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棟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明開放 40技藝免費睇 獅頭製作逐格解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於2020年底對荃灣三棟屋博物館展開大型展覽更新工作,期望給觀眾一個更豐富參觀體驗,全新的三棟屋博物館將於明日(3日)全面開放,公眾可免費入場。
博物館加入全新展覽系列「循聲覓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建築師及藝術家蕭國健擔任客席策展人,展示花牌、獅頭等超過40項傳統文化及技藝,以讓觀眾深入了解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

荃灣的三棟屋於1981年被定為法定古蹟,再於2016年成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上年年底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為三棟屋展開歷來最大型展覽更新工作,並將於明日(3日)開放大眾參觀。

全新的展覽分為三大系列,分別為設於展覽廳的「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橫屋的「日常·非常」、以及房舍的「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總共展出超過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錄起製作獅頭及木雕聲音 再投放到觀賞位置

設於展覽廳的「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以「透過聲音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理念,以特定聽覺或視覺刺激ASMR形式,將製作過程的聲音程現給觀眾。客席策展人蕭國健表示,會將製作獅頭、木雕時的聲音錄起,再將聲音以線性投放到觀賞位置,加上展廳內會展示每個製作步驟的文物,令展品可更真實程現於公眾眼前。

花半年製作25隻獅頭 展現整個製作步驟

製作獅頭的許嘉雄師傅表示,雖然自十歲便開始研究紮獅頭技巧,但由於場地所限及要用以展覽,需調整比例製作較細小的獅頭,難度較高;另外,由於要展現整個製作過程,許師博打製了五套,每套五隻處於不同製作步驟的獅頭,而總共25隻的獅頭許師博及他團隊則用了半年時間製作。

展品與公眾間無玻璃間隔:唔想觀眾感覺咁遠

「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展廳亦有另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展品與公眾之間不會有玻璃作間隔,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伍志和指是因為「唔想觀眾感覺咁遠」,他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生活當中貼身的事物,故希望以更「近」的方式程現於觀眾眼前;至於會唔擔心展品受損,伍志和認為本港市民有良好的參觀習慣,有保護展品的公德心;又提到,今次展覽與其他博物館不同,並非文物展出,即使損壞仍可尋求文化傳承人協助,製作替代品,故希望儘可能以更「近」的方式程現給觀眾。

至於「日常·非常」展區,則透過設於三棟屋兩側橫屋的「日常」及「非常」兩個展區,分別介紹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在特定時節或場合舉辦的活動、表演等例如麻雀雕刻、潮州糖塔及花牌製作技藝等;而「三棟屋與傳統鄉村文化」則以四所房舍,展示三棟屋的歷史及特色,以及鄉村文化。

伍志和(左)指因為「唔想觀眾感覺咁遠」,故不以玻璃將展品隔開。(馬煒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