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3

21

甲部
第一章 華夏政治的肇始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傳說與神話是很相鄰近卻互有分別的兩種事情,不能混為一談。傳說
總是摻雜神話,但很古時代的傳說總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並不是
完全虛構的。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特別是炎黃二帝的傳說,不能單純看
成是神話故事。

據李學勤〈古史、考古學與炎黃二帝〉整理

資料二:

黃帝的部眾,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是遷徙不定,以軍隊為營衞
軒轅(黃帝之名)這個人與車輛有關;而炎帝放火燒山,以開墾耕地
(烈山氏是炎帝別稱),號為「神農」的族羣領袖。這兩大對手的抗爭,可
能即是牧人與農夫之間的鬥爭。在黃帝傳說中,涿鹿與阪泉兩次重要戰役
的戰場,都在今日河北的北部,處於農牧交疊的地帶。

據許倬雲《萬古江河》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下列哪一項不是對古史傳說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
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傳說與神話的性質很相似 B 傳說一般都會摻雜了神話
C 傳說並非全部都是虛假的 D 傳說比神話的可信度更低
答:( D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2
b. 根據資料二,作者為何認為黃帝與炎帝之間的戰爭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
族的衝突?
答:根據資料二,作者認為依《史記》所載黃帝部落是「遷徙不定」,加上黃
帝之名「軒轅」與車輛有關,這些都符合遊牧民族的部分特徵。而炎帝
方面,從別稱烈山氏可知,放火燒山是古時人們開墾耕地的方法,加
上炎帝又有「神農」之稱,明顯是農耕民族。所以,黃帝部落與炎帝部
落的鬥爭,可能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衝突。

c. 你認為現代人應該以甚麼態度來看待中國的古史傳說?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由於中國的古史傳說主要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缺乏可靠的
文獻資料或出土文物做證明,可信度較低,因此應以懷疑的態度來看
待神話傳說,不能盡信。但是,相比神話來說,古史傳說並非完全是
憑空虛構的,「有它歷史方面的質素、核心」,所以也不應完全否定中
國古史傳說有助我們了解遠古歷史的價值。

23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a. 上圖所示的人物是誰?
答:黃帝。

b. 試說出這位人物在世時出現的三種發明。
答:文字、房屋、養蠶取絲、指南車、車船等。(其中三種)

c. 為甚麼這位人物被後世稱為「人文初祖」﹖
答:黃帝時期的眾多發明和創造,改善了華夏民族的生活,奠定華夏文明
的基礎,因此黃帝被後世公認為「人文初祖」。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4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到了黃帝時代,人口不斷增多,氏族部落間的戰爭災禍,便不能不發
生,於是才有炎帝、黃帝、蚩尤之間的戰事,而華夏文化亦藉此發芽。
據夏曾佑《中國古代史》整理

資料二:

從現代歷史科學的觀點來說,炎帝、黃帝的時代,中華大地上分布着
許多氏族和部落,這些氏族和部落之間有着各種各樣的聯繫,有相互通婚
的姻親關係,有祖族與支族之間的血緣關係,有生產生活中的睦鄰友好關
係,也有相互爭戰的敵對關係。由此形成了幾個大的部落集團,其中中原
部落聯盟(即華夏族)最為強盛,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都屬於這一部落聯
盟,炎帝和黃帝還先後擔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據馮寶志《文明曙光上古、秦代卷》整理

a. 資料一提及「炎帝、黃帝、蚩尤之間的戰事」,指的主要是哪兩場大戰?
答: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

b. 根據資料一、二,並就你所知,分析部落之間爆發戰爭的原因。
答:在炎帝、黃帝的時代,中華大地上分布着許多氏族和部落,他們之間
會爆發部落戰爭,主要是由於資料一所言人口增長的壓力,部落為了
取得更多土地資源和生存空間,便只能訴諸戰爭。另外,就如資料二
所述,部落之間也有「相互爭戰的敵對關係」,仇怨日積月累,更有爆
發戰爭的可能。何況還有權位之爭,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
亦有機會爆發戰爭。

c. 你是否同意部落戰爭能令華夏文化「藉此發芽」?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戰爭打破了氏族部落和部落集團的界限,促成部落的合併,
從而引發更大範圍內經濟文化的衝擊和交流。就如黃帝帶領族人在阪
泉打敗炎帝,由此促成炎、黃兩個部落的合併,並且不斷發展壯大,
終成華夏民族。所以,我同意部落戰爭能令華夏文化藉此發芽的說法。

*不同意。戰爭看似促成部落的合併,引發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實際上卻是造成巨大的人命傷亡,不利族羣的發展和壯大。同時,戰
爭更會摧毀氏族部落獨有的文化和經濟活動,令各地經濟文化難以交

25
流。所以,我不同意部落戰爭能令華夏文化藉此發芽的說法。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6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黃帝大約生活於距今 4 500 餘年前,當時的共主神農氏(炎帝)已衰,


諸侯互相攻伐,暴虐百姓。於是公孫軒轅乘勢而勃興,領導了兩次生存大
戰,替公孫氏部落帶來無比的威望,諸侯遂尊他為天子,以代神農氏,
是為黃帝。

李定一《中華史綱》

資料二:

司馬遷的《史記》記事始於黃帝,自然說明了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
個重大里程碑。據說所有重要的文化都在黃帝時出現了,……黃帝幾乎是
所有文化的初祖,於是華夏民族便自稱為「黃帝子孫」。

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史》

a. 資料一反映當時的中原部落有何危機?又「兩次大戰」是指哪兩場戰爭?

答:當時以炎帝為首的部落日漸衰落,無力維持中原的秩序,導致諸侯互
相攻伐,百姓生活困苦。兩次大戰是指由黃帝(公孫軒轅)領導的兩
場戰爭,一次是與炎帝戰於阪泉,結果打敗了炎帝;一次是與蚩尤戰
於涿鹿,成功打敗蚩尤。

b. 根據資料二,為何黃帝被視為華夏民族的文化初祖?

答:相傳黃帝執政時期,發明了文字、房屋、養蠶取絲、指南車、車船等,改
善了人們的生活,奠下了華夏文明的發展基礎,因此被視為華夏民族
的文化初祖。

c. 為何時至今日,中國人還自稱為「黃帝子孫」?試據資料一和資料二,
加以說明。
答:黃帝先後打敗了炎帝和蚩尤,維持了中原的秩序,促進了華夏民族的
形成。另一方面,黃帝對文化建設有卓越的功績,雖然這些重要成就
不是黃帝一人的功勞,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中國古代文明在黃
帝時期有突破性的發展。所以,中國人由古至今均尊崇黃帝為共祖,

27
自視為黃帝的子孫。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8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中國歷史上曾有先王禪讓的傳說,認為堯、舜
禹三代統治權的交接,是通過遴選、推薦、考察和
任用等一系列程式和平實現的。禪讓的宗旨是「讓
賢」,……時下有學者說,禪讓制度是世界上最早
的民主制度,事實上,它的自上而下的權力生成
方式正與民主精神相反;也有人說它是「公天下」
的體現,然而,掌權者如不把國家社稷首先視為
一己之私人財產,他又何「讓」之有?而且,如依
照史書所謂堯曾把兩個女兒嫁給舜的說法,那麼 ,
他們之間的權力交接更不單純是「讓賢」或「為公」
的問題了。 
據張海晏〈禪讓:一個美麗的傳說〉整理

a.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6.   
 

我是第一個以兒
子身分替代父親
禹因治水有 共主之位的人。後
功,所以我 來我也把共主之
把共主之位 位傳給兒子。
讓給他。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30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夏朝。從此,由父傳子、子傳孫,形成了「家天下」
的政治局面。因此說在「這個國家政權打上夏族的標記」。

b. 根據資料二,並就你所知,簡略說明「家天下」的國家和社會的特點。
答:當天下成為某家某姓的私產後,在國家而言,政治上的權位成了世襲,
形成「家天下」的局面。在社會而言,財產私有,人亦各有私心,人們
只愛護自己的父母和兒女,大家只為自己出力,謀取個人利益;同時,
人們亦希望以禮來維繫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

c. 參考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家天下」的世襲制度有何利弊。
答:利處:世襲制度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繼承制度,無論是父子相傳,還是
兄弟相傳,皆以血緣為唯一繼承的條件,避免了過多的爭奪、衝突,
較完善地維護了統治階層的利益和政治制度的穩定。
弊處:由於世襲制度是以血緣關係來選擇繼承者,而不是考慮繼任者
個人的才能和品德,於是選出的繼任者可能無德又無才,若由他們治
理國家,只會令國勢日衰,最後難免走上亡國的道路。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32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我國第一個國家政權夏朝,於公元前
2 100 年左右誕生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大禹是
夏朝的奠基者,大禹的崇高威望主要來源於
他治平了滔天的洪水。 《論語.泰伯》載孔子讚
揚大禹「盡力乎溝洫」,可能大禹也主持興建
過原始的灌溉工程。……疏通河道、制伏洪水、
興修農田水利在當地社會經濟中一向佔非常
重要的地位。有關大禹的傳說恐怕不能輕易視
為神話,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治水與興修水
利對創建早期國家的作用。
據吳松弟《無所不在的偉力:地理環境與

中國政治》整理

a.     


A  B 
C  D 
 ABC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A  B 
C  D 
AD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34
11. 



˙
˙ 
˙ 
˙ 

˙
˙ 六師。

據鄭傑祥《新石器文化與夏代文明》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下列哪些是對夏朝建國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英
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種植五穀 B 建立軍隊
C 制定刑法 D 徵收賦稅

答:( B、C、D )

b. 根據以上資料,夏朝如何初步確立國家的體制?

答:夏朝設立了政府機關,如設有管理各種自然經濟資源的職官;設立了
財政制度,如由王府直接掌握賦稅,又接納各地貢品、徵收賦稅;設
立了軍隊,如專職的軍隊六師;制定了刑法和典章制度。

c. 承上題,你認為夏朝的建國措施有何不足之處?試就你所知,加以分析。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刑法以維護統治秩序為目的,但若君主不受法律約束,難以保障百
姓安全。例如夏桀在位時,即濫用刑法,隨意殺害忠良,可見「制定刑
法」無助於制約夏桀殘暴的統治。
*「設有管理各種自然經濟資源的職官」、「控制財政收入」、「徵收賦
稅」等,都只着重管理經濟資源,以增加朝廷收入,卻缺少發展經濟、
為民制產的措施,對改善民生的幫助不大。

35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河南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夏朝青銅連珠紋斝

a. 上圖所示的器具有何用途?

答:盛酒。

b. 這器具如何反映夏朝的農業發達?

答:夏朝農業生產豐足,人民才有多餘的糧食拿來釀酒。而只有釀酒、飲酒
風氣普及,才會出現相關的盛酒器具。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36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商湯把統治中心遷居到位於商族南部邊界的亳地,是深有用意的:
這裏臨近夏王朝的統治中心,便於組織、指揮對夏王朝的進攻。但是在力
量還不夠強大、準備還不充分之時,商湯對夏桀仍然表現出順附的態度,
當夏桀召他去朝廷時,他雖然知道有危險,還是馴順地前往,以示自己
別無二心。正是這種表象迷惑了夏桀,所以湯才能在被囚之後又得到釋放
湯回到亳後,繼續暗中積聚力量,當看到夏桀的暴政已經激起廣泛的不
滿和反抗時,湯才不失時機地發動了對夏的攻擊。

據馮寶志《文明曙光上古、秦代卷》整理

資料二:

商族自先公上甲起就日漸發展為一個有較強大勢力的諸侯,為滅夏
桀作了長期的準備。其計劃分為兩方面:其一,商湯修德、愛民,從輿論
上爭取夏王朝的諸侯和夏民的擁戴。其二,商湯是夏王朝專任征伐的諸侯
借此特權以武力翦除夏桀勢力。

據孟世凱《商史和商代文明》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下列哪一項不是對商湯伐夏桀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
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商湯遷都於亳 B 諸侯支持商湯伐夏
C 桀曾囚禁商湯 D 商湯享有征伐權力

答:(  B )

37
b. 綜合以上資料,並根據你所學,分析商湯最後成功滅夏的原因。

答:商湯為滅夏桀,作出長期的準備。首先,商族首領湯把都城遷到亳以
便於組織、指揮對夏朝的進攻。其次,商湯採取了有效的對夏策略:當
商族力量不足時,盡量忍耐,對夏桀表現順附,以儲蓄國力滅夏。如
資料一所述,當夏桀召他去朝廷時,他雖然知道有危險,還是馴順地
前往,以示自己別無二心。正是這種表象迷惑了夏桀,所以湯才能在
被囚之後又得到釋放。另外,商湯勵精圖治,在大臣伊尹的輔助下,
施行仁政,積極地「從輿論上爭取夏王朝的諸侯和夏民的擁戴」,鄰近
的部落相繼歸附。此外,商湯憑藉「專任征伐」的權力,以翦除夏桀勢
力,藉此壯大商族勢力。最後,夏桀暴虐無道,激起廣泛的不滿和反
抗,商湯才不失時機地發動了對夏的攻擊。凡此種種,都是商湯成功
滅夏的原因。

c. 商湯成功擊敗夏桀,民心與武力哪一方面較為重要?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民心。商湯深知民心的重要,因此,他如資料二所言:「修德、愛民,
從輿論上爭取夏王朝的諸侯和夏民的擁戴」,使鄰近的部落相繼歸附,
勢力日益強大。反觀夏雖然擁有強盛的武力,然而夏桀暴虐無道,大
失民心,終於被商湯與其他部落一起擊敗。由此可知,民心是商湯成
功擊敗夏桀的重要因素。

*武力。商湯即使獲得民心,然而,當商族力量還不夠強大、準備還不
充分之時,商湯仍然要偽裝「順附的態度」,以迷惑夏桀。可見民心不
足以令商湯取得勝利。事實上,武力是商湯得以擊敗夏桀的重要憑藉。
商湯如資料二所言:「是夏王朝專任征伐的諸侯,借此特權以武力翦
除夏桀勢力」;他憑着武力,先消滅夏的屬國,將夏孤立,然後乘勝
伐夏,並一舉在鳴條擊敗夏桀。由此可知,武力才是商湯成功擊敗夏
桀的重要因素。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38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夏代君主:「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樣。我的統治就像太陽
一樣,永不滅亡!」

據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整理

資料二:

夏代人民:「這個太陽甚麼時候才落下呢?我們寧願與它同歸於盡
啊!」

據《尚書‧湯誓》整理

a. 資料一中的君主是指誰?

答:夏桀。

b. 承上題,這人做了些甚麼事情,令人民情願和他同歸於盡?

答:夏桀為修建宮殿,不惜勞役百姓;濫用刑法,隨意殺害忠良;寵愛美
人妺喜,終日飲酒作樂,弄得民生困苦。故人民寧願與夏桀同歸於盡 ,
也不願接受他殘暴的統治。

39
1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河南省殷墟出土的牛胛骨

a. 牛胛骨所刻的是甚麼文字?

答:甲骨文。

b. 為何當時的人要把文字刻在牛胛骨上?

答:因為商人常用甲骨來占卜,他們會把占卜後的記錄刻在龜甲或獸骨上,
稱為「卜辭」,即甲骨文。

c. 上述文物的出土對了解商代歷史有何幫助?

答: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是研究商代歷史最直接可靠的史料。另外,甲
骨文的內容與後人記載的商代歷史大致吻合,證明商代歷史可信。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40
1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商族遷奄後,到三十代王盤庚,生態環境惡化,土地肥力退減,久
雨積水和河水泛濫嚴重,部落的生產、生活、居住條件惡劣。原居地再不遷
移,就無法繼續生活下去,於是盤庚決定由奄遷殷。

據莫久愚、趙英《中國通史圖鑑》整理

資料二:

通過對殷墟的各項生態環境分析可以看出:當時的殷墟是前帶河、後
被山,北有漳、滏二河,南有開闊平原,而洹水流經其間;氣候較為温暖
土質較鬆軟,周圍又有許多沼澤地和叢林,既利於農業,又利於狩獵和
手工業;這裏既是農牧業基地,又有礦源,也是手工業發展的良好場所 ,
實在是一個建都的好地方。

李民《殷商社會生活史》

資料三:

盤庚選擇了殷作為新都所在,但是無論貴族或平民,都反對遷都。因
此,在遷都前後,他反復勸說貴族,要求他們一同遷往新都,共同做出
一番新的事業。同時,又嚴厲告誡民眾,要他們好好隨同遷往,不然就要
斬盡殺絕。

據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下列哪一項不是盤庚考慮遷都的因素?請把正確答案的英
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生態環境惡化 B 河水泛濫嚴重
C 有利控制諸侯 D 生活條件惡劣

答:( C )

41
b. 承上題,盤庚遷殷如何有助解決商族當時所面對的問題?試根據資料二
加以說明。
答:殷地如資料二所言,「是一個建都的好地方」。當地「前帶河、後被山」,
「氣候較為温暖,土質較鬆軟」,這樣的地理環境「既利於農業,又利
於狩獵和手工業」,正好解決商族在奄地所面對的「生態環境惡化」、
「土地肥力退減」、「河水泛濫嚴重」、「居住條件惡劣」等問題。

c. 你贊成盤庚要求民眾遷都的方法嗎?為甚麼?試參考資料三,並就你所
知,加以說明。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贊成。盤庚同時用了勸導和威迫的方法令民眾同意將首都由奄遷往殷
一方面,盤庚以「共同做出一番新的事業」反復勸導貴族一同遷往新都
有助推動不思進取的貴族重新振作,為新都的發展作出貢獻。另一方
面,他又用威脅的方法,以「斬盡殺絕」來威迫商民隨同遷往,以壓制
反對遷都的聲音。如此懷柔與高壓並用,有效令商民同意遷都。因此,
我贊成盤庚令民眾同意遷都的方法。

*部分不贊成。盤庚實在沒有必要以「斬盡殺絕」來威迫商民隨同遷往
殷地。事實上,奄地面對「生態環境惡化」、「河水泛濫嚴重」、「居住條
件惡劣」等問題,而殷地則土地肥沃,有利農業發展,環境較佳,只
要讓民眾了解殷地的優點,民眾就自然願意遷都了,盤庚實在沒有需
要採用高壓手段強迫民眾遷都。因此,我不贊成盤庚以「斬盡殺絕」令
民眾同意遷都的方法。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42
1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紂王喜好喝酒,沉迷音樂,寵愛妲己,對妲己言聽計從。他命令樂師
創作新的淫蕩樂曲,鄙俗的舞蹈。他在沙丘舉行聚會,表演各種音樂和遊
戲,把酒灌滿池,把肉懸掛成林,叫男女赤身裸體在其中追逐玩耍,通
宵暢飲狂歡。

據司馬遷《史記‧殷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紂王的淫亂沒有止境。紂王的兄長微子啟屢次勸誡,他都不聽,於是
微子啟離開了紂王。紂王的叔父比干說:「作為臣下的,不能不以死勸
諫。」於是堅持向紂王進諫。紂憤怒地說:「我聽說聖人的心臟有七個洞。」
便剖開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臟來觀看。商朝的大師、少師攜着祭器和
樂器逃奔到周國。

據司馬遷《史記‧殷本紀》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紂王是一名怎樣的君主?

答:紂王是一名好酒淫樂的君主,寵愛妲己,作酒池肉林,終日沉迷玩樂,
荒廢政事。

b. 根據資料二,紂王如何對待進諫的大臣?

答:紂王不聽大臣的進諫,甚至殺害進諫的大臣。例如他不聽兄長微子啟
的勸誡,又把堅持進諫的比干剖腹剜心。

c. 你認為君主沉迷玩樂與拒絕諫言,對朝政有甚麼影響?試以商朝紂王為
例加以說明。
答:君主沉迷玩樂,只會令政事荒廢,朝政腐敗。如紂王「喜好喝酒,沉迷
音樂,寵愛妲己」、「通宵暢飲狂歡」等,使商朝日漸腐敗。另外,君主
拒絕諫言,便難以改過自身或施政上的缺失,容易令政治敗壞,更會
招至眾叛親離,令統治岌岌可危。如紂王先後拒絕接納微子啟和比干
的諫言,比干更被剖腹剜心而死。這令忠臣不敢再次進言,甚至投奔
他國。商朝的大師、少師攜着祭器和樂器逃奔到周國。紂王眾叛親離,

43
周武王姬發遂乘機號召諸侯,起兵伐紂,商朝亦由此滅亡。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44
1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商朝人民非常痛恨紂王,紛紛咒罵他早點兒滅亡。美人妲己向紂王說
「現在這麼多人反對大王,怎麼辦呢?」紂王說:「本王早命人挖了一個地
洞,養了數萬條毒蛇,誰敢反抗我,就把他扔進去餵蛇。」妲己高興地說
「大王何不試試給我看呢?」紂王立刻派人抓了幾個無辜的百姓扔進蛇洞
看到這些人痛苦掙扎的樣子,紂王和妲己都樂在其中。

a. 上述資料反映了商紂王的哪些暴行?

答:紂王寵愛美人妲己,對她言聽計從;又用酷刑來對付反對者,藉以取
樂。

b. 夏桀和商紂王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試從沉迷女色、生活奢侈、虐待
臣民三方面比較他們的暴虐行為。
答:沉迷女色:夏桀寵愛美人妺喜,日夜飲酒作樂。商紂寵愛美人妲己,
作酒池肉林。
生活奢侈:夏桀為了修建華麗的宮殿,不惜勞役百姓。商紂興建華麗
的鹿台,沉迷玩樂。
虐待臣民:夏桀濫用刑法,隨意殺害忠良。商紂用炮烙等酷刑來迫害
忠臣百姓。

c. 夏桀和商紂王的暴虐行為,使夏、商最終被其他諸侯所推翻,這說明了
甚麼道理?
答:這反映了一國之君的素質對國家的命運十分重要,如國君施行暴政,
不理人民的死活,最終會導致國家滅亡。

45
1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周武王率領戰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人,穿戴甲冑的戰士四萬五千人,
東進伐紂。諸侯派兵來會合,共有戰車四千輛,列陣於牧野。紂王聽說武
王大軍已到,臨時拼湊了七十萬人抵抗武王。紂王的軍隊雖然人數佔優,
但軍心渙散、無心作戰,很多士兵痛恨紂王的統治,反而希望武王軍隊的
到來。因此紂王的士兵都在陣前倒戈相向,與武王的軍隊一起衝向紂王。
紂王見大勢已去,棄陣逃回宮殿,登上鹿台,在鹿台上自焚而死。

據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殷方人數雖多,而士氣低落,團結不固,且有訓練之甲士及戰車較
少,周師則全為精選之甲士,戰力充沛,且孤軍遠出有進無退,故士氣
旺盛能充分發揮戰力,一舉擊敗紂軍。

三軍大學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上古至夏周時代》

a. 根據資料一,下列哪一項不是對牧野之戰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
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商周兩方勢均力敵 B 紂王倉卒應戰
C 紂王軍隊陣前倒戈 D 商朝士兵憤恨紂王的統治

答:( A )

b.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紂王戰敗、武王戰勝的原因。

答:首先,紂王的軍隊只屬「臨時拼湊」;武王的軍隊則「全為精選之甲士,
戰力充沛」
。其次,紂王軍隊「軍心渙散,無心作戰」,未能團結一致對
抗周師;武王的軍隊團結一致,紀律嚴明,聽從武王的號令,向紂王
發動進攻。再者,紂王不得人心,商朝很多士兵痛恨紂王的統治,不
願意為紂王作戰,甚至「在陣前倒戈相向」;武王則獲得人心,連紂王
的士兵也希望他的到來,與他的軍隊一起對抗紂王。凡此種種,都是
紂王戰敗、武王戰勝的原因。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46
c. 有論者認為周武王取得勝利,軍事因素最為重要。你同意嗎?為甚麼?
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在牧野之戰裏,武王的軍隊「全為精選之甲士,戰力充沛」。反
觀紂王的軍隊雖有七十萬之眾,卻是「臨時拼湊」,而且「軍心渙散、無
心作戰」;更有不少商朝士兵「陣前倒戈相向」,使紂王戰敗自焚。可見
軍事優勢對周武王成功推翻商紂的重要。事實上,即使民心思變,但
卻缺乏軍事實力,周室仍然難以推翻商紂。例如:早於商朝末年,周
文王姬昌施行仁政,得到大部分諸侯和人民的擁護。可是,周族卻直
至武王姬發繼位後,才累積了足夠的實力以擊敗商紂。因此,我同意
周武王取得勝利,軍事因素最為重要。

*不同意。假如軍事因素最為重要,紂王憑藉七十萬的軍力,應能輕
易地抵禦周武王的攻擊。然而,武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以少勝多,
全憑民心的支持。事實上,紂王軍隊所以「士氣低落,團結不固」,甚
至「在陣前倒戈相向」,只因紂王沉迷玩樂,荒廢政事,又用炮烙等酷
刑來迫害忠臣百姓,弄得人民怨憤,諸侯反叛。反觀武王深得民心,
當他舉兵伐紂時,不單止「諸侯派兵來會合」,不少商軍更在陣前倒戈
終於使得紂王無路可走,自焚而死。可見紂王即使擁有軍隊七十萬之
眾,仍然難敵民心所向的周武王。相反,若紂王獲得民心支持,七十
萬大軍便能團結一致,抵禦周師。因此,我不同意周武王取得勝利,
軍事因素最為重要。

47
第二章 周代封建與列國相爭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以前武王敗商,統治天下,他的兄弟有十五人被封,同姓的諸侯四
十人被封,都是親屬。

據左丘明《左傳》語譯

資料二:

周公統治天下,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姬姓獨佔了五十三人。

據荀子《荀子‧儒效》語譯

a. 根據資料一、二,周人分封的對象主要是哪些人?

答:同姓宗室。

b. 承上題,周人分封這些人的原因是甚麼?

答:周人希望利用血緣關係來維繫周室的管治。

c. 這種分封方式有甚麼弊處?

答:隨着年代的推移,諸侯與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越來越疏遠,後繼的諸
侯未必會對天子效忠。另外,諸侯受分封是基於他與天子的血緣關係 ,
並非諸侯自身的才能,因而諸侯也未必能有效治理封國。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48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武王克殷後二年而死,嗣子成王年幼,王叔周公旦以開國功臣的資
格攝政。管、蔡二叔心懷不平,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於孺子」。並鼓
動武庚聯結舊諸侯國奄和淮水下游的外族淮夷,背叛周室。周公東征三年
才把這場大亂平定。

據張蔭麟《中國史綱》整理

資料二:西周兩次封建形勢圖

a. 資料一與周初哪一件歷史事件有關?

答:資料一與三監之亂有關。

b. 第二次封建後周室的勢力範圍有何變化?試根據資料二,並就你所知,
加以說明。
答:第一次封建後,周室以鎬京為首都,其勢力只及黃河中游一帶,而魯、
燕等受封宗室、功臣則多處於商周勢力交界之地,用以屏藩周室。第二
次封建後,周的勢力已擴展至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周公又營建洛邑

49
為東都,並特意把魯、燕等封國東移,把周室的勢力向東擴張。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50
c. 你贊成周公進行第二次封建嗎?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贊成。透過封建制度,得以樹立周室的權威,確立對新征服地區的
有效控制。例如周公把燕、魯等在第一次封建受封的諸侯東移,這樣既
能加強控制在東方拓展的新領土,亦能有利於屏藩和鞏固周室政權。
雖然,有論者認為周武王死後,周朝隨即爆發「三監之亂」,證明封建
制無助於屏藩周室。然而,管、蔡、武庚等人的叛亂,乃是三監不滿周
公攝政而起,與封建制度無關,更不能以此證明封建制度的失敗。因
此,我贊成周公進行第二次封建。

*不贊成。周公把部分在第一次封建受封的諸侯東移,例如把燕、魯等
國向東北方遷移,以加強控制在東方拓展的新領土,並藉此屏藩和鞏
固周室政權。然而,封建制度明顯難以達到此目的。周推行第一次分封
時,曾分封管叔、蔡叔到殷附近,原為監視武庚;但管叔等人反而聯
合武庚叛亂,引發「三監之亂」。可見周推行封建,不但沒有鞏固周室
的統治,反而引發周室內亂,商人更伺機反叛,可見當初之用意,完
全失敗。前車可鑑,因此,我不贊成周公進行第二次封建。

51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周朝的貴族,是以嫡長子繼承的,上自周王,下至大夫,莫不如此。
周王以嫡長子為太子繼承王位,太子的諸弟則封為諸侯;諸侯也以嫡長
子繼位,而以餘支為大夫;大夫也用相同的繼承法,但餘支已無封土,
只列為貴族而已。凡王室、公室、氏室的長支,也就是有權繼承君位的一支,
叫做「大宗」;其餘各支,叫做「小宗」。大宗永遠是小宗的領袖,所以周
王是天下的大宗,要受天下的擁戴;諸侯是一國的大宗,要受舉國的擁
戴;大夫是一家的大宗,要受全家的擁戴。

據杜維運《中國通史》整理

a. 以上資料所描述的是哪一種制度?

答: 宗法制度。

b. 承上題,周朝推行以上制度的目的是甚麼?

答:宗法制度規定了天子與各級貴族的權位由嫡長子繼承,藉以維繫天子
和諸侯的關係,有助穩定封建秩序,鞏固天子的地位。

c. 周天子能否透過上述制度以確立及鞏固自己的權位?試參考以上資料,
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能。宗法制度確立了嫡長子繼承法,避免諸子爭執,並有助維繫周
室與諸侯的血緣關係,使宗族成員有支持和聽命於大宗的義務,藉以
鞏固周天子的權位。周代國祚得享八百年之久,與宗法制度之施行不
無關係。因此,我認為周天子能透過宗法制度以確立及鞏固自己的權位

*不能。宗法制度只能保證大宗與小宗之間有血緣關係,但還有一些
諸侯是出身自功臣和前代共主的後人,他們與天子並無血緣關係,故
難保他們對天子的忠心。其次,宗法制度即使以血統維繫各級貴族的
關係,亦只能在短期內有效。經世代傳承,血緣越來越淡薄,諸侯與
周天子的親情聯繫,亦不復存在。因此,我認為周天子不能透過宗法
制度以確立及鞏固自己的權位。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52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幽王》  周曇
狼煙篝火為邊塵,烽候那宜悅婦人。
厚德未聞聞厚色,不亡家國幸亡身。

a. 詩的前兩句所說的是哪一件史事?

答: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b. 詩中所指的婦人是誰?

答:詩中所指的婦人是褒姒。

c. 根據史實,周幽王的下場如何?

答:周幽王昏庸無道,登位不久,天災連年,百姓流離失所,但他卻只顧
享樂,還寵愛美人褒姒,廢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激怒了宜臼的外祖父
申侯。申侯於是勾結犬戎,攻入鎬京,幽王於驪山下被殺。

53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周天子喪失了王畿的西半部,王室所直轄的土地縮小、人口減少,因
而實力銳減,同時也使周天子威嚴掃地。
蕭璠《先秦史》

資料二:

平王東遷,以弒父嫌疑,不為正義所歸附,而周室為天下共主之威信
亦掃地以盡。
錢穆《國史大綱》

a. 根據資料一,周天子「威嚴掃地」的原因是甚麼?

答:周室直轄土地縮小,人口下降,因而實力銳減,威嚴掃地。

b. 何以周平王有「弒父嫌疑」?試加以說明。

答:周幽王因寵愛妃子褒姒,廢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激怒了宜臼的外祖父
申侯。申侯於是勾結犬戎,攻陷鎬京,幽王被殺。幽王死後,諸侯擁立
太子宜臼,是為周平王。由於周平王在事後沒有處罰勾結犬戎的申侯,
所以平王有弒父的嫌疑。

c. 假如周平王沒有弒父嫌疑,東周的王權會否衰落?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會。東周王權的衰落,並非由於周平王有弒父的嫌疑。事實上,周室
過去能有效統治各國,全因周天子在國土、軍隊等方面有壓倒性的優
勢,足以控制各國。但是,周平王東遷後,王畿縮小,周天子實力大
減,無力控制各封國。由此,周室的權力和威信日益低落,諸侯不聽
從政令,封建制度也逐漸崩潰。可見東周王權衰落,是周室力量衰弱
的結果;而周平王的弒父嫌疑,只是給有意僭越和犯上的諸侯一個響
亮的藉口而已。

*不會。東周王權的衰落,只能歸因於周平王有弒父的嫌疑。宗法制度
是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平王有弒父嫌疑,使身為各級貴族表率的周
天子,宗法地位與正統性大受質疑。由此可見,周平王的即位,使周
室為天下共主的威信「掃地以盡」。正是由於周天子得不到諸侯的尊重,
才會使周室的權力和威信日益低落,諸侯不聽從政令。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54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階級身分 奏樂舞蹈人數
天子 八佾(八行,每行八人,共六十四人)
諸侯 六佾(六行,每行六人,共三十六人)
卿大夫 四佾(四行,每行四人,共十六人)
士 二佾(二行,每行二人,共四人)

資料二:

春秋時,魯國卿大夫季氏在家中的宴會上使人奏演八佾舞。孔子知道
後便問季氏:「將八佾舞在自家中演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指
如果這種僭越行為都可以接受,還有甚麼事做不出來呢?

a. 資料一與周朝的哪一項制度有關?這項制度的推行目的是甚麼?

答:禮樂制度。周室希望透過禮樂來建立尊卑等級和社會秩序,以求達到
長治久安的目的。

b. 資料二所述魯國的季氏在宴會中奏演的樂舞是否合符規制?試根據資料
一加以說明。
答:季氏在宴會中奏演的樂舞並不合符規制。根據資料一,卿大夫在宴會
中只能夠用四佾舞。季氏是卿大夫,故只能享用四佾舞,但他卻用了
只有天子才可用的八佾規制,因此這並不合符規制。

c. 魯國季氏的行為反映春秋時期的政治社會狀況怎樣?

答:春秋時期,周室衰弱,封建制度敗壞,用來維繫尊卑等級和社會秩序
的禮樂制度也失去規範作用。諸侯、卿大夫僭禮之事常有發生,但周天
子已無力處分這些僭越權位的臣下了,社會風氣因而敗壞,道德淪喪。

55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春秋五霸歌
齊桓晉文霸業隆,宋襄戰敗夢成空,
秦穆拓地霸西戎,楚莊探問九鼎重。

a. 上述詩歌與哪五位春秋時期的霸主有關?試寫出他們的名稱。

答: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b. 五霸中,誰先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答:齊桓公。

c. 承上題,春秋霸主是否全都做到「尊王攘夷」?試加以說明。

答:否。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真正能做到「尊王攘夷」
。齊桓公聯合各國的諸
侯,制止戎、狄的侵擾,又多次大會諸侯,擁護周天子,為「尊王攘
夷」立了極大的功業。晉文公是齊桓公以後真正的霸主。他曾出兵助周
天子平定內亂,又率領諸侯討伐正在圍攻宋的楚國,奠定了「尊王攘
夷」的霸業。

d. 你認為春秋霸政對周室的統治是否有利?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有利。霸主高舉「尊王攘夷」的旗幟,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各諸侯間
的秩序,雖然周室名存實亡,但其統治總算能苟延殘喘下去。

*不利。霸主高舉「尊王攘夷」的旗幟,在表面上維持了各諸侯間的秩
序,令周能苟延殘喘下去,但由於列國爭霸,戰爭不斷,給人民帶來
巨大的災難,更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潰,令周天子的實力和聲望一落
千丈。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56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王室衰微,強楚北進,戎狄南侵,皆窺伺中原,故齊桓、晉文領導北
方多數侯國與之對抗,稱之曰「攘夷」。所以,「尊王攘夷」便成為此一歷
史時期的主要特點。

郭偉川《兩周史論》

資料二:

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混亂的天下,百姓直
到今天仍然能夠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都會披散着頭
髮,成為衣襟向左開的蠻族了!」

據《論語‧憲問》語譯及整理

a. 參考資料一,下列哪一項不符合尊王攘夷的內容?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
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齊桓公擊退北方戎狄 B 晉文公討伐南方楚國
C 晉文公獨自勤王 D 吳王夫差與晉國爭霸

答:( D )

b. 孔子為甚麼重視管仲?根據資料二,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齊桓公在管仲的輔助下,當上春秋霸主,打出「尊王攘夷」的名號,領
導各諸侯擁護周天子,合力驅逐蠻夷,令封建制度得以維持,中原不
為蠻族所統治。這些都是管仲為相的功績,亦是孔子重視管仲的原因。

57
c. 承上題,你認同孔子的看法嗎?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認同。齊桓公在管仲的輔助下,改革內政,使齊國成為一個軍力強大
經濟富裕的國家。他以「尊王攘夷」作口號,糾合諸侯共尊周天子為共
主,使封建制度得以維持。又擊退北方的戎狄,討伐在南方日漸強盛
的楚國,穩定了中原局勢。終春秋之世,齊桓公樹立的霸主榜樣為列
國所仿效。由此可見,華夏文化得以承傳,應歸功於管仲。因此,我認
同孔子的看法。

*不認同。管仲只是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他提出
「尊王攘夷」的口號只是強大諸侯吞併弱國的幌子,周天子既得不到尊
重,弱國也難倖免於難。事實上,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開啟了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時代,加速了周朝封建制度的崩潰。終春秋之
世,各國仍不斷透過兼併來擴張領土。春秋初期,有一百七十多個諸
侯國,到了春秋末期,只餘下二十多個諸侯國。由此可見,管仲並未
能「匡正了混亂的天下」。因此,我不認同孔子的看法。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58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齊桓公做霸主,曾救邢、救衞、救北燕,阻止戎狄的侵擾。百餘年後,
孔子還讚歎齊國的霸業,說:沒有管仲,我們大概要披着頭髮,穿左衽
衣,受異族的統治了。管仲、桓公死後,齊國內亂,當時的蠻夷楚國勢力
又北進。

據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整理

資料二:

宋國大約因齊、魯結合,而魯國是宋國的敵人的緣故,背叛了齊。次
年,齊桓公邀集陳、曹兩國的兵伐宋,又向周室請派王師。周王派單伯帶
領軍隊跟三國的兵會合伐宋,於是宋國只得屈服。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事業第一次重現。

童書業《春秋史》

a. 根據資料一,下列哪一項不是對齊國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
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齊桓公致力抵禦邊族入侵 B 楚國乘齊國內亂侵擾中原
C 齊國的霸主地位被楚國取代 D 孔子讚揚齊國「攘夷」功績

答:( C )

b. 資料一和資料二對齊桓公的評價有何不同?

答:資料一讚揚齊桓公驅趕夷狄,是保衞華夏文化的功臣。資料二則批評
齊桓公假公濟私,「挾天子以令諸侯」,討伐與其交惡的宋國。

59
c. 有言霸政有助維持春秋時代的天下秩序。你同意嗎?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春秋時,王權衰落,夷狄交侵,中原諸國羣龍無首。霸主便以
「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為口號,維持了天下秩序。例如,
齊桓公曾救邢、救衞、救北燕,阻止戎狄的侵擾,可見齊桓公等霸主能
夠「攘夷狄」以救中國。此外,霸主提倡「尊王」,如齊桓公曾擁護周天
子,晉文公亦在周天子有難時,獨力勤王,維護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
位。此外,霸主更禁止諸侯國內的權臣奪取王位;又阻止諸侯之間互
相侵佔土地。雖然,從資料二所見,霸主會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牟
取私利。但是,沒有霸主的「尊王攘夷」,周室、中原列國、甚至華夏民
族,只會變得更糟糕。因此,我同意春秋時代,霸政維持了天下的秩序

*不同意。春秋時,王權衰落,夷狄交侵,中原諸國羣龍無首。齊桓公
多次援助諸侯小國抵抗夷狄的侵略,其積極意義不容否定。可是,霸
政以「尊王攘夷」為口號,卻引發更多爭端。霸主實際上只為私利而無
重建秩序之心,例如,從資料二可知,齊桓公以強凌弱,入侵與齊交
惡的宋國,可見霸主實際未盡其責。而且,齊桓公「挾天子以令諸侯」,
只會使周室威信更加低落,封建秩序更為敗壞。更有甚者,諸侯大國
為爭奪霸主寶座,屢興兵戈,戰事不斷,使諸侯國從春秋初期的一百
七十多個,減少至春秋後期的二十多個,可見春秋時期政局動盪不安。
因此,我不同意霸政維持了春秋時代天下的秩序。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60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春秋時期,首先建立起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
國力日趨強盛,吞併了一些小國。又以「尊王攘夷」的口號作號召,擊退
入侵的夷狄。公元前 651 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參加盟會的有魯、
宋、鄭、衞等國的代表,周天子也派官員赴會。這次盟會規定,凡同盟之
國,互不侵犯,必須共同對付外敵。齊桓公由此成為中原霸主。

a. 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號,包含甚麼意思?這反映了當時的政局如
何?
答:「尊王」是指尊崇周天子,「攘夷」是指驅逐外族。這反映了春秋時期,
封建制度崩潰,周天子的實力和聲望一落千丈,不受尊重,社會失序
以及夷狄入侵,對中原的華夏民族構成極大威脅的情況。

b. 齊桓公為甚麼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答: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內政,國力日趨強盛,故有稱霸天下的野心。
雖然當時封建制度已經開始崩壞,但周天子仍是天下的共主,故齊桓
公以天子的名義來召令諸侯,藉以發展個人勢力。至於「攘夷」,是由
於當時邊族勢力強盛,嚴重威脅華夏民族的安全,齊桓公正藉此會盟 ,
團結諸侯,對抗邊族,並確立自身盟主的身分。

c. 假如你是周天子,你會派官員赴會嗎?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會。當時封建制度崩壞,周天子不受諸侯尊重。齊桓公既提出「尊王
攘夷」的口號,這實對周室有利無害。此外,周室實力已不同往日,沒
有諸侯的擁護,周室實難維持下去,甚至被外族或強大諸侯消滅。再
者,若不派官員赴會,可能激怒了齊桓公,後果不堪設想。

*不會。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號,表面上是尊重周室,實際上是
借尊周室作幌子,發展自己的勢力。若派官員赴會,這無疑等同於周
室承認他的霸主地位,其他諸侯也可能因周室承認齊桓公的地位而尊
他為霸主,這會令齊國越加強大,甚至取代周室。

61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在周王國和各諸侯國裏,世襲的卿大夫便按照聲望和資歷來擔任官
職,並享受一定的采邑收入,這就是世卿、世祿制度。貴族就是依靠這些
經濟上和政治上的世襲特權,世代進行統治。

楊寬《戰國史》

資料二:

各國君主競相稱雄爭霸,為求富強,不斷大力延攬人才,如秦孝公、
齊威王、魏惠王、燕昭王等,多能禮賢下士。因此有學識之士,遂有機會施
展其學說抱負,以取重一時。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

a. 根據資料一,世卿世祿制的特色是甚麼?

答: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憑藉宗法血緣關係,世襲各種官職,並
世代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因此,各國朝政由貴族公卿把持 ,
平民百姓無法過問。

b. 資料二所述情況,對世卿世祿制有何影響?參考上述資料,並就你所知,
加以說明。
答: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為求富強,任人唯賢、不問出身,使社會上有學
識之士得到施展其學說抱負的機會。君主不斷大力延攬人才,打破了
貴族對封邑、官職的世襲和壟斷,使世卿世祿制逐漸被取代。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62
c. 有論者認為戰國時期各國君主大力延攬人才,促成封建制度的瓦解。你
同意嗎?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周初的封建制度,對各級貴族的權位作出規定,社會階級嚴
格劃分,不得逾越。由此,各國朝政由貴族公卿把持,平民百姓無法
過問。到了戰國時代,各國君主競相稱雄爭霸,為求富強,不斷大力
延攬人才,藉此進行變法。如魏文侯用李悝為相,齊威王用鄒忌為相,
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使有識之士有機會施展其學說抱負。由此打破貴
族地位和權力世襲的局面,封建制度亦隨之瓦解。因此,我同意戰國
時期各國君主大力延攬人才,促成封建制度的瓦解。

*不同意。封建制度的推行,有賴周室在國土、軍隊等方面有壓倒性的
優勢,足以控制各國。但是,周平王東遷後,王畿縮小,周天子實力
大減,無力控制各封國。由此,周室的權力和威信日益低落,諸侯不
聽從政令,封建制度也逐漸崩潰。各諸侯國由此競相稱雄爭霸,他們
為了富國強兵,才會不斷大力延攬人才,使有識之士,有機會施展其
學說抱負。由此可見,封建制度的瓦解,原因在於周室衰微所致。而各
國君主大力延攬人才,乃封建制度瓦解的結果。因此,我不同意戰國
時期各國君主大力延攬人才,促成封建制度的瓦解。

63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下表顯示了史書所記載的春秋戰國時代人物中,出身平民所佔的比

已知出身總人數 平民出身人數 平民所佔百分比
春秋時代 516 135 26%
戰國時代 197 108 55%
據許倬雲《求古篇》整理

資料二:

「士」原是貴族的最低階層,……受過「六藝」的教育,能文能武,戰
時可充當下級軍官,平時可做卿大夫的家臣。……到春秋、戰國之際,由
於經濟和政治的變革,文化學術相應地發生變革,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士就大為活躍起來。同時各國政府紛紛謀求改革,推行官僚制度,士的需
要急增,於是平民中湧現出一批新的「士」,「士」逐漸成為知識分子的通
稱。

據楊寬《戰國史》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以下哪兩項是對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變遷的正確描述?請把
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社會流動減慢 B 社會流動加快
C 平民沒落 D 平民崛起

答:( B、D )

b. 承上題,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上述社會
變遷的原因。
答: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社會動盪。諸侯國間的兼併戰爭和國內的
權力鬥爭使大量貴族沒落,淪為平民,一些沒落的貴族開始在民間講
學,造成了教育普及和平民知識分子的崛起,正如資料一所示,出身
平民的比例由 26%大增至 55%,可見「社會流動加快」。而且當時列國
為求富強,就如資料二所言,「紛紛謀求改革」,對各種人才的需求急
增,這就為平民知識分子的晉升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64
c. 有言平民是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變遷的最大得益者。你同意嗎?試綜合以
上資料,並就你所知,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春秋戰國時代,平民得到教育的機會,他們能憑一己之才能,
在列國為求富強而進行改革的過程中,獲得君主的重用,從而提升自
身的社會地位。如秦國的呂不韋,出身商人,卻能以自身能力晉身秦
國宰相之位。再者,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極為嚴重,春秋初期有諸侯 170
多個,到了春秋後期,只剩餘 20 多個。君主確實需要借助有才能的人,
包括平民,以保其國,免被兼併。由此可見,平民是春秋戰國時代社
會變遷的最大得益者。

*不同意。不可否認,春秋戰國時代,隨着政治、社會和經濟的變革,
平民因能接受教育而在社會上得以顯達的機會有所增加,但事實上,
能得以顯達的平民數目實在不多。即使得到君主的起用,也不過是為
了君主服務,受君主所控制而已,所以平民並不是社會變遷的最大得
益者。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變遷的最大得益者其實是君主。當時不少有才
幹的平民為求得到君主的重用,紛紛為各國君主出謀獻策,務求令國
家強大起來。例如,秦國就是在不少平民客卿的幫助下,變法圖強,
進而統一天下。因此,君主才是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變遷的最大得益者。

65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徙木示信

商鞅在推行變法前,先命人在都城的南門外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頭,
並貼出告示:誰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去,就可以得到黃金十兩。圍觀
的老百姓都不相信,以為商鞅在開玩笑。後來商鞅把獎賞增加到五十兩黃
金,有人便將木頭搬到北門。商鞅信守承諾,賞給那人五十兩黃金。這件
事傳開後,人民都知道商鞅是言而有信的。

a. 為甚麼圍觀的老百姓最初不相信商鞅的告示?

答:因為他們認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是簡單的事,不可能這樣做便能得十
兩黃金。所以認為商鞅在開玩笑,不相信商鞅的告示。

b. 商鞅為何要賞賜五十兩黃金給搬木頭的人?

答:商鞅要取信於民,要民眾知道他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諾的。

c. 這件事件如何有助商鞅順利推行變法,從而使秦國強大起來?

答:商鞅透過徙木示信這件事,樹立了誠信的形象。當他推行改革時,百
姓相信商鞅頒布的法令是言出必行,於是大家都不敢怠慢地遵行,這
自然有助商鞅推動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66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封建的本質是分土分人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諸侯,叫做「建
國」;諸侯再把土地和人民分給卿大夫,叫做「立家」。這樣就形成了金字
塔形的封建體制。

樊樹志《國史概要》

資料二:

商鞅在秦國全國的範圍內,將原有分散的「小都」、「鄉邑」聚而為縣
普遍實行縣制,將全國所有的土地與人民納入縣的管轄之下,使縣成為
國家在地方上普遍設置的政權機構。在縣政權中設置令、丞官員,令、丞均
由國君任命並可隨時任免或調任,官職並非終身,更不能世襲。

據黃中業《戰國盛世》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下列哪一項不是對周初封建制度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
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周王以諸侯為分封對象 B 分封包括土地與人民
C 諸侯以士為分土的對象 D 封建體制呈金字塔形

答:( C )

b. 封建制與縣制有何不同?參考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在封建制度下,諸侯受命於天子,卿大夫則受命於諸侯,各級貴族的
權位世代相承;天子有王畿,諸侯有封國,卿大夫有采邑,士有食田 ,
貴族世代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在縣制下,令、丞等官員並非
終身任職,更不能世襲,官員只有一份俸祿。秦國國君可透過隨時任
免或調任縣官,以控制全國每一個地區,集權中央。

67
c. 周代封建制度與商鞅變法的縣制,何者較為理想?參考資料一、二,並
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有兩大優點,一是封建制乃是一種鬆散的分權
管理,有利中央對邊遠地區的控制;二是封建制有屏藩作用,當叛亂
發生時,鎮守各地的諸侯有責任出兵協助平亂。反觀,在地方上實行
縣制,雖然有助集權中央,卻使地方無力勤王,難以對叛亂作出即時
反應,貽誤戰機。因此,我認為周初的封建制度較為理想。

*縣制。國君對縣裏所設置的縣令、縣丞,可隨時任免或調任,有助國
君控制全國每一個地區,把全國政權收歸中央。反觀,周初推行的封
建制度,讓各級貴族把土地和人民層層分配,名義上是「形成了金字
塔形的封建體制」,實際上是國中有國的分裂割據局面,不利全國統一
因此,我認為商鞅變法的縣制比較理想。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68
1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商鞅擔任秦國丞相十年,很多宗室貴戚怨恨他。

據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語譯

資料二:

有軍功的,按等級給予最優厚的爵賞;從事私鬥的,照情節的輕重
處刑。宗室沒有軍功的,取消其屬籍。此外如服飾、居室以及私有田地、奴
隸,都以爵級定其享用的品質或數量;無軍功的,雖富也不能享受。

傅樂成《中國通史》

a. 根據資料一所言,商鞅被秦國「宗室貴戚怨恨」,試參考資料二,分析
其原因。
答:商鞅在秦國推行的變法,規定按軍功的大小賞賜爵位和田宅,宗室貴
族沒有軍功,則取消爵位。如此便損害了秦國貴族的既得利益,因此 ,
商鞅如資料一所言:「很多宗室貴戚怨恨他」。

b. 承上題,資料二所述變法內容,與封建制度有何不同?試加以說明。

答:根據封建制度規定,各級貴族的爵位和官職必須按照宗法制度繼承,
貴族世代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而商鞅變法則以軍功作為爵
位的標準,平民可憑軍功取得爵位,宗室貴族沒有軍功即「取消其屬
籍」
。而且,以爵級的高低決定服飾、居室以及私有田地、奴隸的享用品
質或數量;假如沒有軍功,即使富豪之家也不能享受。

69
c. 有論者認為秦國直至商鞅變法後,才走上富強之路。你同意嗎?為甚麼?
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國僻處西方,戰國初期勢力較弱。直至「商鞅擔任秦國丞相
十年」,使秦國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革新。商鞅變法,除了集權中央
擴大君主權力、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外,按軍功大小賞賜爵位,鼓勵人
民從軍殺敵,更使軍隊的戰鬥力大為提高。於是,秦的國勢驟強,稱
雄西方,與東方的齊國成為當時的兩大強國。因此,我同意秦國直至
商鞅變法後,才走上富強之路。

*不同意。毫無疑問,商鞅變法使秦國擴大君主權力、經濟迅速發展、
軍隊戰鬥力提高,奠定統一六國的基礎。然而,秦國並非在商鞅變法
後,才走上富強之路。早於春秋時期,秦穆公已任用賢能,推行改革,
使秦的國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秦穆公更向西發展,併吞了不少落後部
族,成為西方的霸主。使秦國從一個僻處西方的小國,發展為「春秋五
霸」之一。因此,我不同意秦國直至商鞅變法後,才走上富強之路。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70
1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a. 上圖所反映的是商鞅的哪一項改革政策?

答:廢除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藉此鼓勵農民開墾土地。

b. 承上題,該項改革政策如何有助秦國強大?

答:商鞅的農業改革,成功將大量荒地開墾成耕地,使經濟得到迅速的發
展,令秦國國富民強,逐漸成為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

71
1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聯合

燕 趙 齊 魏 韓 楚



秦 攻擊目
標 韓

a. 資料一和資料二分別代表戰國時期哪兩種外交策略?試加以說明。

答:資料一:合縱。合縱策略由策士蘇秦提出,意思是指自燕至楚南北六
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
資料二:連橫。連橫策略由秦國張儀提出,意思是指秦誘使各國和秦
修好,東西連成一條橫線,來瓦解六國的聯盟。

b. 有人認為秦國的外交策略運用得當,是秦國成功統一天下的主因,你同
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的外交策略運用得當,是她成功統一天下的主因。張儀的
「連橫」破解了「合縱」,令六國分裂;秦昭王用范雎的「遠交近攻」來
蠶食鄰國,而秦王政用李斯的離間計,最終把六國逐一消滅。

*不同意。秦統一天下的主因是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變法促進秦的經
濟發展,並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使秦國成為七雄中最強大的國
家,最後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若沒有商鞅變法,秦難以強大,即使
外交策略運用得宜,也未必可消滅其中一國,更何況六國呢!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72
第三章 秦代大一統帝國的建立與驟亡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國位居的關中有崤山、函谷關的險阻,而且土地肥沃,君臣守衞着
這些地方來窺伺天下。正當這時,商君輔佐秦孝公,建立制度,推動耕作
紡織、修整武備,使秦國日益強大。因此,秦人輕易地奪取黃河以西的大
片土地。

據賈誼《過秦論》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a. 資料一的「崤山」
、「函谷關」是指資料二地圖中的哪兩個地方?試把代表
兩地的英文字母填寫在括號內。
答:崤山( C ) 函谷關( E )

73
b. 資料一提及的「商君」是指誰?他對秦國的發展有何貢獻?

答:商鞅。他協助秦孝公推行變法,包括建立縣制,加強君主權力,又廢
除井田制,鼓勵耕織、修整武備,使秦的國力大幅提升。

c. 秦能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因素中,你認為是政治因素還是地理因素較
為重要?試綜合上述資料,加以析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政治因素。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均致力推行改革,但只有秦國的商
鞅變法最為全面和貫徹始終,令秦國法治嚴明,經濟富庶,軍力強盛 。
最後秦國憑藉強大的國力,統一天下。至於地理因素,儘管秦國山川
環繞的地勢有助阻擋六國的進攻,但卻無助提升國力,消滅六國,所
以我認為秦國能統一天下,政治因素較為重要。

*地理因素。秦國地處黃河上游的關中地區,該地不但土地肥沃,資
源豐富,又有崤山、函谷關等地理屏障,易守難攻。而且,秦國僻處西
方,較少參與東方各國的戰爭,因此能養精蓄銳,伺機東進。至於政
治因素,秦國的商鞅變法確實較其他六國成功,但這亦有賴秦國有優
越的地理條件,能提供一個安定環境讓變法推行,從而令秦國實力大
增。所以我認為秦國能統一天下,地理因素較為重要。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74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王嬴政說:「寡人興兵誅滅六國,使天下大安定。現在不改換名號
就無法顯示成功,名傳後世。」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秦國統一天下,締造出前所未


有的新政治局面。在此以前,周室中央無法過問諸侯國的內政;到此集
權的中央政府建立,直接號令着全國各地。

據傅樂成《中國通史》整理

a. 參考資料一,秦王嬴政在統一天下後如何「改換名號」?

答:秦始皇之前的君主,多稱為「天子」、「王」,秦始皇認為自己「德兼三
皇,功過五帝」,於是把三「皇」五「帝」的稱號合併,自稱為「皇帝」,
並在開首加「始」字,以示自己是第一任皇帝,其子孫為二世、三世,
萬世無窮地承傳下去。

b. 參考資料二,並就你所知,簡述秦始皇如何建立統一帝國的中央政府。

答: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即開始建立「集權的中央政府」。他首先在首都設
立中央政府,實施「三公」制度:以丞相主理政務,太尉掌管軍事,御
史大夫負責監察;三公以下則設「九卿」,負責處理皇室及政府各項事
務。皇帝是國家最高的統治者,三公只是輔助的角色,政事決策操於
皇帝手中。同時,中央官員皆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

c. 承上題,「集權的中央政府」以甚麼方法來「號令全國各地」?試據史實
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設立中央政府後,即廢除封建制,在地方上設立郡、縣。秦始皇
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郡下再設縣。全國的官吏須經皇帝任命,大
小政事都由皇帝裁決。因此,全國臣民及地方上的政務也受中央控制。
這樣,秦始皇就把全國政權收歸中央,「集權的中央政府」才能如資料
二所言,直接號令全國各地。

75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廷尉李斯進言:「周文王、周武王分


封的子弟及同姓很多,但是他們的後代關係日益疏遠,像仇人般互相攻
擊,連周天子也無法制止。如今天下統一,各地都設置了郡縣,朝廷又重
賞了各子弟功臣,這樣做既可籠絡人心,亦可防止諸侯兼併篡弒的情況
重演。」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唐初,太宗問蕭瑀(音與):「朕想國家長治久安,該如何做?」蕭瑀說
「夏、商、周三代都分封諸侯作為屏藩,所以國祚長久。秦朝建立郡縣制度
持續兩代就滅亡了。漢朝分封子弟為王,國運長達四百多年。」

據歐陽修《新唐書‧蕭瑀列傳》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以下哪兩項是對李斯的主張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
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主張加強各子弟的親緣關係 B 主張廢除封建制
C 主張推行郡縣制 D 主張統一文字

答:( B、C )

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封建制與郡縣制對朝廷管治的利弊。
封建制 郡縣制
利處 b. 答:利用宗室、貴族力量,屏 c. 答:把全國權力收歸中央,防
藩中央,維護皇室的統治 止地方出現割據獨立。
弊處 d. 答:分薄中央權力;當諸侯與 e. 答:無法利用宗室、貴族力量,
皇室 關係 疏遠後,諸侯 屏藩中央。
便會割據,並互相攻伐
危害中央管治。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76
f. 有人認為廢除封建制,是秦朝滅亡的主因,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
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統一天下後,六國勢力並未完全消滅,六國遺民仍潛伏各
地,伺機反秦。然而這時朝廷卻廢除封建,推行郡縣制,任命官吏治
理地方。所以,當秦末羣雄並起,到劉邦兵臨咸陽城下,都未見有宗
室子弟勤王,可見在郡縣制下,宗室子弟未能掌握力量,無法屏藩中
央皇室。所以,我同意廢除封建制,是秦亡的主因。

*不同意。郡縣制比封建制更能維護政權穩定。郡縣制是一種嚴密的集
權管理制度,郡縣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每年更要定期向中央報告
地方施政情況,以便中央監察。另外,縣下設鄉、亭、里三級,把中央
的治權伸展至基層地區,使皇帝可透過層層組織,嚴密控制地方,防
止叛亂。所以廢封建,行郡縣不會導致秦亡,反而增強了中央對地方
的管治能力。至於秦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秦始皇急功近利,役民過
甚,在短短十多年內進行多項大型建設,又南征北伐,每年平均動員
民力二、三百萬,令秦朝無法從社會上徵調力量對付起義羣雄。因此,
我不同意廢除封建制,是秦亡的主因。

77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臣認為六國剛滅,而且燕、齊、

等國的故土偏遠,較難管治,應
重行分封,由諸侯管治。

王綰
李斯
秦始皇

天下剛統一,朕應如何
管治新佔的領土? 不可!臣認為分封會導致春秋戰國
諸侯互相攻伐的情況重現,不宜實
施,應由朝廷直接派官員管治。

a. 根據資料,王綰和李斯在爭論哪一個問題?

答:秦應否實行封建制的問題。

b. 根據史實,秦始皇就雙方的意見,作出了甚麼決定?試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接納了李斯的意見,不再分封諸侯,改行郡縣制。他把全國劃
分為多個郡,郡下面再分為縣。全國的官吏須經皇帝任命,大小政事
都由皇帝裁決。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78
c. 明代思想家李贄認為資料中李斯的倡議是「因時(因應當時形勢)」的
舉措,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春秋戰國紛亂局面的出現,是源於諸侯勢力強大,故自戰國
開始,部分國君已推行郡縣制,不再分封,直接任命官員管理地方,
以加強中央集權。如秦自商鞅變法後,推行縣制,對鞏固政權成效不俗
秦統一天下後,便上承戰國以來地方制度的發展趨勢,全面推行郡縣
制。由此可見,李斯的倡議是「因時」的舉措。

*不同意。秦朝初年,六國勢力仍然大,因此朝廷須置封國鎮守各地,
以控制反秦力量。可是,秦沒有實行封建制,分封諸侯以屏藩中央,
故當秦末各地人民及六國舊貴族勢力先後起來反抗時,朝廷無法迅速
平定叛亂,使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秦國被起義軍攻進咸陽,宣
告滅亡。可見,李斯的倡議不是「因時」的舉措。

79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一首反映秦朝末年社會狀況的詩歌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音主)?
(東漢)陳琳《飲馬長城窟行》

語譯:長城蜿蜒曲折,連綿三千里。邊城多是健壯的年輕男人,內地家中
大多只剩下獨居的婦女。如果你生了男孩,千萬不要去養育他;如果你生
了女孩,就用乾肉撫養她吧!你難道沒看見長城之下,屍骨累累,重重
疊疊地相互支撐着,堆積在一塊嗎?

資料二:

資料一措施有功於後
世,其功績實可與
「大禹
治水」媲美。

a. 資料一與秦代哪項措施有關?試簡略說明秦代推行該措施的目的。

答:修築長城。秦始皇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於是派大量民伕把舊有燕、趙
秦北方的城牆連接起來,建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萬里長城。

b. 承上題,該措施對秦朝的社會有何影響?

答:根據資料一,修築長城導致大量人命傷亡,並使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c. 你同意孫中山對資料一措施的評價嗎?試據史實加以析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長城能保衞國土,有助後世防禦北方邊族的侵擾,令居於長
城內的人民能安居樂業,所以其功績實可與「大禹治水」媲美。

*不同意。漢初,中國再次受匈奴威脅,反映長城沒有發揮防禦邊族
的作用。另外,長城阻隔了漢族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不利中華民族的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80
發展。

81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秦代建設圖

資料二:秦始皇在位年間徵調的民力
年份(公 項目 民力
元)
前 220 治馳道 不詳
前 215 伐匈奴 30 萬
開靈渠 不詳
前 214
戍守五嶺 50 萬
前 213 築長城 40 餘萬
修築直道 不詳
前 212
建造阿房宮、驪山陵 70 萬
據司馬遷《史記》及范曄《後漢書》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秦始皇修建的設施中有哪些具有軍事作用?

答:長城、馳道、直道、靈渠。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82
b. 承上題,試簡介上述設施分別具有甚麼軍事作用。

答:長城可以鞏固北方的邊防,藉以抵禦匈奴的侵略。
馳道以咸陽為中心,溝通全國,加上道路規格一致,有利朝廷調動軍
隊。
直道由咸陽向北延伸至九原郡,有利加強北面的邊防。
靈渠貫通了長江和珠江,方便朝廷出兵南征百越,以及後來派人戍守
五嶺。

c.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大興土木、四出征伐,你認為這對秦朝來說是利多
於弊還是弊多於利?試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略加評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利多於弊。秦朝的建設和對外征伐動用了不少民力,如資料二所記,
伐匈奴就動員了三十萬人,築長城也用了四十餘萬人。在秦始皇在位
的十多年間,前後共徵調超過二三百萬民力,導致徭役繁重,民生困
苦。可是,這相對於兩者所帶來的作用和影響,確是微不足道。首先,
秦朝的建設如長城、馳道等,不但能抵禦外來的侵略,鞏固國防,還
能加強對國內的控制。其次,秦朝對外征伐不但擴大了中國的版圖,
還把黃河流域的文化流布四方,例如加快南方的開發。所以,秦朝建
設與對外征伐,對秦朝來說是利多於弊。

*弊多於利。秦朝的建設和對外征伐動用了不少民力,如資料二所載,
伐匈奴和戍守五嶺就動員了八十萬人,築長城和建造阿房宮、驪山陵
也用了一百一十餘萬人。以當時的人口來說,極為龐大。此外,朝廷還
要為此加重賦稅,造成農民努力耕作,婦女盡力紡織,都無法得到温
飽,使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可見,就算秦朝的建設和對外征伐有多大
作用,也無法抵消它們帶給人民沉重的負擔。而且建造阿房宮、驪山陵
等,明顯是為了滿足私慾,與鞏固國防無關。所以,秦朝的建設和對
外征伐,對秦朝來說是弊多於利。

83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一幅與秦代文化措施有關的畫作(明代作品)

資料二:
則秦廷當時禁令,並不以焚書為首要。故令下三十日不燒,僅得黥罪
(在犯人面上刺字塗墨)。而最要所禁制者,實為以古非今,其罪乃至於
滅族。至於坑儒,其所重亦不在坑儒。因為一時所坑,限於咸陽諸生四百
六十餘人,而其意則在使天下人不敢再發表惑亂人心的言論。
據錢穆《秦漢史》整理

資料一與秦代哪兩項文化措施有關?試從資料中各找出一項證據支持你的
說法。
文化措施 證據
a. 答:措施一:焚書 b. 答:畫中的左下方有一堆書簡正被大火燒毀
c. 答:措施二:坑儒 d. 答:畫中的官吏正把儒生推入坑內

e. 承上題,秦代推行上述文化措施的目的是甚麼?試參考資料二,加以說
明。
答:根據資料二,秦始皇焚書坑儒,其目的並不單純為了焚書或坑儒,而
是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因為只要將六國史書、
《詩》
、《書》和諸子百家
的著作都燒掉,便會除去其他不同的思想,人民再不能以此批評時政 ,
只能統合到朝廷的統一思想之中。同樣,坑殺方士和儒生,則是為使
天下人不敢再暗中議論和批評秦始皇,藉以箝制人民的思想言論,以
維護皇帝的權威。

f. 資料一的文化措施,對秦代的統治有何負面影響?試據史實加以析述。

答:秦始皇為了鞏固政權,採取高壓暴虐的手段,就如焚書坑儒,根本不
可能贏得人心,即使人民會屈服於一時,心中的不滿也會不斷累積,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84
最後激起民變。所以,焚書坑儒在長期來說,實不利於秦朝大一統帝
國的統治。

85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7 年),宰相李斯進言:「除秦朝的史書


外,其他的史籍都應燒毀。除了朝廷所藏之外,所有私人收藏的《詩》、
《書》和諸子百家著作,都必須上繳,由地方官員燒毀。膽敢私下討論《詩》
《書》者,處死;以古非今的更要全族處死。焚書令頒下三十天仍拒不遵行
的,就要受擔當苦役的處分。不過,醫藥、占卜、種樹的書籍,則不用焚
燒。」秦始皇接納了李斯的建議。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根據資料一,秦始皇下達焚書令後,若民眾干犯下表所列行為,將受到甚
麼懲罰?
行為 懲罰
未有在三十天限期內上繳禁書 a. 答:被罰擔當苦役
私下討論《詩》、《書》等典籍 b. 答:處死
以古代的人事來批評當前現象 c. 答:全族處死

d. 根據資料一,哪些書籍在焚書令後,仍可在民間保留?為甚麼?
A 六國史籍 B 《詩》、《書》等典籍
C 醫藥、種樹之書

答:( C )
原因:因為這些書籍沒有不利秦朝統治的內容,而且具有實用性,所
以得以保留下來。

e. 你同意李斯焚書的建議嗎?為甚麼?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贊同。李斯的建議有助遏止不利秦朝統治的主張傳播,鞏固統治。

*不贊同。李斯的建議遏制言論自由,阻礙學術思想的發展。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86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 215 年),


秦始皇命官員在碣石(碣音揭,即碣石
山,位於今山東省)刻石紀功,稱秦朝
在他的統治下,「百姓沒有徭役,並得
到朝廷的撫恤。男子高興地務農,女子
忙於操持家務。」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刻石拓片

資料二:

秦始皇時,兵禍北起於匈奴,南至百越。十多年來,男子忙於當兵打
仗,女子苦於運輸物資,民不聊生,不少人在路邊的大樹上吊自殺。

據班固《漢書•嚴安傳》語譯

a. 對於秦朝百姓的生活狀況,資料一和資料二的記載有何不同?

答:資料一指秦始皇時期,朝廷善待百姓,百姓沒有徭役之苦,可安居樂
業。資料二指秦始皇時期百姓苦於徭役,男子長年征戰,女子苦於運
輸戰爭物資,導致民不聊生。

b. 承上題,你認為哪個記載較為可信?為甚麼?試從資料性質和秦始皇時
期的相關史實,加以解釋。
答:資料二的記載較為可信。資料一的記載出自秦始皇下令製作的紀功石
刻,用來歌頌秦始皇的功績,故石刻上的文字或有溢美之言,並不可
信。而資料二是後人對秦朝歷史的記載,而且出自正史,故其記載較
為客觀可信。根據史實,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即大興土木,又南征北
伐,使百姓苦於徭役,社會動盪,民不聊生。

87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代的徭役,三十倍於古代,賦稅則二十倍於古代,取去百姓收入的
三分之二。
改寫自鄒紀萬《中國通史•秦漢史》

資料二:
秦代時,天下變成了一個大刑獄的網,犯罪的人塞滿道路,牢獄多如
市場,百姓大多憂愁憤恨。
改寫自鄒紀萬《中國通史•秦漢史》

資料三:

原因二:
政局敗壞

原因一:
濫用民力

a.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秦代百姓面對哪兩種生活困境?

答:稅役繁重,容易獲罪。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88
b. 承上題,試援引史實解釋秦代百姓為甚麼會出現上述的困境。

答:稅役繁重。秦代百姓稅役繁重,是由於秦始皇好大喜功,濫用民力,
他自統一天下後即進行多項大型建設,又四出征伐,令稅役繁重,民
生困苦。
容易獲罪。秦代百姓容易獲罪,是由於秦律以輕罪重罰為原則,人民
觸犯法律,輕則被罰勞役、受肉刑,重則被處死。此外,秦始皇又實行
連坐法,一人犯罪,會株連親友、鄰居,使人民很容易獲罪,造成「犯
罪的人塞滿道路,牢獄多如市場」的情況。

c. 參考資料三,就秦亡的原因來說,你認為「原因一」是否最為重要?試
據史實加以評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十年間,多次徵調大批民伕,修長城、建
馳道、開靈渠、築阿房宮和驪山陵,耗用大量人力,令民生困苦。秦二
世繼位後,更變本加厲地勞役人民,終激起人民起來叛秦。至於政局
敗壞,秦始皇死後,秦朝的政局雖日漸敗壞,但當時朝廷的統治仍然
穩固,這從項羽進軍咸陽時遇到的巨大阻力可見,所以我認為秦朝滅
亡,與濫用民力的關係較大。

*不同意。秦建立以來,儘管朝廷在十多年間不斷徵調大批民伕進行
多項建設,但由於秦始皇在位時,政治尚算清明,故沒有民變發生。
然而,秦始皇死後,繼位的秦二世不但為人殘暴,還縱情享樂,不理
朝廷,宦官趙高於是乘機弄權,迫害異己,以致朝政腐敗,民怨日深,
最終使秦朝步向滅亡。所以我認為秦朝滅亡,與政局敗壞的關係較大。

89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清人楊廷烈在《房縣志》記載:清代有人發現一種全身長毛的人,據
說他們的祖先原是替秦始皇築長城的民工,後因忍不住築城之苦,便走
入深山中。日子久了,他們全身也長出毛來。清代的毛人長期與世隔絕,
不知人世的變化,逢人就問:「長城築完了嗎?秦始皇還在嗎?」只要聽
到人說:「長城還未築完,秦始皇還在」,他們就會拼命逃跑。
*縣志是記载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的史籍。房縣(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地處
著名的神農架山區,叢林密布。

a. 根據資料一,毛人的祖先是甚麼人?為何他們的祖先在秦代時走到深山
居住?
答:毛人的祖先是替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民工。他們為了逃避秦朝的徭役,
所以走到深山居住。

b. 承上題,這反映秦代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答:秦代社會力役繁重,百姓痛苦不堪。

c. 你認為《房縣志》的記載是否可信?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可信。因為秦始皇時代,力役實在太繁重,千多年後,毛人的後人
仍然懼怕。而且毛人與世隔絕,不知世變亦不足為奇。

*不可信。因為秦代已亡國多年,毛人存在的可能性不高。而且毛人即
使與世隔絕,但秦、清兩朝相距千多年,毛人沒有理由相信秦始皇會
長生不死。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90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秦代各項建設及用兵花費的人力統計圖

資料二:

秦法的特點為條文繁密苛刻、輕罪重罰。例如盜取別人桑葉不足一錢
者,判處三十天勞役;私自移動田界者,被罰剃去鬢髮;五人合伙盜一錢
以上,會被判斬去左趾;五人合伙盜超過六百六十錢,則判處劓刑(割去
鼻子)。
詹子慶、田澤濱主編《中國古代史》

a. 根據資料一,秦代各項工程或措施所徵用的人力共有多少?

答:二百三十萬。

b. 大量勞動力被徵召勞役或入伍,對秦代的社會經濟有何影響?

答:秦代的各項工程和措施,均須動用龐大的人力和物力,這使大量的勞
動力脫離生產,耕地缺乏人力耕種,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

c. 有言「失民心者失天下」,你認為這句話如何從秦始皇的施政中得到證
實?試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每次均徵調大量的百姓,如資料一
中,秦代的各項工程和措施,共役使二百三十萬民力,導致民窮財盡 。
此外,秦始皇實行嚴刑峻法,刑罰名目繁多,而且輕罪重罰,如資料
二中,盜取別人桑葉不足一錢者,判處三十天勞役。頻繁的徭役和嚴
苛的法律令秦朝民心盡失,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後,各地一呼百應,

91
乘機反秦,促使秦朝滅亡。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92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以項羽為首的楚軍起初居於絕對優勢,但由於項羽缺乏遠見,妄圖
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據時代,而違背了統一的歷史潮流,加之他剛愎自用 ,
殘忍暴虐,不能用人,終至由優勢轉為劣勢,最後兵敗自殺。劉邦則一開
始就否定割據,順應秦王朝以來的統一形勢,加以他善於納諫,知人善
任,遂由劣勢轉為優勢,最後打敗項羽,取得對全國的統治權。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資料二:

項羽敗亡時,曾對部下說:「我起兵至今已有八年,經歷七十多場戰
役,阻擋我的被我打敗,我攻打的敵人都降服,未曾敗北。所以能稱霸天
下。可是現在終於被困在這裏,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並不是我作戰的錯
誤。」

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並就你所知,以下哪幾項是對項羽和劉邦的正確描述?請
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項羽違背潮流、劉邦順應形勢 B 項羽剛愎自用、劉邦善於納諫
C 項羽軍力不足、劉邦兵員充足 D 項羽不懂用人、劉邦知人善任

答:( A、B、D )

b. 承上題,並就你所知,舉出列子說明上述導致項羽敗亡的原因。(任舉
兩項)
答:違背潮流:項羽一改秦朝大一統帝國的模式,重行分封,自稱西楚霸
王,封劉邦為漢王,封地在巴蜀和漢中。
剛愎自用:項羽不聽范增於鴻門宴殺劉邦的忠言,錯失消滅劉邦的良
機。
殘忍暴虐:項羽殺秦降王子嬰,燒咸陽宮殿,表現殘暴。
不懂用人:項羽有一謀士范增,初時頗為倚重,後因中離間計而削去
范增的兵權。

9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94
c. 參考資料二,你同意項羽所說他的敗亡全因天意造成的嗎?為甚麼?試
就你所知,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在秦末羣雄中,項羽的勇武可說是冠絕當代,無人能敵,就
如他說起兵以來七十多場戰役都未曾敗北,所以能稱霸天下。可是,
在楚漢相爭中,項羽卻失敗了,能克制項羽驚人勇武的,自然並非人
為因素,而是天意。所以,我同意項羽所說他的敗亡全因天意造成。

*不同意。在秦末羣雄中,項羽確是勇武冠絕當代,無人能敵。可是,
在楚漢相爭中,項羽卻失敗了,他的失敗並非全因天意,而是由他的
個人性格所造成。綜觀項羽的一生,就如資料一所言,項羽性格剛愎
自用,不能接納部下的諫言;又為人殘忍暴虐,殺秦降王子嬰,燒咸
陽宮殿;加上不善用人,這些皆是項羽性格上的缺點。所以,項羽的
敗亡是源於個人性格所致,與天意無關。

95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劉邦在軍事行動中,往往在遇到頑強抵抗時與守軍約降(邀請守軍
投降),因而可避免過多的傷亡。入關中後,與民約法三章,得到老百姓
的擁護,唯恐劉邦不為秦王。與劉邦相反,項羽在新安(今河南省洛陽市
新安縣)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人。入關中後,又處死秦降王子嬰,火燒秦
宮室,引起了老百姓的惶恐不安。

據王子今《秦漢史帝國的成立》整理

a. 根據上述資料,劉邦和項羽的性格有甚麼不同?

答:劉邦:寬厚愛民,人心悅服。項羽:性情殘暴,不得人心。

b. 承上題,試根據二人的性格,分析劉邦成功打敗項羽的原因。

答:劉邦自知力弱,注重鬥智,以壯大勢力,如他以勸降守軍的方法來避
免戰爭,保存實力,入關中後,又與人民約法三章,爭取人民的支持。
相反,項羽性情殘暴,自負兵強,只知鬥力,如他以坑殺的方法來對
付秦軍降卒,未有將他們吸納入軍中,以壯大實力。入關中後,他殺
死子嬰,並焚燒秦宮室,令老百姓惶恐不安。由於項羽欠缺謀略,不
得人心,劉邦因而能與項羽抗衡,並最後在垓下一戰打敗項羽,結束
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96
第四章 西漢國力的統整張弛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西漢初年,漢高祖經過曲逆(今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西南),見到
曲逆城房子家室很大,漢高祖認為可與洛陽相比,就問御史說:「曲逆的
人口有多少?」御史答說:「秦朝初年的時候是三萬戶,期間因為戰爭,
所以人民多亡匿,現在只剩五千戶。」

據司馬遷《史記•陳丞相世家》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秦末漢初田租比較表
時期 田租
秦末 五稅一
漢初 十五稅一
漢景帝 三十稅一

a. 根據資料一,西漢初年的社會狀況怎樣?

答:西漢初年,由於經歷秦末戰亂,社會疲敝,人口大減,如資料一中,
曲逆城在秦朝初年時有戶口三萬,到漢初只剩下五千戶。

b. 承上題,面對上述的社會狀況,漢初的統治者如何處理?試根據資料二,
加以說明。
答:針對西漢初年社會疲敝的情況,漢初統治者實行無為而治政策,讓人
民休息,並輕徭薄賦,盡量減輕人民的負擔,如資料二中,漢初定田
租為「十五稅一」,比秦末的「五稅一」減輕了很多,到漢景帝時,又把
田租調低至「三十稅一」,這樣的賦稅在中國歷史上是很輕的。

97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高祖七年(公元前 200 年),劉邦路過曲逆縣,在城樓看到縣城的情況。
真是繁盛的縣呀!朕行遍天
下,唯獨見過洛陽城與這裏
一樣。這裏的戶口有多少?

秦朝初年,這兒有三萬餘戶,
後來因兵禍連年,百姓大多逃
亡隱匿,現在只餘下五千餘戶。

御史
漢高祖

據班固《漢書‧陳平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文、景二帝時期,流民回歸故土,戶口亦得以休養生息,領土較大的
列侯多至三四萬戶,小的侯國戶口也增長了一倍。
據班固《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從秦至漢初曲逆縣的戶口出現了甚麼變化?為何會出現這
種變化?
答:曲逆縣的戶口銳減,從秦朝初年的三萬多戶,銳減至漢初的五千多戶。
這種變化的出現是由於秦漢之際戰亂不絕,導致大量民眾或死於戰亂 ,
或逃亡他方,並匿藏起來。

b. 根據資料二,與高祖時相比,文、景二帝時的人口有甚麼變化?

答:高祖時,只有五千多戶的曲逆亦被視為繁盛的地方,反映當時全國各
地戶口之少。但是文、景時,大的諸侯國戶口增至三四萬戶,小的諸侯
國戶口也有一倍的增長,可見與高祖時期相比,文、景時期的戶口已
大幅增加。

c. 承上題,試根據你所學,分析這種轉變的原因。

答:漢初諸帝鑑於秦末戰亂令社會疲敝、百姓離散,又明白秦代因嚴刑峻
法、賦役繁重而速亡,於是採取「無為而治」的政策,輕徭薄賦,與民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98
休息,社會因而安定,戶口也逐步增長。

99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有一天,漢文帝出行,途經中渭橋,有行人衝犯其車馬。漢文帝要求嚴
厲懲處,但主持司法的廷尉張釋之則主張嚴格按照刑法治罪。漢文帝大怒,
認為懲罰過輕。
法律應是天子與天下
人民一同遵守的。如 你的意見是對的。
今在法定的罰則外,
再加刑罰,會令人民
對法律失去信心。

張釋 漢文
之 帝
據司馬遷《史記‧張釋之列傳》語譯及整理

a. 從以上資料可見,張釋之是一位怎樣的大臣?試加以說明。

答:如資料所述,漢文帝在盛怒之下要求嚴懲衝犯其車馬的行人。然而,
張釋之並沒有因文帝的惱怒而妥協,反而向文帝講解依法治罪的道理 。
可見張釋之是一位敢言直諫、重視守法的大臣。

b. 從以上資料可見,漢文帝是一位怎樣的君主?試加以說明。

答:如資料中所述,漢文帝在盛怒之下仍能聽取臣下的意見,可見漢文帝
是一位能夠虛心納諫、有過必改的君主。

c. 你認為以上資料所反映的君臣處事態度對政治有何影響?

答:君主能虛心納諫,勇於承認過失,能減低施政失誤的機會。另外,大
臣能敢言直諫,重視守法,能使貪污不生,政治清明,亦能減低皇帝
施政失誤的機會。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00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漢初稅額變化
時期 稅額
漢高祖建漢初期 十五稅一,後來又稍為調高稅額
漢惠帝元年(公元前 194 年) 減田租,復十五稅一
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 167 年) 免除一年田租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 155 年) 減賦稅為三十稅一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資料二:

漢武帝至今即位不過數年,漢朝建立不過七十餘年,……家家戶戶生
活富足,衣食充裕,各城市的糧倉都堆滿了穀物,而京師的國庫,累積了
大量的銅錢,因太久沒有使用,串銅錢的繩子都爛了。政府的糧倉裏堆滿
了穀物,多得外露堆積於倉外,以致腐敗不能食用。
據司馬遷《史記‧平準書》語譯及整理

a. 資料一所見史實與漢初哪些政策有關?
答: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b. 根據資料二,當時漢朝的經濟情況如何?這與資料一有何關係?
答:根據資料二,漢朝的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富裕,錢糧儲積豐厚。這與
漢初諸帝多次減免賦稅有關。如資料一所見,漢初君主一改秦代的賦
稅繁重,實行十五稅一或三十稅一,甚至免除一年賦稅,這使百姓收
入增加,促進了國家經濟的恢復,民生亦因而日漸富足。

c. 假如你是漢武帝,你會沿用無為而治的施政方針,還是放棄此方針而大
肆興革?試以資料二,並就你所知,抒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沿用方針。在無為而治的施政方針下,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富裕,
應繼續推行。改變一直沿用的無為而治的施政方針,並大事興革,或
會破壞穩定,損耗國力,不利民生。

*大肆興革。無為而治雖令經濟恢復,國家亦變得富強起來,但這施
政方針無助漢室解決豪強商賈勢力坐大、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匈奴威脅
國家安全等問題。可見,無為而治已不合時宜,必須利用多年休養生
息取得的成果,大肆興革,彰顯國威,以解決種種威脅國家安穩的問

101
題。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02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漢初的異姓諸侯
侯王 封域佔郡數目 備註
楚王韓信 5
梁王彭越 1
淮南王英布 4 這七個侯王的封域佔去漢疆域的一
韓王信 1 半,共 22 郡。漢高祖只直接控制 24
趙王張敖 3 郡。
燕王臧荼 6
長沙王吳芮 2
據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整理

資料二:

高祖劉邦在翦除異姓王、分封同姓王和推行內任外戚、外封建宗室之
治法的同時,又立下白馬之盟,聲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據李玉潔《中國早期國家性質》整理

a. 根據資料一,漢高祖推行了甚麼制度?他為何推行這制度?

答:漢高祖一方面分封異姓諸侯,同時中央又控制了一定數目的郡,可見
他推行了郡國制。他推行這制度一方面是為了酬謝功臣和收買人心,
另一方面則是防止漢室如秦代般因廢除封建導致孤立而亡。

b. 承上題,與資料一相關的制度引發了甚麼問題?根據資料二,漢高祖以
甚麼方法來解決此問題?這方法能否防止此問題再次出現?
答:在郡國並行制下,地方諸侯的勢力日益坐大,威脅中央統治。漢高祖
遂如資料二所述般,以謀反等罪名剷除異姓諸侯,然後分封同姓宗室
為諸侯,並立下「白馬之盟」,規定自此以後非劉氏宗室不得封王。然
而,這方法未能消除地方諸侯勢力威脅朝廷的問題:各諸侯的勢力不
斷坐大,終釀成景帝時的七國之亂。

103
c. 有論者認為漢高祖推行資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對漢初政權而言是利多於
弊的。你同意嗎?試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抒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漢朝初建,當務之急是穩定政局。分封功臣,既能收買人心,
又能防止功臣以封賞不足為由而與朝廷作對,政局因而安穩。有論者
認為分封不單無助穩定政局,反而會為朝廷「樹敵」。但是,漢初朝廷
仍控制了全國一半以上的郡數,而且後來高祖除去各異姓侯王亦未見
造成太大的亂局,反映高祖所封的異姓侯王勢力有限,實無力反抗中
央。由此可見,高祖分封異姓諸侯,行郡國制,既沒有對朝廷造成太
大的負面影響,又能穩定漢初政局,故此是利多於弊的制度。

*不同意。雖然,朝廷分封功臣能收買人心,能在短時間內穩定政局,
但長遠而言,分封往往造成更大的政局動盪。如漢初的異姓諸侯佔有
近半的疆土,勢力日大,對朝廷構成極大威脅,使高祖不得不設法剷
除他們。由此可見,漢初的分封不單無法製造安穩的政局,反而引發
中央與地方的衝突。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04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漢初政制示意圖 資料二:漢武帝以後政制示意圖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
不直接管轄
直 直
接 接
管 王國 管
轄 轄

郡 郡 郡

縣 縣 縣

a. 資料一代表了漢初的哪種政制?

答:郡國制。

b. 根據資料二,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地方政制出現了甚麼轉變?

答:西漢初年,推行郡縣和封國並行的郡國制。漢武帝以後,隨着王國的
逐步取消,漢室全面推行郡縣制。

c. 承上題,這與漢武帝的哪一項政治措施有關?又該項措施如何加強中央
對地方的管治?
答:頒行推恩令。推恩令要求諸侯把領地分封給眾子弟,而新的封地隸屬
於郡,受中央管轄。這令王國的領土越分越小,實力也越來越弱,藉
以解除漢初以來諸侯王對中央的威脅,並重新確立秦代的中央集權和
郡縣制。

105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漢初統治的一個特點,就是「順民之情與之休息」。這種統治方式的理
論根據,就是道家的「因」
。所謂「因」,就是指「因循」,亦即不改過去制度,
沿用成法的意思。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資料二:

呂后稱制後,即廢除誅滅三族之刑,又定明戍卒戍守防地的時間,一
改秦代戍卒無限期戍守的規定。司馬遷曾說呂后稱制期間,刑罰罕用,百
姓都能專心務農,生活漸漸富足。
據白壽彝等《中國通史‧秦漢時期》整理

a. 西漢初年的「民之情」是怎樣的?試就秦末漢初史實加以說明。
答:漢初百姓剛經歷秦代的暴政和楚漢之爭的戰火,百姓都渴望社會穩定
和平,希望國家以寛治國,再無戰事,與民休息。

b. 承上題,資料二所述的政策,如何達到「順民之情」的目標?
答:從資料二所見,呂后稱制後即廢除誅滅三族的酷刑,又少用刑罰,這
是待民以寬的表現,滿足百姓對朝廷以寛治國,不復用嚴刑峻法的願
望。另外,呂后訂明戍卒戍守防地的時間,改變秦代兵役「無限期」的
做法,這亦滿足了百姓對朝廷能不興戰事、與民休息的期望。此外,由
於兵役負擔大為減少,百姓能專心務農,農業得以恢復,百姓生活亦
漸漸富足起來,這亦達到了「順民之情」的目標。

c. 有論者認為資料一所述的「因循」不能用來解釋漢初的施政。試就有關史
實說明這觀點。
答:根據資料一,所謂「因循」,是指沿用舊有制度。然而,漢初的治國思
想並無因循之意,不少政策亦是不斷變動的。漢初實行「無為而治」,
與民休息的政策,其精神不是因循前人施政,而是一改秦朝厲行法治 、
役民不斷的作風,減省刑罰,輕徭薄賦,以恢復經濟,改善民生。另
外,漢高祖即位後不久,改秦郡縣制為「郡國制」,大封功臣和同姓宗
室。到了文景二帝時,因諸侯勢大難制而削藩。漢初在對外方面,也是
不作「因循」的:高祖曾對匈奴用兵,但因大敗而回,漢室才改用「和
親政策」安撫匈奴。簡言之,從漢室的施政方針來看,我們都不能以
「因循」來解釋漢室的施政。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06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甲:如果要令天下長治久安,沒有比把各個封國分割成多個小侯國更為
有效的了。

乙:現在削奪諸侯王的領地,他們會造反,不削,他們也會造反。必須盡
早削奪諸侯王的領地。

丙:採用推恩令。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還把封地分封給其
他子弟。

a. 以上甲、乙、丙分別是哪三位漢代歷史人物的主張?

答:甲:賈誼;乙:晁錯;丙:主父偃。

b. 這三位歷史人物的言論是針對漢初的甚麼問題?

答:漢初分封同姓諸侯王,諸侯王勢力日益強大,威脅中央。

c. 你認為以上三人所提出的方法,哪一個對朝廷較為有利?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賈誼。他的建議使封國數目增加,但諸侯王的實力卻被削弱,難以
坐大,諸侯王對朝廷的威脅因而大減。晁錯的削藩政策必會引起藩王
起兵反抗,導致內亂。主父偃的建議雖同樣能收削弱藩王勢力之效,
但諸子可能團結一起,聯手對抗朝廷,這樣朝廷也沒有辦法解除諸侯
王的威脅。

*晁錯。削藩政策直接削奪藩王領地,在削弱藩王實力而言,有立竿
見影之效。賈誼建議分割藩國既無法根治藩王坐大的問題,亦可能引
致藩王不滿而與朝廷對抗。主父偃的建議則要待至諸侯王逝世後才能
實施,加上諸子可能團結聯手對抗朝廷,這樣朝廷就無法解除諸侯王
的威脅。

*主父偃。賈誼和晁錯對藩王的處置方法,都可能會使諸侯王感到利
益受損而起兵反抗。主父偃的建議要求藩王把土地分封給諸子,這不
單使諸王難有反對的口實,而且可能引起諸王兒子間的互相爭奪,從
而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實力。朝廷就能以逸代勞地消解諸侯王的威脅。

107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 年),楚王進京朝見,晁錯指楚王在為薄太


后服喪期間犯事。景帝遂削去其東海郡。此前,趙王亦因犯事而被削常山郡
膠西王亦因賣爵之罪而被削去六個縣。朝廷正商議削吳國屬地,吳王對此
感到不安。
據班固《漢書‧吳王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吳國是劉邦所封之同姓諸侯王中第二個大國。在惠帝、高后時期,劉
濞就利用吳地有鹽鐵之利,招天下亡命之士來吳國鑄鐵、煮鹽,坐收暴利。
他在國內不收賦,但國用饒足。為籠絡人心,吳國竟保護各地逃來之罪犯,
還由官府出錢代人民支應朝廷之徭役。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a. 資料一所述的是哪一件歷史事件?這事件與七國之亂的爆發有何關係?
答:資料一所述的事件是景帝削藩。這些舉措促使吳王濞感到其勢力備受
威脅,於是聯合楚、膠西等六國諸侯起兵反漢,引發「七國之亂」。

b. 根據資料二,分析七國之亂爆發的遠因。
答:自劉邦分封同姓諸侯後,藩王的勢力不斷增加,吳國就是著名的例子。
吳國因有豐富的鹽、鐵等天然資源,加上得到劉濞的經營,到了景帝
時,該國已成為經濟實力甚強、人心歸附的封國,有實力與朝廷抗衡。
這為諸侯反漢製造了條件。朝廷亦因侯王的勢力日增,而要設法削弱
他們,這為七國之亂埋下伏線。

c. 你認為資料一所述朝廷對各諸侯所作的舉措是否不智?試根據以上資料,
並就你所知,抒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是。部分諸侯國如吳國已是非常強大,朝廷推出直接的削藩措施會
引起藩王的強烈反抗,引發戰亂。因此,景帝不應強行削藩,而應用
如推恩令般較温和的方法逐步削弱藩王,才是明智的做法。

*不是。諸侯勢力不斷膨脹,不尊重中央法令,早在文帝時已對朝廷
構成威脅,吳國的經濟和政治實力更使它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削藩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08
勢在必行。隨着藩王勢力日增,朝廷與藩王的衝突已是難以避免,因
此越早削藩越好,如晁錯所言「諸侯如果存心造反,削藩要反,不削
藩也會造反。早日削藩,禍患較小。」因此景帝削藩並非不明智的。

109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彰六經。(《詩》、《書》、《易》、《禮》、
《春秋》、《樂》)

據班固《漢書‧武帝紀》語譯

a. 「六經」是哪一個學派的經典?

答:儒家。

b. 根據上述資料,漢武帝推行了哪一項政策 ﹖

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 為何漢武帝推行這項政策 ﹖

答:儒家提倡的忠孝仁愛和尊君思想,有利大一統國家的統治。

d. 此項政策有何負面影響 ﹖

答: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學說定於一尊,士人欲登仕進,
只能研習儒家經典,其他學術思想因此而轉趨沒落,可見該政策阻礙
了其他學術思想的發展。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10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西漢丞相的出身
漢高祖至漢景帝時期 漢武帝時期丞相的出身 漢昭帝至漢平帝時期
丞相的出身(共 17 (共 11 人) 丞相的出身(共 20
人) 人)
外戚宗室 其他 外戚宗室
1人 其他
功臣及其子弟 1人 1人
2人
4人

官署文吏
1人

官署文吏
經學之士 8人
功臣及其子弟 外戚宗室 10 人
16 人 4人

資料二:

(武帝)嚮往儒學,下詔求方正賢良文學之士 …… 後來,他更下令
罷黜黃老、刑名等百家雜說,並任用了幾百位儒者。公孫弘更以對《春秋》
一書的深入認識而任官,從平民做到三公,被封為平津侯。天下學子,自
然是一邊倒似地傾向儒學。
據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漢武帝前後,丞相的出身有何轉變?

答:漢武帝前,丞相大多出身自功臣及其子弟;漢武帝後,丞相的出身多
為官署文吏和經學之士,其中以經學之士最多。

b. 承上題,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轉變?試根據資料二,加以分析。

答:從資料二可見,漢武帝實行獨尊儒術,通儒學經典者可如公孫弘般以
布衣身分入仕,並出任相職,自此丞相以至各級官員漸由儒生文人擔
任。

c. 有論者認為上述丞相出身的轉變,對漢的政治發展是有利的。試就有關
史實,說明這觀點。
答:從漢初至武帝時期,丞相多由功臣及其子弟出任,他們既未必有足夠
的學問和能力應付相職,更可能會恃功專橫,這是不利國家發展的。
但以儒生為相,由於他們以才學仕進,有足夠的學養充任丞相。此外 ,
儒生深明儒家仁義忠孝之道,以他們任丞相有助澄清吏治。因此漢室

111
改以儒生為相,對漢代政治發展是有利的。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12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漢武帝:「漢朝很多事情都是剛剛創立,加上邊族侵凌中國,若朕不
變更制度,後世就沒有成法可循,不出師征伐匈奴,天下就不得安寧;
這樣做就不得不勞民了。若後世又像朕這樣做,則是重蹈秦國滅亡的覆
轍。」

據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朕(漢武帝)即位以來,有不少狂妄的施政,使天下百姓愁苦,現
在已很難追悔當初了。由今天開始,任何有損民生,浪費天下人力物力的
事情,一概免除。

據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漢武帝為何要北伐匈奴?

答:根據資料一,由於匈奴時常入侵中國,漢武帝不得不北伐匈奴,以除
禍患。

b. 根據資料二,漢武帝的施政出現甚麼轉變?這轉變出現的原因是甚麼?

答:根據資料二,漢武帝下令盡罷所有有損民生的政策,實行與民休息。
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是漢武帝連年征戰,既耗損民力,也令國庫空虛,
漢的國勢開始衰落。武帝為了恢復國力,遂決心停止用兵,廢除苛稅 ,
罷除一切耗費人力物力的政策。

113
c. 你認為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根據以上資料,
並就你所知,抒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利多於弊。自漢立國以來,匈奴一直是漢室的心腹之患,由於立國
之初漢室沒有能力把匈奴徹底消滅,於是只能以「和親政策」換取與匈
奴之間的和平。然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政策,匈奴仍不斷侵擾邊
境。到了漢武帝時,漢興七十多年,漢室已累積了足夠的實力與匈奴
接戰。事實上,漢武帝大舉進攻匈奴,徹底解除匈奴的威脅,對漢朝
的長治久安貢獻極大。漢武帝又對南方邊境民族、西域和朝鮮用兵,使
邊境民族和政權紛紛臣服漢室,這不單開拓了漢的疆土,更有助防止
邊族坐大威脅漢室。誠然,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會勞民傷財。不過,漢
武帝時漢室的實力已足,征伐邊族又能盡除外患,確保國家安全,可
見漢武帝對外用兵還是利多於弊。

*弊多於利。有言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能確保國家安全,宣揚國威,
是利多於弊之舉。然而,這看法並不正確。就國家安全而論:漢武帝以
前,漢室與各邊族大致維持和平的關係,即使面對實力較強大的匈奴,
亦因漢初實行「和親政策」,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可見朝廷無需征
伐四夷以確保國家安全。就宣揚國威而論,漢武帝連年對外用兵確實
使西域諸國以至其他邊族稱臣入貢,但戰事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損失,
民生日困,「百姓愁苦」,國勢亦因而漸衰,可見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
實在得不償失。簡言之,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雖能宣揚國威,但卻造
成民不聊生、國勢衰落,實在是弊多於利。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14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的主要紀錄
年份 出兵匈奴結果

漢武帝派衞青出征,大破匈奴軍隊,斬敵數千人,並
公元前 127 年
收復黃河以南的土地。

漢武帝派霍去病出征,越過焉支山,斬匈奴八千餘人。
公元前 121 年 同年,深入匈奴境內的祁連山,斬匈奴三萬餘人,佔
領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

資料二:

匈奴的民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生長繁盛)。
失我焉支山(焉支山出產胭脂),使我婦女無顏色。

a. 根據資料一,漢武帝兩次派兵征伐匈奴,奪得了哪些土地?

答:第一次出征收復黃河以南的土地。第二次出征奪得了祁連山、焉支山和
河西走廊。

b. 根據資料一,資料二的匈奴民謠與哪一位征伐匈奴的將領有關?試加以
說明。
答:霍去病。民謠中提及匈奴失去的祁連山、焉支山,都是霍去病從匈奴奪
得的土地。

c. 上述兩段資料反映了甚麼史實?

答:以上資料,一方面反映了漢武帝對外武功鼎盛,另一方面反映了由於
他對外大事征伐,令匈奴失去大片土地,損失慘重,生靈塗炭。

115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漢家青史上,計拙(愚笨的計策)是和親。
(唐)戎昱《詠史》

資料二:張騫出使西域圖

a. 解釋資料一中提及的「和親」。

答:自漢高祖至武帝初,漢室把宗室女兒嫁給匈奴單于,以換取和平,這
就是「和親政策」。

b. 資料二所繪的事發生於西漢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間?

答:漢武帝。

c. 資料二反映了西漢對匈奴的態度有甚麼轉變?試加以說明。

答:由態度温和轉變為態度強硬。漢武帝想藉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國家
大月氏,夾擊匈奴。

d. 承上題,你認為漢室應該用哪一種政策對待匈奴呢?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和親:應盡量與匈奴和平相處,避免戰爭,以免雙方生靈塗炭。

*聯合西域國家夾擊匈奴:雖有和親之策,但匈奴仍常常入侵。應夾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16
擊匈奴,杜絕邊患,也可彰顯國威。

117
1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經過 60 年的休養生息和一系列改革,漢朝國力大增,進入了急劇擴
張的時期。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半個多世紀,使漢朝國勢
登上了頂峯。帝國已強大到足以向邊陲地區及亞洲腹地不斷地發動軍事遠
征。可是,到了漢武帝中晚年,國內出現饑饉和動亂:《漢書》指出當時民
力和國家財力都受了打擊,遇到農作物失收之年,就會寇盜四起。

據翦伯贊《秦漢史》及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資料二:漢昭帝的施政
漢昭帝始元二年
下詔百姓不須繳交今年的田租。
(公元前 85 年)
漢昭帝始元六年
廢除武帝時期所定的多種雜稅。
(公元前 81 年)
漢昭帝元平元年 下詔罷去閒散官員,減徭役和口賦(七至十四歲人口
(公元前 74 年) 需繳交的賦稅)稅額。
據班固《漢書‧昭帝紀》語譯及整理

a. 漢昭帝即位前,西漢的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試根據資料一,並就你所
知加以說明。
答:由於漢武帝好大喜功,不斷對外發動戰爭,導致在漢昭帝即位前,漢
的國力漸衰,百姓亦因武帝征戰連年而生活日困,國家出現了饑荒和
動亂,社會變得動盪不安。

b. 根據資料二,漢昭帝採取了甚麼措施以解決有關問題?

答:在漢武帝中晚年,民生日困,社會動盪。漢昭帝即位後,採取了與民
休息的政策。從資料二可見,昭帝數次下詔減免租稅賦役,又設法減
省開支,藉以改善民生。

c. 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漢昭帝的施政對漢朝的影響。

答:從資料二可見,漢昭帝多次減免百姓的賦稅錢糧,又減省朝廷開支,
與民休息。這些政策令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挽回了武帝末年在軍事和
經濟方面造成的頹勢,並與其後的宣帝開創了「昭宣之治」,使西漢的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18
政治重回正軌,延續了西漢的統治。

119
1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漢宣帝即位後,過了很長時間,渤海郡一帶鬧饑
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任命龔遂當渤海
太守。宣帝問龔遂:「你準備
用甚麽方法平息渤海一帶
的盜賊呢?」龔遂回答:「渤
海郡地處偏遠,那裏的百
姓爲飢寒所迫,地方官不知救濟,百姓才淪為盜賊。
陛下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宣帝
說:「朕選賢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安撫他們。
」龔遂明
白宣帝的心意後就出發往渤海郡。渤海郡郡府的官吏
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到任,便派兵迎接,但龔遂卻命他們回去,並裁撤郡內
專門追捕盜賊的官吏。他又向郡的官吏宣布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
吏不得對他們問罪,而攜帶兵器的人,才屬於盜賊。 漢
宣帝像
一些結夥搶劫的人,得
知龔遂的命令後,都放下武器自動解散,偷盜搶劫之事就這樣平息了。 龔遂
於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加以安撫。
據班固《漢書‧龔遂傳》語譯及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龔遂認為百姓為甚麼會淪為盜賊?

答:龔遂認為渤海郡百姓淪為盜賊是由於當地閙飢荒,而地方官員又不予
救濟,百姓終因飢寒所迫而淪為盜賊。

b. 根據以上資料,龔遂如何區分良民及盜賊?他的目的是甚麼?

答:龔遂認為攜帶農具的是良民,持兵器的是盜賊。他藉此區分標準促使
百姓放下武器,不再為盜賊,並再次執起農具,返回家鄉耕作,安分
守己。其目的是給予曾作盜賊的百姓一次從良的機會,亦讓官府能夠
不用動武就平息亂事,恢復秩序。

c. 試根據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評價漢宣帝的施政。

答:漢宣帝以重視吏治和明白民間疾苦著稱,資料所述的事情印證了這一
點。首先,宣帝面對渤海郡亂局,沒有立刻下令以武力清剿,而是設
法了解其原因,並盡力安撫百姓,反映他對百姓的體恤。另外,龔遂
成功解決了渤海郡的亂局,反映漢宣帝重視吏治及其用人之明。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20
1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漢代地方動亂
時間 史事
元帝至哀帝期間 盜賊甚多,其作亂數目,每年以萬計。
成帝陽朔三年 潁川申屠嘉率眾起事,殺地方官員,自稱「將軍」,擾亂
(公元前 22 9 郡國。
年)
成帝鴻嘉三年 廣漢鄭躬等攻佔官府,釋放囚犯,自稱「山君」,擾亂 4
(公元前 18 縣,部眾多達萬人。
年)
成帝永始三年 樊並等暴動,殺死陳留太守,自稱「將軍」。
(公元前 14 蘇令等攻殺長吏,自稱「將軍」,擾亂 19 郡國,殺死地方
年) 官員。
平帝初期 羣盜作亂數以萬宗。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資料二:

(哀帝時)諸侯王、列侯、公主、高級官員和富有之民多擁有大量奴婢,
佔田數量亦無限制。他們與民爭利,導致百姓無法耕作,嚴重困乏不足。

據班固《漢書‧哀帝紀》語譯及整理

a. 論者多認為漢元帝以後西漢社會漸見不安,試根據資料一說明此觀點。

答:從資料一可見漢元帝至平帝期間,盜賊作亂的事件每年數以萬計,成
帝時更有擾亂數郡國、有地方官員被殺的大規模民亂爆發。由此可見,
西漢末年社會出現不安的情況。

b. 根據資料二,並就你所知,分析西漢末年社會漸見不安的原因。

答:根據資料二,西漢末年權貴豪強大量兼併土地,導致大量平民百姓無
法耕作,難以維生,有些農民賣身為奴,有些淪為盜賊或參與民亂,
造成西漢末年的社會不安。

121
c. 有論者認為資料一反映的社會不安情況是西漢滅亡的主因。你同意嗎?
試就有關史實,抒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雖然,西漢亡於王莽篡位,但王莽得位亦需要有適當的時機。
西漢末年,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甚至起而作亂,百姓都對漢室
感到失望,並期望有新的統治者來解決這些社會危機。王莽遂以向災
民獻田宅等方法,取得社會的認同。若非漢末社會不穩導致漢室不得
人心,王莽實難以借社會不安的機會廣施惠政,從而達到篡漢的目的,
因此漢末社會不安是西漢滅亡的主因。

*不同意。西漢實際上是亡於王莽之手。王莽本為外戚,王氏在朝中實
力根深柢固,王莽於是藉此出任大司馬,總攬軍政大權,使君主成為
其傀儡,於是能輕易地篡漢自立。王莽篡漢只是一場宮廷政變,無論
當時社會是否動盪,以王莽當時的勢力和野心而言,篡漢是勢在必行
的。可見,社會不安、民亂四起與漢亡的關係不大。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22
1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王莽以外戚身分冒起,惟屈己服人,以賺取名譽, ……他對國家事
務盡心竭力,又以公正無私的態度處事,每有舉措,即得到讚揚。……他
繼四位父輩掌權,適逢漢室國運衰微,成帝、哀帝、平帝三位君主均沒有
子嗣,而太后王政君因高壽而能控制局面,故此王莽才能陰謀得逞,造
成篡漢的禍患。以此推論,(王莽篡漢)實得助於天時,並非全憑人力所
能達成。

據班固《漢書‧王莽傳》整理

資料二:
全國多處發生了旱災,我決 朝廷要擴充太學,
定捐錢百萬和田地三十頃, 增加博士及其弟子
賑濟貧民。 的員額,多招攬學
者,並優禮他們。
王莽 王莽

a. 根據資料一,漢室本身出現了甚麼問題,讓王莽能成功篡漢?

答:西漢自昭宣以後,君主大都只知玩樂,把一切政事交給外戚掌管。到
了成帝時,外戚王氏得掌政權。此外,就如資料一所述,西漢末年漢
室連續三位君主都沒有子嗣,導致外戚王氏乘機擁立幼主,控制朝局 ,
後來更成功篡漢。

b. 王莽在資料二的舉動對他篡漢有何幫助?

答:在資料二中王莽賑濟災民,擴充太學,優禮士人,這有助他取得平民
百姓以至士人的支持,有助減少篡漢稱帝遇到的阻力。

123
c. 你認為王莽成功篡漢是得力於「天時」,還是「人力」?試就有關史實抒
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天時。所謂「天時」是指當時的客觀環境,而「人力」是指王莽個人的
「努力」,王莽能成功篡漢,主要得力於「天時」。元成哀平期間,君主
大多昏庸,民不聊生,社會漸見不安,不滿漢室者越來越多。另外,
這時期的君主多無子嗣,外戚王氏得以操控嗣君,控制朝局。在這樣
的環境下,王莽才有機會控制國政,並利用眾人對漢室的不滿而篡位。
有論者認為王莽處處表現出謙恭儉樸,善於收買人心才是其成功的主
因。然而,假如王氏一族無法掌權,漢室又未腐敗至此,王莽是無法
篡漢的,因此「天時」是王莽成功篡漢的主因。

*人力。所謂「天時」是指當時的客觀環境,而「人力」是指王莽個人的
「努力」,王莽能成功篡漢,主要是得力於「人力」。王莽在篡位前對國
家事務盡心竭力,又以公正無私的態度處事,並以賜民田地、擴充太
學等方法收買人心,並假借符瑞,使民眾都認為他是代替漢室君主的
理想人選,這是他成功篡漢的主因。有論者認為西漢末年外戚專政和
政局敗壞等「天時」條件才是王莽成功篡漢的主因。然而,這些因素或
能動搖漢室統治,但無法使王莽取得權力以篡位,若非王莽的「努力」
篡漢自立的很可能是其他人。因此「人力」是王莽成功篡漢的主因。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24
19. 細閱以下資料, 然後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圖三:


身為王氏子弟, 謝謝王大人的賑 看來上天要
怎可過着這種腐 濟,你真是我們 王大人當皇
敗的生活! 的大恩人啊! 帝啊!

a. 上述資料的三幅漫畫,都與王莽篡漢有關。試根據這些漫畫,說明王莽
成功篡漢的原因。
答:圖一:王莽沒有染上王氏子弟驕奢的習氣,勤奮好學,生活儉樸,從
而取得姑母和叔伯的信任,執掌政權。
圖二:王莽賑濟百姓,籠絡人心,以取得民眾對他的擁戴。
圖三:王莽偽造符瑞,製造輿論,力證自己應當受命為皇帝。

b. 《漢書 ‧ 王莽傳》認為王莽篡漢是「亦天時,非人力之致矣(指王莽篡漢
是依賴客觀時勢,而非他個人的能力)」,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西漢末年,土地兼併嚴重,貧富懸殊,以致人心思變,為王
莽篡漢創造了機會。加上外戚王氏專政,使王莽能輕易掌權,發展勢力
王莽根本不需太多部署,已能篡漢自立。

*不同意。王莽篡漢主要是依靠他個人的努力。他不單不像其他王氏子
弟般,過着驕奢腐敗的生活,反而能勤奮好學,生活儉樸,才取得了
朝野讚賞和全國的擁戴,執掌朝政。此外,他利用符瑞製造輿論,加
上個人德行和廣施惠政以籠絡人心,故最終能潛移漢祚,成功改朝換
代。若非王莽個人努力及精心部署,縱然有合適的客觀形勢,也是不
能成功篡位的。

125
2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始建國元年(公元 9 年),王莽頒布詔令,宣布將全國土地收歸國
有,稱為「王田」,不准私人買賣。並規定男丁八口以下的家庭,佔田不
得超過九百畝,多出來的土地,必須分給親屬或鄉鄰;無地的農民每人
授田百畝。王莽本想解決西漢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結果卻遭到豪
強富戶的強烈反對,拒絕交出耕地。無地農民亦因遲遲得不到土地而心
感不滿,弄至民怨沸騰。因此,不過三年,王莽便被迫下令廢除此制。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a. 上述資料提及的是王莽推行的哪一項政策?

答:土地國有政策 / 王田制。

b. 在這個政策下,哪些人要交出田地?哪些人可獲取田地?

答:男丁八口以下而佔有田地超過九百畝的,要交出多餘田地。無地農民
則可獲取百畝田地。

c. 王莽為甚麼最終下令廢除此政策?

答:因為此政策不但遭到豪強富戶的強烈反對,無地農民亦因遲遲得不到
土地而心感不滿,所以王莽最終下令廢除此政策。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26
2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王莽參照周代的井田制,把全國田地改稱「王田」……都不許買賣。男
丁不滿八人而土地超過一井(即 900 畝)的家庭,要把多出的土地分給
九族親屬、鄰人和鄉親。過去無田,現應受田的家庭,按制度受田。

據班固《漢書‧王莽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西漢自武帝以來,通行五銖錢。王莽則四次改變幣制:第一次是在居
攝二年(公元 7 年);第二次是在始建國元年(公元 9 年);第三次是
在始建國二年(公元 10 年);第四次是在天鳳元年(公元 14 年)。在改
革幣制的同時,王莽還禁止百姓私鑄錢幣,否則予以重罰。這幾次幣制改
革,貨幣兌換不清,導致經濟混亂,使以十萬計的百姓因抗拒使用新幣
或私鑄新幣而被捕入獄。

張豈之《秦漢魏晉南北朝史》

a. 下列哪些項目是對資料一所述王田制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
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此制把全國土地改為國家所有
B 此制針對西漢末年土地兼併情況而設
C 豪強能藉此制取得更多田地
D 無田地者能透過此制獲得土地
答:( A、B、D )

127
b. 根據以上兩段資料,分析兩項措施會引起哪些人的反對。試就有關資料
加以說明。
答:資料一反映王莽把土地收歸國有,實行王田制。此舉會使地主失去其
土地,因而引起他們羣起反對。另外,禁止土地買賣會導致擁有小量
土地的平民在財政困難時,難以賣出土地以資周轉,導致一般平民百
姓亦反對王田制。
資料二指出王莽推行了多次貨幣改革,造成貨幣兌換不清,經濟混亂,
百姓因而反對,更不願使用新幣。

c.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王莽施政的不足之處。

答:從王莽推行王田制和貨幣改革中,可見他推行政策時,往往忽略了當
時社會的實際情況,亦沒有周詳計劃。例如他推行王田制時,沒有考
慮禁止田地買賣對一般平民百姓的影響,又沒有考慮如何處理地主的
不滿,終導致社會經濟出現混亂的情況。
另外,王莽推行新政往往不斷更易,使人無所適從。如他在七年間進
行了四次貨幣改革,人民難以適應制度變化,拒絕使用新幣,改革自
然難以成功。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28
2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地皇三年,公元 22 年)盜賊在各方出現,人數往往以萬計,他們
殺掉主要的地方官。太師王匡等多次出兵征討,都無功而還。王莽知天下
怨恨他,又無計可施,於是下令派遣風俗大夫往各地,宣布廢除禁止土
地及奴婢買賣以及把煮鹽、冶鐵、山澤資源等六項事業收歸國家專營的命
令,其他不便於民的政令亦同時取消。

據班固《漢書‧王莽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天鳳五年,公元 18 年)王莽任命大司馬司允(大司馬的屬官。大
司馬為掌管國家軍政大事的官員)費興為荊州牧。王莽問他上任後的施政
情況,費興回答說:「荊州和揚州一帶的百姓以山林、池澤等資源為生,
以捕魚、伐木等為業。國家操控山澤資源的政策,與民爭利。現在連年大旱,
百姓飢餓窮困,因而成為盜賊。我到了那兒後,會曉喻盜賊歸田耕作,把
耕牛和種子借貸給百姓,並減免他們的租賦,這樣應可安撫當地民情。」
王莽憤怒,免去費興官職。

據班固《漢書‧王莽傳》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王莽改制中有甚麼不利民生的政策?請寫出其名稱。

答:王田制、禁止買賣奴婢及六筦。

b. 資料一指「天下怨恨」王莽,試根據資料二,分析其原因。

答:天下百姓都怨恨王莽,其主要原因從資料二所見,與王莽施政和性格
有關。
首先,王莽施政忽略了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往往在打擊富商之餘,
亦影響一般百姓生計,如六筦規定山澤資源由國家專營,導致富商以
至一般百姓的利益受損;從資料二可見,荊揚百姓就因這制度而無法
依靠資源維生,生計大受影響。
另外,王莽為人剛愎自用也是引致「天下怨恨」的原因,如朝臣費興直
言六筦之弊,並指出安撫荊揚百姓之法。但王莽卻因他批評六筦而免

129
去其官職,終使弊政沿用不改,導致百姓的怨恨有增無減。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30
c. 有言王莽新政之失敗乃其咎由自取?試參考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抒
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是。王莽改制,盲目復古,忽略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又急於求成,
推行過急,欠缺周詳計劃,於是所推行的王田制、六筦、貨幣改革等,
無一不破壞經濟,損害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利益,導致民不聊生。雖有
賢臣指出新政的不足,但他固執猜忌、自以為是,沒有接納別人的意
見,又未能選任賢才,終導致如資料一所言盜賊處處,官兵難禁的局
面,這一切都是王莽咎由自取的。

*不是。王莽推行的部分新政,立意甚善,主要是為了改革西漢的積
弊,如王田制就是一例。不過,此制因損害了富商權貴的利益,而受
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才失敗。另外,資料一所言的盜賊四起,官吏難禁
的局面與當時天災連年,飢荒處處有很大關係。因此,我不認為王莽
新政之失敗乃其咎由自取的結果。

131
第五章 東漢的戚宦政治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西漢末年與東漢初年的戶口

據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資料二:

在王莽的新政下,百姓動輒觸犯刑禁,無法耕種,徭役繁重,旱災蝗
災接踵而至……官吏以苛暴的手法建立威信,侵凌小民。富有的人無法自
保,貧窮的人難以生存,不少百姓都成了盜賊……戰爭、被捕降罪、饑荒
疾疫、人相食等情況不可勝數。
據班固《漢書‧食貨志》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說明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戶口的變化。
答:東漢初年,不論戶數和口數都比西漢末年大幅減少,只有西漢末年的
五分之一左右。

b. 承上題,根據資料二,分析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
答:戶口大幅減少與王莽施政不善有密切關係。從資料二可知,在王莽統
治之下,百姓動輒得咎、吏治敗壞、賦役繁重、農民失耕,加上天災、戰
亂連年,不少百姓都因生活困難而淪為盜賊。東漢初年政府控制的戶
口因而大減。

c. 綜合資料一、二,假如你是漢光武帝,你會制定甚麼措施解決資料一所
反映的問題?
答:我會廢除王莽時期的苛政,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務使百姓不再四
處流亡,安頓下來,進而恢復農業生產。另外,我亦會禁止官吏侵凌
百姓,注重吏治,藉此安撫民心。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32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 30 年)下詔:「那時仍要用兵,府庫無力
應付相關支出,於是實行十稅一。今士兵都屯田耕種了,糧食亦積儲起來
了,下令郡國收田租三十稅一。」
據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史載,劉秀經常召集官員到御座之前,調查基
層吏治的得失,了解民間疾苦,所以能夠使上下嚴
謹施政 …… 他常以循吏擔任地方官,循吏是指一些
不全靠刑罰治民,而能「順人情」的官員,他們大多
特別關心民間疾苦,注意發展生產,減輕百姓負擔
設法阻止豪強為害。

據黃留珠《劉秀傳》及林劍鳴《秦漢史》整理

a.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3
3.   

皇帝

(三公)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監察百官) (主理政務) (掌握軍事)

九卿
(處理皇室及政府各項事務)



皇帝 尚書
(掌出納王命、參議政
事)
(三公)

司空 司徒 太尉
(掌營建及水利) (掌考核官吏、
民 (掌軍事)
政)

九卿
(處理皇室及政府各項事務)

a. 


b.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34
4. 

    
 10 17 27
 1 1 2
 13 18 31
 1 1 1
 11 19 30
 2 1 3
 8 1 9
 15 21 36
 12 22 34
 14 1 14
 9 30 54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5
5. 


年齡
40 36
年壽 34
35 即位年齡 31 30
30 27
25
20
14
15 15
13 9 14
10 11 12
10
3 8
5 1 1
1 1 2
0 帝號
和帝 殤帝 安帝 少帝 順帝 沖帝 質帝 桓帝 靈帝 少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36
6. 

    / 
 10  
 1  
 1  



a.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7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b.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38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9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40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42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3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6 1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81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44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5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46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7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48
13. 


 

‧



a.     




b.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9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50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1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52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3
 
1. 


 210  217  2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54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5
2. 

   ( ) 






a.   


  

b.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56
3. 

曹操已經擁兵百萬,並且挾制皇帝而
向諸侯發號施令,實在不可同他直接較量。
孫權佔有江東地區,其統治已歷三世,那
裏地勢險要,百姓歸附,有賢人輔佐,可
以結為聯盟而不可以圖謀他。荊州北有漢
水、沔水作屏障,南至海邊,東連吳郡、會
稽,西通巴、蜀,是用兵的戰略重地。
益州
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廣大,是天府之國。 將
軍(指劉備)
既是漢室後代,又有信義,廣交天下英雄,求賢若渴。
若佔領荊、益二州,與
西南諸族和睦為鄰,對外結盟孫權,對內修明政治,在天下有變時從荊、益
兩路出兵,就能復興漢室。
據諸葛亮《隆中對》整理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7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

b. 
   1 2
345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58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
5. 

a.      




b.  
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60
6. 

(諸葛亮言)現在曹操已擁兵百萬,挾天
子以令諸侯,決不能與他爭一日之長短。而孫權
佔據江東,已經歷三代的經營,地勢既險要,
民心又歸附,賢能之士都為他效力,故只能以
此為援而不可向他打主意。荊州以北有漢、沔二
水為屏障,又有南海的物產可資利用,東面連
接吳郡和會稽,西面亦能通往巴、蜀之地,這是
兵家必爭之地,而當今的主人無力守住它。這是
上天特意安排來資助將軍(劉備)的,將軍有
意奪取嗎?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里,乃天府
之國,從前漢
高祖就是憑着這裏成就帝業。劉璋懦弱昏庸,北邊又有張魯的威脅,雖說
民殷國富,但不知愛護體恤,故此才智之士都希望得到一個賢明的君主。
諸
葛亮畫

將軍既是漢室的後裔,而且信義聞名天下,廣招天下英雄,求賢若渴。 若
據有荊、益二州,憑險據守,對外與西部各戎族和好,安撫南方的夷越各
族,又和孫權結盟;對內則整頓政治;待天下發生變故,就派一員上將率
荊州之兵進軍宛城、洛陽一帶,而將軍則親率益州之軍進攻秦川,百姓豈
有不夾道迎接將軍呢?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復興有望了。
據諸葛亮《隆中對》語譯及整理

a.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1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62
7. 


    2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163
b. 
1
2
3
4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64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b. 


c. 


165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個分裂與融合的時代》整理

a. 根據資料一,分析西晉恢復封建的原因。

答:由於晉武帝司馬炎認為魏國的滅亡是因「無宗室以為藩輔」所致,所以
在西晉初年便恢復封建,大封宗室為王。

b. 綜合資料一、二,分析八王之亂發生的原因。

答:首先是因為晉武帝恢復封建,大封宗室為王,並准許他們自行任免官
吏和掌握軍隊,「成為一方的土皇帝」。由於諸王都握有重兵,種下日
後宗室相殘的禍根。其次,晉武帝死後,繼位的惠帝卻天生癡呆,政
權由皇后賈氏所把持,引起了宗室諸王的篡位野心,繼而互相殘殺,
引發「八王之亂」。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66
c. 你認為分封制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試據以上資料及個人所學作
答。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利多於弊。施行分封制的好處頗多,首先是可以利用各地宗室的力
量來拱衞中央,若遇亂事可以勤王,減少權臣篡位的可能。其次是加
強對地方的控制,各地宗室皆擁有一定兵力,足以鞏固地方統治,避
免出現民變的情況。所以,分封制對鞏固政權帶來極大幫助。有論者認
為分封制可能存在宗室內訌、自相殘殺等缺點。但其實只要中央能維持
諸王之間的勢力平衡,亂事就不易發生。簡言之,分封制實是利多於弊

*弊多於利。分封制容許宗室擁有軍隊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若中央
強大,尚可相安無事;若中央力弱,地方宗室起事後,中央無力平定,
後果堪虞。再者藩輔之效只是建基於制度的約束和親密的血緣關係上,
時間一長,血緣關係轉淡,各地宗室不但不會勤王,反而會起來叛亂,
對中央構成極大威脅,所以是弊多於利。

167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晉惠帝曾經在華林園中,聽見青蛙的叫聲,他覺得很奇怪,於是便
問隨從:「這鳴叫的東西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隨從感到皇帝的問題很
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說:「在公家的地方就是公家的,在私人的地
方就是私人的。」等到天下大亂,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
把情況報告給晉惠帝,惠帝卻反問說:「為甚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
聽了,哭笑不得。

據房玄齡《晉書‧孝惠帝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晉門:惠帝〉 周曇
蛙鳴堪笑問官私,更勸饑人食肉糜。
蒙昧萬機猶婦女,寇戎安得不紛披?

a. 根據資料一,以下哪一項是對晉惠帝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
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聰明 B 愚昧
C 關心百姓 D 幽默
答:( B )

b. 根據資料一,人們為何對晉惠帝的提問感到可笑?

答:因為晉惠帝的提問並不合理,反映出他的愚昧無知。例如青蛙是天生
之物,又何來屬於公家或是屬於私人的分別?另外,到了天下大亂,
百姓已經沒飯吃了,又何來有肉粥呢?所以,人們都感到可笑。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68
c. 資料二認為寇戎紛紛作反,是因惠帝而起。你同意嗎?試據以上資料,
並就你所學作答。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因為一個這樣愚昧的皇帝,怎能統領好一個國家呢?朝中政
權只會落入權臣、外戚、后妃或宗室等人的手中,政治黑暗,社會動盪
於是地方上寇戎紛紛作反,最好例子便是八王之亂。所以,晉惠帝的
愚昧無知正是寇戎作反的原因。

*不同意。君主雖身繫國家的安危,但只要有完善的制度,就算是愚
昧的皇帝,也能治理好國家,寇戎亦未必會作反。就以八王之亂為例,
其禍根實是源自晉武帝的分封宗室政策,造成地方勢力坐大,威脅中
央的情況。加上晉惠帝皇后賈氏野心勃勃,乘機把持國政,終引致趙
王倫等宗室諸王內訌,社會動盪。所以,寇戎紛紛作反並不是因為晉
惠帝的愚昧無知。

169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年份(公 事件
元)
280 年 晉武帝司馬炎南下滅吳,中國暫歸統一。
晉惠帝繼位,賈后弄權,聯同楚王瑋殺輔政大臣楊駿等人,
290 年 又矯旨使楚王瑋殺輔政大臣汝南王亮等人,再以擅殺大臣之
罪誅楚王瑋。
趙王倫誅賈后,廢惠帝自立。諸王不滿,紛紛起兵聲討趙王
300 年
倫。
齊王冏、長沙王乂、河間王顒、成都王穎先後兵敗被殺,東海
305 年
王越毒殺惠帝,立懷帝。

a. 以上資料提及公元 290 至 305 年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與哪一場叛亂有關?

答:八王之亂。

b. 承上題,這一連串事件對西晉的政局發展有何影響?

答:當時天下剛統一不久,八王又即互相攻伐,亂事長達十六年,導致政
局不穩,社會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國家因而衰落。此外,八王之亂期
間,諸王在混亂中各自以匈奴和鮮卑等兵為外援,使這些外族洞悉中
原虛實,最終導致五胡亂華的局面。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70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西漢末,匈奴五千餘部落入居朔方諸郡,與漢人雜處,子孫傳襲,
歷代不絕,戶口滋長,遍布北方。西晉武帝即位後,塞外匈奴數萬人歸化
(歸附西晉),在平陽、西河、太原等地與晉人雜居。晉武帝太康五年(公
元 284 年),匈奴近三萬人歸化。太康七年(公元 286 年),匈奴十萬餘
人歸化。太康八年(公元 287 年),匈奴萬餘人歸化。

據房玄齡《晉書‧匈奴傳》語譯

資料二:
晉武帝泰始七年(公元 271 年),匈奴其
中一個部落的首領發動叛亂。 武帝派何楨討伐。
何楨誘殺匈奴首領,匈奴震服,多年不敢反
叛。後來,匈奴因忿恨西晉,殺害晉朝官員,
漸 成 邊 患 。 惠 帝 元 康 年 間 ( 公 元 291 - 299
年),匈奴攻佔上黨(地名),殺官員,又率
領馮翊、北地的羌胡攻破二郡。
據房玄齡《晉書.匈奴傳》整理

a. 資料一反映了西晉政權正面對甚麼問題?

答:資料一反映了西晉政權正面對胡人內徙的問題。自西漢以來,匈奴不
斷歸化和內徙,構成對晉室的威脅。

b. 根據資料二,匈奴人與漢人雜居,是否和睦?試就你所知,解釋造成這
種情況的原因。
答:不和睦。資料二指出匈奴人曾發動叛亂,殺害晉朝官員,又聯同羌胡
攻佔地方。這是因為匈奴人和漢人雜居,常有磨擦,加上晉朝官吏、豪
強欺凌壓迫匈奴人,令匈奴人忿恨,伺機叛亂。

c. 資料一、二描述的情況與西晉滅亡有何關係?

答:胡人內徙,人口不斷增加,在晉朝境內勢力漸強,形成威脅。胡人與
漢人雜居,常有磨擦,加上受晉朝官員、豪強欺壓,產生怨忿,伺機
報復,最終導致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匈奴先後攻陷洛陽、長安,擄走

171
懷帝和愍帝,令西晉滅亡。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72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晉惠帝時,大臣江統向朝廷上書,他說:「中原地區向來是帝王居所
從來未聞有胡族居住於此。胡人與我們並不是相同種族,必懷有異心。胡
人的習尚又與漢人不同,易生磨擦。當今之勢,應乘着我們兵威強盛,將
這些胡族徙回塞外去,然後加以安撫。這樣胡族和漢人便不會雜居在一起
各得其所。」

據江統《徙戎論》語譯及整理

a. 為何江統認為胡族內徙會對國家的統治構成威脅?

答:因為大批胡族內徙,漸聚居於國家的重要地區,並懷有異心,加上胡
漢習俗不同,易生磨擦,容易導致叛亂。

b. 江統建議應如何處理胡族內徙問題?

答:江統認為朝廷應把境內胡族遷回塞外。

c. 承上題,你認為江統的建議可行嗎?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可行。朝廷及早把胡族遷回塞外,能避免胡漢衝突加劇,減少叛亂
的機會。

*不可行。部分胡人久居內地,早已落地生根,他們人口眾多,如要
徙戎,並非易事。此外,勉強遷徙,只會引起胡人的不滿,促使胡人
更早叛亂。

173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郭欽建議遷徙戎狄:「西北諸郡


全為戎狄,洛陽距匈奴的居庭平陽甚近,只隔騎兵三、四天路程,他們對
國家安危造成極大威脅,請皇上遷徙戎狄。」
據房玄齡《晉書‧四夷列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西晉惠帝元康九年(公元 299 年),江統提出遷徙戎狄的建議:「關


中地區向來是帝王之地,亦具經濟重要性。現在,關中百萬人口中,半數
為氐羌族人。并州匈奴數萬戶,人口較氐羌還要多。華夷雜處,除影響當
地人心與風氣外,還對國家造成極大威脅。我認為應該把已內遷的胡族遷
回塞外。」
據房玄齡《晉書‧江統列傳》語譯及整理

a. 資料一、二中的建議是針對西晉甚麼問題而提出的?
答:胡人內徙的問題。

b. 承上題,資料一、二中為何有如此的建議?
答:郭欽認為西北諸郡全由外族居住,匈奴內遷後的地方與西晉首都洛陽
非常接近,騎馬只需三四天的路程,這對國防構成嚴重的威脅。江統
則認為現在關中華夷雜處,外族已佔人口的一半,這既影響當地人心
與風氣,還對國防造成極大威脅。

c. 假如你是西晉的君主,你會接納他們的建議嗎?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接納。自漢以來,胡人不斷內徙,與漢人雜居於西北邊塞,並不斷
南移。由於彼此語言習俗、文化背景都不相同,容易發生磨擦。加上官
吏的處事不當,和豪強的欺凌,種族仇恨自然產生,這樣發展下去,
實在非常危險。所以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接納郭欽、江統的建議,把
胡人遣返回他們的舊土。

*不接納。徙戎政策在實行上頗有問題。首先,胡人內徙大多因塞外荒
涼,難以維生,故仰慕華夏富強而內徙。若將他們徙回舊地,有損國威
其次,胡人自漢武帝時內徙經已數百年,人口日滋,為數頗眾,如要
遣返實屬不易。故應加以教化,並禁止豪強欺凌,務求胡人漢化,既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74
可消弭危機,又對我中華民族的壯大,有莫大裨益。

175
1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晉武帝立國後,胡族繼續內遷和歸化。晉君主對內遷的胡族皆「撫納
之」。

據房玄齡《晉書‧四夷列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西晉統治時期,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關中一帶,居
住着許多的少數民族,「關中之人百萬餘口,……戎狄居半」
。在漢族的影
響下,這些內遷的外族逐漸由遊牧轉向農業定居,胡漢文化相互影響滲
透。但在交融的同時,胡漢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漢
人的奴婢。這些奴婢常常被迫服役,當兵作戰,更有甚者被地方官員押往
他鄉出賣,因而激起了境內各邊境民族的反抗;而各邊境民族的上層人
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實行割據。西晉以後之五胡亂華、永嘉之亂亦肇
基於此。

轉引自「中華萬年網」

a. 根據資料一,晉武帝對於內遷的胡族採取了甚麼措施?

答:晉武帝對內遷的胡族採取了「安撫接納」的措施。

b. 根據資料二,胡族內遷對西晉有何負面影響?

答:根據資料二,首先,胡族內遷嚴重威脅了晉室首都洛陽的安全。西晉
時期,不少邊境民族散居於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特別是并州和關
中一帶,關中甚至「戎狄居半」,於是北方重要戰略地帶便聚集了大批
胡族,直接威脅首都洛陽的安全。其次,胡族內遷激化了漢胡之間的
矛盾,例如不少匈奴人成了漢人的奴婢,而這些奴婢又常常被迫服役 ,
當兵作戰,更有甚者被押往他鄉買賣,於是激起了各邊境民族的反抗 ,
造成社會動盪。另外,胡族首領利用本族的人民,實行割據,這便導
致日後五胡亂華、永嘉之亂的出現。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76
c. 你認為晉武帝是否要為五胡亂華、永嘉之亂負上責任?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是。晉武帝以安撫接納的措施來處理胡人內徙的問題,令到胡漢雜
居,磨擦時有發生。加上地方官吏和豪強對胡人的欺凌壓迫,兩族矛
盾於是日益加劇。另外,北方邊境民族不斷內徙,分布遍及黃河流域
一帶,他們一旦作亂,嚴重威脅西晉首都洛陽的安全。所以,晉武帝
要為五胡亂華和永嘉之亂負上責任。

*否。晉武帝只是安撫和接納胡人,並未引起他們作亂的心。反而是地
方官吏沒有妥善處理漢胡雜處的問題和糾紛,才是五胡亂華和永嘉之
亂發生的主因。另外,八王之亂期間,諸王引匈奴、鮮卑等兵為外援,
使這些胡族得以坐大,並生覬覦之心。所以,晉武帝不用為五胡亂華、
永嘉之亂負上責任。

177
1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支
持。在此期間,王導位高權重,聯合南北士族,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指
分化和拉攏),政令己出。王敦則掌兵權,專任征伐,後來又坐鎮荊州,
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權傾內外,司馬睿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登基大典那
天,皇帝司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導同升御牀,一同接受羣臣的朝賀,表
示願與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但天無二日,王導嚇了一跳,連忙推辭說:
「太陽豈能與萬物同輝,君臣名分是有區別的」,晉元帝才沒有勉強他。但
司馬睿對王導始終十分尊敬,稱王導為「仲父」。歷元、明、成三朝,王導
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給王導的手詔總是用「惶恐言」、
「頓首言」、
「敬
白」之類的語言,他還親自駕臨王導的府邸,禮敬王導的妻子。王導每次
上朝,晉元帝都要起立相迎。所以「王與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實際的歷
史含意,反映了東晉門閥政治的特殊背景。

轉引自「中華萬年網」

a. 以上資料中,「王與馬」是指哪兩個大族?

答:王是指世家大族王氏,馬是指皇族司馬氏。

b. 根據以上資料,為何會有「王與馬,共天下」這個典故?

答:這個典故的出現,一方面是由於司馬睿得到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支
持而得以在江南登基稱帝。另一方面則是因王氏掌控了朝中軍政大權,
如王導「政令己出」,王敦則總掌兵權,專任征伐,後來又坐鎮荊州,
控制建康。加上歷經元、明、成三朝,王導地位一直十分崇高,如晉元
帝在王導上朝時都要起立相迎,成帝給王導的手詔也總是用敬語。因
此,才有「王與馬,共天下」的典故。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78
c. 「王與馬,共天下」對於晉室的統治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試抒
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利多於弊。西晉滅亡後,局勢非常混亂,司馬睿當時沒有甚麼實力,
幸得北方大族王氏的支持而在江南登基稱帝,建立政權。王氏一族掌
權雖削弱了皇權,但透過王導、王敦的努力,聯合南北士族,穩定政
權,鞏固統治,讓晉室國祚得以延續。所以,「王與馬,共天下」實是
利多於弊。

*弊多於利。王氏的權力過大,有可能危及司馬氏政權的穩定。例如王
導「政令己出」,王敦則總掌兵權,專任征伐,後來更坐鎮荊州,控制
建康,可見王氏的權力幾可推翻東晉皇室。所以,「王與馬,共天下」
雖有助建立政權、穩定統治,但長遠來說對皇權是一大威脅,所以是
弊多於利。

179
1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年份(公
北方政權 南方政權
元)
主要有匈奴建立的前趙、氐 司馬睿在江南登位,是為晉
人建立的成漢、漢人建立的 元帝,史稱「東晉」。在王導
317 年
前涼並立。 的輔助下,東晉得到南北世
家大族的擁護。
氐人苻堅統治的前秦統一北 東晉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在位。
376 年
方。
前秦君主苻堅南下攻晉,在 東晉抗擊前秦,在淝水之戰
383 年
淝水之戰大敗而回。 大勝。
前秦滅亡。當時有羌人建立 東晉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在位。
394 年 的後秦、氐人建立的後涼、鮮
卑人建立的西秦和後燕並立。
主要有漢人建立的北燕和西 權臣劉裕廢晉恭帝,東晉滅
420 年 涼、鮮卑人建立的西秦、匈奴 亡。
人建立的夏和北涼並立。

a. 東晉政權維持了多少年?

答:約 103 年。

b. 與東晉同時期,北方政權有甚麼特點?

答:除了前秦短暫統一外,北方處於割據混戰之中,常常同時有幾個政權
並立,先後出現過十六個較重要的政權。北方政權多由胡族統治,只
有少數政權是由漢人建立的。

c. 東晉為何能偏安江南?試利用上述資料的內容加以分析。

答:江南只有東晉一個政權,得到南北世家大族的擁護,在淝水之戰得勝
後,局勢較穩定。北方自前秦在淝水之戰大敗,不久瓦解,再度陷入
分裂,胡族無力攻晉。因此,東晉便能偏安江南。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80
1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祖逖年輕的時候,就懷有雄心壯志,他與友人劉琨志氣相投,經常
一起談論國事至深夜。每當聽到雞啼,他們便起床練武。

永嘉之亂後,晉室在江南立國,祖逖亦遷往南方避難。祖逖常懷復
國之志,曾上書晉元帝要求北伐,但朝廷只授了他一個奮威將軍的虛銜 ,
及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讓他進行北伐。祖逖並不因此而灰心,他
率領士兵渡江北伐。當船駛至江中時,祖逖用力敲打船槳,並向眾人發
誓說:「如果我不能收復中原,就像江水一樣,一去不返。」最後,祖逖
成功收復黃河以南的土地。

a. 根據上述資料,祖逖的性格為人怎樣?

答:胸懷大志,志向堅定。

b. 晉元帝對北伐的態度如何?何以見得?

答:晉元帝對北伐的態度並不積極,因他只給予祖逖一個虛銜及少量物資。

c. 根據上述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東晉北伐失敗的原因。

答:東晉建國後,曾有過幾次北伐,其中著名的將領有祖逖、桓温和劉裕,
他們曾收復不少失地。然而,東晉的君臣大都貪圖苟安,不思進取;
而士族和庶族,南人和北人,又互相猜忌,未能通力合作;朝廷又擔
心將領功高難制,對北伐不但不積極支持,甚至因猜忌而加以牽制。
所以多次北伐都是半途而廢,徒勞無功。

181
1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桓温是宣城太守桓彝之子,晉明帝之婿,任都督荊梁四州諸軍事、荊
州刺史。永和三年(公元 347 年),他率軍入蜀,滅了氐人李氏的漢國,
聲威大振。後來他曾三次北伐:
第一次是在永和十年(公元 354 年),他親率步騎四萬餘人,連破氐
族苻健軍,直抵霸上(今陝西長安東)。後來,桓温因軍糧不繼,未能攻
克長安,退返襄陽。
第二次北伐是在永和十二年(公元 356 年),桓温擊敗羌族貴族姚襄,
收復洛陽。桓温向晉穆帝建議還都洛陽;又建議自西晉末年南遷的士庶人
等,一律返回故鄉。但上自皇帝下至達官貴人,均安於江南一隅,不願北
還。桓温的建議未被採納。後來桓温返回江南,洛陽和其他已恢復的土地
又相繼失掉。
第三次北伐是在太和四年(公元 369 年),桓温率步騎五萬人大敗前
燕軍,進抵枋頭(今河南浚縣)。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斷了晉軍
的糧道,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晉軍遭到前燕騎兵的追擊,死傷三
萬人。
據房玄齡《晉書‧桓温列傳》整理

a. 除了上述資料提及的桓温北伐外,東晉還有哪些北伐例子?試舉二例。

答:祖逖北伐、劉裕北伐。

b.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桓温三次北伐失敗的原因。

答:桓温第一次北伐失敗,是因為軍糧不繼,未能攻克長安;第二次失敗
是因為東晉朝廷,上自皇帝下至達官貴人,均苟安於江南,不願北還 ,
故北伐得來的土地得而復失;第三次失敗是因為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 ,
晉軍的糧道被截斷,加上遭受前燕騎兵的追擊,所以失敗而回。

c. 如果你是東晉君主,你會支持北伐嗎?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會。北方原為晉室司馬氏的領土,現在卻淪陷於邊境民族的統治之
下,我作為司馬氏的後裔和一個漢族君主,視此為奇恥大辱,所以一
定會支持北伐,恢復漢人對中原的統治。

*不會。東晉朝廷對南方的統治已趨於穩定,現在若貿然派兵北伐,
不但虛耗國家人力物力,影響社會穩定,還會讓北伐將領藉機擴張勢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82
力,動搖國家統治的基礎。所以,我作為東晉的君主,不支持北伐,
以免影響國家的穩定。

183
2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蜀漢建興五年(公元 227 年),丞相諸葛亮向後主劉禪解釋北伐的


原因

現在天下分為魏、蜀、吳三國,益州的蜀國國力困乏,這實在是危急
存亡的關鍵時刻。……現在南方各郡的叛亂已經平定,軍備物資充足,應
該激勵統率三軍,北上平定中原。……復興漢室,把劉氏宗室遷回昔日的
京都,這就是我報答先帝、效忠陛下所應盡的職責。

據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北方的戰亂曾給晉人不少重光故土的機會,但晉人未能把握時機,
全力反攻。當時除少數苟安的士大夫外,晉人莫不希望早復中原,他們普
遍抱有一種思想,認為誰能驅逐胡虜,誰便有稱帝的資格,這種思想在
東晉中末期尤為顯著。因此若干野心家,都思北伐立功,以求名正言順地
稱帝。正因如此,晉室中央及其執政者漸漸視外戰為畏途,不但不加支持
反處處掣肘。

傅樂成《中國通史》

a. 根據以上資料,下列哪一項是對蜀漢和東晉北伐目的的正確敍述?請把
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兩朝皆以北伐鞏固政權
B 兩朝皆以北伐收復故土
C 兩朝皆以北伐驅逐胡虜
D 兩朝皆以北伐取得稱帝資格
答:( B )

b. 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蜀漢和東晉時期北伐原因的相異之處。

答:諸葛亮是為了光復漢室及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盡忠於自己的職責,
沒有私心;部分東晉北伐將帥則為了增加個人聲望和政治力量,以便
篡位稱帝時可以名正言順,具有私心。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84
c. 蜀漢和東晉時期的北伐,何者所面對的困難較大?試綜合以上資料,並
就你所知,加以分析。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蜀漢時期。如資料一所言:「蜀國國力困乏」,在三國中以蜀國的人
口及領地最小,反之北方的魏國領土及人口最多,蜀國難以抗衡。此
外,後主劉禪昏庸無能,寵信宦官,使諸葛亮受到牽制,難以全心北
伐。終於,諸葛亮多次北伐也無功而還,最後更在北伐途中病死。反觀
東晉佔有整個淮河、長江以南地區,又有大批中原人士南下,所以領
土和人口均比蜀國時多,足以與北方的邊境民族對抗;加上江南地區
經過三國時吳國的開發,經濟已得到發展,可為北伐提供充足的物資。
而且,東晉北伐時,北方陷入戰亂,「給晉人不少重光故土的機會」,
可見東晉只要能把握時機,全力反攻,定能取得勝利。由此可知,蜀
漢時期北伐所面對的困難較大。

*東晉時期。如資料二所言,雖然「北方的戰亂曾給晉人不少重光故土
的機會」,可是不少北伐將領都具有私心,他們都是為了增加個人聲
望和政治力量,企圖謀取稱帝的資格而北伐。晉室中央有見及此,自
然不支持北伐,更會對北伐處處掣肘。反觀蜀漢雖然「國力困乏」,然
而,蜀漢如資料一所言:「南方各郡的叛亂已經平定,軍備物資充足」
已具備北伐的實力。此外,諸葛亮一心復興漢室,加上他以丞相的身
分主持北伐,更有助減少朝廷的掣肘。由此可知,東晉時期北伐所面
對的困難較大。

185
2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曹操統一北方後,以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與孫權結盟
在赤壁對抗曹操。曹軍多北方人,不習南方水土,交戰前,軍中已疾疫流
行。剛一交戰,曹軍不利,便撤到江北。孫劉聯軍針對曹軍不習水戰,而
把船艦連接一起的機會,縱火焚燒曹軍船陣,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
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

據「中華萬年網‧赤壁之戰」整理

資料二:

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強徵北方各族人民,組成八十七萬大軍南下,
想一舉滅掉東晉,東晉遂派謝玄等統率北府兵八萬將士迎戰苻堅。苻堅派
晉軍降將朱序去勸晉軍投降,朱序卻將秦軍之虛實告知晉軍。晉軍將領謝
玄根據朱序所報部署,突襲秦軍前哨陣地,殲滅秦軍萬餘人;接着晉主
力挺進至淝水東岸,與秦軍對峙於淝水。當時謝玄要求秦軍稍退,讓晉軍
渡過淝水進行決戰。苻堅以為可以乘晉軍半渡時進行偷襲,便一口應允。
豈料秦軍皆是強徵得來的烏合之眾,人心浮動,將士厭戰,加上朱序乘
機高呼:「秦軍敗了。」於是秦軍一退而不可復止,東晉軍隊乘勝追擊,大
敗秦軍。

據「中華萬年網‧淝水之戰」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下列哪些是兩次戰役的相同之處?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
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北方擁有軍力優勢 B 北方勸降失敗
C 北方不習水戰而敗 D 南方以戰略取勝

答:( A、D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86
b. 根據以上資料,曹操與苻堅戰敗的原因有何不同之處?

答:曹操與苻堅先後揮軍南下,企圖統一中國,然而他們由於不同原因而
失敗告終。曹操軍隊雖然號稱八十萬之眾,但多數是北方人,不習水
戰,而且交戰前軍中疾疫流行,大大削弱曹軍戰鬥力。而且,孫劉聯
軍能針對曹軍的連環船採用火攻戰略,故能戰勝曹軍。苻堅的軍隊則
是烏合之眾,人心不齊。又誤用朱序,計謀不當,本想趁晉軍渡河時
突擊,沒想到造成了自己軍隊的大潰敗。

c. 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何影響?

答:赤壁之戰後,曹操只能退回北方,孫權繼續佔據江東,劉備乘機佔據
荊州、益州、漢中,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中國繼續處於分裂
的狀態。淝水之戰則使前秦一蹶不振,隨後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的
局面,胡人再也無力南侵。東晉的局勢亦因戰勝而暫時穩定下來,得
以繼續偏安,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187
2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苻堅曰:「……如今簡略計算我的士卒人數,可以得到九十七萬人…
…如今以我軍人數的眾多,就算一人丟一根馬鞭到江裏,也足以阻斷江
流……我有一百萬精銳士兵,軍事物資更堆積如山……以我的軍隊攻打
晉朝,比較雙方強弱,就如疾風掃秋葉一樣容易。」

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 383 年),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派八十


多萬大軍南下,想一舉滅掉東晉。苻堅先派他弟弟苻融率軍二十五萬為先
鋒攻下東晉在淝水西岸的重鎮壽陽。苻堅得知攻下壽陽後,他自以為勝利
在望,便派東晉降將朱序去勸晉軍投降。但朱序卻將秦軍之細實告知晉軍
晉軍將領謝玄根據朱序所報部署,突襲駐在洛澗的秦軍前哨陣地,殲滅
秦軍萬餘人;接着晉主力挺進至淝水東岸,與秦軍對峙於淝水。當時秦軍
貼水布陣,謝玄要求秦軍稍退,讓晉軍渡過淝水進行決戰。苻堅以為可以
乘晉軍半渡時進行偷襲,便一口應允。豈料正當秦軍後退之際,人心浮動
這時朱序乘機高呼:「秦軍敗了。」兵眾們聽到後就狂奔亂逃。於是秦軍一
退而不可復止,東晉軍隊乘勝追擊,大敗秦軍。

據「中華萬年網」整理

a. 資料一的敍述與東晉時哪一場戰爭有關?

答:淝水之戰。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88
b. 根據資料一、二,分析前秦苻堅戰敗的兩個主要原因。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根據資料一、二,苻堅戰敗的原因有兩方面:
(1)輕敵招敗。苻堅徵集北方各族士卒,組成一支九十多萬的大軍,
他認為秦軍事物資多,而且軍人數目多達百萬,即使一人丟一根馬鞭
到江裏,也足以阻斷江流,要打敗東晉就如「疾風掃秋葉」般容易。正
是這種輕敵心態,讓苻堅在淝水之戰中犯了不少錯誤,終招致戰敗。
(2)臨戰用人不當。苻堅在兩軍對戰期間,錯用東晉降將朱序,朱序
卻將秦軍之細實告知晉軍。晉軍將領謝玄根據朱序所報部署,突襲駐
在洛澗的秦軍前哨陣地,殲滅秦軍萬餘人。又在淝水之戰中,當秦軍
後退讓晉軍渡河之際,人心浮動,這時朱序乘機高呼:「秦軍敗了。」
秦兵聽到後就狂奔亂逃。東晉軍隊乘勝追擊,大敗秦軍。

c. 以上戰爭的結局對歷史發展有何影響?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淝水一戰後,前秦從此一蹶不振,隨後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據
的局面,胡人再也無力南侵。東晉的局勢亦因戰勝而暫時穩定下來,
得以繼續偏安,延續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189
2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苻堅與王猛一見如故,並對之委以大任。王猛不負所託,將前秦治理
得井井有條,苻堅更加器重他,稱王猛是他的管仲,更讓王猛擔任丞相。
他曾多次對太子說:「你侍奉王猛,就如侍奉我一樣!」王猛的勵精圖治,
使前秦得以統一北方,而王猛亦因操勞過度,五十一歲病死。
王猛死後,苻堅帶了十幾萬大軍進攻襄陽,俘虜了朱序。雖然朱序拚
死抵抗,讓前秦損兵折將不少,但苻堅認為他是忠義之人,對他不薄。但
朱序偷偷逃跑了,後來,苻堅再次俘虜了他,不但不追究,還以禮相待,
加以器重,並派朱序前往東晉勸降,但朱序將前秦的底細向東晉全盤托出。
於是謝石採納他的建議對付前秦,使得苻堅的軍隊潰敗如山倒,而苻堅亦
被流矢射傷,從此一蹶不振。
據陳雄〈苻堅敗於「愛才過甚」〉整理

a. 在以上資料中,苻堅曾重用哪兩個人?
答:王猛和朱序。

b. 承上題,那兩個人如何為苻堅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答:王猛協助苻堅將前秦治理得井井有條,並且勵精圖治,使前秦得以統
一北方。而朱序以俘虜的身分,得到苻堅的重用,但他並不領情,更
將前秦的底細向東晉全盤托出,並且獻計對付前秦,使得苻堅軍隊大
敗而回,從此一蹶不振。

c. 你認同苻堅愛才的行為嗎?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認同。愛才是古代君主成就事業的因素之一。曹操唯才是舉,才成就
了魏國的強大;苻堅亦因愛才,重用王猛,才能使前秦統一北方。其
間雖因信任朱序而引致淝水之敗,前秦甚至因而瓦解,但這只是錯信
了人的後果,而不能證明愛才這個行為不值得認同。

*不認同。苻堅愛才雖能令前秦強大,但過分愛才、盲目愛才,也有可
能招致反效果,如朱序根本沒有歸降之心,但苻堅竟派他去勸降,自
然適得其反,最終招致淝水之敗。相反,苻堅與王猛一見如故,苻堅
這時才發揮愛才之心,必能成就一番事業。因此,愛才是有選擇性的,
要分辨人才的忠奸,不能盲目純粹的愛才。所以苻堅不辨忠奸、盲目愛
才的行為是不值得認同的。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90
2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拓拔族起自塞外,其俗編髮左衽(衣襟)。 ……鮮卑族把袴褶(胡
服)作為朝賀大會的禮服,不合魏晉以來中原傳統的禮儀。……北魏王朝
的冠服已制定,而婦女的服飾亦有規定,大抵模仿南朝的款式。太和二十
年(公元 496 年),孝文帝從外地回到洛陽,見婦女的服飾仍不按照規
定的款式,便責備官員禁胡服不力。

據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整理

資料二:

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之後,下令禁用鮮卑語及其他各族語言,以漢語
為北魏唯一通行的語言。太和十九年(公元 495 年),孝文帝對朝臣說:
「年三十歲以上的人,已習慣了一段長時間,容許可以不用完全變更。三
十歲以下的,在朝廷上不得仍有鄉音。如果有故意不從的,當即降官貶
爵。」

據李延壽《北史‧獻文六王列傳‧咸陽王禧傳》語譯及整理

a. 資料一、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場政治改革?

答:孝文帝漢化運動。

b. 綜合資料一、二,講述這場政治改革的內容。

答:首先是禁胡服,朝廷規定鮮卑族人要改穿南朝漢人款式的服飾,不得
再穿着「左衽」、「袴褶」等胡族服飾。其次是禁胡語,朝廷規定三十歲
以下的鮮卑族人要講漢語,不准說鮮卑語及其他各族語言,漢語成為
北魏唯一通行的語言。

c. 孝文帝推行以上改革的目的是甚麼?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孝文帝希望藉着推行漢化措施,移風易俗,提高鮮卑族的文化水平,
達到與漢民族看齊的地步;繼而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世家大族通婚,
促成胡漢的融合,鞏固北魏在北方的統治。另外,孝文帝想把北魏變
成一個強大的「文治」政府,並尊崇儒學,便是為了消滅南北文化差異

191
為統一中國作準備。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92
2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北魏自拓拔珪建國至拓拔燾時代,北魏仍保留了胡族草原文化的特
質,未有全面以漢文化和制度治國。直至北魏統一北方,領土越來越遼闊
統治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以原來具草原文化特色的統治方法部落式
統治,已不能管治一個人口多、經濟和政治都超越北魏本族的社會。因此
北魏君主積極地延攬漢族高門。北魏重用漢族高門,以漢文化和制度治國
奠下了其一百五十多年統治的支柱。

據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整理

資料二:

北魏孝文帝在政治、文化、社會習俗等多方面,積極進行漢化,將鮮
卑貴族和漢族的世家大族結合起來,共同維護他的政權。……通過各項漢
化措施,……促進鮮卑族、其他民族和漢族的融和。

據韓國磐《魏晉南北朝史綱》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二,說明北魏推行漢化的原因。

答:北魏推行漢化,一方面是由於北魏建國初期採用的統治方法,即如資
料一所說的「部落式統治」,已不能配合北魏國家的發展,需要全面改
換「以漢文化和制度治國」
。另一方面則如資料二所言是為了促進「鮮卑
族、其他民族和漢族的融和」,共同維護北魏的政權。

b. 綜合資料一、二,北魏君主推動漢化有甚麼積極的影響?

答:首先,結束了北魏以來部落式的統治,開始了以漢文化和制度治國,
並奠下了一百五十多年統治的支柱。另外,將鮮卑貴族和漢族的世家
大族結合起來,維護了北魏的政權,亦促進鮮卑族、其他民族和漢族
的融和。

193
c. 你認為孝文帝應否推行全面的漢化?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應該。全面漢化有助於進一步提高鮮卑族的素質和文化水平,加快
鮮卑族與漢族的融和,有助鞏固政權,並奠下統一中國的基礎。所以,
孝文帝應該推行全面的漢化。

*不應該。孝文帝推行的全面漢化,只會令鮮卑族的文化逐漸消失。當
兩種文化互相接觸和交流後,自然出現汰弱留強的現象,鮮卑族文化
的優秀部分或會被漢族文化所吸收和保留,但鮮卑族其他大部分的文
化卻會逐漸消亡。同樣,胡漢通婚的結果,也令鮮卑族的血統逐漸消
失在龐大的漢族人口之中。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94
乙部
第一章 遠古時期的文化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史前人類

a. 上圖的塑像是屬於哪個人種?他們的骸骨在哪裏被人發現?

答: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的山洞裏。

b. 他們生存的年代距今約多少年?

答:約五六十萬年前。

c. 該古人類的身體有何特徵?試列舉其中兩點。

答:該古人類的頭蓋骨扁平,額部傾斜,腦殼厚重,腦容量較小;眉脊明
顯隆起;嘴部鼓出,下頦不明顯;顎骨和臼齒較大,犬齒突出;身體
較現代人短小,上肢和現代人很相似,下肢介乎人和猿之間,卻可以
直立行走。

d. 該古人類的發現有何意義?

答:揭示中國古代猿人的身體特徵,還為我們了解舊石器時代北京人的生
活環境和狀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並成為中華文化起源於
本土的證據。

195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腦容量 石器
出土石器相當粗糙,種類不多。在石器的使用上已
藍田人 約 778 毫升 開始分工,並發展出一些基本打製和修理石器的
方法和工序。
考古學家發現有數以萬計各式各樣、以人手打製而
成的粗糙石器,類型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
北京人 約 1 075 毫升 雕刻器、石球等,主要用作捕野獸、剝獸皮、切獸
肉等。在加工技術上,普遍使用錘擊法和砸擊法,
進一步修整則以向背面加工為主。
據趙毅、趙軼峯《中國古代史》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下列哪些是對藍田人與北京人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
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北京人的腦容量較大 B 藍田人石器較為精細
C 北京人石器種類較多 D 藍田人石器有不同功用

答:( A、C、D )

b. 藍田人和北京人在石器製作上何者較為進步?試加以解釋。

答:藍田人和北京人出土的石器都是相當粗糙,但藍田人的石器種類不多,
北京人則有數以萬計各式各樣、以人手打製而成的粗糙石器。可見北京
人的石器製作比藍田人的有明顯進步。

c. 承上題,試根據你所學,說明造成以上分別的原因。

答:由於北京人的生活年代比藍田人要晚一些,較藍田人有較高程度的進
化,因此北京人的腦容量比藍田人大,智力自然比藍田人高,製作石
器的技術也高於藍田人。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96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北京人與現代人牙顎比較圖

北京人 現代人

資料二:

北京人狩獵的動物種類很多,據統計,哺乳動物有九十多種,其中
有狗、虎、馬、羚羊、水牛等,最多的是鹿類。野獸肉是北京人的重要食物,
此外,他們還要採集植物的果實和塊根作食品,以彌補狩獵的不足。由於
北京人的生活十分艱苦,因此大都壽命很短。據考古學家研究得知,在三
十九個北京人中,能活到五十歲的有百分之二點六,四十至五十歲的只
有百分之七點九,而十四歲或以下的有百分之三十九點五。

a. 根據資料一,北京人的顎骨、臼齒和犬齒有何特點?

答:顎骨和臼齒較大,犬齒較突出。

b. 承上題,為甚麼北京人的顎骨、臼齒和犬齒有這樣的特點?試根據資料
二加以說明。
答:根據資料二,北京人主要以狩獵為生,他們的食物主要是肉類;顎骨
和臼齒較大,犬齒較突出,能夠便於食肉。

c. 北京人壽命短促與其生活習慣有何關係?

答:北京人生活艱苦,打獵時常與野獸進行搏鬥,故壽命短促。

197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根據對北京猿人 38 個人的化石統計,除 16 人不能鑑定出死亡的年


齡外,其餘 22 人,有 15 人死亡年齡在 14 歲以下,佔 68%,15 至 30 歲
的有 3 人,40 至 50 歲的有 3 人,只有一名女性活到了 50 至 60 歲。

魏生生〈北京猿人的生活環境〉

資料二: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區的北京猿人所處的生態環境是:在周圍高高
低低的山丘上,生長着密布朴樹、紫荊的叢林。在山丘中生長着眾多的食
肉類和叢林類動物,包括虎、豹、狼、熊、梅花鹿、野豬和大獼猴。

據張京華《燕趙文化》整理

a. 根據資料一,北京人的壽命如何?

答:根據專家對北京猿人化石的統計,北京人的死亡年齡在 14 歲以下的
佔 68%,能長大為成年人的不足一半,能活到 50 至 60 歲的更只有一
人,可見北京人的壽命普遍較短。

b. 承上題,根據資料二,解釋北京人的壽命出現以上特點的原因。

答:因為北京人生活環境惡劣,所以他們的壽命都不長。在北京人的生活
環境裏,有着眾多兇猛的食肉類和叢林類動物,包括虎、豹、狼、熊、
野豬和大獼猴。可見北京人隨時面對這些兇猛野獸突如其來的襲擊,
生命難有保障。

c. 承上題,北京人如何應付以上環境的挑戰?試參考以上資料,並就你所
知,加以說明。
答:北京人生活環境的周圍充滿了兇猛的野獸,經常對他們作出襲擊。為
了應付這些環境的挑戰,北京人會用火來驅趕野獸,以及製作各式各
樣的石器,用來捕捉野獸和防衞。此外,北京人居於山丘的洞穴裏,
有利防禦,減低晚上受襲擊的機會。而且,他們往往數十人聚居在一
處,分工合作,集體採集或狩獵,過着羣居的生活,以對付兇猛的野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198
獸和各種天然災害。

199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周口店北京人洞穴發現過用火遺跡,考古學家們發掘到厚達 416 米的
灰燼層,中間夾雜着一些燒裂的石塊和燒焦的獸骨,還有燒過的朴樹籽,
這些是比較明確的用火證據,年代在距今 50 萬年以上。
王仁湘、賈笑冰《中國史前文化》

資料二:

從北京人能懂得用火這點,知道他們熟食的習慣已使他們的牙齒退化,
可見他們的生活已超過了簡單的茹毛飲血的階段,這是其他地區的舊石器
時代的原人或猿人所比不上的。北京人的文化已是一種發熱發光的文化
這是人類控制火力的最早紀錄,也是人類文化史上的最早、最大的發現。
李榮村《中國歷史圖說‧先史時代》

a. 根據資料一,我們怎樣知道北京人已懂得用火?
答:考古學家在北京人所居住的洞穴裏發現了大量的灰燼、燒過的石塊和
獸骨。這些遺跡讓我們知道北京人已懂得用火。

b. 為甚麼資料二說北京人的生活「已超過了簡單的茹毛飲血的階段」?火
的使用對人類的發展有甚麼影響?試根據資料二,並就你所知,加以說
明。
答:由於北京人已懂得用火來煮食,故他們的飲食習慣從茹毛飲血改為熟
食。這增強了抵禦野獸和狩獵的能力,也減少了人們因生食而患病的
機會,有助延長壽命。

c. 公元 1987 年 12 月 11 日,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你認為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是甚
麼?
答: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原因在於他們具有「人類控制火
力的最早紀錄」。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木炭、灰燼、燒
過的石塊和獸骨,證明了北京人懂得用火來照明、取暖、煮食,以及保
留火種的方法。此外,出土的北京人骨骼和牙齒化石,幫助我們描繪
出古代猿人的特徵,這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都具
有重要價值。凡此種種,證明了北京人的文化意義如資料二所言:「這
是其他地區的舊石器時代的原人或猿人所比不上的」。可見周口店北京
人遺址是中國、以至世界的瑰寶,這是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00
錄》的原因。

201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石製工具

資料二:
石斧 石鐮

a. 資料一和資料二所顯示的工具,哪一個屬於舊石器時代?哪一個屬於新
石器時代?
答:資料一的工具屬於舊石器時代,資料二的工具屬於新石器時代。

b. 承上題,參考資料圖片所示的特徵,解釋你的答案。

答:資料一的工具較原始,外型較粗糙,屬於舊石器時代。資料二的工具
外型較固定,打磨較精細、平滑,是較先進的工具,因此屬於新石器
時代。

c. 據你所知,先民主要利用這些石製工具作甚麼用途?這對我們了解遠古
人類的生活狀況有何幫助?
答:資料一的工具主要用作狩獵、剝獸皮、切獸肉等,可見舊石器時代的人
類過着狩獵的生活。資料二的工具可能用作農耕,這反映了新石器時
代的人類已懂得農耕,過着農耕的生活。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02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新石器時代文物

a. 上述陶器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哪一個文化?它距今約多少年?

答:仰韶文化,距今約六千年。

b. 承上題,該文化的陶器有何特色?

答:陶器大多是紅褐色,繪上紅黑或白色的條紋,紋飾的種類很多,如魚
形、線條,美觀生動。

c. 試推測上述陶器有甚麼用途?

答:盛物、盛水或煮食。

203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仰韶出土遺物,從石鋤及穀粒的發現,可斷定當時已知道種植;從
大量家豕等家畜骨骼的發現,可斷定當時已知道畜牧;從石紡輪和骨針
以及陶器上之布紋的發現,可斷定當時已知道紡織和縫紉;從石鑿、石錘
及板築遺跡的發現,可斷定當時已知道利用石塊和木板建築家屋。

據呂振羽《中國原始社會史》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仰韶文化時期的先民掌握了哪些技術?請把正確答案的
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製作銅器 B 興建房屋
C 飼養家畜 D 農業耕作

答:( B、C、D )

b. 考古學家怎樣證明仰韶文化時期的先民已有紡織活動?

答:考古學家發掘出供紡織和縫紉用的石紡輪和骨針,由此可知仰韶文化
時期的先民已懂得紡織和縫製衣服。

c. 根據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簡述仰韶文化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答:從仰韶文化的遺址所見,石鋤及穀粒的發現,證明了當時已有原始的
鋤耕農業。而大量家豕等家畜骨骼的出土,說明先民已會飼養家畜,
以供食用,畜牧業已經出現。由此可知,當時的社會經濟已從採集、漁
獵時期,演進到農耕、畜牧的階段。此外,從不少仰韶文化遺址所見,
當時已出現村落組織。以半坡遺址為例,考古學家認為當時建有四五
十座半地穴式的房子;從石鑿、石錘及板築遺跡的發現,可斷定當時
先民已知道利用石塊和木板建築家屋。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04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鏤空黑陶杯 彩陶網紋壺

a. 資料一和資料二所顯示的陶器分別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哪個文化?

答:資料一:龍山文化。資料二:仰韶文化。

b. 據你所知,哪一個文化的製陶技巧較高?為甚麼?

答:資料一所代表的文化(龍山文化)的製陶技巧較高。龍山文化陶器多
以陶輪製造,製成品的特徵是薄如蛋殼,表面帶有光澤,造型優美,
比仰韶文化的製陶技巧更精湛。

205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魚紋彩陶盆

資料二:
龍山文化的陶器大多為快輪加工,這是當時十分先進的陶器製作技術 。
山東以外其他地區在龍山時代雖然也有快輪加工技術,但不如山東地區普
遍。其燒製的陶器內外皆為黑色,外表光亮,顯然經過打磨、拋光等工藝。
龍山文化陶器的形制和技術在廣大區域都保持一致,說明當時已經存在專
門製作陶器的工匠,陶器製作已經成為專門的職業。
據王守功《山東龍山文化》整理

a. 資料一圖片中的器皿有甚麼特點?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
括號內。(可選多項)
A 器物薄如蛋殼 B 表面有幾何紋飾
C 表面繪有紋飾 D 用陶土燒製而成

答:( C、D )

b. 參考資料二,龍山文化為甚麼又稱為「黑陶文化」?

答:龍山文化中的陶器,顏色有黑、灰、白三種,但以黑色的陶器最多和最
精緻。燒製的陶器內外皆為黑色,外表光亮,因此龍山文化又稱為「黑
陶文化」。

c. 龍山文化與仰韶文化相比,陶器製作技術有何進步?

答: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如資料二所言:「大多為快輪加工,這是當時十
分先進的陶器製作技術」。事實上,在龍山文化時期,「陶器製作已經
成為專門的職業」,其製成品的特徵是薄如蛋殼,表面帶有光澤,造
型優美。反觀仰韶文化時期的製陶方法以泥條盤築法為主,只以泥條
一圈圈盤築成形,再用手將外面抹平,製成品不及以陶輪製造的陶器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06
完整和精緻。可見,龍山文化時期的製陶技巧比仰韶文化更為精湛。

207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在良渚遺址發現初期,考古學家曾經根據它的黑陶特徵以及在鼎、杯、
豆等陶器的形制上與龍山文化有類似之處,以為它是龍山文化的一個分支,
因而稱之為「浙江龍山文化」。但是經過深入對比,發現龍山黑陶多表裏一
致,良渚黑陶則皮黑胎灰;龍山陶器多為薄胎素面的平底器,良渚陶器的
器壁則較厚,有的有弦紋、細刻紋和鏤孔等裝飾,並且器底常帶圈足。彼
此之間的差異相當明顯。從而知道良渚不同於龍山,確立了良渚文化的名
稱。
據郭文《文明的曙光中國史前考古大發現》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良渚文化為甚麼在發現初期被認為是龍山文化的分支?
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黑陶特徵相似 B 遺址同在浙江
C 紋飾完全相似 D 陶器形制類似

答:( A、D )

b.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良渚文化的名稱得以確立的原因。
答:考古學家根據龍山黑陶和良渚黑陶的深入對比,發現良渚文化的陶器
與龍山文化的陶器之間有相當明顯的差異,例如:龍山黑陶多表裏一
致,良渚黑陶則皮黑胎灰;龍山陶器多為薄胎素面的平底器,良渚陶
器的器壁則較厚,有的有弦紋、細刻紋和鏤孔等裝飾,並且器底常帶
圈足。從這些明顯的差異,可以得知良渚不同於龍山。此外,該文化於
公元 1936 年在浙江省餘杭市良渚鎮首先發現,由此確立了良渚文化
的名稱。

c. 你較欣賞龍山文化的陶器,還是良渚文化的陶器?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龍山文化。龍山文化陶器多以陶輪製造,黑陶多表裏一致,薄如蛋
殼,表面帶有光澤,造型優美,技術精湛。反觀良渚文化陶器「皮黑胎
灰」,器壁較厚,美觀程度不及良渚文化的陶器。因此,我較欣賞龍山
文化的陶器。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陶器與龍山文化一樣以陶輪法製造,表面光
亮平滑,技術精湛。但良渚文化的陶器刻有一些圖形和符號,有學者
認為這是初創時期的文字,可能是殷墟甲骨文的淵源之一,可見其歷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08
史文化意義遠高於龍山文化的陶器。因此,我較欣賞良渚文化的陶器。

209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玉璧 玉鉞

a. 資料一和資料二所顯示的玉器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哪一個文化?

答:良渚文化。

b. 據你所知,這些玉器主要的用途是甚麼?

答:玉璧主要用於祭祀。玉鉞主要用於儀仗、祭祀或陪葬。

c. 承上題,據你所知,為何玉器比一般石器更適用於這個用途?

答:因為玉器比石器罕有,材質較石器通透、精美、光亮平滑,代表高貴,
並有「與天溝通」的能力和象徵政治、軍事權力,能顯示使用者或擁有
者的權力、身分和地位。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10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A B C

資料二:

到新石器晚期,嶺南地區已形成了幾何印紋陶為主的古越族文化。…
…石器中有「有段石錛」(可裝上木柄的石製平頭斧),極富地方特色。炭
化的米粒經鑑定為人工栽培稻,這表明當時嶺南居民已經懂得種植水稻。

張鋒〈從幾何印紋陶看嶺南古越族文化的變遷〉

a. 根據資料一,哪一個陶器屬於幾何印紋陶文化?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
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答:( B )

b. 幾何印紋陶文化的陶器有何特點?

答:幾何印紋陶文化的陶器色澤以灰、褐和紅色為主,器上有大量各式各
樣的幾何紋飾,如菱格紋、夔紋、水波紋、回字紋、米字紋等,如資料一
的陶器 B 上刻有繩紋。這是幾何印紋陶文化地區陶器的最主要特點。

c. 試根據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說明幾何印紋陶文化時期的先民生活概
況。
答:在幾何印紋陶文化的遺址中,考古學家發掘出如資料二所言的「有段
石錛」和炭化的米粒,可知該文化的先民主要以種植水稻為生,過着
以農業為主的生活。另外,從資料一陶器 B 可知,該地區的先民已掌
握燒製幾何印紋陶器的技術。最後,從陶紡輪的出土來看,珠江流域
的先民還掌握了紡織技術。

211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a. 資料一和資料二所示的意想圖,哪個屬於舊石器時代?哪個屬於新石器
時代?試解釋你的看法。
答:資料一屬於舊石器時代;資料二屬於新石器時代。資料一圖中的人類
居住在洞穴中,以狩獵、採集等方式取得食物,這些正是舊石器時代
人類的生活概況。資料二圖中的人類已懂得建造房屋居住,並組織起
村落,進行農業耕作、飼養牲畜、捕捉魚類,這些正是新石器時代人類
的生活概況。

b. 根據以上資料,你認為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最大的分野
在哪方面?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覓食方式。舊石器時代以採集及狩獵取得食物。新石器時代以農業耕
作、飼養牲畜為主,物質條件大大改善。

*居住模式。舊石器時代的先民居於洞穴,生活於荒野之中,難以防
禦兇猛野獸突如其來的襲擊。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已經懂得建房子來改
善生活條件,更組織起村落,具部落的形態,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12
第二章 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傳說人類還沒有發明文字時,曾使用結繩記事的方法。究竟這說法
是否可信?在現代的社會裏,某些落後地區仍有人過着原始的生活,也
保留了結繩記事的風俗,例如中國雲南的獨龍族、日本琉球羣島的土人
……其中以南美洲秘魯土人所用的結繩記事法最有系統。他們用不同顏
色和種類的繩結來記錄各種各樣的事情,以下是他們結繩記事的方法:

繩結顏色 結 法
紅色代表軍事和兵卒 單結代表十
黃色代表黃金 雙結代表二十
綠色代表禾穀 重結代表一百
 

a. 上文的作者是否相信遠古人類使用結繩記事的傳說?何以見得?

答:作者相信遠古人類使用結繩記事的傳說。因為在現代社會裏,某些落
後地區仍有人過着原始的生活,也保留了結繩記事的風俗,例如中國
雲南的獨龍族、日本琉球羣島的土人。這些結繩記事的方法很可能是源
自遠古尚未有文字的人類社會。

b. 南美洲秘魯土人用甚麼來記錄各種各樣的事情?

答:他們用不同種類的繩結、顏色和結法來記錄各種各樣的事情。

c. 與文字記事相比,結繩記事有何不足之處?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言之成理。
結繩比較慢,文字書寫比較快捷。
文字能交待具體事物,意思也較清楚易明。結繩很難表達抽象的概念。

213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遠古岩畫 資料二:原始符號

a. 為甚麼學者認為資料一的遠古岩畫屬「圖畫文字」?

答:遠古人類有時會在山崖或陶器上繪畫圖畫。這些圖畫通常與動物、植物
人物活動或自然景象有關,學者認為這些圖畫不少都具有記事意義,
故稱之為「圖畫文字」,而漢字就是由這些圖畫逐漸簡化和演變而成的

b. 資料二所見的符號出現在西安半坡的哪種器物上?

答:彩陶。

c. 承上題,這些符號與文字的起源有甚麼關係?

答:不少學者認為這些「刻劃符號」是先民的一種記事方式,已經具有固定
的意義,可以視為原始的文字。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14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
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事,隨體詰詘(彎曲),「日、月」是也。三曰形
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
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指揮),「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
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託
事,「令、長」是也。

許慎〈說文解字序〉

資料二:
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班固《漢書.藝文志.六藝略》

資料三:

過去的學者,大都採用了許慎的名稱,這不僅因為他對「六書」的名
稱都有具體而詳細的解釋,同時他還有我國分析研究漢字的第一部專著
《說文解字》
。而在次序上呢?則大都採用班固的說法。因為漢字是起源於
圖畫,象形、指事、會意都和圖畫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圖畫在前,而有
標音成分的形聲字則是在象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是符合由表意
到標音的文字發展規律的,所以形聲字在後;假借則只是有讀音上的聯
繫,與字義毫不相干,所以放在最後。可見,這種次序的排列是很有道
理的,於是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後世大家所公認的「六書」的名稱和次序: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據左民安〈漢字的結構〉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許慎與班固對六書的說法有何不同?

答:許慎對六書的主張有別於班固,許慎認為六書中的指事、象形、形聲、
會意是造字的方法,轉注、假借則是用字的法則。根據資料二,班固認
為六書中的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都是造字的方法。另
外,許慎六書的次序亦與班固的不同,許慎是依據先造字、後用字的

215
原則來排列,班固則主要依照中國漢字的造字發展規律而定。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16
b. 根據資料三,六書何以最後會採用班固之次序?

答:在六書的次序上,大都會採用班固的說法,這是因為班固六書的次序
符合中國漢字的造字發展規律。中國漢字是起源於圖畫,象形、指事、
會意都和圖畫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圖畫在前;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
字則是在象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符合由表意到標音的文字發
展規律,所以形聲字在後。假借則只是有讀音上的聯繫,與字義毫不
相干,所以放在最後。

c. 你同意六書採用班固的次序嗎?試加以說明。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言之成理。
*同意。六書是古人根據漢字結構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對我們認識
中國漢字極為有用。而六書採用班固的次序,更能讓人明白中國漢字
的造字發展規律,是由圖畫起源,先出現象形、指事、會意;然後由表
意到標音的文字發展,跟着出現形聲字;最後才是轉注、假借。所以,
我同意六書採用班固的次序。

*不同意。班固六書的次序只是班固歸納分析中國漢字結構的結果,
從中可見中國漢字發展的一些情況,但這並不足以解釋一切。相反,
正如資料二所言,過去的學者大都採用許慎六書的名稱,主要是由於
許慎對六書的名稱都有具體而詳細的解釋,加上他又是分析研究漢字
的第一部專著《說文解字》的作者,其說法自然更具說服力。另外,許
慎六書的次序是依據先造字、後用字的原則來排列,這亦符合中國漢
字從造字到用字的演變。所以,我不同意六書採用班固的次序。

217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說文解字》造字統計表
造字方法 所佔字數 所佔比率
象形 264 3.00%
指事 129 1.38%
會意 1 167 12.50%
形聲 7 697 82.30%
據李家樹、吳長和《漢字的演變和發展趨向》整理

資料二:

象形:原始的造字方式,仿效原始圖畫的形式,按照實物的形體,直接
描繪出相應的圖形,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鮮明的象形性,使人據
形見義。
指事:用筆畫、符號之間的位置關係,表達象形難以表達的一些比較抽
象的事物概念。大部分用一個指示性符號,從全體中特指某一個
部位,指點該處是字義的所在。
會意:合字表義的造字方法,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符會合而成,利用
意符之間的形義關係,相互比合,構成新字,表達新的意思。
形聲:根據事物來造字,再選一個與事物名稱聲音近似的成文聲符組合
而成,由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是個標類注音的合體字。
據李家樹、吳長和《漢字的演變和發展趨向》整理

a. 根據資料一,在《說文解字》中哪一種造字方法所產生的文字數量最多?
哪一種最少?
答:字數最多:形聲;字數最少:指事。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18
b. 承上題,試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上述兩類的造字方法與其
字數多寡的關係。
答:形聲:由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合而成,如資料二所述是個「標類注音
的合體字」。它的形符和聲符都是從已有的漢字中選用,較具彈性,而
且組合靈活,創造新字也較容易,同一個形符加不同的聲符,可以創
造出不同的字,所以它的數量最多。
指事:由於指事一般是在文字上附加「指示性符號」以表達抽象的事物
概念,但大多數的文字未必需要用到指事的方式,如描繪實物的形體
可用象形,要說明抽象的概念可用會意,因此指事的字數最少。

c. 你認為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以上哪一種造字方法會越來越處於劣勢?
試加以分析。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象形。象形字是按照實物的形體,直接描繪出相應的圖形,使人據
形見義,但象形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僅書寫麻煩,而且字形往
往也不統一。所以,象形造字法在各種造字法的比較下越來越處於劣勢

*指事。指事的造字法是用筆畫、符號之間的位置關係,表達象形難以
表達的抽象概念。不過,正是由於指事字過於抽象,因此人們捨繁取
易,以較方便的形聲、會意字取代它,因此指事造字法在各種造字法
的比較下越來越處於劣勢。

219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中國甲骨文與其他古代文明文字的比較
中國甲骨文 兩河流域楔形字 埃及聖書字

老 /

長髮老人拄杖 一般人形老人拄杖

飲 /

人抱着酒罈子 從人頭從水

三個連屬的山峯 三個不連屬的山丘 兩個連屬的山丘


據趙平安〈漢字:我們的精神家園〉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中國甲骨文的「老」
、「飲」
、「山」三字與其他古代文明的
文字有何相異之處?
答:「老」:甲骨文與聖書字不同的地方是甲骨文是長髮老人,聖書字是一
般人形老人。
「飲」:甲骨文與楔形字不同的地方,是甲骨文的「飲」字是人抱着酒罈
子,而楔形字的「飲」字是人正在喝水。
「山」:三者都有山的形狀,不同的地方是甲骨文的「山」字是三個連屬
的山峯,楔形字是三個不相連的山丘,聖書字是兩個連屬的山丘。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20
b. 承上題,三個文字為何會出現以上不同的情況?試加以說明。

答:中國甲骨文與其他古代文明文字出現上述的不同,主要是由於三地不
同的風俗文化所致。例如「老」字,便反映了中國具有蓄髮的習俗;
「飲」字,顯示了兩地酒文化的差異,中國古代飲酒風氣濃烈,漢字裏
便有不少字是從酉(酒)字部的。「山」字,反映了三地不同的地理形
勢,黃河流域到處是崇山峻嶺,而兩河流域及埃及地區則地勢平緩、
山峯不高。

c. 你認為上述的象形文字有甚麼優點和局限呢?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優點:象形,顧名思義,就是象實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
描繪出來,所以象形文字的優點便是一目了然,能清楚表達事物的形
貌。
局限:( 1 )書寫麻煩,形體彎彎曲曲;( 2 )形體往往不統一;
(3)難以表達抽象的概念。

221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資料三: 資料四:

a. 試以楷書寫出資料一至四所顯示的文字。

答:木、火、林、焚。

b. 資料一至四所顯示的文字分別屬於六書的哪一種法則?試略加解釋。

答:木和火是象形,字形是按實物的輪廓勾畫而成的。林和焚是會意,林
字由兩個木字組成,表達樹林叢生之意,焚字由林和火字組成,表達
火燒林木的意思。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a. 上述刻在骨頭上面的,是甚麼文字?

答:甲骨文。

b. 它是屬於何時的文物?

答:商代。

c. 為甚麼當時的人要把文字刻在獸骨上?

答:因為商人常用甲骨來占卜,他們會把占卜後的記錄刻在龜甲或獸骨上,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22
稱為「卜辭」。

223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a. 上述文物上所刻的是甚麼文字?為何有此名稱?

答:甲骨文。因為這類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所以就叫甲骨文。

b. 承上題,該文字的別稱是甚麼?為何有此別稱?

答:卜辭。因為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是占卜的記錄。

c. 該文字盛行於哪一個時期?

答:商代。

d. 該文字的發現有何意義?

答:現已出土的甲骨文大約有四千多個,但讀懂的只有二千個左右,其中
以象形字最多。從這些文字的結構和語法的構造來看,它已經是頗具
規模性和有系統的文字。這些文字的發現有助研究漢字的起源,並了
解漢字的結構。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24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刻有文字的龜腹甲 資料二:西周毛公鼎

a. 以上圖片所顯示的分別是哪兩種中國古代文字?

答:資料一:甲骨文;資料二:金文 / 鐘鼎文。

b. 承上題,這兩種文字的記錄方法與它們的名稱有甚麼關係?

答:由於殷人把占卜後的記錄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因此它的文字叫做「甲
骨文」。
由於周人把當時有關天子、諸侯、貴族的祭祀典禮、狩獵、征戰、詔命、
封賜等國家大事刻在銅爵、銅盤、銅鼎上,因此它的文字叫做「鐘鼎文」
又因古人稱銅為「吉金」,所以又叫作「金文」。

c. 承上題,這兩種文字的記錄方法分別有何利弊?

答:甲骨文:利是文字刻在堅硬的甲骨上,能長期保存。弊是甲骨的記錄
文字空間有限,而且刻劃的技術複雜,不利刻劃長篇鉅著的作品。
金文:利是文字印在堅硬的青銅器上,得以長期保存。弊是青銅器給
予記錄文字的空間有限,文字刻在青銅器上的過程亦極為複雜;而且
青銅笨重,文字傳播亦不方便。

225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a. 以上兩種書體,哪一種是在秦代較流行的書體?它稱為甚麼?

答:資料二。它稱為小篆。

b. 以上兩種書體,你認為哪一種較優?為甚麼?

答:小篆。因為筆畫較圓、較簡單。

c. 承題( a),這種在秦代較流行的書體對漢字的發展有何影響?

答:秦代推行「書同文」,淘汰六國的異體文字,把大篆簡化為小篆,頒行
全國,由此規範了漢字的形體,也奠定了現代漢字的基礎。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26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春秋戰國之間,秦國人用作教導學童的文字,並不在東方諸國流行。
這是由於齊國、魯國的文字,作法和體勢都和秦國的有很大的不同。

據王國維《觀堂集林‧史籀篇疏證序》整理

資料二: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丞相李斯奏請統一全國的文字,廢止與秦國文
字不同的東方六國文字。李斯製作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製作了《爰
歷篇》,太史令胡毋敬製作了《博學篇》,都取材於史籀大篆,或略作簡化
和修改,這就是小篆了。

據許慎〈說文解字序〉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文字可通行東方各國嗎?為甚麼?

答:不可以。根據資料一,由於齊、魯等國的文字,其作法、體勢都與秦國
文字不同,所以秦國的文字未能通行於東方各國。

b. 承上題,這會產生甚麼影響?

答:這妨礙了秦國與東方各國的文化交流,以及彼此的經濟貿易活動。

c. 資料二所指的是漢字發展史上哪一件大事?試簡單說明。又這可以解決
資料一的問題嗎?
答:資料二指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行的「書同文」措施。秦始皇命丞相
李斯等人,以秦國文字為範本,把大篆簡化為筆畫較圓較簡單的「小
篆」,然後頒行全國。
可以。根據資料二,秦始皇除命令丞相李斯統一全國文字外,還同時
廢止「與秦國文字不同的東方六國文字」。自此以後,原本流行於六國
的異體文字盡被淘汰,漢字的形體得以規範化,中國文字得以統一,
並由此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方便了政令的傳達,有利於經濟貿易
的發展。

227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a. 資料一、二分別屬於哪一種書體?

答:資料一是行書。資料二是楷書。

b. 以上兩種書體,分別有何優勝之處?

答:行書書寫較便捷,因此仍是我們日常應用的手寫書體。楷書則較工整、
端正,筆畫平直,更易辨認,一直被公認是中國文字的標準字體。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28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a. 請依以上字體排列的先後次序寫出各書體的名稱。

答:上圖的書體名稱,由左至右分別是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及小篆。

b. 哪一種是相傳由李斯整理而成的字體?

答:小篆。

c. 哪一種是由程邈整理而成的字體?

答:隸書。

d. 哪幾種是漢代出現的新字體?

答:草書、楷書、行書。

e. 哪兩種是現今日常應用的手寫書體?

答:行書和楷書。

229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中國書法與古代文人

中國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成熟的文字最早見於商代的甲骨
刻辭和青銅器題銘,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因此以漢字為書寫對象
的最早的中國書法也可追溯到這個時期。

漢字書寫最初以書面交流的實用性為目的,但在書寫過程中,人們
發現了漢字書寫所表現出來的美感(造字),由此把它發展為一門獨立
的藝術,這一特性吸引越來越多的文人士大夫參與其中,加速了書法的
文人化進程,文人士大夫逐漸成為中國書法藝術實踐的主體。文人士大夫
的參與提升了書法的地位,使書法在中國藝術的殿堂裏佔據獨特的中心
位置,並對中國繪畫等其他傳統藝術產生重大影響。

在古代,書法是中國知識分子必備的一種技能,唐代的科舉考試就
有「身、言、書、判」之說,其中的「書」即指書法,其好壞幾乎決定了他們
能否被錄用為管理國家的官員。書法和文學也緊密相連,「嚶其鳴矣,求
其友聲」,書法雅集構成了中國文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著
名的有東晉時期以王羲之為首的「蘭亭雅集」、宋代以蘇軾為首的「西園雅
集」,以書法為中心展開的一系列活動以及由此而營造出的一種文化氛圍
成為文人士大夫擺脫世俗社會、追求心靈自由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

據肖文飛〈中國書法:中華文化的代表性符號〉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漢字的書寫目的在中國古代有何變化?

答:漢字書寫最初以書面交流的實用性為目的,但在書寫過程中,人們發
現了漢字書寫所表現出來的美感,由此把它發展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30
b.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中國書法得以發展的原因。

答:在中國古代,越來越多的文人士大夫參與中國書法的創作,加速了書
法的文人化進程,提升了書法的地位,使書法在中國藝術的殿堂裏佔
據獨特的中心位置。同時,書法是科舉考核的項目之一,書法的好壞
決定了知識分子能否被錄用為管理國家的官員,因此古代中國知識分
子不斷提升自身書法的技能。另外,書法雅集亦構成了中國文人日常
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有助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流播。所以,中國書
法因而得以蓬勃發展。

c. 你是否支持在今天的考試中加入中國書法一科?試說說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言之成理。
*是。書法是中國重要的傳統藝術之一,將之加入考試,可令學生重
視這一門傳統藝術,令它可以一直傳承下去。另外,隨着電腦和網絡
科技的發展,學生的文字書寫能力逐漸下降,將書法加入考試有助提
升學生的中文書寫能力及中文水平。

*否。書法在現今的社會只屬於一門藝術,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學
生就算精通書法亦無助日常的學習和工作。另外,隨着電腦和網絡科
技的發展,文字書寫的功能已可由電腦取代,將書法加入考試是一種
倒退的做法。

231
1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東方文化圈實際上指的是漢字文化圈。漢字創造了在東方遙遠領先的
古代文化,記載了先進的文明成果。其他相對落後的民族、國家和地區,
通過學用漢字使自己開化進步,進而創造自己的文化,這樣很快形成了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從日本、朝鮮半島、沖繩、台灣、中國大陸、中南半島、
南洋羣島直到新加坡曾經使用過並還在使用漢字的廣泛地區。在這一地區
語言情況複雜,除了中國大陸、台灣地區、新加坡以及南洋的華人把漢語
作為母語或官方用語外,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這些有自己語言的國
家和地區,有的在歷史上曾借用過漢字,如朝鮮及越南;有的至今仍在
使用漢字,如日本、沖繩、韓國、新加坡等。
可以看出,形成東方文化的唯一凝聚劑是漢字,因此,東方文化圈
實際上就是漢字文化圈。
據李梵《漢字的故事》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漢字文化圈是怎樣形成的?

答:漢字創造了在東方遙遠領先的古代文化,令其他相對落後的民族、國
家和地區,通過學用漢字來使自身開化進步,進而創造自己的文化,
這便很快形成了漢字文化圈。

b. 為甚麼作者說「形成東方文化的唯一凝聚劑是漢字」?

答:東方文化圈的語言情況極為複雜,除了中國大陸、台灣地區、新加坡以
及南洋的華人把漢語作為母語或官方用語外,其他東亞和東南亞國家
都有自己的語言,因此語言難以成為凝聚東方文化的工具。但是不少
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在歷史上都曾借用過漢字,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漢字。
因此,漢字是形成東方文化的唯一凝聚劑。

c. 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解釋漢字文化圈對傳揚中國文化的作用。

答:在亞洲東部,漢字文化圈把中國與周邊各國緊密相連在一起,形成多
方面的文化交流。中國四鄰的國家大多曾用過漢字,這使漢字成了文
化交流的橋樑,令中國文化得以流布四方,影響無遠弗屆。同時,透
過漢字文化圈,這些地區和國家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全面的,包括
儒學、道教、漢傳佛教、文學、藝術科技乃至風俗習慣等。由此可見,漢
字文化圈對傳揚中國文化起了積極的作用。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32
1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古文明文字
古文明 古文字 創造時間 發展概況
曾在古巴比倫、亞述帝國使用,
兩河文明 楔形文字 約 5 500 年前 但在公元前 330 年亞歷山大大帝
滅了波斯帝國後,從此消失。
曾在古埃及使用,但於公元前
埃及古文明 聖書字 約 5 000 年前 525 年埃及被波斯帝國征服後,
不再使用,並消失。
經商代甲骨文、商周時代金文、戰
國時期六國文字,直到先秦以後
中國古文明 甲骨文 約 3 300 年前 的小篆、隸、楷等各個發展階段,
在形音方面有古今之變化,但義
的變化甚少,大多至今未變。
據李梵《漢字的故事》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中國漢字與另外兩大古文明在文字的創造時間及發展上
有何相異之處?
答:創造時間:中國漢字如商代甲骨文的創造時間晚於埃及古文明和兩河
文明。
發展:中國漢字一直傳承發展至今,形音方面雖然有古今的變化,但
義的變化較少,大多至今未變。兩河文明的楔形文字與埃及古文明的
聖書字則在被外族入侵後不再使用,並逐漸消亡。

b. 中國漢字的發展結果對中華民族和文化有何影響?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中國漢字一直傳承發展至今,特別是對中國這樣國土遼闊的國家尤為
重要,有助於打破地方的隔閡,促成國家內部的文化交流和發展,以
及文化遺產的保存,繼而有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233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 123 年,與匈奴的戰爭已持續了十年),管


轄府庫的官員報告說:「府庫的錢糧都已用盡,沒有足夠的糧餉給予兵士
了。」

據班固《漢書‧食貨志》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武帝自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起,大興土木,營建多座宮室,


又修建規模宏大的園圃上林苑和昆明池。此外,武帝曾多次巡遊,見諸於
記載的巡遊達二十餘次,足跡遍於長江以北各郡縣,次數之多,範圍之
廣超過了秦始皇。每次巡狩郡縣,「所過賞賜,用帛百餘萬匹,錢金以巨
萬計。」

據白壽彝等《中國通史‧秦漢時期》整理

a. 根據資料一,漢武帝對外用兵帶來甚麼影響?

答:根據資料一,漢武帝對外用兵導致府庫空虛,連支付兵餉亦感困難。

b. 根據資料二對漢武帝的描述,他與秦始皇有何相似之處?

答:從資料二對漢武帝的描述,漢武帝與秦始皇相似之處有二:
一是兩者都喜歡大興土木,修建宮室苑囿。秦始皇徵調大量人力物力
建造驪山陵、阿房宮等;漢武帝亦建造多座宮殿和上林苑、昆明池等園
池。
二是兩者都喜歡出巡。秦始皇曾多次巡遊,最後更在出巡期間病逝;
漢武帝巡遊次數之多、範圍之廣,更超過了秦始皇。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34
c. 論者多認為漢武帝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與秦始皇不相伯仲,但因漢武
帝比秦始皇賢明,而不致亡國。試從兩位君主的施政說明這觀點。
答:秦始皇派兵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四處用兵;漢武帝亦多次北伐匈奴,
遠征西域,又出兵平定朝鮮和南方邊族。秦始皇建阿房宮、驪山陵墓、
多次巡遊;漢武帝同樣廣建奢華的宮室和多次出巡。這些都虛耗大量
人力物力,國力大受影響。然而,秦始皇沒有與民休息,只知以嚴刑
峻法治民,使百姓不敢反抗,最終百姓因不堪秦朝的暴虐而造反,終
把秦朝推翻;但漢武帝卻在國勢漸衰之時,下令停止用兵,廢除苛稅 ,
與民休息,成功安撫百姓,使西漢王朝得以轉危為安,這是漢武帝比
秦始皇賢明之處,漢朝因而能夠延續國祚,不致於武帝晚年覆亡,並
在昭宣時期出現中興局面。

235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李斯:「現在的讀書人常非議政府的法令,聽到朝廷政令,就以自己
所學來批評一番,像這樣的情況不加以禁止,君主的權威就會墜落。臣請
求下令把民間收藏的《詩》、《書》和諸子百家著作,全部燒毀,有敢相聚
討論《詩》、《書》的人就處以死罪,推崇古代而批判當代者,全族誅滅。」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董仲舒:「現在人們學習不同學說,提出不同言論,可以說是百家紛
然雜陳,旨意各有不同。因此皇上無法一統思想言論,法規制度也一再變
更,令人民無所適從。臣認為所有不屬於六藝之科(儒家教育學生的六種
科目,即禮、樂、射、御、書、數),不符合孔子精神和儒家學說的,都應
禁絕。這樣法制自然可以明確,人民也知道應該跟從甚麼了。」

據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語譯及整理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李斯和董仲舒就人們對政府所持的不同言論,分別
作出了甚麼建議?其理據是甚麼?
建議 理據
a. 答:禁止民間非議朝政和收 b. 答:防止人們以自己的思想
李斯 藏不利秦朝統治的書籍 學說非議政府的施政,
不利秦朝的管治。
c. 答:禁絕儒家以外的學說 d. 答:統一思想言論和法規制
董仲舒
度,以鞏固漢室的統治。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36
e. 秦始皇和漢武帝分別對李斯和董仲舒的意見,作出了甚麼決定?試據史
實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接納了李斯的建議,禁止民間收藏《詩》、《書》和諸子百家著作
等不利其管治的書籍,並下令把它們焚毀。其後,秦始皇更坑殺批評
他的方士和儒生。
漢武帝接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在京師置太學,
設《詩》
、《書》
、《禮》
、《易》
、《春秋》五經博士和博士弟子員的制度,其
他思想學派的博士一律遣散。

f. 承上題,有人把上述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決定稱為「文化浩劫」,對中國
的思想文化造成沉重打擊。試據史實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的焚書令,使很多古代文獻古籍遭燒毀,對後世的學術研究造
成很大的損失。又秦始皇坑殺批評朝政的儒生和方士,控制思想言論,
亦妨礙了學術的發展。
漢武帝方面,漢武帝獨尊儒術,使其他學派的思想受到貶抑而沒落。
從此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走上了偏狹的道路。由此可見,秦始皇的焚
書令和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實是對中國文化的浩劫。

237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王莽家族成員 身分 / 對王莽掌權的幫助
漢元帝的皇后,漢成帝的母后。王家不少親屬藉着她的
姑母王政君
關係,在朝中擔任要職。
漢成帝時受封大將軍。薦舉王莽為黃門郎(皇帝近侍,
伯父王鳳
可傳達詔令),遷射聲校尉(掌管禁軍的弓箭部隊)。
漢成帝時先後受封為大司馬、大將軍。推薦王莽為新都侯
叔父王商 擢為騎都尉(統領騎兵的高級軍官)、侍中(侍從皇帝
左右,備為顧問)。
漢成帝時受封為大司馬,其後推薦王莽接替他出任大司
叔父王根
馬。
據班固《漢書‧王莽傳》整理

資料二:
司馬炎家族成
身分 / 對司馬炎掌權的幫助

在魏朝中歷任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要職。魏帝曹
祖父司馬懿
芳時,誅殺輔政大臣曹爽後開始專政。
魏帝曹芳時,以撫軍大將軍身分執掌魏國軍政大權;再
伯父司馬師
升為大將軍。後廢曹芳,立曹髦為帝。
魏帝曹髦時,以大將軍身分輔政。後廢曹髦,立曹奐為魏
父親司馬昭 元帝,被任命為相國,封為晉王,其後立兒子司馬炎為
世子。
據房玄齡《晉書‧宣帝、景帝、文帝、武帝紀》整理

a. 王莽和司馬炎篡位自立的背景有何相同之處?請把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
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家族久已把持朝政 B 篡位前擔任朝中要職
C 前朝君主形同傀儡 D 篡位前為國立下戰功

答:( A、B、C )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38
b. 王莽和司馬炎篡位自立所憑藉的關係有何不同之處?試根據以上資料,
並就你所知,加以說明。
答:根據上述資料,王莽和司馬炎所憑藉的關係並不相同,王莽憑着姑母
王政君的關係,以外戚身分在朝中扶搖直上,終於繼承了叔父王根的
大司馬職位,把持朝政。司馬炎則憑着祖父輩在魏國專擅朝政的勢力,
繼承其父親司馬昭的相位和王位,從而把持朝政。

c. 你認為王莽和司馬炎篡位自立,誰面對的困難較小?試根據以上資料,
並就你所知,加以分析。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王莽。王家自成帝朝開始執掌朝政,王家成員分別擔任軍政要職,
形成王家根深柢固的政治力量,王莽亦因得到姑母王政君、伯父王鳳
等家族長輩的提拔,成為皇帝近臣,從而打下穩固的政治基礎,使王
莽日後能夠輕易篡漢。西漢國勢自昭宣開始走向下坡,貧富懸殊嚴重,
天災頻仍,民生困苦,百姓都希望改朝換代。而且,當時社會迷信風
氣盛行,王莽只要利用此來偽造符瑞,即可令人民相信王莽改朝換代
為合理之事。反觀司馬炎篡位前,曹魏國力強盛,人民對改朝換代的
要求不如西漢末年般強烈,司馬炎篡位較難取得民眾支持。由此可知,
王莽篡位自立所面對的困難較小。

*司馬炎。司馬氏自魏文帝朝開始逐漸掌握軍政大權,後期更剷除政
敵,獨攬朝政,甚至在司馬師掌權時就能廢立君主,司馬昭更被封為
晉王,可見司馬氏根深柢固的政治力量,令司馬炎篡魏完全沒有遇到
阻力。事實上,司馬炎才智平庸,但仍能成功篡位,說明他根本不需
要面對任何困難。反觀王莽篡位前,為了收買人心,必須施行善政,
才能贏得全國的擁戴和支持;篡位時,更要借助偽造的符瑞,才能令
人信服其稱帝。由此可知,司馬炎篡位自立所面對的困難較小。

239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漢初,大亂初平,同姓宗室稀少,漢高祖以秦朝因孤立無援而敗亡
為教訓,於是開始割裂疆土,立王、侯二等爵位。功臣封侯者有一百餘座
城邑,王室子弟封王者的封地更往往有數郡之多。

據班固《漢書‧諸侯王表第二》整理

資料二:

晉朝的建立者司馬炎認為,自己能夠從曹魏手中奪得政權,當上皇
帝,是因為曹氏不分封同姓為諸侯王,皇室孤立無援,缺乏屏藩的緣故。
於是,他便在公元 266 年,恢復了古代的分封制,大封皇族 27 人為王,
並允許諸王自選本王國內的大小文武官吏。

張秀平、王曉明《影響中國的 100 次事件》

a. 綜合以上資料,說明西漢和西晉分封同姓宗室的相同目的。

答:西漢和西晉鑑於前朝王室因孤立無援而滅亡,因此分封同姓宗室,屏
藩王室,使王室在遇到危難時能得到援助,避免重蹈前朝王室的覆轍。

b. 根據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西漢和西晉分封的背景有何不同之處。

答:秦代末年,劉邦與項羽爭霸天下,為了酬謝功臣和收買人心,劉邦恢
復封建,所以初時的王全是異姓有功的將領。項羽自殺後,異姓王失
去了利用價值,劉邦於是將其逐一翦除,而王國分封則以宗室親屬代
替功臣。因此,西漢的分封出現從分封有功將領轉變為分封宗室子弟
的過程。西晉方面,由於司馬炎是靠父祖培植的力量而得天下,不需
要分封異姓諸侯,只是鑑於曹魏因王室孤立而亡才大封宗室為王,因
此,西晉的分封從一開始就分封同姓宗室。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40
c. 你認為西漢還是西晉較迫切行分封制?為甚麼?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西漢。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封建,立郡縣。然而,當時不少人仍然
認為周代封建制度是優良的政治制度,更將秦朝滅亡歸因於廢除封建。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曾再次分封諸侯,反映出封建的思想仍然深入民
心。此外,秦末起兵者,多為六國貴族,劉邦在當時必須續行封建,
作為對功臣和六國貴族的報酬和安撫,才能鞏固新生的漢室政權,並
恢復社會的穩定。反觀西晉立國時,與周代封建的時代已相去甚遠,
集權中央的郡縣制已成為普遍的地方制度,可見晉室不應倒退恢復封
建。而且,司馬炎篡魏滅吳後,晉朝的統治根基已甚為穩固,故晉室
並沒有實行分封的迫切性。由此可知,西漢實行分封有較迫切的需要。

*西晉。司馬炎能篡魏自立,主要由於司馬家族擁有足夠的政治本錢,
故司馬炎擔心有其他家族一旦蓄積足夠政治勢力,也同樣會篡位,因
此必須分封同姓宗室以鞏固司馬氏政權。其次,司馬炎篡位並不名正
言順,隨時有反抗勢力出現,故司馬炎須盡快分封宗室,以鞏固統治。
反觀劉邦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項羽,擊敗他後已可安枕無憂,可見劉邦
並沒有實行分封的迫切性。由此可知,西晉實行分封有較迫切的需要。

241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漢惠帝死後,呂氏家族的權勢從此形成,於是立惠帝的兒子為皇帝,
而由太后臨朝處理國事,行使皇帝權力。太后又殺掉漢高祖的兒子趙幽王
劉友等人。封呂侯的兒子呂台為呂王,封呂台的弟弟呂產為梁王,……又
封其他呂氏六人為列侯,追尊太后的父親呂公為呂宣王。

據班固《漢書‧外戚傳‧高祖呂皇后》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晉惠帝的賈皇后一天比一天暴戾。侍中賈模是皇后的族兄,右衞郭彰
是皇后的從舅,他們和楚王司馬瑋、東安公司馬繇分掌朝政大權。皇后的
母親廣城君的養孫賈謐干預國事,權力竟與皇帝相當。司馬繇密謀廢掉皇
后,賈后很畏懼他。太宰司馬亮、衞瓘等人上表彈劾司馬繇,使之遷徙到
帶方(今朝鮮半島以北),又削去楚王擔任北軍中候的官職,皇后知道
楚王司馬瑋怨恨此事,就下令司馬瑋殺掉衞瓘和司馬亮,以報舊仇。

據房玄齡《晉書‧后妃列傳‧惠賈皇后》語譯及整理

a. 根據以上資料,呂后和賈后在鞏固權力方面有何相似之處?請把正確答
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可選多項)
A 參與廢立君主 B 扶植自己家族成員
C 削弱宗室的力量 D 扶立昏弱君主

答:( B、C )

b. 根據以上資料,呂后和賈后的行為對朝廷有何影響?

答:呂后擴大呂氏家族的政治力量,又殺害劉氏宗室,這會令劉氏宗室不
滿及感到受威脅,繼而伺機打擊呂氏家族的勢力,重新奪回朝政大權 ,
而權力的爭奪會影響國家的穩定。賈后則用計謀,使司馬氏皇族彼此
互相殘殺,從而除去威脅自己的勢力。這會造成諸侯王的不和及混戰 ,
同時也會令一些司馬氏宗室對她的專政產生不滿,從而起兵爭奪中央
權力,破壞國家的安定和損害國家的力量。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題目庫 1》 242
c. 假如你是古代的帝王,你會怎樣防範外戚干政?試舉出兩項方法,並加
以說明。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言之成理。
*重用宗室,讓他們擔任政府要職和掌握軍權,避免外戚有掌權干政
的機會。
*嚴禁外戚擔任軍事要職,避免其因為擁有軍權而干政。
*立下祖訓,禁止皇后、外戚干政,如有違者,宗室、朝臣必須共同起
來反對和討伐。

(任選其二)

2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