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星堆和《山海经》有多少联系?

关注者
16
被浏览
40,540

9 个回答

近来,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引起了极大关注,它神秘的外形,精湛的工艺,都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它背后的缘由。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其实是有八棵的,但是由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坑中的祭品在被掩埋之前都被人为敲碎砸扁,又在燎祭中经历了火焚,再投入坑内填土,层层夯实。因此等到被发掘的时候,它们已经变形、扭曲、破损得非常严重了。其中,青铜神树的树干断成三截,树枝断成十八截,其余的鸟儿、果实碎片不计其数,破损十分严重。现在我们看到修复最完整也是最大的这棵青铜神树高达395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但即便这样,还是在失去最上端部件之后的高度,如果没有损坏,这棵青铜神树的总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相当于三个成年男子的身高了,着实令人震惊。

​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延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

关于青铜神树和《山海经》之间的联系,其实有好几种说法。归根结底,主要是讨论青铜神树到底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亦或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建木,还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若木呢?

建木:山海经的海内南经中写道,在弱水边上有一种神奇的树木。它的树皮像帽子上的缨带,叶子像罗网,果实像栾树结的果实,树干像刺榆树,这种神树的名字叫建木。建木非常高大,有一百仞左右,可以通达于天。它的树顶还有九根蜿蜒曲折的枝杈伸向天空,树底有九条盘旋交错的根抓住大地。在这里,太阳即便升的很高了也没有树影,人在树木下面大声呼喊也不会有声音。这里是沟通天界和人间的阶梯,各路神仙就在这里往返于天地之间,建木就是天地的中心。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建木有树叶、花卉、花果,而三星堆的这棵青铜神树的外形构造中同样有叶有花有果。同时,青铜神树所在的位置恰好又是神话传说中所说的“天地之中”的成都平原,“天地之中”意即“世界中心”,表明这是一株挺立于大地中心的神树。

扶桑:在山海经的大荒南经中写道,十个太阳居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谷中海水翻滚,十个太阳便在海中洗浴。在汤谷边上便有这么一颗扶桑神树,这棵扶桑神树高几千丈,是十个太阳睡觉的地方。其中,九个太阳住在下面的枝条上,一个太阳住在上面的枝条上,十个兄弟轮流出现在天空中。

传说中,太阳每天从扶桑上升起,晚上的时候会在西方的若木落下。关于扶桑的考证也非常多,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绣品上就有后羿射日的图案,其中两旁树立的大叔就是扶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认为它就是现在的木槿。

若木:在山海经的海内经中记载,在南海以内,有黑水和青水流过的地方,生长有一种树木,名字叫若木。许多若木在生长,成为树林,而若水也是从这片若木林里发源,奔腾而去。

在三星堆铜树上所铸的神鸟应该就是神话中金乌(即太阳)的写照。三星堆神树三层九枝及其枝头分立九鸟的形象,非常符合扶桑和若木的“上有十日”这一最为显著的特征。铜神树铸饰九鸟,或许原顶部也有一只鸟,正好对应一鸟值日的传说。

通过对于这几种神树的对比,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应该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扶桑、建木、若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其主要功能之一即为“通天”。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藉此降世,巫师藉此登天,树间攀援之龙,或许就是巫师的驾乘。

六、青铜五辐轮——王者正天之器

青铜五辐轮

  业界称其为“青铜太阳轮”。此器出土于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大小共6件,形制状若古代五辐车轮,正凸反凹(似为减轻铸件的重量),中心正面为一个圆凸形轮毂,并向周围放射状设置辐条5根,辐条外有一周轮圈,轮毂中心及辐条端部延伸处均有铸造通孔。

这是其中的一件,外缘直径85cm、内圆直径20cm、铸造厚度3~5mm。三星堆博物馆藏。

▲ 青铜五辐轮(三星堆遗址)

  青铜五辐轮形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神秘的一类。其确切的用途和象征意义,众说纷纭。有释为车轮的,有释为陈设物的,有释为盾牌兵器的,也有释为圭表、蕴含天文历法信息的。总之,五花八门、各执一词,至今依然莫衷一是。不过“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的看法,是呼占得上风。

 又是“太阳”?!

  砖家们有限的小脑瓜子里,只能装得下一种东东,再装它物就没有空档啦。这也难怪,“万物生长靠太阳”不能白说,得落实到行动上。不是?

  这里,我们应给那些“砖家、叫授”们来上一教鞭:

  此器,是“青铜五辐轮”,不是什么“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也不是什么“青铜太阳轮”,与太阳只有间接关系而没有直接关系。

  “青铜五辐轮”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形器”一样,均是史前社会的“王者正天文之器”,是华夏先民、由新石器时代跨入青铜时代后,对玉石“斗玑”的青铜升级版。

▲ 铜齿轮形器(陶寺遗址,BC2300~1900年)

玉石斗玑,或称玉牙璧,是古人癸度天时、制定历法的天文仪器。最早出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BC4100~2600),后被华夏先民广泛用于“斗建”。

1977年,滕州东沙河镇,大汶口文化岗上遗址被发现。

  岗上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市东沙河镇陈岗村东部的河边高地之上,小漷河自南向北在遗址东部流过,又在遗址东北处折而向西。其东及东北部,隔小河与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徐时遗址及陈时遗址相邻,三者同属大汶口文化(BC4100-BC2600)中晚期。

  该遗址出土了众多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物及铲、佩、镯、环、璧、双孔璧、双联璧、三联璧等大量玉器。其中一件玉璧,形制、构型十分奇特。

该玉璧,质地泛白,器体扁平,中央有圆孔,外缘有三个形状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转的凸脊,凸脊呈渐开线状并延半周边均布。形似变形的风车,动感十足。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 三牙璧(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无独有偶,1978年,山东省滕县姜屯镇庄里西,又发现了一处大汝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群,除发掘的其它众多文物外,还出土了一件造型同样奇异的高古玉璧。

该玉璧,直径15.5厘米,孔径6.7厘米。玉质泛白,器体扁平,中央有圆孔,形似变形的环。外缘有三个形状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转的锯齿状凸脊,凸脊均呈渐开线布局,各有锯齿四组、每组三齿,全器计有相似大凸齿三个、小凸齿十二组三十六齿,大凸齿延周边均布。现藏滕州市博物馆。

▲ 三牙璧(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沙河镇与姜屯镇发掘的这两件文物,与一般玉璧不同,该器物外型状似旋转的风车,极具动感,构型奇异、玄幻。礼器、佩饰还是权利象征器物?专家们莫衷一是,分歧很大。由于形似玉璧,外沿又均布三组凸脊或类似的大齿牙,考古专家们便比照“牙章”将其命名为“三牙璧”或“牙璧”。如此一来,出土于沙河镇大汝口文化中晚期的这件文物,便成为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牙璧。

  不仅如此,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更多的牙璧。

  由于早期牙璧多出自山东半岛一带的龙山文化区域,因此玉牙璧又与玉牙璋一起并称古代东夷鸟图腾族群的艺术瑰宝,并且成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

  紧接着,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各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不少牙璧。

  龙山文化是BC2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山东济南龙山镇而得名。

  但事实上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均有龙山文化历史遗存。

  牙璧作为龙山文化的代表型玉器,其最初在山东东部出现,并由此开始向外传播,之后传至辽宁东部沿海等地,不久又从山东向西进入河南、山西、陕西。

  到了商周时期,牙璧又从中原地区继续分流,逐渐传入河北、湖北等地。

  这期间,除了玉制的牙璧,还见青铜、黄金质地的牙璧,原始的牙璧还曾发现有陶制品和蚌壳制品。

据考古研究,牙璧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至战国、汉代之后便不多见。近年在辽西地区和内蒙古东南部一带,即原红山文化区域,也发现有各式牙璧。这些文物表明,中国最早的牙璧,可能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到红山文化时期晚期,甚至有一些精品面世,但一直未见公开。

牙璧,以造型奇特、琢磨精细、用途神秘,深受各国藏家的喜爱。以下列出国内及世界各地博物馆保存的、不同时期、造型各异的牙璧,以飨读者。

▲ 玉牙璧(大汶口文化)
▲ 玉牙璧(新石器时代)
▲ 玉牙璧(龙山文化)
▲ 玉牙璧(龙山文化)
▲ 玉牙璧(龙山文化)
▲ 玉牙璧(龙山文化)
▲ 玉牙璧(龙山文化)
▲ 玉牙璧(龙山文化),美国哈佛大学温索浦旧藏
▲ 玉牙璧(龙山文化),美国哈佛大学温索浦旧藏
▲ 玉牙璧(龙山文化),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 玉牙璧(石峁文化)
▲ 内旋金牙璧(金沙文化)
▲ 玉牙璧(庙底沟二期文化)
▲ 玉牙璧(石峡文化)
▲ 玉牙璧(新石器时代晚期),清宫旧藏
▲ 玉牙璧(商代),河南开封博物馆藏
▲ 玉牙璧(商代)
▲ 玉牙璧(商代)
▲ 玉牙璧(商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玉牙璧(商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玉牙璧(商代)
▲ 玉牙璧(汉代)

牙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造型独特的一类文物。其主要特点是:在形如“玉璧”的外缘,雕琢出三个(或多个)等距、同向的凸旋齿(或称齿牙),似有风车的旋转动感。其中也有比较少见的方形四齿牙或多齿牙等造型。它们大小不一,大型的牙璧,其结构比较复杂,如在大齿牙之间还有等距分布的小齿牙或小齿牙组等,其齿牙也有一些特殊的造型或纹饰,诸如龙首纹、蝉形纹及鸟形纹等等。

  与作为礼器的传统玉璧,如著名的和氏璧不同,特殊的形制和造型,决定了牙璧的功效不仅仅是作为一般礼器那么简单,一定还有更特殊的寓意和用途。

  渔具说

  由于早期的牙璧主要集中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群,具有较为明显的北方滨海族群特征。因此推测牙璧有可能是起源于一种原始的渔猎实用工具,最初可能是渔民用于织网的辅助工具,也就是一种用来切断网绳的多刃、多齿刀片。

  农具说

农具说同样支持牙璧最初源自实用工具。

由于龙山时代生活在山东半岛的“隅夷”,是一个亦农亦渔的东方民族,他们除了用牙璧作割断绳索的刀具之外,最大的用处可能是用它来割断谷穗或麦穗。

  在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苗族、侗族和瑶族,近代仍在使用一种非常古老的石质工具来收割稻穗,这就是著名的苗族“折禾刀”。

  “折禾刀”的形状,有牙有刃,与牙璧极为相似,它们最有可能是山东牙璧作为一种古老工具的嫡传。

  天文说

  《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璇玑玉衡,本指北斗七星,“魁四星为琁玑,杓三星为玉衡。”见《晋书•天文志上》。

后世则将天穹星辰物化,把天文仪器指代为璇玑。比如:

《后汉书•张衡传》:“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土圭测影,璿玑审度。”

唐柳宗元《乞巧文》:“轇轕璇玑,经纬星辰,能成文章。”

  有感于此,清未学者吴大澄,随将牙璧认定为“璇玑”。在其《古玉图考》中,吴大澄绘制了一幅浑天《璇玑图》,并注解:“璇,美玉。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是玉外郭有机牙三节,每节有小机括六,若可铃物,使之运转者,疑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轮,今失其传。不知何所设施。”

  吴大澄认为,古时用玉琮和璇玑,相互组合成可以旋转的窥管,以为观测星宿,判断吉凶的天文仪器,即浑天仪。“吴氏说”,曾在中外学术界产生过较大地影响,相当一批专家、学者深以为然。

  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就认为:古人感知,众星是在天穹上围绕一个“固定点”(正极)做旋转运动,找到这个“正极”,便领悟了天道。而玉琮、璇玑(玉璧)的组合,便是定位“正极”的璇玑玉衡,也是浑天仪的祖源。而璇玑(玉璧)便是“璇玑玉衡中的一个部件”,更是定位星辰的"王者正天文之器"。

  除了上述较为主流的观点,学界对于牙璧的起源和功用还存在多种看法。

  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故的那志良老先生,在《中国古玉图鉴》一书中,将牙璧称作“戚璧”,认其具装饰实用功能,并作出了“戚璧为束发器”的推测。

  还有学者认为牙璧是古代纺织工具中的“纺轮”,其功能是利用牙璧的自重和旋转机制,从而对细纱施捻、合股成线。

  此外,还有兵器说、打猎工具说以及某种机器齿轮说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诸多说法,除清未学者吴大澄的“天文”说还算靠谱外,其它均不着什么边际。

  关于牙璧的用途,作为重要礼器,应是其第一要务。但是,其实用功能的一面,则必须依据它本身的材质、特性,辩证、客观地去论证。

  首先,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有什么复杂的机器,用不着玉齿轮组件,也从未出土带有机器运转磨痕的牙璧;其次,古人哪怕琢磨一件简单的玉器,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玉制品硬度虽高,但强度不大,容易碎裂,很难想象用牙璧去充当作战武器或狩猎工具。更何况,玉石资源在上古代亦十分稀缺,尤其加工后的成品,更是稀世珍宝,非王者和祭祀阶层难以尊享。秦昭王愿以15座城池换取一块不大的和氏璧,足见其“价值连城”;蔺相如不辱使命,冒死也要将玉璧从秦国带回,“完璧归赵”。和氏璧的典故,知之者众,并留下脍炙人口的成语。由此,可见一斑。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苍色圆璧代天,黄色方琮表地,暗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璧、琮所开的圆孔,则表达了沟天通地的意涵,所谓“昌之成孔”,正是巫觋祈望建立天地感应、人神互动的通道。

  璧、琮,一圆一方,一阴一阳,更彰显了古人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琮:宗也,祖也,且[jǖ]也,男性先祖崇拜;

  璧:辟[bì]也,女性威权崇拜。《尔雅》:“辟,君也。”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尔雅•释器》准确地描述了“璧”的形制,同时把“璧”的隐含寓意明白无误地告白于后人。


  有记载的“苍璧礼天”祭祀仪式,见于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通典•吉礼一》,其述大礼道:“周制,大司乐云:‘冬日至,祀天于地上之圆丘。’礼神之玉以苍璧,其牲及币,各随玉色。王服大裘,其冕无旒。……尸服亦然。”

  《尔雅》注:“非人力为之丘。”

  《大宗伯》注:“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东汉郑玄注:“谓冬至祭天于圆丘,所以祀天皇大帝。”

此为隆重的国家“祀天”大礼,固定于冬至之日举行。《通典•吉礼一》详细描述了周人的祭祀规制,除对祭拜者的王服以及被祭“神偶”(尸)的服饰作了详细规定外,还特意标明,祭品中必有的“苍璧”。

苍者,《大宗伯》注:“盖取象天色也。”

  牙璧,首先是璧,只是形制不同而已。作为礼器,应是其主要功能。但由于其独特“齿牙”形制,又应有与普通玉璧不一样的作用。

  牙璧的“齿牙”有什么特殊意义呢?笔者认为,牙璧“齿牙”的意义在于定位,在于确定星辰圆周运行的角度。

  现代人计时,已是一件随手掂来,非常普通的事情,任意一块手表、一部手机就可搞定。而上古人类的时间信息,则来自“天道”,来自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和周期。大到农耕播种收获、季节性采摘狩猎、宗教祭祀、军事行动,小到百姓日常起居,无不顺应“天道”,依序而为。而“确时辰、定四季”,则成为十分庄严、神圣的活动,权力只属王者和祭祀阶层专享。

  上古巫觋在观测宇宙天穹(夨,问天)时发现,茫茫的夜空,星光璀璨;头顶的星辰,东升西落;纷繁复杂,乱而有序。在古人眼里,天穹就是个浩瀚无垠的球体,众星围绕着天极,由东至西运转,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尤其在天穹北顶,百星如过江之鲫向左涡旋,唯有北极星始终处于中心位置。正所谓“众星拱极,天道左旋”。

  有兴趣的读者,可尝试点击本图,领略一下什么叫“天旋地转”的震撼?!

▲ 众星拱极,天道左旋

  天穹视觉上的“众星拱极,天道左旋”,形成了上古华夏文化朴素的哲学思想。即混沌的世界,是不稳定的,继而也是不可持续的(盘古开天辟地);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且是有序的(天道左旋);有序的运动,必有中极,否则又落入到混沌世界(众星拱极)。

▲ 中国古代拱极星图

  尽管古人的科技水平有限,对世界的理解比较朴素,但这种认知,却暗合了宇宙的普遍运行规律以及自然界的演绎法则。

  原子太小,电子、质子、中子的运行规律,凭肉眼无法辨识;银河系太大,数十亿光年的边界,太阳系只相当于一粒尘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它们都离不开“拱极左旋”的基本规律。

▲ 电子运行示意图
▲ 银河系的侧面图
▲ 银河系的正面图
▲ 太空涡旋星云

  《春秋纬•元命苞》:“天左旋,地右动”。

  《春秋纬•运斗枢》:“地动见于天象”,“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逸周书•武顺篇》:“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易经•说卦》:“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以立天道曰阴与阳;立地道曰柔与刚;立人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是以六画为卦象,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是以六画为章”。因而“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古人不仅将天道纳入地道,还进一步引申至人道。

  《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有土者莫不跨峙一隅,有民者莫不荣其私号,不遵众星拱极之道,不慕细流归海之义。”

  南唐刘崇远《宴石山记》:"俾来四海之朝宗,尽类众星而拱极。"

天文的本质是观天文以察人事。所以,《易•贲》才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小到原子,大到天体、宇宙,无不是“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微观与宏观体现。古人将这种观念认作上苍的启示,铭记于心,并在上古世界大迁徙路途中,以涡旋纹的形式,凿刻在所经地域的标志性岩石上。

2009年,加拿大古人类学家和岩画艺术研究员吉纳维夫·冯·佩辛格(Genevieve von Petzinger)的一项开创性研究表明,史前欧洲洞穴中发现的点、线和其他几何符号可能是近三万年前古老的书面交流系统的先驱。她与维多利亚大学人类学教授April Nowell一起编制了法国冰河时代146个不同地点的标记,这使得有可能比以前更大规模地比较这些标志。她使用一系列现代技术,比较、研究来自这些地点的符号和数字图像,发现不同地点之间惊人的相似性。

▲ 法国岩画象形符号图表

  上述图表中,有些符号也出现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岩画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螺旋形(Spiral)符号。

  岩画中的螺旋形符号流行广泛,是环太平洋岩画乃至世界岩画的共同因子。螺旋符号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还存在于陶器、玉器、青铜器、建筑、服饰以及其他器物中。由于符号十分抽象,有深不可测的神秘感,因而不少人将其解释为外星人的遗作。

▲ 贺兰山上古岩画(宁夏博物馆)
▲ 宁夏中卫大麦地上古岩画
▲ 宁夏中卫大麦地上古岩画(摹本)
▲ 甘肃景泰姜窝子沟上古岩画
▲ 甘肃景泰姜窝子沟上古岩画
▲ 连云港将军崖上古岩画
▲ 美国阿拉斯加海滩上古石刻
▲ 美国新墨西哥州上古岩画
▲ 美国犹他州上古岩画(弗里蒙特文化)
▲ 美国犹他州上古岩画(弗里蒙特文化)
▲ 美洲Tulipe遗址岩画,(厄瓜多尔博物馆)
▲ 新西兰毛利人酋长面部刺青
▲ 意大利撒丁岛上古岩画

  学者Catherine Beyer认为:螺旋是古代艺术品中最古老的几何形状,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然而,我们对他们的宗教信仰知之甚少,并且充其量只能根据背景来猜测符号的一般含义。

  学者J.基•泽博说:谈到巫术和宗教。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图画仍然难解,难以揭开神话的奥秘。……不知道雕得非常精美的、把许多动物联在一起的螺旋形有何意义,比如在杰拉特干河的大野牛画。这种主题也可在格尔泽陶器上找到,似乎同狩猎仪式或善意的巫术有关,象提乃特(第一和第二埃及王朝)时期以来的螺旋形梅亨蛇那样。一些学者认为这螺旋形,象征生命的延续。

  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尔认为,螺旋纹主要与繁殖和生育有关。在欧洲许多地区由巨石制成的墓穴入口处的墙壁上都绘有此螺旋形图案,可能以此来指导灵魂进入墓穴的路径。……早期的女神供奉像的生殖部位也有类似的螺旋图案。

  卢卡•莫扎蒂说:上部和下部被装饰以螺旋线,也许是永恒性的象征。

  以上专家学者的论述,作为参考就好,因他们对华夏上古文明了解的缺失,得出了一些是是而非的推论也在情理之中。

  涡旋纹,来自于上古华夏先民的天文观测以及由此产生的朴素哲学理念。随1.5万年前东亚人口膨胀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性大迁徙,涡旋纹文化符号被带到他们驻足的每个角落。

▲ 远古涡旋纹岩画迁徙路线图

  远古时代,涡旋纹伴随人类迁徙,风靡全世界。阔起来的华夏先民,已不再满足于条件所限、线条单一的岩画,而是采用技术含量更高、表现力更丰富的彩陶,来描述他们的文化理念和宗教信仰。下面通过一组世界各国的彩陶图片,继续涡旋纹的探寻之旅。

▲ 涡旋堆塑纹陶釜支座,河姆渡文化,BC5000-33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
▲ 彩陶壶,大汶口文化,BC4200-2600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山东博物馆藏
彩陶罐,红山文化,BC4000-3000年,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四号冢6号墓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 彩陶瓶,红山文化,BC4000-3000年,德辅博物馆
▲ 彩陶罐,马家窑文化类型,BC4000-2700年,甘肃省博物馆藏
▲ 彩陶瓮,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BC2300-2000年,兰州市永登县蒋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 陶罐,日本绳纹中期,巴黎吉米博物馆藏
▲ 彩陶碗,美国新墨西哥州明布雷斯出土,北亚利桑那州博物馆
▲ 彩陶罐,美国原住民陶器,AD900-1100,年霍霍坎文化,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
▲ 种子罐,查科峡谷普韦布洛出土,新墨西哥州,美国
▲ 彩陶罐,复制品,图森,亚利桑那州,美国
▲ 彩陶罐,BC4500 -3100年(埃及史前文化时期)埃及国家博物馆
▲ 彩陶罐,BC3650-3500年,(古埃及涅伽达二期)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彩陶罐,BC3500年,(古埃及涅伽达二期)埃及国家博物馆
▲ 彩陶罐,埃及,引自《粘土档案-陶瓷和陶器艺术和资源》
▲ 彩陶器,BC2100-AD200年,班清地区,老挝
▲ 彩陶器,BC1000年,班清地区,泰国东北部,大英博物馆伪藏
▲ 彩陶碗,BC5300-4800年,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 彩陶器,BC5000年,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Cucuteni-Trypillians出土
▲ 盘蛇纹饰,BC5000-4500,出土地点:乌克兰Odessa省;图片来源:Mysteries of Ancient Ukraine:The RemarkableTrypilian Culture 5400-2700 BC,published by Royal Ontario Museum,Canada,2008,p224
▲ 彩陶罐(BC18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希腊) 迦马雷斯出土,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
▲ 彩绘壶(BC18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希腊)迦马雷斯出土,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
▲ 彩陶罐,伊特鲁里亚(意大利前罗马文明)
▲ 煎锅,陶器(基克拉迪文化),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 双耳罐,陶器(BC15世纪晚期-BC14世纪早期),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大洋洲相关资料比较匮乏,不过,在毛利人的传统工艺中,螺旋纹得到较好地传承和发扬。

▲ 陶罐,巴布新几内亚,大洋洲
▲ 陶器,毛利人现代工艺品,新西兰

这里,我们还是要铭记安特生老前辈。正因为他的出现,中国史前文明才添上更绚烂的一笔亮彩。

  安特生(Dr.J.G.Andersson)博士,瑞典地质学家,中国史前研究开创者、牛人。1918年在中国首先发掘了周口店猿人遗址;1921年又首先发掘了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从此扬名。

地质学家的专业背景,让他有别于斯坦因、伯希和等文化盗贼之流。时任北洋政府农商部矿业顾问的他,在甘肃地区进行的考察,其实是一种国际合作且具有官方性质的人文之举。

▲ 时任大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签发的委任状

  国内学者,李济先生按:在仰韶彩陶这一“伟大的发现”为世人所知的同时,安特生将之与和中亚安诺彩陶(英译Anau——土库曼斯坦彩陶文化)、特里波利耶彩陶(英译Tripolye——乌克兰西部彩陶文化)进行比较后,认为“仰韶彩陶和安诺等近东和欧洲的彩陶相似,可能同出一源,而巴比伦等地的彩陶年代要早于中国仰韶,因此中国彩陶有可能来自西方”,进而断定“因仰韶遗址之发现,使中国文化西源说又复有希望以事实证明之”。

  尽管在年代上,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Cucuteni-Trypillians出土的彩陶(BC5000年)与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彩陶(BC5300-4800年),要比中国著名的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BC4000年)要早,甚至与河姆渡文化类型彩陶(BC5000-3300年)相当,而且,还有安特生这样的国际著名考古学家认定“中国彩陶文化西来”,但笔者仍然确信彩陶的源流,还是在中国本土。

  我们虽然不易在考古学家们的文物测年上证伪,但可以从陶器的发展史以及纹饰符号的文化内涵上,推断涡旋纹的源流。

  首先,让我们看看陶器的起源。

  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的陶片发现于长江中游、南岭以北的江南丘陵区,以万年仙人洞和道县玉蟾岩所出者为最早,并且测年序列清晰,绝对年代已超过距今1.8万年,进入末次冰期最盛期。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地区的庙岩、甑皮岩和大岩所出者年代稍晚于南岭以北,绝对年代在距今1.7-1.2万年左右。而更靠南的北回归线两侧的鲤鱼嘴、顶蛳山与牛栏洞等遗址所出者似乎年代又稍晚些(笔者按:此考证很重要,涉及人类与文明起源的纬度界限。说明类人猿是喜温物种,既怕冷,也怕热。)。最近有学者指出,牛栏洞螺壳碳十四测年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该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进而认为牛栏洞的早期陶器的年代为距今1.6万年左右(已校正),显示出岭南北部地区是早期陶器的重要分布区域。”(陈宥成、曲彤丽,《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与相关问题》,《考古》,2017年第6期)

  陈宥成、曲彤丽在该文中提出东亚陶器起源于中国南方,之后通过日本传到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如下图:

▲ 早期陶器的起源与发展

  其次,我们看看涡旋纹的文化体系。

  涡旋纹源自上古华夏先民的天文观测活动,是对“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图语诠释。由此建立的世界观,融入政治、宗教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生成了完整的涡旋文化体系,不仅体现在岩画、祭祀礼器上,还体现在象形文字上(甲骨文,回、云、雷、亘(xuān)等),彰显在艺术、装饰(祥云纹、云雷文)里,上万年传承不绝。

有时觉得,我们在某个平台上,争论谁的祖先更高大上,很是无聊。也许古人正在某处斜睨着,奇怪这些被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左右后人,是不是精神世界出现了问题。因为,尽管彩陶出现在世界不同角落,那都是文化迁徙的结果。注意,笔者使用“文化迁徙”而不用“文化传播”字眼。所谓“传播”是指通过媒介达成的文化区域移动,资讯极不发达的上古,没有个数千年,是很难实现的;而“文化迁徙”,则是指掌握文化真谛的传人,因不可抗拒的因素,由发祥地向目的地迁徙的过程中,重新发扬光大的结果。由“鹳鱼石斧陶缸彩绘”(伊川仰韶文化),我们就可看出华夏先民海外西迁的端倪(后面还会详细论述)。

  因此,上古涡旋纹岩画的世界性迁徙,应源于华夏先民为寻求生存空间、探寻更美好的栖息地,所做的世界地理大探索;而涡旋纹彩陶文化的世界性迁徙,则是地球自然天候、人口膨胀而引发的华夏族群争斗的结果。

▲ 涡旋纹彩陶迁徙路线图

  随着古人对天体运行规律的了解越来越透彻,开始着手将其与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相结合,探寻“天道”对“地道”的直接影响。

古人将北斗星和北极星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称为“斗极”,斗极处于星空旋涡的中心,四周则群星环绕。“斗极”不仅是天道的主宰,也是地道运行的圭臬。北斗斗杓周旋四指,厘定了节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随北斗指向变换而施行。斗极成为天地万物化生的中心,又成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

▲ 众星拱极,天道左旋

  《晋书•天文志》:“玉衡者,北斗魁四星为旋玑,杓三星为玉衡,人君之象,号令主也。”

  《尚书•舜典》疏引虞喜之言:“周髀之术,以为天似覆盆,盖以斗极为中。”

  《五行大义•七政》引《尚书纬》:“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

  《史记•天官书》载:“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所谓“七政”,据《索隐》引《尚书大传》,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即是说,自然界天地的运转、四时的变化、五行的分布,以及人间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所决定。

▲ 北斗四季斗柄指向示意图

古人将天体“斗极”运行的现实世界,高度概括为形而上的理念;将朴素的宇宙观、世界观形象化、抽象化;通过图文符号的形式(比如“卐”字符、“阴阳太极”符等),大量标示在上古祭祀礼器、生活用具上。现代人,仍可通过这些文化遗存,管中窥豹,大致领略上古华夏先民的哲学思想。

  据考古资料,最早的“阴阳太极”理念,出自距今约9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发掘有“明”(4、9、13)、“半明半晦”(10)、“晦”(3、11、12)以及“盈”(2、7)、“亏”(1、8)的天象与自然现象契刻符号。

▲ 天文记录契刻符号(彭头山文化BC7000)

最早的“卐”字符,出自距今约8000年前的黔阳高庙文化,发掘有中心以四只凤凰鸟首垂直相交、呈“卐”涡旋状的陶片。

▲ 神鸟左旋符(黔阳高庙文化,BC5800)

  河姆渡文化中,也出土了一个中心以四只鸟喙垂直相交、呈“卐”涡旋状的陶盘。

▲ 神鸟左旋符(河姆渡文化,BC5000)
▲ 天道左旋纹饰彩陶盘(美索不达米亚文明,Hassuna时期,BC5000年)出土:萨马拉,伊拉克
▲ “灵蛇太极图”纹饰陶片(特里波利耶文明,BC4500-4000年)图片来源:乌克兰科学院考古博物馆(翟玉忠2016年4月21日摄)
▲ “灵蛇太极图”纹饰陶罐(特里波利耶文明,BC4000年)
▲ “灵蛇太极图”纹饰陶罐(特里波利耶文明,BC4000年)图片来源:乌克兰国家历史博物馆(易华教授2016年4月22摄)
▲ “灵蛇太极图”纹饰陶罐(特里波利耶文明,BC4000年)图片来源:基辅亚历山大•波依丘克(Oleksanoler Polishchuk)私人博物馆(翟玉忠2016年4月22日摄)
▲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纹饰符陶片(红山文化,BC4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地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地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阴阳太极符彩陶纺轮(屈家岭文化,BC3300~2600年)
▲ 阴阳太极符彩陶纺轮(石家河文化,BC2500~2200年)

  英格兰约克郡,刻有“卍”符号的巨石岩画。研究者还发现在瑞典和意大利也有类似的石刻存在。

▲ 地道右旋巨石阴刻(英格兰约克郡,BC2000)

  华夏先民所认知的“众星拱极,天道左旋”以及“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宇宙运行规律,对后世的宗教、哲学、政治、政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华夏大一统的慨念,由那时起便根植民心。

在世界各地的古代遗址中均有“卍”字符的踪迹。在古代的克里特和特洛伊、斯堪的那维亚、苏格兰、爱尔兰、美洲的印第安土着、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罗马和早期的基督教、拜占庭文化、古印度以及中国、埃及等等都有发现

  我们可以从流行于古印度佛教、波斯、希腊、埃及等宗教“卍”吉祥海云神符;德国二战期间的“卐”政党、国家图腾;中国道教与上古特里波耶“阴阳太极”符;中国文化元素里的“回纹”、“云纹”、“雷纹”符号;韩国、朝鲜(19世纪)、蒙古的太极国旗等等现象,体会出华夏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 “卐”字符文化传播-1
▲ “卐”字符文化传播-2

以涡旋纹、“卐”字纹为主体的彩陶、徽志,作为上古巫觋的祭祀礼器,由于其蕴含着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各国历史博物馆悉心收藏。

  不揣冒昧,发几张上古时期,世界各地馆藏的涡旋纹、“卐”字纹彩陶、徽志,以飨读者。


▲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神徽纹(良渚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兰州市沙井驿出土半山类型四大漩涡锯齿纹双耳彩陶壶。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马家窑彩陶壶的震撼之处,在于俯视。此时,“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动感,扑面而来。“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宇宙观,会带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地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地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地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地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天道左旋彩陶纹(马家窑文化,BC3000)
▲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 ,彩陶旋涡纹双系罐,甘肃省宁定县出土, 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藏
▲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 ,彩陶罐,甘肃省宁定县出土, 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藏
▲ 马家窑文化, 彩陶罐,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藏
▲ 辛店文化, 彩陶罐,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藏

  扯远啦,翻过来,咱们接着侃牙璧。

牙璧中央开孔、周边齿牙旋转的鲜明动感,正合“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寓意。古人以非凡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把斗极的运行状态,巧妙地融汇到牙璧的涡旋动态造型之中,将宏大无边的天体浓缩到一件小小的玉器上,奇巧而玄妙的构思,令后人叹为观止!

▲ 玉牙璧(未知来源)
▲ 众星拱极,天道左旋

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北斗七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史记•历书》集解也说:“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所谓“建”,就是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

  《汉书•律历志上》:“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

  《魏书•术艺传•张渊》:“尔乃四气鳞次,斗建星移。”

  唐刘驾《塞下曲》:“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明张居正《万寿无疆颂》:“彼星历家,以天道为不可测也,巧占斗建作甲乙,日积为岁,岁积为纪,乘而为十百千万,衍而为元会运世。”

  斗建,即农历之月建。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或“月建”。

  实际上,我国的干支纪元法就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斗建”的。

  《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就说明了辰,为斗建所指。正如《史记•历书》集解所说:“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

  《五行大义•七政》引《尚书纬》曰:“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

  北斗星绕北极星旋转,斗转星移间,引来节气交替变换、周而复始。北斗七星方位指向不同,昭示着季节和时辰的不同,“斗建”也因此成为古代先民判断季节变化的依据,正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逆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干支历法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两个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月建”,又称月令,简称节,是古人干支纪月的一种方法。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郑注:“孟,长也。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观斗所建,命其四时。此云孟春者,日月会於诹訾,而斗建寅之辰也。”疏:“斗,谓北斗,循天而转,行建一月一辰,辰三十度九十六分度之四十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也。”

初昏时出现北斗七星,斗柄指寅为正月,斗柄指卯为二月,斗柄指辰为三月,斗柄指巳为四月,斗柄指午为五月,斗柄指未为六月,斗柄指申为七月。斗柄指酉为八月,斗柄指戌为九月,斗柄指亥为十月,斗柄指子为十一月。斗柄指丑为十二月。

  那么,“斗建”是采用什么仪器、什么手段判定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呢?

  答案很明确,就是牙璧。

  在笔者看来,牙璧不仅是一种指向明确的祭祀礼器,而且还应当是观测“斗极”、记录季节、时辰、感应“天道”的重要仪器。其功能性在于,孔定北极,牙癸斗度,“以齐七政”。说白了,牙璧就是上古巫觋“通灵癸天”的计时器。

  正如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在《苏若兰璇玑图诗图记》中,对璇玑(牙璧)描述的那样:“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所谓居其所而斡旋之”。这虽是由晋代才女苏蕙(苏若兰)“璇玑图诗图记”所引发的文学感慨,但对“璇玑”作用的描述,却十分贴切。

  既然牙璧是“确时辰、定四季”的计时器。那么,我们来看看,牙璧是如何观测斗极星辰的位置进而实现计时目的的。

  《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天帝坐着斗车,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北斗七星是北天极附近的星座。在特定时间段,比如在黄昏或子夜,若北斗星座的斗柄指向不同,就意味着季节变换的来临。所以4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鹖冠子》就总结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 建四时,移节度

  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每晚特定时刻,看到的北斗位置和斗柄指向总是在变化的。

  比如,3月21日春分,当晚23时,斗柄正指向东方。不过,这一“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或者说每天提前左旋1度。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偏南。因此,斗柄指向与季节的关联,就有了这样的规律:

  春分23时正指东,标志着天文春季的开始;

  夏至23时正指南,标志着天文夏季的开始;

  秋分23时正指西,标志着天文秋季的开始;

  冬至23时正指北,标志着天文冬季的开始。

  有了这些知识,人们就可以将牙璧中心对准北极星,通过牙璧齿牙癸度北斗斗柄的方位,继而粗略地确定季节啦。

  在西汉,北斗就被古人用来判断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载:

“斗指子则冬至……

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

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

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

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

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

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

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

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五日而立夏,……

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

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

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

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

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

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

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

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

加十五日指酉中绳,则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向,……

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

加十五日指戍,则霜降,……

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

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

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

加十五日指子,则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锺首。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冬生草木必死。”

在特定时间段,依斗柄指向可“定四时,分寒暑”,这是人们熟知的概念,但另一个特征往往被人所忽视,这就是“众星拱极,天道左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拱极星就像挂在北极穹顶上的“宇宙时钟”,无时无刻不在昭告人间,“天道酬勤、地道酬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天穹北斗七星“时钟”-1

  以下是国内北纬30度左右、3月21日23时春分点之后的北极天穹动态星图,注意左旋的北斗(大熊星座)、勾陈(小熊星座)、天龙座和处于旋转中心的北极星。

▲ 春分(3月21日)23时
▲ 3月22日0时
▲ 3月22日1时
▲ 3月22日2时
▲ 3月22日3时
▲ 3月22日4时
▲ 3月22日5时
▲ 3月22日6时(天明)
▲ 3月22日7时(昼)
▲ 3月22日8时(昼)
▲ 3月22日9时(昼)

  将上述北极天穹动态星图汇集到一张图内,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玄妙的“宇宙时钟”:

  北斗以北极星为中心作周日视运动,1小时左旋约15度,24小时转约一周,大致为一个昼夜。斗极宛如一个挂在北天的大钟表,不过只有时针,没有分针、秒针,运转的方向与普通钟表正相反。

▲ 天穹北斗七星“时钟”-2

点击下图,你能领略到“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动感效果。

▲ 天穹北斗七星“时钟”-3

  由于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同时又环绕太阳每年公转一周,因此,北斗七星钟返回相同位置的时间,每天会提早约4分钟,一个月提早约2小时。换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北斗在原始位置上,每天会多左旋约1度;一个月多左旋约30度;12个月多左旋一周。简言之,北斗每天左旋约361度(360.9857度)。

  掌握上述规律,如果在每天相同的时间观察北方星空,那么由北斗七星的指向和方位,就可以判断节气的变迁,从而把它当成月历使用。

▲ 天穹北斗七星“月历”

  好啦,了解了天北斗极的视运行规律,我们现在就可以手持牙璧、模仿古人“癸天度时”啦。

  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称谓。

  据汉代《春秋纬•运斗枢》载:“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

  北极星,古人称“北辰”。现在的北极星为“勾陈一”。

▲ 北斗七星称谓

  首先,选一个天高气爽的夜晚,先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在北半球,形状特殊的北斗七星,除了在冬天,都很好找。找到七星构成斗勺状的北斗以及斗勺(古时称魁)前沿的“璇”和“天枢”两星,由勺底的“璇”至勺沿的“天枢”向前延申5倍左右的距离,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北极星了。

  然后,左手(也可右手)拇指、食指挟持牙璧,中指稳定。将牙璧孔心对准北极星,调整眼部与牙璧的间距,以北斗“天枢”星将露出齿牙外延为准。

  用牙璧齿牙找准并记录下“天枢”星在黄昏后的起始位置,那么整个夜晚,都可以通过“天枢”星在牙璧上旋转的角度(癸),推算出占圆周的比值(名),并按一天12时辰的比例关系,大致确定夜间的时辰了。

▲ 牙璧“癸度天时”

  同样的操作手法,在夜间固定的时辰,每天都观测,北斗勺柄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不同指向,就预示着不同季节的到来。

  通过牙璧“问天”(夨),我们就清楚了天穹斗极的变化状况,领略了上苍“神旨”。有了“天道”,我们就可以像巫觋或酋长那样,“数法日月星晨,敬授民时”了。

  怎么样,当一把祭司是否觉得很神秘,又很有成就感?

  若有,这就对啦。我们要知道,与后世巫婆的装神弄鬼不同,这种“沟天同地”、造福万民的天文活动,才是上古巫觋兴盛的实质。

2001年,成都平原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被发掘。

  此金箔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镂空技法。内层,12条旋转齿牙,圆周均布,呈漩涡状;外层,由四只形状相同,首足前后相接,且与内层漩涡逆向飞行的候鸟构成。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线条简洁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具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无尽的想象空间。

  该文物,已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其图案也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百度百科“太阳神鸟”:关于其文化寓意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学术界认为,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4只飞鸟极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所以其主要寓意了古蜀时期的有关“日、月、鸟、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首先,从直观上就形象地显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阳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图案内层的中心是一个顺时针定转的漩涡状造型,并且带有12条弧形齿状物,中心的这个漩涡既象一个旋转的火球,又象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太阳;它的12条弧形齿状物,既象12道燃烧着的火苗,也象太阳发出的12道光芒。“太阳神鸟”的中心喷射出一道道火苗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

  其二,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也极其丰富,也反映出金沙文化中的历法等科学知识,表明它与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等科学有关,是古蜀时期先进的历法等科学知识的体现。

  “太阳神鸟”含有的历法等科学知识就体现在它的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上。“太阳神鸟”中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分别是4和12,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应3个月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一个季节(3个月),4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四时的概念。它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4只飞鸟与太阳及12道月牙运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四季轮回、年年月月周而复始。(百度百科毕)

  不知道学术界的专家们眼神是否出了问题,太阳光芒何时成了涡旋放射状?咨询一下“孙大炮”就会明白,他们图腾的12道太阳光芒,为啥不弄成涡旋状而弄成直线放射状?世界上存在光芒会涡旋拐弯的太阳吗?我想,在此问题上,专家们这回真错了,错大发了。

  此文物中心呈涡旋状的不是什么太阳,而是围绕北极星旋转的拱极众星,也就是前述的所谓“斗极”。

  因此,“太阳神鸟”金箔应正名为“斗极神鸟”金箔。

  “斗极神鸟”金箔,是古人“众星拱极,天道左旋”最完美的诠释,是斗极“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的形象表述。

  退守巴蜀的东夷崇鸟部族先民,以四鸟(使四鸟)寓意主司“四时八节”太阳历,即“春秋分、冬夏至、立春夏(启)、立秋冬(闭)”四季八个节气的四个神祗,尊“天道”左旋;以十二个旋转齿牙昭示“地支纪年”,尊“地道”右旋。

  “斗极神鸟”金箔,生动地再现了远古人类“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宇宙观以及“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朴素哲学思想。

▲ 斗极神鸟(金沙文化)

  正如《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杜预注:“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孔颖达疏:“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凤鸟氏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

   一般论述,总是要做些拓展、延伸和归纳的。好吧,咱们这就开始聊聊,到底什么东东是“斗玑”?

  一般论述,总是要做些拓展、延伸和归纳的。好吧,咱们这就开始聊聊,到底什么东东是“斗玑”?

  据载,最早的玉器源自BC6200~54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因发掘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而得名;最早的牙璧则出自大汶口文化(BC4100~2600)中晚期;而最早发现“众星拱极,天道左旋”的宇宙星辰视觉规律,则起于上古弇兹氏时期的天文观测活动。那时,混沌初开,人类刚开始冲破蒙昧,生产能力极不发达,社会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很显然,玉石加工的牙璧不可能是斗极的原始天文观测仪。

  其实,牙璧只是观斗极、定四时、“以齐七政”的玉文化再现,更早的同类天文观测仪叫“斗机”,是确定天穹星辰纲纪、搜索北极“天中”的一种定位仪器。

《易纬•通卦验》:“太皇之先與耀合元精五帝期以序七神皇君也先猶本也耀者耀魄寳北辰帝名也……遂皇始出握機矩表計宜其刻白蒼牙通靈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經矩法也遂皇謂燧人在盧羲前始王天下但持鬥機運之法指天以施敎令作其圖緯之計演時無書刻白蒼精牙肩之人能通神靈之意謂伏羲將作易也昌文王名也又將成之謂觀象而繫辭也”

《易纬•通卦验》是说:太皇之先与北辰(北极星)之帝,同始、同元,先(太一)实为原始天尊(北辰之帝)在地上的镜像及映射(显形)。

《易纬•通卦验》还说:燧皇诞始,握“机、矩、表”(斗机、矩尺、圭表)计度天时;并刻白苍牙以通灵(牙通北斗),昌之成孔以明道(孔定天极)。燧皇持“斗机”运作之法,指天施教,燧人氏作图纬(河图、洛书),伏羲作易经、八卦,唐尧正名王道。正所谓“观象而系辞”,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古人曰:“道家所言皆实,儒家所言皆礼”。《通卦验》虽为谶纬之言,但其天人感应的主旨,还是蕴含了不少朴素的哲学思想,尤其在天道、神灵论述中,往往嵌入了上古巫觋,口口相传的大量天文信息与史前文明。

  这里的“斗机”就是观察天北极的天文仪器,也就是牙璧的始祖。其“苍牙通灵,成孔明道”的形而上的描述,已将“斗机”的形制,生动的呈现出来。牙璧与“斗机”外形类似,只是材质不同罢了。

追本溯源,玉牙璧最早的祖源可追踪到“圣木曼兑”也叫“挺木牙交”的身上。

“圣木曼兑”出自《山海经·海内西经》,是生长于古昆仑北部的一种神奇树种。上古,曾作为弇兹氏“问天”、制定历法的原始圭表。

《山海经•海内西经》:“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不死樹。鳳皇、鸞鳥皆戴瞂。又有離朱、木禾、柏樹、甘水、聖木曼兌,一曰挺木牙交。”

聖木。郭璞注:“食之令人圣智也。”

聖木曼兌。珂案:“聖木曼兌,當是一物,曼兌即聖木之名也。”

挺木牙交。郭璞云:“淮南作璇樹;璇,玉類也。”郝懿行云:“《淮南子·墬形篇》云:昆崙之上有璇樹。蓋璇樹一名挺木牙交,故郭氏引之。疑經文上下當有脫誤,或挺木牙交四字即璇樹二字之形訛亦未可知。璇當為琁。高誘注淮南墬形訓云:‘琁音窮,是也。明藏本牙作互。’臧庸(清人——珂)曰:‘挺木牙交為曼兌之異文,兌讀為銳,挺當為梴,字之訛也。’”

  老前辈们苦心探索,已经摸到了“圣木曼兑”的脚跟,不过旋来旋去,还是没把后人旋明白。

  旋当璇,璇玑,璇玑玉衡,实为北斗七星,后被历代文人讹为天文仪器的“斗机”。但是,“圣木曼兑”实实在在的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独特植物。

圣木曼兑:圣,神圣;曼通漫;兑通锐;意为浑身布满尖牙、锐刺的神圣树木,亚热带干旱荒漠区域的“巨柱仙人掌”一类。

这种仙人掌也称通天柱仙人掌,高者可达9米以上,挺且直,测“日影”,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仪器,说它就是上古先民的原始华表,估计没什么人会有异议。

▲ 原始圭表之——巨柱仙人掌
▲ 华表(古称桓表)

  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之所以相中“巨柱仙人掌”一类来做天文仪器,首先考虑的是,用石斧处理这种多肉植物,估计要比乔木来得更容易些。

弇兹氏是人类最早从事天文观测的氏族。道教文献载:上古,弇兹氏在昆仑山立挺木牙交(圣木曼兑),为地之中;上指天穹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在天北极,故又称北极星。

  “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比较好理解,就是将巨柱仙人掌垂直立于天台或聚落广场,作圭表,测日影,以定四时。这“上指天穹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则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将外径150mm左右的巨柱仙人掌,切下一段,中间掏空,看看是个什么效果,其断面与牙璧是否有类似之处?

  答案是肯定的。见下图,古人有了这种原始“斗机”,就可以专心致志地癸度天穹啦。

▲ 原始“斗机”----圣木曼兑

天道左旋,是宇宙天穹星辰运转的视觉规律,那么星辰漩涡肯定有个中心极点,这个极点在什么位置呢?

  于是,古人“拇指、食指挟持,中指稳定斗机”(丑),仰望北天(夨),将疑似北极星的星晨置于孔心,在整个夜间,唯有其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该星必是天北极无疑;否则,继续寻找。

  这就是源自仙人掌科的、活脱脱的原始牙璧。

  这一段“圣木曼兑”,就是上古先民用于搜寻“天穹中宫天极星”,确定“天之中”的“斗机”。

  为表对华夏先民的敬意和对前人智慧结晶的尊重,我们可以给“斗机”起个高大尚名字,将其称为“斗玑”好啦。

这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石斗玑,外径3.8cm、孔径0.2cm、厚0.2cm;透闪石软玉,墨绿色,器身布满少量白色条状沁斑,不透明;扁平,中间有一小孔,环面较宽,整体略呈圆形;外缘均布4组凸牙,呈顺时针旋转态势,每组凸牙上又有3个齿状凸起。整器手法拙朴,工艺略显粗糙。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此器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类型极为相似,推断制作年代要远远早于金沙文化时期。

▲ 玉石斗玑(金沙遗址)

  这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又一玉石斗玑,外径26.4cm、孔径5.3cm、厚0.7cm、领高2.37cm;灰白玉,器表呈现出褐、黄、黑色沁斑,局部有白化现象;此器中心穿孔,孔两面皆呈领状凸起,圆口、方唇;外缘均布四组凸牙,每组凸牙上又有5个齿状凸起。整器手法细腻,工艺精湛。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 有领玉石斗玑(金沙遗址)

  与玉石“斗玑”的功能相仿,三星堆“青铜五辐轮”也是观测斗极的天文仪器,同时也是构建“太极斗历”的历法装置。其中心孔用以瞄准北极星,而辐条端部的五孔、则分别用于癸度北斗“天枢”旋转的5个节点位置,最终用于确定夜晚时辰或者一年的“四时八气”,也即所谓的“斗建”。

  由“青铜扶桑”寓意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看,三星堆人当为东夷少昊氏遗族、羲和“十日历”的传人。而青铜轮的五辐、五孔,正是十的公约数。轮辐、轮孔也只有形成“公约”,才能方便癸度基于“十日历”的斗极天时。

  无独有偶。与广汉三星堆相距约7000km的古埃及卢克索,也发现了五辐轮。不过,它已不是一件件铸造精美的青铜实物,而是墓室壁画上神秘且浪漫的叙事图语。

  这是一幅“狒狒、蜣螂拱日”岩石浮雕,出土于古埃及晚期、托勒密时期(BC400~200年)的王陵墓室。

  石壁正中,阴刻有蜣螂,前足盘动五辐轮,后足翻滚着太阳,太阳作普照大地状;壁画左右两侧对称阴刻有狒狒,面对面站立,头顶太阳圆符,前肢一上一下护持太阳、蜣螂和五辐轮构成的图语体系,前肢间左右对称刻有“天眼”,尾巴长及地面。

▲ 狒狒、蜣螂拱日墓室浮雕(古埃及托勒密时期,BC400~20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伪藏

浮雕中所有神祇、符号,几乎都与太阳相关。因此,它描绘的当是天道对世间节气的影响,主题应是“造日祭天”、“推步历象”。

天眼:也常作“荷鲁斯之眼”,但不确切。在古埃及神话体系,天眼左右共一对,左眼为主神、鹰隼(Horus)“荷鲁斯之眼”,与天体月亮对应;右眼为太阳神(Re或Ra)“日之眼”,与天体太阳对应。

天眼左右象征月亮与太阳,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它上明天道,下察地理,知晓世间万物,能为生者或逝者指明通途。

当其睁开时,光明就洒满人间;当其闭上时,黑暗就开始降临。类似于《山海经•大荒北经》的北极之神烛龙,眼睛一睁一闭之间,便迎来极昼和极夜的变换:“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 克努姆纳克特(Khnumnakht)之棺(古埃及中王国时期,ca.1802~1640 B.C.)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伪藏

蜣螂:在“埃及考古学”界俗称“圣甲虫”,为古埃及凯布利神(Khepri)的形象。

  蜣螂清理牲畜粪便的特性,在古埃及人眼里便成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本领,因而蜣螂也就具有了驱邪避疫的神性;而其羽化升天的特性,又具有了生命轮回的功能,常作为冥器随葬,祈望逝者重生;其滚粪球的习性,也被视作“推步历象”、造“日”祭天的灵性,成了太阳神——“日”(Re)的又一化身。

▲ 乘太阳船航行天际的“圣甲虫”(墓室壁画,古埃及文明)

  按古埃及神话语境:清晨,精力充沛的“日”神划船,从东向西航行于天际,将光明和温暖洒向人间;黄昏,精疲力竭的“日”神则从西向东在地下乘船返回。于是,昼夜交替,周而复始,永世不绝。

  太阳船分为两种,早上的船称为强壮(Matet),晚上的船称为虚弱(Semket)。一昼夜,太阳神幻化为多种形象,清晨是圣甲虫、凯布利(Khepri)神,白天是“日”(Re)神,夜晚则是阿图姆(Atum)神。

▲ 航行于天际的太阳船(墓室壁画,古埃及文明)

  【扩展知识】:蜣螂是昆虫的一种,身体为椭圆形,黑色,背部坚硬,胸部与脚处有戎毛,喜食其它动物的粪便,所以又被俗称为“屎壳郎”。

蜣螂在旷野找到粪便后,便开始收集,一路寻一路收,直至滚成一个大大的粪球,然后奋力推回自己的巢穴、备食;或者运到一个它们觉得安全的地方、就地掩埋,以待不时之需。

  蜣螂推粪球,一直是科学家们津津乐道的有趣课题。因为这些小不点很是神奇,不管距离自己的老窝有多么曲折、多么遥远,总能找到两地间最短的路经回巢。而且经过“长途跋涉”,它们的粪球会越滚越圆、越滚越大。有研究发现,蜣螂可以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物体。

  小小的甲虫,神力从何而来?这是个待解之谜。

▲ 辛勤滚粪球备食的蜣螂

狒狒:古埃及神话体系中,天神“托特”的化身。

  托特(Thoth),被认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发明者、众神的文书、赫里奥波里斯的主神之一、古埃及神话中智慧之神,同时也是月亮、数学、医药之神,在《亡灵书》中被描绘为立姿审判者,以佩戴满月圆盘及新月冠鹮首人身或者狒狒的形象出现。

按古埃及葬礼集成《金字塔铭文》(Pyramid Texts)的描述,狒狒是太阳神——“日”(Re)的长子,也是最心爱的儿子。

▲ 天神托特的狒狒化身(墓室壁画,古埃及文明)

  在古埃及王国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狒狒始终是宗教永恒的主题,大量的绘画、浮雕、雕塑和珠宝饰品中,都有狒狒的身影: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一个项链上装饰了狒狒崇拜太阳的花纹,其墓穴的西墙上还绘有12只狒狒,这可追溯到BC1332~1323年;而一座署有古埃及国王名字的阿拉伯狒狒雕像,更可追溯到BC3150~3100年。

▲ 狒狒壁畫(圖坦卡蒙墓室,古埃及文明)
▲ 狒狒雕像(古埃及文明)

  狒狒的灵性,源于拂晓自觉汇聚于向阳坡面、集体向日取暖的本能。且一旦日出,群中便发出一阵阵喧嚣和聒噪。古人将这些行为,视作祭日或告天,以为狒狒也具神秘的宗教信仰。

埃及卢克索附近的卡纳克(Karnak)神庙建筑群中,就有描述狒狒“宣告”太阳神——“日”(Re)晨出情形的记载:“它们为祂舞蹈、跳跃、歌唱,为祂大声呼喊。”

  《古埃及亡灵书》(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中记载,为了让死者获得重生,便念诵咒语:“我曾经歌唱太阳神,并向祂祈祷;我曾经与预示日出的狒狒一起向早晨的太阳欢呼。”


每天第一时间,狒狒群体登高、虔诚迎接旭日东升的奇特情形,中国古人谓之“枭阳”。

枭:有山颠、高处之意。《管子·地员》:“其山之枭,多桔符榆。”《史记·高祖本纪》:“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楚汉相争的紧要关头,刘邦担忧军心不稳,便杀鸡儆猴、将已经被处死的叛将塞王、司马欣尸体的首级取下,高挂在栎阳街市上示众。

▲ 登高迎曦的狒狒

《山海经·海内南经》:“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脣,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左手操管。”

  郭璞云:“周書曰:‘州靡髴髴者,人身反踵,自笑,笑則上脣掩其面。’爾雅云髴髴。大傳曰:‘周書成王時州靡國獻之。’海內經謂之贛巨人。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長丈許,腳跟反向,健走,被髮,好笑;雌者能作汁,灑中人即病:土俗呼為山都。南康今有贛水,以有此人,因以名水。猶大荒(大荒南經)說地有蜮人,人因號其山為蜮山,亦此類也。”

郝懿行云:“周書王會篇作州靡費費,郭引作髴髴,說文(十四)引作[學,子改厶][學,子改厶],蓋所見本異也。又所引爾雅(釋獸)當為狒狒。”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

[春秋]《逸周书·王会》:“周靡,费费。”注曰:“费费,其形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脣翕其目,食人,北方谓之吐喽。”又注曰:“费费,袅羊好行立,行如人。被发,前足稍长者也。”

《山海经·海内南经》、《山海经·海内经》与《逸周书·王会》所述的梟陽氏、贛巨人以及周靡氏,其图腾均为人身反踵、“笑”亦脣蔽其面的狒狒。

▲ 狒狒咆哮之状(“笑”亦脣蔽其面)

“周靡”:古族名。亦作州靡、余靡、寿靡、寿麻。《吕氏春秋·任数篇》:“西服寿靡”。高诱注:“寿靡,西极之国,靡亦作麻。”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壽麻之國。南嶽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之前曾考证过,寿麻氏为早期东亚西迁先民。这群坚韧的帝鸿氏后裔,很可能朔白尼罗河南上,直抵维多利亚胡,顺便探源尼罗河尽头,最终在维多利亚胡畔的穆索马(Musoma)落脚,以采摘、渔猎和原始农耕为生。据信,寿麻氏当为后期努比亚文明的创造者,大致在BC2000年前东归。春秋战国时期,寿麻(周靡)当混居于西南夷。

成王七年(BC1037年),大会诸侯于成周,周靡(寿麻)入贡。

  “成周之会”上还能看到她们高擎“狒狒”族徽、立于正北方、西面阵营的身影。只不过,历代文人眼浊,把参与会盟的各方国所持族徽、统统看作是敬献周成王的神兽贡品。比如,义渠以“兹白”(其为食虎、锐齿白马)、央林以“酋耳”(其为尾长于身、仁兽雪豹)、区阳以“鳖(并)封”(其为左右有首的并头神彘)、月氏的“騊駼”(其为青色神马)、巴人以“比翼鸟”(其为青、赤双头展翅神鸟)、蜀人以“文翰”(其为五彩天鸡)、青丘国的“狐九尾”(其为九尾神狐)以及白民的“乘黄”(其为狐身、蹄足、独角神兽),当然也包括周靡所“以”的“费费”(其为人形反踵、笑则脣蔽其面的狒狒神)。

  古埃及、赫里奥波里斯(Heliopolis)的主神,梟陽氏、贛巨人以及周靡(寿麻)氏的图腾,均为人身反踵、“笑”亦脣蔽其面的狒狒。这使我们联想到,殷商时常隆重燎祭的始祖神——“夒”。

  《殷虚书契前编》卷六第十八页:

  “贞:燎于夒。”

  “燎于夒,□牢。”

  “燎于夒,六牛。”

  《殷虚书契前编》卷七第二十页:

  “于夒燎,牛六。”

  “贞:求年于夒,九牛。”

▲ 记有“夒”的殷墟卜辞残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夒[náo]:甲骨文象形为猴类,是獿[náo]的本字。同猱[náo],也是古代典籍所指的一种猴类。

  《说文解字》:“夒,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頁,巳、止、夊,其手足。奴刀切。”

  在古代,“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春秋]《左传》)故,近代学者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道:殷墟卜辞称“夒”为高祖,“则夒必为殷先祖之最显赫者。”

  而曹定云先生也考证道:“卜辞中既有‘先祖夒’(合集1025等),又作‘高祖夒’(合集33227);而又有‘大夒’(合集376反)。”

殷墟所见“高祖夒”的卜辞如:

“壬戌贞,其告秋口于高祖夒。”

“癸巳贞,于高祖夒……”

“乙亥卜,高祖夒,燎二十牛。”

“戊午卜,宾贞:酒,求年于岳、河、夒。”

“丙午卜,惟岳它雨,惟河它,惟夒它。”

  后两段卜辞,“夒”已与岳、河、雨等自然神并列。显然,“夒”是作为上帝神祇祭祀的。难怪近代学者王国维要说:“则夒必为殷先祖之最显赫者。”

▲ 记载“高祖夒”的殷墟卜辞残片

甲骨卜辞中的内容反映出,“夒”受到了商人的推崇,并得到商人的隆重祭祀。比如,“乙亥”祭高祖夒,居然“燎二十牛”,财富丰盈如此,让同样秉持禋祀文化的希伯来人情何以堪。

  显然,商人曾以“狒狒”(夒)为始祖状,并以其为族群的最高庇佑神祇。

  作为东夷鸟图腾遗族的殷商,却信奉起了貌似不着边际的“狒狒”,着实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诗•商颂•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子羔》引子曰:“契之母,有娀氏之女也,游于央台之上,有燕衔卵而措诸其前,取而吞之,娠三年而画于膺,生乃呼曰:‘钦!’是契也。”

  画,通划。

  膺[yīng],胸。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在“隹”(鸟)胸脯部位加一点或一圆弧符号以示胸义。

  画于膺:多见西亚、南亚圣人诞出神话母题,特指“胁生”、“腋下破出”、“剖坼生产”,这说明商祖早期地望的西域、南亚色彩。

  根据古代典籍记载,商祖契确为“玄鸟”之子,这昭示了商人鸟图腾的族群属性。那我们又如何理解“癸巳贞,于高祖夒……”之类、涉及“狒狒”的卜辞呢?

  其实,按照古埃及神话体系,智慧之神、赫里奥波里斯(Heliopolis)的主神托特(Thoth,也作透特、图特)除“狒狒”之状外,主要还是以佩戴满月圆盘或新月冠的“鹮首人身”显形。也就是说,主神托特的通常身份就是圣鸟——鹮神。在创世叙述里,托特曾是古埃及国王的守护神、王权的象征与复仇之神荷鲁斯(Horus)的庇护者、率教者和救命恩人,同时也是月亮之神,辈分高过荷鲁斯。

托特还主司对死者亡灵的判决。此时,祂以“狗首猿身”的形象显现,坐在天平的上方,通过称量并记录死者心脏的重量,来判断死者生前是否光明磊落、正直善良,并决定其天堂或地域的走向以及可否重生。

  作为智慧之神,托特集古埃及象形文字创造者、天文历法践行者以及众神书记员等诸多名头于一身,因此在古埃及文化遗迹中,常被描绘成左手持调色板、右手执莎草笔的“鹮首人身”形象。

▲ 智慧之神托特(Thoth)阴刻璧画(古埃及文明,BC1279~1213年)埃及阿拜多斯,拉美西斯二世神庙

  创作于BC950年的“格林菲尔德”莎草纸,是目前所见的、篇幅最长的“亡灵书”,其上便描述了“鹮首人身”的托特天神,在“鹰首、羊角、人身”的复合神——拉·哈拉胡提面前,把莎草笔伸进调色板蘸墨水、准备书写的生动场景。

▲ “格林菲尔德”莎草纸描绘的智慧之神托特(Thoth)大英博物馆伪藏

在《金字塔铭文》中,托特(Thoth)又被称呼为“西方之神”。

  埃及古代王国晚期形成的《金字塔铭文》,主要是由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的国王和女王墓室碑刻构成。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国王和奥赛里斯神、拉神的对话以及与诸神的交流,另述有国王的复活、转化和永生。

笔者寡闻,未见古埃及神话体系、其祂众神有方位的冠名,这一点很独特,说明古埃及巫觋在信仰传承时、极为强调托特的西方属性。这不由得令人联想到东亚鸟图腾先祖少昊。

  之前我们曾考证过,少昊是日父帝俊之后(见《山海经·大荒南经》、《拾遗记》、《路史·后纪七》)。同样,按古埃及葬礼集成《金字塔铭文》(Pyramid Texts)的描述,托特也是太阳神——“日”(Re)的长子,且是最心爱的儿子。

  另外,与托特(Thoth)一样,少昊也为鸟形,也为历正主管,也为主西方之白帝。

《竹书纪年》载:“帝挚少昊氏,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流华渚,既而梦接意感,生少昊。登帝位,有凤凰之瑞。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帅鸟师,居西方,以鸟纪官”。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白帝:西方大帝,白主西,禘祭。

  文:装饰、粉饰、打扮。

  兽:武吏。

  尾:雉尾。

  鸟:文吏。

  员神磈(kuǐ)氏:员通元,鬼族的始祖神。鬼族,少昊西迁途中,落脚河西走廊、楼兰、塔里木河流域以及阿尔泰山一线、“持天神面具傩舞”的遗族。

反景:日月星辰降落。郭璞注:“日西入则景反东照”。

这里,员神磈氏即为少昊氏。在上古神话系列中,此时的少昊氏已由东夷首领,被尊为白帝,主司“日入反景”了(隐喻圭臬测日落之影)。领袖都被尊为西方白帝,证明其后世子孙主体均生活在西方。

  通过《山海经》方国地理构建,少昊氏遗族西迁、最终落脚点的“长留之山”,位于安纳托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上游左岸、凡湖(Van Gōlü)之畔。

远古时期,闯东海“大壑”后西迁安纳托尼亚高原的少昊氏以鸟为图腾。

《左传 昭公十七年》云:“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暤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笔者注:鸟名)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通志》卷二《五帝纪》亦云:少昊“有凤鸟之瑞,故以鸟纪官,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司正也,玄鸟氏司分也,伯赵氏司至也,青鸟氏司启也,丹鸟氏司闭也,祝鸠氏司徒也;睢鸠氏司马也,尸鸟鸠氏司空也,爽鸟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

少昊氏以鸟为图腾,并以自己支系苗裔——凤鸟氏主司“天文历法”(历正),玄鸟氏配合分管春、秋二分,伯赵氏配合分管冬、夏二至,青鸟氏配合分管立春、立夏,丹鸟氏配合分管立秋、立冬……

  世间现存鸟类约有156科、9000多种,其中我国就有81科、1186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比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多鸟的国家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也超过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

  面对数不清的鸟种,少昊到底以那种为图腾呢?

  古埃及的智慧之神托特,拉丁语作Thoth,古埃及学者认为其转录自古埃及名 DHwty (杰胡提), DHwty 则源于 DHw ,这可能来自远古东亚的稀有珍禽——朱鹮[zhūhuán]的发音,所以Thoth(托特)又意为“像朱鹮的人”。

▲ 林中小憩的圣鸟——朱鹮

  【扩展知识】朱鹮:学名 Nipponia nippon,鹮科、朱鹮属濒危鸟类物种,仅分布于东亚地区。

1823年,德国人斯尔包特作为首个欧洲籍发现者、在日本见到朱鹮。1936年,荷兰生物学家将这种鸟命名为IBIS NIPPON,也就是“日本鹮”。几经撵转,最终定名为Nipponia nippon。

  朱鹮一般体重1400~1885g,体长68~79cm;长弓喙,高足,体白、喙黑、足红,后枕部有长条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 翩翩起舞的圣鸟——朱鹮

  朱鹮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1400m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涉水、漫步,觅食蟹、蛙、螺、小鱼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 满载归巢的圣鸟——朱鹮

  过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朝鲜及俄占太平洋西岸等地。

  由于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晚期几近灭绝。1981年在中国陕西洋县发现7只野生个体,几经人工干预,截至2021年5月、总数已达7000余只。

  朱鹮栖息时整体呈白色,一旦展翅,白色基调下、翼根便渐泛粉色,逆光时尽显神秘、通透,美得内敛,美得含蓄,美得沁人心脾。

▲ 缓缓下凡的圣鸟——朱鹮

我们不能笃定,古埃及的智慧之神托特(Thoth)一定是来自东方的白帝少昊,但凭如此多的相似性以及古埃及世代巫觋的信仰传承,托特(Thoth)至少是东夷鸟神少昊形象的投射。

  埃及前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穆罕默德(Mohamed Gaber Abu Ali)在一次古埃及文化展览开幕式上致辞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员,中华文明和埃及文明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次展览,通过众多古埃及珍贵文物的展示,能够让中国友人感受‘原生态’的古埃及文明。”

如果我们能够深刻领会两地文明的这种“相似性”并进一步认同其同属华夏文明圈,则殷商的高祖“夒”当为东夷首领、白帝少昊,也即古埃及巫觋尊崇的“狒狒”—“鹮”来回幻化的智慧之神托特(Thoth)。

  如此一来,先哲们争论了一个世纪的笔墨官司,殷商的高祖“夒”到底是猕猴、长臂猿、帝喾(王国维)、帝俊(郭沫若)还是帝舜?就此可告一段落了。

  这样来看,商人以“狒狒”(夒)为“最显赫”的先祖之形,与其鸟图腾、鸟崇拜的族群属性并不违和,只是换了一种与太阳关系更直接且幻化后的鸟形而已。

  商人以“夒”为先祖崇拜,大概率是,早期曾与“狒狒图腾”的部族、比如“枭阳氏”结为姻亲联盟;拟或商人早期游历西亚、北非时,在赫里奥波里斯(Heliopolis)、习得古埃及文化,并以“狒狒”状的智慧之神托特(Thoth)为主神。

狒狒有拂晓自觉汇聚于向阳坡面、集体向日取暖的习性;且一旦日出,群中便一阵阵喧嚣、聒噪。古人将这些行为,视作狒狒的宗教信仰。“枭阳”,其实就是取狒狒“登高祭日、告天”的神秘本能。

  通过《山海经》方国地理构建,发现“枭阳氏”位于沅江或资江流域、洞庭湖南岸。BC2000前左右,曾与帝舜遗族及别系有鼻氏为伍。

▲ 《山海经》方国地理位置图(长江流域)

  狒狒:学名Papio,灵长目、猿猴亚目、狭鼻组猴科、狒狒属。世间现存有阿拉伯狒狒、几内亚狒狒、东非狒狒、草原狒狒和豚尾狒狒共计5种。

  狒狒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的高原山地、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善泳,喜聒噪;夜伏昼出,常眠于大树枝或岩洞中;群居,少则十几、多则百余只。

  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甚至整个东亚、南亚均不产狒狒,它们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别种类也见于阿拉伯半岛。如同周人对狮子的描述一样,这也是古代中国典籍、对狒狒的描述充满想象且离奇古怪的最主要原因。

  推断梟陽氏、贛巨人以及周靡(寿麻)氏早年曾西迁尼罗河流域,大概率在赫里奥波里斯(Heliopolis)生业。BC2000年左右,迫于干旱气候的压力,东进、抵达身毒河流域,并寄于虞舜篱下,在避祸大禹的过程中,与帝舜遗族一并东徙至长江下游流域。此时,她们仍传承着尼罗河文化,并以“狒狒”为主神、族标或图腾。

  回到前述“狒狒、蜣螂拱日墓室壁画”。

五辐轮:古埃及神话体系,蜣螂滚粪球的习性,被视作造“日”祭天的灵性,成了太阳神——“日”(Re)的又一化身。而石壁正中阴刻的蜣螂,前足转动的五辐轮,或许与太阳有关。不过,其后足还翻滚着太阳,且正将光芒洒向大地。难道圣甲虫、凯布利神(Khepri)要造两个太阳?

  显然,五辐轮只是与太阳间接相关的某种隐喻,内在的涵义当是“推步历象”的历法符号。而与“五”相涉的术数有“十”、“十五”等,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十日历”。于是,五辐轮又与“生十日”的东夷羲和、帝俊扯上了密不可分关系。

  古蜀三星堆的青铜五辐轮与“狒狒、蜣螂拱日墓室壁画”的五辐轮,形状上惊人地相似,寓意、功能上也应该没有不同。表明东亚古蜀与北非古埃及,两地间有文化的传递与外延。这种现象,当是族群远距离迁徙的直接结果。如同黄金权杖、黄金面具等一样,青铜五辐轮大概率也是东归的希伯来人、将其在古埃及习得的文化,带至其祖居地、那个“河分四道”的伊甸园(创2:10)、“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华阳国志》)——古蜀“陆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