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遷台後蓋的第一座眷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國民政府遷台後蓋的第一座眷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民政府遷台後興建的第一座眷村,是桃園平鎮的忠貞新村。

1949年,百餘萬的外省籍軍民倉皇來台,政府為了安頓隨軍而來的眷屬,興建眷村。眷村可說是政府為安置龐大遷台外省籍軍人,而有計畫興建的公有住宅社區,前後一共有三百多個。一般都是依照軍種的性質來區分,同眷村的男性幾乎都是同一軍種,甚至是同一支部隊。眷村家家戶戶竹籬笆牆的圖像,已成為戰後台灣社會的獨特景象,獨立自足、自成一格的居住模式,幾乎是全台眷村的共同特徵。

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軍人及眷屬,在政府的安排下住進眷村,桃園縣因為在戰爭中遭到的破壞較少,再加上蔣宋美齡女士和婦聯會的募款,成為最早建設眷村的地方。1956年發起的軍眷籌建住宅運動,則是整個住宅計畫的開端。

當年由蔣宋美齡指示婦女反共聯合會發動「民間捐款」來興建軍眷住宅,然後捐贈給國防部以分配安置軍眷居住,同時邀集國防部組成「軍眷住宅籌建委員會」,由審計部、國防部、中央黨部、省政府共同組成「眷宅督工小組」,並由蔣宋美齡主持半個月一次的籌建委員會議來直接推動,下半年共募得捐款6000萬,用以興建眷宅4000棟。

而接下來的10年間(至1967年),平房式的軍眷住宅共興建了10期,合計三萬八千一百棟,眷舍完成後則由婦聯會辦理贈交儀式,交由國防部配住。這些由「民間捐贈住宅」的數量是同時期國民住宅興建數量的二分之一,分佈在全省11個縣市,眷宅的捐建成為凝聚軍民共事的模式,新落成的眷村亦成為款待外賓的重要基地。

第一座眷村,是為了「孤軍」而建

1954年初,由李彌將軍帶領的雲南反共救國軍193師「孤軍」部隊,從緬北來到了台灣,不過他們並非跟著國民政府一起遷移來台,而是經過漫長艱辛的路途,從大陸到邊境,經過緬甸、泰國,男女老幼一路游擊作戰,最後透過美援,「流浪」到台灣。

一行人在台北松山機場抵台,隨即落腳於嘉義的溪洲、大林、霧峰等地的台糖糖廠倉庫居住;被拆散後的孤軍,由於人生地不熟,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其物資缺乏的程度,甚至超過在緬北游擊時。

於是,政府遂在1954年秋天,緊急在桃園的平鎮與中壢交界處趕建眷舍530戶,分配給孤軍部隊的眷屬居住,並將該處命名為「忠貞新村」,成為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所興建的第一座眷村。至於「忠貞新村」名稱的由來,則是因為孤軍官兵抵台後被重新整編成軍官三大隊、步兵三營,設指揮部於新竹,國防部賦予忠貞部隊的番號,忠貞二字從此便成為孤軍形影不離的標幟。

桃園忠貞新村舊貌

桃園忠貞新村舊貌

1954年底,政府蓋了忠貞新村,房舍陸續完工,眷屬被分批由政府的大卡車載進村子,一開始大家都很高興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可以展開新的生活。在空間結構的部份,忠貞新村的房子平均一戶不到10坪,而可遮風避雨的地方大約只有4.5到5坪左右;所謂的房子即是一個小客廳兼臥房,後面有一個小到只能放一個灶子的廚房,前後都有一點空地,可用來種植花草或故鄉的香料。

最早期的房子,是用竹籬笆、木頭搭起來的,在把黃泥巴混在裡頭,外面再加一層石灰,而屋頂只是以木頭支撐再搭一層鐵皮,下雨天打雷還可能會觸電,進屋時常會把外頭的爛泥巴踩進屋裡,所以地板看起來總是黃黃的。當然這些是最剛開始的情形,到後來住戶們都會慢慢自己改建或在附近買房子。

而凝聚眷村居民的力量,則是來自市場、水井和活動中心。

忠貞市場由忠貞里的前龍街、後龍路及中山路等三條主要道路所組成,位於貿易、忠貞、中正三個眷村的交界處,是眷村人生活日常用品的來源。早期的眷村並沒有市場,居民們買東西,總得舟車勞頓,跑到中壢市區採買,有些家庭為了省錢,連車也不坐,徒步走到市區採買。

當時的忠貞里里長宋英先生為了讓村民的生活能更加便利,便建議住在霄裡(位於桃園縣八德市,靠近平鎮邊界)的人可將自家種植的農作物運送到忠貞新村販賣;一開始是菜農推菜車沿街叫賣,後來賣菜的人越來越多,便逐漸形成小市集,慢慢演變成今日的忠貞市場,而眷村內外省人與本省人間的互動,也就藉由市場中的貿易開始頻繁起來。

忠貞市場裡不光只有賣菜的,就像其他地方的市場一樣,也有來自外地(多為本省人)販售衣飾、鞋子、熟食等的各類攤販,而這裡特有的雲南、泰緬小吃,以及燒餅、油條、包子、饅頭等,皆具有道地的「外省口味」。

對忠貞新村的居民而言,從早期的人工手搖式水井,到後期加裝幫浦的水井,水井在大家的生活裡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自建村以來,水井便成了村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水源,小孩子大剌剌地在井邊洗澡,婦人們在井邊洗衣、洗菜,家裡的壯丁到井邊挑水,家中大大小小的用水,全部來自十戶一口的水井。水井不僅滿足了大家在物質上的需求,更是凝聚眷村人的一股極重要的力量。

在忠貞新村建村同時,水井也跟著誕生,在那資訊傳播尚不發達的年代,水井便是婆婆媽媽交換訊息的場所;哪家要結婚,哪家要生孩子,哪一攤的攤販菜比較新鮮,這些話題,是老奶奶與水井間共同的記憶。即使後來家家戶戶早已裝設了自來水,但仍有一些老奶奶堅持要到井邊洗衣服,這可說是對記憶的一種堅持,尤其當遇到久未下雨的旱象時,水井更成為當地的臨時小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