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藝文

2019年度10大藝文新聞票選出爐!「藝文工作者低收入、工時長、零保障」奪冠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主辦的十大年度藝文新聞23日揭曉。左起:副理事長徐明瀚、副教授劉蕙苓、所長于國華、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俊裕理事長、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胡朝聖。(北藝大藝管所提供)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下稱:北藝大藝管所)主辦的10大年度藝文新聞,於23日揭曉,前3名為「藝文工作者低收入、工時長、零保障」、「林懷民與觀眾深情道別」,以及「文化基本法三讀通過」,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俊裕表示,《文化基本法》通過對台灣文化治理,有象徵性跟實質性意義,但現存體制仍有許多問題,包括藝文工作者的生存條件、文化經濟體制的建立等,都有待努力。

2019年度10大藝文新聞今日揭曉,由「藝文工作者勞動調查三現象:低收入、工時長、零保障」奪冠。此為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發起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成藝術從業人員,月薪不滿3萬元、平均每周工時達52小時,此外在工作合約保障、社會保險的覆蓋率都相當缺乏;而作為對照,去年度第2名藝文新聞,則為「藝文工作者薪資低,文化部及立委擬立法改善」。

「沒有好的藝術行政,就不會有輝煌的集體創作」

北藝大藝管所所長于國華表示,若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區分到底是藝術領域特有的狀況,還是整個台灣勞動環境的問題,再者是藝文工作範圍很廣,必須知道哪些類型受影響最大,對此需要細緻分析,而就他所知,此研究文化部目前已在進行。

于國華也指出,過去大家強調藝文補助很重要,但藝文補助一直增加,藝術行政人才卻沒辦法接替、經驗累積,這其實更影響到藝術家的生產,沒有好的藝術行政,就不會有像過去輝煌的集體創作。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于國華(見圖)揭曉2019年度10大藝文新聞第1名。(北藝大藝管所提供)

第2名則為「雲門第2432場演出 林懷民與觀眾深情道別」。北藝大藝管所副教授劉蕙苓指出,林懷民宣布2019退休的新聞,是2017年第一,如今還是在榜上,說明林懷民與雲門的重要性,他的退休代表台灣初代的劇團、舞團慢慢要世代交替,大家也會遇到傳承的考驗,期待雲門經驗可以帶給台灣表藝團體啟發。

第3名為「文化基本法三讀通過 文化治理架構成形」。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俊裕表示,《文基法》通過後,對台灣文化治理體制的變革有象徵性跟實質性意義,現存體制仍有許多問題,包括藝文工作者的生存條件、地方創生的連結待加強、 文化經濟體制尚未引進,另外未來的文化財源,以及文化交流、兩岸文化外交等部分還沒有建立,整個文化改革需要民間、業界跟政府一起努力。

從榜單看產業趨勢 他籲藝文應精準找到目標族群

從10大新聞榜上,也可見文化產業趨勢,包含「文化部統計顯示:六年來文化參與率下滑 表演藝術類掉最慘」名列第4,兩廳院透過會員購票資料統計的「兩廳院統計:台灣表演藝術年產值12億 人均支出約50元」則為第6。

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胡朝聖表示,這聽起來很悲慘,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過去幾年文化空間、生產人口應該是增加,表演、視覺展覽越來越多,但消費人口還停留在一個階段,所以會有僧多粥少現象,回到本質是大家應該更精準找到所要的消費族群。

北藝大藝管所說明,票選新聞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政策與文化資產4大類,經北藝大藝管所師生篩選出33則新聞,再交由北藝大文資學院師生投票,縮減至29則候選新聞,最後於12月1日至15日期間,舉行第2階段投票,開放民眾上網投票,最終總共回收1022份問卷。

北藝大藝管所也指出,往年票選中,民眾多關心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類類別新聞,但自去年以來,上榜新聞逐漸轉為文化政策與立法層面問題,今年文化政策類新聞更占半數,可見社會大眾已經開始重視文化政策,對整體環境的影響及重要性。

2019年度10大藝文新聞票選結果

1、藝文工作者勞動調查三現象:低收入、工時長、零保障

2、雲門第2432場演出 林懷民與觀眾深情道別

3、文化基本法三讀通過 文化治理架構成形

4、文化部統計顯示:六年來文化參與率下滑 表演藝術類掉最慘

5、臺灣獨特紙紮祭祀文化 登今夏巴黎必逛展

6、兩廳院統計:台灣表演藝術年產值12億 人均支出約50元

7、文策院成立 兩個五年百億計畫讓台灣文化成亞洲潮流

8、修法通過 藝文採購得排除適用政府採購法

9、優人神鼓遇火劫

10、衛武營一週年 累積參觀人次突破380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他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我要發風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關鍵字:

熱門新聞

今日精選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