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看見台灣的砌石工藝】


台灣的現代建築,大多是水泥、鋼構,但是在早期許多是石頭,透過各種石砌技法,建造初各種生活所用的建物。

多年來一直追尋記錄早期的石砌工藝,不只看見精湛的技術,更能瞭解一方的風土,以及當時的生活樣貌,甚至在古老的石砌建物中,看見當代追求的環保建築思維。

透過各種石砌工法,看見台灣的歷史,也看見居民的生存意志。


阿祥伯的石頭城

新竹謝見祥人稱阿祥伯,年紀已90多歲,長期為反璞玉徵收奮鬥。近日獲得榮譽步道師的頭銜,如果去過他的農地,看到會驚訝,簡直是疊石工藝的經典,好像蓋了一座石頭城牆。

阿祥伯在他的田區,挖出地下的卵石,運用高超的疊石技,疊起山坡梯田的護坡。他說,疊石技巧在相卡,挑選合適石頭互卡,細看是六包一的型態,慢慢將石牆堆起。

疊石是不用水泥的傳統護坡技術,不只護田,也能建步道,甚至能作為保護生態的卵石河岸,功用相當多元。

阿祥伯人很客氣,但是面臨土地要被徵收,他會和人拼命!

澎湖咾咕石屋的建屋密技

澎湖以及台灣一些海岸地區,會用咾咕石建屋,咾咕石就是斷裂死亡的珊瑚石塊。

一般石屋,無論是塊狀岩石,或片狀岩片,都較容易堆砌,重心也好抓。但是不規則狀的咾咕石,堆牆作農地的菜宅還可以,但是要建屋,就要考慮牆上還要承重屋頂,不規則的咾咕石,可能就會撑不住。

但是澎湖老砌石師傅,點破密技!

咾咕石無法築牆,獨立作為支撐結構,但是可以利用牆角厚實石板,形成支撐柱,牆面再以咾咕石和濕泥修築。於是形成澎湖咾咕石屋,四周石板柱,中間包牆面的樣貌。

在澎湖利用石板,也是有地理上的因素。因為澎湖缺乏木頭,一般住宅無法大量使用,當地石材多是玄武岩,硬度相當高,敲取雕鑿不易,所以就運用海運來的石板,作為房屋支撐結構。但是因為海運石板昂貴,一般人家以石板作柱,牆面就用容易取得的咾咕石來建造。

現今,澎湖要看見咾咕石屋,其實不容易,除了拆除改建,多數水泥遮掩,更多就是風化崩毀。

蘭嶼的石層地下屋

蘭嶼達悟人的地下屋,不是石頭屋,多以木頭搭建,但是仔細觀察,卻是建立在石層之下。

因為蘭嶼常受颱風侵擾,為了因應颱風,達悟族很早就興建地下屋因應。半穴式建築讓房屋深入地層,屋頂與地面同高,就能讓颱風從上方通過,不會直接吹襲房屋。

同時,地下屋深入底層,具有冬暖夏涼的調節功能,也是因應氣候的方式。

但是蘭嶼地下屋的基地 ,實際是相當龐大的地層建設工程,在挖出的地基上,會用大量石頭堆砌,形成一個石駁坎,保護住地下屋。

石層的規模,要看地下屋的位置,有些地下屋石層高達三、四階,保護鞏固坡面,讓房屋安全。現今在野銀部落,地下屋繁多,形成一個相當龐大的石層結構,相當壯觀。

曾經好奇,蘭嶼地下屋深入地底,雨大不會積水嗎?

達悟朋友說,地下屋有排水設計,地層透水性不錯,房內也有抬高地板,所以可以解決積水問題。更重要是,蘭嶼島小,常常雨雲飄過來,突然下一陣,突然又被吹走,所以雨不會下很久。

蘭嶼地下屋是很重要的文化資產,顯示達悟人的生存智慧。蘭嶼地下屋有族人居住,記得進入或拍攝,必須尊重居民意願。

融於地景的石板屋

在台灣原住民族中,魯凱、排灣,以及少數布農和泰雅族,會利用石板建屋。

拜訪舊筏灣部落的石板屋群,因為居住地理位置關係,石板屋多半不是獨立建築,而是融於山坡的建物。建物一般緊靠在緩坡前,利用石板建起緊貼坡面的建築結構,然後再利用石板做牆面與地板的裝設,最後種下大樹,讓建築完全隱身在地景裡。

石板屋有隱蔽避敵的考量,但是房屋本身結構有如駁崁,形成鞏固山坡的結構,同時土坡降低溫度,樹林給予遮蔽與防曬的功能,如同深具防災與降溫的綠建築。

建築學常常歌頌美國建築師萊特的落水山莊,建築與地景相融,但是台灣原住民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有這樣的常識,造出一處處讓人驚艷的石板屋建築群。

漢人的石板屋

早期移墾台灣的漢人,會用石頭建屋,但是在宜蘭無尾港地區,也有漢人建築的石板屋。

根據當地文獻資料,移墾無尾港地區的漢人,原本居住簡易的茅草屋,但是當時族群衝突,當地猴猴族會以長茅刺屋,造成屋內人員傷害,並且在颱風侵襲下,茅草屋不耐吹襲,常遭破壞。後來移墾漢人就改建石板屋,撿拾雪山山脈的片岩大石板,開始興建大量石板屋。

台灣原住民的石板屋,取得的石材較薄,接近石片,較易堆砌。但是無尾港的石板屋,因為石板較厚較短,堆砌上較不易,所以更費工。

無尾港的石板屋建築中,不只有石板屋,還有石板圍出的天井,以及防禦圍牆,形成一個防禦聚落。現今石板屋多數蓋建,遺留少數幾間,大進社區曾經複製重建一間,讓人看見過去的建築。

大浪滔滔也不怕的馬崗石頭屋

東北角有很多石頭屋,馬崗聚落更是有著許多石頭屋的石頭村。其中岸邊的江家百年石頭屋最具特色,因為石頭屋外還加建兩道石牆,厚度近一米,石頭都是大石,成為無比堅實的家園堡壘。

江家阿媽說,以前沒做港,颱風吹起巨浪,直撲房子,打上來的不只是海水,還有海水帶上來的石頭,所以屋身必須厚實,還要外加石牆保護。

馬崗石頭屋約有20多間,一些石頭屋為了防蟲防濕,外面糊水泥,其實裡面還是石頭屋。

馬崗石頭屋,屋主過去很多是佃農,有屋無地付租居住百年,近期因為老地主賣地,財團要來開發,引起大風波。文化界提出聚落保存,但是最後只有江家等兩間獲得文資指定。

其實台灣要找完整石頭屋群,已經很難,完整又有持續使用更難,開發斷送馬崗石頭屋文化,真是不智!

山裡的藝術石頭屋

過去經過石碇,總是會拍一棟石頭屋,整座房屋以砂岩堆砌,但是一棟房子有充滿各種石砌法,牆面有斜角砌、亂石砌,屋角用勾丁砌,整個屋身由石頭排列切割成不同的幾何圖形。

岩石有著黃、白不同色澤,提升整個房子的亮度,後襯綠色山林,就像一座精美的工藝品。

2007年拍攝時,老屋看似已荒廢,許多年沒再經過,也不知這棟老屋現今如何?台灣北部山區,有許多石砌老屋,但是隨著歲月,一一消失。

馬祖像印章的石頭屋

馬祖石頭屋,牆身以花崗岩為石材,砌法多樣化,平砌、人字砌、勾丁砌、亂石砌都可以看到,像是石砌工法的建築教室。

屋頂分成二坡頂、四脊四坡頂、五脊四坡頂的不同型式,再相互結合成單體、雙併、排屋等建築風貌,屋頂會用石頭壓瓦片。

但是基本上馬祖石頭屋,就像一顆顆石印排列組合一起,相當美麗!從空拍看石頭屋,更可看見一顆印建築的趣味。

馬祖是座石頭島

台灣最會用石頭,其實第一名該算馬祖。

不只島嶼本身就是石頭,過去所有民居、設施,都是石頭堆砌。雖然現代馬祖已經有很多水泥屋,但是在馬祖一些角落,還可以看見石頭島上建石頭的傳統樣貌。

曾經問馬祖鄉親,過去為何不用磚石?馬祖鄉親說,島上都沒土了!那還有土造磚,有土也要先用來種菜。那再問為何變水泥屋?鄉親說,有錢當然蓋水泥屋,不然你們台灣還住草房嗎?

好回答!說盡在地實境,時代變遷。

胡台麗老師的石頭夢

人類學家胡台麗老師過世,2004年曾經拍過一部石頭夢紀錄片,主角劉必稼早在1967年曾經被陳耀圻導演記錄拍攝過,成為有如接力式的家族紀錄片。

劉必稼是來台老兵,退伍後到花蓮豐田築大壩,並且娶了原住民妻子,在木瓜溪畔開闢家園。

從劉必稼到石頭夢紀錄片,故事主旋律都是石頭,劉必稼中的石頭,說的是一位老兵和石頭的奮戰,如何挑石頭築大壩,以及在溪畔的石頭地,挖起大石,造出農地,挖出的大石就堆成田埂,形成花蓮溪畔的卵石田,一步步建立新家園。

胡台麗老師的石頭夢,則是記錄到劉必稼的第二代,已經是另一種型式的和大石奮戰,就是花東興起的撿石熱,撿到石頭去剖開,如果內有寶石,就是人生大翻盤。

透過對石頭不同的運用與夢想,構築起花東開拓發展的歷史,一個家族的世代面貌。當年看過石頭夢,對於花東的溪埔開拓史,有著更深入的認識,也發現花東卵石田埂,石頭種類較多樣,不是單一灰色岩石,甚至顆粒都較西部卵石大,堆疊更不易。

諷刺是早期還有拆田埂偷卵石的現象,因為早期的卵石,都是溪畔挖出,可能就藏有珍貴寶石,引發撿石者的覬覦,拆田埂盜石頭,作起發財的石頭夢!

道卡斯涼井的砌石工藝

在竹苗地區,一些山坡地相當乾旱,需要水源飲用、灌溉,於是過去平埔族道卡斯族人,打造出山上一口又一口的涼井。

其實涼井,並不算井,像是個小水塘,在一些地下湧泉處,整理蓄水、取水空間,形成涼井的面貌。涼井多數以卵石砌壁,留有一條斜坡通道,方便下去打水,或是進行清理維護工作。

東吉島上的石頭長牆

英國有石頭和泥土構成的哈德良長城,橫貫在草原之中,台灣離島中的東吉島,也有類似的地景,綿延的石頭長牆,就在村落後的山坡上,綿延在綠色的土地上。

長牆的作用,不是作為防禦石牆,而是早期為了種菜養羊,利用石牆擋風,以及作為畜欄。

當地居民說,因為島上沒有大樹,缺乏木頭,石頭成為最容易獲得的材料。石頭長牆以兩側疊石,中間填土夯實,成為堅固的牆體,建法就像英國哈德良長城。

當地居民回憶,長牆最大的功能,不是種菜圍羊,而是居民躲牆後擋住冷冽的東北季風,以及斜射的炙熱太陽。請教居民整個山坡都是石牆,是花了多少時間修築?居民說,從祖先開始,吃飽閒閒,就上山疊石頭,疊到滿山遍野。

現今羊少了!人也離開了!石牆開始崩落,留存一些凋零的地景,讓人遙想過去曾經繁華的島嶼。

澎湖的自動捕魚機

說到砌石技,不能不說石滬,在石頭家族中,最會賺錢的石滬,身價尊貴,還受祭拜!

石滬是利用潮汐,在岸灘地的潮間帶,圍石捕魚的一種陷阱漁法,世界各國早期漁民都會利用石滬。

石滬的興建,完全因地制宜,有什麼石頭,就搬來運用。砌石就成一門技術,好石滬要選在潮差高,風浪急的位置,才能捕到更多魚,相對石滬就必須耐受更大的風浪,砌石就必須更講究石頭之間的卡接咬合,需要一定的技術。

由於石滬龐大,建設資金高昂,並且工程浩大,通常是由家族或鄉親共同興建,於是會組成股份組織,由共同持有人,共同維修,共同分魚,還要共同祭拜,感謝石頭能生財!

師傅最怨嘆的疊井壁

說到砌石技,曾有一句話疊牆舖路勿作井,對於砌石師傅最痛苦莫過砌井壁。

在沒有自來水時代,水井是一庄的生命之源,更在那個沒有水泥年代,作井就要砌井壁,為了防止土砂崩落,延長水井壽命,以及保護井水水質,沒人想喝泥水,疊井壁成為必須工作。

疊井,需在鑿出井洞後,師傅吊繩入洞,從底部開始疊。井壁之難處,在於砌石需圍成圓弧型,彎出優美弧線需技術,還有井壁不易維修,能夠一次疊好很重要。

更痛苦是作業環境,不只因為洞小難施做,工作時炎熱,又有崩井危險,更麻煩是作業時,井底還能搭立腳台,到井口高處幾乎吊繩作業。

到現代,井壁多以水泥涵管取代,幾乎無人會疊井壁。問過打井師傅疊井壁的技術,他說那是聽阿祖輩談的傳說神技,現代已經用自來水了!

大樹護石的生態水圳

砌石是功力,護石是智慧!

在阿美族比西里岸看過一條百年生態水圳,水圳以卵石砌岸,目的在防止岸土滑落,阻塞水路。但是卵石堆疊,一旦失修,土石一起滑落,堵塞更慘!於是阿美祖先運用大樹護石,讓樹根緊覆卵石,更加鞏固。

榕樹不是自然生長,可以發現每隔一段距離,就被栽種,於是慢慢形成大樹護石的圳道景觀。

時間久了,圳道荒廢,水源乾枯,就留下樹根包卵石的地景,變成講述古老智慧的旅遊景點。

千年石牆是台灣最早的公共工程

蘇花改工程中,在南澳漢本一處橋樑落墩處,發現一處史前遺址,邀請考古學者劉益昌前來進行挖掘考古。

劉益昌老師研判,漢本遺址距今約1200-1600年前左右,從出土的許多貿易文物,應該是善於航海貿易的猴猴族,可以被稱為「最早的台商」。

漢本遺址位於海岸緊鄰山腳,從地質痕跡,發現遺址至少受到二次土石流侵襲,猴猴族為擋土石流,在山腳處築起石堤,這應該算是台灣最早的公共工程,千年前的擋土牆。

細看擋土牆的亂石堆法,並非毫無章法,已經有大小石互卡堆高的技術、並且有上下二層的結構,成為台灣的千年之牆。漢本遺址經過挖掘,發現具有高度歷史價值,訂為國家遺址,民間一度發起搶救運動,但是工程無法變動,在搶救挖掘之後,國家遺址又埋回地底,等待下一次有緣相見,再浮現人間。

人類像蜜蜂的澎湖蜂巢田

澎湖利用石頭的傳統,非常特別!

居民會利用岩石,以及咾咕石,疊出圍牆,圍出家家戶戶稱為菜宅的種菜田,目的是擋住強勁的季風,以及劃出區隔標界。一些菜宅緊密相連,百年擴張,相連就形成像蜂巢狀的蜂巢田,抵抗季風屹立不倒,成為相當驚人壯闊的地景。

過去蜂巢田隨處可見,但是長期因為村落人口外流,田地荒蕪,蜂巢田的石牆,無人整修陸續倒塌,要看見大面積蜂巢田已經相當稀少。現今只剩少數老師傅,還會傳統砌牆技,一些田區或景觀石牆,已經要靠水泥膠合,不然會倒塌。

澎湖蜂巢田的歲月,終究是過去了!

護田當築城的阿里山巨石駁坎

阿里山隙頂茶園的巨石駁坎,石頭相當巨大,有些區域築起的駁崁超過一人高。

駁坎在日治時代就已陸續建起,因為山坡陡峭,當時幾乎是以日本建城牆的亂石積法,建起茶園的駁坎,形成壯闊的地景。

巨石駁坎十分耐用,因為透水性高,內部不易積水形成壓力,以及堆石技巧,讓駁坎內部受壓,反而讓石頭卡的更緊,增強結構的支撐力,成為相當紮實的生態設計。

山中秘境的達來石頭城

如果說台灣有石頭城,心目中第一首選就是達來舊部落。
部落不只房屋石頭蓋,圍牆石頭疊,就連道路都是石頭舖,遠遠望去整個部落像是被石頭包住。

達來舊部落的石頭城,由部落祖先歷經百年,一點一滴建造,不同空間利用不同石頭,不同位置有著不同技法,細細觀察巧妙的堆疊、卡嵌方式,形成讓人嘆為觀止的世界遺產。

目前進入舊部落,必須經過部落同意,參加行程,不要失禮亂闖。

超巨大砌石技的曾文水庫

說到台灣砌石工藝,最巨大,氣勢最磅礡的砌石工程,就是超巨大的曾文水庫。

現代大型水壩的興建,主要有水泥壩與土石壩兩種。1967年動工興建的曾文水庫,由於壩址的地質特性,採取土石壩設計,利用土、砂、石頭建造的寬壩,壩心有防滲的黏土心牆,再覆以土、砂,最外層就是堆砌大量的卵石保護。

曾文水庫壩體高133公尺,長400公尺,形成台灣庫容量最大的水庫。其實日本土木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烏山頭水庫,也是土石壩,但是壩高只有9公尺,後來接續規劃設計曾文水庫,但是因為日本戰敗離台,後來政府依照原有計畫,興建曾文水庫,於是形成壯觀的壩體,在砌石的規模上,已是技術的極致。

分類:攝影, 文資, 歷史建築標籤:,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