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工21年只檢測一次、得標和監審都是「自己人」?6個QA看懂南方澳斷橋爭議

完工21年只檢測一次、得標和監審都是「自己人」?6個QA看懂南方澳斷橋爭議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交通部專案小組追查,南方澳斷橋從完工至今21年,負責的港務公司從未進行過主動檢測,此外,台灣港務公司所管轄的另外16條橋梁中,扣除斷裂的南方澳大橋,有8座完工至今都尚未進行檢測,其中有7座已經使用超過10年。

南方澳漁港跨港大橋1日斷裂,造成6人死亡、10人輕重傷的慘劇。《中央社》報導,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婁光銘3日前往斷橋現場了解狀況,他說,初步研判鋼索腐蝕是造成斷裂主因,南方澳跨海大橋橋樑檢測是否落實、是否針對鋼索進行檢測、維修,成為討論焦點。

到底南方澳大橋應該多久檢修一次?是由誰負責?2016年的檢測又出現什麼問題?《關鍵評論網》透過6個QA帶你釐清。

Q1:南方澳大橋應該由誰負責檢測?

A:《中央社》報導,根據交通部3日提供的資料,南方澳大橋位於蘇澳港轄區內,由省政府「建設基金」專案補助,宜蘭縣政府農業局代辦施工,1996年興建,於1998年7月完工,當年1998年11月驗收完成,隨即交由蘇澳港務分局維管。2012年港務公司成立後,南方澳大橋產權移交航港局,但仍由港務公司辦理維修管理。

Q2:南方澳大橋應該多久檢測一次?

《新頭殼》報導,宜蘭縣政府表示,航港局自應依交通部訂頒《公路橋樑檢測及補強規範》定期或特別檢測,適時維修補強。

交通部頒布的《公路橋樑檢測及補強規範》中明定,定期檢測的頻率,以間隔以2年為原則,管理機關可以視實際狀況調整,但檢測間隔最長不能超過4年。

Q3:南方澳大橋實際上多久檢測一次?

《新頭殼》報導,交通部專案小組徹查後指出,南方澳大橋由台灣港務公司負責維修管理,但航港局及台灣港務公司,從南方澳大橋落成以來,21年來都沒有主動進行過檢測。只由宜蘭縣政府委託健行科大進行過1次橋樑檢測。

《自由時報》報導,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宗榮3日前往立法院報告時說,宜蘭縣之所以曾對港務公司管理的橋進行檢測,是因為南方澳大橋是港務公司唯一對外開放給蘇澳鎮民使用的橋樑,所以蘇澳鎮公所將該橋列為重要橋梁。《自由時報》報導,交通部調查小組指出,宜蘭縣2016年誤以為該橋屬於宜蘭縣政府管轄。

《自由時報》報導,宜蘭縣政府表示,他們曾在2016年檢測南方澳大橋。但宜蘭縣政府表示,南方澳大橋維修管理應由航港局負責,但是2016是年縣府是「基於善意」,在針對所有縣府及公所管理的橋樑檢測時,一併將南方澳大橋納入,檢測完也將改善意見提供航港局進行改善「參考」。

根據港務公司新聞稿,宜蘭縣在2016年辦理檢測後,也釐清南方澳大橋應由港務公司維護,港務公司根據宜蘭縣的檢測,在2017及2018年分別花費約400萬及600萬元改善。也於在2020年的預算中,編列500萬元預算,辦理下一次檢測。

整體而言,南方澳大橋橋樑維修管理應該由港務公司負責,但港務公司21年來沒有進行過任何檢測,只在2020年編列500萬檢測預算。而宜蘭縣政府誤以為這條橋由宜蘭縣管轄,所以進行全縣橋樑檢測時,也將南方澳大橋列入,於2016年辦理檢測,而港務公司就依據宜蘭縣檢測的結果,進行改善。

Q4:做過橋樑檢測,為什麼橋還會斷掉?

雖然港務公司沒有依規定至少每4年進行一次橋樑檢測,但宜蘭縣「誤打誤撞」曾在2016做過檢測,但為何還會發生斷橋憾事?

《中央社》報導,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婁光銘認為,鋼索腐蝕是造成斷裂主因。但《自由時報》報導,2016年宜蘭縣針對南方澳大橋的檢測報告,建議修復的橋梁構建,包含引道路堤、橋台、橋墩墩體及帽梁、大樑、支承與支承墊、緣石及人行道、排水設施、橋護欄、伸縮縫、橋面版、引導護欄等,也提及相關修復工法建議。

然而,整份報告都沒有指出鋼索鏽蝕,也未建議改善。

根據交通部頒布的《公路橋樑檢測及補強規範》,一般的定期檢測的項目就包括檢測「鋼結構物件」(鋼索就屬於鋼結構物件)是否生鏽或腐蝕。此外,規範也特別提到,「特殊橋樑」例如斜張橋、橋塔、拱橋等,除了必須進行一般的基本檢測外,也建議加強檢測,而南方澳大橋就屬於「拱橋」,針對拱橋,規範中提到,必須特別檢查鋼纜(吊索)是否發生材質老化及銹蝕等現象。《中央社》報導,婁光銘也說,南方澳大橋結構來看,支撐拱面與橋台的鋼索涉及到安全性,理應在檢測範圍,卻沒納入檢測項目。

此外,立法委員黃國昌也在臉書也發文指出,宜蘭縣政府的檢測只採取「目視」檢測。而根據交通部針對橋梁檢測人員的培訓與相關規範,就算是目測,也必須針對吊索(鋼索)或鋼纜進行檢測,宜蘭縣政府的目視檢測卻沒有執行吊索檢測。

《自由時報》報導,中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李仲彬受訪時表示,檢測報告說的維修欄杆、燈具或是一些混凝土剝落,都屬於次要結構,但拱橋的鋼索、鋼樑才是主要結構。而南方澳大橋鋼索的錨頭是藏在箱梁裡面,平常要檢測,人要爬進去看裡面的錨頭,必須用特殊檢測器材,用吊車架設上去看,才是治標治本,他質疑,「光用目測,怎麼看得出來?」

Q5:檢測單位、檢測人員是否有疑慮?

黃國昌2日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宜蘭縣政府每兩年都會發出「橋梁檢測」標案,過去3次都是由建行科技大學陳明正團隊,透過「限制性招標」取得標案,而涉及這次南方澳大橋的2016年檢測案也不例外。

而陳明正同時也是健行科大「非破壞檢測研究中心」的主任,但黃國昌指出,針對這些橋梁檢測,事後再花錢進行的「監審服務」標案,也是由健行科大「非破壞檢測研究中心」技術顧問陳浩賢擔任董事長的「綠產業發展教育基金會」得標。另外,黃國昌也出示檢測「成果審查」會議的簽到簿表示,「成果審查」委員也包含健行科大「非破壞檢測研究中心」主任陳明正聘請的技術顧問延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