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宇宙是跨時空的宇宙

Samantha Cristoforetti 是義大利籍的太空人員(宇航員),她在近期的一則 twitter 發文中引用了王羲之〈蘭亭集序〉: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看到這位太空人員的發文,滿心歡喜,有一種自己最熟悉的文化也可以和世界共享的快樂,有一種「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親切。

前一陣子新聞提到,將來高中生申請入學時,臺大部分理工科系不再採計國文成績,有些人聞之喜出望外,有些人聞之惆悵不已。其實,在「有限遊戲」的世界裡,條條框框無可避免,而且,隨時會被改變,對此,我們可以有思考、有情緒,卻也要同時意識到,我們的思考是不是有盲區?我們的情緒是不是受到既有經歷或成見的影響?

文科、理科,其實本不能斷然兩隔,「一陰一陽之謂道」,文科也好,理科也罷,都是人類很珍貴的文化資產,不應偏廢,甚至必須相輔相成。

趁著這位太空人員的分享,重新讀了一次〈蘭亭集序〉全文,略記心得。

蘭亭集序

︱俯仰一世,把自己寫進天寬地闊裡

〈蘭亭集序〉是怎麼來的呢?

陰曆三月大約是陽曆四月,這個時候天氣很舒服,春暖花開,而陰曆三月三日又正好是古代的「郊遊節」,王羲之和一群親朋好友們,大家就一起相約遊賞山水。

以前的文人,擅長寫詩來紀錄生活、見聞、心情,那一天遊賞之餘,他們分別寫了一些作品,並且覺得可以編成一本詩集,作為這次旅遊的紀念。

這本詩集被命名為〈蘭亭集〉,眾人請王羲之幫忙為這本詩集寫一篇序,請他寫篇文章,稍微介紹一下這本詩集的創作背景。

然後,就有了〈蘭亭集序〉這一篇小短文。

王羲之抬頭看看無邊無際的宇宙,感到了個人生命的渺小,在宇宙面前,個人的生命極其短暫;他又低頭看看山下的風景,各式各樣、繽紛多彩,人我各異、榮枯不同,但他沒有目不暇給、目眩頭暈,而是理解到了「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我們不一樣,但我們都是被宇宙包容著的旅人,都會動情,都會不捨,也都無不把握著每個當下。

蘭亭集序

王羲之是敏感的,他一邊回憶著親朋相聚,其樂融融,一邊又忍不住感慨,人生無不散之筵席,聚散無常。俯仰一世,修短隨化,人的一生來去匆匆,王羲之怎麼安放自己這種對於「逝去」的傷感呢?透過紙筆「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珍惜」是他安放自己的方式。

︱若合一契,你並不孤獨

風景、詩文、與友相會,這些事物在王羲之看來,美則美矣,卻同樣屬於對外物的追求。向外的追求往往會造成什麼樣的情形呢?一時的獲得,會令人感到十分快樂,但,事後會覺得心裡空空的,沒有真正的安定與滿足。

蘇軾有一首禪詩〈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煙雨、浙江錢塘潮都是知名勝景,多少人不惜千里,就是為了一睹究竟。然後呢?日思夜想了好幾年,好不容易看到了,然後呢?景是景,你是你,表面上你似乎是得到了,卻終究沒有辦法真正擁有任何東西。

王羲之是明白老莊哲學的,他那句「死生亦大矣」就來自於莊子的故事,理性上他明白也認同,生與死不過是生命的狀態,實則大千世界的能量不曾稍停,生生不息。

然而,感性上,王羲之和我們一般人一樣,還是會因為生而喜悅,因為死而傷悲,王羲之的看法是,我們無須否定這種情感,但可以跳出個體生命經驗的侷限,不需要躲在角落兀自傷春悲秋,而是擴大格局,與古人相應,與後人相慰。

有形之物,不能長久,但是,如果能在過去、現在、未來這個維度上,擁有跨時空的感知能力,與宇宙萬物相契、相惜,這何嘗不是一種心靈上的豐盛呢?這種豐盛由內而發,不必外求,能為敏感的心靈,持續帶來一股支持的力量。

王羲之〈蘭亭集序〉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