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的最高杰作,巴塞罗那圣家堂

未完的最高杰作,巴塞罗那圣家堂

见过万里长城,见过长江三峡,那叫大气磅礴;

见过苏州园林,见过伏见稻荷,那叫精妙绝伦;

一直以为大气磅礴和精妙绝伦是两个气质不合的词,

这两种气质是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得到体现。

直到这个建筑彻底颠覆了我的狭隘理解。


由高迪设计的

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

圣家族大教堂

(Sagrada Familia)


远看,高耸在巴塞罗那市中心,震撼的视觉冲击

近看,每一个雕塑每一块琉璃,都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这是一座大气磅礴的建筑,

可如果你用放大镜来看每一个细节,

它就成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精品。

圣家族大教堂完美揉合了两个看似互不相容的气质。


来参观之前做了一定的功课,而且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是实际见到以后还是从内心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作为一个对于美的sense几乎为零的直男,

老实说非常少有能让我感到震撼的时候,

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记录下来当时参观的细节,

向没有去过的人做介绍的同时,也让以后的自己好好回味。


教堂外观

教堂从1882年开始建造,130多年过去了尚未完工,这是效果图

三个立面 之 诞生立面

位于东侧的诞生立面,以基督的诞生为主题,

浮塑展现了从圣母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

建筑上的斑驳都是精妙的树叶雕刻


立面的主题是新生,

立面中的故事背景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森林。

笔挺的树木,摇曳的树枝,葱郁的树叶,

每个细节都在映衬着诞生这个主题。


故事中的人物存在于森林之中

墙上栩栩如生的树叶可以看出当时的设计和施工用了多少心血

诞生立面高3米的铜门,叶子和昆虫都栩栩如生


背景做了足够的铺垫,定了基调,

然后设计师就开始讲述这个立面的故事。

这个立面讲述了三个故事,

由从左到右的三个门进行表达,

希望之门,

慈悲之门,

信仰之门。


中央,慈悲之门

这个门是献给耶稣基督的,

刻画的是耶稣诞生之时的故事以及其前因后果。

慈悲之门全景

再一次感叹造工的细致以及故事线索的清晰

慈悲之门的最上方是玛丽亚加冕的故事

此图的最上方讲述的是大天使加百利向玛丽亚圣灵感孕的故事,

在整个里面中位于玛丽亚加冕故事的正下方,形成了时间主线

再往下就是耶稣的诞生,

童贞玛利亚将刚出生的耶稣抱起,父亲在旁保护着他们,

耶稣是出生在牛棚中,在三人后面有一头牛在默默守护。

站在上面的是前来祝贺的人们,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

东方三博士来到耶路撒冷向耶稣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

上面是正在演奏的天使。

牧羊人放下手中的活,向上敬仰和食物。


左侧,希望之门

这个门是献给约瑟夫的,

刻画的是耶稣幼年时期的故事。

正中间讲的是年小的耶稣手拿一只受伤的鸽子给父亲约瑟夫看,

两旁站立着的分别是耶稣的外祖父圣约阿希姆和外祖母圣安妮。


左下方的雕塑描述的是逃往埃及避难的故事。

耶稣出生后统治者大希律王听说伯利恒降生了一位君王,

于是下令杀死伯利恒及其周边地区所有两岁以下的婴儿。

天使托梦给约瑟夫告知了他这个消息,

于是约瑟夫带着马利亚和耶稣前往埃及避难。

雕塑中的约瑟夫站在后面焦虑地说着什么,

圣母玛利亚怀抱着小耶稣坐在驴身上,

前方牵驴的身影颇为模糊,其为保护耶稣的天使。


右下方的雕塑则展示了那个残忍杀害无辜婴儿的场面,

士兵正要杀死一个婴儿,左手将婴儿举高,

右手持剑并挡开跪在地上的母亲。


整个故事线索清晰,环环扣人心悬。


右侧,信仰之门

这个门是献给玛丽亚的,

刻画的是耶稣青年时候的故事。

中间的雕塑刻画的是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讲经的情景。

按照当时以色列犹太人的习俗,

年满十二岁后每年药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去庆祝逾越节,

这一年耶稣第一次随同父母从拿撒勒到耶路撒冷。

节日过后,约瑟夫和玛利亚在回家的路上没有找到耶稣,

于是第二天返回耶路撒冷寻找耶稣。

第三天他们终于在圣殿里找到了耶稣,

当时十二岁的耶稣坐在殿里与周围的律法师们谈论律法,

周围的人无不对耶稣的聪慧称道。

说明此时的耶稣不仅在学识上已经赶上了律法师们,

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雕像中耶稣坐在中间,

左边是施洗者约翰,

右边是约翰的父亲祭司撒迦利亚。


下边左侧的雕塑讲述的是玛利亚拜访伊丽莎白的情景。

大天使加百利在向玛利亚报喜时告诉她,

一位年老的亲戚伊丽莎白也已经怀孕,

于是玛利亚前往伊丽莎白家中拜访。

伊丽莎白怀的孩子就是后来的施洗者约翰。


下边右侧的雕塑则描绘了青年耶稣在家干活的场景。

约瑟夫是位木匠,耶稣跟随父亲一起做木工到三十岁。

右侧的耶稣左手持凿,右手举锤,正在认真工作,

他前面是约瑟夫和玛利亚。

这个门上面的浮雕栩栩如生,

或许我和我爷爷最喜欢的都是这一群鸡的雕塑。


诞生立面的顶端雕塑,三位一体

诞生立面的最顶端,也是慈悲之门的正上方,

是一个代表三位一体的标志,

其中上方的鸽子代表圣灵,

十字架代表耶稣基督,

红色代表他的鲜血,

顶端的X形金色标志代表上帝。

(顺便插播一句,韦德之所以选3号,

正是因为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3号代表的就是三位一体。)


下边是一棵柏树,

是生命之树,代表生命长青,

在这里象征着基督永恒的爱,

绿色的树上飞满了白鸽,

顿生神圣之意。


柏树的下方有个很大的JHS,

代表耶稣基督,

周围是六个吟唱圣歌的天使。


诞生立面是圣家堂最早建造的立面,

也是设计师高迪在有生之年唯一能实际看到的立面。

这个立面花费了高迪的毕生心血,

我们可以看到高迪对于艺术的无比才华,

以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

光这一个立面就足以窥探高迪的伟大,

然而它的伟大还远远不止如此。


三个立面 之 受难立面

位于西侧的受难立面

讲述的是耶稣从被出卖到被钉十字架的受难的故事。

与诞生立面的绿意葱葱欣欣向荣不同,

受难立面的线条粗犷冷峻直上直下,

雕塑中的人物表情苍白悲伤,

定下了忧郁深沉的整体基调,

设计师想通过阴郁的元素让人体会受难的残酷。

立面的整体是由六根骨架般的斜柱支撑起来


和诞生立面一样,

受难立面从左到右也有三个门,

有信之门,

有望之门,

有爱之门。


故事发展是从左下向右至右下(6个故事),

然后上到第二层从右至左(3个故事),

最后上到第一层再从左至右(3个故事)。


通过这张设计图纸我们可以看出,

受难里面一共有12个雕塑群。

在此设计师别出心裁,

通过倒S的方式进行讲述,

由左下角最后的晚餐开始,

到右上角最后耶穌安放于新墓的12个故事。


首先是左下角的雕塑,最后的晚餐。

耶稣告诉众门自己被出卖,

以红酒代表鲜血,

面包代表身体,

分享给自己的门徒。

往右的第二个场景也是出现在最后的晚餐上,

士兵前来抓拿耶稣,倒在地上的是反抗着的彼得。


这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

这个士兵头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高迪另外一个作品米拉之家,

建筑师以此来表达对高迪的尊敬。

再往右是犹大之吻,

耶稣的门徒犹大在最后的晚餐之后亲吻了耶稣,

这是犹大与抓拿者约定好的暗号,

以此来告诉士兵谁是耶稣。


这座雕塑左边雕刻着一个幻方,

上面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数字相加,

得到的结果都是33,

这正是耶稣殉难时的年龄。


这座雕塑的右下角,

也就是犹大的身边雕刻这一条蛇,

蛇在圣经中代表着邪恶。

这里意味着犹大的心智被恶魔撒旦控制着。


很多细节会在你观赏的时候悄悄地出现,

你会惊奇地发现后又会再次感叹设计师的独具匠心。

再往右边是第一层正中间的雕塑,

耶稣被绑在分成四段的柱子上接受鞭刑。

柱子下有三级台阶象征耶稣在死后第三天复活。

雕塑后面门柱上有两个抽象化了的希腊字母,

上面是阿尔法,

是希腊字母表排第一的字母,

代表着生命的开始;

下面是欧米伽,

是希腊字母表排最后的字母,

代表生命的终结。

第五组雕塑描述了耶稣在接受审判时,

天明前彼得三次不认耶稣的场景。

左侧的三个人代表三次不认耶稣,

公鸡代表天明,

蹲坐着愁眉苦脸的是彼得,

他披着头巾低头不语。

第一层最右边的是第六组雕塑,

头戴荆棘的耶稣在士兵的押解下示众,(还是米拉之家的士兵)

坐在前边单手支头犯愁的是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第五任行政长官,

他的名叫彼拉多。

因为耶稣并未提出反对罗马,

所以彼拉多不想处死耶稣。


这个雕塑其实有两个部分组成,

后面是第二个部分,

但是很遗憾没有拍下照片。

第二部分再现了彼拉多洗手的情景,

他以此表明自己不负处死耶稣的责任,

同时彼拉多的妻子也在劝其不要处死耶稣。

第二层最右边的是第七组雕塑,

耶稣被十字架压倒在去行刑的路上,

同行的古利奈人扶起耶稣重新背起十字架,

围观者掩面痛苦。

第八组雕塑是几个画面的穿插,

从最右边看起,

圣母玛利亚、抹大拉玛利亚、革罗罢的妻子玛利亚,

目睹了耶稣再次被十字架重重压倒的情景。


正中间站着维罗妮卡,

她在路上用自己的头巾为耶稣擦汗,

结果耶稣的容貌被印在头巾上。

站在她身后的是负责押送的士兵。


站在最左边的是《新约圣经》中的第四部圣经的作者约翰,

雕塑家苏比拉克斯故意以高迪为原型进行了雕塑,以表敬意。

第二层最左边为第九组雕塑,

骑马的人是百夫长朗基努斯。

他手持长矛负责此次对耶稣的行刑,

后来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也是他用长矛刺穿耶稣侧腹。

朗基努斯的正上方是第十组点塑,

几个罗马士兵在掷骰子赌博来决定怎样瓜分耶稣的衣服财物,

展现了其丑恶的一面。

最上层的正中间是第十一组群雕,

耶稣被行刑,骨瘦如柴,

在各各他山上被钉在十字架上。

跪在十字架下哭泣的是抹大拉的玛利亚,

在一旁站立的是约翰和圣母玛利亚。

雕刻家通过故意粗略地描绘人物的表情来表达悲伤之情。


耶稣右侧的圆形指代的就是复活节月亮,

复活节是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十字架下方有几个骷髅,

是因为各各他山有一个别名叫骷髅地。

而在第十一组的雕塑的顶部还有一个细节,

那是用铜饰和彩陶拼成的文字,

它象征了耶稣受难时耶路撒冷圣殿中突然撕裂的纱。

因为耶稣的受难,耶路撒冷圣殿中的纱裂成两块,

消除了神圣区域和其他区域的间隔。

最右上方的雕塑也是整个故事的最后一组,

表现了圣殇的场景。

耶稣被卸下十字架,

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悲痛不已。

墙上的蛋暗示了耶稣随后的复活。


受难立面的雕塑群向人们诉说着一连串的故事,

观赏者在沉郁的氛围中或悲痛或沉思。


当观赏者停留在这个立面之前,

目光最后一次游走在立面上,

注意力会再一次被它的大框架会吸引住。


在立面之上的字母雕塑用的是纯白色,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上面写着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um,简称是INRI。

这是拉丁语,意思是‘拿萨勒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


还有几个细节,

最中间的顶尖的地方字母X和P重叠在了一起,

这个叫凯乐符号,是希腊语,就写作XP。

这个是一个早期的基督教符号,也是代表耶稣。

(或许Windows XP,苹果的iPhoneX,Mac OS X,

三星的Galaxy X都多多少少和宗教有点关系?纯属猜想)


然后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其实还有一处重叠,

就是在右边的字母中‘A’和‘E’重叠在了一起。

设计师这么设计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我查了很久都没找到,困扰了我很久。。

如果有知道的小伙伴请务必告诉我。。


受难立面是在设计师高迪去世后,

雕塑家苏比拉克斯按照高迪留下的设计图纸建造的。

批判者认为受难立面大量运用直线,

和诞生立面的风格大为不同,格格不入。

但我觉得受难立面通过直线所带来的强烈反差恰到好处,

充分展现了苦难,死亡,

然后为重生做好铺垫。


三个立面 之 荣耀立面

位于南侧的荣耀立面

讲述的是耶稣最终复活的故事。


荣耀立面尚在建造之中并不能看到其全貌,

但是这远远窥探就足以流连忘返。

在受难立面的边上偷偷瞄一眼


圣家堂全部建成后,

荣耀立面将成为主出入口。

届时荣耀立面的大门也有三个门,

仁慈之门,

希望之门,

信仰之门。

荣耀立面建成后的模型


待ちに待たされそうだが、好一个未完待续!


十八座高塔

圣家堂建好之后将会有十八座高塔。

每个立面都会建有四座,

共计十二座,

分别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

建筑的中央部分还有六座高塔,

其中四座代表圣经四福音书作者,

马太,圣马尔谷,路加和约翰,

还有一座代表圣母玛利亚,

最高的一座代表耶稣基督。

代表十二门徒的高塔的高度介于98米到112米之间,

代表福音书作者的四座高塔均为125米,

代表圣母玛利亚的高塔为123米,

代表耶稣基督的高塔最高,高达170米。


代表耶稣基督的高塔顶端会有一个巨型十字架,

届时十字架的最高点将刚刚达到170米,

这个高度其实也是设计师高迪有意而为之。

因为在巴塞罗那有一座蒙特惠奇山,

山的高度是171米,

高迪认为人的造物是不能高过上帝的造物,

所以高迪把教堂的最高塔的高度定为了170米,

恰好比蒙特惠奇山低1米。


那高迪是怎么让人知道哪座塔是对应谁的呢?

其实他用了一个最简单直接又行之最有效的方法,

把对应的人物雕刻于高塔上,

并且在雕塑旁边写上名字。


诞生立面的四座高塔

四座高塔代表的是马修,,巴拿巴, 犹大和西蒙。


受难立面的四座高塔

四座高塔代表的是圣雅各、圣巴托罗缪、圣多玛和圣腓力。

是在是没有照下只能网上借个图了,侵删。。

(原文網址:kknews.cc/news/lxly4k9.


下面这个雕塑我觉得很有意思。

在受难立面连接两座高塔的通道上有一个像在坐着的雕塑,

近看的话其实雕像是悬浮在空中的,

而且全身金色,象征着耶稣升天。


整个教堂宏伟的外观就是在讲述耶稣的完整故事,

整个教堂就是一部浮雕版的圣经。


大气磅礴的教堂中有精妙绝伦的细节,

而且这个繁杂多样的细节并不是简单的堆砌,

而是以圣经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相信第一次见到这个教堂的人肯定会感受到震撼,

惊叹其设计的巧妙,雕刻的精美,故事的环环相扣。


这座教堂带你飞速穿插于各个场景,

设身处地地代入其中甚至成为主角,

喜其所喜,悲其所悲,

时间过的很慢,时间也过得很快。


忽然一句清脆的鸟鸣,

思绪从远处飞回,

从教堂里面射来一束柔和的光,

迎着这束光,

开始迈步走进教堂内部。


教堂内部

跨进教堂内部的一瞬间,

仿佛走进一座茂密的森林,

周围都是参天大树,

你抬头往上看,

树干高大,树叶茂密,

阳光透过树叶静静地洒落,

明亮而又圣神。

抬头望去,

透过树叶的间隙,

光线星星点点洒向大地

仿佛是高大的树木支撑起来的教堂

人站在教堂里面会有站在森林里的错觉


细看教堂的柱子会发现,

高迪故意模仿树木的样子,

将柱子的上端设计成了分叉。

高迪本人说过他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这本伟大的书

中殿有四根用斑岩建成的立柱,

立柱上各有一个发光的椭圆形,

分别代表福音书的四位作者。

带翅膀的狮子代表的是圣马尔谷,

带翅膀的公牛代表路加,

鹰代表圣约翰,

带翅膀的人代表马太。


森林的设计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但高迪从来都不会吝惜他的才华,

因为就在下一个瞬间,

他带你走进色彩斑斓的世界。


在教堂的主道上,

两侧是巨大的彩色玻璃窗。

玻璃窗的色彩从下往上呈现出由深到浅的变化。

右侧的窗户用的是红色和橙色的暖色调,

阳光透过琉璃洒进教堂,

仿佛炙热的火焰在燃烧跳跃。

左侧窗户则是绿色和蓝色的冷色调,

阳光透过,如潺潺流水顺流而下,

抚摸着教堂和人们


高迪将光,影和色彩运用得淋漓尽致,

火与水在此处相互交融,彰显彼此,

光线透过色彩鲜艳的花朵照向了世界。


教堂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人的内心顿时不再浮躁,

顿时变得宁静。

上帝仿佛近在咫尺。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我写了3周,

写的时候一直努力回忆参观时的讲解细节,

同时也查了很多资料将记忆的碎片串联了起来,

就是生怕漏掉什么精彩的部分。

但是我越是回忆越是查资料我就越是发现,

这座建了130多年,倾尽高迪一生心血的教堂,

是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面全部概括的。

有很多看似平淡的雕塑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有很多不起眼的摆设其实藏着100年前就埋好的伏笔,

甚至可能还有很多精妙的地方尚未被人们所发现。


所以我决定放弃了,

尽管有些遗憾不能将教堂的全部展现出来,

但或许这个度才是最好的。


教堂的建造还在继续,

圣家堂也如森林般慢慢在成长着,

我相信每个人每一次来到圣家堂都肯定会有新的认识。

它值得人类用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感悟。


圣家堂将会在高迪去世100周年的2026年完工,

届时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宏伟最精妙的建筑之一。


写到这我突然想到,

高迪没能看到自己倾尽一生心血的教堂建造完成,

不知道他在去世的时候会不会感到一丝遗憾呢?

或许会,但也或许不会,

因为他在天的那边肯定看得更加清楚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公众号:MercChannel

发布于 2019-07-11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