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及云南方言释义溯源

昆明方言及云南方言释义溯源

官话,为当时朝廷官吏的公务语言,南京官话是明朝的国家标准语言。昆明云南官话源于江淮官话(下江官话)与中原官话,是明代南直隶官话,与少数民族融合形成新的方言,各村各区各县方言不一,相邻两村方言差异巨大,大有隔村语不同。老人说我们的先辈来自南京,云南汉人祖籍江南,有村子祖坟碑刻祖籍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读《云南地志》,其《人民二·种族》“今之汉人则明初自江南迁入也”,其《人民四·风俗》“汉人皆徙自江南,吉凶之礼、往来之仪一本南京”,其《人民五·语言》“汉、回均官话,云南府(昆明)、曲靖、永昌(保山)操南京语”。南京就是军屯、民屯戍边军士和家属移民的出发地,方言词汇在水浒传和金瓶梅等明清小说有迹可循,有些词语会说却不会写。一句话,昆明及云南方言是官话方言。本文尽力多方查询资料,以我对昆明本地方言的理解,补足书面表达上的空缺。全文大概九余万字。

妇女戴篾帽插秧
云南的汉人是外来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潮是明初的军屯移民,南京军士与家属戍守云南总人口45万以上。云南汉族方言的形成与云南汉族军屯移民有关,汉语官话于明朝中叶时演变为云南方言,是明代直隶军屯移民的语言,云南官话是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为基础形成的。
曾晓渝 明代南直隶辖区官话方言考察分析 2013年

《昆明县志》气候特点“四季如春,日炙如夏,稍阴如秋,一雨如冬”。居民习性“淳良不好争讼”,“淳朴之气较他处为优”,“纯善谨慎,息事泯争,各务生业,各守本分,且思想缜密,举措敏捷”,而缺点“人多恬退,鸿鹄之举无心”,“富保守性,无冒险进取之志。又喜独立不羁,少合群美德”,或许就是温吞随遇而安不争竞的习性,民国时期早辰10点还未开门营业,警察敲门强令商铺开门营业。家乡宝皆言家乡好,大多不愿离开家乡。

江西婺源为科举胜出而造文笔塔,“笔峰兆汉”,而云南儒学发展不充分,不及广西。

明朝正德《云南志》云南府建置沿革,滇池流域几大州县。

禹贡(《尚书·禹贡》)梁州之界,天文井鬼分野。春秋以前为徼外(边外)西南夷,僰、鸠、獠、慓、躶、毒、獹、咢、乌蛮所居地。楚庄蹻略地,西至滇池,因王滇,号滇国。秦时常頞(頞e,秦国官吏)略,通五尺道,頞置吏焉。汉武帝遣将临滇,滇王举国降,遂置益州郡,治滇池。蜀汉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又分建宁,置云南郡。晋因之兼置宁州,宋齐并为建宁郡。隋置昆州,后废。唐初复置,后为南诏蒙氏所据,改为鄯阐府,历郑、赵、杨三氏至大理段氏,以高智升领鄯阐牧,遂世有其地。元初,置鄯阐万户府,至元中,改置中庆路。本朝洪武中改云南府,领县四,州四,州领县五。
昆明县,附郭(属县)汉为滇池县地,隋为昆州之境,唐为晋宁县地。元初置二千户所,后改置言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州废县存,寻又渡入焉。本朝因之编户二十六里。
呈贡县,在州北六十里,有故城曰呈贡城。世为乌白、些门、些莫、徒阿茶、茶僰五种蛮所居。元初立呈贡千户,所至元中政为晟贡县。本朝改呈贡县,编户四里。
晋宁州,在府治东南一百里,汉滇池县地,晋隆安初置晋宁州,唐武德初置昆州及晋宁县,后蒙氏、段氏皆为汤城堡部。元初立阳城堡万户府,至元中复为晋宁州。本朝因之编户五里,领县二。
昆阳州,在府治南一百五十里地,在滇池南。汉属益州郡,晋属宁州,梁时为土人爨瓒所据,隋南宁夷爨翫降拜昆州刺史。唐开元前置河东等二十一州,隶嶲州,改隶黎州都督,后没于南诏。宋时大理以高氏治之,名巨桥城。元立巨桥万户府,至元中改为昆阳州。本朝因之编户四里,领县二。
安宁州,蛮名阿宁部,初东川罗罗阿宁者牵车牛遇此,牛舐土不去,取土得咸鹾(食盐),后掘地为盐池,因以阿宁名。郡在府治西南八十里,古滇国螳螂川也。汉为益州郡之连然县,晋属建宁郡,隋属昆州。唐武德初置安宁县,隶昆州,蒙阁罗凤叛唐,以苏闭阿哀治之,大理以高氏守之。元初隶阳城堡万户府,至元初立安宁千户所,后改为州。本朝因之编户十里,领县一。
益州,汉名“益”之为言“隘”也,言其地险。隘亦曰“疆壤益大”,故曰益。

昆明方言异于川渝黔方言,不可用西南官话一语以概之。方言的变化反映了昆明从高原水乡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变迁。

清朝云南地图

昆明汉族妇女2000年以前一个时期衣着穿戴,农村少数中老年妇女依然留有此般穿戴,阴丹蓝色调,顶头帕,着短褂配“的确良”衬衫,腰间系花围腰,脚穿撒花鞋(绣花鞋,绣花曰撒花)。妇女普遍会针线活,能撒花,纳鞋底,鞋面绣花鸟图案。云南紫外线超强,常年盘田种地,肤色不如内地人白皙,黑瘦显西南面貌,民系或受罗罗影响。如今撒梅女人已非青布束髪,其繁多的族群呈现多样形态。

《云南通志·南蛮志》干猡猡,唐时隶东爨部落,今与黑白二种散处云南、曲靖、东川三郡,妇人青布帕首撒弥,或作洒美(撒梅),其种类不蕃(繁盛),惟云南、曲靖二府有之,妇女靑布裹头,缝合两鬓间如帽。


昆明八十年代汉族妇女服饰穿戴
图源:昆朙市博物馆 官渡妇女穿戴


『称谓』

(jie),你家请,您请。我家说成“我jie家”。你jie是尊称,不单独说你。送客或自己吃完饭说“你家慢请!”,问候语“你家𠺝请了?!”问吃饭了没。“丝傅请问。。。”你问人说“唉”相当不礼貌,当然“哈喽”也成一种在商业管理当中的打招呼方式。

其他有趣的儿化音,如有名野生菌,读菌儿jier;坐具读“ 杌儿”wer;说衣服织品质量差“ 枵儿”xier。老派方言,如说现在,方言“这差chai”,说“串儿”ceuer。未接受过文化教育,未出过省的老一代人逝世,或许难听到了。

读音最显著的不同:去,音同“克”,“克哪点玩?”,同浙皖粤一致。发音有别的字如,读gai。, 读hai,鞋子说成“孩子”。不有biu,地州发音,恐龙抗狼布鲁biu。


祖公,明朝地方官,我,老子。较粗野的尊称自己,意为对方的祖先。用于争执,以壮气势;用于戏谑,以占上风。一般以“祖公”称呼自己,气势上带有压迫感,说我是你老子,是你爷爷,是你的祖宗,是长官,夸大辈分地位压制对方,另一个方反驳“矗空”,担心辈分过高踩空闪到腰。“毛动祖公呢东西!”意思不要动我的东西。“祖公累死累活,小喂狗呢背的良心。”意思老子我累死累活,你小子一点都不体谅我。地方官自称“祖公”也是职业上的习得性日常。老咱,老子,自称祖公的一个变体,纯正的官渡腔,老纵(纵,指衣服不撑拖,有皱纹)尤指城郊官渡农民。老倌儿,年长男性。孙悟空说昆明话问太上老君:“老倌儿,你克哪点儿?”

《西游记》第三五回:“行者仔细观看,原来是太上李老君,慌得近前施礼道:‘老官儿,那里去?’”

亲戚六眷三亲六眷,泛指内外亲戚。𤳖(番去,读“班”)班辈,辈分。𤳖,等辈。在讲究辈分的农村,以班辈论称呼,如你二十岁班辈大,即便对方五六十岁,要叫你耶或者爷,你喊对方老侄不为过。

《金瓶梅》第二十五回:“为人就没有个亲戚六眷,此是我姨娘借来的钗梳。”
𤳖(ban),《博雅》:辈也。一曰部也。
《增韻》:党也。

老爹,爷爷。姑老爹,父亲的姑父;奶奶就称奶奶;,妈;耶耶,比父母年轻的男性,如三耶称呼爹的三弟,小叔叫小耶;孃嬢(niang niang),比父母年轻的女性,如三嬢称呼爹的三妹;大爹,二爹称爹的哥哥们。大嬷称爹的哥哥的媳妇。三婶四婶五婶,爹兄弟媳妇。老囡,老姑娘(最小的女儿),老姑娘也指未嫁的大龄姑娘。不说“幺”,如四川重庆喊幺爷幺爸幺妹。在一个大家庭成长的孩子,口齿不伶俐喊人是件困难的事。

嫫,《說文》:母莫后切。古帝妃都丑也。黄帝妃。
《玉篇·女部》:“嬢,女良切。母也。”

耶耶称谓为其他省所罕有,比较独特,是古代称呼父辈的古语流传下来的遗存,同吴语。我一直不明白喊了爹的兄弟们三耶四耶五耶六耶七耶喊了几十年,哥的儿子喊我二耶,这个字怎么写,为什么要这么称呼,完全不明白。

其他地方的称谓。昌宁话有:阿祖(曾祖父)、阿太(曾祖母)、阿公(祖父)、阿奶(祖母)、阿大(伯父)、阿耶(叔叔)等;在玉溪市方言中,仅峨山话有阿婆(外祖母)、阿公(外祖父)、阿太(曾祖母)、阿爹(父亲)、阿嫫(母亲)、阿婶(婶婶)、阿嫂(嫂)、阿大哥(大哥)、阿大姐(大姐)等称谓词受彝语影响,峨山话也有许多称谓词不加“阿”,彝语“伯父”是借自汉语,与汉语方言一样;维西话:阿妈,妈。阿爷,泛称叔父辈男人。阿耶,父亲的妹夫;


夯包,蠢货呆子。家人或本村人之间好取小名诨名,如米贵、二狗、老丑、老瘟、老夯包、老和尚、老摩登(出自《楞严经》佛弟子阿难被摩登伽女相中摄入淫席。其二摩登modern音译,时髦,与米国文化有关。俗语“摩登,摸烟灯。”)、小凤仙这类土味的称呼,或许为了好养活,可能村人不知道你的大名,却能喊你的诨名,不管你长多大,满满的乡土情怀。江淮方言有夯不郎当夯里不呆,蠢笨。

《西游记》第46回:“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
耶律楚村(1191-1245)诗《寄冰室散人》:“佳人无不是摩登,幻术因循污此生。”

烂屎滥使皮旦臭货破鞋站电线杆的,婊子,妓女,淫乱的女人,站街女,失足妇女。烂屎出自英语nice,与抗战时期美军来滇有关,美军对做皮肉生意的风尘女子的美称,被巫家坝村民翻译成“烂屎”,由此传开。烂屎作为一个口语詈词,并非专指淫乱的女人,是方言文化的习得性。打凯士,接吻,英语kiss,20世纪四十年代流行于巫家坝机场和呈贡机场附近的村子。皮旦,骂不正经,出卖肉体、色相的女人之名。鄙袒,汗衣。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诗》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而衣此耳。

皮旦是鄙袒的俗误,如对上年纪作风不正派的女人,可称老皮旦。骂小姑娘小烂屎。骂烂屎养呢最性情;破鞋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前,当时大城市中一些为生活所迫卖身的下等妓女,人老珠黄即揽不到生意,只能去煤矿、林区去寻那些卖苦力的单身汉,往返路上磨破了绣花鞋。另一个传言是出自北京八大胡同,妓女在门口挂一双绣花鞋招揽生意,风吹日晒,绣花鞋成了破鞋。搞破鞋指和不正经的女人发生性关系,破鞋更俗一点;最近“宁波爱情故事”口罩流调刷新了失足妇女工龄限制,或许是流言传闻。“失足妇女”创新称谓是对迫不得已从事皮肉生意的女人的同情和非歧视性称谓,也是与时俱进,时代的进步;刷子,宋元指浪荡子、嫖客。刷皮子,嫖娼,找小姐姐。“皮子”指“女人”,“刷”犹为嫖、玩女人,引申指找女朋友,四川方言“耍朋友”,这个“刷”是明清时期“刷子”意义的遗留。今天云南方言称找女朋友、玩女人方面有手段为“有两刷子”,“有几刷子”。“有两刷子”亦指有本事;有今年(2022年)大树营城中村里的扫黄,昆明城区扩张,原本以军屯形态形成的村子成了如香港城寨一般,盖密麻间杆的房子,或为出租房屋或为了等政府拆迁;找小三与搭偏厦同质,是社会进步后的称呼,就是姘居,轧姘头偏厦:正房侧面的简陋小屋;



老砍,小老砍老砍头背招子的背断扁担的,该死的,对亲近的人谑称,如妈骂儿子“小老砍玩火又尿床了”。背招子源于旧时代被判处死刑者,绑赴刑场时都要背着一支硕大的纸招子。招子形如宝剑,上写其名其罪,红笔勾决。东帽,混账家伙,对亲人的谑称。老东帽,老家伙。官渡话语境中的“老兜兜”人称,泛指背后说人闲话,行为乖张,己所不齿的女人,指渣精老奶。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珍道:“这个老砍头的今儿才来。”

猓猓(luo luo),㑩㑩猡猡,猓猡罗罗指代少民,彝族。说人“㑩㑩”指不讲道理不可理喻。《山海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以及《天中记》谓云南蛮人称虎为“罗罗”。常凯申日记在关系破裂之后称云南王龙云为“猡猡”,龙云云南昭通彝族人,受汉文化熏染,彝人文化原始落后,主政云南后自认汉人,族群身份非个人主观选择,受客观条件诸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气候、权力格局及文化心理的影响。民族身份认同论、差异论、取消论、同化论、种族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族群的演变,以及治理的需要而归纳出来的观念认知,如今是民族共同体意识。你现在知道罗罗有几种写法了。

罗罗族之细分族群,据《云南通志·南蛮志》有爨蛮(爨cuan,在曲靖)、阿车(爨蛮,在易门)、东爨乌蛮(爨蛮)、黑猡猡(黑彝,滇夷贵种,土司)、白猡猡(白彝,于夷种为贱)、妙猡猡(土蛮官舍之裔)、海猡猡(平坝区种水田的白彝)、干猡猡(居山区的㑩㑩)、撒梅、普特猡猡(昆明独有以捕鱼为业的㑩㑩,撒梅在滇池东岸,普特在西山脚下,昆阳也有捕鱼的㑩㑩)、阿者猡猡(东僰乌蛮之苗裔)、鲁屋猡猡(临安府,居住饮食与黑㑩㑩相似)、撒完猡猡(蒙自县独有)、阿蝎猓猡(师宗县独有)、葛猓猡(弥勒县独有)、普拉猡猡(广西州即泸西县独有)、大猡猡和小猡猡(景东独有)。

《旧志》:爨蛮,种类甚多,有号卢鹿蛮者,今讹为猡猡。凡两迆之内依山谷险阻者皆是名号差殊(差异),言语嗜好亦异大略。寡则刀耕火种,众则聚而为盗。男子椎髻摘去髭须,左石佩双刀,喜斗轻死。妇人披发,衣皁(zao黑)贵者饰锦绣,贱者披羊皮,耳穿大环,翦(剪)发齐眉,裙不掩膝。以腊月为春节,竖长竿设横木左右各坐一人,以互落为戏。病无医药,用夷巫禳(神鬼祭祀除邪消灾)之,巫号大觋皤(xi po,男巫师),或曰邦禡,或曰白马,取雏鸡雄者生刳两髀(bi大腿),束之细剖其皮骨,有细窍刺以竹签,相多寡向背顺逆之形以占吉凶,或取山间草齐束而拈之,略如著法有夷经皆爨,字状类蝌蚪精者,能知天象,断阴晴。民间皆祭天为台,三阶以祷。其部长正妻曰耐德,非所生不得继父职,若耐德无子,或有子早夭,始及庶出(非正妻没后代)者无嗣,则立其妻女死。以豹皮裹尸而焚葬,其骨于山非骨肉莫知其处。多养死士,名曰苴可,厚赡之,每兵出则苴可为前锋,军无行伍纪律,战则蹲身渐进,三四步乃挥标跃起,人挟三标发其二必中二人,其一则以击刺不发也。又有劲弩毒矢,饮血印死,以射禽兽去,其射中之肉而食之。部夷称部长曰撒颇,华言主人也。夷性憨而蛮,主诸酋长果于杀戮,每杀人只付二卒携持至野外掘一坑,集其亲知泣别,痛饮彻夜,味爽乃斩其头堆坑中,复命更使二卒勘之,乃许其家收葬,虽素昵者(亲密者)欲杀却杀之,出令勿敢丏(mian无视)者,其家人亦莫敢怨憝(yuan dui,怨恨),用法严诛求无厌。每蛮长有庆事令头目入村寨计丁而派之,游行所至阖寨为供帐,无少长皆出罗拜马前,邻寨在数十里内者皆以鸡黍馈,无以应诛求,往往潜出他郡,劫掠所得头目私分之,官府檄下督责则缚数人应命。《蒙化府志》:甘淡泊,习勤苦,祭祖,设尸族认大宗,事尊长上,宴会则踏歌跳舞。《新平县志》:男妇衣服多用红绣,长幼有节,尊卑有礼,会饮以跪为敬,凡设席必以生肉剁碎用蒜调和分而食之。《赵州志》(凤仪县):事必决于火头,居则常围一坑,客至同之,行则背挂皮袋,所需悉备。《临安府志》:俗或以六月二十四日为节,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年,至期搭松棚以敬天祭祖。《东川府志》:聘妇议银币,娶议牛马轻重多寡,凭媒妁(shuo媒人)口,贫者不易得妇,爨之父母将嫁女前三日持斧入山伐带叶松树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枸列械环卫,壻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两家械而斗,壻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逐浇,大呼亲族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三,新壻挟之上马三,则诸爨皆大喜,即父母亦以为是爨女也。新妇入门,壻诸弟抱持新妇扑跌,人拾一巾一扇乃退。及月爨女归家子生,壻家别议以牛马迎之未生子,夫婚相见不与语。《腾越厅志》(腾冲):蒙山老爨不死久则生尾食人,食不认子女,好山畏家,健走如兽,土人谓之秋狐,然亦不恒有。《伯麟图说》:一种爨蛮,其名最古,又号卢鹿蛮。男子去髭须,好勇。妇人皂衣被绣綵(彩),或羊鞟(kuo,去毛的羊皮)以别贵贱。曲靖府属有之。
爨蛮-伯麟图说


乌蛮黑猓猡-伯麟图说
《皇朝职贡图》:妙猡猡,皆土蛮官舍之裔,或称虎头营长,或称官娜,与黑白诸种异,广南、元江、开化、镇元、大理、楚雄、永昌、永北、丽江、姚安十府皆有之。无部落,随各属土流,兼辖貌猛性悍,善用镖弩,耕种山地,冬月围炉中堂,举家卧其侧。男子椎髻短衣。女青布缠头,以幅布披右肩 绾(wan卷)于左腋,短衣短裙,跣足(赤足)无袴(ku裤)。婚姻听女择配,其输租税,与各种同。《旧云南通志》:耳带圈环,常服用梭罗布,妇女衣胸背糚(妆)花,前不掩胫(小腿),后长曳地,衣边湾(弯)曲加旗尾,无襟带,上作井口,自头笼罩而下,桶裙细摺(折)。在阿迷(开远)者为诸种所敬惮(敬畏),其丧则合寨醵(ju筹资)金为助。在蒙化(巍山)、丽江、鹤庆、腾越(腾冲)、楚雄、姚安、平彝(富源)、新兴(玉溪)、永北(永胜)王弄山者,不著其种类,止曰猡猡,所居茅舍中堂作火炉,父子妇姑围炉而卧。惧箠挞(鞭挞)而不畏死,祭以羊豕捶死不杀。在姚安者性狡悍好为盗贼。在新兴者居昌明里力田为生。在腾越者专资射猎。永北又有号猡猡者与四川建昌诸猓同类,纯服氊毳(毡毳),男女皆跣足,每踏歌为乐则着皮屦(皮鞋),男吹芦笙,妇衣缉衣跳舞而歌,各有其节,又称猓落蛮,男鹊帽襞(bi褶皱)积衣,妇三尖冠,以采樵耕艺为事。在新平者又称白脚猡猡,以白布束其胫故名 。《永北府志》:一种无姓氏,男子跣脚蓬头,麻布为衣,女人身穿短服腰系桶筒裙,开山穵(挖)地资种荞麦,不知漱盥(漱口盥洗),鲜通礼仪,男女野合自配,身没火化收骨,埋葬插松枝以棲(栖)神。又一种其人湻(淳)朴,男子以帕包头,麻布衣服及膝,女人青布束髪,背负羊皮,男子耕种易食,女人绩麻营生,婚配通媒,没后棺殓掩埋,春秋祭祀,彷彿汉礼,其姓氏姓子、姓禾、姓折、姓脚、姓勿、姓敢、姓罗、姓羊外,无别姓。《伯麟图说》:结茅松间,围炉坐卧,男或罗衣鹊帽女三角冠,胸背刺绣文,吹芦笙,自清越(清秀拔俗)也,蒙化厅及永昌有之。
妙猓猡-伯麟图说
妙猡猡-顾见龙-滇苗图说
妙猓猡-云南三迤百蛮图
《皇朝职贡图》:海猡猡,惟曲靖府有之,一名坝猡猡,居平川,种水田,土人以田亩广延者为海,或呼为坝,故得名。或云即白猡猡也,与齐民杂处,其服食语言俱相似,惟与同类语则有别,勤于耕作,急公(热心公益)输税,间有读书者。《旧云南通志》:寻甸有之,居家俭朴,性情和纯且知读书。
海猓猡-伯麟图说
《皇朝职贡图》:干猡猡,唐时隶东爨部落,今与黑白二种散处云南、曲靖、东川三郡,无专设土司。居尚楼屋,食贵盐蒜,人貌皆黑,男子束发缠头,耳缀圈环,衣花布短衣,披羊皮,用麻布裹胫,着草履。妇女以白麻分辫,束发,顶缀海巴,其婚嫁以奢侈相夸,每食插著饭中,擎拳默祝以为报。本性勇好斗,不通华言,颇勤耕织樵采,岁输赋税。 《旧云南通志》:婚嫁尚侈,诸种人所不及。丧以牛皮裹尸,束锦而衣之以薪。杀人偿之以财,有雠(仇)怨虽父子兄弟,推刃不顾 。《沾益州志》:于夷人中最贱苦,织麻捻火草为布衣之,男衣至膝,女衣不开领,缘中穿一孔从头下之,名套头,虽高冈硗陇亦力耕,及之种惟荞菽燕麦,四时勤苦尽足食,懒农及衣棉者众,讲罚之。茅草板片树皮为矮屋,中设火炊,男女两列坐宿,四时日夜火不断。刻木为信,各收其半为交易之符。极谨朴,无敢为盗 。《宣威州志》:不知洗面、脚,不着履,轻迁徙,不耐搔扰,稍不如意即合寨逃往外境呼。黑、白猡猡为主,见既跪拜,侧不敢坐,婚姻以类,不通黑干夷。《东川府志》:靡莫别种,最勤苦,近皆畏威怀德,一洗从前旧习,业儒者千之一余。皆刀耕火种,农隙则荞牧渔猎。男子椎髻帕首,妇人青布帕首,同服麤(粗)麻布衣,其自织也。所食燕麦,婚姻之礼未受聘者额饰具,其长重门户,否则其下不服,聘妇以斗米娶妇,炒面和蜂蜜为团。疾病信巫祝,卜以鸡骨,葬以火,缚尸如猿猴,使人跃踴(踊)火上,助喝其长死。游骑换弓弩,周围驰骋名搅魂马,祭祀则揭牲畜心肝于竹杪(miao梢),绕尸旁歌舞,孝子受贺,孝妇衣彩燔,毕拣骨纳器,悬屋中,或送入鬼洞,近亦渐习殡殓。旧日蛮出入必佩环刀,左插药弩,近皆解去昔。酋长鞍马以金银饰,一具有价値千金者,败亡之兆。歌类楚巫,哀而荡,细而繁,今并劝谕渐改。
干猡猡-顾见龙-滇苗图说
干猓猡-伯麟图说
《皇朝职贡图》:撒弥,或作洒美(撒梅),其种类不蕃(繁盛),惟云南、曲靖二府有之。居处与齐民相杂,其人面目多黑,男子椎结青布裹头,衣褐披氊(粗麻袜子或兽毛、粗麻制成的衣服),白布束胫,着革履,腰短刃,俗嗜酒,以角(牛角)为杯,颇勤耕种,输赋税,间有知书者。妇女靑布裹头缝合两鬓间如帽,着绿衣,披靑布单,系白布短裙,着履,能织布及毛褐(he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旧云南通志》:男挽发如鬏(jiu),长衣短裩(裤),妇短衫短裳,滇池上诸州邑皆有之。绌于治生(生计),不敢为盗贼。居山者耕瘠土,贩薪于市。住水者举家捕鱼,仅能自给。《伯麟图说》:性谨,愿居山耕瘠土,水居者捕鱼自给,云南府属有之。
洒美猓猡-顾见龙-滇苗图说
洒美猓猡-伯麟图说
《旧云南通志》普特,以渔为业,性耐寒,舟不盈丈,而炊爨(炊具)、牲畜、资生(赖以为生)之具咸备(皆备)。又有泅水捕鱼者,丹须蓬发,竟没水中与波俱起,口啮(衔)手捉皆巨鱼,令滇池旁碧鸡山下(高跷村)有此种类。《宁州志》惟捕鱼,不事耕种、商贾。
普特猓猡-顾见龙-滇苗图说
普特猓猡-伯麟图说

其他罗罗

白猓猡-伯麟图说


黑猓猡-伯麟图说


撒桓猓猡-伯麟图说


阿者猓罗-伯麟图说


葛猓罗-伯麟图说


摩察黑猓罗-伯麟图说


披沙猓罗-伯麟图说


普拉猓罗-伯麟图说



回子,苗子,鞑子,回苗蒙满,相当于说汉人是汉子。回子,元世祖征召西域兵南征大理,大迂回包抄南宋,始有囘民,在昆明置中庆路,全省留囘人以为防备各处,分置屯田,咸阳王赡思丁之遗种遍居滇省各地。说人“苗”,指人脾气犟,不好相处,历史上苗人和汉人不相往来,不存在汉苗通婚,说“这个人太苗了”指这个人不好相处,脾气苗。鞑子,是指古代中原汉人通常对北方不堪教化,野蛮愚昧的游牧民族的称呼。 蒙元汉人地位低,鞑子住汉人家里欺压汉人,元末发生“杀家鞑子”。杀鞑子源于江淮官话。说你只敢在家里横,“你只杀得家鞑子!”,小时候常如是说兄弟。《云南地志》称云南有种族一百三十余种,汉人于明朝由江南迁入,滇回元朝自陕甘来,土人多爨、僰二种。

《云南地志·上·人民二·种族》:云南汉人在明以前者已迁至辽东、山东,今之汉人则明初自江南迁入也滇回自陕甘来,元时已盛。 其土人多爨、僰二种,又有三苗、吐番、交趾遗裔,爨分东西,凡猓猡皆属爨,曲靖、东川、昭通、大理、蒙化、丽江、临安最多。 僰人其部落接壤缅甸车里,凡猡夷皆属僰,云南府、曲靖、临安、武定、广南、开化、元江、镇沅、普洱、大理、楚雄、永北、丽江、景东最多。 苗人,三苗之遗,东川、昭通最多。 𤠫𤠫(傈傈)古猔,吐番之遗,楚雄、大理、丽江、永昌最多。 侬人、沙人交趾之遗,广南、开化最多。 除汉、回外,其族共有一百三十余种,今大半无迹可寻,即猓猡、摆夷等之为代表者,亦日见凋零,此保种之难也。
《昭通志稿·人种志》:回子,昭通自元时置宣慰司屯田戍兵,类多滇回半皆流落于此,及有清改土,哈元生两次平定所带兵丁亦多滇回,领土占籍,遂先得东南北一带高原,通计所建淸真寺,如北乡之黑石垇、大营鱼,脊东乡之龙洞汛、八仙营、水塘基,上干河南乡之高松树,自古乐、白石冲、沙发岗、所乐村、干田坝等处。咸丰以前共系四十八所,城内东南角犹复聚族而居,滇回之盛已,可想见性勇悍,尚武力,适值杜文秀称号大理,高松树褫革(ci ge,革职)副榜马登崑首倡遥应,遂酿成昭通十余年之巨患。迨(待)同治八年补,大理提督唐友耕由川援滇至昭,剪除渠魁(大头目),汉、回、夷、苗始得各安生业,而滇回较夷苗为多,约占昭通十分之四。
《滇乱纪略》昆明人张涛纪述回乱围城,滇南回子入昆明城后其习俗与城市习俗的冲突


《皇朝贡藏图》:苗人,相传为槃瓠之种(盘瓠,神话人物),楚、粤、黔皆有之,其在滇省者惟曲靖、东川、昭通等府,花苗随各属土流(土司流官)兼辖。其人喜居水滨,耐寒暑,男子青布裹头,短衣,跣足,性狡而懦,勤耕作。妇女束鬓,戴五色花冠,耳缀银环,着紫布短衣,系绣花布裙,跣足,能织苗锦,常携竹筐入市贸易,过节序则击铜鼓吹角赛神(设祭酬神),土宜杂粮,输税惟谨。
《昭通志稿·人种志》:苗子,有花苗、白苗二种,每附岩结庐,依水凿田,不畏烟瘴,善制弩箭除毒蛇制猛兽。花苗恒自织五彩厚花布衣之故称花苗。白苗则自织细白麻布衣之故称白苗。习用汉话,生活简单,同类言语仍谈苗话,与夷人大同小异。

生苗-伯麟图说
花苗-伯麟图说
《旧云南通志》:苗子,有九种,黔省最多,在滇则宣威、镇雄亦有之,多是花苗,居水滨,不畏酷暑,多田、罗、陈、蔡四姓,形状类黑干夷,蒙布为冠,饰以彩绒,短衣无襟,腰连细摺(折)短裙至膝,跣足,节序击铜鼓吹呐叭欢聚赛神,书契(文字)、数目、字迹并六十甲子(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皆如汉制。余不同,亲迎壻步行,迎妇归始置酒待客,母家三日后以牲畜送壻家,以为妆奁(lian嫁妆),壻家答以牛马布匹即准财礼厚款送归。死则毡裹,舁(yu抬)而焚。诸野(民间)婚配各以其类,不通诸夷。《东川府志》:有苗氏之遗,禹奉帝命徂(cu出)征者也,至今其性犹善治田,东川在战国属楚地,故有苗人所居树棚为墙,削树皮为壁,编叶为瓦,制度颇善,性懦而狡,善治田,为爨僰服役,其男子青布帕首,青布长裤,跣足。妇人绣巾高顶金银大珰(帽上金银饰品),青布衣,桶裙,所食米就地垒而炊 。《镇雄州志》四境皆有,好山居,男女任力(尽力)刀耕火种,以供食用。服饰俱不甚异,色尚青白,以彩绵织文于布为衣,男女皆然。婚姻不先媒妁(shuo媒人),每于岁正择地树芭蕉一株,集群少吹芦笙,月下婆娑歌舞,各择所配,名曰扎山雨,意谐和男女,归告父母,始通媒焉。以牛马布匹为聘,嫁娶迎送亦以人多为荣。葬有棺,无敛祭宰羊,击高颡(sang额头)鼓以为哭奠之节,三年内不食盐,不莳(种植)蒜。性忠朴,居寨不论人户多寡皆立乡老(乡里年高德劭的人),事争曲直必从乡老判决,乃鸣于官,为人佣佃事所尊如父母,不喜争斗,见城市衣冠(穿戴官服的官员)辄鴃啅惊避,此则诸苗性情风俗之略同者。
苗子-伯麟图说

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中土对南蛮的德化深且远,蛮夷从汉读书,而滇回聚族而居,合群善斗之风依然不衰。

《云南地志·上·人民四·风俗》: 滇人种族繁杂,深居山谷,数百里外即不同风,然事田牧,击鲜饮酪(喜生食,均可凉拌腌食),椎髻氊裘(椎髻发型,披兽皮),有匈奴氐羌之俗则大略相同,自诸葛武候南征土人向化,一切被服饮食之效法中土者至今犹自诩曰诸葛所传,其德化深且远矣。 汉人皆徙自江南,吉凶之礼,往来之仪一本南京。 近数十年夷俗尽改,从汉读书取科第者时有其人,然其种类之弱亦坐是矣。 滇回聚族而居,自为风气与汉夷毫无混杂,虽经咸丰年间芟夷(shan yi杀戮,云南回乱或三迆回变)挫败,而合群善斗之风犹然不衰,较之土人优劣见焉。

土人语均出自缅语,为祭司掌有,族人不识文字且族语亦多丧失。汉、回说官话,云南府(昆明)、曲靖、永昌操南京话。大理通行白族话,白族在昆明和大理,昆明分布在五华沙朗、安宁太平、西山碧鸡观音山和白草村,观音山和白草村居房样式近年被当朝“唤醒”,经投资拆迁改造为白族民居,不见其白族衣装,如若不细观察,不听其方言,与汉族村落无异。

《云南地志·上·人民五·语言》:土人语言大概以爨僰人为代表,然与其文字均出于缅。如言天,爨谓之木,僰谓之发,缅谓之某,皆一音之转,其文字似中国籀(zhou大篆)形,特笔画简单耳,后又改为肄楷形,其祭司毕穆(毕摩)掌之,余人不识也,今其种类匪独(不单是)文字不识,并其语言亦多失之。 汉、回均官话,云南府、曲靖、永昌操南京语,曲靖低而缓,云南府浊而柔,其他各府皆平直易晓,无南蛮鴃舌(jue she,语言难懂)之音,惟大理通行民家话仍夷语也。
《云南通志·种人》:白人,古白国之支流也。旧讹僰焉,白遂称为一类,其实不相通。云南诸郡皆有之,习俗与华人不甚远。
白人-伯麟图说
白人-顾见龙-滇苗图说

文言记录历史上少数民族的称呼,有的带有反犬旁,如猓猡(彝族)、土獠(土僚,獞,僮族,壮族)、㺜人(苗族)、猺人(瑶族)、 狆人(布依族)、𤞰人(犭求,丽江鹤庆西域外野夷)等,多为“不服管教,未开化”。略读清光绪20年[1894]《云南通志·南蛮志·种人》,描述彪悍有脾气的或不符合礼教规范的族群,往往带有带有反犬旁,被认为是“侮辱性蔑称”,站在客观角度是“民族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苗瑶起源于中土却不断迁移成了国际性民族。最为传播甚广的是苦聪人,中学政治老师特别提过,由解放军带出深山,一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皇朝贡藏图》:土獠,一名土老,亦名山子,相传为鸠獠种,亦滇中乌蛮之一。从蜀、黔、粤西之交流人滇境,散居临安、澄江、广西、广南、开化、昭通等府,与齐民杂居。男子首裹青帨(shui巾帕),着麻布衣,常负竹笼盛酒食入市贸易。妇女高髻红巾,缝花布方幅于短褐。其治生最勤。生子置水中,浮则养之,沈(沉)则弃之。今俗亦渐革矣,鼓噪而祭,谓之迓(ya迎)福,其土宜杂粮,输租腻。《旧云南通志》:处处有之,而石屏、嶍峨(峨山)、路南较多,男子首裹青帨,服白麻,衣领上缀红布一方,妇人冠红巾,衣花绣。性悍戾,在嶍峨者樵苏(生计)自给。在路南者为人佃种(佃户),屋庐与僰人同。在新兴(玉溪)者居西山之麓,服食婚丧习同白猡,以孟冬朔日(冬季第一个月第一日)为岁首(正月)。《弥勒州志》:类摆衣(摆依),性柔,言亦略同,多王姓、骆姓,近亦读书。男子头戴帽,着两截衣,穿鞋。妇人戴青布一块,上穿颜色鬥(斗)成衣,下穿绣边桶裙,着鞋,亦能挑擔(担)勤织纺,饮食类摆衣。《古今图书集成》:阿迷州(开远)土獠言语服食近汉,泽居水耕,气质椎鲁(愚钝),尚勤俭,男女衣饰略同。《蒙自县志》:下居近水,以便农作,以十月朔日为岁首,习汉语。《镇雄州志》:言语、衣服皆仿汉人,搆(构)楼而居,去地三四尺,畜牛羊各牲于下,酷嗜犬肉,农隙广编节箕,入邨(村)落易之,非今节佳辰不轻宰杀,祀神于中霤(中溜,《释名·释宫室》:“中央曰中霤”,室之中央),或在室隅,云以邀福。性颇悍,戾有余,多健讼(喜好打官司),不足多行窃,去苗子远矣。《伯麟图说》:性直率,男子衣布,女服䌽(彩),或樵,或佃,俗与白猡略同,临安府及他郡州有之。
土獠-顾见龙-滇苗图说
獞人-伯麟图说
土獠-云南三迤百蛮图
《广南府志》《开化府志》:花土獠,服尚青蓝,妇女衣花绣短褐,系桶裙,婚不亲迎送,嫁者携酒食以荐壻家(夫家)祖先,自正月至二月,击铜鼓跳舞为乐,谓之过小年。谨案(慎查考)铜鼓马援伏波将军)征交趾时所遗,诸夷宝之,以志不忘。《伯麟图说》:男女衣彩布,女服绣褐,婚不亲迎,妇翁携酒肉饮壻家,正月至二月老幼击鼓互舞相娱嬉,开化府属有之。
花土獠-苗蕃图
花土獠-伯麟图说
《广南府志》《开化府志》:白土獠,性狡诈,重农力穑(se耕种),卜居(择居)近水,以便耕作。十月朔为岁首,习汉语,开化旧无此种,多自阿迷(开远)、蒙自流入。
白土獠-苗蕃图
《开化府志》:黑土獠,喜种水田,男穿青衣褂,女上穿短衣,用五色碎布簇成四方锦于前后,与补相似,下穿青桶裙,婚丧亦近花土獠,送葬女壻(婿)吹葫笙,跳舞尸前。《伯麟图说》:勤慎明礼,居多傍水,田事竣携馌(ye饭菜)之野以报土神,礼毕长者席地坐,少者跪进酒食,若享宾然。
黑土獠-苗蕃图
《他郞(墨江)厅志》飞头獠,目无瞳,周项有痕如缕,又名尸致鱼,乃夷妇也。夜飞头入人家食小儿,秽气侵儿腹即死,并能窃吞鸡卵鱼腥,头返合体如故,即以所窃之物供家食,如移其体于别地则不得合而死。今他郞腊白果地方尙存其种,古所谓飞头国是也。
《皇朝贡藏图》:沙人,安南土酋沙氏之裔,明初隶广南、广西府,屡不靖(不安宁),沐氏讨平之,后土官沙定洲据会城,为李定国所擒。本朝顺治十五年平滇,与迆东各郡同时归顺,岁输粮赋,散处,广南、广西、曲靖、临安、开化等五府其居多在高山深箐,名曰掌房,寐无衾(qin被)枕,坐牛皮中,拥火达旦,以耕渔射猎为生,出入带刀弩,性狡而悍。男女衣饰颇类齐民,其风俗多同侬人,而慓劲过之。《旧云南通志》:在广西者属于陇氏,在富州者属于李氏、沈氏。维摩水下,地辽阔,诸夷互争,以强力相兼并,又有青龙六诏者狰狞尤甚,地产老杉生悬崖千丈,间伐之,多无全材,坚逾蜀产。罗平州亦有沙人,器用木,婚丧以牛为礼。《弥勒州志》:种家亦作仲家,即沙人也。性刚直,出入佩刀,善弓弩,好猎亦善耕种。男穿青蓝两截衣,头戴青帕,跣足。女如男束鬓插簪戴帕,穿绣衣绣裙,饮食与摆衣同,不淫,劫掠为事,父母死亦知戴孝,不食肉,差异于诸夷。《师宗州志》:所居架木为楼,四垂檐瓦,男妇共处一室,祖堂、厨灶、卧处备焉,牛牢、豕棚、鸡埘(鸡窝)、羊圈、马廄(厩)具列楼下,臭秽自若也。《开化府志》《广南府志》:亲死所祭之肉不食,或弃,或馈诸同人。《宁洱县采访》《他郎厅志》:居多近水,以渔猎为业,如遇官差赴寨,辄以药入饮食令人气涨,几至殒命,谓之沙药。《罗平州志》:器用木,婚丧以牛为礼,死用薄棺葬,女媳盛装罗立,曰站场,毕舁于野,焚而掩之,病不医药,惟事卜鬼占吉凶,另有卦书。《阿迷州志》:依水楼居,习狡诈。《柏麟图说》:沙人多艺,能于悬崖千丈间伐老杉,量材成器,又能作沙釜(沙锅)竹匙(竹勺)以易粟,广西州及他郡皆有之。
沙人-顾见龙-滇苗图说
沙人-伯麟图说
《皇朝贡藏图》:狆人,与黔省狆家苗同一族类,曲靖、昭通与黔接壤,故所属皆有之。在曲靖者宋时隶摩弥部。在昭通者唐以后均隶乌蒙部。本朝改设流官(改土归流)管辖,其人好楼居,男子缠头,短衣,跣足。妇女以青布为额箍,如僧帽,然饰以海巴耳缀大环,衣花布缘边衣裙,富者或以珠缀之,白布束胫,缠足,着履。男女皆勤耕作,输赋税,嗜食犬鼠,风俗朴陋。《旧云南通志》:习俗俭约,构楼而居,病不服药,惟务祭鬼,习俗大约与沙人(壮族的支系之一)同 。《平彝县志》:相传为宋时因罪投荒(贬谪流放)者,祀祖犹类华俗,多姓王。
《皇朝贡藏图》:侬人,其土酋侬姓,相传为侬智高之裔。宋时地曰特磨道,明改广南府。本朝平滇设流官,仍授侬氏后为土,同如今广南、广西、临安、开化等府有此种,喜楼居,脱履而登,坐卧无牀(床)榻。男子以青蓝布裹头,衣短衣,白布缠胫。妇束鬓裹头,短衣密钮,系细折桶裙,着绣花履。性悍好斗,出则携镖弩,其类沙人相似,岁纳粮赋。 《旧云南通志》:其种在云南习俗大略与僰夷同,甘犬嗜鼠,妇人衣短衣长裙,男子首裹青花帨衣,麄(粗)布如絺(chi黹,缝纫),长技在铳(火铳),盖得之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王弄山教化三部亦有之,盖广南之流也。《师宗州志》:齿黑面黄,男女服饰亦似沙人,语言不通,择危坡绝壁处,下临水乃居,种植糯谷,好割犬祭祀,妇种绵纺织,时带环刀标枪,常以蛊毒害人,形性真如犬羊。 《广南府志》:性好奢侈,女勤耕织,惯挑棉锦,婚姻则以歌唱私合始通,父母议财礼,病不医药,惟知祷神。《开化府志》:亲死素食,麻衣,土巫卜期,火葬,不拘日月远近,岁终服即除。
侬人-顾见龙-滇苗图说
侬人-伯麟图说
《开化府志》《广南府志》:猺人,性犷悍,自谓槃瓠之后,自耕而食,少入城市。男女皆知书。多处深山,喜猎,善搏虎豹。衣服近汉,女人长衫拖裙。婚用媒。死者骸骨不落地,火化收藏。不争讼,不喜淫,所居之处不四五年即迁 。《他朗厅志》:自粤西迁来,居无定处,每至深山开垦耕种俟,田稍熟又迁别所,开垦如前,不惮劳瘁,耕种之外亦勤捕猎,服饰与猡猡同。
《昭通志稿·人种志》:猺人,昭通土著,上世难稽,相传猺人先来居此,又言蜀汉时马忠为牂牁(zang ke,汉时郡名,旧遵义府以南)太守,率兵赴郡,一部误入此地不能出,见其川平野旷,地沃田肥,遂穴地而居。今四乡高处猺堆尙多,号曰马湖子,后为乌蛮灭之。
猺人-苗蕃图
《开化府志》:阿猓,性鄙而淫,婚嫁悉听男女自择,合口琴吹唱,相悦为夫妇。男衣白麻布,妇人蓬头跣(xian赤)足不加修饰。父母兄弟临终,举家强灌酒,以为别名曰永诀酒 。《伯麟图说》:性粗略,男妇皆衣麻,春日踏青,削竹至薄,合而持之,含㗅啴谐以为乐,开化府属有之。
阿猓-苗蕃图
《开化府志》:阿成,性怯懦,畏汉人,质朴行俭,暇则网鱼戈鸟,每就食田间,必负薪(烧柴)以归。妇人不事银饰,婚嫁以牛成礼,丧尙简略,麻衣草履,盖夷类之最可悯者。《伯麟图说》:勤俭畏法,婚必以羊、酒,娶时挹(yi舀)瓢水倾女足前,谓之压性。
阿成-顾见龙-滇苗图说
阿成-伯麟图说
《皇朝贡藏图》:苦葱(苦聪,拉祜族),爨蛮之别种,自元时归附,今临安、元江、镇沅、普洱四府有此种。居傍山谷,男子椎结,以蓝布裹头,着麻布短衣,跣足,挟刀弩猎禽兽为食。妇女短衣裙,常负竹笼入山采药,土宜禾稻,岁输粮赋。其在三猛者以六月廿四日为年,十二月廿四日为岁首,至期烹羊豕祀先,醉饱歌舞 。《旧云南通志》:性险,居山崖,种荞稗度日,男女混杂,不知礼仪,衣服多同糯比 (窝泥,哈尼族)。《宁洱县采访录》《他郎厅志》:思茅、威远、他郎、宁洱有之,性情湻(淳)良,近亦颇知礼义,男穿青蓝布短衣裤,女穿青蓝布长衣,下着蓝布桶裙,短不掩膝。耕种之外男多烧炉,女多织草为排,负鬻于市,剥蕉心煮食,亦负薪入市 。《思茅厅采访》:形状麤(粗)野,打猎为生,居处无常,山荒则徙。
苦葱-伯麟图说
苦葱-云南三迤百蛮图

傈僳

傈僳-苗蛮图说

俅人

俅人-苗蛮图说

蒲人

蒲人-伯麟图说

水摆夷。摆夷,傣族,Tai,国际性民族。

水摆夷-伯麟图说

旱摆夷

旱摆夷-伯麟图说

花摆夷,花腰傣,版纳小勐养及新平、元江等地有之。

花摆夷-伯麟图说

峨昌,阿昌族。

峨昌-伯麟图说

大猓黑

大猓黑-伯麟图说


《昭通志稿·人种志》其他族群。

民家,种系夷人,渐学汉制者也,性颇狡诈,不尚忠实,同类相聚仍操夷语,外人莫解。
假汉人,原系外省无籍之徒,于未改土(改土归流)之先潜入猓地,土司留配夷女,或因掳掠而至,积久与夷女相合,其所生男女遂名为假汉人,从尚夷习,性殊狡猾。
英人,自道光中与外国订立内地通商、游历、传教等条约,光绪中叶英国索氏始来昭传教,然尚侨居,无一定住所,后竟自由购地建造教堂,华阁云连,比屋鳞次余者赁与佃居,与本籍无异矣。
法人,同治年间即来斯土,初亦赁屋,后乃自行购建,此外如日、美、德等时亦游历及昭,然皆数月或数日辄行,常驻者惟法与英人耳,抑皆及瓜而代与占籍入昭者小异。

云南民族习惯语言的变化“渐且革心向义,用夏变夷骎骎乎”(骎qin,变化快),经过明清两朝经略,云南逐步成为说汉话的行省。

《昭通县志稿·方言》:土语尤不同,杨升庵《南诏野史》谓滇有百种,则其族亦甚复杂,其语言亦不相类。昭处东陲仅有夷、苗二族,皆各有其土语,至改土时,奉拨之汉人惟云(昆明)、曲(曲靖)二府人最多,其籍皆来自大江南北,尽属官话,悉无异也。
回子,音淸而尖,旧有文字曰天方字,习之者阿吽(訇)而已,回文字母二十有八,有古字母,今字母之分古字母,造法起于圆点,今字母造法起于圆圈,变化错综,万字以出音母念法,与汉文注字音母相近,标示四声亦略相类,书法横衍右行,习用刀笔如木板竹签等,犹存汉时之古制耳。
苗子,僻处山陬(zou山区偏僻处),知识浅陋,与汉人往来习用汉语,自相聚谈仍用夷话。其音短而突,有文字,分三十七字母,有音者,十无音者,二十七读分五音,有尖高平上长之别,一字数音,或数字同音,半起象形会意谐声,及作各种记号以志别者。计度以两臂伸直时其两指尖之距为一罗,分时以干支,例如猪年羊月猴日如汉人。问人之岁则答曰属龙,或属虎等,盖沿用夷习耳。
夷语,音浊而拙,族本土著,当改土时全县人民汉少夷多,故所言大半夷语,其族与外人交际则习汉话,与仝(同)类言则操夷语,外人闻之瞠目而不知也。其方言前志载之綦(极)详,系照旧本转录,年湮代远,传闻错讹,但试与彼族言已觉少差,即证之边远之音尤为不合,况今彼族之人多进学校,语文尽属汉字,故彼语不复再列。

外国语言的借词和译词:

老朵,波斯语doost朵斯提指朋友,称滇回自称。大杂居小聚居下一般说回子。
老可,阿拉伯文kafir卡菲尔,指汉人。
川普,trump,打扑克时出示王牌,英译词。
洋老眯,mister和miss的mi眯,洋人,老外,国际友人。
洋嬢嬢,教堂修女。
保克醒”指“拳击”,借自英语boxing。
派司”指英语pass。
打派司”指“暗通信息”。
邮飞”指“邮票”。
火柴除叫洋火外,又叫发烛洋发烛。生火做饭用火钳擦击火石引燃含火硝和硫黄火草发烛,和远古时的钻木取火极为相似。
番茄叫洋辣子。
桉树叫洋草果树。(这个称呼还在喊)
十字镐叫洋挖挖。(这个也米兔)
腾冲话有来自缅语的词语,如“嘎匹散”指“衬衣”,“檫标”指“肥皂”。


伴儿 ,魂儿, 魂魄。小孩受惊吓时,老人替他压惊时“叫伴儿”,让魂归身。传染病过(传染)与他人,称“过伴儿”。归身,附体,附身。“三魂七魄吓着么难归身了!”;

师傅,丝傅,继同志称呼被异化后,先生根本没市场,昆明称某师;

小妞小姑娘小滥使,美女,小姐姐,女同志。电影《李米的猜想》,王宝强也说着一口奇怪的方言,骂周迅饰演的女司机“小烂屎,你要整哪样?”并非乱骂,而是方言的习得性,演变为非专属对象的骂,就像小时候乱骂“烂屎养呢!”真的就如字面意思?影评家不要试图拿大城市文化思维理解昆明方言。

李米的猜想


牛馆儿鸭倌儿,放牛赶鸭的人。劁猪匠,煽猪能手,“”音同“”,“敲鸡”“敲猪”。卖工的,旧时打工人。闪扁担,棒棒军,挑夫。小工,临时工。媒人,媒婆,婚介经纪人。小炉匠,锡补脸盆、口缸等用具的手艺人。剃头的剃头匠刮刮匠,托尼老师,理发总监。山老妖,习俗不同于海坝的山区人,腔调浓重。省以首的白脚杆儿,城里人。街油子,店主雇来诱导顾客购买的人,气氛组,托。关工资的,吃国家粮的,如工人,国家干部,体制内的。扫街心的,清洁工,环卫工人,也是不受见待。跑堂的,抬盘子的,饭馆服务员。舔盘子的,乞丐,花子,要饭的,一般在馆子里吃剩下的饭菜。舔碗,旧时代穷苦节俭的人家,饭后往往将空菜碗里的油迹或沾着的细菜沫子用舌头舔净,体现了物质匮乏年代里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四合院住过,老辈人有舔碗习惯,年轻一辈看着不舒服,也是新旧观念的碰撞。猫菜(猫得到老鼠或鱼腥类食物会对之发出怒声,或以示猫科动物的威性,或护食,玩弄再三,不立即吃下,昆明话中叫“哈猫菜”,哈猫日狗说对方仗势欺人口气大。后简化以“猫菜”来称那些故作威势、欺压群众的旧警察),老猫(八九十年代称呼,制服电棍有震慑力),条子(港台黑社会电影称呼警察的黑话),刀把子(国家暴力机器的新称呼,进一步明确谁持有),都指代警察。大脑壳,大脑袋,指当官的。差头,衙役,传案的。捧老二,强盗土匪。妥神,专门玩弄女性的二流子,骗子。毛贼,贼盗。小蟊贼,小偷。老叫,乞丐。打烂仗,流浪汉。乡约保正,在街道村庄中充大、好管街坊邻居闲事的人。原为明清时知县任命的乡村小吏。乡约是基层治理举措。


充军来的军犯,对于戍边屯田移民,云南亦是南方最优的流放充军发配谪戍流寓地,有水浒“贼配军”,如四川状元杨升庵,即杨慎,被世宗充军云南。白鱼口汉人什么时候迁入,没接触过族谱,不太清楚,祖辈传闻可能是明清充军来的,祖坟多为后代有财力重立的墓碑,年代多是嘉庆、道光。据说黑乔村民是最早居住在白鱼口的村民,从滇池上岸汉人瓦罐烧开水浇灌庄稼游说土人说你们的风水崩坏了,使土人移入黑乔坝子。白鱼口村在龙潭周边繁衍出村落,元朝凿海口河囤水田,滇池水位下降露出两大片湖泽,改造湖泽为水田,引龙潭水入田灌溉,半山区开辟荒地,一个半耕半渔的村落形成。能拿鱼摸虾,村子有山有水,风景极佳。开垦时间短,祖辈务农,安分上交公粮,没积累什么财富,没能力供后生成读书人。

在仇和当书记的时候水田退耕还湖,种植水杉。溪水为地下泉眼龙潭水,是微量滇池水源,可直接饮用,山林遭斫伐殆尽,遇大雨暴雨必山洪,有年份山里安葬的棺材冲进滇池,山洪进落水洞入地下河,龙潭水变浑如黄汤,泥沙进入滇池,滇池淤积化,龙潭水干涸,如今被狠狠打脸了。当初被大人支使去砍栗树、松树滇池流域原生树种当烧柴,不当行为助推了当前的滇池污染难以自净修复的局面。元朝凿海口河屯水田之前,这片属滇池范围,树林所在地之前是水田,上学时候家首安排来筑坝放田水,稻浪一大片,成群结队的麻雀鹐啄谷穗,这个时候要“骇雀”(he quer,驱赶麻雀)。盘田种地,未必有所谓的“环保意识”,树和植被与庄稼是对立的,如遮阴影响光照,与庄稼抢夺水源养分,“刀耕火种”能肥沃地力,倾向于斫树而非植树,除非种树肉眼可见的有利可图,所以说,城市化当中的环保经济以旅游导向的人文景观是工业化的产物。而今年水稻上山,反向退林还耕,或许是基本平坝区可用于种植水稻或小麦农田转用于城建地产的价值更大,或基本农田已被占用的事实,耕地指标不够,只得另辟蹊径?

春夏
冬季

今年(2023年)尤为干旱,白鱼口白莲寺龙潭今年彻底干涸,白草村龙潭依然有水,或许是后山植受保护和保有量不同最直观的体现。

白莲寺龙潭彻底干涸,龙王也是干坐,作为不得,老尼姑擅自在池水投食喂养锦鱼,鱼或许挂了

气质化后的白草村。

白草村龙潭有水,其村以白族风格拆迁改造,村貌气质化了

龙潭没水,仇和林小溪干涸了。

2023年5月20日拍摄,水沟干涸

白鱼口滇池边探出滇池的山头下有一片水域,被留日学园艺的国民党官员庾恩锡看重,筑高基础,前部种植柳树围堰滇池为鱼塘,开发成私家花园,名曰空谷园,后山为其坟地。庾恩锡,字晋侯,过气明星庾澄庆的爷爷,果党跑路台湾,老头没跟着去,和一个小学女教师有一段婚恋,或许因朝代更迭变故跳滇池自杀,有点凄惨。始创大重九香烟,果党昆明市长,石头园林有造诣,磊楼和墓地建造出自白鱼口石匠之手。九十年代庾家后人回来看“祖产”,在白鱼口仙人洞墓园的入口处“南天门”带摄像机拍摄祖坟门洞现状,石阶梯顺山下走就是空谷园磊楼,墓地石头房子有其家族事迹的展列碑文。南天门、碑文、山间石刻在破四旧时悉数破坏,空墓后被盗掘,于是问村民咋个成现在的样子。坟地是影视的取景地。后一个中年妇女看见疗养院又一村(借晋宁长腰山拆除滇池边的“违建地产”的浪潮一并拆除,算是之前仇和只拆农村房子不对官家下手的延续)服务员在葡萄泉里洗东西,生气的说“这个是她们家的泉”,去投诉领导,离开前买了一斤当地韭菜根鲊,尝尝家乡的味道。滇池开行轮船的时候,省城人坐轮船来,打上一大盆水泉水带到船上,说是天然泉水。今年(2023年)葡萄泉干涸致鱼塘缺水,或许干旱岩溶地下水位下降,滇池会不会有一天水在海眼处全漏完了,那要惊呆所有人。

1950年代苏联援建的滇省工人疗养院在“南天门”门洞下方,滇池畔,面湖视野广阔,远处空谷园后山。老楼于1999年拆除原址重建

虞家算果党权力加持实业的家族,大观楼有庾园,在黑乔坝子占有大片土地租与人耕种,空谷园的山水土地靠吊打村乡保长的方式得到。以果党的尿性,观音山村解放前一大片皆为果党大小官员的坟地,风水宝地乎?让历史的车轮给碾平了,仅留有李培莲墓石牌坊,是果党拿捏少民最有力的印证。

祖辈文盲,父亲在改寺庙为小学校的地方读小学,能读水浒,七十多岁能适应苹果和安卓手机不同操作方式,能手写输入。母亲文盲,日常口语方言的词汇丰富。祖辈没文化“缺乏见识”,并非人笨,也不是不努力,或许一生依附土地,缺乏教育机会。

海口在徐霞客笔下有土人、㑩㑩和僰人等族群。附近观音山和白草村是连在一体的白族村,海口一个回子村(《滇回纪乱·滇南会城绅士公禀》:三迆回乱,回目杨振鹏起于海口,烧杀滇池海沿边村屯,同十八大司围困省城。百度上一大堆的起义说,或互斗说),小海口前白塔村有个鞑子村。双哨是罗罗村,内迁了,海口中滩及老街农田有大量螺丝壳,和昆阳河泊所发现的属同类,可能是居水域的㑩㑩吃螺蛳肉的遗存。海口在满清平定云南回乱后叫平定乡,属昆阳州管辖。回子和鞑子是元朝时蒙古人南征时候带来的,赛典赤囤水田挖海口河,色目人留守防备一方。昆明城区引水工程,一部分水源流入盘龙江用于冲刷稀释滇池,朝廷从水源地迁来一个村的㑩㑩到黑乔坝子,为他们盖住所,并建有教堂,云南㑩㑩和花苗转信洋教为法国人所传。昆明对土獠壮族无直观印象,真不知道壮族能汉话否,就㑩㑩多,村人请罗罗干活,他们之间对话像“打拍子”,称和我们说话不要说他们的话,不易于沟通。

昆明日常街面广场舞,还有㑩㑩左脚舞,一个音响“啊老表”节奏,在哪都是舞场,或一两人,或一大圈人,能从早跳到晚上,妇女红袄短裙,或戴如苗人银冠,一派无忧无虑的具有民族特征的城市人。



浪荡子,败家子。民国时期赌场遍布城乡,赌博方式五花八门,赌具有骰子、牌九、麻将、扑克、纸牌、花书,参赌人员面广,掷骰子摇宝,赢了钱逛妓院吹鸦片,输了钱盗窃、抢劫、杀人、卖房卖地、典妻抵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老鸡婆老吊台,老鸨。乌龟龟公酱油保(绿帽男),妓院中干杂役的男人,一般还充当保安的角色,南方叫龟公,北方叫大茶壶。

师孃,神婆,师孃一般玩神婆附体。端公,神汉,阴阳先生,给人在结婚、丧葬、建房竖梁、动土、迁徙,出远门等活动瞧日子出主意择黄道吉日,宜什么不宜什么,该怎么操办。一般出现干旱灾害,作物不能按节令播种,粮食减产,端公和师孃按职业习惯搞一套与人民政府不一样的做法如烧香求佛、祭龙、求雨、做太平会、算命、卜挂、跳神等既佛又玄道的行为(被认为是迷信)。几家、一个村或数村建小庙塑泥彩佛像,“挂功德”“献佛米”的形式获得乡民的钱米支持(认为是骗)。1984年两个老年女香客烧“头柱香”烧银锞子烧毁华严阁。最具规模的观音山庙会,每年农历6月19搞3天,爬观音山观滇池,引昆明四区八县民众在打谷场唱花灯对调子,热闹非凡,如今没了这种氛围,全然烧香贿狒,了无滋味。大体上,何为迷信与宗教,很难分清。

新的阶层,自雇型互联网文化从业人员,主播,拍视频和码字的。王八戏子吹鼓手,剃头修脚下九流。

孔雀,自作多情的人,源自“孔雀开屏自作多情”。奸鬼,刻薄吝啬狡猾的人。烂花子,欠钱不还的人,无赖。强白干,杠精。草铜锤(用稻草编盘在长木棒上,供糖葫芦插在上面沿街兜售的用具,因形似铜锤得名),草包,笨蛋,愚蠢的人。日脓包窝囊废老憨包老笨虫(蛋)草包,软弱无能的人。二杆子,浮躁不稳重的年轻人。半瓶醋,对知识一知半解又好摆显的人,“半瓶醋”能晃。打青酱,打酱油,靠边站。四眼狗四眼人,戴眼镜的人。 甩手客甩手掌柜,该自己做得事甩给别人去干,或作客空手不带礼物,甩俩个皮砣去吃饭。告嘴婆,喜欢告嘴的人。

讨债鬼,吞金兽,骂娃的话。胀饭的,骂人不干活只吃饭,骂小孩和废柴的话。禄荫堂首出来的,孤儿。老颠懂,老糊涂,昏聩颟顸的老人。搭头肉,拖油瓶,妇女再嫁时带身边的子女。闹包匠,顽童。

面糊头门槛猴(指在家里或家乡横,在外怂的人),孱头不出圈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上不得台盘上不了正场,缩头乌龟,懦弱无能、不善交际、不敢出头、怕出头露面的人。昆明人普遍不出头的习性,保守不冲闯,怕“枪打出头鸟”。冲闯,不怕羞、不畏缩,能出头,善于人际交往应酬,爹妈最喜欢这样的孩子。“上不得台盘”则有抬举不得,不登大雅之堂,如“狗坐轿子”。上台盘,《黄辞》认为原指可装在台盘里端到席面上去的菜肴,引申为上场面。温禄公瘟奴公,遇事回避躲闪,吞吞吐吐,缺乏勇气的男人。

《王词》引《海浮山堂词稿》:“上不的台盘总是空”。
《金瓶梅》第七十五回:“左来右去,只是那几句《山坡羊》,《琐南枝》,油里滑言,上台盘个甚么上台盘。”


赔钱货丫杈小囡儿(nan er),小姑娘,女孩。青头姑娘,未婚女子。老黄花,老处女。白板马马脸,不长胡须的人。半坡脚,缠足又放脚的妇女。老婆娘,旧指接生婆,已婚中年妇女。半截儿子弟,不懂事的小伙。老二气,不通事理的成年男子。小酱油,小杂种。老酱油,不正经女人的丈夫或父亲。开反花,老来月经或老不正经。石囡石女,先天无法进行性行为的女性。


老扒灰扒灰佬(江淮),与儿媳妇行好事的公公。扒灰,公公淫于儿媳。扒灰一词出现在明代。

谐音推敲说。“偷锡,偷媳”谐音。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扒灰者,公偷媳也。媳锡同音,借用耳。凡人家制造锡器,唤锡匠到家开炉铸造,锡匠偷锡,因有人在旁,无从下手,只好将锡倾人灰中,待无人时,从灰中扒出,怀之而去。扒灰之典所由来也。”清李元复《常谈丛录》卷八:“谓爬行灰上,则膝污”,“膝”与“媳”偕音,故“扒灰”即“污媳”之隐语。北方焐火烧炕,膝盖与热灰接触,“焐膝,污媳”谐音。火仲舫《花旦》闹洞房实录:“西北人更豪爽,闹洞房事小,还要耍公公婆婆,婚礼上先用墨汁涂黑公公的脸,戴上高帽。众人押着他,将墨黑搽在儿媳的脸上,西北话叫爬灰、盗竹。婆婆见状,觉的没脸见人,涂红脸,倒骑毛驴回娘家,当然是众人干的。这是对二老的另一种祝福,只有公公身强力壮,才对儿媳那个!”“盗”在古代有“私通”义,“竹”字在关陇一些地区读如“即”,音近“媳”。“倒主”、“盗竹”实为“盗媳”的方言写法。“盗媳”有点文绉绉,因此又替换为通俗的“偷媳”,“偷媳”过于直白,进而委婉作“扒灰”。

音变说。罗翔云《客方言·释言》(1932):“《小尔雅·广义》:‘旁淫曰通,下淫曰报。’今俗谓以上淫下曰爬灰。爬灰即‘报妇’之音变。”“报妇”之语典籍未见,音变也就无从谈起,何况“爬灰”与“报妇”读音并不近似,所以此说也是靠不住的。

隐喻说。傅憎享:道家的丹铅术,以女体为“鼎”或“炉”:性行为曰“冶”或“火”。大冶升火,炉须加“柴”。“柴”在《金瓶梅词话》及其他小说中,隐指男根,由“柴”又派生出棍、棒、杵等等。明乎此,《金瓶梅词话》中称性行为过滥为“九墩十八火”,称性行为之重复为“回炉”,便不言自明了。“扒灰”,翁在其子冶过之炉内扒其余烬而已,无他。熊剑:乡间土灶有一个很大的灶口,烧草或柴。以此口喻媳妇的牝。而爬灰和烧火是木叉或火钳进出灶口的动作。木叉、火钳喻阳具。

事象说。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四《爬灰》:“王荆公子秀早世,其妻另筑小楼以居,荆公时往窥焉。媳错会公意,题诗于壁,有‘风流不落别人家’句。公见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间‘爬灰’之语,盖防于是。”此谓源自典故。公公帮忙下厨:儿媳操厨做饭,公公“烧火佬”给儿媳添柴加火,土灶缺漏灰铁炉箅则要往灶口扒灰,公公成了“扒灰佬”。‘烧火的’、‘烧火格’成为‘妻’的代称。清光绪十年《玉田县志》:‘烧火的,愚贱戏称其妻也。’儿媳过门得事奉公婆,接替婆婆操持家务。因此‘烧儿媳妇’、‘烧媳妇儿’指公公与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此谓源自民俗事象。

“扒”“爬”在很多方言中指“交配”,如狗爬式,牛爬背,昆明你说将拖板车小车爬(摞)到大车上一起拖走被说成“带颜色的语言”,“爬女人”。弗洛伊德:德语的‘steigen’(‘爬’或‘登’)一词尤其具有性的含义,常说‘den frauenn achsteign’‘追求’,字面意义‘爬女人’,‘einalter steiger’老流氓,字面意义‘老登山者’, ‘ un vieux marcheur’老色鬼。 言人爬有夫之妇曰“禽兽行”,山东寿光话:凡与有夫之妇发生不正当关系都叫“ 扒灰”。新疆镇西地区(今巴里坤县一带) 将兄长与弟媳发生性关系称为“ 扒灰”。“扒灰”与“ 公公 ”没有必然联系,或许过于德国骨科,更受社会关注和舆论谴责。镇西土语:扒灰是兄长与弟媳发生非婚姻的性关系。烧火则是公公与儿媳发生性关系,给这样的公公叫做烧白头。东北话称“掏灰”,烧火与掏灰密切联系,榴红《酒鬼杨石匠的女儿》:“人家当然会骂他烧火佬。”黄尚军:“烧火:公公与儿媳通奸。四川人将‘对儿媳存有非分之想或与儿媳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公公称为‘烧火佬儿’或‘爬灰佬儿’。‘烧’也作‘骚’,在四川方言中有淫乱义。成都等地习俗,忌讳当着公公和儿媳的面说‘烧火’,而改称为‘烧锅’、‘煮饭’、‘上灶’等。”银川话中把跟弟媳有暖昧关系的大伯子称为“烧灰头”,这跟有些地方凡与有夫之妇发生不正当关系都叫“扒灰”的道理是相通的。扒灰的工具也被用来比喻与奸淫有关的男子,如银川话中称与儿媳发生性关系的公公为“灰榔头”,东北官话称“掏灰耙(钯)”,晋方言中称勾引女人的男子为“灰扒”“灰杵子”,进一步引申指品行不好的人,吴方言中将情夫称为“灰郎头”。河北涿县话把私通儿媳的公公叫“掏火棍”,上引《跻春台》中“扒火棍”也是此义。

婚礼上的闹公公隐喻和暗示。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婚礼后的第二三日招待男方自家的客人,西宁等地习俗,在席间酒酣耳热之际,由三五好友,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将公公捉住,给公公头戴一顶破草帽,谓之“闪花草帽扇火扇”,腰缠草绳一根,斜插火铲一柄,并用锅底黑色炭灰(俗叫锅墨子)调以青油,涂在公公脸上,谓之“打扮火爷”。这种哑谜式的戏谑,大约和西宁方言中的“烧火”、“扒灰”等词语有关。陈勤建《中国民俗》:在上海沿海一带渔民聚居区,旧时有一种奇异的次生态习俗,新婚之夜闹新房有“闹公公”的陋习。众人逼公公一手拿畚箕,一手接火钳(夹柴送灶膛烧火用具)到灶堂去扒灰,意为“爬灰”。陈道阔《儿女风情》:在我们家乡,媳妇与公公的关系是个禁区,又很微妙。新媳妇过门的合卺之夜,闹新房的压轴戏是“扒灰”。要媳妇端坐在方桌上,由公公手持灰耙子,在媳妇的胯下耙几下,表示公公与媳妇调情。所以,可怜的公公们往往在媳妇进门,受过叩拜,三杯两盏后便逃之夭夭。网文:在萍乡市湘东区大义村的一对年轻夫妇的结婚现场,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为活跃现场气氛,制作了一套“扒灰”礼服,给新娘的公公老文戴上。婚礼现场,老文被众亲戚围着,戴上用红纸做的高帽,上面写着“扒灰有功,乐在其中”,背插一把扇子,手敲一个脸盆,老文一走在人群中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以羞辱的方式预警公公扒灰是要受到惩罚的,以维护正常的伦理道德秩序。

如果语言中没有公公私通儿媳义的“扒灰”一词,那么婚礼上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民俗了。于此亦可见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戏言苏轼和儿媳的扒灰诗。

苏轼:“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儿媳:“公公何妨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家”。
《红楼梦》第七回:“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金瓶梅》第三十六回:“那旁边多口的,认得他有名叫做陶扒灰,一连娶三个媳妇,都吃他扒了”。
某宝出售闹房扒灰道具

都婆娘膪婆娘膪货,说悍妇、泼妇。“都”同“毒”。(chuai),赘,肥胖而肌肉松,身形如毛毛虫套上了好几个大小不一的米其林轮胎,形容女人凶蛮无理,撒泼放刁,昆明说重量级的悍妇“又都又膗。”死皮赖膪,耍赖皮,纠缠不休,“死皮赖膪呢悠人,耐不住了。”骗脸,耍赖。云南镇雄方言:对膪,对打,对抗,赛着蛮横。囊膪:猪肉靠近两乳的部分,泡膪

《集韻》䐯膗,形恶。或作腄。


金凤子金凤花,凤仙花,也称指甲花,凤仙花的蒴果成熟时一碰就会爆裂,自动弹出种子。比喻不能随便接触或难于相处的女人。舔狗、穷小子不能得到女人,可泛指性格古怪打拳的剩女,女拳师。“金风子,开红花,一开开在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金花子,抠门还炫富,守财奴,有钱而十分吝音的鬼毴虱脸的人。花子即乞丐。骚毛驴儿(sao mao lier),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又喜欢打情骂俏的女人;

奶怪儿,奶罐儿(nai guer),二椅子二刈子妖童。源于有的孩子难断奶,半大了还要吃奶,过度奶娃不能培养男子气,往往培养出娘炮阴柔气。专指没有男子汉气质,说话动作或穿着打扮似女人的男人,娘炮,娘娘腔,如在痘印被封杀的“吃桃桃好凉凉”,如电影大话西游里的瞎子,男人堆里的“奇葩”。男人穿粉色衣裳、着女性的衣物、穿着打扮过于讲究、肢体灵巧爱和女性玩、能熟练做针线活会被说成“搭个奶怪儿”。奶怪儿多是天生,如上中学一个有点娘的男同学被叫“老奶”,一例典型如本村有个被称为“小mei”的老光棍,mei是什么字不得而知,可为“妹”“媚”“梅”,终身找不到老婆,说话举止奶声奶气,腰肢扭起来女性觉得自卑,没女人愿意和他交往,媒人约见与其见面说人家往往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生在农村无条件无文化舆论环境也不敢过于凸显穿扮上的女性化倾向,我曾经在家人面前半开玩笑说“给他找个男人”被兄长喝止,言下说我二气,社会存在奶怪儿形婚。嗲里嗲气((普dia 方言nia),嗲声嗲气奶声奶气,嗲声嗲气,指孩子撒娇缠人,形容小孩说话时的语气可爱稚嫩,也指奶怪儿说话。讨亲施,撒娇,软语迷人曰‘捻巴’。

代元稹诗:“泥他估酒拔金钗”,“泥”即以温柔的言语去缠人。
元代朱有炖散曲:“絮絮答答再休撚巴”。 (nian),娇媚作态地缠人。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补遗》:“捻巴二字合为殢(ti),即温柔缠绵也。
殢云,殢云尤雨,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小罐妮儿,指小气矫情的女孩子。


海坝人湾里人湾里儿弯犁儿,常年住渔船上以打渔为生的人。滇池周边无耕地的渔村,或有农田耕地半耕半渔的村子,如西山区内海口镇的海门小渔村、蒋凹村、以及白鱼口的白鱼村,白草村,西山脚下的大渔村、西华小渔村、积上村、董家村、小围村、富善村、古莲小村、西华村、苏家村、观音山以白族聚居的观音村。福海乡的福海村、新河村、平桥村、陆家村。前卫营的渔户村、河尾小村、小渔村、山邑村(龙门村)高峣。官渡区内的六甲乡的海埂村、大、小洪家村、金家村、星海村、小渔村;官渡镇的姚安村、海东村、丁家村、李家村、严家村、独家村。呈贡的大渔乡的大渔村、大河村、罗家村,土家村,以及乌龙乡的乌龙村、杜家村。晋宁昆阳古城镇的亮沟村、甸心村、四家村、兴旺村、墩子村;上蒜镇的牛恋村、河泊所、小渔村。新街镇的海晏村、梁王村、沙堤村。晋城镇的小新村等等。渔民以李、杨、张、王四大姓占大多数,董、田、徐、余、庄、杜、严、陶等姓氏占少数。

在船上不穿鞋,长期赤脚,脚背晒黑,女人脚丫子宽大,常见的渔民操一口浓重的官渡腔。虽然他们世代置身于湖光山色的秀丽美景中,滇池有丰富的渔业水产资源,又临近省城,按理说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是不愁吃穿了,但是他们所过的却是比一般附近村民更加贫困的日子。有的渔民,虽有一点房子,那是因为儿女过多,渔船上无处容身,不得不寻觅一块芦荡草滩,艰难地草草搭建。所谓房子,实为窝棚,低矮狭窄,宽不过两三米,茅草铺顶。每到冬春时节,数九寒风经常强劲袭来,不得不用稻草扭成粗绳,绳子两端拴上大石头,从屋脊坠向前后,防止屋顶被狂风掀翻。住地叫做“鸭窝坑”“鲤鱼滩”“渔家沟”“蚂蝗湾”“晖湾”“荒猫嘴”“螺蛳堆”“小驳口”“大小白荡”“鸭廐地”“鹭鸶塘”“水鸽滩”“老龙河”“杨家塘”“大小马鬃塘”“白鱼塘”“龙口星”“烧鱼河”“金太塘”等等。从这些地名中不难想象,其住地环境之荒凉萧瑟,茅棚之狭小、简陋,又阴暗潮湿。有的渔户没有住房,全家五六口人,挤在一条小渔船上,终年漂泊在浩渺的滇池上,渔户的所有家当,不过就是一艘破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船为屋,以海为家。当他们的儿女长大成婚时,渔船的内舱做新房,外舱就是父母及弟妹居住,船舱中间只隔着块竹篱或席子。这种起居极其不便的环境条件,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于渔船的船体较小,船舱的宽度仅一米三四左右,睡觉时,只能像大弯虾一样蜷缩而眠,如牛拉的犁,所以有土地的村民将渔民侮辱性地戏称为“弯犁儿”。我小时候这样喊王姓舅爹,喊一次挨追着打一次。母亲是洪家小村人,嫁到白鱼口。相对海坝,我们算老山区人,但物产比海坝丰富,好呆能养母水牛带小牛,喂两三头猪,每年他们要带回猪肉、水果、南瓜,他们给腌鱼。洪家村在盘龙江入滇河段,如今已被拆迁。上小学之前有几年父母都去打渔,留哥两随爷爷奶奶没人管,一年不洗几次澡,记得有次跟着三婶去烂泥湾卖散装洗衣粉,下雨拿秤盘遮雨,秤盘上的洗衣粉粘在头发上,头发为雨沰潮,直接在农家门口接屋顶淌下的雨水和洗衣粉洗头,惊呆了围观的老小。去海边码头找父辈,上船就晕船,难受只能躺着,在船上吃过油炸银鱼,姨爹给我一个梨。晚上被爹送到新建的居所看门,当时那片上就两家人,房后一片荒野重生有牌坊小石狮子和门面墓碑的坟地,冬夜冷寂月光皎洁,八十年代边境还在打仗,夜里狗哭嚎,好像预示着死人,在孤单恐惧中两眼观察窗口动静,听着脉搏的跳动入眠。

滇池虽然盛产鱼虾等水产,但在旧社会,有钱人少,鱼虾不值钱。渔民打得鱼来,还得奔波变卖,低声下气地求告于人,忍痛贱卖。如四碗虾才换得一碗米。若暑热天换不回粮食来,变质又舍不得扔,只有自食。渔民填肚子,经常是“臭鱼烂虾,下饭的冤家”。渔民们为了生计,不论烈日煎烤,还是寒霜刺骨,都得在滇池上与恶劣的气候搏斗。有的船头裂开了,船舱漏水了,无钱修补,只好用绳索把船头箍紧起来,用破布把漏洞塞起来。睡觉时,大多数盖的是破渔网,垫的是烂草席。有的人从小到老终年赤脚,没有穿过一双鞋子、系过一条皮带。渔民们不但生计困难,如遇上狂风暴浪,还有家破人亡的危险。所以渔民把打鱼生涯,比作“血盆里捞饭吃”。那时流传着很多渔民的歌谣,诉说了人世间的不平,其中有两首唱道:

小小渔船孤单单,浪大日子难上难。
人人都说滇池好,海风吹来透身寒。
无儿无女缺依靠,有了儿女受煎熬。
不是爹娘生错你,只因过着鬼世道。

过去捕鱼的网具大都用麻线织成,到了暑天,水温升高,麻线积水膨胀变软又沉重,不易晾晒而造成霉坏,因此渔民就用生猪血浆染,晒干后,用大甑子蒸透,再晒干即可。浆染过的网具就能滤水经泡了。每逢开海时节,渔民们各家多在夜里扬帆出海捕鱼,挑灯轮流守候在湖面上,凭借光影引诱鱼群才好捕捞。每夜滇池湖面上渔光如点点星火彻夜闪耀,曙光初上则赶往码头或集市贩卖。正如歌谣中传唱的那样:

我家住在篆塘边,太阳初升渔船来;
舟拢码头买家见,大鱼小虾都新鲜。
船哥忙着收桅杆,渔嫂忙得把秤忘;
富人购走大鱼笑,穷苦人家选小虾。

渔民们除了打鱼外,每年到了六七月份,用一根竹竿,顶端绑上一小截细的竹棍,形成叉状,在滇池水面摘取海菜俗称“扯海菜”。摘来的海菜,拿到附近村庄或街子上卖钱或换粮食,这种工作多数是妇女来做,一个人一天能摘取百多斤海菜,是渔民每年难得的收入。滇池淡水中的水生植物“海菜”,每年农历六至八月间开花,每个花蕾开小花七八朵,花色黄白,花茎为线状,随水位而长。深水海菜的花茎长达五米以上。把花蕾连花茎采摘后,晒干切细,再拌上鲜红辣椒,制成咸菜,成为昆明人喜食的“海菜酢”。新鲜海菜亦可熟食,烧熟后,味鲜美,有粘性。深水海菜叶子形似海带,滇池沿岸渔民采取后,晒干粉碎,是喂猪的好饲料。旧时,由于渔民与附近村民在起居生活和生产劳动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所以多数渔民只能和渔民通婚。渔民结婚时,婚礼庆贺三天,亲朋好友铺上草席喝酒庆贺,称为“席子酒”,不论在船上或岸上都如此。渔民因长期生活在水上,生活简单,无以为乐,常以酒解闷,久而久之,养成一种嗜酒的特点。渔民大多数男人和少数女人,都善饮烈性白酒。他们常在船头或岸边,开怀畅饮习以为常。

在滇池渔民中,他们在口音语调上也有一些特点。也许是世代生活在浩瀚的滇池上,渔家之间相隔较远,但彼此又需要打招呼,传递交流信息,故声腔响亮,穿透力较强。平时语音也有点不同,如称叔叔辈的发音,叫“耶耶”,喝酒喝茶的“喝”发音为“豁”,“面”发音为“命”,搁东西的“搁”发音为“国”,“谢谢”发音为“线线”,“铁”发音为“甜”,“白”发音为“包”等等。滇池渔民们爱唱调子(民歌对唱)又是其一特点。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首。据说有的好歌手,唱上三日三夜,内容都不重复。凡涉及社会上的各种事物,他(她)们都能编成调子,出口成章。唱调子的形式,有独唱、对唱和联唱几种,一般唱调子大多在盛夏时节,举凡芦苇丛中,草海水面,河沟草滩,庙会赶街,都有渔民的歌声飘出。特别在清风明月之夜,渔船聚集的地方,渔民们在船头纳凉,调子声此起彼落,伴随着嬉笑声,别有一番情趣。有的青年男女唱调子互相爱慕而成了百年之好。渔民的歌喉,唱起来清脆嘹亮,简洁明快,唱法与其他村民稍有不同,人们称之为“海菜腔”或“鲊草腔”。渔民们因长年生活在船上,风吹日晒,多数人皮肤变得黑里透红,不易褪色,很多人均为二虎(适中)个头,体型敦实健壮。他们在长期的艰苦环境中,磨练成吃苦耐劳、开朗豪爽的性格,待人热情好客。过去渔民外出卖鱼或赶街时,男女都用粗麻线织的网兜装物,或背或挑,十分方便。

新中国建立后,滇池渔民们分得了土地,实现了祖祖辈辈盼望有一点立足之地的梦想,成了半农半渔的农村社员,从此结束了世世代代终年水上漂泊的生涯,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分给渔民的土地大多是围湖造田得来的,1958年3月4日,官渡区组织民工7000余人,大、小木船660只,在滇池沿岸福海马家堆至望云岛,筑海堤2700米,围海造田2500亩。1969年12月28日,东风广场召开万人围海造田誓师大会,1969年12月~1972年3月开展大规模围海造田运动,填埋了大部分的草海,当年父亲其中一员,住在干沟尾老乡家里,与这家人的小伙子成为好朋友,如今干沟尾已拆迁搬迁。改天换地,向湖要地要田,是人口剧增粮地不足吃饭问题窘迫下的举措(是否可理解为在五八九年被饿疯了,跳出一个错误奔向另一个更大的错误),农业产力低下只能在扩大种植面积上想办法下功夫,站在如今全面吃饱饭的状态看当年破坏湖面的政策行为,觉得不可思议,是“错误的、疯狂的和野蛮的”。群众化的“向滇池要粮”“向滇池进军”疯狂炸山挖山填湖破坏滇池生态的行为和意识,传导到了滇池周边农村,村民砍伐森林烧饭用柴,森林病虫害,以及开荒山地,大暴雨必发大山洪,水土流失使滇池流域的山头成荒山和石山,呈现出干旱无树的石灰石地貌,石头从土里长了出来,而滇池湖底尽是山洪下泄的淤泥,滇池水浅而多淤,原始森林一旦消失就永远消失,多年植树造林(零),种植洋草果树(桉树)和开黄花的圣诞树(金合欢),表面上绿植了荒山,并未涵养水土。原本向湖要粮的一厢情愿未能如愿,预期之外多了一大片房地产用地,草海富人区。西山区从云南冶炼厂水泵房至王家堆,全长3321.5米,途经王家堆、小围、干沟尾、下普坪、董家村等地在草海西岸合围滇池,围区内露出陆地4572亩,1972年围区耕地面积5922亩,鱼塘282亩,按粮食收购价算,及养鱼成本效益,围湖造田未产生正向经济价值。填湖范围不限于草海,包括外海的呈贡和晋宁两县:呈贡县1970年3月--1972年3月被迫停工,在乌龙、江尾两地滇池沿岸围湖造田,空耗资142.25万元工日97.5万个,劳而无功。晋宁县在滇池西南端“围海造田”5,500亩,工程从1970年6月开始到1972年3月,总投资4,556,150.27元,劳力4,076,012个,实际耗资3,761,386.46元,此举劳而无功,破坏生态环境。滇池面积缩小了23.3平方公里,周边山体的荒秃化和湖底沉淤化长期决定滇池水体的自净力。生产生活污水直入滇池水体是导致滇池污染的直接原因。而今在白氏的思路下来了一波不可逆的环滇造城运动,塑造了滇池坝子房地产驱动型的缺乏清晰区域功能配置的现代新昆明城市格局。

自农业集体化以后,升级为拖拉机头动力的渔船撒网拖裹螺蛳,妇女们手持带勾的针刺将螺蛳肉挑出来苦工分,土坝河河堤上螺蛳壳堆得像小山,小时候见如此劳作景象,不知道螺丝肉的去向。渔民和村民之间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习俗,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渔民受煎熬和屈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松花坝昆明城区水源地的海菜,只长在好水里,是水质敏感性植物。如今滇池和草海里的海菜已经灭绝

街壁虱,原指城里无家可归的浪人。乡下人称昆明两城区小气精明的小市民,喻吃人又羞人。原昆明城区小,城乡差异大,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到了乡下,小市民偷农民的菜和鸡,看不起农民土气打扮,闻不惯粪臭味,骂农民为乡巴佬,老纵,后来连乡巴佬都省了,一口一个农民就是指代。起源元宵节有偷青习俗,偷青即为偷菜,未婚男女生怕将来婚事不顺利,要在元宵节偷城郊菜农的菜,实际是抢劫,故意惹人骂,认为能消灾避祸,将来的婚事一帆风顺,偷青队伍鱼龙混杂团伙结伴,城里人爱占便宜以此风气“结为良缘”。老纵全家守卫菜地,给菜泼大粪,仍难免被抢。

或发生在街头地摊小买卖,小市民占便宜说话还难听,卖货的乡下人看不惯小市民的小气扣馊。这个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群体间过大的差异必然带来占资源优势的一方有优越感,在心理和社会地位上碾压落差过大的一方。天朝工业化阶段优先发展城市,粮食供应无法养活太多的城市人口,限制农民进城,限制零散自由市场交易,如滇池捕捞晒干的腌鱼带进昆明城出售,被红袖套发现当即没收。工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农民朴素的反驳小市民“你们靠农民种的粮食生活”成为一个可怜巴巴的笑柄,街壁虱一句一个农民就是嘲笑,昆明人骂人憨农民,土贼,指称不如昆明人有见识,穿着土里土气的人。九十年代苏式工业勾不走了,昆明全面去工业化,工人大下岗后可怜兮兮,社会地位由工贵跌出领导阶级,连年被嘲笑的农民有了心理上的翻身,可谓河东河西,这滩儿嘲笑那滩儿。小市民群体接受过简单粗放的教育,是工厂文化群体,当一个时代落幕后,未免不惆怅和失望。公交爱心卡群体逛公园、跨区买菜公交司机发情绪“拉了一车粪草”被咒骂一路,幸得开通了地铁网,不然与打工群体彼此间碰擦出情绪,也是街壁虱文化的延续。

装扮也是时代情怀


(音“判”)田的泥脚杆儿(泥腿子),挑大粪的老纵(衣服穿得不平整、不挺括,衣服不撑拖。街壁虱取的),种水田的农民,分自耕农、佃农、雇农,按成分划分(阶级划分)贫下中农、富农、破落地主、小地主、恶霸地主、大地主,老一代有分地主家产的回忆,如分到了地主家的绣花枕头,对“贫富拉成一样”有切身感受,低水平的绝对平均并未实质性的改善生活。盘田,整田。物质和生活形态决定精神层面,老纵称谓带有显著城乡差异的时代性。以下自白,昆明乡民尤其是官渡农民试图在物质层面证明自己不是“老纵”:

“我们农村人(人读“叶儿”),哪点不如人?象牙烟锅叼‘春城’,毛呢裤子系草绳,‘的确良’衣裳层摞层或满链壳呢单车带女人。”
原金马坊,非如今重建的。传说有金碧交辉奇观


天地君亲师位

桂林靖江王府
安顺旧州


『动词』

𠶧,故意给人戴高帽子以讥笑人、戏弄人。“𠶧人”即“颠人”。韶颠颠勺颠颠颠懂,半盘儿,说人二气精神不正常。

“房头上开摩托”颠人
“胖婆娘骑瘦马”颠毴

元杂剧中往往用“𠶧”表示“讥笑”或开心的意思。乾厮𠶧,平白地、无来由地开玩笑。

《董西厢》:“莫恁把人乾厮𠶧。”

(普zuo,方言cuo),哄,安慰。“嘬嘬”古意“食疾之貌”,引申为用食物或者言语安抚。“娃娃哭了,嘬嘬她”。“嘬婆娘,哄老人”。嘬奶,母乳哄娃;

汉 扬雄 《太玄·翕》:“次三,翕(xi合)食嘬嘬。”
范望 注:“嘬嘬,食疾之貌也。”
《韩非子·说林下》: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体)而食之。

(女舌,读huo和hua),(huo),和哄,哄骗,蒙骗,欺骗。姡人和人,豁人和哄人,哄骗人。姡妇,丑妇。对言论和做法脱离实际可用“姡毴哄鬼”提出质疑。哄,由“”而来唝(hong),诱也。,裂开,残缺。豁豁嘴,唇裂。豁皮,小便宜。捡豁皮,占小便宜,无脑附和。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姡,《廣韻集韻》戸栝切,音活。诈也,䩄也(面貌丑陋)。
唝,《玉篇》啰唝,歌曲也。 《通雅》啰唝犹来罗。 《云溪友议》元稹赠刘采春曰:选词能唱望夫歌,卽啰唝曲也。
唐·王梵志:“谗臣乱人国,姡妇破人家。”
清·姚燮:“痿盲一佌倠,姡然曳其袖。”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乔牌儿):“黑阁落甜话儿将人,请将来着人不快活。”
《古今小说》卷三:“比及吴山出来,坐在铺中,只见几个邻人都来和哄道:‘吴小官人,恭喜恭喜!’” 《二刻拍案凉奇》卷八:“也不能起发他大注钱财,只好和哄过日,常得嘴头肥腻而已。”
《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郑十哥和李三哥:“终日来沈将仕下处,与他同坐同起,同饮同餐”,讨好沈将仕。同时又串通妓家对沈将仕“扶头打差,一路撮哄,弄出些钱钞,大家有分。”哄骗沈将仕骗吃骗喝过日子。
《南史·梁本纪上》:‘青州刺史和绐车昏出战,因降。先是,俗语谓密相欺变者为‘和欺’,于是虫儿、法珍等曰:‘今日败于恒和,可谓和欺矣’”。
《敦煌变文·降魔变文》:“瞿昙幻术难为此,美语甜舌断人。”

噇脖子肿脖子肿饭,吃饭。噇得,吃得。噇酒,酗酒。噇脓捣血,犹言乱吃胡用。𠳹(普chuang ,方言zhong),吃相。

《西游记》第47回: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口里还嚷:“添饭,添饭。”
《金瓶梅》第57回:说道:“呀,这寺院坍塌的不成模样了,这些蠢狗才攮的秃驴,止会吃酒噇饭,把这古佛道场弄得赤白白地,岂不可惜!”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在镇上赌输了,又噇了几杯烧酒,噇的烂醉。」
《金瓶梅》25回:“𠳹(口床)了那黄汤,挺你那觉受富。”
《集韵》本作䭚,食无廉也。

(weng),𠏭(zong),聚集,围绕,纠缠,“事故现场嗡着一大群人”,“树上𠏭的一群蜜蜂”,常言“苍蝇𠏭”指苍蝇叮爬。

𠏭:《广韵》,聚也。《篇海》徂送切,从去声。聚也

,吮吸,品尝。云南抽烟称咂烟

,抓挠,欺负,欺压,蒸汽烫到或蒸熟食物,哈喇(ha la),哈了,食油或含食油食物日久变质,味道变坏。“哈胳肢窝”挠痒痒。“猪油、腌肉哈了”。言语上故作声势的胁迫,“哈口大,你哈哪个”,哈猫日狗

,骂,操;

(qio),小声。“啾啾话”悄悄话,“啾啾呢”悄悄呢不要讲话。

《说文解字》小儿声也。

𠾨(口嵌,音同“堪”),鹐(qian),啄。禽类啄食曰“𠾨”,“鸡𠾨食”。

(he),吓唬,嚇人,吓人;

嚼咀嚼筋,嚼经,嚼蛆寡嚼,扯寡经(江淮方言)矫情,说话做事不干脆,好计较。嚼牙巴骨,江淮方言:嚼牙齿骨调嘴弄舌嚼舌头嚼舌根垫舌根,话多,不能区分当讲和不当讲的话。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凤姐)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了?”
《金瓶梅》第四十四回:“我是不消说的,只与人家垫舌根。”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但往那里回来,就望着那影作个揖,口里一似嚼咀的,不知说的甚么。”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你也有才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黛玉啐道: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


(jing),竞言,争辩,方言读“”的上音,强干强馊干,强词夺理。

『說文解字注』:誩,竞言也。从二言。渠慶切。古音在十部。读如彊。凡誩之属皆从誩。读若竞。


(sa),马疾行,扩展到“人跑”,说跑的快“馺得比兔子还快”。馺,趏(gua),,均指(读“撵”很少用),,云南方言保存《广韵》的读法,追赶。有“ 跟不上娘,撵不上伴儿”,指娃娃慢腾腾的走得慢,被老娘教育,这里的“伴儿”指伙伴,当然引申到个人在读书、结婚、生娃、事业上落后于同辈人或跟不上发展节奏。(suo),疾走,现代汉语没“坐着走”的含意,云南方言保留了表达“坐着向下滑行状”,趖坡。

《说文》馺,马行相及也。
扬雄《方言第十三》:馺,马驰也。
《玉篇》:馺,马行貌。
《扬雄·甘泉赋》: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注》:馺,车骑之疾也。
《广韵》:趏,古滑切,音刮。
《玉篇》:趏,走貌。
《广韵》:趁,“逐也”。又音“尼展切。”
《说文》:趁,“自后及之也。”
《说文》:趖,走意。从走坐声。
《广韵》:趖,走疾。


(ku),破开,挖空,砍削切除。“刳木为舟”,刳心:挖出心脏,道教指澄清内心的杂念。常说“刳掉遮阴影响果树庄稼的树枝”砍削树枝。刳刀,车床车刀;

,细切。保山、大理方言保留古词古义,普通话已不用。“洋芋丝㔄细点儿炒才好吃”。

《集韻》《韻會》:須玉切,音粟。细切也。

(音同“凌”),削 。“挨我㔂个苹果”。

《集韻》:离珍切,音鄰,削也。

(lou),剅沟,开沟。

,原指甲挠,顶撞。孙悟空在妖王肚子里替他搔腹,不至于使他疼痛难忍。释“蒯(​kuài)”为“搔”值得商榷。滇南方言中有“蒯(音同“拐”)”的动词是牛、羊等用头部或肩部顶撞。“两条牛蒯架!”牛挑架。

《西游记》六十六:“那行者乘此机会,一轴辘钻入咽喉之下,等不得好歹,就弄手脚,抓肠蒯腹,翻跟斗,竖青蜓,任他在里面摆布。”
《醒世姻缘》三十二:“咱不打就不打,咱既是打了,就蒯他两蒯,他也只说咱打来。咱不如就象模象样的打他两下子罢!”


(ya),(ai),研磨。“药片砑/擂/硙成粉。”

《集韵·去声·祃韵》:「砑,碾也。」

(普zhuo,方言读“抓”,韵母“o”与“a”的相互转化),(zhu),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斫树”砍树,“斫倒”砍倒。是读音变化最大,不会写的一个动词。

《说文》:劚,斫也。从斤,属声。
《说文解字·斤部》:「斫,击也。」
清·段玉裁·注:「击者,攴也。凡斫木、斫地、斫人,皆曰斫矣。」

(cen),(chen),丑,羞人,害羞,羞耻,肉麻,寒碜,丑陋难看。硶货,丑货,骚货。硶死人,羞死人。“那婆娘硶得很,哪样的男人都上过她的床”。

《金瓶梅词话》“说他爹怎的跪着上房叫妈妈,上房的又怎的声换摆活得到,硶死人了。”
《孽海花》第22回:阳伯摇摇手道:“你别硶了!小玉你来,我们看一看,外边儿都是些谁呀!”
《金瓶梅词话》第54回:金莲道:“硶说嘴的,你且禁声。墙有风,壁有耳,这里说话不当稳便。”
《金瓶梅词话》第62回:吴月娘说道:“硶嘴的囚根子,你是你爹肚里蛔虫?俺每这几个老婆倒不如你了。你怎的知道他两个来才吃饭?”
《金瓶梅词话》第74回:“妇人道:‘怪硶货,我是你房里丫头,在你跟前服软?’“
《金瓶梅词话》第85回:被月娘尽力数说了一顿,说道:“六姐,今后再休这般没廉耻!你我如今是寡妇,比不得有汉子,香喷喷在家里。瓶儿罐儿有耳朵,有要没紧和这小厮缠甚么!教奴才们背地排说的碜死了!常言道,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无性,烂如麻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你若长俊正条,肯教奴才排说?他在我跟前说了几遍,我不信;今日亲眼看见,说不的了。我今日说过,你要自家立志,替汉子争气。像我进香去,被强人逼勒,若是不正气的,也来不到家了。”金莲吃月娘数说,羞的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口里说一千个没有,只说:“我在楼上烧香,陈姐夫自去那边寻衣裳,谁和他说甚话来!”当日月娘乱了一回,归后边去了。


(普fu,方言pu),肉脯,果脯,菜脯(云南叫腌菜)。或指腌菜在鲊罐里的腌制状态:“还在脯”,待熟。猪肉腌制风干后脯在鲊罐首,在罐口放置积水的罐子隔离空气防止氧化哈喇(ha la方言叫变哈),是名词也是动词。

(pang),昂首、扬脸、故作高傲之态。膀脸失嘴膀嘴失脸,板着脸不高兴的样子。“早上见你爹膀脸失嘴呢,哪个逗着他?”江淮方言:鬼毴虱脸,十分小气。

《金瓶梅》第九十一回:“这玉簪儿走出,登时把那副奴脸膀的有房梁高,也不搽脸了,也不顿茶造饭了。”

寡䐬,饮食长期缺乏油水肉类的不良摄入感。

《集韵》一曰腹鸣。


,烙。炕饼,烙饼。

(bei),干焙,用微火将铁锅里的食物烘干,焙茶。秦汉古语。

扬雄《方言》作“㷶”,“凡以火烘千五谷之类,自山东齐鲁以往谓之熬”,“秦晋之间谓之㷶,省作焜,又或焙,而异其音。”
《扬子·方言》火干也。
唐·皮日休〈寄怀南阳润卿〉诗:「醉来浑忘移花处,病起空闻焙药香。」
清·陈章〈采茶歌〉:「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音同“炸”),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置入热汤或热油中,待沸即出,称谓「煠」,是炸和汆(读“川”)的混合。韭菜热水中“煠一把”凉拌。,再次煮透熟食。,蒸热食物。

《玉篇》爚也。
《广韵》汤煠。
《博雅》爚也。或作㴙。
《篇海》作𤉬。
《通俗編·雜字》:「今以食物納油及湯中一沸而出曰。」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四六·荒政·救荒本草一》:「野生姜……採嫩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素食》:“当时随食者取,即汤煤去腥气。”
《西游记》第25回:大仙叫架起乾柴,发起烈火,教:“把清油拗上一锅,烧得滚了,将孙行者下油镬(huo,无足鼎)炸他一煠,与我人参树报仇。”

烀(普hu 方言fu),一种烹调方法,炖。少量水,半蒸半煮,弄熟食物。烀猪头,蒸煮猪头,或睡大觉。烀猪食,煮猪食。烂烀,峨山话专指煮烂了的牛头蹄,为当地人喜爱的一种食物。

𤆵(火巴pa),食物煮熟了,能戳得动,“肉给𤆵了”。𤆵耳朵,没有主见,容易听信别人话的人,如说四川男人。

,被火苗烧到。

《说文》:熛,火飞也。从火,票声。“火随风熛。”
《广雅》:燎,烧也。“火燎眉毛。”

(qiu), 火熏,“烟煪碳”一直冒烟的碳,“煪蚊子”熏蚊子。冷火煪烟,家中无烟火气,没有做饭,或说无人气。“到这阵了,锅给是马挝破了,咋个家首还是冷火煪烟呢?”

《唐韻》:自秋切。
《集韻》:字秋切,音酋。
《玉篇》:熮也。同。
《集韻》:燥也。
《集韻》:張流切,音輈。燥也。
《集韻》:將由切,音啾。火貌。
又以九切,音酉。亦火也。


,玉溪、建水话:假装,“他睡在地上推死”他躺在地上装死,“推睡”装睡;

(音同“弹”),挡开,用手或物阻挡。挡寒,御寒。江淮方言

《水浒》第十回:“胡乱只回三两碗与小人挡寒。”

(nian),捏,夹,拿,持。拈菜,筷子夹菜。拈阄,抓阄。

《说文》:“拈,揶也。”
《释名》:“拈,黏也,两指翕之,黏著不放也。”
《广韵》:“拈,指取物也。”
《广雅》:“拈,持也。”
《三国演义》:“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

(xiao),撨开,掀开,择取,指把原来封闭的丝、棉织品掀开,多用于帐子、裙子等物品上。“读书时候裸睡最怕老娘撨开被子叫起床。”也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动词。

《唐韵》《广韵》择也,取也,拭也。
《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何藩台恐怕老妈靠不住,点了个火,枭(撨)开帐子,让张聋子亲自来看。”

(sou),通,抓挠。擞灶窝,鸡擞土。用火钩(通条)伸进灶窝(火炉)里来回勾拽抖动,使柴火灰落下去。或是如鸡在粪草里用抓刨虫子或洗沙土浴,曰擞。常用“精神抖擞”。

𢱤(扌送), (song),执,推,挺,耸,动,上。描述泰迪的流氓动作:“一㧐一㧐的”。

《唐韻》息拱切。
《集韻》筍勇切。
《正韻》息勇切,音悚。執也,推也。
《禮·部韻略》挺也。
《註》㩳,猶竦也。
《集韻》雙講切,雙上聲。亦推也。或省作㨦。
《杜甫·畫鷹詩》“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陈琏:“㩳身霄汉近,何用解绦人。”
吴未淳“㩳身还欲击,万里任高腾。”

𢱉(扌歪wai),扭,跌,崴。“𢱉着脚了”扭到脚了。

《金瓶梅第31回》:潘金莲问他拿的什么,他也不回答,金莲见叫不回他来,心中就有几分羞讪,说道:“什么罕稀货,忙的这等唬人子剌剌的!不与我瞧,罢,贼跌折腿的三寸货强盗,进他门去,一齐的把那两条腿歪(𢱉)折了,才现报了我的眼。”

(普zhuai,方言ye),拉,拖。“拽出来”扯过来。

《集韵》:作羊列切,同“曳”,拖也。

,接近,相处,向,跟随,对,把,替,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跳神的圈内人士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乱跳乱舞,认为跳神可以祛邪治病,就是欺骗群众。

挨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嬢跳假神。”谚语。
从小挨(相处)到老,不挨就是短命老。”儿谣。

“他钱还没还你?挨(向)他要嘛!”。“不消挨(跟)他玩。”。“这种你也知道,哪个挨(对)你说的?”。“挨(把)书拿给我”。“挨(替)我弄弄电脑,太卡了”。“他约着小陶挨(和)玉凡去蹦迪。”

鬼扯扯野扯叶儿扯朵朵扯花朵朵扯谎,撒谎,或故意避重就轻,扯开话题。

《古今杂剧·张翼德单战吕布》:“你休扯叶儿,吃了罢。”

扯叶儿”表示做作摆pose的意思。该做的事不做,却去观赏花木,扯片叶儿拿在手里抚弄,这不是故意做作吗?“扯野”, 当是从 “ 扯叶儿” 变化而来的;扯筋扯渣筋,扯皮,大概筋比皮有扯场,昆明人把扯皮说成扯筋。渣筋,抠门,小气,过分琐屑,“渣筋老奶。”;扯白料谎,扯白和料谎,无顾忌地说谎话。扯白,撒谎,瞎说。料嘴,斗嘴,乱吹。,同“溜”或“蹓”,形容谎话无阻挡地滑出嘴来。嘴得,会说话,嘴巴厉害,能说会道,让听者无言以对。嘴犟,理亏嘴上不认错。

元杂剧《渔樵记》:“可正是天降人皮包草躯,学料嘴不读书。”

胡枝扯叶鬼扯羊肠铺牙齿(也指婴儿出牙齿),胡扯、胡说八道、东拉西扯。江淮方言:鬼扯洋经,乱扯经典以示有学问;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西门庆看着潘金莲说道:‘你这小淫妇单管胡枝扯叶的。”

扯淡吐屎,胡说。

《醒世恒言》:“他们好似见鬼一般,我好像做梦一般,做梦的醒,也只扯淡。”

扯果子,摘果子。

(chou),把倒下、躺下者或物体往上推举或向上提高、抬高用搊,比扶含义更广。推举,支持,怂恿,唆使。”搊我一把“,”搊起口袋(众人合力抬起装粮食的编织袋到肩上扛)“。“你们要搊(推举)我当村主任,每个人都有好处。”(之前农村贿选,给有选举权的人发钱,一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全家都搊(支持)着你上大学,你硬是要争口气。”。家长:“给是长得块的那个搊(怂恿唆使)你跟人打架呢噶?”小孩之间在大孩子的唆使下“摸摸鼻子当老爹”(摸对方的鼻子当老爹),然后就是打了起来;

《金瓶梅》21回:“刚走到仪门首,不想李瓶儿被地滑了一交,行动一磨就倒了。这金莲怪乔叫起来到:这个李大姐,只相个瞎子,我搊你去,到把我一只脚踩雪里。”
又26回:“缠得西门庆急了,叫来安儿搊他起来。”
又59回:“吴银儿与孙雪儿向前搊扶起来,坐在净桶上面。”
《西游记》40回:“行者大惊,走近前,把唐僧搊着脚,推下马来,叫:‘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

这里写唐僧等人突遇险情,行者赶紧将唐僧的脚抬起,使其失去平衡,而倾斜至另一边顺势推下马来。采用搊毴捧卵形容奉承拍马屁的天花板,暗喻跑到床边赤膊给当官的交合使力,搊女的腰,捧男的卵。四川方言:搊贺,奉承,恭维;关中方言:抠搊,指人吝啬。人搊人高,指有人扶持,谁就爬得高。

(zan),,揩拭,搬动,挪动,移动。洗澡后“毛巾搌干身子”。,挪动,搬动。“搌或捅沙发和桌子”挪动沙发和桌子。昭通称搬迁,转动为展。“你家展到哪点儿?”。走搌,指误差,差不多,“走攒几公分”。,驾驭,举步谨慎。开车时候提醒“你到是掌好了”。客人回家,主人说“路上掌呢点”走路小心。

《说文》:“展,转也。”
搌,《集韻》:陟扇切,展去声。捲也,拭也。
《正韻》他總切,音桶。进前也。引也;
《白兔记》:“将身上衣服展干净了。”
《西游记》:将宝瓶抬出,放在三层门外,展得干净。

,捆绑,结算,寒冷刺骨,冰冻。

出自“泽”,更换韵母,《正韵》泽,冰结也。

扎账,结算,计算盈亏。扎冰冰,即冷冰冰,冷水刺骨叫“扎”,“(入秋冬下海打鱼)海水(滇池水)太扎了”。霜扎,霜冻,降霜冻坏植被作物。扎罚扎筏,借题发挥规劝,教育。“你要扎罚你家娃娃,不然以后祸闯大了要克吃国家粮(蹲监狱)!"。根究,寻根究底,然后跟进处理。“被老师家长联合根究。”

元曲《潇湘雨》:“举目生愁,父亲别后难根究。”

扎罚子(昆明方言少见),找人顶罪或使人做代罪羔羊。也作「扎筏子」。

《金瓶梅.第十二回》:「都是日前和李娇儿、孙雪娥两个有言语,平白把我的小厮扎罚子。」

(di),拔,拉拽,“扚白头发”。(普xian,方言qian),(xun,方言qian),(xun),(qian),拉扯、拔取。挦毛撏鸡毛,以热水烫后去毛。撏綿扯絮。

《金瓶梅》第七十五回:“申二姐道:‘我没赖在你家。’春梅道:‘赖在我家,教小厮把鬓毛都撏光你的。”
《桃花扇·哄丁》中:“掌他的嘴,撏他的毛!”
唐·贾岛《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镊撏白发断,兵阻尺书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溳水注》:「温水出竟陵之新阳县东泽中……其热可以燖鸡。」

攮,搑(nang),推,搡。“你攮/搑我整哪样?”

《说文》:“攘,推也。”
《说文》:搑,推捣也。
《金瓶梅》第21回:桂姐笑道:“怪攮刀子的,看推撒了酒在爹身上。”
《金瓶梅》第27回:忽然仰身望前只一送,那话攮进去了,直抵牝屋(子宫)之上。
《金瓶梅》第51回:玳安道:“贼狗攮的秫秫小厮(好色青年),你赌几个真个?”

,把东西急促而重重地放下。玉溪方言:用力摇晃。

,同“拖”。

《说文》:“拕,曳也。从手,它声。”
《前汉·严助传》“拕舟而入水。”

(暜kuai,方言guai),擓人,用胳膊肘抵人。你叉腰走外八字路,走在人流拥挤的集市,胳膊擓到了中年妇女的胸部,孃嬢问“小伙子你擓我干嘛?”。

《唐韵》苦淮切《集韵》枯怀切,𠀤音汇。揩摩也。又抆拭也。或省作㨤。

虫贡,相互排挤相互拆台,同级内讧。“槽中无食猪拱猪”,“我们单位呢人拱得很“。破土,“豆苗拱出来了。蛐蟮拱土。”

《金瓶梅》第四十六回:“你心地好了,虽有小人也拱不动你。”
来源明兰茂《韵略易通》中的“虫贡”:“蛆虫穿土”(现代汉语没“虫贡”这个字)

,用拳头或棍棒打人。

《说文》:“以杖击也。”
《后汉书.范傍传》:“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用指甲刺人。

《说文》:“爪刺也”。
《魏志·苏则传》:“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时,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

(ru),打,插,塞。“女朋友擩他了两下。”南京话说“打他一拳”叫“擩他一拳”。“手指头擩进洞里。”。“衣服擩进包首。”,“挺皮砣”拳击。

《集韵·去声·遇韵》:“擩,手进物也。儒遇切。”

(wa),,舀,用瓢、勺舀取东西,“搲泔水喂猪”。偷生㧚熟,女人偷情不择对象,云南方言指媳妇趁做饭之机偷嘴。“生”生人或生食,“熟”熟人或熟食。旧社会公婆对儿媳的这种行为是严加防范的,所以孙悟空拿这话来挖苦老鼠精,活灵活现地画出了它的偷嘴性格和行为。

《西游记》八十一:
那女子走近前,一把搂住道:“小长老,念的甚么经?”
行者道:“许下的。”
女子道:“别人都自在睡觉,你还念经怎么?”
行者道:“许下的,如何不念?”
女子搂住,与他亲个嘴道:“我与你到后面耍耍去。”
行者故意的扭过头去道:“你有些不晓事!”
女子道:“你会相面?”
行者道:“也晓得些儿。”
女子道:“你相我怎的样子?”
行者道:“我相你有些儿偷生㧚熟,被公婆赶出来的。”
女子道:“相不着!相不着!我不是公婆赶逐,不因㧚熟偷生。奈我前生命薄,投配男子年轻。不会洞房花烛,避夫逃走之情。趁如今星光月皎,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和你到后园中交欢配鸾俦(夫妻,俦chou,俪侣,伴侣)去也。”
行者闻言,暗点头道:“那几个愚僧。都被色欲引诱,所以伤了性命,他如今也来哄我。”
就随口答应道:“娘子,我出家人年纪尚幼,却不知甚么交欢之事。”
女子道:“你跟我去,我教你。”
行者暗笑道:“也罢,我跟他去,看他怎生摆布。”

(rua),搓揉。挼面,揉面。

,强给别人东西,挜酒,挜饭。“我不要了,你还挜些给我!”

李白诗:“吴姬压酒劝客尝。”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美娘道:‘说那里话!’将银在子娅在秦重袖内,推他转身。”
吴任臣《十国春秋》:“又持榷货,挜贾于山中。”

(pi),(pie),掰,分出,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我不小心将铅笔撇断了。”

金瓶梅》第七十三回:“去年为后边大菩萨喜事,他还说我背地得了多少钱,擗了一半与他才罢了。”

(cuo),取、拿、抓、堆积。撮箕,“撮垃圾”清理扫笼的垃圾。

《金瓶梅》61回:“学生撮过药来,若稍止则可有望。”
《水浒传》第2回:“我有个医心疼的方,叫庄客去县里撮药来,与你母亲吃。”

(ma),(读lu和luo),(lu),抚摸,撸,卷起,“抹包谷”剥下玉米粒。,垒,拔除。

《水浒传》:“武松捋起双袖,握起尖刀。”
柳青创业史》这边堆着木料——檩子、柱子和椽子。那边捋着从各社员家收集的干土坯。
「捋虎须」

(duo),㧻(zhuo),(duo),(duo),戳、刺、击,使坏,用力放下。“生意着坏酒药(捣蛋鬼)剟脱了”。“你剟我脑袋整哪样?”。“掇下背篓”。掂掇,估计,斟酌,权衡。

《金瓶梅》第七十五回:“月娘道:‘这等,叫刘婆子来瞧瞧,吃他服药,再不头上剁两针,由他自好了。”

(liao),(ge),,放置,扔。“老板,东西我搁在这里,你帮忙看一哈。”。“这种邪乎的东西,撂远点!”。,不用的的东西把它拾弃称料开。按:简择后不用的东西舍弃。,扔,打,“刷远点”扔远点,“刷兜嘴”打嘴巴。

《鬼谷子·抑阖篇》:“捭之者,料其情也。”
陶弘景注:“料谓简择。”

(luo),堆积或扫拢收起,“满桌子都是碗,赶快把碗摞起来刷刷。””要下雨了,快摞起渣渣秣儿秣儿。”何为“渣渣秣儿秣儿”,如稻草、柴火、粮食杂质细碎物;,堆,垒,码垛。碜磕磕,碜可可,悽惨可怕的样子。(chen),丑,难看。

元曲《盆儿鬼》:“我则道是血禄禄尸首堆垛,怎将他碜磕磕把盆儿捏做?”

,折断,折弯,分开;

(niu),弯曲使断。同“扭”,挪动,扭动,固执,不驯顺。“拗断钢丝”。“沙发朝里首拗进客点!”。“拗开瓶盖”扭开瓶盖。执拗(zhi niu),固执任性,说服执拗有“将牛角拗正”的意思。

《玉篇·手部》:「拗,拗折也。」

(zhua),踢,打。挝人,挝球,打人,踢球;

,好比,像,搭配;

,掏,手伸进鮓罐“捞腌菜,捞鮓”;

,紧缚,如紧箍咒,箍桶,箍甑子;

(ao),用器皿量东西。“扷一斗米”;


(duo),落,淋。沰雨沰潮,淋雨,淋湿。“挨小老砍尿潮呢垫单拿出去晒,着雨沰着了,晚上没垫的了!”

《集韵·入声·药韵》:“沰,当各切,滴也。”
(zhuo),说文解字·水部》:「也。」沾湿。

,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洮米后滗米”,洗茶就是滗茶。

《集韵》逼密切,音笔。与滗同。𣿍也。一曰去滓。互见滗字注。
《博雅》盝(lu 过滤)也。一曰去汁也。或作滗。亦作𣴡(bi)。

(tao),淘。洮米,大米积满水用手操擦。

《集韵豪韵》“洮,盥也。”
《广韵豪韵》:“洮,清汰也。”

汲水,接水,取水。

《广雅》:汲,取也。

(jian,zan),,溅。“灒了一身泥”。

㳨:《广韵》姊末切《集韵》子末切,𠀤音㭮。水溅也。或作灒。
《集韵》或作浅。又作𣽖。通作碊。
《说文·水部》:“灒,污泥也。一曰水中人。从水,赞声。”

,液体沸腾而溢出,“汤稀饭潽出来了!”,

,水停留一处称汪,土坑汪水

《吴下方言考》:“汪水不行也。”

(lan),或用盐或其他调味品拌生的鱼、肉、蔬菜以除去其水分生味,或用热水或石灰水泡生柿子以除去涩味。传说中的“漤腌菜”。

《唐韵》《集韵》𠀤卢咸切,音壈。盐渍果也。

(普mi,方言min),,喝一小口酒,“渳/抿一小口。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王崩,大肆,以秬鬯渳。”用秬(ju黑黍)鬯(chang用黑黍和郁金香合酿而成的香酒)洗尸身。
《说文》饮也。一曰水貌。

,入水,向水里放,“沁死”人为溺毙。“小狗挨小挨砍呢给沁死了”。沁着头,沁入水中,沁人心脾;

,滋生,滋怒恣睢,放纵暴戾。滋得很鬼火绿了,很愤怒的样子。逗滋了,被激怒了。建水话:,生气,是“滋”,读音一致。《左传 · 定公三年》说的是邾庄公命人去抓随地小便的人,人没有抓到,暴脾气,一不小心从床上跌下来,摔在床边的炭火上,皮肉烧烂就死了,五辆车陪葬,五个人殉葬。邾庄公急躁而爱干净,所以才弄到这地步。“夷射姑旋焉”,旋,小便。

《左传 · 定公三年》:“....夷射姑旋焉...
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
先葬以车五乘,殉五人。庄公卞急而好洁,故及是。”
《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瞧人,拜访,看望。瞧病瞧医生,看医生,看病。瞧日子,自主或由端公择黄道吉日。瞧人家,订婚前去查看男方家的情况,“看人家”,澄江话叫“瞧家”。

𥇇(目沙suo),偷视,无视。不屑𥇇一眼,不屑侧目看,不屑一顾。

𥇇,《广韵》:“偷视也。又视之略也 。 ”

(shan),眼睛很快地开闭为睒眼,“一睒眼就不见了。”

《說文解字·目部》:「睒,暫視貌。」

,眼睛进了灰尘称眯眼(min yan)。

《庄子》:“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

(hou),看。睺一眼,瞅一眼,看一眼,。(miao),(piao),眇一眼瞟一眼,不正眼看,快速扫一眼。睺着,睺锥锥儿呢,瞪眼盯着,“你贼嚯嚯呢睺着整哪样?”瞅眯恶眼,恶狠不睬人的样子。

《集韻》半目为睺。


,逗引,勾引,招惹。

“正正经经的,莫去逗人家。”
王实甫《西厢记》:“杀人心逗起英雄胆。”
石君宝《秋胡戏妻》:“晦!适才桑园里逗的那个女人,敢是我媳妇?”

,支付,传染,俗语“过伴儿”,“她最近感冒了,你不怕过给你?”

《婆罗岸全传》:“这个是爷在外边沾上了些脏来,过在奶奶的身上。”

(音同“瞄”),小股液体迅速冒出、喷出、流出,或鱼类迅速游动。“没抓住,泥鳅邈掉了。”(biao),水射出。

《金瓶梅》第49回:“教琴童拿过团靶钩头鸡脖壶来,打开腰州精制的红泥头,一股一股邈出滋阴摔白酒来。”
《金瓶梅》第74回:言未绝,其精邈了妇人一口。妇人口口接著,都咽了。
《金瓶梅》第78回:西门庆于是把他两股扳拘在怀内,四体交匝,两厢迎凑,那话尽没至根,不容毫发,妇人瞪目失声,yin水流下,西门庆情浓乐极,精邈如泉涌。
《金瓶梅》第99回:“向他身就扎了一刀来,扎着软肋,鲜血就邈出来。”
《說文》滮,水流貌。

,驱赶。邀开,驱逐开。邀牛,赶牛。邀鱼,赶鱼,在滇池浅水区放置渔网,两人在深水区拖拽铁链将土著石头鱼驱赶入网。轰走,惊吓撵走。


,顶撞,顶嘴,抬杠,杠子。(gang),石桥,指彩虹,被坚硬的东西磕伤、碰伤。(饭里有石子)矼到牙齿,磕了牙。矼耳朵,话不中听难入耳。《西游记》中写成“㧏”和“掆”,是“扛”的异体,矸到坚硬的东西。"东矼日头,西矼雨",“矼”不能手指,说能烂指头;(kuo),“磕头”叩首叩头,敲击撞击,拍,“磕巴掌”鼓掌,“一个巴掌磕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聊天称冲噎子,冲壳子。冲瞌睡,打瞌睡。顶嘴挣嘴,抬杠。

《玉篇·石部》:「,石桥也。」
《西游记》五十六回: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掆住钯齿。”
《金瓶梅》第五十二回:(希大道):“你讨保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交我杠了两句走出来,不想哥这里呼唤。”
《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又道:妈妈很嚼不动那个,没的矼了他的牙。”

(chu),同“啎”。互相抵消,两清。“杵清了”两清了。“拿你的牛杵之前账,给可以?”“你跟的我克徐州接回姑娘(被拐去黄泛区),杵清你差(欠)我的钱”,这个动词在消失当中,类似四川方言"杵起"。

《玉篇·午部》:“啎,相觸也,逆也。

(音同“异”),扩展到不专指“木相磨”,相碰相磨皆可称“磨槸”。“石板路被磨槸了”石板路被行人车辆磨滑了,“齿轮磨槸了”齿轮纹路棱角长期传动而不锐利,“去女朋友家门槛都踩槸了”说去的次数多,踩滑了门槛。老辈人说小辈留不住糖果零食,非要吃进肚子才睡觉,说“老牛头间留不住槸草”,“槸草”指牛反刍回嚼磨牙草,水牛白天啃草,晚上悠然自得的反刍。

《说文解字》:木相磨也。 《尔雅·释木》木相磨槸。


𨃅(足拜bai),瘸,跛,𨃅脚,瘸子。

趿(普ta,方言sa),趿拉,穿鞋将鞋后帮踩在后跟下。趿履趿鞋(鞋读hai),靸鞋,拖鞋。

【博雅】趿趿,行也。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赵太架子)吃完了烟,趿着鞋皮,走下炕来。”

(cha),跨。“䟕过来,䟕门槛,䟕过沟”。(cha),踩,践踏。

《集韻》楚嫁切,音衩。歧道也。
《玉篇》踏也。
《西游记》:“才举步䟕入门里,忽见一个和尚走来。”又“行者先举步䟕入,忍不住跳将起来,大呼小叫。”

(duo),躁(zao),猛力踩踏。“躁”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躁他两脚”踩他两脚。(ci),踩,踏,腳尖着地。跐脚踩水上。,跳跃。

跺,《集韻》都果切,音朶。
《玉篇》行貌。
伯爵道:“花到不打紧,这盆正是官窑双箍邓浆盆,都是用绢罗打,用脚过泥,才烧造这个物儿,与苏州邓浆砖一个样儿做法。如今那里寻去!”


(tui,tun),方言说tun,卸。有物缠身,褪掉。褪掉手镯。褪牛鞅(普yang,方言an,牛脖子上的套具)。

,汉代关西秦晋方言,怂恿;

𡬍(mi),熟睡,小睡,“午休㝥一下”。

《说文》:㝥,寐而未厌。从㝱省,米声。
《玉篇·㝱部》:“寐不覺曰。”
《廣韻·紙韻》:“熟寐也。”
《廣雅·釋詁一》:“安也。”

使使人,唆使、操控、指挥他人。使嘴,只动嘴不动手。使女,丫头。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你使小鸾来请我,我说且倘倘儿去,歪在床上还未睡着。”

拿捏,矜持,故作稳重状,刁难。拿捏不定,犹豫。“拿”我经常读成nua。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宝玉答应了个‘是’,只得拿捏着慢慢退出。”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贾母道:咱们这样人家固然不仗着自己做,但只到底知道些,日后不受人家的拿捏。”

拿大拿大驾拿翘拿乔拿班儿,摆谱,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作势拿班拿班作势,摆样子,乱讲排场。

《红楼梦》:“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爽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金瓶梅》:“在人跟前轻声浪颡,作势拿班。”

吴方言中又称“托大”。“托”与“拿”在凭借什么东西上有其相通之处。

《世说新语》:“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

后多用“拿大”,昆明方言中又有说成“拿大驾”。

《官场现形记》五十九回:“同他兄弟相称,似乎自已过于拿大。”

拿脚(jio),泡妞,相亲,公共场合物色女青年,一党二伙潮(年轻人)的一大乐事,西门庆拿潘金莲的脚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且说西门庆自在房里,便斟酒来劝那妇人,却把袖子在桌上一拂,把那双箸拂落地下。也是缘法巧,那双箸正落在妇人尖尖的一双小脚儿,正跷在箸边。西门庆且不拾箸,便去那妇人绣花鞋儿上捏一把。”

而网络时代的九零后不知“拿脚”。对女青年,要“支脚”让小伙子泡;南京青年人在公共场合物色女人叫“钓鱼”(来源与明清两代南京钓鱼巷妓院林立有关)或“马路求爱者”。

(fa),翻地。垡子,翻起来的土块。破垡子,敲(kao)垡子,捣碎土块,变成土疙瘩。

《广韵·入声·月韵》:「垡,耕土。」
《齐民要术·大豆》:逆垡掷豆,然后劳之。

(音同“神”),承担责任,负责。“你给申得起,给申得住?出问题我申着。“

《广韵》:平声真韵,失人切。“身也,伸也,重也,容也。”

(xia),(xia),关闭不合,裂开,裂缝。“墙壁閕着一条缝。”“半开半閕”半开半合。

《集韻》虛加切,音煆。門閉也。 又魚駕切,音訝。开裂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谽(han空)呀豁閕。
《注》呵下反。豁閕,空虛也。

顺手,不阻手,不碍手,说“挨东西放顺了”;

𡎺(上祝下土zu),鼻子不通气称鼻子𡎺“鼻子阻”,后写作“阻”。𡎺子,瓶塞。

《广韵》:“𡎺,塞也。”

(音同“短”),, 截,拦。“到路口断他,别让他撒了(跑了)。”

《儒林外史》第五回:“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

(zha),张开,奓开,奓开大胯指双腿大张四开;

,切,分成小份。丫开,切开。“丫苹果丫成几丫”苹果分成几“丫”;

(hao),除,揪,铲。薅草,除草,薅羊毛薅羊毛引申出发消费券给消费者甜头,消费引流。

《说文》:拔去田草也。从蓐,好省声。

,反复搬弄玩弄,如盘核桃,小孩盘东盘西手脚停不下来。盘僵,造成物品僵化,如不正确撸小动物如盘小猫造成发育不良,拿捏未成熟的水果使果实僵化。盘嘴盘是非,搬弄是非。盘田,种田;

,行为过度,“累伤了,苦伤了,哭伤了”;

,衣服、鞋、绳子破了,坏了。“鞋忒儿(tier)了”鞋帮破了。

《广雅·释诂四》:“忒,差也。”

(xiao),枵儿(xier),稀儿(xier),指物品不结实,质量差,布的丝缕稀而薄。“品嘻嘻几十块的衣服太枵儿了”。,朽,腐。“困柴朽木”,如氧化变质的薄膜编织袋破裂状称“困了”(非指人困乏)。,使物变质,布料起皱,如新鲜的叶子经搓揉之后的状态,如菜叶被揉疚的了。

《金瓶梅》第三十五回:“我就去不成,也不要那嚣纱片子(嚣指枵),拿出去,倒没的人笑话。”
《天工开物》:又有蕉纱,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值贱而质枵,不可为衣也。
《国语》:“怀与安,实疚大事。”
嚣纱,枵纱

,向,对,朝。

《老子》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蛰,螫。“荨麻(qian ma)蠚(zhe)”;

,涂抹。塌皮,脱皮;

,膨胀,翘头。“钉子翘出来了”,“木地板翘起来”;

,“款”的本字应为“讲”。闲谈,夸奖,夸大。款话,说话;款闲,闲聊;款嘴夸嘴。款言,空话。款空,空洞。回家,老娘说“过来款几句话,咋个放假不回家?”。痘印上有昆明人说“我和(huo)你款款...”(满满土味)。告诵,告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均作古项切,音港。因“港”急言急声类“款”,故音变字讹。 《广雅》:论也。
《广韵》:告也。
《广雅·释诂一》:款,诚也。通“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刺,“挨草刺戳疼了”。戳气,不顺利,感觉难受。戳客,暗中使坏,破坏别人的好事,现在变“瞎转悠”,居家大嫂:“死男人又戳客哪点了?”戳眼睛,不顺眼,刺眼睛。戳吃戳喝,到处蹭吃蹭喝。

“十个说客,抵不过一个戳客。”

,嫁人在官渡叫“给人”,不嫁叫“不给”。旧时婚姻托付终身,姑娘离开父母去婆家最后一次喊爹,就有嫁女儿称打发姑娘给人家,将女儿许配给男家。非官渡个别现象。

,游玩,观赏。“三月三,耍西山”。言某个地方好不好玩“好不好耍”。

,挑动、引起,勾引,引诱。

《红楼梦·第九五回》:「偶沾寒气,勾起旧病。」。
《水浒传》:“他在王婆茶房里,和武大娘子勾搭上了。”

勾毴”,滚,常用“勾毴死远点!”。勾毴规避,《现代汉语词典》解为“设法躲避”。《辞源》释作“设法而宛转巧避也”。“规gui”读“勾gou”的音,乃是阴阳旁转所致。被认为是庸俗的污言秽语,实则是一个非常符合语言美的最文明的标准词。“勾毴”的同时兼言“耳屎”,“耳屎”当是“为是”的音变字讹,并非“耳垢”之为“耳屎”。“勾毴耳屎”实乃“规避为是”,意即避开方好或避开才对,才合适,认恰当故。“勾毴耳屎”并不是俗不可耐的刺耳话,而它却是一个文绉绉的文言词组!

《北史·齐纪论》:“魏武帝规避权逼,历数既尽,适所以速关、河之分焉。”
《宋史·选举志》:“咸平中,规避遐远,违期受代,勘鞫责罚,就移远地。”
唐代元稹:“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

有民地文化内涵:勾不走勾婆娘勾不走,夫妻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是日子勾不下克了,或在社会上混不下去了,或因自身条件和撩妹技能不行勾搭女性不成,或不能促使女性移情别恋;勾婆娘,指有婚史的男人与有婚史的女性达成婚恋关系,青年女性不称婆娘;说人家说媳妇,找婆家,谈对象,讨媳妇,传统婚恋靠熟人或媒婆说媒推荐,当然靠中间人“说”,媒婆牵线后看人家;看人家瞧人家,头婚订婚要“看人家”送彩礼谈婚事计划。看,不单看婆家,也同样看女方家,做家产人丁方面的摸底,两家是否门当户对,姻缘关系是否可行;持传统观念的老辈人,不论你没结婚还是离婚,只要单着,一回家说的就是“过来款两句话”,两句话不离“咋个还不说人家?”,你或许郁闷了,我一个人咋个说,去哪里说,和谁说,得有个介(音同“盖”)绍人吧!;如果姑娘家一直嫁不出去,没人要,邻里问,是很尴尬的,根本不好解释为什么自家姑娘嫁不出去,邻里觉得“肯定有问题”。城市大龄剩女,身处生人社会,不存在来自于邻里关心的舆论压力,单着就单着好了,或许剩过了三十,三十八还远吗?查家,通海话指女方到男方家查看房屋财产和生活状况。澄江话叫“瞧家”。编猪为订婚,行编猪礼。婚宴过后闹房,借酒性让新婚夫妇表演节目出糗,如背媳妇跑警报,说有歧义的绕口令,如“大姑娘洗韭菜,抹几把朝上,抹几把朝下”,怎么高兴怎么来,现在看多是低俗娱乐,但要的就是快乐和喜庆,如今少了婚庆该有的那种热闹的感觉,模式化的婚庆过程,土得掉渣的说辞,形式高于内容。新婚夫妇头晚找一个侄辈男童压床一同就寝,喻早生贵子,若是小孩尿床,意味吉利double plus,我当年压过舅耶的床,还尿了床,唯一一次没被责备的尿床经历,他们生了个儿子。姘头,非夫妻关系而发生性行为男女中的一方。如果按旧时代男女共处一室的标准,而今不婚同居男女朋友都是姘头,但谁在乎呢?

《广韵·平声·耕韵》:「苍颉篇曰:『男女私合曰姘。』

,吃,“甩早点”。拈菜,夹菜,看客吃菜,喊“自己拈菜。”。

,尾行,跟着,跟踪,“女朋友一日的尾得我,甩也甩不掉”。

,光、赤、裸露。“小屁娃娃精屁股在海边洗澡”。光不撩胯,赤身裸体,与江淮方言一致。

《金瓶梅》第二十八回:“妇人道:‘你看,胡说,我没穿鞋进来,莫不我精着脚进来了。”

,瞪,逼迫,强迫,执拗,抗拒,对抗,“表挨老子鼓得起!”估料,揣摩。

《金瓶梅》第七十一回:“何公倒好,就估着要,学生无不作成,讨了房契去看,一口就还了原价。”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估料着贾母爱听的三五出戏的彩衣包了来。”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一时估着前头用饭,湘云和宝钗回房打点衣衫,不在话下。”

(音同“枪”),逆,反方向,冲突,挑衅,刺眼。戗风,戗水,戗阳,戗光。“戗阳,戗光的地方晒谷子"就是阳光照晒的地方晒谷子,非背阴地。”挨窗帘拉下来,光线戗眼睛了“。”车灯戗瞎眼睛“。打架前警告语:”给是要戗的?!““戗风而行,戗水行舟。”逆风而行,逆水行舟。

《儒林外史》:“几句就同雷太守说戗了。”
《儒林外史》:“两个说戗了,揪着领子,一顿乱打。”

访,打听,咨询、问,访访,同问问。“你消(尽管)克(去)访访,那个不认识我”;

(音同“象”),上古词源:审视、查看,视、看,比较,“你哥两个不要一个相着一个”,意思不要相互比烂,大哥懒惰带着二哥也懒。仿,像,好像,比如。“你哥两仿你们老爹年轻时候一样子弟。”。“老天仿是要下雨了,快收谷子。”。“仿我们文山普者黑,搭广西地界。”。“搭个奶怪儿”。抵仿搭仿,就像,等同。“搭仿没吃过”意思就像没吃过,吃相难看。

,纠缠,慢着点,轻悠,被人纠缠说“毛悠我”,“着鬼悠着了”撞客,“路上悠着点”路上看着点。

(lao),私吞,吞没财物,吞落公款。落钱,经手银钱,暗中侵吞。“喊着他买东西,他就要落点钱。”

《金瓶梅》:“玳安道:‘娘使小的,小的敢落钱?’”

,习俗方面许可,认同,容忍,允许。“许”的音转。,“我们不兴这种”;

《金瓶梅第41回》:“妇人打骂着道:‘贼奴才淫妇,你从几时就恁大来?别人兴你,我却不兴你。’”

,事情失败,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或许方言里的“黄”,是由“荒”演变而来。

《说文》:荒,芜也。今山东谓事变坏曰荒,吴、扬谓事不可收拾曰荒,音并如黄。”

鸟乱,捣乱。

“捣”在“广韵”中俗作“摀”,“都皓切”,是从手、鸟声的形声字;“鸟”,“都了切”,“捣”、“鸟”同声近韵,借“鸟”为“摀(捣)”。
《水浒》第七回:“智深道:‘你们做什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
《水浒》第十六回:“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什么事,也来打。”
《水浒》第二十一回:阎婆惜:”你做什么这般鸟乱!我又不曾做了歹事!他自不上门,教我怎地陪话!”

『名词』

(za),汉代北方方言,指在罐子里用盐、米粉和辣椒腌制的食物,比如腌制猪头肉、猪大肠、鱼、蔬菜各类鲊,如猪头鲊,肥肠鮓,茄子鲊,海菜鲊。土罐子叫鲊罐。米糁米糂,做鮓的配料,米粉。

《說文》古文糂作糝(san),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
《荀子·宥坐篇》藜羹不糂。


(zeng)子,蒸米饭的炊具。篾帽(mie mao),斗笠。篾箍,竹条制成箍甑子上的圈儿,甑箍篾笆,篱笆。门窗户壁,家中房屋上的一切设施。锅头灶脑,泛指厨房里煮饭炒菜等器物和活计,母亲最常说的一个词语。灶房灶间,厨房。锅洞,灶门。窗风,窗户。烘笼,炭炉,烤火用具。铜盆,洗脸盆。水壶,热水壶。茶壶,烧水壶。气汗水,蒸馏水,嘴唇起泡可蘸气汗水医治。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不由分说,把李家的门窗户壁床帐都打碎了。”“把淫妇门窗户壁都打了。”
“针黹(zhiㄓ针线活)女工,锅头灶脑,自不必说。”
江西


䀇子,古子,,装食物的器皿,农村将瓷盆叫䀇子。现在家用餐具丰富,以后没人说可能会消失,但其历史价值存在。

《说文》:器也。从皿从缶,古声。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用一大碗油酱并回香大料伴着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


杌儿(wu er),位儿,指椅子、凳子,草墩儿(稻草编织的柱状体坐具),可以坐的东西。马杌儿就是四方形的小橙子。

“赵嬷嬷端着一张小杌,连忙放在小桌前,略偏些。”
《金瓶梅》第28回:“这陈敬济走到旁边一个小杌儿坐下,看见妇人黑油般头发,手挽着梳。”


宕宕(dang dang),床榻横木,窗下横木称宕宕。桄桄,如窗子边。

宕,定母、阳韵。
桂馥《滇游续笔》:“馥当为桄桄(kuan kuan)
《一切经音义》:“桄声类作輄,车下横木也。”
桄,见母,阳韵。古音相近。


日头热头(读“饶透”),阳光,太阳。向日头烤热头,向太阳;

垫单,床单。被单,被子。睡脑帕,枕头帕,枕巾。睡脑顺脑,枕头。灰毡,毯子,多指棉毯。

汗衣,贴身的衣服。汗裤,内裤。“艰苦朴素不穿汗裤”挂空挡。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毛衫儿,毛奢,给初生要儿褶肉穿的小衣裳。衫子,长衫。领褂,中式立领背心。大摆裆,男式宽腰大裤脚裤。点儿帽,瓜皮帽。纽襻儿,中式布制衣扣。戒箍,戒指。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官哥儿穿着大红缎毛衫儿,生的面白红唇,甚是富态。”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教李瓶儿替官哥裁毛衫儿。”

抱裙,小孩子系在屁股上遮挡的半幅布裙。捆儿身,棉袄。

《金瓶梅》第二十九回:“替他脱衣裳时,就拉了一抱裙奶屎。”

拜鞋,峨山话指婚礼中的一项仪式,新娘送给公婆其亲手所做的新鞋。鞋拽巴,附缝在鞋后帮上的布耳朵,用以提鞋上脚,旧时小脚女人的鞋上有这样一片舌头。扳尖儿鞋,尖头上翘的女布鞋。襻儿鞋,带布扣襻儿的鞋。皮蜡踏,绣花男布凉鞋。

《金瓶梅》第二十八回:“这经济向袖中取出来,提着鞋拽巴笑道...”


补靪,补丁,衣服补缀的地方称补靪。

《广雅》:靪,补也。
王念孙疏证:“靪之言相丁著也。”


,大针缝紩(zhi)称绗(hang)。如说:“绗棉衣”。

《广雅》:绗,缘也。
《广韵》:“刺缝也。”


,给衣履等物镶边或馄边。镶在衣服边缘的花边叫衣纯。

缘,《说文》:衣纯也。
馄(gun),《说文》:“织带也。古本切。”


泔水,淘米水或残羹剩汤。

《说文》:周谓潘曰泔。从水,甘声,淅米汁也。

潲水,喂猪的汤水,猪潲(shao),泔水也是猪潲。潲雨潲风雨,被风吹得斜洒的雨。潲潮,被斜雨沰湿。

《玉篇·水部》:「潲,臭汁也。」
《广韵·去声·效韵》:「潲,豕食。」
《广韵·去声·效韵》:「潲,雨溅也。」


𥁃子旺子,猪𥁃(普mang,方言huang或wang)子美食,在刚放出来的猪血盆内加适量的盐,小火蒸煮片刻,凝固后用刀切成小块。肠𥁃米线,参入猪大肠和血𥁃的米线。秦汉古语。

《说文》“𥁃,血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士刲羊,亦无𥁃也。”


猪膘,整片的猪肉(腌肉)。膘肥体胖一身膘。

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里骨崖崖欲行还倒,我是个饿损的人有甚么脂膘。」


饵馈,饵块,大救驾,给逃难到腾冲的永历帝炒了一碗饵块,被御赐“大救驾”称号,云南特色小吃;

蜜油,松脂,粘性分泌物,沥青也叫蜜油。儿时哥俩玩马路上晒化的沥青,将沥青捏成拉面状裹在脖子上,说玩“小麻蛇”,沥青黏在颈部,难扣不下来,老娘一边骂一边使劲扣,脖子都扣红了;

秧梅,杨梅。云南有一种似杏而酸,可生吃的野生果实称杨梅,大概就是“秧”,古代秧、杨声音相同。

《说文》:“梅也,从木央声。”
《类篇》:“秧,杏也。”
《齐民要术》:“秧梅,杏类也,树木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似杏而酸,亦生瞰也。”


锁莓,一类树莓,年生常绿藤状灌木。蔷薇科,浆果球形,有黑、黄二色,味甜,可食。其根药用,可祛风湿,通经络。余甘子青果,橄榄;棕披树,棕榈树。

大烟,福寿膏,鸦片。吹大烟,吸食鸦片。晚清到国民党时候鸦片泛滥,公开种植罂粟。如今有罂粟果当小吃调料,个别农户暗地种植小片罂粟;

口水,唾液。学生对老师说要出去喝口水,就是对着自来水管吹,语文老师故意说我吐给你喝;

涨水,开水,水沸腾叫“涨”;

米哺(mi bu),婴儿辅食,物质匮乏的时代,多用米熬制而成;

𥳓𥳓箕筲箕(shao ji),竹编制品,一面平口,淘米洗菜等用的竹器,形状像簸箕。粪箕,筲箕的变体,装粪土用的。

《说文 》饭筥也。受五升。从竹稍声。秦謂筥曰。山樞切。
《儒林外史》:“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


索子,绳子。打桶索,井绳。掉水桶,水井汲水的桶。土基土墼,模子压制的筑墙体黏土块状物,未经过火烧的砖。 坨土基,造土基。,未烧的砖坯。土垡,翻地挖起的大土块。尘灰,灰灰,灰尘;

碓窝(dui wo),一般凿石呈凹槽状的器物,石碓,石臼研臼,配用杵(碓窝棒)舂米、面、花椒、辣椒呈粉末状。

街坊,乡邻。营头村首,村里,玉溪各县坝子里的村庄多是明代屯军所建,故称村里为“营头”。巷巷,小巷,胡同。街心,马路街道。城埂脚,城根;

《红楼梦》:“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做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丁靠着他坐。”
《儿女团圆》:“街坊每都听知,谁敲牙波料咀。”
《红楼梦》:小的吆喝他,他倒恃酒撒泼,躺在街心,说小的打了他了。


人情(音同“亲”),礼物财物。红白喜事送礼包红包称送人情

泊口,渡口。以前从龙门村到海埂的路没合围草海,有一段泊口,人工渡人和单车,一次一两毛钱。海埂大坝还是毛坯坝,草海富人区还是菜地和鱼塘。老妪像小时候眼中的外婆;

海埂泊口


海子,大湖大池,如滇池俗称昆阳海,草海。坝子,平坝,平地。腊水田,谷子收割后放水浸泡,来年翻耕的水田。箐沟,山涧沟谷。龙潭,泉眼,地下水出口;

癞子,头癣,长头癣的人,无赖。

洋灰,水门汀,水泥,拌洋灰拌沙灰,拌水泥。洋火,火柴。洋油水火油,煤油。洋蜡,洋人制造的蜡烛。洋碱洋皂,洋人发明的碱产品,肥皂,原本在河边用皂荚加持棒槌洗衣,虱子虮子跳蚤在现代化工品洗涤下才彻底消失。洋纱洋布洋钉。带洋字的东西都是舶来品,落后农业国面临工业国商品倾销;吸铁石,磁铁。火石,打火石,用于老式打火机。

茅厮茅厕毛厕,茅坑,毛坑,厕所。

《金瓶梅》第28回:“取刀来,等我把淫妇剁作几截子,掠到茅厕里去!叫贼淫妇阴山背后,永世不得超生!”


格刺,旮旯。

《金瓶梅》第二十五回:“妇人道:‘呸!怪囚根子,那个没个娘老子,就是石头格刺儿里进出来,也有个窝巢儿。”


升雷,打雷,用“拖桌子拉板凳”形容雷声。打覢扯覢,打闪,扯闪。

覢(sang),玄应《一切经音义》:“电,关中名覢”,闪电。


云彩,“天空首那朵云彩(“猜”字音),搭仿一大朵菌儿。”。大概是先民们流徙来滇,为这里瑰丽多彩的云所倾倒,于是呼之曰“云彩”,云南的云确实美丽,否则不叫“七彩云南”,“云彩”的称呼是当之无愧的。而今七彩云南在多彩贵州之后;

看条幅标语


鏖糟(ao zhao),肮脏,皮肤上的污垢,原义指战场拼杀。鏖糟滴沰,个人卫生相当糟糕,头发上的油快滴下来了。㶄灒(yan zan),腌臜,肮脏。漱嘴,刷牙漱口。净澡,洗澡。

《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颜师古注引晋灼曰:「世俗谓尽死杀人为鏖糟。」
元陶宗仪《辍耕录》:“俗语以不洁为鏖糟”。
《醒世恒言》:“今日这浴,就如脱皮脱壳,身上鏖糟足足洗了半缸。”
元杂剧《燕青博鱼》“你哥哥更是鏖糟头。”
明人杂剧《流星马》:“鏖糟禽兽无礼!”
㶄『說文解字注』:海岱之閒謂相污曰㶄。
灒『說文』:汙(污)灑(洒)也。水濺也。


古碌,滚动,动作快。车轱辘,车轮子。一古碌一骨鲁,像滚轱辘一样爬起来。

《金瓶梅》第九十四回:“孙二娘在旁说道:‘大奶奶,你这半日没吃甚么。这回你觉好些,且起来吃些个。’那春梅一古碌子扒(爬)起来,教奶子拿过灯来。”


孤拐儿骨拐儿螺丝骨,脚踝骨。踝骨,即脚脖子。这里的“一顿孤拐”,是指一脚踢。精脚板,赤脚。

元曲《范张鸡黍》:“你每说到几时?早不是腊月里,不冻下我孤拐来?”
《醒世恒言》:“快快出门,饶你一顿孤拐。”

磕膝头,膝盖。

《闪电窗》:“那婆娘攀着磕膝头揉了半日,影影的看见地上睡着一个醉汉,幸喜灯笼还不曾熄,拿来照一照,却认得是丈夫的衣裳。”

皮砣皮槌,槌头,拳头。打皮砣打皮槌,拳击。手板心,手心。指甲壳,指甲。(luo),指纹。瓢箕,簸箕形的指纹。大胯,大腿。脚连杆儿,小腿,胫。脚脊背,脚背。手膀子,手臂。手拐头,手肘。手孤拐,手腕。肚囊皮,肚皮。尿泡尿脬(pao),膀胱。脖梗,脖颈。屙屎骨,尾椎骨。腰杆儿,腰,腰部。腮墩儿,腮部。骚疙瘩,青春痘,粉刺。脖根骨,颈骨。包谷嘴,部外拱。争嘴窝,脖子后部的窝。争嘴,嫌给的食物少了,还想要。脖喉眼儿,喉咙咽喉。太阳筋,太阳穴。额颅头,额楼头(ao lao tou),额落头,脑门,元曲里把额头称为额颅或额楼。头顶心顶门心,头顶。旋儿,头顶旋涡。亮蛋,光头。头皮,头屑。哈心窝,胸口。胸脯子,胸脯。罗锅肚,油肚。,乳房。卵蛋,睾丸。麻雀儿,男孩的小鸡鸡,张艺谋电影《狙击手》,班长说“雀雀也还在”。

㲦毛寒毛,人身上的毫毛。

㲦(hang),【说文】兽毫也。

眼扎毛眼札毛,眼眨毛,睫毛。

《单鞭夺槊》:“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札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
《金线池》:“那时节眼札毛和他厮拴定,矮房里相扑着闷怀萦。“


糟包栗暴脑瓜崩,指头哈一口气手弹脑门,或头被撞或被打后凸起的鼓包。

《金瓶梅》第四回:“那婆子揪上郓哥,凿上两个粟暴。”


黑大头,大头菜。这个称呼在南方起码有两百年以上历史。芫荽(yan sui),香菜。洋辣子,番茄。朝阳花朝阳饼,向日葵。花咕嘟,花苞。仙巴掌,仙人掌。柿花,柿子。洒淇马萨琪马,满语借词,满族糕点。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雪雁)因向黛玉道:还有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可好么?”


抱唠,抱窝的母鸡。抱,禽类孵卵称抱。

玄应《戍实论音义》引《通俗文》:“鸡伏卵,北燕谓之抱。”
《广韵》:“抱,鸟伏卵,薄报切。“

母鸡巢性期间张扬羽毛以示警告发出咯咯咯声音,若主人没意愿让母鸡孵蛋,采用绑脚方式让母鸡“清醒”脱离抱鸡状态;草狗,母狗。伢狗,公狗。“草狗不掉尾(不摇尾),伢狗不上身(不爬背)。”,母狗如果不主动摇尾求欢,公狗就不会上母狗的背。伢猪,郎猪,公猪。草猪,母猪。叫马,公马。骡马,母马。叫骡,公骡。嘶骡,母骡。男猫,公猫。女猫,母猫。

麂子

麂子乱成马鹿。

形容慌乱程度可见一斑,麂(ji)和鹿相似,以前偶尔有人说撵麂子,受保护物种。麻蛇老麻蛇大麻蛇菜花蛇,昆明少有毒蛇,蛇类;

蛐蟮,蚯蚓。

《方言》第六“螾场谓之坥”
晋郭璞注:“螾,蛐蟮也,其粪名坥。


辣麻叮青叮子,有毒的毛毛虫,一旦手臂碰到有毒的毛毛虫,又辣又肿,不能抓,柿子树较多。蚂螂儿,蜻蜓。蚂蚱(可食用的),蚱蜢,蝗虫(不可食用)。蛐蛐儿,蟋蟀。麻老虎,蜘蛛。腻虫,蚜虫。日眼虫,一类蠓虫,爱飞着眼睛。偷油婆灶蚂蚁,蟑螂或对厨师的戏称,小强,粤语:曱甴(yue you),指乱港废青。臭婆娘,臭大姐,放屁虫,椿象。牛屎拱拱背屎虫,屎壳郎,看见牛粪边有松土,往洞里灌水,屎壳郎爬出来,以前农村小朋友的挖虫游戏;

黑老鸦黑老鸹老鸹,乌鸦。水老鸦水老鸹,鸬鹚,鱼鹰,滇池不常见。恶老鹰,老鹰。墙雀儿,麻雀,嚇麻雀,轰撵吃谷子的麻雀。小燕儿,在农家筑巢的燕子。屎鸪鸪屎咕咕,爱吃屎里的蛆虫,得名“屎咕咕”,鸡冠雀还是鹧鸪还是啄木鸟?老倌雀,叫声似“老倌好过”的鸟,学名是杜鹃,被误传为凤头雀嘴鹎(bei)、黄臀鹎和红臀鹎。滇池退耕还湖还林后,鸟类种群和数量倍增;山壁猴,壁虎。夜猫子,澄江、文山、永胜:恨鹕恨呼恨虎,玉溪:冬吴,腾冲方言:夜视鹰,临沧:夜咕噜,宣威:老更鹉,永善:夜鸽子鬼登科,猫头鹰。啄木官,啄木鸟。鸯鸡秧鸡,水鸟。

石头鱼金线鱼银鱼白鱼剑鱼,滇池土著鱼。碗儿碗儿,蚌壳。田鸡,虎纹蛙;

土坝河,盘龙江入滇河段。海口河,螳螂川,滇池出水河道,入金沙江,元朝疏浚,海口镇中滩三江口有川字闸,槽式闸,1836年修建;

濛淞雨濛靀雨,毛毛雨,朦胧细雨。连连雨,连阴雨。大下麻雨,大雨连绵。潲风雨,射风雨,随风斜射的雨。打雨点,雨刚开始下。白雨,冰雹。雪脖子,细小的雪粒。下雪脖子,下冰雹。凌条子,冰凌。下霜,打霜,霜扎。罩子,雾。天干,干旱。鳄鱼翻身,地震。旋窝风,旋风。

晌午饭,下午三四点钟所吃的点心、小吃。零嘴,零食。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天下乐:“琴童料持下晌午饭,俺到那里走一遭便回来。”
《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武松)吃了晌午饭,起身别了。”


白眼字,错别字。睁眼的瞎子,不识字的人。

待诏铺,理发店。

蛤蟆叶儿蛤蟆衣儿,车前子。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和种子可人药。一种野菜。

《本草纲目·草部五·车前》:“蛤蟆喜藏伏于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


臭灵丹臭叶子,多年生草本植物,通体密布绿白色腺毛,具臭味而药效显著,故名。全草用为药清热解毒,消痈散疮,可直接泡水喝。

羊耳朵尖儿尖儿,马前科落叶灌木,小枝圆筒状,密生灰白色毛茸。叶对生,呈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似羊耳朵。春季枝顶开花,花细小,内黄外红。蒴果卵形。采花药用,可清肝明目、退翳、止咳。

癞鼓浆包,癞鼓鼓儿,癞蛤蟆;

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和译词:

来自傣语腾冲话:“筒帕”,包。“巴鱼”,鱼。“姑娘人”,女人。“伙子人”,男人。构词方式受民族语影响。
来自傣语昌宁话:“骂蒙”,芒果。“麻蒜包”,木瓜。“骂兰甘”,一种鸡蛋状果子。“摆裔果”,一种热带酸果,因当地人称傣族为“摆裔”而得名。
借傈僳语的维西话:“色勒俄”,血满草。“阿纳保”,青阳参。“腊裱”,挎袋。“巴一”,旱獭。
借纳西语的维西话:“马嘎拉”,斗笠。
借藏语的维西话:“木萨拉”,木碗。“糌粑”,炒面。



『生活』

(第四声)田,盘庄稼,整田,种田,种庄稼,也是江淮官话。

活计,生计,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生活用具。“针线活计。”“地里的活计快干完了。”“她拿着活计给大家看。”做活计做活,干活。农闲或没土地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去有就业机会的地方打工“做活计”。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钉鞋雨伞为活计,偷寒送暖作营生。」
《红楼梦》第三七回:「这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
《清平山堂话本.剪贴和尚》:「当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沒什么活计,却好一个房舍。」

央视叫“务工”,对应“务农”。务农,从事农业生产,以农为业。农村学生娃对父母的职业不好描述,说种田的,当农民的,盘田种地的?往往填务农,老师觉得务农不准确,应该是农民,农民物质资源匮乏导致无法接受教育,整体文化水平低,往往被看成是“乡巴佬没见识的群体”。如今特色经济下的务工人员你我他,对自身的定位是“打工人”,“长得好看,说话好听。打工,这辈子不可能打工”根本不存在。

《国语.周语上》:「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於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
《红楼梦》第一回:「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

朒朒(ga ga),肉,吃朒朒

吃顢顢(man),吃饭。

脾条,脾气、性格、习惯。

邀客,发请柬后,在村首婚宴开席之前专人上门通知赴宴,远路客人提前到来,以前吃三天六顿,后吃一天两顿。

牙祭,改善伙食。旧时商店或工厂供给职工的饭菜,平常只有素菜,每逢初二、十六才有肉食,称做“打牙祭”。吃口好,胃口好。

“今日伙食团宰猪,要打牙祭了。”
吴敬梓《儒林外史》:“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掳菜,指吃饭只顾自己,把菜都弄自己碗里吃独食。云南人很看不惯北方人吃席刚上菜就将菜全部掳走占为己有,根本不留在桌上和大伙一起吃。讥笑某人“最掳得”吃相难看,可能是最难理解的说吃相难看的方言。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急的那位太爷蹲在地下拿两只马蹄袖掳那打碎磁片子,弄的袖子尽湿。”


抛撒,散失,脱离,浪费,泼,尤指浪费粮食,饭泼在桌面或地上抛撒(pao sa第一音节)饭。在鲁西、武汉、四川、河南方言中都有。农耕社会常年吃不饱肚子,抛撒粮食就是罪孽,根植在艰苦年代里不得浪费粮食的记忆。“抛撒粮食会挨老天收呢”。

《金瓶梅》第八十六回:“就是清水这碗里倾到那碗里也抛撒些儿。”


把奶咂奶,吃母乳,喂奶,奶孩子。把屎把尿

刨窝,牲畜发情要产崽子。你养的狗刨窝是发情的表现,跟精力使不完有关,赶紧带出去配种。牛倌:“你家的牛刨窝了”;

爖火笼火,生火。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黛玉瞧瞧又闭上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


向火,烤火。向热头,烤太阳。

《水浒》第一回:“妇人道:‘既恁的、请叔叔向火’。”


解手(gai shou),解溲,排泄大小便,方便,解便。溲话馊话,屁话,旧事老话。溲,大小便。食物久置变酸变质叫“馊”,如“馊饭”。玉溪话:镖稀,维西话:打标枪,腹泻。

《醒世恒言》:“王九妈正在净桶上解手,口中叫道:`秦小官人如何去得恁早?’”
《红楼梦》:“一回头叫宝玉,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忙上前向张爷爷问好。”
《西游记》五十九:“樵子道:‘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活,管情借得。’”


算账,买单;

央拘,做客拘束客气。

搅扰,打扰。搅得很,家庭成员性格、习惯不合群,扰乱家庭和睦氛围。

《金瓶梅》第42回:“大娘才使小的来了,并没闲杂人搅扰。”
《水浒》第4回:“前番醉了一次,搅扰了一场。”


玩场,游玩的地方。小时候和大人去一个地方,觉得不好玩,会说“某得玩场。”;

整尝整场,有整尝,有搞头。没得整尝,没有意思;

歪货,假冒伪劣,或指不可靠的人;

旺头,杆秤称重给买家旺头,就是秤杆翘得老高,重量上让利。“秤旺一点!”;

服事,服侍。“事”跟“侍”同音假借。

《水浒》第一回:“那妇人连声叫道:‘叔叔,却怎生这般计较,自家骨肉,又不服事了别人。”


忌人忌门忌家,某些时候不让生人进家,如旧俗大年初一或者搞了迷信活动不让串门;


撞客冲克撞阔,冲犯神灵,撞鬼被鬼魂附身。或出现高烧不退、反复发烧、长期低烧、类似感冒却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有后遗症。或突发昏迷、神志不清、言语错乱、悲喜无常、狂言惊恐、乍寒乍热或以死人的语气说话等神志异常。或玄道的沾染了祸祟邪气、秽毒邪气、墓地阴气,伴随人意识混乱言行诡异,人在事后不记得发生了什么,通常神婆道士癫狂入境说撞客了某个邻近已挂的人,要做法事驱邪叫伴儿叫魂。叫伴最简单的方式带着“失伴儿的人”的衣服去山神庙(或某类神祠),以特定言辞祷告,问“伴儿回来了没”,另一个人答“回来了”。医疗和娱乐在农村的覆盖极大的压缩了民间术数可施展空间,神婆的高耗能移形附体操作具有神秘性和可观赏性,进入癫狂状态消耗大量体能。常态下神婆看香编故事交流看法十分熏眼睛,要旁人反复擦拭眼泪,也是必要仪式。上学时候,家里有水田,夜里十一二点和哥哥一块放田水,就是抽滇池水灌溉。水田在一处挖沙形成的深坑附近,挖沙将山体移去了很大一部分,挖沙倒下来的沙土埋死过几个人,按玄道说法是极阴之地,冬季阳光高照走进坑底葡萄园,有寒意,或许是湿气重。水渠一段在沙塘旁边,晚上12点,披蓑衣眯眼坐在沟渠边,有了睡意,感觉沟渠对面坐着一个人,心里想有人陪,太好了,你和那个黑影不说话,瞌睡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提起精神去看水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如果你联系死人场景,觉得那个黑影是飘儿,那就会产生另一番心理活动,剧烈的思维活动,自己吓自己。黑影或许是晴夜无月空人在困觉下的幻觉,所谓的鬼到底是什么,或许就是相由心生。又一例,开荒清理乱石杂草,第二天大人发感冒病症,归因为附近有小庙,惊扰了神明,迷信一点做个法事,并在做了法事后几天就好了,感冒病好不好不在于法力,喝几杯开水同样自然好,或许是没戴口罩吸入了灰尘霉菌,同样的经历清理分布在楼宇里的机房设备灰尘,也是不戴口罩,过天呼吸道受染而感冒。还有各种亲身经历的撞鬼故事,离奇吸引人,有个共同点,都没说明白鬼的样子,如同“心里的鬼”因人而异;“客”指忌讳鬼的代称,鬼,三尸落魂儿,飘儿。

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
《红楼梦》第25回:“(马道婆):可以永祜儿孙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撞客之灾。”
《红楼梦》第35回:薛蟠在外听见,连忙的跑过来,对著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的晚了,路上撞客著了,来家没醒,不知胡说了些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
《红楼梦》第102回:贾蓉道:“不是说不治,为的是前日母亲往西府去,回来是穿著园子里走过来的。一到了家,就身上发烧,别是撞客著了罢。外头有个毛半仙,是南方人,卦起的很灵,不如请他来占算占算。看有信儿呢,就依著他;要是不中用,再请别的好大夫来。”

顺噜噜顺顺噜噜顺顺溜溜,顺利,吉利。

《金瓶梅》第三十六回:“(风姐又道):先时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
《水浒》第二回:“先烧了一陌(宋代语言指冥钱的计量单位。)‘顺溜纸’。”

如今清明节和中元七月半鬼节画灶灰圈,烧纸钱银锞子,浇浆水饭祷告,用语依然有顺噜噜:“老祖公些来领受着。盘田呢,上班呢,开车呢,出行克哪点呢都顺噜噜呢!”其实在家门口烧纸的多是女性家属,采取画圈祷告远程投递方式,有言不上娘家坟,越上娘家越穷,不同于其他地方说会让娘家断根。以前清明节有踏青味道,新柳插门,头戴柳箍(箍箍帽),吹马豆。

按:官渡人见吹马豆需求,母亲七八岁就随姐姐去昆明城卖马豆。姐妹俩天亮一人捻一个饭团,从土坝河沿着盘龙江往北走,去有学校的区域卖马豆,一两分钱一把,喊“卖马豆”,小祟鬼接话“卖马毴”,小买卖“生意经”完全是从小锻炼出来的,也是逼迫出来的,练就了没有买不出去的东西。在她记忆的昆明城,是九十年代以前两城区的旧城区,只记某几条街,昆明摊饼似城建后连路都找不着了,官渡六七甲明清古镇商业街在无特色的城市化浪潮中灰飞烟灭。母亲打小没读过书,不识字,我整理的一些方言词汇多听她说话整理出来。时代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轨迹,发生过的是命,未发生的是命中注定?

陈度《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清明日插柳于门,儿童亦以柳为冠。”谚云:“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上坟回来,进家门前,人车跨过点燃的稻草(以前烧粉火,松脂火把),让烟火煪走身上和车上的墓地阴气,是一种防撞客保护机制,古时不得骑马上坟。

土葬改火葬之前的习俗,头三天守灵,男家属睡棺材底下,达旦轮流焚香,满三天,其间本人上的香不弯不折,父亲称我“中气十足”。盖棺材板时,兄弟两两将衣服放在木榫上钉棺材板,喻兄弟连襟。八大金刚舁棺上路,来吃席的人披麻戴孝,手持一则韭菜,一顺溜的膝盖垫稻草跪在送葬路上,待棺材从头顶上抬过,行“棺材过顶”礼,礼毕吃块糖或喝碗红糖水,意“挡一挡(读“糖”,糖一糖)秽气”,土葬习俗与下江是否相似?重庆农村高寿仙逝以往请民间乐队吹拉弹唱,而今像购物中心搭台轮流唱演,几百块一小时,有点喜葬热热闹闹欢送的意味,昆明皆丧葬。到坟地挖圹(kuang挖墓穴)。棺材放进圹坑,小辈一人衣服兜一捧土撒到棺材上,作最后的道别。农耕家庭,坟的守护神是土地,立土地碑或土地庙,祈求风调雨顺。

当朝认为扫墓习俗中的放炮仗插香烧纸是“不文明的祭祀方式”,要在移风易俗过程中禁绝。何为文明,无非以对环境的影响而论。

宀具𡨋是冥的异体字。烧财宝纸钱冥衣,念“太上老君急急如令!”投递成功

鬼画桃符,鬼写春联,形容书写潦草,字迹难看,胡写瞎画,不成体统。桃符:原指挂在大门两旁画有神荼(shén shū 能制伏恶鬼的神人)、郁垒(yù lǜ 驱凶神仙)二神以压邪的桃木板,后在桃木板上写联语,遂借指春联。评价崽子写的作业:“你呢狗脚迹(字迹)鬼画桃符”。

神祇


抖草斗草,斗草古代劳作之余,郊野旅游时休闲娱乐方式,用植物花草相斗为戏,同斗蟋蟀一样,也叫“斗百草”“踏百草”,流行于中原、江南地区,起源与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关联。如今含意是卖弄,出风头抖骚也,即发春之意。“拿单反在农村抖草,邻居看见不好”。“数九寒天呢,你穿着件背心出去抖哪样草了”。拉轰,拉风。

白居易《观儿戏》“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金瓶梅》十九回写,八月中旬吴月娘领着众妇人进新花园游赏,“或携手游芳径之中,或斗草坐香茵之上。”


撒花,绣花。撒花鞋就是绣花鞋,官渡妇女穿戴蓝色撒花围腰,头顶蓝色头巾脚穿撒花鞋,记得老娘陪嫁来的一箱绣花鞋悉数被老鼠咬通啃坏。

《红楼梦》:“(凤姐)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撤花洋绉裙。”
拍自昆朙市博物馆

跷脚(qiao jiao er),跷辫子,老掉了,过气了,“不在了”,说人挂了,忌讳死亡。落气,人死断气。然后说“一路走好!”;

造孽(ni),可怜;

收脚迹,指人死后鬼魂到生前走过的地方收回脚印;

吃馒馒(mang mang ),肿脖子噇脖子肿饭捣脖子塞脖子塞脖子眼儿,吃饭;

睡喏喏,睡觉;

吃寡饭喝寡酒,吃饭喝酒没有菜;

喝猫尿(sui),喝酒。淌猫尿哭咪拉苏,哭鼻子;

擤鼻子,擤(xing)鼻涕。鼻子指鼻和鼻涕;

唱花灯对调子,看滇戏,对歌,赶街庙会娱乐互动,被广场舞取代;

衣禄无亏,人生的物质享受,官位禄位都能得到充足的享受。

《金瓶梅》第二十九回:“天庭高耸,一生衣禄无亏;地阁方圆,晚岁荣华定取。”



『詈』

肏攮,艹骂。操人,骂人。“怕挨老师操。回家被父母操”,仅限语言批评责骂。

《红楼梦》第40回: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


丑话,粗话,脏话。如杰宝;

白话,空话、谎话;

二气,二,言行不得体,傻里傻气,二里二气

日气,生气,气愤;

日脓,无能,怯儒。日脓包。“你咋个那么日脓,人家骂到门上了,都不敢出气”;

日卷日㧐卷骂,痛骂并反驳揭老底,“日卷、日㧐他一台”。

《山西通志》:“骂谓之卷。”
《王词》解释为:“破口大骂,方言中称骂人为卷人。”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他还嘴里嚼咀劈里剥刺的,教我一顿卷骂。”


倒毴颠毴,癫疯,二气。有违年龄辈分的言行举止,也是二气。如小耶为难侄子,和侄子争宠;

毴脸碧莲,"不要碧莲。",骂人厚颜无耻不要脸。兜毴脸(嘴),兜嘴烫耳,耳光。玉溪话:嘴巴指耳光。中原官话:毴兜

毴话,废话,如“说毴话”,意are you kidding me?“毴话多!”废话太多,住嘴。呜噜掰唻,废话多,“呜噜”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

毴嘴,骂口不饶人,“你毴嘴还得?”警告再不停下来给你一个兜嘴。"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毴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

毴手毴手闲,作怪捣蛋。逼手逼脚指缩手缩脚、局促不安的样子。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六老爷逼手逼脚的坐在底下吃了一会酒。”


毴样屌样,碧漾,吊样,同吴语,“你瞧你那点碧漾!”,说人萎尿无能却自得的神态。

扫脸,丢脸,没面子。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刘中丞一看,别的还好,偏偏自己的幕友也在其内,乃是第一扫脸之事。”


吐屎,胡说八道,“你给是在吐屎?”;

恶俗(wu su),恶里恶俗槽耐,龌龊,低级下流;

鬼火起鬼火绿,火冒三丈,很生气。鬼火,夜间随风游移的幽暗磷火;

开屎口,说不吉利的话;

嚷麻麻,骂咧咧;

死头干僵,形容人呆板不机灵,不会察言观色,不近人情,或指事物僵硬无生气。“你这种死头干僵呢,哪个喜欢你!”;

死皮赖脸涎皮赖脸涎皮搭脸嘻皮笑脸老脸厚皮,厚着脸皮纠缠不休,不顾羞惭而与人接触。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个,死皮赖脸三日两头来,缠着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办法呢。”
《红楼梦》第三十回“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连个道理也不知道。”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并没有什么新鲜发笑的,少不得老脸皮子厚的说一个罢。”


奸懒怂毒,指人兼具奸诈、懒惰、孬怂、恶毒的四项性格特征,评价那些不入法眼的人;

上头上脑上头上脸上头拾脸,不懂老幼尊卑胡来。《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作“上头舖脸”。没张倒没张致。不成体统、不成样子。

《金瓶梅》第九十七回“那月桂亦发上头上脑说:‘人好意叫你,你做大不正,倒做这个营生。”
《红楼梦》三十三回:“好了,你们越发上脸了。”
《金瓶梅》七十二回:“这丫头惯的没张倒致的。”
《金瓶梅》二十六回:“你见把他惯的恁没张倒致的,在人跟前上头上脸的。”
《金瓶梅》:“你见把他恁的没张置的,在人跟前上头上脸。”
《红楼梦》:“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就上脸了。”


攘刀子的,挨刀的,指人不得好死;

小挨砍呢,小领刀呢,小背签呢(斩首令牌),死砍头呢,骂娃的话,不听话担心被官府砍头;

小喂狗呢老鸦啄呢(lao wa zhua),老虎吃呢,骂饿死暴毙,被野狗吃,被乌鸦啄尸,被老虎捕食。

那些“X迷日眼”词汇,原本是“眉”不是“迷”,“日”是一些字眼的变体,强调戗眼,如死迷(眉)“佯”眼,呆迷(眉)“豁”眼,涩迷(眉)“倒”眼,精神萎靡,戳眼睛,不顺眼,鬼迷日眼鬼迷扯眼一样。“X迷日眼”表达如憨迷日眼贼迷日眼(贼眉贼眼),鬼迷日眼(鬼眉鬼眼),骚迷日眼(骚眉骚眼),突出第一个字的特点,通过骂的方式描述对呆、憨、拽、懒、烦、怂、骚、贼、瞎、煪、矸、戗、冷、脏、鬼等状态的观感和感受,如烦迷日眼说心情烦闷,矸迷日眼说床不软和或脚踩在石头地上矸脚,煪迷日眼表达烟火太熏人,戗迷日眼骂灯光或车灯或拉开窗帘刺眼,脏迷日眼说看见的肮脏不能入眼。死眉瞪眼是明清的表达方式,描述表情呆滞冷漠:

《红楼梦》第一百十回:“偏偏那日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如收录现代汉语的贼眉鼠眼。

郭澄清《大刀记》第12章:“看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的态势,就像他觉着这个屋门口如老虎口一样可怕。”

都是对人的精神状态或感受的描述。隋唐五代时期: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又便加持白芥子打女身上。打时啼哭叫唤嗔怒。颦眉努眼狗牙上出,发变赤黄耸竖向上。”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押二中指中节上,合口切齿,颦眉努眼,嗔怒顾视。印真言。”
《华严四祖清凉国师像赞文》:“贤首门生,实若星繁。白眉青眼,拔萃超群。道契缘符,心传口授。独清凉一蟾孤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项咽颐颔,颊额头顶,两眉两眼,两耳两鼻,口四牙,四十齿,眉间毫相,一一身分。”
《广弘明集》:“故虽秦楚分墟,周梁改俗。白眉青眼,龟玉之价弗逾。栖凤卧龙。”

宋元时期:

《南村辍耕录》:张明善尝作《水仙子》讥时云:“铺眉苦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
《景德传灯录》:“才闻人说个休歇处。便向阴界里闭眉合眼。老鼠孔里作活计。黑山下坐鬼趣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凡举觉时先大瞠却眼,如小儿患天吊见神见鬼一般。只于瞠眉努眼处领略。更错引古人言句证据曰:举不顾即差互。”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若剑浦黯淡滩有一种石,黑眉黄眼,人以为砚,余意凤咮必此滩石也,然去武夷远矣。”
《瑞鹤仙·云阶连月地》:“待梳妆、屏风共倚。看情眉恨眼,宿粉剩香,乱愁无际。”
《玉交枝》:“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雪满山,水绕滩,静爱野鸥闲。”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想元帅顶天立地,铺眉苦眼,做着个兵马大元帅。你却做这等勾当,是何道理?”
《西厢记》:“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明清时期:

《东周列国志》:“那夏姬生得蛾眉凤眼,杏脸桃腮,有骊姬、息妫之容貌,兼妲己、文姜之妖淫。”
《封神演义》:“且说遁的叁将,一时揉眉擦眼,邓天君不见了金墙,张天君不见了大海,陶天君不见了。”
《姑妄言》:“水氏虽然是个淫浪妇人,此时被一个蓦生男子精光抱住,十多个横眉竖眼的小伙子都望着他,也自羞愧难当的。”
《官场现形记》:“三年不见女人面,见了水牛也觉得弯眉细眼。”
《红楼梦》:“晴雯道:白眉赤眼,做什么去呢?到底说句话儿,也象一件事。”
《绿野仙踪》:州官道:“我看的光眉溜眼,像这狗攮,你们看他,不是勾引人乱嫖,就是勾引人胡娶。”
《歧路灯》:“这个看那个柳眉星眼,那个看这个蓉面桃腮。”

由此可见,典型昆式骂词更具有可扩展性。



『情绪』

高爱,高兴。“高爱吃不吃,高爱克不克”;

倒灶冤孽,倒霉,倒运,运气不好。灶台,锅台。

灶台上捡锅铲儿”说人真会捡东西,揩油成性。
“灶台上的抹布,专门揩油”。
汉扬雄《太玄经·灶》:“灶灭其火,惟家之祸。
《警世恒言》:“倒了你卖油的灶,还不勾半夜歇钱哩。”


僻时背时,背运。

《金瓶梅》第七十五回:“把俺每(们)这僻时的货儿,都打到赘字号听题去了。”


炮躁,咆躁,比喻人发热出汗,情绪烦躁发咆躁。害病,生病。请医生瞧医生看医生瞧病,看病。火气重,上火。心翻,想吐,恶心。打摆子,患疟疾。门头百,恶心疟疾。发梦𥅻(chong),𥅻台子,说梦话,夜游精神恍惚。魇的了,鬼压床。羊耳风,癫痫。大脖子,甲状腺肿。胳肢窝臭臭肋巴夹汗,狐臭。风吹,伤风感冒。大肠泻,泻肚。心窝疼,胃痛。心翻,恶心想吐。干血痨,闭经。崩症,妇科大流血。老茄子,子宫脱落。脐风嘬嘴,婴儿破伤风。生羊子,生大毒疮。咬脓,溃脓。结盖子结疤,结痂。撵毒,去毒,驱毒。推食,消食。身上不闲,怀孕。四眼人,孕妇。

宝玉笑道:“何尝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炮躁就脱了。”
《西游记》第二十回:“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


毛躁(zao),沉不住气,既不调查研究,又不深思熟虑。

《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文七爷脾气是毛躁的,立刻嚷了起来说:‘船上有了贼了,还了得!’”


呕气,怄气。

《金瓶梅》六回:“为何小人只是走了出来,在家里时便要呕气。”


散闷,排遣烦闷。散闷了,想不通了;

心肠,心思,对人或事物不感兴趣,心灰意冷,“我对你某得心肠了”;

兴头,兴致情趣,“在兴头上,再来一回。”;

不自在不好过,或生病不舒服或心里难受。不打紧,不要紧;

气不忿气不愤,嫉妒,不服气。“人家的好成绩是苦来的,有什么气不忿的?”

《红楼梦》:宝玉一面说:“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

老毴火老火,问题严重。

冤毴日枉,冤枉,无辜。又被渔民说成“淹毴日网”。

倘倘儿呢,坦坦儿呢倓倓儿的,慢慢的,舒舒服服的,悠悠呢。”不急,坦坦儿呢。“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你使小鸾来请我,我说且倘倘儿去,歪在床上还未睡着。”
韩愈《曹成王碑》:“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


慢条丝礼慢条斯理,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 。“雌着”合意?规范写法为: “慢条斯礼”,由方言吸收为普通话了。

《金瓶梅》第十一回:“春梅道:‘你问他,我去时还在厨房里雌着,等他慢条丝礼儿,才和面儿。”


耳根情净

白居易《琴酒》诗:“耳根得所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宋代楼钥《适斋挂冠次韵》诗:“耳根赢得长清净,理乱从今不用知。”




『状态』

,怂,胆小,儒弱,愚蠢。

《扬子·方言》陇右人名懒曰倯。
《扬子·方言》倯,骂也。
《玉篇》燕之北郊曰㮪倯,谓形小可憎之貌。

(xiong),明悟了知,特指不合群的聪明。“那个人很诇,那个人诇得很,憨诇憨诇呢”。儇诇,机灵而善伺人意。现代汉语少有人用,农村依然在说。

《说文》:儇(xuan),慧也

韶刀,韶刀刀,韶包韶颠颠韶里韶气,形容说话做事不知轻重,不明事理,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令人讨厌,不稳重,轻浮,相当于“二百五”。"勺婆娘",韶婆老韶婆,指言行没分寸的妇女。有北京方言的唠叨,有江淮的韶道。常用半盘儿韶刀半盘儿,韶毴半盘儿指二气精神不正常。

《金瓶梅》第十二回:谢希大道:‘可是来,咱吃应花子这等韶刀。”
金莲道:“这回连你也韶刀了!”
西门庆道:“怪狗才,忒韶刀了!”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芸听他韶刀的不堪,便起身告辞。”
《醒世姻缘传》八五回:“这大舅真是韶道,雇个主文代笔的人,就许他这们些银子。”


,蛮横。苗子,脾气犟的人;

喳哇,指女子说话声音大性格泼辣,“他家那个婆娘太喳哇”;

挺觉(jio),挺尸摊尸,躺尸,睡觉,睡懒觉。挺,直躺,形容睡觉时僵直的样子。

《金瓶梅》第八十一回:“被来保推他往屋里挺觉去了。”
《儒林外史》第11回:“吃罢,扒上床,挺觉去了。”


耷拉(da la),软软的向下垂,猪、狗耷拉着耳朵。现在北京话里也保留了这个词。

《西游记》:“耷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


长俊,长进。

《金瓶梅》43回:“好个不长俊的小厮,你看唬的那脸儿!”;


颠懂,懵懂愫懂,昏愦糊涂,糊里糊涂。老颠懂指昏聩颟顸的老人。

沙汀 《困兽记》十三:“我这个老婆子真老颠懂了哩!”
《金瓶梅》第四十四回:“李桂姐甚是说夏花儿:‘你原是个傻孩子,你恁十五六岁,也知道些人事儿,还这等懵懂。”


装憨,故意装傻或夸张病情、伤势。

《金瓶梅》第251页:“你装憨打势,还在做着,还不快下来!”


有火色嚓嚓呢快当点攒劲,做事性急果断有脾气。某得血色,某得火色,急性子说慢性子磨磨蹭蹭;

撑不住,支撑不住,控制不住。撑着,把住,稳住。“掌着点,莫滑倒了。”

《红楼梦》:(李贵说)“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


不得闲,无空闲时间,抽不出空。

西门庆道:“贼贱淫妇,既嫁汉子去罢了,又来缠我怎的?既是如此,我也不得闲去。你对他说,甚么下茶下礼,拣个好日子,抬了那淫妇来罢。”

忙不迭忙不赢,忙不过来。

钻头觅缝,思路开阔百折不挠的迷恋干某事或多方寻找门路,拉关系向上巴结。“你能拿钻头觅缝呢玩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金瓶梅》第20回:“金莲道:‘俺的小肉儿,正经使着他,死了一般,懒待动弹。不知怎的,听见干猫儿头差事,钻头觅缝干办了要去,去的那快。”
《官场现形记》:“况且上海办捐的人,钻头觅缝、无孔不入。”


墨枝黑叶憨不鲁出,形容一无所知的样子。“学白上了,墨枝黑叶一样都认不得”;

胡支马堂,糊糊涂涂,不清楚,不明事理。也指不分长幼,言语和行动唐突无礼。“弗知妈达”的音变,达乃爹之昵称,滇回仍这样发音。“弗知妈爹”,形容分不清尊卑长幼,不懂礼貌;

老脸厚皮,不顾羞惭而与人接触。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笑道:并没有什么新鲜发笑的,少不得老脸皮子厚的说一个罢。”


呆不愣登,发呆,痴呆。元代口语里的“呆不腾”差不多,元曲里还有呆邓邓、呆呆邓邓等说法写法。

《燕青博鱼》:“为甚么干支刺吐着舌头,呆不腾瞪着个眼脑。”
《赚蒯通》:“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鬓发婆娑了。”


二鼓愣甄二鼓二鼓鼓愣鼓愣,做错事不认错的样子;

失惊打怪,惊慌失措。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都是他失惊打怪叫我起来,乞帐钩抓下来了。”


铆着一窍,被蒙蔽,想不通;

清省白醒,没有醉意神志清醒,清楚明白。“清省白醒呢,不要抵赖”。

《金瓶梅》第七十三回:“因问春梅:‘我醉不?’那春梅道:‘娘清省白醒,那讨酒来?’”

神头二五雀神怪鸟,搞怪奇特的言论举止,过于特立独行,精神小伙的日常。“不要一天神头二武呢,找点正事干干”;

飞天神玩,原指庙会上奇异表演,指胆大妄为,不顾安危的逗比行为;

装佯十气,装模作样,做作,故做姿态,装样子,借以欺人;

赤脚拉塌,赤脚乱踩,不注意卫生。“不要赤脚拉塌呢,一哈地上一哈沙发上!”。拉塌,肮脏,不整洁;

跟楞绊倒,能力差,经常搞砸事情。跟楞表示人不机灵,蠢笨,冒失,鲁莽;

愣头愣脑,不机灵,不懂人情世故;

犟头犟脑,倔强;

四仰巴叉,双脚双手地跌在地上。

《金瓶梅》第九十九回:“被刘二向前一脚,跺了个四仰巴又。”


迷留摸乱迷留没乱,心神不宁。没撩没乱,没有情绪。

《金瓶梅》六十九,“当日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林氏被文嫂一番话拨弄得心烦意乱,不能平静。
《西厢记》一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第一折:“一片心迷留没乱焦,两条腿滴羞笃速战。”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过了两三日,众多闲汉都来伺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众人散了。”


脏巴拉虱,不干净;

槽毴虱耐,和脏巴拉施同义,语气更强烈。

磨角擦痒,指家畜拉车耕地前不是找物体磨角就是在墙上擦痒,喻拖沓或有意耽误时间,磨蹭,摸鱼中;

抖灵壳颤,十分害怕的样子或物体不稳定不结实;

晾在干滩儿上在一边晾着,受冷落或不公平对待。“太霉了,这个月发奖金,我又着晾着干滩儿上了。”。𣹇(上沙下可,编码有问题,船搁浅,搁置,船着沙不行也

鄱阳湖的船,凉在干摊儿上




『样貌』

撑拖,女子长得俊俏,颜值担当或穿着得体好看。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我这里甫能、见娉婷(娉婷:女子姿态美好),比着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撑。”
西厢记版画


伸透聪俊子弟,衣着整洁入时或容貌身材英俊潇洒。“这个小伙子,长的太伸透。”“吃洋芋,长子弟。”;

周正,(物体、五官或相貌)端正。

《西游记》四十二回:“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三庭)平等。”


费力,顽皮,特指小孩调皮捣蛋。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昭人谓野性不逊日皮,又日费,费亦皮一声之转。”


辣臊辣燥辣慥,泼辣,能干,尤指女子能干。,忠厚诚实貌。

唠,《集韵》作郎刀切,音劳,同“䜎”。
呶,《广韵》作女交切。
《集韵》《正韵》均作泥交切。
《韵会》亦作泥交切。
《说文》:“唠呶,欢声也。”
清·翟氯《通俗编》:“唠呶,通俗语音小转而为唠叨。”
《儒林外史》:“这管他怎的?现今这厮傲头脑,也要娶个辣燥的媳妇来制着他才行。”


放屁辣臊,喻言语无聊或背地说坏话、肆意诽谤。

《金瓶梅》81回:“(韩道国)听见胡秀口内放屁辣臊,心中大怒。”


辣拐糟瘪邋遢娄馊搂搜癞毛癞屎脓里脓气纵头麻染,颓废,寒碜,衣着不洁,不懂收拾,行为不拘小节,不注重形象,糟瘪郎当邋遢郎当。

《广韵》:“邋遢,不谨事。”
明李诩《俗呼小录》:“吝啬计较者为搂搜。”
《后西游》:“我看你们形容古怪,性情搂搜,定要与他违拗,故说个`路不平,去不成。’”
《汇释》677页:“搂搜,执拗别扭。”
二师兄养成这个样子,很癞毛癞屎


辣疼,十分心疼,“钱对他来说就是命,那种辣疼法。”,你上班后没钱活命,还向妈要钱,你妈说“这回是最后一次喊爹,没二次了”意思以后不要向老娘我要钱了,你和爹说起,爹表示“说得太难听了”。“最后一次喊爹”或许指女子嫁人后在娘家将无依无靠。“辣疼婆娘”不让婆娘受苦受委屈。

尪羸(wang lei),瘦弱病态。云南巍山方言,说老年人体弱,不修边幅,鼻涕口水,邋遢。

《金瓶梅》第十七回:“今天下之势,正犹病夫,尪羸之极矣。”


葳蕤(wei rui),猥𤸬,猥衰萎尿(wei sui),指男人懦弱猥琐,委靡不振,其貌不扬。“三寸丁谷树皮”,分别是“三寸丁”指弟弟短小仅三寸长和“谷树皮”面目沧桑。

《金瓶梅》第一回:“人见他(武大郎)为人懦弱,模样猥衰,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道:“叫你半天你才出来,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


邪僻涎皮,不正派,不正经。

《红楼梦》第一〇〇回:“薛蝌见这话越发邪僻了,打算着要走。”
《醒世烟缘传》十九回写成“邪皮子货”:“那邪皮子货,就住到四不居邻的去处。”


谷都咕嘟,撅起、鼓起,噘嘴生气。咕嘟着嘴猪着嘴,嘴巴撅成猪嘴。

《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说的两个人都咕嘟着嘴坐着去了。”


样范,模样,样子。

《金瓶梅》十八回:“此是过世老公公宫里御前作带出来的,外边哪有这样范。”
《金瓶梅》:“都照依官司里的样范。”
《西游记》第三三回:「师傅,你这葫芦長大,有样范,好看。」


饿痨,嘴馋的样子。江淮:饿痨病样,吃饭狼吞虎咽。饿痨八饥,十分饥饿;

不雅相,不雅观,不成体统。

《金瓶梅》二十六回:“你要了他这老婆,往后徜忽你两个坐在一起,那奴才或走来跟前,老婆见了他,站起来是?不站起来是?先不先,只这个就不雅相。”
《金瓶梅》二十六回:“酒席间,他戴着小帽,与俺这官户怎生相处,甚不雅相。”
元佚名《神奴儿》第三折:“请起来,外人看着不雅相。”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但至亲间见官,也不雅相。”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二《栖凤山》:“妻:‘又虑此事不雅相。’夫:‘嫁过丈夫放了黄。’”


瘦筋干巴,很瘦,瘦得像脱水的腊肉;

黄皮寡瘦,体弱多病,肤黄体瘦。

《金瓶梅》第七十二回:“想着一来时,饿答的那个脸黄皮寡瘦的乞乞缩缩那等腔儿。”


泡实鼓胀,臃肿;

泡眯肿眼,大眼袋;

气鼓食胀,吃多了气胀,不高兴的样子;

圆鼓沦敦,圆滚沦敦,饱满圆实。

《董西厢》:“生得邓虏沦敦。”


花丽狐哨,花里胡哨花黎胡哨花哨,指穿着花花丽丽,颜色纷华。

胡子郎当,胡子拉碴;

吊儿郎当,作风散漫轻浮,正规场合不严肃,仪容不整。被吸纳为普通话的一个词;

血糊淋拉,血糊拉淋,血淋淋的样子;

勾腰驼背,弓腰驼背;

纵里纵气凯里凯气,土里土气。婊里婊气,在同性和异性之间心口和表现不一;



『混社会』

帮衬,帮挣,帮忙,协助,赞助。在学校挨打了,家人问“你给有人帮挣?”“挣”是“衬”的音变。帮衬较于帮忙帮助更为雅致,依然在使用。吴方言。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帮者,如鞋子有帮。
衬者,如衣之有衬。
但凡做小娘的,有一分所长,得人衬贴,就当十分。
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遮其所嫌,以情度情,岂有不爱之理?
这叫做`帮衬’。”


揭条揭调揭挑,揭人短处,多方挑剔。告嘴,打小报告。云南巍山方言,有一段顺口溜:

“揭挑人,屁股疼,过江边,屙绿屎,着雷打死。”
《金瓶梅》二十九回:“各人冤有头,债有主,你揭条我,我揭条你,吊死了,你还瞒着汉子不说。”
《西游记》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救他一救吧,不要只管揭挑他了。”
《金瓶梅》二十九回:“那薛姑子和王姑子两个在印经处分钱不平,又使性儿彼此互相揭调。”


把子,形容技高一筹。老把子,在某一方面技艺高超的人,“这伙子开车真把子。”;

跳墙,吃饭不付账溜了或有偿服务不给钱跑了,爽约,白嫖。骑墙,墙头草,两面讨好,不站队,不表明立场,态度模棱两可。“墙头草,哪边风大哪边倒。”

《笑林广记》和尚跳墙:一和尚偷妇人,为女夫追逐,既跳墙,复倒坠,见地上有光头痕,遂捏拳即指痕土上如冠子样,曰:“不怕道士不承认。”


差欠,欠缺,“你还差欠呢”你还不够格;

照面,照见容颜,面对面地不期而遇,碰面,露面,见面,指镜子。“你来了连个照面都不打,以为住旅店;”

(宝玉)"又到贾母那边打了个照面儿,赶着出来,恨不得一走就走到潇湘馆才好。"


㓦划摆划,筹划、处置、安排、摆弄。

《金瓶梅》51回:“月娘便道:‘李大姐,他叫你,你和他去不是,省的急的他在这里恁有㓦划没是处的。”


礼性,礼信,办事礼节、规矩和程序等。“这家有礼信,活法呢。”意思这家人讲道理有共同点,可以交往。活法指值得交往。

耽待,担待,宽容、包涵、关照、承担。“这罪名我可耽待不起啊!”;

招呼,留神,照顾,如果;

生素识素,知趣,自觉,懂得事物的道理或能休察人情世务,“克人家要生素,莫逗人恨!”。识素原本识时务。反面就是不生素,不自觉。

挣命板命,奔命,为活命而挣扎拼命。

《红楼梦》: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


都天(dou),横行霸道至极,戊己都天煞(玄道观念)。“他太都天了,该应着公安局抓去关着”;

老道,非指道士,老练周到。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黛玉笑道: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也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就撒娇。”


挺脱,搞掉,“我公务员面试被关系户挺脱了”;

马门,便宜,黑市价格。占马门,占便宜“你占我马门”;

卖马,告嘴,出卖别人隐私。如你被同学告嘴,你忿不过问“哪个憨贼卖我的马?”。卖马贼,出卖别人的人;

相应,相因,合适、适宜、应该、便宜,是“相应”音变,指代便宜(便益),价格低贱。便益,便宜,烂便失宜。云南建水:碰当,便宜。

《西游记》第三十四回:精细鬼道:“我们相应便宜的多哩,他敢去得成?拿过葫芦来,等我装装天,也试演试演看。”
《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那人才下去,又一个丫鬟拿四碗清茶,行者接住。楼下又走上一个妇人来,约有五十七八岁的模样,一直上楼,站在傍边。
问道:“列位客官,那里来的?有甚宝货?”
行者道:“我们是北方来的,有几匹粗马贩卖。”
那妇人道:“贩马的客人尚还小。”
行者道:“这一位是唐大官,这一位是朱三官,这一位是沙四官,我学生是孙二官。”
妇人笑道:“异姓。”
行者道:“正是异姓同居:我们共有十个弟兄,我四个先来赁店房打火;还有六个在城外借歇,领著一群马,因天晚不好进城。待我们赁了房子,明早都进来。只等卖了马才回。”
那妇人道:“一群有多少马?”行者道:“大小有百十匹儿,都像我这个马的身子,却只是毛片不一。”
妇人笑道:“孙二官人诚然是个客纲客纪。早是来到舍下,第二个人家也不敢留你。我舍下院落宽阔,槽札齐备,草料又有,凭你几百匹马都养得下。却一件:我舍下在此开店多年,也有个贱名。先夫姓赵,不幸去世久矣。我唤做赵寡妇店。我店里三样儿待客。如今先小人,后君子,先把房钱讲定后,好算帐。”
行者道:“说得是。你府上是那三样待客?
常言道:‘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你怎么说三样待客?你可试说说我听。”
赵寡妇道:“我这里是上、中、下三样。上样者,五果五菜的筵席,狮仙斗糖桌面,二位一张,请小娘儿来陪唱陪歇,每位该银五钱,连房钱在内。”
行者笑道:“相应啊,我那里五钱银子还不够请小娘儿哩。”
寡妇又道:“中样者,合盘桌儿,只是水果、热酒,筛来凭自家猜枚行令,不用小娘儿,每位只该二钱银子。”
行者道:“一发相应。下样儿怎么?”
妇人道:“不敢在尊客面前说。”
行者道:“也说说无妨,我们好拣相应的干。”
妇人道:“下样者,没人伏侍,锅里有方便的饭,凭他怎么吃;吃饱了,拿个草儿,打个地铺,方便处睡觉。天光时,凭赐几文饭钱,决不争竞。”
八戒听说道:“造化,造化!老朱的买卖到了!等我看著锅吃饱了饭,灶门前睡他娘!”
行者道:“兄弟,说那里话?你我在江湖上,那里不赚几两银子?把上样的安排将来。”

《金瓶梅》第一回:“不如凑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住。”
《金瓶梅》二十回:“便益了这个小淫妇儿。”“你这小淫妇儿,单管爱小便益儿,随处也掐个尖儿。”

金贵罄匮,罄竭匮乏。

《宋书·文帝纪》:“一时水旱,便有罄匮,苟不深存务本,丰给靡因。”
《南史·孔觊传》:“仓储耗尽,都下罄匮,资用已竭。”


沙麻刷抹,哄骗,又刷又抹,善做表面文章。“你沙麻西藏人!?”。言下之意在昆明人眼中西藏人是没见识的;

啰唣,吵闹、动脚动手、打扰。

《金瓶梅》一回:“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啰唣。”


铆窍卯窍,窍门,门道,破绽窍门。看出卯巧,看出破绽。卯不脱,不会脱节,不被打乱。

孙世祥《神史》:“每顿都是两碗,顿顿卯不脱。”


咪唏,吃,偷偷占有,非偷窃之意,“剩下呢钱被你咪唏掉了?”;

将就,照顾,关照,非现代含义勉强适应不很满意。

《水浒》三十六回:“你若是晓事的,便把儿子宋江献出来,我自将就他。”


捧泡捧奅(pao),搊奉,奉承讨好,说大话吹捧抬高别人。搊毴捧卵语义更强,阿谀奉承低三下四送礼拉关系。捧泡匠戴胡棉手套的,会奉承讨好的人。江淮方言:烧泡,说大话吹大牛,言语不符合实际。托卵呵泡呵泡撮卵。上饶方言:托卵泡,讥讽谄媚奉承的人,犹呵卵,捧卵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到得忽一日榜上有名,掇转脸来,呵脬捧卵。”
孟称舜《娇红记》:“农工商贾都不做,呵卵捧脬为第一。”


垫背,牺牲品,替死鬼,旧时殓葬时给死者口中含珠玉或米粮, 叫 “ 衔口” ,在死者褥下放钱物叫“垫背”。

《 红楼梦》: “ 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 ,忙了什 么?”


搅窝子,故意捣乱、捣蛋。“我们刚开业,你给是来搅窝子?”;

讨口气讨口风,探口风,探寻底线看法。探风头,看势头或观颜察色;

打夥,打伙,结伴,结团体。

《红楼梦》:“他们反打夥儿打了茗烟。”
《水浒》三十二回:“次日早起,打伙又行。”
《古今小说》:“你既与众人打伙不便,就到我舱里权住罢,随茶粥饭,不要计较。”

打平和(huo),打平伙,打拼伙,大家平均凑钱买东西或聚餐,吃饭喝酒AA制或合伙。《金瓶梅》书中的“大官儿”称呼的含义与现在不同。它实际是“倌”,被雇用专做活计的人。

《金瓶梅》第七十七回:“西门庆家中这些大官儿,常在他屋里打平和吃酒。”
电影《变脸》


打背工打背躬,中间人两面捞好处说两面话或串通暗中赚钱谋利。

《金瓶梅》第三十三回:“谁知伯爵背地与何官儿砸杀了只四百二十两银子,打背工了三十两。对着来保,当面只拿出九两用钱来,二人均分了。”


打冒诈,用假话或欺骗手段使对方吐露实情和秘密。

吃𤆵(pa),不劳而获,吃现成的。江淮官话:嗍蜜指头,占便宜得好处。蜜指头,婴儿吮吸自己指头。吃伙食,表示人或玩法吃得开,有搞头;


大阵仗,大事态,大场面。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只有薛姨妈、宝钗、宝琴,何曾见过个阵仗,都吓得不敢则声。”


拉皮条,原本撮合男女发生不正当关系,扩大到当老鸨,做招嫖中间人。 这里指阴谋串通搞欺骗。

《官场现形记》:“这寺里的当家和尚,会诗会画,又会替人家拉皮条。”

看麻衣相

喻以貌取人,凭贵贱样貌气质区别对待他人,如小摊小贩看人穿着打扮报不同的价格,基于穿着气质判断买家的支付能力和价格敏感性,你发现被价格歧视了,说“看麻衣相噶?”。大数据杀熟也属看麻衣相。用《麻衣相法》(相传宋初陈抟所传最具代表性)观察人的面相手相气质面貌得出形而上的看法和结论,普通人算命问安危前途,官员问仕途如何按大师的指引破局平步青云当大官,所谓的“政治骗子”,反腐败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信马列信大师。”

有关谁主沉浮,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顺其自然”干出来还是在术上破局“逆天改命”?“人像画廊”巨著《红楼梦》从相术的角度探讨肖像描绘。王熙凤出场时写其“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懂相术的人评点:“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薛宝钗生“发色黑亮、红唇、浓眉、肌肤丰盈洁白、举止端雅”,在《麻衣相法》中均属富贵之相,乃个性温良的有德之人。林黛玉的”桃花”命格,林黛玉轻烟般的细眉、眼中含情、愁容常挂、形体瘦弱,皆合于《麻衣相法》中的薄命之相。总的认为人的德性能翻转命运,反道败德会失去好运,积德累善而转祸为福转危为安,而在新时代下,“老实坚守道德底线的底层”认为“有钱人是失德的不择手段的,要发财必须无德”,以为只要突破道德约束就能发财,实则依然没跳出个人发展与德性无关的认知怪圈,一个旧时代的观念放在现今必然缺乏解释力。扩展出人性论,人性善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性经济人,有限理性,好像人性问题被归纳了,又没被归纳。以下看西门庆的面相:

西门庆听了,满心欢喜,便道:“先生,你相我面如何?”神仙道:“请尊容转正。”西门庆把座儿掇了一掇。神仙相道:“夫相者,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往。吾观官人:头圆项短,定为享福之人;体健筋强,决是英豪之辈;天庭高耸,一生衣禄无亏;地阁方圆,晚岁荣华定取。此几椿儿好处。还有几椿不足之处,贫道不敢说。”西门庆道:“仙长但说无妨。”神仙道:“请官人走两步看。”西门庆真个走了几步。神仙道:“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若无刑克,必损其身。妻宫克过方好。”西门庆道:“已刑过了。”神仙道:“请出手来看一看。”西门庆舒手来与神仙看。神仙道:“智慧生于皮毛,苦乐观于手足。细软丰润,必享福禄之人也。两目雌雄,必主富而多诈;眉生二尾,一生常自足欢娱;根有三纹,中岁必然多耗散;奸门红紫,一生广得妻财;黄气发于高旷,旬日内必定加官;红色起于三阳,今岁间必生贵子。又有一件不敢说,泪堂丰厚,亦主贪花;且喜得鼻乃财星,验中年之造化;承浆地阁,管来世之荣枯。
贵州青岩古镇

干皮潦草干毛皮,一形容环境荒芜缺乏生气,二说经济窘迫手头紧。

《醒世恒言》:“他送了我三万两银子,如今也弄得手头干了。”


赌身罚咒,赌咒发誓。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急得那大丫头赌身发咒,只是哭。”



『沟通』

,无,没,不,勿,莫。(仅是发音不同);

嫫呀,妈呀,买买三三,惊讶叹词,表达被场面震惊,What the 法克?“嫫呀,是咋个了!”;

鸡公三,法克,娘希匹;

,鬼黠,奸诈,狡猾,同“屁”。汉代关东赵魏方言将“黠”又称为“鬼”。如过年发年终奖“发个鬼!”发个屁。电影不好看“好看个鬼!”好看个屁。

《方言》卷一:“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


(zhuo),轮到,被,“着你打扫卫生”,“着打”遭打;

,欺骗说话办事不算数,爽约同“水人”。水水,伤口溢出液体或本事能力,“你有多少水水谁不知道”。支水车,与人约好一道车水(通过水车取水工具从渠道里人力引水到田里),支好水车自己溜了,让别人苦干,比喻哄人骗人。方言源于农耕场景;

,格外。“怪难听”格外难听;

,好色。色蛋,好色之徒,老色癖;

,滑稽可笑。仙人,幽默搞怪的人。仙谈仙毴谈,言行不可理喻;

鹊,滑稽。“太雀了”太损了。“雀人”,搞怪的人。鹊薄刻薄克薄克剥,尖酸刻薄,恶作剧戏弄取笑别人,也是江淮官话,含意略有不同。治鹊儿使雀儿,戏弄人,让人出糗。作怪,捣蛋,戏弄人。

《红楼梦》:“宝钗分明听见黛玉克薄他,因估记着母亲哥哥,并不回头,一径去了。”
《西游记》:"老孙自归佛果,保唐师父,一路上也捉了几个妖精,不似这厮克剥。"
《红楼梦》:"凤姐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


(wo),厉害,凶狠。“恶了恶了!”;

慢请,慢慢儿地吃(先吃完离开饭桌的敬语),“我吃完了,慢慢清。”;

好走(送客用语),“好走,以后再来!”;

不消(客气推辞用语),不要,不用。

《官场现形记》地十一回:“包管一说便妥,就是姓魏的也是熟人,不消多虑。”


何消,多此一举;

浑说,胡说八道;

板扎,不解释,直接上图。不咋个,不怎么样。

板扎不止云南说

包弹包摊,批评,指责,非议,破绽,缺点。在元曲中,包弹又写作褒弹、弹剥、驳弹。

王之道《浪淘沙》:“余馥尚能消酒恶,生敢包弹。”
董解元《西厢记》:“自然没包弹,德行文章没包弹,一个个精神没包弹。”
《西湖二集》:“如今你素无文名,若骤然中了一个进士,毕竞有人议论包弹着你。”
《金钱记》:“这娇娃是谁家!寻包弹,觅破绽,敢则无纤掐。”


赌很充很,逞能,充英雄。

红楼梦:平儿笑道:“你就是没良心的。我好意瞒着他来问,你到赌很!”


不有,没有;

不合(bu huo),,不应该,不应当。不合道理,莫这种;

老火,问题、形势严重;

偏生,偏偏。

《杀狗劝夫·楔子》:“虽然是我的亲手足。争奈我偏生见不得他。”
《红楼梦》第四回:“偏生这拐子又租了我的房舍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家,我也曾问他。”


量视量识,谅定,量实,看待,衡量、含轻视之意。"我量视他也不敢”。

《金瓶梅》第九十九回:“敢于说我是他寻得来,知我根本出身,量视我禁不得他。”


耐烦生受,省烦恼、不争竞,能忍耐、有耐性,乐于愿意,客套话,使人麻烦烦劳。愿意,小心、当心。

《水浒》第三十八回:“你要吃,拿过一边吃去。我那里耐烦,你哥不在家,惹是招非的。”
《金瓶梅》第一回:“武松道:不劳嫂嫂生受,自把雪来拂了,挂在壁子上。”
元杂剧《鲁斋郎》“生受你,将酒来吃三杯。”


惯识惯使,娇惯,纵容,放任,溺爱。“你消惯识他儿(tier)!”抬头,支持,放纵。如教育孩子,妈的管教方式爹不赞同,妈说“你消抬他儿呢头!”。

代晏几道《鹤鹉天》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元曲《连环计》:“惯的那厮呵,千自在百自由。”


上咐,上覆,告禀、致意、恳求、求饶。“上咐你家(jie)毛闹了!”。

《金瓶梅》第8回:“六姨使王奶奶叫了我去,捎了这个柬贴儿,多上覆爹。好歹请爹过去哩。”
《金瓶梅》:玳安道:“娘多上覆,爹也上覆二娘,不多些微礼,送二娘赏人。”


耳识理皮,搭理,理睬,“不消耳识”不用理睬;

醒脾衅脾,开胃,开心,调皮捣蛋,开玩笑。“你莫挨我醒脾,小心我揍你!”

《红楼梦》第八回:“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
《儿女英雄传》三十三回:“舅太太是个好热闹,没脾气的人,他乐得借他醒醒脾儿,解解闷儿。”


理麻,批评,追究;

央及央稽,执意推辞,再三谦让。在元曲里,央及的意思是请求、劳烦。该词不常见了。

《红梨花》:“我央及嬷嬷(老母),你先回去,我便来也。”


岔巴,插嘴,多嘴。岔巴丫杈(丫头),好插嘴的小姑娘;

嘴碎,说话罗里八嗦。

《儿女英雄传》第33回:“只他众人拨弄不开的地方,亲 自到一到,再嘴碎一点儿,精神周到一点儿,就有在里头了。”
《醒世姻缘传》第 79回:“寄姐又碎嘴碎 舌的毒骂。”


裹搅二五裹搅,眉来眼去,关系做派暧昧;

多心,猜忌疑心。

《吕氏春秋》:“口昬不言,以精相告,纣虽多心,弗能知矣?”


生怕,恐怕。

杨万里诗:“何须小风起,生怕牡丹寒”。
《水浒》:“隔壁王婆听得,生怕诀撒,即便走过来帮他支吾。”
《拍案惊奇》:“生怕他寻将来,不好收场,那里还敢接他到家里。”


奈烦,耐烦,受得了。

《水浒传》:“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


拌咀拌嘴,争论,口角。

《官场现形记》:“平日在家里的时候,不是同人家伴咀,就是同人家相骂。”
《红楼梦》:“才教他老子拘了这半天,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只别教他们拌咀。”


没耳性某得耳性,听了话记不牢,当耳旁风,不吸取教训,屡教不改。原“耳性”指“二心”,代表忠诚不二。

《红楼梦》“薛蟠连忙打了一个咀巴子,说道:‘没有耳性,再不许说了’!”
《左传》:“臣无二心,天之制也。”
《汉书》:“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


高低些,不太计较,随便点,大概。

某得普气,夸张,严重脱离实际。大普气,大概,估计;

夸海口,说大话,吹牛;

大跩跩大毴实跩,大毴日跩,香港电影:“小子你别那么拽!拽犯法吗?”;

板五板六戗的起,挑衅;

待理不理,爱理不理;

巴不得巴之不得,急切盼望。

《金瓶梅》第71回:西门庆梦醒睡不着,巴不得天亮。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2回:总理巴不得一声,站起来辞了就走,到了外面,已是吓的汗透重裘了。
《西游记》第40回:众僧们听说认亲,就把他圈子阵围将上来,一个个出头露面,咳嗽打响,巴不得要认出去。


嘎巴撩舌,口齿不清;

鬼喊辣叫,大声叫唤影响别人;

恶声赖嗓,说话时态度恶劣,高声大气的样子;

斯斯文文,举止得体,生素。“斯斯文文是烂人”指表里不一善装型青年男女,如准岳父给小伙子介绍其闺女,“我家小娟回家在家看书,闲常不克哪里。”后深入接触,原来在麻将馆看书,还是以麻将为社交爱好的那种。

《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编筐捞毛捞毛,“筐”同“诓”,编谎话骗人。

顺口打哇哇,江淮方言:随嘴打哇哇,惯嘴,无脑敷衍呼和,让人不爽;




『未归类』

,方,面,位次。前首、后首、里首以首、外首、左首、右首、东首、门首、家首、城首,村首,前面、后面、里面、里头、外头、左边、右边、东边、门口、家里、城里、村里。如乘坐城乡小公交,你对司机说,“师傅,我在前首下车”。挡头,紧靠两端的地方。外前,外面。侧边,侧面。左团右转,附近。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一:“他拉了把椅子坐在她的里首,因为怕挡住射在她头上的那缕阳光。”
《水浒传》:“史进下首坐了。”


“庄蹻开滇”引入秦汉楚语:

,象声词,叹词,同“唉”。

《楚辞·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jiao),字记为“狡”,刁钻,狡猾。

《方言》卷二:“劋,狯也。秦晋之间日狯,楚谓之劋。”

,方言记为“”。有多层含意:火烧的辣(火旺),灶膛火烧的锅辣(炙热),太阳辣(太阳烤的炽热),辣疼(如辣疼钱,赚钱难,使钱用钱心疼),辣手(刺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刺激皮肤或者伤口),辣死(腐蚀性物质致使作物枯萎),“这个药撒在伤口上太辣了。”同汉代楚方言将饮用汤药和敷药中毒而感到刺痛称为“瘌”一个意思。

(普lao,方言nao,声母变换),,毒杀,中毒,“痨老鼠”毒杀老鼠,“吃菌儿痨着了”吃野生菌中毒。

《方言》卷三 :“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 ,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
《四川万源县志》:“犯法的莫做,闹人的莫吃。”

豆嗜(shi),豆豉,分干的和湿的,散状的和压实块状的,在云南发扬光大。其他秦汉时期楚方言:杜狗,蝼蛄。,老。,儿子。,乳。,笑,嘲笑。,叹词。(tuan),亦‘团’,圆(如团摞摞,说“团”而不说“圆”)。

抟,《说文》圆也。


,恶劣,(质量、身体)差。难瞧,长相丑,或电影不好看。申学申老师站在走廊往教室里伸出指头骂学生:

你咋个那么丑!

不是说你长得丑,是骂学生逆反不听他的话,违反教室纪律,这句骂记忆犹新,同村一个未受过正规师格教育的民办老师,真的难为了这么好的名字,遇到这种老师简直是儿时的噩梦,有关他的文章可以写几千字,以后慢慢写。“这种衣裳太丑了,一洗就掉色。”。这几年我呢身子骨太丑了,今儿日不病明儿日病。“;


,指发迹的人,说某家人突然有钱了,说“侯得很”。玉溪方言和维西方言“侯”:有钱有势,富足。有本事,有能耐。神气,狂妄。《诗经》《周礼》《仪礼》等文献看,“箭靶”是“侯”的基本义,“强力善射之士能保卫其群者”即是能干有本领优秀之人。“侯服”本指王侯之衣,“侯服玉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汉书·叙传》:“倡上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食,败俗伤化。”“


,浓。稠涟,指粥、羹、胶、蜂蜜、米哺等稠涟物;

,长势好。言庄稼、植被长势好,称“长得旺”。指甲、头发长了称“指甲旺、头发旺”。

肉良(肉+良naing),肥腻油腻;

落潮,果蔬淡出季节;

回潮,已经干燥的东西又受潮;

抹漆,形容夜晚或黑的方西称“黑抹漆洞”。黑漆马古洞,环境暗黑无光如夜盲。乌漆抹黑漆乌抹黑,黑漆漆的,黑得很,江淮方言。

卢同月蚀诗:“其初犹蒙胧,既久如抹漆。”

庞丈,庞大臃肿。说人横冲直撞,说给是庞丈大。

发潘泡潘,物含的水分太多或已经干缩之物再用水浸透,使之膨胀;

咬群,不合群,常常倾轧伤失别人。云南巍山方言。

《金瓶梅》第五十八回:“这一点小崽子也挑么挑,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认生,小孩怕见生人;

展点,这点,官渡腔;

打到,达到。“衣服太长,打到了磕膝头。”;

过余过愈,过于。

《红楼梦》第八回:“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王夫人道:她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她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愈了。”


”是“涮”。中古山摄开口二等去声谏韵生母的“讪、汕、疝”等字在云南方言中都成合口呼与“涮”同音。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涮)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


云南方言“宾和秉”同音。

《红楼梦》第七十回:“碧月道:‘我们奶奶不顽(玩)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宾住(秉住,操持)了’。”


归一,结束,完成。“书读归一”;

默得(mu de一声),以为,觉得。默得一窍,思路不清,糊涂迷惑;

保定包定,一定、必定;

生本,本来。“她生本就是马街人”;

该应,《宁波方言词典》释为:“本该”。《昆词》释为:“活该”。有“一点不委屈,值不得同情,甚至含命中注定”等意思。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宝玉道:“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


清爽,整洁干净,清楚明白,清淡爽口。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贾制台说道:)‘过几天我还要挨班传见,当面考考你们,听清爽了没有?”


估摸,估计,大致;

泵当,干脆,索性。“你泵当再买一个,免省得二日不够用。”;

顿党趸荡一趸,一道,一齐,一起。“顿党克他们家得了!”

《齐民要术》:“顿党黄。”一起黄。


抖趟,临时起意,快速的离开。“住院久了,憋得难受,想出去走走,他抖趟趏了(跑了)。”;

徐顾,暇顾,理会,注意,留神。不徐顾,不暇顾 。如问:“你看见他过去没有?”答:“某徐顾(没注意到)”。

《金瓶梅》第七十九回:“那玉楼也不徐顾。且守着月娘,拿杩子(马桶)伺候。”


替另单孤,另外、重新、从头再作;

隔顿,间隔,停顿。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声调更是要紧的,一封信念到完,一直顺流水泻,从不作兴有一个隔顿。”


打失(da shi),失去,失掉;

作业(zuo ni),罪业,作孽,做坏事、造罪孽。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李瓶儿道:‘他各人作业,随他罢,你休与他争执了。”


兜裆,弟弟所在的部位。,朝着,照着,挂住、缠裹,拢、提。

《金瓶梅》第九回:“武二又气不舍,奔下楼,见那人已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只把眼动,于是兜裆又是两脚。”


常法,长久之计,“不是常法” 即不能长期如此下去的办法。

《金瓶梅》第八十八回:宝钗道:“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少,成个什么?不是常法。”
第四十五回:“你姑父又没了。姑娘(姑妈)守寡,这里住着,不是常法。”


背阴荫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感觉清爽或阴冷。背荫处荫凉处躲荫凉,乘凉。荫凉底下,荫凉的地方。

张翥《东风第一枝·忆梅〕词:“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
罗愿《尔雅翼》:“灵龟文五色,似宝似金,背阴向阳,上隆向天,下平法地。”
元《任风于》:“退身在背阴黑处。”


背静,僻静。

《红楼梦》第九十六回:“那丫头跟着黛玉到那畸角上葬桃花的去处。”


乖账,糟糕了,事情办坏了。乖,不顺利,不和谐。账目不和;

温吞,不冷不热。温温吞吞比喻人说话做事慢腾腾没有性子。由唐代的“温炖”,音变为宋代的“温吞”,乃至于焐吐,元曲里写成“兀秃”。兀秃水焐吐水温吞水温暾水

唐代白居易诗:“池水暖温暾。”
王廷《宫词》:“新睛草色绿温墩,山雪初消渐水浑。”
《南村辍耕录》:“南人方言者,乃温暾也。”


肉麻(you ma),非肉麻,指可怜,“从小冇得妈,好肉麻。”;

坚刚,坚硬;

倒阴,阳光下的阴影。以前在土坝河田间插秧劳作看西山的倒阴下海(西山的背阴延伸到了滇池)为收工回家煮饭的时辰。“西山下海了,回家了”。江淮话;

由头,缘由借口。

《金瓶梅》第八回:“他不知那里因着什么由头儿,只拿我煞气。”


立青天拿顶倒栽葱,倒立,如那些网上牛逼犯说要是他说的不准或做不到就“倒立拉翔”。狗抢吃屎,踉跄,趔趄,向前跌倒的姿势,掼了个仰翻天。掼跤,摔跤。


老害怕老蟆鸡老白几,指代恐怖的不明存在,鬼怪;

小气鬼,小气鬼喝(huo)凉水,见着老虎张大嘴。小毴十气小器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又嗔着风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众人都笑道:)成年家大手大脚的,偏这会子又说这小气话取笑儿。”
“小器”一词,出现较早在: 《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管仲的气量小得很啦!”。
佾(yi),古时乐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躲猫猫,捉迷藏。抓小姨子,抓石子游戏。扯转,抖空竹。梭水片,打水漂。跳海牌,跳房子。猜谜谜,猜谜语。

干望十望连望十望,不停的张望,表形迹可疑。

老远八远老远八十老毴八远,非常远;

密麻间杆,形容作物密密麻麻,密匝匝,可扩展到低容积率的建筑群。“当年生产队的包谷种得密麻间杆呢,不透光。";

背街背巷,冷清偏僻地;

旋蒸热卖现蒸现卖,旋即现,有马上随即的意思。

《水浒》二十六回:"脱去了红裙绣袄,旋穿上孝裙、孝衫。”
《白词》:当场蒸、趁热卖,比喻临时送人情。”
《王词》解释引申为用人上前,不用人退后,眼前献殷勤。“妇人道:‘拿来等我自家吃,会那等乔劬劳,旋蒸热卖儿的,谁这里争你哩!’”


绿茵贯瞎,绿而不柔和还硬还脏。如小孩挂鼻涕“绿茵贯瞎(lu ying gan xia)的鼻子”。未成熟的桃子,也是绿茵贯瞎呢。

“绿茵贯瞎呢滇池。”


怪味十道,指味道奇怪,未曾有过的味觉;

不当子花花,原“不当家花花”,意为不应该,不得当,当不起,罪过,有变为“不当子”。“不”前置否定省略,变成“当子花花”。“不当家”亦做“不当价”。“花花的”是词尾,无义,发展到今天云南方言中,“家”改成“子”,变为“不当子花花”。如说:“这么大岁数的人,还让他干这么重的活计,真不当子花花的”,“狗上桌,当子花花的”。

《金瓶梅》万历本第88回:“月娘骂道:‘你有要没紧恁谤他怎的,不当家花花的。’”
其他版本:“月娘便骂道:‘怪堕业的小臭肉儿,一个僧家,是佛家弟子,你有要没紧,恁谤他怎的?不当家化化的,你这小淫妇儿,到明日不知堕多少罪业!’”
《金瓶梅》第95回:薛嫂进来说道:“奶奶,这咱还未起来?”放下花箱,便磕下头去。春梅道:“不当家化化的,磕甚么头?”
《红楼梦》第25回:马道婆又道:“若舍多了倒不好,还怕哥儿禁不起,倒折了福,也不当家花花的。”


三姑六婆

陶宗仪《辍耕录》:“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六婆者,牙婆(人口买卖)、媒婆、师婆(巫婆)、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收生婆)也。
《金瓶梅》第五十七回:“那西门庆也不晓得,三姑六婆,人家最忌出入。”


大眼望小眼,惊呆了老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辙了。

《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大眼望小眼,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心不在肝上,心不在焉,五心不作主。

《金瓶梅》第三十三 回:“不知家里外头,什么人扯落的你恁有魂没识,心不在肝上。”


玩不来苏格,非常土,不懂雅致。

三泡牛屎高,形容个子矮。

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情由,不论是非曲直。

《金瓶梅》第三十四回:“有事不问青红皂白,得了钱在手里就放了,成什么道理。”



『叠词』

除名词叠词外,其他后接“呢”加强语气,是昆明话一大特色,有的要儿化音。

名词:

泡泡,渣渣,灰灰,毛毛,粉粉,水水,桩桩,墩墩,架架,格格,箍箍,本本,缝缝(细缝),宕宕,框框,箱箱,盘盘,罐罐,摊摊(街边的摊位),脚脚(如桌脚,液体如瓶底剩下的食用油称油脚脚),嘴嘴,巷巷(hang hang巷子)。小勺勺,调羹。

性情:

颟嘟嘟,形容胖而可爱的婴儿或小孩,我们都说娃娃长得颟嘟嘟呢。你的拼音能自动识别出来吗?;贼嚯嚯。呆嚯嚯。笨拙拙,憨拙拙,憨耿耿,憨蹦蹦,憨巴巴,憨不噜出贼精精,鬼精精。嘈耐耐。病恹恹,病砣砣,病壳壳。

《玉篇》颟頇(man han),面大貌。

状态:

好噜噜,顺噜噜,好生生。乖噜噜哑悄悄,活噜噜,活甩甩。火燎燎惊绿绿冒扎扎。哭醒醒,哭稀稀。霉戳戳。饿痨痨。老巴巴。惨巴巴。害怕怕


颜色感官: 越往下毒性越强,感官越差

黄霜霜,黄爽爽,形容颜色金黄,“一树李子熟了,黄爽爽呢!”。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一碟十香甜瓜茄,一碟蒸的乳饼,两盏粳米粥黄霜霜。”

翠生生。红丢丢,红彤彤。粉冬冬,粉嘟嘟金灿灿,金晃晃。灰普普绿茵茵绿贯贯。蓝茵茵,蓝乌乌。白花花,白生生,白森森,白普普,白柞柞。黑黝黝,黑碌碌,黑掐掐,黑耸耸乌皂皂紫笃笃


物性:

癞菶菶,菶同“蓬”,十分粗糙,不光滑,“你呢皮肤咋个癞菶菶(beng beng)呢?”皮肤粗糙手感差。

《广雅·释训》:菶菶,茂也。散乱。

乱菶菶(peng peng),父母说你的卧室欠收拾“猪窝乱菶菶呢”。现代汉语:乱蓬蓬潮滂滂潮潘潘,湿漉漉;干菶菶(beng beng),干生生,干撒撒,干不拉撒。

《三战陇海》:“孙七儿的眼珠早已干生生的了。”

齐臻臻,齐整整。

《金瓶梅》第十二回“西门庆拿剪刀,按妇人当顶上,齐臻臻剪下一大绺来,用纸包放在顺袋内。”

新禶禶,新崭崭,新衣服新禶禶,“钱新禶禶呢”新钱。新噜噜。

《广韵》:“禶(zan),衣好貌。”

污滴滴。汗叽叽,汗津津。水生生。黏沰沰光噜噜,光溜溜。好噜噜。软和和,软趴趴软咪塌萨。硬(eng)挣挣,硬錚錚,硬拐拐,硬僵僵,硬翘翘细濛濛,细蒙蒙,细不噜出粗撒撒,粗梗梗。柴侉侉,柴壳壳。干瘪瘪,干董董,干焦焦,干枯枯,干拓拓。瘪塌塌,扁塌塌。薄菲儿菲儿,薄纺儿纺儿,烂菲儿菲儿。脆生生。瘦枯枯。焉瘪瘪。糙朽朽;直瞄瞄。


性状:

细緢緢,緢(miao)形容细小的东西。

《说文》:“緢,旄丝也。”
段玉裁注:“凡羽旄古作羽氂。氂絲者,犛牛尾之丝至細者也。故次于纤、细二篆后。“

团摞摞秃啄啄。尖溜溜,尖戳戳短截截碎糟糟小滴滴。厚挡挡,厚宕宕。宽浪浪。宽松松,松捞捞松垮垮。起皱皱。高耸耸;


物位:

刺棵儿棵儿渣渣秣儿秣儿。山尖尖,山沟沟,山卡卡,山窝窝,山箐箐,山洼洼。谷堆堆。空架架,光架架。布条条。铁挡挡。木框框。油脚脚;


动作:

扯朵朵。吃闯闯。打叉叉,打勾勾,打圈圈,打转转,打鼓鼓,打飘飘,打哇哇。躲猫猫


味觉:

香喷喷,形容气味很香或名气很好,真香,香噜噜。油腻腻肥耷耷(na),肥腻。

《水浒》第五回:“郓哥道:‘你说没麦粉,怎的赚得你恁肥耷耷的。便软倒,提起你来也不妨,煮你在锅里也没气。”

酸唧唧,酸挤挤,酸巴拉唧,与江淮方言一致

《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弄得他老人家心上酸挤挤的不高兴,所以今天仍旧不出门。”

臭烘烘臭哄哄臭膀膀,和香喷喷反义,臭气拉哄淡撇撇,清汤寡水。


白拉拉,没意义,做无用功;

影影儿,影子。“早就趏得(跑了)影影儿都不见了”;

荤不荤,素不素,不荤不素,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不尴不尬,不上不下,土不土,洋不洋

《金瓶梅》第十六回:“强似搬在五姐楼上,荤不荤,素不素挤在一处,甚么样子?”‘说夫妻不是夫妻,说不是夫妻倒又像夫妻’;


睺锥锥儿呢,瞪眼目不转睛的盯着,“新生儿睺锥锥儿呢盯着大人看,以为看见了妈妈。”;

其他日常用语:

安安好,装装好。卷卷好,烫烫好,收收好。切切碎,剁剁碎,碾碾碎。上上紧,扭扭紧,系系紧,裹裹紧,关关紧。抖抖抻,拉拉抻,扯扯抻。晒晒干,控控干,烘烘干,烤烤干,晾晾干。码码齐,理理壳,收收齐。灌灌满,装装满,塞塞满。搅搅匀,拌拌匀,涂抹匀。擦擦亮,抹抹亮,堂堂亮。分分清,说说清,扯扯清。放放正,戴戴正,摆摆正。压压实,调调慢,慢慢调,整整坏,炸炸脆,垫垫高,长长胖,剪剪短,修修圆,搬搬空,剁剁烂,蒸蒸熟,拉拉长,炸炸酥,吃吃饱,炒炒熟,喝喝醉。



『量词』

劈儿,片儿,“吃劈儿肥肉。”;

,辆,“一张车。”;

,张,“房间能放两撑床。”;

,团,“一坨鸟屎。”。泥坨,面坨,铁坨,秤砣,石头坨坨,橡皮坨坨,疙瘩坨坨。坨土基;

,圆筒形的东西,“一筒饵块。”。指人,“那么大一筒人还喂饭”;

份儿,这样, 这种,“那份儿人整不成。”;

则儿,整齐堆在一起的条状物,“给我一则儿铁丝。”,“韭菜咋个买,一则儿(一堆)一块钱。”;

,团,“一堵一堵呢鏖糟(洗澡搓起一堆一堆的泥)。”;

,盒,“一板酸奶。”;

,伙。一党人,一伙人,一群人,“我看见他们一党人在赌博。”;

滩儿,范围,“我家在那滩儿上。”,古时临水择江河湖海而居,不好说什么路几栋几号。

,一筷子的量,夹,拣,“捻一捻给我。”;

一拃指拇指和食指张开的长度,一沓。“一拃来铜钱”,就像电影《世纪贼王》张子强赌场下注用尺子量人民币;

旧版人民币

,一勺的量,凹陷,“给我一窊。”

《说文·穴部》:“窊。污衰,下也。从穴,瓜声。”
《文子·自然》:“江海无为以成其大,窊下以成其广。”


,两手合拢的量,“给我一捧瓜子,一掐韭菜。”;

,阵,“手咋个一头一头的疼?”;

,次,回,盘,“在玩两坎就回家。”;

,“下班前还有好几台(件)事情,下班有一台(顿)饭。";

,一个来回,“克政府部门办事要跑好几转。”昭通人爱说转;

,人高大壮实,有块头块实,扎实,同伴当中高大壮实的叫“老块”。,重,说婴幼儿“沉”说“胖”不说“重”;

,圆的,“小孩的脸团团呢。”

《楚辞·九章·橘颂》:“枝条繁密利刺尖锐,挂满团团的橘实。”
《说文·囗部》:“团,圆也。从囗,专声。”



,条,一腰(条)裤子,两腰(条)裙子。唐宋时代即把裤子、裙子的数量称为“腰”。

《旧唐书·五行志》:“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两腰。”
《武王伐纣平话》:“尽教去却宫衣绣裳,只系裙子一腰,教二人相扑。”


(long)指裙,裤脚管,一襱裙,“袖口太襱手,给我卷一下。”;

滴滴,面积或体积小,数量少,“你刚出生时滴滴大”,“米油只剩一滴滴点了”;

一样,任何,什么。“下雨了,我一样都没带。”;

一飞丝,一海飞丝,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差一飞丝我就挂了。”;

几文,问价或钱少,指铜钱,“老板,这东西几文钱?”,“几文文钱。(不值钱)”。补钱,找零,找补;

两颗几颗,表少量一点点,“给我添两颗饭。”;

一下下

几三个,量少,零星几个,“几三个菜不够,再点几个。”;

几三下,动作熟练迅捷,“几三下整完就可以回家了。”快当,迅速,做事敏捷,不拖拉,嚓嚓呢。已收录普通话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他办的差事,又讨好,有快当,有省钱,所有门口上这班人都同他要好的了不得。”
《古今小说》:“便折十来两,也说不得,只要快当,轻松了身子好走路。”


把莲把连一把莲一总,全部,所有,“钱儿把莲就那么点儿了”。明朝宫内的衣架称为“一把莲”。

清代张海鹏辑《宫词小燕》注:“每夜寝殿门既阖,内臣散归直房,所卸衣总挂床前架上,熏以兰麝,名曰一把莲。”


玛莎点,差不多,勉勉强强。些些乎,差点儿;

一铺滩,一泼滩,一包糟,一团糟,指物品脏乱不整齐或局面混乱,“一铺滩呢睡在沙发上看电视。”,“桌子上一铺滩呢乱摆乱放。”;

一扒拉,一大堆,“一扒拉事情。”;

一并攒,一起,合在一起,黏在一起。“东西你一并攒拿回去”;

一裹脑,一股脑儿;

多多少多多带少,很多很多;

细眯细眼细眯嘬眼, 物体颗粒小不圆润。



『时间节令』

“说日不说天”

将将,刚刚,表示时间也能表示程度和数量。建水话:将原,刚刚,正好。这阵这差(chai),这个时候,现在,当前。“都这阵了,还不回克肿脖子?”“你这差在整哪样?”。那阵,那个时候。多阵,什么时候,哪里的话。哪阵,什么时候。一小下,一小哈,一下下,一哈哈,一小会儿。多差(cai),多阵,多哈,哪哈,多长时间什么时候;

早辰早辰家(读“早身间”),上早早期及早赶早,早晨,清晨。

老早八早大清八早老七八早老毴八早,大清早,“大清八早呢嚷些哪样?”

晚辰晚辰家下晚晚期晚心,晚上。

白日白日天白日间,白天。夜首,夜间,子夜之后。麻撒亮天麻麻亮,黎明拂晓。麻撒黑落黑(luo he),挨黑擦黑天擦黑雀蒙黑麻乎黑,傍晚。乌麻黑,天全黑了;

今儿日今儿个,今天。明儿日明儿个,明日。半日这半日半老日,多半日大半天,半天。一日到晚,整天。一夜到亮,通宵。过日,隔天。二日二天,二年,今后,往后,“二日拆迁了,客哪里找你们冲壳子?”二回,下次。“菜又贵又难吃,二回不来了。”那日,那天。哪日,哪天。昨前几日,前几天。

日日下时哈时下下哈哈丁工,经常。闲常,平时,平常,往常;

《金瓶梅》45回:“若是闲常日子,随娘留我几日,我也住了。”


一向,许久,多时,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向如此“。一面,一边,“不等了,我们一面先吃的啦”。

秦观《满路花》词:“未知安居,一向无消息。”


哪百年,很久以前;

大白日青天,光天化日之下。天狗吃热头,日食。天狗吃月亮,月食。星宿屙屎,流星。星宿屎,陨石。扫把星,彗星;

个把两个月,一两个月。年把,一年左右。年把两年,一两年。

《拍案惊奇》:“便早死年把,也不见得女儿如此。“


打春,立春。五月端午,端午节。七月半,鬼节。土黄天,深秋与初冬时令交接,温差大,要养生进补。三十晚辰,除夕,备年货,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不串门,一家人团团圆圆好好吃一顿。过老年,过年;



『滇西方言』

引《新纂云南通志》(民国38年[1949]方言考·白文)白族学者赵弢甫的文言之滇西方言,称为白文”,剑川周锺岳作序。杨升庵《滇载记》作僰文,白与僰原二种后混为一,《旧云南通志》白人段思平为通海节度使,《一统志》段信苴福(段福),大理僰人,段思平之孙。此可见白与僰混一也,白族是僰人的一支(记述有误)。

惟剑川方言往往与雅记(历代载籍正史)故书相合,即其音稍有舛异(舛chuan,差异),然以双声叠韵求之则可以尽通其阂(阻隔)。近顷(近来)吾同门友赵君弢(韬)甫(赵弢甫)著《剑川白文考》,予得悉心读之,乃知剑川方言多本故训(古训),苟能察其声音,条贯(条理)几无一字无来历者,弢甫淹通(精通)典籍博综(博通)群言,其所诠释皆有依据,非向壁虚造穿凿附会者可比。予既服弢甫是书之精审,因以思古来文字之变约有两途,一则同一语系而字音递变者,此中复分为二,其因地殊时异,言语分歧者则更造一字以通其变,如《尔雅》及扬雄《方言》等所载是也,其有常言谚语沿用古音,因展转溷譌(讹,混讹),茫然不识其意,及审其音变稽诸古书为之疏通证明,遂敫(jiao由点到面)焉,如折符之复合,如毛奇龄《越语肯綮录》、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及近人章炳麟《新方言》等是也。一则非同一语系而因乙种人民濡染甲种文化名物之语,强半相同如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采用汉文汉语是也。剑川方言乃介乎二者之间,盖其承用汉语名词与后者无异,而其词多依古训,则又与前者相同也。尝考剑川口语称为白文,迤西各县方言大都相近,至其与汉文古语相通之,故疑莫能明予意。商周之时产里(夏末商初古国,在今云南)、百濮列于王会(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或习汉语以归教其乡人,或自汉通西南夷,中原士夫渐入荒裔,边民亦遂习其言辞,此虽于载籍无征,然其理固可推想而得。
今剑川居民考其籍贯类自腹省(内地省份)移徙而来,土著之人百无一二而居,常言语悉操土音旧俗相仍习焉,不察弢甫,乃于街谈俚语一字一句皆证之。经史诸书以参其离合使人知远,徼方言皆通雅训,未可以侏𠌯(俪)夷语同类而共视之,而习方言者亦因此审其源流,矫其舛误,则于研穷古籍统一语言,亦大有裨矣。

天文类

飚(飙)飓,风。霿雾,雾。朝,早。暮,迟。天气惨,天阴。天气舒,天晴。日炙,天气炎热。熅炎,苦热。夝(晴),雨晴。寒飚虐霜,风霜大。岁,年。月生,月初。陬月(陬zou,农历正月的别称),正月。如月,二月。彻夜,通宵。俄顷间须臾间,忽然间。冥,入夜。云滃起,云起。

地理类

,江。江韵古与东韵通。《哀郢》皆合用东江二韵,“江”读若“工”,江河皆象形,与谐声字《许氏说文叙》所谓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白文“江”读“工”与古韵合,又考桂未谷《札朴》十卷、《吴才老韵补》,滇呼“江”为“公”,故名“江鱼”曰“公鱼”,案“公”当为“工”,“江”从“工”得声也。顾宁人唐韵正亦引杨升庵之说,曰“今滇人读‘江’为‘工’是前人已言之也”。读“江”为“工”更押韵。

陶渊明诗:“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屈原《哀郢》:“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郊外。巷党,达巷,地名。党,五百家为党。白文音不讹。

《尚书·周书》:“党,有正论语达巷党人”。

,祀庙。“社”常者切,今时里社是也。白文所称社者兼道观佛寺而言,失社之本义矣。其音近善,互以社寺并称,可知善即社之讹。其下寺字始专指佛舍,而乡俗通指为寺,殊非。

《说文》“地主也”。
《五经异义》、今《孝经》:“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偏敬,封五土以为社”。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周礼》:“二十五家为社”。

善阐,昆明。唐广德二年(764年)南诏置柘东城,为柘东节度驻地,应道元年(809年)定为东京。劝(券)丰祐时置善阐府,并改柘东城为善阐城。即今云南省昆明市旧城南关外。

《元史·地理志》中庆路:“凤伽异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丰祐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宋,羁縻而已。”

金齿,永昌。金居音切,齿丑止切,白文音近际驰 。考张南园漫录(随笔记录),其辨“永昌非金齿”,极详然金齿即永昌之称由来已久,今仍从诸家说。

唐樊绰《蛮书》及宋祁《南蛮》列传,“金齿蛮、银齿蛮等,并在永昌开南,以金缕片裹齿见人,则以此为饰,食则去之”。

花回,回子。花呼窊切,回胡雷切。回,唐书称“回纥”(he),又称“花门”,白文称“花回”盖合回纥、花门而言,音近后恢。

杜甫《洗兵马》:“回纥喂肉蒲桃(葡萄)宫”
又《哀王孙》:“花门剺面请雪耻”。

西番子,西藏子。剑川所属有西番村其人曰西番子,其言曰番文格磔(ge zhe,鸟鸣声),不可晓。相传元时从世祖入滇流落于此,邑人张现西番村,怀古诗有“宿卫来蒙古,论功受大元”之句(宿卫,宫禁警卫),又地名西番箐,明张翥有诗。今其人犹操番文,与白文迥异。

摩娑摩些,摩梭。《元史·世祖纪》作摩娑,《丽江府志》蒙古降摩荻注“一名‘摩沙’亦作‘摩些’”,白子文从元史称作“摩娑”,音不讹。

义督,剑川。剑川在南诏为义督睑,宋祁《新唐书》及《一统志》、《南诏野史》皆因之睑者南诏州名之词也,今剑川俚曲有义督古词一曲而音讹,近九冬(冬季,冬季共九十日)固止又或讹为帝都,古词皆不知义督二字之本音也。

广马,广人,粤人。广古慌反,马姥雅反。《后汉书》马援征交趾还留兵戍守,故谓之“马留人”。白文称为“广马”者当是两广马留人之省文耳,音不讹。

韩昌黎送人之南海诗:“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世外子,四川人。世外子之名不知所出,淸云贵总督吴振械杂感诗注“客籍占种侵扰边夷”,有世外人之称,则此名通行已久,然诗注亦不详,其何义竢(si待)考。

大理,桂。桂古惠切,阮元声。《南诏野史》“大理,古桂香国”,白文单称桂音不讹。

崧(嵩),山。陌,田埂。泽,潴(zhu,水积聚)水,蓄水。培塿(lou),山坡。瞢(meng),山箐。土块,土。涂,路。市,街。邑屋,村落。大邑,大村。乡邑,郭外,乡下。屋堵,墙。垩璧(垩e,白色土),粉墙。

人伦类

(爹),父亲。㸙,正奢切,吴人呼父曰㸙,白文音近低。

《玉篇》“父,白虎通‘父’,矩也,以度教子也”。

妪,老妇。伯,夫。新妇,新媳妇,女初家。女弟,妹。大姊,姊(zi),姐姐。女郎,女子。小姑,夫之妹。女孙,孙女。孙妇,孙媳。女侄,侄女。寡妇,孀妇。赤子,初生子。孺子,小孩。儒宗,师。弟子,徒弟。君人,君。官人,官。奴子,仆人。匄(丐)食子,乞丐。小家子,不大方。役人,雇工。媛,女。彦,人客,宾朋。头陀,僧人。彦,伊,侬,人称。乃,你。俌侪(侪chai,同辈),总角交,发小,童年相交小伙伴。姎,妇女自称。

身体类

首,人始生。头皮,头。容,面。头毛,发。博,肩。觜(嘴)颠,口。,膝盖。骸,脚杆。骼,骨。腹,肚。踦(yi),蹉跌伤手足。尻,屁股。瞑,闭眼。蔑,眼不见。皲,手足冻僵。企脚,立脚。(mian),斜视。手揱(xiao),手杆。(chen),小儿换牙。疥痈,癞。痺,身体麻木。,视。𦒻,老人面有小点。,立。嚇,大声。(li),骂。遗矢,大便。溲,小便。戚,忧。明人眼,物照眼。躄,足跛,行走困难。(gou,耇),年老长寿。

动物类

(mang)。狗。豨,猪。(zhui),鸟雀。鼍黾,鼍。(mi),羊鸣。它,蛇。范,蜂。黑乌,鸦。猢狲,猴。猧狸,猫。白项鸟,喜鹊。鹞鸸(yao er),燕。牝鸡,母鸡。棲(栖),鸟栖。觲(xing),牛羊相触。㐱(zhen),鸟羽新生。 麌,鹿。兔㲋(chuo),兔。,生兽出生。蚍蜉,蚁。鷇(kou),雏鸟。科斗(蝌蚪),虾蟆。鮺(鮓)鱼,腌鱼。𦫳(guai),牛角。介,麟角。,马行快。骀(dai),马脱衔。戾,鸟高飞。

,虎。罗勒莪切,《天中记》谓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考《山海经》谓罗为兽名,壮如虎色靑云,白文单名“罗”而音近“楼”义,盖本《山海经》、《天中记》未深考耳。

款段,马慢走。

《后汉书·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斯可矣。”

植物类

牟束,大麦。满,谷熟。渍子,秧。(ruan),菌。荝(ce)。毒草。蔕(蒂),根。笼竹,大竹。(da),豆。薪,柴。刍,草。莽,干草。𥠄(duan),禾熟穗垂。篠子,细竹。蔓,草牵附。茀,草满道。棘,刺。枏(nan楠),梅。覈子,李子。薢茩,蔆角。金菊,菊花。

饮食类

鲜膳,新鲜肉。饮,喝。(dan啖),喫(chi),吃。叽,小吸。干脯,腊肉。呷(xia),含酒。酎(zhou),酒。饪(ren)。食物熟。䭡䭓,午饭。,食物熟重蒸。(shi),吐物,反刍。嗅,鼻闻。𡨗食(zao),米煮不熟。菹菜(zu),腌菜。㯔(cui),谷食之粉。(ge),物汁熬稠。脂,畜类之膏。粕,渣沉。䣱(酗),酒醉。

𩛥(zai),设食留客。作代切,读若载,白文观为‘留客便饭’,之解音若载。

《说文》:“设饪(设宴)也”。
《释言》:“𩛥,设也,又释诂饥词也”。
钱大昕:“定‘饥’为‘𩛥’之误,古用为发语之‘载’也”。
设食留客

衣服类

端,布一疋(匹)。绤(xi),粗布。衾,被子。衣着,穿戴。履,草鞋。襏襫(bo shi),蓑衣。衣衽,大䘳,衣襟。蔽前,半节裙。帉,一副,大巾。㡓,袴(裤)。衣袥衸,衣前縫。垢,物不洗。繲衣,敝衣。衣衣,穿衣。褴褛,衣败。

名物类

不律,笔。弗,分勿切,白文“弗”本燕语也,而音近赋。

《说文》:“毛者,聿(yu笔)也,亦谓之不律,亦谓之弗,亦谓之聿,所以画者也”。
《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
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盖楚谓之‘聿’。吴蜀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皆一语而声,与字各异”。
清· 杭世骏《续方言》:“笔,楚谓之‘聿’, 吴谓之‘不律’, 燕谓之‘弗’”。

(duan),卵坏。毈,渡玩切,白文音稍讹。

《说文》:“卵不孚也”。
《淮南子》:“兽胎不贕(du),鸟卵不毈”。
《吕氏春秋》:“鸡卵毈”。

财贿,银钱。贿,火腿反,音悔。财,昨哉切。又白文有“余钱”曰“贤财、贤贿”。贤,胡田切。又白文称“财”曰“贝”。龟贝博介切,音皆不讹。

《周礼》:“天官大宰(官名,掌建邦之六典),以九赋(九类赋税)敛财贿”。
《左传》“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说文》“多财也注贤,本多财之称,引伸之凡多皆曰‘贤’”。
《诗·小雅》“我从事独贤,投壶某贤于某若干,纯言多也”。
《说文》“贝,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

(ji),动植物繁盛。卙子入切音蛰,白文音不讹。

《说文》:卙,卙盛也,汝南名'蚕盛曰‘卙’。

簺簙(sai bo赌博),赌钱。簺,先代切,簙,补各切。白文音近在八。

《说文》:“行棊(棋)相塞谓之‘簺’”。注:格五见吾丘寿。
王传刘德曰:格五棋行塞法曰“簺,自乘五至五格不行,故云‘格五簙’”。
《说文》:“戏局也,六箸十二棋也”。注:“古戏今不得其实,庄子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而娱,博塞即簺簙也”。

疏比,梳。比音毗,频寐反。比篦,古今字比密也,引伸为栉发之比,白文合徐氏说,而音近疏鄙。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数言‘比比’于梳其齿差数也,比言细相比也,木部曰‘栉’者,梳比之总名也。”
《史记》:“还单于,锦袷袍各一,比余一”。
《汉书》作“比疎”,‘一余疎’皆即“梳”字。
徐广曰:“比余,或作‘疏比’也”。

(you),(e),媒鸟,捕鸟时用于引诱鸟的鸟。音由,一曰‘囮’,读若讹。唐吕温有《由鹿赋》,“游”与“由”皆即“㘥”字也,白文称‘㘥子’,音不讹。

《说文》:“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
《广雅·释言》:“囮,㘥也”。
潘岳《射雉赋》:“恐吾游之晏起,又良游呃喔。引之规里”
徐爰注:雉媒(猎人驯养的雉,用它来招引野雉),江淮间谓之‘游’。


㘥鸟

,绳索。

《汉书·扬雄传》:“免于徽索”。注:“绳也”。

书册,书卷。聚墨,砚。临书,抚字。真书,楷字。革,皮。囊,口袋。篑(kui),竹筐。篚(fei),篾篱。鋗(xuan),罐。籝(ying),背负。(fu),铡,锯。簸米箕,箕,簸箕。簋(gui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箅(bi蒸锅中的竹屉)基,饭甑底。𣀔(chuan),五谷去芒末。燬,火。箸,筋。沸,水开。故,旧物。螯,蠭(蜂)刺人。门杙(yi),门枢。门阈,门坎。鞍马,马。镕,器模。欠账,负债。私储,私房。鬌(duo),髡(kun),小儿剪发。窟,鸟兽窠(ke巢)。基錧(輨),犁头。几稜,田多少。圄(yu),马牛羊之圈。羁,马辔(pei)头。葭薄,篾巴,竹篱笆。圊(qing厕所)塘,粪塘。契金,贴金。楗(锁,塞),栈。栝(gua),箭一条。皁,马槽。舓(shi舐),舌食。囊头,物蒙首。牢户,监狱。(dan擔),挑。剂刀,翦刀。(gou),捕鱼具。盋(bo钵),大椀(碗)。鬵(zeng甑),大釜。

动作类

至今沿用:

淬,烧铁入水。贸,物交换。跳,独身而走。弃,抛去,抛弃。坠,跌倒。置,仓藏储。端,直立。搔,抓,搔挠。蔽,遮,遮蔽。初,开始。褚(储),置物。质,对证,质证,对证。鸣,鸟兽叫。探,取物。坚,实,坚牢,坚实。志,记。诵,读书。亡,逃,逃亡。佳,称好。投畀(bi送予),送物与人。凿,舂米。键,闭门。刳,雕琢。 墮,坠落,果落。纵,放,放纵。暇,闲,闲暇。翫(玩)水,弄水。假,借,假借。寝,睡。终后,结局。雪,洗刷,雪耻。二心,心不一。憎,恶,憎恶。泊,漂,漂泊。缅,思想。浊,浑,浑浊。盈,水满。相类,相似。补缀,缝衽,缝纫。宿,休息。厉,刀磨快,利刃。素啬,平生节俭。

(qian),采摘,手取物。搴又通“攓(qian)”。搴,欺焉切,白文音不讹。

《说文》“拔取也,作㩃(qian)”。
《楚辞》:“朝㩃𨹀(zi)之木兰兮”。
汉武帝歌《瓠子歌》(瓠hu):“搴长茭兮,湛美玉”。
《庄子》:“攓蓬而指之”。
《扬子·方言》:攓,取也。

(lu),传言,覆述人言。白文音不讹。

《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
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事阁起。丘壻(婿),亡女壻。古方言,白文音不讹。

《汉书·楚元王传》:“高祖微时,常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
孟康曰:“西方谓亡女壻为丘,壻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
案:《汉书·息夫躬传》:“寄居丘亭”,与此丘字同。

郁怫慸葪,郁结愁闷不解。郁怫,郁悒,抑郁。慸葪(di ji),蒂芥,嫌隙隔阂。葪音介,白文音不讹。

《汉书·贾谊传》:“细故慸芥兮,何足以疑!”
颜师古曰:“慸芥,小鲠也”。
《史记》作“慸葪”。

,脚踏。踏,惰傲切,白文音不讹。

《尙书》:“心之忧危,若蹈虎尾”。
《战国策》:“彼秦且帝兮,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蜂气之剡,锐利。蜂气,蠭气,锋锐之气。颜师古曰:蜂与锋同。剡(yan),锐利。白文音不讹。

《汉书·赵广汉传》:“专厉彊壮蜂气”。
案:《汉书》蠭字或作“𧒒”,盖以蜂蠆(chai)为比也,蛇之蠚(he蜇)人,蜂之螫人皆其气,有以使之,故曰‘蠭气剡,亦利也’,易剡木为耒(lei犁上的木把)。

(qian),吝啬。悭,欺艰切,白文音不讹。

昌黎诗:“乾坤惠施万物遂,独于数子怀偏悭”。
苏赋:“分帝觞之馀沥,幸公子之破悭”。
朱子诗:“不堪景物撩人甚,倒尽诗囊末许悭”。

毁谗,蜚语。毁,虎委切。谗,岑咸切,白文音不讹。诗谗人罔极,邹阳书“积毁销骨”。

,来。格,歌赫切,古格字白文音稍讹。

《尙书》:“格尔众庶,悉听朕言!”。
又宋代楼钥《一月三捷诗》:“七旬有苗格,较德可无惭”。
《诗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尔雅》:格,至也。
《扬子方言》:“邠(bin彬县)、唐、冀、兖(yan山东兖州)之间曰‘徦’(jia来,至),或曰‘格’,亦作‘𢓜(彳各)’”。

,矮。卑,笔猗切,白文音不讹。

《四书》:“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e近),譬如登高必自卑”。
《汉书》:卑之无甚高论(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走。白文音不讹。

《前汉书》:“项羽追北”,注,韦昭曰:“古背字也,背去而走也”。

,物解散。委乌诡切,白文音不讹。

《左传》:“若野赐之,是委君贶(kuang赠)于草莽也”。
《四书》:“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庄子·庖丁解牛》:“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𤊾(mie艹目火),火不明。𤊾音蔑,火不明也。从首,从火,苜(mu)亦声。

(唆),使犬作势。嗾,思欧切,又去声,稣奏切。白文近“首”,受二音。

《说文》:“使犬声”。
《左传》:“公嗾夫(那个)獒(ao猛犬)焉,明(提弥明)搏而杀之”。
《扬子方言》:“自冀陇而西,使犬曰‘哨’,郭音骚”。

(jue),欺人。谲,菊血切,音决,白文音近“菊”。

《说文》:“权诈也”。
益梁乐:“谬欺天下曰‘谲’”。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牵引。白文音不讹。

吕不韦命嫪毐用他的大器物牵引桐木车轮,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

《史记·吕不韦列传》:“不韦使大阴人嫪毐以阴关桐轮而行,合太后闻之,欲以陷太后”。

,相遇。关,都豆切。白文又称“遇关争斗”,则称“敌斗”,与斗异,凡关接用“关”字,斗争用“斗”字,音皆不讹。

《说文》:“遇也”。
《周语》:“谷雒关将毁王宫,谓二水本不相接而忽合为一也”。

排日排夜,连日连夜。排,蒲崖切。日,仁逸切。夜,异谢切。白文音稍讹。

陆放翁诗:“排日醉过梅落后,通宵吟到雪残时”。

顑颔(kan han),饥容,面黄饥瘦。顑,呵坎切。颔,荷坎切。白文音近“希罕”。

《说文》:“食不饱,面黄起行也”。
《楚辞》:“长顑颌亦何伤”。
昌黎诗:“欲以金帛酬,举室长顑颔”。

(ou),浇水。沤,一构反,又一侯反。白文音从一构反。

《说文》:“久渍也”。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左传》:“郑人沤菅者”。
扬子云:“《反离骚》赴江湖而沤之”。
苏诗:“绿渠沤麻水”。

(zhu),以言触人,反驳。拄,竹庾切。白文音近“杵”。

《汉书`朱云传》:“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注:拄,刺也,距也”。

(si,佁chi),痴,愚。騃,吾駭反。白文音不讹。

《扬子方言》:“痴騃也”。

(biao),打落。摽,平小切,音殍。白文音不讹。

《诗经》之《摽有梅》:“注:落也,又击也”。

,急忙。骤,助宥切。白文音近平声。

《说文》:“马疾步也”。
《左传》:“宣子骤谏”,又“公子商人骤施于国”。

(jian),扶正斜屋。牮,字汇作甸切,音“荐”,白文音不讹。屋斜用“牮”,以土石挡水亦曰“牮”。

(xi),休息。呬,许四切。白文凡人于劳苦时一休息,口头曰“呬”,与郭注合,音亦不讹。

《尔雅》:“呬息也”。
郭注:“呬气,息貌,今东齐呼‘息’为‘呬’也”。

,绊倒。亢,可浪切,白文音不讹。

《左传》:“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ji),牵曳。掎,居蚁反。白文音近“机”。

《春秋传》:“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
班彪《王命论》:“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
颜师古注:“掎,偏持其足也”。

相媾,相爱。媾,古厚切,白文音稍讹。

《周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注:“宠也”。

(di),束发。揥,敕帝反,音大系反,白文音近带。白文“结”亦曰“缔”。

《诗》:“象之揥也”,又“佩其象揥”。注:“以象骨摘发也”。
贾生《过秦论》:“合纵缔交”。
顔师古曰:“缔结也”。

洗湢(bi浴室),洗澡。洗,稣典切。湢,笔力切,音“逼”,白文音不讹。

《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

马癖,善骑马。马,莫下切。癖,披盆切。白文指为“善骑”,失本义也。音亦稍讹。

《世说新语》:“王武子(晋人王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连钱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杜甫《骢马行》:“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cong青白杂毛马)大宛种”。

,告诉。白,音“帛”,释名启也。古人启事多用某白。白文“乱说”曰“瞎白”,“枉说”曰“干白”,音稍讹。

《后汉书·马援传》:“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事,何足相烦!’”
向平子:“传敕(chi诏令)断家事,勿复关白(陈述、禀告)”。

祸魁,祸首。祸,胡果切。魁,苦回切。白文又称“首”曰“罪魁”,“罪”读若“锥”。“罪”古音若“锥”,"过“古音若“乖”,又称“一枚”曰“一魁”,白文音皆不讹。

《释文》:首也,又大也。
《毛诗传》曰:“魁,大斗长三尺,引伸之凡物之大者皆曰‘魁’”。
《礼记·檀弓》:“不为魁”。
《游侠传》:“及王莽时,诸公之间陈遵为雄,闾里之侠原涉为魁”。
《大戴记》子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
《韩诗外传》:“众杀人,而必当其罪;多罚人,而必当其过”。
《左传》:“功之首,罪之魁”(功劳最大的人,也是罪过最大的人)。
《汉书·翟方进传》(童谣):“饭我豆食羹芋魁”。

,朗诵。扬,移彊切。白文称“高声讲书”亦曰“扬”,音不讹。

《礼记》:“将上堂,声必扬”。

心便,心安。心,息林切。便,房连切,亦去声。白文音从房连切,不甚讹。

《说文》:“安也,人有不便更之,故从人,从更”。
《杜诗》:“遭乱到蜀江,卧痾(疴)遣所便”。
《苏诗》:“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ben坋,尘灰),尘灰迷目。坌,蒲闷切,白文音近上声。

《注》:尘也。
《史记》:“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服虔曰:‘捣芥子播其鸡羽,可以坌郈氏鸡目’”。

,以粉洒物。傅,方遇切,白文音稍讹。

《周礼》:“傅于饵餈(糍)之上”。
《齐民要术》:“有傅面粉”。

,从高至下。隤(tui),杜回切,白文音不讹。

《说文》:“下坠也”。
《易系辞》:“夫坤,隤然示人简也”。

垦畲斫畬,烧土为田,刀耕火种。垦,康很切。畲(she),诗遮切。白文称“火垦畬”,音不甚讹。

《农书》:“荆楚多畲田”。
杜田曰:“楚俗烧榛(zhen)种田曰‘畬’,先以刀芟(shan除草)治林田,斫畬,其刀以木为柄,刃向曲,谓之‘畬刀(木柄,刀口弯曲的砍刀)’”。

,捕捉。格,古柏切,白文音不甚讹。

《史记李将军列传》:“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吴都赋》:“猩猩啼而就擒,𥜿𥜿(狒狒)笑而被格”。

,力相敌,匹配。偶,五口切。又晋献公嬖人梁五、东关五在为骊姬的儿子夺取君位时朋比为奸,晋人称为“二五耦”,朋比为奸。白文音不讹。

《左传》:“齐大非吾偶”。

(du),蛊,寄生蛀蚀。同蠧从虫,在木中。白文音近“斗”。

《庄子》:“流水不腐,户枢不蠧”。

如意,妇顺舅姑(公婆)。如人诸切,意于记切。白文“女子适人”曰“如意”,谓如舅姑意也,不得于舅姑曰“难如意”。如意,如人义通,音不讹。

《说文》:“如从随也,女子从人者也”。
《史记》:“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尔雅》:“女如也”。
《白虎通》:“言如人也”。

慸葪(di ji),蒂芥,小事挂怀,嫌隙隔阂。白文又称“拘泥不释”,曰“逆拂慸葪”,音皆稍讹。

《服鸟赋》:“细故慸葪兮,何足以疑索”。隐:葪音“介”,《汉书》作“芥”。
张揖云:“慸介鲠利也,言细微事不足慸介我心也”。

(shi),习惯。忕,食孽切。白文亦读若逝,白子(白族)俗语“尨(mang狗)忕米汤盆”,与《说文》同义。

《说文》:“犬性忕也,心部作‘𢘽(yi习也)’,即忕之讹”。
《后汉书》:“忸忕小利”,注:谓惯习前事而复为之,又音“逝”。

,孔穴。惌(wan),纡暄切,音鸳。白文音与“鸳”近。

《周礼》:“函人为甲,胝其钻空,欲其惌也”。注:谓小孔也。

豛死,打死生物。豛(yi),音督,击物也。“击”古系字,愚谓“击”当是“豛”字之讹。“击畜”疑即“豛畜”,犹后世言“打生也”。顔说未当畜,宜放,不宜击,凡畜牧家皆然。白文音近“都死”。

《汉书景帝纪》:“郡国或硗陿,无所农桑击畜”。
颜师古曰:“‘击’谓食养之,‘畜’谓牧放也”。

助语类

乃者,這樣。耳,意不足。邪,商量之言。

(bo),呼痛聲。

《前汉·东方朔传》:“郭舍人榜不胜痛,呼謈”。《注》:服虔音“暴”。师古步高切。自冤痛之声也。今人痛甚,则称“阿謈”。 

杂类

生䏣(蛆),肉腐臭。朽,物坏。㝥梦,梦语。击枷(连枷,枷读“盖”音),打谷子杆。衅,血祭,以血沥钟鼓。济江,渡江。宽旷,心闲。贝,钱。耸,耳聋。一系,一串。秫(粟)米,稬(糯)米,小米。麤觕(粗粗),粗劣。贳(shi),赊欠。瓦㼿,圆瓦。奇一,偶二。戁,畏惧。垞(cha),小丘可居。窃食,偷吃。昈昈(hu),文采斑斓貌。

臲卼(nie wu),臬兀,家境困苦,动摇不安貌。盖臬兀、兀臬如卤莽、莽卤等,可颠倒用之也。白文音近“捏古”。

杜诗:“生涯临臬兀”。
韩昌黎诗:“所存十余皆兀臬”。


『南蛮方言』

读云南通志(清光绪20年[1894] 南蛮志五·方言)。象胥,古代掌职外交及翻译的官员,职能外宣天子之言,按礼仪入宾朝贡。方言以应劭的《风俗通》最为熟知,提及周秦均指派官员记录前代方言,是方言在传记中的首发。輶轩使者扬雄为记录别国方言的佼佼者,撰《方言》十三卷,是否为其所著不得而知,为好古者首要参考的方言书籍,但仅限于秦、楚、齐、宋几国,不含蛮、夷、闽、貉、戎、狄等周边地区。滇地偏南蛮一隅,种族既繁,语言殊异,扬雄未及载录,爨、僰诸种则并有文字流传,《樊绰蛮书》多载夷语,杨升庵《滇载记》译自僰文《白古通》或作《僰古通》,檀默齐作《爨雅》所记甚详,师茘扉《滇系》附载缅文,至今尙为沿边土民所习用。而旧志载方言仅㺜人、摆夷、土獠、阿成、黑沙等辑采,杨成志到滇调查又得罗罗散民文字所著之书数十种,考其语系间有相同者,如东川夷语多同爨蛮、㺜人、摆夷亦复相近,然与汉语则迥不同。选取爨蛮(檀萃农部《爨雅》)、东川夷(东川府志)、㺜人(广南府志)、土獠(广南府志)、猡夷(广南府志)、阿成(开化府志)、黑沙人(师宗州志)、丽江夷(丽江府志)、乌蛮(引用樊绰《蛮书》)、缅字(师范滇系,师茘扉《滇系》附载缅文)等族群的语言发音对应的汉字,《云南通志》以方言志表述方言,为音译方言

五方(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异俗,言语不同。《周官》(《尚书·周书》)有象胥(xu,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之掌职,传王言于蛮(西南)、夷(东)、闽(福建)、貉(mo貊,北方)、戎(西部)、狄(北方)之国(先秦时代中原对周边的泛称),入宾(来访)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即后世通事(朝贡外交事务)之职。
方言其所素谙(平素熟悉)应劭(东汉人,撰《风俗通》、《汉官仪》等)《风俗通》,谓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使臣)之使求异代(前代)方言,盖方言之见诸传记者始于此。
今传有扬雄(西汉人)輶轩使者绝代(空前绝后)语释别国《方言》十三卷,其出于雄与否不可知,要皆嗜古(好古)之士登诸纪载用,广见闻,然其所谓别国者,不过秦、楚、齐、宋之类,求所为蛮、夷、闽、貉、戎、狄者未之闻。
滇处古要荒(远方)之域,蛮夷种类繁多,其语言有为扬雄所未及载者,今取诸简册所记汇而存之,以备輶轩之采,亦以见。
大一统之治,蛮、夷、戎、狄尽作编氓(编入户籍),固无俟(si等待)象胥之传也已。
南蛮志·方言


罗罗文,可能没几人懂。

摆夷文


『土话谚语』

摸鱼境界:懒牛懒马屎尿多,江淮方言:懒人床上屎尿多。
用时掉链子:张四贵的马
评手艺差:人吃狗不闻乌龟吃了肚子疼。
近朱近墨:挨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嬢跳假神。
穷还显摆:吃虱子丢大胯,吃嘴丢脚后跟。
为人处世: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天不夸自高,地不夸自厚。鼓声越大,鼓心越空。能人背后有能人。 响水不涨,涨水(沸水)不响。
自身局限性: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不自量力:抬石头冲天。
养痈遗患:护结子(疽)成脓疮。护鼻子成脓根。
说天气:四季无寒暑,有雨便成冬。四季服装同穿戴一年到头乱穿衣(雨天一条街呈现一年四季的服装穿戴)
王运通的膏药:拔尽总毒
形象工程:马屎团表面光,绣花枕头一包草。
社会分化:工匠师傅住破楼,绣花姑娘裸肩头。公侯将相楼外楼,太太小姐滚绣球。
石榴:红抽屉,绿抽屉,打开抽屉吃东西。
照相机:一个画家真奇怪,不用画笔不用彩,朝它面前站一站,卡嚓一声画下来。
打水桶:有个小姑娘,出门喜喜欢欢,进门眼泪汪汪。
偿债能力:不怕讨债的英雄,只怕欠债的真穷。
老化:树老心空,人老颠懂。
人闲养指甲,心闲养头发。
拉肚子:好汉只怕三泡稀。
程咬金上殿,我行我素,目中无人:来不参,去不辞。
姑娘是把菜,绑的好卖的快。
坐吃山空:死水不禁瓢舀。
跟不上节奏:跟不上娘,撵不上伴儿。
见世面:小狗某见过大屎。


以下名言警句,你以为出自哪里?

祭奠死者烧冥纸时说的话:“我的六姐,你好处安生,苦处用钱。”
“养儿不在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云南方言:“高低是个儿子,要见机生情。”
“咬人的狗不露齿。”云南方言:“咬人的狗不叫。”
“墙有缝,壁有耳。”全国:隔墙有耳
“苍蝇不钻那没缝的弹(蛋)”全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夜夫妻百夜恩。”
“知人知面不知心。”
“拔了萝卜地皮宽。”
“天不教饿老鹰吃草。”亦作“天不着饿老鸦吃草。”
人死如灯灭。”小时候听爹说他意外挂掉的小伙伴。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狗咬屁脬空喜欢。”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他见什么碟儿天来大。”云南方言:“他见过碟大呢天。”
“有钱能使鬼推磨”云南方言“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跑得腿翻筋。”
“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云南方言:“说风便是雨。
“好心做了驴肝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痴心女子负心汉。”
“一客不烦二主。”
“鸡儿不撒尿,各自有去处。”云南方言:“只见鸡吃水,不见鸡撒尿。”或“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说怎的,盆罐都有耳朵。”
“惹虱子头上挠。”老师:“手不逗虫,虫不咬手。”

出自“嚼舌根式的鲜活语言”《金瓶梅》,大多数农村百姓斗大的字不识,却口口相传这些方言,成为交融在生活当中的观念和文化。或许不识字,才使使方言代代流传下来。


昆明话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模糊拼音。

假如生活沙麻了你,毛(不要)滋,毛叫,毛操人,更毛喳哇,毛膀的脸。
你就趴在地上,也毛起来,一直往前酷促酷促(酷嗤酷嗤的蠕动),搭仿个麻辣叮一样,
酷促 !酷促 !一直朝前!
总有一天,你会变成个浮蝶(蝴蝶,h和f不分)。
到时候一脱皮(脱茧而出),再按个次膀(翅膀,c和ch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
飞起来!
就辣臊了。

民谣,请用马街普通话读。

小马街
昆明出来小马街,桃树对着柳树栽。
郎栽桃树妹栽柳,柳树不开桃花开。

两不离
细雨蒙蒙不离天,瓦雀不离瓦沟边。
燕子不离中梁柱,小妹不离哥身边。

金瓶梅真实完整的保留了明代中后期市井口语面貌,任何一部长篇小说均无法与之媲美。语言以便于沟通交流而发展,方言由于人口迁移和地域性的封闭未受更强势的语言的影响而被保留传承下来,汉语的适用性通用性在于写法一致而口语方言可不一致。不要觉得方言土气,外地人不能理解而认为方言过时。土里土气还听不懂的昆滇方言,是明清文化的活化石。近些年说普通话的人多了,云南方言有马普化倾向,城镇化社会形态现代化彻底改变了农耕社会下的语言环境,方言的流传发展适应新发展和新变化。

编辑于 2024-03-08 17:10・IP 属地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