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对立与告别:墓碣文上的刻辞与自白

我看到网上有一位可能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解读鲁迅《野草》中的《墓碣文》,对“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的解释是“这位死者曾经满怀热情地狂歌呐喊,但在突然之间中寒得病”(见上截屏)。我忍不住哑然失笑继而怒火中烧无法忍受,于是有此文。

《墓碣文》只有短短三百多个字,却晦涩难懂,是《野草》中最难搞懂的几篇之一。但也并不是特别难懂,并不是完全虚无不可理解,仔细多读几遍是完全可以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喻意含义的。

对这类文章的解读,最怕的是:有人不求甚解地看个表面意思就觉得理解了,如上截图所示;有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地过度解读,如网上很多对此文的扯淡引申,搞出一堆笑话。这两种浅薄,都犯了理解失当、离题千里的毛病。

以下我对这篇300多字的晦涩短文逐字逐句地做一解析。

1.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在前文《鲁迅版的盗梦空间:<颓败线的颤动>赏析》中曾提过,鲁迅在《野草》中有7篇文章都是以“我梦见”开头,这篇《墓碣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一篇。“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立即就起笔不凡,作者写他在梦中看到一个墓碑,我们一般的写法都是“我梦到一个墓碑”、“我看到一个墓碑”、“我站在一个墓碑前看它上面的刻辞”等等,这些写法都是以“我”作为单一视角描写场景,属于十分常规式的写法。而鲁迅用“我和墓碣对立”这样的写法立即将“墓碣”拟人化了,将双方双视角化了:不仅是我在看着墓碑,而且墓碑也在看着我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我与我对立”的含义。通过下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墓碣”所记录的死尸,其实是作者“我”的“旧我”,是另一个“我”,是以前的“我”,是死去的“我”。所以这篇《墓碣文》与《影的告别》是极为相似的,这两篇应该称为姊妹篇:《影的告别》是另一个我在阳间与我告别;《墓碣文》则是我与另一个我在阴间告别。这两篇文章谈的都是“我与我的对立”、“我与我的离开”、“我与我的告别”

这种深沉的思想,这种充满了哲学味道的思想,是埋在《野草》根部的,这就是我喜欢《野草》的原因。这是我忍不住要再说一遍的话。

2. “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这墓碑的材料是用沙石制成的,不是上好墓碑所常用的大理石、花岗岩,也不是平常墓碑所用的石英岩、石膏,而是最为普通低廉的沙石,说明了什么?说明墓主在生前是比较落魄的,家属亲友是比较贫穷的(如果不贫穷则是不太重视他的),所以为他立碑时只选择了最便宜的沙石。

剥落很多,苔藓丛生”说明这位墓主死去已经很久了,有些年头了。不然不会苔藓丛生。“剥落很多”不仅说明时间过去了很久,而且这墓碑的质量实在不好,风吹雨晒就毁坏了。同时也说明,在墓主下葬立碑后,很少有人来祭奠墓主,没有人来维护这墓地与墓碑——墓主已被他的亲朋、后人抛弃。

仅存有限的文句”这句说明非常巧妙,既再次强调碑文脱落,又为下面不引出全面碑文给出理由。而作者故意不写出全部碑文正是其本意:他露出一些碑文,又隐藏大量碑文,形成明文暗文之间的互映。然而,虽然有所隐藏,但其实露出的碑文已经坦言了一切。

3.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好,最重要的这四句话来了,必须要一句一句一字一字解读了。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中的“寒”字是说他在唱歌中得了风寒病了吗?当然不是啊我的天呐我的中学语文老师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墓主当年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曾经狂热地目睹或参与了那些看起来十分正义的狂歌呐喊的热潮,然而他在这热潮之中感到了寒意,他在这群体性的狂热中冷静了下来,看到这群体性狂热的非理性,他成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中的那位醒者。鲁迅是那位“众人皆醉我独醒”中的那位醒者吗?当然是,没有任何夸张地是,他有这样的孤独感,他一生都有这样的孤独感。

对于这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适用的最佳场景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年轻人们。当时有一个中国人感到“寒”了吗?有一个中国年轻人感到“寒”了吗?当时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尤其那些年轻人们感到“寒”了,不想再陷入卷入狂热貌似正义的无理性了,那么这个灾难便不会那么灾难深重。

于天上看见深渊”什么意思?直接给出解释:一切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最终都走向灾难。最好的案例就是法国大革命,理想主义者以屠杀起,以被屠杀终;以送走一个旧时代专制者始,以迎接一个新时代专制者终。“于天上看见深渊”表示这位年轻的在狂热中感到寒冷的理想主义者用锐利而智慧的眼力看到了思维的对立面。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一切眼”不仅指人的眼、浩歌狂热中的人的眼、做稳了奴隶的人的眼、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的眼,而且包括了这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所见到的万事万物的眼。他在这些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是虚无,是无边的荒野(鲁迅非常喜欢用的一个词),是不生野草的荒野。这样的虚无和荒野令人绝望,令这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绝望。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是这四句话的结尾。在第三句中陷入绝望,但绝望之后呢?“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落脚到了《野草》中的另一篇《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在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是他的愿望。但终于能不能得救呢?其实,没有。

总结一下这四句话:第一句是感受,第二句是洞悉,第三句是发现,第四句是拯救,是无所希望中的希望。这些话是谁写的?这些话是别人为墓主写的,是立碑人为墓主写的,写的是该墓主的一生,他一生的追求与挣扎。当然,这位墓主,就是鲁迅的另一个“我”,他曾经的“我”。

同时,根据这几句话的措辞,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这个墓碑并不是墓主的后人给他立的碑,而可能是他曾经的同道为他立的碑。当然这背后,是作者鲁迅为另一个自己立的碑,是鲁迅为他曾经的“我”写的碑文。

4.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上述四句记录的是墓主年轻时候的追求、挣扎、洞见、绝望和希望,这几句就直接转到游魂部分了。碑文脱落的部分隐去了墓主如何在希望中又失望、并没有得救、后来如何死亡、死后如何成为游魂等这一大段落。从作文角度来说,这是为了行文简练所做的艺术化处理。从文章寓意来说,这一部分不重要。但是从读者角度来说,要知道有这么一个过程。

这位理想主义者死后并没有去往地狱,没有到阎王爷那里去报道,而是游荡人间成为游魂,后来又变身为有毒牙的长蛇。然而这条有毒牙的长蛇又不吃人害人,而是专门吃它自己,最后终于连游魂都毁灭了。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他死后并不责怪外界而是反求诸己地开始自省、自我剖析、自我批判。这不就是鲁迅自己吗?是的,就是他自己。自我剖析是何其阵痛,然而他用笔一笔一笔地刻下去,划开来,写出来。

5. “……离开!……”这是立碑人写的最后一行字,奉劝世人不要接触这个墓地墓碑,不要在此逗留,以防撞见游魂长蛇。

6.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倔强的“我”没有听从立碑人的警告而离开,反而是绕到了墓碑后面去找见坟墓。这坟墓上没有草木并且颓坏,再次说明没有人给这位墓主上坟,清明时节也没有。所有其他人都听从了立碑人的警告而不靠近这座坟墓了。

7. “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我”终于在坟墓的缺口中看到了死尸的模样,他的胸腹已经被他自己挖破了,心肝也已经被他自己吃掉了。但他的脸上既不悲哀也不快乐,看不清他的面目表情,如蒙了一层烟一样,模糊而平静。“我”看到了自我剖析后的“我”,“我”看到那个似曾相识的“我”,他也平静地看着我,无悲无喜。

8.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那么,墓碑背后的这些文字是谁写的呢?是化为游魂的死尸写的,是化为游魂的死尸的自白。后面有证据。

9.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在这段自白中,死尸——也就是另一个“我”——写了自己怎么吃自己的过程:

“为了知道自己的味道,决定吃掉自己。然而剖开自己的身体是多么疼痛酷烈啊,然而不剖开自己吃自己的身体又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味道呢?在忍受了十分巨大的疼痛后剖开了自己的身体,挖出自己的心肝,慢慢地吃下它们。然而这心已经陈旧了,已经不是生前为人时的心了,这心原本的味道又如何能够知道呢?

来人请回答我,不然,就请离开吧!”

答我”二字就证明了,这段墓碑阴面的文字是游魂自己写上去的。

10.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无法回答“旧我”的问题,“我”要离开“旧我”,而“旧我”坐起来说:“当我彻底毁灭时,你将会看到我的笑”。死尸口唇不动,为什么能说出话来?并不是死尸用了腹语,而是因为那就是“我”心中的话。就像鲁迅在《秋夜》里听到空中传来了笑声,环顾一周才发现那笑声是来自自己口中一样。

11.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我”想要与“我”脱离,就像我的影要与我告别一样。

然而影子是无法与我剥离的,就像我无法与我脱离一样。

(鲁博展台的游客留言)

(完)

相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先生作品中,我最爱《野草》

ph读书第10期|鲁迅《野草》

ph读书第10期文本:鲁迅《野草》13篇

八十多年后,他的人物一个个都复活了,而他终于渐行渐远了

有多少人至今仍没有读懂鲁迅《父亲的病》开篇小故事?

鲁迅版的盗梦空间与诺兰版的盗梦空间

鲁迅版的盗梦空间:《颓败线的颤动》赏析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