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盲盒的魅力?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用电影《阿甘正传》里的这句台词来形容盲盒,似乎再贴切不过。盲盒这种潮流玩具,已在极短时间内俘获了无数人的心,人们不惜花重金大量盲抽、收藏。


据京东数据显示,今年"618"玩具品类成为消费者的购物首选。6.18当日开场,玩具乐器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具增长则更为明显,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12倍。盲盒玩具的销量,一路走高。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收集盲盒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早已成为不少新时代年轻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个时代的某种心理特征。面对当下对盲盒的大众狂热,我们不禁好奇盲盒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 01 -

Molly与泡泡玛特


Molly,一个撅着嘴巴满脸骄傲的小画家,她大大的湖绿色眼睛对世界充满了的好奇,表情童稚又独特。


2006年,香港潮玩界艺术家Kenny Wong创造了Molly的形象。灵感来自Kenny参加活动时看到的小朋友,当时是在一个公益筹款活动,他为小朋友们现场画像,每画一张小朋友的妈妈就会捐100元,所以他画得很快,小朋友们就有些不高兴,嘟着嘴看他,这个小朋友就是Molly的雏形。


图源@小王同学


如今的Molly已有成百上千个不同造型,粉丝遍布亚洲,一跃成为泡泡玛特当红形象,时下潮玩圈最火爆IP。这里所提到的“泡泡玛特”,就是中国最大潮流玩具企业,Molly系列就是泡泡玛特第一款签下的系列作品,并首次以盲盒的形式开始销售。


@小王同学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Molly控”,她在第一次试抽盲盒的时候就抽到了隐藏款,那会儿她觉得这就是一生中少有的高光时刻,而她就是那个天选之子。从那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收集各式各样造型的小Molly。


图源@小王同学


其实,泡泡玛特一共运营着85 个IP,包括12 个自有IP、22 个独家IP 及51 个非独家IP。在Molly之外,DIOMM、PUCKY、THE MONSTERS等IP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追捧。


图源/网络


盲盒的火热并非一时的爆发,它其实已经流行了多年。


- 02 -

盲盒的前世今生


盲盒发源于日本,最初以福袋的形式奠定了它的商业模式。在日本明治末期的百货公司里,商家会将多件商品装入布袋或纸盒中,进行搭配销售,这种袋子或纸盒就被称为“福袋”,多用于节日或者开张。


对于消费者而言,福袋相当于商场打折优惠,因为福袋中的商品价值一般会高于其标价。而且通常的福袋内容都不会事先公开,必须付钱后才能打开袋子。而在80年代的日本又刮起了扭蛋之风,至今我们都能在大大小小的商场、购物街区看到大批量放置的扭蛋机。


随处可见的扭蛋机/图源网络 随处可见的扭蛋机/图源网络


扭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蛋状的半透明塑料壳,人们通过投币或插卡随机抽取的方式购买。因为扭蛋定价较低且具有随机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大都愿意去体验尝试。


到了1999年,一个叫刘建文的香港人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潮玩玩具,盲盒的玩法也一并产生了。当时还有一家香港的TOY2R公司推出过一款叫BE@RBRICK的盲盒,风靡一时,到如今已发展成十分庞大的家族。


无论是Molly还是BE@RBRICK,这种会让人上瘾的小玩偶都叫潮流玩具(简称潮玩),和衍生于电影或动漫的手办模型不同,潮流玩具由设计师凭想象创造,主要以外观形象俘获人心。同时它还保留了“潮玩”的潮,而弱化了人们印象中对”艺术品“的距离感,无论价格还是产量都能让普通人感觉更为亲近。


BE@RBRICK/图源@Kirk


如今,泡泡玛特已经在各大商场铺天盖地袭来,买盲盒在一夜之间成为潮流。


单价来看,49-69元一个的盲盒并不贵,这样的”小玩具“人们随手一买也并不会心疼,而且还能“花小钱得到大快乐”。并且,盲盒中仅有的几百分之一抽中概率的隐藏款、限定款好似杀手锏,更让人们欲罢不能。


这些色彩鲜明,造型独特的玩具,疯狂俘获着目标受众的心智。人们纷纷“吸欧气”,坚信自己的手气及运气都足够好,然而,“玄学”只会让人们买得更多。


其次,一张与泡泡玛特有关的照片可以是微博、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多个社交平台的发布素材,不管是真心觉得可爱还是跟风购买,都足以表示自己时刻跟随潮流,不曾落伍。


图源/老城根G park办公室


另外,工位为职场社畜提供了绝佳的展示机会。面对繁杂的工作和无休止的加班,脆弱的格子间搬砖工需要有点心理安慰。这时,一个个小玩具错落有序的摆放在人们面前,看到它们就不再觉得寂寞,还能收获同事们好奇的目光。


- 03 -

踩中人性的弱点


近期,位于老城根的G park的“泡泡玛特”旗舰店开业。在店里,女生们挑选好“盲盒”结账之后迫不及待地拆开盒子,激动地又蹦又叫,嘴里还一直说着“我抽到了!”也许,这就是抽盲盒的乐趣,在没有打开包装之前,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花钱买的是什么。


图源@Stanley


我们接连探访了好几位西安的盲盒爱好者之后,发现盲盒这样的营销方式,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


一直抽,抽到中为止。


@cynnnia

年龄:29岁

职业:全职妈妈

入坑时间:4年

盲盒收藏量:200+

花费金钱:1W+


盲盒爱好者@cynnnia说,自己会一直抽,抽到中为止。她觉得抽盲盒就像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从她入坑到现在四年了,已经收集了两百多款。但是,盲盒玩家的收藏从来没有上限,就像圈内流传着的那句话,“一入盲盒深似海,一盒一盒不停买”。


每当她把一轮新品买得差不多,打算暂时收手时,都会抵挡不住诱惑再次购买。“几年前机器人商店没有,现在商场里到处都是,我不买也不行啊。”她无奈地说道。


图源@cynnnia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泡泡玛特在33个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圈开设114家线下直营零售店,在57个城市开设825个创新机器人商店。


如今,盲盒的自动贩售机已经铺进了商场和地铁站,只要59块,操作像买水一样简单。“看到就想买”是很多盲盒爱好者的共通点。


莫名的占有欲


@孙sun

年龄:23岁

职业:新媒体编辑

入坑时间:3年

盲盒收藏量:16个

花费金钱:1k


另一位爱好者@孙sun说自己面对盲盒有一种“莫名的占有欲”。最开始是跟风买,看大家都有自己也想有。后面在她买泡泡玛特盲盒的时候,从来都是觉得只有她亲手抽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别人抽的或者是别的地方跟人交换而来的都不属于自己。


就这样,为了得到专属于自己的娃娃,在她入坑的这三年时间里,已经接连抽了十几个盲盒。


图源@孙sun


虽说耗费时间与金钱,但是抽盲盒的乐趣也是真实存在的。


有次她抽到了喜欢的毕奇甜甜系列的隐藏款,从抽盒机里拿出来的一瞬间开心疯了,她说那一刻的快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的。现在,她把娃娃们都摆在家里,光是看着它们,都会觉得很幸福。


对未知充满好奇


@乔小兜

年龄:32岁

职业:企划人

入坑时间:1年

盲盒收藏量:250+

花费金钱:2W+


盲盒爱好者@乔小兜曾因工作原因与泡泡玛特有过合作,便因此对潮流玩具领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平时她工作压力较大,就会通过抽盲盒解压。也因为爱上了抽盒时的兴奋与惊喜感,慢慢买了不少。


入坑这一年时间里,已经买了快两百个了盲盒了。“感觉抽盒就像人生一样,不知道会拿到什么牌,充满了未知。”


拆盲盒的快感与拆快递无异,每拆一个,都能打开一扇神秘的大门。尽管人们购买盲盒的初衷各有差别,但开启盲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好奇感和刺激感却是相同的。


明知道是坑,我跳得义无反顾


@喵总

年龄:32岁

职业:甜品店/私募

入坑时间:2年

盲盒收藏量:300+

花费金钱:2W+


关于为什么喜欢抽盲盒,盲盒玩家@喵总说:“这就是一直买的原因,因为我知道怎么凑不齐,但是却总觉得会有奇迹出现。”


她曾经在MOMO PARK商场里的盲盒贩售机上,买空了一整个系列的盲盒,最后给工作人员打电话补货,货到了之后又接着买。她回忆起当天,一共大概买了四十几个盲盒。


喵总吐槽:“太气人了,西游系列我现在大概有一百个左右的,光是猪八戒就攒了十二只,但就是没有唐僧。”


图源@喵总


不同于其他盲盒玩家,喵总如果没有抽到自己喜欢的,就会随手送人。自己收集的娃娃,从来都是随意放置。相比较于收藏,她说自己更享受抽盲盒和拆盲盒时的乐趣。


每到拆盒的时候,她都会期待,但总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太多次失望的经历,导致她一度怀疑自己手气不好,还专门找手气好的人帮她拆。那些所谓手气好的人,也就是曾经抽到过隐藏款的人。


但即便如此,喵总至今还没有完整凑齐过一整套系列。


图源@喵总


在她入坑的这两年时间里,最开始是一次十几个的买,后来听朋友说可以一个系列一起买,也就是所谓的“端盒”。一次购买一整套 12 个,就有可能抽出隐藏款玩偶,这无疑吸引了一大批玩家。计算下来一个盲盒售价 59 元,一次端盒就要花费 708 元。


现在的喵总时刻提醒自己,要好好工作,好好赚钱,毕竟财务自由才是任性的抽盲盒的资本。


上了赌桌的人,没有一个愿意输


@宬宬

年龄:25岁

职业:保密

入坑时间:1年

盲盒收藏量:80+

花费金钱:6k+


作为逐渐退去热度的盲盒玩家@宬宬形容抽盲盒“一入坑深似海”。最开始入坑是因为去年七夕时,她陪同事在泡泡玛特店里挑节日礼物,同事为表示感谢,送给了她一个娃娃。


大概人的热情都有限度。在收藏了80多个盲盒之后,宬宬感觉自己那股对喜欢劲儿过去了。


图源@宬宬


对盲盒的狂爱喜爱,抵不过面对现实的清醒。她说家里已经没地方摆这些娃娃了,大多都扔在了袋子里。快乐是真的快乐,费钱也是真的费钱。


如今冷静下来,宬宬坦言曾经自己疯狂抽盲盒的行为,更像是进行着一场赌局,而那些像她一样上了赌桌的人,没有一个愿意输。


@Kirk

年龄:27岁

职业:市场策划

入坑时间:4年

盲盒收藏量:100+

花费金钱:2W+


作为采访中唯一的男性盲盒爱好者@Kirk也表示:“盲盒的模式会让人有一种博彩的感觉,总会觉得自己一定会抽到最好的那个。”因为越未知的事情人们越会产生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程度越强就越想拥有


Kirk入坑四年了,收藏的玩具种类较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Molly、BE@RBRICK和高达。谈到在收藏方面投入的资金,他庆幸得说,自己收集的单品基本都不是很贵,价位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每个盲盒里面都会附带IP形象的卡/图源@Kirk


不难发现,接受采访的6位盲盒爱好者中,投入资金最少的也有1000元,而且资金投入与盲盒数量成正比。购买的盲盒量在百个之上的话,资金投入也就上万了。看似一个盲盒59元,但是这从来不是59块能解决的事。


收集盲盒就对应着心理学上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一、两个太孤单了,要不凑成一个系列吧。”


那些抽了第一个盲盒的人,在意识到自己抽的只是一个系列里的一个部分之后,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集齐一整套的想法,人们就是这样对盲盒上瘾的。


- 04 -

是盲盒,还是潘多拉魔盒?


通过采访,能看到盲盒能给人们带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一方面,它让人上瘾、欲罢不能,某种程度上甚至带有赌博色彩;另一方面,在商品实物外,它还给玩家提供满足感、惊喜感等附加的情绪价值。


根据泡泡玛特的官方数据显示,其30%的消费者年龄介于18岁~24岁之间,25岁~29岁的占比为26%,75%的用户为女性;按职业划分,白领占到33.2%,学生占到25.2%;有90%的消费者月收入在8000~20000元之间。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盲盒的消费者,大多都年轻且拥有良好的经济水平,并有强烈的为自己的收藏爱好与情绪体验付费的意愿。在他们为精致生活买单的同时,也是在为忙碌而孤独的日常生活增添乐趣。在体验了收藏的快乐之外,还获得了成就感与安全感。


图源@cynnnia


而且,在一个小小的盲盒背后,是无数个的潮玩设计师的默默努力。它绝不是一个普通人在偶然间迸发灵感就能造就,而是来源于设计师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自我的映射。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盲盒的同时,也是对设计师的肯定。毕竟,人们都想得到那个好看的娃娃。


随着盲盒市场的火热,关于它的争议也随之而来。正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说:“看起来无用的事情,其实充满了向往。”盲盒就是这样的存在,不理解的人觉得买盲盒就是交智商税,喜欢的人觉得那些娃娃就是自己的快乐源泉。



图源@cynnnia


其实,只要是合理的消费就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怕在这过程中,不经意间掉入了欲望的陷阱。毕竟人的欲望没有界限,不少盲盒爱好者会发现,他们的购买速度根本跟不上商家出新款的速度,一开始的喜欢被不断推出的新款裹挟,最后让纯粹的喜欢变质,一心只想占有,到头来尽是失落与遗憾。


在这场盲盒狂欢里,每个人的快乐都不一样,相似的只是同样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都在努力追逐生活的理想。盲盒的本质是让我们更快乐,并不是一味的为欲望买单。


- END -

发布于 2020-07-22 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