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菩提 ·椿楝其实(节选第一)

一叶菩提 ·椿楝其实(节选第一)

其实曰楝

  • (上)
  • 作者 柏 原


  • 树名楝,不见于《诗》《书》,但在《山海经》中已出现,算是相当早了。《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橿,多枥木。是木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楝,服之不忘。”
  • “其实如楝”这一句,我们要紧紧地抓住。
  • 晋郭璞《山海经注》:“楝,木名,子如指头,白而粘,可以浣衣也。”他对楝树所作的解释,时间上应该算比较晚的。时间更早的,如西汉《淮南子·时则训》:“七月管库,其树楝。”七月的代表官是库管,七月的代表树种是楝树。又如高诱(东汉)《淮南子注》:“楝实,凤凰所食,今雒城旁有楝树,实,秋熟。”宋人罗愿《尔雅翼》从这一角度出发,推测说“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
  • 楝(苦楝)的树形
  • 楝(苦楝),落叶乔木,高达
  • 25米。树冠倒伞形,侧枝开展,
  • 树皮灰褐色,浅纵裂。
  • 楝(苦楝)的果实
  • 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
  • 长1—3厘米,黄绿色,4—
  • 5室,每室种子1枚;外果皮
  • 薄革质,中果皮肉质,内果
  • 皮木质;种子椭圆形,红褐
  • 色。花期4—5月,果期10—
  • 11月。


  • 古人把这一种树叫作“楝”,最初写的可能是一“練”字,义即与丝帛漂洗相关。庄子《秋水》说凤鸟“非练实不食”;东晋郭璞《山海经注》释曰“楝子白而粘,可以浣洗衣物”;南朝陶弘景写的种子名称是“练实”;宋罗愿《尔雅翼》说“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指明了树名楝与丝织练有所联系。
  • 本文偏重《时则训》关乎物候一说。
  • 《山海经》篇章成文比较迟的,时间已到西汉中叶,即使以这一时段看,“其实如楝”告诉我们,当时人们对楝实已算熟识了。《时则训》列一年十二个月的代表树:正月杨,二月杏,三月李,四月桃,五月榆,六月梓,七月楝,八月柘,九月槐,十月檀,十一月枣,十二月栎。其中杏、李、桃、枣、栎(最初指的实际是板栗)是重要果树,杨(实际上主要指垂柳)、榆、梓、柘、槐、檀(实际指的是青檀),是几种重要的材用树,或者是文化风俗的标志树,总之,都是黄河流域最常见的具重要用途的树木。那么,七月楝一种,既然不可能归为一种果树,按理它的受人关注是基于另一途。同时《时则训》述一年十二个月的人的典型性活动,描绘人在七月的活动说,天子穿白衣,骑白络马……西宫侍女穿白衣,衣裳上绣白色花纹。“白”,可能寓含楝所以代表七月的文化意涵。
  • 古字楝練(练)通假,而練字出现要早得多。《说文》:“楝,木也。从木柬聲”。練从柬,柬的原义是分类挑选,部首糸指丝帛,糸和柬合成一字,义为生丝、麻、布帛等被煮熟,使之柔软洁白,经再三地分类挑选,投入下道工序,也就是提纯丝帛半成品。语如《墨子·辞过》:“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周礼·染人》:“凡染,春暴练。”《后汉书》:“主练染,作采色。”
  • 由此揣摩下来,树名“楝”系由丝织品“練”(练)演绎而来。
  • 楝(苦楝)花之繁
  • 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
  • 与叶近等长,花瓣5个,浅
  • 紫色或白色,倒卵状匙形,
  • 长0.8—1厘米,外面被柔毛,
  • 内面光滑,花丝合成雄蕊筒,
  • 紫色。子房球形,花柱细长。
  • 楝(苦楝)的花形


  • 又一个可能,古人把这种树叫“楝”,最初是由于“棗”(枣)字的变形,象形字的“棗”的一半和“柬”相同。
  • 楝的核果,经冬不落,宿属树枝,很像是枣儿干果。以《本草纲目》汇辑看,前人似乎很在乎“吃”它,现存楝树的域名,以“枣”称之者仍然不少,名如楝枣子、楝枣树、仁枣。楝子和枣子,都具备突出的医药效用,古人不仅称“楝实”“楝子”,也叫“楝枣子”,李时珍的描述恰是“其子正如圆枣”。那么有理由揣猜,古人最早总结“吃”的效果,以形似的枣子来指谓,变“棗”字为“楝”字。还可从一个角度来揣猜,现有学名的“苦楝”,这个名字按理是相对于枣而名,义即相对甜枣的“苦棗”,因为多种楝树的核果中,并没有“甜楝”或者味道不苦的。此说尚不足成定论,“苦楝”一名也许就是直言其味苦。
  • 楝一名,更多地见载于古代医药典籍。
  •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年代或谓秦汉,或谓战国,原书早佚)记药物楝实:“楝实,味苦,寒。生山谷。”《本草经集注》(约480—498年,梁陶弘景编著)名练实,言其处处有,“俗人五月五日皆取叶佩之,云辟恶。”《本草图经》(公元1058年苏颂等人编撰,一名《图经本草》)名苦楝子,“楝实,即金铃子也。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木高丈余,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芬香满庭间。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实。其根采无时。此种有雌雄,当用雌者,俗间谓之苦楝子。”《本草纲目》名楝实,“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胞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


楝的果实挂在冬天的树枝上

  • 印度楝的果实特征
  • 多像是青枣


  • “练实”这一名称,或许会引出别的理解。
  • 《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抵达北海,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如醴的泉水不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曰,獬豸(xiè zhì)食其叶,元王祯《农书》曰,鹓鶵食其实,这说的都是楝和楝实。
  • 但是多家注文称,“练实”是竹子的果实,即竹米。根据是什么?因为竹子结实十分罕见,据说十多年才遇见一回开花结果。我想,把“练实”释成竹米,是后人从“凤凰入竹林不去”的神话倒推回去的。就文字根源讲,“练实”是说纯白如练的果实,与后一句的醴泉是同一构词方式,醴泉并不是一眼名叫“醴”的泉,是甜美如醴的泉。不过,现今学人把“练实”确定地解释为楝树果实,即楝实,似亦不是十分妥当,作为一种著名中药材的楝实,其正作用人所共知,其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 楝(苦楝)的叶形
  • 叶在小枝呈轮生状,灰褐色,
  • 初被稀疏短柔毛,叶痕、皮
  • 孔明显。叶互生,二至三回
  • 羽状复叶,长20—40厘米,
  • 叶轴初被柔毛,后光滑;小
  • 叶对生,卵形、椭圆形至披
  • 针形,长3—7厘米,宽0.5
  • —3厘米,边缘具锯齿;主
  • 脉突起明显,具特殊香味。
发布于 2020-12-23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