗國家之事,賠天下之患。四下應於初(案

指初六艾)•,初、陰柔小人,不可用者也,而四

之,其不勝任而敗事,猶鼎之折足

辭〉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

鲜不及矣(案、指鲜不及于禍難)。《易》曰:鼎

足,覆公鍊,其形遙,凶。—言不勝其任也。」蔽

所私,德薄知小也

《易經》難讀,即使依據所宗主派別求得解義

仍常感未愜心意。但鼎卦此交的涵義,據〈繫辭

傳〉引申,和

r鼎折足」意義頗能契合’而註家們

九四與初六兩

X乂作大臣與小人、

X乂位相應與不相應

及有才與無才等設喻,大體上仍只是對「子曰」所

義蕴的補充

文物館設定的上聯為:「文物楕研其樂

在」,公開徵求下聯及書法優秀作品。文物館遨得

宗頤教授擔任比賽顧問及大學數位老師任評審委員

對聯組的評委為何文匯教授、黃坤堯教授,而書法

的評委為賴恬昌教授、何文匯教授、李潤桓教授、

仕堯教授。最後結果評定如後

書法比

學生

優異

得獎

劉誠

劉碧

林志敏葉浩

徐沛之陳藹

頭 優

獎 異

頭 獎

獎 項

i

徐葉劉戴 林

盈倩川雙 子

之 突 堅 傑

陳陳梁陳黎 陳

冠成伯照廣 柯

璋球威堂 基

李 得

大 獎

昌 者

楹詩詩江 風

聯辭書山 華

細細飽遍 正

賞味讀賞 茂

此之爾此 所

趣意懷心 歌

久永可不 永

存存風間 留

乾烹琴詩古 人

沖調書骚令 情

妙巧雅低博 博

倍究玩誦嚴 覽

厥之尚餘乃 妙

象味趣韻功 趣

每怪無長不 無

香窮縈窮 窮

天 下

人 聯

合聯丨

究 文 i

不 •

頒獎典禮已於五月三日在文物館舉行,由收

家黃仲方先生主禮,以及由評審委員致辭,並同時

出得獎作品

P:212

(5665)

Selected NA Student's English Essay

Story

By Christina Chan

Throughout the many years of m y life spending and

working in the hospital I have seen many different scenes

from different stories. Some are sad ones, when the relatives

cried miserably over their deceased love ones. Som e are

heart-warming, when the parents crowded around their

newborn child. All these stories begin and end in this tiny

little ward.

A forty-year-old man was rushed into the hospital one

night. H e was critically ill. H e had got serious bleeding from

his stomach cancer. Accompanying him was a lady who wa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e man. She had been watching over

him quietly but attentively, when w e were performing the

rescuing procedures. She thanked us earnestly with a friendly

smile after our team had stabilized the patient. She then

carefully helped the man to change into the ward-wear and

settled down everything for him. After she finished, she held

his hands tightly under hers, gently patting them as she was

comforting the man. She was just like a loving mother,

calming her precious little boy patiently. Finally the man

felt asleep. She sat closely beside him. So close that even a

soft whisper from the man could be heard clearly by her.

It was almost four in the morning. I walked by the ward

for the hourly check-up. She was still there, watching the

IV drip cautiously, drop by drop, second by second so that

she would be able to notice it at once when it ran out. She

politely asked one of the nurses to replace it and came back

sitting on the chair immediately afterwards, just like she

had been doing for the whole night. At about 7am, the man

woke up. She greeted him with her unique big smile. His

fever was gone and the lady eased up a little bit. She wiped

his sweaty face and changed his soaked clothes. Later she

hurried back home in order to prepare some food for the

man. Before leaving she glanced at him once more, doublechecking to make sure that he was fine.

Soon after the lady had just left, there was a clattering

noise approaching, breaking the silence in the ward. The

double-door flew open. Standing outside was a woman.

Unlike the previous lady, she was wearing a pink tidy suit

and a pair of high-heel shoes. Her long hair was shining and

fluttering as she was heading towards the man. She left a

sweet scent in the air as she walked confidently across the

ward. She looked at the man with a pitiful and innocent face.

She then pretended to blame the man for making her worry

and she begged him for his hug. W e all thought that he was

really a fortunate man, to have a wife nursing him like a

guardian angel, as well as an attractive lover wh o was

passionate towards him.

Everyday the wife would come, from early morning till

late at night. She brought him fruits, she prepared him meals,

she fed him food, she read the newspaper to him, and she

stayed beside him during the chemotherapy treatments. In

contrast, the lover would always visit him in haste, chat with

him for an hour or so and leave him quickly. She was just in

time so that every time the two ladies would not meet each

other. Week after week the man was getting better. H e could

n ow get off the bed and walk around on his own.

O ne Saturday afternoon, the lover turned up again as

usual. But at this time there was a cute little boy hiding behind

her. Whe n they arrived at the ward the little boy skipped

and hopped towards the man.

‘‘Daddy〜〜,,he shouted loudly as he jumped onto the

bed. So loud that every single person in the ward could hear

his bright, ringing voice.

The man then led the boy out of the ward and sat with

him in the garden while the lady stayed in the ward. She

was trying to clean and sort out the things scattered on the

bedstand when suddenly she came out of the ward. She came

towards the nurse station, heavily and angrily. Holding in

her hand was a coat that was familiar to us. Yes, it

to the wife!!

\"Is there anyone else visiting the man in bed

me?\" She asked anxiously.

‘‘Wow〜〜There,re many. Everyday they'll come and take

care of him. Can't you see all those flowers and fruits over

there?\" answered one of the nurses.

i there any FEMALE S in particular?\" the lady

\"No! Just his mother,sisters and ,

I moment.

‘The nurse hesitate

;rudely,

it barely

‘‘And whom? \" She cried with her sharp,

\"His wife.\" The nurse said softly that r

audible.

“His wife? Ha! 1 a m his wife. Can't you see that little

boy over there? H e is our son.\" She scolded irritably.

There was silence. All of a sudden w e were all shocked.

W e couldn't figure out what had happened. If she was his

wife then wh o was the one that had been serving the ma n

humbly?

\"Wh o does this coat belongs to ? Huh?\" She questioned

as she saw our crossed faces.

\"It was one of his sisters'. She left it here last night when

she came here.\" said another nurse. Obviously she had

figured 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She was trying

hard to dismiss this unfriendly relative.

The lady wandered away in a dubious mind. The clatter

from her high-heel shoes echoed along the corridor, till she

finally disappeared from our sight.

\" No wonder he is having an affair...\"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13.

P:213

許麗英女士

beneficial self-regulation, the working role is. threatened.

This model defines two sources of high effort at work: 1)

the demands of the job (extrinsic effort) and 2) the motivation

and ability of individual workers to cope with a demanding

situation (intrinsic effort). Extrinsic effort is measured by

six items, and occupational reward is measured by 12 items

that refer to esteem reward, monetary gratification, and status

control.

Job stress can be defined as the misfit of a person and

his/her environment, one type of the person-environment

misfit is the basis for the job stress model by Professor

Johannes Siegrist, wh o explicitly addresses the personenvironment transaction as \"effort-reward imbalance\".

Effort at work is analyzed as part of a socially organized

exchange process to which society at large contributes in

terms of rewards. Societal rewards are distributed by three

transmitter systems to the working population: money,

esteem, and status control. The model of effort-reward

imbalance claims that lack of reciprocity between costs and

gains (i.e. high cost/low gain conditions), defines a state of

emotional distress with special propensity to autonomic

arousal and associated strain reactions. Chronicity and

intensity of these strain reactions are most likely if reward

in terms of occupational status control is low: having

a demanding, but unstable job, achieving at high level

without being offered any prospects, working hard while

experiencing forced downward mobility, are examples of a

particularly stressful working context. In all these instances,

a crucial social role in adult life with its potential for

(5666)

Stress: fEffort-rewarcC Qm^afance (Abstract)

Ms. Xii Li-ying

(接買15)

容易。藥物治療主要是以減少饑餓感為主,增加飽感,

使我們吸收少一點。另外再使用一些藥物增加身體代

謝。如果身體密度大於30,我們會運用藥物,甚至手

術。市面上應用兩種藥物,一種是減少我們的食慾,另

一種是減少脂肪的吸收。至於有沒有新奇的藥物可以減

肥,自動消去脂肪呢?我相信在十年、二十年內也不會

出現。嚴重的如BMI超過35,又有其他相關毛病,如

其他方法失敗,便需要做手術。減肥方法有兩種,第一

種是阻止我們胃的容納量,另一種是切去一段腸,使吸

收的範圍縮窄。其他方法有如電影「沉默的恙羊」中的

主角’上下門牙被鎖定,不能動彈,阻止進食。也有以

內窺鏡放進一個波在胃部,然後注射一些流質到波中,

使胃部經常有飽脹感。我們曾以胃束帶紮著病人胃部,

像壺蘆一樣,使胃部不能盛載太多食物,另一種切腸的

手術在香港從沒有人做過。

中文大學和威爾斯親王醫院合作了一些整體體重控

制治療計劃,這是一個多方面綜合治療計劃,自負盈

m,對合適病人作評估,希望病人參加一個班,每班

10至15人’用的方法,包括醫生、營養治療師、運動

治療師,經過定期藥物、心理輔導、改變生活方式的治

療,一個月後有明顯效果。

我們最後的希望是找到肥胖基因,以基因治療來根

治肥胖,但機會很低。找到一些基因,然做設計以消滅

多餘脂肪,但可能性也不大。我們只有從防治入手,首

要目標是控制體重,選擇健康食物’希望各位聽完這個

簡短講話後和肥胖說再見。

14 新亞生活 (2003年5月

^

、 - IV*

,

i

, - // •書‘、f

P:214

胖的人突然死亡,原

因是睡眠窒息,或心

臟衰竭,冠心病發

作。此外,肥胖的人

對心理也有影響,外

國文獻指出,肥胖的

人有社交孤立、性生

活失調、容易抑鬱、

焦慮等等情緒病。

月巴胖者在社交生

活上也受到影響,他

們出外旅行、上餐

廳、到劇院,都較一

般人少一些,因為他

們害怕出去給人取

笑。在美國及歐洲造成社會很大的醫療負擔。

月巴胖是一個長期的問題,部分很難醫治。兩大殺手

病:中風、心臟病是主因。治療肥胖的方法’或改變生

活模式,或藥物治療,甚至手術治療。從醫學來說,如

果體重減去百分之五到十,同時又可以維持,對身體有

很好的幫助,但現今在醫治肥胖的效果並不明顯,我們

訂下的目標必須實際。

但是社會上的傳播媒介,不斷鼓吹一些稀奇古怪的

方法,只需要付錢吃藥,不需要做什麼,便可還原原來

的體重,沒有任何副作用’這是天方夜譚。有些廣告說

不需要節食,不需要運動,完全被動,參與他們的計劃

便可達到目標,一個安全的捷徑,同時你要減哪一個部

位也可以,一個月只需要花一萬幾千便可達到目標,肥

胖便永遠離去,這是一些荒謬承諾°達不到效果,反而

有很多很多副作用,例如推脂,只會損傷你的皮膚。參

加這些計劃不僅不能達到目標,還影響你的生活質素,

甚至致命,例如一些醫生濫用甲狀腺賀爾蒙減肥藥物,

可以致命。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肥胖的人服食了不知名

的草藥,出了問題。整個東南亞、上海、星加坡都有這

個問題。

f全醫學角度來說,肥胖是一種病,如何醫治呢?肥

胖是過多脂肪,積聚了過多熱量。轉化熱量為脂肪,儲

存在身體’以應付餓餓。如果熱量的增減相當,體重可

以維持。但如果進食過多,活動較小,體重就會上升。

吃東西是吸取熱量的唯一方法,我們日常活動和新陳代

左起:何培斌輔導長、周振中醫生、許麗英女士及黃乃正院長

般的醫療

謝會消耗熱量。卡路

里是熱量的單位。如

果想減一磅脂肪,以

熱量概念來說,你必

須要有負增長,支出

1,500卡路里,等於

三包公仔麵(500卡

路里)。醫學上不希

望一個人急速減膀,

大致上一星期減1-2

磅最為理想。治療肥

胖第一種方法是改變

生活模式和行為治

療,小吃多做;一些

極端例子,甚至需要

做手術。• I士、營養師、運動

治療師。減肥最重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觀念:為何要減

磅?這是一個病,不是美容的問題。減肥很困難,第一

步是避免肥胖,這是一個永久性的終身疾病。訂下的目

標要實際,從多方面下功夫,希望可以慢慢維持持續性

的減磅。減肥最重要的是動機明確,同時願意參與。英

國有一博彩公司和一婦人打賭,如果一年後,她可減磅

50磅,給她10,000元港幣,這主婦沒有做什麼,只是

每天維持1,500卡路里進食標準,及每天走路,結果在

一年內減了 167磅。因此只要動力足夠的話,一定可以

做得到。

此外,社會普遍認為模特兒身形最為標準,但實際

上他們低於16.3的標準。我們要和病人訂立一個實際

指標。我們治療病人,如果體重不增加,也可算是成

功。參加治療計劃,完全恢復正常體重,機會很低。外

國文獻指出,減肥短時間可以做到,但一段時間後都會

反彈。我給一名肥胖病人以超低卡路里餐單治療。早餐

和午餐混合,不吃早餐,食物包括高纖的麥皮,蛋白質

的食物,以及低脂奶。晚餐食一些米粉、疏菜和少許

肉。這餐單每日大約600 - 800卡路里,一般人平常早

餐、午餐、下午茶及晚餐約為2,600卡路里。

如果運動要達到減肥效果,每日要做3至5次20 -

30分鐘運動。心跳希望上升到140-150。一個人行路

一小時約消耗25卡路里,就算很劇烈的運動,每次也

只能消耗300-400卡路里,所以以運動消耗卡路里並不

(轉買14)

新亞生活 (2003 年 5 月) 15

(5667)

j;

_ 娜

P:215

(5668)

本院第447次雙周會,周振中醫生及許麗英女士主講:

再見肥胖 及 Job Stress: Effort-reward Imbalance

(編按:本院第447次雙周會於3月14日在邵逸

夫堂舉行。由中大内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周振中醫生

及中大臨床實驗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許麗英女士主

周振中醫生主講:

再見肥胖

錄音整理:盧達 生

肥胖在亞洲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從醫學角度 來

說,肥胖是身體積聚太多脂肪,對身體有害。根據曰本

的統計,一般男性成年人的脂肪比例較女性少。男性佔

體重1 4 - 23% ,而女性1 7 - 27% ,超過這個標準, 便

有不同程度的肥胖,量度肥胖就是量度身體有多少 脂

肪,量度脂肪很困難。如以科學方法量度,將人浸在水

中,然後從計算身體成份得出來。另一種方法,是以生

物的電阻值計算出來。日本人很聰明,所有東西都可變

成商品,如你去洗手間,坐在廁板上也可為你量度有多

少脂肪,以生物電阻原理製成;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也

可量度脂肪。

我們也可以以間接方法計算出來,密度指 數

(BMI) :體重(公斤)/身高 2

(米),這個得數和我

們身體脂肪成正比。香港大專學生的 BMI 大概的平 均

值是1 9 - 20。其實很少人屬於肥胖,但香港不少人認

為自己必須減一些磅數。亞洲人在2000年的肥胖定義

是:BM1數值在18. 5 - 22.9之間是標準,23是過重,

25是肥胖,30是病態肥胖。

除此以外,我們也要看脂肪的分配,如果脂肪分佈

在肚腩,禍害最大。男性如果大於35,女性大於31,

危機因素高很多’病態程度也高很多。肥胖分兩種,周

圍性肥胖及中央性肥胖。

中央性肥胖是大部分脂肪集中在腹腔及肚腩。我們

以簡單的形態說法是,肚腩越大便是「中央性肥胖」,

或者稱「男性化肥胖」;數值越小,稱為「女性化 肥

胖」,如以簡單卡通化為代表,男性化肥胖不是好的肥

胖’我們叫「藤果形」,女性化肥胖為「啤梨形」,比

較好,脂肪在身體周圍。 ’

香港肥胖情況如何呢?根據1990年的調查, B M I

指數高於30的佔4 % ,高於25的接近30 % 。1995年 ,

根據大專院校3000人的調查,高於25佔36 %,高於3 0

有 6 %,肥胖問題相當嚴重。小孩又如何呢?衛生署在

1998年的調查,過重的11歲男童佔34 %,非常嚴重,

如果不好好處理,對將來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女孩的情

況稍為好些。

香港的肥胖問題和其他地區的比較又如何呢?肥胖

問題最嚴重的地區是美國和歐洲,日本較香港好一些,

肥胖除外形不美觀外,與很多問題有密切關係。肥胖者

患上多種疾病’包括中風、關節炎、痛風、高血脂、肝

病、糖尿病等,較一般人高二至四倍,而患癌的機會也

高一些,如乳癌、子宮癌、直腸癌等’較相同年齡、相

同性別、體重正常的人士,患病機會也高二至四倍,尤

其是糖尿病、高血脂、新陳代謝及睡眠窒息症等。

為何說肥胖患這些疾病較為嚴重呢?因為這是經年

累積的結果。中大心臟科同事前兩年做過研究,指出肥

胖的小童,血管的伸縮和老人差不多。換句話說有早期

的血管硬化,而肥胖的人患病較正常人的死亡率高二至

三倍。身體密度指數( BMI) 為 2 0 - 25劃定為1,如 果

指數升高的話,死亡率則以倍數上升。報紙時常報道月巴

16-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P:216

(5669)

Symposium Held at Yale University

A Talk in the Ne w England Aquarium in Boston

(...continued from p. 18)

Towards the end of our trip cam e the climax, the

Symposium on social welfare in Hon g Kon g presented by

the NA C students. Th e eight of us had presentations on

\"Youth Unemployment\", \"Ne w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China in Hon g Kong\", \"Housing in Hon g Kong\" and \"The

Hon g Kon g Jockey Club\". W e were delighted that the Yalies

got to kno w muc h more about Hon g Kong.

Time flied and it's time to be back! Yet, it's definitely

not the end of our exchange story. W e started to work on the

reciprocal visit here in Hon g Kong. All of us expected the

Yalies to have a fruitful experience in Hon g Kon g just like

what w e did in the States.

T h e second part of our exchange story began on 8

March. A lion dance wa s specially arranged to show our

war m welcome to the Yalies. Again, various theme-related

activities were organized like the visit of the Hon g Kon g

Housing Authority Exhibition Center, academic talks, school

visits, visit of the Cape Collinson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

W e also took the Yalies to Karaoke dinner, Lantau, Tai O

fishing village and other places for them to experience life

in Hon g Kong. The Symposium on various aspects of public

service in the States was given by the Yalies on March 18 in

N e w Asia Conference Room . During the last three days of

the trip in China, w e went to visit the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Guangzhou. Students there introduced us to the innovatory

law clinics there and the student-run English Salon.

All of us know that w e gain so much from the program.

To 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friendship developed

throughout the program. We , the NA C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from the Yale University started from being total

strangers and ended up being close friends to each other.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is friendship can last for our whole

life. Although the scheduled program came to an end, it just

marked an interval to us.

Last but definitely not least, w e must show our gratitude

to Ne w Asia College and the Yale-China Association,

especially Dr Peter Man, Mrs Winnie Yau, M s Julia Travers,

M s Argo Caminis for dedicating themselves to such a

meaningful program. At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program,

w e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program will continue in the future

and more students can benefit from it.

Farewell Party in the Student Dormitory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17

P:217

(5670)

!?In Once-in-a-fifetime Experience

by To Mei-ling, Emily (MLC/2)

Visited the Harvard-Yenching Library

Bulldog, Bulldog, bow-wow-wow

Eli Eli Yale

Bulldog, Bulldog, Bow-wow-wow

Our team will never fail

When the sons of Eli break thru the line

That is the sign we hail!

Bulldog (arf), bulldog (arf), bow-wow-wow

Eli Yale

I believe the 16 participants of this year's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Ne w Asia College and Yale

University will never forget this song. N o matter how much

w e wanted the program to be longer, it finally came to an

end when the plane back to Yale took off from the Chek Lap

K ok Airport on March 22. Each one of us felt bulks of mixed

feelings deep inside ourselves. The same plane which took

the students from the Ne w Asia College to begin the program

in the States recalled every single momen t during the

program to m y mind. They are all like jig-saw puzzle pieces

that contribute to our mixed feelings.

O n January 25, M s Julia Travers led the eight of us to

start this year's program in the States. W e will never forget

the scene that the dear Yalies waiting for us in front of the

Yale Bookstore, holding a welcoming banner and wearing

smiles in spite of the freezing weather. Indeed, the ice was

broken already before w e had the ice-breaking pizza

gathering that night. W e stayed in the student dormitories of

different colleges in Yale. \"Incredible\" is the only word when

you see the architecture there which looks like hundreds of

years old, while knowing the fact that it is made to look so.

Round-table Discussion with Students from Dwight Hall -

A Student-run Association for Social Services

\"Social Welfare\" is the theme of the exchange program

this year, therefore w e had a number of theme-related

activities. W e helped in preparing and serving food for the

needy in the Community Soup Kitchen, played with the

patients in the Leeway Aids Home , sent milk and our

homemade cookies to the fire fighters and visited the Career

High School in Ne w Haven. W e also had a dinner discussion

with studen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Dwigh t Hall

organizations, exchanging our ideas on student-run social

welfare program. In Boston, w e visited Rosie's Place, the

WBG H Television Station, the Ne w England Aquarium and

the Philip Brooks House of the Harvard University. In Ne w

York City, w e went to the City Hall and the site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The presentations given from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very informative and w e were glad

to have discussions with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ich

allowed the exchange program not to be confined to studentto-student level. W e exchanged our views not only on social

welfare but also on various topics regar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States.

A s opposed to a white Christmas, w e experienced a

white Lunar Ne w Year this year for the first time. W e had

many first times during this snow-filled vacation, too. Some

of them include having a Scottish dance lesson, watching

the play \"Coriolanus\" by the Yale Drama School, having a

Chinese Ne w Year dinner in Boston, watching the Ice-hockey

game between Yale and Dartmouth College and seeing the

Broadway Show - Oklahoma!

(....to be continued on p. 17)

8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P:218

(5671)

本院同學與耶魯大學同學互訪交流十周年

論「社會福利J

新亞書院與耶魯大學合辦的學生交流計劃,本年已

踏入第十年,足證此計劃甚受兩地同學歡迎°本年交流

主題為「社會福利」。八位新亞同學由雅禮協會香港辦

公室主任陳菊雅小姐(M s Julia Travers)帶領,於一月

二十五日至二月七日訪美兩周,期間出席多項由魯大學

安排的學術、文化交流活動,並訪問當地社會服機構及

學校,參加同學均獲益良多。兹刊登其中兩位參加者曾

維袓同學(政政二)及杜美玲同學(現代語言及文化二)

中、英文章各一,詳述此行所見所感°

耶要之旅

曾維袓(政政二)

兩星期的旅程,感覺像一個月般長。行程緊密,休

息時間少;但雖然辛苦,卻獲益良多。一到達耶魯大學

所在的小鎮新漢文( N e w Haven),即遇上全年最冷的日

子。第一次親歷雪景,當然興奮,配上耶魯大學校舍的

歌德式建築,更覺迷人。

「社會福利」是今年的主題,我們參觀了不少當地

服務機構,有照顧愛滋病患者的,有照顧有需要人士午

餐的,深感當地市民獲得的照料比香港市民好。除了較

佳的社區支援,當地學生亦熱衷參與公共服務,校內有

不少參與公共服務的組織,他們的熱誠的確值得學習。

在新漢文逗留了五天後,我們轉往波士頓’居住在

雅禮協會職員一陳菊雅小姐(Juli a Travers)的住所。

在波士頓,我們參觀當地一間公營電視台及一個專為婦

女而設的社區中心。波士頓是大城市,與新漢文差異很

大,可惜我們只能在波士頓逗留三天°年廿九晚’我們

與耶魯同學在唐人街慶祝農曆新年

到波士頓唐人街品嘗中國菜,吃「團年飯_ 味道比不

少香港酒家還好。

從波士頓回新漢文當晚,我們觀看冰上曲棍球比

賽,比賽緊張剌激,學生非常投入,使我感受到美國的

大學體育文化。其後,我們獲安排在當地家庭留宿一

晚,與當地家庭直接接觸,機會難得。我們在研討會

上,就香港的社會福利情況作了報告,翌日便前往美國

之行最後一站——紐約。我們到紐約市政府大樓及聯

合國總部參觀,也到了世貿中心遺址,並且觀賞了百老

匯歌劇。本來,我們可近距離望見自由神像,但行程緊

迫,最後我們只能隔岸遠眺。

與各位新亞同行互相扶持的日子’深刻難忘;與八

位耶魯學生建立的情誼,亦難能可貴。此項計劃讓新亞

及耶魯的學生作「互訪」,而非單向的「到訪」,更能

體現交流活動的意義。我非常珍惜此行所帶給我的回

憶,在此向新亞書院文直良博士、游吳慧蓮女士及雅禮

協會陳菊雅女士表示衷心謝意。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19-

P:219

(5672)

New Asia

A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ia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Ma y 2003

CONTENTS

To Mak e our Concerted Effort to Commit Ou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Major Evnets of the College / Obituary

Acknowledgment of Thanks to the Alumni Wh o Give

Donation to the College

Grief Over the Death of Tw o Alumni: Mr. N g Kar-mong

and Ms. Sun King-man

The Arts Festival of the University 2003

'Literary Couplet' by Ms. Lau Sau-ching

T h e Feeling on the Ne w Pavilion' by Mr. Too Wai-Iung

1 ‘A Visit to the Shek Kw u Chau Treating and Rehabilitation Centre' by Mr. Lo Tat-sang

8 ‘My Feeling of the College Song’ by Mr. Lai Bi-shiin

9 ‘Study on Tw o Poems of Mr. X u Zhi-mo’ by Mr. Lee

Shiu-hang

12 'Re-examine on I Cliing, by Old Farm Road Fellow

13 'Story' by Ms. Christina Chan

16 T o Say Goodbye to Fat' & ‘Job Stress Effort-reward

Imbalance' .

19 The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the College and Yale

University 2003

MAJOR EVENTS

(April 2003)

Apr. 2 - 30. The Exhibition \"Chinese Caligraphy Exhibition

by Chui Pui-chee\" was held in Hui Gallery.

Apr. 7 - 8, Prof. Henry N.C. Wong, Head of the College,

visite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hanghai

to supervise graduate students and performed

administrative duties at the Shanghai - Hong Kong Joint

Laboratory in Chemical Synthesis,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During the period, Prof. H o Puay

Peng, Dean of Students, was appointed Acting College

Head.

Apr. 17 - 23, Prof. Henry N.C. Wong, Head of the College,

visited Wuha n Universit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and delivered speeches during the visit.

During the period. Prof. H o Puay Peng, Dean of

Students, was appointed Acting College Head.

《新亞生活》月刊

主編:張學 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3,5418

web-site : http://naweb.na.cuhk.edu.hk/life/NAli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 份

每月廿日截稿

10- 新亞生活30:20 (2003年6月

P:220

11

12

15

本期要目

逆境自強永不言敗 黃乃正

非典型惜別會 碼鎮宇

潘浩怡同學獲賽馬會頒2 9萬元獎學金 盧達生

記惜別午餐暨長期服務獎頒獎禮 . 盧 達 生

吐露港水三千尺不及同仁薦別情 力臣

科學家與演說 黃乃正

也談「風度」、「風範」與「風骨」 黃乃正

莫讓傳統文化之河斷流 梁杰

我行故我在 王燈

美伊戰爭對人權的啟示 潘倩嘉

我對中大迎新營事件的反思 謝麗景

大事記/潘重規教授追悼會

詩詞裏的黃昏 農圃舊估

The Journey of Sunny Eric Wu

(5673)

非典型惜別會

AS

4 5 1

H 7 5

nac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5月)

i

M

新亞生活月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

版 I 一零零三年六月十

G G 3

C U

H �夕、'I SI 馆 /(

衫 ‘ 丄 I f •

m % 非賣

0

逆境自強、水不、言

院長黃乃

(編者按:由於非典型肺炎爆發,原定於雙

會上舉行的惜別會取消了,畢業同學決定改

五月二十二日晚在圓形廣場舉行。本文為黃

長在晚會上的講辭。)

各位畢業同學,首先祝賀你們完成大學課程

即將展開人生新一頁;同時也衷心祝願你們有一個

〈的人生

近來非典型肺炎肆虐,香港遇到前所未有的

境,不僅威脅我們的健康,同時在經濟上造成極大

衝擊,百業蕭條’人心惶惶。但畢竟香港人堅毅

拔,很快民間已團結一致’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

設基金,幫助遭遇厄運的人;大家出謀獻策,為復

香港經濟而努力

在SARS橫行的日子,同學們都不能正常學習

但如果我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嘗不是一個很好

學習機會。將來在社會上’大家面對的是新環境、

學問,都必須重新適應和學習才能應付。如果同學

在這段時間曾努力自學,相信對增強將來自我學習

P:221

5674

新亞生活30:

9 (2003

5

)信心會很有幫助。

或許同學對目前香港低迷的經濟憂心忡忡’對

剛踏入社會便碰到這樣的環境而感到沮喪’但只要我

們細心觀察,看看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如何逆境自

強,便會從中得到啟迪:從事貿易的如何打破國際藩

籬以爭取訂單,從事飲食行業的如何改善服務吸引顧

客,從事清潔的如何應付倍增的工作以改善環境’還

有置生死於度外的醫護人員如何幫助病患者……這

些默默耕耘、積極無私的香港人都是我們引以為傲

的,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為我們看到他們永不言

敗的精神。所以各位同學不要因一時的挫折而氣緩。

看到同學即將離校,我當然希望你們今後能創

一番事業,對社會作出貢獻。各位同學或許認為在工

作上已盡責了,便無愧於心,但這只能說是你達到了

職業(job)的要求’而沒有真正的事業(career)。

新亞的創辦人錢穆先生說過:「社會不停的改革,不

停的進步,因此社會上不能專有職業人而無事業

人。」他又舉例說,一位工程師如果只會指導使用機

器,和保護各種機器,只是盡了職業上的本份,但如

果他在機器上有新發現,有新理想,同時設法改良及

創造,雖然職業上沒有這樣的要求’但他卻自發地作

出貢獻,這就是他的事業了。換句話說’職業是目前

的,而事業卻是長遠的。我盼望各位建立自己長遠的

目標和理想’做一個事業人。

最近中大為慶祝四十周年而印製的特刊’刊出

了十一 一位傑出的校友,他們都創造了非凡的事業,為

社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八位更來自我們的書院,當

中有傑出的學者余英時和徐立之,政經名人鄭海泉,

企業高級行政人員關百豪,資深傳媒人香樹輝,為市

民服務的出色公僕李明逵,為公共醫療服務的梁家

S,以及著名漫畫家尊子(黃紀鈞)。我盼望在大學

的金禧、鑽禧的紀念特刊上看到更多有輝煌成就的新

亞校友’希望各位同學為我們的理想而努力。多謝各

昨戚塑惜別

瑪鎮

由於非典型肺炎的關係,原定於四月十一日雙

週會時段舉行的畢業生惜別會被迫延期。經畢業生籌

委會與書院多番磋商後,終於在五月一 一十一 一日晚上假

圓形廣場舉行了新亞首個r非典型惜別會」。

. 惜別會正式開始,首先由雙週會小姐帶領全體

同學唱新亞院歌,然後由黃乃正院長為畢業同學致

辭。黃院長的一番臨別贈言’相信_生獲益不淺e

李達寧同學(哲學三)和馬凱華同學(分子三)

分別擔任大會當晚的男女司儀’ 一 一人風趣幽默的對

答’ 一開始已惹來陣陣笑聲。接著當然少不了畢業短

片的播放環節。一直以來畢業短片都是惜別會的重點

節目,每年的籌委都為這短短十數分鐘花費不少時間

和心思,這一次的短片自然也不會讓大家失望。今年

的短片一共分四個部分,分別描述男、女主角在新亞

書院,由迎新營到畢業這三年間的生活點滴。當中自

然笑話連篇’但亦有感性的片段,讓同學在捧腹大笑

之餘,細細回味這幾年在新亞的種種得失,引起不少

共鳴

畢業短片播放途中,大會為畢業同學準備了

個遊戲節目。其中一份遊戲大獎「醬爆」,竟然是麥

當勞調味禮品包,令得獎同學哭笑不得。司儀看見同

學似乎不大滿意,特別准許他們跟其他同學更換禮

物。但他們始終對「醬爆」情有獨鍾。一陣擾攘後’

司儀在醬料的底部拿出現金一 一百元,原來這才是大獎

的真面目,登時舉座_然。

惜別會尾聲部分’不少同學眼泛淚光。同學們

談起這幾年來在新亞的感受’最令人感動的是’大家

異口同聲,都說無悔進了新亞書院’並鼓勵未畢業的

同學多參與新亞活動。惜別會最後在悠揚的校歌中結

束。

P:222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5月)

(5675)

熱心服務社會、成績驢人的潘浩怡同

獲賽馬會三年內頒

I I

十九萬元獎學

金 盧達

讀書是

SI的、

難的,

從醫學

一年級

浩怡同

身上,

點也看

到。我約她在五月十六日下午做一個專訪’她準時

達,我想守時是每一位醫生的必要條件。潘同學最

獲得了賽馬會一項巨額的獎學金,獎金約為

一 一十九

元,分三年頒發,包括學費、學習開支及生活費。

項獎學金的得獎條件是學業成績優異、具有特殊天

及熱心社會事務。而且,在大學三年內努力保持良

的成績,才可繼續獲取獎學金

我想醫學院的女同學必是書呆子,因為醫科

程是艱深的,潘同學卻是活撥好動的。她剛完成最

一科考試便與我會面’手上已拿著一雙溜冰鞋,準

一會兒與朋友溜冰。她是一刻也不放過的人。小學

時候,如果是假期’每天的活動排得滿滿的,溜冰

給畫,彈鋼琴。20§年,她已經考獲了八級鋼琴

一般人往往害怕嘗試’潘同學也不例外,中

暑假的時候,她在不願意的情況下,獲學校推薦參

國際學校的暑假課程’但其後卻發覺很喜歡與小朋

1起遊玩,也引起她參與課外活動的興致。中學的

候’參加了兩次校際比賽,先後代表香港,前往北

清華大學及台灣大學訪問。這兩次交流訪問,她有

個新的體會,北京同學給她的印象是只會像香港同

一樣填鴨式的學習’而台灣同學卻不受框框所限,

們對研究項目都有薪新的看法。「知己知彼,然後

戰百勝。」潘同學意識到世界已成為世界村,競爭

自全世界每一個角落,認識自己,也認識世界其他

爭對手’這便是交流最重要的地方

勇於表達也許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必要條件

潘同學難忘中四那年參加班際辯論比賽’上臺後,

感覺自己在不停地顫抖。辯論過後,她又感到原來

非那麼可怕’也因此激發了參與校內活動的興致,

成為參與校內辯論隊的動力

潘同學極喜愛數學及科學,選讀純數,也曾

得「科學鐵人盃」獎項及香港高科技發展計劃的「

學校際比賽」季軍,先後前往北京、台灣,參加與

學有關的研討營,但最後選擇了醫科。這個決定原

與她的父親有很大的關係。1994年一個晚上,她

父親無法從睡眠中蘇醒過來,後來送到醫院,醫生

如果遲一點’恐怕救不了。潘同學深深體會生命的

要,從此便立志當醫生’除照顧家人外’也可照顧

患者。最近非典型肺炎爆發,香港醫護人員表現了

尚的情操,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海內外的交

稱譽。潘同學說她們一踏進醫學院,教授已表明讀

不能只求合格’要爭取好成績,要有愛心。經過這

事件後,她感到醫生的責任重大’同時也必須有極

的勇氣。她和她的同學在這次事件中當義工’也發

簽名運動,以支持前線醫護人員

談到學習’潘同學的學習成績是驢人的,會

8A1B,高考2A2B。這些成績是否有什麼學習秘

呢?她說讀書從來不

r開夜車」,因為這樣只會「

倍而功半」。如果不想讀的話,她不會勉強自己’

如果可以集中精神的話,她便會專心致志地溫習,

求達到最高的效率。她讀書較人優勝的地方是,從

便喜歡整整齊齊,不論哪一個科目,她都會自行

類,然後整理一份完整的筆記本作為溫習之用,這

她對學科的內容都有透徹的理解和深刻的記憶。我

這或許是她「攻無不克」的道理。每年開學的時候

她根據考試時間表計劃學習進度,每天寫上一張張

需完成的工作便條,貼在寫字檯上’完成了便撕

來’她說感覺非常美妙

賽馬會獎學金其中一項獲獎條件是必須熱心

務社會,潘同學從小便有這樣的使命感。中學時她

要服務Unice

f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參與該基

會的義務籌款工作;她曾學習給畫十多年,她的畫

曾給拍賣捐助公益金.,現在她擔任醫學院院會的副

席’也為賽馬會獎學金同學會會員,經常舉辦一些

訪活動,帶領一些老人及智障人士作一些參觀活動

她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服務社會

潘同學努力把握現在,同時也有她長遠的人

目標,取得醫科學位後’她希望可以在心臟科繼續

修,同時’她也希望將來為無國界醫生服務。筆者

心希望她的生命繼續璀璨,她的願望一步步的實現

P:223

6-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5676 離別是那麼甜蜜、溫馨又令人傷

——記惜別午餐暨長期服務獎頒獎禮

盧達

本院與教職員聯誼會於五月十六日假大學賓

舉行惜別會,歡送本年榮休及離職同事,.同時頒發

期服務獎予服務本院

一 一十年或以上的教職員,以表

他們對書院貢獻。本年獲得長期服務獎的共有十

人,前院長梁秉中教授也為得獎者;而榮休或離任

教職員則共有十

1 一位。當日出席的同事有近百位,

濟一堂,打破SARS帶來本院一片沉寂的氛圍,熱

非常

吐露港水三千

不及同仁薦別

離別是那麼甜蜜、溫馨又令人

-新亞教

職 (partin

g i

s suc

h sweet

, sorro

w )

員聯誼會副主席張學明教授在惜別會暨長期服

獎頒授儀式上,以莎翁名句來形容薦別離休同

的依依不捨之情,筆者深有同感。離別雖然

感,但書院同仁濟濟一堂,以誠摯的祝福

惜別離休同仁,此情此景,實令人永誌難忘。

且在春夏之交,正是

r沙士」肆虐香港之際’

全港學校也是要暫時停課,際此風雨飄搖之時

同仁不避集體聚會的感染風險’齊集在大學賓

送別離休同仁,及祝賀各長期服務獎的領受人

隆情厚

E,更是彌足珍貴

聯誼會主席杜芸芬女士因事未能出席,副主

張學明教授首先在會上致辭’他引用了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名句\"Partin

g i

s suc

h sweet,

sorrow-(離別是那麼甜蜜、溫馨又令人傷感。)來

達與十餘位服務本院多年的同事惜別之情。張教授

目前香港的困境也表示感嘆,1997年,香港人大

移民外國,當年的口號是「把根留住」’張教授希

大學的領導管理階層能使各同事「安心工作」,把

們的心「留住」。他更唱出一段歌曲《共同渡過》

各位同事共勉。歌詞深具意義:「沒什麼可給你,

求憑這闕歌。謝謝你風雨路,都不退願陪著我。暫

今天的你,但求憑這闕歌,活在你心內’分開也像

渡過。」最後張教授祝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時向榮休及離任的教職員致送紀念品

黃乃正院長在致辭中表示與張教授也有同一

受,離別是傷感而又溫馨的。他對獲jllK期服務獎的

事表示感激,感激他們已奉獻

了 1 一十年青春歲月在

亞;同時又訴異他們都還是這樣年輕,這樣充滿

力。此外,黃院長對離校的同事表示’他們雖然即

離開新亞,但仍然是新亞的一分子,歡迎他們隨時

來晤敘。隨後,黃院長向服務本院五年或以上的榮

或離任的教職員致送紀念品及頒發本院長期服務獎

最後,既是本院校友’也是本院資深的藝術

老師李潤桓教授代表離校的教職員致謝辭

r很多謝書院為離休的同事舉辦惜別會’讓我

聚在一起。我希望在此介紹我過去自己的經歷以及

書院將來的發展的期望。我在I960年入學,1976

重回書院服務’迄今已逾26年了。我可以說是歷

五朝了,因為我服務中大時,還是李卓敏教授擔任

長。我是由新亞最後一任校長全漢昇教授簽發聘

的。1977年中央全面接管各學系,所有教職員都

為中大職員,同時由金耀基教授接掌書院院長,其

先後由林聰標教授、梁秉中教授及現在的黃乃正教

任院長

新亞書院向來都很著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

儒家的思想。我們很感謝前任院長梁秉中教授樹立

子像在校園內’同時

r天人合一亭」也即將啟用。

亞素重儒家精神的教化,既重實際,亦不輕視形式

我過去曾經到過台灣的師範大學及上海的圖書館,

看到孔子像’因此兩岸三地仍然十分著重儒家的

神。在新亞來說,禮樂十分重要,剛才張學明教授

唱了歌。在儒家方面,六經非常重要:詩、書、禮

P:224

(5677)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10

樂、易、春秋。在儒家的教化方面,很著重「志

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新亞過去在文科

面特別強,文史哲藝同時開辦’藝術系在1957年

立,錢校長很清楚在游藝方面的要求。事實上,中

對藝術的要求,在「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面,很強調在藝術的德育培養,我求學時是國畫組

所以著重在書畫方面的培養。孔夫子在問他學生的

向時’有些希望做國家的領導人,有些希望做政

家,其中一個學生則答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者六七人’童子五六人,浴乎诉,風乎舞雩,詠

歸。」孔子答曰:「吾與點也!」孔子很羨慕這個

生,因為他生活很寫意’可以彈琴‘,又可唱歌過

子。我在送給各位的詩篇中表達了我的心聲:希

「自朝至暮山

行 宿北

海 猴子望太平,

緲出雲谷。」又說到

r自清涼台望諸峰’書箱堪

讀,時聞獅子吼’心神一振肅。」然後再說到登

都,知道很困難,「天都知險阻,試我蒼崖顛。」

後也勉強過了關,升了級,「已躍鰂魚背,魚龍請

篇。」當然是有幸有不幸,

r玉屏樓觀日出未遇。

結果是「曙光亭望日出」望不到。人生便是這樣,

怒哀樂,生老病死。書院的建設,由於得不到中央

大力支持’有時也必須忍耐。藝術系已成立了四十

了 ’到今天仍不能成立藝術學院,我的歷史任務

經完結了,希望我們

榮獲長期服務獎教職

梁秉中教

邱鄭秀文教

劉可復教

盧乃桂教

唐錦騰教

林江先

雷黃潔明女

何志明先

劉學森先

伍伍雀屏女

伍湯鳳娟女

矯型及創傷學

生理學

市場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學

藝術

新聞與傳播學

院長

院務

錢穆圖書

學思

志文

榮休或離任教職

李潤桓教

何少韻教

蔡冠華教

F^rof. Jame

s

K

. Mills

林一平教

黃能權教

羅文輝教

鄒希聖教

M s.

An

n swalin

M s.

JuH

a Tiers

M s. Ann

a Kin

g Kaye

M r. Michae

l

R

. Hoevel

英文

社會工作學

自動化與計算機輔助工程學

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

會計學

新聞與傳播學

病理解部及細胞學

英語教學單

雅禮協

P:225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6.

(5678) 科學家與演

説 院長黃乃

(編者按:本文為本院黃乃正院長先後於5

月29日及5月31日為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及

公會陳融中學(2002-0

3 )年度中五暨中七畢

典禮的講辭。)

我很榮幸出席今天這個重要的畢業典禮。我

各位同學也許聽過楊鐵樑爵士在香港大學的通識課

中,以五篇「振奮人心的偉大演辭」為選修同學

這五篇演辭分別為

一、蘇格拉底在公元前339年發表的《邪惡不

發生在好人身上》•

二、林肯於1863年發表的《人民的政府》

羅斯福於1S3年發表的《唯一害怕的,是

馬丁路德金於1963年發表的《我有一個

想》;

曼德拉於1964年發表的《一個我願獻身的

這幾篇都是發人深省的好作品,同學或許可

到圖書館借閱,相信對大家的未來人生都有很好的

我是一位從事科學研究及教學的工作者’今

也想在此以楊爵士為榜樣’選幾位偉大科學家—

巴斯德、愛因斯坦、吳大猷及李遠哲——於不同

合所發表的一些講辭’向大家介紹,與各位分享

第一篇是法國著名的化學家、微生物學家巴

德(1822-1895)

於1888年二月14日在巴斯德硏究

落成典禮上以

r科學要遵循人道的規律」為題發表

演講。在演講辭中,他懷念過去與他共同創業而不

先逝的戰友’同時也表達了他的愛國情懷,他畢生

國家奉獻自己的學識和智慧,造福社會。他最膾炙

口的一句話是:「科學固然沒有國界,然而,科學

應該有自己的祖國

」 。

一 一篇是愛因斯坦(1879-1955)

於1936

5

15

日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美國高等教育300周年紀念

會」上發表的一篇題為

r培養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

人」的演講辭。我在此也引他的一些名句,希望同

從中得到一點啟發

r言辭永遠是空的,而且通向毁滅道路總是和

談理想聯繫在一起。

「在學校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動機是在工

和工作結果中的樂趣,以及對這些結果的社會價值

認識。學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啟發並且加強青年

這些心理力量,只有這樣的心理基礎,才能引導愉

的願望’去追求人類的最高財富——知識和藝術

能。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使青年人在離開時具有 」

個和諸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為一位專家……學

始終應當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放在

位。

第三篇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台灣中央研 」

院前任院長吳大猷先生(1907-2001)

在1986年發表

演講辭,題為「我的學術道路」。他的講話,可以

為求學和做人的指引,我也引幾段給大家參考

「這些年來,我看到許多年輕人念了十幾年的

學從國外拿了博士回來,在學校搶做行政工作,甚

一有機會就想去做小官’這種念書的動機是為了名

.利,我看了最搖頭」

「我以為當前知識分子最應具備的一點’就是

人所說的骨格’我最看不起的,是逢、迎阿談,睁眼

瞎話的人」

「學校教育使我成為一個極理性的人’不輕談

國復古’不醉心全般i西化,也不唱『中學為體,西

為用』」

第四篇是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先生在諾貝爾頒獎禮的一篇

講辭,題目是「立足小分子’縱情大宇宙」。其中

一句話也是人生一個很珍貴的體驗

「要作好一個科學家,一定要有追根究底的

神’因此,在現實社會裏很容易妥協的人,在生活

容易妥協的人,絕對不會成為好的科學家」

第五篇是巴斯德於其70歲壽辰紀念會上以「

力而為」為題發表的講話。他在演講辭中表達了對

年人的殷切期望,也對他們諄諄教誨,同時他指

「為人類辛勤工作的人是享有最美好的人生。」演

辭中有一段這樣寫道

「你們應該安安靜齋在實驗室和圖書馆裏,你

首先要問問:『我為我的教育做了些什麼?』當你

向前前進時,必須時常反問自己:『我為我的國家

了些什麼?』直至你們很榮幸地認識到自己已為人

謀求了些幸福和進步的時候,就可以勇敢地說:『

已經盡力而為』。

今天,各位同學可以說已經完成了人生中的

個階段,但以後還有很多階段需要面對’我希望各

學在完成這些階段後,可以勇敢地對自己說:「我

經盡力而為。」多謝各位

(本文的科學家講辭擇錄自朱長超主編的《世界著名

)

1

9

9

9

*

P:226

243-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5679)

也談「风、反」、「風範」與「風

骨 院、長黃乃

(編者按:本文為本院黃乃正院長於6月6

為新亞中學第二十六屆畢業典禮的講辭。)

新亞中學於一九七三年九月五日正式成立,

年是創校三十周年紀念。我在此謹以貴校兩句校歌

賀:日新又新’農圃長春

新亞中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淵源深遠

新亞書院成立於一九四九年’當時的師長很希望籌

一所不牟利的私立中學,以培育青少年對中國文化

深厚認識。新亞書院創校校長錢穆先生早於一九六

年便多次向當時的教育司Morgan提出,建議新亞

院遷往沙田後,在原址開辦一所不牟利的私立中文

學。結果經過了漫長的籌備工作後,新亞中學於一

七三年九月正式開學。自此以後’新亞中學繼承了

亞書院相同的文化和教育理想’共同為發揚中國文

而努力

去年我接任新亞書院第十任院長,今天又很

幸地在這個重要而值得紀念的日子’參加這個畢業

禮,讓我和同學說幾句勉勵的話

大約兩個月前,我在一份報章讀到一篇有

「風度」、「風範」與「風骨」的文章,今天希望

各位同學分享我對這方面的看法

我們評論人有沒有「風度」’往往會說這個人

止是否文雅,態度是否從容’或者說這個人心胸是

廣闊,處事是否嚴謹。這些都是我們平日應該具有

風度

至於「風範」,這是每個人都有的特質’但是

有一個很好的風範,為人所效法呢,這就需要我們

力的追求。我在此舉兩個例子說明我們要效法的「

師風範」

英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羅素(1872-197

0 )

很多學術領域中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一九五零年,

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羅素晚年致力於促進世界

平’積極從事反對核戰、反對越戰的活動。他曾因

威而入獄。羅素於

一九五七年七月召開

一次國際

議,邀請

了 1

一十

1 一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參加。

在會上宣讀

了 一篇著名宣言:《置人類於末日還是

棄戰爭?》,當時不少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都在

篇宣言上簽名支持,包括了在一週後逝世的愛因

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居里夫

(1867-1934)和她的先生(1859-1906)於一九零

年底提煉出十分之一克極純淨的氯化鐳,並準確地

定了它的原子量。一九零三年他們夫婦倆同獲諾貝

獎’但他們拒絕了出席頒獎禮’理由是「我們在

1 一月十日的諾貝爾頒獎禮當日都有教學工作,請假

會嚴重影響教學進度。」這充分表現了他們夫婦倆

泊功名,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居里夫婦發現了鐳後

放棄了專利’並向全世界公開提煉鐳的秘密,後來

成為治癌的有效方法’造福人類

香港每年都舉辦傑出運動員選舉,今年新增

一項

r最佳風範運動員獎」,結果黃金寶以輕微的

數壓倒了李麗珊獲獎。黃金寶在爸山亞運的個人公

賽中’遭受多支前蘇聯隊伍夾攻仍能勇奪銅牌,他

在全運會中不顧自己的成績,協助隊友贏得金牌,

示了泱泱大度。李麗珊在亞運會中抱病上陣,仍然

成所有賽事並贏得金牌。這兩位「港產」傑出運動

都具有他們為人尊敬的「風度」和「風範」

宋末的文天祥遭元軍襲擊,兵敗被俘,他嚴

拒絕元軍勸降。文天祥曾寫《過零丁洋》以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

絮,身世飄搖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

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

書人應有的「風骨」。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梅蘭

(1894-1961)在日本佔領中國期間,居於上海’當時

日本佔領軍司令希望梅繼續在舞台表演,但他拒絕

並蓄鬚明志,表現了民族氣節,而日本軍司令也沒

再相迫。十六世紀意大利著名哲學家、天文學家布

諾(1548-1600)因宣傳哥白尼的太陽中心理論,被天

教教皇克萊芒於一六零零年

1 一月十七日下令火刑

死。在歐洲中世紀陰森的宗教裁判所,在面對死亡

時刻’布魯諾仍然堅持他的信念,勇敢地宣稱宇宙

限大,世界無限多,將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更向前

進一大步。這三位古人都大大表現了做人的不屈不

的「風骨」

各位同學,我們在學習上都應以上述的古人

今人作為榜樣,努力向上。謝謝各位

P:227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244

(5680)

m

t;i L

未 0、、

經常聽到朋友感嘆:現在的孩子吃的是麥

勞、肯德基,看的是曰本、韓國動畫片,過的是

節’這樣下去連自己是中國人都快忘記r^。去年聖

平安夜,北京街頭大堵車,成千上萬的少男少女擁

基督教堂。多種現象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熱

於外來文化’中國的年輕一代越來越遠離我們自己

傳統文化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

中國許多重要的傳統節目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豐厚

民族遺產,其中蕴涵著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和祖先

情感象徵。許多少數民族節目裡還記載著本民族成

的歷史、記載著富有人性和美好理想的古老傳說。

些都是人類文化豐富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世

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們的許多優秀民

文化傳統正在消失,我們的青少年很少了解我們自

的傳統文化。有識之士疾呼•.中國幾千年的民族文

面臨斷裂的危險

不可否認’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在民族文

傳承方面有許多薄弱環節’我國公民的民族文化保

意識比較淡薄。不只是青少年,包括我們的許多文

教育工作者在十幾年的學校教育中也很少接觸到本

族文化,一些人連起碼的了解都沒有,更遑論

r

以自豪」或去做教育傳承工作

此外’我們的文化、廣播影視等部門也缺乏

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宣傳和深入挖掘。目前電視節

中,日韓動畫片、連續劇充斥,傳統節日內容形式

一。比如中國的春節’十幾年來是幾億國人圍著電

的幾個頻道過大年,春節晚會年年辦,年年愁’很

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其實,春節的過法很多

如中國南方的民間儺戲和北方的民間社火都是古老

節日民俗活動。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

己的民族節日、宗教儀式和娛樂方式。幾億人圍著

視過春節的時代應該結束了,應該讓人民主宰自己

節日,把人民的節日還給人民

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圍繞

自己重要的民族節曰對民族文化都採取積極的保護

施’這是關係到民族象徵和文化主權以及國民凝聚

的大事。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外來文化的融入,

們在注重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時,更應珍視我

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值得欣慰的是,越來越多

國人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付諸行動:

一 一零零

一年

節,全國十幾萬中小學生加入到「過中國年」’感

民族文化活動;

一 一零零三年元旦’中央美院聯合首

高校師生倡議舉辦

了 r青年文化遺產日」活動;更

許多大、中、小學校將民間剪紙、民俗藝術引入學

課堂。這是一個好兆頭。然而保護我們的優秀傳統

化’僅靠教育部門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

我們不僅要關注自然生態之河的斷流,更要

注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之河的斷流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報》總第251期,2003

年1月7日)

我行故我

II獻給本屆畢業

法國理性主義祖師笛卡兒不單發明解析幾何

而且以格言「我思故我在」和「我疑故我在」永垂

朽。笛氏強調我可懷疑一切,除卻懷疑者我的存在

否則誰懷疑呢?誰思想呢?懷疑不外思想的特殊

況,粤語有動詞「思疑」即懷疑。推廣考慮「我

X

我在」的語構,不論

X是任何動詞,必需主詞我作

體’預設我的生存。借取德國哲人堤立希(Paul

Tillich)的術語,可謂

X是我價值觀上的終極關懷

例如哲學家的天職(終極關注對象)是哲學思

(philosophize

) ’容易衝口而出箴言

r我思故我在」

有些人重行輕思,以「我行故我在」為人生指南

「行」的最激烈情況是革命,酷愛革命的國父孫中

可說

r我革命故我在」.,比較溫和的「行」是改革

康有為、梁啟超師徒和鄧小平可宣稱

r我改革故

在」。最危險的

r行」是探險獵奇、戰場採訪、投

和賭博,不必說當兵吧。護士始祖南丁格爾和天主

德蘭修女實踐

r我服務故我在」。慈善家例證「我

故我在」,藝員深信

r我施故我在」;恰似倚賴僑

r坐以待『幣』」的鄉民默許

r我受故我在」。德

存在主義哲人海德格尚創造性思維而針泛計算性

維’發明家與企業家可自豪謂「我創故我在」’數

家和王熙鳳皆可說

r我算故我在」,但是王氏「機

算盡太聰明」之算是

e義。作家認為

r我寫故

在」’學者肯定「我研故我在」,老師彷彿

r我教

我在」

P:228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5681)

美伊戰爭對人權的啟

示 银學系一潘倩

一零零三年三月,美國不理會各國政府及國

人士的反對,聯同英國向伊拉克發動攻擊。同年

月’控制伊拉克近三十年的薩達姆政府大部分主要

員已被拘捕,親美新政權上台並宣佈兩年後以民選

織新政府。戰爭在短時間內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

乎轉移了不少人,尤其是美國國民的視線’以為這

戰爭的目的跟手段都是正確甚至正義的。然而,成

不足以論英雄,宣稱為人權而戰的行為更值得世人

美國攻伊背後的原

美國出兵的主要藉口是薩達姆政府違反聯合

憲章,製造及收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先勿論究竟

拉克是否真的符指控’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

造及收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言’最違反聯合國憲

的危險國家應是美國本身

美國另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是解放伊拉克

民,還予他們人權。雖然薩達姆政府是一個政治專

的腐敗政府,在它管治下的伊拉克貧富懸殊問題

重’可是,對伊發動戰爭是否真的可以幫助人民?

看中東另一個國家以色列,不斷發動侵略、殺害了

量巴勒斯坦平民,卻常被美國包庇,對聯合國的謹

置之不理。所以’美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根本不是維

世界和平,更不是為了伊拉克人民的人權,而是亞

利堅合眾國其本身的權利【一』

戰爭下的人

美國攻擊伊拉克時雖然揚言不會攻擊平民

標,然而歷史上的戰爭都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

此戰亦無可避免。戰爭開始不久,美軍因為伊軍假

平民的偷襲而對伊平民充滿疑心及仇恨,不少逃亡

伊拉克平民無辜成了槍下亡魂,其中包括,不知道

軍設下格殺令路障的婦孺,或者不懂得聽美軍以英

叫停的小家庭等等。另一方面’美軍也有不少傷亡

那些服從軍令離鄉背井的士兵,還不知道自己為何

戰,還不知道自己滿手的鮮血可有價值’便無辜身

異地。人最基本的權利——生存,在哪裏

而大型

S炸更能體驗戰爭的殘酷及對生命的

視。美國於攻擊巴格達時多次對其進行猛烈轟炸,

次炸中民用設施如市集、供水發電設施等等。其直

造成的傷亡暫且不論,光是間接對城市的傷害已是

滅性的。斷水斷電的巴格達市宛如死城,平民即使

有被炸中受傷,亦會受物資短缺影響;而對需要大

水電以作治療的傷者,生命更大受威脅。從歷史的

訓可知,斷水電之後人民往往取污水而用,加上大

傷者,德疫的危險可謂一觸即發。另一方面,美軍

使用的先進武器,亦為伊人民帶來如癌症等等頑疾

1991年盟軍投下85000噸炸藥’相等於5個廣島核

的威力。雖然2003年之戰尚未有完整數據,但即

使

只是一個廣島核爆,已經令幾代人民飽受輻射的

殘,帶著不可補救的缺憾而生。人健康生活的權利

在哪裏

補救工作方面,雖說會有醫療物資運到當地

然而當醫院被炸成廢墟、當傷患者比醫護人員還多

所謂救援不過是杯水車薪。而且’外國進行的救援

作多_在大城市’其他地區的傷者又該當如何自

呢?侵略者有其隨軍軍醫,然而被侵略者傷害的平

卻並無醫生和醫療用品隨行。現代人民與生俱來的

I醫療,在哪裏

國際人權公約要求保護孩子的權益,當佔世

大部分資源的美國的兒童健康成長之時’伊國兒童

生理和心理都正在炮彈下受到傷害。不少孩子在襲

中成為殘廢,更多孩子成為孤兒。幸運的話,他們

帶著戰爭和失去雙親的心理陰影成長;不幸的話,

們將帶著戰爭和失去雙親的心理陰影死去。兒童必

可缺的權利II身心健全地成長’在哪裏

戰爭是殘害人類最基本權利的手段。如果說

知此點仍要使用這個手段的目的,是要給予人民更

尚的權利II如自由、民主等等,那無疑只是一個

刺。雖有「不自由’毋寧死」等說法,可是相信不

有人認為

r為了給你自由民主,所以要先殺死你」

合理的。最少,伊拉克國民似乎從沒要求過「攻打

的國家來讓我得到人權」

戰後的人

專制的薩達姆政府下台後,伊拉克人民可會

的得到解放、得到「自由民主」的美國不惜血流成

而為他們帶來的人權?這點尚未可輕下判斷,然而

顧歷史,薩達姆的專制政權’就是美國為了其自身

益而栽培出來的產物。一個開明的伊人民政府和一

親美的伊專制政府之間,相信美國依然會選後者,

P:229

10-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6月

(5682)

哲學系一謝麗

去年中大迎新營學生互喊淫褻口號的事件被

道後,旋即引起了全港社會的廣泛關注。筆者當時

在內地,未參與該次迎新營活動。惟於回港後’從

友口中得知二一,並在開學後從師生間的討論中’

加了對事件的了解。作為一名同時代的大學生,我

此事確實深有感觸

猶記那天坐在書桌前閱讀有關事件的報道’

看到其中所引錄的口號時,筆者內心的怒火久久不

平伏。那些一般出自市井粗魯漢或風月場所裡的不

入目的言語’如今竟從大學生的口中集體呼喊持續

小時。這實在不能不令人感到觸目心驚。再回想那

從電視癸光幕上看到當天四院新生在學長的帶領下

淫褻口號互罵的片斷時,筆者的腦子裡只能想到「

民 」

一 一字來形容眼前那群於囂叫聲中揮舞著拳頭的

學生們

事件經報道後,負責籌辦活動的一位女學生

稱「這種『互片』的活動是娛樂成分居多,並無意

染淫褻思想。」然而那些已經成為白紙黑字,刻劃

骨的口號恐怕很難使人們相信它們不是在「值染

藝思想」。究竟為甚麼我們的大學生會有如此「天

單純」的想法?筆者反省之下’認為這次事件反映

香港學生缺乏以下三種教育

第一種是人格自尊的教育。筆者認為自尊的

得在於認識到自己靈魂深處有一美好的道德意識’

1意識使得人的生命、人格擁有無比的尊嚴與價值

既能自覺到自己人格的尊嚴,又能同時意識到他人

人格尊嚴,這個人無疑就是最有自尊感的人。西哲

里士多德說自尊的人處處以高尚自期,不作卑鄙事

以免有損自身的人格。這次迎新營活動中,那些已

受了十多年中小學完整教育,並準備接受或已經接

著大學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一族,竟以如此粗

不堪的口號互罵一小時之久’不以為恥,反以為

(其中有小數同學是例外),不正反映了香港教育

乏人格自尊的內容嗎?真正的人格自尊教育必須能

道德意識處引發學生對自身生命的價值和尊嚴的

覺。這恐怕不是現八

r那種止於日常行為規則的教導

且往往流於教條意味的公民教育所能達到的效果

一 一種缺乏的是美善的教育。人的心靈和言

舉止需要有高雅優美的文化薰陶,才能得到提升和

化,以逐漸趨向美、善。心中懷有美善的意識,即

便

是兩性之間互相取笑,亦能措詞得當’不失分寸,

損尊嚴。那才是真正的風趣幽默’才懂得真正的人

情趣。但是在商業社會裡,人們往往以金錢利益

念’忽視美善的教育。其結果便是人心逐漸流於

鄙、俗陋,不再懂得欣賞美的事物,或以美的方式

表達事物。香港學生缺乏美善意識的心靈,已從迎

營事件中的那些粗鄙口號中表露無遺,實在值得大

深思和警惧

最後,這次事件反映了獨立思維教育的缺乏

一個人有獨立的思考分析能力,就能不輕易受外界

流的影響,而堅持以自我理性的價值判斷來指導自

有一正確的行為。因此可以說,獨立的思考能力是

立獨立自主的人格的基石。設若這次迎新營活動中

多些同學能作獨立自主的價值判斷的話,相信亦不

受到美國勢力箝制的聯合國亦難以為伊人民爭取什

權益,且勿論自由民主等’恐怕連人民基本權利亦

疑問M】。人權,到底是霸道的大國為自身利益殘

其他人民的權利?還是人本身應該的權利?筆

相信是後者,並且必先經過人民對本身權利的醒悟

爭取,才能得到

: 狂釋

一、筆者相信美國出兵的真正原因’主要是為了其覬覦

久的中東石油利益’概因如能對全世界石油出產有

大控制,美國於國際舞台的勢力和霸權將會更輩固

此部份與本文主題關係不大,故不詳述

11、借鏡前年被美國打敗的阿富汗,所得到的重建費用

足所需的三成’則其境內惡劣情況可想而知。而伊

克經過91年海灣戰及十年制裁後,發展本已貧困

後’再經此一役,其人民無論基本生活還是醫療、

育等等人權’都難以確保

參考刊

陳敬慈等編,《反對美英不義之戰》小冊子,全球

監察,香港

’ 2003

出現這種一呼百應、集體『互片』淫藝口號的情景

子曰:

r人之過也’各於其黨。」只有能堅持作獨

思考的人才能在眾人皆以意氣相投、盲目附和的時

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拔出游泥的勇氣

此次迎新營事件’引起了多少人的震驚、

望、慨嘆和批評。筆者深切希望這次事件能喚起社

各界對自尊、美善和獨立思維三種教育的重視,以

使

大家能從這次事件中有所獲益

P:230

(5683)

何场斌教授績

本院辅導丧

本院成員、中大建築學系教授何培斌博士將續

任本院輔導長,為期一年,由本年九月一日起。

何教授一九八四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

學系,獲一級榮譽學位;一九九二年獲英國倫敦大

學亞非學院藝術歷史哲學博士學位。其間曾在英國

及星加坡任職建築師四年。

院務委《選舉

'奋舍舍!4绩秘

本院院務委員會於五月十五日舉行本學年

(2002/03)第三次會議,推選下列同人出任或連任院

務委員,任期五年’由本年八月一日起生效:

莫家良教授(新任) 霍泰輝教授(連任)

陳維鄂教授(連任) 黃榮春教授(連任)

黃耀壁教授(連任)

又於會議通過下列三位續任舍監:

陳志明先生(知行樓,任期至2005年7月3丨日)

楊秀珠教授(學思樓’任期至2004年7月31曰)

瑪統照先生(志文樓,任期至2005年7月31曰)

本院大事記

(200 3 年 5 月 )

2 - 9日由藝術系一年級學生舉辦的聯展「一 •一 J於

許氏文化館舉行。

15日本學年第三次院務委員會會議。

16曰本院及教職員聯誼會假大學賓館舉行惜別會,歡

送本學年榮休及離任同人;同時頒發長期服務獎予

服務本院滿二十年的同人。

22曰本院與應屆畢業同學於晚上在圓形廣場舉行

「非典型惜別會」。

26 - 6月1日本院二十四位同學前往香港外展訓 練

學校接受一項為期七天的陸上訓練課程。

潘重規教授追悼會

本院前中文系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潘重規

教授於本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台灣辭世,享年九

十五歲。本院同人及潘教授門生友好同深表哀

悼!

兹本院與新亞硏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訂於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三時假本院學

生宿舍紫霞樓地下大堂舉行「潘重規教授追悼

會」,以表哀思!

本院已安排專車於當日在大學火車站(大

學校園出口)接載出席追悼會人士前往會場,

專車開行時間為下午二時三十分及二時四十五

分。

本院歡迎潘教授親友、門生及社會各界人

士出席追悼會。如有查詢請致電(電話:2609-

7602)與本院聯繫。

敬謝本院校友續捐助獎學金

本院續獲下列校友響應黃院長的呼籲,慷慨捐助本

院獎學金或學生活動基金,謹致深切謝意。

姓名 學系 畢業年份 捐贈獎學金

卓清波 經濟 1959

雷金好 中文 1963 300

陳玉梅

黃德澤

黎偉英

中文

哲學

社工

1964

1980

1988

494

1,000

,000

300

22曰在圓型廣場舉行非典型惜別會

新亞生活30:9 (2003年5月) 11-

P:231

12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6月

(5684) 詩詞裏的黃

昏 農圃Wtn

杜少陵集中有一組〈詠懷古跡〉七律,共五首

所詠人物依次是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和諸

亮。這五位歷史人物雖不盡同時’卻都是在長江流

自四川的奉節(菱州)至湖北的江陵(荊州)間先

生活過的。於是這流域中的古跡就有庾信和宋玉的

宅、昭君的出生地,及後人為劉備、諸葛亮君臣興

的祠廟等。詩人杜甫當年五十六歲’從夔州出三峽

經歸州、荊門’到達江陵。遊歷所至’難免睹跡

懷,形諸吟詠。從集子所見,五詩的編次,對詩人

西而東的行程卻是逆向的’後人便推測他一度在這

個地方往復徘徊。杜甫後來從江陵折入湖南,溯

水、湘水,到過現八「的岳陽、長沙及衡陽等地,最

殘於衡陽’終年五十九歲

第三首詠昭君詩

’ 一般解杜或做詩註的,對

r群山萬壑赴荊門」多不加解釋’大概以為起句

易’不需詳說,即使仇兆鰲的註本亦不例外。筆者

年前從已故臺灣東海大學及本港新亞研究所導師徐

觀教授長文中’讀到他有關此句的疏釋,獲益不少

一直記存心中。徐先生是湖北黃岡人氏’曾飲長

水,以他實地經歷,再參諸輿地典籍,對這不平凡

杜詩句子補做疏解,足發千古未盡奧蕴,不是一般

士在書齋中搬弄或增添一下有關字句者可以比擬

徐先生這篇長文現收入在他的著作《中國文

論集續篇》(臺灣學生書局印行)。他為昭君詩做

疏解,是附帶著一個故事的,在這裡不得不略作

代,但只及本文所需部分而止。先是臺灣有一外文

教授嘗試以他新派文學的文法分析,解剖杜甫的詠

君詩。在全詩短短五十六字中’首先就錯寫三個字

現先鈔引杜詩原文如下

群山萬壑赴莉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嫁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颯空歸夜月魂

千載昆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那位教授引述上面詩句’將「荊門」誤引作「

門」、

r朔漠」誤作

r索漠」,又將「環珮」寫作「

佩」。三個錯寫字和正字的讀音容有相近,甚而是

同,但決不是一句「筆誤」可以解釋得去的。徐先

得朋友告知這椿學界中的

E跄事’使他覺得意外的

還不在這裏。那教授根據他的文法分析,在上詩的

句中憑空添入詩人杜甫做主詞,於是整句的詩意便

為:「我杜甫走過群山萬壑’來到金(荊)門。」

是多麼單調、乏味的一白話述句,把詩人原要著力

達群山萬壑栩栩如生的走動態勢統統糟蹋淨盡.,對

君村的地理方位也胡里胡塗地忽略過去

於是徐先生一時憤發,提供了下面一段疏釋

首先是有關荊門的地理問題,徐文說

杜甫的所謂「莉门」’絕不是指的莉^山,而

泛指莉門縣一帶。由奉節而來的群山萬塾,一直到

門縣這一帶,始陵夷而開出江漢之間的一大盆地。

盆地與山地之交,特為險要,所以《讀史方輿紀要

卷七十七在莉門州(明、清為州)下說:「州環列

山’罃繞大澤;西控巴峡,扼其咽喉;信莉楚之

戶,實襄漢之薄垣。」這裡才可以承擔得起「群山

整」的趨赴。(頁198)

徐先生繼續據此介紹昭君村在詩中所佔的

莉門縣這一帶,與神歸雖同在江北,但和昭

村在空間上仍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對這兩句的解

是:在群山萬塾趙赴莉門之中,多少人間故事’都

這荒荒莽莽的大自然中埋沒掉。但在這荒荒莽莽的

自然中’卻依然(尚)還保有明妃村的名號,由此

知明妃故事感人之深。只有這樣的解釋,才可把握

杜甫的「尚有村」的「尚」字,才可體認到杜甫作

詩時的感嘆之聲。接著以充滿悲情地氣氛,概括了

妃生前死後的辛酸故事。(頁198-9)

徐先生文章對杜詩首、

1 一句解釋到此而止

(二)

關於昭君詩第四句「獨留青塚向黃昏」,千多

以後還有人要提出質疑的。《胡適文存》(安徽黃

書社出版)首集、卷一,內載胡氏於民初間與朋友

往書信多通。斯時為民國六、七年,胡氏年紀才

七歲,新從外國學成回來,在北京大學任教。他正

英銳奮發之年,矢志要為國人倡導新文學。他深明

P:232

(5685)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6月 13

不倒、新不立的道理。所以,在那前後幾年間,他

力寫文章揚新抑舊’在與朋友通訊中’亦經常痛詆

文學,更以古人的說話話罵當時一力維護古文學的

派人士。《中庸》說:

r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必及乎身。」他指斥舊派古文家之罪正坐

r生乎

世,反古之道。」文章和書信中有一般年輕人常所

露的輕薄、欠莊重態度。例如他在回答好友任叔

(鴻篇)信中,就提到上面的昭君詩..

〈泳懷古穌〉五首也算不得好

詩 一去

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是律詩中極壞的句子

上句無意思,下句是凑的。r青冢向黃昏,」難道

向白曰嗎

? 一笑

。 (頁72)

且先說詩中的第三句:

r 一去紫臺連朔漠」。

人以漢宮的紫臺連到塞北的朔漠,係寫當日朝廷和

成議之下

’ 一向已熟習宮廷優美文化生活的昭君’

此成為羶酕炙肉、逐水草而居徙的異族一員。命運

逆轉就在這「一去」的瞬息間。就憑此句與「青塚

句共十四字,概括了昭君坎坷的下半生。又據古代

傳下來的神話•.昭君死後,在寒冬漠北邊塞一片茫

白草中,唯獨她塚上的草是青的’所以有「青塚」

稱。昭君塚的方向當然是不會改變的..從它向住「

昏」推想,墳墓的建築是西向的。它在白天有太陽

自然也向住白日’而且千年萬載地向住久、、天的朔風

冰雪’更會向住漠北的風沙……。「向黃昏」這

時段,只是關乎作者在詩中的取例。凡文章取例,

必窮盡’事實上亦無法窮盡,在技術上只能以一

百。「向黃昏」是詩人通過對各種詞彙的選擇而決

的。他當然認為「黃昏」一詞最好,故以黃昏概括

日、殘月、風沙、冰

雪 後人讀詩至此,或

會興起這樣的聯想:在千年萬載、白草與風沙的寂

寞地的荒原中,那青冢是上天對這位遺骨異域的孤

女子身後唯一的寵錫——這些聯想應使讀者在情

上得到一點撫慰

再說’青塚句中如按照胡氏的奇想’選用

r向白曰」或其他什麼的,首先就犯了近體詩中的

粘和出韻的毛病,那就詩不成詩了。此點胡氏沒理

不知道的;既然知道而又偏作動笑,不就是無理

鬧嗎?根據胡氏晚年秘書胡頌平編撰的《胡適先生

年談話錄》(臺灣聯經出版社出版)’胡氏在民四

八年(一九五九)’還常常提到杜詩中的〈詠懷

跡〉,讚錢牧齋箋註杜詩最了不得。又一次說,他

前背杜詩〈秋興〉八首,六十四句,又〈詠懷古跡

五首,四十句,每次背完,人也睡著了。(頁15)

氏說此話時,已六十八歲,四十年的歲月畢竟多少

淡了他對古文學特別是律詩的憎嫌。試問那幾首律

果然如此不堪’他還會在睡前念念不忘的嗎?談話

何以總不見記錄他常背隐自己傲的白話詩集《嘗

集》?是不是因為白話詩不講對仗,又多沒押韻,

容易記得住呢?然而,「律詩寫不出好詩,律詩只

句 」這些寡頭評論在他晚年的談話錄中

經常出現。因此我們猜想,他在這方面的態度一直

強撐下去的。他批評律詩’往往這樣的抓住詩中

一 一

個他認為是「壞字」或所謂「湊句」,便說全詩不好

甚而因此質疑詩人大部分作品的價值。他晚年論政

常勸別人要「容忍」;他自己對古人卻動輒挑别,

不能容忍,脾氣到老仍不稍改的

(三)

昭君的青塚究竟對住黃昏較有意境’還是對

日好’或對住冰雪、寒風、殘月、暴雨

且除開失粘與出韻問題不計,讀者儘可各憑觀點去

別。筆者卻由此觸發另一個問題:在「古文學」(

別於白話文學也)的詩詞裏,凡作者要著意表示或

造一個意象或意境,不論大象或小象,大境或小境

是雄偉、悲壯、淒怨或婉約的,他多要選擇以

r

並帶住斜陽」這個時段做背景的。為甚麼呢

? 一方

是關乎前人生活上已成的習慣:這個時刻是許多事

總需要做一個結束的’例如好友遠行,無論交情怎

綢緣’餞別飲宴至日落前,一定要停杯。柳永詞

< 雨

霖鈐〉:「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

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正由於時已

晚,舟子催促要解纜了。《西廂記》裏’張生赴京

功名’崔鶯鶯十里長亭相送,是時正值暮秋,二人

捨難離,曲子中有句:「柳絲長,玉驄難繫,恨不

疏林挂住斜暉。……」長長柳絲都縛不住馬兒,

林也挂不住西下的斜陽,情人便不得不上路了。另

方面,當黃昏日落,人較容易興起對時光

S苒的

惜。李商隱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就

這種無可奈何的悵惘。他還有另一首五言律,寫久

初歇的晚晴,第三、四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

晴。」也是很珍惜這個短暫的時光。古詩詞藉黃昏

創意興懷的,我們從浩激的詩文集中得到的例子,

P:233

(5686)

14-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6月富得不勝採擷,下面試就詞與詩各舉兩例說明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此詞據稱是李白作品〈憶秦娥〉的下、闋。西風

句八字,表達一個極至宏闊而兼帶蒼涼的景象:縱

是九月九的清秋節日,金黃的夕陽映照之下,空蕩

的咸陽古道上,杳無行人與車轍,冷冷秋風吹拂著

原上漢家帝王的陵墓,似要見證四百年間大漢聲威

盛衰。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評贊此

一 一句,說「蓼

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意指歷來登臨寄興之

全比不上它。好一個黃昏,所帶住的

r殘照」,與

闕在一起,創出這壯闊悲涼的景象,當然仍須要配

讀者對歷史的記憶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餘閉春寒,杜鸦聲裏斜陽暮

這是秦少游厂踏莎

行 > 的上闋。原題作

r郴州

舍」(即今湖南南端的郴縣)’斯時作者正坐黨籍

e謫旅途中,一片落拓無歡。《人間詞話》評少

詞境至為凄惋,此闋最後

一 一句更屬

r淒厲」云。筆

每一次隐到

r孤館」句所描縫的小景’並連帶想到

謂淒厲’總要將它孤立開來,另做演繹,因為光是

兩句含義已告完足。你不妨作這樣的想像:孤館裏

的人是一位女郎’她春愁iiSi,稠濃得化不開,獨

關在一角小樓之上。眼前窗外是一抹斜陽,耳邊聽

杜鵑聲聲啼叫’彷彿告訴她,白天快將盡了,想念

的情人依然不見縱影——這纔配得上王國維所說

淒厲評語。不過,無論你喜歡作怎樣證釋,值得注

的是:詞中訴說的愁緒’依然要倚仗黃昏及斜陽

。 三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中唐稍後的寶曆年間(約公元九世紀初)

劉禹錫所作〈金陵五題〉七絕的第

一 一首。詩人時任

州(今安徽和縣)刺史’路過金陵,應友人示題

作。前兩句是寫眼前實景••借夕陽時分起興,朱雀

一帶和烏衣巷是東晉時(接近四世紀末)王、謝等

宦巨族的聚居地。當其後建都金陵的幾個南朝次第

亡後,繁華消歇,風流雲散’此地漸變為平民住宅

詩中末

一 一句以故家堂前的燕子飛入百姓家做隱喻,

直寫興亡’而感慨低迴已寓其間’是傳誦至今的

詩。讀者當不致煞風景地追問:「那翩翩燕子還是

朝的舊燕嗎?」對第

一 一句的「夕陽斜」三字’筆者

曾有過奇想,要改時段為「映朝霞」’雖然沒有

韻,也沒失粘,卻是全無情味可言。有時候,朝陽

然勝不了斜陽的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問君何事到天涯

這是中唐時代劉長卿〈過長沙賈誼宅〉七律。

卿路過長沙,專意訪尋九百年前漢文帝時代賈誼吃

至此所住的舊居(有說此居址其實即後人專為屈

和賈誼共立的祠廟),以詩傷懷,1兼自嗟政途蹇

之意。筆者至喜歡頷聯「秋草」

一 一句,它表現林中

無一人的空靈寂寞景象。某年,重陽節已過,筆者

後獨自上山省視母親墳墓。斜陽影裏’颯颯秋風,

大的山頭竟然見不到遊人影跡’驀然想起這兩句詩

覺得有點兒應景。小時逢春秋

一 I祭,與弟輩隨父親

此,山腳下原蓋有一座地藏王殿,高曠深週,時聞

聲。殿內®柱掛有對聯,其中一對是:「逝者如斯

寶劍銅琶人去後;魂兮何處,西風元夜月斜時。」

忘記撰聯人是誰,他一定是從上詩秋草句取得作

的。以日斜的時段換作元夜月斜,果然有點陰森

意,有新喪者到此’更增悲戚之感

樂群館改善工

本院樂群館於本年六月至八月

間進行改善工程。其中包括更換

窗、重油外牆、內部油漆及更換地

等。新亞體育館於六月九曰起關閉

重新開放日期另行通告

P:234

(5687)

Sefectec{他 Stucfent's ^ngfisf t ^ssay

The Journey of Sunny

By Eric JVi/

Sunny lay naked on the boundless Rehoboth Beach, like

a newly bo m baby. She listened to the songs of the singing

sea gulls, heard the stories of the nattering sea, and gazed at

the horizon. The sun, so exhausted and so frustrated, became

dim and waned and sank with her burning blood spreading

over the boundless blue crystal of sea. It was too beautiful.

Slowly, she fell asleep and waned like a sunset.

She waned and never returns.

Yes. But she should have no regret of her life. Since she

was told that she had an incurable cancer, she has been

roused, roused by such a great joke in her fate. Ho w could

such a charming, intelligent and rich girl have such a short

life? It must be a joke. But she was really roused. Although

it had already been too late, too late for a girl who had got

lost in the endless cycles of the repetition of meaningless

life for 20 years to be roused.

\"Life itself is a great maze, so mysterious, so puzzling

that nearly all people lose their directions but go astray.\"

She said with her shining eyes. Even facing the maze of the

ordinary life, the summons of inescapable death and the

mock of the impenetrable fate, she never bows her head but

crushed them, with her remaining life. Yes, she has crushed

it. She crushed it with a long journey.

\"I found daily life only make get lost and go astray. I

must g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once, and go to the place I

have never been. Beneath another side of the sky, I would

find a place where I can dwell forever.\" To be unique, to be

confident, and to be a brave warrior crushing the undefeatable

fate, were all her characters. This warrior was Sunny.

She went and crushed. The alluring Versailles Palace

like a seraphic belle, the golden Westminster Abbey like a

glamorous billionaire, and the Holy Saint Peter Church like

an overwhelming giant, were no more than the waning scenes

on her brief journey to death. But she finally found the most

beautiful land all over the world. O n the cursed and bleeding

land of Tanzania, numberless starving people, with their

bones and skull merely covered by their thin skin, were

situated at the margin of death. But she found not despair

but joy in their eyes. \"Aren't you starving? Aren't you afraid

of death?\" she asked with her eyes fixed on the child's eye.

\" We are joyful and dance every day. I enjoy every moment

spent with m y father, m y mother, and m y sister...Don't

you?\" A child replied with a smile. She got drunk of his

every single word.

\"Treasure every single moment of your life, and that is

the beauty...the beauty of life...\" She stopped speaking and

remained silent. Then, as curved as a prawn, her body was

bended so painfully, by the more frequent striking of the

pain of cancer.

In such bad days, how could she treasure every single

moment of life? But she still smiled!

Yes. Even facing the summons of inescapable death and

the mock of the impenetrable fate, she showed no fear but

bravery and confidence, to dash and to crush the undefeatable

fate. She was that warrior. She was Sunny.

She knew that it was the last terminal of her journey.

She lay on Rehoboth Beach with her naked body. I asked,

and she answered, \"Sky is m y apparel, and the earth is m y

coffin. For thousands years, between the sky and earth I will

dwell.\" She gazed at the horizon with equanimity, with the

hymn of singing sea gulls, the rhyme of nattering sea, and

the warmth of the sinking sun.

Then, like the flash of meteor, like the flame of candle,

and like the shine of sunset, her life burned out and she

serenely passed away.

I suddenly remembered the story of Hollis. It was said

that, the ancient Egyptians would have daily worship of the

Hollis, the God of Sun twice, for its rebirth and death every

day. Standing up, I waved m y hand to the sea, and to the sea

gull, to the sunset.

Then I scattered pieces of petals over her body, as the

last gift of Valentine Day. Blown by the wind, they were all

numberless golden butterflies flying over another side of

Atlantis, to her remote but dreamlike homeland. She gave

her life to all these butterflies - all these shining butterflies.

She has died, but never been defeated. For the maze of

life and the threat of death can never confine her - she forever

shines in everybody's hopeless heart.

Yes, she is still shining. Sunny and I fallen in love once,

but will be friends forever. She shined on everyone's face,

so she was called Sunny. I accompanied her since she started

her journey, accompanied that warrior even at the last

moment. That is m y honour, forever.

新亞生活30:10 (2003年6月 15.

P:235

Ifeitcd College Libiary

丨UJ

(5688)

New Asia

A Monthly Publication of New A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15th June 2003

CONTENTS

‘To Make Earnest Effort during Adverse Circumstances,

and Never Give Up’ by Prof. Henry N.C. Wong

'Farewell Party for the Graduates of 2003' by Mr. Fung

Chun-yu

'Ms. Cindy Poon Awarded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Scholarship of about $290,000' by Mr. Lo Tat-sang

'Farewell Luncheon and Long Service Award' by Mr.

Lo Tat-sang & Nixon

‘Speeches and Scientists' by Prof. Henry N.C. Wong

'Demeanour, Model of Conduct and Strength of

Character' by Prof. Henry N.C. Wong

8 'Don't Le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G o Astray' by Mr.

Liang Jie

8 '1 do, Therefore I am,by Prof. Wong Yuk

9 ‘The Huma n Right Issue A s Revealed in the War between

Iraq and the United States' by Ms. Poon Sin-kar

10 'Comments on the Orientation Cam p Incident' by Ms,

Tse Lai-fan

11 Major Events of the College / Obituary & Memorial

Service

12 'Evenings in the Poems' by Old Farm Road Fellow

13 ‘The Journey of Sunny’ by Mr. Eric Wu

MAJOR EVENTS

(May 2003)

May. 2-9 , The Exhibition organized by Year One stud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was held in Hui Gallery.

May 15’ The 3rd (2002/03) Meeting of the Assembly of

Fellows was held in Ne w Asia Conference Room.

iMay 16, The College and Staff Association jointly organized

the Farewell Party and the College Long Service Award

Ceremony in the University Guest House at 12:30 p.m.

iVlay 22, The Farewell Party for the Graduates of 2003 was

held at the Concourse of the College.

May 26 - June 1, 24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a 7-day

course offered by the Hon g Kon g Outward Bo

School.

《新亞生活》月刊

主編: 張學明 執行編輯:盧達生

編輯部: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 學

新亞書院誠明館二樓

電話: 2609-7634 傳真:2603-5418

web-site : http://naweb.n2.cuhk.edu.hk/life/NAlife

發行量:本期發行三千 份

歡迎投稿每月廿日截 稿

新亞生活30 : 1 0 (2003年6 月

P:236

m

i

mmm

yt m

m

m

3 感 :

’ :1_ 縦

P:237

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

00719428 6

Create a Flipbook Now
Expl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