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榕專欄

蘭嶼觀光為何失控?遊客與垃圾都爆量 「達悟族被從根刨起」

蘭嶼一天的觀光客數量,就比在地人還要多。「愈來愈少族人出海抓飛魚,都去抓觀光客了!」這座唯一未納入國家風景區管理的離島,旅客、垃圾、如野草般叢生的違法民宿,正衝擊珍貴的達悟傳統文化。

蘭嶼-觀光-達悟族-原住民-地方創生-共好台灣 東清部落的部落灘頭,是全島觀看日出的最佳地點。傳統上在飛魚季時禁止外人進入、更嚴禁觸摸拼板舟,如今卻全數都被打破。而在飛魚季過後,不論男女都可以來趟拼板舟體驗之旅。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其他

翻騰的波浪在陽光照射下,猶如銀色的飛魚在跳躍。

78歲的達悟族人董森永站在自家門前,望向遠處的大海邊喃喃說著,「今天的浪太大,無法出海了。」

每年3到6月的飛魚季,傍晚時分他會開著機動船到小蘭嶼捕撈飛魚,隔日清晨天濛濛亮時,再載著豐碩的漁獲回到岸上。出不了海的日子,除了上山去田裡種水芋,有時會窩在工作室雕刻留給後代子孫,作為傳家寶的拼板舟。

董森永曾是蘭嶼漁人部落的牧師,幼兒時就學會釣魚,11、12歲跟叔叔、哥哥乘著拼板舟去捕魚,和大海搏鬥超過一甲子的歲月,「這是祖先傳下來,我從小就在做,早已習慣了,」他說,「除非是有一天沒辦法走了。」

不捕飛魚,改捕遊客

「父親沒有辦法停止,捕撈飛魚已經嵌進他的DNA中,」他的兒子、蘭嶼首位獲得師大地理學博士學位的董恩慈,談到董森永時流露出無比的敬意,「但現在愈來愈少族人出海抓飛魚,都去抓觀光客了。」

因為近年遊客猶如飛魚一般,不斷湧入蘭嶼。

或許是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國人無法出國,轉赴距離台灣本島約兩個半小時船程外的蘭嶼旅遊,在疫情開始之初的2020年,創下歷史高峰達16.6萬,去年居次,約16萬人之多,幾乎全都擠在3月到10月初的旅遊旺季。

廣告

蘭嶼觀光客-蘭嶼遊客人數

「最頻繁時期,我曾看過上午6艘、下午6艘船,」曾是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在開元港附近的椰油部落開了間咖啡店的胡念慈形容,「以一艘船約二至三百人,一天就進來3000多人,真的太驚人了。」

從台東富岡漁港和屏東後壁湖開往蘭嶼的船隻,暑假期間更是一位難求。加上前一晚滯留的遊客,全島一天的觀光人數,就比當地戶籍人口數5000餘人還要多。

觀光潮雖然改善當地人的經濟收入,卻也引發蘭嶼的衝突和緊張。

去年10月,在朗島國小前因行車糾紛,多名遊客挑釁引來蘭嶼大批年輕人聚集,雙方超過百人大亂鬥。當地人也抱怨遊客不尊重傳統禁忌,在飛魚季期間進入傳統灣頭游泳、潛水,作家夏曼藍波安更曾在臉書上貼出照片,指控遊客擅自進入他的拼板舟,並將船槳坐斷。

廣告

「請遊客們自重。船在灘頭是為了出海捕魚,不是為了你們好奇獵影,」臉書上的字裡行間,仍可感受到他的情緒。

違法民宿叢生,管制陷兩難

1967年,國民政府才正式解除蘭嶼的管制並對外開放,距今不過56年,即被強勢的文明體系包圍。

1979年,政府雖然有意將蘭嶼劃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站在族人生活習性和文化需求,我們沒有辦法答應,」蘭嶼鄉長謝胡源回憶,因為森林、海洋,都是達悟人生活的一部份,一旦劃入國家風景區就會處處受限,「但也因沒有國家層級規劃,缺乏人力和財源,現在什麼事都推不動,」他感嘆凡事總有一體兩面。

曾經遺世獨立、文化獨特的蘭嶼,已然呈現不同以往的面貌。

蘭嶼-東清夜市-觀光隨著年輕人逐漸回流,蘭嶼最大部落東清出現夜市,擺攤者多為年輕面孔,販賣烤肉和飲料、酒品等。(謝佩穎攝)

「過去反核廢料時代,是對政府政策的抵抗;現在觀光時代涉及的是經濟民生,和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瑪拉歐斯直言,族人的文化、生活和哲學性都慢慢被從根刨除,猶如溫水煮青蛙,卻完全感受不到。

廣告

騎著125c.c.的重型機車,在島上唯一的環島公路飆行,沿途經過椰油、漁人、紅頭、野銀、東清和朗島等6個部落,除了餐廳、酒吧、小吃店、咖啡店和浮潛店之外,掛起招牌的民宿,更是猶如野生雜草般隨處叢生,在地人粗估數量超過300多間,幾乎是三、五步就一間。

蘭嶼地圖-蘭嶼部落分布

不論車騎到哪個部落,不時可看到蓋到一半,處於停工狀態的建築物,而在最貼近日出的東清,部落灘頭旁則是聚集攤販和形形色色的小酒吧。夜幕低垂,旋即轉身成為東清夜市,空氣中飄散的是燒烤的香味。若不是岸邊的拼板舟,恍然間會以為身在綠島、墾丁。

「我每年至少會去三次,每次都和上次所見不一樣,」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觀光管理科科長徐一中形容當地的蓬勃生機。他從2019年開始輔導蘭嶼民宿合法化,至今累計37間。

廣告

地下屋消失,國宅卻是海砂屋

在觀光進入前,蘭嶼經歷過激烈的痛苦掙扎。70年代,政府在蘭嶼興建國宅,「地下屋、工作房和涼亭等三個元素,構成達悟人哲學發展的基礎,」瑪拉歐斯說,當時大量拆除地下屋,解構了蘭嶼生活和文化空間。

地下屋除了是達悟人工藝的展現,「木頭要從家族林場伐木後搬下山,石頭也是從海邊一顆顆搬來,」在地下屋一直住到高中離家,位於朗島的角落咖啡女主人哈娜說,達悟人強調共同勞動,興建一間地下屋約需耗費5至10年時間。哈娜花了17年的時間重新整修外婆家的地下屋,最近才完工。

蘭嶼-地下屋-朗島-角落咖啡-哈娜朗島的角落咖啡女主人哈娜,從思考到動手整理,花了17年時間修復家中的地下屋,並不時開放空間舉辦活動。(謝佩穎攝)

諷刺的是,大舉興設的國宅在20多年後因水泥脫落、鋼筋鏽蝕,檢測發現是海砂屋,最終政府補償每戶45萬元就地改建。

廣告

1998年前後,當地的蘭恩基金會舉辦民宿經營班、導覽解說訓練班,董恩慈說,當年有13個家庭開放自家空間租給外人,也是當地民宿的濫觴。

近年愈來愈多本地與外地年輕人洄游般回到島上,投入旅遊產業。38歲的陳勇志,在6年前帶著在彰化鹿港出生的太太蔡嘉倫,回到家鄉蘭嶼定居,開起莯田民宿和涼品冰品製造所,「達悟年輕人有一個網路群組,當年我剛回來時有200多人,現在已經超過480人。」

島上也逐漸加入浮潛、深潛、登山和夜間導覽等自然生態玩法,並且成為新主流。許多人如同「候鳥」般,旺季時在島上開店,每年10月當東北季風吹起時,不是返回台灣居住,就是飛出國度假,形成「旺季熱滾滾、淡季冷清清」的現象。

觀光衝擊,拼板舟傳統瀕危

達悟傳統文化卻在過程中一點一滴失落。「觀光對蘭嶼的文化和價值觀的衝擊,是非常明顯的,」瑪拉歐斯感嘆,更不用說造成的資源耗竭和爆量垃圾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傷害。

在蘭嶼出生,瑪拉歐斯自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到立法院擔任助理寫法案,他參與蘭嶼反核廢料運動,也是原住民電視台的開台台長,一度返回家鄉,擔任蘭恩基金會執行長長達六年時間,對土生土長的小島,有非常深刻的觀察。

5月中,東清部落灣頭岸邊14艘拼板舟排排站,兩端翹起的船梢配上紅白相間的底漆,在落日餘暉中展現出特有的異文化風情,遊客三三兩兩圍繞在周圍做勢拍照。而在不遠處則是一艘艘的機動船停靠岸邊。

「拼板舟文化受到很大的挑戰,」董恩慈說,早期每一戶至少有一艘拼板舟,隨著機動性高的機動船引進,達悟人多不再划著拼板舟去捕飛魚。共同捕撈的漁團式微,以往單是漁人部落就有15個漁團,如今卻消失殆盡,漁獲共享的精神逐漸被新台幣取代。

蘭嶼-飛魚-飛魚乾-飛魚季過去飛魚季期間,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曬飛魚乾,以儲備糧食也方便分享親友,如今卻成為不常見的風景。(謝佩穎攝)

過去要造舟前,達悟族人需先種地瓜和水芋,以便下水典禮時分送給從各部落來祝福的親友,再到家族林場去找適合的樹種。

曾經和姨丈上山伐木的陳勇志描述,麵包樹密度低、浮力好,適合做層板,架構龍骨須用質地較硬的欖仁舅,一艘船至少需動用4種不同樹種,小船要21片組裝,大船則要用到27片。因此一艘拼板舟,從起意發想、設計,到付諸行動尋找林場、伐木到動手造舟,平均耗時約二到三年。

「東清部落一度只剩下三艘,」在蘭嶼多年的民宿主人楊文彬說。

近年在觀光強勁需求的帶動下,雖然又出現拼板舟的身影,卻多是提供遊客「體驗」。

飛魚季時的傳統禁忌,包括部落灣頭外人不能進入、不能觸碰船身,以及女性嚴禁上拼板舟等,全都被打破。一待6月飛魚季結束後,不論男女只要付五到六百元,都可乘著拼板舟出海。

文化失根,水芋也不種了

不再因捕魚而造舟,達悟人也不再種水芋。《天下》記者在椰油部落巧遇剛從田間工作告一段落,正在路旁休息的吳利秀。

他指向遙遠蒼翠的山頭告訴記者,那裡以前一整片都是他家的田,現在卻只能守著被稱為「黃金地段」,環島公路旁兩塊各約五、六坪大的水芋田,「我們在種,是怕水芋田荒廢了,年輕人回來也不知道自家的土地在哪裡。」

蘭嶼-水芋-達悟-水芋田蘭嶼的水芋田,也愈來愈少見了。(謝佩穎攝)

不同於台灣的土地採登記制,蘭嶼均為原住民保留地,土地為部落共有、共享,但在權屬上仍可分為個人、家族和部落,一切都是口頭約定,若沒有明確所屬,通常會尊重佔地使用的勞動者,也就是先種先贏。

老一輩的人種水芋是為宣示主權,擔心田荒廢了,土地界線變得模糊;年輕一輩則因投入旅遊業,爭相蓋民宿,為此土地所有權的爭議頻傳,部落內常引發糾紛,而產權釐清不易也造成民宿管理困難,台東縣政府於是以「結構安全檢定」輔導合法化。

「蘭嶼改變太多了,有些人靠文化賺錢,喊著要保留文化,卻沒有行動,」60餘歲的吳利秀在台灣做過板模工,也曾在製鞋廠打工。30年前回到家鄉,親眼見證一路的變化,「太商業化,有時候真的很感慨。」

垃圾暴增,遠超蘭嶼負荷

蘭嶼的天然環境,也正在承受觀光潮帶來的威脅。

西南風強勁的午後,從遠處望向五孔洞附近的海灘,近40人猶如小豆丁般四處移動,拖著偌大的垃圾袋,邊彎腰撿拾隨處可見的拖鞋、寶特瓶、塑膠製品,還有海上漂流來的難纏魚網。

由6個部落年輕人組成的蘭嶼青年行動聯盟,從發起淨灘持續至今已12年,人數從最早個位數成長到最高上百人,參與的都是島上的店家和打工換宿的小幫手。「這裡很多都是海上漂流來的垃圾,」有著一張圓圓的臉,聯盟發起人之一海琳抬起頭望向海平面。

「我們要像傻瓜一樣,堅持做到自己不能做的時候,」現年43歲的海琳堅信,「一定會有人跟著加入。」閒暇時,她常騎著車去環島探勘,以便在觀光旺季時六個部落海灘都有機會淨灘,每次總會裝滿30個超大垃圾袋,貨卡還要分兩次運送。

海邊的垃圾撿不完,隨遊客而來的垃圾更是日益膨脹。《天下》記者進入位在大天池入口處對面,沒人看守的垃圾掩埋場,堆積如山丘高的垃圾旁有著黑色的輪胎山,不遠處還有棕色的啤酒瓶山,一輛小貨卡如入無人之境般駛入,升起車斗將垃圾全數傾倒完,隨即揚長而去。

蘭嶼-垃圾-垃圾掩埋場蘭嶼垃圾掩埋場位在知名景點大天池入口,堆積如山的垃圾每年要花1400多萬元發包廠商清運到台東。(謝佩穎攝)

島上廢棄物須靠船運以一噸8000元的代價運往台東處理,卻常因為招標作業不順而拖延,今年直到5月中才啟動運送作業。

蘭嶼國小校長夏曼威廉斯去年為此一度在臉書分享影片,疾呼觀光經濟帶來的生活廢棄物,已經超出島嶼所能承受的壓力,運送到台灣的垃圾量也遠遠趕不上生產速度。

「部份族人做觀光、民宿,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變得和漢人一樣,」他沉痛地說,大家應該在發生不可逆的環境轉變之前,共同思考島嶼的未來。

隨人潮而來的垃圾量暴增,到水資源日漸耗竭、生活污水排入海中,蘭嶼似乎正在走入未知的迷障中。

重訂規則,需中央政府介入

「蘭嶼擁有的文化和生態資源,是全世界極為珍貴的資產,也是我們賴以維生和創造島嶼永續發展的基礎。我們要追求的觀光產業發展方式,希望發展的是優質、重視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遊、負責任的觀光產業,」這段話是甫上任的蘭嶼鄉長謝胡源的就職演說內容。

為了達到這樣的願景,他認為第一步要族人共同討論觀光總量管制執行的可能,第二步是提案並經鄉代會通過,要求外人入島時須繳交清潔費,「雖然會影響觀光發展,但大家不能只是賺錢,也要維護我們的環境和文化。」

雖然可能因為反彈而碰到瓶頸,「但如果一直推動,總有一天會實現,」謝胡源說。

教學生涯長達34年,有31年都在島上的小學,夏曼威廉斯也主張,部落內不同世代應進行深度對話,透過對話訂定一套「遊戲規則」,不要讓觀光亂象持續下去,否則不僅地景被破壞,資源也會耗盡。

不過,蘭嶼作為台灣唯一一個未被納入國家風景區的離島,瑪拉歐斯直言,還是需要中央政府介入,和學術單位、當地民間團體形成伙伴關係,導入觀光輔導機制,全面改善蘭嶼的旅遊品質,因為「無論是台東縣政府或是蘭嶼鄉公所,都沒有能力處理這麼大量能。」

教育扎根,找回文化主體性

但追根究柢,或許要透過教育,去尋回文化主體性和自信。

蘭嶼-拼板舟-董森永-漁人部落-浮球漁人部落的牧師董森永在飛魚季時,仍每天都會出海捕撈飛魚。在他的工作坊中,滿滿都是他親手雕刻的大小拼板舟,以及用海邊浮球創作的藝術品。(謝佩穎攝)

島上唯一一所完全中學,蘭嶼高中內設有民族植物園,種植蘭嶼原住民族傳統會利用的民族植物,藉由營造傳統部落生活環境,希冀學生沉浸學習,建立人與土地、植物的連結。

蘭嶼高中老師陳淑貞在國一的生物課中,會帶著孩子到在地水芋田了解生態系、談人與環境的關係,「蘭嶼有關於靈性的信仰,種田過程要每天和芋頭說話,不可以罵人,也不可以在田邊吵架,講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平等。」

這既是一種互相尊重的價值觀,也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在島上教書超過20年的陳淑貞不諱言,如果文化自信不足,會認為是迷信而很快放棄,但若有足夠的文化自信和主體性,「孩子會用保有文化的方式去發展觀光。」

蘭嶼-山羊-達悟族尊重在地文化與環境,蘭嶼的觀光才能迎接曙光、走向永續。(謝佩穎攝)

蘭嶼島上還有許多人正在嘗試,走出一條最適合達悟人的道路。「教育才是蘭嶼文化的根本,唯有教育做好,不論是觀光或自治,蘭嶼都會往好的方向走,」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朗島國小老師周家輝的眼神閃亮。

即使需要五年、甚或十年,仍是值得期待。(雜誌原標題為:遊客與垃圾都爆量 失控的蘭嶼觀光。責任編輯:洪家寧)

【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775期「共好台灣 搖滾我鄉」,單本即享免運。《天下》42週年慶官網看更多!】

相關熱門主題
共好台灣 搖滾我鄉
《天下雜誌》775期:共好台灣 搖滾我鄉
在全球動盪的此刻,地方好,台灣才會好! 從各行各業,到跨族群、新世代, 都走進鄉村,努力為地方做一件事, 種下信念與行動,共好的台灣,散發搖滾自信。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日本流行的腸道健康秘訣「腸活」,你知道是什麼嗎?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