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城鄉通訊秋季號 城鄉藏寶地圖

Page 1

2 0 1 9 秋季號 NO.17


編輯的話

今的 帶 領 下 復 刊 , 很 快 地 又 到 了 第 二 期 出 刊 的 時 間 , 正 好 遇 上 新 舊 學 年 之 交 , 年五月《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通訊》(以下簡稱《城鄉通訊》)於王志弘所長

因此,本期的《城鄉通訊》我們將目標設定為,讓新生能藉由刊物的介紹,稍微深 入地認識城鄉所的課程與資源。

以 都 市 中 常 見 的 動 物 、目 光 敏 銳 著 稱 的「 貓 」為 本 期 主 題 ,搭 配 藏 寶 圖 的 概 念 , 我們認為城鄉所的老師及學生,就像貓一樣,在城市各處穿梭、探索與觀察,挖掘 不為人知的寶藏,來自不同領域的我們,擁有的工具也很多,測繪、設計、影片、 聊天(吵架)、桌遊等等,新的學期,邀請大家和我們一起尋寶。因此,不只是請 本期的受訪者一一分享自己認為城鄉所裡的寶藏,讓新生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利 用,也為目前仍在校的學生重新盤點,提醒大家需要協助時,可以尋求哪些管道。 除了延續上一期規劃的現任教師、退休教師近況更新,本期也加入所辦行政人 員的專訪,讓大家更認識所辦的運作,以及包辦城鄉所大小事務的淑貴、秀妹、何 技士,各自除了工作之外的興趣。我們也訪問城鄉所的幾位兼任教師,他們無論任 教時間長短,都與城鄉所有多年淵源,除了大家熟悉的專任教師,我們期待藉由這 樣的訪問,讓大家除了課堂上互動,能有其他方式認識在城鄉所課程教授扮演不可 或缺角色的兼任教師。在校友專訪的部分,我們則鎖定不同領域出身的畢業生,訪 問 他 們 經 過 城 鄉 所 的 訓 練 後 , 如 何 理 解 專 業 —— 無 論 是 空 間 相 關 專 業 , 抑 或 是 轉 換 跑道至其他領域後,如何用城鄉所的核心價值,思考如何透過專業對人與社會產生 影響。

除 了 固 定 的 專 欄 單 元 外 , 本 期 的 另 一 個 重 頭 戲 , 便 是 回 顧 107 學 年 「 環 境 規 劃 設 計 實 習 一 」 ( 以 下 簡 稱 實 習 一 ) 的 課 程 改 革 成 果 , 以 及 接 下 來 108 學 年 的 初 步 規 劃方向。實習課是城鄉所歷年來學生的共同回憶,雖然許多人收穫滿滿,但也不可 避 免 地 每 年 都 會 有 批 評 或 希 望 檢 討 的 聲 浪 , 學 生 也 在 106 學 年 度 之 初 , 發 起 「 課 程 改 革 小 組 」 , 提 供 系 統 性 的 意 見 供 所 上 老 師 參 考 , 而 老 師 們 也 積 極 回 應 , 並 在 107 學年度嘗試落實改革方向。因此,我們同時訪問教師、學生(修課學生與課程改革 小組),檢視一整年改革的成果,並由新學年的實習課授課教師,初步分享接下來 一年的授課目標,希望降低新生對實習課的陌生與不確定感,而能更理解實習課的 目標與操作概念。 最後,我們仍希望《城鄉通訊》不只能被大家閱讀,也能讓大家一同參與內容 生產,因此我們開放徵稿,邀請大家分享近期到海外實習、旅遊甚至居住的見聞與 心得,讓《城鄉通訊》的內容不侷限於所內的事務,而能更廣泛多元,同時又不失 對於空間、環境的觀察與分析。新的學期正式開始,《城鄉通訊》編輯團隊祝福大 家,新生能早日適應研究生生活,在校舊生能早日完成論文畢業,校友們在各自奮 鬥的領域都能順風順水、無往不利,老師們無論在教學或研究上,都能得心應手。 城鄉發大財!

2


目錄

01

卸任教師近況

延續上一期訪問四位退休的城鄉 所 老 師, 這 次 我 們 訪 問 雖 已 退 休,但仍在防災領域耕耘不輟的 陳亮全老師,邀請他分享目前的 生活與研究,並為城鄉所的學生 提供學習建議。

03

畢業校友洄游

訪問不同領域的畢業校友,他們 大學學習不同專業,城鄉所畢業 後也在不同崗位努力著,究竟城 鄉所的訓練與生活,如何形塑他 們對專業的認知?如何影響他們 思考人與社會的切入點?

05

02

現任教師與職 員訪談

追蹤現任老師的研究近況與教學 規劃,同時深入訪談所辦行政人 員及兼任教師,讓城鄉所的同學 對這些所務運作不可或缺的角色 有更深入的認識。

04

實習課專題

107 學 年 度 實 習 課 迎 來 改 革 , 我 們 從 不 同 的 角 度, 訪 問 授 課 老 師、學生與課程改革小組,探討 這一年課程的成效,以及未來實 習課的可能發展。

自由徵稿

由編輯團隊全面性地向城鄉所師 生邀稿,讓大家一同參與《城鄉 通訊》的內容產出,透過自由分 享日常觀察、心得,將旅遊或生 活記事,結合對空間、城市的關 懷與反思。

3


01 卸任老師近況

4


在《城鄉通訊》復刊號中,我們邀請劉可強、林

建元、王鴻楷、林峰田四位退休老師,與大家分享生 活近況。這一期,我們持續嘗試聯繫其他已退休的老

師,並幸運地有訪談陳亮全老師的機會。目前雖已退 休,但仍努力推動防災規劃的亮全老師,十分熱情地

向我們分享自身對防災的觀點,也對城鄉所學生提供 許多學習建議。就讓我們一起關心亮全老師的近況!

5


陳亮全 經歷

研究領域

•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與土木工程學系

都市計畫都市設

暨研究所合聘專任教授

計、 都 市 防 災、 社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區建築、社區研究

一次見到亮全老師,是實習一的期中評圖,

域,加上規劃空間專業也有關注減災的角度,所以

多。這一次訪談,老師穿著簡單襯衫、背著背包,

亮全老師也曾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歷經

老師豐沛經驗下的真摯評語,使我們受益良

就一路鑽研直到現在。不只曾執行相關的研究計畫,

用親切的微笑迎接我們。聊起近況侃侃而談的亮全

大型防災、國家型計畫前後十幾年,更為台灣《災

老師,說起擅長的都市計畫及防災相關課題,仍懷

害防治法》的建立貢獻心力,打下台灣防災、治災

著炯炯有神的目光,用熱情持續關心台灣的發展。

應變制度的基礎。

規劃與防災的相互連結

「 台灣一直很缺防災這個角度的規劃,通常都

說起踏上防災領域的契機,亮全老師笑著說其

市計畫仍是考量空間,而忽略防災的重要。」氣候

實是個巧合,關於災害議題,在過去台灣很少有人

變遷的議題在近年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如何在都市

鑽研,通常從土木、大氣科學專業去找人才,「沒

規劃中,如何有效地結合氣候考量仍是需要努力的

有說專業是這個就做這個。」因此,有建築、土木

目標,近年亮全老師也受邀至銘傳大學規劃與防災

專業背景的亮全老師才有這樣的機緣接觸防災領

學系擔任客座教授,也因學系針對規劃及防災領域

6


的結合,讓兩者間有了更多討論的機會。老師提到

的方式做災後重建,推動許多政策,今年正好為台

其實可以有更前瞻、更多元的討論,不論是在未來

些反思與分享。

針對空間規劃上,對於氣候變遷上能有什麼呈現,

灣重要災後的週年回顧,亮全老師也希望能多做一

城市因應上能有什麼樣的轉變,針對其他面向的結

從自身專長到跨領域的交流互惠

合,譬如高齡化、韌性城市的連結,讓空間不只是 空間,而是變成多元有趣、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

身為城鄉所難得有日本留學及研究經驗的老

師,亮全老師也是推動「早稻田大學雙聯計畫」的

改變視角,產生更多新的火花

先驅,談起當初的構想:「台灣跟日本很近,空間

談到最近的生活,老師開玩笑地說:「 還沒有

發展台比日慢幾年,反而老一輩對日本比較了解,

很清閒可以遊山玩水。」並和我們分享了一個最近

但現在只是去旅遊,對日本不甚了解,台灣對日本

已進行將近三年的有趣小計畫——「韌性部落」。

的交流不該這麼表面,所以透過這個計劃可以有比

以新竹鎮西堡泰雅族部落為研究對象,由於位於神

較深的交流。」在城市規劃上,不論在未來高齡化

木群所在地,目前也在發展生態旅遊,為了保護神

發展的趨勢,抑或是以人為本的社區營造、地方創

木,部落因而擁有較凝聚的部落認同及團結性。透

生等等,日本有相當多值得台灣借鏡的經驗。老師

過鎮西堡,亮全老師研究部落如何在他們生活、社

也期許有興趣的同學,提早規劃自己的學習計畫,

會及文化中,運用傳統智慧去因應災害。

早點開始學習日文,以利後續雙聯學位的申請。

有別於運用科學及制度進行防救災的平地生

在城鄉所的歲月中,談起什麼是城鄉精神,亮

生產、社會組織及語言中都有防救災的傳統生活智

老師認為,城鄉所應該是跨領域的地方,談的議題

活,對部落而言,不只是語言文化,甚至在生活、

全老師馬上回應:「城鄉精神就是大桌子精神」,

慧,像是種小米、乾糧,在山上自給自足;魚抓到

不一定是空間,重點是讓不同專長的學生一起做事、

後可醃製,保存更長的時間,在防災上就有了備糧;

不斷討論。實習課也是讓大家組成團隊努力,讓不

此外,泰雅族共同分享、互相幫忙的精神,成為部

同領域的人有相互交流、互動努力的機會。

落族人共同秉持的部落理念,更透過耆老等社會組

織實踐,因而在面對災難上得以成為彼此的依靠。

不過,亮全老師也發現,有些跨領域來到城鄉

指令,如何考量部落自生的力量並確保部落的安全;

的專長,老師認為這非常可惜,「城鄉所同學有比

透過這個案例,重新思考在颱風發生時官方的撤退

所的同學,反而在碰見其他領域後,忽略自己原本

如何結合傳統智慧及災難防治,建構屬於他們的災

較多機會可以跟不同領域的人共事,不應該忘記自

難應變意識及方法,形成「韌性部落」的概念。

己所擁有領域的專業或懷疑自己,而是改變自己看

事物的角度,有更多跨領域的了解、達成共識。」

除此之外,亮全老師表示今年會特別忙碌,「因

如同老師本人的經歷一般,因為跨領域交流,得以

為九二一二十週年、莫拉克十週年,會參加較多研

看見不一樣的世界;但自己的專長,也成為創造交

討會。」憑藉原本社區營造、參與式規劃的專長,

流、新的可能的工具,並帶來更多好的改變及影響。

與防災、社區結合,亮全老師推動「社區防災」的

因此只要永懷初衷,同時不要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氣,

概念,在 921 大地震後的重建工作,利用社區營造

就有可能發現更多潛能與機會。

7


02 現任教師與職員訪談

現任教師、兼任教師訪談 與 所辦職員日常

8


每逢開學前後,老師會開什麼課程都是同學們最關

心的,但身為研究生,撰寫論文是畢業的必要條件,了解老

師的研究領域也是不可或缺。我們邀請現任教師與大家分 享最近投入的研究計畫以及國際交流,讓大家掌握老師們 近來的研究方向。另外,城鄉所能順利運作,需要仰賴所

辦職員們的辛勤付出,淑貴、秀妹、何技士在城鄉所服務 的時間都超過 20 年,除了帶大家了解他們的工作日常,我 們也邀請他們分享自己平常的興趣嗜好,讓大家認識他們 在工作外的另一面。

除了專職在城鄉所工作的老師與職員,兼任教師則

為城鄉所的課程提供更多元的面向。我們訪問時常在實習

課、建築實務課程與大家見面的陳育貞、慕思勉兩位老師,

以及在香港有豐富的教研經驗、即將來台定居的郭恩慈老

師,不只讓大家對這幾位老師有基本認識,更可以一窺他 們對規劃、教學的想法!


研究專長 |

環境心理學、性別研究、

質性研究與論文寫作、街頭藝術 主要開設課程 |

畢恆達

Q1.

《質性研究》、《環境心理學》、

《性別與環境》、《人與環境關係導論》

想請老師分享目前研究的內容和成果,以及今 年預計或已經進行的學術研討會、年會或國際 交流計畫 ?

A1.

科技部計畫(2019 年 8 月開始)

Q2.

接下來一學年,預計會開設哪些課程?大概的

A2.

質性研究:「質性研究」只是一個階段性/總

課程內容規劃是什麼?

括的命名,社會科學(包括人類學、社會學、

心理學)形成初期,使用的方法以質性為主

題目:陰莖獨白初探

(有時甚至與哲學不分家)。六 O 年代電腦

摘要:由劇作家兼演員 Eve Ensler 所編寫的

/ 統計的進步,讓量化取得統治的地位。然而

《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在

八0年代中期,為了對抗實證主義與統計在社

世界各地公演,提升大家對於女性身體以及性

會科學中的宰制地位,因此重新提出「質性研

侵害的重視,然而《陰莖獨白》在哪裡?陰莖

究」以對抗主流的量化研究。雖說質性研究通

既是無所不在(everywhere)(到處都是陽

常以田野觀察、訪談、文本分析等作為方法,

具的意象與特權)又是不存在的(nowhere)

目的在於探索人是如何理解世界、建構意義,

(它的具體性被隱藏起來)。陰莖正是依賴其

但是量化研究不只關心外在行為,也研究意義

文化隱身而維持其無所不在。對於陰莖的沈

(測量意義)。再者,研究者可能對質性資料

默,造就了陽具迷思。除非我們以批判的眼光

(文字、圖像)進行量的分析(如計算某類新

照亮它,否則陰莖仍然會位在中心的優勢位

聞在報紙所佔版面的面積與比例),也可能對

置。因而研究陰莖,並非鞏固,而是解構它的

量化資料(數字)進行質的分析(文本解讀詮

重要性。由於關於陰莖的社會科學的經驗研究

釋)。其他,像是質性與量化究竟是知識論的

極度缺乏,本研究乃探索性質,就陰莖的知識

差異,還是技術的不同,仍有爭議。而方法本

(教育)、遊戲、改造、使用四個面向,訪談

身並無優先性,它取決於研究發問,只是在實

男性成年人,先獲得描述性的陰莖體驗敘事,

際運作上,仍然有可能反映了研究者本身的訓

並計畫就知識有無,如何影響男性第一次射精

練以及世界觀。這門課程旨在透過閱讀與實地

的體驗、以陰莖為焦點的性遊戲與作者已經研

操作過程以瞭解質性研究方法的長處及限制。

究的阿魯巴之間的異同分析、男性對於陰莖的

每位修課的學生都必須演練完整的研究過程,

改造(裝扮、用藥、手術等)如何符應台灣男

從文獻回顧、研究提問、撰寫計畫書,到練習

子氣概的建構形象等等,進行更為深入的剖

不同的研究方法、資料分析與寫作。

析。

10


現任教師

人與環境關係導論:本課程的目的是要經由 課堂講解、討論與實地練習,培養學生對於

自己的生活環境有敏銳的觀察與反省的能 力。從體會觀察空間的樂趣、解讀空間中的 社會文化作用力,進而能主動地參與環境的 經營與改善。形塑空間,就是在創造我們的 未來。

Q3.

請問老師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有沒有什麼

A3.

希望課程能夠引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心境上

新希望,或者其他分享的呢?

能夠更從容,羽球的技術還能夠再精進。一 年讀一百本書的目標,希望今年能夠達成。

Q4.

想對城鄉所新生說的話 ?

A4

不管做什麼,確定是對的,有意義的,就出

Q5.

回顧研究生生活,最後悔沒有完成的事情是

之以誠、持之以恒。

什麼?如果重新當一次學生,老師會如何規 劃自己的碩一生活?

A5.

四十年前的事情,已經記不得了。大概會

是讀更多書,更充實自己吧。

11


研究專長 |

都市文化研究、文化治理、自然治理、 移動研究、空間與社會理論 主要開設課程 |

王志弘

Q1.

《規劃與設計史》、《空間的社會分析》、《空間的

政治經濟學》、《自然與城市》、《空間的文化研究》

務繁忙,研發產量可能會停滯一陣子,直到明

想請老師分享目前研究的內容和成果,以及今

年中以後才慢慢恢復。

年預計或已經進行的學術研討會、年會或國際 交流計畫 ?

A1.

目前正在進行、但將於七月底結案的科技部計 劃是:「基礎設施化的移動文化:台灣鐵路場 站的時空紋理」。這原本是兩年期的案子,但 經費遭到大幅刪減,還砍成了一年期。不過,

Q2.

接下來一學年,預計會開設哪些課程?大概的

A2.

課程方面,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除了必修的

課程內容規劃是什麼?

「規劃與設計史」外,會開兩年輪開的「空間 的政治經濟學」,以及第二度開設的「基礎設

研究團隊還是努力嘗試完成六篇論文,涵蓋的

施的技術政治」(這門課以後可能也會納入

主題有:台北車站特定區地景轉變與文化治理

兩年輪開課程序列中)。「空間的政治經濟

的關聯、台中車站高架化後附近公共空間的姿

學」算是「空間的社會分析」的進階課程,比

態政治、彰化鐵路相關設施的雙重基礎設施

較 深 入 的 閱 讀 Engels、Lefebvre、Harvey、

化、台鐵設施文創再利用體現的現代性移形換

Massey 的著作,以及尺度化、縉紳化、新自

位、花東線車站改建的美學治理與地方關聯,

由主義化、城市權與空間正義等議題的著作。

以及,台鐵支線再領域化的觀光部署與皺褶

至於「基礎設施的技術政治」這門課,則是融

等。

接下來,八月即將展開的新案是「都市轉型下

的公園治理術與紋理學:新北市三重區案例」, 想要以公園公共空間為媒介,考察都市發展、

合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及人類學的基礎設 施研究的嘗試,考察常見的基礎設施,像是供 水、發電、運河、水壩、道路、運輸、網際網 路等,也就是以新觀點來重新認識都市與區域

都市治理,以及都市主體的轉變,同時藉機實

規劃的公共設施或基盤設施。

驗一下我稱為「紋理學」的空間分析方法。紋

至於 108 學年度第二學期,除了必選的「空

理學其實是我這幾年嘗試發展的領域化、部

間的社會分析」外,兩年輪開課程應該是輪到

署、紋理和皺褶的分析架構(先前曾經使用在

了「文化創意產業專題」。文創產業很熱門,

都市開放空間中的人與動物關係,以及台北市

就不多做介紹了,但基本上還是會以批判視角

藝文場所轉變的研究上),也是希望能與結

來檢視文化經濟,而不是教大家如何有效創業

構、體制和實作之社會層次區分搭配的空間動

(大家可以在學校課程網站上找到舊版的課

態。這些研究當然都期望能夠投稿,但因為所

12


現任教師

Q4.

綱)。另一門可能新開的課程是「食物地理」 (food geographies),簡單說,是要探討飲

食與各種尺度之空間的關聯。這門課聽起來似

A4.

候就見分曉。

A3.

麼?如果重新當一次學生,老師會如何規劃自 己的碩一生活?

乎很美味,但實際上能否一直吃喝玩樂,到時

Q3.

回顧研究生生活,最後悔沒有完成的事情是什

請問老師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有沒有什麼新

拿「重新當一次學生」這個假設性問題來問 我,似乎有點錯置,因為我真的一直在重當學 生(我當過三次碩一新生)。於是,這並非假

希望,或者其他想分享的呢 ?

使能夠重來,我將如何如何的撥亂反正想像, 而是鑲嵌在每日繁忙現實中,努力擠壓時間的

我來台灣大學任職已滿十年,要邁入第十一年

加速節奏。如何規劃自己的碩一生活?簡單

了。這段不算短暫的時間,感覺卻像一下子就

說,也只能減少娛樂、縮短睡眠、加強專注力

過去了。我想,只要上了年紀,大概就會覺察

了。

這種大不同於童年的時間感受。人類二十歲以 前的身體和心智,每年、甚至每月都在快速變 化,卻常會覺得時光緩慢。相反,四十歲以後 的身心雖然逐漸老化,但生活習慣似乎已經底 定而難以更改,卻有著時光飛逝的感嘆。不知 道是不是一種生命本能,敦促著人類要好好把 握越來越稀少的時間。不過,掌握時間的態 度,到底是要把握當下(seize the day)(及

時行樂?),還是要著眼未來(延後滿足), 似乎也沒有簡單答案。

13 13


14


現任教師

15


研究專長 |

區域經濟發展、新興工業化國家產業升級、經濟地理 主要開設課程 |

《環境規劃設計實習》、《經濟地理》、 《都市及區

陳良治

Q1. A1.

老師最近的生活? 下學期會進行研究休假,最近都在家裡工作。

因為和在學校不一樣,我得把家裡的工作環 境整理一下,找出在家裡工作適當的模式。

域經濟發展概論》、《國家發展理論與政策專題》、《台 灣空間計畫體制及法令 》、《區域經濟發展專題 》

Q3.

雖然老師新學期不在學校,但還是想問問有沒

A3.

能夠把過去幾年的研究整理發表,還要把身體

歲欸。想趁這段時間好好處理身體的問題,這

meeting、處理計劃案等等。暑假就帶家裡出

就是我們這些老人家下半輩子的課題(小編:

去走走,還有處理一些 paper。

A2.

養好。你看看你們碩士班學生,要上課、交作 業、熬夜等等,你們才 20 幾歲,我們 50 幾

我現在大概就每週三會來學校開會、跟學生

Q2.

有什麼新希望?

老師你怎麼說自己很老?)。我們老師其實每 次開會一開始都會討論身體的狀況,講說怎麼

研究休假期間有什麼計畫嗎?

運動、怎麼吃比較健康。以前都會笑說這些都 是老人,等自己開會在聊這些的時候,就會

研究休假不是真的放假,而是有個時間能夠專

想:「原來我已經到這個狀態了」,那就接受

心作研究。主要是整理過去幾年科技部研究的

它吧!

成果和發表,像是黑客松的研究,還有酒產

業、會展產業等等。現在已經有收尾,但計畫

Q4.

案不能只有一個成果,還有一些具有發表潛力 的觀點,希望能夠在休假時間好好整理並且發

A4.

表。接下來有個三年的科技部計畫,是做台灣 產業群聚演化的研究。開課的話,下學期會開

新生入學,有沒有給新生的話 ? 首先要確認自己為什麼要唸碩士和要念城鄉所 吧!才剛開始還不用去反省初衷和初心,可是 要弄清楚自己繼續念書的原因,然後好好規劃

經濟概論的課,另外可能還有地理系的經濟地

怎麼過研究生的生活。第二件事情,做好自己

理,大部分都是之前開過的課。

16


現任教師

的時間管理。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讀的的書很

但是那麼多面向,要怎麼做選擇?

反而不能好好面對課業。我自己也會因為沒有

認真看待學生意見,也願意去回應。這不是因

另外還有一群非常在意學生的老師,他們非常

多、要交的作業很多,有時候承諾太多事情,

為我自己是老師才這樣說。但放眼望去國內其

做好時間管理而感到焦慮,這是每個人都必須

他系所,能夠那麼認真回應學生意見的也不

要去做好的功課。因為以後去外面,總不可能

多,但這也造成城鄉所老師很多的痛苦(笑)

跟老闆或合作對象說:「不好意思我時間不

這也是城鄉所很重要的資產。

夠。」我認為這都是時間管理不足的藉口。

Q5.

如果能回到碩一,會怎麼好好規劃自己的碩一

A5.

這題我看到時想了很久,但我現在目前想不

生活,或有什麼沒完成的事情嗎?

到…。如果說有什麼遺憾,有一件事跟課業無

關,就是同學曾經約我去歐亞非洲旅遊 40 天, 但因為那時候我正在追老婆,所以就沒去了。 雖然並不是很大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曾經有 長時間在國外遊歷的機會,可是以我現在的人 生,絕對不可能有這些機會了。

Q6. A6.

老師認為城鄉所的寶藏 ? 城鄉所提供很好的環境,可以做任何想做的研 究、說任何想說的話,提供很多自主的空間。 但我覺得這既是「寶藏」也是「課題」。因為 在那麼多選擇之下,反而很難找到一個方向。 這和現在年輕人的狀況很像:未來路太廣了, 好處是可以突破框框、挑戰各式各樣的機會, 但那些機會是什麼呢?這有好有壞。城鄉所也 是這樣,太多面向可以去討論、挖掘和研究,

17 17


研究專長 |

亞洲城市發展比較、社會住宅、宜居城市政策、 全球化城市理論、社區營造

黃麗玲

主要開設課程 |

《環境規劃設計實習》、《社會住宅研究專題》、 《亞洲城市的全球化》、《宜居城市研究專題》

Q1.

A1.

想請老師分享目前研究的內容和成果,以及今

其他的參訪還有以前的電力工廠,如何變成精

交流計畫 ?

工作坊,過程中我們嘗試很多教學方法,我們

釀啤酒廠等等。這是一個學習地方如何變遷的

年預計或已經進行的學術研討會、年會或國際

跟學生討論、小組討論或經驗分享等。其中

因為很多非洲國家,他們的主要語言其實是

今年七月初在荷蘭萊頓大學,參加一個「閱讀

法語,所以我們就要面對亞洲、非洲、英美

萊頓 (Reading Leiden)」的密集工作坊,主要

的人如何處理語言的差異、如何統整工作成

成員是來自亞洲、非洲 10 個國家的成員,五

果等等。我們知識生產的成果,最後是帶到

天工作坊中,學員參訪地方機構,像大型博物

ICAS,就是萊頓的亞洲研究學會上發表。這

館,國家級的到小型的、社區自己創設的博物

是我們七月在做的事情。

館。例如,當地有一個紡織博物館,是地方想

另外,就是延續實習一水的這一組,我想要把

保存當地過去織布的產業歷史設立的,所以他

整個環境的韌性社區、韌性城市的議題有進一

們保留一棟房子,在裡面介紹以前的紡織者如

步關聯,也希望可以帶到歐盟提的 2020 計畫,

何在家屋裡面織衣物、布料等等。萊頓其實

還有城市永續發展計畫、聯合國發展計畫的議

從 16 世紀到 19 世紀初,都還是重要的布料

程,比較國際性的東西大概是這幾個在進行。

生產地點,但是現在大家聽到萊頓都只知道大

新的方向希望可以從韌性永續社區,包含能

學,而不知道他工業化的歷史,所以我們藉

源、資源、社會文化永續這幾個角度進行。

由這個過程認識他的過去。大型博物館就是 Museum de Lakenha,也是布料、織品的博 物館。

其他我們也安排學校的參訪,帶我們去看萊頓 大學擴大的生物科技的校區,但是另一方面我 們去訪問在校區擴大過程中,因為住在萊頓校 地上,所以必須要搬走住在社會住宅的成員,

Q2.

接下來一學年,預計會開設哪些課程?大概的

A2.

這學期就是延續 107 學年實習一,南港水組

課程內容規劃是什麼?

的高階實習,還有社會住宅研究專題。社會住 宅研究專題就剛好配合九月初,也是最近國際

市政府提供他們另一塊地,但他們並不想去,

交流的事務,就是包容型城市國際研討會,他

所以我們訪問兩造的看法,從不同觀點了解他

是日本、韓國、台灣三邊研究者,過去十年來

們如何看待學校發展。

18


現任教師

每年固定召開的研討會,今年剛好在台北,配

然後要適應、調適,這課題不只對新生,人的

我們這個社群主要關心的,就是都市比較弱勢

變遷很大、風險很高的社會,心靈、身體都要

不同過程都在做這個事情,我們面對的是一個

合這個時程,今年開的課就是社會住宅,因為

很強韌、能夠支持你。

貧窮階層,跟都市住宅之間的關聯。

下學期的課程,應該還是會開城市的全球化,

Q5.

過去幾年叫亞洲的城市全球化,下學期可能會 有新角度,是重新把歐亞的關聯連結起來。另

A3.

A5.

請問老師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有沒有什麼新 希望,或者其他分享的呢?

很不一樣。我覺得很難去說再來一次會怎麼樣 要面對未來很多不同的狀況。但求學階段,如

希望身體養好一點、體力好一點、精神好一

果可以有什麼改變,我會想選比較多老師的

點、情緒穩定一點,才能好好工作。最近身體

課,不管是本所或是學校其他老師的課,了解 不同上課風格、對自己知識的不同啟發,讓自

一點時間,其實我去年身體就不好,所以有稍

己的興趣可以在更早的時候,藉由與更多人的

微休息一下,但回來又帶實習課,但還好有暑

討論,選擇更明確的方向。

假,持續運動身體有好一點,我覺得這滿重

要,睡眠、作息比較固定,因為我以前都非常

Q6.

晚睡。不管怎樣,就是要身體好、情緒好,工 作才能穩定。

A4

我碩一時,家裡有些變故,碩二之後的人生就 做,在研究生這個二十多歲的年紀,本來就是

有稍微健康一點,覺得很開心。身體恢復需要

Q4.

麼?如果重新當一次學生,老師會如何規劃自 己的碩一生活?

一個課程,可能就是城市規劃經典的導讀。

Q3.

回顧研究生生活,最後悔沒有完成的事情是什

A6

想對城鄉所新生說的話? 我覺得 resilience(彈性)就是一個最重要的 生存原則,人跟環境一樣,都是要面對挑戰,

19

城鄉所最大的寶藏是什麼? 從一開始到現在都很確定,老師很尊重學生的 興趣和發展,就是城鄉所最大的寶藏。


研究專長 |

都市聚落與地景、都市設計、都市保育、 公共藝術、文化交錯群落 主要開設課程 |

康旻杰

Q1.

A1.

《都市設計》、《 都市聚落與地景》、《藝術介入 ...》

想請老師分享目前研究的內容和成果,以及今

的挑戰時必須因應進行規劃設計調整,也是重

交流計畫

轉適性空間角色的論述基礎。「韌性以外」國

新理解都市社區及非正式聚落的社會韌性與其

年預計或已經進行的學術研討會、年會或國際

際研討會的報告內容來自全球各種不同文化和 社會背景的都市實例及韌性研究,尤其許多位

目前的科技部計畫「由自發性聚落到意向性社

處地理及社會邊陲的非正式聚落,經常被標籤

區的空間社會轉向」重返寶藏巖和蟾蜍山聚

化為都市貧民窟,面對各種環境及經濟議題的

落,比較兩處經由文資法程序得以動態保存的

挑戰,卻越能在困境中展現生存彈性,以極有

自發性聚落,如何在行動和規劃介入後,逐步

限的資源達到可持續性生活的都市韌性,頗值

轉向某種具有特定空間社會價值的意向性社

得作為台灣都市研究與規劃的參照。

區。但這個轉向的設想究竟反映了外來行動與 規劃者的社會想像,或原聚落居民不得不然的 轉適意志,其實需要更多第一線的研調。無論 是 cohousing 或 ecovillage 的意向性社區範 型,可能是規劃階段的案例投射和必要的保存 策略,但不同世代的聚落居民未必能在日常生 活的運作集體呈現共同的價值。這個計畫想了 解在兩處真實的臺北城南聚落,經過許多年與

Q2.

接下來一學年,預計會開設哪些課程?大概的

A2.

除了實習課外,預計會開的慣例課程是「都市

課程內容規劃是什麼?

聚落與地景」、「藝術介入…」、「都市設

計」,但可能會開的新課是「自體都市再生」。

外在世界的折衝或政治協商,是否自主趨向意

前三門課已經開了幾年,同學較不陌生,新課

向性社區的轉化?而這類意向性社區又回應了

程課名不常見,但我嘗試由都市再生的角度,

何種都市計畫下的公共性?

重新檢視規劃專業的角色,以及規劃者與被

6 月的時候到雅加達參與 IFoU(International

介入者之間的相互關係。「自體都市再生」

Forum on Urbanism) 的董事會(我們所是會

(Autologous urban regeneration) 沿用生醫

員學院)及第 12 屆國際研討會,會議主題是

工程「自體再生」的概念及方法,針對部分面

「韌性以外」(Beyond Resilience),我擔任

臨老化或弱化的「都市身體」,透過深度且全

會議的總報告人。都市韌性是當前極為重要的

觀式的田野訪談、觀察、評估、和診斷,提出

全球環境課題,不僅面對氣候變遷、防災承洪

非移除式的另類療癒取徑和醫病關係。醫者/

20


現任教師

規劃者萃取都市身體具自身癒合的再生元素, 重新注入原身體組織結構,逐步轉化體質,由 自體再生的機制啟動社區自我調整與活化的意 向,替代激烈的夷平式更新手段、或單向的植 入外來激素卻排除原身體紋理及組織的方式。

Q3. 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有沒有什麼新希望,或 者其他分享的呢?

A3.

因個人家庭因素,去年我決定搬回頭城老家, 平日往返城鄉之間,時間掌控變得很不容易, 但更近身體會台灣城鄉差距下的各種議題。希 望自己身心能維持平衡的同時,也祝福已正式 邁入高齡減縮階段的台灣,能從真實的社會處 境找到下階段值得努力的方向。

Q4.

想對城鄉所新生說的話

A4. 靜下來,好好看完一本書。

21 21


研究專長 |

建築設計、建築與城市歷史及理論、 城市形象、 風水與地景 主要開設課程 |

《建築導論》、《創新社會設計工程》、

賴仕堯

Q1. A1.

《參與式設計》、《設計未來》、《 跨域視覺化溝通》

想請老師分享目前研究的內容和成果,以及今年預計或已經進行的學術研討會、年會或國際交流計畫 目前的研究計畫:

以參與式設計促進工程跨域創造力只課程發展(跨領域工程創造力整合計畫)本計畫為三年期計劃,目 前是第三年。

研究的成果包括:

■ 發展「跨域合作 / 參與式設計 / 創造力」工作方法模組

■ 研發以培養跨域合作創造力能力為目標的(跨域溝通 x 參與式設計 x 未來思考)共授工作坊課程 (D-School)。

■ 研發以培養跨域合作創造力能力為目標的(跨域溝通 x 參與式設計 x 未來思考)實驗性共授課程 「創新社會設計工程」,以 PBL 方式帶入不同模組操作學習(D-School)。 ■ 相關推廣工作坊

■ 研究成果論文發表 研討會:

■ The 32nd KKHTCNN Symposium on Civil Engineering, 2019.10.24-26, 韓國科學技術院 (KAIST), 韓國大田市

■ 2019 第 19 屆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學術研討會,2019.11.08-10,深圳大學,中國。

22


現任教師

Q2. A2.

接下來一學年,預計會開設哪些課程?大概的課程內容規劃是什麼? ■ 本學期:

1. 現代主義與戰後台灣建築:

研究所 3 學分課程,每 2 年開一次。討論建築現代主義論述的形成、發展與傳播,如何影響當前的 建築教育與專業實踐,形成主導性的建築專業論述。以及建築的現代主義如何在戰後來到台灣,在 什麼力量的作用下,發生了什麼影響?修課同學都會做一個關於戰後台灣建築的小研究。

2. 「設計未來」工作坊(與謝尚賢、宋玫玫老師共授):

「工程跨與創造力計畫」的實驗課程系列一,每學年上學期開在 D-School 的兩個全天的工作坊課

程。每學期上學期開設「跨域溝通」、「參與式設計」及「設計未來」三門,各 1 學分。這學期只開「設

計未來」一門。課程對應「工程跨與創造力」研究,組織設計跨域合作創造力方法模組進行密集的 操作演練。

3. 「南港中南街」高階實習:

延續 107 學年度實習一南港中南街組的規劃成果,持續進行中南街的調研、規劃。

■ 108-2 預計開設的課程 1. 大學部建築導論:

大學部 3 學分課程,每學年下學期開設。主要開給土木系「建築學群」同學作為必選課,同時也開

放給全校同學選修。目前的設定城鄉所碩士班無法選修,未來希望能對丁組同學開放。課程介紹建 築與建築學的核心問題、主要知識構成、重要議題概念、與部分研究課題。

2. 建築再現與城市形象:

研究所 3 學分課程,每兩年開一次。討論建築形式的再現與意義的生產,空間與城市的意象與形象, 以及全球化時代形式、意義與形象的作用與效用。

3. 創新社會設計工程(與謝尚賢、宋玫玫老師共授):

「工程跨與創造力計畫」的實驗課程系列二,每學年下學期開在 D-School 的 18 週課程。課程對應

「工程跨與創造力」研究,以實際的場域和基地(之前的兩年以台北市城南地區)為對象,面對真 實的人和議題為目標,導引修課同學發展具前瞻性、創造性質的發展提案。課程設計組織跨域合作 創造力方法模組於課程內容之中。

Q3.

Q4.

請問老師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 有沒有什麼新希望,或者其他分

A4.

享的呢?

A3.

希望能有更健康的生活型態;多 一些時間陪家人。

23

想對城鄉所新生說的話? 世界變化越來越快,學習也不妨盡量突 破既有的框架思考。


研究專長 |

城鄉環境規劃設計、依存地景、 東亞城市再生比較 研究、後殖民文化資產保存與記憶研究 、原住民社 區災後動遷與重建 主要開設課程 |

黃舒楣

《暗黑襲產與之外》、《原住民環境規劃專題》、《田 野工作坊》、《環境規劃設計實習》、《照護住居與 社區》

Q1.

A1.

想請老師分享目前研究的內容和成果,以及今

這個研究應該還會持續。這和我從 2014 年開

交流計畫 ?

一本書,應該在年底會出版,這本書我們比較

始,跟一位韓國學者做的一個研究,會集結成

年預計或已經進行的學術研討會、年會或國際

旅順、首爾和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的 監獄與周邊街區的關係。

最近就是九月初,在九州大學的戰爭遺產研討

另外一個在暑假進行的工作,就是連續好幾年

會。我要在這邊報告我剛進行一年的上海虹口

都會去日本東北,是跟三一一災後重建有關的

區的研究,是一個 29 公頃的地區,其實挺複

交流,已經是第八年了。已經可以看到受災市

雜的,我原本以為他是監獄,但監獄其實是被

中心地貌恢復,甚至被抬高,因為他們覺得需

一區里弄包圍,後來我發現這個里弄在二戰的

要修正對海嘯的預測。災後重建一個很困難的

時候,曾經收留過一批從歐洲逃到上海的猶太

課題,就是時間如何掌握,太快沒辦法談參

人。歷史常常在規劃過程中被借用,以合理化

與,太慢人們會失去信心。這裡到第八年,很

目的,所以我關心的是在這個脈絡中,當代人

多人都離開了,尤其是很多年輕人等不下去,

怎麼去用他,最近幾年開的「暗黑襲產與之

沒辦法讓小朋友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中成長。

外」,也是用這個角度關心襲產和都市規劃的

另外,很可能規劃重建後,基礎設施都會花很

關係。

多的錢,但可能沒人搬來,這些事情已經在很 多地方看到了,這也反映出日本極化發展的後 果。這些災區原來就是人口老化、外移的地方 了,災害加劇了這個現象。這個是持續在做的 事情,現在正跟東北大學的朋友編一本書,可 能會有相關的工作坊。(所以是每年都固定去 一個地區嗎?)沒有,其實我們會去看一些新 的地方,因為他範圍很大,我們想比較不同地 方,不同村町。因為理性上我們會覺得事情應 該要這麼做,但發展會跟村町政府的職能、市 民的狀態有關,所以沒辦法完全照某個道理去 說。

24


現任教師

Q2. A2.

學期去荷蘭交換,其他就是修課,其中包含四

接下來一學年,預計會開設哪些課程?大概的

個實習課,還有寫論文,過得非常忙碌, 雖

課程內容規劃是什麼?

然很充實,但也沒有太多時間去後悔有什麼事 情沒做。

除了實習一,也會跟社工所陳怡伃老師合開

不過,我在畢業之後到基金會工作,回頭之後

「照護、住居與社區」,另外就是與三個老師

才發現自己在城鄉所的經驗實在非常都市,我

合開田野工作坊。再下個學期,有可能只開實

當時四個實習課都在台北,但那時候在基金會

習一(因為老師是今年度的召集人),但也可

要去澎湖、去屏東,發現自己要新學習的東西

能加開「暗黑襲產與之外」,目前還在斟酌。

很多。有人會覺得城鄉所的課程可以教給你所

(小編:拜託開 QQ)

Q3. A3. Q4. A4.

有的東西,但這是不可能的,他教的就是方

法,還有面對規劃的概念、態度,以及工作方

請問老師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有沒有什麼新

法的建立。

希望,或者其他分享的呢?

我回過頭看真的是覺得,因為學校在台北、因

為課程方便,加上全台灣都圍繞著台北在運

同學對可能還是會對實習課有點抱怨,但還是

轉,所以當一個規劃者走進鄉村,就會覺得不

希望今年的嘗試能讓同學有學習的興趣。

了解的東西實在太多,所以這就是今年實習課 的設計,會把部分同學帶離台北的原因。

想對城鄉所新生說的話 ?

Q6.

現在答不出來,或許我可以再想一想。要說

什麼呢 .....Be water,這是我們也可以受用的

A6.

話。

Q5.

( 秒答 ) 人啊!我會這麼快地回答,跟我們規

劃思考的人本主義很有關係,如果你很看重人 的參與,認為他會改變結構限制的話,對於因

回顧研究生生活,最後悔沒有完成的事情是什

人而異的動態這些事情就會很欣然接受,而不

麼?如果重新當一次學生,老師會如何規劃自

是很教條地宣稱之後五十年一百年都要這樣

己的碩一生活?

A5.

覺得城鄉所的寶藏是什麼?

做。

好像沒有耶,因為我研究生涯中,三年除了一

25 25


慕思勉 教授課程 : 建築設計、

初等環境規劃與設計

次採訪城鄉所兼任教師、曾任城鄉基金會執行長的慕思

勉老師,編輯小組們第一次踏上公館樓四樓。打開「城

鄉基金會」辦公室大樓,宛如來到熟悉又陌生的神奇空間。慕 老師曾在 R07 實習課的課堂分享安康平宅參與式規劃案例,藉 由採訪更進一步與慕老師互動,也一窺城鄉基金會的樣貌!

思勉老師大學主修建築,大

何做設計?」讓他接受這個想法,

士生的慕老師。除此之外,老師也

工作。聊到當時在事務所的生活,

就學期間就一直在城鄉基金會工作,

不同,他認為台大的課程和城鄉所

學畢業後開始在建築事務所

慕老師指出事務所都是圖紙施工, 比較不會在意到使用者,也讓他一

直在想「建築是不是這樣?」後來

因而決定報考台大城鄉所。慕老師

之後更參與基金會許多的重要規劃 案例,一路歷經改革、轉型的階段。

慕老師看了夏鑄九老師的書《空間

慕老師在台大開設的課程,主

鄉基金會前身)工作,當時劉可強

等環境規劃與設計」,這堂課由劉

文化形式讀本》,也進到規劃室(城 老師一句:「不去了解使用者,如

要有開放給非相關背景大學生的「初 可強老師退休後交棒給當時還是博

在其他學校兼課,提到跟和台大的 整個理念綁在一起的,例如城鄉所 強調環境跟人的關係,團隊跟人怎 麼構思方案等等,這些都不是建築 或景觀基礎教育強調的部份。當然 其他學校也會提參與式,但可能不

會是放在基礎教育,這是台大和其 他學校強調取向不同的地方。


兼任教師 現任教師

從建築到參與式設計

提到參與式設計,慕老師回想他在基金會的第

還有像「表現法」的課程,老師認為建築系透過多

景觀、戲曲和工藝等跨領域專家一起討論、合作完

「但設計應該是人人可做才對,這時後表達方式和

一個案子,是在宜蘭的傳統藝術中心,結合民俗、

成計畫,開啟對「參與」的認識。後來還有安康住 宅規劃設計、屏東禮納里的重建案例,「建築進入 社區,和人互動、相互了解之後,才能找到規劃設

計的答案」。雖然身在城鄉所的我們,或許已經很 難想像沒有了解使用者需求就蓋出的建築,但討論 過程中慕老師也反問小編對於參與式設計的想法。

小編們想了想,以在實習課的經驗回答:「參與的 範圍很難界定,在實際操作時常常會遭受質疑。」 慕老師也接著指出:「最常會做多被質疑的,可能 是被說『這是不是真的居民的意見,或是這裡 100 個人,你問了多少的人?』」

對於實務經驗豐富的慕老師而言,任何計畫都

有時間和經費限制,始終不存在真正完整的參與, 但老師接著強調,相較於完全封閉的操作過程,在 推動參與之際,只要跟居民或社區有些互動,都是 一種參與,「在有限的條件之下,10 個人裡面,問

了 1、2 個人,這 1、2 個人可能是最弱勢或最需要 被照顧的人,這也是一種方法。」

城鄉所內的建築教育

綜觀目前城鄉所,並沒有許多與建築相對應的 課程。身為建築系背景的老師,是否有期待城鄉所 在建築方面的教學,有何調整或加強?慕老師認為 這同時牽涉到其他輔助性課程,才讓學生隨著年級

或學習成長,對設計思考愈來愈深入與更多面向。 例如過去所內曾開設「建築計畫」課程,是訓練學 生在蓋一棟房子之前的前期規劃,其中牽涉到政策

如何轉化到實質空間的改變。有些資訊蒐集、訪談 方法等和居民與社區討論空間利用等等,也與城鄉 所的基礎訓練與分析接近。

年訓練,在跟非專業背景的人討論時會有一點優勢, 技巧會是什麼?」慕老師認為,透過思考或技術性

加強,有助於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或是在社區參 與時有更多工具可以使用。另外「基地分析」牽涉 到最基本面對土地的態度,因為所有環境規劃都牽

涉到一塊地,有些跟歷史、社區記憶、生態有關, 但也必須反問基地的價值是什麼?這是在規劃過程

中很重要的部分。慕老師笑說,「碩一很需要這些 課,但碩一很忙,常常來不及學習,實習課就結束 了。」(小編心有戚戚焉啊!)

城鄉基金會階段性結束後的規劃

「當時成立基金會時是跟城鄉所綁在一起,實 務和理論可以互相搭配。」慕老師認為,基金會除 了推動參與式規劃,也讓城鄉所的研究生能夠接觸

到實務。雖然基金會暫停運作,不過裡面的人員還

是持續工作,大致跟原本想做的事情還是一樣的。 至於下一步怎麼走?慕老師說目前仍會以規劃設計 為主,還是會有些其他領域,例如社會教育等等。

城鄉所的寶藏

慕老師想了想,笑說:「我本來想講基金會,

但說自己寶藏好像有一點……。」(小編:可以呀!) 「我在基金會工作那麼久、城鄉所學習那麼久,會 希望基金會對城鄉所有幫助,或增加多一點互動。 如果同學有相關的問題,或實務上想要的學習,應

該都可以來跟我們一起討論。應該說這是一個資源, 過去有點可惜,我們要多打一點廣告(笑)。或許

可以安排一些機會,讓同學先認識我們,我想會對 學生有一些幫助。」老師很歡迎城鄉所學生來基金

會或這些公司認識,別忘了有空到公館樓四樓走走, 這裡還有很多寶藏可以挖喔 !


郭恩慈 教授課程 :

環境規劃設計實習課程

編初次與郭恩慈老師見面,是在尖沙咀美麗華廣場的

一間港式飲茶。一頭短髮、身材嬌小的郭老師總是笑

臉迎人,態度十分親切友善,與學生完全沒有距離感,一面

熱情地招呼小編喝茶、問台灣與城鄉所的近況,甚至特地約 了一位曾在城鄉所就讀的學長一同餐敘,交流香港與台灣的 政治社會情勢發展。

關注多元的空間理論

郭老師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學士,並在法國

後來,郭老師知道城鄉所在夏鑄九老師等人的

港大學佛學研究碩士學位,長期在香港理工大學設

聯繫,雙方也有了交流的機會,「那時候黃麗玲老

巴黎第三大學拿到比較文學碩士、博士,另獲得香 計學院任教。看似跟城鄉所的空間研究專業關係不

深,但事實上,郭老師不只有許多空間相關的著作

與研究(例如《東亞城市空間生產》、《香港空間 製造》等書),更早在 20 多年前,就跟城鄉所結了

緣分。郭老師說,法國的許多理論家如列斐伏爾、 傅科、羅蘭巴特等,關注的學科領域都非常多元、

廣博,而這些學者也同時關注城市、空間的議題, 郭老師在法國唸書時,也讀到這些學者探討空間的 著作,因此開啟她對空間理論的興趣。

提倡下有許多相關理論的研究,她便嘗試與城鄉所

師還是博士生,她的小孩才剛出生,她來接我的時 候,還一面抱著小孩!」 郭老師笑著回憶第一次 來台與城鄉所交流的點

滴。此後 20 多年間,郭 老師與黃麗玲老師、王 志弘老師、黃舒楣老師 等都保持聯繫,也不定 期地來城鄉所交流。


兼任教師 現任教師

「只要能拿到圖書證就好了!」

在香港的教學與研究生涯中,郭老師長期致力 於高齡者生活環境的設計與發展。郭老師指出,因 為香港當局對於這方面的研究提供較多經費支持, 也讓她可以持續進行相關研究。郭老師曾帶領許多

老人進行參與式規劃,透過遊戲取向的方法,讓長 者說出自己對於環境的認識與規劃需求,再協助長 者實際進行環境改造。郭老師也曾將自己與其他學

者對高齡化空間營造的觀點,集結成《高齡化香港: 城市建設與文化發展》一書。

至於為何會選擇來城鄉所兼課?講話一向直率的郭

老師笑著說:「因為我想要台大圖書館的借書證!」 她回憶,當時王志弘老師詢問她來台任教意願,提

到薪水等條件時,郭老師表示都沒關係,「只要能 拿到圖書證就好了!」不只如此,計劃移民台灣的

郭老師,除了在城鄉所兼課,也打算開書店,分享 自己喜愛的書籍與知識。由此可發現,郭老師是個 愛書如命的人呢!

融入香港實質經驗

因為來台之前仍有一些手續需要處理,郭老師 預計要到 108 學年下學期才能正式與同學見面,到

時候會帶領碩一同學的實習課。郭老師坦言,在台

灣要用中文授課,對過去慣講粵語的她是最大挑戰, 另外她也表示,這是第一次接觸城鄉所的實習課, 對於課程進行方式也需要再多了解。至於對實習課

的想法,郭老師希望能把過去在香港進行老人空間研 究的經驗帶到城鄉所,同時鼓勵城鄉所同學在結合理 論、透過規劃改善實質環境之外,也能在過程中,反 思專業規劃者的角色。

經過一個下午的相處,小編覺得郭老師實在是位 個性非常親切又爽朗的老師,未來各位城鄉所的同

學,尤其是碩一的新生,如果有機會上郭老師的課,

不妨多把握與郭老師交流的機會,即使意見不同的地 方,郭老師也非常歡迎學生與她討論,相信經過這樣 的交流後,一定會非常有收穫的!


⼌瑬㢌

鬘鬬䈰✑⪠㵽

Ⰹ䌙⹡盘椚ㄤ籏⹡䏾⹡⺫䭍⼿⸔罉䌌⿻⸔椚贖椚䨾Ⰹ䌙⹡ㄤ⸔椚翵⬹

橇㞯笞隌盘椚⿻⥜粀歍㜡贖椚焚⽈㡦欰灇瑖㹔歍锞盘椚Ⱇ⹡欽ㅷ䱰 飑盘椚㕮剅莅⭑㐼⦶鼩盘椚⟃⿻罉䌌❜鳵✲⹡ㄤず㷸荆壜㉏겗涸贖

ꂁ劻䗋爒◜꽃

椚莅鍑对

侮椚吥⿼须俲㷸欰须俲涸䒊墂刿倞灇瑖㹔瑠꟦侮椚⿻橇㞯侮悦Ⱇ긭 ⥜粀贖椚竤顥呍ꌼ罉䌌灇瑖呪穡呪⸔椚翵⬹栁⺑ꆄ⼿⸔㷸吥鹎遤 來肬鿈湱ꡠ鎙殥

ր⺢锣茥⢳溸霃⢳溸䧰⠰㹧⹜⢳ց

ր㓻ꍂ䨿溸㸅趵儱☭ց

饥鹎䨾鳵仗佞衽䎙渝笃䠑篞粕涸嗃呖♧倾鼩剤〳

㉏饱㙹ꀀ䨾涸㼂询捀⡦姻㥪鵜劍頾顑侮椚吥⿼须俲

㣔涸䊨⡲㔔捀㹻⡞ꨆ㷸吥䖎鵜㥠剚꾷衽艁驎鮦彋

㖈㢫涮㾝Ⱖ㻜湱殹㥪♶锸僽二⟤袚✲Ꟁ罉䌌䧴僽

䠦涸 )FMMPX ,JUUZ齡酭㽠僽猗㧶涸䏠⡙瑳乹猗㧶♧

涸猗㧶꼛♳嬗♶柔韠㖒铞僽➃㥠涮植吥⿼⦛Ⱖ㻜

儘涸Ⱄ럊♳棵❀럊♴棵猗㧶疮衽铞 չ䧮涸欰崞䖎

Ⱇ鿈Ꟍ瘞瘞鷴麕㖈㙹ꀀ䨾莅罉䌌涸㷸绢♶盘濼陏

鋊䖒䖎㥪䱍䳣պ♶䠦㋓涯Ꟛ宐涸㥠剚㖈♳棵涸Ꟛ

➃腠涸贖椚剤✫䩟㻜涸鎯箻䨾⟃㖈㢫䖤⟃康ⴏ剤

㨥⯓岙♧㡹蘢♧㡹ㄳ㉱ꤙ⠶㥠Ꟛ㨥䊨⡲㉏饱♳棵

긅♶♧㹁僽㖈湱ꡠⰗ鿈Ꟍ䒊眡䌌鿪腋⨞涸遈㥪涸

儘䨾꨾頾顑涸䊨⡲Ⰹ㺂 չ♳棵涸儘⦬䖎钢溫ⰁⰁ噠

䨾⟃㼩倴鸏⦐䨾㽠錏䖤䖎剤⥌䗱

䧮⦛㽠⿡⨞⛳♶剚ⴕ㣖㢵ず㷸鹎⿡䪪䍲䘑殹♴

㖈㷸吥酭♶盘僽铭㛔♳㻜绢䧴僽莅㷸Ꟁ㨱涸✽⹛

噠涸剤➊랃✲䞕㽠贖椚鿪僽鑪⨞涸腋⨞涸鑪⨞涸

⛳剚窍✮倰岁湈䘰鍑对պ㼭管⛳䌢䌢㖈幀㢹佐ⵌ猗

鿪〳⟃雊ず㷸䪪ⵌ䖎㥪涸须彂罉䌌⛳剚窍✮⼿⸔

鳵涸罉䌌㷸欰涸꨾宠籏僽剤宠䗳䥰䫵䭰衽〫銴腋

䵩♳箁䧴澗鍑䕹姽㖈⨞➊랃 鸏倰꬗⨞䖤遈♶ꐫ涸

㧶涸㔐⥌♶锸僽㖈䨾鳵䧴僽箁♳猗㧶㼩倴⢵ⵌ䨾

㷸Ꟁ㨱⛓꟦涸孨㕠⛳遈㥪涸⫹僽♶ず秹涸ず㷸籏腋

㣁湈䘰鍑对涸⭽盘僽⧺傈➠剚㔐䥰䋞劆腋窍✮罉

ꤑ姽⛓㢫䨾鳵⛳䖤ⵌ鏪㢵殗噠㷸Ꟁ㨱涸㔐꺈♶ず

䌌⿻㷸欰⽰儘涸⼿⸔

倴Ⱖ➮䨾鳵㙹ꀀ䨾涸䨾鳵➃㆞鿪剚⿼㊥涸窍✮⸂ ⼿⸔㽠皿僽搂岁鍑对涸⛳剚䪪㼦Ⱖ➮倰岁䍲䘑㔔

չ㽠皿尝剤騈䧮㼩ⵌ鑨⡎䖰⡹鹎⢵䨾鳵涸齡♧ⵠ䧮

罜鸏❉㖈㙹ꀀ䨾湱麂涸➃⦛㽠僽猗㧶䗱⚥涸㙹ꀀ䨾

㽠Ꟛ㨥钢陏⡹✫պ㼩倴䨾♳✲⹡搂䨾♶濼涸猗㧶㼩

㼂询

倴㷸欰⛳僽湱殹湈䗱⭽盘尝剤湬䱺✲⹡♳涸贖椚 㖈䨾鳵⚥猗㧶⛳剚滚錚Ⱄ倰羮聃㔋꬗钢陏ず㷸

䨾⟃殹㣐㹻鹎⢵䨾鳵儘鎹䖤剤狲頗窍✮䨾鳵➃㆞♧ ⦐㥪⽫韍ㆦ

30


所辦職員 現任教師

瑬㢌ꪛꍂ倁

♶锸僽铭噠䧴僽⦐➃䗱䞕䞕筱㉏겗猗㧶鿪䖎격䠑䲿⣘ 䍲䘑䧴⼿⸔䪪㼦盘麥䖎姹鵔鹎⢵䨾鳵鑉㉏⢵㷸吥尝✲

⛳〳⟃㢵ⵌ䨾鳵饥饥

剓ꅾ銴涸焚♧㻜绢铭竤顥呍ꌼ⛳僽䪪猗㧶ㆦ

31


嘼帼鬷

鬘鬬䈰✑⪠㵽

⚺銴涸噠⹡眕㕠僽㷸⹡吥⹡莅㷸欰湱ꡠ涸✲⹡⟃⿻罉䌌翵⟤䱖铭 䨾⹡剚陾⸔㷸ꆄ栁⺑ꆄ瘞瘞〳⟃铞䖰Ꟛ㷸ⵌ殗噠䨾꨾銴竤娜涸玑䎸 鿪わ䭍㖈Ⰹ欩荛鸮殗噠䖕涸吥⿼耢粯鿪僽鷴麕巾顜⛓䩛Ⱖ㻜巾顜涸

〥♧⦐魨ⴕ僽/56 #1 荩㣐㙹ꀀ䨾吥⿼剚磌窣㼠갤涸㼭管涮邍吥⿼

ꂁ劻䗋爒◜꽃

ㄤ怵闍涸鎝䜂

䨾鳵➃㆞⚛♶⫹㷸欰〳⟃佞冖⧺鄄㉏ⵌ植㖈姻㖈贖椚➊랃✲⹡巾顜 铞㔔捀姻鸫♬剢莅Ⱄ剢❜歲㼩倴㷸吥遤佟罜鎊♬剢䏁⛓⵹銴贖椚涸 僽♳⦐㷸劍涸✲䞕湡⵹僽㷸欰锸俒〡鑑涸剓䖕䎙㣔䖎㢵㷸欰鿪剚䬰 ⵌ剓䖕♧ⵠ䩞粿❜锸俒须俲䖎䌢銴衽䚊㖒ꤙ衽㷸欰⦛駵玑䎸㼭管锸

俒銴〡鑑⵹ 㣔⛓⵹粿❜㋅ Ⱄ剢⵱Ꟛ㨥♴㷸劍涸✲⹡⢿㥶倞翵罉 䌌瘞瘞ⵌ儘⦬䩞剚玖䗏剤冖⧺涸䠮錏

ր吿⹵㹧⦒脛劗⹵┞埞ց

稣侸剓鵜剤ㆭ❉吥⿼㔐〵抓湏럊➮⦛剓鵜涸欰崞 耷噠ㄤ涮㾝鵜屣䕱䖁舡嵳酭꬗㽠剤⦐륔㣐罜幢兠涸 须俲䏨巾顜疮铞㥠⟃⵹Ꟛ㷸♧⦐剢㽠㣐嚌〳⟃䪾ず

瑳乹鏞㉏涸儘꟦僽 涸傍♳ 럊䨾鳵涸Ⲉ孵巜巜

㷸涸そ㶶鎹饱⢵㥠涸䊨⡲㽠僽剪⹡ず㷸㷸欰㽠⫹

㖒オ〫剤俒⟝缺ꠗ尪尪涸耫갉瑭麕壜〵ㄤ랔ꆄ袇

㥠涸㹐䨩⡎䟝䗳鸏Ⱖ⚥鼩剤䖎㢵涸ꡠ䧃ㄤ✽⹛⛳

涸须俲晘꬗㽠僽巾顜涸鳵Ⱇ呲巾顜姻㖈䘑烮㖒贖

ꨈ䚓䖎㢵㷸Ꟁ㨱殗噠⛓䖕鿪鼩僽騈巾顜䭰糵⥃䭰耢

椚呲꬗♳涸须俲溏ⵌ㼭管⦛涸瑳乹鏞㉏痧♧〣鑨

窄⫹僽罉剦⿼♧垺

僽չ⡹⦛⢵㉻պ 㙹ꀀ䨾涸罉ず㷸㼩巾顜䥰鑪♶剚㣖

꣫欰㣐㢵儘⦬⛳䖎⣜飅巾顜涸㶸㖈㔔捀莊ⳝ䨾Ⰹ 㷸⹡湱ꡠ涸✲갪鿪僽巾顜♧䩛贖椚

ր嬓⠥☭ꌬ锣㸫蔦䉁溸ꈹ亜鬘鬬⚉ꄻ 儱㓻ꍂ䨿溸㸅趵ց

巾顜涸♧傈欰崞䖰荈䊹彋⪔鞮渿傍귭Ꟛ㨥傍♳涸 䊨⡲僽⢿遤䚍㖒佐涮⥌盳⟝贖椚莅鱲㺕Ⱇ俒瘞✲갪

䪾㷸吥涸銴宠ㄤ荈䊹涸䖊鳵✲갪⯓贖椚㸤瘞ⵌ♴

鄄㉏ⵌ㙹ꀀ䨾涸㼂询㖈䨾Ⰹ须娜馄麕 䎃涸巾顜㥶

⼯嫲鯱㢵ず㷸ⴀ植傍♳鿪♶㣖ⴀ植 㽠剚⮛⯓贖椚

⡦㔐瘸ヤ չ㼤ꅾ㢵⯋♶ず涸⭆⧩錚պ 㥠钢捀㙹ꀀ䨾

ず㷸涸꨾宠㸞䱖嫲鯱䔞䚍㥠疮铞鸏㽠僽չ䊨⡲♶

剓棇顜涸僽剤ぐ珏涸耫갉ㄤ⭆⧩鸏㣐嚌僽㖈〵㣐穪

徧㹁䖒պ ✲䞕♶剚㔔捀➛㣔♴棵㽠嶋㣟銴㧇㊥㸞䱖

搂⫦剤涸 չ䨾剤✲䞕鿪僽鼇乵겗罜♶僽僽ꬌ겗պ ꨶ

㥪儘꟦ㄤ鹎䏞㔔捀չ⡹涸䊨⡲㽠僽⡹涸䊨⡲պ ⛳㔔

舡涸铃鎊♶僽 㽠僽 ⡎㙹ꀀ䨾涸罉䌌♶剚铞➊랃僽

姽巾顜⫙ぢ傍귭㽠く귄く怏⚥⼯䪾䳣儘꟦鳵Ⱇㄤ⠅

♧㹁㼩䧴♧㹁ꐫ罜僽雊㷸欰⦛荈䊹⿡鼇乵搭罜嫦

䜂㥶卓♴⼯귶✫䙦랃鳵 չ齡㽠く䎙晚귕✝㓫պ 鏞

⦐➃鿪銴㼩荈䊹涸鼇乵頾顑⟤鸏僽㙹ꀀ䨾涸㼂询

锓剓䖕巾顜濼麥㼭管姻㖈蕲䟛吥⿼鏞锓㼠겗倴僽

32


所辦職員

Ӛ巾顜涸㍅㥪 ꆚ箁谁遯

Ӛ巾顜涸傈䌢 ♴䑉仗湏

帼鬷ꪛꍂ倁

♧湬⟃⢵⼿⸔ず㷸⦛贖椚ぐ珏䨾♳✲⹡涸巾顜䊺竤㖈⛰剢⚥ꨆ

Ꟛ㙹ꀀ䨾✫麕⿡幀询♶ꪫ涸巾顜♧湬䪐怵㙹ꀀ䨾麌⡲涸ꡠ꒳ 錬蒀䖰㷸欰Ⰵ㷸ⵌ殗噠〡鑑涸㣐㼭✲⹡⺫䭍儘玑㸞䱖须俲粿 ❜瘞ꧪ搭デⴽ㙹ꀀ䨾⡎巾顜➠剚殆㖈䊨㷸ꤎ剪⹡㣐㹻蕰剤堥 剚㖈騟♳麂ⵌ巾顜ⴽ䘎✫騈㥠䩧耫䬸ㄎ翝翝鵜屣䧴罏㖈茁剅 ♳䭰糵ꓳ㹁巾顜涸傈䌢欰崞鎹✲䧮⦛⛳劍䖊䱺剐涸倞鹎➃㆞腋 湈䘰姿♳鮨麥⫹巾顜♧垺〳ꬒ㖒㸤䧭ぐ珏䨾鳵傈䌢⟤⹡

33


何燦群 (以下簡稱何大哥)

負責工作內容:

所網管理、電腦業務、資訊相關財產設備採購與管理、訪 問學者來台申請文件及所上的環安衛問題等等。

『有什麼問題來找我吧!』

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編輯們帶著工作用的數位紀錄工 具潛入所辦進行突擊時,被眼尖的所辦職員淑貴觀察

到編輯手上的「藍芽鍵盤」正是何大哥正在找尋許久

對於自己的愛好充滿熱情的何大哥,在編輯採訪過程

啟話題。

範google earth的路徑影片錄製過程,以及如何修正

的隨身裝備。就這樣,這場突擊行動意外的以鍵盤開

也非常熱心地實際將技術傳授給編輯們,像是現場示

原始碼來客製化個人需求等等。編輯們在學習完濃縮

『除了一般性的為同學解決資訊設備

版本的技術指導後,都覺得這些技術其實非常實用, 它可以是我們在參與實習課的田野調查期間運用到

相關問題,何大哥其實有許多技能。』

的有用工具。熱心的何大哥說他曾在兩三年前帶過十

多位學生,利用課餘的時間進行技術教學,大方的何

深藏不露的何大哥大學是都計背景,研究所學的則是

大哥也提到如果同學們有google

與GIS相關的地理資訊系統相關。不僅如此,何大哥也

earth

及google

map 的技術指導需求,隨時可以組隊找何大哥免費傾

很擅於寫網頁程式碼,且自從google earth的技術出

囊相授喔!

現開始著迷研究的他,在最近十年也活躍於自己設立 的部落格經營。何大哥說有空的時候會自己找題材來

更多於何大哥的背景及他與空間資訊系統的相關人

月旅行製作google earth的模擬導覽影片。另外,也做

code 提供參閱。

製作google earth的影片內容,像是他曾為女兒的蜜

生經歷,收錄在《城鄉40》的週年專刊裡,附上連結QR

過許多台大校園內的空間模擬,舉例而言,熱愛跑步 的他就曾經做過馬拉松模擬導覽地圖的影片、台大校 園90年來的地理建築變遷等。編輯實際觀看何大哥製

作的空間模擬影片時,覺得自己就如同何大哥所設定

▲《城鄉4 0》主刊

電腦運鏡的高空視角,有種遊走於實際的地理空間的

關於何大哥運用google earth/google map技術製作

臨場感受。何大哥平時會將自己製作的模擬導覽影片

的 作 品,請 參 閱 以 下 何 大 哥 部 落 格、所 網 專 欄 及

內容發布在部落格上面與人交流。

YouTube 的連結QR code。

此外,有關於台大校園運用google earth/map的技術 的研究作品也會放在所網上的專欄頁面中。想要一覽 何大哥的作品與技術的同學不要錯過了!

▲部落格

34

▲所網專欄

▲YouTube


所辦職員

何大哥開鄉文

當你使用所上的電腦發生問題時歡迎來找何大哥

當你的學生證無法刷入所上門禁空間時歡迎來找何大哥 當你想學 google earth / map 時歡迎來找何大哥

35


03 畢業校友洄游

36


城鄉所的特色,在於學生來自各領域,而畢業後也

不一定都從事空間相關專業工作,而是分散到不同領域, 在不同崗位關懷人與社會。不管選擇的人生道路為何,在 城鄉所的日子,對這些畢業校友又產生什麼影響?不同的

經歷讓他們理解事務的角度有何差異?我們訪談兩位大 學來自不同背景、從事不同領域的校友,希望藉由他們 的經驗,鼓勵大家從城鄉所本就提倡多元的教學環境中,

能結合不同資源與機會,走出自己的路,能在城鄉所的 日子裡多少有些體悟。

37


李捷群

碩士班��級

美國亨特學院 媒體藝術研究所 研究生

人生經歷轉折

非常幸運地,城鄉所的教學內容符合學長的預期

這天,小編們與李捷群學長,約在溫州街的咖啡

,因此學長在城鄉所三年的時光非常充實開心, 「除了

己在城鄉所的生活、在美國深造的感想,同時分享自

文以《流動節點的國族意象: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的品

寫論文之外。」學長開玩笑地表示。捷群學長的畢業論

廳碰面。帶著友人一同赴約的捷群學長,侃侃而談自

牌治理術》為題,小編們好奇,為何會選這個題目?學

己喜歡的紀錄片(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 、賀照緹

長說,因為那時候很喜歡機場、覺得機場空間很有趣,

的《未來無恙》) ,一面也不忘關心小編們在城鄉所的

加上原本期待這樣也許會有比較多出國機會, 「結果

學習情況。即使畢業一段時間,學長對於所上的事務

也沒有,哈哈!」

還是相當熟悉。

在城鄉所學習期間,捷群學長就開始計畫到國外

從城鄉所畢業五年,待過規劃公司,也曾做過影

片拍攝工作,最後決定到美國亨特學院媒體藝術研究

交換,申請電影、影像相關系所,可惜因為相關資歷與

兩個領域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學長認為其實差異不

規劃公司工作,四年多的時間,捷群學長發現許多作

作品較為缺乏而未能如願。畢業之後,捷群學長進入

所專攻紀錄片創作,延續學生生涯。空間專業與影像 大,只是工具不同而已, 「一個是把規劃方法當工具, 一個把影像當工具。」

機會。

過去捷群學長曾拍攝過的作品,包含《被遺忘的角

98年入學的捷群學長,大學時就讀台大園藝系景

觀組, 「我們那個時候,景觀組的課程就是做遊憩規劃

之類的,我覺得不是跟社會議題鑲嵌在一起的思考。」 為何會從偏向理性規劃的園藝系,選擇較具人文關懷

的城鄉所?捷群學長表示,因為大學時除了園藝系的 課程,又修習「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的基礎課程「婦

女與性別研究導論」 ,開啟他對社會學相關領域的興 趣。

影像紀錄的機會,因而有了一圓出國鑽研影像專業的

有了感興趣的方向後,捷群學長曾想過考性別所

、社會所,但因為想要從更多元角度看事情,於是放棄

性別所,後來考量城鄉所與景觀專業有關聯,又與社 會所取向接近,於是決定報考城鄉所並順利錄取。

38

頭-菜園里的故事》 ,以萬華菜園里的社區紀錄片, 《 呷飯湯滋味》呈現屏東林邊地方家庭共做料理的過程


、關係與文化,以及以基隆女中儀隊群體生活為主題的《風華

》 。原本就對影像紀錄深感興趣的捷群學長在經歷幾次紀錄 片拍攝的工作之後,體悟自身的侷限,因而決定邊工作邊做 出國留學的準備,期望能在拍攝的思維與工作上有所突破。

最終如願來到美國唸媒體藝術的學長,到了美國生活之

後,反而深刻意識到自己對於台灣的土地認同。因而就算是

身在異鄉,也以自身日常生活與台灣經驗作為拍攝對象。當

我們問起在國外生活的見聞時,捷群學長分享自己待的是很

在地的學校,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當地人,亞洲對他們太遙遠。 加上紀錄片拍攝也與地緣有關,因此比較難跟同學在情感上 產生連結。捷群學長表示,作為班上少數的外國人,在異地的 孤獨感也是需要面對的事情。

未來理想的工作模式

聊起對未來的工作想像,捷群學長希望再花一年完成美

國學業後,能回來台灣工作、創作、生活,有家人及自己關懷

的事物相伴。雖然不排除再到規劃公司上班,但對學長而言, 理想的工作型態是成立共同工作室,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

, 「這個工作室不是一間公司,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是個體的接 案者。」

捷群學長認為,個人接案如有需求,也能找工作室的夥

伴共同工作,不把所有工作綁在一起,其實是更自由的合作 模式,這樣的模式在美國有類似的案例可以參考。捷群學長 表示,自己並不堅持把理想與工作綁在一起運行,工作得到 報酬再回來支持理想,算是比較務實的狀態。

看似轉換跑道,遠離城鄉所的空間專業,轉向不同於空

間規劃與環境設計的影像紀錄。乍看之下,影像工作偏向個 人創作,從關心他人回歸到檢視個人,看似變得微觀,但捷群

學長認為,個人處境也可能與他人發生關聯, 「某種程度上, 也是從個人狀態,找尋某種普世性的社會情境與狀態。」也許 正如學長前面所說,他只是換個工具、換個方式,但仍然保有 對人與社會的關切。

39


꯴卲꽌

牅㛶榨筨

皒岻㣙〉硆牂楗㏔劋ꀡ⪬㵎ⰶ╭⚉

┯儱⺢锣譔䨽㲳脯儱锣靿庤噘䨽㲳 霃䘤묉氠

㕜字럛⚥㣜럛鿈䬓ꤑⴀ植⥃殆莅や涸昰锸⛳鍸⹛

鹎Ⰵ䋑㜥耷㜥荛倴㣐㷸䥰鑪剤涸㷸遯䙼笞㷸吥⽿

䞕筱瑠꟦㼠噠罏⽿搂岁⯏ⴕ㔐瘸鸏❉㉏겗պ鸏垺㼦

卌갲㷸Ꟁꅾ倞䙼罌瑠꟦㼠噠罏涸錬蒀չ㔔捀⚥㣜럛 鿈韍䗚婥字涸䛰鴊䨾⟃鑪䬓䱈涸鎣锸暽嶍ⵌ字停

չ侮⦐㷸吥涸䒊眡來肬僽鎯箻ず㷸殗噠䖕馜䘰

宠䠑纏莅⭆⧩涸涮㉏䧭捀꤫卌갲㷸Ꟁ涸㣐㷸殗噠鏤

尝剤䲿⣘鸏垺涸귢ⴕպ꤫卌갲㷸Ꟁ㥶姽㔐䥊㖈鸫歌

鎙ⴲ邪ⶍ㥪殹儘麂ⵌ♧⡙䢀䏞嫲鯱Ꟛ佞涸罉䌌䲿

䒊眡涸傈㶩➮铞麕⿡넞⚥隡䊨猰罌㣐㷸㔔㼩殥殥

⣘㷸欰刿㢵瑠꟦䱳程䙼罌卌갲㷸Ꟁ䖕⢵⛳㔔姽饥

剤莇馱罜鼇䙂䒊眡⡎鸏垺涸來肬橇㞯雊➮⪔䠮㠺⸂

♳剤ⴽ䒊眡禺㷸欰涸麥騟

♶䟝糒糵䙂涸䙂걧♧湬㖈舡嵳嵥植欩荛罌䣂⯓⠅ 㷸ⵌ✲⹡䨾䩧䊨稡琎竤뀿

殹儘㙹ꀀ䨾ㄤ帝寐䒊眡禺䲿⣘♧珏爢剚⿮莅⿮

卌갲㷸Ꟁ㔐䥊殹儘涸禺♳涸殗噠鋊㹁㽠僽銴鏤

莅䒭鏤鎙ㄤ爢⼦斊鸤〵抓ꀀ㕼荈䧮钢ず涸《ぢ卌

⽿♶♧㹁剚溫㻜罌ꆀ溫㻜植屣 չ䧮⦛欰崞㖈♧⦐瑠

䖤倞倰ぢ㖈㣐Ⱉ䒂殗齡䎃卌갲㷸Ꟁ剎二⟤꤫❮

鎙ⴀ♧啥䨼㶩罜鸏啥瑠꟦鋊ⷔ罏䨾鏤鎙ⴀ涸չ䨼㶩պ

갲㷸Ꟁ⛳隡✫鏪㢵㢚ꙍ⛰꤫❮罉䌌涸剅㔔罜栽 罉䌌䨾頾顑涸爢⼦斊鸤⼿剚猽剅ず儘⛳䋞劆䪾㖈⻍

꟦⡹♧鰳㶩涸欰崞僽鄄秉勲涸瑠꟦鋊ⷔ罏⚛尝剤

䫏涸殗噠鏤鎙灇瑖衆㻜捀溫姻涸瑠꟦佖鸤倰呪 չ♶

荈錏铞Ⱖ㻜䧮⦛剚䕧갠♧⦐➃涸♧欰պ㷸吥涸䒊眡

僽〫銴覈䨼㶩罜僽銴铞幢嘽䨼㶩鑪䙦랃欽䪾俒䤊

來肬⛳雊卌갲㷸Ꟁꅾ倞䙼罌鑪♶鑪驎♳䒊眡鸏哭騟

⨞䧭溫涸պꤑ✫꤫❮罉䌌➮鼩䪪✫063T〵㣐㖒

椚禺ヰ稇⾇罉䌌㖈㖒㾀字莅爢⼦㕰넓瘞㖈ぐ倰涸 ⼿⸔♴殗噠鏤鎙չ㣆䟝䧭溫պ 䧭捀➛㣔㣐㹻擿䜫涸

溏⡂ꦑ儘鿪剚鱲䳖駵麥涸卌갲㷸Ꟁ⽿㖈㣐㷸欰

⻍䫏影屮⽈暟긭

巆䖕劍ꅾ倞럊敎㼩䱳程瑠꟦㼠噠涸攨䞕殹儘꬗荆殗

噠醢⡲姻䚊倴㼦宠꫙䠮涸卌갲㷸Ꟁ⵹䖃留䎃儘㢵

ր䨿┪溸뀹宯儱✘蔦䉁⹜꬟婜ꁺ⻄䑑 ⻄埞溸獘劋⹪蕞ց

妄麉娜涸⻍䫏➮䟝饱剎㖈剅♳溏ⵌ⻍䫏涸ⰗⰟ㣐嵮 㜥⡎䎙妄䬺鏞⻍䫏⽿麒㼦♶衽䖕⢵➮䠑㢫㖒㖈Ⱇ 㕨涸埠纈⚥䪪ⵌ䎃⛉㣟⥜灶侁涸㣐嵮㜥⚛剤✫㼟

㣐㷸䖕劍莅⻍䫏㖒倰陾겗涸穡箔㼩倴娜〷俒⻋

㸐⥃殆涸䟝岁倴僽衽䩛庠粭锅叆莅⻍䫏涸箔ⴕ⛳

莅瑠꟦涸㥪㣼瘞瘞雊꤫卌갲㷸Ꟁ剤✫㜡罌㙹ꀀ䨾涸

㖈姽穡♴䒂糵荛➛

䟝岁ꧪ搭饱ⴲ剎そ衆㷟㿋欩荛♧䏞䟝鱲ぢ岁䖒灇

齡儘〵抓爢剚〥♧⟝㣐✲㽠僽⡙倴⚥㿋⽂騟涸

瑖䨾⡎剓䖕鼩僽갫ⵄꏗ《糒糵㼩瑠꟦陾겗涸灇瑖

40


⛓騟

遤⹛儘卌갲㷸Ꟁ穡陏儘⟤㕜㣐➿邍涸鏪ꤿ僈罜鏪

湱殹㼱㣐鿈ⴕ鿪㖈㢫꬗駵⢿㥶㖈灇瑖䨾涸痧♧䎃

Ⰽ➃⥃䭰耢粯䭰糵ざ⡲㖈盘焗梥畹鼇用㨽儘䍲䘑

卌갲㷸Ꟁ㔐䥊㖈㙹ꀀ䨾涸傈㶩㖈來㹔涸儘꟦

涸㧼㶩姻㥪㽠僽植⟤用㨽涸盘焗梥⛓䖕卌갲㷸Ꟁ莅

㽠焥ⵌ⛰✳♧㣐㖒꩏雊➮㣐鿈ⴕ儘꟦鿪⿡担⼦䍲䘑

⸔鼇盘焗梥䧭⸆鹎Ⰵ㕜剚䖕⛳䒂伾卌갲㷸Ꟁ二⟤

姽㢫Ꟁ劍ꡠ䗱涸⻍䫏➠䭰糵⿾㼩莇䒊紜鮦涸麌⹛

⸔椚湡⵹二⟤盘焗梥鳵Ⱇ㹔ⶰ⚺⟤涸卌갲㷸Ꟁꤑ

鸏갪鋊ⷔ♶〫䕧갠⻍䫏⛳䛌遼乹ꁈ鵜涸㣔嫢瀖晦

✫佟瘼俒㹒莅倞耂涸䊨⡲㼩倴俒⻋须欴涸ꡠ䗱⣜

瘞㖒⼦ⶍ㥪殹儘㣔嫢㖒⼦剤♧纈㱙㱙⦛⿾㼩♧갪

搭♶幾欩荛㖈盘焗梥涸佅䭰♴剤刿㢵涮䳸涸堥剚

ꤿ僈㿋涸Ꟛ涮鎙殥⚛涮饱䫒昰䒸饱卌갲㷸Ꟁ涸莇馱

莅瑠꟦剎⼿⸔麕涸陾겗㥶〵⻍堥䑖涸⥃㶸陾겗〵

䫏Ⰵ锅叆⼿⸔䧭捀䖕⢵焚㡦锸俒涸꫙䠮

抓敚㝝娜〷俒⻋⭆⧩涸锅叆ⴕ겳瘞

卌갲㷸Ꟁ疮衽铞荈䊹չ鏤鎙պ殹儘涸䭸㼬來䱇ⷠ

㕜剚⸔椚涸䊨⡲竤뀿⛳雊卌갲㷸Ꟁ刿ꅾ鋕➃莅

〳䓽罉䌌䪪➮♧饱⿡爢⼦✫鍑陾겗騈㾀字⦛❜崩

➃⛓꟦涸彘鸒椚鍑 չ㖒倰ㄤ✲⹡銴麌⡲➃䩞僽剓

彂罉䌌殹〡鑑㨽㆞♧⦐♧⦐㖒鼝锞俒须㨽㆞ⵌ爢⼦

呪铞僈剚涸竤뀿䭸ⴀ殹儘Ⰽ鼹字滞✽湱〭㓝欩荛ㆰ

⛳㖈㙹ꀀ䨾涸䍲䘑♴䪪ⵌ㕼加禺涸宐ⵄ㼠㹻勛듳

ꡠ꒳涸矦㋲铞僽㕰穡պ➮⟃⿮⸈倞⻍䫏鮦畀㸞縨倰

饥鏞 չ㖈 䎃⵹㥶⡦铞剪俒须㨽㆞鸏僽ꅾ銴涸椚ⴀ

縰 չⰍ珏䠑鋅鸏垺侰鋕䙦랃剚剤㥪穡卓պ卌갲㷸Ꟁ

遤⹛殗噠鏤鎙䧴锸俒㥶卓〫僽䳖♧⦐俒䤊㼩䧮㛆

䭸ⴀ爢剚⸂ꆀ銴䕎㝖♧⦐Ⱏず涸倰ぢ鼚⯝➃涸秼

귢涸ꡠ⤚ㄤ䧮涸儘꟦鿪㣖嵠顥✫պ欩荛㖈锸俒〡鑑

昰诔歋佟屛麕玑〳⟃濼麥㼩倰㖈闍➊랃秋箁㖈ㆭ

涸儘⦬䪾爢⼦㾀字鿪䌟ⵌ植㜥殹⡲䧭卓涮邍

酭⚛鑑㕮ⶾ鸤〳腋涸垸祎麨䧭Ⱏ陏

չ㖈㷸吥酭꬗㷸ⵌ涸㽠僽溫㻜涸俒㶶⿮莅䨾♳

չ㖈㙹ꀀ䨾涸鎯箻㼩倴ⵖ䏞剚嫲鯱併䠮爢⼦涸

涸괐孵僽⡹荈䊹⿡ꡗ姹鵔ぐ䒭ぐ垺涸爢剚⿮莅䪾

䨾剤✲䞕鿪銴剚㔐ⵌⵖ䏞⨞增鋕贖椚溫姻涸爢剚陾

⛳䧭捀⛓䖕涸귢ⴕ嫲鯱饱殗噠䖕䨾贖椚涸俒⻋须欴

吥㕨㷸绢爢剚⿮莅莅䊨⡲竤娜卌갲㷸Ꟁ䓽锅佟屛

鸏❉爢剚⿮莅隶䧭濼陏Ⱏ❧涸㛇燊պ㙹ꀀ䨾涸竤뀿

겗涸儘⦬㽠剚贖椚ⵖ䏞꬗պ籏穡荈䊹✳⼧㢵䎃⢵涸

陾겗꤫卌갲䓽锅俒⻋须欴⥃㶸ツ植 爢剚彘鸒呍

䊨⡲莅㙹䋑鋊ⷔ鿪僽㖈贖椚➃涸✲䞕➮䭸ⴀ㕜剚

䗱鼩僽㖈贖椚瑠꟦⚛♶僽⟃俒须⥃㶸⡲捀㈔♧⭆⧩

⸔椚鸏⦐⡙縨涸䕧갠⸂湱殹㣐邍꬗♳〫僽剪⹡♧⡙

 չ㥶卓尝剤➃俒须⥃㶸㽠僽瑠涸պ陶㥶♲❁⦍䏨

佟屛➃暟⡎Ⱖ㻜⛳㖈剪⹡鼇字⡲捀騗걆㚖涸➃䩞

殆♴⛓䖕銴⨞➊랃⻍䫏俒须鿪㖈䟝劢⢵銴⨞➊랃

卌갲㷸Ꟁ♶⫦涮䳸䒊眡㼠噠鼩诔歋㼩倴➃爢⼦⿻

䪾鸏❉匌銯殆♴⢵齡䧮⦛銴殆♴➊랃窍➮➮䲿ⵌ

俒⻋须欴涸ꡠ䧃㼟腋ꆀ⫄黃窍刿㢵涸➃

㼩倴㷸歲罜鎊䋞劆俒⻋须欴涸鎣锸僽崞涸♶僽鄄 ⥜䗂罜僽銴鄄➃⢪欽

軹槏澶婞溸獘劋饘꾴㹧괜锣軹槏⯜ 䍳긖 ♧騟置罶⻍䫏㖒倰陾겗♶〫꨾銴字꟦⸂ꆀ佟

屛➃暟涸⼿⸔⛳♶〳䧴緄殹儘䲀⹛⻍䫏㣐嵮㜥⥃殆

41


04 實習課專題

42


實習課是每一位城鄉所學生入學時,首先接觸到的課程之 一,每週兩次、一次三個半小時的課程,搭配頻繁的小

組討論與實作,要說是對新生的「震撼教育」也不為過,

但在一年的訓練與實作過程中,卻也能讓修課學生了解 如何使用工具、為環境帶來改變。

不過,即使有明確的目標,但卻難有完美無缺的手段,尤

其因應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資源的限制,學生出現課程改

革的呼聲,也得到老師們的重視。甫結束的 107 學年度, 實習課剛進行課程改革,究竟改革哪些面向?又有如何

的成效?我們藉由訪問課程改革小組、107 學年的三位 授課老師與修課學生,嘗試全面性地檢視過去一年的實

習課成果。同時,針對即將到來的 108 學年度,我們也 邀請實習課召集人黃舒楣老師,與大家分享接下來一年 的教學構想,希望讓大家瞭解實習課目前的狀況,以及 未來可能的發展。

43


城鄉所的那堂課…

「那堂課」,

一進城鄉所,酸甜苦辣通通有的

是每個城鄉人必經的旅途,也是不同屆提起會默契般想到共通點的回憶。 談起「那堂課」......

可能是無可避免的大吵大合,

可能是培養起和田野的緊密關係,甚至比室友還親近, 可能是技能滿點的升級跳,

也可能是跳進一個看著青春流逝的無底洞。 如果你是城鄉人那一定明白,

在這堂課中,每一屆會踏上的旅程絕不相同, 路途上,你和身旁的同學將協力一起走, 誓言成為幫手,而不是豬隊友。 寶藏藏在不同地方的各個角落

如同每個人的獨特,你們各自的收穫也將獨一無二。 準備好了嗎?

一趟回憶 107 實習課的尋寶之旅,即將分享給你們!

44


岔路中的寶藏 聯展第一名

工綜地縛靈

設計桌遊

申請補助案

百頁報告書

PPT 神手

都發局夥伴

一起看天亮

居民搏感情

社區工作坊

45


主題及各學生小組簡介

學年 環境與規劃實習

107

習課的教與學是動態修正的過程,同時隨每一屆教學團隊的教學理念及風 格,以及當屆學生的特性,而演變出多元樣貌。107 學年實習一特別之處,

在於前幾屆學長姊們發起了「課程改革小組」,促使老師們重新審視過往的實習

課教學經驗,並與學生深度討論及反思,最後將回饋及方向反映在 107 學年的實

習一課程中。

107 學年實習一以南港作為操作場域,面對台北市政府推動東區門戶計畫,

原以工業為主、有「黑鄉」形象的南港,成為重點發展的區域,不只是交通要道, 舊城區的轉型、大型建設、新產業及人口的進駐,都讓此地出現不同的發展課題。 碩一上學期老師們將主題訂定於關注大尺度都市計畫的實行及影響,同學們透過 田野、深度訪談及資料的彙整,精煉出南港不同領域的發展課題。

經過碩ㄧ上學期的議題確認,原本在上學期發展的六小組(公宅、水、中南

街、茶、玉成生活圈、產專區),為了更聚焦於行動方案的實踐,收攏成公宅、水、 中南街及玉成生活圈四組,並在下學期與各相關單位及關係人合作,進行更深入 的行動方案實踐。除了秉持著參與式規劃的核心價值,四組也各自依據指認的課 題選擇了適合的規劃工具、不同的在地合作模式,最終產出並實踐了豐富的規劃 方案,以下簡單介紹各組最終的實際成果。

46


一窩好菜/公共住宅

共住宅為台北近年重要的政策之一,目前南港 共有六處公宅預定地,成為台北目前預計提供

戶數比例最高的區域。隨著越來越多公宅興建完成,

不只是硬體設施的完善,軟體面(包含管理系統、各

式資源與活動)該如何跟進?公宅與周邊鄰里關係仍 處於矛盾不明的狀態,該如何連結公宅與周邊鄰里?

此兩點為未來公宅發展的重要課題。一窩好菜主要以 健康、興隆公宅作為借鏡,彙整現今公宅面臨的問 題,並以預計今年興建完成的青年、東明公宅為落實

對象,提出四項行動方案,分別為:提倡居民自治委 員會、優化公宅居民手冊、設計兩款公宅相關桌遊及 舉辦工作坊,以及彙整公宅居住文化實踐指南,透過

參與式以下而上的意見彙整,試圖結合並改進由上而 下政策,實踐「共想 x 共享」的居住文化,使公宅得 以成為共好鄰里的起點與典範。

南港茶水間/水議題

港面臨急遽發展的未來,針對南港重要的水資 源,卻在東區門戶計畫中缺乏了環境友善的永

續計畫,南港茶水間關注南港該如何從「不淹水」到

「不怕水淹」,當災害來臨時,如何保有維持、調適、 回復及學習的能力,並在未來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形 塑南港為韌性都市。

以南港舊庄為實踐領域,南港茶水間指出三大課題, 分別為:社區凝聚不足、缺乏環境意識及規劃缺乏永

續思考,並對此推動幾項行動方案,包含:社群媒體 經營、參與社區活動、舉辦行動工作坊及社區培力工 作坊,以及國小在地環境教育,同時也進行空間改造

的初步方案計畫。後續行動也持續針對南港舊庄邁向 韌性社區、改善大坑溪硬體環境、社區動員及地方環 境教育再深化等四個面向進行努力。

47


中南拌島/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

南港展覽館一路相隔的中南街,為嶄新南港 下很難得可見的傳統建築街道,一度熱鬧繁

榮,見證南港的歷史發展,也是在地鄰里凝聚感情

的生活地方。然而,在 2018 年被劃為公劃都更地 區、面臨巨大的地產開發壓力的中南街,未來該何 去何從成為關注的焦點。都市更新如何打破原本的

刻板印象,而不該只有一種想像,在降低文化地景

及記憶遭受破壞的損失及維繫在地生活品質中達成 平衡,成為中南拌島實踐行動的重點。

有鑒於中南街的交通便利、地段優勢及文史價 值等優勢,中南拌島指認在地的幾項課題:街區內

交通系統紊亂、文化地景消逝及未來發展想像受限。 針對這三項課題,中南拌島提出八項行動方案,分

別為:社區駐點、社區課程、網路社群經營、平面

新想事成/玉成生活圈與產專區

及立體繪圖、拌島誌、文化部私有老屋補助案、參

與式工作坊及成果展。試圖藉由營造中南街的在地

顧南港的發展,從農業、工業,一直到住工

氛圍,讓這邊不只有東區門戶,還有南港客廳,從

混合的「黑鄉」、以及後續住商工混合的發

一條街到一個社區,從一群人到一個說故事的地方。

展。為了因應後續南港工業的轉型,東區門戶計畫

中發展出具備住工混合特色的產業生活特定專用 區,然而這樣新型的劃分卻缺乏先例可循,施行的

效果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也成為大眾關注的重點。 新想事成以被劃定為產專區的南港玉成生活圈為實

踐領域(包含西新里、玉成里及合成里),並從在 地居民的生活,發掘出三大課題:缺乏適足的正式

公共空間、產專區公共空間政策之細緻規範不明及 意識公共空間之必要性。

針對這三項課題,實踐了幾項多元的行動方案, 透過游擊式的推車進行社區巡迴以及聚集式的參與

式工作坊進行,最終產出「新想事成-漫遊時光機」 社區地圖、南港「玉成生活圈」公共空間規劃建議

書及公眾參與機制建議書-南港版社區動力遊戲, 連結起在地居民、地方頭人、相關地方團體及公部 門,降低民眾參與公共議題討論的門檻,增強大眾 對於集體價值的重視。

48


老師篇

學年 環境與規劃實習

107

果說實習課是一趟航海旅程,那麼老師就是最重要的領舵手,這是一趟目的地未明

的冒險,每位同學都是各有本事的船員,懷抱的理想也許不盡相同,但在這條路上

不論是領舵手或是船員,總在同一條船上一起走,而最終的成果常常出乎意料。如同前面

所述,這條路上意外很多、收穫可能也來得出奇不意,因而此專欄小編們也希望透過老師、 學生們對於本屆實習課的回饋,試圖拼湊出這趟旅程的樣貌分享給大家。

在老師篇中,我們邀請到 107 屆實習課領舵手——黃麗玲老師、賴仕堯老師及陳良治

老師,回顧這一年來的教學,分享他們的反思與回饋。

黃麗玲老 師

賴仕堯老師

陳良治老師

選址的傳承-決定南港的由來

成員都是城鄉所畢業生,老師們認為有機會合作,

實習課其實是給予學生們操作規劃的機會,選

的計畫推動基隆的城市再發展,在基隆這個中型城

加上文化部推動再現歷史現場計畫,有機會透過大

點的過程,老師們最重要的考量其實是希望能與地

市,建立起城鄉所對都市的一些看法。不過相較於

方政府在政策或施行面有所對話,以及串連地方

在台北的操作,基隆的實習課對於學生而言,可能

組織及居民、與地方社區建立

產生不容易與在地居民培養關係

「實習課的目的,在於回應快速的城鄉 的問題。 緊密關係。以前幾屆實習課的 經驗為例,過去曾選擇萬華作 為基地,原因是在地面臨很大 的改變,從隔離孤立的區域試

變遷,透過我們的實習課(規劃) ,能在當 中產生什麼樣改變的可能。」

107 學年的實習課,麗玲老師 提議以南港為基地,因為當地正

圖轉型,加上在地有城鄉所畢業生,例如萬華社區

進行通盤檢討,正在進行新的都市規劃出現以及大

基隆,正值基隆市政府新市長上任不久,市長帶著

認為,過往同學們可能會期待實習課以社區為主,

小學的陳德君學姊的投入;而前兩屆的實習課選擇

尺度的計劃,可以提升實習課操作的層次。老師們

一批新團隊進去,包括市長林右昌和幾位市府團隊

但回過頭來對於大環境、大尺度政策檢討的視角仍

49


不可忽視,因而在 107 學年,從馬上進入社區的行

其中,改變最大的則是助教定位的取消,過往

針對選址是否要傳承上一屆的地點,老師們也曾討

樑,但其實遇到許多問題。良治老師舉例,助教可

動方向,轉為先收攏對政策的反思及發展擬定課題。

的實習課常常是透過助教做為老師與同學間的橋

論過,後來認為傳承不一定發生在連續的兩年,可

能無相關背景、對基地不熟,卻需帶領討論因而感

以幾年再接續,重點是對一個地方保持同樣的關注。

到煎熬,而學生也會覺得缺少幫助,兩者出現很大 衝突,加上所上經費難以負擔助教高密度勞動的報

在現有框架中,實現實習課的目標

酬。因而這學期改變方向,讓老師直接和同學交流, 學生可直接與老師互動溝通,加速行動方案的推進。

針對實習課的規劃,老師們提及其實空間規劃、 環境規劃設計的範圍很廣,城鄉所四種背景的學生

麗玲老師指出,實習課不只是老師對課堂的改

的課程提供很多不同面向的可能性,但實習課該怎

配。實習課一整年的課程規劃中,老師與學生必須

都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良治老師就認為,城鄉所

革,而是結構性的資源、人力、學習狀態等等的調

麼整合在一起,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從學生實習

花極多心力與時間,學生的基本技能、實際規劃能

角度,每個面向都有一套學習過程,這個面向是什

力、掌握議題能力等等,都須在此門課上快速累積,

麼,目前的實習課還無法提供一個標準範型設計課 程、說服老師學生課程設計的

合理性。」不同於講授型的課 程有其可預期的學習成效,連

不同專業的學生在過程中該如何消化,與現實所需

「在學校裡面,合作過程中認識別人,彼此

學習交流,會有很多創新的東西出來。」

能力的接軌如何在短時間內養 成, 都 是 實 際 上 會 面 臨 的 困 境。此外城鄉所資源有限,也

結不同單位、關鍵人及技能的實習課,學生有時原

成為實習課的主要結構限制,因此課程並非單點式

樣的課程設計算是失敗嗎?老師們覺得,換個角度

量變動的環境,過程中如何取捨,需要老師與學生

本期待學到 A ,結果沒學到但在過程中收穫 B。這

發展,而是延續過往城鄉所的經驗與制度,同時考

想,這種期待以外的收穫可能反而是實習課的重點。

們不斷調整、溝通。

有別於其他規劃專業科系的訓練方式,城鄉所

實習課的定位與未來展望

最大的嘗試,其實是如何將課程更結構化,透過不

「如果我們有三四年的時間,每屆都有前面的認知,

教學制度,讓學生的學習更有跡可循。

思想,但課程設計方式,不適合只有一種。」仕堯

向來的教學模式常常是突破框架的,在這屆實習課

之後再有個討論,我現在覺得,我們可以有個核心

同面向的教學方式,如演講、各單位的媒合或確立

50


老師說。雖然希望一些核心價值可以傳承,但老師

本來就是共同發展、生產出共同成果的。」老師將

續反思實習課定位,針對每屆不同的教學團隊及學

調,讓問題浮出來,有時甚至挖掘許多老師沒想到

大方向列出,學生藉著自己投入時間、小組討論訪

們認為,實習課不適合太過形式化,另一方面也持

的面向。因此不只老師與學生,社區或其他夥伴,

生樣貌,加上不同社會氛圍,也會化學反應出不同 的實習課旅程。在本屆的實習

課中也曾遇到原本設計的課程 方向與學生後來實踐的行動產 生偏離的狀況,「學生小組自

「專業訓練的必須課程,透過做中學累積知 識與技能,這就是實習課存在的意義。」

也在共學過程中扮演角色。

「不要忘記每一位學生是帶著

自己的專業進來,跟城鄉所也

己不同的動力,所以還是可能產生課程方向傳遞的

不會八竿子打不著。」麗玲老師強調。透過學生自

行動,可能成為與當初課程方向產生差異之處,因

探索城鄉中不同居民的生活,也與居民們共同學習

身的專長與老師專業領域的相互交流、彼此學習,

問題。」實質操作時的突發狀況及學生小組的共識

成長,將成為實習課創造新事物及新可能很重要的

而促使實習課必須時刻保持動態調整的必要,以及

契機,107 屆的實習課呈現的只是實習課中的一塊

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流暢定時的溝通。

拼圖,如同老師們強調的,實習課不是一種模式,

在外面做規劃也不是一種模式,回到城鄉所,應該

「城鄉所的共學,也許是我見過可能性最大

要容許一段時間的實習課呈現多種樣貌,大家互相

的。」仕堯老師說。過去老師常扮演提供方法的角

比較,一段時間之後再討論一次,實習課不斷變動

色,但這一年的實習課,以老師的角度而言,覺得

調整之餘,也將過往的經驗淬煉成未來的養分。

過程中實踐的共學效果相當顯著,不論是每週一次

的教學會議,討論上課細節、處理行政或教學方法

的討論,對不同專業的三位老師而言都充滿收穫; 以同學的角度而言,如何在小組中與不同觀點、不

同專長的人形成共識並合作,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 例如學期中的換組機制,或是跟社區居民訪談、辦 工作坊等等,也是向居民、其他組織學習,共學不 只針對特定對象,而是產生某種合作的特質。

麗玲老師認為,老師與學生都是知識生產的主 體,「我們雖然把課綱列得很清楚,但實習課很多

照片取自:麗玲老師臉書

51


107 學年 環境與規劃實習/學生篇

實習課當中,學生是重要的主體,也正是因為前幾屆的城鄉所學生一同表達意見,才促成進一步檢視實 習課教學方式、發起課程改革的可能。經過 107 學年的改革,究竟學生的反應如何呢?我們透過問卷蒐

集部分同學的意見,其中大多是丁組出身的同學,我們認為這會是重要的指標,如何讓缺少相關背景的同學, 可以在實習課有所收穫?希望這些意見,能作為 107 學年的某種總結,以及未來課程規劃的參考。

在實習課前,對實習課的想像?

城鄉所的學生組成背景多元,其中多為空間專業科系以外的學生,因此相較於相關背景的新生,許多同學

對於實習課的想像其實不易具體。例如,有同學指出,所學會寄送的「城鄉開箱文」對實習課的介紹是「無法

描述,請自行體會」,讓沒有相關背景的他感到忐忑;也有同學表示,對「專業空間規劃」不甚了解,原本的 想像是「非常技術官僚式的」。即使事前做過功課,沒有相關背景的同學還是發現實習課的實際操作與想像不

同。例如填寫問卷的其中一位同學表示,雖然之前有閱讀過實習課的總結報告書,大致了解實習課的進行方式, 但建築方面的課程卻比想像中份量更少。

實習課最大的收穫?

在這個面向上,大部分同學都紛紛指出小組合作是實習課帶來最大的收穫,這也顯示,城鄉所實習課「打 散不同專業」的刻意設計,其實是受到同學認同的。有同學指出,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助於了解不同學科

背景的思維。另外,這學年的多場演講、參訪,邀請業界規劃公司與台北市政府的官員,至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經驗,這部分也得到許多同學的肯定。例如,有意見認為,演講後的討論與提問,可以與所上的核心學習價值 對照,同時進一步梳理知識與思路。除此之外,有丁組同學認為,報告書的書寫訓練,對於非都計背景的同學 來說,有助於讓修課學生站在都計專業者角度,從課題檢討、計畫對策再到行動方案因應,有較為完整的操作 經驗。亦有同學直言,實習課中有關參與式規劃的實踐是他最大的收穫。

實習課需要檢討的地方?

今年改革顯然是有明顯成果的,但同學仍指出許多課程制度,主要如時序安排、授課內容等細節有待斟酌, 盼未來的課程安排可以改變。雖然演講課程讓不少同學表示收穫豐富,但也有同學直言演講課程比例過高,認

為教師未能妥善運用行政時間,希望能有更多課程時間供小組討論。另外,107 學年的下半學期的課程中,在 期初有新加坡大學的參訪,期中評圖後又緊接著要準備全國規劃聯展,使時間格外緊迫。因此有同學希望,能

將期中或期末評圖取消其一,即使需要保留,也希望內容能對應到規劃聯展的準備,讓學生不需要蠟燭兩頭燒。 其他意見尚包括,有同學希望,如果未來再出現有組別沒有被指派特定授課老師指導的「放生」現象,能在學

期初預先商議,保障教學資源分配,必要時給予補償;也有填答問卷的同學建議改革評分機制,加重小組成員 互評的比重,讓修課學生的小組表現能更真實地反映在分數上。

從同學的意見,可以發現無論對實習課的意見如何,填答同學普遍都有收穫,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同學

認為的課程優點,卻在其他同學的經驗中,是希望被改革的對象。顯然,實習課無法確實滿足所有同學的觀點, 而不同修課學生之間對課程的共識,也難以(甚至不需要)達成。

52


年度召集人專訪

課程改革小組

106

業於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靜純,給人溫 和的形象。其實在過去一年,她擔任課程改革小組

的召集人,與所上老師開設許多場課程委員會議,也認真

聆聽 107 的修課學生們的意見,作為實習課改革重要的橋 樑角色。這次讓我們來聽聽她對於實習課改革的看法吧!

城 鄉 所 的 價 值 --共學與跨領域的實 習課如何實踐?

靜純加入改課程改革小組的契機,是因為碩一某次實習課評圖後,當時學長姊問同學們的心得,讓她 也跟著加入改革小組的討論。相較很多新生對實習課沒有太多認識,她在入學前就曾看過《專業通才理想 的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書內訪談王鴻楷老師、夏鑄九老師、華昌宜老師、陳亮全 老師及劉可強老師等城鄉所資深老師對實習課的觀點與想法。靜純對夏老師的話印象深刻:夏老師提到期

待不同背景的人進入都市計畫領域,是因為大家能看見不同觀點。這也是為什麼城鄉所希望納入多元專業, 並強調實習課將專業打散的必要性。

「我想後來的老師也認同老夏的作法,但或許因為環境改變。怎樣操作實習課、去實現這個理念,好

像一直沒有一個範型。」身為非相關背景的學生,靜純原本期待能在實習課跨領域學習,但卻發現無法清 楚定位自己,不知道原本的專業知識如何被運作。她認為實習課雖強調跨領域和共學,但目標和課程架構 卻是反方向,「我們一直很難去釐清老師所謂的共學是什麼。」她舉例, 106 級實習課曾將不同專業的學生分組,在課堂和全班報告自己的專業, 但效果並不顯著。且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非常廣泛,加上碩一理論課與 實習課的課業壓力龐大,還有大多學生都並非全職學生,「最後都是建 築系的去畫圖、我們的寫報告書和田野,共學很難實踐,後來大多都是

專業分工⋯我認同跨領域的價值,但我也不知道怎麼操作,我知道我們 和傳統都計系所不一樣,但不一樣在哪裡?」因為好奇實習課如何真正 實踐共學與跨領域合作,靜純加入由學長姐發起的課程改革小組。

《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為城鄉所五 位創所資深退休老師的學思歷程、在城鄉所時期所參與的教學研究、專業

實務與社會實踐的紀錄與反思,最後並提出對於目前城鄉所的發展定位與 當下台灣專業界與社會發展困境的各種質問與反省。

53


課 程改 革 小 組 的行動與訴求

課程改革小組成立於 2017 年,根據前幾屆實習課的意見反饋,在 106 學年度開始前提出改革意見書,

並在學期中開設許多場課程委員會議。學生小組特別針對實習課,展開多場和所上現任、退休老師的訪談, 希望釐清城鄉所實習課的課堂目標和討論既有的課程設計。最終列出主要的三大訴求:「相對穩定的教學團 隊」、「一上提供相關預備課程」、「其他系所相關課程清單」。

談到這幾屆實習課共同或類似的問題,靜純認為,小問題像是老師進行方式跟課綱有落差,大的則是課 程架構的設計,以及相關專業課程的輔佐安排等等,「我們會分析什麼是結構性的問題,小的問題會請學生

直接在課堂反映」。關於實習課是否需要「結構化」,或許是過去城鄉所執行面上和現任學生期待常有的落差。 靜純認為,至少上下學期何時帶學生進社區、何時要有成果等兩個重要時間點必須明確,才能列出需要多少

時間,帶著什麼知識與工具進入社區。但靜純也特別強調,改革小組絕不是只針對實習課去做改革,任務在 實習課是因為這是大家最有共識、最核心的課程。但例如:學生沒有相關專業輔佐,是否能順利操作實習課?

要不要納入課程,如何安排課綱?這些都需要整個所內動起來,坐下來一起談一談,並非只有實習課的改革。

課程改革小組主要三大訴求

參與式規劃設計教學目標 : 培養學生四個面向的能力

54


課程改革小組行動歷程 2017/09:提出學生意見書:「對於實習一的意見書」)

2017/10:106-1 第 1 次課程委員會議(第一次課程會議) 2017/11:組成課程改革小組

2018/01:106-2 第 2 次課程委員會議

2018/01-02:針對實習課和多位老師進行訪談 2018/03:106-2 第 1 次課程委員會議

2018/06:106-2 第 2 次課程委員會議:廢除博士班擔任實習課助教或必修實習課之規定 2018/09:麗玲老師邀請改革小組討論 107 學期的課綱 2018/09 107-1 實習課開始

課 程 改 革 也 是一種參與式設計

身為召集人,靜純的任務除了匯集意見,更重 要是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107 學年是課程改革小

城鄉所的寶藏

被回應或仍需改善的問題?靜純想了想後表示很難

它太龐大了,揉雜很多專業知識。我知道城鄉所專

組實習課改革實踐的第一屆,一年下來,有什麼已

「老實說我一直沒有感覺我是城鄉所的學生。

回答,因為自己不是修課學生,難以實際比較差異。

業多元化的目標,但我不知道怎麼定位自己、不知

但從課綱判斷的話,她認為已補足許多內容,老師

道怎麼把我人類學的背景知識運用在城鄉所。但在

也願意事前提出明確時間表、提供相關資源,「很

田野的過程中,帶領同學怎麼互動、建立關係的時

多次調整之後,和老師之間比較有共識,並沒有很

候,就真的有互學與共學的感覺了。平常在課堂,

大的歧見,但重要的是如何想出可操作的辦法。」

我看不到我自己的背景知識怎麼和城鄉所的經典對

話。但換個場域,因為有實習課,我能夠因為和同

靜純認為改革是個過程,不會結束也不會馬上

學去田野,反而才有我自己知識背景能夠發展的地

展現成果。對課程改革小組而言,修課學生的想法

方。可是在實際實習課操作時,因為有壓力和時間

非常重要。而這個過程也是共學,甚至就是一種參

限制,它其實很幽微,你不會那麼清楚發現『我們

與式設計,因此需要有更多人的發聲與參與。「實

在共學,其實我有能力的!』當回過頭思考真的有

習課是充滿可能性的課程」,或許對於城鄉所的師

什麼收穫時,才發現很多藏都在小細節裡面。」

生而言,實習課不是起點,也不會是終點,而我們 一直在找尋可能的方向。

55


如課程改革小組與 107 學年實習一的老師所說,

召集人訪問

學年 環境與規劃實習

108

課程改革是個過程,都是對先前累積成果的反思,

課程目標與制度設計也不是鐵板一塊,會隨環境、授課 老師、社會事件等因素的差別而會有不同面貌。

黃舒楣老師

那麼,正要展開的 108 學年度實習一,在黃舒楣、康旻

杰、陳育貞(下學期由香港理工大學郭恩慈老師接任)

三位老師帶領的教學團隊,又有什麼樣的規劃與目標?就讓新 學年的實習一召集人舒楣老師與大家分享!

跳 離 臺 北 視 野 ,以議題串起城鄉

課教師陣容差不多底定時,長期投入三灣地方議題、

目前正就讀城鄉所博士班的林正尉學長,以及在苑

過去幾年實習一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北北基,今

裡耕耘地方議題的團隊,紛紛表達與實習一課程合

年卻兵分三路,除了一部份在過去城鄉所熟悉的台

作的意願,經過討論後,老師在七月初拍板決定合

北市萬華區進行,另一批同學則在苗栗縣,分別在

作,因此才有南下苗栗的機會。

三灣與苑裡實習。舒楣老師說,原本想全部帶到苗 栗,但考量有些同學跑到中部可能會較有負擔,因

此老師們最後決議,其中一半的同學仍留在台北市。

雖然實習課基地看似分散,但今年課程的特色

舒楣老師坦言,課程移師苗栗,在安排上的確

地裡,由修課學生自行尋找議題。老師們討論之後,

在於,有共同的議題將三個地區串起來,而非在基

覺得討論城鄉老化是近來熱門且重要的議題,可以

有一些困難,但能讓大家跳離臺北視野,將目光放

將城市與鄉村串連起來。舒楣老師指出,老化問題

到鄉村,用不同角度思考城鄉發展,應該是好的,

不能只看一個社區,而是要看整體人口比例組成,

「就跟日本的鄉村,其實跟大家熟悉的東京大阪差

這跟人口社會成長、自然成長有關,,「例如日本

異太大,不能用同樣的觀點看待。」

東北的老化,就跟東京的人口爆炸有關。」因此希 望透過這樣的安排,將原本單點式的問題,提高到

今年的課程安排,其實是在許多客觀條件的配

結構性思考。

合下才促成的。早在今年五月,108 學年的實習一授

56


(上)好管家_艋舺老街藝術節

(下)苑裡掀海風_房裡蔡家古厝

舒楣老師指出,近幾年實習課都有個趨勢,很

多成果都是活動性質、展演取向,她認為這些活動 本身很好、很具體,但也會有幾個副作用,例如很

容易讓同學太快倚賴地方頭人,而沒有其他路徑, 或是很快進入活動本身執行細節與具體事務,過程 中會失去與大的規劃議題的連結。舒楣老師期待今 年可以藉由課程設計嘗試改變。

另一個與 107 學年的南港經驗有差別的,是這

學年無論在萬華、苑裡、三灣,都有很明確的社區 合作夥伴,例如萬華社區小學、苑裡掀海風、林正

尉的地方團隊等。舒楣老師指出,與原有團隊的合 作好處是,同學可能會比較有方向、不容易慌張,

從 基 本 觀 念建立,再與原地方網絡 合作

「我們希望讓同學起步比較明確一點,初期可以試

著站在在地行動思考脈絡,看地方遇到的課題,站

今年課程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學期前五週,老

穩之後才去談想做什麼。」

師會帶領修課同學一起認識城和鄉,而不會馬上分

組進基地,會以個人作業與分享為主,搭配上課分 組討論,「希望不管他們因為什麼理由進入特定場

另外,舒楣老師也期待藉由這樣的合作,能減

包括 9 月 20 到 22 日,為期三天兩夜的暖身營,在

擔心因為課程結束、遲早要離開,就影響行動規劃

輕同學對於離開田野的焦慮。她指出,過去有同學

域,都能對城鄉的脈絡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其中

的格局、不敢提出太大的計畫。她認為,這是合理

苗栗的基地進行。舒楣老師希望,經由這階段的課

的擔心,但不希望這成為某些同學不敢行動的理由,

程內容,能引導同學提出的規劃行動抓住設定的大

如果有既有的社區夥伴,會讓這些擔心比較少。

議題,而不限於小尺度的營造行動。

57


與在地團隊合作,會不會反而對同學的行動方

穫。舒楣老師強調,助教的角色還是很重要的,有

向設計產生限制?舒楣老師說,如果修課同學到一

時可以扮演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樑。

個階段後,發現自己想做的議題,都可以提出,她 認為三灣、苑裡、萬華的夥伴應該也會樂見這樣的

另外,比起 107 學年皆由固定三位老師授課,

應該也是希望有些盲點可以被學生看見。」

進行老人空間研究的郭恩慈老師接替陳育貞老師。

發展,「從他們的角度上,想找城鄉所做課程合作,

這學年下學期將變更教學陣容,由過去在香港長期 舒楣老師說,郭老師雖然沒有帶過城鄉所的實習課,

依 教 學 團 隊 適度調整定位與任務

但應該十月多就會在臺灣定下來,到時候會在有空 的時間跟課,也會在課堂上演講、參與期末評圖,

除了課程內容的改變,在許多課程執行方式上,

不會在對課程完全沒有認識的情況下,就直接在下

108 學年也與前一年有所不同。首先是助教角色的

學期接手授課。

改變,比起 107 學年的助教都以課務行政為主,今

年的助教再次加入教學團隊,帶領同學討論。其中,

整合仍是重點 善用外部資源補足能力

林正尉學長本身就是發起今年實習課合作的人,自

至於實習一再強調的共學,舒楣老師又有什麼

己也很願意加入教學,另兩位助教黃子倫、高紹誠

想法與理解?老師認為,實習課之所以叫實習課,

也同樣有興趣和熱情,與三位老師談過之後,便確

而不是都市計畫、表現法課等等,是因為要同學整

認 108 學年實習一的助教定位,「我們也覺得只讓

合知識和可能涉及的技術,這才是教學的重點。但

他們做行政有點可惜。」舒楣老師說。至於課務行

過程中的確會遇到問題,例如建築系同學可能不知

政部分,就讓老師各自的行政助理處理,讓教學助

道都市計畫怎麼寫,這時候共學就會發生,「這也

理的課務負擔少一點。

是我們會把不同領域打散的原因,希望在小組過程 中,有需求的時候互相學習。」

舒楣老師認為,其實助教很難有明確定位,需

要考量老師的想法與助教本身的能力、想法和特質。

她同意,有時候的確會有助教不知道課題和帶領方

不過,舒楣老師坦言,目前共學的發生與否、

各自都有關注的議題和特別的經歷,就算他們不一

過去自己還在念城鄉所的時候,確實在時間和經濟

成效好壞,當然還是有些客觀條件影響。她表示,

式的情況發生,但其實城鄉所博士班學生臥虎藏龍,

上都相對充裕,共學比較容易發生,有比較多時間

定熟悉實習課的田野,也必然可以帶給同學一些收

58


學,也有比較多時間可以教,現在的學生在各方 面都比較貧窮,時間比較少,也有經濟的壓力,

打工需求很普遍,時間很緊張的情況下,共學也 比較難以發生,「這是一個限制,也不能怪現在 的學生。」

可以提供什麼協助,讓共學能夠發生?舒楣

老師提議,今年所上的獎勵金可以鼓勵大家組共

學團,補貼一些費用,「不一定是講師費什麼的, 而是讓一起學習的大家有些補助可以一起吃飯等 等,當作某種程度的支持。」另外,舒楣老師也 鼓勵同學,注意其他科系、學校,有沒有開設相 關的課程,「例如想學習景觀系的專業,可以注 意台大園藝系的課程」。

舒楣老師指出,可能之前在學期初沒辦法把 這事情講清楚,會讓同學的想像有落差,但一學

年的時間,確實很難教大家四年才能學完的東西, 「我們教的是規劃整合、規劃思考的課程,這是 需要跟同學強調清楚的。」

(上)萬華社區小學_甘蔗園 (下)苑裡掀海風_小旅行

59


05 自由徵稿

60


城市、鄉村、社區⋯⋯不只是城鄉所研究的對象,也

是我們生活的地方。與其整本《城鄉通訊》都由編輯完 成,我們更希望能有所上師生的經驗分享與觀察。因此,

我們在這一期刊物中,參考早年《城鄉通訊》的內容生 產模式,向所上全體師生邀稿。

由於正值學年之交,不少同學利用假期出國參與境外實 習或旅遊,甚至在國外旅居一段時間剛剛回國,他們也 利用這次機會,分享在國外的所見所聞。我們認為,這

些紀錄不僅僅是遊記,而是進一步結合城鄉所對空間的 解讀與反思,以及對人的關懷。

61


走出門禁社區外,在通往捷運站之前,道路兩旁充斥著非正式住居 / 黃子倫 攝

馬尼拉都會區的貧富差距與空間隔離 文 : 博士班 105 級 黃子倫 城市空間的貧富現象

律賓的首都─馬尼拉─是一座人口密度相當高的都會區。根據菲律賓政府數據調查,馬尼拉都會區有

一千兩百多萬人口。如此密集的人口群聚在馬尼拉,是因為這座城市給予了人們許多的可能,似乎來到

這裡就能實現「夢想」。然而,沒有人能夠告訴這群人,來到馬尼拉的「馬尼拉夢」是否能夠實現。最終,許 多來自鄉村的移民只能屈居於非正式住區。

由於馬尼拉都會區湧入許多城鄉移民,使得貧富地景顯而易見。許多棚戶區附著於道路、河道與鐵路等公

共用地兩側,令人們感受到明顯地「貧窮」就在眼前。另一方面富有的人則用鐵絲網阻隔與外界街道的聯繫,

這使得貧富是如此赤裸的呈現。然而,馬尼拉的貧富空間分布不同於芝加哥學派所強調的空間分隔。有時候這

些貧民窟也會依附在高級住宅區旁,事實上,彼此並沒有很明顯的空間分布,兩者真實的距離往往就僅在於「一 牆」之隔。

62


由於貧窮人口過多於城市之中,對於中上階層的人

自己能夠稍微說菲律賓語(Tagalog),以及理解在

能做的就是以門禁作為兩者的阻隔。因此,門禁社

地的社會結構後才逐漸降低。

區成為了馬尼拉都會區顯著的空間型態。透過上述 背景陳述,我將進一步描述城市內極大差異的生活

然而,直到日子待得越久越覺得「貧富差距」

區的貧富地景差異,重思馬尼拉的社會空間。

同的空間利用。例如早上是銀行營業的場所,晚上

型態,以生活空間、金融重鎮與棚戶區三個不同地

是這座城市的代名詞。同一個空間在不同時段有不 就成為打零工的工人們的睡覺的空間。從自身的生

門禁社區的生活

活之中感受貧富差距是如此的近,更讓自己對於階

級、貧富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而這城市空間內部

我居住在大馬尼拉的奎松市,由於任教於華人

的貧富差異則必須延伸至馬尼拉都會區的另一座城

學校,因此我居住於華人的門禁社區。這座社區門

市─ Makati City ─才有了更深的體悟。

禁森嚴且僅有三個出入口,社區內可以看到許多豪

宅、名貴轎車。然而,當我離開門禁社區前往捷運

富人的門禁城市:金融重鎮 Makati City

站時,經常看到道路兩排的「棚戶區」。當我第一

馬尼拉都會區是一座相當分隔的城市空間。貧

次看到這一幕時,那貧窮的樣貌至今仍令我印象深

富的展現除了是一牆之隔外,也存在於不同座城市

刻。

之間。當前馬尼拉大都會發展最成熟的城市莫過於

Makati City。這座城市如同台北市信義區,是經過

我忘記不了那種「直接的貧窮感」。同時受到

私人土地重劃之後逐漸成為金融重鎮。Makati City

前人不斷警告「馬尼拉很危險」,讓自己對於「一

是由 Ayala 土地開發商所規劃,目的是希望擁有「世

牆之隔」的棚戶區有了更深的恐懼。這恐懼感直到

位於 Ayala Triangle 的建案,近年來 Ayala Triangle 成為象徵商業中心的指標。

(圖片來源:https://ayalalandoffices.com.ph/offices/makati/ayala-triangle-tower-two 取用時間 2019 年 8 月 27 日)

63


煙山社區一隅,社區建築形式非常克難。/黃子倫 攝

界階級」(world class)的都會風格。透過完善的

的物質,因此許多城鄉移民就此定居尋找可維生的

及大使館進駐,還能夠四處看到超級跑車、奢華高

生命安危,當地政府決定將居民安置到他處。而位

造鎮規劃,這裡不但有許多金融單位、跨國公司以

食物與日常用品。然而,1995 年的地震讓居民面臨

層住宅,讓 Makati City 充滿著美式的城市生活。

於 Manila City 的煙山社區就是安置場所之一。

位於 Ayala Triangle 的商業大樓群被稱「菲律

雖然煙山社區的基礎設施不足且被視為底層社

通繁忙的所在。但為了防範犯罪事件,這裡也成為

不同於 Makati City 所呈現的全球城市般的生活風

賓的華爾街」。這裡成為馬尼拉最具商業氛圍、交

會,但在這裡卻呈現出另一種「活力」的馬尼拉。

警衛最森嚴的地方。不但有 24 小時保全站崗,社區

格,煙山社區擁有一群生命力旺盛的人們在鄰里街

也以森嚴的門禁來防止犯罪事件的產生。

坊兜售商品、小朋友玩遊戲、有人到教堂幫協。事

實上,這座「貧民」社區並不像半夜的 Makati City

貧民的社區?來自「煙山」的棚戶區

般死氣沉沉,而是充滿生機的社區生活。

不同於 Makati City,位於 Manila City 的煙山社

區居民是來自著名的垃圾山─ Smokey Mountain ─

雖然許多外地人認為走在煙山社區需要防範各

區的圾垃推填場。由於垃圾堆仍有許多可以再利用

區被視為一座貧民社區,或許硬體上十分簡陋,但

所重建的社區。Smokey Mountain 是位於馬尼拉郊

種中下階級的居民乞討與犯罪的可能。即便煙山社

64


走在這座社區之中卻沒有「貧困」的氛圍。對我

City 生活的菲律賓人又是如何想著僅隔一牆之外的

像是在同一艘船上,他們的生活形式如同 Jacobs

深的認識才能理解數據之外,城市深刻的故事。

而言這裡是充滿活力的地方。這座社區裡的大家

貧民?這些都無法從數據之中得知,而只能透過更

(2007)所說的社區鄰里的相互照護,彼此之間相 互扶持,並在「街道之眼」下確保社區的運作。

馬尼拉大都會是一個相當分隔的城市,其社會

在煙山社區,我看到了 Makati City 所沒有的空間形

城市從來就不是一個均質的空間分佈,尤其在全球

空間也受到過去城市開發史、私有企業圈地的影響,

式。我看到了常民生活,在這裡有許多小販、街上

南方之中的城市更是如此,也因此我們更需要藉由

有許多小朋友打球,非正式經濟相當盛行。對我而

在地知識重新認識「都市」。

言,棚戶區指示各種數據之下給這個地方的定義, 然而身處在此社區的居民,卻不認為那是「棚戶 區」,更像是「家」。

貧窮的反思:全球貧民窟?

M .Davis (2017) 曾提出全球將佈滿貧民窟。他

主要論點是隨著都市化與人口的成長,伴隨而來的 是貧民窟生產以及內部貧窮再生產。擁有一千兩百 多萬人的馬尼拉都會區,有近四百萬的人口居住於

貧民窟之中。這意味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居住在 簡陋、非正式住居。這樣的現象反映了 Davis 所指

出都市化之下,人口集中過程讓都市並非朝向「光 輝城市」,而是充滿「貧民窟的城市」。

參考書目

Davis, Mike (2017) Planet of Slums. Verso; Reprint.

然而,但當我們這樣看 Davis 提出的論點時,

Jacobs, Jane(珍 ‧ 雅各)著,吳鄭重譯(2007)

身為住在貧民窟的居民又是如何看待自身的發展?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到生活的啟

當貧民窟城市成為馬尼拉的代名詞,那麼身在馬尼

發》。臺北市:聯經。

拉貧民是否有機會從社區之中階級翻轉?在 Makati

65


唐爺爺筆記本中關於高鐵的詩

唐家壩裡的詩人 --四川西部平原林盤記實 文/攝影 碩士班 107 級 陳怡君

七十歲的唐爺爺相當清瘦,捲起到膝蓋的長褲和土灰色拖鞋,一副早晨從事完農事的樣子。他

一口四川方言,院子裡有幾隻雞鴨自由奔竄,房子裡則掛了一幅遺照,推測是其已過世的老伴,

遺照下還停了一部摩托車與腳踏車,應是平時到鎮上趕集時用來代步的工具。從院子裏頭往外望去, 是綠油油的水稻田和長得極高的玉米,坑坑窪窪的泥路似乎通往下一撮宅第們而去。

這裡是四川西部平原特有的農村散居形式-「林盤」。幾戶人家加上周圍所種植的林木形成小單

位聚落,並散佈於田地當中,從高空俯瞰就像一個個「盤子」一樣,沿著都江堰下游衍生出的大小渠 圳而星羅棋布。

今年盛夏,筆者與夥伴們沿著四川崇德社區旁的鐵路走來,在其中一處名為「唐家垻」的林盤相 遇了詩人-唐爺爺。

66


獨居於唐家垻裡的他,健康和藹,對於我們一

行人貿然拜訪不但沒有戒心,甚至相當自在。在有 一搭沒一搭地談話中,唐爺爺說他把重要的事情都 記下筆記本裡了,繼而從簡陋的房間裡拿出一本手

與四川大學與成功大學學生在唐爺爺院子

掌大小的簿子,裏頭寫滿了他在特殊時刻所隨興而

作的詩,例如他家旁邊鐵路開工與試車等經驗(註: o為不清楚的字)。

從唐爺爺的詩中,可以生動地看見成雅高鐵建 設時期的施工狀況,和啟用之後高鐵一次次快速掠

過農村的景象。事實上,唐家垻地鄰近地區並無設

十年人人沒想到

置高鐵停靠站,唐爺爺也並無搭上過高鐵,但那往

鐵路 o 過我隊上

西藏疾駛的白色車廂在此成為了勾起唐爺爺夢想遠

二 o 一三就啟動 六月正時來開工 各種機器震天地 黑白連夜都不停

遊的投射。

唐爺爺小簿子裡的另一首詩,提名為「改革開放」。

運作oo不但行

<改革開放>

ooo往來參觀

風吹雨打度時光

oooo真正好

三生難忘有今天

oooo快速o

渾身都是皮和骨 全靠國家為生活

坐在家中望一望

心頭想到台子坪

鐵路出現我眼前

六點半鐘就啟程

成雅高鐵真美觀

天上細雨不但下

和諧動車來回轉

山高路遠實難行

一眼呈現就不見

坑坑哇哇不平衡

人人看了都點贊

轉旁八角不見人

出門旅遊不煩惱

兩面都是木成林

我的夢想來實現

渾身衣服汗水淋 順路都叫加油行 十點就到台子坪

2018.10.15 式車

200 年 3.5

2018.12.28 oo

67


其中,唐爺爺詩中所提到的台子坪, 推測可能為峨嵋山的「太子坪」唐爺爺並 細膩描寫自己走長路到太子坪的辛苦記

憶。有趣的是,這首詩乍看之下只是平舖

直敘的日記,但提上了標題「改革開放」, 頓時就成為了恢弘歷史敘事下一則耐人尋 味的故事。

這位唐家垻裡的詩人,不知道會不會

在小簿子的下一頁,寫下關於幾個陌生學 生闖進他家院子裡的事情呢?

備註:內容為筆者於參與台大城鄉所張聖琳老 師跨境實習課程,與四川大學、北京大學、台 灣成功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日本龍谷大學 師生一起學習及進行田野調查的經驗之一。

68


銀座之庭 SONY GINZA PARK 文/ 碩士班 107 級 曾莛庭

(圖片來源:https://www.ginzasonypark.jp/ 取用時間 2019 年 9 月 23 日)

座地區的範圍約是現在的有樂町、東銀座與

銀座更被打造城象徵邁向文明的街區。1923 年關東

全都由寬闊的中央大道貫通。這個街區似乎一直都

得銀座又成為最新潮最繁華的地區,資身堂等企業

新橋車站之間,共分為銀座一丁目至八丁目,

大地震的銀座再次經歷一場浩劫,不過災後重建使

給人閃閃發亮的印象,有質感的高級百貨公司林立、

在銀座紮根發跡、國際品牌也紛紛進駐。用步行的

匯集全球知名品牌旗艦店,也絕對是高檔美食的一

速度漫步銀座,會發現不只有明亮大道兩側的炫目

級戰區。不過回溯到江戶時代,銀座一直是庶民文

商店,巷內還有各式百年老店鋪、有故事的老建築,

化蓬勃發展的地方。到明治時代的一場大火燒毀了

人們生活的痕跡一直延續至今,銀座成為傳統與現

銀座,卻建造起紅磚瓦的歐式建築,設置煤氣路燈,

代、新潮與復古共存的迷人街區。

69


走出地下鐵銀座站,緊鄰 Hermes 銀座店、數寄屋

橋十字路口中央,不是高聳的高樓大廈,而是綠色

植物與櫻花點綴的庭園綠地。SONY Buildind 的大樓

歸為平地之後,這個昂貴地段放置一具有實驗性質 垂直立體公園-- SONY GINZA PARK。

矗立銀座半世紀 SONY Building

1966 年,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最熱絡的時期,

Sony 在銀座的中心蓋了一棟地上 8 層、地下 4 層的

Sony_Building_Ginza@Wiiii_wikicommons

企業總部——Sony Building。整棟白色的牆面、經 典的鋁製百葉窗外牆,在 50 年前的日本是屬於非常

現代且劃時代的大樓,也成為銀座最具有代表性的

人,都能夠輕鬆地踏入這片水泥叢林裡奇幻綠地。

建築之一。Sony Building 與銀座一同度過了半世紀

Sony Ginza Park 緊鄰 Hermes 銀座店與數寄屋橋十

的光輝歲月,很多人的記憶都有這棟大樓,如果還

字路口,總共有地上 1 層樓、地下 4 層樓,而地面

記得 311 大地震後,人來人往的銀座街頭標示出當

空間由號稱「植物獵人」的知名園藝景觀師西畠清

初海嘯引發的高度 16.7 公尺,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

順規劃的「アヲ GINZA TOKYO」期間限定店面,在

防災廣告就是在 Sony Building 刊登。

高低錯落的平面上種植來自世界各國別緻的植物, 也有能夠讓行人自由穿越、隨意歇息的動線。一樓

從早期科技迷到 Sony Building 搶先體驗新場

門 口 停 了 台 的 銀 色 胖 卡「Sony Ginza Park」, 由

品、家庭成員一起在夏季的「Sony Aquarium」參

Tokyo FM 播放東京的流行歌曲,在一片高樓之中,

加活動,到現在日新月異的網路時代中,人們溝通

遠看就像是由積木拼湊的綠色世界,非常特別。

的方式也不斷改變,面對新世代的挑戰,Sony 在創

立 70 週年、Sony Building 完工 50 週年之際,他們

決定將大樓歸於平地,重新規劃一座能與人互動的 新總部。在新舊大樓蓋好的期間,Sony 在這座城市

地價最高、最精華的地段之一,打造一座垂直立體

公園——Sony Ginza Park,作為充滿實驗性質的都 會開放空間,以及城市裡獨特的展演場地。

銀座之庭 垂直公園 SONY GINZA PARK

銀座的公園並不多,其實 Sony Building 最初的 概念便是「銀座的庭院」,而這次他們真的在壅擠

(圖片來源:https://www.ginzasonypark.jp/ shop/02.html 取用時間 2019 年 9 月 23 日)

的銀座街頭放上一座「庭院」,邀請在銀座漫步的

「植物獵人」西畠清順規劃的「アヲ GINZA TOKYO」期間限定店面

70


Sony Ginza Park 將大部分的室內空間留在地底

下,沿著樓梯走進公園「內部」,每層皆有不同的 特色風個。首先 Sony 的概念商店有最新的狗狗機器

人會出來迎接,還有 Sony Ginza Park 的概念商店則

是販賣許多充滿個性的周邊商品。地下 2 樓和 3 樓

則是作為展覽空間,每逢周末更會舉辦不同的活動。 而地下 4 樓作為立食餐廳,能夠輕鬆地在此小酌一

番、填飽肚子。其實不難發現這裡有不少大樓解構 後的痕跡,像是斑駁粗糙的牆面、隨意拼接的各項 元素,不過搭配不同商店與空間的個性,使每個角 落都充滿獨特風格,打造出屬於 Sony Ginza Park 的 實驗性元素。

個性展覽空間 都會中獨特的開放感

去的時候,剛好碰上「Tokyo Art Book Fair」,

匯集了日本各地獨立的雜誌刊物,有許多 zine 和 好聽的音樂匯集。從 2018 起,Sony Ginza Park 舉

辦許多活動展覽,有趣的企畫包括寫真展覽、音樂

LIVE 甚至地圖導覽活動等等。在有許多藝廊到銀座, 創造出充滿個性的展演空間,也邀請不同人在這座 「公園」激盪有趣的火花。

由於地下 2 樓和地下鐵銀座站連通,穿越的人

潮有些會佇足,有些不會。或許他們會穿過垂直的 公園,來到銀座的十字路口;或許他們在趕路的時 候,偶然發現居然地底延伸出這樣的地方。這種地 上地下獨特的開放感,也是這個空間有趣之處。

Sony Ginza Park 作為只在 2018 年到 2020 年展 開的期間限定計畫,等到 2022 年新大樓落成之後,

這個實驗性質的垂直綠地空間便會功臣身退。但是 透過這個計畫,讓人能夠思考都會裡公共空間的新

可能性。未來「銀座的庭院」會轉變為什麼樣貌呢,

曾莛庭/ 攝

這座城市永遠不會缺乏新的驚喜。

註 : 本文刊登於飛鳥旅遊誌 2019.05 期

71



發行人 | 王志弘

本期主編 | 洪與成 曾莛庭

文字編輯 | 吳雨潔 洪與成 曾莛庭 蔡宛芸 美編排版 | 曾莛庭 蔡宛芸 封面設計、插圖 | 蔡宛芸

相片提供 | 各老師、校友、所辦、城鄉所網站、各課 程成果報告書

攝影協力 | Cheyu Lin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