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之卢昂大教堂

07年写的看画记。
身为一个艺术白痴,我第一次看到CL.莫奈描画的卢昂大教堂时,颇为沾 沾自喜,差点大叫,“这不是巴黎圣母院吗?”后来,三十幅中的一小组奔赴北京展出,听同学说及,我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在拜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滥情。接着我去了 Marmottan博物馆,发现布局不同于Orsay的一张,仔细验名证身后,更加无语。
 
卢昂大教堂在构图、用色、渲染、背景上,都不够抢眼。不过人总是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我因此记下了这套画。相形之下,色彩魔术师随手一播送,便繁星漫 天,张张泰斗,如:“印象,日出”(L’impression, Soleil Levant),鹊鸟(La Pie),小舟(La Barque),“伦敦,议会”(Londres,Le Parlement泰晤士河景系列),更勿论晚年以睡莲(Nympheas)为核心的Giverny全园景,--很配得起“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 限”,--真的,在莫奈的成熟作品里寻呛俗味,恐龙色,难度是比较大的。
 
但是卢昂大教堂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实有许多独到之处。它们作于莫奈专攻组画的十年的较早时期,是莫奈对大型物象,或者说对阳光、云朵、风、时辰、季节 等大面积恣意交汇的一次围捕。同时,他挪着画架三处构图,所以我们看到的,也仿佛一段慢镜头轮转之中的教堂和圣罗曼塔楼。
 
假如我没记错,Orsay小册上说莫奈是在教堂附近的旅馆里写生的。那么依画面判断,要么旅馆距离教堂非常近,要么楼层很低,否则出不来这种上不贴顶,下 不落地,十分近逼的感觉;何况,他一天之间跑三处,抢钟点,即景即绘,我以为,还是在空地上张罗比较迅速吧。当然,很遗憾我没有实地感,不过光用想的,就能感受画家的辛苦了。
 
罗丹造一座模子,浇五十只青铜,思想者就名扬四海了。莫奈做这三十件浮光掠影,特地选了个浮雕繁密、门廊柱窗丝毫不怠慢的凸凹面,绝不会更便当。他在给妻 子的信里叹,大教堂的晨光太难琢磨了;又以快崩溃的气息描述他前夜的恶梦:教堂向他砸下来,糊幻成幽蓝,玫瑰灰,金黄。
 
我在开往陆家嘴的地铁上重读了“Un oeil…mais, bon Dieu, quel oeil”中介绍莫奈组画生涯的一章。其中印了四幅卢昂大教堂:晨迹,白色的和谐;日暮的光;早晨阳光,蓝色的和谐;玫瑰与灰交响曲。光彩都很切题,介于 抽象和纯写实之间。画外,我似乎能看见二月风中握油笔的一抹小影,可惜他只好屈就在我脑子里--如果那也算得上一张画布。
 
莫奈之于卢昂大教堂的意义,恐怕比不上雨果之于巴黎圣母院,米开朗基罗之于西斯廷小教堂。他的画面是温温的,不过也权作一袍青釉吧,自尖顶飞覆而下,直要 毫无保留地回应太阳的光芒了。艺术家身后,并不知帮衬他们的灵感物多呢,还是根本托灵感物的福气。去浮日广场雨果旧宅的观光客,哪里及巴黎圣母院热线之百 一?人们大概更不记得温温的莫奈吧。
 
那天老王说大教堂里面蛮不错的,我即想应,莫氏外观才好看呢。还是作罢了,解释也白搭,那究竟不是真的。 

留下评论

Filed under 画未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