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鳥-第三十八單元:鳳頭蒼鷹

●鳳頭蒼鷹。

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有評校長

 鷹類總給人1種眼光銳利、可滯空盤旋飛行、鷹爪孔武有力、鷹勾嘴可輕易撕裂獵物的固有印象,自古以來即是許多人敬畏的鳥類。

 小時候就常聽說老鷹(正確名稱是黑鳶)會抓小雞,其實自己從沒見過,小朋友愛哭愛吵,父母會警告,再不乖,等一下老鷹聽到你還再哭就會把你叼走喔!假借老鷹威名來恫嚇小朋友,這種傳說有時還真是有效呢!只是大家統一用老鷹來代表所有的鷹類罷了。

 其實在臺灣,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鷹類出現,例如10月國慶日前後會有大批的國慶鳥灰面鵟鷹過境墾丁、在山區仰望天空會瞧見順著氣流盤旋還不停鳴叫的大冠鷲,不論是哪一種,總是可以吸引大家注視的目光。本專欄第三十八單元將介紹猛禽的一員,也是鼠類的剋星:鳳頭蒼鷹。

 

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英文名:Crested Goshawk

科別:鷹科

俗名:鳳頭鷹、粉鳥鷹

成鳥體長約:40至48公分

 

習性

 鳳頭蒼鷹因整理羽毛或警戒時會豎起冠羽,此時可清楚瞧見其特殊造型,故有「鳳頭」之名。雌雄鳥體型有些許差異,雄鳥體型較小一點,頭部呈鼠灰色,頭頂有小型冠羽,金黃色虹膜搭配黑色眼珠,使其專注遠方獵物時,更突顯鷹類炯炯有神的雙眼。

 既屬鷹科鳥類,大家就會聯想到鷹勾鼻,鼠灰色的上嘴喙即呈勾爪狀,具有強勁咬力,使其容易撕裂獵物,以便一口一口吞食,甚至用於餵食雛鳥。

 背部是深褐色、腹面白色、喉部到胸部是白底襯托灰黑色或赤褐色類似鱗片的羽毛,腹部有淺灰到赤褐色橫條紋,但佇立枝頭時,更可看見其肌肉發達的雙腿,密布鼠灰色的橫條紋,而且較腹部更加細密,有如淺灘上粼粼徐徐的波浪。

 黃褐色腳端末的黑色長利爪,有利於其壓住獵物,使無法動彈,尾羽背部是褐色,但從下方可看見每根尾羽有4道鼠灰色橫帶,腹部靠尾巴部芬有一團蓬鬆的白色覆羽,讓大家誤解怎麼鳳頭蒼鷹也在包尿布呢!

 鳳頭蒼鷹與領角鴞(貓頭鷹)是喜歡棲息在靠近人類生活範圍的猛禽,大概知道人多處,校園和公園綠地也多,許多食物會掉在地上或丟在垃圾桶裡,鼠類就會橫行,牠們便扮演除惡剋星的角色。

 牠們比較不鳴叫,要抓獵物前,會先佇立在枝幹上,但會轉動頭部,用銳利的眼睛掃描四周可能的獵物,待時機成熟,就會開始雙腿一蹬,用類似振翅滑翔的飛行姿勢,快速撲向獵物,先用腳爪抓穩再飛往附近的樹幹休息,也許瞬間耗費太多體力,所以站立時會先以單腳壓著獵物,休息一陣子後,再開始拔除獵物毛後才啃食。

分布與環境

 鳳頭蒼鷹主要分布在東北亞的華南地區、臺灣、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和印尼等地,在都會區可見其穩定的族群分佈。渾厚的肌腱與粗壯的雙腿使其能隨心所欲捕捉不同的獵物,從小昆蟲、青蛙、蜥蜴、鳥類(五色鳥、斑頸鳩、鴿子等)及鼠類(包含松鼠)等,都是牠們喜愛的美食。

 啃食獵物的兇猛模樣,看起來似乎相當殘忍,但畢竟這是大自然物種平衡的一環,有時慶幸牠們2、3天就幫忙清除1隻校園裡的老鼠,不得不佩服其眼力遠超過人類的極限呢!

 每年11月開始為繁殖期,一般築巢於樹冠,牠們會用嘴喙折一些樹枝當巢底,每窩有2枚蛋,孵卵的工作大部分落在雌鳥身上,每次大約孵2小時,腿痠了會起來活動筋骨,之後開始覓食,再返回巢裡繼續孵蛋,雛鳥約需4週才能離巢展開其旅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