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辛苦存了21万,因2个儿子不孝,临终选择全部带进火葬场

引言

蒲公英长大之后,一个个蒲公英种子就会离开自己长大的怀抱,飘向四处落地生根,人类也是如此。正所谓“树大分杈,子大分家”,随着一个家族儿女、子孙的长大,一个大家族的人不会挤在一起,而是分开居住。故分家又被称为“分居”。为了更好地协调和家族长辈之间的关系,维持和作为家族外人结婚对象的关系,分家是有必要的,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01

不仅父母辈的兄弟姐妹们要分家,父母养育的儿女在成长到一定年龄时也要和父母分家。这个时候,留下年迈的父母通常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尽管年龄大了,可身体硬朗,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又喜好清净的父母,通常会选择自己居住。这种父母经济来源可以是自己工作退休后的退休金和养老补贴,也可以是来自子女的定期赡养费。

第二种选择则是寄居在一个儿子或者女儿家中,其余的子女可以选择提供赡养费并定期看望老人;最后一种则是按月、年等日期,分别寄居在几个儿女家中,让儿女们轮流照料。

显而易见,无论是哪种方式,作为子女们,都应该尽到应尽的孝道。赡养老人是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父母养大了儿女,那么,儿女为父母养老送终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无论何时何地,亲情都是一种羁绊,是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但却有不少人,在享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未尽到应尽的孝道。江苏一名拾荒老人便是这万千不孝事件中的一位。

据了解,这位拾荒老人临终攒下了二十一万元的巨额存款,本应留给子女,老人却将辛苦攒下的血汗钱携带到火葬场,让这笔遗产跟着自己一起“走了”,理由很简单,是因为子女的不孝,让老人打消了将财产留给子女的想法。

02

正月时,家家户户都是一副辞旧迎新的气象,而火葬场这边却是一片冷清。因为处于正月,很少有人会选择在这个喜庆的时候举办丧事,因此,作为火葬场职工的杨林也是工作清闲。当杨林慢悠悠地焚烧着一具老人尸体时,从焚烧炉的入口处看去,焚烧炉里竟然飞舞着一张张红色的百元人民币。

这让杨林十分惊讶,他虽然没见过此番情景,但还是迅速做出了反应,本着安全操作的考虑,杨林暂停了焚烧。像常人想象的那样,杨林也以为只是子女为了孝道塞进老人寿衣里的。

然而,当他打开焚烧炉后,杨林却发现,这并不是冥币,而是真真正正的百元大钞,而且焚烧的数量不在少数。因为焚烧过一段时间,很多钞票都已经被烧毁了,只有少数包裹在里面的百元钞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03

原来,这名被焚烧的老人姓陶,晚年以拾荒为生。将老人在外等候父亲骨灰的两个儿子喊来,火葬场的工作人员通知了两个儿子这件事情。两个儿子的表情同样吃惊,并不知道拾荒的父亲竟然有这样一笔巨额存款,更不理解父亲将财产和自己一起焚烧的行为。

事后发现,老人生前攒下的21万巨款,在自己去世前不久取出,并将其塞到寿衣中让钱财随自己一起焚烧。这样的举动不是爱财,而是因为儿子们的不孝。原来,当年陶老爷子和儿子们分家后,将自己的房屋田地等有价值的东西全部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独自租了一间小屋以拾荒为生。随着年岁渐长,陶老爷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撑不了多久。

冬天马上就要来临,老爷子估摸着这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冬天,便想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享受和儿子们团聚在一起的生活,便找到了自己的儿子们,希望让儿子们陪伴自己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但令陶老爷子寒心的是,儿媳们反对,儿子们也嫌弃自己拾荒的身份不愿意接陶老爷子回家,这才有了老爷子寿衣里携带遗产一同焚烧的事。

结语

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两个儿子不以为意,却不知陶老爷子将本该属于他们的遗产焚烧殆尽。得知这件事后,即便两个儿子后悔不已,事情也不会有所改变。尽孝本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两位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心寒。自己对父亲的拾荒不屑一顾,反而对拾荒得来的巨额存款垂涎不已。或许,陶老爷子焚烧财产的这番举动,就是表达了对儿子们不孝的嘲讽和愤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