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躍上鈔票 成雲林驕傲地標

西螺大橋躍上鈔票 成雲林驕傲地標(圖/本報系資料照/戴宗德攝)
西螺大橋躍上鈔票 成雲林驕傲地標(圖/本報系資料照/戴宗德攝)

【精選書摘】

當年西螺大橋是全臺各級學校旅行的熱門景點。至今親朋好友每談到西螺大橋,總是不約而同地憶起,六十多年前令人難忘的西螺大橋遠足記。本地的文昌國小歷屆一年級新生,遠足地點都選在西螺大橋。我在大橋通車隔年九月入學,那年的秋季遠足也是大橋健行。雖然我去過多次,還是一樣的興奮,沒走過的同學就更不用說了。

西螺大橋通車當年 郵政總局發行紀念郵票(圖/印刻文化 提供)
西螺大橋通車當年 郵政總局發行紀念郵票(圖/印刻文化 提供)

西螺大橋通車典禮那天,交通部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一共四款,大小尺寸相同,上方均有 「西螺大橋落成紀念」字樣。兩款圖案為橋頭正面圖,分別為橘色面值○點四○元和墨綠色面值三點六○元。另兩款為大橋側面圖案,分別為藍色面值一點六○元和紫色面值五.○○元。父親喜歡集郵,買了不少四枚全一套做為紀念,也贈送親友。另外又買了一全張(枚數四×五×五)。五年後他過世時,所有的郵票均歸當時集郵的四姊。可憐四姊早逝,那些郵票也就不知去向了。

在翻閱美國國家檔案庫解密的文件中,發現一封有趣的信。當年美國援外事務管理署(FOA)中國共同安全分署代理副署長 George Gurow,寄了三套西螺大橋紀念郵票給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FOA遠東區主任 Dr. Raymond T. Moyer —當年主張並發起續建西螺大橋的人。認為中華民國政府發行這套郵票是宣傳FOA工程最好的範例。

台灣銀行也發行印有西螺大橋的鈔票(圖/印刻文化 提供)
台灣銀行也發行印有西螺大橋的鈔票(圖/印刻文化 提供)

父親逝世隔年(一九六○年),臺灣銀行發行印有西螺大橋圖像的鈔票,一為紅色,一為藍色,兩款圖案相同,面額均為拾圓。西螺大橋是臺灣第一座躍上郵票的大橋,也是唯一與孫文肖像並列出現在鈔票上的大橋,其榮耀與重要性足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廣告

一九六○年代,西螺大橋的名聲享譽全臺。除了上述的郵票、鈔票外,更出現在國小課本上,每一個臺灣兒童無不耳熟能詳。月曆上也常見它的雄姿,攝影雜誌更捕捉了它美麗的倩影:大橋夕照、長虹映斜陽、青虹旭日……文藝界的人士:漢詩大師江擎甫、別號菊癡的西螺老街長廖重光、菼社女詩人張李德和、詩人余光中、出身雲林的作家季季……等人,也都有吟詠大橋的創作傳世。

隨著一九七八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一九九四年位於西螺大橋上游兩公里處,又名新西螺大橋的溪州大橋也告竣工,取代了西螺大橋的交通功能。今天它雖已不具備交通的重要性,卻是西螺鎮觀光的命脈,更是整個雲林縣幾十年來引以為傲的地標!

(本文摘自《西螺大橋:我的父親李應鏜》/ 印刻文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