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舊城文化

宜蘭舊城文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宜蘭市早期的漢人開拓者發現了西勢大溪(宜蘭河)航運上優越的節點,其中五圍三結是最精華的區位,先民在這裡開展了宜蘭第一個外銷的米貿易,形成了「米市街」。因而1810年楊廷理來宜蘭籌備設官治理時,就決定把廳衙門設在這裡,為了保護所有的統治官員和士兵,所以興建有形的城來拱衛。   五圍地形平坦、民居不多,楊廷理因而可以依其理想規劃,成為全台最接近圓形的古城。建城工人則由漳、泉、粵三籍的領袖分段發動民工義務勞動;四個城門的吊橋則由城中店家分攤經費辦理。   同治7年(1868)丁承禧通判將城門改建為石造,並且加以命名,所以才有了震平(東門) 、兌安(西門) 、離順(南門) 、坎興(北門)的名稱。 濱臨宜蘭河的西門、北門一帶,?集各地運來的以米為主的農產品,再沿河從烏石港出口到中國販賣;再購買生活必需品回來販售。一來一往獲利數倍,如陴仔埕黃阿西家族、米倉口李及西家族都因為經營「行郊」而成為宜蘭首屈一指的富紳。   西門、北門一帶是商業的、庶民的區域。   東門則因噶瑪廳衙的關係,吸引了不少仕紳興建宅邸,如原居住在擺厘的楊士芳進士、原居於北門外的黃纘緒舉人,都在東門附近新建宅邸;游氏(節錄)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宜蘭舊城文化 / 撰寫者:林正芳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8458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林正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