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棱堡:筑城的艺术

棱堡:筑城的艺术

2017年12月20日 14:10--浏览 · --喜欢 · --评论
粉丝:336文章:9

Ⅰ 传统城防的没落

1494年的意大利战争,法国军队再度进攻蒙特 · 圣乔凡尼城堡,这是通向那不勒斯的必经之路,在上次战争中,它曾抵抗法军长达7年之久。12支最新的法国加农炮扫清了路上的一切障碍,堡垒在短短8小时内陷落。查理八世重组的这支大军,包含大量火炮和瑞士军团,让整个意大利陷入恐惧,也标志着火炮与堡垒共同进化的开始。

其实,火炮在很久之前就投入到攻城战中,但并未对守城方造成如此压倒性的不利。发生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战和现代人认为的不同,炮兵对城防的打击比想象得要困难许多。匈牙利筑炮师乌尔班的叛变使得土耳其军队拥有了69门最好的青铜射石炮,其中最大的长5.19米,重达17吨,能够将700公斤的球形花岗岩投射到一英里之外。但君士坦丁堡错落有致的三层城墙被证明能很好地抵御炮击。

在这场攻城战中,攻守双方前所未有的创新留给后人很多启发,比如:弹着点构成一个三角形,比持续炮击一点能更有效地摧毁城墙;拜占庭人证明发射霰弹的大口径火枪在城墙争夺战中威力巨大;在城墙前构筑土堤能有效抵御实心弹。但在城头部署火炮的实验失败了,火炮的后坐力比敌人的炮弹更能摧垮城墙。

穆罕默德二世乌尔班大炮的运送

圣乔凡尼的迅速陷落让整个欧洲意识到,传统城防在发射铸铁炮弹的加农炮面前不堪一击,一种全新的防御工事呼之欲出。1494年战争让意大利付了笔不小的学费,但在仅仅六年后,当法国军队带上大炮再次来到意大利时,在比萨就上演了首场有效对抗炮兵的防御战。

Ⅱ 意大利体系

1500年,佛罗伦萨和法国人联手攻打比萨,比萨人在城墙后面挖掘壕沟,将挖出的土堆成土堤。法军火炮轻易摧毁了垂直城墙,却只能在倾斜的土堤上留下一道弹痕,当法国步兵蜂拥进入城墙缺口,试图填平壕沟,就会受到来自土堤上方的火力打击。随后几年,意大利人完善了这个体系,将土堤与护城壕前置,并将城墙改成倾斜的多边形,连接多个可以相互火力支援的地堡,这就是棱堡的最初形态。

意大利体系布局

当人们找到合理的结构来分担火炮后坐力,火炮便被纳入城防体系,石墙的厚度和塔楼的厚度加大,变为圆台堡,布置在圆台堡内侧的火炮对护城壕内敌军进行纵射。然而,不论是来自相邻的塔楼还是塔楼之间幕墙的射击,都不能将塔楼前方所有点置于火力之下,所以还要修建更多的小地堡保证侧翼火力。

如图所示,如果在堡垒边缘设置圆形塔楼,即使相邻塔楼之间三角布置,也一定会产生死角,给对手留下来架设攻城器械的空间。如果让塔楼边缘沿火炮射击线延伸,就会填补这个射击死角。在塔楼内侧的火炮逐渐发展为藏在墙壁内部的穹窖炮台,进一步增加了炮台的安全性。

Ⅲ 荷兰体系

棱堡的出现使得防御方拥有比进攻方更大的优势,所以弱势的一方会选择据城而守,而不是野战,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十七世纪,每打十次攻城战,才会出现一次野战,在八十年战争中尤为如此。即使是线式战术的创立者——拿骚的莫里斯,一生中也只和西班牙人进行过两次会战。

荷兰,布尔坦赫城,初建于16世纪

1572年,荷兰反抗西班牙的起义扩大,荷兰人用泥土代替砖石墙体构筑斜堤,修建实心棱堡,这就是“老式荷兰体系”。荷兰体系拥有多层的护城壕和隐蔽路。隐蔽路(covertway)在意大利体系中就出现,位于护城壕的前方,隐蔽路上可以布置火枪手,将棱堡的火力控制范围扩大了很多。隐蔽路本身又处于棱堡上士兵的射击范围内,如果敌人顶着火力进攻隐蔽路,隐蔽路上的士兵可以沿路横向撤退,敌人如果追击,就会遭到来自棱堡更严重的杀伤。

护城壕周围有大量外围工事,比如三角堡和半月堡,并构筑水闸和栏河坝,计划预先淹没周边地区。棱堡侧面相距在250米之内,因为在十六世纪末,火绳枪可以在200182米)码的距离上打死盔甲良好的敌人,在400码的距离上击穿较轻的盔甲。

在完善的棱堡体系中,中堤变得很短,以便确保步枪射程能够完全覆盖这一区域。在中堤前修筑凹面堡是为了防止攻城炮对中堤直击,同时也能配置一些火枪手加强战壕的防御。三角堡的目的相同。它只比主堡垒稍低那么34英尺,以便于主堡垒上的火炮进行超越射击,同时三角堡之上的火炮也构成交叉火力的一部分。隐蔽路和屯兵所是反击前步兵的掩体,为了防止敌方的纵射,隐蔽路中设置有许多横墙,有时候隐蔽路直接修成z字形,那么就不需要横墙了。最外围的斜堤是交叉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其倾斜角度有助于防守方的火力发挥。

典型的荷兰棱堡要塞。橙色标识:王冠堡。蓝色:护城壕。白色:隐蔽路。红色:三角堡。

泥土是荷兰式棱堡的主要建筑材料,大大缩短了建筑时间,而且泥土能很好地抵抗实心弹的冲击。但土质要塞有两个缺陷:要塞完工后就会遭到侵蚀,风化和沉降在4-10年内就会使要塞归于无用。土堤正面的倾斜角不会比地质学上说的“休止角”更陡,物料在休止角会停止其流动,而砖石墙体没有这个麻烦。不论如何,到1648年,荷兰几乎所有大型城镇都有了新式城防。

荷兰式棱堡要塞充分利用低地的优势,棱堡与三角堡、隐蔽路之间均有水渠,进一步减缓敌军移动速度,在八十年战争中,大量旧式城墙被改建为棱堡,为荷兰独立战争的胜利打下了铺垫。

西班牙军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写给菲利普2世的信中说:如果我们每征服一座城镇,都像已征服的这些如此耗时的话,世上绝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财力,让我们用武力去平定在荷兰造反的20个城镇。” “我们已打赢了一场战役,征服了许多城镇,每一个胜利本身都足以带来和平,在别的地方甚至能够建立一个全新的王国。但在这儿却一无所得……”

Ⅳ 沃邦:要塞攻防战的天才

公元1552年的一场战争使棱堡名声鹊起。当年十月,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率4.5万大军开始围攻梅斯。城中5800守军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师圣雷米的指挥下已经在旧式城墙的背后重新修筑了一道新型防线。1127日,攻方一天内发射了7000多颗炮弹,轰塌了70多米的城墙,可是其背后的棱堡防线依然完好。德军进行了数次伤亡惨重的强攻均告失败。天气也越来越冷,并开始下雪,这场围攻最终于15531月初结束。德军撤离后,出城的法国人发现城外到处是坟地和伤兵,武器和其他各种器械也被纷纷遗弃,似乎这里经历的不是一次围城战而是一场大败。

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没有找到有效率的攻克棱堡的方式,八十年战争中被攻克的棱堡不少,但进攻方往往要付出与获益不成比例的代价。漫长的战争最终使得西班牙政府破产,军队的哗变使西班牙彻底失去了尼德兰。

直到沃邦的出现。

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沃邦,路易十四手下元帅之一,以要塞攻防战著称,他发明的平行攻城法:在敌要塞周边挖掘平行或同心堑壕和伸向要塞的蛇形交通壕,一般有三条,第一条用来囤积武器,它的位置选在守御方炮火的最大有效射程之外,这样就避开了敌军的纵射攻击;第二条战壕用来架设大炮;而第三条战壕则用来掩护坑道兵和冲锋部队接近要塞护墙,然后用炮火或炸药打开突破口。这种方法在双方力量比1:7的情况下,用2030天就可以攻克一座棱堡要塞,这听起来似乎还是不够迅速,但进攻方的人员损失很少,而且几乎可以确保攻克要塞。

沃邦一生共修建33座新要塞,改建300多座旧要塞,指挥过对53座要塞的围攻战,并建立起近代第一支工程兵部队,被誉为近代工程兵之父。当时的人认为“由沃邦建造的城堡是幸运的,被沃邦攻打的城池是绝望的。

(封面上的要塞就是沃邦建造的布拉伊-巴特堡。)

沃邦修建的扼守阿尔卑斯山的贝桑松要塞。贝桑松是古赛夸尼人的首府,公元前58年,凯撒最先在此修建要塞。

荷兰将领柯胡恩(Coehoorn)是少数几个在要塞攻防上能匹敌沃邦的,他的攻城方法,主要是完全地集中攻城火力于一处,打开一条通道,然后从此处实施代价高昂的冲锋。1692年,两人对决于那慕尔,要塞为柯胡恩所建,并由他亲自防守,抵抗沃邦所统法军的进攻。法军炮兵部队先对守方的炮兵展开纵射,沃邦让炮兵使用跳弹,那是一种能造成溅射性伤害的炮弹——爆炸之后,炮弹内的弹丸会四处反弹,杀伤守军。当平行壕挖掘完成,沃邦用炮兵打开缺口,然后命令掷弹兵发起冲锋,十天之内攻下了要塞。

为了提升步兵的突击力,沃邦发明了兼顾射击与肉搏的卡座式刺刀,让精锐部队携带手榴弹,用密集火力轰击敌人后发起肉搏战。仅此役,法军就用了两万多枚手榴弹。此后,掷弹兵便成为一个正式兵种,沃邦亦被称为“掷弹兵之父”。3 年之后,柯胡恩率荷军再次进攻这个要塞。只是此时沃邦已不在此了。荷军进攻60 天,才迫使法军投降。结果是荷伤亡1.8 万人,而法军则只损失8000

Ⅴ  _(:з」∠)_

一百年后的拿破仑时代,十余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军队规模已经越来越常见,用闪电战长驱直入,同时分兵断绝棱堡的补给的方法成为可能,榴弹炮的开花弹也是棱堡的一个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的棱堡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需要数天即可完工的简易泥堡却越来越常见,罗博季诺战役中,俄军的炮兵以泥堡为依托,让法军损失惨重。

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进攻是拿破仑时代的主旋律。就像要塞争夺是17世纪的常态一样。科技和组织方式(谁能说拿破仑战争的规模不是国债和义务兵制造成的呢?)都将左右进攻与防守的平衡,很自然地想到,一战的堑壕战是因为马克沁机枪给防御方提供了莫大优势,二战进攻方快速撕开对方防线则是坦克的使用造成的。至于更深入的思考,就留给读者了。

五棱郭,位于北海道函馆,土方岁三战死的地方。



投诉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