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紙質,被絨毛,形狀變化大,先端銳尖或尾尖,3出脈,側脈5-10對。雌雄異株;雄花多數。隱花果寬1.5-2.5 cm,黃紅或橘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Ficus erecta Thunb. var. beecheyana (Hook. & Arn.) King 1888 上次更新:2013-05-26

分布

全省中低海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Ficus erecta Thunb. var. beecheyana (Hook. & Arn.) King 1888 上次更新:2013-05-26

效益(利用)

莖、葉、樹皮及根均供藥用,味甘淡,性溫,無毒,用能補中益氣,健脾化濕,強壯筋骨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來源學名:Ficus erecta var. beecheyana 上次更新: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