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左)指九成的盤尼西林過敏標籤可被安全移除。香港文匯報記者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盤尼西林(青霉素)是最常見抗生素藥物,亦屬β-內酰胺類藥物,在臨床抗感染上被廣泛應用,然而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約九成被認為對該藥過敏的巿民,其實被錯誤標籤,醫學院聯合醫院管理局開展「香港藥物敏感去標籤計劃」(HK-DADI),透過護士診所為疑似盤尼西林敏感患者進行更準確的過敏測試,解除錯誤標籤。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過敏及臨床免疫學雜誌:實踐》發表。

過敏佔比過高 或長期錯誤標籤

參與該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風濕病學及臨床免疫科主管兼臨床助理教授李曦表示,根據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紀錄,超過51萬人被標籤有藥物敏感,當中14.3萬人對β-內酰胺類藥物過敏,佔比總人口近2%,這個高比例很可能是由於長期的錯誤標籤導致,「無法使用盤尼西林等一線抗生素是非常危險的,病人或要被迫使用其他較差的廣譜抗生素,導致細菌出現多重耐藥性,治療成本也會上升。」

他表示,該院研究團隊基於以往對藥物敏感的研究,創立HK-DADI計劃並展開研究,創新性的以護士診所作為主要執行方。在該計劃下,專科護士會先為疑似盤尼西林敏感患者覆核病例,根據風險等級分流,低風險患者可在護士診所接受過敏測試,觀察期後表現正常即可移除標籤。研究已評估逾310名患者,發現九成的盤尼西林過敏標籤可被安全移除,評估完成後10個月內已有63名病人在有需要時重新使用盤尼西林,顯示計劃安全有效。

對於出現錯誤藥物過敏標籤,李曦解釋通常有三大原因:一是病人過敏歸因錯誤,如細菌感染同樣導致出疹,但醫生誤以為是藥物導致;二是錯誤標記致敏藥物,家庭醫生若同時向病人開出數種藥物,病人或對其中另一藥物過敏,醫生卻誤以為是盤尼西林致敏;三是兒童時期的過敏症狀會隨着成長好轉,需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