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小說巨匠司馬遼太郎誕辰100週年

2023年是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1923年8月7日-1996年2月12日)誕辰100週年。直至今日,司馬遼太郎的作品仍受到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喜愛,有些還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司馬是如何看待歷史小說這種體裁的?又是如何創作出大量名著的?對此,我們採訪了司馬遼太郎紀念館館長、80歲高齡的上村洋行先生。

猶如書海的紀念館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位於東大阪市下小阪3丁目,位於從電車近鐵奈良線八戶之裡站步行約10分鐘的住宅區內。掩映在蔥郁茂密的草木中的紀念館,出自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之手,與司馬遼太郎的故居相鄰。在紀念館的圖錄《司馬遼太郎》中,館長上村洋行寫道:


安藤忠雄設計的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在種滿司馬遼太郎生前喜愛的樟樹、錐栗、鴨跖草和油菜花的庭院中,誕生了這座紀念館。安藤忠雄先生用巧妙的設計呈現了司馬遼太郎的文學世界,建築周邊是弧線流暢的玻璃窗回廊,大型書架遍佈整個紀念館內,構造出一個藏書世界。」

穿過正門,便是司馬遼太郎的故居,按照指示稍往前走,就能透過窗戶看到面朝庭院灑滿陽光的書房。司馬曾在這裡寫作,桌上原樣保留著他生前常用的鋼筆和放大鏡等物品。

安藤忠雄設計的紀念館呈弓形,沿著圓弧狀回廊前行,便到了紀念館入口。紀念館共有3樓,地下1樓,地上2樓。從地下室到樓頂天花板,高達11公尺的書架設置於牆壁,藏書多達2萬冊,但據說司馬的家中大約有6萬餘冊。


收藏了2萬冊圖書的11公尺高書架(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海外讀者慕名而來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於2001年11月開館,當初的熱鬧逐漸歸於平靜,之後每年客流量約為2.5至2.6萬人。上村洋行表示:「隨著疫情逐漸平息,參觀人數恢復到了疫情前的7、8成。其中1成到2成是外國遊客。最初,外國遊客是衝著安藤忠雄的建築而來;而今,司馬遼太郎的作品已經在歐美、中國、韓國等地翻譯出版,因此有些外國遊客是在讀過司馬遼太郎的作品後慕名前來的。」

為紀念司馬遼太郎誕辰100週年,目前,紀念館地下展廳正在舉辦特展「作家之路——司馬遼太郎與《近代說話》」(展期至2024年2月18日)。該展覽聚焦司馬遼太郎從記者到成為作家的這一人生階段,可以說,這一時期正是司馬文學的起點。8月12日,館長上村洋行圍繞該主題進行了約1小時的演講,吸引了各年齡段的觀眾,現場座無虛席,還增設了不少臨時座位。


演講中的館長上村洋行(筆者攝影)

戰爭體驗及新聞記者的經歷使他走上作家之路

上村洋行說:「我認為司馬遼太郎的戰爭體驗以及做新聞記者時的經歷,促使他最終走上作家之路。」

司馬遼太郎曾就讀於大阪外國語學校(今大阪大學)蒙古語專業,於1943年提前畢業,被徵召入伍即所謂的「學徒出陣」。此後,他被派往滿州,進入坦克部隊。1945年為參加本土決戰回到日本,並在栃木縣迎來戰敗,那時他是少尉。進入產經新聞社工作後,他被派往京都記者站,負責位於淨土真宗東西本願寺的宗教記者俱樂部。

「司馬遼太郎感到,日本人對於戰爭極為愚昧無知,他對這場戰爭本身也進行了反思。而且,在戰後通過對宗教的報導,認識到日本的宗教構成了日本歷史的輔助線。由此他開始對日本這個國家本身以及日本人進行深入思考。這就是司馬遼太郎作家生涯的起點。」

「日本戰敗那年,司馬遼太郎22歲。二戰後他成為新聞記者,在25、26歲時,他說他要做10年記者,積累人生經歷,然後撰寫小說。在當記者期間,他曾以本名福田定一在淨土真宗西本願寺發行的《佛教雜誌》(後來改名為《大乘》)上發表過幾篇短篇小說,從那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後來的司馬作品的影子。」

畫作背面寫下的決心

上村洋行說,1955年大約就是「司馬遼太郎轉行為作家的年份」。這年9月,司馬遼太郎以福田定一的名字,發表了小說《名言隨筆上班族》。他在這篇小說中描寫了自己觀察到的日本上班族形象,之後由文藝春秋社出版,更名為《商業精英的新論語》。此外,他還以筆名「司馬遼太郎」完成了小說《波斯國的魔法師》,並於次年獲得講談俱樂部獎。當時還是小學生的上村對此印象深刻。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入口(筆者攝影)

「當時,司馬遼太郎常來我父母家玩。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給你畫幅畫吧。』正好家裡有斗方,他便用粉蠟筆給我畫了一幅。畫得比較抽象,描繪了黎明之前,月光照在山丘的一棵樹上的景象。我母親把它裝裱起來,放在抽屜裡,時而拿出來看看。司馬遼太郎去世後,我突然想起了這幅畫,便把它拿了出來,看到畫的背面時,吃了一驚。」

司馬遼太郎在上面寫道:「這是一棵孤獨挺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樹。我想借此表達對人生的堅定覺悟。」落款是「昭和31年11月14日 定一」。這幅特殊的畫作目前正在特展中展出,是一件不可錯過的展品。

上村洋行說:「當時司馬應該正在撰寫《波斯國的魔法師》。我覺得,司馬遼太郎在這句話中表達了自己準備踏入作家生活的決心。我想,那個時刻就是他的作家之路的起點。」

上村還分享了關於司馬遼太郎這一筆名的難忘回憶。據說,名字的意思是「遠不及(日文寫『遼に及ばない』)中國西漢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他回憶道:「有一天,司馬來到我家,在我、母親和姊姊面前說,『司馬』這個名字躍入腦海,但很猶豫名字是叫『遼』還是『遼太郎』。母親聽後說,『遼太郎』似乎更好一些。當然,他本人可能也傾向於『遼太郎』。當時的這幕情景我至今歷歷在目。」

「透過史料與歷史人物自由對話」

據上村所述,1957年,司馬遼太郎為自己成為作家奠定了基礎。這一年,他與作家寺內大吉一同創辦了同人志(指由文學愛好者共同自費出版的刊物——譯注)《近代說話》。

上村介紹道:「他們想要創辦一本跳出傳統框架束縛的同人志,其座右銘是不開會、同仁間不相互批判,回歸故事的本真,寫出有趣的作品。」從1958年開始,司馬遼太郎開始在京都的佛教報紙《中外日報》上連載自己的首部長篇小說《梟之城》。這部作品於1960年出版單行本,並因此獲得直木獎。《近代說話》的成員寺內大吉、黑岩重吾、永井路子、伊藤桂一、胡桃澤耕史等,後來也相繼成為直木獎得主。


司馬遼太郎的書房(筆者攝影)

次年,司馬遼太郎離開產經新聞報社,成為專業作家。此後,他開始撰寫正統歷史小說,陸續創作了包括《龍馬來了》(1963年首次出版)、《燃燒吧,劍》(1964年首次出版)等在內的一系列長篇連載。《坂上之雲》在報紙上的連載始於1968年4月,一直持續到1972年8月,也就是司馬從44歲到49歲這一時期。司馬遼太郎本人是如何看待歷史小說的呢?對此,上村洋行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

「司馬遼太郎喜歡以自己的方式來思考歷史。他說,當一個人去世不久時,許多認識他的人仍然在世,所以對其評價也是多樣的。而當一個人去世百年後,人們對其記憶都已淡化,只有史料仍然存在。透過這些史料,去想像和思考那個人的一生,其樂無窮。」

「不過,也不是說對於任何一段歷史他都有興趣。司馬認為風雲激蕩的時代最為有趣。那樣的時代才會誕生坂本龍馬、土方歲三、河井繼之助這樣的人物。不過,司馬遼太郎不會片面地看待事物。首先,他會盡可能地『近距離觀察』人物與事件。然後再『俯瞰』整體,從多個視角觀察這個人物、他周圍的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他是通過這種方式,利用史料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我認為,司馬遼太郎透過史料,與歷史人物實現了自由對話。」

「父輩子輩孫輩代代傳讀」

上村洋行分析道:「司馬遼太郎在3、40歲的時候曾說,『創作歷史小說要做大量細緻的功課,這需要體力。過了60歲,體力衰弱,會影響到作品的品質』。這可能就是他在晚年專注於創作《這個國家的形態》《街道漫步》等隨筆的原因。」

20年來,上村洋行一直與來館的參觀者交流,通過他們的聲音,他同筆者分享了閱讀司馬作品的感想。

「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讀者們會在不同人生階段反覆閱讀司馬遼太郎的作品,每次閱讀都會產生不同的感悟。許多讀者都表示,他們在重讀司馬作品時,常常會有新的發現。此外,還有人說,他們迷茫或失意時閱讀司馬的作品,可以從中得到鼓舞。這些作品還在家族中代代相傳,從父輩到子輩,再到孫輩。司馬的作品放在家裡的書架上,孩子們、孫輩們就會去讀。」


在問卷調查中,得票最高的作品是《阪上之雲》(文春文庫出版)(nippon.com編輯部)

上村洋行還介紹了去年開展的一項關於最受喜愛的司馬作品的問卷調查。近1600人填寫了問卷,其中8成受訪者洋洋灑灑地寫下了自己對司馬作品的感想和思考。上村表示,希望司馬遼太郎的作品未來能繼續被一代又一代人讀下去。

調查結果顯示,得票最高的三部作品分別是《坂上之雲》《龍馬來了》和《燃燒吧,劍》。在司馬遼太郎紀念館中可以收穫一段靜謐而寶貴的時光。徜徉於浩瀚如煙的書海,讓思想在司馬遼太郎的作品世界中飛馳,去沉思去默想日本這個國家以及日本人。

瀧野雄作 [作者簡介]

書評家。大阪府人。慶應義塾大學法學系畢業後進入大型出版社工作,從事雜誌編輯工作30年。在雜誌連載小說方面,負責松本清張、渡邊淳一、伊集院靜、藤田宜永、佐佐木讓、榆周平、林真理子等作家。在編輯撰稿方面,長期撰寫政治外交事件相關的專題文章。通過採訪活動結識了各方面的人脈,在探索最佳化資訊收集方法的過程中,對情報間諜小說、非虛構文學作品產生了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