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十九世紀鏡頭下的漁人群島

子題介紹

馬公(漁人群島) 過去少有人知,但如今它對法國人的意義已不同。這裡是皮摩丹少校在福爾摩沙的最後一站。馬公市清代舊稱為「媽宮」是澎湖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區。馬公地區位於澎湖本島(大山嶼)西部,自古便是避風港。由於島上在明朝萬曆年間便有祭祀媽祖的澎湖天后宮,媽宮街因瀕臨港灣,在1622年臺灣荷蘭時期之前便有駐軍紀錄,四季皆可停泊船隻,商業活動頻繁。清光緒十年(1884),法國海軍中將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 1827-1885)率領法國遠東艦隊攻打臺灣,先後佔領基隆和澎湖,當時法軍只花了三天便佔領媽宮城,然而法軍卻在澎湖當地患上瘧疾,孤拔與眾多兵士因此命喪澎湖,法軍因此將這些遺體就地合葬於風櫃尾蛇頭山一帶,被當地人稱為「萬人塚」,此一區域在清代即為媽宮居民的傳統墓葬區。1890年11月,法國軍艦Inconstant號抵達媽宮,在該地豎一紀念碑,以紀念當年在此陣亡的法國士兵。從皮摩丹少校記錄的影像中可以看到墓碑後方左右兩邊的石碑。不過,1954年因馬公國小擴建,孤拔紀念碑已移至民族路和民生路交叉口,後來這些石碑遺物經法國政府同意已移到基隆法國公墓。

這座皮摩丹少校眼中的中世紀要塞,媽宮城建於光緒十三年底(1887-1889),東南臨海,西接金龜頭砲臺,北面鑿有一護城河。順承門,又名澎湖廳城小西門,順承門位於馬公港邊的中山路處,上有古城牆為屏,下臨馬公港灣,是1885年中法戰爭後於1886年所籌建之澎湖廳城(媽宮城)的六座城門之一。其牆身連垛計高一丈八尺(約3公尺),厚二丈四尺,後日本拆除城牆和城門,唯一保存較多昔日風貌的僅剩順承門,其屋面為單脊歇山作法,簷口曲線平直,在角柱到翼角尖微微升起。皮摩丹上校給它一個近景和一個遠景的鏡頭,主要可以看到整個十九世紀城牆的樣貌,由於澎湖多風,城牆不高,城樓多僅一層。城牆係以澎湖當地所產的火成岩砌牆身,上接咾咕石砌的城垛,兩者之間砌一皮尺磚做為裝飾。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軍比志島混成枝隊登陸澎湖,3月23日日本艦隊搭載著日本陸軍開始進行登陸澎湖漁人群島。25日,日軍攻佔漁人群島西砲臺後,在西嶼西臺豎立了日本海軍軍旗。當時日軍因染上霍亂等傳染病,短短幾天死傷近千人,事後合葬於陸軍墓地,為古代馬公墓場,位馬公城東門外。此地,俗稱千人塚。

清媽宮總鎮署衙門(澎湖馬公舊市政廳)建於1887年光緒年間,按古例在衙門前安置石獅一對,驅邪鎮煞,當地匠師林勇塑公獅,彭海樂塑母獅。這兩座石獅像是以石灰、糯米漿、黑糖水混煉成材而塑之。1937年,原本門前的兩座石獅被移到馬公觀音亭前安置。皮摩丹上校的鏡頭此刻在澎湖漁人群島呈現了一個十九世紀旅人的悠悠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