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界村菜宅

影像分類:田地  合界村菜宅|拍攝日期:2018-10-07(星期日)

菜宅

閱讀時間 ── 約 15 分鐘

同義詞彙|圍仔、圍仔內、蜂巢田
-
菜宅是以硓𥑮石玄武岩等砌建的防風牆菜圃,少數水源較充沛的村落,如大城北隘門太武等則以蘆竹作為防風的設施。澎湖每年十月至羿年三月,東北季風強勁。堆砌石牆最大的目地,就是為了抵擋強烈的東北季風及其挾帶而來的鹹雨。菜宅的用途除了種植時令的蔬果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栽植隔年春天的甘藷種苗,謂之「栽母」。隔年,農曆初春下春雨後,再將「栽母」移植栽種。甘藷,是澎湖居民昔日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澎湖廳志》因而將甘藷入於穀類。
-
資訊來源|續修澎湖縣志
-
澎湖1年之中有4個月的平均風速高達每秒8公尺以上,每到秋冬就颳起強烈的季風,在這種自然條件下,澎湖早期的居民通常會於農田的四週砌石牆以抵擋強烈的冬北季風。澎湖的菜宅都呈東西寬、南北窄的長條形狀,四週的圍牆以北牆最高,約在160-250公分之間,東、西牆高度約在150-180公分左右,南牆最低,多在100公分以下。
-
菜宅的石材多利用硓𥑮石堆砌,牆身無須使用水泥或石灰等黏著物,以保留石材之間的自然縫隙,促進宅內、外的空氣流通,有益於植栽的生長。硓𥑮石疊的菜宅通常較穩固,在有些風大的地方,如中屯村,甚至疊到2公尺上以。
-
菜宅的內部通常都會再分為內股和外股兩個栽培區,內、外股之間留有一條方便來往,寬約50公分的通徑。內股是靠北牆的栽植區(寬約2公尺),多用來栽培地瓜的母株(俗稱為栽母),或比較怕風的蔬菜;外股指靠南牆的栽植區(寬約1.5公尺),多用來種一些如甘藍、芥藍等比較耐風的蔬菜。農民通常會在外股加設用菅芒桿編成的矮籬來補強外股的防風功能。後寮傳統的老古石牆則被黑色的防風網所取代。
-
南北軸超過6公尺的耕地如果要全部做菜宅用,就必須分成若干塊東西走向的長條形,分別砌築高牆來形成幾個南北相連的菜宅,或者是在南北軸上每隔5到6公尺加1道次高的防風牆,形成一個複合式的大菜宅,也是所謂的「蜂巢田」。在菜宅東西軸的中央通徑的南(外)側,通常都會開1口淺水井(深度約5到10公尺),來做為灌溉的水源。較短的菜宅則會在菜宅的兩端選一個外股的牆角來挖井,以減少耕地的浪費。
-
吉貝村菜宅內的水源主要來自於水井,水井的直徑大都在60、70公分左右,深度約在5公尺上下。少數離住家較近的菜宅,則直接裝設水管至菜宅內灌溉,頗為便利;中屯每一塊菜宅的面積都十分的大,約略有500平方公尺以上(1500栽)。水井則位於菜宅的中央,方便取水灌溉。
-
資訊來源|重修白沙鄉
-
澎湖本島多稱為「菜宅」。居民就地取材,用珊瑚礁岩或玄武岩堆砌成矮牆作為擋風之用,多分佈在社里附近。由於有擋風的圍牆,圍仔是居民冬季培植「蕃薯栽母(種苗)」的地方,春天時就可將種苗分植到山面的園裡。也因水源較豐富,圍仔多可種植葉菜蔬果如高麗菜、玉米高粱及瓜類等,為日常生活的飲食營養來源之一。
-
圍仔南北寬度多在十數公尺以上,過窄的話,將導致迴風而傷害了農作物,東西之寬度則較無關緊要。圍仔主要功能為提供澎湖居民於東北季風期間(每年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中旬)延續其主食品蕃薯之栽母(即通稱之「種苗」)之存活,此外,也是當地居民一年四季中培育蔬果之空間。
-
圍仔之景觀在冬夏期間有相當大的差異,冬天時,靠北牆約四公尺範圍內尚有綠意,由牆邊朝外依次種植著攀藤作物、玉米高粱等高莖作物、蕃薯栽母、葉類蔬菜、高麗菜等包葉蔬菜,四公尺之外因有迴風,完全無法種植。夏天西南季風時節,圍仔內則多滿布著蕃薯花生等各種農作物。相較於園仔的粗放式看天耕作,圍仔可稱為精耕農地,居民除了定時以水灌溉之外,尚以人糞及雞糞加以施肥。也或許因為圍仔的位置多半在耕種者生活居家環境中,即使現今留村人口多半為年老長者,無法從事距離較遠、面積較大的耕作活動,因此望安鄉境內大部份的土地雖呈廢耕狀態,但社里內鄰近的圍仔,還可見到瓜果類、花生蕃薯等常見的農業產品的耕種。
-
資訊來源|望安鄉
-
(一)菜宅的功能:
-
根據林文鎮的研究,澎湖的「菜宅」又稱「宅內」,是一種四面砌石牆,來抵擋強勁的東北季風,讓柔弱的蔬果在冬天裡還能順利生長的精緻農地。菜宅四面疊砌的石牆稱為「宅岸」,其中以北牆最高,大約1.6公尺到25公尺;東、西牆次之,高約1.5公尺到1.8公尺之間;南牆最低,大抵不超過1公尺。每年十月秋風一起,旱田(澎湖稱為「園」)裡的雜糧都已收完,大地就一片枯黃,只有防風的宅內還有點點綠意,菜宅多的人家,還能多種一些蔬菜,拿到市集上販賣。
-
菜宅裡種的蔬果,以甘藍、芥藍、蘿蔔等低矮蔬菜為主,但是大部份的面積都用來種冬作番薯(俗稱「栽母」),以便到翌年三月摘下藤來插植春作番薯。也有人在菜宅一隅種些木瓜、釋迦、番石榴等果樹,供自家人食用
-
(二)菜宅的風貌
-
疊菜宅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來充分的利用,有珊瑚淺硼的地方挖採硓𥑮石,岩岸的地方用玄武岩,水源豐富的地方就種蘆竹。順應不同的地理環境,展現出不同菜宅的風貌
-
1、硓𥑮石菜宅:硓𥑮石菜宅是澎湖最常見的菜宅,在有廣闊珊瑚淺硼的地區,如馬公湖西白沙,大都用硓𥑮石疊菜宅。農民利用退潮時到海裡採集硓𥑮石上岸,經過一段時間的日曬雨淋,去除鹽分、雜質之後,再用來疊宅岸。和興建房子的硓𥑮石相較,同樣是利用硓𥑮石做建材,因為菜宅是在戶外,宅岸也不抹水泥、石灰,所以硓𥑮石曝曬去鹽的時間可以短一些。硓𥑮石疊的菜宅比較穩固,在有些風大的地方,例如中屯,還常常疊到2公尺以上。
-
新採的硓𥑮石多「傲骨嶙峋」、「鋒芒畢露」,最好疊宅岸。石塊之間的契合完全靠犬牙交錯,每個稜角環環相扣,其中並不填水泥固定,所以牆面佈滿縫隙,冬暖夏涼。風勢經過北牆的抵擋,已經削弱大半,餘風再從南牆上、側牆邊離開,就不會在菜宅裡滯留,形成「倒輾風」(回風)來破壞作物。夏天天熱,透過宅岸的縫隙來促進内外空氣的流通,菜宅內也不至於溫度過高,使作物枯死。
-
吉貝村聚落外圍北邊的菜宅(多已經廢棄),則因為接近海邊,光用硓𥑮石玄武岩疊砌顯得太單薄,村民就在兩層石牆中間填充當地盛產的砂砱,形成密實的宅岸來抵擋強勁的海風,不過透風的功能當然就差一點了。
-
2、玄武岩菜宅:沒有廣闊珊瑚淺硼的地區,農民只能開鑿玄武岩來疊菜宅。西嶼望安諸島(地質屬安山岩質的花嶼除外)、七美的菜宅大多是玄武岩菜宅。玄武岩的利用比較簡單,不必經過風吹日曬,重點是要挑選比較平整的石塊,才能砌得牢靠。玄武岩宅岸同樣不用水泥、石灰固著,所以牆面也密佈著縫隙,空氣流通的效果不錯,缺點是石塊間契合度比較差,宅岸不能疊得像硓𥑮石牆那麼高,一般高度多在1.5公尺以下。
-
但是新建或修建過的玄武岩菜宅,因為沒有傳統師傅的手藝,如果完全不用水泥固著,宅岸很容易倒塌,所以後來的宅岸都用水泥來固定石塊。為了克服使用水泥所造成的宅岸密不通風的缺點,七美的人在疊宅岸時,都會預埋一些鋸短的塑膠水管、竹節或保特瓶,來當做通風孔道,不過效果還是不如傳統的玄武岩菜宅。
-
3、綠色菜宅:大城北湖西隘門等水源比較豐富的地區,農民常種蘆竹、菅芒來當菜宅,或輔助硓𥑮石菜宅的防風功能,而形成特有的緑色菜宅。尤其是大城北,有源自拱北山北麓的小溪流經聚落外圍進入成功水庫,帶來了終年不竭的灌溉用水,村民又世代都在小溪兩岸種菜,因而形成了一大片的精緻菜宅,縣農會也在這裡成立了蔬菜產銷班。
-
春天的時候,用扞插或分株的方式栽種成二面或三面的蘆綠牆(開囗向著溪流,以方便汲水灌溉),經過春雨滋潤後,蘆竹很快就冒出綠芽,再經過一個夏天,蘆竹就已經成林,超過一個大人高了,等到九月秋風起時,再用草繩將蘆竹編紮成牆籬,就能抵擋冬天的強風。一道堅韌的蘆牆,大約可以遮蔽兩股(一股約3至4公尺長)種菜用的田地不受風害
-
蘆竹生長的速度很快,如果長到跟宅內的作物搶地盤時,農民就會將它割除,把根部連著短莖移植到牆間的空隙去,其他的莖葉跟枯老的蘆則曬乾當燃料。老株雖然枯死,可是根部會再長出新芽,所以綠色菜宅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
-
大城北種蘆竹的歷史已經不可考,據說最早有一位村民引進,發現擋風效果很好,大家才紛紛向他分株來種,時日一久,就長成現在的綠色菜宅風貌了。
-
4、現代菜宅:隨著時間的演進,傳統師傅逐漸凋零,疊砌菜宅的手藝也慢慢失傳,加上環境保育意識抬頭,本地石材不易取得,在「沒工又沒料」的情況下,農民只好改用其他的資材來建造現代的菜宅。
-
這種現代菜宅在白沙鄉後寮最常見,後寮農民大規模的種植嘉寶瓜、紅菱、洋香瓜、楊梅、蕃茄等瓜果,是澎湖瓜果的生產重鎮之一。近年來在農會的大力推廣、補助之下,203號縣道北邊的菜宅都圍起了一道道黑色的塑膠防風網,來取代傳統的硓𥑮石菜宅。近幾年在池東村後寮村瓦硐村港子村中西村鎖港里等地,也陸續有人引進台灣的技術,搭蓋簡易的溫室或玻璃溫室來種植瓜果,不但隔離風害,也更能夠精確的控制作物的生長環境,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菜宅」。
-
嚴格說來,綠色菜宅和現代菜宅都只能算是因地制宜、順應潮流所做的防風設施,並不能稱為「農業建築」。不管是疊硓𥑮石菜宅、砌玄武岩宅岸、種蘆竹編綠牆,或是圍塑膠防風網、蓋溫室,目的都是在擋風,對農民而言都是一樣重要的,正如所謂的「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是一樣的道理。
-
(三)、菜宅的形制
-
菜宅常依其材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建造方式,基本上還是以石砌菜宅最富有澎湖傳統的獨特風味,以下就以常見的硓𥑮石菜宅為例,分析菜宅的類型與內涵。
-
1、類型:典型的菜宅可以分為單式菜宅與複式菜宅兩種,而以單式菜宅為基本單元。它的建築元素包括四周的硓𥑮石宅岸以及宅內的「菜股」(整平用來種菜的土壟)、通徑、水井等生產設施。複式菜宅則是另外在菜股南緣或通徑南側增砌一道與北牆平行,高度稍低的內牆,來增加一塊菜股,如果宅内土地不夠種,需要再增加面積,就繼續往南疊矮一點的南牆,並且留一條通路來貫穿所有的菜股,方便往來耕作。這樣不斷重複疊砌下去,就常常會形成連綿不斷、井然有序的菜宅群落
-
2、内涵:以一個北牆高約2公尺,南、北寬約6公尺的菜宅為例,菜宅裡面常以一條寬約0.5公尺、東西向的通徑將土地分成兩股一一靠近北牆的内股和南牆牆腳下的外股。内股寬約3至4公尺,因為緊鄰最高的北牆,最能避風,一些枝細葉薄的葉菜類,例如白菜、菠菜、空心菜、蔥和番薯栽母都種在這裡。外股寬約2公尺,接近南牆,比較不避風,大都種甘藍菜、花椰菜、大頭菜等稍能耐風的蔬菜。
-
要開始耕種時,農民會先從牆邊起,把菜股翻培成一塊塊小小的「台地」,然後再分成一壟一壟的「栽岸」來種菜苗。為了澆灌蔬菜,農民通常會在菜宅內開一囗5到10公尺深的淺水井來汲水。井的位置多在菜宅東西軸線的中央,緊鄰通徑的南側,既方便挑水到東西兩端灌溉,也不會佔據内股最避風的良田,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
(四)、菜宅的砌法
-
疊宅岸跟蓋房子一樣,要先打地基,這是為了避免日後在宅内耕作翻土時,造成宅岸鬆動甚至倒塌。打地基是先挖出一道大約一台尺(約30公分)深的土溝,裡面放比較大塊的石頭做基礎,確定基礎穩固以後再覆土固定,地基完成後就在基石上疊石頭。傳統的工法不用水泥、石灰固定石塊,完全靠師傅的功力與經驗,利用石材凹凸的稜角來彼此契合、環環相扣宅岸可以大致分為單層型、雙層型兩種。單層型是比較簡單的宅岸,牆身只用一層石塊砌成,底下放大一點的石塊,越往上層石塊越小。雙層型的牆身比較厚,工法也比較講究,牆身内外兩面用比較大的石塊,大石塊之間用小石塊填隙,厚度也是由下往上逐漸縮減。有些宅岸是底部先採雙層砌法,往上才慢慢簡化成單層牆身,可以算是一種混合運用的形式。
-
在公部門方面,日本政府從昭和三年1928年)十月起,也開始大規模築造耕地防風牆。光復後,縣政府為了振興農業,又在1965年1970年之間,逐年補助農民砌築石牆,六年之間共築起33,962立方公尺,對農民幫助不小。
-
文章來源|澎湖的傳統產業建築
-
澎湖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東北季風盛行,先民為保護居家附近田地上的農作物,便用牛車到海邊運回硓𥑮石和部分玄武岩於田園北面的界址築起圍牆,以抵擋強烈的東北季風及其挾帶而來的鹹雨。故《澎湖廳志.風俗》記載:「屋不欲高,門不甚廣……蓋防海風猛烈也。築牆用硓𥑮石,皆掘於內海波間………社外附近瞍園,亦用硓𥑮石周圍堆砌短垣,謂之宅者……澎人多圍宅種菜」。由於湖西鄉土質為澎湖地區最適合種植之區域,因此各村落均可看見菜宅景觀,種植不同時令的蔬果,主要有南瓜、絲瓜、嘉寶瓜、香瓜、冬瓜、火龍果、蕃茄、高麗菜、花椰菜、茼蒿、大頭菜、白蘿蔔、小白菜…等。通常在菜宅裡以淺坑或畦股來栽培,生長期間須每天澆水,至少每月施肥一次,大多經過二至三個月便可以採收。
-
文字引用|湖西鄉志下冊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築牆用老古石,皆掘於內海波間。掘後復生,取之不竭。社外附近瞍園,亦用老古石周圍堆砌短垣,謂之宅者,……澎人多圍宅種菜,而南、東石等社,或以種柑。必有井而後可築屋……。


澎湖之菜園,多於近山窳溝傍之處,擇其地之最濕潤者,植以茅蘆,或疊圍硓古石,以爲防風。園中多有掘井,以爲灌溉之用。每日午前四時,則擔糞桶赴媽宮汲糞,至午歸來。薄暮則汲井水灌之,日日如斯。稍生怠懶者,則枯槁而無收成矣。其中以東衛、菜園、石泉、雙頭掛、大城北、鼎灣諸鄉,多專是業。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 臺灣總督府|1906年|


…至於澎湖島,則自古以來之舊慣其地積制完全特異,以「栽」計算。其大單位為千栽,千栽之標準所傳亦有所不同。而以由普通耕地以栽種番薯為主之一稜,廣魯班尺即曲尺三尺,各一叢之間隔為一尺五

台灣文化志 / 伊能嘉矩|中卷|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