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峡边“最后的”纤夫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31日        版次:A10    作者:那拉

     ▲纤夫所用的纤绳是用均匀的12股老丛竹篾编制而成,放在滚开的水里煮过后,极具韧性,也不会伤害纤夫的手。拉纤时,纤夫们将自己用一块“搭脖子”布拴在纤绳上,然后倾斜着身体,将体重压在纤绳上转化为拉纤的动力。

     ▶纤夫号子里喊道:“三尺白布,嗨哟!四两麻呀,嗬嗨!脚蹬石头,嗬嗨,手刨沙呀,嗨着,光着身子,嗨哟,往上爬哟,嗨着着……”正是纤夫们真实写照。

     ▶纤夫们在各自的“神驳子”上午休。一艘“神驳子”往往会安排5个纤夫,分工各异,拉头纤的纤夫则负责领头喊号子,身后的同伴们则应声附和,这也是旅游亮点之一。

     ▼领唱的曹永毕是家族里的第三代纤夫。1969年7月的一天,15岁的他刚小学毕业就跟着父亲开始了拉纤的营生。他的父亲拉到60岁时已退休,曹永毕说没想到自己到65岁了还能继续拉纤。而如今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已有68岁。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枯水季节,船只最容易搁浅。这也是纤夫一年中最苦的日子。他们仅上身裹了个棉袄,依然赤裸着下身跳入水中拉船,在冰水中一泡就是大半天。长期的艰苦劳作,让很多老纤夫都患有比较严重的风湿病、皮肤病和其他肌肉劳损等疾病。

     ◀当年拉货船自然比如今拉客船要辛苦得多,但他们也还是一样要穿着草鞋下水,这些草鞋都是纤夫们自己编的。回忆起以前,60岁的老纤夫陈乡坪说:“别人早上起来是穿裤子下地,我们则是脱裤子下水。”

     ▲恢复了拉纤旅游项目后,纤夫们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也改善了不少。中午景区还提供一顿免费午餐,虽然简单,老纤夫们还是吃得很香。

     ▶“豌豆角船”传说由炎帝神农氏所发明,也称“神驳子”。船底为稠木或花栎树木,长度约为四丈二尺,宽度不等。船椋子由清一色的椿树木制成,船身里外还要漆上数次桐油来防腐,凡是有接缝和孔洞的地方还要用特制的麻瓤子塞满来防止漏水。

     ▼老纤夫谭明涛60岁了,驾船掌舵的技术还是一流。他说:“现在搞旅游拉纤,上下没有几公里,主要是表演给游客看,没有以前那样辛苦了。”

  那拉/整理  供图/视觉中国

  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于巫峡口官渡镇汇入长江,全长60公里。早年神农溪两岸村落的村民出行、运输货物,都要依靠一种俗称“豌豆角船”的扁舟,特别是走上游拉货的时候,在部分水深过浅的河段,扁舟船底与砂石摩擦,无法依靠水流前行,就需要纤夫用人力来拉动船身。“纤夫”这一职业便在此延续下来。

  上世纪80年代,神农溪“纤夫拉纤”成为三峡旅游的一道亮丽名片。但2003年三峡蓄水后,昔日峡谷险滩都沉入江底,神农溪部分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加上公路交通的发展,纤夫们纷纷“失业下岗”,很多纤夫只能外出打工养家。“纤夫”一景一度消失。直到2014年精准扶贫以来,当地政府把神农溪上游没被淹没的河道进行了清理,又恢复了拉纤旅游项目,“纤夫”才再次出现在神农溪边。

  不过据神农溪纤夫景区的一位负责人说,虽然纤夫拉纤旅游项目现在很受到游客喜欢,但景区里长期上班的20多位老纤夫,平均年龄已在55岁左右,能招到的新纤夫越来越少。老一辈不可能一直把这根纤绳拉下去,而年轻一辈宁可出外打工,也不愿意来学拉纤,所以这个旅游项目能再搞几年已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事。“纤夫”的身影可能很快又会消失在神农溪边了。