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炮合一的自走防空炮真的是落后的表现吗?理想的野战伴随防空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之前看B站看通古斯卡视频看到一个弹幕说弹炮合一是落后的表现,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图片] 从“通古斯卡”到“铠甲S1”,俄军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逐渐从…
关注者
184
被浏览
293,596

59 个回答

并不是,弹炮合一主要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诞生的同时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面对的情况多样,弹炮合一还是有较大的优势的。一般来说弹炮结合在陆军中一般有两种作用。

1.野战伴随防空

这其中以苏/俄的弹炮合一系统最具代表比如2S6“通古斯卡”,该型号是苏/俄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该型号的诞生主要是为了满足苏联陆军取代ZSU-23-4的需要。ZSU-23-4虽然火力密度强,但在交战距离上存在缺陷,而且弹药的威力小。随着北约的空中力量的加强苏联不得不开发新的野战伴随型防空系统。最后的结果就是2S6“通古斯卡”。

为了提高防空系统的性能苏军从三个方面着手

1.在保证火力密度的同时提高弹药威力

2.配备先进的雷达系统

3.利用导弹与高射炮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性能

对于第一点苏联决定采用30毫米机炮2A38,机炮保证了火力密度,且采用30毫米以提升弹药威力。同时苏联也为2S6配备了完善的雷达系统确保其能够独立作战。最后系统配有8枚9M311防空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指令制导,用于攻击高炮交战距离以外的目标。

交战距离如图

总得来说2S6是应对北约空中威胁的产物,2S6主要针对中低空目标,其设计思路很清晰远距离目标交给导弹,中近距离目标交给高炮处理。2S6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当然这种防空系统也有缺点--太贵了。因此苏联/俄罗斯陆军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较老式的自行防空系统比如等。苏联/俄罗斯之所以较大力气的研制这种野战伴随防空系统主要是与其面对的威胁有关在冷战时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现在俄罗斯依然在对“通古斯卡”系统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俄军使用的“通古斯卡”2S6防空系统


参加阅兵的2S6

说完苏/俄在来看看美国,美军也存在类似的系统。虽然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弹炮合一”比如M6防空车,这玩意实际上是将M2步兵战车原本安装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换成了毒刺防空导弹,但保留了原有的25毫米速射炮,M6的设计思路和苏联人的思路部分相似但又有较大不同。M6存在导弹和高炮的分工不过同时的是高炮和导弹的交战距离也有较大重合,两者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M6保留了原本底盘搭载步兵的能力。

伊拉克战场上的M6防空车


警戒中的M6防空车

为了应对新威胁,比如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小型无人机美军开始着手对M6防空车进行了改进。比如,英国BAE公司为满足美军要求的推出的M2“机动近程防空”(M-SHORAD)系统,可以看作是M6的改进型,不同的是增加了多用途作战能力,必要时也可搭载“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该型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增加了反无人机系统以应对无人机威胁,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其多用途性。

美军的防空系统主要针对低空,不过似乎该系统也可以将“毒刺”防空导弹换为“响尾蛇”空空导弹以提升火力范围不过目该配置只出现于演示动画中。这里有必要谈一下美军上一款自行高射炮M163,其除了装备美国陆军以外也被装备给了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以色列面临的防空压力比美国更大因此对M163进行了较大改进。为其增加了“毒刺”导弹发射系统,同时改进了原有的雷达和火控系统。

以色列人改进后的M163马赫贝特防空系统,它的改进和M6防空车的改进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军防空的另一大支柱“复仇者”防空系统,实际上除了导弹以外该系统还配有一挺M2机枪

可见弹炮合一系统在野战防空中因为其配备的不同种类的武器较多应对不同目标能力较强并不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相反的是反应较为灵活的思维。

2.作为中远程防空系统的补充

这种类型的代表便是大名鼎鼎的“铠甲S1”防空系统。很多人都认为“铠甲S1”是“通古斯卡”的后续型号但实际上两者的部分定位是不同的。“铠甲”系统在任务上包括了对于高价值目标的保护,比如用作海军基地和远程防空导弹阵地的补盲,从俄军大规模装备轮式底盘的“铠甲”系统可以看出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该系统不能不能进行野战伴随防空“铠甲”是一款通用底盘,通过更换越野性能好的履带式底盘同样可以完成这一点。“铠甲S1”配备了性能更好的雷达系统同时其配用的56E6E防空导弹性能较“通古斯卡”系统配备的导弹性能更佳。

早期的“铠甲”系统是没有后续型号上的两具2S38,30毫米机炮的完全依靠导弹防空,引入机炮是为了进一步增大防空火力密度


俄军广泛装备的“铠甲S-1”多采取轮式底盘


履带式的“铠甲-S1”系统(你以为我是“通古斯卡实际上我是“铠甲-S1”哒)目前该型号俄军并未大规模装备


从该图可以看出“铠甲S1”具有良好的适装性


部分型号的“铠甲”系统并未配备2A38机炮(该型号采用Bmp-3作为底盘)

总体而言,“铠甲S1”防空系统反应了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较好的战场适应性和实用性是现代防空系统的代表之一。

未来趋势

在未来“弹炮合一”这一防空武器概率将会长期存在。以无人机蜂群为代表的新一代无人机战术对防空系统构成了挑战这就要求防空系统拥有多样化防空手段。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白俄罗斯开发的新型无人机,该无人机上配有一个Rpg-22火箭筒

同时激光武器的出现也将促使激光武器与防空系统结合。未来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将会呈现配置武器多样化,实体弹武器与激光武器相结合,软杀伤与硬杀伤相结合的特点,在未来的防空作战中发挥作用。当然要想实现大功率激光武器实用化,供电问题的解决是必须的。

美军开发的新一代近程防空系统可见其将多种武器结合起来

有一说一,随着战场上低成本无人机,廉价低速智能弹药等万一玩意儿的迅速增多等等因素,弹炮合一系统比单一防空导弹系统多出来的高炮,无疑是未来近程野战防空系统发展的发展趋势之一。

类似的方向还包括电子战(轻型无人机抗干扰能力差),激光近防(优点在于弹药无限),小型廉价防空导弹(小口径,使用指令制导以降低导弹造价)等手段。


关于一些认为激光器需要大功率电源的朋友,我就多说两句。

电源的来源是内燃机发电机(不管是柴油机电源还是燃气轮机电源),但主要问题在于,打廉价无人机的激光器不需要什么兆瓦级巨兽,只需要小几十千瓦的玩意。

这方面我粗略算笔重量账,我们按照30千瓦计算(美军测试该级别的激光器烧毁几米翼展级别的无人机已经够了,一般廉价无人都能打了,大疆什么的更不在话下,事实上美军烧大疆用的利爪就2kw功率.....),那么仅需一款50马力左右的轻型柴油发电机即可保证供电(当然要配合激光的瞬时启动还需要另外的电容组等设备),这方面如果使用一些皮实耐操的型号,现有技术下稳定可靠的连续工作几天都不成问题,体积也不大。

当然,实战并不需要用得着连续开机,因而我们可以设定每日作战中,发电机工作10小时,目前一般的柴油发电机可以粗略按照0.3升每kw·h的油耗计算,50马力大概37kw,我们往大了算,开机时全部满负荷运作(实际上只有射击后充电的时刻才需要满负荷运作,大部分时候是怠速运转....)无非一天也就烧个110升,大约不到90kg柴油。

但一发35×228mm厄利空35炮炮弹弹药(也是我军目前制式防空炮的弹药)多重呢?

大约1.55kg。

防空不可能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至少也是短点射,90kg质量只够35炮打出去58发左右的弹药,几个长点射就没了.....

因而,激光近防系统射击的时候消耗的“弹药”质量,相对于防空炮,那是数量级级别的差距,基本上是可以说无限弹药的。

另外,发电机组的死重,实际上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激光炮战车完全可以使用全电传动+综合电力管理,从主机那里要电。这在技术上很现实,因为:

第一,.已经有电传动底盘的防空战车投入现役,譬如我军的红旗7;

第二,履带式战车的主机总功率高达数百千瓦,如果是主战坦克底盘甚至会达到1兆瓦以上(1500hp≈1.103mw),考虑到对空开火时很少会全速前进,这点功率从主机分出去完全够用。

当然了,分开设置也有好处,用辅机供电显然更灵活,而目前的坦克普遍装有几十千瓦级别的辅机,本意是给车载电气设备供电,而防空战车一般来说辅机功率更大(因为要给雷达供电),因而给轻型激光器加个几十千瓦的供电辅机,技术上也并不困难。

综上,这些朋友的担心是基本上多余的,相对于现有的各种防空手段,激光近防确实是非常节约后勤质量,射击消耗(传统意义上的弹药,虽然激光炮没有射出去什么弹药)也是接近于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