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书籍序言?

关注者
405
被浏览
130,012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1.

“共和国成立不久,外文系改名外语系,一字之易,突出了偏狭的外语工具观。自此,知识灌输和技能操练成了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把外语作为工具,则工具的使用者也往往成为某些外在力量的工具。几十年来,我国外语院系培养出了大量有用之才,其中不乏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但学者型人才过少,不成比例,且多为单向型,与“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师境界相距甚远。”

——《德语语言学教程》王京平 著 祝彦 序

我们系全称是英语语言文学系,前一到两年打语言基础,但文学是重点,也会涉及一点理论语言学。对我来说,英语专业不学英语。我们的确学英语,但不以学英语为目的和培养目标。两到三年的文学课也许并不干货,跟硕博、跟英语国家更是无法同日而语,但我的老师们启发我思考我们身为当代读者的角色与责任,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不仅做一个语言运用者,更要做一名思考者。这些,远比我学到的语言技能要重要。

2.

“过去社会上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这样一种指责,说他们只是一个‘传声筒’。当然,这种指责讲的并不是在翻译中,特别是口译中,即从一国语言转换成另外一国语言的过程,而是嘲笑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思想。虽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随意添加或删减原文中的内容,但是如果译者没有足够的思想文化素养,那么很可能在理解上出问题,或是在用另一种语言转述时出现纰漏。这是我们作为外语教师和我们的学生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我们编著本套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学生接触有文化内涵、有生命里的真实语言,从而避免在语法规则内闭门造车,避免‘传声筒’式的教学。

……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译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努力锻炼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分析、批判和吸收的能力。……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码应该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要熟悉所学语国家的文化;(2)要了解所学国家文化深层的内容;(3)要有鉴别、分析、批判和吸收外国文化的能力。教材内容涵盖了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等诸多方面。……”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超越概念——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精读/泛读/高级英语》何其莘 杨孝明

“传声筒”这件事跟祝彦老师提出的“学者型人才不多”有几分相似。在很多回答里提过,英语专业原则上是人文学科,不是技术学科。这套教材,连同《美国社会制度与文化》《英国概况》等基础课,对我影响很大。毕业以后见过不少不同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美国选举制度的“majority”为何被批评为并非“真正的多数”,英国两党派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哪些理念的差别,“中产阶级”和WASP(大黄蜂)在美国是怎样一种存在,惠特曼的无韵诗如何与美国草根民主相关联,五步抑扬格是怎样的格律,可以说一问三不知。

还是那句话,语言技能只是英语专业学习打基础的东西,不是培养目标。知乎和微信收到这类问题太多了,都在问英语专业如何授课、是不是就是讲词汇语法和课文里的语言点。我说绝对不是。而具体授课效果和每个老师实践的教学理念,则要考验你所在的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学术水平了,不然英语专业就只能学英语。

具体的回答在这里,关于【英文系】是何意的解释在这两个回答,有疑问可以看这两篇:

现在的大学英语系能教给我们什么? - 知乎

国内大学里,英语文学(English Literature)专业是如何授课的?

3.

“全部的课文均采用有实质内容的英文原文,从而彻底摒弃了无文化内容的以句型练习为主的课文。另外,语法讲解和练习均出自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而不是脱离课文内容、为语法而讲语法的训练。这样安排语法的讲解和练习就是将语法放在一个从属的地位。语法仅仅是对语言现象的描述与诠释,而不是规范语言对错的标准。与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的活力相比,语法理应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以书面语法为主的精读、泛读课文,还是形式活泼的听力、口语课文,有很多句子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然而正是这些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才是语言的生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语言。而我们的学生就是要感悟、学习并掌握这种有生命力的活的语言,而不是那些完全按语法规则编造出来的僵死的语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超越概念——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何其莘 杨孝明

低年级的时候不能领会何其莘老师说的“authentic English”的概念,不能理解“不符合语法”的语言好在哪里。直到大三学语言学,直到硕士学社会语言学,直到学literacy education,理解了“描述性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和“处方式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才一步步体会到老师说的“语法只是描述语言现象,而不是规范语言对错”。能超越僵硬语法而看到语言的交际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才能在真实语境中感受和理解一门语言。何其莘老师在人大讲课,问道:“你可以把英文说得很[对],那么你能把英文说得地道、说得风趣吗?”


4.

感受是对作品的欣赏,推理是对作品的批评。T.S.Eliot认为,‘批评像呼吸一样不可避免,当我们阅读一部作品并感受它的激情时,我们不可能只是连接通过我们脑海的东西而不进行批评。'……

最近几十年来,在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批评和理论已经变得非常引人瞩目,它们不再是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辅助方法,而是本身变成了研究的目的。正如康奈尔大学著名教授乔纳森·卡勒在《构建符号:批评及其机制》(Framing the Sign: Criticism and its Institutions, 1988)中所说,“以前批评史是文学史(由伟大作家促成的、不断改变的文学观念的故事)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文学史变成了批评史的组成部分。”这一在21世纪逐渐形成的戏剧性变化表明,批评和理论在大学里提供了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总体框架。

……“反理论主义者”强调为文学而研究文学。也许这种观点看起来不无新意,但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本身先设定了一种文学的定义,并推行某种仔细研究文学的方式。……实际上,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可能脱离理论,即使所谓的‘常识’也是如此。因为在文学研究中,那些被视为“自然的”“常识的”方式,靠的是一套潜在的理论指令……

从古代到现在,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历史一向充满不同观念和意见的争论,但归根结底是关于“文学”和“解释”问题的争论。……
从总体上看,传统批评的基础是一种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确定,认为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每一种批评形式,都侧重于一个不同的方面。例如:传记批评强调作者,历史或社会学的批评强调背景,新批评强调文本自身,道德-审美批评强调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它们一般都能接受广义的文学模仿论,就是说,对于生活和人类的生存状况,文学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放映并提供所谓的‘真实’。文学的任务是描写生活,以潜在的方式描写经验和情感,而批评的任务是解释这种描写的真实价值和意义。

模仿论把语言作为一种透明的媒体,认为现实可以通过语言以美学的形式再现,并超越其文字的表述。这种语言观又与一种普遍的世界观想联系:人是世界的中心,认识是经验的产物。经验先于表达它的语言,语言只是表达它的工具。按照这种看法,文学是杰出个人的集体产物。他们能以语言表达人类普遍的、永恒的真理。换句话说,文学是少数精英的行为

当代的批评和理论质疑的正是这样一套基本的设想,并在批判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打破了传统的批评观念和支持它们的意识形态。

——Wilfred L. Guerin《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4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王逢振 序


谢邀。以上是我印象最深、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段序言。非常感激,能在一个相对忠于人文学科、基本能够还原英文系的人文学科的本来面目的院校学习。毕业多年,课本的知识字句忘了,英语专业的理念不会忘,语言观和文学观不会忘,人文学科的精神不会忘,教授们沿此理念而实践的教学与启发,是深植脑海的。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念念不忘”。

还是那句话,我的老师们启发我思考我们身为当代读者的角色与责任,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不仅做一个语言运用者,更要做一名思考者。这些,远比我学到的语言技能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