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景观设计
何镜堂院士团队新作:广州海心桥北岸景观提升,展现流光生辉的城市印象

何镜堂院士团队新作:广州海心桥北岸景观提升,展现流光生辉的城市印象

© 超越视觉

桥是一种纽带。而海心桥北岸的步行桥系统与珠江、广州塔和海心沙花桥一起,组成一片富有广州特色的旖丽风景。同时打造了新的城市文化与城市认同,形成市民的共同记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同享有海心的花和珠江的风,它把广州的包容与开放平等地传递给每一个来此的游客,构筑起南来北往的人们共同的城市记忆。

新中轴两岸提升工程位于广州新中轴线北段,以“海心桥”为跨江纽带,向北连通至珠江新城CBD,向南延伸至广州塔南广场景观,总面积13.6万m²。


▲北岸景观长廊与两岸链接鸟瞰©超越视觉

海心桥北岸景观是该工程的一部分,位于珠江北侧,通过三号桥连接着珠江新城与海心沙,再经五号桥和二沙岛艺术公园相通,最后连接至海心桥,改造面积约4.4万m²。海心桥北岸提升改造后作为全新的景观长廊,为广州向世界展现流光生辉的城市印象。


▲项目改造前区位鸟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1背景 · 疏散通道的另一种可能

与海心桥相连后的景观长廊是连接广州新中轴的重要节点,沿途有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重要地标建筑,人流量极大,作为城市客厅的重要连接件,如何在营造观景平台、提升城市美感的同时,做到可及时疏散人流,这是一个挑战。


▲改造前的海心桥北岸区位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改造之前,三号桥是为了亚运会场馆疏散人流而修建的一座人行桥,大面积的沥青桥面暴露在南国的烈日之下,行走其上燥热难耐。且通过一段压抑的疏散楼梯与四号桥和五号桥相连,平日并不开放。要让海心桥北岸这样的灰空间重新焕发生机,则亟需一次使用舒适度和景观观感的优化。


▲北岸改造前,动线不流畅,沥青桥面燥热难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2策略 · 链接+疏散+观景

设计团队决定采用链接+疏散+观景的方案策略,把三号桥及五号桥进行联通,优化动线,用塑造景观桥的方式,与海心桥相连通将南北融为一体,成为互联互通的慢行通道,将珠江沿线核心景观一览无余。并借此实现人车分流,有效地将游客安全、有序地引导。


改造具体手法:
1. 用流线的铺装与绿化延续花桥形态,打造连续一体的景观
2. 利用空间的收放关系以及景观铺装暗示,引导疏通桥头人流
3. 景观花池增加休憩功能,与慢行通路结合形成聚集观景场所


▲改造设计手法表现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从区位链接来说,改造区域作为广州塔周边景观改造项目的组成部分,南衔海心沙,北接珠江岸,将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和二沙岛艺术公园连缀起来,在繁华的都市中心铺就一条步行可达的休闲景观带。从城市作用来说,它串联沿线重要景点、设施,编织形成了活力效应互相叠加的滨水热点网络。作为城市客厅的连接件,按城市道路等级和具体节点人流情况,考虑了密集人员疏散的要求,这便是对于疏散通道的另一种诠释。


▲北岸景观长廊与两岸链接流线示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3场所标识性元素:造型 · 岭南花舟、粤曲水袖

由于结构荷载的限制,三号桥无法承担起过重的大型景观装置与高大的园林植物,于是设计团队选择将景观改造的重点放在了铺装和轻型花池上。


▲三、四、五号桥,在珠江新城、

海心沙与二沙岛艺术公园打通步行流线©超越视觉


▲从临江大道俯瞰三号桥©超越视觉

该项目取用粤剧水袖、岭南花舟等岭南传统意向,结合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设计,既传达了千年府城的传统风韵,又呼应了国际都市的时代节拍。


▲具有在地性的文化元素与铺装推敲©超越视觉

以水袖一般的流线作为基本的构图元素,花池和铺地结合,勾勒出流畅的肌理。其中灰白铺装水纹波转,白色的舟状花池卧于桥面,盛着四季各异的亮丽花卉,仿若花舟置于流水之上,充满岭南的浪漫风情。


▲抽象后的水袖造型排列带给桥面丰富动态的观感体验©超越视觉

四号、五号桥的铺装同样进行了设计,其中五号桥从海心沙亚运场馆中提取了流线形式,绘制在桥面上;四号桥则相对素净,形成对比,整个项目和谐统一。


▲抽象后的水袖造型排列带给桥面丰富动态的观感体验©超越视觉

▲五号桥上,市民进行跑步锻炼©超越视觉

为了应对三号桥原设计承重有限的情况,团队设计了空心的流线花池,花池尽端伏低,过渡到地面,有效地减轻了整个桥面设施的重量。


▲处于广州时代感最为强烈的地区,三号桥的整体表达选择了现代简约的风格,以流线元素贯穿整个设计©超越视觉



▲与铺装同节奏的流线型花池©超越视觉

充满形式感的桥面搭配满目葱郁的植物景观,改变了原来的阴沉压抑。加装的灯光以地灯的形式出现在花池底部,减少负荷的同时也营造了温馨的城市氛围。地面铺装和花池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白色花池,内部空心,尽端伏低贴近地面,减少桥的负重,花池中植物多为鲜艳品种。


▲贴近地面的花池©超越视觉


▲保留原有高大乔木以及高杆灯©超越视觉



04城市 · 连通与联结

改造后的北岸为广州市民的休闲提供了去处。每至夜晚,珠江两岸华灯初上,三号桥就聚集起大量散步活动的市民,为城市的CBD带来市井般的热闹。


▲傍晚,在附近结束了一天的劳碌的市民来到三号桥散步

©超越视觉


▲入夜时分,花池下的地灯亮起,融入珠江景观带的灿灿霓虹之中

©超越视觉


北岸步行桥的改造与重新开放鼓励了二沙岛和珠江新城之间的步行通行,在过度发展的机动车交通网络里开辟了一条有机出行的通道。在这条步行专属的道路上,市民能够安心地享受珠江的风景,不受CBD里车水马龙的干扰。


▲漫步于景观桥上的人群©超越视觉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海心桥北岸表现出极强的市民亲和力。夜晚的桥面上,色调温暖的灯光亮起,为人群的活动营造柔和的氛围。在流线型花坛的使用方式上,花池边沿高度适合的部分大多为休憩的市民所占据,在花丛边吹着江风,看一江两岸灯火霓虹,而与地面衔接温和缓坡为儿童的游戏提供了免费的场地。


▲在景观桥上肆意奔跑的孩子©超越视觉

▲孩子趴在栏杆边欣赏江景©超越视觉


05标识 · 结合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信息传达体系

北岸景观提升项目的导视系统自北向南贯穿中轴步行动线。导视系统的外观造型与其周边建筑和谐统一。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简约性,多元性和国际化的审美。


▲导视系统中的每一个牌子设置有对应编号,以便行人

快速在总览地图上对应灯杆编号,识别自己的定位©超越视觉


根据北岸景观提升项目中不同的景观场域需求,导视系统作为一种结合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信息传达体系,在其保持外观造型的统一和信息传达的便利前提下,衍生出了不同尺寸和规模的导视类城市家具。




▲北岸景观区域内的两种不同的导视款式©超越视觉


▲海心沙3号桥南端发光LOGO字体©超越视觉



06结语

桥是一种纽带。而海心桥北岸的步行桥系统与珠江、广州塔和海心沙花桥一起,组成一片富有广州特色的旖丽风景。同时打造了新的城市文化与城市认同,形成市民的共同记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共同享有海心的花和珠江的风,它把广州的包容与开放平等地传递给每一个来此的游客,构筑起南来北往的人们共同的城市记忆。


▲联结城市的景观廊桥©超越视觉


感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分享

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编辑于 2021-12-15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