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說中的梁武帝>

2022/05/20閱讀時間約 101 分鐘
張火慶:<明清小說中的梁武帝>
提要:中國歷史上的梁武帝,是個身份複雜而不易論定的人物,尤其從秀才刺史而皇帝菩薩,推行理想中「佛教國家」的政策,在位四十八年,創造了許多奇蹟,且影響及於異域与後世,歷久不衰;而他個人卻落得「眾叛親離、餓死臺城」的下場,梁朝也隨之瓦解滅亡;這樣的結局,讓人既惋惜、也迷惑。
本論文探討的是明清(話本、章回)小說中所見的梁武帝形象,或許因為時隔數百年,政治環境與價值觀念的改變,地區性文人作家如方汝浩、馮夢龍、朱星祚、天花藏主人所代表的民間看法,對梁武帝大肆鋪張的崇佛行動,有兩極性的評價,或貶為不務正業、或讚其志在修行;因而在情節的安排与結局的呈現上也截然不同;本文即從這兩種角度,分別討論相關的六部作品,可以發現:越到後世以梁武帝為主角的小說,越肯定他的佛教信仰,並同意他最後的修行成就--開悟見性,得「阿羅漢」果;且收編於民俗崇拜的「十八羅漢」行列中。
關鍵詞:梁武帝、梁武帝累修成佛、梁武帝西來演義
前言
正史上的梁武帝,似乎是一位複雜多端、高潮迭起,很難「一言以蔽之」的人物,佛教學者何雲先生說:「中國歷史上還有比梁武帝蕭衍更精彩、更豐富、更生動、更飽滿、更可敬的在家佛教徒麽?我以爲,蕭衍是獨一無二的。」意思是:在「短促無常、紛亂多故」的魏晉南北朝,歷史獨給了他罕見的長壽、又有空前絕後的「帝王佛教徒」身份,無論在世法(生活)的經歷上,或出世法(佛教)的建構上,幾乎所有內容都領略、觸摸到了。他雖是個俗人,經歷了一切凡間的生活;但他身上,凝結了極其崇高的人格奇迹--佛教信仰。這種信仰之於他,不僅是自覺自願而堅實可信的,且是寬廣、自由、富於美感,因而是可愛的,幾乎囊括了佛教文學、藝術、建築及儀軌制度等層面;然而,這種人格奇迹及其於信仰的原創性,也使梁武帝成爲歷史上尷尬的帝王:一方面,身爲「君主」,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幾無任何道德瑕疵或才具不濟;另方面,作爲「佛教徒」——幾度「捨身」佛寺,又讓人難以接受。這種矛盾的觀感,在梁武帝身後不久即見諸史評。《南史·梁武帝本紀》先承認「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於茲!」接著又指斥說:「爲國之道,不可獨任;而帝留心俎豆,忘情干戚,溺於釋教,馳于刑典……自古撥亂之君,固已多矣……未有自己而得,自己而喪。」此中對俎豆、釋教等內在信仰的過份關注,竟至於世俗王權的近乎自動放棄,這正是人們所不解、困惑,乃至鄙視、摒斥的所在。隨著歷史的遞進,其真實、人本、親切、豐富的歷史細節與真實底蘊漸被湮沒,只留下「溺於釋教」的面孔。唐宋以下,儒家地位的恢復與強化,這張面孔在主流文化中越來越模糊,且愈陌生與怪異,成爲大「異數」--梁武帝既是精熟於儒家經典的學者,更是實踐了儒家理想的國君;他符合且超越了儒家尺度,往前延伸出佛教信仰;這信仰,在他是身體力行、至死不渝的,且因其原創性而影響後世殊深。這樣,儒家的史官就不知所措了,因爲,梁武帝從根本上違背了中國「實用理性」傳統:「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之原則[1]。
何先生這段論析,極為精采,而龔顯宗先生也說:
古來人君或以荒淫殘暴,或以窮兵黷武,或以怠忽政事而亡國喪身,像梁武帝蕭衍勤治理、修文教、行仁義、斷酒肉,招賢納諫,到晚年卻落得被圍餓死,以開國之主成為亡國之君,是絕無僅有的例子。論者或歸於佞佛而勞民傷財,或歸於寵勳太過、禦下太寬,或歸於治民嚴苛,或歸於忽略治術,或歸於委任群倖,或歸於疏簡刑法,或歸於武備不修[2]。
這種歷史的功過,如何理解、評斷呢?所依據的事實是整體或部份?又品人論事的觀點是寬容或獨斷?在史學界,對梁武帝有長期而專門研究的顏尚文先生,曾質疑說:
梁武帝是一位極端的現實政權追逐者?亦或是一位「罔恤民命」的昏君?還是一位極端理想的宗教犧牲者?一位神聖的「佛菩薩」?
梁武帝的生命內容多元、多層次,又不斷的轉換:由儒生、文人、隱逸修道者,而軍人、政客、乃至高居九五之尊,成為「開國皇帝」,卻又轉向佛教的信仰、鑽研與實踐,而為虔誠的宗教徒。……各種角色,不但成功認真的扮演,且全心全力的投入。……他一方面要維護、擴展其現實的政治權力,一方面又要追求人生究極的理想,這是難以兼顧、也難統合的大矛盾[3]。
上述從儒或從佛的觀點,對梁武帝不同的評價及其(世俗權力與宗教信仰)可能的矛盾,在史學研究上或許永無定論;卻說明了這個人物的精彩可觀,留下許多討論與想像的空間。
傳統通俗小說的作者与讀者,多屬中下階層的讀書人与老百姓,他們對梁武帝的興趣,不在其可欣賞的學識文采或可理解的創業才智,而是讓一般人欣羨而難及的貴族身分、帝王天命及佛教因緣--也就是說,此人一生具備了聰明仁德、才學風雅、文治武功、福祿壽考………,佔盡了世間的便宜;更難得是,他行有餘力又能兼顧來生,自覺而堅決的「信奉、護持」佛教,這不只是一種庸俗的政治姿態、或膚淺的神明崇拜,而有其真誠的皈信及生命的智慧;要如何解釋他這些生而有之、得天獨厚的條件呢?當理性權威的哲人与史家陷於思滯詞窮、存而不論之時,或可轉从信仰的立場去假設個人的宿緣及劫運的安排了。
較早的傳說,《太平廣記》轉錄兩條:卷120,報應十九(冤報):「梁武帝蕭衍殺南齊主東昏侯,以取其位,誅殺甚衆。東昏死之日,侯景生焉。後景亂梁,破建業,武帝禁而餓終,簡文幽而厭死,誅梁子弟,略無孑遺。時人謂景是東昏侯之後身也。」又卷139,徵應五(邦國咎徵):「梁武帝大同元年,幸玄武湖。湖中魚皆驤者,見於水上,若顧望焉,帝入宮方沒。此下人將舉兵睥睨乘輿之象。尋有侯景之亂。」都是關於侯景之亂的另類說法,已有怪力亂神的傾向,也顯示了正史的記載有其實用理性的限制,不能全然滿足人們的好奇玄想,或許可有更寬廣交融的時空觀、更複雜相應的關係網,以擴大解釋這種牽連甚廣的人事的變化吧!
現存的明清小說,對梁武帝的佛教信仰之於修身治國的影響,則有兩極性的評議,茲舉例如下:
1、執相佞佛、勞民傷財,餓死台城為天下笑。
明、朱開泰,《達摩出身傳燈傳》,明萬曆年間
明、方汝浩,《掃魅敦倫東渡記》,明崇禎8年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明末
2、捨身奉佛、修己化他,成就道業為阿羅漢。
明、朱星祚,《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明萬曆32年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十七卷,明末
清、天花藏主人編,《梁武帝西來演義》,清康熙12年
以下即依其作品內容与時代先後,逐一析論。
一、《達摩出身傳燈傳》、《東渡記》、《禪真逸史》
這三部小說都不是以梁武帝為主角,只附帶提及他與達摩的晤談,對他較少同情的了解,如明、朱開泰修撰的《達摩出身傳燈傳》,其中有關「達摩會見梁武帝」的傳說是典型的,簡錄於下:
蕭昻以達摩南來,普濟甚盛;況主上宗信佛教,一聞有僧南來演化,甚折節也。事不容閟,乃具表奏聞武帝,武帝閱表,龍顏大喜,謂左右臣子曰:「此寡人誠心所感,事佛之報也。」遂遣使備法駕,至廣州迎請;帝一面發庫藏,鼎建寶殿,以作如來宅舍;一面詔書生繕寫經卷,以便如來講解。
及師迢遞至金陵,武帝沐浴齋戒,旗幡鼔樂,燈燭香花,自出都城迎接。………武帝接著達摩,執弟子禮,侍立左右;命儀衛如王者,送至新佛殿安頓,武帝亦隨至新佛殿叅謁。此時覌見達摩慈容燁燁、寶像煌煌,恨不得與之俱化,又踵舊日所為,甘願捨身事佛;又出帑內金銀,為建道場功果。
武帝自投見達摩,叨陪不離左右,自矜其功德,問曰:「弟子自即位以來,宗信佛教,平日在國中,恐棲佛無所,則為建寺;恐誦佛無本,則為寫經。若此之類,不可勝紀,不知有何功果?」達摩曰:「如來功德,貴務其大者實者。主上造寺寫經,此卑卑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何功德足云?若以此為功德,多見其不知量也!」武帝憮然自失,又側席問曰:「如聖人所云,必何如作為,乃為真實功德?」達摩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一味在性靈上體認所謂大者實者,寺之創建與經之繕寫,初不関於修持急務;縱不暇及,亦不言其修證有虧。」………梁王自談功德之後,始不事外面作為,收入在性中脩証。第著己用功者,由精會粗易;郛廓從事者,由粗入細難。梁武浮名好佛,兢兢在言語文字上探討,及至談禪語偈,漠然無得也。一日帝又請問達摩師曰:「聖諦之文,弟子口嘗誦之;聖諦之義,弟子心嘗思之;其奧妙精微,非淺解胸襟所能測識。第一義之旨,今願竊有請也。」達摩曰:「聖諦之義,文字雖多,一言以蔽之曰:廓然無朕(聖)而已。」朕之一言,至矣盡矣!梁武解悟,則文字化為真詮,達摩南來選佛,梁武其首班矣!帝惟不然,又問曰:「對朕者誰?」達摩曰:「不識。」夫不識即無朕,無朕即不識,不識、無朕,二而一者也。帝猶然不悟,佛家點化弟子,只在一字之間,三教不觧,機不合矣!規規為虗文所拘畱,非達摩西來之意也。本月十九日,不告於王,遂潛回江北;十一月廿三日,屆於洛陽。
………梁武帝聞達摩在魏國,教化大行,已自悔悟,欲親灑宸翰,為達摩作去思碑,後因幾務刻決不遑,遂停止其事;及聞達摩圓寂,亦欲與之撰碑,敘其南來始末,有志未果。逮今接得魏主敘「達摩蔥嶺遇宋雲」書,大為驚駭,悔不能慧悟,闡明宗旨,徒為此有漏之因,有孤如來南渡之意,遂親撰碑,勒石以孝其成,又賜徽號曰「敕封圓覺大法禪師」。[4]
以上內容大致是據《景德傳燈錄》第三卷「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改寫,少有增減;而燈錄對梁武帝是有微詞的--因為他是「不契達摩機」的俗信之代表。
其次,明、方汝浩《掃魅敦倫東渡記》[5]第100回云:大通元年,梁武帝幸同泰寺,與達摩相見,而有「並無功德」「廓然無聖」兩段對話;之後,便供養在朝外寺院中,臣下與寺僧來參謁的:「或問以禪家道理,或講以方外玄談」,祖師只是「隨問諢答,終日打坐」;留了幾日,不復召見,乃於夜半離寺,一葦渡江,到了魏地。這也是抄襲「燈錄」的內容,且《東渡記》的主題是儒家的倫常,如<世裕堂主人序>云:「故假聖僧(達摩)東度,而發明人倫。」而第一回引記:「一切旁門外道,離我聖教皆虛;莫言釋道事同迂,功德匡扶最著。」九十七回關於東渡的因緣:「四孽(酒色財氣)無情,欲徒弟助威驅掃,使正大光明綱常,不泯於人心。」而梁武帝卻因佞佛而荒廢朝政,在佛法上又無真實的修證,只做表面功夫以粉飾其政權治績,這是令人失望的。作者的另一部小說《禪真逸史》[6],對梁武帝更是惡評之極;如第一回云:
梁武帝即位以來,酷信佛教,長齋斷葷,日止一食,輕儒重釋,朝政廢弛。至天監十六年詔:「宗廟用牲牢,有累冥道,今後皆以麵易之。」識者知其為廟不血食。遍外建立寺廟,改元大通,捨身同泰寺,群臣以錢億萬贖之。後賢有詩譏之曰:「梁武不知虛寂道,卻於心外覓真禪;弒君篡國皆甘忍,煦煦求仁奚裨焉!」
而故事就從「大通十一年正月,敕禁城內造一大寺,名曰妙相寺;頒詔天下,薦舉才德兼全高僧二員,為本寺正副住持。」開始,梁武帝與住持鍾守淨之間君臣相得、狼狽為奸的形象,透過逃亡出家的武僧林澹然眼中,有極其汙衊、諷貶之描述。而此寺、此人,於梁史無據,乃作者虛構以醜化梁武帝也。
第九回云:「萬乘巍巍勝法王,翻持異教壞綱常。」林澹然諫曰:「開闢以來,歷代明君聖主,皆以孝悌治天下,名垂不朽,聲施無窮,未聞皈依釋教而成佛者也。………陛下爲萬乘之王,宗廟社稷、子孫黎民萃於一身,當法先王之道,親賢遠奸,行仁政以覆育蒼生,使天下樂堯舜之世,子子孫孫,瓜瓞雲仍,萬代繼統,豈可披緇削髮,效匹夫之所爲乎?」忠言逆耳,乃潛逃而去,詩云:「(梁武帝)身死國亡天下笑!」
十八回,林澹然對侯景說:「當時武帝初登大寶,勵精圖治,恩威兼著。朝中文武,各展其材,甚有可觀。自天監以來,皈依釋教,長齋斷葷,布衣蔬食,刑法太寬。文臣武將,俱從佛教。小人日親,君子日遠,四方變故漸生,據險爲亂者,難以屈指。」侯景起兵為亂,梁武帝的反應是:「朕聞兵戈之聲,心膽皆碎,方寸亂矣,不能主持。擇軍選將,任卿爲之,生死存亡,決於天命。」十九回:「武帝歎道:此乃天敗,非人力所能支也。朕今已年老,死不足惜,只是遺笑於後世,豈能無恨?」又「梁武帝只在後殿彌陀閣上吃齋誦咒,看彌陀經、消災懺,拜斗禳星,以求佛力護祐,觀音菩薩救苦,止望暗退敵兵,保安社稷,再無他計。」可說是優柔寡斷、昏懦無能。
台城陷落,侯景引兵入朝,最後的結局是:
從正月至五月,將武帝幽囚于靜居殿中,撥四名親隨牙將看守。凡宮人侍衛,一概不許近前。飲食衣服之類,亦各裁節,不能應用。武帝每日暗暗垂淚,只是念佛以捱朝暮;………受盡淒涼,苦楚萬狀。
太清三年五月十八丙辰日,武帝受餓數日了,早晚止吃得一碗糜粥,並無他物。………歎道:「朕當初多少英雄,赤手打成天下,身登九五,威傾朝野。也只爲孽海無邊,冤愆有報,故此皈依我佛,要圖圓寂後,徑歸西方淨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誰想遭遇侯景逆賊,將朕幽閉在此,求衣不得衣,欲食不得食,歷盡艱難。昔日英雄何在?想必天地有所不容,佛教亦無益也。」說罷,淚如雨下,愈覺心頭飽悶,咳嗽喘息不止,倒在御床上。回頭問庖人:「朕口甚渴,有蜜水可將一碗來暫解。」庖人………將半碗濁水,遞與武帝。武帝喝了一口,但覺穢氣觸鼻,仔細看時,卻是半碗渾泥漿,內有兩頭蟲盤跳。一時怒氣攻心,將碗擲於地上,憤怒道:「一代帝王,卻被小人困辱!早知今日佛無靈,悔卻當初皈釋道。」再欲說時,神氣昏聵,口已含糊,舌頭短縮,不能言語,但道「荷……荷……荷……」,遂氣絕而崩。可憐立國英雄,餓死於台城之靜居殿中。有詩為證:「梁君崇釋斥儒風,豈料身空國亦空;作俑已無君與父,又何執法責臣忠?」又有詩歎曰:「干戈四境尚談經,國破家亡佛不靈;覆轍滿前殊未警,浮屠猶自插青冥。」
上述固有多分史實為據,但雜入作者的「對話」捏造與「詩曰」評議,其對梁武帝之不以為然,就很顯著[7];尤其臨終後悔之言,或許是作者微言以誣賴武帝也。這種看法在以儒家為主的傳統史觀中頗為流行;但對於廣大的佛教徒而言,梁武帝各種護持三寶的理念與創制,及個人實踐佛法的誠意與行為,都讓人感動、追思,宗教情感超越了政治的得失,因此,也有從另類的角度來讚嘆梁武帝,並想像他前世必有佛法根因,今生終得悟道證果的三(多)世業報說;於下一節討論之。
二 、《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第十三尊:施笠羅漢
明、朱星祚,《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是收集、編寫有關「阿羅漢」傳說的專書[8],其中第十三尊:「施笠羅漢」,即是梁武帝。這篇小說提及梁武帝一生與佛教的深切因緣,他以帝王的權力所推動的建寺、度僧、說法、捨身,及誓斷酒肉、編製寶懺等,對中國佛教的影響頗大;又據聞他曾與達摩相見問答,因此傳說他最後修行成道,且納入民間流行的十八羅漢群中--他自稱菩薩,卻被民間視為羅漢,真是始料未及。然而這也只是「名詞」的不同而已,無關乎其實質內容。
作為傳世羅漢之一,梁武帝的形象,頗為特殊,小說云:「步虛尊者,蘭陵人,姓蕭氏………初尊者投胎,下符地瑞。」其母於五月間避暑涼亭,吃了荷花而感孕;誕生之後,祥光香氣;且易為撫養;稍長能行,卻「足不履地,浮空一二尺」。種種異象,不同於凡兒。後遇不知名胡僧曰:「此兒前生,曾笠我佛如來也。」[9]
接著,是「昭明太子」開東閣,延攬天下賢士,彼胡僧薦他入幕;尊者在東宮數年,「恃太子寵愛,恐來忌者之口」,遂外補為刺史,該胡僧先在彼州「沖玄寺」住持,並向百姓預告蕭衍的到任,兩人見面後,談起前因後果,蕭衍就更相信「佛果有靈,能修則驗也。」後因治績,轉升荊州刺史:「權威日重,士庶歸心。」而從兄蕭懿「具文武全才,膺將相重任;朝廷恐其位尊有變,欲解去其權職,召之歸朝。」蕭衍勸他抗命,其兄不以為然,且云「願為忠臣,不為叛逆」;歸朝後不久,果因「坐不軌誅之」,臨刑嘆曰:「無辜受戮,心甚不甘;吾弟在荊州,聞吾冤枉,必報此仇也!」朝廷聽到了,乃詔並籍其家。蕭衍於是起兵復仇,旌旗所向,直抵闕下:「廢其昏亂之君、立其闇弱之子;未幾,又假太后命,廢太子而立次子為君,以主國事;又未幾,太后詔尊者進爵九錫;未幾,即天子位。」以上小說的敘述與正史略有出入[10],但重點不在這些世俗的政權更替,而是解釋梁武帝的佛教因緣、崇佛舉動,及最後的成道內容。小說在他即位後:「前世因笠如來,今世獲為天子,胡僧又為指占其事……遂深信佛法有靈驗、薄施有厚報也。」於是下詔各地,廣建佛殿、設齋供僧,並寫經頒賜臣民:「國帑錢糧,半為佛家靡費;繩民科條,一切清淨從事。」而他個人「專意乞靈於佛,甘為廝役僕隸;………皇太后莫能規帝以正,而議發金,問佛贖還帝身。………一次贖金,費千萬億,三次贖之,費不貲矣。」小說對此事作了批評:「梁武帝徼福心勝、媚佛心誠,捨(身)之時,若有真佛受之;贖之時,若有真佛還之也。甚哉!梁武之愚也。……據佛之設教,重在明心見性,區區皮囊,且欲其脫化;方寸性靈,且欲其歸空;不能了悟真宗,而唯以肉身作佛,亦徒然矣!有詩為證:捨身事佛亦何愚,三受三還只自誤;借使捨身能作佛,世間黎庶盡如如。」這可說是公允之論。
接下去是梁武帝與達摩對話不投機,情節與前引《達摩出身傳燈傳》的內容類似;也是據《傳燈錄》卷三改寫,而增了一些插曲,如蕭昂迎達摩至公館供養:「百姓聞說西來佛,咸願捐資,鼎建殿宇,以求福澤。蕭昂不能禁,乃具表奏聞於上;梁武帝一生好佛,非捨殿宇,即捨自身,左右大臣為梁王奔走佛事,無有寧日。及見達摩渡江(海)南來,龍顏大悅;………一面發庫藏,建壯麗寶殿,以作如來宅舍;一面詔書生,繕寫經卷,以便如來講解。」「帝沐浴齋戒,旗幡鼓樂、燈燭香花,自出都城迎接。」這些內容略有誇張,且稱達摩為「西來佛」「祖佛」「如來」,顯然是民間高推中國禪宗第一祖的用語。
與達摩的對話之後,增飾了部份情節:「遂詔臣民妃嬪,戒酒斷葷。……又詔:宗廟祭祀,用麵為牲。議者謂,此乃宗廟不血食之兆[11]。」達摩北去,梁皇唯以潔淨齋素為作用,而皇后郗氏不受約束,矯詔開葷,恣意宰殺,又嫉妒妃嬪,任性荼毒;陰司乃嗇其壽數,染病身亡,投胎為蟒;向梁武帝求援;武帝聽從「寶志禪師」建議:「親疏睿思,撰摭諸經,編成十卷,名曰梁王水懺。」藉此功德,郗后得轉蛇身還人天;而梁武也因「搜經作懺,天牖其衷,耀然證悟如來宗旨。覺昔日造寺寫經,真是人天小果之因,活佛達摩之言不謬也。」而那位胡僧勸說梁武帝:「修證有得,翌日可為西天羅漢,但須經侯景之難,始得升天。遂勸之,勿為富貴所羈靡,當擺脫以待時至。」又為他取名「步虛」;梁武帝遂「不以天下國家為意,以致機務叢挫,威權漸落,跋扈強梁之臣乘間竊發,天下遂多事。」後來,他被侯景大軍困在台城,卻清心讀誦《老子北斗經》,功德圓滿之日:「見空中旗幡紛墜、鼓樂喧闐,又見紫雲一朵接捧梁王,直上玉京金闕。俗人不識,乃謂梁武餓死台城者,非矣。」最後這段故事,全然背離史實而編造,頗為荒謬;包括作懺與悟道的因緣、怠政與叛亂的因果,及誦道經、成神仙的結局,似乎只為了證明:梁武帝過去世曾施笠於如來,今生該得羅漢位;而佛道相淆、福慧不分,讀來牽強也!但這也是唯一宣稱以「帝王在家之身」得阿羅漢果位者!
三、《喻世明言》卷三十七:<梁武帝累修成佛>
這篇小說講的是蕭衍前三世的出身來歷及無間斷的修行過程:(千佛寺)白頸曲蟮--(光化寺)范普能--(富家子)黃復仁--(梁武帝)蕭衍;又搭配了三位善知識以助其道業:有了這些善根福德為基礎,史傳中梁武帝的天生異秉、中年創業、晚歲佞佛,諸般事相都有了形而上的根源,不落於世俗史觀的褒貶是非。因為,一切作為只是延續其修道的業力、增上其成佛的因緣,乃至於道業成熟,入不退轉位,以今生為最後世,永出輪迴。金明求先生認為這篇小說的義趣是:
述說梁武帝覺悟前世「輪迴業報」之事而生「佛性」,也放棄痛苦與快樂共存的世俗界,跟支(道林)長老同往西天竺極樂國,則有呈現禪宗「見性成佛」、「頓悟佛性」的觀念和淨土宗「西方淨土」的思想[12]。
從迷到悟、從起信到解脫,形式上經過三次轉生,且是階漸升進的:畜生轉「人道」--愚賤轉「富貴」--平民轉「帝王」,既享受善業的福報,也改進修行的環境,入世的習染(程度)越深,修道的資源(影響)也越廣。而關於佛法的實踐,前二世乃聽、誦《法華經》而粗具「學佛知見」;第三世「看經唸佛、參禪打坐」,是標準的「禪淨雙修」;最後身「設齋造懺、建寺度僧、捨身修道」,類似菩薩道之佈施波羅蜜行;這其中具體的修證內容与次第,作者並無說明;而其重點是:受高僧的指點而憶起前世因果,並因此深心信解「業報不失」、感觸「諸法如幻」,而發出離心,願生極樂。也就是說,此處並未直接演述佛法的甚深義(緣起無自性);而是依文學通例,著墨於有跡可描、有相可寫的「因果報應」,且交待的很詳細,如:當年誤殺曲蟮的小沙彌,轉世為棨頭和尚而被梁武帝誤殺[13];黃復仁的養娘与侍女轉生為范雲、沈約、任昉,繼續陪侍梁武帝佐其國事。
人有善念,天必從之:只因含靈的「曲蟮」三年聽經,有心向道,於是發起了一段複雜綿久的人世因緣;而隨順眾生、代佛說法,扮演善知識的三位「出家」人,又如何點化牠(他)呢?千佛寺「大通禪師」,坐關三年,「只誦法華經」;雖不曾為曲蟮及范普能直接說法,卻給了他薰習與仿效的機緣。其次,光化寺「空谷長老」,一助普能「回首投胎」、二為復仁「說讖預言」、三向蕭衍「托夢示警」,可說是護持到底。最後是,摩訶迦葉身邊「女侍」,為了道緣而兩世降生:初世為童小姐,嫁給黃復仁後,兩人「結拜作兄姊,在家雙修」,且同時坐化;再世為支道林,以機鋒語點醒梁武帝「前世之事」;後移居同泰寺,與梁主參禪論道。
小說把「坐化」視為一種可自由操作的修行技術,每受刺激、或遇瓶頸,而為了求進步,便自斷生命而再次投胎;普能聽說大通禪師圓寂,「去得甚是脫灑」,便動了個念頭,拜辭空谷長老,求個安身去處;第一次誤入赤鏈蛇胎,及時被喚回;長老又警告說:「安淨堅守,不要妄念;去投個好去處,輪迴轉世,位列侯王帝主,修行不怠,方登極樂世界。」 再世為黃復仁,與童小姐夫妻精進學佛,卻因定中為色魔所迷,空谷說:「慾念一興,四大無著;再求轉脫,方始圓明。」於是又坐化去了。最後世為梁武帝,因支道林的點化:「支公說道:陛下請坐,受和尚的拜。武帝說道:那曾見師拜弟?支公答道:亦不曾見妻抗夫!只這一句話頭,武帝聽了,就如一桶冷水,從頂門澆下來,遍身蘇麻。此時武帝心地不知怎地忽然開明,就省悟前世黃復仁、童小姐之事。」又加上他入冥見郗后受報轉蟒身[14]、及昭明太子屍蹶遊天堂;這些都強化證明了「善惡業報、六道輪迴」的事實,令他心生警惕而奉佛愈專;除了詔行「宗廟祭祀,以麵代牲」「設齋造懺,普渡孤魂」「尋訪高僧,闡明釋教」之類的功德之外,又誓願「捨身供佛」,但被支道林勸阻:「陛下還有數年魔債未完,如何便能解脫得去?必須還朝,了這孽緣;時日到來,自無住礙!」直到侯景作亂,攻入臺城:「梁主既爲侯景所制,不得來見支公,所求多不遂意。飲膳亦爲所裁節,憂憤成疾。口苦,索蜜不得,荷荷而殂,年八十六歲。………支長老早已知道,況時節已至,不可待也,在寺裏坐化了。」若從「業報輪迴,無始無終」的觀點來看世間、看人生,確有變幻無常、虛偽不實的感慨,並因而看破、放下,如結詩云:「堪笑世人眼界促,只就目前較禍福;臺城去路是西天,累世證明有空谷。」
至於題目所謂「成佛」,乃是禪宗的慣用語,若依原始佛教,是指「開悟」、「見道」,也就是斷三結的初果位。另有一種版本題為「累修歸極樂」,或許較接近小說所述的事實:「朕功行已滿,與長老往西天竺極樂國去。」又詩云:「今我脫敝履,去住兩無礙;極樂為世尊,自在兜利界。」這些名詞的交替互用,或只為了免於修辭上的重複、及題目編排上的整齊,卻易導致「實質內容」的含糊、混淆。
這篇小說除了據傳說以編撰梁武帝的多世輪迴,事屬無稽之外;對照於正史,也多有誤謬,如:蕭懿是蕭衍之兄,而非「叔父」;又齊明帝篡位(494)時,蕭衍已三十歲(464~549),且曾參與廢立之事,豈可說是「年紀幼小」?而支道林(314~366)乃東晉人,不可能與梁武帝會面。又「同泰寺」的建立[15]也與支道林無關;梁武帝四次在此捨身,也不曾由昭明太子伴隨 ;所謂「明州有個釋迦真身舍利塔,是阿育王所造 。………專為鎮西海口子,使彼不得來暴中國[16]。」支道林請梁武帝重建此塔以「鎮壓風水」,並阻擋條支國的入侵;………都是胡說瞎編。但這篇小說的重點是,以「不忘初心、累世修行」的經歷,建立梁武帝「佛教帝王」的典範,在漫長無盡、生滅不停的輪迴之流中,歷史上的「梁武帝」或只是其間一個定點或一段過程而已,雖有相對性的存在、及因緣生的功過,卻無須太認真、太堅持。
四、《梁武帝西來演義》
以上幾種小說都是明代作品,有關梁武帝与佛教信仰的重要情節,大致上都提到了;但是以他為主角,且綜合所有相關的歷史人事、民間傳說、宗教附會而編撰,更完整、更玄奇的中長篇小說,則是署名(清)天花藏主人編的《梁武帝西來演義》,10卷40回。上海古籍社【古本小說集成】1992年版,侯忠義<前言>:「小說謂梁武帝蕭衍、皇后郗徽乃是上天菖蒲、水仙兩種皈依佛祖的有德名花,………後因梁主、郗后迷失本性,惡生好殺,如來遣阿修羅、毗伽那下凡點化。郗后作惡多端,被罰作蟒蛇之身;而梁武帝勤於佛事,三次捨身,最終端坐而逝,身亡歸西,了卻生前生後事。」「全書旨在借史實而闡述佛法,不注重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故有人懷疑此書不是天花藏主人的作品。」此書是不是「天花藏主人」的作品,乃考證上的問題;卻不因此有損其通俗小說的價值;其中的「故事与人物」乃據史演義,又穿插傳說,用心描摹,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史事与佛法交融、戰爭与禮懺互映、治國与修行並重的情節,在寵辱若驚的「俗情」与是非皆忘的「道心」之間穿梭往來,忽冷忽熱,能收能放,是兼容「講史」或「神怪」兩種小說的特色。
此書有大量的攻城掠地、兩軍交戰的場面,且以天命劫運、兄弟結義、開國建朝為活動主軸,首尾則以「靈山會上,如來說法」的佛經形式,扥出二花歷劫、善惡報應的公案,中間報導了梁武帝的佞佛、學佛、建寺、度僧、造懺、捨身種種事跡,以及誌公扥生開導、達摩西來點化的因緣;其中的人事材料,半實半虛,而轉錄的章奏、詩賦、佛經、禪語,數量頗多且穿插有致,整體而言,史實與信仰、典雅與通俗、敘事與說理,相互交融而活潑生動,頗有可觀之處。在他界(天堂、彼岸)或多重宇宙(六道輪迴)的臨照下,每個人物的今生、此身、眷屬,以及一時的榮辱、窮達、壽夭,皆淡化縮小,如夢境如兒戲了。也就是說,相對於形上界寂靜無生的臨在,人間君臣父子、夫婦朋友的恩怨情仇,以及深謀遠慮、爾虞我詐的豐功偉業,都顯得如此的荒謬、無聊。一切興亡成敗皆有定數;縱有些許個人的悲歡情感、善惡報應,點綴其間,而結局卻總是:夢醒回頭,一場敗秀。小說慣常用這種釜底抽薪、潛氣內銷的手法,開讀者的玩笑--表面上寫得熱鬧繁華,結構中卻眼冷心灰,心地要先看破,世事不可認真!冥冥中有不可思議之力的安排,人們都身不由己的成了天命的傀儡,或業緣的道具。個人的情意智是微不足道的,只牽動自己的心念,卻改變不了世間的人事。或許可說:「人間」的善惡價值、「陰司」的賞罰報應、「天界」的劫數權威、「佛法」的悲智莊嚴,三界九地的所有現象,重疊並行、滲透相融,令人困惑於出死入生、亦虛亦實之間,很難以超脫。書前<紹裕堂主人識>云:
據史立言,我得我失,不出因緣果報;引經作傳,西來西去,無非救度慈悲。
英雄打破機關,便能立地成佛;達士跳過愛河,即可豁然悟道。
<天花藏主人序>則云:
天下事本無也,日出雲生,忽而有之;既有矣,水流花謝,忽而無之。此理又何故耶?予深思而得之:蓋釋家所謂因緣也!惟此因緣,故夢幻泡影,虛虛實實、恩恩仇仇,牽纏而成世界。大而帝王,小而名利,彼爭此奪,前去後來,非禮樂即干戈,紛紛不已、攘攘無休,靜觀之,甚無謂也!然當其紛攘之際,竭性命之精,疲筋骨之力,自以為英雄豪傑,具於此功名富貴銘之鐘鼎。無奈才一轉眼,而赤電光銷,黃粱夢熟,從前辛苦,毫無所用,此果誰之多事耶?大都葉葉枝枝、花花果果,自為開落耳!設非因緣,則西方南國,萍聚無由也。雖然,興亡得喪,自關理數,豈盡因緣?試一思之………。
這段話闡釋佛教之「無常因緣」觀,頗為深刻流暢,也就是說:小說對於複雜不明的歷史人事,所給的是天命(劫運、氣數)与因果(報應、業果)的解釋,所提供的是情感的慰藉、信仰的依靠;雖然看似不合乎理性思維、遠離了歷史事實,但一者、維持風教,範圍人心;二者、看破世情,遊戲人生;只須嚴正有道、或巧妙有趣,就可以了。虛實相涵、人神交通、情理兼行、古今同時,一切「矛盾對立」的概念,在作者筆下渾然融通無界線,正是以三教為宗旨的通俗小說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
出現在這部小說的人物,大多於史傳有正式的記載,且原來的性格、事蹟在芸芸眾生中就顯示了某種傳奇性或神秘性--文人、武士,帝王、后妃,及道士、和尚,他們或高居於社會的上層,或游走於世間的邊緣,皆有其脫俗超凡之處:若非天賦異秉而任意揮灑、便是生具富貴而盡情享受、或者心契虛寂而蕭然物外;這本就是小說家所鍾愛的角色,只是在其現實身分之上,又渲染了宗教神話之背景,使之擁有形上的來歷与歸宿,或許更具特異色彩的說服力吧!
小說是從歷史觀察(評論)開始的--引文以【上海古籍社古,本小說集成版,
武帝西來演義】標明其頁碼:
詩曰:「國家氣運亦何常?須向人心問短長;時日在天悲曷喪,保民而王廟無疆。自求莫大乎為善,天與無非是降祥;偶爾解紛仁有限,密開帝業到蕭梁。」(頁1)話說西晉之時,王室衰微,臣強君弱,一時之三綱不立、五德喪亡,致群雄競起。………東晉雖說偏安,猶存名號;不意迂儒秉政,崇尚清談,不知國家經濟,遂為劉裕所奪,改號為宋;使後人有治平之才,或久膺曆數;不意宋猶晉也,不數十年間,又為蕭道成所篡,改稱為齊;………乃漢時蕭何之後,根基不薄,若子孫有治世之術,豈致短祚?不意齊猶宋也,在位不久,早又生出事來………。(頁2)
對小說家而言,官方記錄的所謂「歷史事實」,或許不必那麼嚴守考據;而重要的是如何接受(常識、趣味)?如何解釋(啟發、信仰)?以及提供了什麼人生的智慧?開場詩話對六朝政權的更替,做了一個傳統經驗的總括:三綱五德乃維繫世道、安定人心的根源,略有錯失,必致社會動盪;當此之際,使有治世之雄才奇術,猶可以撥亂反正;若無道德、又乏才術,則民無所從,國無所定矣!「使……或……」「若……豈……」的句型,懷有多少的希望,而結論卻再三的「不意……又……」,令人驚訝与惋惜;是人謀不臧?或天意如此?歷史不能假設或挽回,但可推想而提出某種令人滿意的詮釋;又由於人事時空的交錯複雜、變化細微,誰也沒辦法掌握一切可能的因緣,做周全的分析与貫串;因此,若認定這背後有「全知全能」的上帝及「無失無漏」的果報在主持、推動,則可在寫作策略上取得「制高點」而下望塵寰,以清晰的眼光穿透一切事相,而有提綱挈領、化繁為簡的效果。所謂「氣運、人心」「天與、自求」,天道与人事的親密相應,是「儒、道」的共識;而國家的治亂、朝代的興亡,關係甚巨,非「氣數」不足以定其成敗、非「天命」不足以論其得失,這是小說的常套;因此,第一回題為:「太祖善念動天庭,玉帝賜花開帝業」,由總管三界的玉帝發言:「下界蒼生,劫運將萌,………可傳旨意,即著百花神撿選有德名花二種,降生下界,男生蕭室、女降郗門,成其姻眷,代續齊朝。」(頁24)劫運乃自然之循環、亦人心之感應,是無可商量的;上帝的作用,也只是預知其變動的大方向,並安排適當的人事以成就之;而此處之所以揀選「名花」以應天命,乃因蕭順之偶然仗義,解救了某女子:「一念救人之仁,驚動了上帝」(頁25),而「這日正是百花生日,花神聚集之時」[17],於是因緣湊合,改朝換代的大事有了輪廓,就該主角出場了;第二回提示:「若論善根須佛地,要求貴種必天堂」,掌花仙史說出一段公案:
當初漢明帝時,我佛如來慈湣眾生,見東土生民,惡業深重,因命弟子伊蒲塞[18]到中國來,廣揚佛教,濟度眾生,超災脫難。彼時有一個楚王英,耑心向善,立意好佛,遂請了伊蒲塞到家中供養,極盡虔心。因獻花作供,伊蒲塞見諸花俱不喜,………只留了菖蒲、水仙二種,喜其六根清淨,不紅紫而長青、不繁枝而細葉,且出身水石之間,疎疎落落,別具潔姿;遂日夕取他供養其旁。因伊蒲塞與楚王英終日傳講佛法,這二種花在旁竊聽了,於心有悟,遂一心脩煉,不肯泄氣,保守元陽。………伊蒲塞見二種花皈依佛教,已蘊草木之靈,不忍棄之,遂收入佛門,以廣接引。………今在如來蓮座之下,為一侍者。(頁27)
眾花神於是親往西天靈山,傳達玉旨:
如來道:「今玉帝有旨,將你二人(菖蒲、水仙)往東土降生,此係劫運因緣,正好明心見性,不可錯過。………欲進無上大乘,亦須假人形,而後成正果。東土雖曰紅塵,只須回頭及早。」正是:清淨花心已有年,如何依舊墮塵緣?只因草木根基淺,故借人身一轉肩!(頁30)
傳統小說中的佛教,多半是隨順「儒、道」之因緣,緣起而生、緣散而滅,雖不造作有為法,卻能借幻化之人事而修行,也就是以向道心入於世間行,故身在塵而心不染。但中國道教以「玉帝」為三界之統領,而「如來」在西天,已出六道,為何卻說「玉帝有旨」而徵召如來座下侍者?彼化外之地的「佛教聖賢」乃客卿,唯可以悲願而相助、或因業報而轉生,如此乃相應於主客觀之因緣也。小說之三教混用、聖凡雜處,實不易釐清,而大致是以「天命」含攝「因果」、以「三界」連結「西天」也。主要人選確定之後,還須有完整的配套:
玉帝:「下界蒼生苦劫將來,今既有主,豈可無輔弼之臣?………卿(太白金星)可遵旨,同九曜星辰,陸續降於下界,輔助聖主,成功之後,因緣證果之時,方許歸垣!」正是:天遣星辰降下方,豈其無故作民殃?蓋因殺運多征戰,不是英雄不敢當!(頁49)
除了玉帝直接派遣的「輔弼星辰」以助成其帝業之外,西天也有幾位「佛教同修」自願降凡以監督其道心:
內有菩提多羅、毗伽那、阿脩羅,齊說道:「道兄厺後,機縁到時,我等稟明如來,相逢有日!」(頁30)
自佛教觀之,不過又一場如幻之修道因緣,窮達賤貴、苦樂得失,終歸於無生,;而在凡夫心中,所能掌握的就是今生的現實;因此,帝王將相必有繁華的排場、豐富的經歷、絕代的功業,乃撐得起世俗的價值感--這就包括了:行善的家世、吉利的風水、投胎的夢兆、降生的異相、聰慧的才智、堅強的意志、充沛的體能;以及風起雲湧的時局、情深義重的夥伴………。而今的局面就成了道(劫運)主、釋(修行)從、儒(治平)事業的局面。以下先就「宗教歸屬」對小說中出現的歷史人物做分類,並依次敘述:
一、英雄(道教):九曜[19]下凡,輔成帝業,功成名就而歸天
總管星(太白金星)柳慶遠,及天柱星王茂、天篷星陳剛、天英星昌義之、天輔星王珍國、天心星張弘策、天禽星曹景宗、天芮星韋叡、天任星呂僧珍、天冲星馮道根。
另,侯景乃「齊和帝」轉世,本非在劫之人,後為報冤而生,而冥符天命。
二、高僧(佛教):三聖化身,點化本來,明心見性而回頭
阿修羅-雲光-廣度:化身提示、不敬王者,梁主兩次「當面錯過」
毗伽那-誌公:陪侍梁主,隨時檢點,如榮譽國師
菩提多羅-達磨:來去自由、全體展現,流傳佛法於民間
附:郗后雖同為佛國名花,下凡後卻不信佛而多造孽,於是減壽而受蟒報,幸得梁主与誌公營救,乃滅罪升天。而昭明太子則因【金剛經】分三十二則之事,先貶後升成正果。
(一)英雄傳說
社稷要人匡,群星降下方;運籌才略大,血戰姓名香。
世定風雲散,時清龍虎藏;莫疑無所據,傳說豈荒唐!(第33回,頁805)
小說云:齊(武帝)永明二年(484),東閣祭酒王儉奏曰:「臣觀天象,太白失垣、諸星下地,又且彗星迭見,皆是兵起之徵;望陛下薄賦輕傜、躬行仁義,庶可回天意而慰民心。………天意縱不可挽回,然人能修省,亦當使近而移遠。」(頁50)天意雖隱微,人心可預知;王儉推斷「不出二十年內」必有兵災;年代上雖有差誤,但他傳達了天象所示的警訊,也給了讀者「好戲才開始」的期待。而關於蕭衍的降生傳說:「異香滿室、紅光罩屋,面如滿月、兩耳垂肩,掌中有個『武』字。」(頁45)接下去的成長,又有許多異秉,如在外閒嬉時,聚集許多鄕兒廝殺,他便要做元帥,領著眾小兒,擺陣、埋伏:「戲耍的有些文理」;若是殺急了,「便吆喝一聲,竟騰空而起,離地丈餘」;到了十四五歲,除了「五經四書、諸子百家」背誦如流,於「陰陽術數、陰符素書,以至雕蟲雜技」,無不精通;後為蕭子良招致,名列「竟陵八友」,王融曰:「後來宰制天下,必在此人。」又所住的居室,常有「五色雲与紫氣,盤結其上,狀若盤龍、形如繖蓋。」王儉曾對人云:「此蕭郎,三十年內當作侍中,過此以後,貴不可言矣!」曾任鎮西咨議,不久,因父喪而在家守制,作了<孝思賦>,朝夕哭誦;詞云:「堯舜仁純、禹湯功大,帝王不是庸人做!若無至德感天心,焉能全福登龍座?要問名成,須將實課,五倫豈許人偷過!蕭梁享位是何因,千秋孝行馨香播!」以上敘述(頁51~81),大致合於史錄,讓人相信所謂「天縱英才」乃宿世所積,非偶然之物也!正是:「信者以為極是,不信大笑他差;到底未聞確論,怎分誰正誰邪!」(頁58)
就在蕭衍「守父喪」期間,其他應劫降凡的星宿,也各自在不同的角落長成,並具足了各種安邦定國的才能,依次向蕭衍所在之處聚集。如:王茂:「相貌魁偉,兩臂有千觔勇力;只因家貧,在山中打柴賣錢,供給父母。」接著演出一段「打虎」情節,又因吃虎肉、喝烈酒,而結識了另一條好漢:「陳剛,字慶之」,又黑又紫的臉,幾個暴牙露在外、幾根黃鬚蹺半邊,渾身一團筋骨;兩人英雄相惜,乃結拜同住,切磋武藝。(頁58)其次,柳慶遠:「善讀詩書,又留心於術數之學。」偶遊巴州白鶴山,得老猿引導,於洞中誦習「天書」,之後「天文地理、說劍談兵,無不精妙;………因望見建康有天子氣,又見九曜失垣,他已看得分明,知齊梁氣運,有一番殺戮,而後成功,英雄用事,正在此時」;乃別了妻子,走訪賢君。(頁68)途中結識了王茂、陳剛,乃相約同行。小說是以「白猿、天書」的套式將他塑造為道教色彩之「參謀、軍師」的形象,例如:「即拔劍在手,口中念念有詞,一霎時,烏雲陡合、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自云:「五行玅用,隨時而現,安可豫知!………吉現凶消,非真有神,不過是遁甲中之玄機。」(頁127)
又,齊副將王珍國:「雙眼突出,面如紫蟹」,城破後逃亡山(頁111)。因搶獵物,与昌義之「家道貧寒,牧牛砍柴以維生;有神人於夢中教他武藝;面如藍靛、豹頭環眼,慣用一條鑌鐵扁擔」(頁142);兩人相識而結拜,於鍾離之戰中搶魏軍糧草,來投靠蕭衍。(頁156)
又曹景宗:「喜觀書史,每讀穰苴、樂毅傳,嘗掩卷嘆息:大丈夫須當如是!」十二歲,於鄉里賽神會中,因吃祭肉、飲美酒,而全身發燒長痘,變了形貌:「面如鍋底,渾身黑似炭團;突出雙睛,一派紫筋暴漲。昔日粉孩,今已脫胎成黑煞;當時瑞物,於今換骨變妖魔。若非扶助聖明君,何得變成奇醜漢!………只覺這醜形之中,英氣勃勃,儼若天神。」(頁197)而張弘策,白虎精轉世;乃蕭衍之娘舅,又与曹景宗「通家弟兄」。(頁204)
這幾位較早報到,且曾追隨蕭衍出征;而第十一回「報兄仇蕭衍揚兵」,築壇拜降、誓師起義之時,又有韋叡、呂僧珍:「只因梁業要成功,故從天上降,恰向此時逢。」及馮道根:「雖居母喪,服制未終;但拯民念切,又恐失時。」三人及時趕到,也領了職務。
以上對武將的描寫多似草野莽夫,長相奇特、力大技精;且兩人為黨,捉對來歸。其實,在《梁書列傳》中,他們的家世多曾在宋、齊為官,與蕭衍為同事或部屬的關係,後因東昏侯信用群小、荒淫無道,才與蕭衍密謀起兵,或率部眾投靠;並且,或家學淵源、或起自貧賤,都於人格、德行、見識各方面有過人之處,不全然是異種或怪胎!小說為何選此十人以符「金星九曜」之數?而所述諸將之出身、形貌、性格,多與史傳不合,唯投靠蕭衍起兵之後的重大戰役,則多半於史有徵;但因小說以歷史事件為主軸,這些次要人物就成了集體行為的傀儡,只為了烘托主角的光芒而淹沒了個人色彩。他們總是沉默安分的依天命而行,並無任何脫軌、搗亂的意念或作為。
情節至此,由於「星曜畢臨」,又加上「機時皆至」--其兄蕭懿,勤王有功且盡忠職守,卻被東昏侯以鴆死,臨終云:「只慮家弟在雍,深為陛下之憂!」(頁247)蕭衍為了復仇,乃正式發檄出兵。(頁273)接下去便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從十二回「蕭元帥堂堂起義、齊寶融草草稱尊」,到第十五回「東昏侯國破被誅、蕭司馬功成受禪」,改朝換代,天運流轉;小說的評論是:「興亡治亂豈稱祥?殺戮生靈滿戰場!奸惡過多今受劫,始知誅戮不為殃!」(頁341)「龍虎景從,風雲際會;一時聖主登天位。興亡豈獨是天心?想來一一皆人事。」(頁353)
梁公即帝位,改國號「天監」元年;違約而勒殺齊和帝,「帝死得甚慘,心甚不服,一靈不昧,去哭訴閻君,後有報應。」(頁376)接著第十六回「魏主興師報父仇、梁兵血戰威鄰國」,還是南北對立,征戰不休。看似英雄事業,實乃百姓血淚!詩曰:「謾道弔民來伐罪,其中自有一番私!」(頁389)「一味心雄氣霸,誰肯平分天下?血戰自連年。何日放牛歸馬?速罷!速罷!早已殺人盈野。」(頁407)鍾離之役,柳慶遠以「地雷火炮」,炸死魏兵無數,「腥血之氣,臭聞百里」;梁主見了,慘動於心,說:「為此寸土而荼毒蒼生,朕之過也!」慶遠曰:「陛下言念,及此蒼生;然天意劫數,人豈能逃乎?」梁主傳諭,著人掩埋;又自帶「隨侍文臣,在戰場上周遭走了數匝,默念往生神咒与密多心經,如是數日。」(頁412)
第十九回以後,為奪取魏之「壽陽」城,聽信了降將的獻計,於浮(淮)山堰築壩,引水灌城;此乃「費盡民財、流徙民命」之舉,梁主卻因貪功而被大禹治水的傳說所惑:「神功必待聖人成,豈許庸於妄引行?一派荒唐不深察,自然誤國喪生靈!」(頁471)果然,一築沖潰,再築漂沒:「若非國運該遭否,定是民災尚未終!」(頁476)又為了鑿土填河,而誤掘「莊子之墓」,內有碑文曰:「蕭梁衍,築淮堰;一築風水崩、二築蛟龍閃、三築事將成,忽被波濤捲。民骸疊作堆、夫骨連成片,得失自有時,如何涉此險?」(頁495)直到淤塞之水潰決,將淮泗居民都漂入海中之後,梁主才下令停工。(頁500)
面對歷史上這種大規模的人間慘事,究應歸罪於人或認命於天,小說家也是有口難言!除了歸於「天命、劫運」之類非理性、不確定的因素,与百姓同悲之外,似不敢從「人謀不臧、執政不力」去分析其責任歸屬;這種寫法既有宗教迷信,也有政權忌諱,而更充分的原因是:人生萬事、往來時空的錯綜複雜,遠非史家簡化的思維所能盡知,也沒辦法完整的敘述;小說家面對這變化多端、終始無邊的歷史長河,心中起伏交纏的疑惑与憂思,只能問天求佛吧!
梁武帝雖也有上述利令智昏、敗事害民之舉,但整體而言,是歷史上難得的仁德有為之君,雖以武力征伐起家,而開國之後頗重文治,「普通元年春正月,梁主出南郊祭祀,大赦民間;又視國學,親臨講肄,並詔各皇子以及王侯之子,皆令入學;一時,庸庸之度,文風之盛,自晉宋齊以來,未之有也。」尤其對昔日功臣,可說是情深義重,第二十二回詔柳慶遠回朝云:「當日與卿同謀創業,今已功成名遂,故手詔卿來,共享富貴。」真是「君恩有如天,臣心有如水,天与水相連,自能保終始!」(頁564)
北魏神龜年間,胡太后荒淫攝政,有可伐之機,梁主乃親率六軍,進取壽陽;詩曰:「天下安能禮樂平?武功未免動刀兵!挺身虎戰稱良將,棄命龍爭號俊英。大烈莫非明展土,奇勳無過暗傾城;誰知麟閣標名日,無數生靈已不生。」(頁569)歷史記載的總是少數菁英份子,而世間就是他們領銜演出的舞台,這些帝王將相為了發揮個人才華、滿足私人野心,而無休止的你爭我奪、予取予求,且將這些行為合理化為「天意、民災」,以現實的成敗「論定」歷史的是非;其中,佔最大多數的生民百姓,永遠是沈默的羔羊。從諸多穿插在爭強鬥智、意氣風發的戰陣中的「詩曰」看,作者其實是有廣闊的視野、深沈的胸懷,兼顧了天命与人倫、讚嘆与悲憫,表達了中下層讀書人的多重視角与同體關懷:「聖王未始不征誅,從未傷心殺不辜;道德干戈非不利,何須殺得血模糊!」(頁591)
第二十七回,攻下壽陽之後,又乘勝收復五十二城,梁主「意氣凌空,自要一番威武展雄風」,因此親率眾臣出行,依次「巡狩地方,軫念民瘼,成千古之奇績」(頁661),最後是駐兵閱武於瑯琊山;因郗后崩逝而回朝,重整朝綱,「大小政事,無不悉心宸斷;各省表章,無不經目批發。雖至三更,亦無倦怠。」「自晉宋齊以來,未有如此者也。」天監十三年,因諸將協力,屢敗魏人,割地請和,邊境無事,乃下詔班師,「与諸將共集廟堂,君臣接見,論功升賞,各得封妻蔭子,不負沙場血戰之勞,使遂生平之志。」後人有詩贊曰:「藏弓不念沙場苦,烹狗誰思血戰功?今日君臣同宴樂,方垂聖世帝王風!」(頁689)又詔良工張僧繇,精心描畫各文臣武將之圖像,懸掛於武德殿中;分封已定,諸將乃拜別梁主,各赴任所。
二十九回以後,小說的重點轉到梁武帝「崇佛」的活動及其影響--梁主因見郗后變蟒,「果報之事,絲毫不錯」;便專心好佛,仁慈聽政,多次大赦民間,又令獄中人自贖其罪。從此,各郡縣獄無重犯,良民脫罪者,歡呼感恩,「就有一等奸頑之輩,不思朝廷仁政,反視官法等閒,全無畏懼,便恣行不法,多劫金銀,作犯罪時贖罪之用。一時,山林草野、湖蕩之中,盜寇日生,有司官亦不深求。」(頁760)而晚年的梁武帝雄心漸衰、朝政漸廢,且天命轉移、道友來尋,時局人物又將汰舊更新了。
先是,兒孫不肖:豫章王蕭綜,自疑是東昏侯之遺腹子,而常懷異志(頁729);而西豐侯蕭正德陰養死士,欲謀不軌;往投蕭寶寅不成,回國請罪,梁主宥之,詩曰:「雖云父子不無傷,背國欺君法要張;有罪不誅留後患,自然禍發在蕭牆!」(頁771)邵陵王蕭綸狂悖胡為,梁主賜死;太子求情,乃免。史官曰:「既生上智到唐虞,定有丹朱做下愚;非是嚴親不能教,教而不善又何誅?」(頁830)而昭明太子蕭統,受「白雲觀道士」陳羽生之蠱惑,以太乙正法改善東宮的風水,而被誣指為:「日夕謀計,欲厭昧陛下天年,以祈早登大位。」因受冤鬱結而致病,卒年三十一。(頁848)
其次,諸將老死:第三十三回題云「功名成天書返洞,劫運消九曜歸垣」,開國老將相繼病卒,小說對他們生前的功業多有詩讚之,如:王茂:「血戰從王成大功,功成帝室受皇封;請看生死俱無愧,始信男兒志氣雄!」(頁770)曹景宗:「勸君切莫羨封侯,拘束身心不自由;何似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頁781)王珍國:「太平無事將軍死,留得英名千古聞!」(頁818)韋叡:「丈夫出處無沾滯,青史方能性字香!」(頁847)張弘策:「又是功臣又是親,不驕不吝宛儒身;千秋想像誰堪匹,除卻周公無別人!」(頁848)特別是柳慶遠的結局,老猿向他討回天書:「只因你上應天星,該扶劫主,以成梁室偏安。今你功已成、名已就,豈可容你久懷在身、輕泄於世?………況劫主事佛,不久魔生,已完自己因緣;今上天已有乘魔應運之人(侯景),我今又要將此靈石,前去付之矣!」小說對他似有偏愛,每擬之為諸葛亮,如云:慶遠有王佐之才,而限於時事,梁武年老心灰,不能展其經綸,史官有詩嘆之:「仰彼王佐才,一匡何足數?只為佛無邊,累殺偏安主!」也有見他星宿臨凡,梁武事業皆前定,即盡其力,焉能逆天行事?有詩贊之曰:「雖然人事差,總是天之命!盡瘁繼臥龍,臣心亦已罄!」
幾年之內,老成凋謝,梁主氣數已盡;而當年被毒殺的齊和帝投生於北地為「侯景」[20],今已長大成材:「自恃有勇,目內無人;狂蕩無憚,轉眼無情」;應募入伍,屢有戰功。(頁748)北魏分裂後,得東魏高歡之重用,擁十萬甲兵,專制河南;高歡去世,他權且「獻地、稱臣」於梁;此後,內憂外患,亂事紛起,梁主不能從善納諫,反而捨身佞佛,輕忽國政、放任群小。於是,梁朝數十年的安定繁榮,急轉直下;蕭正德「見梁主年老,英雄之氣全無,好善之心日長」,正欲乘時而動,奪兄弟之位而自立;忽得侯景之書,許共圖大事,乃喜而約為內應;太清三年,侯景發檄起兵,數「梁主十大罪」,裡應外合,大軍渡江而來,直入建康;東南半壁的人民,久不見兵火,而侯景猝至,嚇得「束手無策,唯閉戶保守妻子」而已。有詩刺梁主曰:「年少英雄明萬里,奈何老厺糊塗。大都怕死信浮屠,百思求智慧,泥土只如愚。」(頁943)蕭、侯二軍合圍臺城,久攻不下,正德乃於建康即帝位;諸王皆駐兵不進,觀望臺城消息。後因屯守太陽門的書吏引兵入城,於是城破。
第四十回,梁主知臺城危在旦夕,因走入淨居殿中,拜禮佛像,懇求三寶慈悲救難;又想:「當初成我帝業,皆虧一班良將之力。………我聞生前正直,死後為神,今良將雖亡,而英氣自常留人世。」乃將當年所畫的諸將圖像,懸掛於四壁,逐一審視,並細訴今日苦情,但願「他必有靈,能默佑潛消,解此倒懸」;許久,諸將顯靈侍立曰:「臣等功成名遂,久去塵寰;………今陛下因緣將到,我等就位有期,同登極樂。」說罷,倏忽不見(頁968)。這批良將,在俗為輔成帝業之伴侶,在天乃應劫下凡之星宿,出生入死、同甘共苦,與梁武帝之情義,有過於妻兒!此情此景,聞之令人鼻酸;而投胎轉世、果報相尋之事,也令人眼界開闊,不執今生之苦樂,而深信世間一切,自有法界(劫運)安排也。
侯景入城後,引甲士至太極殿見梁主,汗流滿面,不敢仰視;出而對手下說:「吾嘗跨馬對陣,矢刃交接,而意氣安緩,絕無畏心;今見蕭公,使人自餒,豈非天威難犯?我不可再見之!」遂使軍士入值省中,各帶利刃,不許任何人得近梁主之身;梁主大怒,乃走入淨居殿中,拜佛打坐;十餘日之後,證悟本來,乃端坐而逝(頁975)。詞云:「謾道皮囊全脫去,此中尚有吾真;況乎天運要重新,若非梁早喪,豈不誤隋陳?」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梁武帝八十六年的歲月與作為,說穿了只是一場傀儡戲,借假修真而已!
梁武去後,「主要情節」已結束;剩下的只是交待後續發展而已;(侯景)走入淨居殿中,只見梁主在蒲團上端坐,顏色如生,於是跪拜了一番,遷殯於朝陽殿,廟號「武帝」;迎立太子綱即皇帝位。蕭正德密謀造反,被侯景斬於府中。自此,侯景兇心日長,挾制天子;諸軍事政令,悉握掌中。隔年,廢綱立棟;常對部下說:「若不盡法,天下何以知我威名?」於是殺人如草芥,以資戲笑。不半年,逼棟禪位而自立,殺戮朝中大臣及蕭氏子孫;建康大亂,而義兵四起,以陳霸先、王僧辨為首,多路進攻,大敗朔方兵;侯景帶百餘騎逃至海中,被羊鵾謀殺,截首醃屍,送至建康,百姓爭啖其肉,至「磨其骨為灰而分食之」。蕭繹於江陵稱帝,「雖有雄才英略而御下無術」,在位三年而崩;傳位於太子,不久,為陳霸先所篡,而梁氏遂亡。
小說中的人事,應運而生、數盡而亡,梁朝的建立乃為了成就蕭衍一人,而真主已趁香雲去,後起者難乎為繼;擴而觀之,東晉亡、劉宋興,齊梁相承陳短命;隋定江山南北合,改朝換代只似夢!前仆後繼無窮已,有德無道怎計較?總歸是天命循環、人性貪瞋,其中了無新意也,詩曰:「風光上接中天日,威力旁消四野霜;但恐有開還有謝,誰能保得不興亡?」(頁25)世間人事的循環往復,無始亦無終,而最後總是不了了之;小說作者只是借題發揮、借事說理,其態度介於嚴肅与遊戲之間,部份是傳播歷史知識,另外則是宣揚個人信仰(儒道釋);七實三虛或半真半假,沒辦法明確的區分。
(二)高僧行跡
來嫌太晚厺嫌遲,點醒貪瞋是所期!不識紅塵沈迷性久,因緣大事可還知?(第35回,頁851)
前一節所論是歷史敘述与天命信仰的結合,在半實半虛之間,給讀者一種簡化人事、滿足想像的效果,大體上屬於傳統「儒、道」的教化;而梁武帝的生平事蹟,卻另有大部分是關於佛教的,從三十九歲即位(502)到八十六歲餓死(549)將近五十年,不論是公開的弘揚或私下的實踐,以「皇帝菩薩」的理念,積極推展「佛教國家」的政策,這是最讓史家疾首痛心,而佛教徒所稱道景仰的。
小說在這個部分的發揮,已經是「明清佛教」式的世俗化、神通化,福慧兼顧、禪淨雙修--萬法皆空的機鋒与因果業報的勸化,表裡相應、利鈍全收--行文中所抄錄的法語、問答、典故,及所奉行的思想、儀軌、大多是宋明以後的庶民佛教,与南北朝的權貴佛法有很大的差距;也因為這樣的轉化,小說中的梁武帝失去了貴不可近、高不可及的形象,而更像個虔敬平易、單純可親的一般佛教徒!
小說在形式上是以佛「說經」而起,插入一段「譬喻」故事,前因後果,報應歷然;又以佛「說法」結束。頗有「黃粱夢醒乃知空」的義趣,虛化了歷史人事、順逆得失的執著。先看「西天靈山」我佛如來在「靈虛宮」說法的場景:
只見如來端坐蓮臺,與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講演大乘玅法[21]。………
以下便是二花降凡,「借人形、修正果」的情節。而佛法在中國的流傳,除了前述伊蒲塞与楚王英(在家居士)為先鋒,接著是(魏)正始年間:「只因太后胡氏佞佛,魏主信之,故不事經籍,唯親佛典。一時,佛教盛行洛陽。………以為今生作孽,一入佛門,若經懺悔,惡孽俱消,窮者得富、賤者得榮,善念若深,生生不滅。」啟建大小佛寺,共一萬三千餘,「佛法逐漸傳入南朝。」(頁383)這兩段敘述都是背離史實的,但重點似不在此,而是「菖蒲」轉世為梁武帝之後,對佛法的體證、護持、弘揚--或如前引侯忠義云:「本書旨在借史實而闡述佛法」--大致有表現在這幾項:
1、緣熟心開、見性成佛    2、因果報應、六道輪迴
3、道場功德、懺罪度亡    4、誓斷酒肉、停用牲祭
5、捨身出家、禮佛講經
前二項乃佛教思想的兩個重心:「諸法如幻」的體證、「業報不失」的信解,是個人證得涅槃、皈依三寶的根據;後三項則是世俗衍伸的形式(方便消業、悲願濟度)之實踐,滿足了中國佛教徒與傳統禮俗相依違的雙重需求。
菖蒲、水仙,雖宿植靈根於西天,但心地未明、貪瞋仍在,故奉命下凡後,不免又為身心所困、六塵所迷;若長此以往,必致道力退轉而入輪迴,此非歷劫修行之本意;故而,如來講經時,「忽以慧眼遙觀,復又垂目,即合掌於胸說:善哉、善哉,欲度眾生,反添業障。………汝等眾中,當廣開方便,指示迷途,同歸極樂。眾問:二人迷失本來,惡生好殺,貪痴種種,已趨輪迴業境矣。………但不知可解脫此二人之厄否?佛曰:人心一正,諸惡俱消,無往而不能解脫!」案,此處說「諸惡俱消」,乃是消惡念,而不消業報;誠意正心,則不造新(煩惱)業;但昔所作業,因緣成熟時,還受其報也;是故,梁武帝於最後數日,「心」雖開悟,而「身」仍餓死也。
於是毗伽那於枯樹中化身嬰孩,為朱氏收養,取名「佛賜兒」。阿修羅則變形為凡僧「雲光」:骨瘦面蒼,手執「禪杖」、肩挑「蒲團」与「梵經」,到長干寺[22]掛搭(頁509)。接著是梁武帝各項奉佛的舉動,如廿一回云:「到了初八這日,梁主身穿素袞龍袍出朝,帶領文武多官,發駕竟往長干寺來,………啟建無遮大會,早間拜誦、午間講法、晚間超濟孤魂。」(頁524)勞民傷財的水陸懺儀,好不熱鬧!卻被雲光僧點破:
欲以數粒米,化作無邊之甘露(施食),也非等閒;蓋因地藏憐愍眾生,故登壇作此神通,因他堅心精進,故能感動觀音大士,變作焦面鬼王,往四大部洲拘攝幽魂,來受這甘露之味。試思今日這等凡胎頑僧,有何德行,而能感動大士乎?此不過佛家一戲場傀儡耳,於眾生何益?若仗此而消愆,恐業更深也!」(梁主)又問道:「若如此說,則朕此番佛事(無遮法會)不幾為無用矣?」雲光道:「善心既動,怎說無用?但此等用處,不過是燃燈代日、挑土為山,些小懺悔,焉能補過?何不及早回頭,現身說法,庶可解釋冤愆,不失本來面目!不然,沉迷既久、墮落漸深,則非算矣。(頁544)
這段對話,頗得佛法真義:將一切「慈悲利他」的功德,歸根於「無礙自在」的體證。一個逐物迷真、貪瞋具足的人,自顧而不暇,又如何讓六道眾生「知非、離苦、解厄」呢?正是:「有彩啣雲方結霞,若無妙義莫拈花;可憐聾聵驚聾聵,恨殺西方老釋迦!」此亦相應於達摩所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而「不以世求」,才是真功德!
雖然講了那麼多,梁武帝仍執著於道場功德,雲光嘆曰:「可憐,此人為物慾所蔽,身心固結,失卻本來,一時焉能悔過?須慢慢使他猛省可也。」又曰:「爲人消釋,終屬小乘。」因梁主之請,雲光乃登台「向大眾宣了一卷心經」,他講的是:「心即是佛,無佛非心;佛即是心,無心非佛。………若萬妙皆佛之靈,則一切惟心所造;故心一動而佛之光明盡見,心一靜而佛之聲色皆空,心一喜而佛之人天踴躍,心一怒而佛之神鬼生瞋,心一哀而佛之慈悲具足,心一樂而佛之歡喜無邊。若思見佛,須要明心;倘或迷心,自難成佛。咦!人人有佛不自知,卻向骷髏去剝皮;到得抽身尋舊路,誰知已是點燈時。」講到精妙處,感得滿天雨花。(頁547)梁主說:「朕今仗此三寶佛力,又得吾師懺悔,足可滅罪消愆矣!但覺此心惕惕不安,何也?」雲光曰:「此陛下本來懺悔之善根也!」此處或可說是修行入道的關鍵:人一輩子可能做了許多符合宗教信仰與道德要求的行為,但此類「他律」的成全,無助於「自我」的認知与「煩惱」的化解;俱生的無明渴愛,仍隨時蠢動,引生無邊的(矛盾)不安;而這種不安,同時也是良知的自覺、智慧的萌芽,從這裡深入觀察,正是向內徹見本性的契機;但此事非同小可,要有長期苦參的意志力,沈下心,冷靜、積極的針對問題的根源,逐一釐清。
但這些微的道心,卻被郗后的「小聰明、大毒計」動搖了(詳後文);雲光深知梁主的時候未到、禪心未堅,乃留偈而示滅。梁主雖也覺得郗后此舉,於佛門有玷,卻敵不了俗情貪愛:「不是心昏喚不醒,只因勾引未曾停;方才捉定回頭想,又被笙歌騙去聽。」隨後開龕驗屍,惟見遺鞋一雙;空中飄下紙條云:「今雖移植去,原有舊根芽;性靈既自在,皮毛莫認差!無邊光景雲映霞,一時恩愛水團紗。………迷津喚不醒,失足豈有涯?四十八年霸氣盡,江山又屬別人家!」梁主乃歎曰:「原來是一尊古佛臨凡,使朕當面錯過,深為可惜!」(頁561)。
雲光去後,梁主又忙於征戰,而無心顧及佛教;直到攻下壽陽城,為了超荐陣亡孤魂,才又想起「有德高僧」,魏將李憲提及「法相寺廣度長老」,梁主召見時,他卻又「遽然仙遊」了,只留字云:「廣度雲光,總是我做。………究心精進,此中莫挫;我今去矣,誌公補過。」梁主又嘆曰:「惜朕無緣,不能再見。」(頁640)就小說的安排,雲光-誌公-達摩,輪番上陣,只為了護持靈根、點醒梁主。
前文提及「毗伽那」化身的「佛賜兒」,從小跟著朱氏拜佛,不吃葷腥;朱氏亡後,他對鄉人說:「我今身無掛礙,早脫紅塵,離了孽海,欲厺清淨中尋覓源頭,上可報生育之恩,下可脫三途八難之苦。」(頁672)於是投身鍾山「道林寺」儉長老出家,長老於定中觀知他的來歷,云:「善哉!完此西來大事因緣,普度梯航、慈悲引證,死者超生淨土,生者共入菩提。………我今為汝披剃,可到世尊面前作證。」又取法號:「聖人得之為大寳,又多見是識為誌,又廣施及眾為公,可取名寳誌公。」(頁678)根行雖好,卻有閉塞之迷:「只因被朱氏抱回,尋人餵乳,受了凡間婦人貪瞋癡欲之氣,蔽卻靈光,有時而昏。」幸而剃度後,在寺中學習禪門規矩,漸有知覺,遂晝夜用功十年。某日,在禪床上入定,儉長老問:「汝心定耶?身定耶?………身心俱定,何有出入?」誌公:「雖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體當寂。」長老合掌說:「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當知是來處。」[23]誌公「只覺一時推窻見月,諸事了然。」長老圓寂,誌公乃接了衣缽,開堂說法。(頁680)
雖然經過雲光、廣度兩次的作證佛法,梁武帝仍半信半疑;普通元年,曰:「朕處宮中,念及前事,雖曰代天承運,未免殺戮太傷。………今值此昇平,朕欲廣揚佛法,作種善緣,雖不求果報於來生,亦可消罪於今世。」朱異迎合說:「陛下既具此善緣,何不乘萬機之暇,涉獵經典,一可釋己愆尤,二可增添福祿,三可求國祚綿長,四可拯拔幽冥,此乃萬全之舉。」(頁694)梁主遂廣行善事,遍處啟建寺院,於是「建康佛教大行,以致民間子女皆來相送,出家者紛紛不絶。」又每與諸廷臣講論佛家大意:「人之浮生,如東逝之長流、西垂之殘照,………若不精心脩善,向三寳中懺悔過愆,墮入阿鼻,填償苦報,再要這五官具足,享受榮華,恐不能也。所以朕今惜福,廣作善緣,惜今日之福者,留與來生享福;作今日之善緣者,是享後日之榮華。」(頁726)這樣的君臣對話,所理解的佛法仍不出「現世的利益、來生的福報,離苦得樂、轉禍為福」這類的人天小果、有漏福德;而如何提升梁主學佛修行的境界与層次,正是誌公与達摩的「後段」任務!究其實而言,佛法的修行,當務之急並不為了擺脫「未來」的輪迴,而是化解「眼前」因無知、貪婪而引致的身心煎熬;若依佛法的正常道而修觀「緣起空性」,頓見「清淨本心」,可有效的療治這些當下之苦。或者說,輪迴的根因在於無明我執,輪迴的痛苦乃因渴愛把持,而根本解除之道乃是信解行證「五蘊無我」之理,而止息貪瞋;若能如此,脫離輪迴乃是法爾自然的結果;但梁主正處於至尊極貴之時,貪著今生与來世的享樂,所思所作不外乎如何增長這五蘊身心的實在感;佛教只是成全此事的工具而已。
第三十回,梁主為了超拔郗后而詔令天下寺觀,設壇追薦,欲「集眾善而釋一人之愆」,百日後出巡建康各寺而初見誌公,問答如下:「吾師亦曾度人麼?」「未出母胎,度人已畢!」「若是如此,朕何不見?」「爾若一切不見,是名真見。」又:「朕欲脩行,佛遠乎?佛近乎?」「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了識本心,識心見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入此法門,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羅密。[24]」(頁742)梁主雖不解其義,但見誌公「出言吐氣,的有根源」,愈加起敬,乃告知作此法會的因緣,誌公云:「今遍令寺僧,啟建法事,傷財動眾,彼受苦惱,焉能為陛下減愆?況此經文,套語陳言,只不過使人戒心,引入正路,事不相關、言不切當,安可滅人之罪、消人之災乎?」乃轉勸梁主收求經典,構思精義:「半年之內,著成了十卷真經,名為寳懺。」又選「戒行僧」四十九人(皆是喜在世間修行,以啟愚蒙的阿羅漢),作百日道場,郗后得生忉利天。(頁744)這是誌公初示道力与神通,取得梁主的信賴,為的是漸次開導他悟佛知見而了此西來公案。
某次,梁主与誌公問答,忽然有悟曰:「十二者,欲我十二時中脩持也;安樂禁者,欲我戒繁華也!」[25]從此屏色絕欲,朝夕敬禮三寶;在宮中猶恐不潔,便於臺城中啟建「同泰寺」,並「大集沙門,立無遮大會,日在寺中,拜仰佛像」。(頁762)雖然災異迭見,朝臣亦屢諫「不可佞佛」,梁主卻都不聽,每日勤於佛教,蓋了許多大寺;接著插入三段誌公的傳說:与白鶴道人潛山鬥法:「佛法妙無邊,豈與人思議?誰知錫杖籐,能化龍尋地!」(頁766)喫魚吐魚「鱠殘魚」[26];(頁783~787)及誌公請死囚頂水,以警示梁主:「畏死心切,心惟知水,焉知有樂;求道者亦當作如是觀。」(頁787)除了顯示誌公的神通以增加小說的趣味之外,也是對梁武帝的應機施教、隨宜說法,而效果並不顯著;故「達摩」於此時現身,加入警溺救頑的大事。
「菩提多羅」因想起昔年在西天曾許過二人(菖蒲、水仙),便拜求如來,也要往東土救度,以完前信。如來云:「善哉,善哉!汝今要厺,則遞代相傳,吾道東矣!但汝不必降生東土,可於海外宣揚一遍,然後入於中國。」以下便是投生南印度香至國為三太子,遇般若多羅付法、改名的故事,大致是根據《五燈會元》的記載,但為了配合本書的情節而略作修改,如其師般若多羅云:中國的佛教徒「雖云好佛,不見佛理;已有人(雲光、誌公)指迷;汝到彼方,不可久留,彼自醒悟也。」以及:「忽一日夜間,有白毫光沖起,達摩觀之,知中國蒲羅尊者與毗迦那,廣脩善緣;不勝歡喜道:我今可厺矣!遂別了國王,辭了學侶,航海而來。」(頁798)三歷寒暑到了南海,梁大同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也。所到地方,因梁主好佛,人民效尤,廣立壇場,供佛延僧,講經說法;略有些知見,人即敬為「善知識、大和尚」。接著便是達摩辯破「實相宗」[27]而「驚動大眾,………於是,達摩遍入禪林問難,來厺無定,漸漸傳開達摩名號,是一尊活佛臨凡;各處善信檀越,並貴官長者、僧尼師眾,無不願見;………你請我供,爭奪無休。便驚動了廣州刺史蕭昂,具禮迎供,接入衙中。」問:「弟子欲向西方求佛,去路甚遠,不識吾師有捷徑否?」答:「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厺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請先除十惡,後去八邪;念念見性,常行平直,便睹彌陀。」(頁810)稍後,蕭昂奏知梁武帝,乃詔往建康,「梁主將達摩細看,只見面貌又黑又紫,一雙圓眼,白多黑少,鬚髮拳螺,渾身黑毛茸茸,十分慘賴怕人。」問:「是何姓?」答:「是佛姓。」「師無姓耶?」「性空故無。」「師自南來,欲作何事?」「惟求人作佛。」「南人無佛性,怎能作佛?」「人有南北,佛性豈然![28]」接著才是「有何功德」的問答,抄襲燈錄之文;而最後,問:「對朕者是誰?」答:「是佛!」梁主見他「以佛自居」,又貶駁「並無功德」,心中不快,達摩說:「終日求佛,迷而不識;餓斷肝腸,方歸無極。」起身離去。
誌公聽到此事,嘆息說:「來而無成,又費我功!」乃向梁主說他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特來度陛下耳;何當面無緣而失之也。」於是梁主出朝追趕,卻見達摩「一葦度江」,留下幾句話:「脩在於己,何須望人?非不慈悲,魔盡佛成。………千古萬古空相憶,休相憶,清風匝地有何極!因茲暗渡江,得免生荊棘![29]」(頁831)
文中有一句:「彼以急引,我以緩誘」,說明了達摩與誌公對梁武帝採用的不同策略,前者直言無隱,當頭棒喝,一試不中,拔腿便走,較似阿羅漢作風;後者或言或默,觀機逗教,循序漸進,常隨左右,近於菩薩道心行。兩人分別扮演的腳色與作用在小說中相應成趣,且呼應了天命與因果的情節結構。就小說的安排,雲光、(廣度)、誌公,乃達磨東渡見梁王之前驅;已先在中國傳播「禪法、機鋒」,故達摩來時,反而不稀奇,不受帝王注目,只得退藏於民間,開宗付法,留待他日振興禪學,如柳宗元<大鑒禪師碑>云:「梁氏好作有為,師達摩譏之,空術益顯,六傳至大鑒。」而小說結尾也說:當日達摩見梁主塵緣未斷,尚有冤牽,遂折葦渡江至洛陽,於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後,大闡佛法,並授心傳於慧可,乃端然坐化,與誌公回西天繳旨;而「慧可傳三祖………五祖傳六祖。至今佛法,皆是達摩流派。」(頁991)
達摩去後,誌公說:「他雖已厺,然佛還在,只須檢點機關,因緣到日,而佛自見也。」(頁835)依然是誌公與梁武帝形影相隨;這些耐性、婆心,只為了他日後的回首悟道而準備;而猶自沉迷於俗業的梁主,卻不見棺材不流淚,誌公乃以偈暗示梁朝國祚的始終,而梁主不悅,反問誌公自知來去否?誌公答云:「聖人無己,靡所不已;法身無象,誰云自他?境智非一,孰云去來?」[30]說罷,朝著梁主大喝道:「汝知西來意麼?」梁主云:「不知。」又問:「汝知佛法大意麼?」答:「理會得!」誌公乃曰:「但六根未斬,須要牢栓;須到萬緣寂滅、六賊無乘,那時方歸正覺。我今去也!」回寺之後,端然坐化,又於雲中現身云:「達摩已去,誌公歸西;因緣將到,不用淒其。」(頁864)從上三位道兄降世的因緣已盡而逐一離去,留下梁武帝獨自面對深重的習染及未來的命運,這是悟道與否的關鍵,決定於個人的願力与精進,卻企求他人不得。
關於多次捨身之事,小說的解釋是:「梁主久在寺中,因寶誌公喝明開釋,遂有個迴光返照,漸識破機關;不期入宮之後,身為萬乘之尊,聲音入於耳、美色現於眼,………一線靈光,又早被六賊竊去。」乃對群臣說:「今人不能成佛者,是貪戀皮囊,而為物情所累,不能灑脫,難證菩提;朕今………當捨身於三寶中,皈依佛教,作無上之求!」梁主雖有此心,卻迷於塵緣,於是自思:「我如今在宮,豈是修行之地?還須入寺,捨身於佛,倘蒙我佛慈悲,哀矜攝受,現獅現象現蓮臺,開釋成佛,庶不負我一生好善之功。」至於捨身之後的活動,多半是登座講經、於築臺施食之類;其中細節,正史載之甚詳,小說則記錄了某些「朝野議論」,如云:「梁主年高,既要修行,何不傳位太子,然後入寺,方無掛礙?」或云:「既要捨身,就該屏富貴、棄妻子。今捨身而其身尚在,………則先自昧其心於不誠矣,佛肯佑之乎?」或云:「今委身於佛氏為奴,則為佛者當取其身而用之,愚民惑眾、喪亡之事,可不計日而至矣!」梁主聽得這些輿論,甚不悅;後經太子率群臣到寺勸請,並各捐俸金以贖之。史官曰:「天子脩身以為本,如何捨作佛家奴?捨身既可黃金贖,我佛原來是利徒!」(頁907)就這樣三捨三贖,有詩譏之曰:「此身既欲三番捨,何不都拋下!如何又要贖歸來?消盡雄心,霸業已成灰!」(頁901)類似的捨身、施食、講經等宗教活動,相對於真參實究的修行,只如兒戲;看似「慈悲」利人,卻無助於己之「見性」、亦無益於國之「治安」也。
贖身回朝後:「所行之政,一味仁慈,寬刑卹典」,因而「四方奸宄出沒,有司屢擒屢赦,以致盜賊滋起。」(頁867)又被朱異、張綰等人蒙蔽,而致侯景叛亂,攻入臺城;梁主只能躲在淨居殿中念佛、拜佛,倦了便盤膝閉目,凝神定魄;經此多日不飲不食,徹底絕望之後:「身心俱攝,萬念潛消,不睹不聞,不為六賊纏擾。」「萬緣俱滅,四大皆空,又觀想到至精微妙的所在,一線靈光,霎時透明,徹底澄清,始知雲光誌公達摩一番公案,又前身後身得失果報,纖悉皆知,因大笑道:自吾得之,自吾失之,亦復何恨!西來大事因緣,於今完矣,安可遲也!說罷,在蒲團上連聲哈哈哈、荷荷荷,遂雙手搭膝,閉目垂眉,端坐而逝。………此是梁主證果西方,至今訛傳餓死臺城也。」又云:稍後又現身說偈曰:「西方來,西方去,大事因緣在何處?電光石火費奔忙,何不安心作常住!」唸完,乃隨香風往西天,見佛繳旨。(頁975)如來曰:「汝今根荄已固,離苦而就歡喜;我今當爲汝說法,證入菩提;況有寳懺,傳流東土利人,超滅罪愆;作此無量功德,汝永無輪劫之苦矣!」說罷,聚集眾弟子,宣揚妙義:「諸弟子聞佛說已,皆大歡喜,作禮而退。」(頁994)這樣的結局,在小說的天命架構上是注定的:「下凡歷劫」的英雄,雖幾度迷惑於塵緣,終必有覺醒回首之時,而這身不由己的迷夢,恰是潛在人性深處之情欲的「發露」与「淨化」的過程。這種方式的陳述,滿足了小說讀者對於主角的預期,但不能建立佛教大修行者的形象,因為它簡化、淺化了學佛證果的複雜性與高難度。
附論:郗后与蕭統
同樣是皈依佛教的有德名花,菖蒲轉世為帝王,並未忘情於佛法,最後是悟道證果;而水仙投胎為皇后,卻「與佛無緣」,且因瞋妒而淪落畜生道。這樣的差別待遇,是有部分的傳說為根據,又加上作者的花性解釋:「二花雖然得道,但水仙色念未能除盡,故至今尚含素蕊、吐淡花,以弄人間之秀。………菖蒲孤潔為陽,水仙輕盈為陰。」(頁27)以此因緣,她的生母竟為了某僧的穢行而云:「和尚們沒有一個是好的!………從今不信三寳、僧尼釋道。」只這一點怒僧之念,動了胎氣,生下女兒,卻聽空中有人說:「此去不可錯了念頭,自墮因緣」。這段伏筆似已預見了郗后將來的噩運。
這郗徽從小受了完整的教養,不僅姿容絕世、女工精巧,且賦性孤潔、頗知書文;嫁給蕭衍後,夫妻甚是相得,只生三女而無男,有人勸她拜佛求子,她卻不信,說:「女子只宜淨處閨中,無事不出中堂;若要去燒香,未免拋頭露臉,豈不惹人嘲笑!且庵寺乃藏污納垢之處,淄流未必盡是高僧,豈可混雜其中,以飽飢鬼之目?又人間生育,是陰陽運化之功、父母精血而成,哪裡是拜求可得?」這段話的內容有部分符合當(明)代世俗佛教的現實与弊端,且堂正通達的語氣,得自儒家倫理的教化;只是,意識層面的觀念敵不過人性深處的貪瞋,而父權專制的生存環境,故意忽略女性的情慾、想法、身體主權与心靈出路,讓她們陷入一種無知、矛盾、自言自語、半醒半睡的狀況;話似乎說得合情入理,只苦於扭曲自我、言不由衷。轉世為女人的郗徽,或許只想做個安分守己、被人疼愛的妻子,但天命安排她貴為王后而不得專寵;於是人性的陰暗面,隨著權力的自覺而無限擴張,終於淹沒了儒家外塑的表層教養,「欲求不滿」具體化為對情敵們惡毒殘忍的報復手段,且日夜沉溺於這些恐怖的心行中,不可自拔。這實在是錯綜複雜的因緣所造就的悲劇。小說云:起初,他倆少年夫妻,如魚似水,只因蕭衍「素性英武,有驚天動地之才,豈肯沈埋淹沒!」過了幾年,聲名遠播,屢受朝廷徵召為官,於是歡少離多;後來聽說蕭衍納妾產子;雖然不悅,也無奈何;梁朝建立,正位為后,見了無數鬥美爭寵的宮女,這才動了妒心;「我既貴為國母,已操生殺之權,豈可搏寬容之虛名,而受侵分之實禍?………吾今須細細訪察,只將(與吾主)有染之人除之!」小說評曰:「徽號已崇稱國母,猶思宮嬪鬥妖嬈;若非媚主淫心重,定是貪權妒不消!」(頁425)梁主臨幸「苗妃」,嚐到甜頭之後:「在宮中朝歡暮樂,十分快意;而郗后竟若不聞,堅忍於心。」如此隱而未發的危機,梁主全然不知;小說又為他辯護云:「沈於酒而不為酒困,溺於色而不為色迷;每日雞鳴先起、五更視朝;親賢遠佞,日与賢士大夫相接,所言者皆治國安邦之切要。只等政事完,方入宮享用;所謂樂而不淫,又何害於國家乎!所以朝中莫敢議其過失。」(頁446)此事在男權專制之時代是正當無咎的,但視女性為享樂之物,且任由她們互相殘殺,則令人不忍卒賭也!郗后妒嫉之心,無時或忘;每在宮中尋事,宮娥若拂其意,便「用藥賜死」、或「非刑拷打」、乃至「火炙刀剜」;凡梁主幸過的,皆逐個「設計處死」;卻又巧於遮掩:「若處死了宮女,必著近侍報知梁主,說某宮妃今日忽暴病而卒。………又使人盡禮殯殮,故此(梁主)絕不疑心,只稱讚其賢德。」(頁500)這其中,處置「苗妃」的手法最狠毒:先割其舌、後剜其心,血紅滿地、骨肉四散,郗后才「快心」;又將屍體拖出去,令鷹抓蟻食「方消我恨」。詩曰:「又非殺父与爭功,何用非刑如此兇?」(頁506)
但郗后也不全然是陰妒庸愚之輩,對某些攸關國體的重大議題,也有合乎傳統儒家的看法,如評論「禮懺法會」之愚弊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聖經也。………安有自負愆尤,而能借數卷佛經、幾個愚僧,念念誦誦,便能消滅?」「況帝王應運而興,代天理物,誅戮有罪,以治世安民,乃功也,非罪也,何須懺悔?且懺悔者,禱於天也,此何等大事,豈容淄流請命,以異端之微言,而褻瀆天聽?………佛若有靈,豈肯庇惡而奪上帝之權耶?」「況淄流之輩,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口雖清淨,而一味貪瞋、百般奸險;昔魏國代北有法秀之謀、冀州有大乘之變,已是前車,何陛下不鑑,猶思蹈其後轍耶?」(頁552)從帝王「奉天承運」的信仰,殺活秉天意、賞罰合民心,所作皆大公無私也!梁主聽了,似亦有理,但不能決斷;郗后乃設計由「美貌宮女」送「牛肉包子」給眾僧吃,色誘、葷食,暗中壞了出家人的戒儀;這種狡黠陰險的計倆,都被雲光僧識破[31],乃說偈留讖:「靈苗異秀,原是西來種;孽深遺臭於東土。不思就裡翻騰,轉見法而破法。皮毛已換,便不知我是誰?惡念毒心,異日受蟒報!」而示疾入滅。(頁557)其實,上帝行賞罰之權,如來施慈悲之恩,各得其所而互補;但事在人為,而人心貪婪複雜,每假借上帝、如來之名號,以滿足情欲之私;此乃人之過,不可歸咎於儒、釋,亦不當厚儒薄釋!
郗后作惡多端,久已人天共怒;某日,夢入陰間,被冤魂驚嚇而致疾,臨命終時,自思:「夫妻恩愛者,不過以色生憐;今我尪羸瘦骨,與鬼為鄰,若使吾主見之,豈不羞死!不如早死以滅其醜。」乃大哭吩咐說:「我死之後,爾等速將我下棺,不必待吾主視殮。」乃大叫梁主數聲而崩,年四十五歲;有詩曰:「眼角眉梢都是妒,心頭意尾莫非殘!誰知到此俱無用,唯有冤愆報不完。」(頁669)
第二十九回:「郗夫人遊地獄變蟒」:郗后魂遊地獄,「孽鏡」照不出她的過惡与身形;閻王指證她「有三件大罪:貪淫嫉妒、破戒行僧、殺戮宮女」,令受極刑,卻有「西方妙品蓮花」擁護她。乃改判「變形」為大蟒,押至山穴中藏身,卻被轉生為山神的「苗妃」百般凌虐;於是向梁武帝現形求助(見前節);後得荐拔而生天云:「我宿具根行,只因母腹,錯了因果,減祿受魔;今仗寶懺,復證西方,永無苦惱。」(頁744)而據說「郗后所生三女,皆信心好佛,終身不嫁;臺城破日,攜手跳井,成仙而去,陳後主時顯應,遂敕封為「梁三姑真人」。(頁758)這樣的結局總算是圓滿,被她殺害的宮女也另有善報。總結郗后之前世今生是:水仙花因「色念未除」,下凡後弄秀爭寵、毀佛罵僧,且身在至尊封閉的內宮,既乏善知識隨時提醒,又處心積慮以保后座,於是乖張陰毒,越陷越深;本乃暫借人形以修真,而不升反降,貶落為惡蟒之身;所幸先世靈苗,深植其根於西天,与諸道兄之宿緣俱在,故危急之際,求得誌公與梁武之助,懺罪超升。小說中她是個「負面」形象,可憐又可怕,在環境与本能的共謀造勢之下,身不由己成了背叛佛法的惡人,卻也因此成就了《梁皇寶懺》的永世功德;這一切複雜變幻的因果,或許沒有合於人文理性的解釋吧!
另外,中國文學史上頗有影響的「昭明太子」,在小說中有部份是據史演義的事蹟,如:「小字維摩,聰明穎悟,讀書過目能誦、賦詩隨口即成;天性純孝,喜怒不形;又明於政事、寬於斷獄。又引納才學之士,討論篇籍,著書三萬餘卷。」(頁694)而如此優秀特異的人物,是何來歷、以何因緣而降生帝王家?小說不曾為他編造一個風光的前世,只著墨於他與梁武帝的默契與誤會:「梁主喜於佛教,太子亦甚信之,在東宮閒暇,遍覽大藏真經。………潛心默會,將《金剛經》割斷,分為三十二分,各增章句,以取三十二相之義;使人刊刻,訂褶成帙,傳出宮外,民間士庶,以及優婆夷、優婆塞等見之,易於記誦,如獲珍寶。」又能拯飢施棺、開通水利………;梁主讚曰:「深得民情,又識利害之所關,守成之主也。」(頁700)這樣父慈子孝、相得益彰的關係,卻被鮑內監從中挑撥誣陷,因「厭昧詛咒」之冤,憂憤而死(見前節);死後遊地府,問:為什麼壯年身便死,「是前世之未修,或今生之現報?」閻君云:「罪有萬端,非獨不忠不孝以及奸盜邪行也;一舉一動有犯於天地鬼神,亦罪也,何況有甚於此者,但人不自知耳。」又問:「罪由心造,心既不知,罪又誰造?」答:「造罪雖心,心豈不知?但心有偏執,認罪為功,則知而不知矣!………只因你在陽間,聰明太過、靈巧百出,持了一偏之見,妄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分了三十二分,割斷經義,使人受持,有乖如來教典,故爾之罪,至於如此!」太子服罪,但「雖犯佛愆,卻忠孝可敬,與眾不同」,乃押往「七葉關」暫時幽禁。(頁923)
梁朝亡後,太子於陰間會見盡節而死的朝臣,問起陽世對《金剛經》分為三十二的功過,眾臣說:「世人皆謂此經分的微妙,讚嘆希有功德,信心奉誦,晝夜無間。」太子聽了,頓發歡喜心說:「但願世人,信心奉持如是經典,心解義趣;我便永墮地獄,亦無苦惱!」才說完,忽兩朵蓮花生足下,祥雲擁護,起於空中,獄門大開,十殿閻君來相送云:「從來不魔不成佛道,今發此大悲弘願,實与大士救苦救難同等!」太子到西方如來座下,成了「維摩侍者」;又哀求佛力,到地獄救出生母丁貴嬪,同登極樂。(頁992)
結 語
從上論述看來,梁武帝在中國歷史上的是非功過,自有以「內聖外王」為理想的儒家史官去認定,卻似乎頗複雜矛盾,難以簡單概括;諡曰「武」,或許可與前代的周武、漢武帝等視為同類(謚法:剛彊直理、威彊叡徳、克定禍亂、刑民克服、大志多窮,曰「武」),其治國理念與行政措施,必有許多不圓滿之處,但不能完全歸咎於他;他也只是歷史長流中,偶然掌權,而被認為必須為那段時期的文化成果負責的公眾人物;他不但沒辦法獨力成事,甚至大環境讓他身不由己;而人類史上興亡成敗的事例,層出不窮,但人去樓空,徒留一個名字,給後代學者填入各種專業訓練的評論,名曰「殷鑒」。
而民間小說對梁武帝的興趣,多集中在他與佛教的的關係。除了個人近乎癡迷的奉佛舉動,以及全國深受影響的崇佛建設,該怎麼理解其行為背後的動機?又該如何評估其舉措本身的功過?傳統史家面對這個複雜的人物及其豐偉的功業,似乎困惑多於褒貶;且愈到後世愈模糊而形式化。一般人的好奇,則仍然附著於他的佛教信仰,並就信仰的領域去猜想、預設某些形而上的根源,也就是前世、今生、及最後身,輪轉於生命長流中的業報因緣。某些片段的傳說,或許從當代及隋唐以來,就逐漸傳播形成,但在明清小說中才有較完整的敘述編排;而如本文所論析,部分是因為他與達摩的晤談而附帶提及(達摩傳、東度記),或為了虛構某些人物而借他為時代背景(禪真逸史),這都是視他為負面形象,而讓他如正史所載的於兵亂中餓死;相對於此,且流傳更廣遠的,則是以他為主角而渲染修行證道(梁武帝累修成佛、二十四羅漢傳)、附會天命因果(梁武帝西來演義)的作品,寫得較豐富、曲折,讓他成為中國佛教的巨人--佛教因他而弘傳,他也因佛教而成神--這幾種小說彼此之間,似無傳承演續之關係,而是在不同時間、地區,以不同的傳聞,構造他們心目中的梁武帝,或諷貶、或讚揚,總之是一位值得關注敘寫的歷史人物。只是他的一生太豐富、精彩,很難找到適當的切入點,雖然明清之際隨著歷史演義與神怪小說的流行,而有《梁武帝西來演義》這本空前絕後的通俗傳記,但影響似乎不顯著,民間信仰中的梁武帝,仍是個謎樣的人物。--至於就佛教而言,他究竟可認為是修得什麼果位?
「功行已滿,往西天竺極樂國去。」「今我脫敝履,去住兩無礙;極樂為世尊,自在兜利界。」--《梁武帝累修成佛》
「修證有得,翌日可為西天羅漢。」「空中旗幡紛墜、鼓樂喧闐,又見紫雲一朵接捧梁主,直上玉京金闕。」--《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
「此是梁主證果西方。」「我(如來)今當爲汝說法,證入菩提;況有寳懺,傳流東土;………作此無量功德,汝永無輪劫之苦矣!」「親授法號為波羅尊者。」--《梁武帝西來演義》
雖也說:上玉京(兜利)、往西天、或生極樂國,雜入了神仙與淨土的名相;但從名號(羅漢、尊者),修辭(離苦就樂、無礙自在、證入菩提、永斷輪迴)看,他以居士(帝王)身而得「阿羅漢」,是頗為一致的看法;而台灣的寺廟則將他與達摩、誌公列入「十八羅漢」中,名為「梁武帝君」[32],這或許是個美好的結局吧!
[1]何雲,<論梁武帝—我爲什麽會是一個佛教徒>,《佛學研究》1997年總第六期(何雲,1963年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佛教文化》主編。此處乃節錄其文。)
[2]龔顯宗,<從秀才天子到皇帝菩薩——論蕭衍的宗教信向與治國歷程>前言,高雄《普門學報》第八期,2002.03。
[3] 顏尚文,《梁武帝》,臺北東大,1999年10月初版,「自序」頁2、及「結語」頁318。
[4] 見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四輯「靈怪小說」10,《達摩出身傳燈傳》,卷二:達摩舟達南海、梁王接見達摩、梁武自矜功德、武帝不悟經義、武帝迎請達摩,數則之文。
[5] 見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1992.之《新編掃魅敦倫東度記》。
[6] 同前註《古本小說集成》1990.之《新鐫批評出像通俗奇俠禪真逸史》。
[7]江巨榮、李平/標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簡體)排印本的<前言>說:「它通過對梁、魏社會現實的描寫,表現了庸君媚臣禮佛參禪,造成了奸佞得勢,英雄斥逐,朝政廢弛,煙塵四起的惡果。以侯景之亂爲結局,作品寫出了國家淪亡、生民塗炭的不幸,對梁武帝一心追求極樂世界,最終幽居宮禁、餓死台城的下場作了辛辣的諷刺。」
[8] 詳見張火慶,<中國羅漢小說舉例--《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論析>,台中「第四屆通俗文學与雅正文學全國研討會」論文,2003.3
[9]《六朝事跡類編》卷上<總叙門>第一「六朝興廢、梁武帝」:「帝生而有異光,狀貌殊特;有文在手,曰武帝。初為兒時,能蹈空而行。」見前註10,《三言二拍資料》上冊,頁214轉引。又,本書所取「往世施笠於佛,今生轉胎為帝」的傳說,完整的見於《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文》云:「誌公答曰:我皇前世是個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見山間靈壇古廟,庵宇朽爛,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曬,無人侍奉;汝自發起善心,將己頭上竹笠一個,遮蓋佛身;佛以天眼觀之,有此善心,讚言:善哉!貧苦佈施,甚為希有,汝於來世,當做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報也。武帝見說,心中喜悅,自思念之:若捨這些,就得為帝,我今更作大福,不難厥後。武帝又敕聖旨,遍行天下,五里一庵、十里一寺。………師曰:我王前世,捨笠蓋佛,乃是無意之中,傾心佈施,故得大福。你今敕行天下,廣造庵宇,自己又不捨財施利,惟使天下百姓之力,但爲主上造庵,以此人人受苦,個個艱辛,磨殺世人,不知幾何。所以天下軍民,盡皆怨歎。雖是真命天子,難當萬民尤怨。故曰:汝是造業人也。」又「偈曰:若要開通佛法門,殷勤供佛及齋僧;………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萬福禪寺搜集整理http://amtfamtf.nease.net/nfgy/lwd.htm
[10]案:昭明太子蕭統,乃梁武帝長子,未即位而卒。此處應當是:齊武帝次子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蕭衍遊其門下,與沈約、謝朓等號為「八友」。詳見《梁書》卷一,武帝紀。又,以下情節延續這個錯誤而來,事多虛構。如:蕭懿与蕭衍乃是同胞之親兄弟。而據正史所載:蕭衍二十八歲(491)往荊州,任隨郡王子隆的鎮西咨議;隔年,因其父病卒而丁憂去官,與長兄蕭懿隱居於都城東郊。三十一歲(494),輔佐齊明帝繼位而受重用,從此以軍官之身率舊部曲,長期對抗北魏,充分的發展軍事長才並厚植個人勢力;東昏侯即位(498)後,奢侈游逸、暴政虐民,蕭衍勸說其兄蕭懿與之謀反,不從;沒多久,懿因功高遭忌而被殺(500),蕭衍於是起兵襄陽(501),擁立齊和帝,隔年(502)受禪即皇帝位,開創梁朝。
〔問〕梁武帝以麵爲犧牲,作史者皆謂其不血食之兆,故知祀先用素,非禮也。〔答〕武帝以一念之慈,令天下後世隱然消無邊殺業,則麵牲制度,較之成湯解網,子産畜魚,其功倍之又倍也。至於天下之失,乃國運使然耳,如云麵爲犧牲之故,則陳、隋諸君,夫豈不用太牢,何亡之速哉?果若斯言,當日牲不以麵,則侯景之兵,必畏而避之矣。將謂帝王社稷安危,懸於畜生之去留耶?………按:武帝即位後,斷酒禁肉,節儉愛民,暗室必整衣冠,暑月未嘗袒裼。每大辟,必持齋一月,臨刑爲之流涕。休兵息民,頻書大有。自晉至隋,號稱小康者,莫如武帝,享國四十九年,壽至八十有六,皆莫有如武帝者。厥後子孫仕唐,八葉宰相(俱見《唐書》)。史臣因其奉佛,以私意詆毀,沒其所長,豈聖賢取善之公心乎?
[12] 金明求,<《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註6,臺北《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2001.03,頁446。
[13] 此事有據,《太平廣記》卷125,報應二十四(冤報):「榼頭師」條。
[14] 關於郗后「酷妒、轉蟒身」與「梁皇懺」的傳說,印順法師,『華雨集第四冊』二、中國佛教瑣談,五-經懺法事云:
元末,覺岸的『釋氏稽古略』(卷二)說:梁武帝的夫人郗氏,生性殘酷嫉妒,死後化為巨蟒,在武帝夢中求拯拔。「帝閱覽佛經,為製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懺禮」,這是「梁皇懺」的來源。稍為早一些的念常,編『佛祖歷代通載』,也說到郗氏的「酷妒」;死後在夢中見帝,並關心武帝的健康。………郗后的酷妒,死後化作龍形,唐高宗時李延壽所作的『南史』已有記載。『通載』進而說祭祀,『稽古略』就說到懺法。『通載』說是天監四年,『稽古略』改為二年,這是天監四年水陸齋會傳說的翻版。
明、錢希言《戲瑕》卷二「郗皇后」:
按釋典有懺法,………淨住子輯成二十卷,未及流通。至大梁天監中,命高僧刪蕪撮要、 採摭妙語,改集十卷,題曰「慈悲道場」,俗稱「梁皇寳懺」。當時郗氏方淪蟒類,已承懺法,獲援超升,其事鑿鑿有據;而《兩京記》所載,則謂郗皇后性妒忌,武帝初立,未及册命,因忿怒,忽投殿庭井中,眾趨井救之,后已化為毒龍矣。………楊夔《止妒論》亦云:梁武帝郗后性妒。或云,倉庚為膳療忌,遂令膳之,妒果減半。然則,郗后之妒,信有之矣。及考《梁書列傳》,郗氏諱徽,善隸書、讀史傳,女工之事,無不閑習。齊建武中,高祖為雍州刺史,先之鎮,後乃迎后至州;未幾,殂於襄陽官舍,時年三十二。高祖踐祚,迎崇為皇后。………謹案諡法:忠和純備曰「德」、貴而好禮曰「德」;觀此,則忌妒之說,又若所無。又《六朝事跡類編》卷下<靈異門>第九「郗氏化蛇」:
(帝)居寢殿,聞外騷萃聲,視之,乃見一蟒盤躃上殿,睒睛呀口,………為人語啟帝曰:「蟒則昔之郗氏也,妾以生存,嫉妒六宮,其性慘毒,怒一發則火熾,矢射物害人死,以是罪謫為蟒耳;無飲食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飢窘困迫,力不自勝;又鱗甲有蟲唼嚙,肌肉痛苦,其劇若加錐刀焉。………感帝平昔眷妾之厚,故扥醜行,陳露於帝,祈一功德,以見拯拔也!」………帝明日大集沙門於殿庭,宣其由問善之最,以贖其苦;誌公對曰:「非禮佛懺、滌悃款不可。」帝乃然其言,搜索佛經,錄其名號,兼親抒睿思,灑聖翰、撰悔文,共成十卷;皆採摭佛語,削去閑詞,為其禮懺。又一日,聞宮室內異香馥郁,良久轉美,初不知所來,帝因仰視,乃見一天人,容儀端麗,為帝曰:「此則蟒後身也,蒙帝功德,已得生忉利;今呈本身,以為明驗也。」殷勤致謝,言訖而去。(以上兩則,見譚正璧,《三言二拍資料》上冊,頁215轉引,臺北里仁書局,1981.3)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文》(一):「志公答曰:此郗氏娘娘,只因不信佛,嫉妒六宮、不敬三寶、不修片善,祇說此間便是天堂,不必另求天堂。倚福受福,不信因果,不懼罪業報應,廣造無邊惡業,不堪言也。所以隨業受報,打失人身,作一蟒蛇之報也。………若要救拔超度,然當我主發心。合宮齋戒,大辦齋供,延請五百高僧,啓建道場,稱揚佛法。我皇親自禮拜,檢尋藏典,禮懺誦經,求哀懺悔。畢竟出離苦海,超生天界也。武帝見說,心生歡喜,即發誠心,依師之言,命請五百聖僧,修建道場,投佛懺悔。聖僧檢尋藏典宣出大藏靈文十卷,號曰梁皇寶懺。帝乃誠心懇切,仗承三寶威光,接引郗氏靈魂,現出蟒蛇之迹,直至道場。壇下盤纏幾匝,醜惡驚人。僧衆登壇禮佛誦經,行道繞旋。果然郗氏受恩薦拔,即脫蟒蛇之體,獲得天人之身。影現雲端,禮謝而去。」
[15] 同註3,顏尚文,《梁武帝》頁271:「同泰寺與大通門,是梁武帝捨身的場所與必經之門,兩者皆含有深遠的象徵意義。《續高僧傳》〈寶唱傳〉:大通元年,於台城北,開大通門,立同泰寺。樓閣台殿,擬則宸宮。」
[16]《集神州三寶感通錄》:「長干舊里有古塔地。即育王所搆也。………(東晉)孝武太元末。有並州西河沙門劉慧達,來尋古塔,莫知其地。乃登越城四望,獨見長干有異氣,便往禮拜而居焉。時於昏夕每有光明,迂記其處,掘之入地丈許。得三石碑長六尺,中央一碑鑿開方孔。內有鐵銀金三函相重。於金函內有三舍利。………梁大同中。月犯五車老人星見。改造長干寺,阿育王塔出舍利髮爪,天子幸寺,設大無礙法會。」
[17] 前引《三言》以「曲蟮」為梁武帝的前身,此處卻改為「菖蒲」,從動物到植物,是生命層級的降低,或修行難度的提高? 而小說所編造的講法,或有部分來歷:說梁武帝的前身是「菖蒲」花,應是從《梁書》列傳第一《太祖張皇后傳》變化而來:「初,后嘗於室內,忽見庭前昌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後驚視,謂侍者曰:汝見不?對曰:不見。后曰:嘗聞,見者當富貴。因遽取吞之,是月產高祖。將產之夜,后見庭內若有衣冠陪列焉。」李賀<梁公子>說:「風采出蕭家,本是菖蒲花。」此花在中國,有很多特性,如《本草經》卷二,上品:「菖蒲………久服輕身,不忘不迷;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梁武帝高壽86歲,若不是被困餓死,或許要活更久!與宗教的關係,如【道藏】洞神部十一,《神仙服食靈草菖蒲丸方傳》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也。」山林隱士服之,可消食除疾、返老還童,以至於長生度世,永爲真人。又《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1,請佛三昧印第十二(T20, p0087c)云:「咒昌蒲一千八遍。塗其心上即得辯才無礙。」民間於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昌蒲」以避邪,如《荊楚歲時記》:「端午,刻菖蒲為小人子、或謂胡蘆形,帶之辟邪。」小說在菖蒲花皈依為如來侍者時,名曰「蒲羅」尊者;歷劫歸來後,則改號「波羅」;這兩個都是從印度音譯的名詞,若与「花」有關,則成了禪宗公案,《人天眼目》卷之五,<宗門雜錄>拈花:「(王荊公)曰: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經文所載甚詳: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座,請佛為眾生說法。………」
至於郗後之為「水仙」花,似無傳說根據,或從此花之根性而聯想,並取為象徵。據(明)吳彥匡《花史》載:唐代將水仙列入宮廷「禦覽名葩」,玄宗賜虢國夫人紅水仙12盤;趙子固以水墨雙鈎入畫,名噪一時,其<自題水仙>云:「酒邊已愛香風度,燭下猶憐舞影斜。」而水仙花的栽培,六朝前已有,(明)文震亨《長物志》云:「水仙,六朝人呼爲雅蒜。」宋代盛極一時,喜愛者與日俱增,名流墨客,多有詠水仙的詩詞,如楊萬里<水仙花>:「開處誰爲伴?蕭然不可親。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劉克莊<水仙花>:「歲華搖落物肅然,一種清風絕可憐。不許淤泥侵皓素,全憑風露發幽妍。」小說或乃取其清絕、孤傲、自憐之性也。而(明)楊慎<水仙花四絕>:「乘鯉琴高采掇新,蔚藍天上少紅塵。黃姑(牽牛星)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間妒婦津。」將水仙与「劉伯玉妻」的妒忌作聯想(《太平廣記》卷272,婦人三,妒婦,段氏),或另有原因吧。
又,古有以水仙、蘭、菊、菖蒲,並譽爲「花草四雅」。
[18] 梵語 upsaka 之音譯。意譯近事男,在家二眾之一。《後漢書楚王英傳》,永平八年,漢明帝退還其贖罪之縑紈云:「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依小說所言,佛法入中國,是如來意旨、白衣所傳?或如頁991所云:「至今佛法,皆是達摩流派」?
[19]黃一農,<清前期對「四餘」定義及存廢的爭執>,北京《自然科學史研究》,卷12第3期(1993),頁201-210、第4期(1993),頁344-354:唐開元六年(718)瞿曇悉達奉詔所譯的《九執曆》,指七政(日、月、五星)及羅喉、計都兩隱曜。開元八年,南宮說奏稱在己所編修的《九曜占書》中,必須量校星象,故請造渾天圖,玄宗許之。或云:大正藏密教部中有十多部經典是與星宿相關的,其中「梵天火羅九曜」是介紹轉災去厄化災星的秘密法門。小說裡九曜的名稱卻不同於這些天文星相,而是用「奇門遁甲」的九星。
《西遊記》第五回:「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
[20] 按前文引《太平廣記》卷120,報應十九(冤報),轉錄《朝野僉載》之說:「時人謂(侯)景是東昏侯之後身也。」小說則云:齊和帝被毒殺後,入冥喊冤,閻王告以:「蕭衍根行非凡,西方佛果,今來下界,是乘殺運而為帝王;喜他不昧前因,欲完他大事因緣;異日廣揚佛教,傳流中國,其功甚大!況且生死簿上,亦不敢留名;他殺運完,即行善念。………天數已定,你不必怨恨於他,然你之報應,亦自有日,分毫不爽。念你今生柔懦無罪,假汝手以屠戮蒼生(侯景之亂);天運循環,實非人意。」
[21] 案:《西遊記》第五十八回:「至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刹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衆,都到七寶蓮台之下,各聽如來說法。」又,第九十八回:「佛爺爺大喜,即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這裡的排場與會眾,大致是抄襲《西遊記》而來。
[22] 按,小說對長干寺的來歷:「這長干寺自漢明帝,佛入中國時,即有人建造於此,………嘗被風雨損傷、雷火震擊,後來虧了一位祖師,呌做阿育王,大發慈悲願力,至西方佛地,求了數顆舍利子來,放入塔中。」(頁514)。
[23] 此八句乃抄自禪宗「天竺21、18祖」的兩首付法偈(見No. 2078 傳法正宗記卷4,T51, p0732c、及卷3,T51, p0726c);惟末句之原文是:「非愚亦非智」。
關於「誌公」的身世記錄,主要是:《高僧傳》卷10 「3 神異16 釋保誌」、《景德傳燈錄》卷26「金陵寶誌禪師」、《神僧傳》卷4「寶誌」,而詳略各有不同;另,前引《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第十尊「飛錫羅漢」,大致是根據此三種傳錄改寫--見前註13,張火慶之論文。然而在這部小說中所描述的「寶誌公」來歷、事蹟、言談,及与梁武帝、達摩的互動關係,似乎另有傳說來源,或是作者為配合本書情節而自行編撰,大部分与前述文史資料並無承襲發展的
痕跡。
[24] 此乃傅大士<心王銘>之文:http://www.freehearts.idv.tw/fumaster01.htm
[25] No. 2059 高僧傳 (卷10) T50, p0394c:「上(梁武帝)嘗問誌(公)云: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答云:十二。………識者以為書之在十二時中。又問:弟子何時得靜心修習?答云:安樂禁。識者以為:禁者,止也,至安樂時乃止耳。」
[26] No. 2113 北山錄 (卷3) T52, p0592b云:「誌公嘗對梁武食膾,梁武譏嫌之,誌公遂遽吐於水,咸見魚如故,唯尾損。至今江陵有膾殘魚也。」
[27] 據《五燈會元》卷1「初祖菩提達磨大師」所載:遍破「小乘六宗」,乃達摩在南天竺行化之時;六十年後才渡海來華。梁普通七年丙午(526)丙午9月21日初抵廣州,隔年10月1日至金陵,與梁武帝問答不契,乃渡江北上少林寺,傳衣缽於慧可;梁大同2年(536)丙辰10月5日,端居而逝。
[28] 以上回答蕭昂與梁武帝的兩段話,都是抄錄《六祖壇經》卷1本文。
[29] 此乃從《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1,(T48, p0141b)「雪竇頌」抄來。
[30]《五燈會元卷5》石頭希遷禪師:師因看肇論至「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師乃拊几曰:「聖人無己,………至哉斯語也。」
[31] 小說云:雲光把肉包子埋入土中,卻長出「根蒂瓣兒似水仙,卻有古怪的臭氣;煮熟則香,食之者醒味爽脾」的大蒜,相傳是「佛地水仙菜」,專供出家人食用;後因寶誌公說「此種出於西天」,又有郗后誘僧這段因果,遂「設立五葷三厭,戒禁僧人,不許喫它」(頁558)。這或許暗示水仙下凡後被人類的「情慾」污染而變臭了。又前註9,【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文】(六)也有這段傳說:「郗氏皇后,生在宮中,暗造輪回。………種種不善,扯破我佛妙法蓮經,嫉忌我主學佛修行。妒憎六宮,欺壓良善,誹謗三寶;假意齋僧,將五種穢汙腥膻之肉,外用麵裹,供佛齋僧,特來破我衆僧淨戒、壞佛清規。幸我山僧,各得明心見性,不中他計所壞。………山僧轉庵,即把汙齋丟在園中,出生蔥蒜薤韭胡蔥幾種穢汙菜,是故吃了五辛者,禮佛誦經,悉皆得罪。」
[32]台灣鄉土神明 http://www.t2t-travel.com/travel_j/zm/18lh1.htm :「彌勒尊者、達摩祖師、志公禪師、降龍尊者、目蓮尊者、飛杖尊者、開心尊者、進花尊者、梁武帝君、獅子尊者、長眉祖師、伏虎尊者、洗耳尊者、弄鈸尊者、戲笠尊者、進燈尊者、進果尊者、進香尊者。」又見陳清香,〈臺灣寺廟十八羅漢像探討〉,《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231 ~264,(1995.5),又收在《羅漢圖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頁349─9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