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我在經藏演繹中 觀照自己

我在經藏演繹中 觀照自己

E-mail 列印
「參加經藏演繹,剛好檢視自己從靜思家風到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有自己的一個小腳印,我的人生經藏變得更豐厚!」向來謙遜、不擅表達的慈濟志工劉家錦,這一天,難得開口分享入經藏的心得。

「我口才不好,但我 可以用『手語』演繹佛法,及向社會大眾『說』慈濟,這是接引我們年輕一代的好方法之一。」1987年出生的劉懿興在旁,補上自己的心得。劉懿興是劉家錦的兒子。

今年(2023)參加臺北小巨蛋舉辦的《無量義 法髓頌》――以善以愛照亮臺灣及全球演繹團隊中,花蓮區的入經藏志工裡,有劉家錦與劉懿興父子檔,劉家錦在K區,劉懿興則在A區。

四個月以來,在家裡、在演繹排練的現場,他們有共同的音律與節奏,樂音、唱頌、手語。對這些節奏已耳熟能詳的劉家錦同修黃瑞美,除了關心他們父子的練習進度,也不忘叮嚀要找時間休息,因為父子都處於身體正在維修的狀態……

◎父與子 共修領解法義

「2012年,我也參與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今年再參加演繹,我深深體會上人的教晦,『從改往修來的懺悔自修,到《無量義 法髓頌》教菩薩法、行菩薩道』,這真是我人生完整的修與行過程!」劉家錦語帶哽咽,又感性地說。

雙腳已嚴重變形的劉家錦,原本難以行走自如。去年年中他的右膝,才剛置換人工膝關節,但仍然堅持參加演繹。

「我都快滿七十歲了,如果沒有把握這次的機會,不一定還有下次了!」他說:「左膝,等演繹圓滿,再來安排進場維修。」

劉家錦1995年自軍中退役後,隔年即投入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志工的行列,並於1997年受證為慈誠隊員。

已投入慈濟二十七年有餘的他,在從事慈善訪視、急難救助、活動場地布置等志工勤務,他是不缺席的;承擔環保幹事、陪伴慈濟青年成長,他更是處處補位;尤其在花蓮志工的總務功能幹事,他前後承擔約九年之久。

「我抱持老二哲學,默默做就對了!」補處、護處,都有他的隱形力量,但各項活動或行動現場,總是找不到他的身形紀錄,更遑論引起他人的關注。

劉懿興,任職於佛教慈濟科技大學。「入經藏,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一場殊盛的演繹。」劉懿興希望站到法會現場,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聽到、感受到――「我是這樣傳法!」

「懿興在去年年初,老是感覺聞到異味,又不時好像放電般,到慈濟醫院檢查,結果是腦部長了『星狀細胞瘤』。」劉家錦淡定中帶著心疼,描述著兒子突如其來的病魔考驗。

目前,劉懿興仍持續做標靶治療中。

「我的體力還可以,對於歌曲與手語的熟悉度,是不會有負擔。我年輕吸收力快,為何不好好出來說法?」劉懿興說:「生病對我來說,知道了,就接受它,接受治療,開開心心活著就好!」

劉懿興在慈濟科技大學也經常扮演手語演繹的種子隊。在二十五周年校慶時,演繹《無量義經》,就有他的身影,所以這次入經藏,他在劉家錦與黃瑞美的鼓勵下,欣然走入隊伍。

◎從「大」至「微」 從微漸「修」

劉家錦在家中,曾經有過三個專屬的稱號,這些稱號代表他在不同時期態度的轉變,也代表著他人生的蛻變。

「大少爺」,是他四十二歲以前家裡給他的雅號。每次從部隊回家,家人總是說:「大少爺回來了!」

「我在部隊裡是負責批閱公文,回家是不做家事的。」劉家錦經常帶著軍官位階回家。

四十三歲那一年,加入慈濟醫療志工的行列,由於全心全力的投入,回到家後,家人改口稱:「大志工回來了!」

家人給劉家錦反諷的稱號,聽在劉家錦的耳裡,反省在心裡。他說:「那時的我,雖然退休了,也沒幫忙家務事,一心做志工,反而引起家人的煩惱,這是不對的。」

「要做慈濟,就要認真改變自己!」劉家錦回憶這一段蛻變的過程,對家庭充滿了歉意。「我開始學做家事,因為太太擔任教師,早出晚歸,小孩子還在上學,我挑起『家庭煮夫』的角色。」

「學做菜,不懂、不會,就打電話到鳳林的老家問媽媽;上館子吃飯,師傅做的料理,我用心品嚐再品嚐,默記在心……」劉家錦非常得意的說:「現在我家的三餐,幾乎是我在準備。」

黃瑞美看到劉家錦的改變,也有志一同加入了慈濟教師聯誼會,並在校園推動「靜思語」教學。

「爸爸改變很多,我大學時期在外地求學。回來後,才發現爸爸媽媽都投入了慈濟志業,這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劉懿興說。

「上人教導弟子喝『四神湯』,這帖良方,帶入了我的家庭。慢慢的,家庭氣氛不一樣了!」劉家錦說慈濟人文薰習,可以改變一個家庭,慢慢影響社會,他個人就是最佳的實踐者與見證者。

現在,劉家錦的稱呼,已上修到「菩薩行者」。

「現在我家師姊,看到我聲色稍現怒目,或音頻調高,會提醒我:『火燒功德林,注意慈濟形象……』」劉家錦說一路走來,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從「大少爺」到「大志工」,再走到「菩薩行者」,劉家錦在人生的經藏裡,也觀照到自己向上、向善的「三變」轉折。

◎順緣如願皆圓滿

「從軍人陽剛本色,到做慈濟志工要有柔軟心,您如何轉換?」問劉家錦。

他說:「個性的轉變與切換,要從他擔任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志工說起。」

「當了十年的心蓮病房志工,看盡人生老病死的課題,我已學會看淡人生。」劉家錦分享了陪伴病患的經驗與體會。

「曾經陪伴一位七十幾歲的客家人阿媽,我用客家語與她聊天、聊心,他把我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親,最後很安詳的走到人生終點,令我感到欣慰。」

「為了圓滿病患的心願,清晨六點,我載著他來到七星潭看日出,病患看完日出後,心滿意足的回到病房即呼呼大睡,已忘了身體的疼痛。」

「凡事要圓滿,不要有遺憾!」這是劉家錦在心蓮病房學到的行事態度與人生智慧。

「人生不要太計較,該做就要去做,耕福田自己要把握。」劉家錦在這一段期間的體悟,讓他後來承接志工林林總總的任務,總是獲得志工一致的讚歎。

誠如志工郭慶賓所說:「家錦就是人緣好,好說話!」

也因此,雖然花蓮地區志工勤務多,但劉家錦負責的功能勤務,總是沒有不夠人手的問題。

花蓮靜思堂,經常有來自全臺、全球志工的各項營隊或活動,也常常需要花蓮志工幫忙勤務。「各地區的做法經常不同,我們是在地志工的配合,樣樣都要圓滿。」劉家錦說。

「都是志工,回來需要幫忙,我們當然都要抱著感恩心,相互成就。做人圓融,做事就能滿圓。」劉家錦講究圓滿哲理。

◎忠誠不二 始終如一

四十二歲以前的劉家錦,是軍官,有著軍人本色的「忠誠」魂魄;四十三歲以後的劉家錦,是證嚴上人的弟子,慈濟的志工,他說:「忠誠的靈魂不變,所以身為慈濟人,上人的弟子,我始終如一。」

「我是軍人出身,下定決心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堅持到底!」經過人文淘洗過的劉家錦,外觀上已看不出絲毫陽剛之氣,只散發著慈悲與柔軟。

「此次入經藏,慶幸自己來得及親身參與。尤其,在慈濟的宗門脈絡裡,看到的歷史紀錄,對照自己的經歷,是那麼鮮明!」劉家錦盤點了自己親自踩下的步伐。

「上人教導的菩薩法與菩薩行路,我會繼續向前行,始終如一。」劉家錦肯定地說。

以真實的人事,詮釋經文的義理,這是最為珍貴的人生經藏!

圖左 :四個月以來,每場排練的場合,都能看見劉家錦(右)與劉懿興(左)父子,共修、共行的身影。[攝影者:吳亞馨]
圖右 :劉懿興(右二)雖然同時在做標靶治療,但仍然把握入經藏的機會,期望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聽到、感受到――「我是這樣傳法!」[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劉懿興(右二)10月7日早上才出院,下午就到小喜館與大家一起團練。[攝影者:劉鴻榮]
圖右 :劉家錦(右)與劉懿興(左)父子在靜思書軒分享彼此入經藏心得與觀照自己心境的改變。[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10月20日正式演繹的日子將到,演繹志工把握每一場的共修彩排。[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10月10日這天,演繹志工齊聚雙和靜思堂,完美呈現最後一場的驗收。[攝影者:郭慶賓]

圖左 :不論彩排或北上驗收,花蓮區的演繹志工各個盡心力,要在10月20日這天藉由《無量義 法髓頌》的演繹,將慈濟宗傳出去,讓大家更認識慈濟[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將在10月20日第一場正式演繹一千多位志工,10日驗收這天整齊呈現《無量義 法髓頌》的演繹隊形。[攝影者:吳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