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15 Views

下載全書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下載全書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下載全書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二 零 零 九 年 四 月總 第 五 期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本 刊 出 版 獲 鄭 承 隆 通 識 教 育 及 哲 學 研 究 基 金 贊 助<strong>The</strong> pub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his journal is sponsored by Edwin S. L. Cheng Research Fundfor General Education and Philosophy大 學 通 識 報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版 權 所 有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Copyright © by Research Centre for General Education<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主 編 張 燦 輝 梁 美 儀執 行 編 輯 吳 木 欣助 理 編 輯 林 綺 琪美 術 設 計 吳 曉 真封 面 題 字 何 秀 煌出 版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香 港 新 界 沙 田電 郵 rcge@cuhk.edu.hk電 話 (852) 2609 8955網 址 http://www.cuhk.edu.hk/oge/rcge二 零 零 九 年 四 月 總 第 五 期ISSN 1819-7434


目 錄卷 首 語 .....................................................i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Stev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in General Education ........................1彭 森 明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45 .徐 慧 璇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美 國 院 校 經 驗 述 評 ....................69通 識 教 與 學Carl WiemanLynne Nakano崔 燕Why Not Try a Scientifi c Approachto Science Education? ......................99Thoughts on Teaching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123創 意 國 文─ 大 學 語 文 教 學 的 創 新 與 探 索 ...........131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太 陽 系 的 「 多 體 問 題 」 ....................141論 壇陸 根 書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75韓 振 華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以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為 例 的 考 察 .........205唐 小 為 、 唐 韌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高 校 人 文 類 感 悟 型 課 程 的 設 計 理 念 探 討 ..221《 大 學 通 識 報 》 稿 約 .......................................239


卷 首 語現 今 越 來 越 多 大 學 不 單 認 同 擴 闊 學 生 視 野 、 提 升 學 習 能 力 等 通 識教 育 目 標 , 同 時 亦 察 覺 到 , 僅 從 理 論 及 課 程 層 面 去 肯 定 通 識 教 育 並 不足 夠 。 近 年 來 , 無 論 是 撥 款 機 構 對 高 等 教 育 素 質 的 審 查 , 或 是 社 會 人士 對 大 學 教 育 的 期 望 , 都 趨 向 以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作 為 評 價 教 育 成 效 的 準則 。 對 於 致 力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工 作 者 而 言 , 他 們 所 面 對 的 新 挑 戰 , 是要 從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角 度 , 檢 視 以 下 的 一 些 問 題 :「 學 生 在 通 識 課 程中 的 學 習 成 果 是 甚 麼 ? 學 會 了 甚 麼 知 識 ? 學 會 了 做 甚 麼 ? 是 否 可 以 、或 怎 樣 可 以 有 效 量 度 這 些 學 習 成 果 ?」 這 挑 戰 不 僅 包 括 了 從 理 念 上 如何 界 定 通 識 教 育 的 學 習 成 果 , 也 涉 及 各 院 校 在 實 際 執 行 時 如 何 達 致 共識 , 是 否 可 以 具 體 地 量 度 學 習 成 果 和 如 何 量 度 等 課 題 。本 期 《 大 學 通 識 報 》 特 以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為 專 題 , 邀 請 了Steven J. Friedman 教 授 、 彭 森 明 教 授 和 徐 慧 璇 教 授 撰 寫 文 章 , 介 紹 有關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的 一 些 關 鍵 概 念 、 討 論 和 實 踐 經 驗 , 供 讀 者 參 考 。Friedman 教 授 為 本 年 度 富 布 萊 特 訪 問 學 人 (Fulbright Scholar),現 於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作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顧 問 。 在 Outcomes, Learning, and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一 文 中 , 作 者 透 過 他 本 人 在 威 斯 康 辛大 學 白 水 市 分 校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Whitewater) 有 關 教 育 測 量及 統 計 教 授 的 工 作 經 驗 , 和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觀 察 所 得 , 闡 釋 成 果 、 學習 、 評 鑑 、 課 程 與 評 鑑 關 係 等 關 鍵 概 念 , 以 及 推 行 評 鑑 時 的 具 體 措 施與 問 題 , 讓 讀 者 對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有 較 全 面 的 認 識 。


彭 森 明 教 授 在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 中 , 則首 先 介 紹 了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的 評 鑑 理 念 , 同 時 以 台 灣 經 驗 作 分 享 , 闡述 台 灣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的 相 關 思 考 , 並 提 出 了 評 鑑 的 實 施 方 針 。徐 慧 璇 教 授 則 在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美 國 院 校 經 驗 述 評 〉 裏 指 出 , 由 於 通 識 教 育 並 沒 有 固 定 的 知 識 基礎 , 假 若 要 在 通 識 課 程 裏 推 行 教 育 評 鑑 , 所 面 對 的 困 難 會 比 一 些 專 業學 科 為 多 。 有 見 及 此 , 徐 教 授 希 望 憑 藉 美 國 院 校 的 經 驗 , 介 紹 學 者 及 有關 機 構 如 何 利 用 不 同 的 研 究 方 法 , 評 估 通 識 教 育 的 效 能 , 以 幫 助 改 善 通識 課 堂 的 設 計 。 我 們 希 望 藉 著 三 位 教 授 的 文 章 , 讓 讀 者 在 參 考 美 國 、 香港 和 台 灣 的 經 驗 後 , 能 反 思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推 行 課 堂 評 鑑 的 前 景 。在 專 題 以 外 , 本 期 《 大 學 通 識 報 》 繼 續 透 過 「 通 識 教 與 學 」 , 讓來 自 各 方 的 老 師 學 者 分 享 他 們 的 教 學 經 驗 , 同 時 令 讀 者 掌 握 教 授 通 識課 的 「 竅 門 」 所 在 。 我 們 很 榮 幸 獲 得 諾 貝 爾 物 理 學 獎 的 得 主 —CarlWieman 教 授 首 肯 , 轉 載 他 在 Change 發 表 的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一 文 。 在 文 章 裏 ,Wieman 教 授 指 出 ,研 究 結 果 反 映 了 傳 統 教 學 方 法 不 能 讓 學 生 有 效 地 學 習 知 識 ; 老 師 應 運用 教 育 與 認 知 研 究 的 成 果 , 減 少 單 向 教 授 的 知 識 量 , 透 過 刺 激 學 生 主動 參 與 、 思 考 、 解 難 的 學 習 活 動 , 改 善 學 習 。 文 中 同 時 以 幽 默 的 態 度作 演 繹 , 讓 老 師 更 深 刻 體 會 和 認 識 到 不 同 的 教 學 方 法 的 優 劣 。 他 針 對的 雖 然 是 科 學 教 育 , 但 對 通 識 科 目 的 教 授 , 也 極 有 啟 發 。獲 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模 範 教 學 獎 (2007–2008 年 度 )的 Lynne Nakano 教 授 也 在 Thoughts on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Courses 中 , 跟 讀 者 分 享 她 教 授 通 識 科 目 的 心 得 。Nakano 教 授 認 為 , 老師 的 教 學 態 度 和 學 習 環 境 會 深 刻 地 影 響 學 生 的 學 習 情 緒 。 倘 若 能 理 解當 中 微 妙 的 關 係 , 將 是 達 致 成 功 教 學 的 關 鍵 。至 於 崔 燕 教 授 則 娓 娓 道 出 語 文 在 通 識 課 堂 的 重 要 性 。 她 以 北 京 師ii


範 大 學 與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攜 手 創 立 的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為 例 , 在 〈 創 意 國文 — 大 學 語 文 教 學 的 創 新 與 探 索 〉 中 說 明 了 提 升 學 生 語 文 能 力 的 重要 性 。 她 並 以 閱 讀 文 本 為 例 , 指 出 這 些 訓 練 有 助 學 生 思 考 , 同 時 能 提高 綜 合 分 析 和 審 美 鑒 賞 的 能 力 ; 這 些 都 是 培 養 大 學 生 人 文 素 質 不 可 或缺 的 元 素 。除 了 語 文 教 學 的 探 討 外 , 本 期 的 文 章 也 牽 涉 到 科 學 知 識 層 面 的討 論 。 彭 金 滿 博 士 等 作 者 在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太 陽 系 的「 多 體 問 題 」〉 中 介 紹 太 陽 系 的 混 沌 現 象 。 文 中 指 出 牛 頓 力 學 雖 然 完美 地 解 決 了 「 兩 體 問 題 」, 但 把 這 結 果 應 用 於 太 陽 系 這 個 「 多 體 問題 」 上 , 牛 頓 的 理 論 顯 然 力 有 不 逮 。 問 題 的 核 心 在 於 行 星 之 間 的 引 力使 各 行 星 的 運 行 軌 道 變 形 , 甚 至 趨 向 混 沌 。 太 陽 系 混 沌 現 象 的 例 子 有很 多 , 為 了 處 理 這 些 現 象 , 科 學 家 發 展 了 不 同 的 計 算 法 , 而 計 算 結 果亦 加 深 了 我 們 對 太 陽 系 過 去 的 了 解 。至 於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 陸 根 書 教 授 、 韓 振 華 博 士 、 唐 小 為 小 姐 及唐 韌 教 授 則 以 他 們 的 真 知 灼 見 , 在 「 論 壇 」 中 討 論 通 識 教 育 發 展 的 不同 方 向 。 陸 教 授 在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 一 文 中 , 道 出 當 前大 學 文 化 發 展 的 路 向 , 以 及 通 識 教 育 與 大 學 文 化 發 展 的 緊 密 關 係 。 韓振 華 博 士 在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 以 北 京 外 國語 大 學 為 例 的 考 察 〉 中 則 指 出 ,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時 需 要 對 不 同 類 型 的 院校 有 周 全 的 考 慮 , 不 應 只 參 考 「 一 流 研 究 型 」 大 學 的 做 法 , 而 忽 略 在專 業 性 大 學 及 教 學 研 究 型 院 校 的 固 有 教 學 經 驗 。 唐 小 為 小 姐 及 唐 韌 教授 在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高 校 人 文 類 感 悟 型 課 程 的 設 計理 念 探 討 〉 一 文 中 , 嶄 新 地 提 出 「 感 悟 型 課 程 」 的 理 念 。本 期 《 大 學 通 識 報 》 的 一 大 特 色 , 是 以 中 英 雙 語 並 行 。 由 於 有 關通 識 教 育 的 討 論 相 當 國 際 化 , 其 中 尤 以 美 國 的 通 識 教 育 歷 史 最 悠 久 ,相 關 研 究 亦 較 多 。 本 刊 希 望 藉 著 引 入 這 些 英 語 文 章 , 更 能 把 通 識 教 育iii


最 新 的 發 展 動 態 和 研 究 成 果 向 讀 者 展 現 。 期 望 各 位 學 界 同 仁 繼 續 積 極參 與 通 識 教 育 的 討 論 , 共 同 為 推 進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而 努 力 。下 期 再 見 !iv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General EducationStephen J. Friedman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ackgroundAfter over 10 years <strong>of</strong> involvement in the assessment movement in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my pleasure to be workingas a Fulbright Scholar for 2008–09 with colleagues in the Office <strong>of</strong><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OUGE) at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strong>Kong</strong> (CUHK) on improving their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GEP). Ihave been invited to share some <strong>of</strong> my thoughts on topics that have been <strong>of</strong>interest to me during the course <strong>of</strong> my career. CUHK has a long tradition <strong>of</strong>General Education (GE), and my efforts are directed at integrating the ideasmentioned below into an already strong program. With the shift in highereducation to an outcomes-based approach, the emphasis now is on what really* Pr<strong>of</strong>essor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s 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Whitewater. His work on General Education (GE) assessment began in the mid-90s andhe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GE assessment ever since. Dr. Friedman is now visiting <strong>The</strong><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as a Fulbright Scholar under the Fulbright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matters—learning. It is student-centered as opposed to faculty-centered. Mypurpose here is to describe the key elements in creating outcomes, the kinds<strong>of</strong>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make sense to accomplish these outcomes, andsome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extent <strong>of</strong> their attainment within the contexts<strong>of</strong> GEPs generally and <strong>of</strong> GE at CUHK specifically.I was well along in my doctoral work in Educational Measurementand Statistics when the assessment movement began in the mid-eighties(Banta, 2002). 1 A decade later, it was just starting to gain momentum on mycampus 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Whitewater, perhaps an admissionby the faculty and administration that they would not be able to “wait out”this educational “fad” because it seemed to have some “staying power.” Andstaying power it has had. <strong>The</strong> combination <strong>of</strong> my own educational backgroundand the engaging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questions asked within an assessment context(i.e., to what extent have students achieved our outcomes?) contributed tomy sustained interest in a field where <strong>of</strong>ten faculty and administrators servetheir assessment sentence and then gladly move on. Asking these sorts <strong>of</strong>questions demonstrates that we sincerely care about an educational processthat focuses on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OutcomesOutcomes are the found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assessment movement. During thecourse <strong>of</strong> my stay at CUHK, I have <strong>of</strong>fered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seminars that have1 As described by Peter Ewell in Chapter One—“An Emerging Scholarship: A Brief History <strong>of</strong>Assessment.” I have heard Peter speak on several occasions; his perspectives on assessmenthave certainly influenced mine.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3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outcomes at the program and course levels.<strong>The</strong> OUGE sponsors a series <strong>of</strong> seminars each year to faculty teaching coursesin the GEP. Indeed, the language <strong>of</strong> outcomes is familiar to all <strong>of</strong> those whoadminister the GEP at CUHK, and, by degrees, faculty are using outcomes toguide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 course approval process developed by the OUGE requiresoutcomes to be articulated. By stating what we expect students to know andbe able to do as a result <strong>of</strong> participating in our programs or enrolling in ourcourses, we are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canflourish. <strong>The</strong>se three,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become integratedinto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students can make the most <strong>of</strong> their collegiateand GE experiences, and faculty can think about their programs and coursesfrom the perspectives <strong>of</strong> their students.Given a mandate (and moving towards an outcomes-based approachwas viewed in just that way by many faculty), the reaction is <strong>of</strong>ten to proposea new course. Suppose there is interest in having students grapple with ideasfound in seminal readings on a certain theme. <strong>The</strong>re is no shortage <strong>of</strong> creativetitles for such courses. <strong>The</strong> World <strong>of</strong> Ideas, 2 developed as a capstone coursein the GEP at UW-Whitewater, is one with which I am familiar. Its origins,in part, can be traced to a frantic effort to revise the GEP, instigated by the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Doing what they do best, the faculty developedcourses like <strong>The</strong> World <strong>of</strong> Ideas primarily around the topics and texts thatthey enjoy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adings used by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faculty on mycampus, I would love to teach that course! However, the natural first step inan outcomes-based approach should be to develop some outcomes; courses2 Students cannot enroll in the course until their junior year.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themes include “<strong>The</strong>Good Life,” “Human Condition,” “Community,” and “Visions <strong>of</strong> the Future.”


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are merely vehicles to accomplish the outcomes. But at least one step (andperhaps two) should precede outcomes, starting with stating the goal <strong>of</strong> theprogram.<strong>The</strong> goal <strong>of</strong> the program is a relatively brief description—a standardparagraph <strong>of</strong> six to eight sentences—<strong>of</strong> the guiding principles upon whichthe program rests. 3 It can, or should, be idealistic and, to some extent,abstract—tapping into the “soul” <strong>of</strong> the program. It should be stated incomplete sentences so th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deas is clear. <strong>The</strong>last sentence should summarize what is most desired—an answer to thosewho might press for the single, most necessary result <strong>of</strong> participation in theprogram. This prescriptive and perhaps rigid approach is a way to distill theessential elements <strong>of</strong> the goal a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less is more”principle, which is so important in an academic culture characterized by toomuch information and an inability to prioritize. Finally, it is unreasonable tothink that developing a precise goal statement will be easy, but if the purposeis to <strong>of</strong>fer a GEP that is on a strong footing, then the hours <strong>of</strong> debate andefforts towards consensus are, in my view, worth it. 4 Just this past fall, thegoal <strong>of</strong> the GEP at CUHK was revisited and refined. Meetings that focusedon further developing the outcomes for each <strong>of</strong> the four content areas thatcomprise a significant portion <strong>of</strong> the GEP were also held.3 I have <strong>of</strong>ten seen the “goal” <strong>of</strong> a GEP be expressed as a list <strong>of</strong> admittedly desirable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 that students will become critical thinkers or life-long learners.I would argue that such a list lacks the coherence that is possible in a well-written statement<strong>of</strong> the goal and is not particularly helpful in developing outcomes.4 This process can sometimes have an almost paralyzing effect on efforts to devise and delivera GEP. Remember that the goal statement can be revised in the future but must be sufficientlywell-developed so that the GEP moves forward with the enthusiasm and commitment thatwill likely follow if the goal truly captures the essence <strong>of</strong> the GEP.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5I had previously participated in discussions <strong>of</strong> this nature, and knew thatprogress can be slow,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s. A colleague and I <strong>of</strong>feredthe metaphor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in geologic time (or perhaps like the pace at whichglaciers move)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faculty to arrive at a consensus whendeveloping the goal <strong>of</strong> a GEP. Perhaps one way to move deliberations alongis to discourage faculty from talking about the courses that they teach—anindication that the new program would be well served if only it could bemolded around the courses that already exist. Developing a new programshould commence with a goal statement that reflects deeply held educationalvalues. It means transcending our desire to repeat what we do best—teachcourses—and focus on the learner. What is our goal for the learners who willparticipate in our program?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does not come naturallyto faculty and certainly changes the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we view ouractivities in the classroom.So what are some worthy goals <strong>of</strong> a GEP? I am interested in this questionto some extent, but find that dealing with the pedagogical and assessmentchallenges inherent in the goal, whatever it is, to be sufficiently demanding.Much <strong>of</strong> my career has been spent consulting with a wide range <strong>of</strong> programsand departments on assessment-related issues. Generally, I regard facultyto be the highest authorities in their respective disciplines, and they are inthe best position to articulate the goal for their majors or programs. Thisis also a matter <strong>of</strong> ownership, an issue that is admittedly more problematicin a GEP than in individual departments (Stone & Friedman, 2002). Inmy experience, administrators will defer to the faculty on these matters,as well they should. <strong>The</strong>ir concern is with the existence <strong>of</strong> a goal, not its


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ubstance. Still, the following are some characteristics that might constitute astrong GEP:Culture: One <strong>of</strong> the important elements that I have noticed since comingto CUHK is an emphasis on culture. It strikes me that exposing students tothe roots <strong>of</strong> their own cultural heritage is a worthwhile outcome for a GEP. AtCUHK, students must complete credits in each <strong>of</strong> four broad areas, the first<strong>of</strong> which is <strong>Chinese</strong> Cultural Heritage. <strong>The</strong> others are Nature, Technology,and the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Self and the Humanities. Butthe program does not stop there. Starting in 2012, all students will enroll in asix-credit Foundation Course, built around classic readings in the humanitiesand sciences. As a result, while students might discover some unique issuesrelated to their own culture, they will also find that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problemsfaced by humankind are perennial and have been considered by great thinkers<strong>of</strong> the past. <strong>The</strong>ir ideas form a strong basis for developing a more personalperspective.Strategies and Judgment: It is to be hoped that a GEP will develop ageneralist as opposed to a specialist. However, students should learn enoughabout a range <strong>of</strong> disciplines to see that ea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specificknowledge base and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strategies that might wellprove useful as their lives unfold. For example, pre-medical students shouldlearn that philosophers have their own approaches to solving problems thatmight be <strong>of</strong> value—especially in an area like ethics. Designing experiencesthat result in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practical judgment might be anotherimportant dimension <strong>of</strong> a GEP. Sullivan and Rosen (2008) <strong>of</strong>fer this constructas a bridge between liberal and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education. It is not enough toprepare master technicians but rather citizens who can exercise judgment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7when it comes to their own civic responsibilities,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and so on. GEPs should also inspire students to see themselves as alwaysunfinished, and that there is always more to learn.Teamwork: One <strong>of</strong> the facets <strong>of</strong> the GEP housed in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Collegesat CUHK is a capstone project—a Senior Seminar. Like the FoundationCourse, this course helps insure a commonality <strong>of</strong> GE experiences. Here,students work in teams, each with members that cross a spectrum <strong>of</strong> majors,to produce a written project that will be presented orally to peers. One <strong>of</strong> thecomplaints <strong>of</strong>ten heard in a range <strong>of</strong> employment settings is that workers lackthe skills necessary to be part <strong>of</strong> a team. Finally, the Colleges at CUHK havedeveloped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inform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strong>The</strong>seinclude listening to speakers on a range <strong>of</strong> topics and completing projectswith peers. <strong>The</strong>se experiences are designed to instill a sense <strong>of</strong> collegiatepride and the realization that learning can occur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strong>of</strong>the classroom.Thus, my ideal GEP results in students who can make practical judgmentsusing a range <strong>of</strong>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strong>The</strong>y are firmly anchored in an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ir own culture but appreciate the contributions fromothers, value learning across their entire lifespan, and are able to workeffectively with others. Certainly there are other dimensions not listed above(perhaps arguably more important ones). However, after watching from afarrecent events that have unfold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mise <strong>of</strong> severalbulwarks <strong>of</strong> the financial sector, the continued waging <strong>of</strong> the war in Iraq, risingunemployment, and the mortgage crisis), I am convinced that emphasizingthe ability to use practical judgment will be <strong>of</strong>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tomorrow’s citizens, and it is the cornerstone <strong>of</strong> my ideal GEP.


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I have <strong>of</strong>ten seen departments and programs put forth an overly ambitiousgoal, and following the process outlined above will help avoid this problem.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it is much harder to focus our thoughts thanto expend the words necessary to capture diffuse thinking. 5 A clear, concisegoal will positively affect efforts to actually operationalize it with meaningfuloutcome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assessments.Ultimately, the goal <strong>of</strong> a GEP must be translated into statements that areless idealistic and represent clear pathways toward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I espouse a sequence where the overall goal <strong>of</strong> the GEP is followed byobjectives (an optional step) 6 and, finally, by outcomes. Gronlund andBrookhart (2008) <strong>of</strong>fered this approach to classroom teachers. <strong>The</strong>y believethat teachers should begin by articulating their vision for a course (the goal).<strong>The</strong>y should then develop general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that are clearerthan the goal but still somewhat vague—that i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 .” or “Students will appreciate . . . .” Finally, specific learning outcomesshould be stated that capture what students will know and be able to do inmeasurable terms—that is, “Students will recall 7 . . . , ” “Students will explain. . .,” or “Students will judge . . . .” <strong>The</strong> verbs provide a directive for not onlyhow the outcomes should be taught, but also how they can be assessed. Fora list <strong>of</strong> verbs and phrases for each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Bloom Taxonomy for the5 A quotation is attributed to Blasé Pascal to the effect that he would have made a letter to afriend shorter, but he didn’t have the time.6 Objectives are characterized by verbs like “knows,” “understands,” and “appreciates,”which can help to make the goal more concrete, thus making the statement <strong>of</strong> outcomeseasier. <strong>The</strong>y can serve as an intermediate step that precedes outcomes, although outcomescan, <strong>of</strong> course, emanate directly from the goal.7 “Recall” is a commonly used verb to describe a rudimentary use <strong>of</strong> knowledge. Other verbsfor this level include: choose, define, describe, label, list, locate, match, memorize, name,omit, record, relate, repeat, and select.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9Cognitive Domain, 8 see Gronlund and Brookfield.Outcomes precisely identify what students will know or be able to doas a result <strong>of</strong> participation in a GEP. Erring on the side <strong>of</strong> fewer outcomesrather than more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cess (which also makes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assessments more manageable).In addition to specific verbs, outcomes can also be described by proposingkey statements or questions to which students might respond as evidence thatthe outcome has been achieved. <strong>The</strong>se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he higherlevel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in Bloom’s Taxonomy and serve as a guide for teacherswho are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that demand certainkind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at students canthink at the second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Taxonomy (comprehension), they might beasked to provide an example that illustrates that they can do more with apiece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than simply memorize it. 9 <strong>The</strong> specific verbs, statements,and questions help determine the precise wording for an outcome that isbeing considered and define the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assessment that can be used tomeasure it. I have my own version that I have circulated widely at CUHK andwhenever I speak on this topic (see Appendix I).8 Based on the work by Benjamin Bloom in the 1950s that was not noticed much at thetime, his taxonomy is a key to conceptualizin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It consists <strong>of</strong> sixlevels—knowledge, comprehension, application, analysis,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thatrepresent increasingly more sophisticated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whereby a relatively high level<strong>of</strong> thinking is not possible unless the levels below it have been mastered.9 Other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for the comprehension level include:Give an example <strong>of</strong> . . .State in one word.Condense this paragraphExplain what is happening.State in your own words.Explain what is meant.Show in a graph or a table.Read a table or a graph.Select the best definition.Which statement supports the main idea?Is this the same as . . .?What does this represent?What restrictions would you add? What part doesn’t fit?What exceptions are there?Which is more probable?What are facts? Opinions?What does it mean?


1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Outcomes allow us to take our most grandiose goals (to which facultyseem to gravitate) and render them learnable and assessable. Faculty mightnot believe evidence that mastering the parts insures the same for the whole.In fact, most faculty I know recoil at the idea. Many are quick to point outthat the mosaic <strong>of</strong> a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one <strong>of</strong> their courses likely resultsin serendipitous effects that can hardly be predicted, let alone measured—effects that will certainly vary from student to student. In fact, this line <strong>of</strong>thinking is <strong>of</strong>ten used as an argument against an outcomes-based approach.While these ideas resonate to some extent, what seems more reasonable isusing outcomes as a way to think seriously about how we can make it morelikely that students will experience both the anticipated and unanticipatedrewards <strong>of</strong> participating in our programs or taking our courses.LearningIt is to be hoped that the majority <strong>of</strong> the outcomes for a GEP will pushstudents into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Bloom’s Taxonomy. 10 <strong>The</strong> key observationhere is that if teachers’ aspirations for their students go beyond the knowledgelevel, then something beyond the traditional 11 lecture method must happen inthe classroom. Anything resembling a complete list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techniques isbeyond the scope <strong>of</strong> this paper. However, based on my own experience in the10 Again,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require the mastery <strong>of</strong>the lower levels. Thus, even the lowly level <strong>of</strong> knowledge is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viewedas the gateway to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that many faculty wish to feature in theirclassrooms.11 I am thinking about a setting where the teacher is simply presenting information and perhapsasking the occasional question. As will be seen, lectures can be enhanced with activities thatpromote deeper learning.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11classroom and my work in faculty development, I will present some examplesthat illustrate how the kind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that we desire in our classrooms canoccur. Other Fulbright colleagues and I <strong>of</strong>fered several seminars at CUHKdevoted to this topic, including active learning, 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learning, and the scholarship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and learning.Over the course <strong>of</strong> my own career, one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s that I taught wasrequired for students in our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Measurementand Evaluation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y students were primarilyundergraduates who had not taught previously, plus a few who alreadyhad a bachelor’s degree and were returning for their license to teach, butwho, again, had no teaching experience. Such a course is rarely required in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these topics are <strong>of</strong>ten only covered in a cursorymanner in a course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s outlined above, my firststep was to state an overall goal for the course in a single sentence. <strong>The</strong> goalhas changed over the years, and the current version is as follows: When theybecome teacher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ideas presented in the courseto help their students learn and to grade them fairly.<strong>The</strong>re is an immediate pitfall in the goal—“when they becometeachers . . . .” But I believe that all teachers face this issue to some degreebecause the substance <strong>of</strong> our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tends to anticipate the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they will need in the workplace, the communitieswhere they will live, and so on. <strong>The</strong> idea <strong>of</strong> testing and grading lacked immediacyfor my students; after all, they had no students <strong>of</strong> their own to test and grade.I have <strong>of</strong>ten thought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taking my course in the eveningduring their first year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when perhaps what I had to <strong>of</strong>fer wouldbe more relevant. Regardless, guided by my goal, I organized the course


1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around the outcomes that would aid in accomplishing it. For example, one<strong>of</strong> my outcomes was that students would be able to write outcomes. I cannotimagine a course i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at would not begin withoutcomes, as evidenced by the textbooks commonly used in this course. 12A good bit <strong>of</strong> thought was invested in articulating the above outcome.I was convinced that my students needed to be able to do more than simplymemorize the definition <strong>of</strong> an outcome. <strong>The</strong>y needed to be able to do morethan explain the concept (moving towards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e BloomTaxonomy). Even the ability to apply this concept in their teaching wouldfall short. What they needed to be able to do was actually write outcomes.This would involve synthesizing what they knew about outcomes and thencreating them. <strong>The</strong>re was no guarantee that my students would ultimatelycarry this ability into their classroom;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factors beyond my controlwould determine that. But what I could control were my thoughts about myown teaching and my attempt to take my relatively ambitious goal for mystudents and render it potentially achievable by articulating outcomes.It is unlikely that lecturing to students will prepare them to writeoutcomes. This outcome has implications for my students and what they areexpected to learn, but the outcome also implies that the teacher will create a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which students can function at the level <strong>of</strong> thinkingspecified in the outcome. Thus, activities must be designed so that studentscan practice the skills prior to being held accountable on an examination orproject. If we expect students to achieve outcomes towards the higher end <strong>of</strong>12 Well before the idea <strong>of</strong> outcomes became popular in higher education, measurementspecialists like Gronlund dealt with this topic in an early chapter <strong>of</strong> his text. His text(currently with Miller and Linn) is in its 10 th edition and is still widely used.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13Bloom’s Taxonomy, then our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s) must besynchronous with them. In this case, classroom activities must be designedaround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write outcomes. In the past, I have usedthe chapters in our own text as fodder for outcome development. 13 Since mystudents were from a range <strong>of</strong> disciplines, I was also able to structure somegroup work around writing outcomes. For example, the three or four historymajors were provided with a text used for a United States history coursetaught in secondary school. <strong>The</strong>ir task was to write four or five outcomes forone <strong>of</strong> the chapters. However it is executed in the classroom, an outcome at thelevel <strong>of</strong> synthesis demands that teachers provide concomitant opportunities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at level <strong>of</strong> thinking.<strong>The</strong> most important concept here is that <strong>of</strong> matching learning experiencesto the intended outcome.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outcomes beyondthe knowledge level. Somehow, if students are expected, for example, tolearn how to apply a concept, then they must be able to practice doing so.Currently, these approaches fall under the aegis <strong>of</strong> “active learning” (Bonwell& Eison, 1991),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strong>of</strong> discovery learning (Bruner,1961). <strong>The</strong> idea is to plan activities where learners interact directly withthe content. One example that is a variation on the traditional, large-classdiscussion (itself an active learning strategy) is to pair students, giving thema minute or so to think about the lesson that might have just ended. Next, theyshare their thoughts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then finally reconvene with all <strong>of</strong>their peers for a formal discussion, during which time the instructor clarifies13 After students write outcomes, they might also be required to develop test items that areincorporated into an end-<strong>of</strong>-unit or other summative assessment, thereby accomplishinganother outcome for the course.


1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any misconceptions. At least on the surface, students are more engaged in thematerial than if they had just been listening to the pr<strong>of</strong>essor lecture. Bonwelland Eison have argued that the difference is one <strong>of</strong> substance rather than justappearance. My own experience confirms their argument.<strong>The</strong>se approaches place the onu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n learners. I once saw acartoon to the effect that school was a place where kids go to watch adultswork. As I finished many a lecture early in my career, I felt intellectuallydrained while my students appeared to hardly “break a sweat.” In some waysperhaps it is simply easier for us to lecture to students; after all, we know thecontent so why not simply pass along our knowledge to them in the mostefficient way possible? But what makes more sense is engaging students inclassroom activities that will make it more likely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use knowledge beyond having memorized it. Teachers are fond <strong>of</strong> makingstatements like “In my class, students will learn to think.” Well then, let’smake a more concerted effort to make that happen.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awell-delivered lecture cannot prompt thinking, even at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highestlevels <strong>of</strong> the Bloom Taxonomy, but it is incumbent on faculty to seriouslyconsider how to better use class time so that students are the ones who areintellectually drained because they have been actively involved with thecontent.<strong>The</strong>re are other 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hat are sometimes presented asassessment techniques. Technology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engage studentsin ways that yield useful classroom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nd high levels<strong>of</strong> active learning. “Clickers” are used by many faculty as an efficient way tomonitor student learning and provide immediate feedback. At various pointsduring a lecture, a multiple-choice question is projected onto a screen visible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15to all. Students are given a few seconds to consider their responses and thensend them to a receiver by clicking their choices on a hand-held, electronicdevice. <strong>The</strong> responses are then displayed and discussion follows. If thequestions are designed using common misconceptions as possible choices,then, based on response patterns, the teacher can instantly provide furtherexplanation. Research evidence is starting to emerge that demonstrates theefficacy <strong>of</strong> clickers, though the meta-finding for studies on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technology has generally supported the null hypothesis when compared totraditional instruction (Yin, Urven, Schramm, & Friedman, 2002).A number <strong>of</strong> less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but still highly effective)active learning/assessment techniques have been presented by Angeloand Cross (1993). Probably the most widely used <strong>of</strong> these is the “MinutePaper.” Minute papers are <strong>of</strong>ten used at the end <strong>of</strong> a class, although theycan be introduced at any time during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Directed touse concise, well-planned sentences, students are asked: 1) What is the mostsignificant (central, useful, meaningful, surprising, disturbing) concept thatyou learned in class today? 2)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Note cards(3”x 5”) are great for this purpose. What was learned can be written on thefront, while the question is written on the back. <strong>The</strong>y are collected as studentsleave, and instructors can peruse the contents in a few minutes. Key findingsfrom the cards must always be shared at the next class (or perhaps evensooner if the students are available in an online chat room) and <strong>of</strong>ten set thestage for the next class. Another option is to immediately circulate the cardsamong group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who then tabulate, analyze, and report the resultsto the entire class. This is but one <strong>of</strong> many 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described by Angelo and Cross in their book.


1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While clickers and minute papers are <strong>of</strong>ten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they can certainly be construed as 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are good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formative assessment. While all assessment involveslearn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particularly suited for this purpose. <strong>The</strong>results <strong>of</strong> clicker responses and minute papers are never included in the dataused to assign grades. Besides, these results are anonymous (as they shouldbe). <strong>The</strong> idea is to give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the content<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 in a way that informs them <strong>of</strong> their progress (or lack there<strong>of</strong>).Of course, the instructor, who is privy to the results for the group, can adaptlessons to the needs <strong>of</strong> the learners based on these formative assessments.Students now have a powerful learning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informthem <strong>of</strong>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s the course unfolds and provide anopportunity for them to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without any penalty.Courses do come to an end at some point, and final grades must beassigned. This is called summative assessment 14 and should be based onformal tests, projects, and assignments. Here,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the data is muchmore important than it is in the case <strong>of</strong> a formative assessment. Assessmentspecialists (like Miller, Linn, & Gronlund, 2008) discuss the technical features<strong>of</strong> such assessments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th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 valid use <strong>of</strong>data and evidence that a set <strong>of</strong> scores is reliabl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re amatter <strong>of</strong> degree, and teachers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justify that the gradesthat they assign are based on data <strong>of</strong> reasonably high quality. <strong>The</strong>re are no14 <strong>The</strong> concepts <strong>of</strong>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have a long history in the field <strong>of</strong>assessment. Unfortunately, too few teacher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where the focus is purely on learning. While summative assessments are also opportunitiesto learn, the stakes are much higher,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adjust their learningstrategies or faculty their teaching has passed.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17such considerations in formative assessments; the stakes are low and the solepurpose is to provide feedback so teachers can help improve learning. Thus,the two kinds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formative and summative—serve decidedlydifferent purposes and should never be confused.This section on learning began with the hope that outcomes for any classwould be heavily weighted towards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in Bloom’sTaxonomy. This is the realm in which learning starts to get interesting for thestudent (and the teacher). Active learning comprises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techniqueswhereby students are more fully engaged with the content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as participants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s opposed to spectators. Thisdiscussion moved into one about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seminal work<strong>of</strong> Angelo and Cross)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Many <strong>of</strong> these ideas willreappear, though perhaps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form, as I turn my attention toassessment within th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GEPs.AssessmentAs described above, outcomes for a GEP should be developed inconcert with the stated goal <strong>of</strong> the program, but even if outcomes are notassessed, surely students have learned something, right? But what havethey learned? Faculty might implore us to trust them. <strong>The</strong>re is a saying inassessment circles: “In God we trust; everyone else bring data.” 15 This isperhaps an overstatement, but why should those who financially supporthigher education (or anyone else, for that matter) put that kind <strong>of</strong> trust in15 <strong>The</strong> phrase, “In God We Trust,” appears on all United States currency and coins.


1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faculty? Why would faculty even ask for such trust? Of all the stakeholders inhigher education, it seems to me that faculty would be the first to desire somekind <strong>of</strong> evidence that students are achieving the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the program.Without such evidence, any path towards improving the program <strong>of</strong>tenmeanders depending upon the current politics in a program or the pieces <strong>of</strong>the curriculum that faculty have staked-out for themselves. What is neededi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ntroducing feedback into the program. What isneeded is program assessment.I once attended a conference where a well-known authority on assessmentsaid something to the effect that if the grades we assigned to students meantanything, the assessment movement would have never happened. He wasreferring to evidence <strong>of</strong> the erosion <strong>of</strong> standar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prompted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earliest calls for moreaccount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Some <strong>of</strong> my own research findings andreading on how teachers test and grade students, grade inflation, and ethicalissues in grading support his observa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gradesassigned in individual courses capture the performance <strong>of</strong> individual students,not how group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performed in a program. Thus, regardless <strong>of</strong> ourindividual biases towards testing and grading in the classroom, it is clear that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programs serves a dramatically different purpose.Assessing educational outcomes can be a chore—at least that is theperception <strong>of</strong> many faculty members. Assessment within th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a GEPcan be especially problematic, as discussed by Stone and Friedman (2002).<strong>The</strong>y list five lessons they learned on their campus:1. When assessment is made a part <strong>of</strong> a new curricular program, assessmentdata are more likely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and revision <strong>of</strong> courses.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192. GE assessment is difficult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because a generaleducation curriculum belongs to everyone—and to no one.3. Faculty construe academic assessment not as part <strong>of</strong> their normalinstructional and/or curricular re-design responsibilities, but rather as an“above load” activity.4. GE assessment is the product <strong>of</strong>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 external and internalconstituencies, and these constituencies impel and constrain the process<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at different times and in differentways.5. When it comes to implementing change with complex and far-reachinginitiatives like general education, it is prudent to think <strong>of</strong> “academictime”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geologic time.”When assessment is imposed on existing programs (and many institutionsalready have GEPs), it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o make assessment part<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culture. GEPs differ from departments that house specificdisciplines. 16 This <strong>of</strong>ten results in an ownership problem that can impedeassessment. In GEPs (and other situations where assessment occurs), it mustbe demonstrated that assessment is not an “add-on” but something that canbe systematically and increment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program. It is truethat programs can feel like puppets on strings being tugged by accreditingagencies, for example. However, if the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the program are alignedwith those <strong>of</strong> accreditation (and why would not they be, assuming accreditationadds value to the program), then both masters can be served.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GEPs, especially when designed for established programs, can take time, but16 Those interested in assessing outcomes within th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the major should see Friedman(1995).


2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he resulting information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the programin the long run.Perhaps the most crucial observation here is that it is far easier forindividual departments to develop outcomes, especially if an accreditingorganization is assisting in defining them. For example,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worldwide), business colleges are accredited by the Association to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strong>of</strong> Business, which carefully defines outcomes.<strong>The</strong>re are no comparable outcomes for GEPs, although a perusal <strong>of</strong> theliterature will indicate that there is much agreement across institutions whenit comes to GE outcomes. However, this matter <strong>of</strong> ownership <strong>of</strong>ten existsgiven the range <strong>of</strong> faculty and departments that typically deliver the GEP.Still, assessment can flourish, so long as measurable outcomes have beendelineated.In the end, outcomes must be matched to assessments, which can beaccomplished in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 ways. Gather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strong>of</strong> whatthey have learned is a fairly straightforward process. Typically, Likert-typescales are employed where students respond on continuums with perhaps“Strongly Disagree” at one end and “Strongly Agree” at the other. Studentsmay or may not respond honestly, depending upon the circumstancessurrounding the administration <strong>of</strong> these types <strong>of</strong> instruments. Even if truthful,are students in a position to <strong>of</strong>fer meaningful feedback? Can they fairly assessthe degree to which outcome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out changing thesource, gathering such data sometime after the student has graduated addsanother dimension to what can be learned, since students can now view their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gainst the backdrop <strong>of</strong> the demands <strong>of</strong> their jobsand social interactions. How <strong>of</strong>ten have students at all levels gone back to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21thank teachers years later for efforts that were likely not appreciated (at leastnot in the same way) at the time?Perception data are even more useful when they come from those whosubsequently interact with graduates. Using similar kinds <strong>of</strong> scales, employers,for example, can provide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extent to whichoutcomes have been achieved. For example, an employee’s ability to workeffectively in a team could easily be appraised using this approach. Gatheringsupervisors’ perceptions in internship settings is similar. <strong>The</strong>se sources <strong>of</strong>data can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strong>of</strong> instructionin the major, although GE outcomes can also be included. Employers andsupervisors are in a position to <strong>of</strong>fer a perspective that should be <strong>of</strong> interestwhe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a program or majorhave been achieved. This means taking a longer view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realizingthat while some outcomes can be evaluated immediately, others will requirethe passage <strong>of</strong> time to assess in a meaningful way.Standardized assessments begin a range <strong>of</strong> options that address somethingfar more interesting than students’ perceptions—that is, what they actuallyknow and/or are able to do. Instruments like the Collegiat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Academic Pr<strong>of</strong>iciency 17 can be used within th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GEPs, althoughinducing students to take such tests seriously can be problematic, becausethey are <strong>of</strong>ten administered apart from a specific course. I was once involvedin a plan to administer such an examination that was a complete disaster.After ordering hundreds <strong>of</strong> expensive protocols from the publisher and17 This standardized examination is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Company. Itmeasures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is primarily intended for use with college-levelstudents.


2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trong>of</strong>fering several enticements, only a handful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actually came to takethe test (and even their performance was suspect). <strong>The</strong>re was really no reasonfor them to care about the assessment, because it was tied to a part <strong>of</strong> thecurriculum that inspired few <strong>of</strong> them (somewhat typical, I believe, <strong>of</strong> howstudents view GE). In addition, the assessment only vaguely matched theoutcomes <strong>of</strong> our GEP.This is not a problem when students sit for, say, the examinationleading to becoming 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CPA). A high passrate communicates a great deal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students haveaccomplished the outcomes set forth by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at auniversity. Likewise, the results for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 for agroup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entering graduate school from, for example, a Department<strong>of</strong> Psychology can provide evidence that students are achieving desiredresults. In both cases, departmental outcomes have hopefully been shaped bythe outcomes implicit in the examinations. For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to deliver a program with no thought <strong>of</strong> what is on the test to become a CPAwould be ludicrous. If departmental and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outcomes are aligned,then tests like the CPA examination indicate that the outcomes have beenachieved. Standardized tests are designed to meet the needs <strong>of</strong> a large number<strong>of</strong> programs and are <strong>of</strong>ten national (sometimes international) in scope. Howmuch more interesting would it be to use instruments that assess the extent towhich local departmental or programmatic outcomes have been achieved?This can be done using assessments that are imbedded into the actualcourses that comprise the GEP. I have worked with a wide range <strong>of</strong> departmentson these matters; perhaps the best example I can <strong>of</strong>fer is from the Department<strong>of</strong> Biological Sciences at my home university. One <strong>of</strong> the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ourGEP focused on an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 scientific method. After setting up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23a chart where courses occupied one axis and outcomes the other, 18 it wasdetermined that the Introductory Biology course (A laboratory science wasone <strong>of</strong> the requirements <strong>of</strong> our GEP, and most students chose this course.)would be a logical place to imbed an assessment that would provide evidence<strong>of</stro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outcome was being achieved. Early results indicatedthat while students seemed able to identify key features <strong>of</strong> how problems aresolved in the sciences, they were much less able to think like scientists whenconfronted with a novel problem. <strong>The</strong>se results were based on ten multiplechoiceitems that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in the course andwere analyzed across all sections so that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remained anonymous. 19 <strong>The</strong> passage and last three items follow:Since the 1940’s antibiotic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everything from fightinginfections to helping increase the weight <strong>of</strong> cattle. Recently, health workershave found that strains <strong>of</strong> bacteria that at one time were susceptible toantibiotics have become resistant to many classes <strong>of</strong> antibiotics. Diseasessuch as tuberculosis and gonorrhea that were under control and treatable aremaking a comeback.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differenttypes <strong>of</strong> resistance to various antibiotics. For example, some bacteria in apopulation might have enzymes that destroy the antibiotic penicillin whileothers <strong>of</strong> the population do not. Some bacteria might have a ribosome thatdiffers slightly in shape from most <strong>of</strong> the bacteria <strong>of</strong> a population and thereforebe resistant to streptomycin. Some antibiotics work by breaking down18 For pre-existing GEPs especially, this is an extremely useful exercise that can sometimesreveal curricular flaws—that is, insufficient coverage <strong>of</strong> some outcomes and over-coverage<strong>of</strong> others.19 This is a key feature <strong>of</strong> program assessment. <strong>The</strong> focus is on the program, not individuals. Ifthere is interest in evaluating individual faculty, then department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procedures are likely already in place.


2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he cell wall <strong>of</strong> bacteria. If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bacteria in a population have a slightlydifferent structure in their cell wall, then they would be resistant to that class<strong>of</strong> antibiotics. This variation among individuals <strong>of</strong> a population allows someto survive while others are killed. Since the shape <strong>of</strong> the cell wall or the presenceor absence <strong>of</strong> the penicillin-destroying enzyme is genetically controlled,the daughter cells <strong>of</strong> the resistant bacteria will also be resistant. <strong>The</strong> improperuse <strong>of</strong> antibiotics frequently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strong>of</strong> resistantbacteria in patients. For example, if a patient takes antibiotics to fight aninfection but decides to stop the medication when he feels better instead <strong>of</strong>taking the entire prescription, he may experience a relapse <strong>of</strong> the infection.But this time the infection will be resistant to the antibiotic.8.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strong>of</strong> bacteria that are resistant to antibiotics isdue toa. random genetic drift.b. natural selection.c. the Hardy-Weinberg principle.d. None <strong>of</strong> the above9. In nature many types <strong>of</strong> bacteria, fungus, and other organisms compete.<strong>The</strong> antibiotics we use are actually derived from these organisms. One type <strong>of</strong>organism will develop the antibiotic; the other will develop a counter measure.This is known asa. co-evolution.b. selection <strong>of</strong> the fittest.c. selective advantage.d. stabilizing selection.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2510. For evolution <strong>of</strong> resistance to occur in bacteria, which <strong>of</strong> the followingfactors would be necessary?a. <strong>The</strong>re must be resistant bacteria in the population.b. <strong>The</strong> bacteria must be exposed to new factors in the environment tocause a change in their cell walls.c. Bacteria species must differ from each other.d. Cell wall structure must be determin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strong>The</strong> items follow a form described by Miller, Linn, and Gronlund (2008)called an interpretative exercise. <strong>The</strong> idea is to write a passage and test itemsthat students have not seen previously. Of course the content was taught inclass, using different examples. <strong>The</strong> exercise determines if students havedeveloped the ability to think like scientists—that is, whether they can applywhat they learned previously to a new situation. Writing such passages anditems is labor intensive, but if kept secure they can be used in subsequentsemesters. Selected-response items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usingitem analysis. 20 Indeed, the data from the inaugural administration <strong>of</strong> theassessment formed the basis for many lively discussions among the facultywho taught the course as they asked themselves: 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the ability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to think more like scientists? If methods to better teachstudents this skill are subsequen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classroom, futureadministrations <strong>of</strong> the items should confirm their effectiveness. Trends overtime are especially useful within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Unfortunately,many assessment efforts are not sustained.20 Item analysis is best used when answer sheets can be scored by optical scanners. <strong>The</strong> keyindices are difficulty and discrimination, which are represented as coefficients for each itemand translate into measures <strong>of</strong> item quality. A full discussion <strong>of</strong> item analysis can be foundin standard assessment texts like Miller, Linn, and Gronlund (2008).


2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Capstone projects represent an especially good opportunity to assessstudent performance in a GEP. If an in-class presentation is required, there ispotential to incorporate scores on the performance as well. Alverno College 21is a recognized leader in assess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trong>The</strong>re, panels <strong>of</strong>judges from outside the college are recruited to evaluate the students’ finalpresentations. <strong>The</strong>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a presentation done at the beginning<strong>of</strong> the student’s career, thereby providing a powerful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what thestudents have gained over the course <strong>of</strong> their collegiate experience. This isalso a point where students, having completed the GEP, might be tapped fortheir perceptions, perhaps utilizing focus groups, although such data hardlymatch what can be learned when actual performance is assessed.Pre-/post-test assessments are other options; however, when comparingdistributions <strong>of</strong> such scores,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pre-/post- scoreshave notoriously low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This is largely because much <strong>of</strong>the variation exposed by the pre-test is duplicated in the post-test scores. Also,the timeframe separating the two is important: the shorter the time betweenadministrations, the more prone the scores are to memory effects and so forth.That said, assessment data need not be held to the same high standards as datagathered in other research settings. For example, if data are being used toselect candidates for special training (and some are rejected), then the scoresmust be highly valid and reliable. However, no such monumental decisionis being made when assessing outcomes; rather, data are being used to casta spotlight on areas <strong>of</strong> programmatic weakness. New data will functionsimilarly as the cycle <strong>of</strong> improvement is repeated.21 Go to alverno.edu on the Internet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approach to assessmentand publications.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27Once assessment information is gathered, it must become feedback andreach all interested constituencies: faculty, students, and all stakeholders. Ifstudents know that information is being used to actually improve programs,they a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Faculty members will <strong>of</strong>tenengage with colleagues in discussing results when <strong>of</strong>fered the opportunity.In mounting an assessment effort, it is important to reiterate that it isun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assessment data will reach the standards in placefor, say, a medical research study, where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the data might trulybe a matter <strong>of</strong> life or death for patients tre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strong>of</strong> thestudy. <strong>The</strong> stakes in program assessment settings are really quite low bycomparison; the data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program only. Besides, goodprogram assessment schemes are ongoing so that th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continuousimprovement is uninterrupted. If particularly skewed or biased data happento be gathered in a given year, subsequent data gathering efforts will likelybe less so. Again, the stakes are relatively low, and it is far more damaging tothe program to be paralyzed by the attempt to gather impeccable data than toproceed with a reasonable plan. As trends emerge over the course <strong>of</strong> severalyears, suspect data will be fairly obvious.<strong>The</strong>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the GEP at CUHK is in its early stages. At thispoint,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GE outcomes havebeen achieved have been gathered in some courses. Two sections <strong>of</strong> the newFoundation Course are being piloted in the current semester, and informationwill be collected that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contrast student performance atthe beginning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 with that at the end and potentially with that in theSenior Seminar as students complete the GEP. Assessing actual learning is <strong>of</strong>the greatest value when trying to improve a GEP, and the OUGE has ambitious


2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plans to work towards that end. One <strong>of</strong> my goals is to help develop a masterassessment plan in which all GE outcomes are assessed systematically andperiodically at CUHK.Many <strong>of</strong> the assessment strategies that have been described are at leastsomewhat intrusive in the classroom, and faculty <strong>of</strong>ten cite this as a reasonfor concern. Integrating assessment and the curriculum represents a way toaddress this concern. Building on the writing assessment effort at my campus,Lencho, Longrie, and Friedman (2009) devised a way to accomplish this.This method is described in the next section.Integration <strong>of</strong>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22Several events shaped an assessment approach and teaching methodsthat resulted in a process that is honest, pedagogically sound, and alignedwith the curriculum. By degrees, 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writing in the GEP at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Whitewater became closely aligned withcourse curricula, at least in one instructor’s courses—English 101 (101—a composition course typically taken by freshmen) and World <strong>of</strong> Ideas(WOI—the GE capstone course that requires junior status).<strong>The</strong> current GEP at UW-Whitewater, which was initiated in the mid-1990s, represents a much more prescriptive curriculum than prior to thattime, when students were allowed to choose from a wide variety <strong>of</strong> courses.Three <strong>of</strong> the nine outcomes, developed to embody the primary goal <strong>of</strong> theGEP, could be assessed using student writing:22 <strong>The</strong> following section is based on an article that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nd hasbeen modified to fit the current context. Of course, I am indebted to my co-authors, MarkLencho and Michael Longrie.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291. Think critically and analytically, integrate and synthesize knowledge,and draw conclusions from complex information.2. Make sound ethical and value judgment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a personal value system, on an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 cultural heritagethat students share, and a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past successes, failures, andconsequences <strong>of</strong> individual roles and societal choices.3.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written, oral, and symbolic form withan appreciation <strong>of</strong> aesthetic and 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conveyingideas.Initially, we planned to rely heavily on standardized assessments, but dueto problems encountered when trying to administer these tests as describedearlier, we moved in the direction <strong>of</strong> course-embedded assessments.In 1999, three faculty members from the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Languagesand Literatures were recruited to develop the procedures and instrumentsnecessary to evaluate a set <strong>of</strong> papers from the WOI course—papers <strong>of</strong>1,500–2,500 words in length that were assigned by all instructors as theculminating project for the class. A rubric was developed around threecriteria—thinking, voice, and literacy—which were articulated in such a wayas to link directly back to the GEP outcomes listed above.A six-point scale was used for the criteria: 6=Outstanding, 5=Strong,4=Adequate, 3=Limited, 2=Seriously Flawed, and 1=FundamentallyDeficient. <strong>The</strong> initial design involved scoring a randomly selected set <strong>of</strong> papersacross all sections <strong>of</strong> WOI. However, few instructors were supportive <strong>of</strong> theassessment, so the first sample consisted <strong>of</strong> 38 papers that had supposedlybeen selected at random by four or five WOI instructors whose names (andthose <strong>of</strong> the students) had been removed by personnel in the dean’s <strong>of</strong>fice <strong>of</strong>the College <strong>of</strong> Letters and Sciences. <strong>The</strong> three faculty members also served as


3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readers and achieved an alpha coefficient <strong>of</strong> .78 for this first batch <strong>of</strong> papers.Overall, the scores fell between “limited” and “adequate.”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additional sets <strong>of</strong> papers were scored. Papersfrom 101 were gradually included to gauge improvement from freshman tojunior year. <strong>The</strong>se writing assessments did not spawn any systematic attemptsto improve student writing, despite the consistent characterization <strong>of</strong> juniorlevelwriting as somewhere between “limited” and “adequate,” and freshmanwriting between “seriously flawed” and “limited.” This began to change inthe fall <strong>of</strong> 2004 with the resurrection <strong>of</strong> a “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committee, which years ago had been instrumental in designating certaincourses as “writing intensive.” Colleagues from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La Crosse presented two workshops on campus entitled “Writing Acrossthe Major.” Our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History redesigned the major so that writingwas systematically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program. Assessment resultsappeared to be engendering some action.<strong>The</strong> next round <strong>of</strong> writing assessments continued with the inclusion <strong>of</strong>both 101 and WOI papers. Again, one instructor, who taught both classes,agreed to share the final papers that were written on the topic <strong>of</strong> a publicperson that the student most admired. <strong>The</strong> assignment <strong>of</strong> the WOI studentswas couched within the individual citizen’s relationship to the State, a corefe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a theme in the WOI course. It is fair tosay that the curriculum in WOI was more conducive to the assignment thanthat <strong>of</strong> 101. We mixed a sample <strong>of</strong> the final papers from both classes, whichrepresented a great improvement over past efforts to compare 101 and WOIbecause now, at least at face value, the papers looked the same and werewritten on similar themes. <strong>The</strong> scores showed some improvement, with the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31WOI papers now solidly in the “adequate” range and 101 in the “limited”range. However, three new raters were added to the three original raters.Despite efforts to calibrate all <strong>of</strong> the raters before the papers were scored, thenew raters tended to score papers higher than the original raters. Still, whenlooking at the scores assigned by the original raters, the score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inboth 101 and WOI had improved.<strong>The</strong> culminating iteration relied on a single instructor who taught both101 and WOI and was interested in 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in both classesso that students would be supported in developing their final papers on thesame theme: the person that the student most admired. <strong>The</strong> results were fairlyconsistent with those <strong>of</strong> the previous year. Moreover, due in part to furthercalibr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raters, the scores between the new raters and the originalraters showed greater agreement. Below are descriptions <strong>of</strong> the two writingscenes that were developed:Scene 1: 101First-year students were provided with the following prompt with nopreparation on the first day <strong>of</strong> class:Write a developed, thoughtful, short response (200–300 words) to the following:Identify and discuss the public figure you most admire. You may select a livingperson or a historical one. For what reasons do you admire this person?Further, explain how this person’s private character and virtues are a finemodel for public values. Provide reasons/examples. Use the reverse side <strong>of</strong>the paper if needed.


3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his exercise had two specific goals. <strong>The</strong> first was to serve as a diagnosticsample (common in writing courses) <strong>of</strong> each student’s ability to generateprose, stay on topic, argue a position, provide reasons and supportingevidence, and so forth. <strong>The</strong> instructor can then identify specific student needs(for example, tutorial assistance for individuals) and also areas <strong>of</strong> writinginstruction that need emphasis. Second, the prompt introduces the subject <strong>of</strong>an admired figure, which is revisited and more fully delineated as the finalproject <strong>of</strong> the semester:For your final paper, I ask that you address the issue that you encountered inthe first week <strong>of</strong> class. Identify and discuss the public figure you most admire.You may select a living person or a historical one. For what reasons do youadmire this person? Further, explain how this person’s private character andvirtues are a fine model for public values.In week one, you selected a person that you admire, and you also providedsome reasons for why you admired that person. You may retain the sameperson or, with further thought, select someone else. But the main task in thisassignment is for you to explain why this person is worthy <strong>of</strong> admiration. Youmay do some research to find more specific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tochoose meaningful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the person’s actions and beliefs that show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that you think noteworthy, even exemplary.In short, present for the reader a compelling argument with specific examplesfrom the person’s life. Also, explain why you admire these traits and actions.Bring in connections from your life, from contemporary issues, or anythingthat helps explain your thinking about the value <strong>of</strong> this person.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33Draft due:Final version due:Length:TBATBA3–5 pages, double-spaced, 12-point font,Times New RomanScene 2: WOIIn this capstone course a prompt is provided that asks students to doan evaluation that duplicates the one asked <strong>of</strong> the first-year students. Here,though,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ite specific texts, compare several figures,and to write a substantially longer paper. This course, under the generaltheme <strong>of</strong> “<strong>The</strong> Human Condition” focuses on the subject <strong>of</strong> citizens and theirrelationship to the State. A wide array <strong>of</strong> readings are examined, both Westernand non-Western, from a range <strong>of</strong> disciplines—history, literature, philosophy,religion, and so on. Historical dynamics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State wherecitizens confront moral dilemmas that complicat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tateauthority and imperatives are discussed. For these comparative reasons, thefirst-year students are directed to select public figures and to explain theirpublic values—why they are model citizens—otherwise many will chooseto write about their mother or father or friend. <strong>The</strong> prompt distributed tostudents about two weeks before the end <strong>of</strong> the term is as follows:This course has been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strong>of</strong> an individual with theState. We have discussed the responsibilities that a citizen owes to the Stateand what the State “owes” citizens. We also have discussed factors that cancomplicate the citizen’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and the moral impera-


3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ives <strong>of</strong> these complications.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these discussions, what figure, currentor historical, do you think most exemplifies those qualities that identifythe good citizen? Or, what person, living or dead, do you most admire fortheir virtues and their activities that qualify him or her as a model citizen?You must connect your selection to issues that arise in at least three <strong>of</strong> ourtexts—and you should discuss the tensions and moral engagements that arisefrom their dilemmas, connecting them to your figure’s public and/or historicalrole.Use at least three <strong>of</strong> the following texts explicitly to help explain and illustrateyour thinking: Crito/Civil Disobedience, <strong>The</strong> Bible, Bhagavad-Gita,Eichmann in Jerusalem, Antigone, <strong>The</strong> Ox-bow Incident, and Bread andWine.How has your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 citizen-State relationship been affectedby the readings and discussions? Explain your view <strong>of</strong> how a citizen shouldact toward the State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the readings you select.Due:TBALength: 5 pages, double-spaced, 12-point font, TimesNew RomanAs can be seen, a good deal <strong>of</strong> effort was put into designing two writingscenarios that had strong similarities and allowed a reasonable basis forcomparison when trying to assess improvement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end <strong>of</strong> the GEP. In many situations (sometimes on our own campus), thedriving force becomes assessment, and what happens in the classroom isconstrained to fit the needs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In my experience, this dynamic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35results in a strong negative reaction from faculty. However, in the aboveexample, assessment was always a secondary consideration. In this case, theemphasis was on developing meaningful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carefullydesigned writing assignments that supported students in completing theirfinal papers. This clear idea <strong>of</strong> what the final assessment entailed dictatedwhat must happen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though, is the priority anddrives assessment. Ideally, the two should be so intertwined that one cannotbe considered without the other. As the planning for assessment unfolds atCUHK, I recommen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be paid to using assessmentsthat have been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s that comprise the GEP. <strong>The</strong>Foundation Course represents an excellent place to start.This attempt in the arena <strong>of</strong> assessing writing in the GEP at UW-Whitewater is perhaps best characterized as one <strong>of</strong> “fits and starts,” whichculminated in securing the cooperation <strong>of</strong> one instructor who designed his101 and WOI classes so that the curriculum supported the production <strong>of</strong>papers on the same topic in both classes. Specifically, each prompt producedpapers that demonstrated student performance in three <strong>of</strong> the nine generaleducation goals. Each prompt required th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ndanalytically” and to “synthesize knowledge” (Goal 1) in presenting theirarguments and explaining their choice <strong>of</strong> a model figure. Furthermore, theirselection revealed the ability to make “sound ethical and value judgmentsbased on [their] personal value system” (Goal 2). Finally, their written papersnecessitated that they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written . . . form” (Goal3). <strong>The</strong>se latest papers represented some improvement in both classes, butmost notably in WOI.


3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o what, then, can this improvement be attributed? 23 Early on, effortsat assessment were made largely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forces—namely,accrediting organizations, senior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and others. <strong>The</strong>seresults were not widely embraced on campus until several years into theproject, when there was more discussion about the state <strong>of</strong> student writingon campus and action was taken by some departments, most notably, history.<strong>The</strong> campus-wide initiatives described earlier were, at least in part, promptedby results from the writing assessment. Along the way, meetings to discussthe rubric with faculty teaching 101 and WOI raised awareness <strong>of</strong> whatwas being attempted and the care that was being taken to honestly assessstudent writing. For example, the rubric was revised several times based onfeedback from the raters who were actually using it. And, at least in this onecase, assessment was not an “add on” but an integral part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n theclassroom. How do we know students have learned? It is that question thatlies at the heart <strong>of</strong> what should be an ongoing effort to improve the learningexperiences <strong>of</strong>fered to students, and the best way to do that is to weaveassessment into the fabric <strong>of</strong> the GEP.At the classroom level, this same idea is obvious in the techniques<strong>of</strong>fered by Angelo and Cross (1993). <strong>The</strong>y are simply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curriculumand viable tool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his kind <strong>of</strong> integration is a worthygoal for faculty and program leaders, although it is likely not to be attainablein the early stages <strong>of</strong> implementing an assessment plan. However, by degrees,23 Certainly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issues could be raised regarding the reasons for improvement from thestandpoint <strong>of</strong> sound research design.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primarygoal is to generate data that will guide the efforts to improve a specific program, not produceresults that are generalizable to other programs. <strong>The</strong>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sound research designshould always be followed, so long as the integration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and the curriculum isnot compromised.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37as my colleagues and I discovered, it can and should occur. In the earlydays <strong>of</strong> my involvement in assessment, I was preoccupied with imposinga framework on departments and programs that was grudgingly accepted.Energy was poured into writing outcomes, developing measures, gatheringdata, and using the data to close the feedback loop. Learning was rarelymentioned. As assessment procedures began to function across our campus(and I am sure at others), the disingenuous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enterprise becameapparent, and we were determined to work towards a different model—one inwhich th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become seamless, complementing eachother rather than being at odds.ConclusionI began with the goal <strong>of</strong> sharing some <strong>of</strong> my perspectives on threeconcepts: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As students proceed through acourse <strong>of</strong> study (like a GEP), some learning likely occurs, even (especially?) ifstudents spend every waking moment on the Internet. Assessment, though, hasmore to do with delineating specific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interest and determining theextent to which they are achieved. This is a reasonable expectation for a GEPwher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certain courses, <strong>of</strong>ten in a predeterminedsequence. If those who designed the curriculum feel strongly about what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earn, then they should not balk at assessment;either the designers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or they do not. Assessmentprovides a mechanism to monitor and improve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programs. Priorto embarking on any educational enterprise, it makes good sense to determinew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know and be able to do, how we intend to help


3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them accomplish our outcomes, and how we will know the extent to whichoutcomes have been achieved. <strong>The</strong>se are reasonable expectations for faculty,and a responsibility that should be eagerly embraced.After a career that has paralleled the rise (and continuing rise) <strong>of</strong> theassessment movement, my impression is that faculty do not <strong>of</strong>ten react inways that demonstrate support for assessment—in fact, their response is<strong>of</strong>ten just the opposite. Some <strong>of</strong> this might be due to how assessment ispresented to faculty; too <strong>of</strong>ten, it comes from the top down. Sometimes, theirresponse might be seen as obstructionist behavior, but I would <strong>of</strong>fer anotherperspective. In some <strong>of</strong> my work here at CUHK and elsewhere, I am convincedthat at least some objections stem from the perception that assessment willsomehow constrain the efforts <strong>of</strong> faculty. <strong>The</strong>y feel that their aspirations fortheir students’ learning are being limited and that the serendipitous gains<strong>of</strong> students will have no chance to emerge from the mire <strong>of</strong> what can beconveyed in an outcome. I believe that most faculty are expressing sincerereservations (and sometimes outright hostility).What has made increasing sense to me is the need to design workshopmaterials that actually demonstrate how these ideas can work for faculty.Certainly, the administrators who mandate assessment are usually incapable<strong>of</strong> helping faculty make these connections and have <strong>of</strong>ten insulated themselvesfrom what is happening in real classrooms. What I have tried to do is redirectfaculty energy—away from their broader aspirations for their students andtowards the measurable outcomes that form their foundation. When I hearfaculty describe the relatively sophisticated kind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that theydesire for their students, I see them embodied in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eBloom Taxonomy. Once outcomes are stated, the real challenge is designing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39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s that give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learn and to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what they have learned Education is notabout faculty but about students.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putstudents first.Appendix I. Bloom's Taxonomy— A Learning Guide1. KNOWLEDGE (recalls or recognizes specific information)Who Choose Label Name RepeatWhat Define List Omit SelectWhy Describe Locate RecallWhere How Match RecordWhen Identify Memorize Relate2. COMPREHENSION (translating, interpreting, and extrapolating)Defend Condense this paragraph. ParaphraseDemonstrate Give an example <strong>of</strong> . . . . RecognizeDescribe Is this the same as . . .? ReportDiscuss State in one word. RepresentExplain State in your own words. RestateExpress What are they saying? ReviewGive examples What does it mean?RewriteIndicate What exceptions are there? SelectInfer What part doesn’t fit? ShowJudge What restrictions would you add? Summarize


4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Locate What seems likely? TellMatch What seems to be? TranslateOutlineWhich is more probable?Explain what is happening. Show in a graph or table.Explain what is meant.Is it valid that . . .?Read the graph or table.Select the best definition.Sing this song.What does this represent?What are facts? Opinions?Which statement supports the main idea?3. APPLICATION (situations that are new or novel to the student)Apply Identify the results <strong>of</strong> . . . . EmployChange Judge the effects. IllustrateComputePredict what would happen if . . . . OperateConstruct Tell how, when, where, why. PracticeDemonstrate Tell what would happen. SelectDiscover What would result? UseDramatizeChoose the best statements that apply.Tell how much change there would be.4. ANALYSIS (breaking down into parts)Analyze Determine the factors. ExamineBreak down Make a distinction. IdentifyCategorize State the point <strong>of</strong> view <strong>of</strong> . . . . OutlineClassify What are the assumptions? SeparateCritique What is fact? Opinion? Solve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41Diagnose What is the function <strong>of</strong> . . .? TestDiagramDifferentiateDistinguishWhat is the premise?What is the theme?What motive is there?Implicit in the statement is the idea that . . . .What literary form is used?What are the least essential statements?What persuasion technique is used?What conclusions are valid?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 . .?What does the author believe?What statement is relevant, extraneous to, related to, not applicable?What ideas apply? Do not apply?Which ideas justify the conclusion?What are the inconsistencies? Fallacies?What is the theme, main idea, subordinate idea?5. SYNTHESIS (combine the elements or parts to form a new whole)Arrange Find an unusual way. Design Organize ReorganizeAssemble Formulate a theory. Develop Originate ReviseChoose How else would you . . .? Devise Plan TellCombine How would you test . . .? Do Predict VisualizeCompose Propose an alternative. Generate PrepareConstruct Solve the following: Invent PretendCreate State a rule. Make ProduceDanceWhat would happen if . . .? Make up Reconstruct


4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6.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criteria and state why)Appraise Decide PrioritizeAssess Defend RankChoose Determine RateCompare Evaluate SelectCriticize Grade SupportCritique Judge ValueFind the errors.What fallacies, consistencies, inconsistencies appear?Which is more important, moral, better, logical, valid, appropriate?References1. Angelo, T. A. & Cross, K. P. (1993). 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A handbook for college teachers (2 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 Banta, T. W. (2002). Building a scholarship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San Francisco:Jossey–Bass.3. Bonwell, C., & Eison, J. (1991). Active learning: Creating excitement inthe classroom. Retrieved April 9, 2009 from http://www.ntlf.com/html/lib/bib/91.9dig.htm.4. Bruner, J. S. (1961). <strong>The</strong> act <strong>of</strong> discover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31 (1), 21–32.5. Friedman, S. J. (1995). Evaluating assessment reports from departmentsand programs. Assessment Update, 7 (5), 8–9.


Stephen J. Friedman,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436. Gronlund, N. E., & Brookhart, S. M. (2008). Gronlund's writing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8 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7. Miller, D. M., Linn, R. L., & Gronlund, N. E. (2008). Measurement andassessment in teaching (10 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8. Lencho, M. W., Longrie, M. J., & Friedman, S. J. (2009). Wherelearning and assessment meet. Assessment Update (in press).9. Stone, J., & Friedman, S. J. (2002). A case study in the integration <strong>of</strong>assessment and general educ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a complexprocess.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7 (2),199–211.10. Sullivan, W. M., & Rosen, M. S. (2008). A life <strong>of</strong> the mind forpractice—bridging liberal and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education. Change 40 (2),44–47.11. Yin, R., Urven, L., Schramm, R., & Friedman, S. J. (2002). Assessing theconsequences <strong>of</strong> online learning: Issues,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Whitewater. Assessment Update, 14(2), 4–5, 13.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彭 森 明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一 、 引 言近 年 來 , 各 地 的 大 學 均 積 極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 以 提 升 學 生 質 素 。 政府 為 確 保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品 質 , 也 紛 紛 進 行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 因此 , 如 何 做 好 評 鑑 , 是 大 學 推 展 通 識 教 育 時 必 須 面 對 , 而 且 需 要 審 慎思 考 的 問 題 ; 因 為 不 周 全 的 評 鑑 會 造 成 一 些 不 良 後 果 , 例 如 使 用 統 一評 鑑 指 標 會 帶 來 制 式 化 的 通 識 教 育 , 窄 化 了 其 多 元 本 質 與 功 能 等 。 另一 方 面 , 大 學 教 師 亦 需 要 接 受 一 個 觀 念 : 評 鑑 是 教 育 必 須 的 過 程 , 它不 僅 會 引 導 教 育 前 進 , 而 且 也 會 激 勵 學 生 學 習 。 因 此 , 一 套 建 構 完 整的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理 念 與 適 切 有 效 的 評 鑑 機 制 , 可 以 引 領 通 識 教 育 走 向健 康 發 展 之 路 。但 是 , 如 何 建 構 一 套 完 整 的 評 鑑 理 念 與 適 切 有 效 的 評 鑑 機 制 , 以帶 動 通 識 教 育 健 康 發 展 呢 ? 筆 者 認 為 , 以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評 鑑方 式 才 是 一 套 良 好 的 機 制 ; 因 為 它 的 評 鑑 重 點 放 在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與 評 鑑 中 心 講 座 教 授 。** 本 文 為 筆 者 於 2009 年 1 月 17 日 , 在 台 灣 義 守 大 學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會 聯 合 主 辦 之 「 第21 屆 全 國 通 識 教 育 教 師 研 習 營 」 中 所 做 之 主 題 演 講 稿 修 訂 版 。 演 講 題 目 為 「 以 學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評 鑑 帶 動 通 識 教 育 之 發 展 」。 本 文 之 文 辭 雖 有 一 些 變 更 , 但 原 意不 變 。


4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上 , 這 樣 能 讓 學 生 更 了 解 該 學 些 甚 麼 和 怎 麼 學 , 有 系 統 地 提 升 自 我 。另 外 , 藉 著 評 鑑 結 果 , 教 師 可 以 檢 討 教 學 過 程 中 的 缺 失 並 加 以 改 進 ,更 確 實 地 達 成 通 識 教 育 之 目 標 。 其 他 以 認 證 、 考 績 和 排 名 為 目 標 之評 鑑 , 雖 然 對 教 育 品 質 管 控 有 相 當 程 度 的 功 能 , 但 重 點 不 在 於 學 習 成效 , 而 且 間 斷 性 地 實 施 , 不 一 定 能 引 導 學 生 學 習 。 還 有 , 這 些 評 鑑 所使 用 的 指 標 與 要 求 標 準 有 限 , 且 趨 向 一 致 化 , 這 也 有 礙 各 院 校 自 由 發展 的 空 間 , 發 揮 學 校 特 色 。具 體 來 說 , 以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評 鑑 具 有 下 列 特 徵 :( 一 ) 評 鑑 以 改 進 教 學 , 促 進 學 生 學 習 為 主 要 目 的 。 期 望 由 評 鑑提 升 學 生 質 素 , 達 成 大 學 教 育 學 生 之 職 責 。( 二 ) 評 鑑 的 重 點 在 於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 教 師 教 學 質 素 和 其 他 影 響學 生 學 習 之 因 素 。 一 方 面 有 系 統 地 評 量 學 生 學 習 程 度 , 一 方 面 診 斷 教學 缺 失 及 探 討 其 相 關 因 素 , 作 為 改 進 與 發 展 之 依 據 。( 三 ) 評 鑑 工 作 應 為 經 常 性 工 作 , 主 要 由 學 校 及 教 師 自 動 、 自 發自 主 地 實 施 , 以 符 合 各 校 的 發 展 及 教 學 需 求 。( 四 ) 評 鑑 學 校 整 體 通 識 教 育 成 果 時 , 認 定 通 識 教 育 是 跨 越 各 領域 之 教 育 , 是 整 體 大 學 教 育 之 基 礎 ; 因 此 , 所 顯 現 的 成 果 是 學 校 整 體的 教 育 績 效 , 而 非 僅 限 於 特 定 通 識 科 目 之 學 習 成 果 , 或 負 責 特 定 通 識科 目 之 教 師 的 績 效 ; 所 以 , 評 鑑 項 目 要 多 元 化 , 而 進 行 評 鑑 時 需 採 用全 方 位 、 多 層 次 與 多 元 的 方 式 來 實 施 。( 五 ) 政 府 的 職 責 應 以 服 務 與 輔 助 為 主 , 考 核 為 輔 。 首 先 , 政 府仍 負 有 考 核 、 監 督 與 輔 導 學 校 之 職 責 , 而 其 任 務 主 要 在 於 設 置 委 員會 , 以 負 責 審 核 各 校 評 鑑 機 制 的 完 整 性 與 合 理 性 , 檢 視 其 研 究 成 果 及改 進 方 案 是 否 適 切 , 並 提 供 建 議 。 其 他 任 務 應 著 眼 於 研 發 共 同 核 心 通識 能 力 評 鑑 的 工 具 , 建 置 台 灣 評 鑑 常 規 供 各 校 使 用 , 並 定 期 實 施 整 體大 學 生 核 心 能 力 評 鑑 , 檢 視 大 學 生 質 素 之 變 化 , 以 及 加 強 輔 導 和 輔 助學 校 之 工 作 , 補 助 弱 勢 學 校 。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47下 文 會 就 上 述 評 鑑 的 特 徵 作 詳 細 探 討 , 以 便 進 一 步 分 析 其 理 念 及引 領 通 識 教 育 發 展 的 功 能 。二 、 評 鑑 目 的大 學 之 首 要 任 務 是 教 學 , 優 良 的 教 學 是 學 校 最 佳 的 競 爭 條 件 ; 因此 , 促 進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 是 學 校 本 身 應 注 重 的 方 向 與 主 軸 ; 即 使 是研 究 型 大 學 , 也 不 能 忽 略 教 學 。 本 於 這 個 目 標 ,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應 以 改 進教 學 , 提 升 學 生 質 素 為 目 的 , 而 非 為 應 付 外 部 評 鑑 , 以 獲 得 較 高 之 績 效考 核 或 排 名 評 比 為 依 歸 。 學 校 在 設 計 通 識 評 鑑 時 , 舉 凡 評 鑑 項 目 、 方法 、 資 料 分 析 與 運 用 , 都 應 思 考 及 顧 慮 到 一 些 與 學 生 學 習 有 關 之 問 題 :學 生 能 學 到 甚 麼 ? 學 習 達 到 了 甚 麼 程 度 ? 若 學 習 成 果 不 良 , 原 因 何 在 ?是 課 程 設 計 不 全 、 學 校 環 境 不 佳 、 教 學 資 源 不 足 、 教 師 質 素 不 高 , 還是 教 學 方 法 不 佳 ? 然 後 依 據 評 鑑 結 果 , 檢 討 並 改 善 教 學 之 措 施 。因 此 , 我 們 應 以 改 進 教 學 , 提 升 學 生 質 素 為 目 的 來 推 動 評 鑑 。 由於 其 功 能 是 診 斷 、 服 務 與 輔 導 多 於 考 核 , 所 以 也 廣 為 學 校 及 師 生 肯 定與 接 受 , 進 而 養 成 自 發 自 動 的 評 鑑 意 識 , 讓 學 校 與 教 師 能 真 正 反 觀 自省 , 使 評 鑑 成 為 卓 越 化 的 助 力 , 很 自 然 地 去 推 動 通 識 教 育 的 健 康 發 展( 彭 森 明 ,2008)。三 、 評 鑑 的 重 點為 達 到 上 述 目 的 , 評 鑑 的 重 點 應 在 於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的 成 果 及 其相 關 因 素 之 評 量 。 相 較 於 目 前 政 府 推 展 的 評 鑑 , 其 涵 蓋 面 不 寬 廣 , 考核 範 圍 不 足 , 只 限 於 考 核 學 校 、 系 、 所 之 措 施 與 資 源 、 教 師 們 之 施 教內 容 ( 做 甚 麼 )、 施 教 方 法 ( 如 何 做 ), 以 及 少 許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之 品 質( 財 團 法 人 高 等 教 育 評 鑑 中 心 基 金 會 ,2008)。 然 而 , 何 謂 通 識 教 育


4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的 成 果 ? 影 響 這 些 成 果 的 因 素 又 是 甚 麼 ? 這 些 都 是 具 挑 戰 性 的 問 題 ,需 作 審 慎 思 考 。 筆 者 對 以 上 問 題 的 一 些 看 法 , 簡 要 說 明 如 下 :( 一 ) 通 識 教 育 成 果首 先 討 論 評 鑑 之 首 要 項 目 ─ 學 習 成 果 。 學 習 成 果 是 整 體 課 程 教育 目 標 (program objectives) 及 各 科 目 教 學 目 標 (course objectives)之 具 體 實 現 ; 評 量 學 習 成 果 即 評 鑑 多 元 教 育 與 教 學 目 標 達 成 之 程 度 。換 句 話 說 ,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是 在 反 映 通 識 教 育 培 育 學 生 多 元 的 知 識 、 能力 與 態 度 等 目 標 ; 因 此 , 學 校 必 須 對 通 識 教 育 先 有 明 確 之 定 義 , 後 才能 規 範 評 量 項 目 , 選 擇 評 鑑 方 法 和 製 作 評 鑑 工 具 。 而 評 鑑 的 第 一 步 工作 是 深 入 了 解 通 識 教 育 之 目 標 與 內 涵 , 並 藉 由 評 鑑 之 規 劃 , 導 引 各 校師 生 達 成 對 通 識 教 育 內 涵 之 明 確 認 知 與 共 識 。台 灣 對 甚 麼 是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 一 直 存 在 許 多 不 同 的 看 法 。 有 人 認為 是 傳 統 的 博 雅 教 育 (liberal arts education) 或 共 同 科 目 教 育 ; 甚 至有 人 認 為 是 基 礎 教 育 或 高 中 教 育 之 延 伸 , 以 彌 補 高 中 教 育 之 不 足 。 然而 , 這 些 想 法 有 失 周 全 , 因 目 前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已 超 越 這 些 傳 統 觀念 。 廣 義 地 說 , 在 大 學 裏 接 觸 到 、 感 受 到 的 教 育 , 很 大 部 分 都 是 通 識教 育 (what is and what happens on campus are general education),因 此 範 圍 相 當 廣 泛 ; 各 校 為 適 應 學 生 的 條 件 與 需 求 , 有 很 大 的 規 劃 空間 。 茲 舉 例 說 明 如 下 :很 多 人 談 到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時 , 都 會 想 到 哈 佛 紅 皮 書 〔 即 《 自 由 社會 的 通 識 教 育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書 中 說 明 通識 教 育並 不 是 一 般 性 的 空 泛 教 育 , 也 不 是 無 所 不 教 的 教 育 , 而 是 學 生教 育 中 , 讓 他 的 生 活 可 以 培 養 成 負 責 任 的 人 類 與 公 民 的 部 分( 賴 鼎 銘 ,2008, 頁 32)。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49書 中 也 提 到 「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的 是 在 培 養 有 效 思 考 、 溝 通 、 相 關 判 斷 及價 值 分 辨 的 能 力 」( 賴 鼎 銘 ,2008, 頁 35)。台 灣 通 識 教 育 大 師 黃 俊 傑 教 授 (2008) 在 其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理 念 與 實 踐 》 一 書 中 , 對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定 義 也 有 很 深 入 的 討 論 。他 說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基 本 目 的 在 於 提 昇 受 教 者 的 文 化 素 養 …… 在拓 展 學 生 眼 界 與 胸 懷 …… 是 最 低 限 度 的 不 可 或 缺 的 教 育( 頁 279)。因 此 通 識 教 育 是 以 「 育 人 」 為 中 心 的 「 素 養 教 育 」, 如 黃 崑 巖 教 授(2008) 所 說 「 學 做 良 醫 之 前 , 先 學 做 人 」 的 理 念 一 樣 , 是 大 學 教 育之 基 礎 , 也 是 大 學 教 育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另 外 , 中 央 大 學 李 光 華 教 務 長 認 為 , 大 學 教 育 的 目 的 是 :培 養 學 生 成 為 一 個 受 過 良 好 教 育 的 人 , 有 清 晰 而 有 效 的 思 考 和表 達 能 力 , 對 自 然 社 會 人 文 有 批 判 性 的 瞭 解 , 有 國 際 觀 和 歷 史觀 , 能 了 解 並 思 考 道 德 和 倫 理 的 問 題 , 而 在 某 一 知 識 領 域 有 深入 的 研 究 ( 李 光 華 ,2008)。還 有 , 曾 任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校 長 的 劉 炯 朗 院 士 認 為 , 大 學 教 育 在 培 育 有教 養 的 人 , 是 一 個 有 專 業 訓 練 , 積 極 參 與 社 會 事 務 , 有 文 藝 素 養 , 而且 關 心 政 治 的 人 (an educated person is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ly trained, sociallyengaged, culturally sensitive, and politically concerned)。 他 亦 進 一 步 指出 大 學 教 育 是 要 培 養 學 生 (Liu, 2008):1. 能 夠 獨 自 地 、 深 入 地 、 且 有 條 理 地 做 批 判 思 考 的 能 力 (able tothink critically, independently, broadly, and orderly);


5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2. 能 夠 清 楚 、 確 切 、 有 效 地 表 達 自 己 (able to express oneself clearly,precisely, and effectively);3. 能 夠 聆 聽 別 人 說 話 , 弄 清 楚 人 家 說 甚 麼 , 並 分 析 與 綜 合 人 家 的意 思 (able to listen to others—able to comprehend, analyze, andsynthesize what has been said);4. 道 德 、 倫 理 觀 , 能 做 正 確 判 斷 與 選 擇 (moral and ethnics—be ableto understand the issues, make judgments and choices);5. 能 接 納 、 欣 賞 與 尊 重 不 同 族 群 與 文 化 (living with diversity—beable to understand, tolerate, and appreciate others)。類 似 上 述 的 種 種 說 法 , 不 勝 枚 舉 , 亦 因 而 導 致 各 校 對 通 識 教 育 的認 知 程 度 不 一 樣 。 到 底 學 校 要 培 養 學 生 以 達 致 甚 麼 樣 的 素 養 , 及 具 備何 種 本 質 (attributes)? 是 否 只 限 於 共 通 之 文 學 、 藝 術 、 社 會 及 理 工知 識 與 技 能 , 還 是 需 要 考 慮 其 他 品 格 特 質 與 能 力 ? 是 否 所 有 的 學 校 都要 用 同 樣 的 定 義 , 還 是 可 以 依 循 學 校 特 色 與 學 生 背 景 和 需 求 , 各 自 發展 其 重 點 ? 各 院 校 的 教 師 對 這 些 問 題 , 會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意 見 。 在 此 情況 下 , 要 實 施 台 灣 統 一 之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 著 實 不 易 ; 筆 者 認 為 ,各 校 應 先 自 行 對 通 識 教 育 之 內 涵 獲 取 共 識 , 並 依 此 內 涵 訂 定 其 學 習 要求 , 然 後 再 規 劃 評 鑑 架 構 , 設 計 評 量 工 具 , 進 行 自 我 評 鑑 。雖 然 如 上 文 所 述 , 各 方 學 者 對 通 識 教 育 之 內 涵 與 教 學 重 點 有 不 盡相 同 的 看 法 , 但 筆 者 認 為 , 學 生 學 習 之 成 果 大 致 上 可 歸 納 為 三 大 類別 , 以 作 為 評 鑑 的 重 心 :1. 通 識 科 目 傳 授 之 學 識 ;2. 學 生 高 層 次 思 考 及 判 斷 能 力 ;3. 學 生 品 性 、 態 度 、 道 德 、 情 操 、 倫 理 觀 等 。第 一 類 成 果 主 要 指 出 的 是 , 學 校 設 計 的 共 同 科 目 及 特 定 通 識 課 程中 , 所 傳 授 之 人 文 、 社 會 、 理 工 和 藝 術 等 知 識 與 技 能 。 目 前 許 多 大 學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51的 通 識 課 程 設 計 大 都 以 此 為 主 軸 ( 詳 情 容 待 後 續 )。 第 二 類 及 第 三 類所 指 的 能 力 與 行 為 表 現 , 是 學 校 整 體 教 學 之 結 果 , 包 括 一 般 專 業 課程 , 而 非 單 一 或 特 定 通 識 科 目 課 堂 教 學 之 成 果 。 這 些 能 力 與 行 為 表 現應 適 用 於 所 有 大 學 生 , 亦 不 會 因 學 校 的 類 別 而 有 差 異 。 此 三 類 學 習 成果 都 同 樣 重 要 , 並 需 要 納 入 評 鑑 範 圍 , 缺 一 不 可 。 可 惜 目 前 的 通 識 課程 , 對 人 品 和 態 度 等 方 面 的 孕 育 , 討 論 不 多 , 值 得 我 們 關 注 。( 二 ) 與 學 習 成 果 有 關 之 學 校 因 素評 鑑 的 第 二 主 軸 項 目 是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的 因 素 。 事 實 上 可 能發 揮 影 響 力 的 因 素 有 很 多 , 除 了 學 生 個 人 及 家 庭 背 景 外 , 還 牽 涉 學 校及 教 師 。 學 生 個 人 及 家 庭 背 景 因 素 , 如 個 人 天 資 與 家 庭 社 經 狀 況 , 這些 都 不 是 學 校 所 能 控 制 或 改 變 的 ; 然 而 , 辦 學 者 卻 可 對 學 校 及 教 師 的因 素 作 出 控 制 和 改 變 , 而 這 些 可 變 的 因 素 正 是 本 文 所 強 調 的 重 點 。綜 合 一 些 教 育 研 究 文 獻 (Feldman & Newcomb, 1969; Pascarella& Terenzini, 2005), 可 能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的 學 校 因 素 大 致 可 歸 納 為 下 列數 項 :1. 通 識 教 育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 度 ;2. 學 校 行 政 支 援 、 教 學 資 源 、 學 習 環 境 與 文 化 ;3. 課 程 設 計 與 學 習 要 求 ;4. 各 科 教 師 資 歷 與 經 驗 、 教 材 設 計 與 教 學 策 略 。從 整 體 通 識 課 程 (program) 及 通 識 科 目 (course) 兩 個 層 次 來 探究 , 這 些 因 素 都 有 其 重 要 性 。 茲 說 明 如 下 :1. 通 識 教 育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 度對 通 識 教 育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 度 是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的 首 要 因素 , 因 其 同 時 影 響 了 教 師 的 教 學 質 素 及 學 生 的 學 習 動 機 與 態 度 。 眾 所


5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周 知 , 教 育 之 目 的 是 將 最 有 價 值 的 知 識 授 予 學 生 , 因 此 通 識 教 育 也 應被 全 校 師 生 及 家 長 視 為 大 學 教 育 中 最 有 價 值 的 一 部 分 , 是 每 位 學 生 必須 接 受 的 教 育 。 假 如 通 識 課 程 被 認 為 是 營 養 學 分 , 通 識 教 育 的 推 行 不會 成 功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除 了 上 節 論 及 以 培 養 提 升 個 人 質 素 為 重 要目 標 之 外 , 其 也 是 促 進 社 會 和 諧 的 良 方 。 早 在 1945 年 , 哈 佛 報 告 書(Harvard Report) 的 作 者 們 認 為 :民 主 社 會 在 一 方 面 保 障 了 社 會 的 多 元 及 個 人 的 特 殊 性 , 但 一 方面 卻 也 需 要 共 同 的 標 準 與 價 值 來 維 繫 民 主 社 會 的 基 本 特 性 ……希 望 透 過 通 識 教 育 , 讓 社 會 中 的 每 一 代 成 員 都 能 取 得 共 識(a settled outlook)…… 高 等 教 育 中 也 應 要 有 一 套 通 識 教 育 ,以 便 來 維 持 高 等 教 育 中 的 一 致 性 和 統 整 性 。 只 有 在 某 種 共 通 的基 礎 下 , 各 個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才 可 以 來 追 求 自 己 的 特 殊 性 ( 但 昭偉 ,2008, 頁 31)。另 外 , 許 多 學 者 指 出 , 大 學 教 育 應 兼 顧 人 文 與 科 學 之 發 展 ,否 則 一 位 只 會 「 科 學 實 驗 卻 無 人 文 素 養 」 或 是 「 只 有 人 文 造 詣卻 無 科 學 常 識 」 的 知 識 分 子 , 對 於 國 家 將 是 弊 大 於 利 ( 林 仁傑 ,2008, 頁 40–41)。正 如 范 佩 貞 教 授 (2008) 所 說 :醫 學 教 育 不 能 再 延 續 古 代 西 方 思 想 家 ─ 笛 卡 兒 與 教 會 所 做的 妥 協 : 將 靈 性 、 精 神 、 倫 理 道 德 與 知 識 、 理 性 、 科 學 層 面切 割 , 因 為 這 些 內 在 的 質 素 正 是 構 成 鑽 石 配 戴 時 貞 瑩 冰 清 、 閃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53耀 潔 淨 光 彩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折 射 來 源 。 缺 少 它 們 , 縱 使 醫 學 與 科技 專 業 再 精 深 , 也 不 過 是 愈 加 窄 化 人 性 , 使 生 命 蒼 白 而 薄 弱( 頁 54)。以 上 提 及 的 觀 點 都 進 一 步 肯 定 了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綜 上 所 述 , 學 校 主 管 及 師 生 必 須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有 正 確 的 認知 。 只 有 全 校 師 生 深 度 地 認 為 通 識 教 育 是 大 學 教 育 的 核 心 , 是 大 學 教育 之 基 礎 及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學 校 才 會 認 真 規 劃 通 識 課 程 , 教 師 才會 熱 誠 引 導 學 生 , 學 生 才 會 積 極 學 習 , 通 識 教 育 才 可 能 被 深 深 地 耕耘 。 因 此 , 在 評 鑑 通 識 教 育 時 , 學 校 師 生 對 通 識 教 育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度 , 是 應 受 關 注 的 首 要 項 目 。評 鑑 此 項 因 素 的 方 法 可 用 量 表 方 式 , 評 量 師 生 對 通 識 教 育 重 視 的程 度 , 並 與 對 專 業 科 目 教 學 的 看 法 作 比 較 。 另 外 , 亦 可 間 接 地 由 觀 察學 校 所 提 供 之 措 施 、 教 師 資 歷 要 求 與 學 生 學 習 態 度 等 , 推 估 學 校 對 通識 教 育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 度 。2. 學 校 行 政 支 援 、 教 學 資 源 、 學 習 環 境 與 文 化學 校 的 行 政 支 援 與 管 理 也 是 決 定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成 敗 之 關 鍵 因 素 ,因 為 它 決 定 了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之 整 體 機 會 與 環 境 之 建 置 , 並 影 響 了 通識 教 育 之 設 計 與 執 行 , 以 及 全 校 教 師 之 投 入 程 度 與 熱 誠 。 目 前 大 部 分學 校 都 設 有 專 職 任 務 單 位 , 如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 負 責 通 識 教 育 之 推 展 工作 ; 因 此 , 其 人 員 編 制 、 人 員 質 素 、 行 政 層 級 及 權 責 是 否 恰 當 , 是 否得 到 校 方 全 力 支 持 以 致 有 效 地 推 動 其 行 政 任 務 , 帶 動 通 識 教 育 之 推展 , 這 些 都 是 評 鑑 關 注 之 重 點 項 目 。除 此 之 外 , 學 校 所 提 供 之 教 學 資 源 , 包 括 圖 書 和 教 學 設 備 等 , 亦會 直 接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機 會 。 而 學 校 整 體 景 觀 環 境 、 人 文 與 藝 術 文 化等 , 是 無 形 的 教 育 課 程 , 有 潛 移 默 化 之 功 , 都 是 影 響 教 師 教 學 與 學 生


5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學 習 之 外 在 因 素 。 因 此 , 教 學 資 源 是 否 充 實 , 校 園 環 境 是 否 有 利 於 學習 , 都 應 被 列 為 重 要 的 評 鑑 項 目 。這 些 項 目 的 評 鑑 方 法 包 括 外 部 評 鑑 與 內 部 檢 討 。 進 行 外 部 評 鑑時 , 評 鑑 委 員 可 採 用 實 地 觀 察 、 訪 談 、 師 生 問 卷 調 查 和 審 閱 文 件 等 方式 來 收 集 資 料 , 將 所 得 結 果 回 答 上 述 問 題 。 學 校 內 部 自 我 檢 討 則 可 採用 焦 點 座 談 及 師 生 問 卷 調 查 方 式 , 針 對 上 述 問 題 收 集 資 料 。3. 課 程 設 計 與 學 習 要 求課 程 設 計 與 學 習 要 求 是 教 學 之 核 心 , 是 決 定 通 識 教 育 之 內 涵 , 以及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關 鍵 要 素 ; 因 此 , 要 評 量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因素 , 必 須 要 評 核 課 程 設 計 與 學 習 要 求 。多 元 的 通 識 教 育 內 涵 , 需 要 憑 藉 多 樣 化 的 課 程 來 推 展 。 誠 如 南 開大 學 數 學 科 學 學 院 副 院 長 顧 沛 教 授 所 言 :學 校 的 「 育 人 」 工 作 , 除 了 通 過 課 堂 教 學 這 一 主 渠 道 去 實 施外 , 還 通 過 課 外 活 動 、 社 會 實 踐 、 校 園 文 化 等 多 個 渠 道 去 實 施( 顧 沛 ,2008, 頁 49)。換 句 話 說 ,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功 不 能 只 靠 幾 門 課 程 , 必 須 要 有 全 面 性 、 多元 化 的 規 劃 , 以 及 與 專 業 課 程 的 整 合 。基 於 上 述 觀 念 , 通 識 課 程 應 可 劃 分 為 四 類 :(1) 獨 立 開 授 之 共 同核 心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2) 融 入 專 業 學 門 課 程 之 通 識 教 育 ;(3) 校 內 外學 生 活 動 ;(4) 無 形 的 課 程 ( 校 園 學 習 氣 氛 與 文 化 )。 不 過 , 目 前 台灣 大 部 分 學 校 著 重 於 獨 立 課 堂 教 學 科 目 之 設 計 , 往 往 忽 略 了 其 餘 三 項的 課 程 規 劃 。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55(1) 獨 立 開 授 之 共 同 核 心 通 識 教 育 課 程這 是 適 用 於 全 校 學 生 , 不 分 學 院 及 系 所 而 開 設 之 共 同 課 程 ; 著 重提 升 學 生 基 本 學 習 能 力 、 文 理 知 識 、 獨 立 思 維 和 判 斷 能 力 等 , 同 時 也兼 具 孕 育 為 人 處 世 之 道 的 功 能 。對 於 共 同 核 心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之 開 設 , 各 院 校 均 各 自 作 出 發 展 , 可說 是 百 花 齊 放 。 比 如 哈 佛 大 學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在 上 世 紀 七 十 年代 設 立 核 心 必 修 課 程 (Harvard core courses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當中 包 括 : 文 學 與 藝 術 、 科 學 、 歷 史 、 社 會 探 究 、 外 國 文 化 、 道 德 與 倫理 推 論 。 在 2007 年 5 月 , 哈 佛 大 學 經 多 年 檢 討 後 , 以 一 套 全 新 的 通 識 教育 課 程 取 代 核 心 必 修 課 程 。 新 的 課 程 分 為 八 個 領 域 : 美 學 與 詮 釋 性 解析 、 文 化 與 信 仰 、 實 證 與 數 學 推 理 、 道 德 推 理 、 生 命 科 學 、 物 理 宇 宙學 、 世 界 社 會 、 美 國 與 世 界 。 哈 佛 大 學 此 一 大 規 模 更 新 課 程 的 目 的 ,在 於 提 升 學 生 的 公 民 意 識 , 讓 學 生 深 切 了 解 在 社 會 的 變 化 中 , 他 們 的一 言 一 行 所 代 表 的 道 德 意 義 ( 張 昭 焚 ,2008, 頁 17)。在 台 灣 , 設 立 共 同 核 心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是 通 識 教 育 主 流 之 作 法 。 以國 立 清 華 大 學 為 例 , 全 校 共 同 核 心 課 程 分 為 三 層 , 每 層 各 10 學 分 :第 一 層 為 必 修 語 文 , 包 括 大 學 中 文 (2 學 分 )、 大 學 英 文 (8 學分 )。第 二 層 為 核 心 通 識 , 其 課 程 分 為 七 大 向 度 , 包 括 思 維 方 式 、 生 命探 索 、 藝 術 與 美 感 、 文 化 經 典 、 歷 史 分 析 、 社 會 文 化 脈 動 以 及 科 學 技術 與 社 會 ; 學 生 從 中 選 取 五 個 向 度 , 其 中 各 向 度 皆 設 計 有 三 至 五 門 不等 的 核 心 課 程 。第 三 層 為 非 核 心 , 被 列 為 選 修 項 目 的 通 識 選 修 課 程 。 其 目 標 有三 :i. 以 核 心 通 識 為 基 礎 的 進 階 課 群 ( 或 學 程 ) 設 計 ( 專 業 知 識 取向 );ii. 多 元 能 力 的 培 養 ( 包 括 創 造 力 、 團 隊 合 作 能 力 、 溝 通 表 達


5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能 力 、 社 區 參 與 能 力 、 動 手 做 與 行 動 力 、 自 我 學 習 與 終 身 學 習 能 力等 );iii. 聯 繫 共 同 教 育 與 各 系 的 課 程 規 劃 需 求 , 建 構 完 整 的 全 校 課 程地 圖 ( 清 華 大 學 ,2008)。再 以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為 例 , 其 學 分 分 配 與 修 習 規範 , 與 清 華 模 式 不 盡 相 同 ( 張 子 超 ,2008)。 具 體 如 下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通 識 教 育 課 程學 分語 文 通 識 ( 共 10 學 分 )國 文英 文 ( 一 )英 文 ( 二 )442核 心 通 識 ( 共 12–16 學 分 )( 分 六 大 領 域 , 每 一 領 域 至 少 修 一 門 課 )藝 術 與 美 感哲 學 思 維 與 道 德 推 理公 民 素 養 與 社 會 探 究歷 史 與 文 化數 學 與 科 學 思 維科 學 與 生 命非 核 心 通 識六 大 領 域 之 外 , 促 進 學 生 多 元 學 習 之 相 關 課 程2222222–6總 共 28另 以 中 山 大 學 為 例 , 其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劃 分 基 礎 課 程 與 博 雅 課 程 兩大 類 , 共 33 學 分 ( 劉 金 源 、 蔡 順 美 ,2005)。基 礎 課 程 為 全 校 共 同 必 修 課 程 , 共 12 學 分 , 包 括 : 國 語 文 能 力(4)、 英 語 文 能 力 (4)、 運 動 與 健 康 (4)、 服 務 學 習 (0) 和 國 防 教育 (0)。博 雅 課 程 分 核 心 、 深 化 、 輔 助 與 潛 在 課 程 , 共 需 修 21 學 分 。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57i. 核 心 課 程 又 分 為 人 文 與 藝 術 、 社 會 研 究 、 自 然 與 跨 領 域 三 大 領域 ; 每 領 域 開 授 四 科 目 , 每 科 2 學 分 ; 大 一 、 大 二 學 生 從 各 領 域 中必 選 二 科 目 , 共 12 學 分 ;ii. 深 化 課 程 在 於 延 續 博 雅 核 心 課 程 , 深 入 探 討 相 關 的 主 題 ; 可 分 為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類 、 自 然 與 應 用 科 學 類 及 專 題 講 座 課 程 ; 大 三 及大 四 學 生 選 修 8 學 分 。中 山 通 識 教 育 講 座 , 要 求 學 生 在 大 三 之 前 聆 聽 八 場 , 每 學 期 至 少一 場 , 可 得 1 學 分 ;iii. 輔 助 與 潛 在 課 程 , 為 興 趣 選 修 , 不 計 入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由 於 通 識 課 程 內 容 多 元 , 要 評 量 其 教 學 成 果 並 不 容 易 。 因 此 , 學校 可 一 方 面 要 求 並 輔 助 教 師 準 備 課 堂 學 習 評 鑑 , 以 確 保 學 生 達 到 學 習標 準 ; 另 一 方 面 實 施 全 校 教 師 教 學 評 量 , 包 括 學 生 意 見 回 饋 調 查 , 同時 把 課 程 綱 要 、 教 材 和 進 度 時 程 等 載 於 教 學 網 站 , 以 供 學 生 參 閱 ; 課程 資 料 同 時 要 經 系 、 所 評 審 , 以 檢 視 其 是 否 符 合 所 需 達 成 之 通 識 教 育目 標 。(2) 融 入 專 業 學 門 課 程 之 通 識 教 育第 二 類 通 識 課 程 是 融 入 專 業 課 程 之 通 識 教 育 設 計 。 此 種 課 程 較 能讓 專 業 實 務 問 題 與 情 境 相 結 合 , 可 根 據 不 同 的 學 生 群 體 調 整 內 容 , 將通 識 教 育 帶 入 專 業 教 育 中 , 使 通 識 課 程 更 切 身 、 更 深 入 、 更 進 階 和 更適 用 ( 賴 鼎 銘 ,2008, 頁 33)。 融 入 之 方 式 有 以 下 兩 種 :i. 領 域 內 開 設 通 識 課 程 , 即 依 學 院 或 系 的 特 殊 需 求 而 自 行 開 設 之 通識 課 程 。 例 如 在 醫 學 院 開 設 「 精 神 醫 學 與 西 洋 文 學 」 及 「 專 業 倫理 與 道 德 」 課 程 , 在 工 學 院 開 設 「 科 技 寫 作 」 課 程 。 這 些 課 程 應由 專 業 教 授 負 起 教 導 之 責 , 因 為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教 師 開 設 之 課 程 與專 業 學 院 教 師 開 設 之 課 程 , 其 關 切 之 重 點 , 解 讀 與 體 會 都 可 能 有很 大 的 差 異 , 學 生 的 感 受 亦 不 一 樣 ;


5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ii. 通 識 教 育 融 入 專 業 課 程 教 學 中 , 由 各 專 業 科 目 教 師 加 入 通 識 知識 、 技 能 、 能 力 及 態 度 等 訓 練 (general education as an integralpart <strong>of</strong> all courses <strong>of</strong> academic fields)。 例 如 於 課 堂 時 可 多 採 用討 論 或 辯 論 等 方 式 , 引 導 學 生 學 習 從 同 中 求 異 , 異 中 求 同 , 培養 學 生 主 動 思 考 , 因 為 主 動 思 考 是 通 識 教 育 的 靈 魂 ( 黃 崑 巖 ,2008)。 另 外 , 教 師 本 身 可 被 視 為 通 識 教 材 , 其 態 度 與 行 為 即 為教 法 ; 所 以 每 位 大 學 教 師 本 身 的 通 識 知 識 、 能 力 與 為 人 處 事 態度 , 均 非 常 重 要 。依 上 所 述 , 通 識 教 育 應 為 大 學 每 位 教 師 的 責 任 , 並 非 只 由 共 同 通識 科 目 的 教 師 來 負 責 ; 因 此 , 通 識 教 育 成 果 評 鑑 之 規 劃 , 應 能 反 映 學校 教 育 整 體 之 績 效 。(3) 校 內 外 學 生 活 動除 了 透 過 正 式 開 設 的 科 目 以 傳 授 知 識 和 技 能 等 外 , 許 多 通 識 能 力可 於 實 際 生 活 的 經 驗 中 學 習 得 到 ; 諸 如 領 導 能 力 、 團 隊 合 作 能 力 、 溝通 能 力 和 待 人 處 事 能 力 等 , 可 藉 由 活 動 、 工 作 、 實 習 、 服 務 及 學 校 住宿 生 活 規 範 等 , 有 系 統 和 有 計 劃 地 對 學 生 作 出 培 育 。 誠 如 前 哈 佛 大 學校 長 伯 克 (D. Bok) 說 :正 常 的 大 學 教 育 所 提 供 的 , 絕 不 應 止 於 課 堂 上 的 課 程 而 已 , 大 學教 育 應 該 是 全 面 性 的 , 必 須 讓 學 生 有 多 采 多 姿 的 人 生 經 驗 , 有 課內 的 , 也 有 課 外 的 , 有 文 化 、 體 育 方 面 的 , 也 有 藝 術 方 面 的 。 另外 則 是 培 養 道 德 操 守 , 諸 如 說 真 話 、 守 信 用 和 尊 重 他 人 的 基 本 道德 , 均 應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教 導 學 生 ( 張 昭 焚 ,2008, 頁 17)。因 此 學 校 應 設 法 讓 學 習 從 課 堂 延 伸 到 整 個 校 園 , 甚 至 校 園 之 外 的活 動 , 包 括 社 團 參 與 、 校 外 服 務 、 台 灣 及 外 國 等 地 志 工 、 創 意 平 台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59等 ; 讓 學 生 的 所 見 、 所 聞 、 所 做 與 所 思 皆 是 通 識 教 育 。哈 佛 大 學 及 許 多 台 灣 大 學都 在 試 圖 突 破 以 往 通 識 教 育 以 課 程 為 主 的 傳 統 , 透 過 許 多 藝術 、 文 學 甚 至 科 學 的 內 容 、 實 施 跨 領 域 與 學 生 體 驗 的 活 動 ,來 引 發 學 習 興 趣 , 進 而 擴 展 視 野 , 完 成 全 人 教 育 的 理 想 ( 周 祝瑛 ,2008, 頁 5)。此 種 構 想 , 目 前 在 台 灣 已 受 到 重 視 。 比 如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的 通 識 教育 , 即建 構 在 以 基 礎 與 核 心 教 育 為 定 位 的 通 識 課 程 為 軸 心 , 並 輔 以 相 關之 活 動 與 環 境 , 包 括 通 識 講 座 、 服 務 學 習 、 藝 文 活 動 、 生 活 智 能與 態 度 教 育 、 校 園 景 觀 營 造 等 , 以 期 達 到 「 培 育 濟 人 濟 物 之 博 雅人 才 」 的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 劉 金 源 、 蔡 順 美 ,2005, 頁 62)。另 外 , 清 華 大 學 有 清 華 學 院 之 設 計 , 將 宿 舍 變 為 學 習 環 境 , 並 規 劃 一系 列 活 動 與 專 題 演 講 , 在 生 活 中 培 育 學 生 的 領 導 能 力 , 以 及 與 人 和 諧相 處 能 力 等 , 是 一 項 良 好 的 課 程 措 施 , 值 得 參 考 。而 活 動 的 評 鑑 主 要 著 重 學 生 的 參 與 程 度 , 例 如 參 與 活 動 之 次 數 及擔 任 之 任 務 。 一 般 人 的 認 知 是 參 與 活 動 程 度 越 高 , 所 得 的 學 習 機 會 越多 , 學 到 的 東 西 也 應 較 多 。(4) 無 形 的 課 程 ( 校 園 學 習 氣 氛 與 文 化 )許 多 學 習 往 往 會 在 不 知 不 覺 中 受 到 周 遭 大 環 境 與 文 化 之 薰 陶而 產 生 , 即 如 學 生 進 入 一 些 名 校 , 如 哈 佛 大 學 、 耶 魯 大 學 (Yale<strong>University</strong>) 和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Princet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時 , 會 感 受 到 心 靈


6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震 撼 一 樣 。 因 此 , 營 造 有 效 之 校 園 學 習 環 境 、 學 術 氣 氛 與 文 化 , 應 是推 展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要 工 作 之 一 ; 讓 學 生 在 校 園 生 活 中 , 處 處 都 有 學 習機 會 , 處 處 受 到 薰 陶 , 使教 書 育 人 、 管 理 育 人 、 服 務 育 人 、 環 境 育 人 融 為 一 體 , 讓 學 生從 入 學 開 始 , 在 大 學 文 化 和 大 學 精 神 的 培 養 和 薰 陶 下 , 學 會 做人 、 學 會 做 事 , 學 會 做 學 問 ( 顧 沛 ,2008, 頁 49)。總 而 言 之 ,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功 不 能 只 靠 幾 門 課 程 , 必 須 要 有 全 面性 、 多 元 化 的 課 程 規 劃 , 以 及 與 專 業 課 程 的 整 合 。 因 此 , 大 學 通 識 教育 評 鑑 的 功 效 , 即 幫 助 學 校 釐 清 下 列 問 題 :(1) 課 程 設 計 是 否 提 供 明 確 的 通 識 教 育 內 涵 與 目 的 ? 設 計 是 否以 此 內 涵 與 目 的 為 主 軸 ?(2) 課 程 設 計 是 否 完 整 ? 是 否 具 有 深 度 、 廣 度 與 合 適 性 ? 是 否有 合 理 的 整 合 ? 是 否 涵 蓋 有 形 與 無 形 的 課 程 ?要 回 答 這 些 問 題 確 實 不 易 。 評 鑑 者 可 藉 由 實 地 觀 察 、 訪 談 、 師 生問 卷 調 查 及 審 閱 文 件 等 方 式 , 搜 集 資 料 , 作 為 回 答 上 述 問 題 之 依 據 。亦 可 參 照 及 比 較 其 他 學 校 之 課 程 設 計 與 學 習 要 求 , 以 作 取 長 補 短 , 達成 卓 越 之 目 標 。4. 各 科 教 師 資 歷 與 經 驗 、 教 材 設 計 與 教 學 策 略最 後 , 根 據 本 文 所 提 倡 之 評 鑑 方 式 , 各 科 教 師 的 資 歷 與 經 驗 、 教材 設 計 及 教 學 策 略 均 為 落 實 通 識 教 育 之 關 鍵 因 素 。 因 為 教 師 擔 當 著 教學 與 輔 導 學 生 之 責 任 , 其 教 學 及 輔 導 的 策 略 與 品 質 , 不 僅 影 響 學 生 知識 及 技 能 之 學 習 , 也 影 響 批 判 思 考 能 力 、 做 人 處 事 及 道 德 價 值 觀 念 之孕 育 (Feldman & Newcomb, 1969)。 因 此 , 教 師 是 否 能 提 供 適 當 教材 , 以 最 佳 方 式 進 行 課 堂 教 學 , 並 與 學 生 保 持 良 好 互 動 關 係 , 輔 導 學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61生 成 長 , 這 些 都 是 作 評 鑑 時 應 關 注 之 項 目 。目 前 , 各 校 所 推 展 之 教 師 教 學 評 量 , 可 作 為 通 識 教 育 評 量 之 一 部分 。 透 過 相 關 授 課 文 件 檔 案 審 查 、 實 地 觀 察 及 學 生 意 見 回 饋 調 查 等 ,藉 以 評 鑑 師 資 質 素 、 科 目 設 計 與 施 教 策 略 , 包 括 課 程 內 容 、 教 學 方 法和 學 生 投 入 學 習 之 程 度 等 。 當 然 , 系 所 主 管 之 日 常 觀 察 以 及 同 儕 之 評鑑 亦 是 值 得 參 考 的 資 料 。總 結 上 文 所 述 , 以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之 評 鑑 , 除 了 需 要 評 量 廣泛 、 多 元 之 學 習 成 果 外 , 還 要 檢 視 與 成 果 相 關 而 且 可 受 控 制 及 改 變 之因 素 ; 這 些 因 素 包 括 對 通 識 教 育 重 要 性 之 認 知 程 度 、 學 校 提 借 的 行 政 支援 、 教 學 資 源 、 學 習 環 境 與 文 化 、 課 程 設 計 與 學 習 要 求 , 以 及 各 科 教 師師 資 與 經 驗 、 教 材 設 計 與 教 學 策 略 , 以 診 斷 學 習 及 教 學 缺 失 , 作 為 改 進之 依 據 。 換 句 話 說 , 以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之 評 鑑 , 是 以 診 斷 及 改 進為 目 的 , 不 僅 關 心 成 果 (outcomes), 而 且 也 重 視 軟 硬 體 資 源 之 投 入(input) 與 教 育 實 施 之 過 程 (process), 是 一 項 完 整 的 評 鑑 模 式 。四 、 實 施 方 針如 何 落 實 上 述 評 鑑 理 念 ? 筆 者 認 為 評 鑑 應 遵 循 下 列 方 針 :( 一 ) 評 鑑 應 是 經 常 性 工 作 , 主 要 由 學 校 及 教 師 自 主 、 自 動 與 自 發 實施 , 以 符 合 各 校 發 展 特 色 與 教 學 需 求評 鑑 是 教 學 過 程 的 一 部 分 。 教 學 是 經 常 性 , 也 是 延 續 性 的 工 作 ;因 此 , 為 配 合 教 學 , 評 鑑 也 應 是 經 常 性 的 , 以 便 即 時 檢 測 教 學 與 學 習 成果 , 發 掘 問 題 , 作 為 改 進 之 依 據 。 所 以 , 除 定 期 接 受 外 部 評 鑑 外 , 校 方應 設 有 校 內 或 課 堂 內 之 自 我 評 鑑 機 制 , 以 便 達 到 持 續 改 進 之 目 標 。為 落 實 此 種 評 鑑 , 我 們 可 把 工 作 分 為 個 別 課 堂 教 學 與 全 校 性 評 鑑兩 類 。 課 堂 教 學 評 鑑 , 顧 名 思 義 , 主 要 著 重 於 教 師 教 學 內 容 與 方 法 ,


6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以 及 學 生 學 習 表 現 , 由 各 授 課 教 師 , 配 合 系 所 或 學 校 要 求 , 進 行 自 我評 鑑 。而 全 校 性 評 鑑 著 重 於 整 體 課 程 設 計 、 教 學 資 源 提 供 、 學 習 環 境改 善 、 教 師 教 學 與 輔 導 , 以 及 學 生 核 心 通 識 知 識 、 技 能 、 態 度 、 情操 和 品 德 等 質 素 之 評 量 。 這 些 評 量 , 有 如 身 體 健 康 檢 查 般 , 比 較複 雜 , 應 由 學 校 指 定 校 級 行 政 單 位 負 責 , 協 同 各 院 及 各 系 所 定 期 統 一實 施 。( 二 ) 認 定 通 識 教 育 成 果 是 反 映 學 校 整 體 教 育 績 效 , 而 非 僅 限 於 特 定通 識 科 目 與 教 師 的 績 效前 文 說 過 , 通 識 教 育 是 全 校 整 體 教 育 之 主 要 目 標 , 是 全 體 教 師 應共 同 負 起 的 職 責 。 因 此 , 通 識 課 程 設 計 , 不 應 只 是 特 別 開 授 之 通 識 課程 , 而 應 包 含 如 何 將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融 入 所 有 課 程 裏 , 包 括 學 校 活 動 、宿 舍 生 活 和 工 作 機 會 等 。 只 有 依 靠 全 體 學 校 力 量 , 才 能 發 揮 最 大 效益 。 即 如 前 美 國 總 統 克 林 頓 夫 人 希 拉 莉 (H. R. Clinton) 所 言 「 需 以 全村 力 量 教 育 一 個 孩 子 」(it takes a whole village to educate a child) 一樣 , 我 們 需 要 運 用 全 校 力 量 才 能 有 效 地 孕 育 學 生 通 識 知 識 、 能 力 與 品格 (it takes a whole college to provide a complete general education)。 因此 ,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 所 反 映 的 應 為 學 校 整 體 教 育 之 績 效 , 而 非 僅限 於 特 定 通 識 科 目 與 教 師 的 績 效 。 學 校 應 定 期 檢 視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 如在 入 學 時 及 畢 業 前 舉 行 會 考 , 以 了 解 學 生 狀 況 。( 三 ) 採 全 方 位 、 多 層 次 與 多 元 方 式 實 施全 方 位 評 鑑 指 整 體 評 鑑 項 目 之 多 元 , 當 中 包 括 各 類 學 習 與 發 展 成果 , 以 及 影 響 學 習 與 發 展 之 因 素 。 如 表 一 所 示 , 學 習 成 果 可 分 為 各 通識 科 目 之 教 學 成 果 、 學 生 高 層 次 思 考 及 判 斷 能 力 , 以 及 學 生 行 為 、 態度 、 情 操 和 品 格 等 三 大 類 。 而 影 響 學 習 與 發 展 之 因 素 , 主 要 有 對 通 識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63教 育 的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 度 , 學 校 行 政 支 援 、 教 學 資 源 、 環 境 與 文 化 ,整 體 通 識 課 程 設 計 與 實 施 策 略 , 以 及 各 科 教 師 資 歷 與 經 驗 、 教 材 設 計與 教 學 方 法 。 這 些 多 元 項 目 的 評 鑑 , 需 由 不 同 層 級 單 位 來 執 行 。 層 級單 位 可 分 為 行 政 層 級 、 課 程 層 級 、 科 目 層 級 、 學 生 層 級 。 行 政 層 級 與課 程 層 級 是 以 學 校 為 單 位 之 評 鑑 , 主 要 由 學 校 及 行 政 單 位 來 負 責 ; 而科 目 層 級 與 學 生 層 級 , 則 分 別 以 教 師 課 堂 教 學 及 學 生 為 單 位 之 評 鑑 ,可 由 教 師 自 行 負 責 。表 一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項 目 與 評 鑑 層 級評 鑑 項 目 行 政 層 級 課 程 層 級 科 目 層 級 學 生 層 級1.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outcomes)(1) 各 通 識 科 目 之 教 學 成 果 √ √ √(2) 學 生 高 層 次 思 考 及 判 斷 能 力 √ √ √(3) 學 生 行 為 、 態 度 和 品 格 等 √ √ √2. 與 學 習 有 關 之 因 素(1)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的 認 知 程 度 √ √ √ √(2) 學 校 行 政 支 援 、 教 學 資 源 、環 境 與 文 化√ √ √ √(3) 整 體 通 識 課 程 設 計 與 實 施 策 略i. 共 同 及 核 心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 √ii. 融 入 專 業 教 學 課 程 √ √ √iii. 校 內 外 學 生 活 動 √ √iv. 無 形 的 課 程( 校 園 學 習 氣 氛 與 文 化 )√√(4) 各 科 教 師 資 歷 與 經 驗 、 教 材 設 計與 教 學 方 法√ √ √註 : 行 政 層 級 與 課 程 層 級 評 鑑 是 以 學 校 為 單 位 之 評 鑑 , 而 科 目 層級 與 學 生 層 級 評 鑑 , 分 別 是 以 教 師 課 堂 教 學 及 學 生 為 單 位 之 評 鑑 。


6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因 應 各 項 目 性 質 之 不 同 , 我 們 需 以 多 元 方 式 來 作 評 鑑 。 有 些 採 用測 驗 , 有 些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 有 些 則 採 用 觀 察 紀 錄 等 。 以 學 習 成 果 評 鑑為 例 , 學 習 成 果 可 分 三 類 :1. 各 通 識 科 目 之 教 學 成 果 ;2. 學 生 高 層次 思 考 及 判 斷 能 力 ;3. 學 生 行 為 、 態 度 和 品 格 等 。 第 一 類 與 第 二 類 成果 , 可 以 用 測 驗 方 式 來 做 評 量 診 斷 。 第 一 類 涉 及 各 通 識 課 程 及 專 業 課程 有 關 的 通 識 能 力 部 分 , 由 授 課 教 師 及 系 所 負 責 。 第 二 類 有 關 學 生 核心 能 力 評 量 , 可 由 教 務 處 或 相 關 校 級 單 位 執 行 , 並 與 政 府 配 合 , 參 與整 體 施 測 , 並 進 行 比 較 。 第 三 類 不 易 以 測 驗 或 心 理 量 表 來 評 量 , 往 往需 長 期 接 觸 、 觀 察 和 比 較 才 能 有 效 地 考 核 。 因 此 可 藉 由 導 師 、 各 科 教師 及 學 生 幹 部 等 提 供 意 見 , 由 導 師 或 指 定 之 輔 導 老 師 彙 整 。實 施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的 困 難 之 處 , 在 於 如 何 分 辨 哪 些 是 新 學 , 哪 些是 在 上 大 學 前 的 舊 知 。 一 般 做 法 是 學 生 入 學 時 做 一 次 評 鑑 , 作 為 輔 導選 課 之 依 據 ; 然 後 到 四 年 級 即 將 畢 業 時 , 再 用 同 等 質 量 的 測 驗 與 問 卷施 測 一 次 , 以 檢 視 學 生 學 習 與 發 展 的 績 效 。 把 兩 次 測 驗 及 問 卷 調 查 之結 果 作 分 析 及 比 較 , 便 可 提 供 一 些 資 訊 幫 助 了 解 學 生 在 大 學 期 間 學 習與 發 展 的 情 況 , 作 為 教 學 改 進 之 依 據 。至 於 學 校 用 來 界 定 學 習 成 果 之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是 否 明 確 ? 其 內 涵 架構 是 否 完 整 、 具 前 瞻 性 和 合 乎 時 代 需 求 ? 這 些 都 可 由 外 部 評 鑑 委 員 來做 評 鑑 , 並 可 藉 著 比 較 、 諮 詢 與 輔 導 等 過 程 , 在 異 中 求 同 之 餘 , 同 時保 持 各 校 特 色 及 重 點 。還 有 其 他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因 素 的 評 鑑 方 式 , 如 可 採 用 授 課 文 件 檔 案審 查 、 實 地 觀 察 及 學 生 意 見 回 饋 調 查 等 。 另 外 , 亦 可 運 用 多 年 期 追 蹤資 料 (panel data), 如 台 灣 大 一 、 大 三 及 畢 業 生 之 追 蹤 調 查 資 料 , 其範 圍 涵 蓋 所 有 大 學 院 校 , 而 且 內 容 豐 富 , 可 作 校 際 比 較 及 分 析 在 校 學習 經 歷 與 畢 業 後 的 工 作 發 展 , 以 研 究 兩 者 間 的 關 係 , 並 檢 視 政 策 及 實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65務 改 進 等 所 帶 來 之 成 果 。 1五 、 政 府 之 職 責 宜 以 服 務 及 輔 助 為 主 , 考 核 為 輔上 述 所 論 的 評 鑑 理 念 並 不 摒 除 政 府 考 核 、 監 督 、 輔 導 與 輔 助 學 校之 職 責 , 只 是 政 府 的 做 法 及 工 作 重 點 稍 作 改 變 罷 了 。 政 府 可 以 要 求 學校 提 交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之 自 我 評 鑑 報 告 。 政 府 依 舊 可 以 成 立 評 審 委員 會 , 審 核 各 校 自 我 評 鑑 機 制 的 完 整 性 與 合 理 性 , 並 作 實 地 參 訪 , 驗證 各 校 自 我 評 鑑 措 施 與 成 果 , 檢 視 其 改 進 方 案 是 否 適 切 , 提 供 建 議 ,或 要 求 改 進 。另 外 , 政 府 應 帶 領 研 發 通 識 知 識 與 能 力 評 鑑 工 具 , 並 建 置 台 灣 評鑑 常 規 供 各 校 作 比 較 之 用 。 評 鑑 最 困 難 的 工 作 是 評 量 學 生 學 到 甚 麼 ,因 此 需 要 有 效 的 測 驗 工 具 。 與 其 讓 各 校 自 行 發 展 , 不 如 以 政 府 之 力 量來 帶 頭 推 動 研 發 , 特 別 是 高 層 次 之 思 維 能 力 , 包 括 解 決 問 題 能 力 、 判斷 能 力 和 創 新 能 力 等 , 更 需 要 政 府 資 助 。 有 了 評 量 工 具 之 後 , 政 府 即可 以 定 期 實 施 整 體 大 學 生 通 識 核 心 能 力 評 鑑 , 檢 視 大 學 生 能 力 之 變遷 , 提 出 因 應 問 題 之 對 策 , 以 確 保 大 學 生 質 素 。最 後 , 除 了 考 核 之 外 , 政 府 應 加 強 輔 導 及 輔 助 學 校 之 工 作 。 目 前政 府 以 減 少 招 生 人 數 或 減 少 補 助 款 項 方 式 來 處 罰 評 鑑 結 果 不 佳 之 弱勢 學 校 , 此 做 法 不 合 教 育 原 理 。 政 府 應 提 供 有 條 件 的 輔 助 予 弱 勢 學校 , 如 在 一 定 期 限 內 完 成 圖 書 設 備 填 置 、 專 家 顧 問 諮 詢 、 教 師 觀 摩 及講 習 和 專 家 專 題 講 座 等 , 以 彌 補 缺 失 。 如 學 校 逾 期 未 見 改 進 , 則 再 作懲 處 。1 詳 情 請 參 閱 台 灣 高 等 教 育 資 料 庫 整 合 計 劃 網 站 :http://www.cher.ntnu.edu.tw/sitemap.php。


6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六 、 結 語總 而 言 之 , 通 識 教 育 是 大 學 的 基 礎 與 核 心 教 育 ; 其 推 行 之 成 效 ,將 決 定 學 生 之 質 素 , 也 影 響 國 家 未 來 之 發 展 。 因 此 , 學 校 與 教 師 需 作研 究 及 規 劃 , 以 最 有 效 之 通 識 課 程 與 措 施 , 引 導 並 輔 育 學 生 達 到 最 佳學 習 之 成 果 。而 評 鑑 工 作 有 利 於 上 述 目 標 的 達 成 , 因 為 評 鑑 所 規 劃 之 評 鑑 目標 與 內 涵 , 將 協 助 學 校 確 立 教 育 方 向 ; 評 鑑 所 使 用 之 指 標 與 策 略 ,亦 引 導 並 決 定 了 教 學 重 點 與 方 法 ; 而 評 鑑 之 結 果 , 亦 將 提 供 學 校 與教 師 改 進 之 依 據 。 另 外 評 鑑 也 會 激 勵 學 生 學 習 , 幫 助 提 升 學 生 質 素 。但 前 提 是 : 評 鑑 需 要 一 個 周 全 、 正 確 、 完 整 的 評 鑑 架 構 作 為 規 範 之依 據 。有 鑒 於 此 , 筆 者 提 出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評 鑑 機 制 , 強 調 以 學 生學 習 與 發 展 為 評 鑑 重 點 。 此 種 評 鑑 , 若 依 本 文 之 規 劃 實 施 , 不 僅 能 幫助 我 們 檢 測 到 學 生 個 人 通 識 知 識 , 能 力 與 教 學 成 效 , 而 且 更 可 以 診 斷教 學 與 學 習 的 缺 失 , 以 及 探 討 影 響 學 習 成 效 的 因 素 ; 當 中 包 括 課 程 、師 資 與 環 境 等 , 以 便 在 課 程 設 計 及 教 學 方 法 上 作 改 進 。 另 外 , 此 種 評鑑 機 制 強 調 通 識 教 育 是 大 學 每 位 教 師 之 職 責 , 反 映 學 校 整 體 教 育 績效 ; 因 此 , 評 鑑 的 推 動 也 將 有 助 於 學 校 提 升 整 體 教 育 之 品 質 。 還 有 ,評 鑑 的 結 果 內 容 廣 泛 , 涵 蓋 行 政 、 教 學 與 學 習 層 級 , 也 可 作 為 施 教 機構 在 考 核 、 認 證 、 比 較 及 診 斷 整 體 方 案 時 的 重 要 資 料 。 由 此 可 見 , 以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評 鑑 機 制 , 其 功 能 是 多 元 的 , 相 信 能 帶 動 通 識 教 育之 健 康 發 展 。 盼 此 種 評 鑑 機 制 能 在 海 峽 兩 岸 各 地 落 實 , 並 促 進 通 識 教育 達 成 其 應 有 之 目 標 , 以 培 養 優 良 之 大 學 生 , 提 升 國 家 競 爭 力 , 造 福社 會 。


彭 森 明 : 以 學 習 成 果 為 主 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評 鑑 67參 考 書 目中 文 參 考 書 目1. 李 光 華 (2008,10 月 )。〈 一 流 大 學 的 評 量 指 標 〉。 有 關 題 目 發 表於 《 國 際 高 等 教 育 評 鑑 論 壇 》。 台 灣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評鑑 與 發 展 研 究 中 心 。2. 但 昭 偉 (2008)。〈 簡 介 《 自 由 社 會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通 識 在線 》, 第 18 期 , 頁 28–31。3. 林 仁 傑 (2008)。〈 相 衝 還 是 相 容 ? 從 P. C. [C. P.] Snow《 兩個 文 化 》 看 大 學 中 的 「 通 識 教 育 」〉。《 通 識 在 線 》, 第 16 期 ,頁 38–41。4. 周 祝 瑛 (2008)。〈 從 政 大 駐 校 藝 術 家 活 動 看 國 內 通 識 教 育 〉。《 通 識 在 線 》, 第 18 期 , 頁 4–5。5. 范 佩 貞 (2008)。〈 醫 學 人 文 「 精 神 醫 學 與 西 洋 文 學 」 課 程 之 教 材發 展 〉。《 通 識 在 線 》, 第 16 期 , 頁 52–54。6. 財 團 法 人 高 等 教 育 評 鑑 中 心 基 金 會 (2008)。〈98 年 系 所 評 鑑 計畫 〉。11 月 21 日 , 取 自 http://www.heeact.edu.tw/。7. 張 子 超 (2008)。〈 台 師 大 轉 型 與 通 識 教 育 發 展 〉。《 通 識 在 線 》,第 16 期 , 頁 42–45。8. 張 昭 焚 (2008)。〈 大 學 評 鑑 下 的 通 識 教 育 〉。《 通 識 在 線 》,第 16 期 , 頁 15–17。9. 黃 俊 傑 (2008)。《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理 念 與 實 踐 ( 四 版 )》。 台北 : 中 華 民 國 通 識 教 育 學 會 。10. 黃 崑 巖 (2008)。〈《 通 識 在 線 》 醫 學 通 識 教 育 訪 談 追 記 〉。《 通 識在 線 》, 第 16 期 , 頁 28–30。11. 清 華 大 學 (2008)。〈 以 通 識 教 育 為 核 心 之 全 校 課 程 革 新 計 劃 〉。2 月 24 日 , 取 自 http://www.ntnu.edu.tw。


6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12. 彭 森 明 (2008)。〈 促 進 學 生 發 展 為 主 軸 的 形 成 性 評 鑑 〉。《 通 識在 線 》, 第 16 期 , 頁 9–12。13. 劉 金 源 、 蔡 順 美 (2005)。〈 一 項 兼 具 核 心 基 礎 與 深 化 內 涵 之 通 識課 程 改 進 方 案 ─ 中 山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改 革 的 另 一 里 程 碑 〉。《 通 識教 育 季 刊 》, 第 12 卷 第 2 期 , 頁 61–72。14. 賴 鼎 銘 (2008)。〈 哈 佛 紅 皮 書 的 通 識 理 念 〉。《 通 識 在 線 》, 第18 期 , 頁 32–35。15. 顧 沛 (2008)。〈 如 何 促 使 專 業 教 師 開 授 通 識 課 程 : 轉 變 觀 念 、 調整 政 策 、 落 實 措 施 〉。《 通 識 在 線 》, 第 17 期 , 頁 48–50。外 文 參 考 書 目1. Feldman, K. A., & Newcomb, T. M. (1969). <strong>The</strong> impact <strong>of</strong> college onstudents (Vol I and II).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 Liu, C. L. (2008, October). Are they ready? How do we know?—Evaluation <strong>of</strong> core competence <strong>of</strong> colleg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at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forresearch 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Taiwan.3.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students: A third decade <strong>of</strong>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美 國 院 校 經 驗 述 評徐 慧 璇 *香 港 教 育 學 院二 十 世 紀 以 來 , 美 國 大 學 曾 出 現 兩 次 大 規 模 評 核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浪 潮 , 發 生 的 時 期 分 別 為 1918 年 –1928 年 及 1952 年 –1983 年 。 這 兩 次浪 潮 都 是 伴 隨 大 學 入 學 人 數 激 增 、 學 生 特 徵 改 變 與 大 學 課 程 更 新 而出 現 的 , 較 大 範 圍 的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核 則 見 於 上 世 紀 八 十 年 代(Compbell, 1996, p. 29–30)。 為 何 要 對 大 學 生 的 學 習 進 行 評 核 ? 甘 夫(Gaff, 1991, p. 58) 提 出 兩 個 主 要 原 因 : 一 、 政 府 領 導 者 希 望 高 等 教育 機 構 能 對 實 現 教 育 目 的 及 合 理 使 用 資 源 這 兩 方 面 擔 負 其 責 ; 二 、 教師 與 大 學 管 理 者 希 望 通 過 評 核 的 成 果 瞭 解 其 教 學 成 效 , 這 些 資 料 除 了有 助 檢 討 及 改 進 課 程 質 素 與 教 學 方 法 外 , 也 可 成 為 吸 引 學 生 報 讀 該 機構 的 有 效 資 訊 。華 人 地 區 發 展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相 對 較 晚 , 香 港 對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學習 成 果 評 核 的 關 注 , 也 是 近 年 伴 隨 3–3–4 學 制 改 革 , 以 及 大 學 教 育 資助 委 員 會 (<strong>Th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rants Committee) 於 2007 年 推 動 「 成 果為 本 方 法 」(outcome-based approach) 後 才 引 發 一 些 討 論 , 但 現 階*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事 務 處 助 理 教 授 。


7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段 大 多 數 的 大 專 院 校 正 重 新 釐 清 通 識 教 育 目 的 、 訂 定 學 生 學 習 成 果(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 的 標 準 , 還 未 開 始 對 學 生 實 際 的 通 識 教育 學 習 成 果 作 出 全 面 評 核 。 1 圍 繞 「 成 果 為 本 方 法 」 的 推 行 , 大 學 教 育的 目 標 、 大 學 生 具 備 哪 些 特 質 、 如 何 為 學 生 設 計 適 當 的 學 習 經 驗 、 如何 記 錄 及 評 核 大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和 如 何 評 估 及 改 善 課 程 的 質 素 等 也 相應 成 為 重 要 議 題 。然 而 , 與 學 系 的 課 程 相 比 , 我 們 發 現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學 習 成 果很 難 被 評 核 , 這 是 不 爭 的 事 實 。 究 其 原 因 , 在 課 程 性 質 上 , 通 識 教 育並 不 具 備 固 有 的 知 識 基 礎 , 2 而 是 由 不 同 學 系 的 教 師 所 開 設 的 一 些 非 專業 性 質 科 目 的 總 和 。 然 而 在 一 所 機 構 中 , 如 何 定 義 通 識 課 程 的 性 質 ?如 何 在 開 設 科 目 的 教 師 之 間 達 成 共 識 ? 其 難 度 遠 大 於 圍 繞 學 科 知 識 而建 立 的 主 修 、 副 修 課 程 ; 因 後 者 已 經 在 專 業 群 體 中 發 展 成 熟 , 並 獲 得成 員 共 同 認 可 的 知 識 範 疇 、 技 能 、 探 究 方 法 、 思 維 方 式 、 價 值 態 度 、教 學 方 式 和 評 核 方 法 等 。 此 外 , 教 授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被 認 為 是 所 有 教師 應 肩 負 的 責 任 , 於 是 在 大 學 中 常 缺 乏 具 體 的 負 責 者 或 負 責 團 體 ; 同時 , 由 於 開 設 通 識 教 育 科 目 的 教 師 來 自 各 個 院 系 , 教 師 之 間 對 預 期 的課 程 結 構 及 測 量 工 具 難 以 達 成 共 識 (Aloi, Gardner, & Lusher, 2003)。1 通 識 教 育 (general education) 一 詞 出 現 於 1829 年 , 但 至 二 十 世 紀 初 , 通 識 教 育 才作 為 大 學 課 程 的 一 部 分 出 現 於 美 國 大 學 及 學 院 中 ( 徐 慧 璇 ,2008, 頁 102–109)。對 於 台 灣 地 區 ,1956 年 東 海 大 學 正 式 實 施 「 通 才 教 育 」, 七 十 年 代 台 灣 清 華 大 學開 始 推 動 通 識 教 育 , 八 十 年 代 則 以 「 大 學 共 同 科 目 」 的 形 式 普 遍 出 現 於 台 灣 各 大學 , 八 十 年 代 末 解 禁 後 , 各 大 學 得 以 獨 立 發 展 其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黃 俊 傑 ,2001,頁 314 – 321)。 中 國 內 地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雖 在 二 十 世 紀 初 曾 有 發 展 , 但 1949 年 隨 著全 面 學 習 蘇 聯 模 式 而 終 止 ; 二 十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中 期 中 國 內 地 出 現 大 學 生 文 化 素 質教 育 的 改 革 , 但 以 通 識 教 育 為 名 , 以 及 在 學 習 美 國 經 驗 下 發 展 出 的 通 識 課 程 是 以2000 年 北 京 大 學 開 設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為 肇 端 的 。 香 港 則 以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簡 稱 中大 ) 最 早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 中 大 自 1963 年 立 校 以 來 , 一 直 視 通 識 教 育 為 大 學 教 育 的 一個 重 要 部 分 , 只 是 不 同 年 代 行 使 通 識 教 育 管 理 的 部 門 不 同 ( 梁 美 儀 ,2007)。另 外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是 強 調 機 構 層 面 設 計 與 發 展 的 科 目 總 體 , 而 科 目 層 面 則 是 教 師開 設 的 個 別 科 目 。 本 文 主 要 分 析 前 者 。 科 目 層 面 的 評 核 活 動 一 直 存 在 於 各 機 構 , 多由 授 課 教 師 對 學 生 的 學 習 作 出 評 價 ; 但 學 生 修 讀 了 不 同 範 疇 的 通 識 科 目 後 獲 得 怎 樣的 學 習 成 果 , 卻 不 甚 清 晰 。2 克 拉 克 (Clark, 1983, p. 11–26) 認 為 「 知 識 是 學 術 系 統 中 最 基 本 的 元 素 , 教 學 與 研究 是 令 其 塑 成 及 運 作 的 最 基 本 活 動 ; 這 些 活 動 又 將 人 們 分 成 自 成 天 地 又 內 在 緊 密 聯繫 的 專 業 群 體 。」 然 而 , 通 識 教 育 從 一 開 始 就 不 具 備 相 應 的 學 科 知 識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71比 爾 斯 (Bers, 2000) 還 提 出 : 寫 作 和 數 學 有 明 確 定 義 的 技 能 水 平 , 較容 易 測 量 , 而 其 他 科 目 , 如 社 會 科 學 和 人 文 學 科 的 科 目 則 很 難 進 行 評價 ; 若 學 生 在 多 個 機 構 中 修 讀 通 識 課 程 時 , 評 核 最 後 的 成 果 也 相 對 困難 , 因 為 當 學 生 轉 校 時 , 較 難 確 定 他 們 的 學 習 成 果 與 哪 個 機 構 的 經 驗更 相 關 。 漢 密 爾 頓 (Hamilton, 2003) 則 指 出 , 各 科 目 教 師 給 學 生 評 分時 , 很 難 作 公 開 化 和 標 準 化 , 這 也 對 評 核 學 生 學 習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果 增加 了 困 難 。不 過 , 自 上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 隨 著 對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內 在 一致 性 要 求 的 增 加 (Boning, 2007; Ratcliff, 1997; Ratcliff & Johnson,2004), 美 國 不 少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都 重 新 回 顧 其 通 識 課 程 , 並 對 課 程架 構 作 部 分 或 整 體 修 正 , 試 圖 提 出 清 晰 的 、 教 師 能 達 到 共 識 的 通 識教 育 目 標 , 設 立 專 門 負 責 小 組 與 相 關 部 門 作 管 理 , 並 發 展 多 種 方 法以 評 核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 在 評 核 實 踐 方 面 , 甘 夫(Gaff, 1983, p. 148–149) 於 1981 年 冬 進 行 的 一 項 針 對 272 所 學 院 和 大學 的 調 查 表 明 ,39% 的 機 構 已 經 有 詳 盡 的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評 核 的 方 案 ,34% 的 機 構 表 示 他 們 打 算 進 行 但 還 沒 有 具 體 的 計 劃 , 已 經 實 施 評 核 措施 的 機 構 僅 有 7%。 而 拉 特 克 利 夫 等 人 (Ratcliff, Johnson, La Nasa, &Gaff, 2001, p. 10–11) 於 2000 年 進 行 的 調 查 發 現 , 三 分 之 一 的 機 構 聲 稱他 們 已 經 對 通 識 教 育 項 目 進 行 評 估 , 以 瞭 解 通 識 教 育 項 目 是 否 達 到 預期 目 的 ; 不 過 , 這 些 機 構 一 部 分 是 對 學 生 的 通 識 學 習 作 綜 合 評 核 , 另一 部 分 則 對 個 別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或 技 能 的 學 習 成 果 進 行 評 核 。那 麼 , 到 目 前 為 止 , 我 們 積 纍 了 哪 些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的 評核 經 驗 ? 哪 些 基 本 問 題 是 在 本 土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評 核 過 程 中 需 作 出 考 慮的 ? 本 文 將 從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層 面 , 藉 著 分 析 已 有 的 評 核 方 式 來 探 討以 上 問 題 。 3 以 下 先 從 評 核 學 生 在 通 識 課 程 中 的 整 體 學 習 成 果 及 評 核 學3 需 要 說 明 的 是 , 本 文 並 未 對 文 中 涉 及 的 機 構 通 識 評 核 歷 史 作 追 蹤 , 而 是 從 類 別 的 角度 分 析 其 方 法 與 特 點 ; 另 外 , 文 中 資 料 均 為 機 構 發 表 的 報 告 或 其 他 學 術 文 章 。


7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生 於 個 別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上 的 學 習 成 果 兩 方 面 出 發 , 以 介 紹 及 分 析 相 關評 核 方 法 ; 而 此 架 構 是 基 於 現 有 文 獻 的 探 究 範 圍 而 做 出 的 。一 、 評 核 學 生 在 通 識 課 程 中 的 整 體 學 習 成 果評 核 學 生 修 讀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後 的 學 習 成 果 , 一 般 採 用 以 下 方 式 :( 一 ) 通 過 標 準 化 測 驗 、 質 性 測 驗 或 檔 案 袋 (student portfolio) 直 接測 量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 二 ) 通 過 學 生 自 我 報 告 學 習 成 果 的 方 式 獲 取相 關 資 訊 ;( 三 ) 使 用 多 元 方 法 , 為 每 項 通 識 目 標 設 計 相 應 的 測 量 工具 , 綜 合 分 析 學 生 的 收 穫 ;( 四 ) 選 擇 內 置 (embed) 的 方 法 , 將 直 接評 核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責 任 交 予 教 師 , 而 大 學 在 科 目 申 報 與 更 新 方 面 建立 嚴 格 的 評 審 制 度 , 加 強 質 量 保 障 (quality assurance)。 4 下 文 作 詳 細探 討 。( 一 ) 使 用 單 一 方 法 直 接 測 量從 機 構 層 面 出 發 , 評 核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所 使 用 的 工 具 一 般 有 三種 : 標 準 化 測 驗 、 質 性 的 測 驗 工 具 及 電 子 檔 案 袋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弗 雷 德 尼 亞 學 院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ew YorkCollege at Fredonia) 於 1986 年 重 新 回 顧 其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5 並 推 出包 含 3 個 部 分 、36 個 學 分 要 求 的 新 課 程 。 新 課 程 以 思 維 方 式 為 中 心 ,期 望 學 生 獲 得 不 同 類 型 的 思 維 技 能 。 6 在 評 核 方 法 上 , 教 師 們 通 過4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質 素 保 障 機 制 , 主 要 指 大 學 為 實 現 通 識 教 育 目 的 與 目 標 , 評 審 個別 科 目 是 否 符 合 機 構 對 通 識 教 育 所 期 望 的 標 準 ; 如 對 新 提 交 科 目 進 行 審 核 , 定 期 搜集 與 科 目 相 關 資 料 , 以 對 科 目 進 行 重 新 審 核 等 。5 回 顧 認 為 , 該 校 「 分 佈 必 修 式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的 課 程 缺 乏 清 晰 的 學 習 目標 , 教 育 目 標 的 陳 述 缺 乏 對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清 晰 界 定 , 機 構 的 目 標 往 往 在 具 體 科 目中 難 以 實 現 , 或 難 以 測 度 個 別 科 目 是 否 能 實 踐 機 構 所 期 望 的 目 標 。6 具 體 而 言 , 第 一 部 分 為 四 門 科 目 , 包 括 寫 作 、 閱 讀 、 計 算 機 技 術 和 分 析 思 維 ; 第 二部 分 要 求 學 生 在 主 修 科 目 以 外 多 修 六 門 跟 自 然 科 學 與 數 學 、 人 文 學 科 、 社 會 學 科 相關 的 科 目 ; 第 三 部 分 為 兩 門 必 修 的 高 年 級 科 目 , 試 圖 將 前 兩 部 分 學 習 到 的 技 能 加 以統 整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73合 作 發 展 出 九 項 測 驗 〔 包 括 寫 作 、 閱 讀 、 量 化 問 題 解 決 、 科 學 思 維( 兩 項 )、 反 省 思 維 和 社 會 倫 理 思 維 ( 三 項 )〕; 校 方 運 用 這 些 工具 測 量 一 年 級 學 生 的 變 化 , 同 時 比 較 高 年 級 與 低 年 級 的 差 異 , 以 及不 同 機 構 學 生 表 現 的 差 異 , 並 將 資 訊 回 饋 教 師 , 協 助 改 善 教 學 質 素(Hurtgen, 1997)。標 準 測 驗 的 方 法 直 接 測 量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 判 斷 學 生 在 共 通 技 能 上是 否 達 到 機 構 要 求 的 水 平 , 屬 於 標 準 參 照 (criterion reference) 的 方式 。 但 該 機 構 在 經 過 六 年 測 驗 後 , 認 為 此 方 法 具 有 局 限 性 , 如 對 測 驗的 成 果 進 行 解 釋 時 , 難 以 確 認 學 生 達 到 某 種 成 果 的 原 因 ; 另 外 , 即 使問 卷 設 計 再 嚴 謹 , 也 難 以 避 免 學 生 隨 意 填 答 的 情 況 等 。為 避 免 標 準 化 測 驗 的 局 限 , 比 爾 斯 (Bers, 2000) 發 展 出 質 化 性 質的 測 驗 工 具 。 他 選 取 位 於 美 國 中 西 部 城 市 市 郊 的 一 所 公 立 大 學 , 7 對 那些 已 經 完 成 所 有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30 學 分 , 並 很 少 轉 校 的 學 生 進 行 測 驗 。8測 量 工 具 是 材 料 分 析 題 (prompt); 每 份 試 題 提 供 一 些 材 料 , 學 生 以材 料 為 基 礎 提 出 對 某 一 陳 述 (statement) 的 觀 點 , 並 分 析 理 由 。 如 根據 一 段 有 關 喝 咖 啡 的 資 料 , 對 「 喝 咖 啡 會 令 年 齡 六 十 或 六 十 歲 以 上 的人 士 增 強 性 活 動 」 這 一 觀 點 進 行 分 析 。 結 果 發 現 ,59% 的 學 生 達 到 大學 通 識 教 育 要 求 的 水 平 , 其 中 14% 為 優 秀 。 9標 準 化 測 驗 一 般 為 選 擇 題 或 判 斷 題 等 客 觀 形 式 題 目 , 而 材 料 分 析題 則 是 一 些 讓 學 生 表 達 觀 點 並 進 行 論 證 的 主 觀 題 , 通 過 學 生 開 放 式 的回 答 , 判 斷 其 是 否 達 到 通 識 教 育 所 期 望 的 各 項 目 標 。 不 過 , 使 用 此 評7 該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分 為 6 類 34 項 , 這 6 類 是 : 交 流 、 數 學 、 科 學 、 社 會 和 行 為 科學 、 人 文 與 藝 術 、 當 代 全 球 研 究 。8 符 合 條 件 的 學 生 人 數 大 約 1,900 人 , 參 加 評 價 測 量 的 共 604 名 學 生 , 共 完 成 872 份 測 試考 卷 。9 研 究 者 進 一 步 對 預 測 變 量 [ 纍 積 學 分 數 、 纍 積 平 均 績 點 (GPA)、 年 齡 、 性 別 、 英語 水 平 和 數 學 水 平 ] 與 測 驗 得 分 進 行 相 關 分 析 。 發 現 學 生 纍 積 平 均 績 點 與 學 生 在「 交 流 」 領 域 的 測 驗 得 分 相 關 , 數 學 水 平 與 學 生 在 「 數 學 」 領 域 的 測 驗 得 分 相 關 ,英 語 水 平 與 學 生 在 「 數 學 」、「 社 會 科 學 」 領 域 的 測 試 得 分 相 關 , 而 英 語 水 平 與 學 生在 「 交 流 」 領 域 的 測 驗 得 分 在 統 計 上 沒 有 顯 著 的 關 聯 。


7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價 工 具 的 主 要 問 題 在 於 , 雖 然 參 加 評 閱 試 卷 的 教 師 在 開 始 評 閱 前 會 接受 一 天 半 的 培 訓 , 但 教 師 的 個 人 主 觀 意 見 會 直 接 影 響 評 核 的 成 果 。如 教 師 在 評 閱 中 發 現 , 學 生 的 回 答 跟 預 期 的 答 案 相 差 甚 遠 , 這 種 差距 並 不 代 表 對 與 錯 , 而 是 學 生 使 用 了 與 教 師 不 同 的 思 維 過 程 , 甚 至 學生 對 題 意 的 理 解 也 與 教 師 設 計 的 初 衷 相 差 甚 遠 ; 而 對 於 主 觀 題 目 的判 斷 , 不 可 避 免 地 又 加 入 教 師 主 觀 的 因 素 , 這 使 得 評 價 工 具 的 效 度(validity) 受 到 影 響 。 10 另 外 , 如 何 確 保 開 放 式 題 目 能 有 效 測 試 相 關的 教 育 目 標 ? 如 何 能 兼 顧 到 不 同 背 景 的 學 生 在 回 答 相 同 問 題 時 的 差異 ? 這 些 都 值 得 再 作 考 慮 和 研 究 。除 了 設 計 測 量 工 具 以 評 核 學 生 在 某 個 時 間 點 的 終 結 性 學 習 成 果(summative assessment) 外 , 機 構 還 透 過 電 子 檔 案 袋 纍 積 性 地 記錄 學 生 學 習 的 發 展 過 程 〔 形 成 性 評 核 (formative assessment)〕。印 第 安 那 大 學 - 印 第 安 那 波 里 普 渡 大 學 (Indiana <strong>University</strong>–Purdue<strong>University</strong> Indianapolis, 簡 稱 IUPU) 即 通 過 此 方 法 搜 集 可 用 作 評 核的 資 訊 。 11 該 大 學 將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以 矩 陣 (a learning matrix) 形 式表 現 ─ 矩 陣 的 列 (column) 為 學 習 目 標 , 矩 陣 的 行 (row) 為 入 門(introductory)、 中 等 (intermediate)、 高 級 ( advanced) 和 經 驗(experiential) 四 個 學 習 層 次 。 學 生 每 完 成 一 定 學 分 的 科 目 後 , 需 在電 子 檔 案 袋 中 提 交 能 夠 反 映 達 到 以 上 目 標 的 習 作 , 另 還 需 完 成 一 份 反思 短 文 , 相 關 人 員 閱 讀 後 會 給 學 生 提 供 反 饋 (Hamilton, 2003)。運 用 電 子 檔 案 袋 的 優 點 在 於 : 可 以 在 機 構 範 圍 內 盡 量 搜 集 完 整的 , 與 學 生 學 習 過 程 與 成 果 相 關 的 信 息 , 以 瞭 解 學 生 階 段 性 的 學 習 成10 「 效 度 」 這 一 概 念 用 來 衡 量 研 究 結 果 的 可 靠 性 , 即 研 究 的 結 果 是 否 反 映 了 研 究 對 象的 真 實 情 況 ( 陳 向 明 ,2000, 頁 388)。11 自 1992 年 起 , 印 第 安 那 大 學 - 印 第 安 那 波 里 普 度 大 學 的 大 學 教 師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標達 成 共 識 : 核 心 交 流 技 能 與 量 化 技 巧 、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 知 識 的 統 整 與 應 用 、 知 識 深度 、 寬 度 與 適 應 性 、 對 社 會 與 文 化 的 理 解 、 價 值 與 倫 理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75果 ; 可 搜 集 到 能 反 映 學 生 知 識 、 技 能 、 態 度 與 價 值 等 多 方 面 的 學 習 成果 ; 自 我 反 思 的 報 告 既 幫 助 學 生 反 省 自 己 的 學 習 , 也 可 用 來 判 斷 學 生 批判 思 維 能 力 , 因 其 內 容 反 映 了 學 生 能 否 進 行 邏 輯 性 分 析 、 論 述 及 評 價 ;大 量 的 資 訊 對 改 善 課 程 與 教 學 的 質 素 幫 助 甚 大 。 但 仍 需 考 慮 的 是 電 子檔 案 袋 的 管 理 ─ 如 何 把 包 含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資 料 與 教 師 評 核 資 料 自動 保 存 , 並 用 作 統 計 分 析 的 數 據 ? 另 外 , 雖 然 檔 案 袋 已 經 可 以 盡 量 完整 地 搜 集 學 生 學 習 的 資 訊 , 但 對 於 需 要 從 學 生 的 行 為 去 判 斷 的 目 標 ,僅 憑 學 生 遞 交 的 「 成 品 」 作 評 核 並 不 充 分 。( 二 ) 使 用 單 一 方 法 間 接 測 量與 直 接 測 量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相 對 , 有 的 機 構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方 式 ,讓 學 生 作 自 我 報 告 , 間 接 瞭 解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 如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奧 爾巴 尼 分 校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ew York at Albany, 簡 稱 SUNYA)在 確 立 了 通 識 教 育 中 的 技 能 標 準 後 , 向 學 生 發 放 問 卷 , 請 他 們 對 重 要技 能 方 面 的 成 長 作 出 報 告 , 即 在 修 讀 通 識 課 程 期 間 各 項 能 力 獲 得 了 甚麼 程 度 的 發 展 。 它 對 不 同 年 份 入 學 、 不 同 年 級 的 學 生 , 以 及 直 接 入學 和 轉 校 生 等 不 同 背 景 的 學 生 進 行 比 較 , 並 注 重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歷 時性 變 化 的 情 況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UNYA, 1984, 1988,1990)。而 弗 吉 利 亞 朗 伍 德 學 院 (Longwood College at Virginia) 雖 也 採用 問 卷 的 方 式 以 瞭 解 學 生 學 習 的 成 果 , 但 與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不 同 的 是 ,其 課 程 設 計 使 得 該 機 構 可 同 時 搜 集 科 目 與 機 構 層 面 所 需 的 學 生 意 見 與自 我 評 核 資 訊 。 弗 吉 利 亞 朗 伍 德 學 院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在 設 計 上 試 圖 達到 十 個 目 標 , 12 這 十 個 目 標 同 時 成 為 劃 分 學 習 範 疇 的 標 準 : 即 每 一 個12 這 十 個 目 標 側 重 關 注 不 同 內 容 , 主 要 涵 蓋 溝 通 技 能 、 藝 術 、 文 學 、 數 學 、 科 學 、 歷史 、 文 化 、 社 會 科 學 、 身 心 健 康 、 價 值 與 倫 理 等 。


7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目 標 由 一 組 科 目 去 實 現 , 而 每 一 個 科 目 都 要 求 達 到 九 項 標 準 ; 13 這 些標 準 規 定 了 科 目 中 需 要 涵 蓋 且 與 通 識 相 關 的 要 素 。 對 一 項 目 標 進 行 評核 時 , 機 構 會 對 與 該 目 標 相 關 的 所 有 科 目 發 放 問 卷 , 以 諮 詢 學 生 有 關教 師 在 教 學 過 程 中 及 學 生 自 身 的 學 習 水 平 能 否 實 現 九 項 標 準 (Smith,1993)。 但 是 , 在 評 核 過 程 中 有 兩 個 問 題 仍 需 關 注 : 為 科 目 訂 立 共 同標 準 時 , 如 何 一 方 面 能 達 到 機 構 所 期 望 的 最 低 要 求 , 另 一 方 面 又 能 提供 充 分 的 自 由 度 予 不 同 學 科 的 教 師 ? 如 何 能 改 善 學 生 自 我 報 告 工 具 的效 度 與 信 度 (reliability)?( 三 ) 使 用 多 元 方 法 測 量一 些 機 構 認 為 使 用 單 一 方 法 效 果 不 太 理 想 , 並 不 能 獲 取 他 們 期 望的 所 有 成 果 , 於 是 嘗 試 使 用 多 種 工 具 來 測 量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 如 波 多黎 各 大 學 美 利 堅 分 校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Puerto Rico Mayaguez Campus)(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Task Force, Continuous Improvment andAssessment, 2007) 發 展 出 九 項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 以 及 所 有 學 生 必 須 達到 的 最 低 要 求 。 機 構 確 認 出 評 核 方 法 的 基 本 原 則 , 14 並 對 使 用 的 工 具進 行 仔 細 考 慮 。 15 其 中 直 接 測 量 使 用 的 工 具 包 括 : 標 準 學 術 能 力 測 驗(standardized academic pr<strong>of</strong>iciency test)、 科 目 內 置 的 評 核 (courseembedded assessments in GE courses)、 寫 作 能 力 等 級 評 分 表 (writingrubric)、 口 語 表 達 能 力 評 分 表 (oral presentation rubric) 和 批 判 思 考能 力 評 分 表 (critical thinking rubric); 間 接 測 量 使 用 的 工 具 包 括 : 全13 九 項 標 準 具 體 包 括 : 某 一 學 科 的 探 究 方 式 、 創 造 性 、 倫 理 與 價 值 維 度 、 學 科 知 識 的歷 史 現 狀 及 未 來 、 多 視 角 探 究 、 使 用 計 算 機 及 資 訊 技 術 和 寫 作 口 頭 表 達 等 要 求 , 作業 要 求 學 生 使 用 圖 書 館 資 源 、 強 調 不 同 學 科 之 間 的 共 同 性 及 學 科 之 間 的 相 互 關 聯 。14 使 用 多 種 方 法 ; 評 價 測 量 工 具 與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相 吻 合 之 處 , 著 重 對 學 生 學 習 進 行 直接 測 量 ; 使 用 間 接 方 法 ; 評 核 應 能 檢 測 到 學 生 的 一 貫 表 現 ; 評 核 設 計 包 含 實 施 與 管理 的 時 間 安 排 ; 評 核 設 計 包 含 參 與 人 員 的 安 排 。15 考 量 因 素 包 括 : 評 核 方 法 、 評 核 工 具 的 來 源 或 發 展 者 、 評 價 的 目 的 ( 評 核 哪 些 通 識教 育 目 標 )、 使 用 的 頻 率 、 測 評 的 學 生 和 合 作 的 部 門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77國 學 生 學 習 投 入 情 況 調 查 (national survey <strong>of</strong> student engagement)、學 生 意 見 問 卷 調 查 (student opinion questionnaire)、 學 生 服 務 滿 意度 調 查 (student services satisfaction survey)、 僱 主 調 查 (employersurvey)、 校 友 調 查 (alumni survey)、 一 般 的 圖 書 館 調 查 (generallibrary survey) 及 迎 新 活 動 評 估 表 格 (orientation evaluation forms)。此 外 , 波 多 黎 各 大 學 美 利 堅 分 校 還 對 每 一 個 工 具 與 測 量 的 目 標 進 行 了仔 細 的 描 述 , 並 且 每 年 集 中 對 其 中 三 至 四 項 目 標 進 行 評 核 , 而 每 項 目標 則 每 隔 三 年 評 核 一 次 。與 之 相 似 的 大 學 , 如 科 羅 拉 多 大 學 溫 泉 校 區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Colorado at Colorado Springs) 也 是 採 用 多 種 評 核 方 式 以 瞭 解 學 生 的 學習 成 果 , 16 並 對 目 標 與 工 具 做 了 仔 細 配 對 , 以 達 致 最 佳 效 果 。以 上 兩 所 機 構 在 使 用 多 元 方 法 進 行 評 核 時 , 都 注 重 使 用 的 工 具 與機 構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標 , 兩 者 之 間 能 否 達 成 一 致 ; 同 時 將 評 核 中 的 具 體問 題 都 作 出 對 照 , 我 們 可 以 很 清 晰 地 看 到 目 標 與 測 量 工 具 之 間 的 對 應關 係 。然 而 , 並 非 每 一 所 機 構 在 使 用 多 元 方 法 時 都 清 楚 意 識 到 目 標 與測 量 工 具 之 間 的 關 係 , 如 湯 馬 士 尼 爾 遜 社 區 學 院 (Thomas NelsonCommunity College)。 這 所 社 區 學 院 設 計 了 九 個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作為 其 發 展 副 學 士 學 位 的 指 引 , 在 評 核 學 生 的 整 體 學 習 成 果 時 使 用的 工 具 包 括 :1. 畢 業 生 調 查 ( 要 求 畢 業 生 對 其 入 學 與 畢 業 時 的 技能 水 平 予 以 評 價 );2. 在 校 生 必 須 完 成 「 大 學 基 本 學 科 能 力 測 試 」(the College Basic Academic Subjects Examination)( 該 項 考 試 的範 圍 包 括 : 英 文 、 數 學 、 科 學 與 社 會 研 究 及 詮 釋 的 、 策 略 性 的 和 適 應16 他 們 使 用 的 工 具 有 :the ETS Academic Pr<strong>of</strong>ile Exam, the National Survey <strong>of</strong> StudentEngagement, the Writing Portfolio, the Graduating Senior Survey, the Baccalaureate AlumniSurvey。


7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性 的 思 維 );3. 比 較 升 入 四 年 制 大 學 克 里 斯 多 夫 新 港 大 學 (ChristopherNewport <strong>University</strong>) 的 學 生 與 該 校 直 接 升 入 三 四 年 級 學 生 在 學 業 成 績上 的 差 異 ;4. 在 克 里 斯 多 夫 新 港 大 學 就 讀 的 高 年 級 學 生 必 須 完 成 的 寫作 測 試 (writing exam)。 然 而 , 以 第 三 、 第 四 項 方 法 來 評 核 通 識 教 育未 免 顯 得 牽 強 , 因 為 學 生 的 學 業 成 績 、 畢 業 時 的 寫 作 能 力 是 與 他 們 在第 二 所 機 構 的 學 習 有 關 , 這 些 資 訊 並 不 能 用 來 判 斷 學 生 在 第 一 所 機 構中 的 學 習 成 果 。如 果 認 為 只 要 使 用 了 多 元 方 法 , 便 可 自 然 地 彌 補 每 一 種 方 法 的 不足 之 處 而 獲 得 全 面 資 訊 , 並 沒 有 仔 細 辨 認 每 一 種 工 具 在 評 核 上 的 功能 ; 最 終 只 會 獲 得 大 量 不 相 關 或 難 以 解 釋 的 數 據 。( 四 ) 使 用 內 置 (embed) 方 法 進 行 評 核有 關 科 目 內 置 的 方 法 , 是 將 評 核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責 任 交 予 開 設 通識 科 目 的 教 師 ; 機 構 則 通 過 質 量 保 障 機 制 , 令 所 有 科 目 基 本 配 合 其 教育 目 的 。北 科 羅 拉 多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orthern Colorado) 主 要 使 用 評 分表 (rubric) 的 方 法 來 達 到 科 目 的 內 置 評 核 。 北 科 羅 拉 多 大 學 於 2005 年確 認 了 七 個 通 識 領 域 的 學 習 目 標 , 並 將 現 有 的 科 目 學 習 目 標 轉 變 為 通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的 陳 述 方 式 , 發 展 出 機 構 層 面 的 學 習 成 果 評 分 表 , 然後 邀 請 各 範 疇 內 開 設 科 目 的 教 師 訂 定 期 望 學 生 達 到 的 水 平 。 當 某 一 科目 範 疇 的 教 師 對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達 到 共 識 後 , 範 疇 內 的 科 目 教 師 便 需要 審 視 自 己 所 開 設 的 科 目 與 之 是 否 一 致 ; 教 師 並 需 提 交 一 份 科 目 的 評分 表 , 參 加 工 作 坊 , 學 習 辨 認 哪 些 評 核 工 具 能 與 相 關 的 通 識 教 育 學 習成 果 相 配 合 。 而 機 構 層 面 的 委 員 會 在 定 期 審 核 科 目 時 , 會 對 各 個 科 目評 分 表 及 對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評 分 作 判 斷 與 審 核 (Gerretson & Golson,2004, 2005)。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79評 分 表 採 用 的 是 描 述 語 句 , 特 別 是 通 過 使 用 不 同 程 度 的 動 詞 與 副詞 來 辨 別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水 平 ; 這 與 問 卷 的 形 式 相 當 類 似 , 但 是 問 卷 一般 只 能 提 供 衡 量 的 等 級 水 平 , 而 沒 有 描 述 每 一 等 級 水 平 的 表 現 特 點 。另 一 個 類 似 的 例 子 , 科 科 尼 諾 社 區 學 院 (Coconino CommunityCollege) 也 發 展 內 置 式 的 通 識 教 育 評 核 ; 不 過 , 它 更 完 成 了 進 一 步的 工 作 — 分 析 各 個 科 目 使 用 不 同 類 型 評 核 方 式 的 有 效 情 況 ( 見 附件 I)。 科 科 尼 諾 社 區 學 院 先 由 一 組 教 師 研 發 機 構 層 面 的 通 識 教 育 學習 成 果 , 17 再 對 現 行 科 目 進 行 回 顧 與 審 查 , 建 立 了 兩 份 對 應 矩 陣 圖 :機 構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與 具 體 科 目 之 間 的 對 應 , 以 及 具 體 科 目 的 內 容與 機 構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之 間 的 對 應 (Eickmeyer, 2001; Eickmeyer &Hill, 1998; Zumwalt, 1997)。 科 科 尼 諾 社 區 學 院 清 晰 地 釐 定 了 目 標 與對 應 內 容 之 後 , 將 評 核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責 任 交 予 教 師 ; 這 有 助 於 確 認科 目 評 核 方 法 的 有 效 性 。使 用 內 置 式 評 核 的 關 鍵 , 在 於 各 個 科 目 並 非 使 用 千 篇 一 律 的 科 目大 綱 與 教 學 方 法 , 而 具 體 的 評 核 方 式 與 科 目 的 教 學 發 展 均 由 教 師 決定 , 所 以 機 構 對 科 目 的 質 素 保 障 舉 措 極 為 重 要 , 必 須 確 保 教 師 們 在 通識 教 育 目 標 上 的 一 致 性 。二 、 評 核 學 生 於 個 別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上 的 學 習 成 果除 了 評 核 學 生 修 讀 通 識 課 程 後 的 整 體 學 習 成 果 外 , 不 少 機 構 還 會針 對 個 別 的 通 識 目 標 進 行 評 核 , 以 瞭 解 學 生 在 某 一 方 面 的 學 習 是 否 達到 機 構 的 期 望 。 該 研 究 與 實 踐 主 要 集 中 於 三 方 面 : 批 判 思 考 能 力 、 價17 具 體 包 括 五 個 範 疇 : 溝 通 技 能 (communication skills)、 思 維 技 能 (thinkingskills)、 多 樣 性 與 全 球 視 野 (diversity and global perspective)、 審 美 視 角 (aestheticperspective) 和 倫 理 與 公 民 的 價 值 觀 (ethical and civil values)。


8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值 觀 念 或 態 度 ( 如 種 族 平 等 、 尊 重 多 元 文 化 及 對 環 境 保 護 態 度 ), 以及 資 訊 素 養 。( 一 ) 批 判 思 考 技 能 (critical thinking)哈 波 (Halpern) 提 出 批 判 思 維 是 通 識 教 育 文 獻 中 最 常 出 現的 建 構 , 許 多 教 育 者 將 批 判 思 維 的 推 動 當 作 大 學 教 育 的 首 要 任 務(Williams & Worth, 2002)。 威 廉 姆 和 斯 多 克 多 (Williams & Stockdale,2003) 同 樣 指 出 , 許 多 學 者 都 認 為 批 判 思 維 潛 能 是 大 學 課 程 中 的 一 個預 測 性 與 成 果 性 變 量 ; 即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越 強 , 越 有 助 於 課 程 內 取 得 成功 , 而 在 課 程 中 獲 得 成 功 表 現 又 使 得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增 強 。使 用 量 化 方 法 評 核 學 生 的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已 經 發 展 出 比 較 成 熟 的量 表 , 如 加 州 批 判 思 考 技 能 測 試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Test) 和 華 特 森 - 格 拉 斯 批 判 思 考 考 核 表 (Watson-Glaser CriticalThinking Appraisal-Form)。 運 用 此 方 法 時 , 一 般 以 進 行 前 測 後 測(pre-post test) 的 方 式 為 主 , 辨 別 學 生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的 變 化 , 或 比 較不 同 學 習 成 績 學 生 的 差 異 ; 探 究 高 分 低 能 的 學 生 與 高 分 高 能 、 低 分 低能 學 生 的 差 別 (Williams & Stockdale, 2003)。 18除 量 化 方 法 外 , 有 研 究 者 試 圖 發 展 質 化 方 法 來 評 核 學 生 批 判 思 維能 力 。 達 利 和 薩 伯 拉 爾 (Dary & Sebrell, 2003) 主 要 研 究 對 象 為 美 國教 育 考 試 服 務 中 心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簡 稱 ETS) 發 展 的評 核 方 式 。ETS 提 出 測 量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的 工 具 —「 任 務 」(task),並 研 究 其 在 評 價 學 生 的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上 是 否 有 效 。 這 些 「 任 務 」 以 學科 領 域 進 行 劃 分 , 與 學 生 課 程 經 驗 接 近 ; 每 一 項 「 任 務 」 包 含 三 項技 能 測 試 : 分 析 、 探 詢 和 交 流 。2003 年 ,ETS 選 取 兩 項 人 文 學 科 「 任務 」, 兩 項 社 會 學 科 「 任 務 」, 一 項 自 然 學 科 「 任 務 」 對 來 自 美 國 東18 高 分 低 能 中 的 「 分 」 指 學 生 的 科 目 成 績 ,「 能 」 指 學 生 的 批 判 思 考 能 力 。 該 研 究 對不 同 成 績 與 批 判 思 考 能 力 的 學 生 進 行 比 較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81南 部 一 所 大 學 的 二 年 級 學 生 進 行 測 試 。 19 學 生 完 成 任 務 的 成 果 在 任 務中 技 能 表 現 的 情 況 分 別 由 兩 位 記 分 員 記 錄 , 一 位 是 ETS 人 員 , 一 位 是教 師 ( 統 計 顯 示 , 記 分 差 異 不 顯 著 )。 兩 位 記 分 員 先 記 錄 學 生 各 項 技能 及 完 成 任 務 的 總 分 , 後 計 算 其 平 均 分 , 並 以 相 關 方 法 進 行 分 析 ; 20研 究 結 果 發 現 :ETS 的 「 任 務 」 是 有 效 的 , 可 作 為 測 量 學 生 課 堂 批 判思 維 能 力 表 現 的 工 具 。 由 兩 名 記 分 員 記 分 的 方 式 , 其 結 果 是 可 信 的 ;但 是 , 各 項 任 務 之 間 的 難 度 並 不 一 致 , 任 務 間 的 相 關 程 度 也 不 高 , 同一 技 能 在 不 同 任 務 中 的 關 聯 較 低 。「 任 務 」 類 似 於 進 行 真 實 性 評 核 , 即 為 學 生 提 供 與 真 實 世 界 相 關的 現 象 或 問 題 , 讓 學 生 去 處 理 , 解 決 這 些 「 真 實 的 問 題 」。 而 學 習 解決 問 題 常 常 被 認 為 是 跟 批 判 思 維 同 樣 重 要 的 教 學 目 標 及 內 容 ; 因 此 ,個 案 法 被 認 為 是 一 種 培 養 學 生 解 決 問 題 能 力 的 較 佳 方 法 。 古 德 等 人(Good, Glennelle, & Gerald, 2001) 研 究 一 門 以 個 案 法 為 內 容 的 科目 , 該 科 目 要 求 學 生 完 成 三 個 案 例 學 習 ; 研 究 者 通 過 讓 學 生 記 錄 日 誌的 方 式 , 瞭 解 學 生 解 決 問 題 及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發 展 的 過 程 與 成 果 。 21 科目 結 束 後 , 研 究 者 通 過 日 誌 對 學 生 解 決 問 題 的 過 程 進 行 編 碼 , 22 對 學生 的 自 我 評 估 及 監 控 活 動 進 行 辨 認 , 還 按 照 時 間 順 序 組 織 日 誌 , 觀 察他 們 的 變 化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學 生 在 日 誌 中 所 做 的 評 論 證 明 他 們 經 歷了 複 雜 的 認 知 活 動 ─ 定 義 、 分 析 、 評 估 、 反 思 和 評 價 。 學 生 不 僅 使用 這 些 技 巧 去 解 決 個 案 中 的 問 題 , 更 用 於 評 價 自 身 的 思 維 過 程 , 獲 得自 我 洞 察 ; 學 生 在 日 誌 中 的 評 論 也 表 明 他 們 嘗 試 將 科 目 中 所 學 的 理 論與 將 來 可 能 遇 到 的 實 踐 問 題 聯 繫 起 來 。 這 種 記 錄 日 誌 的 方 式 , 有 助 於19 共 339 人 , 各 個 「 任 務 」 的 人 數 分 別 為 :93、22、94、35、95。20 分 析 的 項 目 包 括 : 任 務 間 關 係 、 技 能 間 關 係 、 任 務 與 學 生 語 文 、 數 學 成 績 之 間 的 關係 ; 學 生 完 成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數 目 與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分 數 跟 批 判 思 維 任 務 測 試 之 間 的關 係 ; 學 生 專 業 與 任 務 之 間 的 關 係 。21 學 生 在 電 子 日 誌 中 需 要 記 錄 :1. 自 己 的 想 法 、 問 題 和 反 思 ;2. 針 對 每 一 案 例 , 學 生需 要 完 成 的 一 系 列 問 題 ;3. 按 照 時 間 順 序 記 錄 案 例 解 决 過 程 中 使 用 的 目 標 、 方 法 和評 估 。 因 此 , 每 個 案 例 學 習 結 束 時 , 學 生 也 完 成 了 一 份 完 整 的 電 子 日 誌 。22 資 料 主 要 歸 為 以 下 三 類 : 對 問 題 的 定 義 、 分 析 方 法 及 對 其 他 問 題 解 決 方 法 的 評 估 。


8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研 究 者 及 時 發 現 學 生 在 學 習 過 程 中 的 思 維 變 化 , 同 時 也 推 動 了 學 生 作進 一 步 自 我 反 思 , 對 於 瞭 解 他 們 的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發 展 是 很 有 效 的 。以 上 兩 種 質 化 方 法 均 在 不 同 程 度 上 要 求 學 生 針 對 類 似 「 真 實 的 問題 」 作 思 考 , 從 中 可 判 斷 他 們 的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 從 整 體 的 角 度 看 , 學習 成 果 體 現 於 學 生 如 何 處 理 真 實 世 界 的 問 題 上 , 所 以 評 核 的 工 具 也 應盡 可 能 接 近 真 實 。( 二 ) 價 值 與 人 文 內 容 的 評 核情 意 、 價 值 是 許 多 院 校 所 聲 稱 的 通 識 教 育 目 的 之 一 。 然 而 , 通 識教 育 對 於 如 何 改 變 學 生 的 價 值 觀 卻 顯 得 模 糊 , 箇 中 原 因 包 括 難 以 將 情意 目 標 和 恰 當 的 內 容 與 評 核 方 法 具 體 化 。 上 世 紀 五 十 年 代 , 德 里 斯 和馬 赫 (Dressel & Mayhew, 1957) 用 標 準 化 測 驗 的 方 式 評 價 學 生 在 人文 學 科 中 的 學 習 , 但 這 種 方 法 受 到 人 文 學 科 教 師 的 強 烈 反 對 。 他 們 認為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很 難 用 分 數 等 級 系 統 (grading system) 來 判 斷 ; 用預 先 設 定 的 標 準 , 而 不 是 出 於 主 觀 直 覺 判 斷 , 也 是 教 師 抵 制 的 一 個 因素 ; 而 且 部 分 教 師 認 為 通 過 分 數 等 級 系 統 判 斷 的 結 果 並 不 能 反 映 學 生學 習 的 真 實 狀 況 。有 更 多 的 機 構 在 評 核 學 生 的 價 值 、 人 文 和 情 意 發 展 時 , 使 用 了學 生 自 己 報 告 的 學 習 成 果 或 量 表 來 測 量 自 我 價 值 觀 的 改 變 ; 如 常 氏(Chang, 2002) 針 對 美 國 大 學 開 設 有 關 種 族 多 樣 性 的 通 識 教 育 科 目 ,探 究 這 些 科 目 是 否 有 助 於 減 少 種 族 偏 見 , 推 動 對 不 同 群 體 的 理 解 與 尊重 。 23 常 氏 使 用 現 代 種 族 歧 視 量 表 (Modern Racism Scale), 此 量 表 主要 測 量 人 們 對 非 洲 裔 美 國 人 的 態 度 , 結 果 發 現 : 完 成 修 讀 包 含 種 族 多23 這 裏 的 多 樣 性 指 美 國 社 會 的 種 族 、 性 別 、 社 會 階 級 、 年 齡 、 文 化 、 失 能 和 性 別 取 向等 社 會 問 題 。 研 究 者 選 擇 以 美 國 東 北 部 一 所 公 立 大 學 為 個 案 , 選 取 25 個 科 目 中 的193 名 學 生 為 樣 本 , 分 成 兩 組 比 較 修 讀 與 不 修 讀 多 樣 化 內 容 科 目 的 學 生 在 學 期 結 束後 的 差 異 。 一 組 為 前 測 (pretest), 跨 13 門 課 程 , 學 生 人 數 共 112 人 , 這 些 學 生 是 剛剛 開 始 修 讀 多 樣 化 課 程 ; 一 組 為 後 測 (post test), 跨 12 門 課 程 , 學 生 人 數 共 81 人 ,學 生 已 經 修 讀 過 多 樣 化 課 程 。 研 究 設 計 以 組 別 間 之 差 異 作 比 較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83樣 性 內 容 科 目 的 學 生 , 他 們 對 非 洲 裔 美 國 人 的 觀 感 和 判 斷 比 剛 剛 開 始修 讀 此 類 科 目 的 學 生 更 正 面 ; 同 時 在 課 程 結 束 時 , 學 生 對 黑 色 人 種 的偏 見 態 度 明 顯 改 善 。 作 者 認 為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在 推 動 社 會 種 族 平 等 發展 上 扮 演 著 重 要 的 角 色 。赫 威 (Hollway, 2005) 則 在 美 國 中 西 部 及 東 北 部 選 取 兩 所 以 自 由教 育 為 主 的 大 學 為 研 究 對 象 , 24 對 一 年 級 學 生 的 價 值 變 化 進 行 調 查 。其 中 使 用 的 研 究 工 具 為 「Schwartz 價 值 觀 量 表 」(Schwartz ValueSurvey), 25 同 時 藉 著 相 關 的 背 景 資 訊 , 通 過 前 測 與 後 測 相 結 合 的 方 式來 判 斷 學 生 價 值 觀 的 發 展 情 況 。 作 者 選 取 了 三 項 價 值 相 關 的 內 容 : 普世 價 值 (universalism)、 仁 慈 (benevolence) 及 安 全 感 (security)進 行 測 量 。 結 果 發 現 , 包 含 共 同 科 目 (core course) 的 東 北 部 大 學 學生 , 他 們 的 價 值 變 化 明 顯 大 於 僅 提 供 分 佈 必 修 要 求 的 中 西 部 大 學 學生 。 不 過 , 作 者 就 此 測 試 提 出 了 一 些 可 能 會 影 響 研 究 結 果 的 因 素 ; 他 認為 這 不 只 是 課 程 架 構 不 同 所 導 致 的 結 果 , 還 包 括 學 生 本 身 已 經 建 立 的 價值 判 斷 、 倫 理 觀 、 宗 教 信 仰 、 校 園 領 袖 經 驗 、 社 區 服 務 活 動 、 學 業 表現 、 進 行 測 試 的 時 間 , 以 及 是 否 參 加 共 同 科 目 的 學 術 學 習 經 驗 等 。與 常 氏 和 赫 威 的 方 法 相 近 , 安 德 森 等 人 (Anderson et al., 2007)以 緬 因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aine) 為 個 案 , 對 通 識 教 育 主 題 之 一 的「 人 口 與 環 境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中 的 環 境 素 養 進 行評 核 。 研 究 者 採 用 兩 份 公 認 信 度 與 效 度 比 較 高 的 量 表26, 以 檢 測 學生 對 環 境 保 護 相 關 價 值 方 面 的 變 化 。 在 對 十 三 個 科 目 的 學 生 進 行 測評 後 僅 發 現 , 女 生 的 成 效 大 於 男 生 , 自 然 學 科 學 生 的 成 效 大 於 文 科(liberal arts) 的 學 生 , 二 者 又 大 於 商 科 與 教 育 學 科 的 學 生 , 工 程 類 學24 兩 所 學 校 均 要 求 完 成 分 佈 必 修 式 的 核 心 課 程 , 但 位 於 東 北 部 的 大 學 還 要 求 學 生 完 成另 外 四 門 共 同 科 目 , 該 部 分 圍 繞 與 學 生 當 代 生 存 相 關 的 重 要 課 題 。25 「Schwartz 價 值 觀 量 表 」 是 一 份 包 含 10 個 類 型 與 57 項 價 值 的 量 表 , 是 Schwartz 認 為 人類 存 在 所 共 用 的 價 值 。26 兩 份 量 表 分 別 為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 和 “the 2000 ISSP Module onEnvironment”。


8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科 的 學 生 居 於 最 後 。 不 過 , 總 體 而 言 , 通 識 課 程 未 能 顯 著 改 變 學 生 對環 境 保 護 方 面 的 價 值 及 態 度 。環 境 素 養 教 育 的 目 的 一 般 訂 定 為 改 變 或 增 強 學 生 對 支 持 可 持 續 發展 及 環 境 保 護 的 態 度 。 緬 因 大 學 的 「 人 口 與 環 境 」 中 包 含 了 十 多 個 科目 , 環 境 素 養 是 作 為 一 項 潛 在 目 標 而 存 在 ; 不 過 機 構 並 未 聲 稱 其 為 不可 缺 少 的 科 目 目 標 , 以 及 必 須 包 含 相 關 的 內 容 與 評 核 等 。 安 德 森 等 人提 出 , 縱 使 一 項 已 聲 稱 的 教 育 目 的 , 如 果 沒 有 在 科 目 中 給 予 明 確 的 學習 內 容 與 目 標 陳 述 , 學 生 並 不 一 定 自 動 獲 得 期 望 的 成 果 。( 三 ) 資 訊 素 養 (Information Literacy)如 何 將 圖 書 館 使 用 方 法 融 入 大 學 各 學 科 的 課 程 中 , 這 是 圖 書 館 工作 者 一 直 努 力 的 方 向 。 上 世 紀 七 十 年 代 , 一 些 大 學 已 經 開 始 作 出 嘗試 : 如 在 一 年 級 學 生 必 修 的 人 文 科 目 中 , 在 各 個 學 科 專 業 科 目 中 , 以及 在 一 年 級 英 文 科 目 中 包 含 與 圖 書 館 內 資 源 使 用 相 關 的 內 容 , 以 及 開設 獨 立 的 、 以 資 訊 素 養 為 內 容 的 科 目 。 到 八 十 年 代 , 資 訊 技 能 的 教 學與 學 科 科 目 日 益 相 連 結 ; 而 自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 隨 著 電 腦 的 普 及 、 互 聯網 的 發 展 及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開 發 , 資 訊 技 術 和 資 訊 素 養 越 來 越 普 遍 地成 為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一 個 要 素 或 部 分 (Rockman, 2002)。一 般 而 言 , 機 構 層 面 會 對 學 生 達 到 資 訊 素 養 的 具 體 水 平 作 出 規定 , 而 機 構 為 學 生 設 計 的 學 習 活 動 主 要 透 過 以 下 幾 方 面 表 現 出 來 :第 一 , 給 予 學 生 獨 立 學 習 的 空 間 , 同 時 只 需 通 過 機 構 水 平 的 測驗 便 表 明 獲 得 機 構 所 期 望 的 學 習 成 果 。 詹 姆 士 麥 廸 遜 大 學 (JamesMadis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要 求 所 有 一 年 級 學 生 必 須 完 成 一 項 檢 測 資 訊 素 養及 能 力 的 測 驗 。 27 然 而 , 在 校 內 它 並 未 開 設 與 資 訊 素 養 相 關 的 學 分 科27 試 題 包 含 四 方 面 內 容 : 基 本 文 獻 、 數 據 庫 搜 索 、 互 聯 網 技 巧 及 倫 理 問 題 。 題 目 既 考察 學 生 的 知 識 , 也 要 求 學 生 表 現 其 應 用 知 識 的 能 力 。 學 生 參 與 測 驗 可 自 訂 時 間 及 使用 私 人 電 腦 , 每 次 測 試 結 束 , 學 生 很 快 便 獲 知 結 果 , 如 未 通 過 , 他 們 可 安 排 下 一 次測 試 , 直 至 通 過 為 止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85目 , 只 是 提 供 網 絡 教 材 供 學 生 自 學 ; 不 過 學 生 還 可 參 加 相 關 工 作 坊 ,或 通 過 向 導 師 尋 求 個 別 幫 助 的 方 式 來 獲 得 資 訊 素 養 相 關 的 學 習 經 驗 。此 外 , 大 學 也 鼓 勵 教 師 在 專 業 或 通 識 的 科 目 中 加 入 資 訊 素 養 的 內 容 或活 動 , 如 要 求 學 生 搜 集 文 獻 來 組 織 課 堂 報 告 、 論 文 和 研 究 性 學 習 的 內容 等 (DeMars, Cameron, & Erwin, 2003)。以 上 的 測 試 採 用 了 標 準 參 照 的 方 式 , 學 生 只 要 通 過 測 驗 , 證 明 其資 訊 技 能 與 素 養 達 到 了 機 構 要 求 的 水 平 便 可 , 而 機 構 並 不 安 排 專 門 的學 分 科 目 。 隨 著 電 腦 技 術 與 互 聯 網 的 普 及 , 學 生 在 以 往 的 學 習 與 生 活經 驗 中 已 發 展 出 不 同 程 度 的 資 訊 技 能 , 靈 活 的 測 驗 方 式 也 更 具 彈 性 。然 而 , 機 構 的 資 訊 技 能 要 求 與 測 驗 內 容 往 往 落 後 於 技 術 的 發 展 , 其 改變 比 電 腦 系 統 與 軟 件 換 代 的 步 伐 緩 慢 ; 此 外 , 如 何 判 斷 資 訊 的 價 值 、資 訊 的 版 權 與 涉 及 倫 理 的 意 識 和 行 為 , 這 些 都 是 需 要 在 學 習 內 容 或 測試 中 作 探 討 的 。第 二 , 採 用 內 置 的 方 式 , 將 資 訊 素 養 內 容 內 置 於 院 系 或 一 般 通 識科 目 中 , 作 為 其 中 一 個 單 元 或 內 容 的 一 部 分 出 現 , 以 評 核 學 生 在 該 科目 中 的 學 習 水 平 , 同 時 設 計 專 門 的 方 法 來 檢 測 學 生 的 資 訊 素 養 與 能力 。 蒙 大 拿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ontana) 設 計 的 資 訊 素 養 學 習 是 在「 公 共 演 講 」(Public Speaking) 科 目 中 內 置 一 個 75 分 鐘 與 資 訊 素 養內 容 相 關 的 單 元 , 並 主 要 通 過 前 測 與 後 測 的 方 式 , 瞭 解 學 生 在 資 訊 素養 方 面 的 變 化 與 進 步 。 不 過 其 評 核 內 容 範 圍 較 廣 , 並 非 直 接 測 量 學 生技 能 水 平 的 變 化 , 而 是 通 過 學 生 報 告 主 觀 感 受 的 方 式 , 間 接 瞭 解 學 生在 研 究 信 心 (research confidence)、 對 資 訊 工 具 的 感 知 (perceptions<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tool)、 評 估 網 頁 的 能 力 (web evaluation abilities), 以及 對 尋 求 協 助 所 持 的 態 度 (assistance-seeking attitudes) 四 個 方 面 的 發展 。 該 機 構 使 用 問 卷 作 評 核 工 具 , 其 中 包 含 選 擇 題 與 開 放 式 問 題 。 問卷 中 , 研 究 信 心 是 透 過 五 個 實 踐 類 型 的 題 目 , 衡 量 學 生 的 研 究 信 心 ;對 資 訊 工 具 的 感 知 , 則 是 要 求 學 生 表 明 對 各 種 資 訊 資 源 和 工 具 之 重 要


8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性 的 認 知 ; 評 估 網 頁 的 能 力 則 是 讓 學 生 就 開 放 式 題 目 作 答 ; 尋 求 協 助方 面 , 均 提 供 開 放 式 問 題 與 選 擇 題 目 , 主 要 詢 問 學 生 在 尋 求 幫 助 上 的意 願 程 度 (Zoellner, Samson, & Hines, 2008)。與 蒙 大 拿 大 學 略 有 不 同 ,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奧 爾 巴 尼 分 校 要 求 所 有 一年 級 學 生 必 須 修 讀 一 門 與 資 訊 素 養 內 容 相 關 的 科 目 , 28 學 生 可 以 在 三類 科 目 中 進 行 選 擇 : 圖 書 館 管 理 員 開 設 的 一 學 分 科 目 、 一 年 級 經 驗 或學 習 技 巧 科 目 , 以 及 其 他 學 術 學 科 開 設 的 三 學 分 科 目 。 至 於 如 何 評核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 主 要 由 各 個 具 體 科 目 來 進 行 , 機 構 則 定 期 對 這 些科 目 作 審 查 , 以 確 認 科 目 是 否 包 含 資 訊 素 養 的 內 容 , 並 對 學 生 的 學 習成 果 作 出 有 效 評 核 。 同 時 , 機 構 還 要 求 各 個 教 師 陳 述 自 己 的 科 目 如 何整 合 了 資 訊 素 養 的 內 容 , 以 及 如 何 評 核 學 生 在 四 個 方 面 的 學 習 成 果(Mackey & Jacobson, 2004, 2007)。 在 評 核 方 法 上 , 一 門 題 為 「 資 訊環 境 」 的 科 目 , 屬 於 資 訊 科 學 專 業 本 科 課 程 中 的 核 心 科 目 , 以 資 訊 素養 作 為 內 容 的 一 部 分 內 置 入 該 科 目 中 。 此 方 法 雖 然 容 易 產 生 資 訊 素 養內 容 被 錯 置 或 遺 漏 的 可 能 , 但 教 師 主 要 通 過 讓 學 生 寫 作 研 究 論 文 的 方式 , 來 評 核 學 生 的 資 訊 素 養 。 在 撰 寫 研 究 論 文 時 , 教 師 會 要 求 學 生 從至 少 七 種 管 道 搜 索 及 評 估 資 訊 , 並 將 這 些 資 訊 綜 合 為 五 頁 紙 的 論 文 ;學 生 需 根 據 所 使 用 的 資 料 對 觀 點 進 行 論 證 , 而 透 過 論 文 引 用 及 格 式 的嚴 格 要 求 , 教 師 能 檢 測 到 學 生 對 學 術 倫 理 的 認 識 。第 三 , 設 立 單 獨 的 資 訊 素 養 科 目 ; 一 般 由 圖 書 館 管 理 員 講 授 , 內容 圍 繞 相 關 的 資 訊 能 力 培 養 , 而 評 核 項 目 及 方 式 也 與 目 標 、 內 容 之間 存 在 明 顯 關 聯 。 上 文 提 到 ,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就 有 一 門 由 圖 書 館 管 理員 提 供 的 一 學 分 科 目 , 這 是 專 門 為 滿 足 資 訊 素 養 的 要 求 而 設 的 ; 科 目內 容 、 評 核 方 法 和 學 習 目 標 之 間 相 互 關 聯 。 評 核 的 方 法 包 括 前 後 測 驗28 紐 約 州 立 大 學 奧 爾 巴 尼 分 校 確 定 資 訊 素 養 教 育 的 目 標 有 : 令 學 生 1. 從 多 種 來 源 尋找 、 評 估 、 綜 合 以 及 使 用 資 訊 ;2. 理 解 並 使 用 適 合 於 科 目 學 術 領 域 的 研 究 技 術 ;3. 理 解 信 息 如 何 進 行 組 織 的 多 種 方 法 ;4. 理 解 、 評 價 和 使 用 資 訊 相 關 的 理 論 問 題 。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87( 包 含 四 個 目 標 )、 每 週 小 測 驗 ( 理 解 資 訊 組 織 和 加 工 的 多 種 不 同 方法 )、 小 組 報 告 ( 使 用 資 訊 的 倫 理 問 題 )、 期 末 研 究 報 告 ( 綜 合 性 的 考核 , 評 核 學 生 搜 索 和 研 究 的 能 力 ), 以 及 包 含 十 個 題 目 的 文 獻 注 釋 題(a ten-item bibliography with evaluative annotations), 以 證 明 學 生 具備 從 多 管 道 搜 索 、 評 估 、 綜 合 及 運 用 資 訊 的 能 力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 評 核 資 訊 素 養 的 工 具 十 分 廣 泛 。 羅 克 曼(Rockman, 2002) 提 到 還 可 使 用 檔 案 袋 , 表 現 為 本 的 作 業 及 活 動 , 高年 級 經 驗 分 享 及 展 示 性 的 活 動 等 方 法 進 行 測 驗 ; 也 可 向 畢 業 生 的 僱 主發 放 問 卷 , 通 過 瞭 解 學 生 在 工 作 中 的 表 現 來 評 核 學 生 的 資 訊 素 養 水 平(Ochs et al., 1991)。在 發 展 資 訊 素 養 教 育 方 面 , 加 州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California)的 努 力 是 值 得 關 注 的 。 上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中 , 加 州 大 學 認 識 到 技 術 、 電子 資 訊 對 社 會 發 展 日 益 重 要 , 於 是 擬 定 了 「 統 整 技 術 策 略 」;1995 年的 報 告 中 指 明 資 訊 技 能 是 所 有 學 生 都 應 掌 握 的 重 要 技 能 , 並 於 1998 年成 立 「 加 州 大 學 資 訊 技 能 工 作 小 組 」(CSU Information CompetenceAssessment Taskforce), 展 開 對 資 訊 技 能 的 研 究 及 發 展 。加 州 大 學 對 測 驗 的 評 核 方 式 採 取 保 留 態 度 。 在 多 恩 (Dunn,2002) 的 介 紹 中 , 加 州 大 學 認 為 多 項 選 擇 、 填 充 及 簡 答 題 目 的 形 式 主要 測 驗 學 生 的 知 識 , 較 難 評 核 他 們 在 真 實 生 活 情 境 中 使 用 資 訊 技 術 的能 力 ; 個 別 科 目 所 涉 及 的 語 言 、 文 化 和 背 景 也 令 人 懷 疑 真 正 測 驗 的 是甚 麼 內 容 ; 在 擬 定 測 驗 問 題 時 , 也 難 以 確 認 評 核 問 題 的 效 度 。 加 州 大學 最 後 決 定 使 用 多 方 法 多 年 度 (multi-method, multi-year, 即 採 用 多 種方 法 以 瞭 解 學 生 在 不 同 年 度 的 學 習 水 平 ) 的 策 略 , 使 用 質 化 與 量 化 結合 的 方 法 進 行 三 階 段 的 評 核 及 研 究 。 29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加 州 大 學 注 重29 第 一 階 段 通 過 問 卷 瞭 解 學 生 資 訊 技 能 的 基 本 狀 況 , 第 二 階 段 則 重 點 瞭 解 學 生 如 何搜 索 及 處 理 資 訊 , 第 三 階 段 包 括 縱 向 研 究 , 學 生 入 學 水 平 及 對 教 師 的 調 查 等 綜 合研 究 。


8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研 究 學 生 使 用 資 訊 資 源 的 過 程 , 並 致 力 探 討 評 核 工 具 及 種 種 對 資 訊 素養 教 育 有 關 的 建 議 等 。根 據 已 公 佈 的 階 段 性 結 果 , 第 一 階 段 的 問 卷 調 查 內 容 包 含 學 生 背景 資 訊 、 情 境 題 目 , 以 及 與 資 訊 能 力 相 關 的 學 生 自 我 報 告 的 題 目 。 結果 發 現 : 寬 度 ( 學 生 回 答 情 境 題 目 時 使 用 的 資 訊 資 源 範 圍 ) 與 深 度( 學 生 對 使 用 不 同 方 法 進 行 解 釋 時 的 清 晰 及 深 入 程 度 ) 是 衡 量 學 生 資訊 技 能 的 最 重 要 指 標 。 第 二 階 段 主 要 進 行 了 一 項 為 期 一 天 的 評 核 活動 , 出 席 者 包 括 學 生 、 教 師 及 圖 書 館 管 理 員 。 主 要 活 動 包 括 : 要 求 學生 完 成 一 個 兩 小 時 的 任 務 , 在 任 務 進 行 的 過 程 中 , 以 錄 影 機 記 錄 學 生使 用 電 腦 的 情 況 ; 另 同 時 對 教 師 進 行 焦 點 訪 談 , 瞭 解 他 們 對 學 生 行 為的 期 望 , 及 後 再 對 學 生 進 行 焦 點 訪 談 , 瞭 解 他 們 對 題 目 的 熟 悉 程 度 ,並 假 設 在 限 定 時 間 內 搜 索 到 的 資 訊 , 如 能 給 予 更 多 的 時 間 作 整 合 , 他們 會 如 何 處 理 , 以 及 學 生 對 圖 書 館 使 用 相 關 教 學 的 意 見 。三 、 小 結布 魯 威 爾 等 人 (Brewer, Denney, & Struhar, 1997) 反 思 美 國 北卡 羅 萊 那 州 (State <strong>of</strong> North Carolina) 的 辛 克 來 社 區 學 院 (SinclairCommunity College) 改 革 通 識 教 育 的 經 驗 , 提 出 在 對 通 識 課 程 進 行 評核 前 , 首 先 要 確 認 建 立 課 程 與 評 核 實 踐 的 基 礎 ; 這 基 礎 指 的 是 機 構 的哲 學 ,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基 本 定 義 和 使 命 等 陳 述 。 評 核 是 對 學 生 完 成 學 習時 的 成 果 作 出 判 斷 , 以 辨 認 機 構 聲 稱 的 目 的 或 目 標 之 實 現 程 度 , 作 為判 斷 機 構 教 育 質 量 及 改 善 教 學 的 依 據 。 當 下 香 港 地 區 發 展 中 的 「 成 果為 本 方 法 」 將 重 心 從 機 構 與 教 師 之 目 的 陳 述 , 轉 向 對 期 望 學 生 學 習 成果 的 定 義 ; 從 關 注 課 程 與 教 師 教 學 的 內 容 , 轉 向 學 生 可 能 獲 得 的 變 化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89與 成 長 。 雖 然 關 鍵 詞 的 使 用 上 兩 者 並 無 實 質 分 別 , 但 此 方 法 令 機 構 及教 師 有 意 識 地 考 慮 到 學 生 特 點 、 教 學 方 式 和 利 用 評 核 的 成 果 改 善 教 學的 質 素 。但 是 , 機 構 層 面 對 通 識 教 育 目 的 之 陳 述 , 既 不 能 過 於 宏 大 , 也 不能 過 於 具 體 ; 若 過 於 宏 大 , 則 來 自 不 同 學 科 的 教 師 便 難 以 為 學 生 設 計適 當 的 學 習 經 驗 , 而 一 些 學 習 經 驗 對 學 生 的 影 響 是 深 遠 的 , 並 非 於 修畢 課 程 後 可 即 時 感 知 和 表 現 出 來 ; 若 過 於 具 體 , 在 大 學 這 樣 一 個 重 視教 師 自 主 的 地 方 , 再 加 以 教 師 因 掌 握 專 業 知 識 而 獨 具 的 權 威 , 如 教 師在 設 計 科 目 上 的 靈 活 性 降 低 , 會 帶 來 實 施 上 的 問 題 。無 論 如 何 , 評 核 這 個 詞 往 往 是 與 目 的 、 目 標 聯 繫 在 一 起 的 ; 提 到評 核 , 人 們 自 然 會 有 判 斷 成 果 是 否 達 到 目 標 的 衝 動 。 而 此 種 目 標 取 向的 評 核 較 為 工 具 式 , 在 一 個 重 視 績 效 與 責 任 、 在 一 個 高 等 教 育 已 經 日益 趨 向 大 眾 化 、 不 再 是 一 群 貴 族 精 英 獨 享 精 神 盛 宴 的 年 代 , 輕 而 易 舉地 佔 有 了 一 席 位 。然 而 , 顯 而 易 見 的 是 ,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果 , 經 常 與 機 構 及 教 師 所 期望 的 成 果 出 現 偏 差 ; 學 生 的 個 人 特 點 , 其 對 科 目 內 容 和 方 法 感 知 上 的差 異 , 這 些 也 帶 來 很 多 元 的 學 習 經 驗 , 而 且 遠 比 預 定 目 的 來 得 複 雜 。所 以 , 成 果 取 向 的 評 核 應 從 整 體 性 的 角 度 , 以 判 斷 學 生 從 課 程 與 科 目中 獲 取 的 所 有 成 果 發 展 , 而 非 有 選 擇 性 地 只 就 目 標 相 關 的 方 面 作 評核 。 上 文 提 及 的 機 構 大 多 數 都 試 圖 以 目 標 實 現 的 程 度 作 為 評 核 標 準 ,而 加 州 大 學 對 資 訊 素 養 與 資 訊 能 力 的 評 核 則 從 過 程 與 成 果 的 角 度 , 分析 學 生 的 學 習 過 程 與 應 對 考 試 的 方 法 。 以 這 方 式 作 評 核 , 覆 蓋 面 更 為廣 泛 , 而 所 能 獲 取 的 有 關 資 訊 將 觸 及 教 師 的 教 學 策 略 、 教 師 給 予 學 生提 供 的 學 習 經 驗 恰 當 與 否 、 學 生 學 習 投 入 的 程 度 及 他 們 對 教 師 策 略 的回 應 等 , 這 些 資 訊 對 機 構 或 教 師 進 行 教 學 診 斷 時 也 才 更 有 價 值 。


9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此 外 , 目 標 取 向 評 核 的 另 一 個 困 難 , 在 於 如 何 對 成 果 進 行 解 釋 ,特 別 是 問 卷 和 測 驗 等 量 化 形 式 出 現 的 成 果 , 我 們 很 難 判 斷 這 些 成 果 是否 由 通 識 教 育 為 學 生 帶 來 的 變 化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是 作 為 學 生 於 大 學 課程 中 必 須 完 成 的 部 分 , 因 此 在 研 究 通 識 教 育 成 效 的 過 程 中 , 並 不 存 在實 驗 組 與 參 照 組 學 生 表 現 的 比 較 。 當 機 構 將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的 聚 焦 於 技能 時 , 這 個 問 題 更 為 突 出 , 即 如 何 辨 別 通 識 教 育 的 共 通 技 能 與 專 業 培訓 學 生 共 通 技 能 的 差 異 。由 於 受 到 學 識 、 能 力 、 時 間 與 資 料 獲 取 的 限 制 , 本 文 僅 對 大 學 機構 評 核 學 生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的 主 要 方 法 作 了 簡 要 分 析 。 綜 上 所 述 ,各 機 構 會 使 用 單 一 方 法 或 多 元 方 法 來 直 接 評 核 學 生 整 體 的 , 或 某 方 面的 學 習 成 果 ; 另 會 使 用 內 置 的 方 法 作 間 接 評 核 , 通 過 質 量 保 障 機 制 ,控 制 科 目 之 間 的 一 致 性 , 而 評 核 學 生 學 習 成 果 的 責 任 交 予 授 課 教 師 。評 核 的 工 具 十 分 多 樣 , 然 而 在 使 用 時 , 判 斷 每 一 種 工 具 是 否 適 合 個 別機 構 的 效 度 與 信 度 是 必 要 的 。 此 外 , 與 評 核 相 關 的 其 他 因 素 , 如 機 構的 經 濟 資 助 、 時 間 與 行 政 支 援 、 設 計 如 何 將 評 核 成 果 進 行 反 饋 、 誰 來設 計 及 教 師 投 入 的 持 續 性 等 方 面 , 也 同 樣 值 得 關 注 (Hurtgen, 1997)。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91附 件 IPurposesTools effectiveToolssomewhatTools notat allaestheticawarenessoral discussioncommunicateconceptsgroup activity-computerproject module, oralevaluation,test-criterionreference, written-focuspaper, presentationcultural awareness test-criterion reference writtenjournalproblem solvingquantitativeevaluationgroup activity, groupactivity-computerproject module, in-classactivity, oral-discuss,research, researchfieldtrip, test-criterionreference, observationdebate, oral-discussion,written proposal andpresentation, researchfieldtripsgroupactivity, testcriterionreferencewritingcompositiontest-criterion reference,written-activity, peerreviewjournalclass,testcriterionreference


9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參 考 書 目中 文 參 考 書 目1. 徐 慧 璇 (2008)。〈 美 國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目 的 〉。 載 於 陳 向 明 等( 著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模 式 的 探 索 ─ 以 北 京 大 學 元 培 計 劃 為例 》( 頁 102–113)。 北 京 : 教 育 科 學 出 版 社 。2. 梁 美 儀 (2007)。〈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使 命 與 實 踐 〉。 取 自http://www.cuhk.edu.hk/oge/curriculum/ge_brochure/4-9_GEhistory.pdf。3. 陳 向 明 (2000)。《 質 的 研 究 方 法 與 社 會 科 學 研 究 》。 北 京 : 教 育科 學 出 版 社 。4. 黃 俊 傑 (2001)。《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理 念 與 實 踐 》。 上 海 : 華 東 師範 大 學 出 版 社 。外 文 參 考 書 目1. Aloi, S. L., Gardner, W. S., & Lusher, A. L. (2003). A framework forassessing general education outcomes within the major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2 (4), 237–251.2. Anderson, M. W. et al. (2007). Attitude changes <strong>of</strong> undergraduateuniversity students i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General Education, 56 (2), 149–168.3. Bers, T. (2000). Assessing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objectives: A college-wide approach.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Education, 49 (3), 182–210.4. Boning, K. (2007). Coherence in general education: A historical look.<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6 (1), 1–16.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935. Brewer, P., Denney, L., & Struhar, W. (1997). General educationassessment: Starting and restar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Center, ED412997. Retrieved August 23, 2008,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detailmini.jsp?_nfpb=true&_&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ED412997&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no&accno=ED412997.6. Chang, M. J. (2002). <strong>The</strong> impact <strong>of</strong> an undergraduate diversity courserequirement on students’ racial views and attitude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General Education, 51 (1), 21–42.7. Clark, B. R. (1983). <strong>The</stro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cademicorganization in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California: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California Press.8. Compbell, L. C. (1996). Acting on the possible while awaitingperfection: <strong>The</strong> effect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at publictwo-year institutions <strong>of</strong> higher education in Tennessee. Education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D429639. Retrieved September 25,2008,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Home.portal?_nfpb=true&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Acting+on+the+possible+while+awaiting+perfection%3A+<strong>The</strong>+effect+<strong>of</strong>+general+education+assessment+at+public+two-year&ERICExtSearch_Operator_2=and&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2=kw&searchtype=advanced&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ti&ERICExtSearch_SearchCount=2&ERICExtSearch_PubDate_From=0&ERICExtSearch_Operator_1=and&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1=kw&ERICExtSearch_


9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PubDate_To=2009&_pageLabel=RecordDetails&objectId=0900019b800c9293&accno=ED429639&_nfls=false.9. Dary, E. T., & Sebrell, K. W. (2003).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critical thinking:ETS’s tasks in critical thinking.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2(1), 50–70.10. DeMars, C. E., Cameron, L., & Erwin, T. D. (2003). Informationliteracy as foundational: Determining competence.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General Education, 52 (4), 253–265.11. Dressel, P. L., & Mayhew, L. B. (1957). General education:Explorations in evaluation in the fi nal report <strong>of</strong> the cooperativestudy <strong>of</strong> evalu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American council on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2. Dunn, K. (2002). Assess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in the California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A progress report.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AcademicLibrarianship, 28 (1), 26–35.13. Eickmeyer, B., & Hill, S. (1998). Assessment program technicalprogress report, 1997–1998.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Center, ED429627. Retrieved August 24, 2008,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detailmini.jsp?_nfpb=true&_&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ED429627&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no&accno=ED429627.14. Eickmeyer, B. (2001). A faculty report on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generaleducation at Coconino Community College, 2000–2001. Education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D459868. Retrieved August 23,2008, from http://eric.ed.gov/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detailmini.jsp?_nfpb=true&_&ERICExtSearch_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95SearchValue_0=ED459868&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no&accno=ED459868.15. Gaff, J. G. (1983). General education toda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6. Gaff, J. G. (1991). New life for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ssessingachievements and furthering progress in the reform <strong>of</strong> general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7.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Task Force, Office <strong>of</strong> ContinuousImprovement and Assessment. (2007, February). General educationassessment plan. Retrieved September 14, 2008, from http://www.uprm.edu/omca/taskforce/PDF/GEAPlan.pdf.18. Gerretson, H., & Golson, E. (2004). Introducing and evaluatingcourses-embedded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Update, 16 (6), 4–6.19. Gerretson, H., & Golson, E. (2005). Synopsis <strong>of</strong> the use <strong>of</strong> courseembeddedassessment in a medium sized public university’s generaleducation program.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4 (2),139–149.20. Good, J. M., Halpin, G., & Halpin., G. (2001). Capturing problemsolvingskills: <strong>The</strong> integration <strong>of</strong> electronic journals with case studyinstruction.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0 (2), 140–155.21. Hamilton, S. J. (2003). A principle-based approach to assessing generaleducation: Through the major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2(4), 283–303.22. Hollway, M. C. (2005). A comparison <strong>of</strong>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two liberal artsgeneral education core curricula on student humanitarian values. <strong>The</strong>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4 (3), 237–266.


9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23. Hurtgen, J. R. (1997).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general learning: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strong>of</strong> New York College at Fredonia.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Education, 25 (4), 59–69.24. Johnson, D. K., & Ratcliff, J. L. (2004). Creating coherence: <strong>The</strong>unfinished agenda. In J. L. Ratcliff, K. Johnson, & J. G. Gaff (Eds.),Changing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p. 85–95).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5. Mackey, T. P., & Jacobson, T. E. (2004). Integrating informationliteracy in lower and upper level courses: Developing scalable modelsfor higher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3 (3/4),201–224.26. Mackey, T. P., & Jacobson, T. E. (2007).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strategy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6 (2), 93–104.27. Ochs, M., et al. (1991). Assessing the value <strong>of</strong> an information literacyprogram. Retrieved September 28, 2008,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23/72/a9.pdf.28.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ew York atAlbany (SUNYA). (1984, March). An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on freshmen. Retrieved August 20,2008, from www.albany.edu/ir/UAlb_04.pdf.29.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ew York atAlbany (SUNYA). (1988, January). Assessing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theundergraduate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Retrieved August 24,2008, from http://209.85.175.132/search?q=cache:jGb_FAdli8UJ:


徐 慧 璇 :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 97www.albany.edu/ir/UAlb_06.pdf+site:www.albany.edu+An+assessment+<strong>of</strong>+the+impact+<strong>of</strong>+general+education+requirements+on+freshmen&hl=en&ct=clnk&cd=2&gl=hk.30.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ew York atAlbany (SUNYA). (1990). General education skill attainment reportedby fi ve groups <strong>of</strong> Albany seniors. Retrieved August 26, 2008, fromhttp://www.albany.edu/ir/UAlb_13.pdf.31. Ratcliff, J. L. (1997). Quality and coherence in general education.In J. G. Gaff, J. L. Ratcliff, & Associates (Eds.), Handbook <strong>of</strong> the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 (1st ed., pp. 141–169). San Francisco:Jossey–Bass.32. Ratcliff, J. L., Johnson, D. K., La Nasa, S. M., & Gaff, J. G. (2001).<strong>The</strong> status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year 2000: Summary <strong>of</strong> anational survey.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33. Rockman, I. F. (2002). Strengthening connections between informationliteracy, general education, and assessment efforts. Library trends, 51(2), 185–198.34. Smith, E. D. (1993).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Grappling withGodzilla.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D367275.Retrieved August 25, 2008,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detailmini.jsp?_nfpb=true&_&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ED367275&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no&accno=ED367275.


9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35. Williams, R. L., & Worth, S. L. (2002). Thinking skills and workhabits: Contributors to course performance.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Education, 51 (3), 200–227.36. Williams, R. L., & Stockdale, S. L. (2003). High-performing studentswith low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2(3), 200–226.37. Zoellner, K., Samson, S., & Hines, S. (2008). Continuing assessment<strong>of</strong> library instruction to undergraduates: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urvey research project.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69 (4), 371–383.38. Zumwalt, J. (1997).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1997. 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amtion Center, ED414978. RetrievedSeptember, 15, 2008,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WebPortal/Home.portal?_nfpb=true&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Assessment+<strong>of</strong>+general+education+curriculum&ERICExtSearch_Operator_2=and&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2=kw&searchtype=advanced&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ti&ERICExtSearch_SearchCount=2&ERICExtSearch_PubDate_From=0&ERICExtSearch_Operator_1=and&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1=kw&ERICExtSearch_PubDate_To=2009&_pageLabel=RecordDetails&objectId=0900019b800b0426&accno=ED414978&_nfls=false.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Science Education?**Carl Wieman *Carl Wieman Science Education Initiative<strong>The</strong> purpose <strong>of</strong> science education is no longer simply to train thattiny fraction <strong>of</strong> the population who will become the next generation <strong>of</strong>scientists. We need a more scientifically literate populace to address theglobal challenges that humanity now faces and that only science can explainand possibly mitigate, such as global warming, as well as to make wisedecisions, informed by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bout issues such as geneticmodification. Moreover, the modern economy is largely based on scienceand technology, and for that economy to thrive and for individuals within itto be successful, we need technically literate citizens with complex problemsolvingskills.* Carl Wieman, recipient <strong>of</strong>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2001 and the Carnegie Foundation’sU.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strong>of</strong>essor <strong>of</strong> the Year Award in 2004, currently directs the Carl WiemanScience Education Initiative 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British Columbia and the Colorado ScienceEducation Initiative. Prior to joining UBC, he served on the faculty 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Colorado from 1984 to 2006 as a distinguished pr<strong>of</strong>essor <strong>of</strong> physics and presidential teachingscholar. This article is adapted from his lecture at the Carnegie Foundation’s Centennialcelebration at the Library <strong>of</strong> Congress.** We gratefully acknowledge the kind permission <strong>of</strong> Pr<strong>of</strong>. Carl Wieman, the Journal <strong>of</strong>Change and the Heldref Publications for the pub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his article. From "Why not try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by C. Wieman, 2007, Change 39 (5), p.9–15.Copyright 2007 by the Journal <strong>of</strong> Change.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1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In short, we now need to make science education effective and relevantfor a large and necessarily more diverse fraction <strong>of</strong> the population.What do I mean by an effective education in science? I believe asuccessful science education transforms how students think, so that they canunderstand and use science like scientists do (see Figure 1). But is this kind <strong>of</strong>transformation really possible for a large fraction <strong>of</strong> the total population?Figure 1 Transporting Student Thinking from Novice to Expert<strong>The</strong> hypothesis that I and others have advanced is that it is possible,but only if we approach the teaching <strong>of</strong> science like a science. That meansapplying to science teaching the practices that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at explain why science has progressed at such aremarkable pace in the modern world.<strong>The</strong> most important <strong>of</strong> these components are:• Practices and conclusions based on objective data rather than—as isfrequently the case in education—anecdote or tradition. This includesusing the results <strong>of</strong> prior research, such as work on how people learn.• Disseminating results in a scholarly manner and copying and buildingupon what works. Too <strong>of</strong>ten in education, particularly at the postsecondarylevel, everything is reinvented, <strong>of</strong>ten in a highly flawed form, every timea different instructor teaches a course. (I call this problem “reinventingthe square wheel. ”)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01• Fully utilizing modern technology. Just as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ways to use technology to advance scientific research, we need to do thesame in education.<strong>The</strong>se three essential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all experimental scientific research(and, not incidentally, <strong>of</strong> the scholarship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beequally valuable in science education.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strong>of</strong> science,they have the capability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both the effectiveness andthe efficiency <strong>of</strong> our educational system.<strong>The</strong> Learning PuzzleWhen I first taught physics as a young assistant pr<strong>of</strong>essor, I used theapproach that is all too common when someone is called upon to teachsomething. First I thought very hard about the topic and got it clear in myown mind. <strong>The</strong>n I explained it to my students so that they would understandit with the same clarity I had.?????????????????????????????????????Figure 2 Student Reaction to My Brilliantly Clear ExplanationsAt least that was the theory. But I am a devout believer in the experimentalmethod, so I always measure results (see Figure 2). And whenever I made anyserious attempt to determine what my students were learning, it was clear thatthis approach just did not work. An occasional student here and there mighthave understood my beautifully clear and clever explanations, but the vastmajority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were not getting them at all.


1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For many years, this failure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to learn from my explanationsremained a frustrating puzzle to me, as I think it is for many diligent facultymembers. What eventually led me to understand it was that I was encounteringthe even bigger puzzle <strong>of</strong> my graduate students.I have conducted an extensive research program in atomic physics overmany years that has involved many graduate students, on whose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development I have spent a lot <strong>of</strong> time and thought. And over the years Ibecame aware <strong>of</strong> a consistent pattern. New graduate students would come towork in my laboratory after 17 years <strong>of</strong> extraordinary success in classes, butwhen they were given research projects to work on, they were clueless abouthow to proceed. Or worse—<strong>of</strong>ten it seemed that they did not even reallyunderstand what physics was.But then an amazing thing happened: After just a few years <strong>of</strong> workingin my research lab, interacting with me and the other students, they weretransformed. I would suddenly realize they were now expert physicists, genuinecolleagues. If this had happened only once or twice it would have just seemedan oddity, but I realized it was a consistent pattern. So I decided to figureit out.17 Yr ?Figure 3 Brain-Development Possibility: 17 Years As IntellectualCaterpillar Before Transformation Into Physicist Butterfl y?One hypothesis that occurred to me, as it has to many other researchadvisors who have observed similar transformations, is that the human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03brain has to go through a 17-year “caterpillar” stage before it is suddenlytransformed into a physicist “butterfly” (see Figure 3). But I was not satisfiedwith that explanation, so I tackled it like a science problem. I started studyingthe research on how people learn, particularly how they learn science, to seeif it could provide a more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pattern. Sure enough,the research did have another explanation to <strong>of</strong>fer that also solved the earlierpuzzle <strong>of</strong> why my classroom teaching was ineffective.Research on LearningIn a traditional science class, the teacher stands at the front <strong>of</strong> the classlecturing to a largely passive group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Those students then go <strong>of</strong>fand do back-<strong>of</strong>-the-chapter homework problems from the textbook and takeexams that are similar to those exercises.<strong>The</strong> research has several things to say about this pedagogical strategy,but I will focus on three findings—the first about the retention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from lecture, the second about understanding basic concepts, and the thirdabout general beliefs regarding science and scientific problem-solving. <strong>The</strong>data I discuss were mostly gathered in introductory college physics courses,but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strong>of</strong> similar studies done in otherscientific disciplines and at other grade levels. This is understandable, becausethey are consistent with what we know about cognition.Retaining InformationLectures were created as a means <strong>of</strong>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fromone person to many, so an obvious topic for research is the retention <strong>of</strong>


104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the information by the many. <strong>The</strong> results <strong>of</strong> three studies—which can bereplicated by any faculty member with a strong enough stomach—areinstructive. <strong>The</strong> first is by Redish (2003), a highly regarded physics pr<strong>of</strong>essor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aryland. Even though the students thought his lectureswere wonderful, Redish wondered how much they were actually learning.So he hired a graduate student to grab students at random as they filed out<strong>of</strong> class at the end <strong>of</strong> the lecture and ask, “What was the lecture you justheard about?” It turned out that the students could respond with only with thevaguest <strong>of</strong> generalities.Hrepic, Zollman, and Rebello (2007) at Kansas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carriedout a much more structured study. <strong>The</strong>y asked 18 students from an introductoryphysics class to attempt to answer six questions on the physics <strong>of</strong> sound andthen, primed by that experience, to get the answers to those questions bylistening to a 14-minute, highly polished commercial videotaped lecturegiven by someone who is supposed to be the world’s most accomplishedphysics lecturer. On most <strong>of</strong> the six questions, no more than one student wasable to answer correctly.In a final example,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times Perkins and I (2005) have presentedsome non-obvious fact in a lecture along with an illustration, and then quizzedthe students 15 minutes later on the fact. About 10 percent usually rememberit by then. To see whether we simply had mentally deficient students, I oncerepeated this experiment when I was giving a departmental colloquium at one<strong>of</strong> the leading physics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trong>The</strong> audience wasmade up <strong>of</strong> physics faculty membe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but the result wasabout the same—around 10 percent.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05Given that there are thousands <strong>of</strong> traditional science lectures being givenevery day, these results are quite disturbing. Do these findings make sense?Could this meager transfer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in lectures be a generic problem?<strong>The</strong>se results do indeed make a lot <strong>of</strong> sense and probably are generic,based on one <strong>of</strong> the most well-established—yet widely ignored—results <strong>of</strong>cognitive science: the extremely limited capacity <strong>of</strong> the short-term workingmemory. <strong>The</strong> research tells us that the human brain can hold a maximum <strong>of</strong>about seven different items in its short-term working memory and can processno more than about four ideas at once. Exactly what an “item” means whentranslated from the cognitive science lab into the classroom is a bit fuzzy. Butthe number <strong>of</strong> new items t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remember and processin the typical hour-long science lecture is vastly greater. So we should not besurprised to find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take away only a small fraction <strong>of</strong>what is presented to them in that format.Understanding Basic ConceptsWe physicists believe that one <strong>of</strong> the great strengths <strong>of</strong> physics is thatit has a few fundamental concepts that can be applied very widely. Thishas inspired physics-education researchers to study how well students areactually learning the basic concepts in their physics courses, particularly atthe introductory level.<strong>The</strong>se researchers have created some good assessment tools for measuring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Probably the oldest and most widely used <strong>of</strong> theseis the Force Concepts Inventory (FCI) (Hestenes, Wells, & Swackhammer,1992). This instrument tests students’ mastery <strong>of</strong> the basic concepts <strong>of</strong> force


106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and motion, which are covered in every first-semester postsecondary physicscourse. <strong>The</strong> FCI is composed <strong>of</strong> carefully developed and tested questions thatusually require students to apply the concepts <strong>of</strong> force and motion in a realworldcontext, such as explaining what happens when a car runs into a truck.<strong>The</strong> FCI—now administered in hundreds <strong>of</strong> courses annually—normally isgiven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strong>of</strong> the semester to see how much students havelearned during the course.Hake (1998) compiled the FCI results from 14 different traditionalcourses and found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course, students master nomore than 30 percent <strong>of</strong> the key concepts that they did not already know atthe start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 (see Figure 4). Similar sub-30-percent gains are seenin many other unpublished studies and are largely independent <strong>of</strong> lecturerFraction <strong>of</strong> Courses0.50.40.30.20.11 (A) (B) (C)(D)(E)20.00.0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520.560.600.640.680.72Figure 4 Fractional Improvement in FCI Score 1quality, class size, and institution. <strong>The</strong> consistency <strong>of</strong> those results clearly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blem is in the basic pedagogical approach: <strong>The</strong>traditional lecture is simply not successful in helping most students achieve1 From "Interactive-engagement versus traditional methods: A six-thousand-student survey<strong>of</strong> mechanics test data for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s," by Hake, R. (1998). <strong>The</strong> AmericanJournal <strong>of</strong> Physics, 66 (1), 64–74.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07mastery <strong>of</strong> fundamental concepts. Pedagogical approaches involving moreinteractive engagement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show consistently higher gains on the FCIand similar tests.Affecting BeliefsStudents believe certain things about what physics is and how one goesabout learning the discipline, as well as how one solves problems in physics.If you interview a lot <strong>of</strong> people, you find that their beliefs lie on a spectrumthat ranges from “novice” to “expert.” My research group and others havedeveloped survey instruments that can measure where on this scale a person’sbeliefs lie.What do we mean by a “novice” in this context? Adapting thecharacterization developed by Hammer (1997), novices see the content <strong>of</strong>physics instruction as isolated pieces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handed down by anauthority and disconnected from the world around them—that they can onlylearn by memorization. To the novice, scientific problem-solving is justmatching the pattern <strong>of</strong> the problem to certain memorized recipes.Experts—i.e., physicists—see physics as a coherent structure <strong>of</strong> conceptsthat describe nature and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experiment. Expertproblem-solving involves employing systematic, concept-based, and widelyapplicable strategies. Since this includes being applicable in completely newsituations, this strategy is much more useful than the novice problem-solvingapproach.Once you develop the tools to measure where people’s beliefs lie on thisexpert-to-novice scale, you can see how students’ beliefs change as a result <strong>of</strong>


10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their courses. What you would expect, or at least hope, is that students wouldbegin their college physics course somewhere on the novice side <strong>of</strong> the scaleand that after completing the course they would have become more expertlikein their beliefs.What the data say is just the opposite. On average, students have morenovice-like beliefs after they have completed an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than they had when they started; this was found for nearly every introductorycourse measured. More recently, my group started looking at beliefs aboutchemistry. If anything, the effect <strong>of</strong> taking an introductory college chemistrycourse is even worse than for taking physics.So we are faced with another puzzle about traditional science instruction.This instruction is explicitly built around teaching concepts and is beingprovided by instructors who, at least at the college level, are unquestionablyexperts in the subject. And yet their students are not learning concepts, andthey are acquiring novice beliefs about the subject. How can this be?Research on learning once again provides answers. Cognitive scientistshave spent a lot <strong>of</strong> time studying what constitutes expert competence in anydiscipline, and they have found a few basic components. <strong>The</strong> first is thatexperts have lots <strong>of</strong> factual knowledge about their subject, which is hardly asurprise. But in addition, experts have a ment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facilitates the retrieval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heir knowledge. Third,experts have an ability to monitor their own thinking (“metacognition”), atleast in their discipline <strong>of</strong> expertise. <strong>The</strong>y are able to ask themselves, “Do Iunderstand this? How can I check my understanding?”A traditional science instructor concentrates on teaching factualknowledge, with the implicit assumption that expert-like way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09about the subject come along for free or are already present. But that is notwhat cognitive science tells us. It tells us instead that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these different way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by means <strong>of</strong> extended, focused mental effort.Also, new way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are always built on the prior thinking <strong>of</strong> theindividual, so i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s to be successful, it is essential totake that prior thinking into account.This is basic biology. Everything that constitutes “understanding”science and “thinking scientifically” resides in the long-term memory, whichis developed via the construction and assembly <strong>of</strong> component proteins. So aperson who does not go through this extended mental construction processsimply cannot achieve mastery <strong>of</strong> a subject.When you understand what makes up expert competence and how it isdeveloped, you can see how cognitive science accounts for the classroomresults that I presented earlier. Students are not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sthat enable experts to organize and apply the inform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discipline,nor are they being helped to develop either the ment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at facilitates the retrieval and app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hat knowledge or a capacityfor metacognition. So it makes perfect sense that they are not learning to thinklike experts, even though they are passing science courses by memorizingfacts and problem-solving recipes.Improved Teaching and LearningIf we now return to the puzzle <strong>of</strong> my graduate students—why theirfirst 17 years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 seemed so ineffective, while a few years <strong>of</strong> doingresearch turned graduate students into expert physicists—we see that the firstpart <strong>of</strong> the mystery is solved: Those traditional science courses did little to


11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develop expert-like thinking about physics. But why is working in a researchlab so different?A lot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and cognitive research can be reduced to this basicprinciple: People learn by creating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But that doesnot mean they must or even can do it without assistance. Effective teachingfacilitates that creation by getting students engaged in thinking deeply aboutthe subject at an appropriate level and then monitoring that thinking andguiding it to be more expert-like.When you put it in those terms, you realize that this is exactly whatall my graduate students are doing 18 or 20 hours a day, seven days aweek. (Or at least that is what they claim—the reality is a bit less.) <strong>The</strong>yare focused intently on solving real physics problems, and I regularly probehow they are thinking and give them guidance to make it more expert-like.After a few years in that environment they turn into experts, not becausethere is something magic in the air in the research lab but because they areengaged in exactly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are required for developingexpert competence.Once I realized this, I started to think how these ideas could be used toimprove the teaching <strong>of</strong> undergraduate science. Of course it would be veryeffective to put every student into a research lab to work one-on-one with afaculty member rather than taking classes. While that would probably workvery well and is not so different from my own education, obviously it is notpractical as a widespread solution. So if the economic realities dictate that wehave to use courses and classrooms, how can we use these ideas to improveclassroom teaching? <strong>The</strong> key is to get these desirable cognitive activities, asrevealed by research, into normal course activities.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11I am not alone in coming to this conclusion. <strong>The</strong>re is a significantcommunity <strong>of</strong> science-education researchers, particularly in physics, whoare taking this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strong>of</strong> new pedagogicalapproaches. This is paying <strong>of</strong>f in clear demonstrations <strong>of</strong> improved learning.Indeed, some innovative pedagogical strategies are sufficiently mature thatthey are being routinely replicated by other instructors with similar results.So what are a few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these strategies, and how do they reflectour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cognition?a.b.c.Figure 5 Result <strong>of</strong> loading student upwith low, medium, and high cognitive loadsReducing Cognitive Load<strong>The</strong> first way in which one can use research on learning to create betterclassroom practices addresses the limited capacity <strong>of</strong> the short-term workingmemory. Anything one can do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mproves learning.<strong>The</strong> effective teacher recognizes that giving the students material to masteris the mental equivalent <strong>of</strong> giving them packages to carry (see Figure 5).With only one package, they can make a lot <strong>of</strong> progress in a hurry. If they areloaded down with many, they stagger around, have a lot more trouble, and


11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can’t get as far. And when they experience the mental equivalent <strong>of</strong> manypackages dumped on them at once, they are squashed flat and can’t learnanything.So anything the teacher can do to reduce that cognitive load whilepresenting the material will help. Some ways to do so are obvious, such asslowing down. Others include having a clear, logical, explicit organization tothe class (including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deas presentedand connections to things the students already know), using figures whereappropriate rather than relying only on verbal descriptions and minimizingthe use <strong>of</strong> technical jargon. All these things reduce unnecessary cognitivedemands and result in more learning.Addressing BeliefsA second way teachers can improve instruction is by recognizing the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science. This is an area my own groupstudies. We see that the novice/expert-like beliefs are important in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ways—for example they correlate with content learning and choice <strong>of</strong> major.However, our particular interest is how teaching practices affect studentbeliefs. Although this is a new area <strong>of</strong> research, we find that with ratherminimal interventions, a teacher can avoid the regression mentioned above.<strong>The</strong> particular intervention we have tried addresses student beliefs byexplicitly discussing, for each topic covered, why this topic is worth learning,how it operates in the real world, why it makes sense, and how it connects tothings the student already knows. Doing little more than this eliminates theusual significant decline and sometimes results in small improvements, asmeasured by our surveys. This intervention also improves student interest,because the beliefs measured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at interest.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13Stimulating and Guiding ThinkingMy third example <strong>of</strong> how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be improved isby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that effective teaching consists <strong>of</strong> engagingstudents, monitoring their thinking, and providing feedback. Given the realitythat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at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going tobe dominated by time together in the classroom, this means the teacher mustmake this happen first and foremost in the classroom.To do this effectively, teachers must first know where the students arestarting from in their thinking, so they can build on that foundation. <strong>The</strong>nthey must find activities that ensure that the students actively think aboutand process the important ideas <strong>of</strong> the discipline. Finally, instructors musthav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y can probe and then guide that thinking onan ongoing basis. This takes much more than just mastery <strong>of</strong> the topic—itrequires, in the memorable words <strong>of</strong> Lee Shulman, “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Getting students engaged and guiding their thinking in the classroom isjust the beginning <strong>of</strong> true learning, however. This classroom experience hasto be followed up with extended “effortful study,” where the student spendsconsiderably more time than is possible in the classroom developing expertlikethinking and skills.Even the most thoughtful, dedicated teachers spend enormously moretime worrying about their lectures than they do about their homeworkassignments, which I think is a mistake. Extended, highly focused mentalprocessing is required to build those little proteins that make up the long-termmemory.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n the relatively brief period students spendin the classroom, 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to develop the long-term memorystructures required for subject mastery.


114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To ensure that the necessary extended effort is made, and that it isproductive, requires carefully designed homework assignments, gradingpolicies, and feedback. As a practical matter, in a university environmentwith large classe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students to get the feedback thatwill make their study time more productive and develop their metacognitiveskills is through peer collaboration.Using TechnologyI believe that most reasonably good teachers could engage students andguide their thinking if they had only two or three students in the class. Butthe reality <strong>of</strong> the modern university is that we must find a way to accomplishthis with a class <strong>of</strong> 200 students. <strong>The</strong>re are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new technologiesthat, when used properly, can be quite effective at extending instructors’capabilities so that they can engage and guide far more students at once.A caveat: Far too <strong>of</strong>ten, the technology drives instruction and studentthinking rather than the educational purposes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anduse <strong>of</strong> the technology. A second caveat: <strong>The</strong>re is far too little careful testing <strong>of</strong>various technologies’ effectiveness in increasing the learning <strong>of</strong> real students.However, here are three demonstrably effective uses <strong>of</strong> technology.“Just-in-time teaching” was introduced by Novak, Gavrin, Patterson,and Christian (1998). <strong>The</strong> technique uses the Web to ask students questionsconcerning the material to be covered, questions that they must answerjust before class. <strong>The</strong> students thus start the class already engaged, andthe instructor, who has looked at the students’ answers, already knows areasonable amount about their difficulties with the topic to be covered.A second technology that I have worked with extensively is personalresponsesystems or “clickers.” Each student has a clicker with which to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15answer questions posed during class. A computer records each student’sanswer and can display a histogram <strong>of</strong> those responses. <strong>The</strong> clicker efficientlyand quickly gets an answer from each student for which that student isaccountable but which is anonymous to their peers.I have found that these clickers can have a pr<strong>of</strong>ound impact on theeducational experience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strong>The</strong> most productive use <strong>of</strong> clickers inmy experience is to enhance the Peer Instruction (PI) technique developed byMazur (1997), particularly for less active or assertive students.I assign students to groups the first day <strong>of</strong> class (typically three to fourstudents in adjacent seats) and design each lecture around a series <strong>of</strong> sevento 10 clicker questions that cover the key learning goals for that day. <strong>The</strong>groups are told they must come to a consensus answer (entered with theirclickers) and be prepared to <strong>of</strong>fer reasons for their choice. It is in these peerdiscussions that most students do the primary processing <strong>of</strong> the new ideas andproblem-solving approaches. <strong>The</strong> process <strong>of</strong> critiquing each other’s ideas inorder to arrive at a consensus also enormously improves both their ability tocarry on scientific discourse and to test their own understanding.Clickers also give valuable (albeit <strong>of</strong>ten painful) feedback to the instructorwhen they reveal, for example, that only 10 percent <strong>of</strong> the students understoodwhat was just explained. But they also provide feedback in less obvious ways.By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classroom and listening in on the consensus-groupdiscussions, I quickly learn which aspects <strong>of</strong> the topic confuse students andcan then target those points in the follow-up discussion. Perhaps even moreimportant is the feedback provided to the students through the histogramsand their own discussions. <strong>The</strong>y become much more invested in their ownlearning. When using clickers and consensus groups, I have dramatically moresubstantive questions per class period—more students ask questions and the


116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students represent a much broader distribution by ethnicity and gender—thanwhen using the peer-instruction approach without clickers.A third powerfu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ophisticated onlineinteractive simulation. This technique can be highly effective and takes lesstime to incorporate into instruction than more traditional materials. My grouphas created and tested over 60 such simulations and made them available forfree. 2 We have explored their use in lecture and homework problems and asreplacements for, or enhancements <strong>of</strong>, laboratories.Figure 6 Circuit Constructions Kit Interactive Simulation<strong>The</strong> “circuit construction kit” is a typical example <strong>of</strong> a simulation (seeFigure 6). It allows one to build arbitrary circuits involving realistic-lookingresistors, light bulbs (which light up), wires, batteries, and switches andget a correct rendition <strong>of</strong> voltages and currents. <strong>The</strong>re are realistic volt andammeters to measure circuit parameters. <strong>The</strong> simulation also shows cartoonlikeelectrons moving around the circuit in appropriate paths, with velocitiesproportional to current. We have found this simulation to be a dramatic helpto stud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concepts <strong>of</strong> electric current and voltage,when substituted for an equivalent lab with real components.2 Available at www.phet.colorado.edu.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17As with all goo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effectiveness <strong>of</strong> goodsimulations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ir design is governed by researchon how people learn, and the simulations are carefully tested to ensure theyachieve the desired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y can enhance the ability <strong>of</strong> a good instructorto portray how experts think when they see a real-life situation and providean environment in which a student can learn by observing and exploring. <strong>The</strong>power <strong>of</strong> a simulation is that these explorations can be carefully constrained,and what the student sees can be suitably enhanced to facilitate the desiredlearning. Using these various effective pedagogical strategies, my group andmany others have seen dramatic improvements in learning.Table 1 Comparison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Results from Traditionally Taught Coursesand Courses Using Research-Based PedagogyTraditional InstructionRetention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fromlecture:10% after 15 minutesGain in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25%Beliefs about physicsand problem-solving:signifi cant dropResearch-Based InstructionRetention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fromlecture:more than 90% after 2 daysGain in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50-70%A small improvementInstitutional ChangeWe now have good data showing that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science are not successful for a large proportion <strong>of</strong> our students, and we havea few research-based approaches that achieve much better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


11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teaching works, but how do we make this thenorm for every teacher in every classroom, rather than just a set <strong>of</strong> experimentalprojects? This has been my primary focus for the past several years.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changing college education is changing theteaching <strong>of</strong> science at the major research universities, because they set thenorms that pervade the education system regarding how science is taughtand what it means to “learn” science. <strong>The</strong>se departments produce most <strong>of</strong> thecollege teachers who then go on to teach science to the majority <strong>of</strong> collegestudents, including future school teachers. So we must start by changing thepractices <strong>of</strong> those departments.<strong>The</strong>re are several major challenges to modifying how they educate theirstudents. First, in universities there is generally no connection between theincentives in the system and student learning. A lot <strong>of</strong> people would saythat this is because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ir faculty do not care aboutteaching or student learning. I do not think that is true—many instructors carea great deal. <strong>The</strong> real problem is that we have almost no authentic assessments<strong>of</strong> what students actually learn, so it is impossible to broadly measure thatlearning and hence impossible to connect it to resources and incentives. Wedo have student evaluations <strong>of</strong> instructors, but these are primarily popularitycontests and not measure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strong>The</strong> second challenge is that while we know how to develop the necessarytools for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in a practical, widespread way at theuniversity level, carrying this out would require a significant investment.Introducing effectiv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n all college science courses—by, for instance, developing and testing pedagogically effective materials,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ing for faculty development—would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19also require resources. But the budget for R&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ong>of</strong>improved educational methods at most universities is essentially zero. Moregenerally, there is not the political will on campus to take the steps required tobring about cultural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like science departments.Our society faces both a demand for improved science education andexciting opportunities for meeting those demands. Taking a more scholarlyapproach to education—that is, utilizing research on how the brain learns,carrying out careful research on what students are learning, and adjustingou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ccordingly—has great promise. Research clearlyshows the failures <strong>of</strong>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he superiority <strong>of</strong> some newapproaches for most students. However,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insert intoevery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lassroom thes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and amindset that teaching should be pursued with the same rigorous standards <strong>of</strong>scholarship as scientific research.Although I am reluctant to <strong>of</strong>fer simple solutions for such a complexproblem, perhaps the most effective first step will be to provide sufficientcarrots and sticks to convince the faculty members within each departmentor program to come to a consensus as to their desired learning outcomes ateach level (course, program, etc.) and to create rigorous means to measure theactual outcomes. <strong>The</strong>se learning outcomes cannot be vague generalities butrather should be the specific things they want students to be able to do thatdemonstrate the desired capabilities and mastery and hence can be measuredin a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fashion. <strong>The</strong>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assessing the outcomes must meet certain objective standards <strong>of</strong> rigor andalso be collectively agreed upon and used in a consistent manner, as is donein scientific research.


12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References1. Adams, W., Perkins, K. K., Dubson, M., Finkelstien, N. D., & Wieman,C. E. (2005). <strong>The</strong> design and valid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Colorado learningattitudes about science survey. In J. Marx, P. Heron, & S. Franklin(Eds.), Proceedings <strong>of</strong> the 2004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pp. 45–48). NY: Melville.2. Hake, R. (1998). Interactive-engagement versus traditional methods:A six-thousand-student survey <strong>of</strong> mechanics test data for introductoryphysics courses.” <strong>The</strong> Americ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Physics, 66 (1), 64–74.3. Hammer, D. (1997). Discovery learning and discovery teaching.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5 (4), 485–529.4. Hestenes, D., Wells, M., & Swackhammer, G. (1992). Force conceptinventory. <strong>The</strong> Physics Teacher, 30, 141–158.5. Hrepic, Z., Zollman, D., & Rebello, N. (2007). Comparing students’ andexperts’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 content <strong>of</strong> a lecture. Journal <strong>of</strong> Science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6 (3), 213–224.6. Mazur, E. (1997). Peer instructions: A user’s manual. NJ: PrenticeHall.7. Novak, G., Patterson, E., Gavrin, A., & Christian, W. (1999). W. Justin-timeteaching: Blending active learning with web technology. NJ:Prentice Hall.8. Perkins, K. K., Adams, W. K., Pollock, S. J., Finkelstein, K. D., &Wieman, C. E. (2005). Correlating student attitudes with studentlearning using the Colorado learning attitudes about science survey.In J. Marx, P. Heron and S. Franklin (Eds.), Proceedings <strong>of</strong> the 2004


Carl Wieman, Why Not Tr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121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pp. 61–64). NY: Melville.Retrieved November 19, 2008, from http://www.colorado.edu/physics/EducationIssues/Group%20Papers/CLASS-Perkins_PERCfinal.pdf.9. Redish, E. (2003). Teaching physics with the physics suite. NJ: Wiley.


Thoughts on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Courses**Lynne Nakano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teach here at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CUHK) and as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It was a greathonor to have received the Exemplary Teaching Award in General Educationfor 2007–08. I wish to thank my Department Chair, Pr<strong>of</strong>essor Lee Wood Hung,for his support and for his dedication to students and quality teaching at the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Japanese Studies. I am also indebted to all <strong>of</strong> my colleaguesfor their advice and for providing models <strong>of</strong> good teaching. I am grateful tomy Ph.D. supervisor, Pr<strong>of</strong>essor William Kelly, for creating the course on Japanat Yal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upon which my own course on Japan is based. From myformer teachers, predecessors, and colleagues I have been fortunate to havebeen taugh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that I try to practice in my own teaching.I believe these principles are relevant to the core vision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Associate Pr<strong>of</strong>essor,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Japanese Studies, Faculty <strong>of</strong> Arts,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strong>The</strong> article is based on a speech delivered in the award presentation ceremony <strong>of</strong> ExemplaryTeaching Award in General Education (2007–08) at CUHK.


124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at CUHK. 1 My principles are to teach the students to prepare them for theirfuture beyond university and to encourage them to believe in their potentialin the classroom and beyond. Although not listed in any <strong>of</strong> my courseoutlines, I try to draw on these principles when I make decisions about howto organize a course, select topics for discussion, and structure assignments.<strong>The</strong>y constitute a secret curriculum that I generally keep to myself, but thatnevertheless informs my teaching and defines the spirit that I try to bring tomy lessons.My secret curriculum emerged from my initial terror <strong>of</strong> the enormousresponsibility involved in standing in front <strong>of</strong> 50 bright, expectant universitystudents for a whole semester. I am now no longer as terrified to stand in front<strong>of</strong> a class, but I am reminded <strong>of</strong> my responsibility to students in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 newways. Today, my sense <strong>of</strong> responsibility is sparked by the look <strong>of</strong> anticipationin the eye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on the first day <strong>of</strong> class and in the seriousness <strong>of</strong> secondand third year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risk being excited by learning andwho desire to become capable young adults and critical independent thinkers.To fulfill this responsibility, I try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ools and skills thatcan help them in their lives beyond graduation.Secret CurriculumAlthough my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s about Japanese society andculture, my aim has not been to try to teach students all I can about Japanese1 I believe that my principles are relevant 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aims <strong>of</strong> helpingstudents develop their own judgment and sense <strong>of</strong> values,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broadintellectual perspective that integrates knowledge, and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a life-longcapacity for learning by helping them to see connections between knowledge and their ownexperiences.


Lynne Nakano, Thoughts on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125society. One semester is far too short a period to attempt such a task. I am alsodoubtful that students will benefit most from simply accumulating facts aboutJapan. Rather, my approach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at itmeans to be a human being in Japan and how that compares with being ahuman being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and in our world. I try to hold up Japan as a mirrorto students, and in the mirror I try to show them that people living in Japan arehuman beings just like themselves, facing similar problems about how to live.In my courses, I focus on how people in Japan make choices about education,family, career, love, and how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strong>The</strong> aim is to encouragethe students to develop a compassionate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other people andto seriously examine their own values and choices, and the consequences <strong>of</strong>these. For example, as a class exercise I sometimes create scenarios in whichan individual in Japan has to choose between achieving success at work andspending more time with his/her family. I make the scenario very specific,down to the amount <strong>of</strong> salary to be sacrificed and hours per week with one’sfamily to be gained. I ask students to put themselves in that person’s shoesand consider how they would respond. Rather than identifying right or wronganswers,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values and logic that informsour choices as human beings. I think Japan serves as a very good example forthis process becaus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country to begin with andJapan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in Asia, and in the world.<strong>The</strong>re are other lessons in my secret curriculum. I try to teach the ideathat accomplishments are achieved with the help <strong>of</strong> others. I try to givestudent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the class a success. If students areresponsible for one another, they take ownership <strong>of</strong>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the success <strong>of</strong> the class. I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on various projectsand ask all <strong>of</strong> them to assess the helpfulness <strong>of</strong> the members <strong>of</strong> their group.


126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I ask students to evaluate one another on how hard they think each member<strong>of</strong> their group worked on a project and how much time they think their groupmate spent on the project. I have students change groups every few weeks.By the end <strong>of</strong> the semester, the students receive feedback from a substantialnumber <strong>of</strong> classmates regarding how easy they are to work with. I also askthe students to write qualitative comments on their classmates. <strong>The</strong> students’comments have included statements such as “Come to class more <strong>of</strong>ten!”This encourages responsible participation in ways beyond what I am capable<strong>of</strong> eliciting from them as a teacher.I try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strong>of</strong> respect for the students’ views byreferencing what classmates have said and done to contribute to our sharedlearning project. I try to speak less and listen more. I use icebreakers on thefirst day <strong>of</strong> class to set the tone for participation and listening. Icebreakersare games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to get to know one another and get intothe habit <strong>of</strong> sharing. Recently, I have been using a game in which I dividethe class into groups <strong>of</strong> five to eight students and ask each group to discoverone thing that is unique about each person. <strong>The</strong>n I ask them to change groupsand discover what everyone in the group has in common. I believe that onereason why students do not participate more in class is because they are notcomfortable with one another and are not sure how their peers will respondwhen they express their opinions. I was <strong>of</strong>ten surprised in my early days <strong>of</strong>teaching that I knew the name <strong>of</strong> everyone in the class but that the studentsdid not know one another. Through the icebreaker games, I try to make surethat students know one another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day <strong>of</strong> class.I try to teach the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listening. I do this in part by trying to be agood listener myself. I sometimes have to put a finger or two or even a whole


Lynne Nakano, Thoughts on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127fist over my mouth to keep myself from talking. Putting my hand over mymouth reminds me to keep silent and may make the students confident thatI am listening seriously and respecting their views. I try not to ask questionsand then demand that students produce the answer that is in my mind. Thiskind <strong>of</strong> class discussion becomes a guessing game with only the teacherholding the correct answer. If I think that a student’s answer is really <strong>of</strong>f themark, I may ask classmates to play the devil’s advocate rather than play itmyself. Like many other teachers, I find it useful to have students answerquestions in groups and then report on their answers to the class. I then askmy teaching assistant to summarize and record the students’ answers and Ipost the summary <strong>of</strong> the class discussion on the class website (CUForum orWebCT) along with my comments on the discussion. This gives me time tothink about how to respond in constructive and positive ways to students’views and I believe it also allows students to more comfortably express theiropinions without fear <strong>of</strong> being contradicted by the teacher during the class. Ithink this also helps to build confidence in the students about what they havelearned from the discussion.Setting High Standards that Everyone Can AchieveHaving had the privilege <strong>of</strong> attending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best educational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 sometimes wonder if I am being overlyoptimistic when I urge students and recent graduates to pursue their dreams,especially given the recent global economic troubles. But I believe that eachperson is born with their own particular package <strong>of</strong> unique abilities that itis their duty to discover and develop to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I believe in


12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uilding the students’ confidence so that they feel that they have a voice andthat they know that their decisions matter. Our students, I feel, don’t alwaysrealize their own intelligence, abilities, and potential. I try to demonstrateto students their own value by taking their written work seriously, readingmultiple drafts, responding to comments on the class website, and providingfeedback to ideas raised in class. I try to give students my time as a way todemonstrate that they are important individuals who matter in this world.I also try to demonstrate my respect for them by setting high standards incoursework. I have found that when I set high standards, students generallyrespond by trying hard to achieve those standards. I do not simply set highstandards and then demand that the students achieve them. Rather, I makesure that the standards are clear at the start <strong>of</strong> the class and I try to providestudents with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so that each student is capable <strong>of</strong>achiev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example, I insist that students use relevantup-to-date academic sources in their papers, that their papers have a clearthesis statement, and that they use and cite sources appropriately in makingtheir arguments. I spend time discussing what I expect in the papers andmake it clear to students that this is not some idiosyncratic whim about howI would like to see their papers done. Rather, I explain that this is what agood academic paper should look like and that I expect nothing less. I believethat every one <strong>of</strong> my students is capable <strong>of</strong> achieving the standards that I set.I believe that most students leave my class feeling that they were challengedand that most students feel a sense <strong>of</strong> accomplishment in being able to meetthat challenge. Students sometimes surprise me with standards that are evenhigher than my own. One student, for example, continued to rewrite her finalpaper even after she had finished the course and graduated from <strong>Chinese</strong><strong>University</strong>.


Lynne Nakano, Thoughts on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129Getting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Teaching has also been a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me. I have learnedthat classroom learning is a collective effort. I have learned that it is moreeffective to work at inspiring students to help and motivate one another thanto try to take on this job alone. I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and even more difficultto achieve a successful coll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but I know that suchan environment has been created when I see it. Such an environment involvesa sense <strong>of</strong> community, respect for the opinions <strong>of</strong> others, recognition <strong>of</strong> theachievements <strong>of</strong> others, open-mindedness, humility, students motivating eachother, and a sense <strong>of</strong> humor. When a class becomes united, the atmosphereis magical and there is a lot <strong>of</strong> laughter. I have also learned to loosen up andbe a little silly, in the realization that at times the best laughter is when thestudents laugh at me. It means that I am not immune to being teased andnot so different from them. Laughter to me indicates that a course is beingtaught successfully, while a failure to laugh signals that there are problemswith the course. I think that students laugh when they feel comfortable withthe course materials, the teacher, and with one another. In this atmosphere,I think that I am more likely to get their attention, tha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be themselves, and tha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us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As I have mentioned, students <strong>of</strong>ten help me in this effort. <strong>The</strong>re areusually a few students in each class who are willing to emerge as class leaders,intellectually and socially. <strong>The</strong>se individuals can push their classmatesto think further and more deeply by generating excitement about learningthat spreads to their classmates, and by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laugh. I try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se students feel comfortable enoughto step forward. I try to show students that I am not always right and that


13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I have made and do make mistakes. I sometimes ask them to solve intellectual,cultural, or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I have faced in the past and then informthem afterwards that they had solved a problem that troubled me at somepoint. I also try to encourage students by affirming their achievements. I liketo tell them, “You see what you are doing? This is the way to learn!” Or“Look, this is what you have accomplished!”I know that the idea <strong>of</strong> a shared learning project has been successful whenstudents voluntarily bring in relevant articles or photos to class, when classdiscussions inspire enthusiastic online debate, and when students volunteerto give presentations about relevant topics in class. <strong>The</strong>se small acts create asense <strong>of</strong> sharing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n the class. Students sometimessurprise me by continuing to send me updates about their learning even afterthey have left my class and even after they have lef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send me pictures <strong>of</strong> their travels to Japan and the world, explaining how theirpictures relate to what they learned in the course and telling me that they arestill learning. I usually ask whether I may share their pictures with currentclassmates and they are happy to do so.It has been a privilege to teach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o thestudents <strong>of</strong> CUHK. I love it that CUHK provides a first-class educationat an affordable price to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s people. I love it that this education<strong>of</strong>fers the possibility <strong>of</strong> being more than functional or specialized academictraining, rather allowing us to address questions <strong>of</strong> how to live a meaningfullife. It thus <strong>of</strong>fer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our students’ livesand the lives <strong>of</strong> those they touch. This to me is the only reason for pursuingknowledge. I try to pass my enthusiasm on to my students.


創 意 國 文— 大 學 語 文 教 學 的 創 新 與 探 索崔 燕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聯 合 國 際 學 院近 年 來 , 在 市 場 經 濟 衝 擊 下 , 整 個 社 會 都 變 得 越 來 越 急 功 近 利 ,人 們 往 往 只 以 實 用 性 來 衡 量 事 物 的 價 值 。 於 是 相 當 多 的 學 生 特 別 重 視外 語 和 電 腦 技 能 等 應 用 學 科 的 學 習 , 而 對 大 學 語 文 課 的 價 值 產 生 了 懷疑 , 對 他 們 而 言 , 大 學 語 文 課 似 乎 可 有 可 無 ( 邢 宇 皓 ,2004)。 事 實上 , 在 當 代 社 會 , 隨 著 各 專 業 間 的 交 叉 轉 換 變 得 日 益 普 遍 , 僅 具 備 一些 知 識 和 專 業 技 能 是 不 夠 的 。 高 素 質 的 專 業 人 才 既 要 有 良 好 的 分 析 、綜 合 和 創 新 等 能 力 , 還 需 要 培 育 人 文 精 神 , 形 成 健 全 的 人 格 , 因 此 ,當 代 大 學 生 還 需 要 補 足 人 文 素 質 教 育 。 所 謂 人 文 素 質 教 育 , 是 指 通 過 傳播 人 類 優 秀 文 化 成 果 、 使 學 生 受 到 環 境 薰 陶 , 並 從 而 令 其 內 化 為 受 教 育者 穩 定 的 內 在 品 質 , 如 人 格 、 氣 質 和 文 化 修 養 等 。 大 學 語 文 課 程 以 名 家名 作 為 載 體 , 學 生 通 過 閱 讀 文 本 受 到 思 想 啟 迪 、 提 升 文 學 修 養 、 培 養審 美 情 趣 和 借 鑒 寫 作 技 巧 , 從 而 令 學 生 在 綜 合 分 析 能 力 和 審 美 鑒 賞 能*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中 國 語 言 文 化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


132 通 識 教 與 學力 等 方 面 有 所 提 高 , 同 時 亦 對 他 們 進 行 了 情 感 和 人 格 教 育 , 是 實 踐 人文 素 質 教 育 的 重 要 路 徑 。 1內 地 各 高 校 使 用 的 大 學 語 文 課 本 中 的 文 選 多 是 涵 蓋 了 古 今 中 外 作品 , 但 在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 我 們 選 擇 了 古 典 文 學 作 品 和 傳 統 文 化 為 主 要教 學 內 容 , 希 望 通 過 大 學 語 文 課 程 , 幫 助 學 生 對 古 典 文 學 和 傳 統 文 化形 成 更 深 入 的 認 知 和 理 解 。 在 物 質 技 術 高 度 發 達 的 今 天 , 如 何 將 傳 統文 化 注 入 現 代 氣 息 , 傳 承 並 發 揚 下 去 , 為 當 代 大 學 生 所 認 同 和 接 受 ,是 教 育 界 面 臨 的 一 個 重 要 課 題 。 因 此 , 在 教 學 實 踐 中 , 需 要 以 創 新 的方 式 傳 播 優 秀 的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 發 展 既 有 思 想 深 度 和 文 化 魅 力 、 又 能吸 引 學 生 積 極 參 與 的 新 課 程 。 在 講 授 大 學 語 文 課 程 過 程 中 , 我 校 積 極探 索 新 的 教 學 方 式 , 下 面 筆 者 將 從 三 個 方 面 介 紹 我 們 的 體 會 , 希 望 與各 地 同 行 交 流 , 共 同 推 進 大 學 語 文 課 程 的 創 新 與 發 展 。一 、 從 新 的 視 角 與 思 路 展 開 教 學筆 者 所 執 教 的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是 由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與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聯合 成 立 , 2 教 學 中 秉 承 了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重 視 人 文 素 質 教 育 的 傳 統 , 高 揚博 雅 教 育 理 念 。 據 筆 者 觀 察 , 目 前 大 學 語 文 課 於 內 地 高 校 處 於 不 斷 被邊 緣 化 的 狀 態 , 很 多 高 校 不 開 設 此 類 課 程 或 僅 將 其 設 置 為 選 修 課 , 聯1 在 於 2007 年 舉 辦 的 「 高 等 學 校 大 學 語 文 教 學 改 革 研 討 會 」 上 , 教 育 部 相 關 負 責 人 指出 , 大 學 語 文 課 程 對 提 高 人 才 培 養 品 質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高 等 學 校 應 加 強 大 學 語 文教 學 改 革 和 建 設 。 參 見 教 育 部 門 戶 網 站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searchinfo.jsp,2007 年 5 月 20 日 閱 讀 )。2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簡 稱UIC) 是 由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和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於 2005 年 11 月 在 廣 東 省 珠 海 市 攜 手 創 立 ,是 首 家 內 地 與 香 港 高 等 教 育 界 合 作 創 辦 的 大 學 , 獲 得 國 家 教 育 部 特 批 。UIC 設 有 工商 管 理 學 部 、 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學 部 、 理 工 科 技 學 部 共 三 個 學 部 , 下 設 十 三 個 專 業 ,學 院 實 施 四 年 全 英 文 教 學 , 畢 業 生 學 成 後 獲 頒 UIC 畢 業 證 書 和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學 士學 位 。


崔 燕 : 創 意 國 文 133合 國 際 學 院 卻 規 定 這 門 課 為 大 學 一 年 級 各 專 業 學 生 的 必 修 通 識 課 , 3 每週 三 課 時 , 學 習 兩 學 期 , 從 而 在 學 時 上 予 以 充 分 保 證 。( 一 ) 傳 統 的 「 大 學 語 文 」 往 往 融 古 今 中 外 文 學 作 品 於 一 體 , 這種 編 排 沿 襲 了 中 小 學 語 文 教 材 的 編 排 方 式 ( 陳 洪 ,2003)。 我 們 在 開設 這 門 課 程 時 , 認 為 學 生 在 大 學 階 段 應 對 中 國 語 文 不 僅 僅 是 泛 泛 瞭解 , 而 應 該 是 比 較 系 統 且 深 入 的 認 識 , 以 歷 史 性 眼 光 和 思 辨 能 力 來 分析 作 品 。 因 此 , 在 選 材 上 , 我 們 以 歷 史 時 代 為 軸 , 選 取 的 是 中 國 古 典文 學 的 代 表 性 作 品 ( 王 步 高 、 丁 凡 ,2003; 袁 行 霈 ,2005; 章 培 恆 、駱 玉 明 ,2004)。( 二 ) 在 教 學 中 , 我 們 突 破 將 「 大 學 語 文 」 局 囿 於 「 文 學 」 框 框內 的 傳 統 教 學 思 路 , 力 圖 從 哲 學 、 歷 史 和 政 治 等 人 文 綜 合 視 角 對 中 國古 代 文 學 經 典 作 品 進 行 解 讀 , 不 僅 著 眼 於 提 高 學 生 對 中 國 語 言 和 文 化的 理 解 和 表 達 能 力 , 亦 引 導 學 生 通 過 閱 讀 、 思 考 、 討 論 和 辨 析 , 批 判地 繼 承 和 借 鑒 前 人 豐 富 而 深 刻 的 思 想 成 果 。 例 如 , 在 講 授 中 國 上 古 神話 的 流 傳 時 , 我 從 儒 家 觀 念 和 中 國 神 話 歷 史 化 的 角 度 來 分 析 中 國 神 話看 起 來 短 小 、 不 成 系 統 的 特 點 , 同 時 也 聯 繫 當 代 民 間 文 學 采 風 運 動 ,說 明 有 關 中 國 神 話 的 流 傳 不 能 只 關 注 漢 族 神 話 , 中 國 各 少 數 民 族 也 保留 著 非 常 豐 富 的 神 話 故 事 ; 此 外 , 我 還 嘗 試 向 學 生 說 明 政 府 在 上 世 紀八 十 年 代 以 來 開 展 的 民 間 文 學 作 品 採 集 活 動 , 顯 示 了 政 治 力 量 對 文 學興 衰 的 巨 大 影 響 。 43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以 博 雅 教 育 為 追 求 , 通 識 教 育 是 學 生 所 學 課 程 的 一 個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所 有 學 生 必 須 修 滿 一 定 的 通 識 課 程 學 分 才 獲 畢 業 資 格 。 通 識 課 程 分 為 必 修 課 和 選 修課 ,「 大 學 語 文 」 是 必 修 課 之 一 。4 1984 年 5 月 28 日 , 由 中 國 文 化 部 、 國 家 民 委 和 民 研 會 共 同 簽 發 了 《 關 於 編 輯 出 版〈 中 國 民 間 故 事 集 成 〉〈 中 國 歌 謠 集 成 〉〈 中 國 諺 語 集 成 〉 的 通 知 》, 在 全 國 範 圍 內搜 集 各 地 區 和 各 民 族 口 頭 流 傳 的 民 間 文 學 作 品 , 是 內 地 規 模 最 大 、 普 查 面 最 廣 和 參加 人 數 最 多 的 一 項 民 間 文 學 作 品 採 集 工 程 。


134 通 識 教 與 學( 三 ) 在 傳 統 教 學 活 動 中 , 教 師 經 常 簡 單 地 把 學 生 當 作 教 的 對象 來 看 待 , 過 於 強 調 自 身 的 權 威 性 和 學 生 的 服 從 意 識 , 對 學 生 在 教 學活 動 中 的 主 觀 能 動 性 重 視 不 夠 。 現 代 教 育 理 念 主 張 , 教 學 是 教 師 以 知識 為 載 體 和 學 生 之 間 的 交 流 、 溝 通 、 啟 發 及 提 升 的 一 項 活 動 ( 李 楠 、朱 成 科 ,2008; 王 雯 、 胡 雯 潔 ,2008)。 這 一 觀 點 逐 漸 得 到 教 育 實 踐者 的 認 同 ( 楊 根 華 ,2008)。 在 大 學 國 文 課 教 學 過 程 中 , 我 們 突 出 了「 兩 個 主 體 」, 即 老 師 是 教 的 主 體 , 學 生 是 學 的 主 體 。 老 師 通 過 啟 發鼓 勵 學 生 多 角 度 、 多 層 面 地 看 問 題 , 學 生 學 會 獨 立 思 考 , 樂 於 接 受 新事 物 和 各 種 觀 點 。 例 如 , 在 學 習 「 屈 原 與 《 楚 辭 》」 這 部 分 內 容 時 ,我 請 學 生 討 論 如 何 看 待 屈 原 的 投 江 行 為 , 很 多 學 生 表 示 不 贊 同 屈 原 的選 擇 。 我 請 學 生 各 抒 己 見 , 學 生 有 多 種 看 法 , 即 使 不 贊 同 , 原 因 也 各異 。 通 過 傾 聽 其 他 同 學 的 想 法 , 學 生 對 屈 原 的 自 殺 有 了 多 方 面 的 認識 , 我 再 與 學 生 分 析 屈 原 的 人 生 時 , 告 訴 學 生 可 以 保 留 自 己 的 看 法 ,但 也 要 思 考 其 他 觀 點 是 否 具 有 合 理 性 。 課 堂 互 動 在 大 班 教 學 中 實 施 起來 很 不 容 易 , 且 又 受 到 課 堂 時 間 的 限 制 , 討 論 時 間 不 充 分 , 雖 然 有 著種 種 約 束 , 但 師 生 雙 方 通 過 教 學 互 動 發 展 自 身 的 主 體 性 , 使 各 自 的生 命 力 在 課 堂 上 都 得 以 展 現 , 使 教 學 過 程 本 身 具 有 生 成 新 因 素 的 可能 , 有 益 於 師 生 共 同 創 造 出 一 個 既 寓 教 於 樂 , 又 寓 學 於 樂 的 充 滿 活 力的 課 堂 。此 外 , 我 們 強 調 文 化 的 生 命 力 在 於 不 斷 地 創 新 , 學 生 應 古 為 今用 , 推 陳 出 新 。 為 此 , 我 們 將 創 意 引 入 課 堂 , 培 養 學 生 的 創 新 思 維 能力 , 這 門 課 程 因 此 也 被 稱 為 「 大 學 國 文 創 意 課 程 」( 為 表 述 方 便 , 以下 仍 簡 稱 「 大 學 國 文 」)。二 、 通 過 新 的 教 學 設 計 鼓 勵 學 生 創 意如 上 所 述 ,「 大 學 國 文 」 旨 在 採 用 一 種 新 的 視 角 和 思 路 來 開 設


崔 燕 : 創 意 國 文 135「 大 學 語 文 」。 在 具 體 的 教 學 活 動 中 , 我 們 採 取 靈 活 多 樣 的 教 學 方式 , 鼓 勵 同 學 們 積 極 參 與 創 造 , 充 分 發 揮 想 像 力 和 創 造 力 , 探 尋 適 合自 己 的 學 習 途 徑 。 在 這 門 課 程 中 , 我 們 宣 導 創 新 與 興 趣 , 無 論 是 課 堂教 學 還 是 課 外 作 業 設 置 方 面 , 都 追 求 別 開 生 面 , 以 創 新 的 形 式 , 使 教學 突 破 傳 統 的 課 堂 模 式 , 通 過 互 動 、 體 驗 和 富 有 創 意 的 教 學 模 式 , 在一 個 更 加 開 放 、 互 動 的 學 習 空 間 中 , 讓 學 生 親 身 體 驗 中 國 語 言 文 化 的價 值 和 魅 力 , 激 發 文 化 創 意 , 培 育 人 文 精 神 , 培 養 民 族 認 同 感 和 愛 國情 懷 。 如 下 擬 從 三 點 介 紹 課 程 中 的 創 新 設 計 。( 一 )「 因 材 施 教 」 的 練 習 設 計 : 與 大 多 數 教 材 沒 有 課 後 思 考 題或 只 有 幾 道 思 考 題 不 同 , 在 「 大 學 國 文 」 教 學 中 , 一 方 面 , 我 們 按 照不 同 類 型 分 別 設 計 了 豐 富 的 思 考 練 習 題 目 , 讓 各 個 專 業 的 學 生 可 以 結合 自 己 的 學 習 興 趣 自 由 選 擇 回 答 題 目 ; 另 一 方 面 , 在 題 目 的 設 計 中 我們 突 出 貼 近 性 — 貼 近 當 代 生 活 , 貼 近 專 業 特 點 , 使 學 生 不 僅 僅 是 泛泛 而 答 。 我 們 通 過 設 計 引 導 學 生 創 造 性 地 運 用 所 學 知 識 , 充 分 發 揮 自主 性 和 創 造 力 , 以 獨 特 的 視 角 分 析 現 象 , 理 解 問 題 。 這 樣 一 來 , 學 生不 僅 僅 加 深 了 對 中 國 文 學 、 文 化 史 的 瞭 解 , 還 逐 步 學 會 「 以 史 為 鏡 」來 分 析 當 下 問 題 , 認 識 當 今 社 會 。 例 如 , 在 介 紹 中 國 傳 統 飲 食 文 化 的時 候 , 我 們 設 計 題 目 請 國 際 新 聞 學 專 業 的 學 生 採 訪 學 校 內 中 外 師 生 ,並 撰 寫 調 查 報 告 , 分 析 當 代 人 飲 食 文 化 的 特 點 , 中 西 飲 食 觀 念 的 差異 , 以 及 傳 統 飲 食 文 化 在 當 代 的 影 響 等 等 。( 二 ) 新 穎 趣 味 的 創 意 寫 作 : 創 意 寫 作 通 過 新 穎 有 趣 的 寫 作 題目 , 為 學 生 提 供 了 一 個 彰 顯 自 己 才 能 的 新 空 間 。 我 們 鼓 勵 學 生 將 自 己的 學 習 和 生 活 結 合 起 來 , 通 過 把 文 學 藝 術 作 品 放 到 日 常 生 活 中 予 以梳 理 和 重 新 組 合 , 產 生 新 的 體 驗 、 新 的 感 受 , 並 通 過 創 意 寫 作 表 達 出來 。 例 如 , 屈 原 投 江 的 故 事 千 古 流 傳 , 可 是 , 屈 原 在 投 江 之 前 有 著 甚麼 樣 的 內 心 鬥 爭 與 掙 扎 呢 ? 我 們 設 計 的 一 道 題 目 是 請 學 生 代 屈 原 寫 一封 遺 書 。 又 如 , 在 學 習 漢 賦 之 後 , 我 們 鼓 勵 學 生 練 習 以 賦 體 來 描 繪 自


136 通 識 教 與 學己 的 家 鄉 風 物 。 於 是 , 一 名 學 生 創 作 了 〈 夢 蜀 賦 〉 一 文 , 文 采 斐 然 ,想 像 奇 特 , 恰 切 地 表 達 了 蜀 地 的 風 情 人 物 之 美 。( 三 ) 別 開 生 面 的 小 組 課 題 : 小 組 課 題 報 告 的 設 計 , 以 小 組 為 單位 , 在 集 體 研 究 、 探 討 中 國 傳 統 文 學 的 一 些 經 典 故 事 、 情 景 的 基 礎 上 ,通 過 十 分 鐘 左 右 的 現 場 講 解 或 表 演 , 將 本 組 的 研 究 成 果 展 示 出 來 。 展 示的 方 式 可 以 是 戲 劇 表 演 、 專 題 報 告 、 社 會 調 查 、 網 頁 設 計 和 小 組 辯 論等 形 式 , 所 展 示 的 是 集 體 學 習 和 研 究 的 成 果 。在 「 大 學 國 文 」 課 堂 上 , 學 生 們 展 示 了 精 彩 的 報 告 。 他 們 在 小 組課 題 報 告 中 採 用 了 豐 富 的 表 現 形 式 , 如 話 劇 、 音 樂 劇 、 自 拍 DV、 小品 和 調 查 報 告 等 ; 在 報 告 展 示 過 程 中 綜 合 運 用 各 種 手 段 和 道 具 , 從 服裝 、 髮 型 、 化 妝 、 配 飾 物 品 到 幻 燈 片 和 演 示 稿 等 , 無 不 用 心 設 計 ;而 在 舞 台 佈 置 方 面 , 如 報 幕 、 舞 台 燈 光 與 道 具 的 搬 運 和 擺 放 等 等 , 也都 做 了 充 分 準 備 。 於 是 , 在 短 短 的 十 分 鐘 內 , 各 小 組 創 意 無 窮 , 精 彩紛 呈 。 例 如 , 舉 辦 電 影 《 牡 丹 亭 》 的 全 球 新 聞 發 佈 會 , 慷 慨 激 昂 地 講說 , 行 雲 流 水 的 表 演 , 發 人 深 省 的 問 題 , 精 心 設 計 的 服 裝 , 恰 到 好 處的 音 樂 背 景 , 加 上 DV、 電 腦 和 燈 光 等 現 代 元 素 的 巧 妙 組 合 , 將 主 題 呈現 得 妙 趣 橫 生 。三 、 採 用 新 的 評 核 方 式 使 學 生 收 穫 更 多聯 合 國 際 學 院 的 「 大 學 國 文 」 不 僅 強 調 寓 學 於 樂 , 更 強 調 學 有 所獲 , 而 此 處 所 謂 的 收 穫 並 不 僅 僅 是 指 知 識 的 積 纍 。( 一 ) 國 文 課 程 不 僅 傳 授 知 識 , 更 立 足 分 析 文 化 現 象 , 著 眼 於培 育 人 文 精 神 ( 馮 梅 ,2008, 頁 158)。 在 「 大 學 國 文 」 的 課 堂 教 學中 , 教 師 鼓 勵 學 生 系 統 學 習 那 些 具 有 穿 越 時 空 的 文 化 價 值 和 具 有 藝 術魅 力 的 文 學 作 品 , 逐 漸 領 會 中 華 文 化 的 特 質 , 更 好 地 鍛 煉 運 用 語 言 文


崔 燕 : 創 意 國 文 137字 表 達 思 想 的 能 力 , 提 高 文 化 修 養 。 在 討 論 式 教 學 中 , 教 師 努 力 為 學生 創 造 一 個 自 由 自 主 的 學 習 環 境 , 引 導 學 生 學 會 寬 容 與 溝 通 , 在 相 互激 勵 中 , 提 升 精 神 境 界 , 令 能 力 得 到 全 面 發 展 。 簡 言 之 , 通 過 教 學 活動 的 各 個 環 節 ,「 大 學 國 文 」 的 教 學 不 僅 僅 是 一 門 課 程 , 更 是 以 課 程為 載 體 的 人 文 素 質 教 育 , 它 嘗 試 引 導 學 生 走 出 工 具 性 、 單 向 度 的 生 存狀 態 , 懂 得 領 悟 生 活 中 的 詩 意 , 開 拓 更 智 慧 、 更 快 樂 、 更 豐 盛 的 人生 。 將 這 樣 的 課 程 理 念 化 為 實 踐 , 在 學 生 作 業 中 最 能 得 以 體 現 , 如 下節 選 自 2006 級 社 會 學 專 業 謝 曉 雪 同 學 在 學 習 陶 淵 明 的 作 品 和 思 想 後 所提 交 的 作 業 —〈 讓 我 們 把 陶 淵 明 也 放 在 備 忘 裏 〉:我 們 都 已 經 很 忙 。 路 上 碰 見 同 學 也 是 隨 便 點 個 頭 就 過 , 所 謂 休閒 不 過 是 在 小 餐 館 裏 吃 一 頓 犒 勞 自 己 的 飯 , 倚 在 沙 發 墊 上 眯 著眼 曬 一 會 兒 太 陽 , 嘴 裏 還 在 不 停 地 講 著 活 動 企 劃 , 腦 子 裏 還 在想 那 個 電 腦 程 式 要 怎 樣 修 改 。…… 我 們 忘 記 了 一 件 重 要 的 事 情 —讓 我 們 把 陶 淵 明 也 放 進 備 忘 錄 裏 吧 。 陶 淵 明 說 ,「 凱 風 因 時來 , 回 飆 開 我 襟 , 息 交 遊 閑 業 , 臥 起 弄 琴 書 」。 在 路 上 匆 匆 而過 的 時 候 , 略 微 留 意 一 下 吹 動 衣 襟 的 和 風 , 留 意 一 下 路 邊 開 放的 野 花 , 留 意 一 下 熟 識 的 朋 友 打 招 呼 時 的 笑 臉 ; 把 生 活 用 這 一種 方 式 沉 澱 下 來 , 把 忙 碌 的 渣 滓 都 撇 清 , 認 識 自 己 到 底 在 忙 碌些 甚 麼 。 用 陶 淵 明 的 悠 閒 和 清 淨 洗 滌 自 己 的 生 活 。( 二 ) 國 文 課 程 重 視 聯 繫 當 代 社 會 生 活 , 鼓 勵 創 新 。 通 過 創 新 的課 程 設 計 , 激 發 創 意 , 與 學 生 一 起 深 入 探 索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的 現 代 價值 。 例 如 , 小 組 課 題 要 求 學 生 在 尊 重 歷 史 的 基 礎 上 , 適 當 聯 繫 當 代社 會 現 實 , 將 傳 統 文 化 資 源 與 現 代 創 意 思 維 相 結 合 , 充 分 發 揮 集 體 智


138 通 識 教 與 學慧 , 推 動 傳 統 文 化 的 創 意 再 現 , 展 示 了 當 代 人 對 傳 統 文 化 的 認 知 與 理解 。 這 不 僅 是 學 習 方 法 上 的 創 新 , 同 時 也 有 助 於 培 養 學 生 的 創 新 能 力以 及 團 隊 合 作 精 神 。 同 學 們 在 相 互 的 磨 合 中 加 強 了 溝 通 、 交 流 與 合 作的 能 力 , 既 展 現 了 個 人 風 貌 , 又 發 揚 了 團 隊 精 神 ; 既 發 掘 出 每 個 人 的創 意 潛 力 , 又 達 到 了 考 察 學 生 理 解 程 度 和 讓 他 們 嘗 試 重 新 詮 釋 所 學 知識 的 目 的 。 對 此 ,2007 級 國 文 四 班 敖 祖 禹 同 學 在 談 到 小 組 課 題 的 收 穫時 寫 道 :這 次 表 演 讓 我 受 益 匪 淺 。 首 先 我 學 會 了 多 向 思 維 , 加 強 應 變 能力 。 再 次 , 我 學 會 了 更 多 的 國 文 知 識 , 這 是 以 前 課 本 學 不 到的 。 最 重 要 的 是 我 在 這 次 活 動 中 感 受 到 團 隊 的 精 神 是 成 功 的要 素 , 是 成 功 必 不 可 少 的 條 件 。 團 隊 精 神 更 在 於 彼 此 間 的 相互 協 調 、 相 互 溝 通 , 承 擔 應 有 的 責 任 。 我 們 有 基 本 一 致 的目 標 , 並 為 之 努 力 , 能 在 較 短 的 時 間 內 完 成 任 務 並 且 有 不 錯 的品 質 , 這 說 明 我 們 採 取 了 合 適 的 方 法 並 有 不 錯 的 效 率 。( 三 ) 大 學 國 文 課 程 重 在 培 養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與 終 生 學 習 的 習 慣 。具 體 做 法 , 如 通 過 佈 置 專 題 報 告 培 養 學 生 自 己 查 閱 資 料 、 分 析 問 題 、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 。 又 如 建 設 課 程 網 頁 , 使 學 生 能 夠 在 一 個 更 加 開 放 、互 動 的 學 習 空 間 中 , 獲 取 更 豐 富 的 學 習 資 源 。 再 如 邀 請 國 內 外 的 著 名詩 人 、 學 者 、 專 家 作 客 文 學 沙 龍 , 圍 繞 當 前 社 會 或 文 化 熱 點 問 題 展 開演 講 與 交 流 , 我 們 曾 邀 請 台 灣 詩 人 瘂 弦 、 著 名 作 家 鄧 剛 等 分 別 為 學 生作 「 人 人 都 可 以 成 為 詩 人 」、「 文 學 離 我 們 有 多 遠 」 的 演 講 。 這 樣 大 學國 文 課 程 便 通 過 多 種 形 式 傳 播 人 文 知 識 , 宣 揚 人 文 關 懷 , 培 養 了 學 生自 主 學 習 與 終 生 學 習 的 習 慣 。 劉 園 同 學 在 聽 過 台 灣 學 者 龔 鵬 程 教 授 的系 列 講 座 後 便 發 表 感 想 說 :


崔 燕 : 創 意 國 文 139每 一 場 講 座 吸 引 了 眾 多 的 老 師 同 學 。 在 講 座 中 , 龔 教 授 旁 徵 博引 、 言 辭 幽 默 , 以 翩 翩 風 度 傾 倒 了 在 場 的 聽 眾 。 他 時 不 時 信 手拈 來 的 例 子 將 原 本 枯 燥 乏 味 的 歷 史 文 化 知 識 變 得 妙 趣 橫 生 、 通俗 易 懂 , 使 講 台 下 的 老 師 和 同 學 時 而 捧 腹 , 時 而 會 心 微 笑 。 每每 講 座 結 束 , 聽 眾 總 有 意 猶 未 盡 之 感 。( 四 ) 在 課 程 的 考 評 方 式 與 學 習 目 標 上 , 我 們 也 致 力 於 探 索 新的 方 式 , 改 變 「 一 考 定 成 績 」 的 傳 統 考 核 模 式 及 學 生 以 考 試 為 學 習 目的 的 學 習 方 式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持 續 性 的 和 人 性 化 的 考 評 。 首 先 , 學生 的 期 末 考 試 只 佔 課 程 成 績 的 一 個 部 分 , 而 課 堂 討 論 、 口 頭 報 告 、 作 業和 小 組 課 題 等 課 程 學 習 中 的 各 項 表 現 卻 佔 了 分 值 中 較 大 的 部 分 。 換 言之 , 如 果 一 個 學 生 平 時 不 努 力 , 只 靠 考 前 的 突 擊 復 習 , 即 使 期 末 成 績很 好 , 也 並 不 能 取 得 一 個 好 等 級 ; 只 有 認 真 參 與 了 課 程 教 學 全 過 程 的 學生 才 能 獲 得 優 秀 或 良 好 等 級 。 其 次 , 學 生 在 完 成 各 項 教 學 要 求 ( 如 作 業和 小 組 課 題 ) 時 , 老 師 提 供 的 只 是 參 考 題 目 , 學 生 可 根 據 自 己 的 興 趣自 由 選 題 ; 學 生 完 成 作 業 後 , 教 師 予 以 充 分 指 導 和 回 饋 , 每 位 同 學 可以 有 重 新 提 交 作 業 的 一 次 機 會 , 老 師 也 以 對 第 二 次 作 業 的 評 核 來 記 錄成 績 。 又 如 , 在 閱 讀 書 目 方 面 , 老 師 所 建 議 的 書 目 較 多 , 學 生 可 根 據個 人 的 興 趣 和 需 求 選 擇 其 中 一 兩 種 , 或 者 與 老 師 溝 通 , 由 老 師 推 薦 其他 書 目 。四 、 結 語大 學 語 文 課 是 大 學 階 段 人 文 素 質 教 育 的 重 要 載 體 之 一 , 在 重 經 濟發 展 、 輕 人 文 精 神 的 社 會 語 境 中 , 大 學 語 文 課 一 直 面 臨 著 種 種 困 境 與挑 戰 , 如 何 突 破 目 前 的 窘 境 也 是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者 共 同 關 注 的 話 題 。 秉


140 通 識 教 與 學承 聯 合 國 際 學 院 的 博 雅 教 育 理 念 , 我 們 將 大 學 語 文 課 發 展 成 為 大 學 國文 創 意 課 程 , 在 教 學 中 鼓 勵 學 生 通 過 研 究 性 學 習 、 探 究 性 學 習 和 合 作學 習 等 途 徑 , 提 高 分 析 問 題 和 解 決 問 題 的 能 力 ; 通 過 創 新 的 教 學 設 計與 文 化 體 驗 活 動 , 努 力 使 教 與 學 成 為 一 種 趣 味 盎 然 的 過 程 。 最 後 , 希望 我 們 的 嘗 試 能 為 大 學 語 文 課 的 教 學 改 革 探 索 增 添 一 些 新 思 路 , 並 且與 更 多 的 同 行 齊 齊 推 動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在 當 代 語 境 中 的 創 新 與 發 展 。參 考 書 目1. 王 步 高 、 丁 帆 ( 編 )(2003)。《 大 學 語 文 》。 南 京 : 南 京 大 學 出版 社 。2. 王 雯 、 胡 雯 潔 (2008)。〈 布 魯 納 教 育 心 理 學 思 想 新 析 〉。《 西 安文 理 學 院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 第 11 卷 第 3 期 , 頁 101–103。3. 邢 宇 皓 (2004,2 月 13 日 )。〈 遭 遇 尷 尬 的 大 學 語 文 〉。《 光 明 日報 》, 第 TMP03 版 。4. 李 楠 、 朱 成 科 (2008)。〈 教 育 關 懷 人 的 生 活 — 對 杜 威 「 教 育即 生 活 」 思 想 的 解 讀 〉。《 高 教 研 究 : 西 安 科 技 大 學 學 報 》, 第1 卷 , 頁 32。5. 袁 行 霈 ( 編 )(2005)。《 中 國 文 學 史 ( 第 一 至 四 卷 )》。 北 京 : 高等 教 育 出 版 社 。6. 陳 洪 ( 編 )(2003)。《 大 學 語 文 》。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7. 章 培 恒 、 駱 玉 明 ( 編 )(2004)。《 中 國 文 學 史 》。 上 海 : 復 旦 大學 出 版 社 。8. 馮 梅 (2008)。〈 注 重 人 文 尋 求 「 詩 意 」— 大 學 語 文 的 人 文 性 教學 探 索 〉。《 中 國 成 人 教 育 》, 第 6 期 , 頁 160–161。9. 楊 根 華 (2008)。〈 芻 議 「 大 學 語 文 」 教 育 的 人 性 化 實 質 〉。《 成都 大 學 學 報 ( 教 育 科 學 版 )》, 第 22 卷 第 4 期 , 頁 48。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太 陽 系 的 「 多 體 問 題 」彭 金 滿 王 永 雄 陳 天 機 *香 港 中 文 大 學一 、 前 言在 前 兩 篇 文 章 裏 , 筆 者 討 論 了 中 古 時 代 地 心 論 的 沒 落 和 自 然 科 學的 興 起 ( 陳 天 機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2007;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滿 ,2007)。 我 們 現 在 可 以 說 , 中 古 時 代 的 看 法 :「 地 球 是 整 個 宇 宙 的靜 止 中 心 」, 此 理 論 固 然 自 大 、 荒 謬 ; 但 若 作 片 面 的 修 改 , 將 上 句 的「 地 球 」 用 「 太 陽 」 或 「 銀 河 星 系 中 心 」 等 字 眼 取 代 , 結 果 仍 然 是 錯誤 的 — 我 們 找 不 到 在 宇 宙 裏 絕 對 靜 止 的 中 心 ; 當 真 能 夠 取 代 上 面 那句 話 的 , 是 「 虛 心 」 的 治 學 態 度 。牛 頓 力 學 解 決 了 經 典 的 「 兩 體 問 題 」, 它 同 時 推 論 , 修 正 ,並 大 大 推 廣 了 開 普 勒 (J. Kepler) 的 太 陽 系 橢 圓 軌 道 三 大 定 律 。 1但 萬 有 引 力 的 影 響 無 遠 不 屆 , 太 陽 系 其 實 應 該 是 一 個 「 多 體 問 題 」,* 彭 金 滿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物 理 系 導 師 。王 永 雄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副 主 任 。陳 天 機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榮 休 講 座 教 授 。1 開 普 勒 (1571–1630)。 柯 斯 勒 (Koestler, 1959) 生 動 地 描 述 了 開 普 勒 一 生 坎 坷 的 遭遇 和 偉 大 的 貢 獻 (p. 225–422)。


142 通 識 教 與 學而 「 兩 體 問 題 」 所 產 生 的 軌 道 在 天 體 的 相 互 影 響 下 變 形 , 橢 圓 軌 道 往往 只 能 說 是 粗 略 的 「 初 步 漸 近 」 而 已 。不 少 這 些 「 多 體 問 題 」 可 以 用 按 部 就 班 、 煩 而 不 難 的 「 攝 動 」(perturbation) 演 算 法 來 解 決 。 但 此 演 算 法 並 非 萬 能 , 例 如 : 兩 顆 鄰近 繞 日 天 體 軌 道 的 週 期 如 成 整 數 比 , 便 可 能 產 生 出 人 意 表 、 絕 不 重 複的 「 混 沌 軌 道 」; 而 「 攝 動 」 演 算 法 對 於 此 計 算 顯 得 無 能 為 力 。 這 些「 不 軌 行 為 」 在 太 古 時 代 可 能 已 主 宰 了 太 陽 系 行 星 的 形 成 , 影 響 了 地球 生 物 過 去 的 兩 次 大 絕 滅 , 更 可 能 在 遼 遠 的 將 來 , 致 令 所 有 行 星 軌 道趨 向 混 沌 。除 了 這 些 問 題 之 外 , 還 有 一 個 影 響 軌 道 的 枝 節 問 題 : 水 星 軌道 顯 出 牛 頓 力 學 無 法 完 滿 解 釋 的 「 近 日 點 進 動 」(advance <strong>of</strong> theperihelion); 但 廣 義 相 對 論 指 出 太 陽 重 力 扭 曲 了 空 間 , 供 應 了 經 典 力學 所 無 的 修 正 數 項 。二 、 經 典 力 學 裏 的 「 兩 體 運 動 」開 普 勒 生 於 中 古 動 盪 的 亂 世 , 命 運 坎 坷 。 他 獨 力 研 討 , 經 屢 敗 屢戰 後 , 終 於 用 橢 圓 軌 道 表 達 了 布 拉 赫 (Tycho Brahe) 的 精 確 肉 眼 觀 察數 據 。 2 這 是 劃 時 代 應 用 數 學 工 作 的 勝 利 , 成 績 昭 彰 , 功 不 可 沒 。 但 他所 提 出 的 橢 圓 軌 道 三 大 定 律 , 目 的 只 在 於 描 述 肉 眼 觀 測 下 的 太 陽 系 ,不 但 不 能 與 現 代 儀 器 的 精 確 度 相 比 , 更 沒 有 當 真 解 釋 「 為 甚 麼 」。牛 頓 (I. Newton) 卻 將 所 有 「 兩 體 問 題 」 化 為 經 典 力 學 的 推 論 。 3「 兩 體 問 題 」 討 論 兩 個 只 互 相 影 響 的 質 點 運 動 , 這 就 是 說 : 在 已 知2 布 拉 赫 (1546–1601)。3 牛 頓 (1642–1727)。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43兩 個 只 互 相 影 響 的 質 點 (P i,P k), 質 量 和 某 開 始 時 間 (t 0) 的 位 置 和速 度 的 前 提 下 , 以 求 它 們 在 此 後 任 何 時 間 的 位 置 和 速 度 。 我 們 通 常 處理 的 相 互 影 響 , 是 「 反 平 方 」(inverse-square) 的 引 力 , 尤 其 是 萬 有引 力 。 41679 年 , 胡 克 (R. Hooke) 首 先 提 出 反 平 方 萬 有 引 力 定 律 ( 陳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7); 5 八 年 後 (1687 年 ), 牛 頓 出 版 了劃 時 代 的 《 原 理 》, 以 他 的 三 大 經 典 力 學 定 律 配 合 萬 有 引 力 定 律 , 解答 了 「 兩 體 運 動 」 問 題 , 從 而 修 正 了 開 普 勒 的 行 星 軌 道 三 大 定 律 。「 地 心 論 」 與 「 日 心 論 」 之 爭 從 此 塵 埃 落 定 。 牛 頓 理 論 不 限 於 太 陽 系的 行 星 系 統 , 也 適 用 於 太 陽 系 內 , 行 星 與 衛 星 ( 例 如 地 球 與 月 亮 ) 的互 動 , 和 太 陽 系 外 , 遙 遠 的 星 際 空 間 ; 它 也 讓 我 們 寫 出 多 體 問 題 的 方程 式 , 這 些 方 程 式 後 來 引 出 了 應 用 數 學 的 「 攝 動 」 技 術 ( 見 下 文 「 多體 問 題 的 『 攝 動 』 處 理 」 一 節 ) 和 跨 學 科 、 革 命 性 的 複 雜 性 理 論 ( 見下 文 「 混 沌 現 象 、 蝴 蝶 效 應 與 共 振 」 一 節 )。經 典 力 學 簡 明 易 用 , 三 百 年 以 來 都 被 當 作 金 科 玉 律 , 直 至 十 九 世紀 末 葉 。 現 在 我 們 知 道 , 量 子 力 學 在 微 觀 世 界 裏 , 以 及 廣 義 相 對 論 在高 速 、 超 重 的 領 域 都 分 別 取 代 了 經 典 力 學 ; 然 而 在 日 常 環 境 中 , 經 典力 學 處 理 實 驗 觀 測 數 據 , 已 經 準 確 非 常 , 大 可 放 心 使 用 ; 而 且 受 現 代物 理 學 的 影 響 , 往 往 可 以 寫 成 修 正 數 項 , 介 入 經 典 力 學 的 算 式 。 一 個顯 著 的 例 子 是 水 星 繞 日 運 動 的 詮 釋 ( 見 下 文 「 水 星 軌 道 的 『 近 日 點 進動 』」 一 節 )。4 學 者 往 往 用 「 開 普 勒 問 題 」(the Kepler problem) 來 指 涉 「 反 平 方 引 力 」 下 的 兩 體 問題 , 而 「 反 平 方 引 力 」 也 包 括 電 荷 間 的 吸 引 力 ( 庫 倫 定 律 [Coulomb’s law])。5 胡 克 (1635–1703); 詳 情 可 參 考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7)。〈 太 陽 系 理 論的 突 破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3 期 , 頁 133–151。


144 通 識 教 與 學( 一 ) 萬 有 引 力 與 環 繞 質 量 中 心 的 兩 條 軌 道6Pkr kCr iP ir ik圖 2–1 質 點 P i和 P k的 軌 道 (m i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45我 們 現 在 討 論 ( 行 星 — 太 陽 ) 的 特 例 , 以 下 標 符 號☉代 表 太 陽 : 8P k≡ P ☉; 0 ≤ ρ ≡ m i/ m ☉


146 通 識 教 與 學這 兩 體 系 統 的 總 能 量 與 離 心 率 e 竟 然 完 全 無 關 :E = –Gm im ☉2ai☉( 二 ) 開 普 勒 行 星 軌 道 的 擴 充牛 頓 的 兩 體 系 統 理 論 與 開 普 勒 理 論 在 概 念 上 有 基 本 差 異 。 開 普 勒理 論 根 本 沒 有 動 用 「 質 量 」 的 概 念 , 而 且 只 限 於 太 陽 系 的 行 星 系 統 ;牛 頓 理 論 卻 適 用 於 任 何 兩 體 系 統 , 而 且 由 於 質 量 的 介 入 , 遠 為 精 密 。開 普 勒 崇 拜 太 陽 , 說 「 太 陽 是 中 心 」; 牛 頓 卻 說 「 質 量 中 心 才 是 中心 」, 兩 體 系 統 的 質 量 中 心 在 兩 個 質 點 之 間 的 空 間 。 就 太 陽 與 單 個 行星 組 成 的 兩 體 系 統 而 論 , 這 空 間 往 往 在 太 陽 光 球 裏 面 , 但 木 星 — 太 陽系 統 的 質 量 中 心 卻 位 於 光 球 之 外 。 9 假 如 兩 質 點 質 量 相 同 , 牛 頓 理 論 便說 它 們 各 繞 質 量 中 心 以 橢 圓 軌 道 運 行 , 質 量 中 心 恰 在 兩 質 點 正 中 的 空間 , 開 普 勒 的 理 論 卻 完 全 沒 有 兩 條 軌 道 的 觀 念 。開 普 勒 的 理 論 相 當 於 牛 頓 兩 體 問 題 中 的 一 個 極 限 , 在 這 極 限 裏 一個 質 點 的 質 量 趨 於 0。 我 們 也 可 以 反 過 來 說 , 另 一 質 點 的 質 量 趨 於 無窮 。 簡 單 地 說 ,m i/m ☉≡ρ→0。 我 們 因 此 輕 易 地 得 到 「 開 普 勒 行 星 軌道 」 的 半 主 軸 :a i, ρ→0= limρ→0a i☉1 + ρ= a i☉> a i行 星 軌 道 略 小 於 「 開 普 勒 行 星 軌 道 」:a i/ a i, ρ→ 0= 1 / (1 + ρ)。 行 星 質 量愈 大 , 則 ρ 愈 大 , 在 已 知 a i☉之 下 , 軌 道 因 而 愈 小 。 在 太 陽 系 裏 , 軌 道9 太 陽 系 中 木 星 質 量 最 大 , 木 星 質 量 是 1.899 × 10 27 kg, 或 等 於 317.8 M ⊕(M ⊕= 地球 質 量 ); 太 陽 質 量 是 木 星 的 1,048 倍 ,a ☉= 0.0050 AU, 略 大 於 太 陽 的 光 球 半 徑(0.0047 AU)。 其 實 兩 體 運 動 並 沒 有 介 入 「 光 球 」 的 概 念 , 所 牽 涉 到 的 只 是 半 徑 為0 的 質 點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47變 小 的 程 度 很 微 : 根 據 ρ = m木 星/ m ☉≤ 0.001, 則 1 > a i/ a i, ρ→ 0≥ 0.999;但 仍 可 以 觀 測 出 來 。軸 變 成又 因 a ☉/a i☉= μ / m ☉= ρ / ( 1 + ρ), 若 使 ρ → 0, 太 陽 軌 道 的 半 主a ☉, ρ→ 0= 0得 到 的 整 條 「 開 普 勒 太 陽 軌 道 」 只 是 一 點 !( 三 ) 開 普 勒 第 二 定 律開 普 勒 第 二 定 律 說 :r i☉在 單 位 時 間 Δt 內 掃 過 相 等 的 面 積(ΔA i☉)。 這 話 相 當 神 秘 —P i是 不 是 一 面 行 走 , 一 面 偷 偷 地 在 計 算面 積 呢 ?牛 頓 力 學 證 明 P i在 橢 圓 軌 道 上 運 動 所 引 起 的 角 動 量 是 守 恆 ( 維 持不 變 ) 的 。 角 動 量 守 恆 自 然 而 然 地 在 Δt 內 使 r i掃 過 相 等 的 面 積 ΔA i,也 使 r ☉掃 過 相 等 的 面 積 ( 但 請 注 意 ΔAi 並 不 等 於 ΔA ☉), 當 中 所 涉 及的 數 學 細 節 在 此 不 贅 。( 四 ) 開 普 勒 第 三 定 律 的 修 正拋 物 線 或 雙 曲 線 軌 道 只 用 一 次 , 沒 有 週 期 可 言 。 兩 體 問 題 的 兩 個質 點 雖 然 各 在 自 己 的 橢 圓 軌 道 上 運 行 , 週 期 卻 都 相 等 , 這 公 共 週 期 與軌 道 的 半 主 軸 之 和 a i☉遵 守 以 下 的 公 式 :4 22 3 2T i= aG (m i+ mi☉= T ☉☉)


148 通 識 教 與 學第 三 定 律 說 : 兩 顆 繞 日 行 星 (P i, P j) 軌 道 週 期 的 平 方 與 軌 道 半 主軸 的 立 方 成 正 比 。 牛 頓 力 學 卻 加 以 修 正 :開 普 勒 第 三 定 律 : (T i/ T j) 2 = (a i☉/ a j☉) 3牛 頓 的 修 正 版 本 : (T i/ T j) 2 = (a i☉/a j☉) 31 + m i/ m ☉1 + m j/ m ☉可 能 是 因 為 十 七 世 紀 天 文 學 家 不 明 瞭 橢 圓 的 幾 何 , 致 使 開 普 勒 第 一 、二 定 律 於 當 時 並 沒 有 得 到 普 遍 接 受 ; 10 然 而 第 三 定 律 指 出 前 人 所 未 知的 跨 軌 道 關 係 , 而 且 容 易 計 算 , 因 此 大 受 歡 迎 。 其 實 在 開 普 勒 的 三 條定 律 中 , 這 是 誤 差 最 明 顯 的 一 條 。( 五 ) 雙 星 系 統開 普 勒 的 行 星 軌 道 非 常 接 近 牛 頓 兩 體 問 題 的 行 星 軌 道 。 原 因 是 開普 勒 理 論 相 當 於 ρ→0, 實 際 質 量 比 例 在 太 陽 系 ρ ≤ 0.001; 因 此 計 算 出來 的 軌 道 差 距 通 常 不 到 0.1%。 我 們 現 在 知 道 : 開 普 勒 的 三 條 定 律 只 是牛 頓 的 理 論 特 例 ( 太 陽 系 的 行 星 ) 的 近 似 模 型 。當 然 , 開 普 勒 在 生 時 , 萬 有 引 力 的 概 念 仍 未 成 熟 , 他 死 時 胡 克 和牛 頓 還 尚 未 出 生 。 他 的 理 論 啟 發 了 胡 克 和 牛 頓 , 我 們 又 怎 能 怪 他 不 用質 量 的 概 念 呢 ? 但 反 過 來 說 , 他 的 理 論 不 但 有 欠 今 天 輕 易 達 到 的 精 密程 度 , 而 且 不 能 處 理 所 有 兩 體 問 題 。「 後 浪 推 前 浪 」, 我 們 固 然 尊 敬他 劃 時 代 的 貢 獻 , 但 也 無 須 盲 從 已 過 時 、 不 完 全 、 難 以 推 廣 的 開 普 勒理 論 。10 甚 至 偉 大 的 實 驗 物 理 學 家 伽 利 略 (Galileo Galilei,1564–1642) 也 沒 有 接 受 橢 圓 軌道 。 他 為 了 支 持 哥 白 尼 (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 臃 腫 欠 準 的 圓 形 軌 道 日心 論 , 竟 然 得 到 「 軟 禁 終 身 」 的 悲 運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49可 惜 現 在 有 些 中 、 小 學 教 科 書 依 然 採 用 開 普 勒 的 觀 點 , 而 忽 略 他理 論 的 不 足 之 處 。 這 些 書 雖 然 揚 棄 了 地 球 中 心 論 , 但 換 上 了 太 陽 中 心論 , 往 往 更 沒 有 指 出 太 陽 也 在 運 動 。 實 際 上 「 中 心 」 一 詞 並 不 表 示「 不 動 」, 未 必 指 涉 任 何 實 質 的 「 物 理 點 」, 而 且 根 本 沒 有 意 義 !牛 頓 兩 體 問 題 大 大 擴 充 了 理 論 的 領 域 , 不 再 局 限 於 太 陽 系 的 行星 。 事 實 上 ρ ~1 的 情 況 出 現 在 「 雙 星 系 統 」, 兩 質 量 相 埒 的 質 點 各 依大 小 差 不 多 的 橢 圓 軌 道 運 行 , 質 量 中 心 在 兩 顆 星 球 之 間 的 空 間 ; 而 我們 不 能 以 開 普 勒 理 論 去 探 討 此 問 題 。在 太 陽 系 裏 其 中 一 個 類 似 雙 星 系 統 的 例 子 是 冥 王 星 (Pluto) 和 它的 伴 星 卡 戎 (Charon)。 它 們 的 質 量 比 是 ρ = 0.116, 兩 者 的 質 量 中 心 既不 在 冥 王 星 , 也 不 在 卡 戎 之 內 。 這 已 是 一 個 如 假 包 換 的 雙 ( 矮 ) 行 星系 統 了 。 11 在 恆 星 領 域 , 雙 星 系 統 更 非 常 普 遍 。 當 雙 星 十 分 接 近 , 兩者 距 離 只 有 星 光 球 大 小 的 幾 十 倍 甚 至 幾 倍 , 它 們 彼 此 之 間 的 引 力 就 可以 將 物 質 從 一 顆 星 球 吸 引 到 另 一 顆 星 球 上 。 在 這 種 情 形 下 , 星 球 顯 然不 宜 作 為 質 點 看 待 。三 、 水 星 軌 道 的 「 近 日 點 進 動 」(advance <strong>of</strong> the perihelion)水 星 的 軌 道 顯 出 經 典 力 學 無 法 圓 滿 解 釋 的 「 近 日 點 進 動 」。 原 來水 星 不 但 繞 日 旋 轉 , 水 星 的 整 條 軌 道 也 在 軌 道 平 面 上 繞 日 旋 轉 。 12 這問 題 超 越 了 「 兩 體 問 題 」 的 局 限 , 牽 涉 到 眾 行 星 的 吸 引 、 太 陽 的 形狀 ; 然 而 以 經 典 力 學 計 算 旋 轉 速 度 的 結 果 , 與 實 際 觀 測 比 較 , 仍 然 有每 世 紀 43 弧 秒 的 誤 差 。11 質 量 中 心 離 冥 王 星 中 心 2,270 公 里 , 約 兩 倍 於 冥 王 星 的 半 徑 (1,195 公 里 )。 順 便 一提 : 地 球 和 月 球 之 間 ρ = 0.0123, 質 量 中 心 仍 在 地 球 之 內 。12 嚴 格 來 說 , 繞 日 旋 轉 的 已 經 是 略 為 變 形 的 軌 道 。


150 通 識 教 與 學根 據 愛 因 斯 坦 的 廣 義 相 對 論 (“Kepler”, 2008), 太 陽 的 重 力 扭 曲了 鄰 近 的 空 間 , 引 起 了 行 星 位 能 V 額 外 的 一 項 :V = V經 典+ ΔV; ΔV = –Gm ☉L i2☉c 2 m ir i3☉其 中 L i☉和 r i☉分 別 是 行 星 的 角 動 量 和 與 太 陽 的 距 離 。 13 這 「 反 立 方 」 項在 行 星 中 最 近 太 陽 的 水 星 特 別 顯 得 重 要 。水 星 軌 道 近 日 點 每 世 紀 顯 出 5,599.7 弧 秒 的 進 動 (precession); 14經 典 力 學 算 出 的 進 動 是 5,557.72 弧 秒 , 與 觀 察 間 的 誤 差 是 41.98±0.04 弧秒 = 0.75%。 空 間 扭 曲 引 起 的 進 動 是 42.98 弧 秒 , 這 約 等 於 經 典 力 學 所算 不 出 的 誤 差 。5,557.72 + 42.98= 5,600.60 弧 秒 。 這 「 近 日 點 進 動 」 為廣 義 相 對 論 提 出 了 寶 貴 的 實 證 。其 實 廣 義 相 對 論 在 其 他 行 星 也 引 起 「 近 日 點 進 動 」 的 輕 微 修 改 :每 世 紀 : 金 星 ,8.6 弧 秒 ; 地 球 ,3.8 弧 秒 ; 火 星 ,1.3 弧 秒 。四 、 多 體 問 題 的 「 攝 動 」 處 理太 陽 系 問 題 牽 涉 到 太 陽 、 八 大 行 星 , 更 有 矮 行 星 、 彗 星 和 數 以 萬計 的 小 行 星 , 顯 然 不 限 於 兩 個 質 點 。 太 陽 系 之 外 還 有 數 之 不 盡 的 星系 、 天 體 和 微 塵 。 幸 好 萬 有 引 力 在 遠 距 離 和 / 或 低 質 量 的 環 境 都 相當 微 弱 , 多 體 問 題 因 此 往 往 可 以 看 做 一 個 受 到 干 擾 的 「 兩 體 問 題 」。直 到 十 九 世 紀 中 葉 , 科 學 家 發 展 了 理 論 來 計 算 這 「 干 擾 」 的 性 質 和 程13 質 量 遠 大 於 水 星 的 太 陽 當 靜 止 不 動 。14 這 數 據 是 由 地 球 上 的 觀 察 而 得 到 的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51度 。 嚴 格 來 說 , 受 到 干 擾 的 軌 道 已 經 不 是 重 複 不 變 的 軌 道 了 。 不 但 如此 , 這 「 干 擾 」 未 必 微 弱 , 竟 然 可 以 打 破 古 典 「 兩 體 問 題 」 的 桎 梏 ,進 而 正 面 挑 戰 「 軌 道 」 的 定 義 !我 們 通 常 從 兩 體 問 題 開 始 著 手 , 然 後 利 用 「 攝 動 理 論 」(perturbationtheory) 或 其 他 逐 步 趨 近 的 方 法 處 理 這 些 「 干 擾 」, 將 「 難 」 的問 題 變 成 「 煩 而 系 統 化 」、 按 部 就 班 的 修 正 。假 如 我 們 要 找 某 事 物 的 數 值 Q, 我 們 或 可 以 先 求 最 近 似 的 初 步 答案 Q 0( 例 如 :Q 是 「 多 體 問 題 」,Q 0可 能 是 產 生 橢 圓 軌 道 的 「 兩 體 問題 」), 然 後 將 (Q–Q 0) 展 開 成 為 級 數 , 逐 項 演 算 ; 這 就 是 說 :Q = Q 0+ Q 1+ Q 2+ Q 3+ … (1)一 個 常 用 , 但 並 非 唯 一 的 方 式 , 是 將 Q 展 開 成 某 個 「 小 於 1 的 數 (ε)」的 冪 級 數 (“Perturbation”, 2008):Q k= q kε k , k = 0, 1, 2...; q 0≡ Q 0(2)我 們 或 可 以 選 擇 ε=m木 星/m ☉≈ 0.001, 或 ε ≡ 某 個 橢 圓 軌 道 的 離 心 率


152 通 識 教 與 學b. 收 斂 失 靈 的 一 個 可 能 原 因 是 混 沌 現 象 。 漸 近 計 算 通 常 假 設 從某 一 初 值 時 間 (t 0) 開 始 ; 但 計 算 出 來 的 數 字 答 案 對 時 距(t-t 0) 可 能 極 端 敏 感 。 混 沌 現 象 是 下 文 「 混 沌 現 象 、 蝴 蝶效 應 與 共 振 」 一 節 的 主 題 。太 陽 系 行 星 軌 道 所 引 起 的 多 體 問 題 也 可 以 從 每 顆 行 星 的 「 兩 體 問題 」 開 始 探 討 , 例 如 地 球 的 軌 道 受 其 他 行 星 影 響 , 我 們 可 以 將 其 他 行星 的 影 響 逐 一 介 入 。 改 變 了 的 地 球 軌 道 也 影 響 了 其 他 行 星 的 軌 道 , 改變 了 的 其 他 行 星 的 軌 道 又 影 響 改 變 過 的 地 球 軌 道 , 如 此 類 推 。 這 「 逐步 修 改 軌 道 」 的 攝 動 運 算 方 法 跟 上 文 的 級 數 攝 動 運 算 作 比 較 , 雖 然 在形 式 上 很 不 同 , 但 也 有 相 類 的 缺 點 : 運 算 未 必 收 斂 , 計 算 出 來 的 答 案對 時 距 也 可 能 極 端 敏 感 。所 有 按 部 就 班 、 系 統 修 訂 的 攝 動 方 法 , 在 許 多 場 合 成 績 斐 然 ; 但是 否 必 然 能 夠 達 到 需 要 的 準 確 度 ? 這 卻 是 重 大 疑 問 。 例 如 說 來 簡 單 的經 典 三 體 問 題 , 已 經 使 十 九 世 紀 末 的 學 者 費 盡 心 血 。( 一 ) 研 究 經 典 多 體 問 題 的 雙 巨 星法 國 數 學 家 拉 普 拉 斯 (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 和 拉格 朗 日 (Joseph-Louis, Comte de Lagrange) 都 活 在 拿 破 崙 時 代 , 16 他們 在 天 文 學 的 系 統 攝 動 計 算 方 法 上 都 有 卓 絕 的 貢 獻 , 可 說 是 「 一 時 瑜亮 」, 更 都 備 受 榮 寵 。 拉 普 拉 斯 寫 了 長 達 五 卷 的 巨 作 《 天 體 力 學 》, 並獻 了 一 套 給 皇 帝 拿 破 崙 。 1716 拉 普 拉 斯 (1749–1827), 法 國 數 學 家 ; 拉 格 朗 日 (1736–1813), 義 大 利 出 生 的 法 國數 學 家 。17 法 文 原 文 見 http://en.wikiquote.org/wiki/Pierre-Simon_Laplace。《 天 體 力 學(Mécanique Céleste)》 全 書 共 五 卷 ; 他 所 送 的 相 信 只 是 1799 年 出 版 的 第 1 卷 和第 2 卷 。 第 5 卷 要 到 1825 年 方 才 出 版 , 那 時 拿 破 崙 已 去 世 四 年 了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53拿 破 崙 問 :「 這 本 大 書 既 然 寫 出 整 個 宇 宙 萬 物 的 法 則 , 為 甚 麼竟 然 完 全 不 提 造 物 主 呢 ?」拉 普 拉 斯 答 道 :「 陛 下 , 我 不 需 要 這 個 假 設 。」後 來 拉 格 朗 日 告 訴 拿 破 崙 :「 但 這 是 多 麼 美 妙 的 假 設 呀 ! 它 解釋 了 所 有 事 物 !」拉 普 拉 斯 聽 到 後 又 說 :「 陛 下 , 明 智 的 拉 格 朗 日 先 生 恰 好指 出 了 這 假 設 的 癥 結 — 它 解 釋 了 萬 物 , 但 完 全 不 作 任 何預 測 。」最 後 一 句 明 褒 暗 貶 , 表 面 上 贊 揚 「 明 智 的 拉 格 朗 日 」, 實 際 也 在揶 揄 罵 他 欠 缺 科 學 求 真 的 態 度 。 其 實 拉 格 朗 日 當 時 的 話 看 來 只 是 想 討好 拿 破 崙 而 已 ; 我 們 將 會 在 「 特 洛 伊 群 小 行 星 」 一 節 中 , 看 到 他 求 真的 一 面 。拉 普 拉 斯 個 人 對 科 學 預 測 的 能 力 卻 深 信 不 疑 。 他 寫 道 :我 們 可 以 將 今 天 的 宇 宙 作 為 過 去 的 果 , 和 將 來 的 因 。 假 如 一 位睿 智 能 夠 知 曉 所 有 策 動 大 自 然 的 力 量 , 和 大 自 然 中 所 有 物 件 的所 有 位 置 , 又 假 如 這 位 睿 智 更 能 分 析 這 些 資 料 , 它 便 可 以 將 宇宙 中 的 運 動 都 放 進 一 單 條 公 式 , 巨 細 無 遺 ; 這 睿 智 便 會 無 所 不知 , 將 來 和 過 去 都 會 呈 現 在 它 的 慧 眼 之 前 。他 的 看 法 現 在 叫 做 硬 性 決 定 論 (hard determinism)。 現 在 我 們 知 道 ,拉 普 拉 斯 委 實 太 過 樂 觀 ; 即 使 在 一 些 經 典 力 學 的 簡 單 領 域 ( 例 如 三 體問 題 ) 裏 , 我 們 仍 未 必 能 做 長 遠 的 預 測 , 而 對 所 取 得 的 「 答 案 」 抱 有任 何 信 心 。


154 通 識 教 與 學( 二 ) 攝 動 理 論 的 勝 利 ?新 行 星 的 發 現 宣 揚 了 經 典 力 學 攝 動 理 論 的 成 就 。1781 年 , 赫 歇耳 (F. W. Herschel) 發 現 了 天 王 星 (Uranus), 18 但 計 算 出 來 的 運 動與 觀 察 略 有 差 距 。 英 國 的 亞 當 斯 (J. C. Adams) 和 法 國 的 勒 威 耶(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 都 認 為 一 顆 未 被 發 現 的 行 星 吸 引 了 天王 星 ; 19 他 們 各 自 用 複 雜 的 攝 動 計 算 , 估 計 新 行 星 的 所 在 , 並 央 請 觀測 天 文 學 家 代 為 尋 找 。 亞 當 斯 率 先 於 1845 年 完 成 了 計 算 , 但 替 勒 威 耶作 觀 測 的 朋 友 熱 心 能 幹 , 竟 然 在 1846 年 捷 足 先 登 。 20 亞 當 斯 與 勒 威 耶兩 人 後 來 成 為 摯 友 , 而 且 都 被 後 人 公 認 為 海 王 星 (Neptune) 的 共 同 發現 人 。 然 而 海 王 星 算 出 來 的 行 動 看 來 與 觀 察 也 有 出 入 , 引 起 了 二 十 世紀 初 期 尋 找 新 行 星 的 狂 熱 , 湯 博 (C. W. Tombaugh) 亦 因 而 在 1930 年發 現 了 冥 王 星 。 21現 在 的 看 法 是 , 冥 王 星 質 量 其 實 太 小 , 根 本 沒 有 能 力 作 出 想 像中 的 影 響 ; 22 國 際 天 文 學 聯 會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在2006 年 將 它 降 格 為 矮 行 星 , 不 為 無 因 。 而 且 , 過 去 的 海 王 星 軌 道 計 算略 有 錯 誤 , 重 新 算 出 的 行 程 與 觀 察 其 實 基 本 相 符 。關 於 海 王 星 本 身 的 預 測 後 來 也 出 現 了 掃 興 的 下 文 , 原 來 亞 當 斯 和勒 威 耶 都 以 為 新 行 星 軌 道 半 徑 是 天 王 星 軌 道 半 徑 的 兩 倍 ; 23 但 實 際 上它 只 是 1.57 倍 , 所 以 他 們 算 出 的 海 王 星 軌 道 並 不 正 確 。 幸 虧 在 發 現 海18 赫 歇 耳 (1738–1822), 德 國 出 生 的 英 國 天 文 學 家 。19 亞 當 斯 (1819–1892); 勒 威 耶 (1811–1877)。20 熱 心 代 勒 威 耶 找 尋 新 行 星 的 是 德 國 柏 林 天 文 台 的 加 勒 (Johann Gottfried Galle,1812–1910)。21 湯 博 (1906–1997), 美 國 天 文 學 家 , 發 現 冥 王 星 時 22 歲 , 仍 未 進 大 學 。22 冥 王 星 被 降 格 , 與 穀 神 星 (Ceres) 和 伊 利 斯 (Eris) 並 列 為 「 矮 行 星 」。 詳 情 可 參考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8)。〈 名 雖 正 而 言 未 順 : 太 陽 系 行 星 的 新 定 義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4 期 , 頁 197–221。23 他 們 依 據 的 是 猜 出 來 的 「 提 史 斯 - 波 德 定 律 」(Titus–Bode Law):a新 行 星/ a天 王 星= 38.8 / 19.6 = 1.97。 詳 情 可 參 考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8)。〈 名 雖 正 而 言 未順 : 太 陽 系 行 星 的 新 定 義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4 期 , 頁 197–221。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55王 星 的 那 幾 年 , 海 王 星 在 天 空 出 現 的 部 位 與 他 們 的 預 測 相 差 不 到 1 弧度 。 然 而 在 海 王 星 被 發 現 以 後 , 似 乎 科 學 家 也 從 沒 有 質 疑 它 就 是 造 成觀 察 數 據 與 計 算 結 果 差 距 的 元 兇 。 近 代 數 值 模 擬 技 術 的 發 展 加 深 了我 們 對 這 問 題 的 認 識 。 海 王 星 對 天 王 星 軌 道 造 成 的 擾 動 , 不 但 解 釋 了觀 察 與 計 算 兩 者 的 差 別 , 兩 者 差 距 更 可 以 達 10 倍 以 上 (Lai, Lam, &Young, 1990)。 24五 、 混 沌 現 象 、 蝴 蝶 效 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與 共 振(resonance)混 沌 現 象 是 在 決 定 性 的 規 律 ( 例 如 牛 頓 力 學 公 式 ) 下 產 生 , 不 可( 長 期 ) 預 測 的 現 象 。 混 沌 的 標 誌 是 答 案 對 時 距 的 極 端 敏 感 : 開 始 觀測 時 是 微 細 的 差 距 , 經 歷 一 段 時 間 後 會 引 起 龐 大 的 分 歧 。混 沌 現 象 幾 乎 無 孔 不 入 。 近 半 個 世 紀 多 位 學 者 不 懈 探 討 , 發 現 不少 新 的 重 要 概 念 , 解 決 、 闡 釋 了 許 多 過 去 的 疑 案 ; 混 沌 現 象 終 於 獲 到應 得 的 重 視 , 引 起 了 科 學 界 思 想 的 革 命 , 積 聚 了 浩 如 煙 海 的 文 獻 。 25本 文 只 能 管 窺 一 個 與 太 陽 系 有 關 的 小 角 落 , 尤 其 是 行 星 互 相 吸 引 時 所產 生 的 混 沌 現 象 。 當 然 , 對 我 們 來 說 , 這 是 一 個 非 常 重 要 的 小 角 落 :它 關 係 到 地 球 的 將 來 , 和 地 球 上 人 類 的 興 亡 。24 1690 至 1840 年 間 海 王 星 運 動 的 觀 察 數 據 與 計 算 結 果 的 差 距 一 般 約 50–100 弧 秒 , 海 王星 的 擾 動 貢 獻 不 但 解 釋 了 這 些 差 距 , 更 可 以 造 成 1,000 弧 秒 以 上 的 差 別 。 詳 情 可 參 考Lai, H. M., Lam, C. C., & Young, K. (1990). Perturbation <strong>of</strong> Uranus by Neptune: A modern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Physics, 58 (10), 946–953.25 過 去 科 學 研 究 , 大 致 上 注 重 「 部 分 」, 而 相 對 地 忽 略 「 整 體 」; 但 混 沌 現 象 的 「 整體 」 性 質 不 能 夠 輕 易 地 當 作 略 加 修 改 的 「 部 分 之 和 」。 概 念 上 , 我 們 現 在 了 解 「 化約 論 」(reductionism) 並 非 萬 能 ; 我 們 需 要 承 認 「 統 攝 論 」(holism) 應 有 的 地 位 。在 「 蝴 蝶 效 應 和 有 效 數 字 」 一 節 中 更 指 出 , 長 期 預 測 既 非 可 能 , 拉 普 拉 斯 的 「 硬 性決 定 論 」 便 不 能 成 立 了 。


156 通 識 教 與 學( 一 ) 蝴 蝶 效 應 和 有 效 數 字最 先 正 面 討 論 混 沌 現 象 的 是 於 2008 年 去 世 的 混 沌 學 先 驅 , 美 國 氣象 學 家 羅 倫 斯 (E. Lorenz)。 26 他 在 1963 年 用 「 蝴 蝶 效 應 」 這 引 人 入 勝的 名 詞 來 形 容 混 沌 現 象 : 南 美 洲 一 隻 與 世 無 爭 的 採 花 蝴 蝶 翩 翩 展 翅 , 輕拂 大 氣 , 結 果 可 能 會 引 起 許 多 天 之 後 , 幾 千 公 里 外 的 北 美 洲 發 生 狂 風 暴雨 。 蝴 蝶 效 應 往 往 在 「 非 線 性 」 環 境 出 現 , 詳 情 超 出 本 文 範 圍 , 我 們 在這 裏 只 能 提 出 一 些 概 念 (Davies, 1995; “Nonlinear”, 2008)。簡 單 來 說 , 在 「 非 線 性 現 象 」 裏 ,「 因 」 的 改 變 與 「 果 」 的 應 變不 成 比 例 : 以 因 、 果 作 為 X–Y 座 標 繪 出 的 圖 形 不 是 一 條 直 線 。 顯 然 ,絕 大 多 數 現 象 都 是 「 非 線 性 」 的 ; 但 「 線 性 」 問 題 容 易 用 數 學 處 理 , 許多 非 線 性 問 題 也 可 以 用 攝 動 理 論 , 作 為 線 性 問 題 的 輕 微 修 改 。 這 些 以 線性 問 題 為 出 發 點 的 工 作 可 說 是 過 去 三 百 年 科 學 計 算 的 主 流 。 但 許 多 現 象是 「 根 本 地 」 非 線 性 的 , 不 能 作 為 輕 微 改 變 的 線 性 現 象 來 處 理 , 而 且這 些 現 象 的 涵 蓋 範 圍 極 為 廣 闊 , 不 但 包 括 羅 倫 斯 所 專 長 的 氣 象 學 , 也包 括 本 文 所 討 論 的 經 典 力 學 的 多 體 問 題 。 幸 好 我 們 現 在 可 以 用 超 速 精確 的 電 子 計 算 機 處 理 大 量 個 案 , 但 基 本 非 線 性 現 象 的 詮 釋 仍 要 依 賴 科學 家 的 洞 察 能 力 。我 們 且 討 論 混 沌 現 象 的 特 徵 。 假 如 在 相 空 間 (phase space) 中 兩點 的 距 離 當 初 是 Δ(t 0), 27 而 後 來 是 Δ(t),| Δ(t) | ~ |Δ(t 0) |exp λ (t - t 0); λ > 0 (1)λ 叫 做 「 李 雅 普 諾 夫 指 數 」(Lyapunov exponent)。 28 λ>0 正 是 混26 羅 倫 斯 (1917–2008)。27 相 空 間 是 表 示 {x, y, z, v x, v y, v z} 的 6 維 空 間 。28 我 們 採 用 exp f (t) 代 表 e f (t) , 因 為 f (t) 帶 有 的 上 標 、 下 標 不 易 用 後 者 表 示 。 李 雅 普 諾 夫(Alexandr Mikhailovich Lyapunov,1857–1918), 俄 國 數 學 家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57沌 現 象 的 標 誌 ,Δ(t) 以 指 數 形 式 躍 增 。 我 們 也 可 以 用 Δ(t 0) 來 代 表 量 度 引起 的 誤 差 ; 開 始 時 這 誤 差 可 能 相 當 輕 微 , 但 在 時 間 t>>t 0+1/λ 便 會 變 大到 不 可 收 拾 的 地 步 。 此 後 的 混 沌 計 算 便 完 全 沒 有 意 義 , 不 做 也 罷 了 。李 雅 普 諾 夫 指 數 在 概 念 上 闡 明 了 混 沌 現 象 , 但 實 際 上 用 途 有 限 ;學 者 往 往 在 完 成 了 混 沌 現 象 的 計 算 後 , 才 有 足 夠 訊 息 找 出 指 數 的 真 相 。我 們 上 面 的 討 論 足 以 指 出 混 沌 的 一 個 重 要 含 義 。 經 典 力 學 裏 的方 程 式 是 一 絲 不 苟 、「 決 定 性 的 」; 雖 然 它 所 描 述 的 未 必 是 我 們 的 宇宙 , 但 我 們 解 答 後 , 理 論 上 可 以 得 到 明 確 、 不 含 糊 、 用 數 字 表 示 的 答案 。 但 由 於 準 確 度 的 喪 失 , 我 們 仍 然 不 能 預 測 長 遠 的 將 來 。 上 節 拉 普拉 斯 「 萬 事 可 以 預 測 」 的 豪 語 , 即 使 只 限 於 三 百 年 前 早 已 成 型 的 「 決定 性 的 」 經 典 力 學 , 恐 怕 也 是 無 法 兌 現 了 !( 二 ) 軌 道 間 的 「 共 振 」 現 象原 來 牛 頓 早 就 懷 疑 「 多 體 問 題 」 本 身 沒 有 簡 明 的 全 面 解 答 , 他 認為 可 能 需 要 神 的 介 入 (Lissauer, 1999)。 就 「 三 體 問 題 」 而 言 , 十 九世 紀 天 文 學 家 和 數 學 家 只 能 解 出 一 些 特 例 ; 他 們 也 猜 出 軌 道 間 會 產 生神 秘 的 「 共 振 」。 我 們 在 以 下 部 分 會 用 「 共 振 」 來 介 紹 太 陽 系 星 體 的混 沌 現 象 (Dutch, 1997; Murray, 1996; “Orbital”, 2008)。兩 顆 行 星 {P i(t), P j(t)} 以 ( 接 近 ) 橢 圓 的 軌 道 繞 日 旋 轉 時 , 假 如運 動 週 期 之 比 是 T i: T j= m : n, 而 m, n 都 是 正 整 數 , 且 不 含 公 因 數 , 則nT i= mT j, 而 且 在 時 間t = t 0+ knT i= t 0+ kmT j, 當 中 k 是 任 何 正 整 數 。行 星 P i剛 好 轉 了 kn 次 , 行 星 P j剛 好 轉 了 km 次 ,{P i(t), P j(t)} 間 的 相 對 狀態 與 {P i(t 0), P j(t 0)}( 大 致 ) 一 樣 ; 行 星 {P i, P j} 的 距 離 ( 大 致 ) 與 時 距kmT j= knT i之 前 相 同 , 行 星 間 互 相 的 吸 力 也 ( 大 致 ) 一 樣 。 這 種 週 期


158 通 識 教 與 學性 的 共 振 吸 引 便 重 複 強 化 , 強 化 的 結 果 視 乎 兩 行 星 共 振 時 的 相 對 位 置而 定 :1. 或 有 可 能 協 助 兩 者 維 持 現 狀 ;2. 更 常 出 現 的 是 , 共 振 性 的 吸 引 基 本 改 變 兩 者 ( 或 兩 者 之 一 ) 的現 狀 , 產 生 蝴 蝶 效 應 , 破 壞 共 振 , 將 簡 單 軌 道 改 變 成 複 雜 、 永不 重 複 的 混 沌 軌 道 。 行 星 質 量 愈 小 , 軌 道 的 改 變 愈 見 顯 著 。想 不 到 整 數 理 論 居 然 會 在 牛 頓 經 典 力 學 裏 發 揮 它 的 魅 力 !混 沌 軌 道 永 不 重 複 , 嚴 格 來 說 不 能 算 是 「 軌 道 」, 但 我 們 沒 有 更適 當 的 名 詞 來 形 容 , 而 且 在 共 振 作 用 下 的 混 沌 軌 道 往 往 仍 像 一 個 正 常的 橢 圓 軌 道 。 通 常 混 沌 軌 道 的 特 點 是 : 半 主 軸 a i、 軌 道 與 黃 道 間 的 傾角 和 離 心 率 e 都 有 週 期 性 的 起 伏 ; 前 兩 者 改 變 不 大 , 但 離 心 率 可 能 改變 四 倍 。 離 心 率 大 時 , 軌 道 變 窄 , 因 為 太 陽 仍 在 新 軌 道 的 焦 點 附 近 ,因 此 近 日 點 距 離 太 陽 更 近 , 遠 日 點 距 離 太 陽 更 遠 。質 量 大 的 行 星 對 附 近 天 體 軌 道 有 深 遠 的 影 響 。 八 大 行 星 之 中 質 量最 大 的 四 顆 是 木 星 (317.8M ⊕)、 土 星 (95M ⊕)、 天 王 星 (14.6M ⊕) 和海 王 星 (17.2M ⊕)。( 三 ) 小 行 星 的 「 不 軌 」 行 為夾 在 火 星 軌 道 ( 週 期 1.88 年 ) 和 木 星 軌 道 ( 週 期 11.86 年 ) 之 間有 一 條 小 行 星 帶 (asteroid belt), 在 帶 上 的 小 行 星 數 量 以 百 萬 計 。 29在 1886 年 , 已 知 的 小 行 星 只 有 100 顆 左 右 , 美 國 天 文 學 家 克 爾 克 胡 德29 到 2008 年 初 , 天 文 學 家 已 登 記 了 不 止 40 萬 顆 位 在 帶 上 的 小 行 星 ; 直 徑 至 少 1 公 里 的估 計 共 有 1–2 百 萬 顆 (“Asteroid”, 2008)。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59(D. Kirkwood) 在 當 時 發 現 小 行 星 帶 擁 有 好 幾 道 顯 著 的 缺 隙 , 並 且 指出 它 們 可 能 是 由 軌 道 與 木 星 軌 道 共 振 所 產 生 的 結 果 。 30 著 名 的 9 道 缺 隙都 名 為 「 克 爾 克 胡 德 缺 隙 」, 在 缺 隙 裏 幾 乎 沒 有 小 行 星 。 主 要 的 四 道缺 隙 如 表 5–1 及 圖 5–1。表 5–1 克 爾 克 胡 德 缺 隙 與 木 星 繞 日 週 期 (11.86 年 ) 的 共 振離 日 距 離 繞 日 週 期 木 星 : 小 行 星 週 期 比 例 其 他2.5 AU 3.95 年 3:1 Alinda 小 行 星 族 所 在2.82 AU 4.74 年 5:22.95 AU 5.07 年 7:33.27 AU 5.91 年 2:1 Griqua 小 行 星 族 所 在3132圖 5–1 小 行 星 數 目 分 佈 的 缺 隙30 克 爾 克 胡 德 (1814–1895)。 這 些 缺 隙 現 在 稱 為 克 爾 克 胡 德 缺 隙 (Kirkwood gap)。31 Alinda 小 行 星 族 , 離 心 率 0.4–0.65。32 Griqua 小 行 星 族 , 離 心 率 > 0.35。


160 通 識 教 與 學木 星 質 量 龐 大 , 與 小 行 星 產 生 共 振 時 , 自 己 幾 乎 毫 不 受 影 響 ,但 可 能 將 小 行 星 推 向 「 不 軌 」 邊 緣 , 行 走 絕 不 重 複 的 混 沌 軌 道 ; 這軌 道 的 離 心 率 和 半 主 軸 仍 然 擁 有 週 期 性 的 起 伏 , 從 近 正 圓 形 ( 離 心率 近 於 0.07) 變 成 為 狹 窄 的 橢 圓 , 又 回 到 近 正 圓 形 ; 當 離 心 率 變 到大 於 0.3 時 , 小 行 星 侵 犯 火 星 軌 道 , 火 星 便 有 機 會 把 低 質 量 的 小 行 星「 拉 」 走 , 在 小 行 星 帶 留 下 缺 隙 。 33 火 星 的 兩 顆 衛 星 相 信 是 捕 捉 到 的小 行 星 , 但 絕 大 多 數 被 「 拉 走 」 的 小 行 星 在 太 陽 系 裏 飄 蕩 , 甚 至 侵 犯地 球 , 或 最 終 脫 離 太 陽 系 。魏 斯 登 (J. Wisdom) 開 拓 了 新 方 向 ; 緊 隨 的 研 究 發 現 在 3:1 共 振下 缺 隙 ( 大 致 也 適 用 於 其 他 缺 隙 ) 的 產 生 過 程 牽 涉 到 多 個 因 素 和 階段 , 值 得 一 提 在 整 個 過 程 中 , 其 他 行 星 的 引 力 , 特 別 是 對 超 重 的 木 星和 土 星 的 進 動 , 都 有 關 鍵 性 的 影 響 。 34(a)(b)2211-2 -1012-2-1 0 1 2 3 4-1-1-2-2圖 5–2 小 行 星 在 共 振 下 , 混 沌 軌 道 變 窄 , 侵 犯 火 星 的 軌 道 , 因 此 可 能會 被 火 星 吸 引 , 遠 走 他 方 。 座 標 原 點 代 表 太 陽 ; 最 內 的 兩 個 圈 分 別 代表 地 球 及 火 星 的 軌 道 ; 模 糊 範 圍 大 致 上 代 表 小 行 星 帶 。圖 (a) 及 (b) 代 表 一 個 半 主 軸 為 2.5 AU,離 心 率 分 別 為 0 及 0.4 的 小 行 星 軌 道 。33 美 國 天 文 學 家 魏 斯 登 最 先 用 電 算 機 計 算 出 小 行 星 軌 道 變 窄 後 流 失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火 星的 吸 引 。34 天 體 與 木 星 的 進 動 速 度 相 同 的 稱 為 υ 5「 長 期 共 振 」(secular resonance); 與 土 星 的 進動 速 度 相 同 的 稱 為 υ 6「 長 期 共 振 」(“Secular”, 2008)。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61在 兩 道 克 爾 克 胡 德 缺 隙 (2.5 AU 和 3.27 AU) 裏 仍 然 有 小 行 星 族 ,這 些 小 行 星 都 有 相 當 狹 長 的 橢 圓 軌 道 (e = 0.4–0.65; e > 0.35), 相 信 它們 遲 早 會 被 火 星 拉 走 。2.5 AU 缺 隙 地 帶 更 與 地 球 成 4:1 共 振 ; 在 那 裏 的Alinda 小 行 星 族 絕 難 逃 避 混 沌 的 宿 命 。土 星 (Saturn) 的 卡 西 尼 環 縫 (Cassini Division), 與 土 衛 一(Mimas) 和 土 衛 三 (Tethys) 分 別 存 在 1:2 和 1:4 共 振 , 相 信 本 來 存在 環 縫 內 的 碎 片 也 因 此 行 走 混 沌 軌 道 而 被 驅 逐 。 土 星 光 環 有 好 幾 百 個缺 隙 , 據 說 也 是 由 於 組 成 光 環 的 碎 片 與 多 顆 土 星 衛 星 的 共 振 , 和 改變 軌 道 後 碎 片 互 相 的 碰 撞 所 致 。 冥 王 星 受 到 海 王 星 影 響 (T冥 王 星:T海 王 星= 3:2), 所 走 的 也 是 混 沌 軌 道 (Lissauer & Murray, 2006)。六 、 特 洛 伊 群 小 行 星 (Trojan asteroids)十 八 世 紀 末 期 , 拉 格 朗 日 成 功 地 解 答 了 一 些 三 體 問 題 的 特 例 。 為敘 述 方 便 起 見 , 我 們 討 論 的 重 點 是 繞 日 行 星 所 引 出 的 穩 態 現 象 。圓 形 繞 日 (S) 行 星 (P) 軌 道 引 出 五 個 與 行 星 (P) 並 行 不 悖的 特 別 幾 何 點 , 叫 做 「 拉 格 朗 日 點 」(Lagrange points)。 它 們 和 鄰近 的 領 域 均 可 接 受 物 質 , 這 些 物 質 可 以 與 P 一 起 運 行 , 不 致 輕 易 受到 排 斥 。 其 中 三 點 (L 1, L 2, L 3) 在 SP 線 上 , 35 不 太 穩 定 , 點 上 的 物 質在 非 圓 形 軌 道 上 容 易 流 失 。 但 剩 下 的 兩 點 (L 4, L 5) 和 附 近 的 狹 長 領域 卻 非 常 穩 定 。 假 如 我 們 在 軌 道 平 面 上 作 直 線 線 段 SQ, SR, 與 軌 道相 交 於 Q, R, 而 且 ∠PSQ = ∠RSP = 60º, 則 (Q, R) 就 是 (L 4, L 5)。( 見 圖 6–1)35 L 2, P, L 1, S, L 3五 點 共 線 ;SL 1, L 3S 略 短 於 SP, SL 2略 長 於 SP。


162 通 識 教 與 學L 460ºSPL 3 60º L 1L 2Q 1L 5R圖 6–1 木 星 的 重 力 鎖 置 了 估 計 約 有 10,000 顆「 特 洛 伊 群 小 行 星 」 在 (L 4, L 5) 兩 點 附 近拉 格 朗 日 點 的 最 佳 例 證 是 在 木 星 的 軌 道 上 。 天 文 學 家 在 它 的(L 4, L 5) 兩 點 附 近 已 經 找 到 二 千 多 顆 小 天 體 , 有 名 字 的 都 以 盲 詩 人荷 馬 (Homer) 史 詩 中 的 特 洛 伊 戰 爭 英 雄 為 名 , 合 稱 「 特 洛 伊 群 小行 星 」。 36 火 星 和 海 王 星 的 (L 4, L 5) 附 近 也 有 小 天 體 , 它 們 往 往 也 叫做 「 特 洛 伊 群 小 行 星 」。 理 論 上 所 有 行 星 軌 道 上 都 應 該 有 同 樣 的 小 天體 , 但 它 們 還 未 被 發 現 。 拉 格 朗 日 點 也 不 限 於 繞 日 的 行 星 ; 土 星 的 兩顆 衛 星 和 地 球 的 衛 星 — 月 亮 都 有 小 天 體 在 軌 道 上 的 (L 4, L 5) 兩 點附 近 。36 特 洛 伊 群 小 行 星 中 有 名 字 的 其 實 只 佔 少 數 ; 許 多 只 有 編 號 , 許 多 還 未 曾 編 號 。 在 有名 字 的 特 洛 伊 群 小 行 星 之 中 , 走 在 木 星 之 前 的 L 4以 攻 方 的 希 臘 英 雄 為 名 , 只 有 一 個例 外 ;L 5走 在 木 星 之 後 , 以 守 方 的 特 洛 伊 英 雄 為 名 , 也 只 有 一 個 例 外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63七 、 衝 撞 與 絕 滅( 一 ) 恐 龍 的 絕 滅六 千 五 百 萬 年 前 , 發 生 了 有 名 的 K–T 絕 滅 ; 37 這 悲 劇 消 滅 了 稱 雄 世界 的 恐 龍 , 和 全 球 50–80% 生 態 的 物 種 。美 國 阿 爾 瓦 雷 茨 (Alvarez) 父 子 發 現 了 遍 佈 全 球 , 38 富 含 金 屬 元素 銥 (iridium) 的 薄 層 ; 這 薄 層 的 地 質 年 紀 恰 好 相 當 於 K–T 災 禍 發 生的 時 候 。 他 們 認 為 銥 是 地 球 上 稀 有 的 金 屬 , 它 在 岩 層 上 普 遍 散 播 的 原因 是 來 自 氣 化 的 太 空 星 體 ; 顯 然 可 見 , 一 顆 隕 星 衝 擊 地 球 , 被 高 熱 氣化 , 為 地 球 塗 上 了 一 層 金 屬 銥 。1990 年 , 在 墨 西 哥 尤 卡 坦 (Yucatan) 半 島 之 北 〔 在 赤 火 路 拔(Chicxulub) 鎮 附 近 〕, 39 科 學 家 發 現 一 個 跨 越 海 陸 交 界 的 史 前 大 陷坑 , 直 徑 達 180 公 里 , 測 試 顯 出 陷 坑 是 在 六 千 五 百 萬 年 前 形 成 的 。 現在 大 多 數 科 學 家 都 接 受 阿 爾 瓦 雷 茨 父 子 的 理 論 了 。 估 計 當 時 一 顆 直徑 10 公 里 的 小 行 星 衝 撞 地 球 , 威 力 相 當 於 1 百 萬 億 噸 TNT〔60 億 倍 於1945 年 在 廣 島 爆 炸 的 原 子 彈 (15,000 噸 TNT)〕。 墨 西 哥 灣 出 現 高 達幾 百 英 尺 的 海 嘯 , 全 球 出 現 滔 天 大 火 , 許 多 沒 有 立 即 被 燒 死 的 大 動 物也 活 活 餓 死 。 濃 煙 覆 蓋 下 , 地 球 更 忍 受 了 好 幾 年 的 冰 冷 , 繼 以 幾 百 年的 炎 熱 (“Alvarez”, 2008); 恐 龍 變 成 歷 史 名 詞 , 它 們 只 留 下 了 近 親— 鳥 類 。拜 這 小 行 星 所 賜 , 在 恐 龍 時 代 只 能 茍 延 殘 喘 的 哺 乳 類 動 物 才 得 以抬 頭 , 人 類 才 能 夠 稱 雄 世 界 。 這 事 實 是 否 証 明 我 們 是 「 天 之 驕 子 」呢 ? 許 多 科 學 家 只 承 認 : 我 們 是 幸 運 的 一 群 。37 白 堊 紀 ─ 第 三 紀 絕 滅 (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38 L. W. Alvarez(1911–1988) 粒 子 物 理 學 家 , 曾 獲 1968 諾 貝 爾 物 理 獎 ; 兒 子W. Alvarez(1940– 現 在 ) 是 地 質 學 家 。39 這 名 字 來 自 瑪 雅 民 族 , 意 思 是 「 魔 鬼 的 尾 巴 」(tail <strong>of</strong> the devil)。


164 通 識 教 與 學( 二 ) 最 嚴 峻 的 大 絕 滅2.51 億 年 前 , 地 球 生 物 遭 遇 到 最 驚 人 的 大 絕 滅 (P–T 絕 滅 )。 4096% 的 海 洋 生 物 物 種 和 70% 的 陸 地 生 物 物 種 從 此 永 遠 消 失 了 。2006 年 5 月 地 質 學 家 范 佛 瑞 斯 (Ralph R. B. von Frese) 與 美 國 太空 總 署 聯 合 公 佈 , 41 在 南 極 洲 東 部 約 1.6 公 里 厚 的 冰 原 下 面 , 發 現 了一 個 直 徑 480 公 里 大 陷 坑 的 遺 跡 ; 范 佛 瑞 斯 相 信 這 是 直 徑 約 50 公 里 小行 星 撞 擊 的 結 果 。 撞 擊 引 起 了 大 絕 滅 , 更 震 裂 了 當 時 的 岡 瓦 納 大 陸(Gondwana) 巨 型 板 塊 ; 後 者 碎 片 的 漂 移 形 成 今 天 的 南 美 洲 、 非洲 、 印 度 、 澳 大 利 亞 和 南 極 洲 。 這 理 論 究 竟 是 否 正 確 , 尚 待 進 一 步 的探 討 。八 、 太 陽 系 行 星 軌 道 的 過 去 與 未 來 (“Formation”, 2008)混 沌 現 象 非 常 複 雜 , 難 用 分 析 推 理 的 邏 輯 方 法 來 研 究 。 幸 好 近 年超 速 電 算 機 已 相 當 普 遍 , 可 以 在 有 限 的 時 間 裏 處 理 多 項 算 式 , 模 擬 太 陽系 行 星 動 態 的 演 化 , 直 到 長 遠 的 未 來 。 這 些 模 擬 所 供 應 的 , 嚴 格 來 說 只是 一 大 堆 數 據 , 不 易 加 以 洞 察 性 的 詮 釋 。既 然 軌 道 共 振 引 起 的 混 沌 現 象 在 小 行 星 帶 和 土 星 光 環 製 造 了 缺隙 , 它 會 不 會 製 造 了 太 陽 系 眾 行 星 間 的 空 隙 呢 ? 換 句 話 說 , 利 用 軌道 共 振 , 我 們 有 沒 有 可 能 從 太 古 時 代 的 旋 轉 雲 霧 開 始 , 推 論 出 現 在擁 有 八 大 行 星 的 太 陽 系 , 因 而 逼 近 、 推 論 出 、 甚 至 超 越 提 史 斯 - 波 德猜 出 來 的 定 律 呢 ? 42 此 則 有 待 將 來 研 究 發 現 。 至 少 有 些 數 值 模 擬 結 果40 二 疊 紀 ─ 三 疊 紀 絕 滅 (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41 根 據 美 國 奧 海 奧 州 立 大 學 地 質 學 教 授 范 佛 瑞 斯 與 美 國 太 空 總 署 在 2006 年 5 月 美 國地 質 聯 盟 2006 聯 席 會 議 (<strong>The</strong>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s 2006 Joint Assembly)的 公 佈 。42 「 提 史 斯 - 波 德 定 律 」 是 以 此 發 現 者 — 德 國 天 文 學 家 提 史 斯 (Johann DanielTitius,1729–1796) 和 抄 襲 者 — 德 國 柏 林 天 文 台 長 波 德 (Johann Elert Bode,1747–1826) 的 名 字 命 名 , 詳 情 可 參 考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8)。〈 名 雖 正而 言 未 順 : 太 陽 系 行 星 的 新 定 義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4 期 , 頁 197–221。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65指 出 , 在 木 星 以 外 的 細 小 天 體 , 除 了 海 王 星 以 外 或 某 顆 類 木 行 星 的(L 4, L 5) 拉 格 朗 日 點 的 小 行 星 , 幾 乎 所 有 軌 道 都 不 穩 定 。 集 中 在海 王 星 以 外 , 如 冥 王 星 的 柯 伊 伯 帶 星 體 (Kuiper Belt Objects, 簡 稱KBO), 似 乎 也 是 混 沌 現 象 的 結 果 (Lecar, Franklin, Holman, & Murray,2001)。數 值 模 擬 顯 示 , 在 太 陽 系 行 星 形 成 的 初 期 , 混 沌 現 象 的 確 改變 了 部 份 微 小 物 質 的 軌 道 , 增 加 了 互 相 碰 撞 而 演 化 成 行 星 的 機 會(Lissauer, 1999); 學 者 並 應 用 混 沌 理 論 和 數 值 模 型 去 模 擬 行 星 的 數目 和 分 佈 (Laskar, 2000)。魏 斯 登 發 展 的 高 速 演 算 法 , 效 率 比 過 去 舊 法 高 了 1,000 倍 , 已 成為 研 究 太 陽 系 行 星 運 動 的 典 範 (Sussman & Wisdom, 2001; Murray,1994)。 學 者 使 用 超 速 電 算 機 , 發 現 八 大 行 星 間 在 互 動 下 所 依 循 的 多半 是 混 沌 軌 道 , 但 幸 喜 在 將 來 幾 千 萬 年 , 大 多 數 行 星 都 不 會 出 現 嚴 重的 「 不 軌 」 行 為 而 基 本 地 改 變 它 們 現 有 的 運 行 狀 態 ; 它 們 更 不 會 脫 離太 陽 系 , 好 像 孫 悟 空 千 變 萬 變 , 都 逃 不 出 如 來 佛 的 掌 心 (“Formation”,2008; Sussman & Wisdom, 1992)。但 2008 年 4 月 的 一 篇 文 章 報 導 了 兩 個 中 心 的 研 究 (Shiga, 2008), 43顯 示 我 們 當 真 可 以 擔 保 的 , 只 是 最 少 在 四 千 萬 年 內 太 陽 系 會 大 致不 變 。 然 而 , 此 後 水 星 軌 道 有 1–2% 的 可 能 性 變 成 高 離 心 率 的 橢 圓(e=0.6), 44 接 近 金 星 的 軌 道 , 產 生 混 亂 , 因 此 也 許 會 直 接 或 間 接 引起 火 星 衝 撞 地 球 。無 論 如 何 , 在 五 十 億 年 後 , 太 陽 肯 定 會 變 成 紅 巨 星 , 極 度 膨 脹 的光 球 會 大 於 現 在 的 地 球 軌 道 。 其 實 那 時 地 球 軌 道 也 因 太 陽 質 量 流 失 而變 大 , 不 致 於 被 太 陽 光 球 吞 噬 ; 但 在 高 熱 之 下 , 它 表 面 的 水 分 會 全 部43 兩 個 研 究 中 心 的 主 要 學 者 是 美 國 聖 克 魯 斯 (Santa Cruz) 的 G. Laughlin 和 法 國 巴 黎 的Jacques Laskar。44 現 在 是 e = 0.206, 比 較 接 近 圓 形 (e = 0)。


166 通 識 教 與 學蒸 發 , 不 再 適 宜 人 類 居 住 。 我 們 不 能 坐 以 待 斃 , 一 定 要 未 雨 綢 繆 , 活用 昌 明 的 科 學 , 預 先 建 造 自 己 逃 難 的 「 挪 亞 方 舟 」; 一 隻 可 能 的 方 舟卻 是 圓 的 : 它 就 是 我 們 的 地 球 。短 期 內 直 徑 幾 公 里 的 小 行 星 仍 有 可 能 衝 撞 地 球 , 重 演 六 千 五 百 萬年 前 的 一 幕 。 那 時 的 悲 劇 主 角 不 會 是 早 已 絕 滅 的 恐 龍 , 而 將 會 是 自 詡為 萬 物 之 靈 的 人 類 。九 、 新 的 疑 問我 們 的 銀 河 星 系 是 一 個 擁 有 橫 軸 的 多 臂 螺 旋 星 系 (barred multiarmspiral galaxy), 直 徑 約 為 100,000 光 年 , 除 了 隆 起 的 中 央 部 分 外 ,平 均 厚 度 約 為 1,000 光 年 ; 此 外 , 更 有 由 古 老 恆 星 和 球 狀 星 團 組 成 及 散佈 , 成 直 徑 200,000 光 年 球 狀 的 銀 暈 (galactic halo)。太 陽 系 是 銀 河 星 系 的 一 部 分 , 它 位 在 銀 河 星 系 圓 盤 平 面 , 繞 著26,000 光 年 外 的 銀 河 星 系 中 心 旋 轉 , 速 度 是 每 秒 220 公 里 ( 走 1AU 要 花8 天 ; 走 1 光 年 要 費 1,400 年 ), 繞 一 圈 要 費 2.25–2.50 億 年 。 估 計 自 形 成之 後 , 太 陽 系 已 繞 了 20–25 次 了 (“Milky”, 2008)。德 國 天 文 學 家 根 舍 (Reinhard Genzel) 研 究 銀 河 星 系 中 心 附 近 恆星 的 運 動 , 發 現 它 們 繞 著 一 個 質 量 奇 高 的 物 體 〔(2.05–2.85) x 10 6 M ☉〕運 行 ;2008 年 6 月 , 他 因 此 榮 獲 香 港 的 邵 逸 夫 天 文 獎 。 黑 洞 吸 收 它 所接 觸 到 的 光 , 所 以 它 本 身 大 致 上 是 看 不 見 的 ; 但 黑 洞 旋 轉 時 , 在 旋 轉軸 兩 端 發 射 X– 光 , 而 且 根 據 廣 義 相 對 論 , 它 的 吸 力 也 影 響 鄰 近 的 光的 軌 跡 和 波 長 。 這 些 特 性 供 應 了 數 據 , 讓 我 們 估 計 黑 洞 的 性 質 。 當 我們 觀 察 其 他 星 系 , 同 時 也 能 猜 出 關 於 銀 河 星 系 中 心 黑 洞 的 知 識 。 霍 金( S. Hawking) 根 據 量 子 力 學 的 場 理 論 , 推 斷 黑 洞 也 放 出 微 弱的 光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67整 個 銀 河 星 系 的 質 量 等 於 六 千 億 到 三 萬 億 個 太 陽 〔(6 – 30)x10 11 M ☉〕, 但 其 中 只 有 一 小 部 分 是 我 們 認 識 的 「 可 見 物 質 」, 估 計 看不 見 , 但 遵 守 萬 有 引 力 的 「 暗 物 質 」(dark matter) 約 莫 是 可 見 物 質 的五 倍 。 神 秘 的 黑 洞 和 暗 物 質 都 是 近 年 星 系 研 究 的 重 點 對 象 。太 陽 系 因 此 也 有 一 個 值 得 討 論 的 問 題 : 為 甚 麼 在 太 陽 系 範 圍 內 好像 根 本 沒 有 這 些 神 秘 物 體 和 神 秘 物 質 呢 ?附 錄 I. 二 次 曲 線二 次 曲 線 可 以 用 極 座 標 簡 括 表 示 。 下 圖 以 橫 軸 為 對 稱 軸 、 以 原 點O 為 焦 點 之 一 (“Conic”, 2008)。 45r = aq / (1 – e cos θ)e 是 離 心 率 (eccentricity);a 是 半 主 軸 (semi-major Axis),aq 叫 做半 正 焦 弦 (semi-latus rectum) 是 從 原 點 到 曲 線 , 與 Y 軸 平 行 的 線 段HO 的 長 度 。q 是 隨 離 心 率 e 而 變 的 簡 單 函 數 :圓 形 的 特 徵 是 e =0,q =1; 它 的 圓 心 也 是 它 的 焦 點 , 與 原 點疊 合 。橢 圓 形 的 特 徵 是 0


168 通 識 教 與 學雙 曲 線 的 特 徵 是 e>1,q=(e 2 -1); 它 有 兩 個 焦 點 , 其 中 右 焦 點與 原 點 疊 合 。e =2,a =264e =1,a =3/22e =1/2,a =2F0-8 -6 -4 -2 0 2 4-2-4圖 A1–1 二 次 曲 線-6我 們 可 以 說 圓 形 是 兩 個 焦 點 合 併 的 橢 圓 ; 拋 物 線 另 有 一 個 在 無 窮遠 的 焦 點 ; 雙 曲 線 有 一 個 從 無 窮 遠 走 回 來 的 第 二 焦 點 。本 文 討 論 的 主 要 對 象 是 橢 圓 ; 它 有 兩 條 互 相 垂 直 的 軸 , 在 圖 中 左焦 點 在 座 標 的 原 點 。 主 軸 長 度 是 2a, 與 X 軸 重 合 (coincide); 副 軸 長度 是 2b,b = a (1 - e 2 ) 1/2 與 Y 軸 平 行 。 橢 圓 的 X– 交 點 是 (-a(1-e),a(1+e)),Y– 交 點 是 (±a(1-e 2 )=±aq)。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69附 錄 II. 混 沌 的 真 相 (Dutch, 1997)對 混 沌 的 誤 解現 象 不 受 自 然 定 律 控 制 。現 象 是 胡 亂 或 無 法 預 測 的 。混 沌 系 統 並 不 穩 定 , 終 歸 崩 潰 。混 沌 的 真 相現 象 仍 受 自 然 定 律 控 制 , 但 本 身 太 過複 雜 , 不 容 簡 單 的 描 述 。現 象 可 在 短 期 , 但 不 能 在 任 意 的 長 期內 預 測 。 初 時 微 小 的 誤 差 會 演 變 成 龐大 的 差 異 。混 沌 系 統 或 局 限 在 某 個 範 圍 內 , 但 行為 仍 然 難 以 預 測 。附 錄 III. 共 振 的 種 類類 別軌 道 共 振(orbital resonance)長 期 共 振 *自 旋 — 軌 道 共 振(spin-orbit resonance)對 應 的 物 理 量行 星 A 的 公 轉 軌 道 週 期例 如 : 小 行 星 週 期 x 年行 星 A( 例 如 : 小 行星 ) 近 日 點 移 動 週 期自 轉 週 期例 如 : 月 亮 自 轉 週 期1 個 月行 星 B 的 公 轉 軌 道 週 期例 如 : 木 星 週 期 3 x =11.86 年行 星 B( 例 如 : 土 星 )近 日 點 移 動 週 期公 轉 軌 道 週 期例 如 : 月 亮 公 轉 週 期1 個 月*「 長 期 共 振 」 的 數 值 模 擬 指 出 在 許 多 太 陽 系 內 星 體 的 「 不 軌 行 為 」中 扮 演 著 重 要 的 角 色 。 與 木 星 和 土 星 相 關 的 長 期 共 振 影 響 了 小 行 星 帶中 小 行 星 的 數 目 分 佈 ; 與 天 王 星 和 海 王 星 相 關 的 長 期 共 振 也 可 能 使30 AU 以 外 的 KBO 來 到 內 行 星 範 圍 , 成 了 短 週 期 彗 星 (Lecar, Franklin,Holman, & Murray, 2001)。


170 通 識 教 與 學參 考 書 目中 文 參 考 書 目1.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7)。〈 太 陽 系 理 論 的 突 破 〉。《 大學 通 識 報 》, 第 3 期 , 頁 133–151。2.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2008)。〈 名 雖 正 而 言 未 順 : 太 陽 系 行星 的 新 定 義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4 期 , 頁 197–221。3. 陳 天 機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2007)。〈 地 心 論 面 臨 挑 戰 〉。《 大 學通 識 報 》, 第 2 期 , 頁 125–149。外 文 參 考 書 目1. Carroll, B. W., & Ostlie, D. A.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astrophysics (PIE, 2 nd ed., pp. 41–49). San Francisco: Pearson.2. Davies, P. (1995). <strong>The</strong> cosmic blueprint: Order and complexity at theedge <strong>of</strong> chao (pp. 23–27). Harmondsworth: Penguin.3. Dutch, S. (1997). Rings and resonance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Wisconsin-Green Bay.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8, from http://www.uwgb.edu/dutchs/planets/resonanc.htm.4. Koestler, A. (1959). <strong>The</strong> sleepwalkers: A history <strong>of</strong> man’s changingvisio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pp. 225–422). London: Hutchins.5. Lai, H. M., Lam, C. C., & Young, K. (1990). Perturbation <strong>of</strong> Uranusby Neptune: A modern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Physics,58 (10), 946–953.6. Laskar, J. (2000). On the spacing <strong>of</strong> planetary systems. PhysicalReview Letters, 84, 3240–3243.7. Lecar, M., Franklin, F. A., Holman, M. J., & Murray, N. W. (2001).Chaos in the solar system. Annual Review <strong>of</strong> Astronomy andAstrophysics, 39, 581–631.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718. Lissauer, J. J. (1999). Chaotic motion in the solar system. Review <strong>of</strong>Modern Physics, 71 (3), 835–845.9. Lissauer, J. J., & Murray, C. D. (2006). Solar system dynamics:regular and chaotic motion. In L. A. McFadden, P. R. Weissman,& T. V. Johnson (Eds.), Encyclopedia <strong>of</strong> the Solar System (pp. 787–812). New York: Elsevier.10. Murray, C. (1994). Is the solar system stable? In N. Hall (Ed.),Exploring Chaos: A Guide to the New Science <strong>of</strong> Disorder (pp. 96–107). New York: Norton.11. Shiga, D. (2008). Solar system could go haywire before the Sun dies.Retrieved December 2, 2008, from http://space.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3757-solar-system-could-go-haywire-before-the-sun-dies.html.12. Sussman, G. J., & Wisdom, J. (1992). Chaotic evolution <strong>of</strong> the solarsystem. Science, 257 (5066).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8, from http://swiss.csail.mit.edu/users/wisdom/ss-chaos.pdf.13. Sussman, G. J., & Wisdom, J. (2001).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strong>of</strong>classical mechanics. Cambridge, Mass.: <strong>The</strong> MIT Press.14. Wikipedia. (2008). Alvarez hypothesis. Retrieved December 15, 2008,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Alvarez_hypothesis&oldid=255132858.15. Wikipedia. (2008). Asteroid.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8, from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Asteroid&oldid=254105569.16. Wikipedia. (2008). Conic section.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8,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Conic_section&oldid=248508344.


172 通 識 教 與 學17. Wikipedia. (2008).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strong>of</strong> the solar system.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Formation_and_evolution_<strong>of</strong>_the_Solar_System&oldid=254384857.18. Wikipedia. (2008). Kepler problem in general relativity. RetrievedNovember 28, 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pler_problem_in_general_relativity.19. Wikipedia. (2008). Milky way.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Milky_Way&oldid=254064569.20. Wikipedia. (2008). Nonlinear system. Retrieved November 28,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Nonlinear_system&oldid=251361139.21. Wikipedia. (2008). Orbital resonance.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8,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Orbital_resonance&oldid=245462090.22. Wikipedia. (2008). Perturbation theory. Retrieved November 28,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Perturbation_theory&oldid=245385107.23. Wikipedia. (2008). Pierre-Simon Laplace. Retrieved December 3,2008, from http://en.wikiquote.org/wiki/Pierre-Simon_Laplace.24. Wikipedia. (2008). Secular resonance.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8,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ecular_resonance&oldid=195318889.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 : 光 天 化 日 下 的 「 不 軌 行 為 」 173建 議 閱 讀 書 目1. Davies, P. (2007). “Chaos frees the universe”. Retrieved December3, 2008, from http://www.fortunecity.com/emachines/e11/86/freeuni.html.( 這 是 一 篇 討 論 混 沌 概 念 , 有 深 度 的 普 及 科 學 短 文 。)2. Lecar, M., Franklin, F. A., Holman, M. J., & Murray, N. W. (2001).Chaos in the solar system. Annual Review <strong>of</strong> Astronomy andAstrophysics, 39, 581–631.( 文 章 交 代 了 近 年 關 於 太 陽 系 混 沌 現 象 的 研 究 , 惟 內 容 頗 為 技術 性 。)3. Lissauer, J. J., & Murray, C. D. (2006). Solar system dynamics:regular and chaotic motion. In L. A. McFadden, P. R. Weissman,& T. V. Johnson (Eds.), Encyclopedia <strong>of</strong> the solar system(pp. 787–812). New York: Elsevier.( 這 是 一 篇 全 面 介 紹 正 規 運 動 和 混 沌 運 動 的 可 讀 學 術 文 章 。)4. Peterson, I. (1995). Newton’s clock: Chaos in the solar system. NewYork: W. H. Freeman.彼 得 遜 ( 著 ), 黃 啟 明 、 黃 銘 鏘 ( 譯 )(1997)。《 牛 頓 時 鐘 : 渾沌 太 陽 系 》。 台 北 : 牛 頓 出 版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此 書 有 太 陽 系 裏 混 沌 現 象 的 生 動 科 普 的 介 紹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陸 根 書 *西 安 交 通 大 學一 、 引 言近 年 來 , 隨 著 文 化 問 題 受 到 廣 泛 重 視 ,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界 也 越 來 越關 注 大 學 文 化 的 研 究 。 許 多 學 者 以 文 化 研 究 領 域 中 的 有 關 概 念 、 理 論和 方 法 作 借 鑒 , 對 大 學 文 化 的 內 涵 和 特 徵 等 問 題 進 行 了 探 討 , 這 些 探索 對 推 動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的 健 康 發 展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義 。然 而 ,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雖 然 內 地 有 關 大 學 文 化 的 研 究 取 得 了 一 些 進展 , 但 其 研 究 內 容 和 方 法 等 各 方 面 還 有 待 進 一 步 拓 展 和 深 化 , 而 對 大 學文 化 所 具 有 的 豐 富 內 涵 及 其 表 現 方 式 , 亦 需 要 進 行 更 加 深 入 、 系 統 的 研究 。 為 此 , 本 文 對 外 國 有 關 文 化 的 概 念 與 類 型 , 以 及 內 地 有 關 大 學 文 化的 概 念 、 內 涵 和 特 徵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文 獻 進 行 了 整 理 , 並 以 此 為 基 礎 , 從大 學 的 基 本 特 徵 出 發 , 就 大 學 文 化 的 內 涵 、 類 型 及 其 與 大 學 發 展 、 通 識教 育 的 關 係 作 出 討 論 , 希 望 能 對 開 展 大 學 文 化 研 究 有 所 幫 助 。本 文 共 分 為 五 個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為 引 言 , 介 紹 本 文 的 緣 起 及 結構 ; 第 二 部 分 敘 述 有 關 文 化 的 概 念 與 類 型 , 以 便 為 下 文 討 論 大 學 文 化* 西 安 交 通 大 學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所 長 。


176 論 壇概 念 、 類 型 與 特 徵 作 基 礎 ; 這 是 由 於 大 學 文 化 相 對 於 一 般 文 化 而 言 ,屬 亞 文 化 類 型 , 其 研 究 通 常 會 建 基 於 一 般 文 化 的 概 念 、 理 論 與 方 法 之上 ; 第 三 部 分 藉 著 分 析 內 地 有 關 的 研 究 文 獻 , 進 一 步 探 討 大 學 文 化 的概 念 與 內 涵 , 並 在 此 基 礎 上 , 介 紹 西 方 學 者 對 大 學 文 化 類 型 的 有 關 實證 研 究 , 希 望 藉 此 為 我 們 提 供 一 些 方 法 論 的 借 鑒 ; 第 四 部 分 則 從 大學 的 功 能 、 文 化 與 績 效 的 關 係 、 文 化 與 大 學 自 主 創 新 和 創 新 型 人 才培 養 的 關 係 , 以 及 重 振 大 學 精 神 等 四 個 不 同 角 度 , 討 論 了 大 學 文 化 研究 的 展 開 , 對 當 前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健 康 、 和 諧 發 展 的 重 要 意 義 ; 第 五 部分 則 探 討 了 大 學 文 化 研 究 與 通 識 教 育 的 關 係 , 指 出 大 學 文 化 研 究 有 利於 通 識 教 育 發 展 的 同 時 , 通 識 教 育 發 展 也 有 助 促 進 大 學 文 化 的 建 設 。二 、 文 化 的 概 念 及 類 型( 一 ) 關 於 文 化 的 概 念甚 麼 是 文 化 ? 國 內 外 學 者 對 此 進 行 了 廣 泛 討 論 , 然 而 答 案卻 是 眾 說 紛 紜 , 莫 衷 一 是 。 早 在 1952 年 , 美 國 人 類 學 家 克 魯 伯(A. L. Kroeber) 和 克 拉 克 洪 (C. Kluckhohn) 就 對 1871 年 至 1951 年共 八 十 年 間 有 關 文 化 的 一 百 六 十 餘 種 定 義 進 行 了 批 判 性 的 歸 納 、 綜述 。 他 們 把 有 關 文 化 的 各 種 定 義 概 括 為 以 下 幾 種 不 同 類 型 (Kroeber& Kluckhohn, 1952):1. 描 述 性 的 定 義 。 例 如 , 英 國 人 類 學 家 泰 勒 (E. B. Tylor) 在《 原 始 文 化 》(Primitive Culture) 一 書 中 認 為 :文 化 或 文 明 , 就 其 廣 義 的 民 族 學 意 義 而 言 , 是 一 個 複 雜 的 整體 , 包 括 知 識 、 信 仰 、 藝 術 、 道 德 、 法 律 、 習 俗 以 及 作 為 一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77個 社 會 成 員 的 人 通 過 學 習 而 獲 得 的 一 切 能 力 和 習 慣 (Tylor,1913)。 1泰 勒 對 文 化 所 下 的 這 個 經 典 定 義 , 將 文 化 解 釋 為 社 會 發 展過 程 中 人 類 創 造 物 的 總 稱 , 包 括 物 質 技 術 、 社 會 規 範 和 觀 念 精神 等 。2. 歷 史 性 的 定 義 。 強 調 文 化 的 社 會 遺 傳 性 及 傳 統 性 (Park &Burgess, 1921)。3. 規 範 性 的 定 義 。 強 調 文 化 是 一 種 具 有 特 色 的 生 活 方 式 , 或 是 具有 動 力 的 規 範 觀 念 及 影 響 (Wissler, 1929)。4. 心 理 性 的 定 義 。 強 調 文 化 是 滿 足 欲 求 、 解 決 問 題 和 調 適 環 境 以及 人 際 關 係 的 制 度 , 是 一 個 調 適 、 學 習 和 選 擇 的 過 程 。5. 結 構 性 的 定 義 。 強 調 文 化 是 某 個 人 類 群 體 獨 特 的 生 活 方 式 , 同時 包 含 了 顯 性 和 隱 性 式 樣 , 它 具 有 在 一 定 時 期 內 為 整 個 群 體 或 其 特 定部 分 所 共 用 的 傾 向 。6. 遺 傳 性 的 定 義 。 強 調 文 化 是 指 人 類 的 生 產 或 創 造 , 同 時 留 傳 給他 人 的 每 一 件 物 品 、 習 慣 、 觀 念 、 制 度 、 行 為 和 思 維 模 式 等 。由 上 述 可 見 , 文 化 是 一 個 極 為 複 雜 的 概 念 。 英 國 文 化 研 究 的 奠基 人 之 一 威 廉 姆 斯 (R. Williams) 通 過 追 溯 文 化 概 念 的 發 展 過 程 , 對「 文 化 」 的 現 代 意 義 進 行 了 梳 理 。 他 認 為 , 除 自 然 科 學 外 ,「 文 化 」這 一 術 語 主 要 在 三 個 相 對 獨 特 的 意 義 上 被 使 用 (Williams, 1983):1. 藝 術 及 藝 術 活 動 。 在 日 常 談 話 中 , 文 化 被 認 為 是 由 「 音 樂 、文 學 、 繪 畫 和 雕 塑 、 戲 劇 、 電 影 」 等 「 知 識 活 動 , 尤 其 是 藝 術 活 動 的1 中 譯 本 可 參 考 泰 勒 ( 著 ), 連 樹 聲 ( 譯 )(2005)。《 原 始 文 化 : 神 話 、 哲 學 、 宗教 、 語 言 、 藝 術 和 習 俗 發 展 之 研 究 》。 桂 林 : 廣 西 師 大 出 版 社 。


178 論 壇作 品 與 實 踐 」 組 成 的 。 在 這 種 意 義 上 , 文 化 被 認 為 是 「 有 教 養 的 」(cultured) 人 們 所 從 事 的 「 優 雅 的 」 消 遣 。2. 通 過 學 習 尤 其 是 潛 意 識 學 習 獲 得 的 、 作 為 一 種 特 殊 生 活 方 式 的符 號 的 特 質 。 在 人 文 科 學 中 , 文 化 用 來 指 「 使 一 種 特 定 的 生 活 方 式 顯得 與 眾 不 同 」 的 符 號 之 創 造 與 使 用 , 無 論 這 種 生 活 方 式 是 屬 於 「 一 個民 族 的 , 一 個 時 期 的 , 一 個 群 體 的 , 或 者 普 遍 意 義 上 的 人 類 的 。」3. 作 為 文 化 的 發 展 過 程 。 在 中 世 紀 晚 期 ,「 文 化 」 的 最 早 含 義 是指 莊 稼 的 種 植 和 動 物 的 飼 養 ; 後 來 , 同 樣 的 意 義 被 轉 化 , 以 其 描 述 培育 人 類 心 智 的 過 程 , 即 改 造 、 完 善 人 的 內 在 世 界 , 使 人 具 有 理 想 公 民素 質 的 過 程 。威 廉 姆 斯 認 為 , 上 述 的 每 一 種 文 化 意 義 均 具 有 價 值 , 任 何 具 體 的文 化 理 論 必 須 包 括 這 些 意 義 所 指 向 的 事 實 領 域 , 排 除 其 中 任 何 一 種 都是 不 完 備 的 。在 漢 語 中 ,「 文 化 」 是 由 「 文 」 和 「 化 」 兩 字 組 成 , 單 獨 使 用「 文 」 和 「 化 」 比 使 用 「 文 化 」 一 詞 要 早 。 許 慎 《 說 文 解 字 》 言 :「 文 , 錯 畫 也 , 象 交 文 。」 這 裏 的 「 文 」 指 各 種 交 相 錯 雜 的 紋 理 。《 易 經 • 系 辭 下 》 就 有 「 物 相 雜 , 故 曰 文 。」 這 裏 的 「 文 」 有 用 物 裝飾 、 修 飾 的 含 義 。 在 此 基 礎 上 ,「 文 」 又 進 一 步 發 展 為 包 括 文 字 在 內的 各 種 象 徵 符 號 , 進 而 具 體 化 為 文 物 典 籍 和 禮 樂 制 度 等 ; 同 時 再 指 向人 為 修 養 , 更 以 此 導 出 美 、 善 、 德 行 之 義 。 如 《 尚 書 • 序 》 中 說 , 伏羲 「 始 畫 八 卦 、 造 書 契 , 以 代 結 繩 之 政 , 由 是 文 籍 生 焉 。」《 論 語 • 子罕 》 中 說 :「 文 王 既 沒 , 文 不 在 茲 乎 ? 天 之 將 喪 斯 文 也 , 後 死 者 不 得與 於 斯 文 也 。」 這 裏 的 「 文 」 已 經 有 文 化 的 意 義 , 有 學 者 認 為 孔 子 在這 裏 表 達 了 保 存 、 傳 遞 「 先 王 之 道 」 的 文 化 和 歷 史 責 任 感 ( 李 澤 厚 ,2004)。《 禮 記 • 樂 記 》 中 所 謂 「 禮 減 而 進 , 以 進 為 文 」, 鄭 玄 注 「 文猶 美 也 , 善 也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79「 化 」, 本 義 為 改 易 、 生 成 、 造 化 。《 說 文 解 字 》 認 為 「 化 」字 應 該 是 從 「 匕 」 字 轉 化 而 來 。 甲 骨 文 中 的 「 匕 」 像 一 個 人 倒 立 ,象 徵 在 子 宮 中 孕 育 的 人 。 後 來 在 左 部 加 一 人 字 旁 , 意 謂 站 立 的 人 。《 莊 子 • 逍 遙 遊 》 中 的 「 化 而 為 鳥 , 其 名 曰 鵬 」;《 禮 記 • 中 庸 》 中 的「 可 以 贊 天 地 之 化 育 」 等 諸 說 中 的 「 化 」, 一 般 指 事 物 形 態 或 性 質 的改 變 , 同 時 又 引 申 為 教 行 遷 善 之 義 , 指 生 命 的 一 種 能 動 , 其 被 塑 造 或教 化 的 過 程 。 因 此 ,「 化 」 包 含 了 一 個 人 從 孕 育 、 出 生 、 成 長 , 並 在遺 傳 和 社 會 的 影 響 下 逐 漸 成 熟 , 進 而 成 為 一 個 被 社 會 接 納 的 人 的 整 個過 程 。「 文 」 與 「 化 」 並 聯 使 用 , 較 早 見 之 於 《 周 易 》:「 觀 乎 天 文 , 以察 時 變 ; 觀 乎 人 文 , 以 化 成 天 下 。」 日 月 星 辰 往 來 交 錯 文 飾 於 天 , 即「 天 文 」; 社 會 生 活 中 君 臣 、 父 子 、 夫 婦 、 兄 弟 和 朋 友 等 人 與 人 之 間縱 橫 交 織 的 關 係 , 即 「 人 文 」。 這 段 話 說 明 , 治 國 者 須 觀 察 天 文 , 以明 瞭 時 序 之 變 化 ; 又 須 觀 察 人 文 , 以 使 天 下 之 人 均 能 遵 從 文 明 禮 儀 ,行 為 止 其 所 當 止 。 由 此 可 見 ,「 以 文 教 化 」 的 思 想 在 《 周 易 》 中 已 很明 確 。西 漢 以 後 ,「 文 」 與 「 化 」 方 合 成 一 詞 使 用 。 如 《 說 苑 • 指 武 》中 說 :「 聖 人 之 治 天 下 也 , 先 文 德 而 後 武 力 。 凡 武 之 興 , 為 不 服 也 ;文 化 不 改 , 然 後 加 誅 。」《 文 選 • 補 亡 詩 六 首 • 由 儀 》 中 說 :「 文 化 內輯 , 武 功 外 悠 。」《 文 選 • 三 月 三 日 曲 水 詩 序 一 首 》 中 說 :「 設 神 理 以景 俗 , 敷 文 化 以 柔 遠 。」 這 裏 說 的 「 文 化 」, 含 有 「 以 文 教 化 」 的 本義 , 表 示 對 性 情 的 陶 冶 和 品 德 的 教 養 。由 上 述 可 見 ,「 文 化 」 一 詞 在 中 國 古 代 思 想 中 , 所 指 的 是 一 個 政治 道 德 概 念 , 是 以 非 暴 力 的 、 非 強 制 性 的 方 式 來 實 現 人 的 社 會 化 , 或者 說 實 現 一 種 政 治 道 德 秩 序 。 隨 著 時 間 的 流 變 , 現 在 「 文 化 」 已 成為 一 個 內 涵 豐 富 、 外 延 寬 廣 的 多 維 概 念 。 根 據 《 辭 海 》 的 解 釋 ,「 文


180 論 壇化 」 一 詞 有 三 種 含 義 : 其 一 , 從 廣 義 上 說 , 文 化 是 指 人 類 社 會 歷 史 實踐 過 程 中 所 創 造 的 物 質 財 富 和 精 神 財 富 的 總 和 ; 就 狹 義 而 言 , 文 化 是指 社 會 的 意 識 形 態 , 以 及 與 之 相 適 應 的 制 度 和 組 織 機 構 。 其 二 , 泛 指一 般 知 識 。 其 三 , 指 中 國 古 代 社 會 所 實 施 的 文 治 和 教 化 的 總 稱 。 人 類從 「 茹 毛 飲 血 」 的 「 直 立 之 獸 」 演 化 而 來 , 逐 漸 形 成 與 「 天 道 」 既相 聯 繫 又 相 區 別 的 「 人 道 」, 這 便 是 文 化 的 創 造 過 程 。 因 此 , 文 化 的實 質 性 含 義 是 「 人 化 」 或 「 人 類 化 」, 是 人 類 通 過 社 會 實 踐 活 動 , 適應 、 利 用 、 改 造 自 然 而 逐 步 實 現 自 身 價 值 的 過 程 。( 二 ) 關 於 文 化 的 類 型許 多 學 者 從 不 同 角 度 對 文 化 進 行 了 分 類 。 其 中 最 常 見 的 是 分 為 廣義 文 化 和 狹 義 文 化 兩 類 。 廣 義 的 「 文 化 」 是 從 人 之 所 以 為 人 的 意 義 上立 論 , 著 眼 於 人 類 與 一 般 動 物 、 人 類 社 會 與 自 然 界 的 本 質 區 別 , 和 人類 卓 立 於 自 然 的 獨 特 生 存 方 式 , 其 涵 蓋 面 非 常 廣 泛 。 狹 義 的 「 文 化 」則 專 指 人 類 的 精 神 創 造 活 動 及 其 結 果 。有 的 學 者 把 文 化 分 為 顯 性 文 化 和 隱 性 文 化 。 例 如 , 人 類 創 造 的 種種 物 質 文 明 , 屬 於 可 見 的 顯 性 文 化 ; 而 人 類 創 造 的 生 活 制 度 、 家 庭 制度 、 社 會 制 度 、 思 維 方 式 、 宗 教 信 仰 和 審 美 情 趣 等 , 則 屬 於 不 可 見 的隱 性 文 化 。有 的 學 者 將 文 化 分 為 主 文 化 和 亞 文 化 。 主 文 化 是 指 在 社 會 上 佔 主導 地 位 的 , 為 社 會 上 多 數 人 所 接 受 的 文 化 。 亞 文 化 是 指 與 主 文 化 相 對應 的 那 些 非 主 流 、 局 部 的 文 化 現 象 , 即 在 主 文 化 背 景 下 , 屬 於 某 一 區域 或 某 個 集 體 所 特 有 的 觀 念 和 生 活 方 式 。還 有 一 些 學 者 把 文 化 分 為 物 質 文 化 、 制 度 文 化 和 精 神 文 化 。 物 質文 化 是 指 在 物 質 生 產 活 動 中 所 創 造 的 全 部 物 質 產 品 , 以 及 創 造 這 些 物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81質 產 品 的 手 段 、 工 藝 和 方 法 等 。 制 度 文 化 是 人 們 為 反 映 和 確 立 一 定 的社 會 關 係 , 於 是 對 這 些 關 係 進 行 整 合 和 調 控 而 建 立 的 一 整 套 規 範 體系 。 精 神 文 化 也 稱 為 觀 念 文 化 , 是 以 心 理 、 觀 念 、 理 論 形 態 存 在 的 文化 。 它 包 括 兩 個 部 分 : 一 是 在 人 們 心 中 對 文 化 所 存 有 的 心 態 、 心 理 、觀 念 、 思 想 和 信 念 等 ; 二 是 已 經 理 論 化 、 物 件 化 的 思 想 理 論 體 系 , 即客 觀 化 了 的 思 想 。在 研 究 過 程 中 , 還 有 一 些 學 者 從 傳 播 範 圍 出 發 , 把 文 化 分 為 高 雅文 化 和 通 俗 文 化 等 ; 從 地 域 出 發 將 文 化 分 為 東 方 文 化 、 西 方 文 化 等 ;從 種 族 出 發 區 分 不 同 的 種 族 文 化 ; 從 文 化 是 否 可 以 商 業 經 營 出 發 把 文化 分 為 商 業 文 化 和 事 業 文 化 等 ; 從 載 體 出 發 把 文 化 分 為 視 覺 文 化 、聽 覺 文 化 和 觸 覺 文 化 等 ; 從 受 眾 出 發 把 文 化 分 為 老 年 文 化 和 青 年 文化 等 ; 從 學 科 內 涵 出 發 區 分 政 治 文 化 、 經 濟 文 化 、 管 理 文 化 和 法 律文 化 等 。三 、 大 學 文 化 的 概 念 與 類 型( 一 ) 內 地 學 者 對 大 學 文 化 概 念 、 內 涵 與 特 徵 的 認 識自 二 十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 隨 著 文 化 問 題 越 來 越 受 到 關 注 , 內 地悄 然 興 起 了 一 股 大 學 文 化 研 究 思 潮 ; 有 關 學 者 從 不 同 的 角 度 對 大 學 文化 的 概 念 、 內 涵 與 特 徵 進 行 了 探 討 , 並 取 得 一 些 令 人 欣 喜 的 成 果 。內 地 許 多 學 者 對 甚 麼 是 大 學 文 化 進 行 了 討 論 , 雖 然 目 前 還 沒 有 總結 出 一 個 十 分 明 確 並 廣 為 接 受 的 定 義 , 但 大 學 文 化 通 常 會 被 視 為 亞 文化 類 型 , 是 大 學 這 個 組 織 及 其 成 員 所 特 有 的 觀 念 或 生 活 方 式 。 例 如 ,眭 依 凡 (2004a)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含 有 「 文 化 」 概 念 應 有 的 內 涵 , 但它 又 是 對 社 會 文 化 反 覆 選 擇 , 加 以 吸 收 並 融 入 大 學 自 身 的 意 志 、 傳 統


182 論 壇和 個 性 的 文 化 結 構 。 趙 存 生 等 (2002)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是 以 大 學 為 載體 , 通 過 歷 屆 師 生 的 傳 承 和 創 造 , 為 大 學 所 積 纍 的 物 質 成 果 和 精 神 成果 的 總 和 。 謝 和 平 (2004)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是 由 一 個 特 殊 的 社 會 群 體「 大 學 人 」 在 對 知 識 進 行 傳 承 、 整 理 、 交 流 和 創 新 的 過 程 中 , 形 成 的一 種 與 大 眾 文 化 或 其 他 社 會 文 化 既 相 聯 繫 、 又 相 區 別 的 文 化 系 統 。許 多 學 者 進 行 研 究 時 , 也 會 以 一 般 文 化 研 究 的 成 果 與 分 析 作 為 借鑒 , 如 以 精 神 文 化 、 制 度 文 化 和 物 質 文 化 等 方 面 作 基 礎 , 探 討 了 大 學文 化 的 內 涵 。 眭 依 凡 (2004a)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主 要 包 含 精 神 文 化 、 制度 文 化 、 環 境 文 化 三 個 方 面 ; 三 者 形 成 一 個 以 精 神 文 化 為 核 心 、 制 度文 化 居 中 、 環 境 文 化 處 外 的 , 彼 此 相 互 依 存 、 相 互 補 充 、 相 互 強 化 ,共 同 對 學 校 教 育 發 生 影 響 的 文 化 同 心 圓 。 趙 沁 平 (2007) 認 為 , 廣 義來 說 , 文 化 是 價 值 觀 、 信 仰 、 習 俗 和 制 度 等 的 綜 合 , 體 現 於 精 神 、 制度 、 環 境 和 產 品 四 個 層 面 。 相 應 地 , 大 學 文 化 也 可 從 精 神 、 制 度 、 環境 和 產 品 四 個 層 面 加 以 分 析 。 王 冀 生 (2005a)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是 大 學在 長 期 辦 學 實 踐 的 基 礎 上 積 澱 和 創 造 的 大 學 精 神 文 化 、 物 質 文 化 、 制度 文 化 和 環 境 文 化 的 總 和 。內 地 一 些 學 者 也 通 過 與 其 他 文 化 組 織 的 比 較 , 以 及 從 大 學 的 個性 出 發 , 探 討 了 大 學 文 化 特 徵 。 例 如 , 眭 依 凡 (2004b) 認 為 大 學 文化 內 含 異 於 一 般 文 化 的 理 想 化 、 集 約 化 、 穩 定 性 、 批 判 性 等 特 徵 ,也 正 是 這 些 特 徵 使 大 學 文 化 對 教 育 有 著 廣 泛 而 深 遠 的 影 響 。 王 冀 生( 2007) 認 為 , 大 學 擁 有 的 獨 特 文 化 精 神 主 要 有 四 點 : 一 是 崇尚 人 文 ; 二 是 注 重 理 性 ; 三 是 自 由 獨 立 ; 四 是 追 求 卓 越 。 楊 福 家(2008)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是 追 求 真 理 的 文 化 , 是 嚴 謹 求 實 的 文 化 ,是 追 求 理 想 和 人 生 抱 負 的 文 化 , 是 崇 尚 學 術 自 由 的 文 化 , 是 提 倡 理論 聯 繫 實 際 的 文 化 , 是 崇 尚 道 德 的 文 化 , 是 大 度 包 容 的 文 化 , 是 具有 強 烈 批 判 精 神 的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的 核 心 與 靈 魂 體 現 於 大 學 的 精 神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83( 楊 福 家 ,2008)。 王 義 遒 (2006)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 應 有 深 沉 性 和包 容 性 。 高 等 教 育 體 現 著 人 類 最 高 的 理 性 思 維 , 因 此 大 學 文 化 是 深沉 的 , 是 代 表 了 人 類 最 高 理 性 的 ( 王 義 遒 ,2006)。 大 學 文 化 的 深 沉性 來 自 人 類 的 理 性 思 維 和 實 事 求 是 的 科 學 精 神 , 是 實 現 「 教 化 」 的根 基 ( 王 義 遒 ,2006)。 包 容 性 體 現 著 人 與 人 的 互 相 尊 重 , 人 對 自 然的 尊 重 , 是 做 人 的 基 本 態 度 、「 教 化 」 的 基 本 內 容 , 是 實 現 人 類 和 諧相 處 、 人 與 自 然 和 諧 相 處 的 必 要 條 件 , 建 設 可 持 續 發 展 社 會 的 基 礎( 王 義 遒 ,2006)。( 二 ) 大 學 的 特 徵 與 大 學 文 化 的 內 涵從 以 上 簡 要 的 回 顧 中 , 我 們 發 現 , 雖 然 內 地 學 者 對 大 學 文 化 的 研究 取 得 了 一 些 成 果 , 但 必 須 指 出 的 是 , 宏 觀 角 度 的 研 究 多 , 微 觀 角 度的 研 究 少 ; 靜 態 的 研 究 多 , 動 態 的 研 究 少 ; 多 從 一 般 意 義 上 作 討 論 ,少 以 個 案 方 式 進 行 解 讀 。 因 此 , 對 大 學 文 化 所 具 有 的 豐 富 內 涵 及 其 表現 方 式 , 還 需 要 進 行 更 加 深 入 、 系 統 的 實 證 研 究 。我 們 認 為 , 要 瞭 解 大 學 文 化 的 內 涵 和 特 徵 , 可 先 從 認 識 大 學 這 個組 織 入 手 。 大 學 , 表 現 出 一 種 固 有 的 、 獨 特 的 文 化 矛 盾 ; 一 方 面 它 要遵 循 「 積 纍 的 傳 統 」(accumulated heritage), 另 一 方 面 它 又 要 履 行「 現 代 的 需 要 」(modern imperatives)(Kerr, 1987)。無 論 在 高 等 教 育 界 的 內 部 還 是 外 部 , 都 曾 對 大 學 「 與 眾 不 同 的 性質 與 特 徵 」 進 行 過 長 期 的 探 索 (Peterson & Spencer, 1990, p. 3–18)。許 多 學 者 認 為 , 大 學 是 一 個 具 有 一 系 列 與 眾 不 同 特 徵 的 複 雜 組 織 , 這些 特 徵 對 其 文 化 發 展 有 顯 著 的 影 響 :1. 組 織 目 標 多 樣 且 其 達 成 情 況 難 以 測 量 。 與 其 他 商 業 組 織 相 比 ,大 學 作 為 一 個 由 大 量 不 同 學 科 專 家 構 成 的 高 度 勞 動 密 集 型 的 組 織 , 其目 標 是 多 樣 的 、 有 差 別 的 ; 而 要 根 據 一 系 列 產 出 、 結 果 來 設 計 一 套


184 論 壇標 準 化 的 方 法 以 評 價 其 目 標 達 成 情 況 是 非 常 複 雜 的 (Birnbaum, 1988;Kosko, 1993; March, 1984; Peterson & Spencer, 1990; Weick, 1976)。2. 利 益 相 關 者 數 量 龐 大 且 多 變 。 大 學 內 部 的 利 益 相 關 者 既 包 括學 生 ( 本 科 生 、 研 究 生 和 接 受 持 續 教 育 的 在 職 人 員 等 ), 又 包 括 教 職員 工 。 隨 著 社 會 經 濟 環 境 的 變 化 , 高 等 教 育 大 眾 化 發 展 和 學 習 化 社 會的 逐 步 形 成 , 年 齡 較 大 、 在 職 接 受 高 等 教 育 的 學 生 會 越 來 越 多 。 這 種變 化 或 會 影 響 學 生 與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的 關 係 , 以 及 對 高 等 教 育 要 求 的 提高 。 此 外 , 由 於 大 學 教 師 經 常 會 進 行 基 礎 、 應 用 和 合 同 研 究 工 作 , 亦因 此 構 成 大 學 以 學 科 和 文 化 的 多 樣 性 為 特 徵 。 而 外 部 的 利 益 相 關 者包 括 周 邊 的 社 區 、 政 治 管 轄 者 、 財 務 和 審 計 機 構 、 相 關 學 會 和 壓 力 團體 等 。 假 若 我 們 以 網 路 的 概 念 描 述 大 學 教 授 的 專 業 工 作 , 則 可 見 在這 個 網 路 中 , 他 們 擔 當 著 把 其 他 各 部 分 聯 繫 起 來 的 「 管 理 者 」 角 色(Mintzberg & Van der Heyden, 1999)。3. 大 學 是 知 識 集 團 的 鬆 散 耦 合 體 (a loosely coupled system)(Weick, 1976)。 知 識 領 域 是 建 構 大 學 的 「 磚 瓦 」, 沒 有 這 些 「 磚瓦 」, 大 學 就 不 復 存 在 。 這 一 原 則 塑 造 了 典 型 的 大 學 結 構 , 即 鬆 散 的組 織 形 態 。 這 使 大 學 成 為 一 個 「 既 以 學 科 為 基 礎 , 又 同 時 存 在 學 科多 樣 化 」 的 「 知 識 集 團 的 耦 合 體 」。 這 種 「 知 識 集 團 」 間 的 鬆 散 聯 合特 徵 , 使 大 學 表 現 出 「 有 組 織 的 無 政 府 狀 態 」(organized anarchies)(Cohen & March, 1986)。4. 強 調 專 家 權 威 。 大 學 內 很 多 的 決 策 , 如 教 與 學 中 許 多 以 知 識 為導 向 的 政 策 均 由 專 家 作 出 決 定 。 此 外 , 所 有 的 專 業 領 域 , 諸 如 研 究 甚麼 , 如 何 研 究 , 教 甚 麼 和 如 何 教 , 基 本 上 也 是 由 學 科 專 家 定 案 。 縱 使在 大 學 內 並 非 所 有 決 策 均 由 學 科 專 家 作 出 的 , 但 他 們 在 整 個 過 程 中 的影 響 是 廣 泛 的 , 並 扮 演 著 重 要 的 角 色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855. 決 策 權 力 非 常 分 散 。 政 府 部 門 和 企 業 組 織 通 常 會 採 用 科 層 等 級制 , 即 高 層 管 理 人 員 負 責 決 策 , 並 傳 達 予 低 層 工 作 者 , 而 低 層 工 作 者必 須 接 受 和 遵 循 。 但 在 大 學 這 種 由 「 知 識 集 團 」 的 鬆 散 耦 合 構 成 的 組織 中 , 由 於 教 師 都 接 受 專 業 教 育 , 根 據 他 們 的 專 業 知 識 所 作 的 判 斷 ,可 能 比 簡 單 地 接 受 行 政 指 令 更 可 靠 、 有 效 。6. 大 學 教 授 與 行 政 人 員 的 價 值 和 信 念 存 在 內 在 衝 突 。 教 授 往 往 非常 強 調 自 主 性 和 學 術 自 由 , 而 行 政 人 員 則 傾 向 於 維 護 行 政 系 統 及 其 相應 的 程 式 要 求 。 這 種 潛 在 的 價 值 衝 突 很 容 易 衍 生 一 系 列 的 問 題 , 但 行政 人 員 仍 可 透 過 加 強 領 導 層 權 力 , 以 便 在 協 調 集 體 決 策 與 不 同 意 見 時扮 演 平 衡 角 色 。7. 大 學 運 營 的 環 境 非 常 複 雜 而 且 變 化 迅 速 。 例 如 , 高 等 教 育 的 普及 、 政 府 財 政 資 助 下 降 、 電 腦 和 資 訊 技 術 的 快 速 發 展 等 等 , 這 些 都 對大 學 的 課 程 、 知 識 傳 遞 和 內 部 關 係 有 著 重 要 影 響 。綜 合 上 述 所 論 , 顯 示 出 大 學 與 社 會 的 相 互 關 係 導 致 它 形 成 了 非常 獨 特 的 文 化 , 或 傳 承 行 為 規 範 及 其 價 值 理 念 的 非 正 式 制 度 和 規 則(Clark, 1983a; Deal & Kennedy, 1982; Peterson & Spencer, 1990)。在 這 種 意 義 上 說 , 大 學 文 化 可 被 視 為 大 學 在 其 歷 史 發 展 過 程 中 所 形 成的 , 當 中 包 括 教 職 員 工 對 大 學 及 其 工 作 所 擁 有 的 組 織 行 為 規 範 和 共 同的 價 值 、 理 念 和 態 度 。 2 這 些 行 為 規 範 和 共 同 的 價 值 、 理 念 、 態 度 對 大學 發 展 具 深 遠 的 影 響 (Tierney, 1988)。2 從 這 個 角 度 看 待 大 學 文 化 , 有 的 學 者 認 為 採 用 的 是 文 化 實 用 主 義 學 派 (culturalpragmatism) 的 方 式 , 即 認 為 大 學 文 化 是 大 學 擁 有 的 , 因 而 也 是 可 以 改 革 的 某 種 東西 (Frost & Gillepsie, 1998, p. 5–15)。 近 些 年 逐 漸 發 展 起 來 的 文 化 純 粹 學 派 (culturalpurism) 則 不 從 這 種 組 織 行 為 的 視 角 來 界 定 大 學 文 化 , 而 是 認 為 , 組 織 與 文 化 並 不是 分 離 的 , 組 織 就 是 文 化 , 反 之 亦 然 (Martin, 1985; Mumby, 1988)。 根 據 文 化 純 粹學 派 的 觀 點 , 大 學 即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在 最 基 本 的 價 值 與 態 度 層 面 影 響 大 學 的 教 職 員工 。 當 大 學 與 其 文 化 變 得 如 此 緊 密 地 聯 繫 在 一 起 的 時 候 , 決 策 和 變 化 也 就 變 得 植 根於 文 化 自 身 了 。 從 這 個 角 度 看 待 大 學 文 化 , 研 究 者 一 般 強 調 大 學 內 部 教 職 員 工 之 間是 如 何 溝 通 的 , 以 及 這 種 溝 通 是 如 何 創 造 大 學 生 活 意 義 的 。


186 論 壇( 三 ) 大 學 文 化 的 類 型在 內 地 , 雖 然 以 往 也 有 學 者 對 大 學 文 化 的 類 型 進 行 分 析 , 但 所 採用 的 研 究 方 法 基 本 上 是 思 辨 而 非 實 證 。 西 方 學 者 在 進 行 同 類 型 研 究時 , 雖 然 也 會 採 用 思 辨 方 法 , 但 更 多 的 是 以 實 證 方 式 , 從 縱 向 和 橫 向兩 方 面 對 大 學 文 化 的 類 型 展 開 探 討 , 這 是 值 得 內 地 學 者 作 為 借 鑒 的 。克 拉 克 (B. R. Clark, 1972) 是 較 早 從 文 化 角 度 分 析 高 等 教 育 系 統運 行 的 研 究 者 之 一 。 早 在 二 十 世 紀 七 十 年 代 初 他 就 開 拓 這 方 面 的 工 作(Clark, 1972, p.178–183)。 他 特 別 關 注 以 「 信 念 」 為 核 心 的 大 學 文 化對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運 作 的 影 響 。 他 圍 繞 知 識 傳 承 與 創 新 這 一 高 等 教 育 的基 本 職 能 , 以 信 念 、 工 作 、 權 力 三 者 為 基 礎 , 分 析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運 作的 基 本 要 素 , 並 從 文 化 的 視 角 揭 示 了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變 革 的 內 在 機 制 。克 拉 克 認 為 ,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文 化 是 「 產 生 於 或 完 整 系 統 地 存 在 於學 術 系 統 內 的 那 些 自 我 確 定 的 觀 念 和 信 念 」, 是 維 繫 人 們 從 事 高 等 教育 事 業 的 共 同 價 值 觀 、 行 為 規 範 和 信 念 , 對 學 術 生 活 中 的 工 作 方 式 、氛 圍 、 權 力 分 配 和 威 望 獲 取 等 方 面 具 有 廣 泛 的 影 響 。 通 過 對 學 術 生 活中 各 種 內 部 信 念 產 生 來 源 的 系 統 分 析 , 克 拉 克 認 為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存 在四 種 形 式 的 文 化 , 大 學 教 師 則 同 時 在 這 些 不 同 層 次 和 類 型 的 文 化 中 生活 與 工 作 ( 克 拉 克 ,1994):1. 學 科 文 化 。 學 科 是 學 術 系 統 的 基 本 組 成 單 位 , 大 學 對 知 識 的 傳承 與 創 新 都 要 具 體 落 實 在 各 個 學 科 上 。2. 院 校 文 化 。 每 所 高 校 作 為 獨 立 的 個 體 都 具 有 各 自 的 文 化 背 景 。院 校 文 化 的 核 心 包 括 院 校 自 治 及 教 育 民 主 等 方 面 , 具 體 體 現 為 教 師 的學 術 自 由 和 學 生 的 學 習 自 由 , 院 校 培 養 甚 麼 樣 的 人 才 , 教 育 的 社 會 服務 功 能 及 對 外 界 的 影 響 與 作 用 等 。3. 職 業 文 化 。 以 學 術 為 職 業 的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成 員 也 具 有 屬 於 這個 共 同 體 的 職 業 文 化 。 以 探 究 高 深 知 識 作 為 目 標 和 生 活 方 式 的 高 校 教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87師 , 其 體 現 職 業 文 化 的 一 個 顯 著 特 徵 是 對 學 術 自 由 的 追 求 。4. 系 統 文 化 。 它 是 一 個 國 家 或 地 區 的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 在 特 定 的 歷史 傳 統 、 政 治 經 濟 體 制 下 所 形 成 的 教 育 目 標 、 運 作 和 制 度 規 則 。克 拉 克 的 分 類 方 法 , 是 從 整 個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出 發 , 縱 向 地 考 察 不同 的 文 化 類 型 , 把 大 學 文 化 視 為 高 等 教 育 系 統 文 化 中 的 一 類 。 在 研究 中 , 更 多 的 是 從 橫 向 角 度 , 對 大 學 文 化 進 行 分 類 。 例 如 , 斯 伯 恩(B. Sporn, 1996) 在 總 結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礎 上 , 從 大 學 文 化 的 取 向與 強 度 兩 個 維 度 , 提 出 了 一 個 大 學 文 化 分 類 體 系 , 並 用 於 分 析 大 學 是如 何 適 應 與 應 付 環 境 的 變 革 。就 大 學 文 化 的 取 向 維 度 看 , 可 作 外 部 取 向 和 內 部 取 向 兩 類 之 劃分 : 外 部 取 向 提 倡 外 部 開 拓 , 強 調 創 業 精 神 、 靈 活 性 、 勇 於 冒 險 精神 , 以 及 由 專 業 人 員 和 專 家 主 導 的 扁 平 組 織 結 構 , 代 表 了 一 種 有 機 的過 程 ; 內 部 取 向 強 調 控 制 、 秩 序 、 規 則 和 管 制 , 政 策 和 程 式 , 一 致 性和 穩 定 性 , 組 織 的 結 構 風 險 , 代 表 了 一 種 機 械 的 過 程 。 斯 伯 恩 認 為 ,外 部 取 向 的 文 化 較 內 部 取 向 的 文 化 更 有 能 力 去 適 應 環 境 變 化 。文 化 的 強 度 是 指 某 一 文 化 特 徵 在 每 一 文 化 類 型 中 所 佔 的 地 位 。 因此 , 所 謂 強 的 大 學 文 化 是 指 它 與 整 個 大 學 的 文 化 價 值 、 結 構 安 排 和 戰略 規 劃 的 配 合 。 強 的 文 化 並 不 一 定 意 味 著 相 互 間 的 觀 點 是 統 一 的 , 而是 說 所 持 的 價 值 、 理 念 和 對 意 義 的 理 解 是 共 同 的 。 因 此 強 的 文 化 不僅 容 忍 不 同 觀 點 和 策 略 之 間 的 爭 鳴 與 討 論 , 而 且 鼓 勵 他 們 為 提 高 決策 品 質 和 解 決 問 題 而 努 力 。 文 化 的 強 度 也 不 是 線 性 的 , 過 弱 的 文 化可 能 阻 礙 大 學 適 應 環 境 , 而 過 強 的 文 化 也 可 能 導 致 「 小 集 團 」 現 象(groupthink phenomena)(Janis, 1972)。 一 般 而 言 , 強 的 文 化 較 弱 的文 化 更 能 夠 成 功 適 應 環 境 的 變 化 。從 大 學 文 化 的 強 度 和 取 向 兩 個 維 度 , 可 以 把 大 學 文 化 分 為 如 下四 類 :


188 論 壇1. 弱 的 、 內 部 取 向 的 文 化 。 這 種 文 化 擁 有 不 同 的 價 值 、 信 念 和 態度 , 他 們 由 關 注 內 部 事 務 的 亞 文 化 所 主 導 。 大 學 教 職 員 工 專 注 於 自 己的 工 作 而 並 不 把 大 學 作 為 一 個 整 體 , 只 有 少 數 成 員 願 意 接 受 大 學 的變 化 。2. 弱 的 、 外 部 取 向 的 文 化 。 這 種 文 化 同 樣 為 擁 有 不 同 價 值 和 信 念的 亞 文 化 , 但 這 種 亞 文 化 關 注 外 部 環 境 。 雖 然 不 同 亞 文 化 的 活 動 未 能協 調 , 但 在 這 種 取 向 下 , 大 學 仍 然 可 以 適 應 變 革 的 環 境 。3. 強 的 、 內 部 取 向 的 文 化 。 在 這 種 文 化 中 , 一 致 的 價 值 、 信 念 和態 度 居 於 主 導 地 位 。 大 學 教 職 員 工 對 內 部 活 動 一 般 擁 有 相 同 的 行 為 模式 和 價 值 , 但 這 種 文 化 對 適 應 外 部 變 革 的 支 援 卻 很 少 。 在 一 個 穩 定 環境 中 , 這 種 文 化 類 型 是 適 當 的 , 但 當 出 現 外 部 變 革 時 , 它 就 會 遇 到 適應 問 題 。4. 強 的 、 外 部 取 向 的 文 化 。 這 種 文 化 擁 有 相 同 的 價 值 、 信 念 和 態度 。 他 們 的 活 動 是 外 部 取 向 的 。 他 們 表 現 出 相 同 的 行 為 模 式 , 並 具 有能 力 靈 活 地 適 應 變 革 。 而 此 類 文 化 中 可 包 含 亞 文 化 , 並 彼 此 融 合 為 一個 整 體 。 在 這 種 情 景 下 , 大 學 可 通 過 協 調 亞 文 化 的 活 動 使 其 有 效 地 實現 目 標 。大 學 要 建 立 一 種 有 利 於 促 進 和 支 持 適 應 環 境 變 革 、 成 功 進 行 創 新的 文 化 , 則 需 要 對 現 有 文 化 、 使 命 和 溝 通 模 式 等 作 清 晰 的 認 識 , 並 在此 基 礎 上 進 行 戰 略 規 劃 。 斯 伯 恩 提 出 的 這 個 大 學 文 化 分 類 模 式 , 適 合於 檢 驗 大 學 現 有 的 文 化 對 戰 略 管 理 的 支 持 程 度 ; 並 有 利 於 保 障 戰 略 與文 化 之 間 有 充 分 的 一 致 性 。伯 奎 斯 特 (W. Berquist, 1992) 也 提 出 過 一 個 大 學 文 化 原 型 的 分 類框 架 , 以 便 對 不 同 大 學 進 行 分 類 和 描 述 。 他 認 為 大 學 的 學 術 文 化 可 以分 為 四 種 原 型 , 每 一 種 文 化 原 型 都 有 不 同 的 、 與 其 原 型 相 適 應 的 變 革策 略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891. 分 權 文 化 (collegia1 culture)。 重 視 學 術 參 與 、 共 享 管 理 與 決策 , 以 及 理 性 等 價 值 。2. 管 理 文 化 (managerial culture)。 強 調 大 學 的 目 標 , 重 視 效率 、 有 效 的 指 導 技 能 和 財 政 責 任 。3. 發 展 文 化 (developmental culture)。 重 視 大 學 所 有 成 員 的 個 人與 專 業 成 長 。4. 磋 商 文 化 (negotiating culture)。 重 視 建 立 公 平 、 公 正 的 政 策和 程 式 。道 普 遜 (S. Dopson) 和 麥 克 納 (I. McNay, 1996) 依 據 威 克 (K. E.Weick) 稱 大 學 是 「 鬆 散 的 耦 合 體 」 的 概 念 出 發 , 就 著 政 策 界 定 為 緊 密的 還 是 鬆 散 的 , 以 及 實 施 控 制 是 緊 密 的 還 是 鬆 散 的 兩 個 維 度 , 把 大 學文 化 分 為 四 種 類 型 :1. 分 權 文 化 。 在 這 種 文 化 下 , 政 策 界 定 與 實 施 控 制 都 是 鬆 散 的 ,通 常 會 強 調 個 體 的 自 主 權 ; 管 理 者 為 了 追 求 共 識 , 會 收 集 可 能 受 特 定決 策 影 響 的 人 的 觀 點 作 進 一 步 分 析 。 這 種 文 化 的 缺 點 是 可 能 對 變 化 中的 高 等 教 育 市 場 缺 乏 回 應 或 回 應 緩 慢 。2. 官 僚 文 化 (bureaucratic culture)。 在 這 種 文 化 下 , 政 策 界 定是 鬆 散 的 , 但 實 施 控 制 卻 是 緊 密 的 , 強 調 清 晰 的 規 則 和 管 理 規 定 , 以及 決 策 過 程 中 各 階 級 的 責 任 。 但 由 於 過 分 強 調 標 準 化 、 程 式 化 , 這 種文 化 對 外 部 環 境 變 化 的 回 應 較 慢 。3. 創 業 文 化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在 這 種 文 化 下 , 政 策 界定 是 緊 密 的 , 但 實 施 控 制 是 鬆 散 的 , 對 高 等 教 育 利 益 相 關 者 的 需 求 有敏 銳 的 意 識 , 但 其 主 要 的 危 機 是 對 市 場 力 量 的 過 分 回 應 。4. 企 業 文 化 (corporate culture)。 在 這 種 文 化 下 , 政 策 界 定 與實 施 控 制 都 是 緊 密 的 , 強 調 集 權 ; 大 學 的 權 力 主 要 由 大 學 的 董 事 會或 相 應 的 機 構 擁 有 , 主 要 的 任 命 由 董 事 會 挑 選 產 生 , 而 不 是 通 過 選


190 論 壇舉 ; 董 事 會 還 控 制 大 學 與 外 界 的 聯 繫 。 這 種 文 化 的 主 要 危 機 是 過 於政 治 化 。鐵 尼 (W. Tierney, 1988) 對 美 國 高 等 教 育 的 組 織 文 化 進 行 了長 達 一 年 的 調 查 研 究 後 , 提 出 了 一 個 用 於 診 斷 大 學 文 化 的 概 念 框 架(p. 2–21)。 這 一 分 類 體 系 , 是 先 假 設 大 學 的 價 值 、 信 念 和 態 度 均 體現 在 它 的 過 程 與 制 度 等 人 為 產 出 之 中 , 研 究 者 通 過 考 察 其 中 的 六 個 關鍵 要 素 , 即 環 境 ( 組 織 如 何 界 定 它 的 環 境 ? 對 環 境 的 態 度 如 何 ?)、使 命 ( 它 是 如 何 界 定 的 ? 它 是 如 何 清 晰 表 述 的 ? 它 是 否 作 為 決 策 的 基礎 ?)、 社 會 化 ( 新 的 成 員 是 如 何 被 社 會 化 的 ? 它 是 如 何 清 晰 表 述 的 ?要 在 這 個 組 織 中 生 存 我 們 需 要 知 道 些 甚 麼 ?)、 資 訊 ( 甚 麼 構 成 資 訊 ?誰 有 這 些 資 訊 ? 它 是 如 何 傳 播 的 ?)、 策 略 ( 決 策 是 如 何 作 出 的 ? 那 種策 略 被 採 用 ? 誰 作 決 策 ? 對 失 敗 的 決 策 如 何 作 出 處 罰 ?)、 領 導 ( 組 織對 其 領 導 的 期 望 是 甚 麼 ? 誰 是 領 導 ? 是 否 正 式 和 非 正 式 的 領 導 ?), 就可 以 描 繪 出 一 幅 大 學 文 化 的 清 晰 圖 畫 。 鐵 尼 這 一 概 念 框 架 為 分 析 大 學文 化 提 供 了 一 個 有 效 的 工 具 。四 、 關 於 大 學 文 化 研 究 意 義 的 探 討如 前 文 所 述 , 自 二 十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 內 地 興 起 了 一 股 大 學 文化 研 究 的 思 潮 , 這 對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的 健 康 發 展 而 言 , 是 一 個 良 好 的 開始 。 但 對 大 學 文 化 的 內 涵 、 類 型 和 與 大 學 績 效 的 關 係 等 各 方 面 , 還 需作 更 進 一 步 的 深 入 研 究 ; 而 在 研 究 當 中 也 需 要 更 多 地 運 用 實 證 和 個 案等 方 法 作 分 析 。 在 當 前 情 況 下 , 需 進 一 步 加 強 大 學 文 化 的 研 究 工 作 ,是 基 於 以 下 幾 方 面 的 重 要 意 義 :( 一 ) 大 學 本 質 上 是 一 種 文 化 機 構 , 承 擔 著 重 要 的 文 化 使 命大 學 是 人 類 社 會 發 展 到 一 定 階 段 的 產 物 。 但 從 產 生 之 日 開 始 , 大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91學 就 一 直 被 視 為 一 個 文 化 機 構 (Hackney, 1999; 田 建 榮 ,2000)。 隨著 社 會 的 發 展 , 雖 然 高 等 教 育 從 一 般 的 文 化 事 業 中 逐 步 分 離 出 來 ,但 它 作 為 文 化 機 構 的 性 質 不 但 沒 有 改 變 , 而 且 其 形 態 、 功 能 和 使 命得 到 不 斷 豐 富 、 發 展 和 開 拓 , 在 人 類 社 會 發 展 中 發 揮 著 越 來 越 重 要的 作 用 , 承 擔 著 越 來 越 重 要 的 文 化 使 命 ( 王 冀 生 ,2007, 頁 1–7,90)。 作 為 文 化 機 構 的 大 學 , 其 文 化 的 使 命 或 功 能 主 要 體 現 於 以 下 幾個 方 面 ( 潘 懋 元 、 朱 國 仁 ,1995; 王 冀 生 ,2007, 頁 1–7,90; 張 應強 ,1999):1. 文 化 的 傳 承 與 傳 播 。 大 學 是 傳 承 、 傳 播 文 化 的 重 要 場 所 , 它 以嚴 密 的 組 織 形 式 、 嚴 格 的 學 習 計 劃 , 在 文 化 的 傳 承 和 傳 播 中 扮 演 著 不可 取 替 的 角 色 。2. 文 化 的 選 擇 與 融 合 。 由 於 高 等 教 育 具 目 的 性 , 大 學 在 面 對 人 類所 創 造 的 各 種 文 化 時 , 會 構 成 一 個 複 雜 的 選 擇 、 融 合 過 程 ; 一 方 面 使整 個 文 化 知 識 體 系 條 理 化 、 系 統 化 ,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為 了 在 保 持 人 類 文化 多 樣 性 的 前 提 下 促 進 文 化 的 開 放 、 交 流 、 共 融 。3. 文 化 的 創 新 與 引 領 。 大 學 在 人 類 文 化 發 展 中 發 揮 著 重 要 作 用 ,這 種 作 用 的 深 刻 表 現 之 一 就 在 於 大 學 具 有 文 化 創 新 的 功 能 。 大 學 不 僅通 過 科 學 研 究 直 接 創 造 新 的 文 化 成 果 , 而 且 通 過 傳 授 人 類 高 深 知 識 ,培 養 學 生 的 個 性 和 創 造 力 , 承 擔 著 重 要 的 文 化 創 新 使 命 。 大 學 作 為 創造 新 文 化 的 中 心 , 還 具 引 領 文 化 的 重 大 功 能 。 這 種 功 能 主 要 發 揮 於 通過 繼 承 並 發 揚 優 秀 的 傳 統 文 化 、 借 鑒 並 傳 播 先 進 的 外 來 文 化 和 創 造 並培 育 引 領 時 代 的 先 進 文 化 當 中 。( 二 ) 大 學 文 化 可 使 大 學 獲 得 比 較 優 勢在 二 十 世 紀 八 十 年 代 , 來 自 不 同 領 域 的 研 究 組 織 開 始 對 文 化 在 組織 生 活 中 扮 演 的 角 色 進 行 考 察 ; 其 後 , 又 把 它 與 組 織 的 效 能 、 領 導 與治 理 等 聯 繫 起 來 。 在 這 一 過 程 中 , 文 化 由 一 個 描 述 性 的 工 具 轉 變 為 與


192 論 壇組 織 改 進 和 取 得 成 功 相 關 的 工 具 。 在 高 等 教 育 領 域 中 , 大 學 文 化 研 究遵 循 了 相 同 的 模 式 。 早 期 的 研 究 利 用 文 化 來 描 述 大 學 的 典 禮 和 師 生 的亞 文 化 特 徵 、 說 明 大 學 具 有 與 眾 不 同 的 特 質 (Clark, 1970; Reisman,Gusfield, & Gamson, 1970)。 隨 後 又 開 始 關 注 大 學 文 化 與 大 學 績效 之 間 的 關 係 , 以 及 不 同 的 文 化 對 大 學 功 能 、 戰 略 規 劃 的 影 響 等(Birnbaum, 1988; Chaffee & Tierney, 1988; Hearn, Clugston, & Heydinger,1993; Peterson, Cameron, Jones, Mets, & Ettington, 1986)。 大 學 文 化 研究 代 表 了 一 種 對 大 學 功 能 進 行 整 體 思 考 的 範 式 (Peterson & Spencer,1990), 我 們 可 循 文 化 變 革 的 視 角 去 理 解 大 學 變 革 的 模 式 。許 多 證 據 表 明 , 大 學 文 化 對 大 學 教 職 員 工 的 行 為 、 信 念 、 態 度 以至 組 織 效 能 等 多 個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影 響 。 例 如 , 卡 梅 龍 (K. S. Cameron,1991) 等 人 曾 以 美 國 334 所 高 校 為 樣 本 , 從 組 織 文 化 中 的 三 個 維 度─ 即 文 化 的 一 致 性 、 強 度 和 類 型 , 分 析 了 大 學 文 化 對 大 學 績 效 的影 響 。 結 果 發 現 , 相 比 大 學 文 化 的 一 致 性 和 強 度 , 大 學 文 化 的 類 型 對其 績 效 具 有 更 重 要 的 影 響 。 如 果 大 學 不 進 行 相 應 的 文 化 變 革 , 大 多數 改 革 措 施 都 將 會 面 臨 失 敗 或 只 可 僅 僅 維 持 於 臨 時 狀 態 (Cameron &Freeman, 1991)。大 學 文 化 之 所 以 能 夠 對 大 學 效 能 產 生 影 響 , 是 因 為 大 學 文 化 有 助教 職 員 工 瞭 解 、 接 受 大 學 的 價 值 和 信 念 , 為 他 們 日 常 行 為 中 的 共 同 意識 (a sense <strong>of</strong> common) 提 供 指 導 (Evan, 1993)。 大 學 教 職 員 工 在 價值 、 信 念 和 態 度 等 方 面 表 現 出 來 的 一 致 性 , 可 以 把 大 家 團 結 在 一 起 ;由 於 他 們 具 有 不 同 的 背 景 因 素 , 這 種 團 結 精 神 尤 為 重 要 。 在 一 個 越 趨複 雜 和 全 球 化 的 社 會 中 , 當 所 有 事 情 都 在 變 化 時 , 核 心 文 化 可 提 供 這種 必 要 的 一 致 性 。 當 大 學 的 領 導 者 進 行 改 革 時 , 他 需 要 進 行 相 應 的 文化 變 革 , 以 便 使 大 學 文 化 與 大 學 的 改 革 策 略 相 匹 配 。 這 種 文 化 變 革 的目 標 是 為 了 達 到 大 學 內 部 更 大 的 一 致 性 , 增 加 教 職 員 工 的 內 在 動 機 ,改 進 教 職 員 工 和 大 學 的 績 效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93( 三 ) 大 學 文 化 是 推 動 大 學 自 主 創 新 和 培 養 創 新 型 人 才 的 重 要 抓 手大 學 能 否 作 為 一 個 有 利 於 創 新 的 組 織 ? 在 高 等 教 育 界 一 直 存 在 各種 不 同 的 看 法 。 例 如 , 有 些 學 者 認 為 , 大 學 在 本 質 上 是 保 守 的 , 這 種保 守 的 特 點 是 大 學 保 持 基 業 長 青 的 重 要 基 礎 。 科 爾 (C. Kerr, 1982)曾 指 出 , 相 對 而 言 , 高 校 在 過 去 幾 個 世 紀 內 的 變 化 很 小 。 他 的 研 究 發現 , 西 方 世 界 於 1520 年 建 立 後 仍 然 存 在 並 承 擔 相 似 功 能 , 同 時 在 歷 史上 沒 有 中 斷 發 展 的 85 個 組 織 中 , 有 70 個 是 高 校 , 其 他 15 個 是 一 些 從 事宗 教 活 動 的 組 織 。不 過 , 對 於 有 關 影 響 組 織 創 新 的 分 析 , 一 些 研 究 表 明 : 組 織 越 形式 化 , 集 權 化 和 分 層 程 度 越 高 , 越 強 調 產 出 數 量 而 不 是 產 出 的 品 質 以及 效 率 , 組 織 變 革 與 創 新 的 可 能 就 越 低 ; 而 組 織 越 複 雜 、 員 工 工 作 滿意 度 越 高 , 組 織 變 革 與 創 新 的 可 能 性 就 越 高 (Hage & Aiken, 1970)。由 於 大 學 的 本 質 特 徵 決 定 了 大 學 不 可 能 是 非 常 形 式 化 、 集 權 化 、 分 層化 的 組 織 , 而 大 學 工 作 的 複 雜 性 和 專 業 化 性 質 又 要 求 它 非 常 強 調 產 出的 品 質 和 工 作 的 滿 意 度 。 因 此 , 與 其 他 一 般 組 織 相 比 , 大 學 組 織 的 特徵 是 有 利 於 創 新 的 (Levine, 1980)。克 拉 克 (1983b) 也 認 為 , 創 新 是 大 學 的 一 個 重 要 特 點 ; 大 學 的 許多 創 新 活 動 是 通 過 大 學 組 織 內 部 不 同 的 、 具 有 自 治 性 質 的 單 位 的 專 業活 動 體 現 出 來 的 (Clark, 1983b):雖 然 人 們 認 為 學 術 系 統 只 有 在 外 部 力 量 的 推 動 下 才 會 產 生 顯著 的 變 革 , 但 這 一 系 統 在 其 組 織 的 底 層 則 表 現 出 了 越 來 越 多的 創 新 與 適 應 。 作 為 學 科 與 專 業 具 體 化 表 現 形 式 的 學 系 及相 關 單 位 把 發 明 創 造 與 技 術 擴 散 制 度 化 了 …… 這 種 變 革 在 很大 程 度 上 被 忽 視 了 …… 它 出 現 在 相 互 分 散 的 操 作 層 次 ……對 一 個 重 點 在 基 層 的 知 識 機 構 而 言 , 基 層 的 創 新 是 非 常 關 鍵 的變 革 形 式 。(p. 113)


194 論 壇對 於 大 學 是 否 能 成 為 一 個 更 有 利 於 創 新 的 組 織 , 根 據 以 上 兩 種 不同 看 法 , 我 們 認 為 從 表 面 上 看 來 兩 者 是 矛 盾 的 , 但 實 際 上 卻 具 有 內 在的 一 致 性 。 首 先 , 基 於 大 學 的 本 質 特 點 , 大 學 對 創 新 的 抵 制 程 度 是 較低 的 ; 但 也 正 因 這 些 本 質 特 點 , 使 得 創 新 在 大 學 中 很 難 保 持 活 力 : 因為 大 學 的 分 權 性 質 , 以 及 大 學 對 教 學 與 科 研 的 管 理 上 較 少 依 賴 行 政 權力 , 這 樣 使 創 新 舉 措 在 大 學 內 部 及 大 學 之 間 的 推 廣 較 為 困 難 。大 學 具 有 強 調 專 家 權 威 、 組 織 結 構 和 決 策 權 力 相 對 分 散 的 特 點 ,這 也 決 定 了 從 外 部 對 大 學 實 施 控 制 是 相 當 困 難 的 狀 況 。 只 有 在 大 學 組織 的 多 樣 性 和 專 家 的 自 主 權 受 到 制 約 的 條 件 下 , 大 學 才 能 由 外 部 實 施控 制 。 但 是 , 這 種 外 部 控 制 可 能 要 冒 著 一 個 風 險 : 損 害 大 學 所 從 事 的專 業 工 作 ; 因 為 面 對 詳 細 的 監 管 及 對 他 們 行 為 的 限 制 , 大 學 的 教 師 、研 究 人 員 可 能 會 感 到 他 們 無 法 根 據 自 己 的 專 業 興 趣 從 事 相 應 的 科 學 探索 活 動 。 他 們 會 對 新 的 發 展 失 去 興 趣 , 對 日 常 活 動 感 到 厭 煩 , 最 終 失去 創 新 的 興 趣 與 動 力 。根 據 上 述 分 析 , 我 們 認 為 , 從 大 學 組 織 和 文 化 的 特 點 出 發 , 大 學要 提 高 自 主 創 新 能 力 和 培 養 創 新 人 才 , 不 僅 需 要 從 學 術 和 技 術 層 面 出發 , 且 更 應 當 從 大 學 文 化 的 層 面 進 行 考 慮 ; 要 通 過 大 學 價 值 、 理 念 和精 神 等 文 化 要 素 的 塑 造 和 創 新 , 使 大 學 文 化 成 為 適 宜 自 主 創 新 和 培 養人 才 成 長 的 土 壤 。 沒 有 大 學 文 化 的 創 新 , 很 難 達 到 提 高 自 主 創 新 能 力和 培 養 創 新 人 才 的 目 的 。( 四 ) 面 對 當 前 內 地 出 現 的 大 學 文 化 和 精 神 衰 微 現 象 , 要 求 重 視 大 學文 化 的 研 究 與 建 設對 當 前 內 地 出 現 的 一 些 大 學 文 化 衰 微 現 象 , 許 多 學 者 提 出 了 批 判( 朱 清 時 ,2007; 好 誠 、 孫 琛 輝 、 劉 培 香 ,2007; 王 冀 生 ,2005b;眭 依 凡 ,2004a, 頁 11–17)。 內 地 大 學 文 化 出 現 衰 微 和 失 範 的 現 象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95是 大 學 在 大 變 革 時 代 面 臨 自 身 改 革 與 發 展 的 陣 痛 ; 它 對 大 學 精 神 的 彰顯 、 對 大 學 功 能 的 實 現 、 對 大 學 文 化 的 引 領 、 對 自 主 創 新 能 力 的 提升 和 人 才 品 質 的 培 養 均 產 生 深 刻 的 負 面 影 響 。 因 此 , 當 前 必 須 加 強 研究 , 有 效 控 制 大 學 文 化 的 衰 微 和 失 範 , 使 大 學 返 璞 歸 真 , 寧 靜 致 遠 , 化危 為 機 , 促 進 其 健 康 發 展 。 建 設 先 進 的 、 富 有 創 造 力 的 大 學 文 化 , 已 經成 為 當 前 內 地 高 校 進 一 步 發 展 、 提 升 核 心 競 爭 力 的 一 個 重 要 議 題 。五 、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與 通 識 教 育大 學 文 化 研 究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有 何 啟 示 ? 我 們 認 為 , 大 學 文 化建 設 有 利 於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 而 且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也 有 助 促 進 大 學 文化 建 設 , 兩 者 是 互 利 互 惠 的 。( 一 ) 通 識 教 育 在 高 校 中 的 發 展 顯 得 薄 弱 , 這 是 大 學 文 化 衰 微 的 一 種 表現 ; 因 此 著 重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有 助 於 開 拓 通 識 教 育 的 道 路 及 其 課 程 建 設自 1995 年 內 地 高 校 開 展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以 來 , 3 有 關 通 識 教 育 的 研 究與 實 踐 也 相 應 增 加 。 在 內 地 , 高 校 通 識 教 育 的 著 眼 點 不 僅 是 為 了 給 專業 教 育 打 造 基 礎 , 更 重 要 的 是 為 學 生 正 確 的 做 人 處 事 練 就 基 本 功 , 養成 做 人 的 基 本 品 格 ; 學 會 學 習 , 培 養 強 烈 的 求 知 欲 和 自 主 學 習 能 力 ,促 進 個 人 的 發 展 。 用 楊 叔 子 先 生 的 話 說 , 高 等 教 育 是 「 育 人 」, 而 絕非 「 制 器 」, 是 為 了 提 高 國 民 素 質 , 而 遠 非 只 是 訓 練 技 能 , 是 把 培 養學 生 如 何 正 確 地 做 人 與 如 何 正 確 地 做 事 有 機 地 結 合 在 一 起 ( 楊 叔 子 ,2005, 頁 1–6)。 在 這 種 意 義 上 , 通 識 教 育 既 可 說 是 一 種 教 育 理 念 ,也 是 一 種 教 育 模 式 。 然 而 在 實 踐 過 程 中 , 卻 存 在 各 式 各 樣 的 問 題 ; 例3 在 內 地 , 有 的 學 者 認 為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與 通 識 教 育 是 兩 個 可 以 當 作 同 義 詞 使 用 的 概念 , 有 的 學 者 認 為 兩 者 在 內 涵 上 存 在 差 異 。 本 文 將 兩 個 概 念 視 作 同 義 詞 使 用 。


196 論 壇如 , 把 通 識 教 育 視 為 專 業 教 育 的 一 個 補 充 , 把 通 識 教 育 泛 化 為 專 業 之外 有 關 知 識 教 育 , 強 調 通 識 教 育 的 補 缺 、 糾 偏 功 能 ; 在 課 程 內 容 安 排上 也 存 在 一 些 功 利 化 傾 向 , 一 些 學 校 視 通 識 教 育 為 實 用 技 能 訓 練 課 程的 開 設 。 甘 陽 先 生 在 談 到 內 地 高 校 通 識 教 育 的 弊 端 時 , 曾 說 :不 是 把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看 成 是 本 科 的 主 要 課 程 和 基 礎 學 術 訓 練 ,而 是 把 它 看 成 僅 僅 是 在 主 課 以 外 「 擴 大 」 一 點 學 生 的 興 趣 和 知識 面 , 說 到 底 只 是 在 傳 統 的 「 專 業 主 義 」 不 變 的 前 提 下 給 學 生加 點 「 小 甜 點 」。 因 此 具 體 做 法 上 就 不 是 有 效 利 用 目 前 學 分 有限 的 通 選 課 來 著 重 建 設 通 識 教 育 的 共 同 核 心 課 程 , 而 是 片 面 追求 不 斷 擴 大 通 選 課 的 範 圍 和 數 量 , 似 乎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就 是 「 甚麼 都 知 道 一 點 」, 因 此 可 供 選 擇 的 通 選 課 門 類 越 全 、 課 程 數 量 越多 , 那 麼 通 識 教 育 就 搞 得 越 好 。 如 果 繼 續 按 照 這 樣 的 方 式 去 發展 通 識 教 育 , 我 國 大 學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的 努 力 實 際 將 只 能 流 產 ,再 過 十 年 二 十 年 , 也 不 大 可 能 有 甚 麼 結 果 ( 甘 陽 ,2006)。上 述 有 關 實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種 種 問 題 , 其 實 與 大 學 文 化 的 缺 失 是 相關 聯 的 。 因 為 如 何 開 展 通 識 教 育 , 以 及 開 展 甚 麼 樣 的 通 識 教 育 , 均 離不 開 「 高 等 教 育 應 該 培 養 甚 麼 樣 的 人 」 這 個 前 提 , 這 是 討 論 通 識 教 育的 根 基 。 而 對 「 高 等 教 育 應 該 培 養 甚 麼 樣 的 人 」 的 討 論 , 卻 是 與 大 學文 化 緊 密 聯 繫 的 。 不 同 的 大 學 理 念 與 文 化 追 求 , 對 這 個 問 題 的 回 答 是截 然 不 同 的 。 有 甚 麼 樣 的 大 學 文 化 , 也 就 決 定 了 開 展 甚 麼 樣 的 通 識 教育 , 以 及 如 何 開 展 。 因 此 , 要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 必 須 提 高 大 學 生 的 文 化素 質 , 大 學 教 師 的 文 化 素 養 , 以 及 大 學 的 文 化 品 味 與 格 調 ( 周 遠 清 、劉 鳳 泰 、 閻 志 堅 ,2005)。 只 有 建 基 於 健 康 、 和 諧 的 大 學 文 化 之 上 ,內 地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才 可 能 脫 離 當 下 存 在 的 一 些 困 境 , 走 上 健 康 發 展的 道 路 。 因 此 , 要 把 大 學 文 化 作 為 實 踐 通 識 教 育 中 的 一 個 重 要 資 源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97內 容 和 途 徑 , 充 分 發 揮 其 對 學 生 做 人 、 做 事 的 潛 移 默 化 的 教 育 功 能 。就 著 這 種 意 義 上 , 我 們 認 為 , 當 前 內 地 高 校 興 起 的 有 關 大 學 文 化 討論 , 或 許 可 以 在 更 高 層 次 上 , 拓 展 通 識 教 育 及 其 課 程 建 設 的 視 野 , 為其 進 一 步 的 發 展 另 闢 蹊 徑 。( 二 ) 積 極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是 內 地 高 校 豐 富 大 學 文 化 的 有 效 途 徑 之 一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不 單 是 專 業 教 育 的 拾 遺 補 缺 , 亦 關 乎 大 學 的 文 化 使命 , 承 擔 著 重 要 的 傳 承 與 引 領 文 化 發 展 的 責 任 。 因 此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及 其 課 程 建 設 , 不 應 該 採 用 實 用 主 義 的 、 狹 隘 的 方 式 處 理 , 而 應 該 從文 化 建 設 方 面 , 進 行 整 體 規 劃 。首 先 , 積 極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有 助 促 進 高 等 教 育 價 值 觀 的 轉 化 , 使 大學 更 好 地 承 擔 其 歷 史 使 命 。 通 識 教 育 一 般 強 調 高 等 教 育 應 當 博 專 結合 , 使 學 生 有 較 強 的 自 我 學 習 能 力 、 跨 學 科 的 思 維 能 力 ; 倡 導 人 與 自然 、 社 會 的 和 諧 發 展 , 以 消 彌 科 技 進 步 與 人 文 精 神 的 分 離 與 對 立 。 通識 教 育 如 果 能 夠 真 正 達 到 其 所 倡 導 的 精 神 , 不 僅 可 以 體 現 高 等 教 育 目標 的 本 質 , 以 促 進 當 代 教 育 價 值 觀 的 轉 型 , 更 可 以 使 大 學 承 擔 起 培 養既 有 科 學 素 養 , 又 有 豐 富 人 文 精 神 的 新 一 代 之 歷 史 使 命 。 這 一 點 對 豐富 大 學 文 化 來 說 是 極 具 深 層 意 義 的 。其 次 , 把 通 識 教 育 的 課 程 建 設 作 為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的 一 個 重 要 載體 , 並 加 以 落 實 ; 通 過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 挖 掘 其 文 化 意 蘊 , 促 進 大 學 文化 建 設 。 這 樣 不 僅 可 以 提 升 通 識 教 育 的 精 神 層 次 , 深 化 其 內 涵 , 又 可以 為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與 發 展 提 供 保 障 。( 三 ) 要 從 文 化 選 擇 、 傳 承 、 創 新 的 角 度 考 慮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和 通 識 教育 問 題 , 通 識 教 育 要 體 現 大 學 文 化 的 精 神 實 質近 現 代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的 發 展 , 其 實 一 直 面 臨 著 文 化 選 擇 、 傳 承 與創 新 的 困 境 。 近 代 內 地 的 大 學 不 是 在 中 國 社 會 中 自 發 形 成 的 , 而 是 從


198 論 壇西 方 引 進 的 。 它 的 建 立 , 一 方 面 是 出 於 當 時 教 育 救 國 的 渴 望 , 另 一 方面 則 是 西 方 文 化 入 侵 的 結 果 。 在 這 種 背 景 下 形 成 的 中 國 大 學 , 其 文 化基 本 上 是 外 生 的 , 並 不 是 植 根 於 中 國 的 傳 統 文 化 , 就 傳 統 文 化 的 傳 承而 言 , 存 在 著 先 天 的 不 足 。1949 年 新 中 國 成 立 後 , 出 於 意 識 形 態 的考 慮 , 大 學 教 育 基 本 上 是 學 習 前 蘇 聯 的 模 式 ; 在 這 轉 變 中 , 由 於 一 方面 對 傳 統 文 化 的 過 度 批 判 , 另 一 方 面 大 學 文 化 被 政 治 文 化 所 異 化 , 文化 的 建 設 與 發 展 受 到 影 響 也 就 不 可 避 免 了 。 改 革 開 放 之 後 , 內 地 開 始逐 步 恢 復 並 建 設 大 學 文 化 的 工 作 , 但 其 歷 程 並 不 平 坦 , 而 且 隨 著 高 等教 育 的 國 際 化 , 變 得 更 為 複 雜 。 在 新 時 期 , 如 何 匯 通 中 國 文 化 與 西 方文 化 , 在 汲 取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精 髓 的 基 礎 上 , 走 出 一 條 中 西 合 璧 的 文 化選 擇 、 傳 承 、 創 新 之 路 , 是 內 地 在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與 通 識 教 育 發 展 過 程中 , 不 得 不 考 慮 的 一 個 重 要 問 題 。致 謝 : 本 文 在 寫 作 過 程 中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大 學 通 識 報 》 匿 名 審稿 人 曾 提 出 了 許 多 非 常 寶 貴 的 修 改 意 見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中 心 研 究 統 籌 吳 木 欣 小 姐 也 提 供 了 許 多 幫 助 , 特 此 致 謝 !參 考 書 目中 文 參 考 書 目1. 王 義 遒 (2006)。〈 大 學 文 化 要 有 深 沉 性 和 包 容 性 〉。《 中 國 大 學教 學 》, 第 4 期 , 頁 10–11。2. 王 冀 生 (2005a)。〈 大 學 文 化 的 科 學 內 涵 〉。《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第 10 期 , 頁 5–10。3. 王 冀 生 (2005b)。〈 中 國 大 學 文 化 百 年 研 究 〉。《 大 學 教 育 科學 》, 第 4 期 , 頁 5–9。4. 王 冀 生 (2007)。〈 文 化 是 大 學 之 魂 〉。《 高 教 發 展 與 評 估 》,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199第 4 期 , 頁 1–8,90。5. 田 建 榮 (2000)。〈 試 論 中 國 古 代 的 大 學 與 文 化 〉。《 西 安 交 通 大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 第 2 期 , 頁 93–96。6. 甘 陽 (2006)。〈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兩 個 中 心 環 節 〉。《 讀 書 》,第 4 期 , 頁 3–12。7. 朱 清 時 (2007)。〈 大 學 的 文 化 : 浮 誇 與 創 新 〉。《 煤 炭 高 等 教育 》, 第 6 期 , 頁 1–5。8. 好 誠 、 孫 琛 輝 、 劉 培 香 (2007,8 月 21 日 )。〈 一 流 大 學 : 內 涵 建設 是 關 鍵 〉。《 科 學 時 報 》, 第 B04 版 。9. 克 拉 克 (Clark, B. R.)( 著 ), 王 承 緒 等 ( 譯 )(1994)。《 高 等 教育 系 統 — 學 術 組 織 跨 國 研 究 》。 杭 州 : 杭 州 大 學 出 版 社 。10. 李 澤 厚 (2004)。《 論 語 今 讀 》。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 。11. 周 遠 清 、 劉 鳳 泰 、 閻 志 堅 (2005)。〈 從 「 三 注 」、「 三 提 高 」 到「 三 結 合 」〉。《 中 國 高 等 教 育 》, 第 22 期 , 頁 3–5。12. 眭 依 凡 (2004a)。〈 關 於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的 理 性 思 考 〉。《 清 華 大 學教 育 研 究 》, 第 1 期 , 頁 11–17。13. 眭 依 凡 (2004b)。〈 大 學 者 , 有 大 學 文 化 之 謂 也 〉。《 教 育 發 展 研究 》, 第 4 期 , 頁 10–14。14. 張 應 強 (1999)。《 文 化 視 野 中 的 高 等 教 育 》。 南 京 : 南 京 師 範 大學 出 版 社 。15. 楊 叔 子 (2005)。〈 文 明 以 止 , 化 成 天 下 ─ 紀 念 我 國 高 校 文 化 素質 教 育 開 展 十 周 年 〉。《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 第 9 期 , 頁 1–6。16. 楊 福 家 (2008)。〈 大 學 的 使 命 與 文 化 內 涵 〉。《 物 理 教 學 探 討 》,第 1 期 , 頁 1–10。17. 趙 存 生 、 方 惠 堅 、 鄭 惠 堅 (2002)。〈 大 學 文 化 研 究 與 建 設 〉。《 中 國 圖 書 評 論 》, 第 11 期 , 頁 14–19。


200 論 壇18. 趙 沁 平 (2007)。〈 我 國 大 學 文 化 建 設 的 創 新 空 間 〉。《 中 國 高 等教 育 》, 第 24 期 , 頁 4–6。19. 潘 懋 元 、 朱 國 仁 (1995)。〈 高 等 教 育 的 基 本 功 能 : 文 化 選 擇 與 創造 〉,《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 第 1 期 , 頁 1–9。20. 謝 和 平 (2004,1 月 21 日 )。〈 大 學 文 化 、 大 學 精 神 與 川 大 精神 〉,《 光 明 日 報 》, 取 自 http://www.gmw.cn/01gmrb/2004-01/21/10-00A7E908123AA8F848256E2100836D1D.htm。外 文 參 考 書 目1. Bergquist, W. (1992). <strong>The</strong> four cultures <strong>of</strong> the academy.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 Birnbaum, R. (1988). How colleges work: <strong>The</strong> cybernetics <strong>of</strong> academic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3. Cameron, K. S. & Freeman, S. J. (1991). Cultural congruence, strengthand type: Relationships to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Change and Development, 5, 23–58.4. Chaffee, E. & Tierney, W. (1988). Collegiate culture and leadershipstrategies. New York: Macmillan.5. Clark, B. R. (1970). <strong>The</strong> distinctive college: Antioch, reed, swarthmore.Chicago: Aldine.6. Clark, B. R. (1972). <strong>The</strong> organizational saga in higher educ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 178–184.7. Clark, B. R. (1983a). <strong>The</stro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cademic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Berkeley: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California Press.8. Clark, B. R. (1983b). <strong>The</strong> contraditions <strong>of</strong> change in academic systems.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201Higher Education, 12 (1), 101–116.9. Cohen, M. D., & March, J. G. (1986). Leadership and ambiguity:<strong>The</strong>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2 nd ed.). Boston: 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10. Deal, T. E., & Kennedy, A. A. (1982). Corporate Culture: the Ritesand Rituals <strong>of</strong> Corporate Lif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11. Dopson, S. & McNay, I. (1996).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D. Warner& D. Palfreyman (Eds.).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pp.16–32).Buckingham: Ope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12. Evan, W. M. (1993). Organizational theory: Research and design.N. J.: Macmillan.13. Frost, S. H., & Gillespie, T. W. (1998).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teams: Links toward genuine change.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Research, 100, 5–15.14. Hackney, S. (1999). Higher education as a medium for culture. <strong>The</strong>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2, 987–997.15. Hage, J., & Aiken, M. (1970). Social change in complex organization.New York: Random House.16. Hearn, J. C., Clugston, R., & Heydinger, R. (1993). Five years <strong>of</strong>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efforts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A case study <strong>of</strong> a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novative HigherEducation, 18, 7–36.17. Janis, I. (1972). Victims <strong>of</strong> groupthink. Boston: Houghton–Mifflin.18. Kerr, C. (1987). A critical age in the university world: Accumulatedheritage versus modern imperatives. Europe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22, 183–193.


202 論 壇19. Kerr, C. (1982). <strong>The</strong> uses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ity (3 rd ed.). Cambridge, Mass.: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20. Kosko, B. (1993). Fuzzy thinking: <strong>The</strong> new science <strong>of</strong> fuzzy logic. NewYork: Hyperion.21.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strong>of</strong>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Papers <strong>of</strong> the Peabody Museum <strong>of</strong> American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47 (1), 1–223.22. Levine, A. (1980). Why innovation fails: <strong>The</strong>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termination <strong>of</strong>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N.Y.: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Press.23. March, J. G. (1984). How we talk and how we act: administrativetheory and administrative life. In T. J. Sergiovanni & J. E. Corbally(Eds.),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New Perspectives on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pp. 18–35). IL: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Illinois Press.24. Martin, J. (1985). C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e managed? In P. J.Frost (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p. 95–98). California: Sage.25. Mintzberg, H., & Van der Heyden, L. (1999). Organigraphs: Drawinghow companies really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7, 87–94.26. Mumby, D. K. (1988).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Discourse, ideology, and domination. Norwood, N. J.: Ablex.27. Park, R. E., & Burgess, E. W. (1921).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strong>of</strong>sociology. Chicago: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Chicago Press.28. Peterson, M., Cameron, K., Jones, P., Mets, L, & Ettington, D. (1986).<strong>The</strong> organizational contex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review <strong>of</strong>the research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陸 根 書 : 文 化 、 大 學 文 化 與 通 識 教 育 203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ong>of</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chigan.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9, from http://eric.ed.gov/ERICWebPortal/custom/portlets/recordDetails/detailmini.jsp?_nfpb=true&_&ERICExtSearch_SearchValue_0=ED287437&ERICExtSearch_SearchType_0=no&accno=ED287437.29. Peterson, M. W., & Spencer, M. G. (1990). Understanding academicculture and climate. In W. G. Tierney (Ed.), Assessing AcademicClimates and Culture: Vol. 68.,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Research, 17 (4), 3–18.30. Reisman, D., Gusfield, J., & Gamson, Z. (1970). Academic values andmass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 early years <strong>of</strong> Oakland and Monteith. New York:Doubleday.31. Sporn, B. (1996). Managing university culture: an analysis <strong>of</strong>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pproaches.Higher Education, 32, 41–61.32. Tierney, W. G. (1988).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Defining the essential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Higher Education, 59 (1),2–21.34.33. Tylor, E. B. (1913). Primitive culture (5 th ed.). London: John Murray.34. Weick, K. E.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 1–19.35.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strong>of</strong> culture and society(2 nd ed.). London: Fontana.36. Wissler, C. (1929).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thropology. New York:Henry Holt.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以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為 例 的 考 察**韓 振 華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1995 年 9 月 , 在 教 育 部 的 推 動 下 ,「 全 國 大 學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協 作組 會 議 」 在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 原 華 中 理 工 大 學 ) 舉 行 , 由 此 開 啟 了 中國 大 學 圍 繞 「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 人 文 教 育 」、「 博 雅 教 育 」 和 「 通 識教 育 」( 儘 管 筆 者 深 知 這 些 術 語 在 理 論 背 景 和 淵 源 流 變 上 存 在 不 少 差異 , 但 是 為 了 方 便 敘 述 , 下 文 將 以 「 通 識 教 育 」 作 統 稱 ) 的 理 論 考 辯與 實 踐 探 索 。「 通 識 教 育 」 理 念 的 提 出 , 表 面 上 是 針 對 1952 年 中 國 高校 因 傚 仿 前 蘇 聯 專 才 教 育 模 式 而 進 行 「 院 系 調 整 」 所 造 成 的 積 弊 ; 但在 深 層 精 神 上 , 可 追 溯 於 1993 年 開 始 的 那 場 「 人 文 精 神 大 討 論 」 之 餘緒 , 外 加 市 場 經 濟 衝 擊 下 高 校 專 業 細 化 、 窄 化 和 高 等 教 育 大 眾 化 趨 勢之 反 撥 思 潮 合 力 促 成 。 揭 示 「 通 識 教 育 」 問 題 產 生 的 思 想 文 化 語 境 ,並 不 是 要 「 解 構 」 它 , 而 恰 恰 是 想 提 示 主 事 者 :「 通 識 教 育 」 的 目 標既 在 於 「 立 人 」( 全 人 ), 那 麼 就 來 不 得 任 何 急 功 近 利 的 行 為 , 不 能 搞轟 動 效 應 , 而 應 做 通 盤 考 慮 , 並 在 實 踐 中 摸 索 著 把 「 通 識 教 育 」 落 到*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中 國 語 言 文 學 學 院 講 師 , 復 旦 大 學 哲 學 博 士 後 流 動 站 博 士 後 。** 本 文 為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211」 工 程 三 期 建 設 項 目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中 文 通 識 教 育 改革 與 研 究 」 之 階 段 性 成 果 。


206 論 壇實 處 。 1 十 幾 年 來 的 通 識 教 育 實 踐 已 經 取 得 了 一 些 經 驗 , 但 也 暴 露 出 不少 問 題 , 值 得 我 們 作 認 真 總 結 。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 大 家 漸 漸 形 成 了 一 個共 識 , 即 教 育 是 一 項 「 系 統 工 程 」, 牽 一 髮 而 動 全 身 , 高 校 實 施 通 識教 育 牽 涉 到 教 育 系 統 內 部 的 方 方 面 面 , 從 理 念 到 現 實 需 要 付 出 艱 苦 的努 力 。要 在 當 前 情 勢 下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 需 面 對 與 舊 有 教 育 模 式 相 銜 接 或過 渡 的 問 題 。 舊 有 教 育 模 式 實 施 多 年 , 依 靠 「 老 、 中 、 青 」 教 師 的「 傳 、 幫 、 帶 」, 積 纍 了 豐 富 的 經 驗 ; 傳 統 課 程 內 容 、 教 學 模 式 中 本來 就 具 備 了 「 通 識 教 育 式 」, 而 教 學 效 果 不 錯 的 , 應 當 保 留 下 來 , 甚至 我 們 應 該 推 廣 其 成 功 之 處 。 筆 者 以 為 , 這 是 內 地 各 類 高 校 在 通 識 教育 實 踐 中 皆 須 留 意 的 問 題 。 而 據 筆 者 觀 察 , 時 下 對 於 國 內 外 通 識 教 育實 施 模 式 的 介 紹 , 基 本 上 只 關 注 到 小 部 分 綜 合 性 大 學 的 創 新 做 法 , 而相 對 忽 視 了 大 部 分 高 校 在 教 學 實 踐 中 已 形 成 的 某 些 可 以 為 通 識 教 育 作借 鑒 的 經 驗 , 從 而 造 成 了 通 識 教 育 模 式 重 「 大 破 大 立 」、 輕 繼 承 守 成的 印 象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通 識 教 育 倡 導 者 們 往 往 津 津 樂 道 於 那 些 所 謂「 一 流 研 究 型 大 學 」 的 有 益 嘗 試 , 2 卻 基 本 無 視 專 業 性 大 學 、 教 學 研 究型 高 校 的 固 有 經 驗 。 實 際 上 , 這 種 做 法 十 分 偏 頗 , 並 不 利 於 通 識 教 育的 推 行 。本 文 將 針 對 社 會 大 眾 對 外 語 類 專 業 性 院 校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所 瞭 解 不足 之 問 題 , 選 取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 以 下 簡 稱 「 北 外 」) 為 個 案 , 並 以1 實 際 上 , 即 使 擁 有 較 為 成 熟 通 識 教 育 經 驗 的 美 國 大 學 , 其 通 識 教 育 傳 統 之 形 成 也 遠非 一 蹴 而 就 。 而 且 , 即 使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已 經 根 深 蒂 固 , 通 識 教 育 的 實 施 模 式 ( 課 程內 容 、 教 學 方 式 ) 也 往 往 是 「 與 時 偕 行 」 的 ( 曹 莉 ,2008; 徐 慧 璇 ,2008)。2 外 國 大 學 中 常 見 徵 引 的 是 美 國 的 哈 佛 大 學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耶 魯 大 學 (Yale<strong>University</strong>)、 芝 加 哥 大 學 (<strong>Th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Chicago)、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Columbia<strong>University</strong>) 等 「 精 英 型 」 綜 合 大 學 , 最 多 加 上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MassachusettsInstitute <strong>of</strong> Technology) 這 所 以 理 工 科 聞 名 的 學 府 。 內 地 高 校 屢 被 徵 引 的 也 無 非 清 華大 學 、 北 京 大 學 、 復 旦 大 學 、 南 京 大 學 、 武 漢 大 學 和 浙 江 大 學 等 有 資 格 爭 創 「 國 際一 流 研 究 型 大 學 」 的 著 名 學 府 。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07通 識 教 育 理 念 來 觀 照 其 現 有 教 學 模 式 , 既 重 視 總 結 其 與 通 識 教 育 相 通的 既 有 經 驗 , 同 時 又 不 迴 避 目 前 之 棘 手 問 題 , 嘗 試 揭 示 外 語 類 院 校 實施 通 識 教 育 所 潛 在 的 優 勢 與 特 殊 之 處 , 或 可 為 通 識 教 育 倡 導 者 們 提 供借 鏡 。一 、 北 外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的 現 狀長 期 以 來 , 外 語 類 院 校 所 採 取 的 教 育 模 式 予 世 人 的 印 象 幾 乎 都是 : 外 語 知 識 傳 授 與 語 言 應 用 能 力 培 養 佔 據 了 最 重 要 的 地 位 , 而 關 注人 類 精 神 價 值 與 文 明 傳 承 的 教 學 內 容 則 相 對 處 於 被 忽 視 的 地 位 。 與 之相 應 , 外 語 類 院 校 的 畢 業 生 儘 管 憑 藉 就 業 率 和 收 入 雙 高 而 讓 人 豔 羨 , 3但 在 世 人 眼 中 似 乎 總 脫 不 去 「 翻 譯 工 具 」 的 色 彩 。 在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受到 普 遍 關 注 和 強 調 的 今 天 , 外 語 類 院 校 的 教 學 模 式 似 乎 陷 入 了 跟 通 識教 育 格 格 不 入 的 境 地 。筆 者 以 為 , 不 少 人 對 外 語 類 院 校 教 育 、 教 學 的 認 識 存 在 偏 頗 ; 究其 原 因 , 一 方 面 源 自 缺 乏 實 地 考 察 和 瞭 解 , 另 一 方 面 是 對 所 謂 「 專 才教 育 」 模 式 的 強 烈 反 感 情 緒 使 然 。 尤 可 留 意 者 , 在 對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及實 施 模 式 仍 缺 乏 系 統 認 識 的 前 提 下 , 若 急 切 地 在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推 行 這種 新 的 教 育 模 式 , 通 識 教 育 極 有 可 能 演 變 成 「 四 不 像 」, 最 終 落 得 一個 「 紛 紛 叫 好 , 紛 紛 叫 停 」 的 局 面 。3 據 2007 年 11 月 下 旬 麥 可 思 公 司 (MyCOS)、 全 球 權 威 調 查 公 司 蓋 洛 普 (GallupMarket Research Corp.) 和 中 國 零 點 調 查 公 司 共 同 完 成 的 「 中 國 2006 屆 大 學 應 屆 畢 業生 求 職 與 工 作 能 力 調 查 」、「 中 國 企 事 業 單 位 對 應 屆 大 學 畢 業 生 招 聘 與 工 作 能 力 需求 調 查 」 顯 示 , 在 大 學 生 畢 業 半 年 後 薪 資 排 行 中 , 北 外 與 清 華 大 學 、 上 海 交 通 大 學並 列 第 一 位 , 為 每 月 4,000 元 ; 上 海 外 國 語 大 學 ( 簡 稱 「 上 外 」) 緊 隨 其 後 , 排 在 第二 位 , 為 每 月 3,925 元 , 北 外 與 上 外 的 排 名 高 於 復 旦 大 學 、 北 京 大 學 、 南 京 大 學 這 些綜 合 研 究 型 大 學 , 也 高 於 上 海 財 經 大 學 、 對 外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和 中 國 科 技 大 學 這 些 經貿 、 科 技 類 大 學 ( 季 譚 ,2008)。


208 論 壇那 麼 , 事 實 與 現 狀 究 竟 如 何 ? 筆 者 依 據 在 北 外 的 調 研 , 4 嘗 試 從「 理 念 認 識 」 和 「 實 際 做 法 」 兩 方 面 進 行 介 紹 。( 一 ) 領 導 與 教 師 的 認 識北 外 的 前 身 是 1941 年 成 立 於 延 安 的 中 國 抗 日 軍 政 大 學 三 分 校 俄 文大 隊 , 後 發 展 為 延 安 外 國 語 學 校 , 建 國 後 首 先 作 為 部 委 院 校 , 歸 外 交部 領 導 , 至 1980 年 後 直 屬 教 育 部 領 導 。 回 顧 其 發 展 歷 史 , 北 外 一 直 是內 地 培 養 外 語 人 才 , 特 別 是 培 養 外 事 翻 譯 的 主 要 基 地 。 5 自 1996 年 起 ,北 外 開 始 進 行 新 的 辦 學 模 式 論 證 , 在 此 基 礎 上 建 成 了 多 個 跨 學 科 、 複合 型 院 系 , 目 前 已 基 本 形 成 了 以 外 國 語 言 文 學 學 科 為 主 體 , 文 、 法 、經 、 管 多 學 科 共 同 發 展 的 專 業 格 局 。 可 以 這 樣 說 , 北 外 在 建 校 歷 史 的前 55 年 (1941 年 –1995 年 ) 是 純 粹 的 外 語 院 校 , 外 國 語 言 文 學 的 教 學 、翻 譯 與 研 究 一 枝 獨 秀 ; 而 自 1996 年 以 來 , 憑 藉 外 國 語 言 文 學 這 一 特 色優 勢 學 科 , 實 現 了 辦 學 模 式 的 創 新 。2006 年 初 北 外 制 定 了 「 十 一 五 」教 育 事 業 發 展 規 劃 , 將 學 校 定 位 於 一 所 「 以 語 言 文 學 為 主 、 人 文 社 科並 重 , 多 語 種 、 多 學 科 、 高 層 次 、 特 色 鮮 明 、 國 內 一 流 、 具 有 重 要 國 際影 響 的 教 學 研 究 型 外 國 語 大 學 」, 這 就 是 新 辦 學 模 式 的 核 心 理 念 所 在 。面 對 近 年 來 外 界 對 外 語 類 院 校 學 生 「 重 專 業 學 習 、 輕 人 文 素 質 培育 , 重 功 利 、 輕 遠 大 抱 負 」 思 想 誤 區 的 批 評 , 北 外 的 領 導 、 教 師 一 方面 感 同 身 受 , 另 一 方 面 在 理 念 上 嘗 試 有 針 對 性 地 糾 偏 , 初 步 確 立 了4 為 撰 寫 此 文 , 筆 者 閱 讀 了 2007 年 以 來 由 北 外 教 務 處 制 訂 的 通 選 課 相 關 檔 , 旁 聽 了「 華 語 電 影 欣 賞 」、「 世 界 電 影 史 」、「 中 國 文 化 概 論 」、「《 詩 經 》 選 讀 」 等 通 選課 , 訪 問 過 任 課 教 師 和 選 課 學 生 。 同 時 , 筆 者 是 中 文 學 院 為 全 校 開 設 的 通 選 課 「 中國 文 學 與 藝 術 」 的 任 課 教 師 之 一 , 熟 悉 北 外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教 學 模 式 , 亦 曾 就 通 識教 育 實 踐 模 式 跟 院 系 同 事 、 選 課 學 生 做 過 深 入 交 流 。5 僅 以 外 交 部 為 例 , 據 不 完 全 統 計 , 北 外 畢 業 的 校 友 中 , 僅 在 外 交 部 工 作 、 先 後 出 任駐 外 大 使 的 就 有 350 多 人 , 出 任 參 贊 的 近 600 人 , 北 外 因 此 擁 有 「 共 和 國 外 交 官 搖籃 」 的 美 譽 。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09「 培 育 具 有 健 全 人 格 的 棟 樑 之 才 」 的 目 標 。 按 照 學 校 領 導 的 解 釋 , 這一 目 標 具 體 表 現 為 :培 養 學 生 具 有 強 烈 的 愛 國 主 義 精 神 、 寬 廣 的 國 際 視 野 、 遠 大 的理 想 和 抱 負 、 高 尚 的 情 操 、 過 硬 的 心 理 素 質 、 德 智 體 美 全 面發 展 , 並 且 具 有 強 勁 的 國 際 競 爭 力 和 創 新 力 ( 郝 平 ,2006a,頁 32)。學 校 領 導 在 多 個 場 合 宣 示 :「 單 純 的 專 業 教 育 不 是 高 等 教 育 的 本 質 和核 心 , 人 的 全 面 發 展 才 是 大 學 所 應 追 求 的 終 極 目 標 」, 強 調 北 外 的 教育 應著 力 加 強 對 學 生 的 人 文 教 育 , 培 養 學 生 的 人 文 精 神 , 使 學 生 多一 份 人 文 素 質 , 多 一 份 人 文 關 懷 , 多 一 份 民 族 精 神 , 多 一 份 社會 責 任 感 , 使 他 們 能 夠 突 破 狹 隘 的 謀 生 的 瓶 頸 , 更 多 地 關 注 民族 的 興 衰 、 國 家 的 前 途 和 人 類 的 命 運 , 在 健 全 的 人 格 教 育 中 成長 為 社 會 的 精 英 和 國 家 的 棟 樑 ( 郝 平 ,2006a, 頁 32);我 們 要 培 養 的 人 才 , 不 僅 要 具 備 扎 實 的 外 語 基 礎 、 全 面 的 知 識結 構 、 深 厚 的 人 文 素 養 , 而 且 還 要 具 備 批 判 性 思 維 、 創 新 能力 、 合 作 能 力 、 領 導 能 力 和 社 會 責 任 感 , 是 能 夠 較 快 適 應 各 項工 作 的 國 際 化 創 新 型 人 才 ( 郝 平 ,2007, 頁 27)。而 在 北 外 教 師 群 體 方 面 , 加 強 人 文 教 育 也 逐 漸 成 為 共 識 。 近 些 年見 諸 報 刊 、 論 文 集 的 就 有 英 語 學 院 張 中 載 教 授 的 〈 外 語 教 育 中 的 功 用


210 論 壇主 義 和 人 文 主 義 〉、 英 語 學 院 胡 文 仲 、 孫 有 中 兩 位 院 長 的 〈 突 出 學 科特 點 , 加 強 人 文 教 育 : 試 論 當 前 英 語 專 業 教 學 改 革 〉, 尤 其 中 國 海 外漢 學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張 西 平 教 授 的 〈 外 語 教 育 呼 籲 人 文 精 神 〉 以 及 由 孫有 中 教 授 主 編 的 《 英 語 教 育 與 人 文 通 識 教 育 》 之 出 版 , 皆 可 見 北 外 教師 們 已 在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的 新 形 勢 下 達 成 共 識 。2006 年 秋 天 , 在 北 外 校 慶 65 周 年 之 際 , 郝 平 校 長 把 北 外 的 新 使命 定 位 在 「 把 世 界 介 紹 給 中 國 , 把 中 國 介 紹 給 世 界 」。 相 比 於 「 西 學東 漸 」 時 期 側 重 於 「 把 世 界 介 紹 給 中 國 」, 如 今 的 北 外 更 要 在 「 把 中國 介 紹 給 世 界 」( 亦 即 所 謂 「 中 學 西 漸 」) 方 面 下 足 功 夫 ( 郝 平 、 張西 平 ,2007)。 為 此 , 北 外 的 通 識 教 育 還 意 在 幫 助 學 生 「 樹 立 文 化自 覺 」, 在 外 事 交 往 等 場 合 宣 傳 中 國 「 各 美 其 美 , 美 人 之 美 、 美 美 與共 、 天 下 大 同 」( 費 孝 通 先 生 語 ) 的 傳 統 價 值 觀 方 面 添 一 臂 之 力 ( 郝平 ,2006b, 頁 19–20)。( 二 ) 北 外 通 識 教 育 的 模 式 與 具 體 做 法北 外 從 1996 年 開 始 嘗 試 走 多 學 科 、 複 合 型 發 展 之 路 , 至 今 已 經 有十 二 個 寒 暑 。2008 年 11 月 , 學 校 召 開 了 2008 年 度 全 校 本 科 教 學 工 作會 議 , 對 外 交 、 新 聞 、 經 管 、 法 律 和 中 文 等 專 業 進 行 專 題 教 學 改 革 研討 。 是 次 會 議 為 北 外 歷 史 上 第 一 次 召 集 非 外 語 類 專 業 全 體 教 師 舉 行 的教 學 研 討 會 , 對 於 學 校 在 辦 學 模 式 上 種 種 創 新 的 發 展 必 然 會 被 載 入 北外 史 冊 中 。「 多 學 科 」、「 複 合 型 」 本 身 並 不 就 是 通 識 教 育 , 但 對 於 北外 這 樣 一 所 以 外 國 語 言 文 學 為 傳 統 特 色 優 勢 的 高 校 來 說 , 多 學 科 、 複合 型 卻 是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學 科 的 基 礎 和 必 要 配 備 。 在 根 本 上 , 這 是 北 外學 生 培 養 方 案 之 首 要 原 則 ─「 拓 寬 專 業 口 徑 , 加 厚 學 科 基 礎 」 的 體現 和 保 證 。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11做 法 。以 下 篇 幅 , 筆 者 將 從 兩 方 面 總 結 北 外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的 模 式 與 具 體1.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模 塊 化 , 各 專 業 學 生 選 課 時 需 作 出 適 當 的 區 別 ( 北外 教 務 處 ,2007a; 北 外 教 務 處 ,2007b) 6根 據 課 程 設 置 的 原 則 、 目 的 以 及 各 學 科 專 業 的 特 點 , 北 外 的 通 識教 育 課 程 ( 簡 稱 「 通 選 課 」) 按 模 塊 進 行 分 類 , 共 分 為 六 個 模 塊 , 分別 是 :(1) 中 國 文 化 ;(2) 外 國 文 化 ;(3) 社 會 科 學 ;(4) 哲 學 與方 法 論 ;(5) 數 學 與 自 然 科 學 ;(6) 心 理 學 。 據 教 務 處 提 供 的 《 通 選課 所 屬 模 塊 統 計 表 》(2008 年 6 月 ) 顯 示 , 在 總 共 64 門 通 選 課 中 , 六 個模 塊 的 課 程 門 數 分 別 為 10、11、21、7、7、8。2008 年 秋 季 學 期 , 北 外共 開 出 36 門 通 選 課 , 各 個 模 塊 的 課 程 門 數 分 別 為 5、5、11、4、8、3。由 此 可 見 , 北 外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覆 蓋 面 是 比 較 廣 泛 的 。通 選 課 的 遴 選 原 則 有 四 個 :(1) 通 選 課 應 該 有 助 於 學 生 瞭 解 人 類文 化 最 基 本 的 知 識 領 域 , 掌 握 先 進 、 科 學 的 思 維 方 法 ;(2) 通 選 課 應該 有 利 於 增 強 學 生 的 人 文 底 蘊 , 提 高 學 生 的 綜 合 素 質 ;(3) 通 選 課 設置 應 該 有 利 於 不 同 學 科 的 交 叉 滲 透 、 融 會 貫 通 ;(4) 通 選 課 應 該 有 利於 學 生 瞭 解 各 個 學 科 發 展 的 最 新 成 果 和 趨 勢 , 激 發 學 生 的 創 新 思 維 。通 選 課 的 來 源 是 , 於 目 前 全 校 公 共 選 修 課 的 基 礎 上 , 各 專 業 院 系在 每 學 期 需 申 報 一 至 兩 門 課 程 作 為 全 校 通 選 課 , 並 開 放 予 學 生 作 選修 , 教 務 處 則 組 織 相 關 專 家 小 組 以 對 申 報 課 程 進 行 審 核 。 此 外 , 鑒 於校 內 現 存 學 科 有 限 , 自 2006 年 起 , 教 務 處 於 每 學 期 從 北 京 大 學 及 其 他6 本 小 節 主 要 參 考 了 北 外 教 務 處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通 選 課 程 管 理 規 定 實 施 細 則 》(2007 年 6 月 開 始 試 行 , 以 下 簡 稱 「《 細 則 》」) 和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本 科 教 學 質 量手 冊 》(2007 年 11 月 )。


212 論 壇高 校 引 進 精 品 課 程 十 門 左 右 , 涵 蓋 歷 史 學 、 文 學 、 哲 學 、 醫 學 、 現 代天 文 學 和 太 空 探 索 等 多 個 學 科 門 類 , 以 充 實 和 完 善 通 選 課 資 源 。 7 為 保證 課 程 質 量 , 根 據 《 細 則 》 要 求 , 申 請 開 設 通 選 課 的 教 師 , 其 在 本 院系 教 授 該 課 程 或 相 近 課 程 的 最 近 兩 次 課 堂 教 學 評 估 分 數 均 應 在 90 分 以上 ( 含 90 分 )。而 在 學 生 選 課 方 面 ,《 細 則 》 規 定 : 外 語 專 業 學 生 必 須 修 滿 14 學分 通 選 課 方 能 取 得 畢 業 資 格 ( 佔 總 學 分 的 十 分 之 一 左 右 ); 並 按 六 個模 塊 分 類 , 每 個 模 塊 至 少 要 選 2 學 分 , 剩 餘 2 學 分 不 得 選 修 本 專 業 課 程或 與 本 專 業 相 近 的 課 程 。 非 外 語 專 業 學 生 必 須 修 滿 8 學 分 通 選 課 方 能取 得 畢 業 資 格 , 其 中 心 理 學 模 塊 至 少 選 修 2 學 分 , 其 餘 學 分 由 學 生 所在 院 系 設 定 模 塊 供 學 生 選 修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本 科 教 學 質 量 手 冊 》規 定 , 通 選 課 選 修 總 的 原 則 為 : 學 生 不 得 選 修 與 自 己 本 專 業 相 近 的 課程 , 如 選 修 本 院 系 開 設 的 通 選 課 , 該 課 程 學 分 將 不 獲 計 算 。2. 校 園 文 化 系 列 講 座 專 題 化 , 院 系 系 列 講 座 常 態 化北 外 除 了 從 北 京 大 學 引 進 「 中 華 文 明 史 」 和 「 西 方 美 術 史 」 等 精品 課 程 外 , 還 積 極 開 掘 校 內 外 學 術 資 源 , 開 設 系 列 專 題 講 座 , 拓 寬 學7 除 了 從 北 京 大 學 、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等 綜 合 性 高 校 引 進 通 選 課 程 以 外 , 值 得 特 別 一 說 的還 有 由 「 中 關 村 地 區 高 校 教 學 聯 合 體 」 開 出 的 跨 校 選 修 課 程 。「 中 關 村 地 區 高 校 教學 聯 合 體 」 是 在 北 京 市 教 委 的 倡 導 下 , 於 2001 年 5 月 由 中 關 村 地 區 12 所 高 校 ( 包 括中 國 人 民 大 學 、 中 國 青 年 政 治 學 院 、 中 央 財 經 大 學 、 北 方 交 通 大 學 、 北 京 理 工 大學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 北 京 建 築 工 程 學 院 、 北 京 舞 蹈 學 院 、 中 央 民 族 大 學 、 首 都 師範 大 學 、 北 京 工 商 大 學 和 北 京 外 交 學 院 ) 成 立 的 。 聯 合 體 內 學 校 的 在 校 生 可 以 選 修其 他 學 校 的 課 程 , 在 完 成 課 程 內 容 和 考 核 合 格 後 , 可 獲 得 相 應 學 分 , 本 校 予 以 承認 。2009 年 春 季 學 期 , 聯 合 體 共 開 出 超 過 22 門 選 修 課 ( 除 去 其 中 的 重 合 或 類 似 課程 ) 供 聯 合 體 內 高 校 學 生 選 修 , 其 中 包 括 「 易 學 概 論 」、「 自 然 科 學 概 論 」、「 傳 統建 築 賞 析 」、「 交 響 樂 欣 賞 」、「 中 國 歷 史 文 化 概 論 」、「 中 西 文 化 觀 念 比 較 」、「 國際 法 」、「 電 影 藝 術 欣 賞 」、「 拉 丁 舞 」、「 瑜 伽 」 和 「 營 養 與 食 品 」 等 課 程 。 需 要 指出 的 是 , 儘 管 聯 合 體 開 出 的 選 修 課 程 可 以 實 現 各 高 校 之 間 教 育 資 源 統 籌 利 用 和 學 科優 勢 互 補 , 間 接 實 現 培 養 學 生 綜 合 素 質 之 目 標 , 但 它 們 並 不 屬 於 北 外 教 務 處 認 可 的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程 範 圍 。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13生 的 理 論 視 野 , 培 育 學 生 的 批 判 性 思 維 。 在 這 方 面 , 北 外 的 一 個 固 定「 節 目 」 是 聘 請 優 秀 校 友 舉 辦 「 大 使 系 列 講 座 」。 除 此 之 外 , 還 把 每學 期 的 校 園 文 化 系 列 講 座 專 題 化 , 每 學 期 設 置 一 個 專 題 , 有 選 擇 地 聘請 校 內 外 相 關 領 域 的 專 家 及 學 者 圍 繞 設 定 專 題 開 設 講 座 , 每 個 系 列 一般 有 十 講 。 自 2005 年 以 來 , 已 分 別 圍 繞 「 東 西 方 文 明 」、「 中 外 文 學 藝術 」、「 東 西 方 宗 教 哲 學 」 和 「 東 西 方 關 係 」 等 專 題 成 功 舉 辦 了 系 列 講座 。 此 外 , 學 校 學 生 會 、 團 委 與 中 科 院 等 單 位 共 同 主 辦 了 全 校 規 模 的「 百 科 苑 系 列 講 座 」 和 「 電 腦 系 列 講 座 」。 學 校 教 務 處 曾 經 試 點 為 這些 系 列 通 識 講 座 設 置 學 分 , 但 試 行 一 學 期 後 因 感 到 難 以 操 作 , 遂 恢 復其 講 座 本 色 。而 學 校 各 院 系 也 努 力 推 動 院 系 內 部 系 列 講 座 常 態 化 , 比 較 有 影響 的 如 中 國 語 言 文 學 學 院 的 「 比 較 文 學 系 列 講 座 」、「 漢 學 家 系 列 講座 」, 俄 語 學 院 的 「 俄 國 文 化 系 列 講 座 」, 日 語 系 的 「 名 人 名 家 大 講 堂系 列 講 座 」, 都 廣 受 師 生 歡 迎 。值 得 指 出 的 是 , 與 一 般 綜 合 性 大 學 相 比 , 北 外 在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與實 踐 中 都 突 顯 了 文 化 交 流 、 文 明 對 話 之 內 容 。 這 當 然 是 外 語 類 院 校 的 發展 定 位 和 培 養 目 標 使 然 ,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其 憑 藉 自 身 學 科 特 長 , 在 全 國 大學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的 大 潮 中 , 極 具 彰 顯 特 色 、 發 出 自 己 聲 音 的 潛 在 優 勢 。二 、 現 實 與 理 念 之 間 的 錯 位 : 困 局 與 難 題北 外 悠 久 的 外 語 教 學 實 踐 積 纍 了 豐 富 的 語 言 教 學 經 驗 , 其 中 最 關鍵 的 是 保 證 和 捍 衛 小 班 互 動 的 教 學 模 式 。 在 過 去 十 餘 年 中 國 高 校 擴 招成 風 的 背 景 下 , 北 外 一 直 堅 持 「 適 度 發 展 、 控 制 規 模 」 的 原 則 ; 即 使到 「 十 一 五 」 結 束 的 2010 年 , 北 外 仍 會 控 制 全 校 全 日 制 在 校 中 國 學 生


214 論 壇的 數 量 維 持 在 6,500 人 ( 其 中 本 科 生 5,000 人 , 碩 士 生 1,200 人 , 博 士 生300 人 )。 只 有 這 樣 的 規 模 , 方 可 保 證 學 校 繼 續 推 行 小 班 教 學 。 學 校 領導 相 信 ,在 經 濟 全 球 化 、 資 訊 化 和 電 子 化 的 今 天 , 小 班 教 學 的 優 勢 越 來越 得 以 體 現 。…… 區 別 大 學 之 間 教 學 的 標 尺 已 不 再 是 他 們 所 提供 的 課 程 , 而 是 小 班 教 學 的 質 量 。 在 技 術 變 革 的 影 響 之 下 , 堅持 小 班 教 學 , 保 證 小 班 教 學 質 量 , 將 在 未 來 成 為 檢 驗 學 校 教 學科 研 水 準 的 重 要 標 尺 ( 郝 平 ,2007, 頁 27)。小 班 教 學 模 式 並 非 北 外 現 有 42 類 外 語 語 言 教 學 的 「 專 利 」, 事 實上 , 北 外 全 校 超 過 60% 的 非 語 言 類 專 業 課 也 採 取 小 班 教 學 方 式 。 學 校適 度 的 招 生 規 模 正 是 為 了 保 證 全 校 每 個 專 業 教 學 班 維 持 24 人 的 定 額 ,而 在 2007 年 新 開 設 的 非 通 用 語 專 業 教 學 班 , 學 生 人 數 甚 至 定 在 18 人 或16 人 。 這 樣 , 即 使 學 校 沒 有 助 教 制 度 , 但 教 師 集 體 備 課 及 小 班 教 學 的模 式 仍 可 滿 足 授 課 方 式 多 樣 化 和 因 材 施 教 的 基 本 要 求 。 8北 外 實 施 多 年 的 小 班 教 學 本 來 就 與 通 識 教 育 的 實 施 模 式 比 較 接近 , 作 為 一 套 相 對 成 熟 的 教 學 模 式 , 經 過 完 善 後 可 為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所借 用 ( 起 碼 通 識 教 育 中 的 「 小 班 討 論 」 環 節 可 以 借 用 既 有 小 班 教 學 模式 )。 然 而 ,「 根 紅 苗 正 」 並 不 等 於 一 定 能 結 出 「 碩 果 」。 事 實 上 ,目 前 北 外 的 通 識 教 育 實 施 情 況 並 不 樂 觀 , 尤 其 是 通 選 課 的 開 設 亂 象 迭出 , 弊 端 重 重 。 歸 納 起 來 , 主 要 有 以 下 兩 方 面 的 糾 結 。8 按 照 一 般 高 校 的 師 生 比 例 , 北 外 的 教 師 編 制 是 大 大 超 標 的 。 這 主 要 是 因 為 小 班 教 學模 式 本 身 需 要 配 備 大 量 師 資 ; 當 然 , 行 政 人 員 、 後 勤 人 員 冗 餘 , 與 教 師 編 制 的 比 值過 大 , 也 是 不 能 忽 視 的 原 因 。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15( 一 ) 通 識 教 育 與 專 業 教 學 理 念 「 倒 掛 」, 導 致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質 量 普遍 較 低《 細 則 》 中 說 :自 2007 級 新 生 開 始 , 全 校 本 科 生 原 有 公 共 選 修 課 正 式 更 名 為 通識 教 育 選 修 課 ( 簡 稱 通 選 課 )。這 再 也 不 能 更 清 楚 地 顯 示 , 北 外 現 有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在 本 質 上 仍 是「 原 有 公 共 選 修 課 」, 只 是 「 換 湯 不 換 藥 」 而 已 ! 承 襲 「 原 有 公 共 選修 課 」, 現 有 通 選 課 的 教 學 模 式 一 仍 其 舊 , 延 用 大 班 教 學 模 式 。 更 重要 的 是 , 由 於 沒 有 助 教 制 度 , 通 常 幾 十 名 甚 至 上 百 名 學 生 選 修 的 通識 課 程 根 本 沒 有 小 班 討 論 環 節 。 雖 然 學 生 的 專 業 課 基 本 能 保 證 小 班 教學 , 但 另 一 方 面 , 貫 徹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下 最 應 配 置 小 班 教 學 的 通 識 教育 課 卻 缺 失 了 小 班 ( 討 論 ) 環 節 , 這 顯 示 主 事 者 對 於 通 識 教 育 與 專 業教 學 的 理 念 仍 是 「 倒 掛 」 的 , 而 這 種 理 念 錯 位 至 今 仍 未 有 些 許 調 整之 徵 兆 。《 細 則 》 又 規 定 ,通 選 課 在 預 選 階 段 實 行 淘 汰 機 制 : 通 選 課 開 課 最 低 選 課 人 數 為20 人 , 在 預 選 階 段 選 課 人 數 低 於 20 人 的 課 程 停 開 。 新 任 教 師 首次 開 課 選 課 的 人 數 最 低 放 寬 至 16 人 , 在 預 選 階 段 選 課 人 數 低 於16 人 的 課 程 停 開 。這 種 淘 汰 機 制 可 能 是 通 識 教 育 試 驗 階 段 的 必 然 產 物 , 但 它 卻 在 客 觀 上極 可 能 導 致 教 師 在 設 計 課 程 時 以 向 學 生 提 供 「 甜 點 」、「 蜜 桃 」 為 趨


216 論 壇向 , 學 生 的 興 趣 完 全 主 導 了 通 選 課 機 制 。 9 這 樣 , 通 選 課 當 然 就 淪 為學 生 修 讀 學 分 時 的 常 識 裝 飾 課 、 放 鬆 調 劑 課 , 或 者 「 風 花 雪 月 」 的「 小 資 教 育 」 課 。 當 大 多 數 學 生 抱 著 蒙 混 過 關 的 心 態 來 上 通 選 課 時 ,他 們 的 消 極 情 緒 與 教 師 的 「 媚 迎 」 心 態 惡 性 循 環 , 教 學 質 量 焉 得 保證 ? 可 以 說 , 當 教 師 的 「 媚 術 」 窮 盡 之 際 , 也 必 然 是 這 些 通 選 課 「 下馬 」 之 時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落 實 為 具 體 教 學 實 踐 , 必 須 充 分 留 意 它 有 別 於 以 往「 公 選 課 」 之 處 。 如 果 從 「 原 有 公 共 選 修 課 」 向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的 「 升 級 」 只 是 作 表 面 文 章 , 那 麼 可 以 說 這 是 對 「 通 識 教 育 」 理 念 的極 大 敗 壞 , 還 不 如 不 改 。( 二 ) 課 程 設 置 隨 意 性 大 , 缺 乏 「 共 同 核 心 課 程 」依 照 《 細 則 》 的 介 紹 , 通 選 課 來 自 各 個 院 系 的 隨 機 申 報 和 外 校 已有 課 程 資 源 的 引 進 , 教 務 處 雖 握 有 「 審 核 」 大 權 , 而 通 選 課 也 初 步 實現 模 塊 化 , 但 在 總 體 上 課 程 設 置 的 隨 機 性 仍 然 非 常 大 。 而 且 , 儘 管 學校 宣 稱 「 到 目 前 為 止 , 學 校 總 計 開 設 出 80 多 門 優 秀 通 選 課 程 供 學 生 選擇 」, 但 這 些 課 程 大 多 都 是 「 概 論 、 原 理 加 通 史 」 模 式 ( 尤 其 以 「 外國 文 化 」、「 社 會 科 學 」、「 哲 學 與 方 法 論 」 三 個 模 塊 較 為 突 出 )( 郝平 ,2007, 頁 27)。 通 識 教 育 課 當 然 需 要 此 類 課 程 , 但 當 大 部 分 通 選課 都 屬 於 這 種 模 式 時 , 就 非 常 糟 糕 。要 貫 徹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 在 現 存 大 量 通 選 課 資 源 而 教 學 質 量 普 遍 低下 的 現 實 語 境 下 , 著 重 建 設 幾 種 「 共 同 核 心 課 程 」(the common core9 例 如 ,2009 年 春 季 學 期 預 備 開 設 的 六 門 通 選 課 (「 中 國 政 府 與 政 治 」、「 電 腦 網 路應 用 技 術 」、「 西 方 生 態 主 義 思 潮 導 論 」、「C 語 言 程 式 設 計 」、「Visual Basic 程 式 設計 」 及 「Visual Foxpro 資 料 庫 程 式 設 計 」) 皆 因 選 課 人 數 不 足 而 停 開 。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17course), 從 「 多 而 濫 」 走 向 「 少 而 精 」, 或 許 是 最 有 效 的 解 決 途 徑 。在 2005 年 6 月 北 京 舉 行 的 「 首 屆 中 國 文 化 論 壇 : 中 國 大 學 的 人 文 教 育 」上 , 與 會 學 者 普 遍 認 為 , 內 地 高 校 的 文 化 素 質 和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著 重 建設 「 核 心 課 程 」, 特 別 是 「 中 外 經 典 文 本 研 讀 」 核 心 課 程 ( 甘 陽 、 陳來 、 蘇 力 ,2006, 頁 6)。2007 年 7 月 在 清 華 大 學 舉 行 的 中 國 內 地 「 首屆 文 化 素 質 通 識 教 育 核 心 課 程 講 習 班 」, 即旨 在 通 過 實 踐 「 名 師 講 授 、 經 典 研 讀 、 助 教 導 修 、 深 度 學 習 」的 教 學 模 式 , 促 進 通 識 教 育 教 師 在 教 育 理 念 和 教 學 方 法 上 的 提升 和 改 善 , 推 動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向 深 度 發 展 ( 殷 小 平 ,2007,頁 219)。筆 者 親 逢 是 次 講 習 班 , 曾 作 為 復 旦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 小 班 討 論 制 」 助 教代 表 , 在 晚 間 的 「 通 識 教 育 與 小 班 討 論 制 」 座 談 會 上 暢 談 體 會 ; 另 曾在 講 習 班 期 間 擔 任 李 學 勤 先 生 經 典 導 讀 課 之 助 教 , 主 持 小 班 討 論 。 儘管 在 長 期 親 歷 親 為 中 目 睹 「 經 典 導 讀 」、「 小 班 討 論 」 環 節 的 不 盡 完 善之 處 , 但 從 實 踐 過 程 中 , 也 讓 筆 者 更 加 相 信 通 識 教 育 之 可 以 作 為 。 而且 , 對 於 北 外 這 樣 一 所 外 語 類 院 校 ,「 共 同 核 心 課 程 」 完 全 可 以 跟 中外 文 經 典 細 讀 結 合 起 來 , 庶 可 起 到 「 一 石 二 鳥 」 之 功 效 。甘 陽 先 生 主 張 :中 國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道 路 ,…… 不 應 該 走 沒 有 任 何 教 學 要 求 、沒 有 任 何 訓 練 設 計 的 「 通 識 教 育 大 雜 燴 」, 而 是 應 該 將 在 有 限的 學 分 限 制 下 精 心 設 計 少 而 精 的 幾 門 「 共 同 核 心 課 程 」 作 為 第一 步 。 要 以 綱 帶 目 逐 漸 形 成 配 套 課 程 , 而 不 是 氾 濫 成 災 地 弄 一


218 論 壇大 堆 泛 泛 的 「 概 論 」 式 選 修 課 或 隨 便 聽 聽 的 講 座 課 ( 甘 陽 ,2007, 頁 35)。雖 然 筆 者 深 知 推 行 這 類 通 識 教 育 所 面 臨 諸 如 機 制 、 師 資 和 助 教 等 難 題眾 多 , 但 仍 然 相 信 這 條 路 只 要 肯 做 肯 為 , 以 點 帶 面 , 定 能 獲 取 不 菲 之成 績 。三 、 小 結綜 上 , 筆 者 通 過 在 北 外 的 調 研 , 嘗 試 在 本 文 中 揭 示 北 外 實 施 通 識教 育 的 現 況 : 已 獲 得 學 校 上 下 較 為 廣 泛 之 重 視 , 初 步 形 成 課 程 設 置─ 覆 蓋 面 廣 、 實 踐 方 式 多 樣 化 和 凸 顯 跨 文 化 特 色 之 格 局 , 這 是 其 值得 表 彰 之 處 。 但 是 , 問 題 的 複 雜 性 在 於 「 廣 泛 重 視 」 並 不 等 於 「 深 刻認 識 」, 北 外 在 貫 徹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過 程 中 , 存 在 因 循 之 弊 , 以 「 通 選課 」 之 名 , 行 「 公 選 課 」 之 實 。 通 選 課 缺 乏 小 班 討 論 環 節 , 在 語 言 教學 中 業 已 非 常 成 熟 的 小 班 模 式 並 沒 有 借 用 到 通 選 課 教 學 過 程 中 , 在 筆者 看 來 是 北 外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的 最 大 缺 憾 。 與 之 相 應 , 在 通 選 課 數 量 龐大 的 現 狀 下 , 如 何 實 現 課 程 的 核 心 化 、 精 緻 化 , 走 通 識 教 育 規 範 化 之路 , 仍 是 需 要 主 事 者 認 真 探 討 的 課 題 。據 筆 者 瞭 解 , 北 外 的 日 常 教 學 模 式 及 通 識 教 育 實 施 情 況 在 中 國 外語 類 院 校 中 相 當 有 代 表 性 。 相 比 於 其 他 類 型 高 校 , 外 語 類 院 校 教 育 教學 模 式 的 特 殊 性 造 就 了 它 們 在 實 踐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時 , 一 方 面 擁 有 巨 大的 潛 在 優 勢 ( 尤 其 是 其 憑 藉 學 科 優 勢 形 成 的 跨 文 化 視 野 , 以 及 在 語 言教 學 中 業 已 比 較 完 備 的 「 小 班 制 」 教 學 模 式 可 為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所 借用 ), 但 另 一 方 面 也 具 有 一 般 綜 合 性 大 學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時 之 弊 病 ( 理念 認 識 不 系 統 、 教 育 浮 泛 化 )。 正 所 謂 「 失 之 毫 釐 , 謬 以 千 里 」, 筆 者


韓 振 華 : 外 語 類 院 校 中 的 通 識 教 育 : 現 狀 與 問 題 219認 為 , 外 語 類 院 校 應 該 發 揮 自 身 的 潛 在 優 勢 , 更 加 積 極 地 投 入 通 識 教育 的 建 設 ; 而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 及 早 達 成 通 識 教 育 之 深 刻 、 系 統 認 識 ,儘 快 摸 索 出 一 套 真 正 適 合 外 語 類 院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實 施 模 式 , 切 實 提 高教 學 質 量 , 並 在 全 國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討 論 中 發 出 自 己 的 聲 音 , 正 是 外 語類 院 校 教 育 工 作 者 當 前 首 要 解 決 的 問 題 。願 更 多 的 人 能 加 入 通 識 教 育 這 一 意 義 深 遠 的 時 代 運 動 中 來 !參 考 書 目1. 北 外 教 務 處 (2007a)。《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本 科 教 學 品 質 手 冊 》。北 京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2. 北 外 教 務 處 (2007b)。《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通 選 課 程 管 理 規 定 實 施細 則 》。 北 京 :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3. 甘 陽 (2007)。〈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綱 與 目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3 期 , 頁 23–37。4. 甘 陽 、 陳 來 、 蘇 力 (2006)。〈 導 言 : 中 國 大 學 的 人 文 教 育 — 首屆 中 國 文 化 論 壇 的 緣 起 、 目 的 與 問 題 〉。 載 於 甘 陽 、 陳 來 、 蘇 力( 編 ),《 中 國 大 學 的 人 文 教 育 》( 頁 1–8)。 北 京 : 三 聯 書 店 。5. 季 譚 (2008,1 月 2 日 )。〈2007 北 京 高 校 畢 業 生 流 向 探 查 〉。《 第一 財 經 日 報 》, 第 A6 版 。6. 胡 文 仲 、 孫 有 中 (2006)。〈 突 出 學 科 特 點 , 加 強 人 文 教 育 : 試 論當 前 英 語 專 業 教 學 改 革 〉。《 外 語 教 學 與 研 究 》, 第 5 期 , 頁 5–9。7. 孫 有 中 ( 編 )(2008)。《 英 語 教 育 與 人 文 通 識 教 育 》。 北 京 : 外語 教 學 與 研 究 出 版 社 。8. 徐 慧 璇 (2008)。〈 美 國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內 容 之 發 展 與 啟 示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4 期 , 頁 107–127。


220 論 壇9. 殷 小 平 (2007)。〈 首 屆 文 化 素 質 通 識 教 育 核 心 課 程 講 習 班 綜述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3 期 , 頁 219–236。10. 郝 平 (2006a)。〈 與 時 俱 進 , 建 構 北 京 外 國 語 大 學 的 時 代 精 神 〉。《 北 京 教 育 ( 高 教 版 )》, 第 1 期 , 頁 30–32。11. 郝 平 (2006b)。〈 尊 重 文 化 多 元 , 堅 持 文 化 自 覺 , 提 升 中 國 的 軟實 力 〉。《 外 交 評 論 》, 第 2 期 , 頁 19–20。12. 郝 平 (2007)。〈 以 評 促 建 , 評 建 結 合 , 全 面 提 高 辦 學 水 準 〉。《 北 京 教 育 • 高 教 》, 第 10 期 , 頁 25–27。13. 郝 平 、 張 西 平 (2007)。〈 北 外 的 新 使 命 : 把 中 國 介 紹 給 世 界 〉。《 國 際 漢 學 》, 第 15 輯 。14. 張 中 載 (2003)。〈 外 語 教 育 中 的 功 用 主 義 和 人 文 主 義 〉。《 外 語教 學 與 研 究 》, 第 6 期 , 頁 54–58。15. 張 西 平 (2007,10 月 24 日 )。〈 外 語 教 育 呼 籲 人 文 精 神 〉。《 中 華讀 書 報 》, 頁 19。16. 曹 莉 (2008)。〈 中 國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 理 念 與 現 實 〉。《 大 學 通 識報 》, 第 4 期 , 頁 79–100。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高 校 人 文 類 感 悟 型 課 程 的 設 計 理 念 探 討唐 小 為 唐 韌 *美 國 馬 里 蘭 大 學 、 廣 西 大 學我 們 提 出 「 感 悟 型 課 程 」(intuitive course) 1 的 概 念 , 是 基 於 下 文所 述 的 一 種 現 狀 。 根 據 認 知 目 的 和 考 核 重 點 , 高 校 傳 統 課 程 可 分 為 兩種 類 型 , 分 別 為 「 概 念 理 解 型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course)和 「 技 能 獲 取 型 」(skill acquisition course)。 2 「 概 念 理 解 型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course) 著 重 教 授 學 科 內 主 要 知 識 點 , 系統 地 介 紹 基 本 概 念 、 原 理 及 相 關 史 實 , 而 考 核 時 閉 卷 居 多 , 大 都 由 標準 化 試 題 與 問 答 題 組 成 ; 這 些 課 程 多 著 重 於 學 生 對 知 識 點 的 掌 握 , 而* 唐 小 為 , 美 國 馬 里 蘭 大 學 教 育 學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唐 韌 , 廣 西 大 學 文 學 院 教 授 。1 「 感 悟 型 課 程 」 的 提 法 及 下 文 的 課 程 分 類 為 作 者 根 據 高 校 課 程 設 置 特 點 自 行 定義 , 所 以 未 能 有 完 全 對 應 的 參 考 文 獻 。「 直 覺 概 念 」(intuitive conception 或 作intuitive familiarity) 作 為 一 種 可 為 學 習 和 教 學 所 利 用 的 資 源 可 見 於 不 少 文 獻 ( 布魯 諾 ,1973;Torff & Sternberg, 2001)。 在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the IntuitiveMind 一 書 中 , 托 夫 和 史 登 堡 (2001) 將 「 直 覺 概 念 」 定 義 為 「 非 通 過 有 意 識 的深 度 思 考 或 正 規 教 學 習 得 並 使 用 的 知 識 或 知 識 結 構 」[knowledge or knowledgestructures that individuals acquire and use largely without conscious reflection or explicitinstruction (p. 7)]。 本 文 的 「 感 悟 型 課 程 」 即 指 以 應 用 和 培 養 學 生 的 這 種 「 直 覺 概念 」 為 重 的 一 類 課 程 。2 「 概 念 理 解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和 「 技 能 獲 取 」(skill acquisition) 均 為 教育 學 文 獻 中 常 見 的 學 習 目 的 及 教 學 目 標 。 以 「 概 念 理 解 」 為 主 要 目 的 , 西 方 學 者 提出 過 多 種 「 概 念 轉 換 」(conceptual change) 模 型 (Carey, 1985; Kuhn, 1993; Posner etal., 1982)。 依 照 Guthrie(1952) 的 定 義 , 技 能 即 以 最 少 時 間 精 力 投 入 及 最 優 產 出 完成 特 定 任 務 的 能 力 。 關 於 「 技 能 獲 取 」 的 研 究 多 見 於 電 腦 教 育 、 數 學 教 育 和 人 工 智慧 研 究 (Anderson, 1987; VanLehn, 1983, 1996)。


222 論 壇專 業 的 入 門 課 程 多 屬 此 類 , 諸 如 文 學 史 、 植 物 學 和 西 方 哲 學 導 論 。 而「 技 能 獲 取 型 」 則 以 傳 授 技 能 為 己 任 , 雖 也 涉 及 概 念 , 但 歸 根 究 底 ,由 於 這 是 為 具 體 工 作 提 供 預 備 工 具 , 考 核 時 會 側 重 於 實 際 操 作 , 如 統計 、 電 腦 文 檔 處 理 、 應 用 寫 作 、 汽 車 維 修 和 建 築 設 計 等 。 以 上 所 提 及的 兩 種 類 型 可 說 是 高 校 建 設 多 年 以 來 較 為 成 熟 的 課 型 。近 年 來 , 綜 合 性 高 校 中 還 開 辦 了 一 個 處 於 建 設 階 段 的 新 課 程 群 ,即 為 非 本 專 業 學 生 開 設 公 選 課 , 可 作 跨 領 域 選 修 , 如 為 理 科 生 開 設 藝術 欣 賞 、 當 代 文 學 精 講 和 電 影 欣 賞 , 為 文 科 生 開 設 公 眾 理 解 科 學 ; 也可 在 相 通 領 域 中 作 跨 小 專 業 開 設 , 如 為 經 濟 法 律 文 學 專 業 開 設 電 影 美學 和 音 樂 理 解 等 等 。 目 前 此 類 課 程 泛 稱 「 素 質 課 」, 由 於 課 程 內 的 認知 性 還 不 甚 清 晰 , 以 致 考 核 方 式 不 盡 完 善 , 常 沿 襲 傳 統 模 式 , 注 重 概念 及 操 作 , 比 如 名 詞 解 釋 「 電 影 特 寫 」、「 廣 角 鏡 頭 」, 或 創 作 現 代 詩歌 等 等 。 我 們 認 為 , 這 種 考 核 方 式 不 能 充 分 體 現 課 程 的 特 性 , 難 見 成效 , 故 主 張 它 們 應 以 打 通 領 悟 力 和 感 受 力 為 目 的 , 當 中 雖 仍 涉 及 概 念和 理 論 , 卻 不 要 求 學 生 深 入 掌 握 , 旨 在 擴 展 視 野 , 培 養 其 綜 合 認 知 素質 ; 對 於 這 類 課 程 , 我 們 稱 作 「 感 悟 型 課 程 」。 對 應 這 一 認 知 目 的 ,感 悟 性 課 程 的 考 核 重 點 並 非 概 念 或 操 作 , 而 是 學 生 對 該 學 科 作 品 或 現象 的 理 解 和 感 悟 。當 然 , 以 上 分 類 特 徵 並 不 是 絕 對 的 。 因 為 課 程 本 身 必 須 具 備 兼 容性 才 可 達 到 教 學 的 目 的 , 而 教 者 總 能 體 悟 課 程 的 主 導 目 標 。 比 如 文 學史 是 屬 於 「 概 念 理 解 型 」 的 , 但 在 教 學 過 程 中 也 會 表 現 出 技 能 操 作 和感 悟 的 部 分 ; 如 要 求 學 生 從 文 學 史 角 度 鑒 賞 作 品 的 同 時 , 也 希 望 他 們能 對 作 品 中 的 風 韻 有 所 感 悟 , 而 這 兩 方 面 的 要 求 總 是 一 併 進 行 , 且 不被 視 為 考 核 的 主 導 內 容 ; 因 佔 考 核 主 導 地 位 的 , 還 是 集 中 於 理 論 及 作家 作 品 的 史 實 , 以 概 念 和 理 解 為 主 。在 三 種 類 型 的 課 程 中 , 以 前 兩 種 的 發 展 較 為 成 熟 ; 而 由 培 養 通 才的 目 標 而 催 生 出 來 的 感 悟 型 課 程 , 如 前 所 述 , 尚 缺 乏 有 意 識 的 建 設 ,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23需 要 作 為 一 個 新 課 題 來 進 行 認 真 的 設 計 、 構 想 和 實 踐 。本 文 擬 結 合 教 學 與 實 踐 經 驗 , 對 高 校 人 文 類 感 悟 型 課 程 的 特 徵 進行 描 述 , 並 就 其 建 設 理 念 作 個 人 的 設 想 。一 、 感 悟 型 課 程 與 認 知 結 構「 感 悟 型 課 程 」 這 一 說 法 始 於 本 文 作 者 , 並 非 專 指 人 文 類 課程 。 以 英 國 生 物 學 家 道 金 斯 (C. R. Dawkins) 教 授 專 為 牛 津 大 學(Univeristy <strong>of</strong> Oxford) 學 生 開 設 的 「 公 眾 理 解 科 學 」 為 例 , 此 課 可 歸納 為 自 然 科 學 的 感 悟 型 課 程 。 在 《 解 析 彩 虹 — 科 學 、 虛 妄 和 玄 妙 的誘 惑 》(2001) 一 書 中 , 教 授 先 生 稱 自 己 的 課 程 為 「 欣 賞 自 然 科 學 」,並 做 出 這 樣 的 表 述 :「 把 科 學 也 作 為 別 人 可 以 欣 賞 和 閱 讀 的 學 科 來 進行 講 授 , 如 同 教 別 人 去 欣 賞 音 樂 , 但 又 不 強 迫 他 們 每 天 苦 練 指 法 以 掌握 某 種 樂 器 」( 道 金 斯 ,2001, 頁 43)。 其 教 學 設 計 理 念 頗 類 於 為 理 科生 開 設 的 文 藝 欣 賞 課 , 但 作 者 欠 缺 此 種 教 學 法 的 調 查 和 實 踐 , 故 只 能以 人 文 學 科 做 論 。感 悟 型 課 程 針 對 的 是 非 本 專 業 學 生 , 他 們 不 是 ( 至 少 現 階 段 並 不是 ) 這 一 小 片 土 地 的 未 來 耕 耘 者 , 而 是 來 參 觀 鄰 家 花 園 的 遊 客 。 他 們沒 有 時 間 精 力 , 也 沒 有 必 要 釘 是 釘 、 卯 是 卯 地 去 明 晰 一 個 學 科 中 的 種種 繁 雜 概 念 , 或 追 求 具 體 操 作 技 能 的 日 益 精 進 ; 像 所 有 的 遊 客 一 樣 ,他 們 是 來 欣 賞 「 風 光 」 的 。 教 師 , 作 為 「 導 遊 」, 需 要 和 他 們 分 享 ,即 如 何 引 領 他 們 去 感 受 其 中 的 趣 味 。 上 這 樣 的 課 , 學 生 不 一 定 能 將 理論 模 型 或 術 語 定 義 整 理 得 頭 頭 是 道 , 但 對 他 們 的 視 野 和 思 路 拓 展 一 定有 所 裨 益 , 所 增 進 的 是 對 於 不 同 專 業 領 域 的 直 覺 性 通 識 。感 悟 型 課 程 強 調 直 覺 , 它 以 直 覺 應 用 和 直 覺 培 養 為 本 , 力 求 避免 引 入 新 名 詞 、 新 概 念 或 新 理 論 , 而 盡 量 讓 學 生 通 過 實 際 感 悟 經 驗來 鍛 煉 和 增 進 直 覺 。 著 名 教 育 學 家 布 魯 諾 (J. Bruner) 在 《 教 育 過


224 論 壇程 》 一 書 中 極 力 提 倡 直 覺 思 維 的 培 養 , 認 為 這 是 一 種 「 常 被 教 育 工作 者 忽 略 , 但 於 學 術 研 究 和 日 常 生 活 都 很 有 價 值 的 基 本 思 考 方 式 」( 布 魯 諾 ,1973, 頁 35)。 以 兒 童 教 育 為 例 , 布 魯 諾 指 出 , 在 早 期 教育 中 對 空 間 結 構 獲 取 了 一 定 直 覺 感 知 能 力 的 兒 童 , 日 後 會 比 其 他 兒 童更 容 易 深 度 掌 握 幾 何 公 理 和 定 律 。 然 而 布 魯 諾 和 追 隨 他 的 教 育 心 理 學家 都 沒 有 系 統 地 闡 述 過 這 種 直 覺 思 維 的 培 養 過 程 。 直 覺 ─ 通 常 被 教育 學 家 視 為 學 生 通 過 多 種 媒 介 渠 道 積 纍 下 來 , 帶 到 課 堂 中 的 生 活 經 驗(Sherin, 2006), 而 非 可 教 授 和 學 習 的 知 識 。 然 而 , 筆 者 從 多 年 來 的教 學 經 驗 中 領 悟 到 , 在 對 特 定 學 生 群 體 教 授 特 定 課 程 時 , 感 悟 ( 對 於 大學 生 來 說 , 這 種 直 覺 思 維 以 「 感 悟 」 名 之 , 更 為 確 當 ) 是 可 以 , 甚 至 必須 教 授 的 。幾 乎 所 有 的 文 學 藝 術 鑒 賞 課 都 可 以 這 樣 來 設 計 。 以 下 且 以 筆 者 之一 所 教 授 過 的 電 影 美 學 為 例 , 闡 述 一 下 筆 者 設 想 中 的 感 悟 型 課 程 的 設計 機 制 。跟 普 羅 大 眾 一 樣 , 許 多 大 學 生 在 學 習 此 課 前 , 對 於 欣 賞 電 影 均 處於 跟 風 找 樂 的 狀 態 , 流 連 於 美 女 俊 男 欣 賞 、 愛 情 情 節 和 打 鬥 技 巧 之中 , 對 於 電 影 之 美 及 營 造 這 種 美 的 手 段 實 為 陌 生 。 作 為 「 第 七 種 藝術 」, 電 影 , 尤 其 藝 術 電 影 , 其 獨 到 的 美 , 正 如 黑 澤 明 所 說 :「 這 種 美感 只 有 電 影 能 把 它 表 現 出 來 。 而 且 能 夠 表 現 得 很 完 善 , 使 人 不 由 自 主地 產 生 激 動 的 心 情 , 觀 眾 正 是 被 這 種 東 西 所 吸 引 才 去 看 電 影 , 而 拍 電影 的 人 也 正 是 為 了 這 點 才 拍 電 影 。」 然 而 , 電 影 人 的 這 種 用 心 總 不 易被 破 譯 , 完 全 未 經 鑒 賞 學 習 的 觀 眾 , 即 使 面 對 最 精 彩 的 電 影 語 言 ( 畫面 ), 也 可 顯 得 無 動 於 衷 。 例 如 《 原 野 》 中 的 仇 虎 那 身 大 紅 裏 子 的 黑衣 , 尋 常 看 僅 僅 是 有 些 特 別 的 衣 服 樣 式 ; 若 瞭 解 服 裝 也 是 電 影 語 言 ,則 能 悟 出 紅 裏 黑 面 和 仇 虎 性 格 ( 強 烈 的 恨 基 於 熱 烈 的 愛 ) 的 巧 妙 對應 。 再 如 《 大 紅 燈 籠 高 高 掛 》 全 片 排 斥 綠 色 , 院 中 沒 有 植 物 , 飯 桌 沒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25有 青 菜 , 人 物 不 穿 綠 衣 服 , 屋 子 裏 沒 有 綠 色 擺 設 。 單 看 故 事 情 節 很 容易 忽 視 這 一 點 , 可 若 把 色 彩 運 用 當 作 電 影 視 覺 藝 術 語 言 來 破 解 , 就 不難 發 覺 這 是 有 意 使 用 「 缺 色 」 之 法 , 讓 人 於 潛 意 識 中 感 應 到 病 態 封 建家 庭 對 生 命 的 壓 抑 。所 以 , 電 影 美 學 一 課 , 作 為 感 悟 型 課 程 , 便 能 啟 導 學 生 對 電 影中 的 視 覺 和 語 言 藝 術 產 生 欣 賞 能 力 ; 從 根 本 上 來 說 , 是 就 學 生 對 慣常 的 內 容 情 節 及 娛 樂 快 感 之 外 , 提 供 感 受 藝 術 電 影 的 另 一 些 切 入 點( 攝 影 、 剪 輯 、 表 演 、 構 圖 、 聲 光 色 、 戲 劇 結 構 、 台 詞 和 總 體 風 格 等等 ), 讓 學 生 從 這 些 「 點 」 出 發 , 去 開 發 他 們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本 有 的 相關 直 覺 , 從 電 影 裏 看 出 原 本 忽 略 了 的 新 內 容 , 或 者 說 是 增 加 了 藝 術 敏感 。 而 要 理 解 這 些 「 點 」, 我 們 不 需 要 運 用 深 奧 的 概 念 理 論 , 往 往 只透 過 具 體 案 例 的 討 論 分 析 便 能 奏 效 。 感 悟 型 課 程 正 為 學 生 開 發 和 喚 醒他 們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已 經 積 纍 起 來 的 認 知 能 力 , 是 潛 在 的 及 具 直 覺 性的 。 要 考 核 概 念 的 定 義 , 學 生 未 必 能 給 予 標 準 答 案 , 但 是 解 讀 一 個 從未 看 過 的 新 影 片 時 , 這 種 學 習 觸 類 旁 通 的 效 力 便 凸 顯 出 來 了 。以 《 末 代 皇 帝 溥 儀 》 的 一 處 畫 面 構 圖 為 例 :構 圖 前 景 :畫 面 上 方 , 一 排 巨 大 的 紅 綠 燈 。中 景 遠 景 :下 方 ( 俯 拍 ) 是 上 班 人 的 自 行 車 車 流 ( 上 班 的 溥 儀 也 在 其中 )。人 們 被 閃 亮 的 綠 燈 攔 住 , 等 候 過 街 。紅 燈 亮 , 人 們 上 自 行 車 過 路 。未 經 學 習 鑒 賞 技 巧 的 學 生 看 同 一 影 片 ( 比 如 學 期 初 放 映 ), 一 般僅 僅 看 出 在 交 代 溥 儀 被 釋 放 後 成 為 一 個 普 通 上 班 族 , 很 少 能 思 考 到 這個 畫 面 要 採 取 俯 拍 的 真 實 意 義 , 又 為 何 要 選 擇 以 誇 大 交 通 指 示 燈 的 角


226 論 壇度 作 構 圖 。 他 們 或 許 壓 根 沒 注 意 到 紅 綠 燈 顏 色 意 義 錯 位 , 或 者 懷 疑 導演 搞 錯 了 , 本 是 紅 燈 停 , 綠 燈 行 。 到 了 學 期 末 , 以 同 一 影 片 作 考 試 題目 時 , 學 生 即 使 不 知 道 文 革 中 確 實 有 很 多 荒 誕 事 件 , 但 他 們 已 能 聯 想到 , 該 構 圖 是 在 暗 喻 一 個 「 凡 事 反 其 道 而 行 」 的 非 正 常 年 代 ( 後 面 的故 事 情 節 — 溥 儀 為 打 成 反 革 命 的 監 獄 長 辯 屈 說 他 是 好 人 , 就 發 生 在這 「 紅 燈 行 , 綠 燈 停 」 的 年 代 ); 他 們 並 為 導 演 善 於 運 用 生 活 細 節 ,僅 以 一 個 構 圖 便 概 括 文 革 時 代 的 特 質 而 折 服 。使 理 解 了 的 東 西 能 夠 更 深 刻 地 感 悟 它 。 匈 牙 利 電 影 美 學 家 巴 拉 茲(Béla Balázs) 曾 說 :「 提 高 群 眾 對 電 影 的 鑒 賞 力 , 實 質 上 意 味 著 提 高世 界 各 民 族 的 智 力 」( 巴 拉 茲 ,1997, 頁 2)。 巴 拉 茲 所 說 的 這 種 「 智力 」, 專 指 對 電 影 的 視 覺 語 言 藝 術 的 破 譯 能 力 , 電 影 藝 術 要 消 除 「 專 家評 價 高 卻 沒 票 房 」 的 怪 現 象 , 歸 根 究 底 要 依 賴 民 眾 對 這 種 視 覺 語 言 破 譯能 力 的 整 體 性 提 升 ; 若 民 眾 缺 乏 這 種 能 力 , 藝 術 片 的 廣 泛 接 受 將 永 遠是 一 句 空 話 。 而 大 學 生 正 擔 任 了 承 傳 人 類 文 明 的 責 任 , 當 中 包 含 了 向自 己 的 後 代 乃 至 周 圍 人 群 交 流 , 傳 播 這 種 破 譯 能 力 ( 巴 拉 茲 ,1997,頁 3)。 客 觀 上 , 大 學 生 群 體 感 悟 力 的 增 強 , 可 以 長 遠 地 提 升 公 眾 對 電影 的 整 體 鑒 賞 力 , 這 也 是 「 提 高 世 界 各 民 族 的 智 力 」 的 一 條 捷 徑 。美 國 教 育 心 理 學 家 布 魯 諾 說 :「 任 何 學 科 都 可 以 被 忠 於 原 貌 地 教給 任 何 年 齡 階 段 的 任 何 兒 童 」。 在 討 論 學 習 理 論 中 , 他 又 把 這 個 理 念具 體 化 為 注 重 學 科 基 本 觀 念 的 建 設 和 直 覺 思 維 的 培 養 , 提 出 「 為 特 定年 齡 的 兒 童 教 授 某 門 學 科 , 其 任 務 就 是 按 這 個 年 齡 兒 童 觀 察 事 物 的 方式 去 闡 述 那 門 學 科 的 結 構 」( 布 魯 諾 ,1973, 頁 24)。 大 學 生 雖 非 兒童 , 但 受 閱 歷 限 制 , 不 同 專 業 的 同 學 對 事 物 觀 察 角 度 和 理 解 方 式 常 產生 頗 多 差 異 。 因 此 , 面 向 非 專 業 學 生 的 感 悟 型 課 程 亦 需 要 慮 及 其 「 觀察 事 物 的 方 式 」, 所 教 授 的 原 理 既 要 「 忠 於 原 貌 」, 又 不 能 像 本 專 業學 生 般 , 對 理 論 和 技 能 作 全 面 深 入 的 探 求 。 電 影 美 學 課 考 慮 到 授 課 對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27象 的 實 際 程 度 和 需 要 , 在 教 學 中 盡 量 避 免 運 用 專 業 術 語 、 理 論 概 念 ;強 調 感 悟 , 輔 以 切 入 點 的 變 更 , 目 的 只 是 令 學 生 在 已 有 的 認 知 藍 圖 上打 造 新 鏈 接 。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憑 藉 豐 富 的 人 生 經 歷 , 學 生 對 服 裝 與 性格 、 色 彩 與 情 感 、 畫 面 構 圖 細 節 與 整 體 的 關 係 本 有 著 直 覺 的 認 知 , 他們 這 種 日 常 「 觀 察 事 物 的 方 式 」 與 電 影 的 視 覺 語 言 藝 術 之 間 可 以 體 現某 種 「 陳 倉 暗 度 」, 一 旦 將 這 些 觸 角 引 入 電 影 視 覺 語 言 的 破 譯 , 他 們對 電 影 語 言 的 理 解 力 會 輕 鬆 而 迅 速 地 強 大 起 來 , 今 後 每 當 欣 賞 電 影 ,都 可 能 比 普 通 觀 眾 產 生 多 一 點 思 考 空 間 , 獲 取 多 一 點 審 美 趣 味 , 而 這多 的 一 點 就 屬 於 常 說 的 文 化 素 養 和 品 味 了 。人 的 認 知 結 構 是 在 不 斷 發 展 的 , 有 如 一 個 正 在 運 動 和 變 化 著 的 生物 機 體 。 而 感 悟 力 在 認 知 結 構 發 展 中 的 作 用 則 類 似 生 物 體 內 的 「 激素 」。「 激 素 」 由 腺 體 分 泌 , 游 弋 於 細 胞 群 之 間 , 誘 導 它 們 的 互 動 , 溝通 看 似 僅 在 各 司 其 職 的 各 個 部 分 , 調 節 整 體 活 力 。 對 認 知 結 構 而 言 ,感 悟 力 可 引 發 聯 想 和 直 覺 , 造 成 新 的 感 受 增 長 點 , 更 由 此 促 進 並 產 生個 體 獨 有 的 新 認 知 。長 遠 看 來 ,「 感 悟 」 能 改 變 的 還 不 單 是 認 知 結 構 。 比 起 灌 輸 教條 , 感 悟 型 學 習 還 能 激 發 學 生 去 思 考 世 界 觀 和 人 生 觀 這 樣 的 大 題 目 。學 生 欣 賞 韓 國 金 吉 德 《 春 去 春 又 來 》 的 作 品 , 最 能 說 明 他 們 在 理 解 語言 畫 面 的 同 時 , 讓 感 受 也 延 伸 到 了 世 事 人 生 的 領 域 , 如 下 以 學 生 的 作品 作 進 一 步 陳 述 ( 文 本 有 壓 縮 ):導 演 以 全 知 鏡 頭 , 從 空 中 下 攝 春 天 冰 雪 初 融 的 湖 水 和 水 中 的 小和 尚 , 小 和 尚 最 初 的 純 真 慾 望 就 在 這 片 水 澤 之 中 產 生 。 夏 天 的水 被 刻 意 安 排 在 漫 出 寺 門 時 運 動 拍 攝 , 在 遠 景 中 , 和 尚 和 少 女只 是 其 構 成 部 分 ; 拉 近 到 野 合 畫 面 , 水 又 成 了 慾 望 載 體 , 清 澈的 潭 水 頓 時 渾 濁 , 原 本 沉 澱 在 最 底 層 的 慾 望 浮 於 現 實 。 秋 天 則


228 論 壇改 為 寺 廟 為 主 的 畫 面 , 用 運 動 鏡 頭 使 寺 廟 漂 移 , 四 圍 景 物 周替 , 萬 事 萬 物 變 更 的 本 質 似 乎 源 於 水 ( 慾 望 ) 的 流 動 。 冬 天 水凝 結 , 又 改 為 和 尚 拖 著 石 頭 登 山 的 俯 拍 , 凝 結 後 的 水 仍 伴 隨 和尚 , 到 下 一 個 春 天 的 融 化 。「 萬 事 萬 物 變 更 的 本 質 似 乎 源 於 水 ( 慾 望 ) 的 流 動 」, 大 概 不 止是 這 部 電 影 的 觀 後 感 。 可 意 象 叢 生 的 電 影 語 言 將 這 個 源 自 生 活 的 感悟 喚 醒 和 昇 華 , 而 且 自 然 融 入 於 表 達 中 。 當 對 電 影 語 言 的 感 悟 成 為了 一 種 思 維 工 具 , 其 作 用 也 便 不 拘 於 電 影 了 。 用 美 國 教 育 學 家 福特 (M. J. Ford) 的 話 說 ─ 這 樣 的 感 悟 是 有 著 強 勁 的 「 再 生 性 」(generativity) 的 (Ford, 2005)。 在 面 對 種 種 待 解 讀 的 新 情 境 時 , 它可 成 為 洞 察 力 的 資 源 , 極 富 於 創 造 潛 能 。 這 大 概 也 就 是 麻 省 理 工 學 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strong>of</strong> Technology) 會 要 求 那 些 快 將 成 為 科 學 家和 工 程 師 的 本 科 生 「 更 加 系 統 地 學 習 藝 術 、 人 文 科 學 和 社 會 科 學 」 的原 因 。 該 校 校 長 格 雷 (P. Gray) 說 :一 個 職 業 工 程 師 …… 是 生 活 並 工 作 在 一 個 社 會 系 統 中 的 , 它 需要 瞭 解 文 化 的 價 值 和 人 類 的 價 值 , 不 能 把 人 文 課 程 僅 僅 看 作 是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奈 斯 比 特 、 阿 伯 迪 尼 ,1990, 頁 87)。我 們 構 想 的 感 悟 型 課 程 正 是 這 樣 , 它 給 予 學 生 的 不 是 裝 點 門 面 的 資本 , 亦 不 是 與 其 他 知 識 板 塊 相 區 別 的 又 一 塊 新 大 陸 , 而 是 自 我 和 世 界溝 通 的 新 橋 樑 ; 它 漸 進 地 滲 透 到 思 維 模 式 和 精 神 氣 質 中 , 激 發 想 像 力和 創 造 力 , 增 進 學 生 對 世 界 觀 和 人 生 觀 的 思 索 。加 達 默 爾 (Hans–Gerog Gadamer) 說 :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29人 接 受 教 化 的 過 程 ( 教 育 正 是 教 化 的 一 種 ) 是 一 個 把 自 己 「 普遍 化 」 的 過 程 , 這 個 普 遍 性 不 是 指 某 些 凝 固 的 知 識 點 的 普 遍性 , 而 是 指 受 到 教 化 的 意 識 「 可 以 在 一 切 方 面 進 行 活 動 , 它 是一 種 普 遍 的 感 覺 」( 加 達 默 爾 ,2004, 頁 20–21)。他 因 此 認 為 , 對 教 化 而 言 ,現 代 科 學 及 其 方 法 論 是 不 充 分 的 。 在 精 神 層 面 上 的 科 學 研 究 需要 回 顧 人 文 主 義 傳 統 。 這 個 傳 統 在 與 現 代 科 學 要 求 的 對 抗 中 贏得 了 某 種 新 的 意 義 ( 加 達 默 爾 ,2004, 頁 20–21)。 3感 悟 型 課 程 希 望 給 予 學 生 的 正 是 這 種 具 有 普 遍 性 的 「 受 到 教 化 的 意識 」, 就 教 育 方 式 而 言 , 感 悟 型 課 程 跟 以 現 代 科 學 方 法 論 而 建 設 的 課程 亦 肯 定 有 所 不 同 。下 文 試 以 「 現 代 詩 理 論 與 實 踐 」 課 為 個 案 , 來 闡 釋 感 悟 型 課 程 的教 法 和 考 法 。二 、 教 感 悟 與 考 感 悟教 授 現 代 詩 歌 是 文 學 教 學 中 的 一 個 難 點 。 中 國 學 生 多 研 習 古 典 詩歌 和 新 格 律 詩 , 故 在 欣 賞 現 代 新 詩 時 易 有 障 礙 。 這 種 障 礙 既 不 在 於 字詞 , 亦 不 在 於 文 學 概 念 — 所 有 的 字 詞 都 認 識 , 對 現 代 新 詩 的 創 作 理念 也 有 所 掌 握 ; 但 當 欣 賞 一 首 現 代 新 詩 時 , 不 管 老 師 怎 樣 讚 譽 , 作 者3 以 上 著 重 號 為 本 文 作 者 加 入 , 但 「 人 文 主 義 」 的 著 重 號 則 為 原 著 原 有 。


230 論 壇名 氣 有 多 大 , 還 是 很 難 找 到 感 覺 。 因 此 , 雖 是 文 學 本 科 , 此 課 也 前 所未 設 , 學 生 缺 乏 將 來 從 事 現 代 詩 創 作 的 理 想 , 現 代 詩 對 他 們 來 說 , 仍屬 狹 義 的 「 非 本 專 業 」。教 授 這 門 課 的 李 子 榮 老 師 是 南 京 大 學 語 言 學 博 士 , 南 京 詩 人 群「 第 三 條 道 路 」 流 派 成 員 , 他 曾 為 南 京 大 學 學 生 開 設 此 課 。 在 嘗 試 為廣 西 大 學 文 學 專 業 學 生 開 設 「 現 代 詩 理 論 與 實 踐 」 一 課 前 , 他 考 慮 到廣 西 學 生 比 南 京 學 生 對 現 代 詩 更 為 陌 生 , 於 是 為 該 課 制 定 的 目 標 是 :不 一 定 教 會 學 生 寫 現 代 詩 , 而 是 使 學 生 對 現 代 詩 發 生 感 覺 , 能 自 己 讀懂 一 部 分 現 代 詩 。李 老 師 因 此 修 改 了 教 學 大 綱 , 減 輕 新 詩 理 論 的 份 量 , 將 重 點 放 在帶 領 學 生 「 找 感 覺 」 之 上 。 比 較 「 理 論 」 的 課 亦 只 有 兩 次 ( 該 課 總 課節 量 為 三 十 六 節 , 每 次 三 節 )。第 一 次 從 維 特 根 斯 坦 (Ludwig Wittegeustein)、 阿 思 海 姆(Rudolf Arnhiem) 理 論 中 可 供 理 解 詩 歌 本 質 的 論 述 講 到 雅 思 貝 斯(Karl Jaspers)「 當 代 人 的 異 化 」 和 劉 小 楓 關 於 現 代 人 「 心 靈 感 受 力喪 失 」 的 問 題 。 然 後 把 海 子 的 一 首 《 感 動 》 投 影 在 屏 幕 上 , 讓 學 生「 排 除 主 題 的 焦 慮 」, 不 糾 纏 於 理 解 詞 句 , 把 對 內 容 的 關 注 轉 化 為 對形 式 的 關 注 , 對 學 生 的 解 讀 不 作 優 劣 判 斷 , 任 其 自 然 發 揮 。在 第 二 次 課 前 回 顧 時 , 部 分 學 生 仍 表 示 有 「 現 代 詩 沒 人 能 看 得懂 , 無 法 規 範 」 的 疑 慮 。 此 節 重 點 是 詩 歌 語 言 , 講 授 了 什 克 洛 夫 斯 基(Viktor Borisovich Shklovsky) 的 陌 生 化 理 論 (defamiliarization) 和托 爾 斯 泰 (Lev Nikolayerich Tolstoy)「 不 用 事 物 名 稱 指 稱 事 物 , 而是 像 描 述 第 一 次 看 到 的 事 物 那 樣 去 描 述 」 的 陌 生 化 手 法 。 針 對 「 看 不懂 」 這 問 題 , 老 師 從 功 能 方 面 把 語 言 分 成 實 用 語 、 科 學 語 、 演 講 語 和藝 術 語 四 類 , 輔 以 許 多 實 例 說 明 四 種 語 言 的 差 異 。 課 後 , 教 師 宣 佈 廣泛 徵 集 學 生 的 詩 作 , 並 以 這 些 詩 作 進 行 匿 名 討 論 。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31此 後 讀 詩 和 品 詩 便 是 每 一 節 課 的 內 容 , 在 對 詩 人 、 教 師 和 學 生 的詩 作 進 行 研 究 討 論 的 同 時 運 用 那 些 所 學 到 的 理 論 觀 點 。 在 此 隨 舉 效 果明 顯 的 例 子 :( 一 ) 以 有 名 的 修 改 範 例 來 傳 達 很 難 講 清 楚 的 「 創 作 實 感 」如 濟 慈 (J. Keats) 修 改 《 哈 伯 龍 根 》, 把 詩 句 「 未 落 去 的 蒲 公 英之 白 髮 」 改 為 「 未 落 去 的 羽 毛 之 地 輕 盈 的 種 子 」, 把 「 在 你 額 上 我 看 到了 死 亡 的 百 合 花 / 帶 著 痛 苦 而 溫 熱 的 露 珠 / 而 你 面 頰 上 的 死 亡 的 落 英 玫瑰 也 失 去 了 芳 華 」 修 改 為 「 我 在 你 額 上 看 見 一 朵 白 花 / 你 面 頰 上 枯 萎 的玫 瑰 很 快 地 凋 謝 」, 可 見 詩 人 選 詞 的 一 般 步 驟 , 最 初 跟 普 通 人 無 異 , 傾向 於 使 用 實 用 名 稱 , 及 後 放 棄 實 用 語 詞 而 取 富 於 感 知 的 語 詞 。又 如 斯 本 德 (Stephen Harold Spender) 的 創 作 日 誌 :( 改 前 ) ( 改 後 )現 在 會 面 與 交 談 有 何 用唉 , 現 在 會 面 與 交 談 有 何 用我 們 會 面 時 我 總 想 到 另 一 會 面 每 次 會 面 都 想 著 另 一 次 會 面我 們 交 談 時 我 總 想 到 別 的 交 談 我 所 有 的 交 談 都 在 尋 找 另 一 次 交 談透 過 此 例 , 學 生 能 明 白 到 詩 人 在 創 作 中 如 何 調 整 感 受 的 焦 距 , 把對 一 個 時 間 的 設 想 調 整 到 長 時 間 的 設 想 。這 種 授 課 模 式 的 成 效 頗 顯 著 , 雖 然 沒 有 對 詩 歌 及 其 創 作 理 論 做 分門 別 類 的 介 紹 , 這 樣 肯 定 是 不 夠 全 面 的 , 但 卻 能 有 效 地 觸 動 聯 想 力 的生 長 。( 二 ) 以 學 生 詩 作 為 例 , 揭 示 詩 意 究 竟 藏 身 何 處老 師 指 出 , 一 個 中 文 系 學 生 可 以 不 會 作 詩 , 但 如 果 不 能 判 斷 一 首


232 論 壇詩 的 優 劣 則 使 人 汗 顏 。 他 以 一 首 本 學 院 藝 術 節 的 獲 獎 作 品 為 例 , 著 全班 同 學 自 由 探 討 其 詩 意 何 在 :孩 子公 車 上 擁 擠 , 吵 嚷一 個 女 人 對 她 懷 裏 的 孩 子 說明 天 我 帶 你 來 餵 鴿 子窗 外 是 民 族 廣 場孩 子 很 可 愛 —小 臉 泛 著 微 紅胖 乎 乎 地 露 著 白 皙 的 牙突 然 想 要 一 個 孩 子不 想 戀 愛不 想 結 婚只 想 有 一 個 孩 子一 個 我 也 能 對 他 說明 天 我 帶 你 去 餵 鴿 子的 孩 子討 論 開 始 時 , 學 生 很 「 實 用 」 地 以 「 不 想 戀 愛 」 和 「 不 想 結 婚 」帶 出 現 代 人 生 活 的 壓 力 ; 進 一 步 分 析 發 現 , 單 看 前 一 部 分 就 只 是 一 段平 常 的 散 文 , 詩 意 顯 然 隱 藏 於 後 文 和 前 後 對 應 中 , 尤 其 最 後 一 句 , 通過 瞬 間 心 理 的 揭 示 , 照 亮 了 一 種 母 性 驕 傲 的 萌 動 。講 解 中 , 教 師 特 別 強 調 的 是 詩 本 身 必 須 同 時 蘊 含 哲 理 和 「 意味 」, 而 且 意 味 更 重 於 哲 理 。把 學 生 提 供 的 匿 名 詩 作 作 為 教 學 材 料 , 能 有 效 地 從 學 生 的 角 度 喚醒 他 們 自 身 對 詩 歌 的 審 美 理 念 , 是 培 養 「 感 悟 」 的 一 種 方 式 。 在 這 樣的 課 堂 上 , 學 生 所 學 的 不 是 大 而 全 的 理 論 , 而 是 領 悟 力 和 想 像 力 , 理解 「 質 」, 理 解 「 含 蓄 」, 找 到 「 瞬 間 的 照 亮 」, 通 過 感 覺 , 而 不 是 單純 記 憶 概 念 的 「 知 性 」, 來 判 斷 箇 中 詩 意 。( 三 ) 通 過 互 評 、 對 譯 來 探 討 詩 的 具 體 結 構 和 語 言 等 問 題講 授 詩 歌 語 言 , 一 般 常 見 的 毛 病 是 老 師 興 致 盎 然 地 掉 書 袋 , 學 生因 沒 有 感 悟 而 漸 漸 喪 失 興 趣 , 而 讓 學 生 評 說 同 儕 詩 作 則 改 變 了 這 一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33種 狀 況 。 教 師 注 重 糾 正 學 生 從 「 修 辭 手 法 」 做 詩 評 , 要 求 他 們 時 刻將 評 價 的 目 光 拉 向 感 覺 。 如 學 生 的 一 句 詩 「 牽 牛 要 把 花 開 到 天 堂 」,在 平 庸 的 原 詩 裏 比 較 亮 眼 , 有 人 評 價 說 因 為 是 運 用 了 「 擬 人 法 」( 中 學 教 育 的 文 學 分 析 方 法 ), 老 師 便 立 即 提 醒 : 切 勿 把 讀 詩 變 成修 辭 學 作 業 , 勿 以 為 判 斷 出 修 辭 手 法 就 完 成 了 鑒 賞 過 程 , 而 須 體 悟「 要 把 花 開 到 天 堂 」 的 牽 牛 姿 態 和 精 神 。 為 了 進 一 步 體 驗 語 言 和 結構 的 力 量 , 老 師 還 讓 學 生 集 體 試 譯 《 登 鸛 雀 樓 》, 並 評 價 所 得 的 譯文 。 古 詩 今 譯 是 領 悟 語 言 和 詩 性 的 一 種 很 有 效 果 的 思 維 鍛 煉 , 試 舉 例如 下 :譯 文 一太 陽 就 要 落 山 了 / 黃 河 朝 著 大 海 流 去 / 如 果 你 想 看 得 更 遠 /那 就 請 再 登 上 一 層 樓 吧譯 文 二太 陽 從 山 頭 滑 到 山 背 去 了 / 黃 河 依 舊 奮 力 向 海 奔 流 / 看 來 要 滿足 遠 觀 的 願 望 / 還 是 得 再 上 一 層 樓 啊譯 文 三太 陽 怎 樣 從 山 頭 滑 向 山 后 / 黃 河 以 怎 樣 的 氣 勢 向 海 流 淌 /這 個 平 地 上 是 看 不 見 的 / 你 得 站 到 鸛 雀 樓 最 頂 上 去譯 文 一 被 公 認 為 單 純 古 文 今 譯 , 而 譯 文 二 就 能 捕 捉 到 太 陽 與 河 的情 狀 , 譯 文 三 雖 用 語 與 結 構 上 不 忠 於 原 文 , 卻 較 能 保 存 原 詩 的 意 味 。這 樣 的 練 習 讓 學 生 切 身 感 受 到 譯 詩 必 有 損 耗 , 了 解 到 詩 中 靈 魂 何 在 ,亦 同 時 體 驗 了 譯 詩 是 一 種 捕 捉 意 味 的 語 言 操 練 。可 以 說 這 樣 的 互 動 教 學 模 式 正 是 本 課 的 靈 魂 。 我 們 的 大 學 生 一 直也 不 缺 少 概 念 灌 輸 , 而 是 缺 乏 對 這 些 概 念 和 規 律 意 義 的 感 悟 。 這 種 感悟 可 能 跟 已 有 的 理 論 同 出 一 轍 , 但 它 由 心 而 發 , 是 「 學 生 的 語 言 」;


234 論 壇他 們 運 用 自 如 , 像 加 強 了 自 身 免 疫 力 , 比 注 射 疫 苗 更 管 用 。 要 教 授 這種 課 程 , 教 師 需 要 投 入 更 多 的 藝 術 儲 備 , 且 隨 著 學 生 的 感 受 進 程 而 隨時 變 更 , 是 有 目 標 和 輪 廓 而 無 預 定 的 模 式 , 甚 至 自 己 不 是 詩 人 就 難 以教 授 ( 布 魯 諾 ,1973, 頁 24)。( 四 ) 測 試 感 悟 力 的 考 試這 門 課 的 考 試 沒 有 固 定 模 式 , 學 生 到 最 後 所 採 取 的 考 試 命 題 與 形式 也 是 一 種 自 由 選 擇 : 或 做 一 首 新 詩 ( 少 數 有 愛 好 和 創 作 能 力 者 ),或 尋 找 一 首 最 有 感 覺 的 新 發 表 作 品 做 分 析 評 價 。 老 師 所 關 注 的 是 學生 從 「 不 懂 」 到 「 懂 」 的 進 程 。 一 位 學 生 選 擇 了 解 讀 艾 呂 雅 (PaulÉluard) 的 詩 歌 《 戀 人 》(L’ amoureuse) 詩 句 :她 站 在 我 的 眼 瞼 上 / 而 她 的 頭 髮 披 拂 在 我 的 頭 髮 中 間 / 她 有 我手 掌 的 形 狀 / 她 有 我 眸 子 的 顏 色 / 她 被 我 的 影 子 所 吞 沒 / 彷 彿一 塊 寶 石 在 天 上他 對 此 詩 的 評 價 :詞 語 平 常 , 雖 有 奇 異 的 想 像 , 卻 無 艱 澀 怪 異 的 矯 情 。 常 規 思維 、 道 德 、 理 性 、 生 活 中 一 般 的 簡 單 體 驗 在 這 裏 都 會 失 靈 , 因此 不 能 作 修 辭 式 解 讀 , 描 繪 的 只 是 戀 人 互 相 接 觸 中 那 種 極 為 親密 時 刻 的 互 相 感 覺 的 碎 片 , 看 起 來 是 超 現 實 主 義 的 表 達 , 其 實也 是 一 種 靈 魂 中 印 象 雜 亂 逼 真 的 情 感 影 像 , 如 果 真 的 用 外 在 現實 客 觀 情 景 的 直 描 , 反 而 不 能 進 入 這 種 「 境 」。這 樣 的 解 讀 不 是 對 某 個 知 識 點 的 簡 單 復 述 , 而 是 應 用 了 學 習 中 所建 立 的 「 感 悟 力 」, 對 一 首 詩 歌 生 發 出 的 全 新 感 受 。 有 些 選 擇 創 作 詩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35歌 的 同 學 則 寫 出 了 「 斷 弦 的 耳 朵 」、「 藍 天 因 古 老 而 發 黃 」、「 陽 光 不鏽 」 等 屬 於 現 代 新 詩 審 美 形 態 的 感 覺 化 詩 句 。 能 創 作 這 樣 的 詩 句 , 當然 是 具 備 了 極 強 的 領 悟 能 力 去 體 會 及 創 造 詩 中 意 味 。 這 些 同 學 以 往 對現 代 詩 並 非 完 全 沒 有 認 知 , 但 是 經 過 大 量 現 代 詩 的 接 觸 和 領 悟 , 從「 讀 」 發 展 到 「 作 」, 詩 句 的 意 味 加 深 , 顯 然 悟 性 是 有 所 提 升 了 。 這樣 的 考 試 是 沒 有 辦 法 以 背 記 或 「 惡 補 」 通 過 測 試 的 , 只 能 運 用 已 沉 澱在 自 身 素 養 中 的 感 悟 力 做 出 與 他 人 互 不 相 同 的 答 案 。綜 合 上 論 , 感 悟 型 課 程 的 基 本 特 徵 是 : 放 棄 系 統 性 , 疏 離 理 論 的深 刻 , 增 強 互 動 性 , 考 核 放 棄 標 準 答 案 。 這 些 特 點 , 與 從 前 所 理 解 的大 學 課 程 建 設 有 背 道 而 馳 之 感 。 它 可 以 只 講 酸 甜 只 講 軟 硬 , 而 把 苦 辣和 粗 細 交 給 學 生 日 後 去 體 會 ; 它 相 信 感 悟 力 是 一 個 有 延 展 能 力 的 經 驗「 生 長 點 」, 它 追 求 對 先 前 感 覺 儲 備 的 喚 醒 和 增 強 。 對 授 課 教 師 的 素質 要 求 也 在 學 者 型 之 外 有 所 增 加 : 他 們 自 己 也 得 是 富 於 感 悟 性 的 人 。目 前 內 地 高 校 為 適 應 社 會 需 求 , 迅 速 擴 大 招 生 規 模 , 改 造 舊 專業 , 增 設 新 專 業 。 一 些 新 引 進 和 設 計 的 課 程 匆 匆 上 馬 , 教 學 理 念 尚 缺乏 深 入 推 敲 , 課 程 設 置 粗 糙 , 往 往 有 其 名 而 無 其 效 , 學 生 把 這 種 教 學考 核 方 法 概 括 為 「 做 筆 記 , 背 筆 記 , 考 筆 記 , 考 完 全 忘 記 」, 因 此 高教 界 不 斷 作 出 呼 籲 , 以 組 織 規 範 課 程 教 學 的 評 估 行 動 。 但 是 目 前 的 評估 行 動 仍 只 是 針 對 檢 查 教 師 怎 樣 把 教 科 書 分 解 為 概 念 的 知 識 點 教 授 ,加 強 題 庫 建 設 和 完 善 試 卷 批 閱 等 操 作 規 範 , 而 疏 於 對 不 同 類 型 課 程 的性 質 特 徵 做 根 本 性 的 細 緻 定 位 , 以 致 對 於 不 同 類 型 的 課 程 , 均 採 用 同樣 的 考 試 模 式 以 評 估 優 劣 。 現 時 , 我 們 應 該 檢 討 過 去 的 教 學 及 考 核 模式 , 揚 棄 以 概 念 理 解 記 憶 為 主 的 教 考 規 範 , 把 感 悟 型 課 程 納 入 計 劃中 , 運 用 與 之 相 適 應 的 方 式 教 學 和 考 試 , 以 求 達 到 培 養 學 生 直 覺 感 悟力 的 實 效 ; 在 以 「 概 念 理 解 型 」 和 「 技 能 獲 取 型 」 課 程 裝 配 人 才 的「 專 業 知 識 結 構 」 的 同 時 , 以 「 感 悟 型 課 程 」 催 化 知 識 份 子 所 必 須 具備 的 文 化 感 悟 力 。 這 也 是 培 養 綜 合 型 高 級 人 才 的 必 由 之 路 。 二 十 世 紀


236 論 壇七 十 年 代 , 美 國 科 學 院 院 士 、 美 國 醫 學 — 生 物 學 家 劉 易 斯 (T. Lewis)對 當 時 美 國 醫 學 教 育 的 預 科 制 度 提 出 建 議 , 認 為 醫 學 院 在 錄 取 新 生 時「 更 應 該 注 意 」 學 生 「 在 其 他 的 、 非 科 學 學 科 裏 的 成 績 , 以 便 確 保作 一 個 內 科 醫 生 所 需 要 的 心 智 上 的 廣 度 」。 這 個 心 智 上 的 廣 度 , 包 括「 大 學 生 頭 腦 的 自 由 程 度 , 堅 韌 和 決 心 , 他 在 理 解 人 方 面 的 固 有能 力 , 和 對 他 人 的 處 境 的 同 情 心 」( 劉 易 斯 ,1996, 頁 109)。 很 顯然 , 這 些 心 智 上 的 素 質 並 不 能 從 病 理 藥 理 和 手 術 課 程 中 充 分 培 養 , 而現 在 醫 生 對 患 者 的 冷 漠 無 情 與 他 們 心 智 廣 度 不 足 亦 有 明 顯 的 關 係 。而 感 悟 型 課 程 對 這 種 「 心 智 廣 度 」 的 開 拓 最 為 有 效 , 原 因 是 我 們 每 個人 都 能 感 覺 到 自 身 的 知 識 結 構 狀 態 — 任 何 人 都 不 可 能 也 不 必 要 成 為各 行 專 家 , 人 的 知 識 結 構 永 遠 是 由 記 憶 理 解 、 技 能 和 感 悟 幾 種 不 同 狀態 的 知 悟 融 合 而 成 的 產 物 , 這 種 先 天 的 結 構 , 在 經 由 後 天 教 育 擴 展 時必 須 是 各 部 分 均 衡 同 步 的 擴 展 。參 考 書 目中 文 參 考 書 目1. 巴 拉 茲 (Béla Balázs)( 著 ), 何 力 ( 譯 )(1997)。《 電 影 美學 》。 北 京 : 中 國 電 影 出 版 社 。2. 加 達 默 爾 (Hans–Gerog Gadamer)( 著 ), 洪 漢 鼎 ( 譯 )(2004)。《 真 理 與 方 法 — 哲 學 詮 釋 學 的 基 本 特 徵 》。 上 海 : 上海 譯 文 出 版 社 。3. 布 魯 諾 (Bruner, J.)( 著 ), 上 海 師 範 大 學 外 國 教 育 研 究 室 ( 譯 )(1973)。《 教 育 過 程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4. 奈 斯 比 特 、 阿 伯 迪 尼 (Naisbitt J., & Aburdene, P.)( 著 ), 王 守 良( 譯 )(1990)。《2000 年 大 趨 勢 》。 北 京 : 時 事 出 版 社 。


唐 小 為 、 唐 韌 : 它 們 並 非 「 糕 點 上 的 奶 油 」 2375. 道 金 斯 (Dawkins, C. R.)( 著 ), 張 冠 增 、 孫 章 ( 譯 )(2001)。《 解 析 彩 虹 ─ 科 學 、 虛 妄 和 玄 妙 的 誘 惑 》。 上 海 : 上 海 科 技 教育 出 版 社 。6. 劉 易 斯 (Lewis, T.)( 著 ), 李 紹 明 ( 譯 )(1996)。〈 醫 學 預 科 的課 程 設 置 〉。 載 於 《 水 母 與 蝸 牛 ─ 一 個 生 物 學 觀 察 者 的 手 記( 續 )》( 頁 108–111)。 湖 南 : 湖 南 科 技 出 版 社 。外 文 參 考 書 目1. Anderson, J. R. (1987). Skill acquisition: Compilation <strong>of</strong> weak methodproblem solu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94, 192–210.2. Carey, S. (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Massachusetts:MIT Press.3. Ford, M. J. (2005). <strong>The</strong> game, the pieces, and the players: Generativeresources from two instructional portrayals <strong>of</strong> experimentation.Journal <strong>of</strong> the Learning Science, 14 (4): 449–487.4. Guthrie, E. R. (1952). <strong>The</strong> psychology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revised edition).Massachusetts: Harper Bros.5. Kuhn, D. (1993). Science as argu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learning scientific thinking skills. Science Education, 77, 319–337.6. Posner, G. et al. (1982). Accommodation <strong>of</strong> a scientific conception:Towards a theory <strong>of</strong>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211–227.7. Sherin, B. (2006). Common sense clarified: <strong>The</strong> role <strong>of</strong> intuitiveknowledge in physics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Research in ScienceTeaching, 43 (6): 535–555.


238 論 壇8. Torff, B. & Sternberg, R. J. (2001).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theintuitive mind. London: LEA.9. VanLehn, K. (1983). Human procedural skill acquisition: <strong>The</strong>ory,model, and psychological validation. AAAI–83 Proceedings. RetrievedFebruary 10, 2009, from http://www.aaai.org/Papers/AAAI/1983/AAAI83-055.pdf.10. VanLehn, K. (1996). Cognitive skill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strong>of</strong>Psychology, 47, 513–539.


239《 大 學 通 識 報 》 稿 約一 、《 大 學 通 識 報 》 為 半 年 期 學 術 期 刊 , 致 力 於 建 立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與溝 通 的 平 台 , 歡 迎 各 界 來 稿 。二 、 來 稿 長 短 不 拘 , 如 專 題 文 章 一 般 以 一 萬 五 千 字 為 限 ; 其 他 類 別 文章 , 則 以 五 千 字 為 宜 。 來 稿 的 格 式 及 附 註 , 請 遵 守 美 國 心 理 學 協會 出 版 的 《 美 國 心 理 學 協 會 出 版 手 冊 》(2007 年 , 第 五 版 )。 註 釋須 完 整 、 規 範 ; 並 歡 迎 提 供 配 合 文 章 的 圖 片 資 料 , 文 稿 如 徵 引 具版 權 之 圖 表 、 照 片 或 文 字 , 概 請 作 者 於 投 稿 前 先 取 得 原 版 權 所 有者 之 書 面 同 意 , 本 學 報 不 負 此 方 面 之 責 任 。 如 文 稿 曾 在 其 他 學 刊發 表 , 亦 請 於 交 稿 時 說 明 。三 、 來 稿 請 另 紙 列 出 作 者 真 實 姓 名 、 所 屬 機 構 及 職 銜 、 通 訊 地 址 、 電話 及 傳 真 號 碼 、 電 郵 地 址 , 以 便 聯 絡 ; 發 表 時 署 名 聽 便 。四 、 作 者 如 三 個 月 後 未 收 到 答 覆 , 可 視 為 未 被 取 用 , 本 刊 不 作 另 行 通知 。 凡 經 選 用 的 文 稿 , 本 報 編 委 有 權 酌 量 修 改 , 或 請 作 者 自 行修 改 。五 、 本 刊 內 的 所 有 文 章 觀 點 , 均 不 代 表 本 刊 觀 點 , 本 刊 概 不 負 責 。六 、 文 稿 經 採 用 後 , 本 研 究 中 心 將 贈 刊 三 本 。七 、 歡 迎 將 文 稿 用 Micros<strong>of</strong>t word 檔 案 格 式 傳 至 如 下 電 郵 地 址 :rcge@cuhk.edu.hk如 郵 寄 , 請 將 一 式 二 份 文 稿 及 存 有 文 稿 之 電 腦 光 碟 寄 至 如 下地 址 :香 港 沙 田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馮 景 禧 樓 G1 室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