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鳥-第五十三單元:大卷尾

●大卷尾。

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有評校長

 自古以來,鳥類不但提供許多人休閒活動觀賞與拍照的對象,對農民而言,牠們捕食昆蟲雖是為了果腹,反而是直接幫忙消滅害蟲的好朋友。然而大部分野鳥對人類還是敬而遠之,尤其野生動物保育法未落實前,有些人靠打獵維生,更讓鳥類大老遠瞧見人類或寵物靠近,便立即逃之夭夭。

 其實鳥類保有野性與警覺性並無不妥,和人類保持適當距離,各自擁有一片生存空間,族群得以持續繁衍。為母則強,像第二十九單元介紹的「國鳥」臺灣藍鵲,當人類不小心靠近其巢穴時,管你是誰,一身藍色的身影,立即俯衝,用腳或翅膀拍打你的頭,而且持續攻擊,保證讓你直呼招誰惹誰了?

 本專欄第五十三單元將介紹另一種會奮力守衛孵蛋與育雛家園,有如黑色攻擊機的鳥類:大卷尾。

 

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英文名:Black Drongo

科別:卷尾科

俗名:烏秋、烏鶖(臺語)

成鳥體長約:29公分

 

習性

 大卷尾在臺灣各處,不論是在都會區或鄉下地方都可看見,雌雄鳥羽色相同,雖然全身只需用一個「黑」字便足以形容其羽色,十足的黑美人,正因為全黑,要拍出明亮的眼神,反而相對不易,但仍有一些特別之處值得介紹,比方說粗黑的上嘴喙前端有倒鉤,適合用來撕裂獵物、嘴基處長滿許多如人類鬍鬚般的細長剛毛。

 卷尾科家族的鳥類共同的特徵就是尾巴都很長,不僅如此,在末端還會分叉而且略為向上翹起,故名為「卷尾」,又因為有較小型的相似種,故以「大卷尾」稱之,以便和「小卷尾」區別。此外,因全身羽毛烏黑亮麗,當陽光照射其上有如鏡面烤漆般黑不溜秋,所以俗名又叫「烏秋」,但其實其身形與飛行姿態也蠻美的,所以千萬不要被其俗名所誤導而忽略去欣賞牠們。

 大卷尾主要是以蝗蟲、蜻蜓、金龜子、果蠅等昆蟲為主食,可說是農民的好幫手,偶爾也會獵捕較小型鳥類來充飢。由於嗜吃昆蟲,牠們和辛勤耕田的牛隻成為好友,小時候在鄉下幫忙種田時,常可見其站在牛背上,伺機捕捉牛隻吃草或耕田時受到驚嚇瞬間飛起的昆蟲,後來「鐵牛(耕耘機)」興起,牠們也會一路尾隨得以大快朵頤。

 在都會區或沒有牛隻的地方,大卷尾會挑選站在有利觀察獵物的枝頭上,看似悠哉地上下舞動其長尾,實則伺機空中攔截獵物,再停回枝頭大啖美食。有時會在電線上聚集,以類似「嘎啾–嘎啾–去嘎啾」聲鳴唱。

 大卷尾體型與鳶、鷹等猛禽相比雖是小巫見大巫,若不小心侵犯到其地盤時,牠們立即變成狠角色展開攻擊,不管是人類或猛禽,保證讓入侵者落荒而逃。

 

分布與環境

 大卷尾屬於臺灣特有亞種鳥類,是普遍留鳥,主要棲息於海拔800公尺以下空曠的環境,現在市區公園亦可瞧見其身影。繁殖期約在47月,營巢地點通常會選在高樹上。說也奇怪,在市區或郊區,明明有許多合適的築巢地點可選,牠們就是偏愛築在路旁或跨越馬路的電線上,也許這樣在孵蛋或育雛時可以看到車水馬龍,比較不會無聊吧!但若看到有人故意要捉弄牠們,或是有貓狗靠近,就會展開瘋狂的攻擊。

 大卷尾會精心挑選芒草、禾草等材料來編織成堅固的淺碗形巢,構成溫暖的小窩,每窩可產卵34枚,卵的顏色呈淡乳粉紅色,在鈍端有較密的污斑,一年可生2窩。親鳥會輪流孵卵約2週後破殼,雛鳥再經1個月後長大離巢,離巢後仍需親鳥持續照顧數周才能自主生活。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