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大笨鳥「黑冠麻鷺」與蚯蚓拔河的特異功能

Vendor Icon

波新聞

大笨鳥「黑冠麻鷺」與蚯蚓拔河的特異功能

3月. 22, 2023

波新聞─陳金聲/高雄

俗稱大笨鳥的黑冠麻鷺,繁殖力強,也適應了都會市區的生活環境,因此,這些年來,在公園綠地到處可見,如果能停下腳步,靜觀牠「聽聲辨位」以拔河方式覓食地下的蚯蚓,實在是一場很幸福的生態課。

一般民眾以「大笨鳥」形容黑冠麻鷺,實在是對牠大不敬,因為,牠並不笨,只是行動較為緩慢,而且不像一般的鳥類,都得等到人類非常靠近時才起飛。可能因此被當成笨笨的而叫牠為大笨鳥。

事實上,民眾如果用心認真的觀察黑冠麻鷺覓食的過程,不但不會再稱牠為大笨鳥,反而會稱讚牠是具有「特異功能」的鳥類。

黑冠麻鷺最有看頭的一招,就是牠覓食地下的蚯蚓。牠從地下拉出蚯蚓,快如閃電,就在一瞬間,如果仔細觀察,以慢動作「重新播放」,保證讓你看得瞠目結舌。

牠與蚯蚓拔河比賽的慢動作重播過程是:先停頓在草皮上紋風不動,然後凝視、湊近、聽聲辨位、再湊近、以S型扭動脖子後,就代表牠鎖定蚯蚓的位置了,然後一口往地下啄去,瞬間就將地下的蚯蚓拉出塞入口中。除非是拉到很長的蚯蚓,拉扯較久,否則那一瞬間,根本很難看清楚一切經過。

有些人開玩笑的懷疑,黑冠麻鷺的腦子裡是不是裝了衛星定位儀,不然怎可能如此精準的鎖定蚯蚓的位置而百發百中?這種懷疑是多餘的,這就是牠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能,無庸置疑。

這樣的覓食動作,在鳥類中算是少見的。「拉蚯蚓」的快、狠、準,黑冠麻鷺如果說是第二,沒有其他鳥類敢說是第一。

一般的蚯蚓,體長約5至10公分,但有些大蚯蚓,體長可達20至30公分,對黑冠麻鷺來說,小蚯蚓「一次到位」,像蜥蜴以舌頭拉吸小昆蟲,輕而易舉,但如果拉到太長的大蚯蚓,雙方就得展開一場的拔河比賽。

有時長蚯蚓不肯就範,雙方拔河的結果,蚯蚓被攔腰拉斷,一半吞入黑冠麻鷺的口中,一半趕緊縮回地下。

躲在草皮下的蚯蚓,一般人的耳朵絕對不可能聽得到牠的「蠕動聲」,但是,黑冠麻鷺天生就是具備了這樣的「特異功能」,所以,蚯蚓成為牠們的主食,牠們也成為蚯蚓的天敵。

蚯蚓不堪地熱太高溫,所以,最常生存於有樹蔭的草皮地下。特別是小雨後的蚯蚓,為了避免地下太潮濕,通常都不會躲太深。正因為如此,所以,有樹蔭又略帶濕氣的草皮地,成為黑冠麻鷺最愛的棲息地。

白天可能人車吵雜,會影響到聽覺與準度,因此,比較少看到牠們白天到樹下草皮覓食,入夜後公園綠地寂靜了,就是牠們覓食的熱門時段。

一般的鳥類都是在白天覓食昆蟲,少見像黑冠麻鷺這樣畫伏夜出。所以,如果有興趣「觀賞這種鳥」,最好是傍晚後。如果要拍照取得牠們拉蚯蚓的鏡頭,那就得先懂得牠們覓食的習性,然後將相機快門調整為高速連拍模式,在牠脖子開始呈S型狀扭動時,就對焦提早連拍,如此才有機會捕捉到精彩一瞬間,如等到牠一口啄下時才拍,保證什麼都拍不到。

黑冠麻鷺築巢不會捨近求遠,都是在牠固定的棲息地附近樹上,隨便鋪幾枝枯枝就成巢了,方便就近飛上飛下及照顧雛鳥。幼鳥長大後,就會離巢另覓地點求生,因此,除非是育雛期,否則很少看到牠們「成群結隊」,多數只是一對成鳥。

牠們很少吵叫,不會讓人感到很吵,所以,很少人會去驅趕牠們。黑冠麻鷺是屬於「鷺科,麻鷺屬」,由於較常在夜間活動,體型又與俗稱「暗光鳥」的夜鷺差不多,很多人分不清楚「是驢是馬」,也把牠當成「暗光鳥」。

都市的開發愈來愈重視「綠地比率」,這使得黑冠麻鷺的棲息地多了更多的選擇,這也是都市綠地中近十年間常見牠的身影的主因,因此,賞鳥不一定要到老遠的濕地,在「厝邊」就可以看到鳥與蚯蚓的「拔河比賽」。

author avatar
波新聞
波新聞於2017年9月1日在高雄成立。隷屬文青農實業有限公司,架構分為新聞區、專題區及影音區,報導與社會大眾相關的民生訊息,秉持傳遞正向訊息、提升正向能量、波動良善之心、共同關懷弱勢,讓社會更加祥和與美好。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