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鳥-第四十七單元:紅嘴黑鵯

●紅嘴黑鵯。

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有評校長

 我們常常喜歡對陌生人、對新的長官、部屬、同仁等「品頭論足」,從頭看到腳,當然是先從外表來判斷一個人。

 賞鳥又何嘗不是?羽色艷麗、特徵明顯,像臺灣特有種「藍腹鷴」,雖不利於隱藏,但身處山區雲霧飄渺間,神龍見首不見尾,最能吸引賞鳥人士關愛的眼神。其次是鳴叫聲,富饒變化、動人心弦、百聽不厭,像「臺灣畫眉」,同樣會受到寵愛,但有時就會不幸淪為籠中鳥,三餐無虞匱乏,卻從此失去翱翔天空的自由。

 在鳥類世界中要找到一種兼具華麗外表與悅耳鳴叫聲,有可能嗎?其實蠻難的。即使在人類現實世界中要魚與熊掌兼顧,仍需仰賴與運用智慧才能達成。本專欄第四十七單元將介紹的主角是個性好動,在市區很容易看見且會依時空背景不同而變化鳴唱聲的鳥類:紅嘴黑鵯。

 

學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英文名:Black Bulbul

科別:鵯科

俗名:黑鵯、紅嘴烏鶖、紅喙嗶仔

成鳥體長約:24公分

 

習性

 紅嘴黑鵯雌雄鳥外形相同,整體羽色為富有亮麗光澤的黑色,成鳥嘴喙短小粗壯、有如塗抹鮮豔紅色口紅、上嘴尖微下彎、黑色眼珠搭配白色外環更突顯炯炯有神模樣、飛羽和尾羽邊緣是鉛灰色、雙腳呈鮮紅色、腳趾是黑色、腹部、腋下和尾下覆羽是沒有光澤的灰黑色、在鳴叫或嬉戲時頭頂冠羽有時會豎起龐克頭,模樣相當逗趣可愛。

 雛鳥與亞成鳥可不像父母一樣有著鮮紅嘴喙和雙腳,仍停留在黑色系,乍看之下很容易被誤認為全身烏黑的大卷尾(俗名烏秋)呢!但女大十八變,從亞成鳥逐漸長大變為成鳥之際,遺傳自父母愛美基因,開始慢慢塗抹口紅,嘴喙就很快演化成紅色,同時也穿起紅鞋,一點都不像鄰家小女孩清純模樣了,十足展現臺語俗稱「紅水黑大扮」美人胚。

 紅嘴黑鵯不挑食,屬於雜食性鳥類,通常以植物種子、果實、花蜜、昆蟲等為主食,像雀榕開始結果後,牠們鐵定會呼朋引伴,毫無忌憚拼命吞食,每回合可先吃個23顆後再嬉戲或休息。平時難耐寂寞,喜歡結伴喧鬧,有時甚至會邊振翅往空中飛邊高聲鳴唱,再迅速下墜停棲於樹上,因鳴叫聲響徹雲霄,有時未見蹤影,大老遠便先聽到鳴叫聲。

 很多鳥類鳴叫聲較無變化,紅嘴黑鵯叫聲可精彩了,除了振翅飛行時發出「嘰喳、嘰喳、嘰喳」鳴唱聲;有時又鳴唱「小氣鬼、小氣鬼、小氣鬼」,好像在酸您只想拍照,但都不打賞的嘲笑聲;在樹上尋覓昆蟲時,有時又會發出類似「喵–喵–」的叫聲,讓人誤以為貓怎麼爬到樹上去了!當有樹鵲入侵其地盤,牠們會以潑婦之姿,強行驅趕至其離開為止。

分布與環境

 紅嘴黑鵯分布於臺灣、大陸長江以南各地、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島、印度東部、中南半島等地,以前去越南參訪時就曾目睹,在臺灣歸屬於普遍留鳥,也是臺灣特有亞種,通常活動於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闊葉林中,目前在市區、學校或是公園都很容易看見其蹤影。

 夏季時牠們會飛到較高海拔地區避暑,到了秋、冬季節,特別喜歡成群結隊在樹冠上層活動。繁殖期是46月,採一夫一妻制,會將巢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隱密樹木分枝處,像肯氏南洋杉或榕樹。

 築巢材料會挑選草莖、枯樹葉、甚至是尼龍繩等,築巢期間可見雄鳥叼著建材不停奔波回巢穴交給愛妻處理,巢型似碗狀,每次產卵23枚,待孵化後,更可瞧見親鳥辛勤穿梭尋找美食叼回巢穴餵養需索無度的小傢伙。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