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台大演講

個人電腦在台灣

個人電腦在美國,已經逐漸像計算機一樣的普遍,電器行百貨公司,甚至郵購中心都能買到。在隆隆的火車聲籠罩下,在擁擠的台北中華商場後棟,台灣的個人電腦也在萌芽。

個人電腦-電器行-商場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其他

光武工專一年級,魏茂盛的採購袋鼓著電路板和一堆零組件,高他一個頭的劉倩騏幫忙解釋說:「這是回家自己裝配電腦用的。」

電氣化的自強號轟斷他們的聲音,中華商場後棟的傍晚,陰暗得找不到他們的表情。「我們要學著裝配電腦,然後再學輸入程式,」青春期的嗄啞,魏茂盛說。

「電腦」?最快的聯想是玻璃大廈,厚地毯,學過美姿的女秘書,和IBM式的精明老板。

但是這裡?

牛仔褲跟球鞋,書包卡其褲。學生堵著給寄放的摩托車擠窄的走道,傍晚放學或下班時間,幾乎擠不進只有二坪大的店面,他們的眼睛都盯著臨時接上去的螢幕,老板跟大家一樣專注,按著打字機般的鍵,旁邊裸著塊插滿積體電路(IC)的電路板,他們叫這組傖倞的組合蘋果二號(AppleII)–臺灣仿製的個人用電腦。價錢約在一萬二千至一萬八千元台幣左右,是原裝進口的十分之一。

剛從志仁商工畢業的鐘天佑,握著操縱桿站在店門口,跟玻璃櫥裡的電腦奮戰了十五分鐘,螢幕上的白點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這套電視遊戲,是他新買蘋果二號的一套軟體程式,只要錄在錄音帶上,到時用錄音機播放,再接到電腦上,電視遊戲的程式就會自動輸入。

廣告

白天在電視工廠上班的鍾天佑說,「因為以後想走電腦的路,所以就買部回去學。」

除了能當學習工具之外,個人電腦還有電動玩具的功能,那當然就「非買不可了!」他說。

把個人電腦當學習機,也有人認為太奢侈。都在電子公司上班的張氏兄弟就是。

「學習機比這便宜多了,這是實習或實驗用的,」哥哥說。他們也想將來進入電腦界工作,所以雖然有電子知識,卻要「更深入了解程式和電腦」。

襯衫牛仔褲之外,擁擠雜亂的店裡,偶而也有西裝革履,○○七手提箱的「異象」出現。這位電腦行內的先生指著部仿製電腦說:「這部機器很靈光,真正蘋果二號可以做的事,它都可以做。」雖然天天接觸電腦,他卻仍希望買部自己的電腦,回家自己用。

廣告

學習、實習、實驗,或更深入地了解電腦,雖然買的人目的不一,個人電腦在中華商場的活躍已經成為台灣電腦市場的特色。擠在各種線圈、插頭、接線、音響器材中間,有十家以上零件器材店兼售個人電腦。其他爭著仿製的廠商也不在少數,一位了解行情的電腦界人士透露,自從電動玩具宣佈全面禁絕之後,還會有不下二十家製造商加入競爭。

競爭的結果,就是價格降低,跟著品質、服務的水準也無法改進。「台灣個人電腦的仿製市場,會愈來愈走向低價位、低品質、低服務,」一位熟悉行情的電腦界人士預測。

地下市場的品質尤其難以控制,「這些地下工廠的電腦,零件都是回籠的,」這位熟悉內情的人指電腦的心臟––積體電路都是從廢置的電動玩具上拆下來的。例如原價一百三十元台幣的記憶積體電路EPROM,回籠的價格可跌至十五至二十元台幣。這些記憶元件原有的資料,經紫外線照射後,都可洗掉。

廣告

插積體電路用的電路板(PCboard)也是「破得不能再破」的品質。這位電腦界人士批評道:「這簡直是拆船業!」

靠運氣買電腦

為進口美國「蘋果」個人電腦做軟體支援的泰安資訊總經理孟儀華說:「說他們(仿製品)不能用也不見得,但是要靠運氣!」

運氣好,買到品質較好的仿製品,就能充份利用。運氣不好,就完全無法動彈。

不怕運氣不好的,卻也大有人在。一家國內以自製電腦著稱的公司開發部工程師們,就買了幾部做開發電腦時模擬用,「我們懂得電腦,即使壞了,換換零件也難不倒我們,」一位工程師說。

中華商場的主要顧客,照孟儀華的推測,多是寧願買零組件組合,一面認識電腦,一面學習使用的學生,或是對電腦有興趣的人。

廣告

在地下市場買電腦,就必需承擔地攤貨品類似的風險。「這就跟買皮鞋一樣,一分錢一分貨,」代理BMW汽車進口的汎德公司副總經理斯重慶說。

但是對個人電腦有「正經」用途的公司行號,就寧願用較貴的價錢,買進口的個人電腦,來買份「安心」和實用。

進口電腦除了品質較有保障,軟體的支援也較充足。國內公司行號的制度系統,需要特別設計的軟體來「牽就」,外國已經有的「套裝軟體」(package),除了電視遊戲之外,很少能夠直接使用的。

便宜的電腦

代理美國蘋果電腦的福斯公司關係企業–汛德的辦公室自動化,用的是個人電腦,而不是一般商用電腦。主要原因,汛德副總經理斯重慶的解釋:「便宜。」

這套設備二十萬元台幣,「等於租三個月迷你電腦的錢,還不包括軟體,」他說。

廣告

未來的計劃,斯重慶指出,是四部個人用電腦的聯線,在汛德士林的汽車修護廠做零件的庫存管理。八千多項的零件,原來每項都要有卡片登記,「現在可省了不少檔案櫃子的空間,」他說。

節省實際空間之外,個人電腦還可幫著節省大電腦的記憶與處理的空間。

彰化銀行總行業務部最近新進了部進口個人電腦,主要用來做限額支票貸款的開戶控制。

「彰銀的大電腦在台中,」業務部科長許清通說:「大電腦要用來做更重要,而且有系統的分析。像這種只限於部門的例行公事,我們不想佔到大電腦的線。」

這部新嬌客就成輔助大電腦的工具。許科長甚至還建議,各分行也可各擁有一台,在互通匯款時就很方便。「尤其現在實施機動匯率,這部機器算匯率又快又準,最適合不過了,」他說。

輕便的電腦

輔助大電腦外,個人電腦也能獨立作業。台電電氣試驗所的一部進口個人電腦,用來測試大容量的發電機與變壓器。因為輕便,小電腦可以提到發電廠現場;因為精密度高,計算出來的測試結果也比人工計算的正確度高。

個人電腦在台灣的魅力,從學校、到小型貿易公司,到銀行,到公營企業,普遍熱衷的程度,真出人意料。

除了這些「正經」用途,也有人是因為喜歡「玩」電腦。典型的例子,是國科會主任委員張明哲家裡的那部「複雜的小機器」。

「從很年輕時候開始,我就喜歡搞些複雜的小東西,而且我非常的好奇,」張主委興致勃勃的說。

他認為電腦時代的來臨既是必然的趨勢,就想多了解電腦的程式與語言,他的「小機器」就是個幫手。而且,他還把朋友的電話號碼、住址,甚至未來的時刻表,都輸入電腦,希望有時候有所幫助。

「半年多來,這個小東西已經等於我下班的休閒活動了!」張主委說。

能夠像張主委這樣不慌不忙,心存喜悅地去接受新東西的人並不多,尤其是接受「莫測高深」的電腦。泰安資訊的孟儀華指出,即使是對個人電腦,大家仍有「怕機器」的心理。

不常接觸機器的人,這種恐懼尤其強烈,忠孝東路的紀婦產科說:「我本來以為這是什麼高深的學問,後來看看,才知道這是給初學的人用的,沒什麼可怕。」

怕機器的人

剛買了部個人電腦的紀婦產科,現在跟他的「新朋友」「玩」得十分融洽。還不時催促代理軟體磁碟的公司,趕緊實施圖書館出租制度「讓大家充分分享更多的系統。

「怕機器」不是唯一阻礙個人電腦在台灣發展的因素。「中文是個人電腦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惠普電腦電腦部副理楊紹綱說。

由於英文的限制,個人電腦目前還只適用懂得英文的人,或應用英文較多的進出口商。跟中文有關的文件,目前都無法利用個人電腦處理。

「國外只要受過教育的人,大都可以使用打字機。對打字機陌生的人,就不曉得如何處理電腦上的鍵盤,」泰安資訊的孟儀華說。

語文的障礙,在代理德州儀器個人電腦的新力公司副理廖嘉宗看來,卻不見得是個致命傷,「十年後,語文對個人電腦的使用應該不成問題,」他指出。

他認為國人對英文的認識,是「一代比一代強」,而且「電腦用的,總是那幾個字」,使用者很容易就可以適應。

遠景美好

這些障礙對樂觀的商人來說,都澆不冷他們的信心。分析台灣未來的個人電腦市場,泰安資訊的孟儀華認為:「遠景一定還是好的。」

他指出,這種在國外專門處理私人事務的電腦,目前在台灣雖然不是「個人負擔得起的電腦」。但若從個人事業著手,卻還大有可為:像小型公司行號,私人辦公室,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及醫師診所等。

他的樂觀或許不是完全沒有理由,「個人電腦在使用上沒有任何限制,」泰安電腦的孟儀華說。只要有適當的軟體配合,個人電腦的潛力無可限量。

台電的王義雄也分享他的樂觀:「個人電腦未來的發展,只在乎我們想像力的多少。」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訂閱天下,看懂AI帝國爭霸戰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